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体育课案例分析

2024-07-13

小学生体育课案例分析(共11篇)

小学生体育课案例分析 篇1

小学体育教学案例-小学体育教学案例 小学体育课《迎面接力跑》优秀

教学案例

案例主题:

根据现代教育的根本思想和新课程改革的宗旨,本课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确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在积极完善以“动”为主的课程目标体系的同时,以探究型课程为主,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个性特长,以小组合作形式组织教学。在教学过程中,给学生一定的时间和空间,营造宽松、和谐的学练氛围,探索一条提供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自我完善的教学模式。

体育课堂教学不再是传统单调、枯燥的学习氛围,而是要通过教学让学生充分展示、体现自我。充分体现一个中心、四个特点。以让学生自动学习,积极实践,努力创新为中心,结合体育学科突出四个特点。特别是对水平二的学生来说,通过游戏或竞赛形式进行体育教学,达到教学目的,提高学习成绩,激发学习兴趣。

本课,我选择了各种游戏来结合教学内容。采用引导,打破传统创编,自主学习、游戏等教学方法,旨在不仅达到健身强体的作用,还培养学生学会思考,学会合作,解决困难的能力。本课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发展速度和灵敏性,同时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

案例细节:

创设合作学习情境,明确合作学习目标

老师:同学们:今天,我们将在游戏与竞赛活动中展开接力跑的学习,以展示我们班同学合作学习的意识、能力

与技术、技能,好不好?!

学生反应:兴致盎然,连声叫好。

老师:这位同学你有什么要说明的?

学生:我们都想练一会儿……练好了以后再比赛,老师:可以吗?

老师:好吧,同意你们的正当要求,给大家5分钟小组合作学习的时间。每组派一人到我这取一根接力棒,以刚才宣布的小组为单位,一边作交流沟通,一边和合作练习。

学生激动、紧张的喊叫声此起彼伏。大家开始认真练习,总结要领。

尝试与交流、冲突与融合,有意义、有价值的合作学习研讨问题生成了

学生反映:我们还没练好呢,就开始比赛了!?

老师:请举手后,具体说明,为什么没有练好呢?

学生1:我是我们小组跑第一棒 的,XX接棒时跑得太快了,我们好几次都没有接稳、接住棒……

学生2:我是我们小组跑第三棒的,接棒时对面的同学总是跟我撞到,妨碍我的速度……

学生3:我是我们小组跑第四棒的,我讲交接棒的时候把棒立好,立好,他们偏不听!接棒传到我这,真拿不住!要是不改,我们组肯定是最后一名,我保证按照我说的来,百分之百的不丢掉接力棒!……

老师:同学们:请安静!

你们已经明确地意识到:只有依靠集体的智慧和合作的力量才能提高、才能取胜,这是非常好的,这也是非常可贵的。但是,相互指责,相互埋怨能解决问题吗?

老师:仅有想取胜、进步的愿望,但没有合作取胜的技能和方法,目的也是达不到的。小组合作学习的人际交流与沟通的技能是:怎么倾听、怎么表达、怎么交流、怎么建议、怎么商讨……怎

么学会倾听、怎么学会表达、怎么学会质疑、怎么学会保留意见以及轮流负责的小组长应该怎么主持、怎么在充分民主的基础上归纳和集中等等。

老师:怎么在快速跑动中完成迎面传接棒技术呢?

小学生体育课案例分析 篇2

最近一段时间以来,由于我国国民对于体育健身的需求增大,导致了终身体育以及健身活动的不断兴盛,体育教育这一原先不被重视的课题的重要性凸显了出来。从目前来看,我国的小学体育教学开展的具体目的就是能够有效的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确保他们健康的成长。为了达到这一目的,小学的体育教师需要做到以下几点:首先是要努力的尝试很多不同样式的体育教学设备在体育教学中用来调动起小学生对于体育课的学习兴趣,积极地引导小学生去开展体育活动,能够让小学生有能力掌握必要的体育锻炼方法。综上所述,对于体育课运动的兴趣作为小学生自愿参加体育活动的主观意图的表现,是学生体力活动的倡议,自我意识的积极性。然而由于诸多一线教师自身知识结构更新的滞延和对新教学理念的困惑,致使他们对学生体育课兴趣的认识上出现偏差—体育课程设置“兴趣至上”,并有“娱乐化”的倾向。

2小学生对体育课不感兴趣的原因

2.1年龄因素的影响

小学生都是儿童时期,其心理因素的变化及对体育运动的影响主要表现小学生心脏体积小,心脏收缩较弱,调节心脏的神经中枢兴奋性较高,心率较快,运动时主要靠加快心率来增加心脏每分钟输出量,心脏贮备力量有时会跟不上运动,每次都会气喘嘘嘘,累的要命。

