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人才计划和专业人才计划区别

2025-01-03

优秀人才计划和专业人才计划区别(共12篇)

优秀人才计划和专业人才计划区别 篇1

港通国际版权来自

优秀人才计划和专业人才计划区别

区别概述:

1、性质区别:“优秀人才入境计划”是香港一项设有配额的移民吸纳计划,面向全世界的优秀人才;而“香港输入内地人才计划”则是与内地的人才交流计划,申请人至少要在香港居留工作7年以上才能获得“香港永居居民”身份。

2、来港方式:“优秀人才入境计划”可以由本人申请,“香港输入内地人才计划”则是在来港前需要先获得香港本地雇主聘任。

3、人才类型:“优秀人才入境计划”往往是行业的翘楚,配额远远用不满。内地使用该配额的以体育文艺明星居多;而“香港输入内地人才计划”普通专业人士即可申请,内地以学术研究者和文化人士居多。

4、配偶及子女:两者在此方面待遇相同,其配偶和18岁以下未婚及受养的子女可以赴港。配偶可以工作,子女必须处于受养阶段,不能就业。

详细介绍如下:

一、专业人士来港就业/输入内地人才计划(内地专业人才移民香港)Ⅰ、简述:

不属非本地毕业生的内地中国居民,但具备香港特区所需而又缺乏的特别技能、知识或经验,可根据输入内地人才计划申请来港工作。Ⅱ、准入要求:

在香港入境处称为输入内地人才计划,针对香港市场需缺乏的专业性人才,给予香港公司补充的指标,对公司和个人都有一定的要求,名额由香港雇主提供。

1、不属非本地毕业生的内地中国居民,但具备香港所需而又缺乏的特别技能、知识或经验,可根据输入内地人才计划申请来香港工作。

2、根据输入内地人才计划来香港就业的申请,如符合下列准则,可获考虑批准:

A、没有保安理由拒绝申请,而申请人亦没有任何已知的严重犯罪记录;

B、申请人具有良好教育背景,通常指持有相关学士学位,但在特殊情况下,具备良好的技术资格、经证明的专业能力及或者有文件证明的有关经验的和成就,亦予接受;(目前针对硕士或以上学位有名额)

C、香港公司确实有该职位空缺;

D、申请人须已确实获得聘用,而从事的工作须与其学历或工作经验有关,并且不能轻易得本人担任;以及

E、薪酬福利(包括入息、住屋、医疗、和其他附带福利)须与当时本港专才的市场薪酬福利大致相同。

根据输入专业人才计划的申请审批,如符合下列条件,可获考虑批准:

1、在国内或香港,其它任何地方无拒绝申请的犯罪记录;

2、主申请人具有良好教育背景,通常指持有有磁范畴的学士学位,但在特殊情况下,具备良好的技术资格、经证明的专业能力及或有文件证明的在关经验和成就,亦可以按受批准拿到香港工作签-证即可移民香港;

3、申请人须已确实获得香港公司聘用,而从事的工作须与其学历或工

作经验有关,并且不能轻易觉得本地人担任;以及薪酬福利(包括入息、住屋、医疗和其他附带福利)须与当时港专才的市场薪酬福利大致相同。

4、这项计划不限界别或名额,除了商界和金融界的专才外,计划也适用于输入艺术、文化、体育,以及饮食界的优才和专才,以巩固香港作为亚洲国际都会的地位。

5、现时在港工作或就学的内地人士,若获准根据这项计划来港工作,则须先行返回内地申领因私《往来港澳通行证》及相关的赴港签注,方可来港工作。

二、优秀人才入境计划(优秀人才移民香港)

Ⅰ、宗旨:

本计划是一项设有配额的移民吸纳计划,旨在吸引新入境而不具有进入香港和在香港逗留权利的高技术人才或优才来港定居,借以提升香港在全球市场的竞争力。获批准的申请人无须在来港定居前先获得本地雇主聘任。所有申请人均必须首先符合基本资格的要求,才可根据计划所设两套计分制度的其中一套获取分数,与其他申请人竞争配额。两套计分制度分别是「综合计分制」和「成就计分制」。获批准的申请人可带同配偶及18岁以下未婚及受养的子女来港,惟其必须能自行负担受养人在香港的生活和住宿,不需依赖公共援助。

Ⅱ、适用人士:

本计划不适用于右列地区的国民:阿富汗、柬埔寨、巴、老挝、朝鲜、尼泊尔及越南。

Ⅲ、甄选机制:

第一阶段 :基本资格

根据本计划提出申请的人士,必须首先符??合一套「基本资格」的要求,然后才能根据计划所设的两套计分制度的其中一套获取分数。

第二阶段 :计分制度

符合「基本资格」所有要求的申请人,可选择以「综合计分制」或「成就计分制」的方式接受评核。「综合计分制」下设五个得分范畴,而「成就计分制」则设有一个得分范畴。

「综合计分制」设有最低及格分数,选择以「综合计分制」获取分数的申请人应先评估其个人资历是否已达到最低及格分数,才提交申请。

第三阶段:甄选程序

甄选程序会定期进行,为申请人分配名额。在每次甄选程序中,同时符合「基本资格」并在「综合计分制」下累计得分达到最低及格分数的申请,及符合「基本资格」并在「成就计分制」下获得分数的申请,依总得分排列名次后,得分较高的申请将获提选作进一步评核。入境事务处处长(下简称入境处处长)可就如何根据本计划评核、评分及分配名额徴询一个咨询委员会的意见。该咨询委员会由香港特区政府行政长官委任的官方及非官方成员组成。咨询委员会将考虑香港的社会经济需要﹑ 各申请人所属界别及其他相关因素,向入境处处长建议如何分配每次甄选程序中可分配的名额。得分较高的申请人不一定获分配名额。每次甄选结果会在入境处网页公布。由于甄选程序需时,除非入境处向有关申请人发出申请被拒绝的通知,否则申请人可视其申请为正在办理中。

第四阶段:原则上批准

在甄选程序中获分配名额的申请人将获发一封「原则上批准通知书」,在接获该函件后,有关申请人须亲身前来香港出席会面,并出示其在申请期间递交的所有文件的正本,以便入境处查证。申请人可以访客身份来港出席上述会面。获发「原则上批准通知书」,并不自动保证申请人最终可循本计划获准入境香港或逗留香港。

第五阶段:获签发入境签证/进入许可

在入境处满意查证所有文件而且各相关申请程序均告完成后,获批准的申请人可根据本计划获发逗留香港的入境签证/进入许可。

转载|

优秀人才计划和专业人才计划区别 篇2

一、统筹、科学制定各类人才培养目标和计划的重要性

凡事预则立, 不预则废, 谋划好各类人才队伍建设就要注重综合分析和顶层设计。党的十八大指出, “统筹推进各类人才队伍建设, 实施重大人才工程, 加大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支持力度, 重视实用人才培养……”。这就要求我们在以后的工作中要明确人才培养目标, 从实际和需求出发, 进一步完善人才工作配套措施, 建立健全人才培养体制。首钢总公司党建暨人才科技工作会议上指出:我们每个单位, 如果没有好的规划, 没有好的机制, 没有好的配套措施, 是不可能抓好人才工作的。所以在具体的工作落实中, 应明确基本原则, 统筹、科学地制定各类人才的培养目标和计划, 才能保证企业应对市场竞争、实现可持续发展中的合格人才现实需要, 才能为企业生存和企业未来发展提供优秀人才的有力支撑。

二、统筹、科学制定各类人才培养目标和计划的具体措施

1. 搞好调查研究是制定人才培养目标和计划的前提

调查研究即对实际客观情况做出调查了解和分析研究。目的是调查清楚事情的真相和全貌, 准确把握问题的本质和规律, 将解决问题的思路和对策进行透彻研究。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深入实际、深入基层、深入群众, 多层次、多方位、多渠道地调查了解情况。

