建设优秀企业文化要把握“八个关键”

2024-11-06

建设优秀企业文化要把握“八个关键”(精选7篇)

建设优秀企业文化要把握“八个关键” 篇1

【摘 要】 本文探讨建设优秀企业文化的举措,应把握八个关键:把握企业之“魂”——企业精神;企业之“本”——员工队伍素质;企业之“型”——企业形象;重视规范管理,建立配套的企业管理制度;把握好文化的继承和融合;重视文化创新,实施文化制胜战略;加强工作沟通,建立起员工对企业文化的认同感;要广泛宣传,倡导员工积极参与。

【关键词】 企业;优秀文化;八个关键

一、加强企业文化建设的意义

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明确指出:“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和灵魂,是国家发展和民族振兴的强大力量。在当今世界,文化软实力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重要因素”。对于企业来讲,只有与时俱进,推动和加强企业文化建设,以适合企业自身实际的先进文化,凝聚员工队伍,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增强员工创新力和执行力,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推动企业科学发展、和谐发展,成为产业报国,造福员工的百年“常青树”。

二,建设优秀企业文化的策略

对企业而言,要建设适合企业自身实际的先进文化,笔者认为,在推动和加强企业文化建设的实际工作中,需要深入领会并把握好以下“八个关键”。

1、把握企业之“魂”——企业精神

企业精神是企业文化的灵魂和核心,是企业价值观的体现,是时代精神在企业的反映。它是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为谋求自身的生存和发展而长期形成的,并为职工群众所认同的一种先进群体意识。这种群体意识具有鲜明的民族特点、时代特点和企业个性。它对企业劳动者具有很强大的凝聚力、感召力、引导力和约束力,能增强员工对企业的信任感、自豪感和荣誉感。这种精神一旦与企业的四个文明建设相结合,就会形成强大的生产力。企业精神包含以厂为家的主人翁精神,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勇于进取的拼搏精神,尊重科学的求实精神,团结一致的协作精神等。了解和掌握企业精神的特征,对于倡导、培育、优化、确定企业精神具有重要作用。

实践表明,企业精神的树立要经过发动群众阶段,确认树立阶段,深化培育阶段。其基本做法是:一领导示范;二舆论宣传;三树立典型;四活动熏陶;五形象教育;六人文关怀。在提炼企业精神的过程中要体现先进性、时代性和科学性原则,更要体现鲜明的企业个性化特征。

2、把握企业之“本”——员工队伍素质

企之以人开始止于人。企业之“魂”、企业之“形”、企业之“道”,无不以人为“本”。企业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除依靠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现代化管理之外,还必须拥有一支高素质的员工队伍。产品质量代表着企业的形象,名优产品背后必然聚集着高素质的员工群体,而员工只有热爱自己的企业,热爱自己的岗位,才能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核心问题是企业体制问题,企业体制的核心问题是人的问题。解放生产力,最根本的是调动人的积极性。如果将企业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比做两个轮子,企业文化就是连接两个轮子的车轴,它能将二者有机地同意起来,同步运行。

3、把握企业之“型”——企业形象

企业形象是社会大众和企业员工对企业整体的评价,它既是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企业文化的一个外部标志。企业形象包含两个方面:一是外部形象,即企业产品给消费者可以信赖的形象,需要履行的社会责任;二是内部形象,即企业使全体职工在工作中产生和企业荣辱与共的观念,充满凝聚力和吸引力。良好的企业形象是一种无形资产,对内对外都能产生良好的影响,既能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促进企业生产经营和管理工作,增强企业凝聚力,又能向社会展示经营风格和精神面貌,给人以信心和信赖,能给企业带来更大的发展

和更多的经济效益。在塑造企业形象时,要把外部形象和内部形象的塑造相结合,既注重搞好外部形象,又注重搞好内部形象,形成内外结合的整体良好形象,对消费者形成很强的吸引力,可以招揽优秀人才,增强企业的向心力和凝聚力,更能发挥员工的积极性、创造性,使企业充满活力。

4、重视规范管理,建立配套的企业管理制度

企业文化需要有良好的企业制度作为支撑,成功的企业文化背后一定有规范性与创新性的企业制度在实施。企业文化要能够跟上时代要求,适应市场经济变化和企业发展,企业制度要不断创新,树立适应市场经济的新观念,转换经营管理机制,形成既适应市场经济要求,又能充分调动广大员工积极性和创新性的现代企业制度。