制定各类人才培养目标和计划时, 为保证制定目标和计划的科学性、合理性和先进性, 我们需要系统研究企业生产经营和改革发展的需要, 也需要一个系统运筹及学习领悟的过程。据了解, 以《首钢党建暨人才科技工作会议》上颁发的《“十二五”人才建设规划》、《人才优先战略计划要点》等四个文件的征求意见稿为例, 首钢总公司花了大量时间学习领会全国和北京市人才工作会议精神, 反复调研、讨论并结合实际才制定下发了《首钢总公司“十二五”人才规划》。可见, 认真组织开展企业人才培养计划的前期调查研究工作十分重要。

调查研究作为培养目标和计划的基础性工作更需精心准备。所以在调研工作中需突出以下重点:一是全面了解企业生产、经营、技术和管理专业的现状;二是针对企业内外部资源、产品以及技术进步等因素为应对市场竞争对专业人才进行优劣势分析;三是了解各用人单位意见, 科学分析国家产业政策和行业发展的走势对企业人才需求的影响;四是认真研读、准确把握企业“十二五”发展规划以及未来发展战略;五是总结公司过去人才培养工作取得的成绩、经验教训, 认真查找人才培养方案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的主要矛盾和突出问题。在此基础上形成基本思路和框架。

2. 明确基本原则是制定人才培养目标和计划的导向

工作原则决定工作方向。因此, 在人才培养目标和计划中也离不开基本原则来定位工作计划、方案和操作办法, 来保证整体任务的有序、正确推进。在人才培养上, 党和国家历来强调要以人为本, 切实贯彻“尊重劳动, 尊重知识, 尊重人才, 尊重创造”的方针, 注重人才开发、培养工作。党的十八大也进一步将人才工作作为“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八项任务之一并作出专门部署。此举充分体现了中央对人才工作的高度重视, 为加强和改进人才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 为我们确定科学的人才观指明了方向。

在制定培养目标和计划、确定基本原则时应从以下三个方面考虑:一是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并以此为指导, 以企业可持续发展为目的, 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创新能力;二是要以优化人才资源配置为基础, 以人才培养为动力, 以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为重点, 以加大人才投入为支撑促进人才队伍全面发展;三是创新体制机制, 改善人才环境, 优化人才结构, 促进人才资源向人才资本转变, 为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证。基于上述思路, 制定人才培养目标和计划的基本原则应体现以下五个方面:一是牢固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的思想, 坚持党管人才原则;二是坚持人才培养与企业生产经营和发展相协调的原则;三是坚持扩大人才总量与调整人才结构、提高人才综合素质相结合的原则;四是坚持人才资源合理配置的基础性作用和企业总体调度相结合的原则;五是坚持人才培养环境和构建优秀企业文化相统一原则。坚持引才、引心并举, 待遇留人、事业留人并重。通过政策支持和人文关怀, 使人才对企业产生认同感、知遇感、归宿感, 尽最大努力减少人才流失。

3. 统筹兼顾是制定人才培养目标和计划的根本

统筹兼顾是制定人才培养目标和计划的根本。做到统筹兼顾就要站在企业战略全局的高度, 从企业文化建设的内在要求来思考、谋划, 来形成科学的人才培养规划并切实纳入企业生产经营管理和发展总体布局之中。科学制定人才培养目标和计划, 一要因地制宜, 即要结合企业生产、技术、管理的阶段性要求, 使人才培养与企业发展目标相适应。二要因需制宜, 即人才结构同各个专业需求相适应, 人才培养机制同各类人才成长特点相适应。同时, 要立足本企业发展的特殊需要, 在人才培养总体规划框架内, 根据产业发展规划, 科学编制急需人才、短缺人才目录, 使人才队伍建设与产业需要相衔接, 与产业发展相适应。三是要因时制宜, 即人才培养同企业所处的不同阶段、不同环境的市场形势、经济政策、行业走势相融合相适应, 为企业循序渐进、良性运营以及提升核心竞争力提供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在具体实践中, 需要把握统筹兼顾的人才工作科学方法, 紧密结合企业实际, 将加快人才结构调整、优化人才资源配置、促进人才合理分布、发挥人才队伍整体作用的基本思路融入人才培养目标和计划之中。同时要搭建“统筹开发各层人才、重点培养领军人才、大力扶持创业人才、有效发挥现有人才、积极吸纳急需人才、有序储备通用人才”的人才管理工作体系。进而建立起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素质优良适合企业改革发展所需的人才队伍。

4. 形成切实有效的措施是制定人才培养目标和计划的关键

一个科学合理的工作计划或规划需要切实有效、符合实际的措施来保证。空泛、宏观或无针对性的措施, 即使是再完美的计划, 最终也无疑将导致其无法实施最终流于形式。通钢集团公司党委全委 (扩大) 会议暨工作会指出:要牢固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人才观, 下大气力抓实人才队伍建设, 不断创新人才管理机制, 完善人才特别是专业领军人才、拔尖技能人才的培养、吸引、使用、评价、激励办法, 拓展人才实现自身价值的活动平台和工作空间。按照这一要求, 把握系统性、实效性的标准。在人才培养计划中制定的措施上需明确以下四点:一是要明确人才培养的组织保证措施。人才培养是事业发展的基本要素与重要基础, 要把人才培养工作作为企业发展的大事, 建立相关制度, 形成议事日程, 明确一把手和相关领导责任, 每年人才培养计划纳入各级党委的目标责任状一同下达, 并清晰落实培养工作。二是明确推进计划的时间和进度, 建立近期、中期、长期实施计划表, 对计划的推进实施形象进度管理。三是明确培养计划的内容要求。即对计划实施效果的评估采取何种评估办法应结合企业人才培养的具体任务和标准来制定。四是明确考核评价办法, 建立推进计划的考核制度, 加强人才培养计划实施的信息公开, 以此强化对计划实施的监督。在考核监督的同时, 还要确定相应的经费预算, 并建立富于内在动力的激励机制。

人力资源作为企业的第一资源, 对企业生产经营、技术进步、企业文化、改革发展有着重大的影响。党的十八大强调, 实施人才强国战略, 推动人才发展, 必须有科学的人才理念、良好的人才成长氛围。只有确立爱才惜才的价值取向, 让各类人才在推动发展中实现抱负, 在贡献社会中得到尊重, 才能在全社会形成鼓励、支持、保护人才干事创业的良好环境。

因此, 制定各类人才的培养目标和计划, 不仅是企业管理的主要内容, 也是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基础性工作, 更是创建学习型企业、实现素质工程的重要保证, 需要精心组织、综合研拟、统筹兼顾。在此基础上, 通过培训、轮岗、挂职、传帮带等培养方式, 促进各类人才的健康成长, 为企业长远发展提供充足的人力资源保证, 为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前提条件。

参考文献

[1]毛泽东论调查研究[M].中国统计出版社, 1986.

[2]《党的十八大报告》辅导读本[M].人民出版社, 2012.

[3]魏文静.人力资源管理使用必备[M].经济科学出版社, 2012.

优秀人才计划和专业人才计划区别 篇3

【摘要】随着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核能发展为新型的清洁能源,对经济、军事发展都有着重要的影响,核能的发展对核技术的要求特别高,必须重视核专业人才的培养。本文以南华大学核专业研究生的培养为例,来分析开展核专业研究生卓越计划人才培养课程改革和教材建设,为相关高校提供参考,提高核专业研究生的工程能力和创新能力。

【关键词】核专业;研究生人才培养;课程改革;教材建设

近年来,我国对核工程和核技术的发展越来越重视,对核专业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加,为了培养更多的具有工程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核专业工程建设人才,我国教育部开启“卓越计划”。在2011年,南华大学申请参加“卓越计划”,获得成功,南华大学将核专业作为卓越计划的重点培养专业,主要针对核专业研究生进行培养,在卓越计划中对核专业研究生人才的培养主要通过课程改革和教材建设来开展。

1 核专业研究生卓越计划人才培养现状

南华大学通过卓越计划,对核专业开设的课程主要有屏蔽计算课程设计、反应堆热工课程设计、反应堆物理课程设计等等,通过对卓越人才培养效果调查的结果来看,南华大学核专业研究生培养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对核专业相关课程设计的内容没有结合核工程的实际需求,研究生学到的核专业理论知识不能够很好的应用到实际的核工程中,并且没有对课程设计的内容进行创新,不能很好的提高研究生学习的兴趣,吸引力不足。南华大学核专业主要通过课堂教学来实现,教师的教学方法单一,不能够激发研究生的积极性。核专业对研究生的考核形式十分单一,不能够很好的体现教学效果[1]。

2  核专业研究生卓越计划人才培养课程改革和教材建设分析

随着经济的发展,对能源的需求越来越大,核能源作为一种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受到世界各国政府的重视,不断加大对核能源开发的投入,同时对核专业高水平人才的需求量不断加大。核技术不仅对经济的发展有很大的影响,对国防军事直观重要,世界各国对核技术、核武器十分关注,核武器对世界各国的安全有着非常大威胁,为加强国防力量,世界各国对核技术非常重视,对核专业高水平人才的需求很大,并且十分重视对核专业高水平人才的培养。通过相关调查结果发现,我国对核专业人才的需求量达到6000多人,我国还需要不断加强对核专业研究生人才的培养。

2.1 课程改革要加强实践课程的学习

核专业研究生卓越计划人才培养的主要目的是让研究生能够将学到的核知识在实际的核工程中合理的运用,促进我国核工程的发展。高校通过课程改革,改變传统的单一教学模式,在实践课程学习中加强培养研究生的学习兴趣,意识到核专业实践课程的重要性,只有提高研究生的学习兴趣,研究生才能够自主的学习核知识,不断探索和追求相关的科学知识。核专业的研究生导师还应该根据研究生的具体情况进行“因材施教”,将研究生的知识水平、个性特点、兴趣爱好进行综合考虑,设置核专业课程设计题目,同时课程设计的题目要与核专业相关知识紧密结合,并且能够体现核工程的应用,有利于研究生在今后的实际核工程中运用,提高研究生的核工程能力。在课程改革的过程中,要注意将课程设计教学方法合理的转变,教师对研究生进行适当的引导,让学生亲自参加整个课程设计,提高研究生的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促进研究生实践工程能力的提高。对研究生的考核方式也要不断改变,南华大学对核专业研究生的考核方式转变为平时课堂成绩为总成绩的30%,实践核工程实验操作占40%,课程设计报告占30%,能够促进研究生认真参与课程设计[2]。

2.2 课程改革注重培养创新能力

南华大学的核专业相关核设施较齐全,以卓越计划相关要求为依据,不断进行课程改革,将核专业教学的新思想、新方法应用到课程改革中,通过教学模式的转变,让研究生在创新的教学机制下不断学习。南华大学将协同创新应用到核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通过协同创新,结合学校、核行业、相关单位的实际人才需求构建人才联合培养机制,通过实践平台,让创新主体积极参与,在教授实践的核工程经验的同时,提高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南华大学将学科、科研、人才培养有效的进行结合,实现“三位一体”,将核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转变为利用较宽的核知识基础,重视核工程实践,通过多渠道来进行协同创新,有利于核专业研究生人才培养体系的建立,让研究生的核工程能力得到提高,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得到提升[3]。

2.3 核专业研究生培养的教材建设

南华大学进行核专业研究生卓越计划,在进行课程改革的时候,需要对核专业课程进行教材建设,首先要明确研究生培养的目标,使教材建设与培养目标一致,教材的内容要求体现培养应用型的研究生人才,教材建设的时候,结合优秀的教学经验,根据研究生的实际情况,提高研究生的整体素质,以提高研究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为目标,对教材内容进行合理的整合。教材建设还要适应课程改革的需要,教材能够在大众化教育中应用[4]。

结束语

开展核专业研究生卓越计划人才培养课程改革和教材建设,是我国发展核工程和核技术的重要途径。南华大学根据卓越计划进行教学改革和教材建设,对于培养核专业研究生人才具有重要意义,能够提升研究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促进南华大学核专业研究生卓越工程师质量的提高。

参考文献:

[1]蹇洁,席海峰.构建协同创新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体系[J]. 科教导刊,2012,01:164-165.

[2]宋英明,罗文,袁微微.协同创新体系下南华大学核专业研究生培养模式探析[J].新西部(理论版),2013,13:51-52.

[3]单健,邱小平,王振华,宋碧英.加强实践训练的核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改革[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4,03:13-16.

[4]何丽华,屈国普,李小华,谢金森,刘紫静.核工程与核技术专业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课程设计教学改革与实践[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5,02:79-80.

百名优秀创新人才支持计划申请书 篇4

填报注意事项

一、封面

申报领域:二级学科名称

通讯地址:河北省保定市五四东路180号

联系电话:申请人本人电话

申请日期:2006年10月30日

二、经费预算

按照总经费20万做预算

三、校学术委员会评审意见

参照申报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的样式自拟

四、校(院)长审核意见

同意校学术委员会意见,我校将提供开展研究所需人力、物力等方面的条件支持。

同意申报。

五、附件

1、附件须有目录清单

2、学位、学历相关证书复印件

3、论文引用、检索证明复印件(另单独提供证明原件一套,不要装订)

4、主持在研课题批准通知复印件

5、成果的获奖证书、专利证书、著作封面、目录、封底等相关证明复印件(并附原书一本)

六、装订要求

1、申请书与附件用彩纸作分隔页,封面、封底用布纹纸按照图书样式胶订成一本。

优秀人才计划和专业人才计划区别 篇5

引进和储备优秀青年人才,是加快转变发展方式的现实选择,是提升整体竞争优势的战略举措,是改革人才队伍结构的有效途径,也是充分激发创造活力的内在要求。为大力实施“人才强市”战略,推动长沙又好又快、率先发展,现就引进储备万名优秀青年人才,集聚提升竞争发展优势,制定本工作计划。

一、总体目标

着眼集聚人才、发挥作用、创造效益、提升优势,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力争从今年起三年内,面向国内“211工程”尤其“985工程”重点大学,特别是整体实力雄厚的综合性大学和专业特色鲜明的多学科型大学,引进和储备应届毕业的博士生、硕士生和优秀本科生10000名,其中,党政人才3000人,专业技术人才4000人,企业(事业)经营管理人才3000人,使长沙成为现代化人才集聚中心和创业基地。

2009年力争引进和储备优秀青年人才3000人,其中党政人才1000人,专业技术人才1200人,企业(事业)经营管理人才800人。

2010年力争引进和储备优秀青年人才4000人,其中党政人才1000人,专业技术人才1600人,企业(事业)经营管理人才1400人。

2011年力争引进和储备优秀青年人才3000人,其中党政人才1000人,专业技术人才1200人,企业(事业)经营管理人才800人。

二、基本原则

按需引进。从长远着想,从实际出发,围绕我市人才队伍结构现状、用人单位需求意向和产业发展布局规划,引进和储备一批现在急需、长远必需的优秀青年人才,着力打造一支规模适当、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优秀青年人才队伍。

政策鼓励。建立和完善政策支持体系,抓紧制定出台引进储备优秀青年人才的政策意见和实施细则,形成人才引进培养的良性机制。强化政策导向和激励,促使有关部门和单位自觉做好优秀青年人才引进和储备工作,吸引各类优秀青年人才投身长沙的发展和建设。