5、把握好文化的继承和融合任何一个企业的文化底蕴都来自本民族的传统文化。以儒家思想为主的中国传统文化着眼于以规范引导人们的日常行为,其精髓是“诚为本,和为贵,信为先”。这种文化的包容性和开放性,使中国的民族文化具有与时俱进、兼容并蓄的特征,这在经济全球化和市场经济条件下同样有着现实指导意义,能够为先进企业文化建设提供肥沃的土壤。因此,培育先进企业文化必须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并根植其中,吸取其精华。我们应该学习和借鉴一切有益的先进经验,不能生搬硬套,还应该学习和借鉴一切先进的文化,创造出适合我们国情、具有中国特色和力争世界领先的企业文化。

经济全球化、工业信息化是一个不可逆转的趋势,是当今时代的主要特征。在这种背景下,不同企业文化的碰撞和交融越来越频繁,成为决定企业发展命运的无形之手。所以,培育先进企业文化必须融入经济一体化潮流,了解先进企业的管理经验和运作方式,特别是要注重吸收国内外优秀企业的先进文化,取长补短,扬优避劣,培育、建设有中国特色的优秀企业文化。

6、重视文化创新,实施文化制胜战略

企业文化建设重在创新。由于企业文化的独特性将越来越表现为企业差别化战略和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创新变成了企业的生命源泉。创新是知识和经济发展的第一推动力,是企业文化经营活动中的主导文化。

实施文化制胜,已经成为新世纪企业管理变革的新趋势。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价值观,这是企业文化的灵魂。文化制胜还必须有效地同企业管理创新、体制创新、科技创新结合起来,切实提高员工队伍整体素质,迎接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挑战。企业文化建设是创新的重要内容,也是企业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

7、加强工作沟通,建立起员工对企业文化的认同感

企业文化必须要得到企业员工的认同,才能有效发挥其作用。在企业文化建设实际工作中,应创造各种机会让全体员工积极参与,共同探讨企业文化。

“人心齐,泰山移”。企业文化建设的内涵就是切实做好企业员工的相互了解和沟通,强调协作与团队精神;企业文化建设的外延就是要提高企业的产品文化的附加值。企业组织成员的自我价值的实现,都有赖于组织成员之间的相互协作,有赖于企业的发展。没有这种相互协作和团队精神,企业就不可能快速高效发展,组织成员的自我价值就无法实现。要管理就应先尊重对方,使与被管理者建立起信任情结,有了这个感情上的纽带,企业员工对管理人员就有了感情依附意识,管理就比较顺畅。团队精神是通过运用集体智慧将团队的人力、物力、财力予以整合,使整个团队拥有同一精神支柱和精神追求,各方的价值体系得以融合,从而迸发出创造力,主动将自己的行为与企业的发展融为一体。

8、要广泛宣传,倡导员工积极参与

建设先进的企业文化是一个由企业的核心层精心设计、管理层积极推进、企业全体员工

在工作实践中的准则,是一个循序渐进养成和实践的过程,最终体现在员工的自觉行为上。企业领导者在推进企业文化建设的过程中起主要作用,是企业文化的积极倡导者,员工是企业文化建设的主体,是企业文化建设的实践者和建设者。因此,必须充分发挥全体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力,使企业发展目标、理念等深深扎根于每个员工的心目中,形成他们的共识,变成他们的共同信仰,使他们产生强烈的使命感、荣誉感和责任感,从而自觉地把自身利益、工作职责和企业的整体利益联系在一起,尽心尽力地做好本职工作,提高创新力,增强执行力,企业科学发展,和谐发展。

三、结语

企业文化是一种无形的生产力,一种潜在的生产力,是企业的无形资产和财富。企业文化最终造就企业的兴旺。优秀的企业文化是现代企业的精神支柱,也是企业核心能力的重要表现,更是推动企业科学发展的重要动力。

建设优秀企业文化要把握“八个关键” 篇2

第一, 企业文化建设应该有丰富、实在的载体作为支撑。文化本是一种抽象的东西, 有耐心、有能力去探究其内涵的人不多, 对许多企业员工特别是从事生产的一线员工来讲, 将文化和生产联为一体并不是一件特别容易的事情。企业推行企业文化建设就是通过梳理归纳一定的价值观念, 再把它变成企业员工都接受认同的价值观念, 让员工把这种价值观念转变成自我约束的行为准则。要想让员工理解、接受企业文化, 首先就要有丰富而实在的载体, 让员工注意到它, 能随时想起它, 并能记住它, 任何空洞的说教都不如具体生动丰富鲜明的载体来得快。