单位自主。充分考虑企业、事业单位和党政部门等不同类型用人单位的发展需要,积极发挥用人单位在人才引进储备工作中信息发布、培养使用、管理服务和考核评价等方面的主体作用,按照“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的基本要求,鼓励和支持用人单位主动吸纳人才,并努力为用人单位引进储备优秀青年人才搭建平台、创造条件。

市场运作。〖健全和完善市场机制,按照公开、竞争、择优原则,优化人才资源配置,用人单位和优秀人才之间实行双向选择。

分类指导。针对用人单位和优秀青年人才的不同特点,因地制宜,因人施策,实现分层、分级、分类的引进储备。探索各具特色的激励、约束、评价管理办法,形成责任

明确、操作规范、运行高效的优秀青年人才管理机制。

三、引进方式

一是协作引进。以中国长沙——重点大学人才战略合作峰会为契机,与“211工程”和“985工程”重点大学建立战略联盟关系,通过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协作交流活动,建立校地之间的人才培养链、技术转移链和产业发展链,使重点大学成为我市人才引进和储备的重要来源。

二是培养引进。立足“早谋划、早动手、早见效”,通过设置奖学金、提供实习(实践)基地、人才定向培养、委托培养等方式,提前与人才输出重点院校进行对接,增进优秀青年人才对长沙的了解,提高引进储备人才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三是项目引进。依托项目和课题,以博士后工作站、创业基地、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技术转移中心等为载体,采取技术合作开发、产业技术联盟、课题招标、项目协作等方式,着力引进和储备一批紧缺、急需、特殊的优秀青年人才。

四是选拔引进。依据优秀青年人才选拔标准,坚持“公开选拔、择优录用”的原则,通过网上招聘、入校招聘等形式,引进储备一批道德高尚、眼界开阔、知识渊博、学有专长的优秀青年人才。

四、选拔标准

引进储备的优秀青年人才,必须拥护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愿意为长沙经济社会发展和现代化建设作出贡献,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心理素质和能力素质,身体健康,善于与团队成员合作共事,一般要求博士在35岁以下,硕士在30岁以下,本科生在25岁以下。在大学期间表现突出、成绩优良、学有所长,获得校级以上荣誉称号、学术(科技)成果奖的优秀学生,可优先予以选拔。在此基础上,针对不同类别的人才,明确相应的选拔标准。

——党政人才标准。必须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愿意扎根基层、服务人民;具有比较丰富的公共行政管理知识、应聘职位所要求的专业知识,在组织能力、协调能力等方面具有较强的可塑性。注重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对优秀学生干部和中共党员,可优先予以选拔。

——专业技术人才标准。必须具有应聘职位所要求的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和实践能力;同时具有学习新知识、应用新技术、勇于创新的能力。属于我市电子信息、生物医药、工程机械、汽车制造、食品加工、新材料、新能源等行业和金融投资、国际法律、国际贸易、现代物流等领域紧缺、急需的高端人才,可优先予以选拔。

——企业(事业)经营管理人才标准。必须具有应聘职位所要求的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和实践能力;同时具有较强的经营管理能力,善于协同、整合企业(事业)组织内外的各种资源。对我市优势行业、产业以及企业(事业)特殊职位急需的优秀人才,或有知名企业(事业)工作经历的优秀管理人才,可优先予以选拔。

五、推进措施

1、加强需求预测。扎实开展人才摸底统计和前期调研,充分了解企业、事业单位和党政机关的人才需求情况,了解优秀青年人才的就职意愿及合理要求,了解有关院校的人才输出动态,制定有针对性的优秀青年人才引进储备计划,及时编制各类优秀青年人才的需求目录,定期发布各类优秀青年人才的供求信息。

2、严格准入把关。为确保人才引进和储备的质量,党政人才严格按照“用人单位申报、主管部门初审、领导小组认定”的操作流程,在用人单位提出人才资格审查申请后,由组织、人事部门进行资格初审,市引进储备优秀青年人才工作领导小组统一审核认定。其他人才的引进,坚持“谁需要、谁引进、谁使用、谁管理”的原则,由用人单位自行把关、依规操作,并将引进储备结果报送市引进储备高端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3、完善管理机制。为确保优秀青年人才“引得进、容得下、留得住、干得好”,切实建立并完善四大机制:利用合适的岗位、良好的区位和相对优厚的报酬,增强人才引进的吸引力,建立和完善引进吸纳机制;创新人才招聘和选拔模式,实行全职引进和柔性引进相结合,坚持以用为本,建立和完善招聘选拔机制;加大培养使用力度,使优秀青年人才在基层一线接受锻炼,在关键岗位得到培养,在应对挑战中迅速成长,建立和完善培养使用机制;实行专人跟踪服务,动态掌握人才使用情况,适时作出人才评价报告,畅通人才晋升和退出渠道,实现优秀青年人才的常态化、动态化管理,建立和完善跟踪评价机制。

4、健全服务体系。加快建立长沙市引进储备万名优秀青年人才信息库,建立健全优秀青年人才需求预测申报、信息发布、重点推荐、日常联系等一整套服务制度,为优秀青年人才来长创新创业提供就职、落户、安居、社会保障等方面的一条龙服务。成立长沙市优秀青年人才联谊会和优秀青年人才创业俱乐部,通过组织座谈会、开展论坛、创办沙龙等多种活动,架设优秀青年人才相互之间以及与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联系沟通的桥梁。通过搭建服务平台,为优秀青年人才营造良好工作环境。

5、注重统筹推进。坚持引进和挖掘相结合,既要积极引进高端人才,也要充分挖掘本地人才;坚持储备与使用相结合,既要搭建引进优秀青年人才的坚实平台,又要为优秀青年人才提供创新创业的广阔舞台;坚持开发与提升相结合,做到在引进中储备,在储备中培养,注重开发人才价值、提升人才素质,形成育才、聚才和用才的整体优势;坚持服务与管理相结合,寓管理于服务,以服务促管理,尊重人才的个性,促进人才的发展,优化人才的配置,不断激发优秀青年人才的创造活力。

6、营造良好氛围。充分发挥电视、报刊、网络等媒体的宣传主渠道作用,采用制作宣传片、开设专版和专栏、组织对话交流等形式,加大对人才引进储备工作的宣传力度,报道人才引进储备工作的相关政策、创业环境、工作动态和典型经验,宣传各类优秀青年人才在经济社会发展和现代化建设中的突出贡献。组织开展人才引进储备工作评比表彰活动,在全社会营造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浓厚氛围。

六、组织保障

学校培养艺术人才工作计划和规划 篇6

从学生个性素质基础出发,为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会学习、会生活、会做事、会合作的现代化、国际化优秀人才是我校的育人目标。对此,我校的领导在艺术教育教学和理念上给予了高度的重视,建立了校长负责制。在张韬校长、李夜明常务副校长的直接带领指导下,出台了哈工大附中培养艺术人才教育教学计划和规划:

1、在学校日益的发展和完善过程中,由常务副校长李校长直接领导和管理学校的艺术人才培养工作,要使得我校的艺术人才培养跟上哈工大附中的发展步伐,跟上新时代、新社会的发展步伐,跟上我国新教育观念的发展步伐,跟上省、市、区对艺术人才培养的发展目标和步伐。

2、要注重学校的音乐艺术人才的培养。每年我校均招收一定数量的艺术特长生,给他们提供应有的、最好的培养条件设施,让艺术人才的培养工作有扎扎实实的基础。在尽可能的条件下由专业教师进行培养,并要针对每个特长生的不同情况给予不同的训练和计划培养,因材施教,注重标准。

争取在一定的时间内把我校的音乐特长生培养成有素质、高水平、高标准的新时代艺术人才。组建一个优秀的、高标准的、有规模的、在黑龙江省有影响力的中学生管弦乐团。每周有固定的培养计划和授课标准,让学生们学到真正的东西,适合于将来社会的需求和标准。并且整合训练好我校的管弦乐队,拿出来为我们的学校,南岗区及省市争得荣誉。

3、要注重学校的美术艺术人才的培养。美术教育的教学目标也是校领导重视的一个教育课题,具体的发展规划与音乐的计划和实施基本上是相同的重视情况。并在以上的标准之上,对美术有其他的要求和发展目标,我校建立了高考美术的特长专业班,在校领导的重视和指导下,美术班的教育教学和美术特长培养日趋完善,并显现出了一定的效果。

我校将在一定是时间内组织培养形成向北大、清华等重点大学输送人才的规划。为我国的艺术教育事业培养更具有专业水准的优秀艺术人才。

哈工大附中

优秀人才计划和专业人才计划区别 篇7

一、确立新的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模式

毕节学院作为一所教学型的地方性综合本科院校, 是地方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高素质创新人才和应用型专门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社会的转型, 一方面, 社会对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人才需求越来越大。而另一方面,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本科毕业生并不能得到企事业单位的认同。因此, 基于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实践性较强的特点, 我们经过多次讨论, 形成了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以满足当今市场对专业人才的需要。

二、修订教学计划的基本思路

(一) 加强通识教育, 拓宽人才培养口径

通识教育是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 针对专业教育的局限性而不断发展起来的一种教育理念和课程实施模式的结合体。现代社会需要教育培养出知识结构合理, 又专又全, 具有良好思想素质和道德素质的全面人才。

通识教育作为大学课程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其质量和实施效果对人才培养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1) 。为提高通识课程教学质量, 一方面, 毕节学院从师资选拔、教材建设、教学方法改革、加大考核评估力度等几个方面促进通识课建设的科学化和规范化, 有力地保证了本科生的教学质量。另一方面, 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等活动, 使学生养成健全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 重视专业课程建设、培养高素质人才

根据社会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对人才专业知识、能力和素质的要求, 新的教学计划对课程内容进行了调整和优化。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新教学计划的课程设置由公共必修课、专业基础课、专业选修课、专业必修课、公共选修课五部分组成, 四年总学时控制在2304个学时。新计划增加了大量新课程。另外, 在《毕节学院关于修订本科培养方案的原则意见》中明确指出, 各专业要重视专业课程建设, 凝练专业主干课程, 构建由5~6门课程组成的主干课程群。在专业核心课方面, 形成了以绩效管理、薪酬管理、员工招聘与人才测评、企业劳动关系管理、工作分析为核心的课程结构。同时, 鼓励教师紧跟学科前沿和实际需要, 结合科学研究, 多开设专业选修课程, 赋予学生更多的选择空间, 体现专业精、新、活的特点。

(三) 整体优化课程提系

根据人才培养目标, 新教学计划更注重知识结构的科学性与合理性, 避免“因人设课”和“因人不设课”的现象出现。主要是做好以下几点:一是处理好通识课程和专业课程之间的关系。新教学计划对通识教育课程进行了大胆改革, 将通识教育课程集中安排在第一学年学习, 改变了旧的教学计划中通识教育过于分散的情况。二是加大原有课程的整合力度, 突出专业核心和特色。首先, 凝练专业主干课程。经过讨论, 要彻底改变了旧教学计划中课程设置偏行政管理内容, 轻人力资源管理内容的不合理状况。其次, 调整专业课学时。通过调整, 新的教学计划充分考虑了该专业的知识结构, 体现了专业课少而精的特点。三是课程安排应当循序渐进, 前后衔接, 避免简单拼凑和随意安排的状况。

(四) 加强实践教学、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人力资源管理是一门由理论知识和实务技术两大模块构成的应用型学科, 人才培养强调理论与实践的高度融合, 因此,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性质要求突出实践, 强化教学实践环节对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非常重要。

目前毕节学院在加强实践教学方面, 主要进行了以下几方面的探索:一是逐年加大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经费投入力度, 用于建立现代化的人力资源综合实验室、多媒体教室等实践教学硬件条件的改善以及教师进修学习等软实力的提升。二是完善实践教学体系, 改革实践教学内容, 改进实践教学方法。通过不断加强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专任教师的实践能力培养, 开展案例教学, 参加社会实践调查, 聆听专家讲座等多种实践教学形式。三是积极建立校外实习实践基地, 让学生真正接触到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工作, 得到更加充分的实际锻炼, 强化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四是提高学年论文、毕业论文等实践教学环节的质量和效率, 加强学生科学思维方法的培养和科研能力的训练, 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三、结束语

教学计划的修订是人才培养目标、培养模式、办学特色的具体体现, 决定着学生知识结构的合理与否。既是学校实现其人才培养目标、基本规格和特色要求的总体计划和实施方案, 又是学校作为教学活动的指导性文件。教学计划的修订是一个不断完善的复杂的系统工程, 由于认识水平的限制, 新订的教学计划中肯定存在着这样那样的不足, 仍有待在今后认认真真地研究本校的实际, 制定出具有培养本校特色的高等人才的教学计划。

参考文献

[1]左崇良, 刘愈中美研究型大学通识课程实践的比较[J].高等教育研究, 2007, (24) :40.

[2]董天策.完善专业教学计划, 奠定人才培养基础[J].西南民族学院学报, 2001, (22) :151.

优秀人才计划和专业人才计划区别 篇8

一、整合资源,严格选拔,组建高校人才小高地创新团队

(一)立足高等学校实际,明确团队组建条件。首先,创新团队的载体建设单位要以自治区级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或者与全区经济社会发展密切相关,能够产生重大经济、社会、科技和人才集聚效益的重點项目,或者产学研紧密结合的人才培养基地为依托。其次,创新团队的建设目标要与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任务相吻合,人才所从事专业与经济社会发展方向相一致,能够解决重点优势特色产业急需解决的技术难题或人才需求问题。第三,创新团队带头人应具有较高学术水平,品行端正,治学严谨,具有较强科研攻关组织能力和科学创新精神。第四,学校领导对创新团队建设高度重视、认识到位、大力支持,积极创设良好工作、生活、研究环境。

(二)紧跟学科发展前沿,公开招聘领军人才。我们为每个团队设置了一个“八桂学者”岗位,由申报“高校人才小高地创新团队”的高校,面向区内外公开招聘在国内外学术界有一定影响,具有创新性构想和战略性思维,能带领本学科跟踪科学前沿并赶超国内先进水平的学科带头人。

(三)严格选拔程序,切实把好评选关口。组织相关专家评审小组,严格选拔工作程序,对申报创新团队的候选对象进行综合评估,通过差额遴选提出重点创新团队建议名单,经公示、审核批准并授予“广西高校人才小高地创新团队”牌匾。

二、优先扶持,配套投入,构筑高校人才小高地创新团队的比较优势

(一)加大资金投入,改善科研条件。我们制定了《广西高校人才小高地建设创新团队资助计划实施办法》,分批资助建设人才小高地创新团队,每批次10个,每个团队资助期限3年。

(二)出台配套措施,营造良好环境。我们注重从政策和制度上加以引导,强化服务保障,对创新团队成员评聘专业技术职务、担任各类指导专家、外出学习进修等给予重点支持和倾斜。

(三)科研立项倾斜,搭建创新舞台。我们积极支持创新团队争取和承担国家青年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省部、国际合作等重大科研项目。优先支持创新团队申报自治区立项课题。