我们拿近些年国人盛行过圣诞节来说, 圣诞节本是一种外国文化, 对国人来说本来是很陌生的。但是, 现在只要提起圣诞节人们就会想起和蔼可亲的圣诞老人, 想起挂满雪花和礼物的圣诞树, 想起枕头边的长统袜、想起平安夜的温柔烛光, 想起轻松欢快的《铃儿响丁当》等很多很多的圣诞歌曲。在你还没有时间和兴趣触及其内涵的时候, 它首先就在感观上牢牢地抓住了你。不是国人崇洋媚外, 而是人家有了文化推广与普及的法则:有丰富而实在的载体。

载体是文化生存的土壤。中国传统节日中的春节之所以受到人们的重视, 是因为它有年夜饭、有烟花、炮竹、春联、有春晚等鲜活而丰富的载体, 其它的节日比如中秋、元宵等, 虽有载体但因偏于单薄, 使得一些内涵被省略、失去继承, 因而越发萎缩。没有载体, 文化就失去了生存的土壤。现在一些企业在建设企业文化时不可谓不用心:提炼理念, 开会研讨, 宣传推广, 做精美的文化手册, 装贴文化标牌, 设计企业视觉识别系统。但结果员工还是一头雾水, 企业文化最终竟成了聋子的耳朵———摆设。究其原因, 还是缺乏有效的、实在的载体, 员工不认知不认同就不会认真接受。

很多企业, 在企业文化手册推广之前已提出了企业视觉识别系统, 让员工们产生了清晰的认识和印象。但认识的深入不是一蹴而就的, 员工对企业文化的认知也是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 要贯穿企业发展的各个阶段。因此, 企业在不同时期以不同的方式加深员工对企业文化的了解, 在建立感性认识的基础上, 通过各种方式、方法来强化员工对企业的认知, 如利用各种文学艺术手段和媒体宣传等方式, 给大家造成视觉上、听觉上的冲击。创作企业之歌、企业徽旗等凡是打上企业烙印的元素, 都会让员工在耳闻目睹中逐渐加深企业文化印象。企业文化建设如果没有形象策划、没有活动开展载体等做保障, 企业文化就会失去表现形式的依托, 就没有了展示风采和魅力的机会。

第二, 企业文化建设提炼理念要彰显企业的个性作为支撑。在现实的企业文化建设中我们发现, 很多企业文化从表述上都严重地存在趋同性。因为一些企业在提炼企业文化理念时要不通过专家策划, 要不找咨询公司, 要不就是由企业一帮人坐在办公室里设计、归纳, 编出几句好听的话, 绘出几个好看的标志。无论中国文字多么丰富, 好听的词语就那么多, 说来说去, 就都说成一样了。这样策划归纳出的企业文化理念, 贴到哪家企业头上都不会有错。署上某某公司的名称, 就变成这家企业的企业文化。如果以这种方式形成的企业文化, 也仅仅是写给别人读的, 展示给别人看的, 不能也无法实现对组织成员行为的约束。它们所起的作用仅仅是装饰。

企业文化不是简单的体现在好听的语句和好看的标志上, 而是要彰显个性特色, 企业理念不要表述的太多、太杂, 关键要适用本企业的特点, 体现为本企业共同的价值观念、共同的思维方式、共同的行事习惯这个个性上。这样企业文化就变成一只看不见的手, 对企业组织成员———上至董事长下至基层员工的意志行为都能起到调节、约束、协调、统一作用, 让每一个成员自觉地按照企业组织共同的价值观念、共同的思维方式、共同的行事习惯所确定的规则、标准、要求行事。如果某员工有所违背, 那么他就会在这个企业组织中失去价值和地位。只有当这个企业组织中的大多数成员都认同自己的行为, 欣赏自己的创造, 他的价值和地位才能实现。如果得不到企业成员的认同, 甚至被当成异类, 那他在企业中的价值和地位就已丧失。另外, 企业文化提倡要有个性, 但不是标新立异, 否则可能影响到企业文化理念的灌输和员工的认同感。企业文化要力求简单、诚实、有效的个性。简单利于传播, 诚实利于接受, 有效在企业生产经营中、日常工作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第三, 企业文化建设要构建更具人性化的软环境作为支撑。通过丰富实在载体, 在培养统一认知能力, 建设彰显个性的企业理念基础上, 企业需要构建一种人性化的文化体制和机制作为黏合剂、润滑剂。眼下, 随着改革调整不断深入, 不少国企改制为股份制企业, 国内企业并购重组、甚至海外并购越来越普遍, 当然这会引进一种不同国有 (内) 企业管理的新的管理模式, 这种管理的新模式常让管理层和员工有些无所适从, 此时, 文化的引入如同润滑剂, 令严肃的、铁冷的制度变得不再那么令人抵触, 促使制度建设更具人性化。因此, 企业文化建设在其“规整”企业各要素时, 应该着力提倡“以人为本”精神, 即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爱护人、培育人。各条例和规章制度的草拟和实施均应以尊重人的尊严和价值、发挥人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第一要素, 这样, 有关条例和规定就会显得更加灵活和务实, 就更能从员工精神需求、价值取向去衡量和判定是非、决定奖惩。事实上, 人性化的制度更易为广大员工心理上接受, 而对认可的东西大家不会有刁难, 相反, 还会自觉地认同、维护、遵循。因此, 这种处处彰显人本精神的制度的实施, 就不仅是管理层的初衷, 也是每个员工的愿望, 更具人性化的制度能潜移默化地内化为企业组织成员行为自我约束的准则。

建立“以人为本”的软环境, 在企业文化对生产过程的各环节提供发展理念和渗透精神力量的过程中, 共同的使命和目标以及共有的价值观念和成就标准等, 才会在不知不觉中变成一个群体共同的意识。而当企业价值观和个人价值观达到统一时, 即大家都拥有同样的理念和目标时, 个人的力量才会集结成强大的团队力量, 推动企业向着更加高远的目标迈进。

第四, 企业文化建设要形成体系, 要有专业的执行机构作为支撑。春节等传统节日之所以深入人心, 是因为其有一整套仪式:春节那天长辈带着晚辈依次给祖宗上香, 感谢祖辈的养育与庇佑;晚辈给长辈拜年祁福;端午包粽子、炸点心、缝香包;中秋节做月饼吃糕点赏月等等。但现在有些都被功利化、商品化, 物品随处可买, 仪式或被浅薄地认为是形式、过场, 或被认为是繁琐无用之物。于是, 细节省略, 仪式省略, 节日就有些变味。以军队为例, 每天出操、收操、开饭都由班长带领列队、点名、整军姿、唱军歌鼓士气, 开展各种大大小小的活动都有一套井井有条的仪式, 这对于强化军人的意识、固化军人的行为具有很重要的作用。所以, 一个企业的文化要想有生命力, 必须体系化, 有一套可执行的制度与程序, 要有一个专业的机构来负责执行、推进, 企业的其他组织机构, 不论是生产的、行政的、技术的、政工的, 不论是公司、厂矿、还是车间、班组, 是企业理念传播的非常重要的组织渠道, 一定要按照企业文化的专业执行机构的要求来导入、推广和宣贯, 千万不能政出多门, 撇嘴和尚念歪经。只有这样长期以一贯之、坚持不懈地执行下去, 让企业的核心价值观在人们心目中形成习惯进而成为自觉。只有将企业文化融入到管理体系之中, 才是真正具有生命力和价值的文化。

参考文献

建设优秀企业文化要把握“八个关键” 篇3

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明确指出:“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和灵魂,是国家发展和民族振兴的强大力量。在当今世界,文化软实力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重要因素”。对于企业来讲,只有与时俱进,推动和加强企业文化建设,以适合企业自身实际的先进文化,凝聚员工队伍,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增强员工创新力和执行力,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推动企业科学发展、和谐发展,成为产业报国,造福员工的百年“常青树”。

二、建设优秀企业文化的策略

对企业而言,要建设适合企业自身实际的先进文化,笔者认为,在推动和加强企业文化建设的实际工作中,需要深入领会并把握好以下“八个关键”。

企业精神是企业文化的灵魂和核心,是企业价值观的体现,是时代精神在企业的反映。它是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为谋求自身的生存和发展而长期形成的,并为职工群众所认同的一种先进群体意识。这种群体意识具有鲜明的民族特点、时代特点和企业个性。它对企业劳动者具有很强大的凝聚力、感召力、引导力和约束力,能增强员工对企业的信任感、自豪感和荣誉感。这种精神一旦与企业的四个文明建设相结合,就会形成强大的生产力。企业精神包含以厂为家的主人翁精神,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勇于进取的拼搏精神,尊重科学的求实精神,团结一致的协作精神等。了解和掌握企业精神的特征,对于倡导、培育、优化、确定企业精神具有重要作用。实践表明,企业精神的树立要经过发动群众阶段,确认树立阶段,深化培育阶段。其基本做法是:一领导示范;二舆论宣传;三树立典型;四活动熏陶;五形象教育;六人文关怀。在提炼企业精神的过程中要体现先进性、时代性和科学性原则,更要体现鲜明的企业个性化特征。