三、动态考核,严格评估,促进高校人才小高地创新团队完成核心任务

(一)科学设置考核指标。把创新团队建设期内引才引智成果、创新团队人才培养成果、科研创新成果、学术研究及学科建设、社会经济效益情况等内容作为考核评估的主要指标。

(二)完善考核评价方法。聘期结束后,根据聘任合同和工作任务书进行综合评估。自治区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组织专家考核小组,对创新团队的标志性成果进行复核评估,不仅听取创新团队述职报告,还实地考察创新团队的科研流程,全面评估计划实施成效。

(三)强化考核结果运用。对达到管理目标,成绩突出的创新团队,优先列入下一轮创新团队建设载体;对措施不力、效果不佳、问题突出,达不到管理目标的,终止资助,责令整改,直至取消创新团队资格。

四、强化保障,注重激励,增强高校人才小高地创新团队的活力

(一)健全培训机制,提高人才创新能力。通过选派到国内外知名高校进修培训、开展学术交流等方式,使每位成员都有参与培训提高的机会。

(二)完善分配机制,以丰厚报酬回馈优秀人才。明确“八桂学者”在3年聘任期内,从所在创新团队的60万元资助经费中划拨出10万元,作为完成任务的学术带头人的奖金。

优秀人才计划和专业人才计划区别 篇9

校属各有关单位:

根据教育部《高等学校“高层次创造性人才计划”实施方案》精神,按照教育部《关于2011年度“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申报工作的通知》(教技司[2011]161号)要求,现将申报2011年度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工作的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申报名额

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实行限额申报制度,河南省教育厅限我校推荐申报自然科学领域1名参加教育厅组织的评审。

二、申报领域

“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按以下27个领域归口申报:1.数学;2.物理;3.化学;4.化工;5.农业;6.林业;7.电子科学技术;8.计算机与通讯;9.生物与基础医学;10.医疗卫生与临床;11.药学;12.中医药;13.能源;14.资源;15.环境;16.传统材料;17.新材料;18.先进制造;19.管理科学与工程(含工商管理)。20.哲学、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理论教育;21.经济学;22.法学;23.政治学、社会学、民族学;24.教育学、心理学;25.语言学、文学、新闻传播;26.历史学;27.艺术学、体育学。

请在申请书、申请人清单上注明申报领域的具体类别,如“申报领域:计算机与通讯”。

三、申报条件

1.申请者须具备以下条件:①须符合《“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实施办法》第七条所列各项基本条件;②应具有中国国籍,且必须通过人事关系所在单位申请,不接受跨单位申报;③在国内高等学校教学和科研第一线工作,并受聘副教授级以上的专业技术职务;④必须具有博士学位;⑤在申报当年1月1日,申请者年龄一般不超过40周岁(1971年1月1日以后出生);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申请者年龄一般不超过45周岁(1966年1月1日以后出生);⑥申请者所在学校必须承诺匹配(不低于1:1)所要求的资助经费;⑦各单位要坚持公开遴选,择优推荐的原则,注重与部门、地方和学校各类高层次人才计划的衔接;⑧引进海外青年优秀人才纳入本计划一并申报;⑨已获得“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中科院“百人计划”资助者,不得再申请本计划;⑩如没有符合条件的候选人,可以不推荐。

四、评选推荐方式

省教育厅将邀请相关领域专家组成评选委员会,对高校申请材料进行集中评审,并按照教育部文件要求择优推荐上报。

五、其它事项

1.每个理工科学院限申报1项,学院若无合适人选,可以不推荐。2.以学院为单位申报,申请者先填写《“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申请书》1份参加校内评审,准备好10分钟的PPT汇报;评审通过者须按教育厅要求提交正式申请书一式10份,加盖所在学校公章。申请材料(包括附件)必须突出重点,简明扼要,双面打印,不得超过40个页码。

2.申报截至日期:2011年6月15日上午10:00前,逾期和不符合条件的申请材料恕不受理。

3.校内评审日期:2011年6月15日下午

4.本通知所提人才计划申报电子表格(2011新版)及管理办法,请在教育部科技司网站“下载中心”栏目下载。网址:http:// 附件:1.“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实施办法

2.“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申请书

优秀人才计划和专业人才计划区别 篇10

根据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优秀科研人才选拔计划”(以下简称“优研计划”)实施办法,特制定电子工程学院“优研计划”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优研计划”以提高研究生生源质量、改善学缘结构、多渠道选拔优秀科研后备人才为目标。通过建立有利于拔尖创新人才的选拔机制及相关的政策支持,在留住本校优秀人才的同时,吸引其它高校出色本科生进入我院攻读研究生,以提升我院整体研究生生源质量。

我院“优研计划”的选拔在注重学生一贯表现的基础上,突出专业素质、创新能力及潜在能力的考查。

二、实施方案

(一)组织机构

学院研究生招生工作领导小组负责 “优研计划”的组织实施,导师团队负责具体考核。

学院招生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 廖桂生 副组长:徐克 邢孟道

成员: 张海战 苏涛 孔东 李燕 刘昕雨 邓鉴 招生工作地点:北校区西大楼III区106办公室 联系电话:029-88202276 监督举报电话:029-88202251

(二)面向对象

“优研计划”的面向对象为参加2018年研究生入学考试的应届本科生,包括学业一贯表现突出的学生、获得高水平学科竞赛奖的学生和获得高水平研究成果的三类学生。

(三)申请资格

1.品德良好、诚实守信、身心健康、无处分记录;有志于在相关专业领域提升自身科学研究和工程实践能力;

2.学业一贯表现突出的学生 满足以下条件之一即可:

(1)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浙江大学、中国科技大学、上海交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和哈尔滨工业大学(本部)(“2+7”高校)在校本科生,成绩排名位于所在学院、所在专业前60%(具体以所在学校教务部门出具的成绩排名证明为准)。

(2)“2+7”高校以外的其他“985”高校在校本科生,成绩排名位于所在学院、所在专业前50%(具体以所在学校教务部门出具的成绩排名证明为准)。

(3)非西电“211”高校在校本科生,成绩排名位于所在学院、所在专业前40%(具体以所在学校教务部门出具的成绩排名证明为准)。

(4)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通信工程、信息工程、电子信息工程、信息对抗技术、电磁场与无线技术、智能科学与技术、遥感科学与技术7个专业本科生,排名位于各专业前60%,通信工程和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教改班或卓越班排名为前80%;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其他工学或理学专业本科生,排名位于各专业前50%(具体以所在学院出具的成绩排名证明为准)。

2.获得高水平学科竞赛奖的学生

满足以下条件之一即可:(1)ACM/ICPC国际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亚洲区分站赛银奖及以上获得者;

(2)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省级一等奖及以上获得者;(3)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嵌入式系统专题邀请赛、信息安全专题邀请赛和模拟电子系统专题邀请赛国家二等奖及以上获得者;

(4)全国大学生工程训练综合能力竞赛国家二等奖及以上获得者;

(5)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一等奖及以上获得者;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国家一等奖获奖学生;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国家二等奖获奖学生且同时获得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国际二等奖以上奖项1项;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全国最高奖项获奖学生;

(6)全国大学生“挑战杯”科技作品竞赛一等奖前三名,二等奖前二名;全国大学生“挑战杯”创业大赛一、二等奖第一名获奖学

生。

3.获得高水平研究成果的学生 满足以下条件之一即可:(1)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

以排名前二作者身份在相关领域的中文核心期刊或国际刊物发表或录用学术论文至少1篇。

(2)专利授权

以排名前二作者身份获得发明专利至少1项或以排名第一获得实用新型专利授权至少1项。

(3)具有其他同等高水平成果

需要学院研究生招生工作领导小组和学校专家组的双重认定。4.学生本科所学专业与“优研计划”所申请的专业原则上应为同门类。

三、优惠政策

所有申请我院“优研计划”的同学,均由所申报导师组织面试,择优录取。一旦被我院录取为“优研计划”合格生源,可享受以下优惠政策:

1.第一志愿报考我院2018级硕士研究生,享受的优惠政策如下:

(1)学业一贯表现突出的学生和获得高水平学科竞赛奖的学生:初试成绩通过A类地区国家线即可进入复试;

(2)获得高水平研究成果的学生:初试成绩须通过A类地区国家线,并且总分达到国家线上20分或学院所在学科/领域复试线即可进入复试;

获得“优研计划”资格的学生均须参加学院组织的复试(一般在次年4月),复试合格即可拟录取。

2.报考学术型硕士的申请者:

(1)达到我院相关学科学术型复试资格分数线的同学,具有学术型硕士录取资格;

(2)达到国家初试分数线,未达到我院相关学科复试资格分数线同学,具有全日制专业型硕士录取资格;

3.报考专业型硕士的申请者,达到国家初试分数线,具有全日制专业型硕士录取资格。

4.“2+7”高校的在校本科生,若达到我院相关学科学术型复试资格分数线,在研究生一年级期间享受一等学业奖学金。

5.“2+7”高校以外的其他“985”高校的在校本科生,在研究生一年级期间享受二等或以上等级学业奖学金。

四、申请及录取程序

1.联系导师

申请学生可登陆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电子工程学院网站(http://see.xidian.edu.cn/),进入教师个人主页查询电子工程学院导师介绍和导师联系方式,或直接进入网页(http://see.xidian.edu.cn/html/page/202.html),与导师沟通且双方达成意向之后,即可提出申请。

2.网上报名

申请学生请登录http://yjsxt.xidian.edu.cn/pub/index.jsp进行网报(点击“暑期夏令营优研活动报名”),如实填写《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优秀科研人才选拔计划”申请表》(简称《优研计划申请表》,见附件),并附成绩单、四六级成绩单复印件及相关获奖证书复印件等证明材料。

3.资格审核

申请“优研计划”学生的审核工作由学院招生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学院根据选拔方案严格审核,资格审核首先在网上进行,学生可登录网报系统查看 “资格审查结果”,结果若为“通过”,方可向我院递交或寄送纸质版《优研计划申请表》及相关附件。

4.导师确认及录取

通过我院资格审核后,学生联系意向导师,并由导师组进行面试,面试通过且网报系统中“导师审核结果”显示为“通过”后,学院才能确认录取。学院的确认录取工作会统一进行(大约在9月底),一旦确认录取,系统中“录取结果”显示为 “同意录取”,学生即被我院录取为“优研计划”合格生源,需填写《优秀科研人才选拔计划考

生诚信承诺书》。

五、报名所需材料

申请者通过申报网站查看自己的审核结果为“通过”后,随即向电院研究生招生办公室递交或寄送以下纸质版材料:

1.《优研计划申请表》1份。(外地考生的接收导师意见和签字由我院负责联系导师);

2.在《优研计划申请表》的成绩排名一栏,加盖学校教务部门或所在学院公章,或另附成绩排名证明,电院学生此栏可不填。

3.截止目前本科阶段成绩单1份,请加盖教务部门公章; 4.国家英语四、六级考试成绩或TOEFL、GRE/GMAT等体现自身英语水平的证明1份;

5.本人身份证和学生证复印件各一份;

6.其它能证明自己能力的材料,如:获奖证书,发表或已录用的能体现自身学术水平的学术论文、出版物或原创性工作成果。

六、优研选拔工作安排 1.报名

西电本校学生网报截止期为7月7日,外校学生网报截止到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网报开始前。自方案公布起,申请者自行联系意向导师,准备申报材料;(1)提交纸质材料时间:

西电本校学生——即日起至7月7日

外校学生——即日起至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网报开始前 上午8:30~11:30 下午14:30~17:30(工作日);(2)提交材料地点:南校区海棠8号楼I区401 北校区西大楼III区106办公室

寄送材料地址:西安市太白南路2号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电子

工程学院131# 电院研招办(收)

(3)咨询电话: 029-88202276

2.资格审核——网上资格审核,在申请后五个工作日内完成;纸质材料审查,在收到考生的纸质申请材料的五个工作日完成。3.面试——我院不统一组织“优研计划”资格的笔试和面试,请申请者自行联系意向导师,由导师组进行面试;若考生2018年研究生入学考试初试各科目成绩及总分达到优研计划考生复试线,则必须参加学院2018年统一组织的复试(笔试和面试)。

4.录取——网报系统中“录取结果”显示为“同意录取”,学生即被我院录取为“优研计划”合格生源。

七、其它说明

1.凡被我院录取的优研计划考生,若9月底前确认获得推荐免试资格,则参加推荐免试计划。

2.本规定由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电子工程学院负责解释,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电子工程学院

优秀人才计划和专业人才计划区别 篇11

中央人才工作协调小组9月19日召开会议,部署实施《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中组部部长李源潮指出,要按照胡锦涛总书记“加强协调,科学遴选,扎实推进,务求实效”重要指示精神,精心组织实施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更好地支持国内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为我国科学发展、创新发展、转型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是面向国内高层次人才的支持计划,8月17日,经党中央、国务院领导批准,由中组部、人社部等11个部门和单位联合印发。总体目标是,从2012年起,用10年左右时间,有计划、有重点地遴选支持10000名左右自然科学、工程技术、哲学社会科学和高等教育领域的杰出人才、领军人才和青年拔尖人才,形成与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计划相互补充、相互衔接的国内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队伍开发体系。对入选对象,在有关部门和单位原有支持的基础上,国家将从经费、政策、服务以及荣誉鼓励等方面給予特殊支持。

李源潮指出,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是推进人才强国战略的重要措施,是落实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的特殊重点工程。各有关部门和单位要着眼于增强国家自主创新能力,着眼于提升我国科技和人才的国际竞争力,着眼于提升我国未来科技和人才竞争力,加强统筹协调,齐心协力实施这项计划。要建立科学遴选机制,严格遴选程序、遴选标准、评价方式和专家选择,接受公开监督,保证入选者业内公认、同行服气。要加强对计划实施效果的评估,把制度创新贯穿实施计划全过程,逐步形成培养支持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的长效机制,为优秀人才大量涌现和发挥作用营造良好环境。

优秀人才计划和专业人才计划区别 篇12

关键词:汽车技术,营销服务,人才培养,课程建设,教材建设,师资队伍建设

一、引言

近十年来, 国家的产业政策扶持使我国的汽车行业发展如日中天。2010年中国吉利汽车收购世界著名品牌沃尔沃汽车这一事件, 标志着中国的汽车企业有能力登上世界大舞台, 也说明中国的汽车产业在国家的扶持下取得了很好的成果。随着各大世界品牌汽车生产商在我国的投资建厂, 以及本土汽车品牌的茁壮成长, 汽车产量得到进一步释放, 近几年一直保持强劲的增长势头。产量的增长, 自然带动销量的增长。要使汽车产销量都保持一定的增长势头, 就离不开汽车各类人才的艰辛付出。因此, 为了汽车产业的蓬勃发展, 高职院校须承担起培养一大批既懂汽车又懂营销管理的高素质技能应用型专业人员的重任。