2.把握企业之“本”——员工队伍素质

企之以人开始止于人。企业之“魂”、企业之“形”、企业之“道”,无不以人为“本”。企业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除依靠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现代化管理之外,还必须拥有一支高素质的员工队伍。产品质量代表着企业的形象,名优产品背后必然聚集着高素质的员工群体,而员工只有热爱自己的企业,热爱自己的岗位,才能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核心问题是企业体制问题,企业体制的核心问题是人的问题。解放生产力,最根本的是调动人的积极性。如果将企业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比做两个轮子,企业文化就是连接两个轮子的车轴,它能将二者有机地同意起来,同步运行。

3.把握企业之“型”——企业形象

企业形象是社会大众和企业员工对企业整体的评价,它既是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企业文化的一个外部标志。企业形象包含两个方面:一是外部形象,即企业产品给消费者可以信赖的形象,需要履行的社会责任;二是内部形象,即企业使全体职工在工作中产生和企业荣辱与共的观念,充满凝聚力和吸引力。良好的企业形象是一种无形资产,对内对外都能产生良好的影响,既能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促进企业生产经营和管理工作,增强企业凝聚力,又能向社会展示经营风格和精神面貌,给人以信心和信赖,能给企业带来更大的发展和更多的经济效益。在塑造企业形象时,要把外部形象和内部形象的塑造相结合,既注重搞好外部形象,又注重搞好内部形象,形成内外结合的整体良好形象,对消费者形成很强的吸引力,可以招揽优秀人才,增强企业的向心力和凝聚力,更能发挥员工的积极性、创造性,使企业充满活力。

4.重视规范管理,建立配套的企业管理制度

企业文化需要有良好的企业制度作为支撑,成功的企业文化背后一定有规范性与创新性的企业制度在实施。企业文化要能够跟上时代要求,适应市场经济变化和企业发展,企业制度要不断创新,树立适应市场经济的新观念,转换经营管理机制,形成既适应市场经济要求,又能充分调动广大员工积极性和创新性的现代企业制度。

5.把握好文化的继承和融合

任何一个企业的文化底蕴都来自本民族的传统文化。以儒家思想为主的中国传统文化着眼于以规范引导人们的日常行为,其精髓是“诚为本,和为贵,信为先”。这种文化的包容性和开放性,使中国的民族文化具有与时俱进、兼容并蓄的特征,这在经济全球化和市场经济条件下同样有着现实指导意义,能够为先进企业文化建设提供肥沃的土壤。因此,培育先进企业文化必须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并根植其中,吸取其精华。我们应该学习和借鉴一切有益的先进经验,不能生搬硬套,还应该学习和借鉴一切先进的文化,创造出适合我们国情、具有中国特色和力争世界领先的企业文化。

经济全球化、工业信息化是一个不可逆转的趋势,是当今时代的主要特征。在这种背景下,不同企业文化的碰撞和交融越来越频繁,成为决定企业发展命运的无形之手。所以,培育先进企业文化必须融入经济一体化潮流,了解先进企业的管理经验和运作方式,特别是要注重吸收国内外优秀企业的先进文化,取长补短,扬优避劣,培育、建设有中国特色的优秀企业文化。

6.重视文化创新,实施文化制胜战略

企业文化建设重在创新。由于企业文化的独特性将越来越表现为企业差别化战略和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创新变成了企业的生命源泉。创新是知识和经济发展的第一推动力,是企业文化经营活动中的主导文化。

实施文化制胜,已经成为新世纪企业管理变革的新趋势。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价值观,这是企业文化的灵魂。文化制胜还必须有效地同企业管理创新、体制创新、科技创新结合起来,切实提高员工队伍整体素质,迎接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挑战。企业文化建设是创新的重要内容,也是企业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

7.加强工作沟通,建立起员工对企业文化的认同感

企业文化必须要得到企业员工的认同,才能有效发挥其作用。在企业文化建设实际工作中,应创造各种机会让全体员工积极参与,共同探讨企业文化。

“人心齐,泰山移”。企业文化建设的内涵就是切实做好企业员工的相互了解和沟通,强调协作与团队精神;企业文化建设的外延就是要提高企业的产品文化的附加值。企业组织成员的自我价值的实现,都有赖于组织成员之间的相互协作,有赖于企业的发展。没有这种相互协作和团队精神,企业就不可能快速高效发展,组织成员的自我价值就无法实现。要管理就应先尊重对方,使与被管理者建立起信任情结,有了这个感情上的纽带,企业员工对管理人员就有了感情依附意识,管理就比较顺畅。团队精神是通过运用集体智慧将团队的人力、物力、财力予以整合,使整个团队拥有同一精神支柱和精神追求,各方的价值体系得以融合,从而迸发出创造力,主动将自己的行为与企业的发展融为一体。

8.要广泛宣传,倡导员工积极参与

建设先进的企业文化是一个由企业的核心层精心设计、管理层积极推进、企业全体员工在工作实践中的准则,是一个循序渐进养成和实践的过程,最终体现在员工的自觉行为上。企业领导者在推进企业文化建设的过程中起主要作用,是企业文化的积极倡导者,员工是企业文化建设的主体,是企业文化建设的实践者和建设者。因此,必须充分发挥全体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力,使企业发展目标、理念等深深扎根于每个员工的心目中,形成他们的共识,变成他们的共同信仰,使他们产生强烈的使命感、荣誉感和责任感,从而自觉地把自身利益、工作职责和企业的整体利益联系在一起,尽心尽力地做好本职工作,提高创新力,增强执行力,企业科学发展,和谐发展。

三、结语

儿童学习语言要注意把握关键期 篇4

2001年2月15日星期四

作父母的都盼着自己的孩子呱呱坠地后尽快学会说话,用稚嫩的语声叫“爸爸”、“妈妈”。要做到这一点,必须注意把握儿童学习语言的“关键期”。

关键期是指“学习的最佳时机,或形成某种行为的最佳时机。在这个期间给儿童提供刺激最容易获得反应,错过了这个时机,反应或者不能获得或者不能达到最好水平。”而语言是反映大脑发展状态和聪明程度的重要标志,是思维的直接表现。

孩子从出生到掌握语言,一般需要3-4年的时间,而语言发育的关键期是2-4岁。专家认为,9个月到24 个月(2岁)是理解语言的关键期,2岁到4岁是表达语言的发育关键期。此时学习语言效果最佳,而且获得的语言习惯最容易长期保持下去。

企业文化建设应把握的问题 篇5

(二)员工的培训。企业的发展,根本的因素是人。一个企业若想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在无情的市场竞争中发展壮大,唯有建立起学习的文化环境,树立良好的学习氛围,根据实际需求对员工不断地进行有的放矢的培训,提高员工的知识和技能,采取有效措施吸引员工,留住员工,培养和开发员工的综合素质,从而提升企业的整体竞争力,方能得以实现。

(三)建立适当的激励机制。企业实行激励机制的最根本目的是正确诱导员工的工作动机,使他们在实现组织目标的同时实现自身需要,增加其满意度,从而使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继续保持和发扬下去。只有在适当的激励机制作用下,才能实现“人尽其用”的有效状态。

(四)增强凝聚力。企业要发挥效率,就需要消除管理层与员工的沟通障碍,充分发挥员工的创造性和积极性,才能增强凝聚力和创造力。

建设优秀企业文化要把握“八个关键” 篇6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社会阶层、社会关系的日益复杂,统一战线内部结构的不断变化,统战工作的社会化、群众化趋势日益明显,做好基层统战工作已成为形势发展的必然要求。当前,基层统战工作要围绕提升地位、发挥作用、激发活力三个重点,强化工作认识、拓展工作层面、提高工作水平。

一、坚持重心下移,提升基层统战工作地位

当前,各种社会问题和利益诉求大多发生在基层,涉及方方面面的统战成员。而基层统战干部与统战对象联系最直接、最紧密,对统战成员的情况了解最真实、最便捷。只有坚持重心下移,提升基层统战工作地位,才能夯实统战工作基础,确保统战工作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

一是要营造氛围。要坚持把统战理论政策纳入中心组学习内容,纳入宣传部门的宣传计划,纳入党校教学任务,全面培训统战知识,及时反映统战动态,积极交流统战经验,为新时期基层统战工作提供强有力的精神动力和思想保证。要狠抓统战宣传,利用新闻媒体、理论征文、知识竞赛、联谊活动等方式,宣传统战工作政策,展示统战工作成绩,寓教于乐、寓教于行,让社会各界知晓统战、理解统战、支持统战,不断增强统战工作的影响力和感染力。

二是要树立权威。基层党委要把统战工作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坚持做到与其他工作同研究、同部署、同检查、同考核,不断提升统战工作地位。要大力支持统战部门充分行使职权,切实保障统战部门在推荐政协委员和非党干部时的自主权,让统战部门讲得起话、做得了主,不断树立统战工作权威。如,我们坚持把统战部门作为“非党干部的组织部”,在党外干部的推荐、提拔时,事先征求统战部门意见,并由组织部门联合统战部门考察、推荐,较好地树立了统战工作的权威。