二、汽车4S店现状

根据学院教改工作会议精神, 在教改小组的带领下, 本系于2013年11月26日到12月15日期间, 实地走访吉利帝豪、湖南九鼎-进口起亚、比亚迪以及宝马等4S店, 通过面对面、电话、邮件 (11级在4S店实习的学生) 等调研方法, 对长株潭三地各大汽车4S店涉及的各岗位群 (包括汽车销售、市场企划、企业管理、售后维修接待服务、配件管理、汽车保险等方面) 以及其涵盖的知识、技能进行了详尽的调查与分析。在调查的过程中, 发现普遍存在以下问题:一是专业的人才队伍素质不高, 团队不稳定。各岗位的人良莠不齐, 缺乏系统的专业知识学习。二是各4S店重销量, 轻售后。销售人员想尽办法不顾客户的感受把汽车销售出去, 而忽略各方面的售后服务工作。三是汽车4S店没有自身的品牌形象, 是汽车厂家的附庸。4S店没有话语权, 完全依靠汽车生产厂家的要求进行经营活动。这些情况阻碍了汽车4S店的发展, 制约着汽车销量增长, 反过来也限制汽车生产厂家的高速发展。要解决这些不利因素, 不能光靠汽车4S店自身的机制去培养员工, 同时, 为社会、企业输送优秀人才的各类高职院校也应该结合社会、企业的需要来调整人才培养计划。

三、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

湖南吉利汽车职业技术学院是一所专门为汽车产业服务的高职高专学院。根据学院的发展规划, 以建设一个有特色的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专业为目的, 本专业致力于培养与现代汽车销售企业需求相适应, 具有较高人文素养, 具备良好的法制纪律观念、诚信品质、责任意识、敬业精神、团结协作和吃苦耐劳精神, 掌握汽车构造的基本理论, 掌握汽车及零配件销售、市场调查、售后接待、管理, 车辆保险与理赔、鉴定评估等操作技能, 能满足现代汽车企业整车销售、售后服务、零配件管理、市场信息统计分析等一线岗位需要, 具有良好的公民道德、职业素养和较强的专业实践能力, 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高级技能型人才。

四、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专业人才培养的课程建设

(一) 市场对专业人才的要求。通过调查, 汽车4S店对人才的需求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具有基本的职业素养。具有良好的诚信品质、敬业精神、感恩情怀、责任意识等职业道德;具有沟通顺畅、协同共事、吃苦耐劳、奉献、服从、敢于担当等职业行为;具有一定语言表达和文字写作能力、获取-选择-处理-加工-传递信息等职业能力;具有服务至上、客户第一的职业意识。

2.具有专业知识和能力。在汽车后市场发展的人才须具备以下几点:一是掌握一定的汽车专业知识。包括汽车构造的基本原理及性能特点;汽车机械识图和CAD读图、制图知识;汽车常用零件标准的运用知识及销售、保管流程。二是掌握一定的市场营销管理知识。包括基本的营销理念及技巧;市场调查及分析策划;汽车推销技巧及顾客心理分析等。三是掌握一定的售后服务管理知识。包括售后服务标准、规范、流程的制订及执行、客户投诉的处理及客户满意度的提升、维护、车辆的投保和事故车辆的理赔、制单等。四是掌握一定的企业管理能力。如企业的各项规章制度的建设及公文档案管理、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及员工培训、后勤保障等工作。

(二) 课程设置。根据市场对人才需求的要求, 课程体系由公共课、专业理论课和专业实践课三大块构成。每一课程板块中又分为选修和必修两种。在这个课程体系中, 参照湖南省高职教育的要求, 专业理论课和专业实践课各占50%左右。公共课就是素质教育, 包含《思想首先修养与法律基础》、《毛泽东、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及形势与政策》、《实用语文》、《实用英语》、《计算机应用基础》、《经济数学》、《心理健康》、《体育》、《职业素养与指导》、《职业生涯规划》等课程。专业理论课开设《汽车结构》、《汽车营销与实务》、《市场调查与预测》、《汽车推销技术》、《汽车保险与理赔》、《汽车售后服务与管理》、《机械制图与CAD制图》、《公关与商务礼仪》、《消费者心理与行为》、《汽车配件管理与营销》、《二手车鉴定评估与交易》等23门必修、选修课程。其中前六门课程为专业核心课程。专业实践课分为课内实践、专业实践和校外实践三模块构成, 实践内容主要包含:入学实践教育与军训2周、假期社会实践2周、汽车拆装实训2周、金工与电工实习2周、汽车营销综合实训 (含整车销售、维修业务接待、4S店管理软件操作实训) 8周、营销礼仪实训2周、校外顶岗实习19周以及其他实践6周等。实践课根据每学期的课程、课时安排而执行。此课程体系分六个学期完成。公共课时、专业理论课时和专业实践课时总计2, 964课时, 其中理论课、实践课时各占总课时一半。通过这些课程体系的建立, 致力让学生掌握新时期汽车4S店各岗位所需求的技能及知识。

五、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专业人才培养的教材建设

高职高专的教材建设要紧紧围绕培养适合社会、企业需要的高级应用性专门人才开展工作。尤其是专业教材, 除了以必需、够用为度, 以讲清概念、强化应用为教学重点外, 更要加强针对性和实用性。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专业所要讲授的知识、技能应用性非常强。国家政策的大力扶持, 促使了汽车产业的高速发展, 因此, 汽车产业链各环节需要大量掌握专业技能的应用性人才。可是, 承担输送人才重任的各类院校没有跟上市场快速发展的步伐, 教材的编写工作滞后。目前现有的专业教材良莠不齐, 有些教材编写只是简单地复制, 没有新意, 与社会、企业所要求的严重脱节, 甚至有些教材的内容观念陈旧, 教材内容不光是章与章重复, 而且各科之间, 有些内容也一样重复。教材的使用, 也考验教师选取教材的业务水平。有些教师选取教材只凭自己的主观臆断, 而忽视学生的实际情况, 没有因材施教, 从而影响教学效果, 达不到教学目的。为适应社会、企业用人需求, 教材建设就要系统化。尤其是教材的编写, 可以根据用人单位的需求、结合院校的办学特色组织编写, 提高教材内容的针对性、适用性。

六、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专业人才培养的师资队伍建设

专业课程的设置、教材建设, 都要优秀的执行者来实现。即使开设最好的课程、使用最好的教材, 没有一个优秀的执行者, 也无法把这些最好的营养给予需要的人。高职高专的师资队伍不一定非得全部要高学历的博士生、研究生, 在某个行业从事多年, 实践经验丰富的本科生亦可。现在的学生, 希望教师不要照本宣科。教师在讲授课程的过程中, 采用多种教学方法 (比如案例分析、情景模拟教学方法) , 结合时事新闻分析, 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学院建立起老、中、青教师队伍成长的机制, 督促教师在工作之余, 积极与专业相关的企业保持联系, 鼓励教师下企业学习并兼职工作, 积累教学经验。学院聘请企业具有丰富经验的技师作为兼职教师, 丰富教师队伍结构;组织专兼职教师, 课余时间开展教学研讨会, 交流经验, 促进教师队伍成长。

七、结语

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专业人才培养计划建设是一项任重道远的课题。要给社会、企业输送高素质的技能应用型人才, 学院就必须走入社会、走进企业调查, 了解企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 从而制定出行之有效的人才培养计划。在执行人才培养计划过程中, 学院要积极地结合市场瞬息万变的特点, 调整好思路, 尽量做到人才培养计划与市场要求紧密结合, 使之形成一个相互联系、相互配合的崭新体系。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专业建设, 还可以从教学设备、教学场所、校内外实训实习基地、校企合作等环节进行系统的规划。只有不断地总结经验、创新, 专业建设才会与社会、企业所需息息相关。

参考文献

[1].陈希.高职院校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的探索[J].东方教育, 2013

[2].周建忠.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专业课程建设与改革探讨[J].科技创新导报, 2011

[3].郭琳, 李军富.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专业课程体系的重构[J].长春大学学报, 2011

[4].罗双.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专业核心课程开发与实践[J].科学与财富, 2013

上一篇:银行党员先进事迹材料下一篇:树立正确荣辱观倡导文明新风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