三是要强化保障。要强化领导保障,主要领导不仅要认真研究统战工作、过问统战工作,还要亲自参与统战工作,以实际行动了解统战、重视统战、支持统战。要加大对统战部门人员编制、经费预算、干部使用等方面的倾斜力度,为统战部门更好地开展工作、发挥作用提供有力保障。近年来,我们坚持把统战工作纳入党委的目标考核体系,强化党委一把手抓统战工作的责任,并在统战人员配备和党外干部使用方面给予优先考虑。2009年, 我们共提拔交流了12名党外干部,确保了13个乡镇场办班子成员党外干部配备率达到100%,无形中提升了统战工作的地位。

二、坚持服务大局,发挥基层统战工作作用

当前,统一战线从政治领域扩展到经济、文化等许多社会领域,从城市延伸到乡镇,团结的范围更广,工作的领域更大,这为基层统战工作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基层统战工作要明确职责,抓住关键,积极作为,切实发挥重要作用。

一是发挥“连通器”的作用,增进团结统一。统战工作在凝聚人心、形成合力方面有着独

特的优势。基层统战部门要突出 “大团结、大联合”的主题,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密切联系不同民族、不同信仰、不同党派、不同团体、不同阶层的社会群体,将统一战线成员的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委、政府的决策部署上来,不断巩固党的阶级基础,扩大党的群众基础。近年来,我们通过认真落实党和国家有关统战政策,帮助统战成员解决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子女上学难等实际问题;以“五心五讲”谈心活动为载体,加强与党外人士、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和知识分子的沟通交流,形成了党与党外人士亲密团结、真诚合作、和谐共事的良好氛围。二是发挥“助推器”的作用,推进科学发展。经济工作是全党的中心工作,也是新时期基层统战工作所面临的重要任务。基层统战工作要把服务发展的成效作为检验工作实绩的重要标准,充分发挥统一战线在推动科学决策、招商引资、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等方面的作用,切实搭建和完善好统一战线成员献计科学发展、非公经济人士投身科学发展、海外人士参与科学发展、党外知识分子助推科学发展、民族宗教人士促进科学发展五大平台,保护好、引导好、发挥好统战对象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近年来,我们通过深入开展“千企联村,共同发展”活动,24家企业与村结对帮扶,解决农民就业1.2万人,企业实现利税1.3亿元,捐赠公益事业和光彩事业260万元。

三是要发挥“调节器”的作用,促进社会和谐。统一战线是广聚人心、广聚众力、实现广泛团结的重要途径,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力量源泉。基层统战工作要充分发挥联系广泛、渠道畅通的独特优势,抓住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征地拆迁、社会保障等重点、难点、热点问题,妥善处理民族宗教领域的敏感问题和突发事件,及时化解和消除各种不稳定因素,确保社会大局的和谐稳定。要以建立健全新社会阶层政治诉求、利益表达机制为重点,探索新社会阶层人士统战工作的机制和方法,妥善协调社会各阶层的利益关系,努力形成社会各阶层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互相关爱、和谐相处的局面。

三、坚持开拓进取,激发基层统战工作活力

坚持开拓进取,基层统战工作才能有动力、有活力。当前基层统战队伍创新能力不强、动力不足、被动应付等现象还在一定程度上存在,要注重建强队伍、靠实责任、改革创新,推动基层统战工作新发展。

一是注重队伍建设,确保有活力。要扎实开展统战干部大培训、大调研活动,全面提升统战干部的研究能力、决策能力和实际工作能力,着力打造一支精干高效、充满活动的统战干部队伍。要切实改变统战部门是“二线部”、“养老部”的观念,选调素质较高的干部充实到统战岗位,重视统战干部的培养、任用和交流,使统战干部有奔头、有甜头、有想头。要建立基层统战网络,在村(社区)设立统战联络员,配合乡镇(办事处)党委加强统战工作,确保各项统战工作任务落到实处。

二是注重工作创新,确保有动力。基层统战工作有创新,才有空间、有舞台、有活力。基层统战部门要着眼于科学发展,拓展统战工作为中心工作服务的新途径;着眼于坚持和完善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探索党外人士参政议政、民主监督的新方式;着眼于维护社会大局稳定,强化宗教事务规范管理的新举措;着眼于延伸统战触角,拓宽基层统战工作的新领域。近年来,我们先后举办了“激情奥运,统战风采”趣味运动会、“与希望同行”助学活动、统战工作演讲比赛等活动,使统战工作有声有色、充满活力,有效促进了统战工作创新发展。

建设优秀企业文化要把握“八个关键” 篇7

一、充分预设活动细节

老子说:“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在科学教学中,如果我们能充分考虑学生的学情和实际需要,充分预设教学细节生成资源,有意识地为学生创设探究的条件,紧扣细节,有目的、有重点地引导学生探究,学生就能自主地进行观察、实验、思考等活动,就能让课堂呈现出勃勃生机。如笔者在处理六上教材《电磁铁》一课的探究教学中,根据学生的学情和实际需要,采用了预设细节资源的教学方式。上课前,预设课堂上学生将出现的学情,即学生一旦考虑不周, 不明白在铁钉上绕多少圈线圈才能使对比实验效果更明显。为此, 先精心准备了同样粗细、长短的三组电磁铁的探究材料:预设第一组用同样粗细的包芯铜丝绕在同样粗细、长短的铁芯上20圈;第二组用相同的包芯铜丝绕在同样粗细、长短的铁芯上40圈;第三组用同样粗细的包芯铜丝绕在同样粗细、长短的铁芯上80圈。这样的实验充分预设, 既避免了课堂上有些学生出现的 (绕10圈、20圈与30圈) 不明显的实验结果, 又引导学生在探究中发现了电与磁的很多科学知识。

二、有序控制活动过程

一节成功的科学课,需要我们一丝不苟地把每一个细节考虑全面,小细节更能体现出教师的灵性和智慧。用教学细节引导教学秩序,这是涉及“组织与控制秩序”的疑难问题,是达成教学目标的基本要求。

教师需要根据材料的具体特点来仔细引导观察探究实验步骤,小步开放,步步深入、层层推进。每大步有教师控制材料,不能将所有材料一块儿发到各小组中去。每大步都分几个小步,让学生明白每一小步的观察内容与方法,并知道最后一个小步都是交流各小组的观察发现。这样学生在教师可控的范围内自主安排观察活动,不至于出现教学无法继续的大问题。如五年级《阳光下的影子》一课分三大步教学: (1) 自制木条影子的观测仪; (2) 测阳光下木条影子的特点; (3) 分析影子的变化规律(如果没有操作好第一步,将无法进行第二步)。这样的细化教学,既提高了教学实效性,又进一步引导学生体验了坚持不懈的科学观察精神。

为保证活动的有序推进,在注重学生个人操作的同时,还需要着力强化小组合作。设计分组实验,进行小组合作的教学方法,更能促进学生构建科学概念,提高教学效率,教学实践中,为构建科学概念“轮轴的秘密———轮上用力省力,轴上用力费力”,笔者对四人小组合作实验是这样设计的:一人拿支架、一人绕线、一人挂钩码、一人做记录,每人一项任务,分工明确。之后的实验课堂上,学生顺利、有序地进行探究,谁也不争不抢,大家团结协作,共同努力,达成了教学目标,提高了教学效益。

三、合理引导活动延伸

“萌根发芽在课堂内,开花结果在课堂外”。我们充分创设各种条件,利用开发的多种资源,放手学生延伸探究。

一要定时交流,教师参与。教师亲自参与学生的课外延伸活动,组织学生定期检查,一方面能够在实践中获得第一手资料,丰富教师自己的教学经验;另一方面,通过与学生交流,发现活动中的问题,帮助学生理解活动的意义,促进学生积极探究,利于活动的继续进行,也利于学生概念的发展。

二要及时反馈,指导完善。及时反馈保护了学生的积极性,激发了学生的课外自主探索动力,反馈活动也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探索氛围,培养学生的学习探究能力。反馈活动利于学生科学概念的发展,应用科学概念创造新的科学概念。探索中,我们发现很多学生在课外活动中往往只关注活动本身,没有注意活动蕴涵的科学价值。教学实践时,我们及时通过指导学生对活动的结果进行梳理,促使学生建立新的科学概念,使课外延伸活动的意义得到了升华。

三要辅导竞赛,适时激励。争强好胜是小学生的天性,有些课外延伸的内容采用竞赛的形式,可以激发学生主动参与探究的活动兴趣,使学生迸发出智慧的火花,特别是小组竞赛的形式,更适合当前广泛采用小组合作的科学教学模式。在很多比赛中,令学生最感兴趣的是参加长兴县的火箭比赛活动,通过笔者的课外竞赛辅导与学生的勤奋好学、精心制作、独特创意,在全县36所学校参赛中,我校获得的“小力士”一等奖人次就占获奖人数的三分之二。

上一篇:个人简历许敏下一篇:2021上海中小学生开学时间须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