2.2师生关系的扭曲

由于时代的发展,很多的事物都已经变得复杂起来,体现在教育活动中也十分的明显。在当前我国的学校教育活动里面,老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变得十分的微妙,尤其是当我国的“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的教育理念公布出来之后,教育界对于怎么样去理解何为“教师主导”以及怎么样才能更有效的实现“教师主导”以及“学生主体”的老师与学生两者之间关系的任务,就演变为了现在我国体育课程以及教学改革的最为关注的地方之一。由于涉及的内容太多,虽然经过了长时间的讨论与研究,还是没有得出一个大家都认可的结论,但是要意识到:这段时间以来,对于学生跟老师之间关系的认识很多都是错误的,因此,我们要积极的扭转这种不良的倾向,将老师和学生的关系送到一个正确的方向。

2 . 3小学生对体育课缺乏正确的认识

小学生对体育课的认识表现在是否认为体育课有着能强身健体,能够丰富生活,能够放松身心,提高学习效率,能加强同学之间的交流等一些帮助。从调查中可以看出,大部分学生觉得体育课对身心健康、体育知识、运动技能、锻炼习惯的帮助一般,但与此同时,我们还在具体的调查里面了解到目前我国的小学中有一小部分的学生对于体育方面的了解程度很低,他们不愿意参与体育教学活动,在家里娇生惯养,本能的惧怕体育课里面的活动,认为会让自己受伤,甚至于觉得参加体育活动纯粹是在玩耍,没有什么实际的作用。上述这些对于体育的不正确的想法,让这些小学生对于体育活动以及体育课失去了原本该有的兴趣以及一个健康的体魄。

3培养小学生体育课良好参与心态与学练效果思路

3.1外部支持

亚里士多德说过:“一切人类生来都是渴求知识的”。然而,即使是学生自由意愿的学习行动,也需要给予一定条件作保障,所以学校体育要为学生清除一切障碍,以保证他们体育课学练的自发性更容易发挥出来。

怎么样做到科学而又细致的定下体育课程里面的教学内容作为能够培养出学生对于体育课程学习兴趣的重要节点,体育老师应当加以重视。具体来说就是要在确定好体育课的具体教学内容的工作中,需要有效的从小学生的生理以及心理特点出发,确定某些因为硬件、场地等等方面的因素导致学生无法在平时接触到的体育互动,这些项目同时也是小学生十分热爱且锻炼价值又相对较高的体育活动,其中就包括了网球、篮球、排球等等的体育项目,这样的体育教学内容就能够做到充分的满足了学生体育学习的需要,实现他们长久以来的体育梦想,在一定程度上激发除了小学生们对于体育课程的参与性以及兴趣性。

3 . 2明辨体育课的性质, 转变教学指导思想

体育课被纳入学校教育系统,归属于课程的范畴,理当有其知识传承的内涵,然而一直以来,人们认为体育课学习只不过是蹦蹦跳跳,玩耍游戏而己,何来知识?但众所周知,学校是一个多么神圣的知识传授和学习的场所,蹦蹦跳跳的肢体活动怎可能在这里插身立足!这就充分表明人们对体育课的认识尚处在表浅层面,人所共识,学生的基本需求就是知识的获取,没有知识含量的课程怎么敢奢望学生喜欢!那么体育课上到底传授什么样态的美好知识呢?体育课正本清源,就应该从这里开始。从我们对小学生在体育课程认知状况调查发现,她们对体育课上操作性知识传承几乎没有任何概念,反倒是体育边缘化的功能喧宾夺主。(见表1)

3 . 3提高体育教师职业技能, 加强自身修养

根据教学内容,当前我国的小学体育教师需要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最喜欢的休闲运动的课堂所占的时间比例。小学生对于体育运动的兴趣,作为推动小学生的体育方面素质能力的发展的极为关键的要素,必须得到更高程度的重视。综上所述,小学体育教师在以后的具体体育教学活动里面应极大的重视休闲活动的引入教育,如此一来,能够让小学生在开展多种多样的体育课活动的基础上,收获到积极的情感体验,使其对体育课产生浓厚的兴趣。

3 . 4立足于学生, 潜心研究课堂教学

教学,就是教与学,是两个互相作用的部分,不可分割。同时学生以及教师作为这一活动的两个重要的参与者,不能顾此失彼,要做到相辅相成,共同进步。要是只看到学生的重要性,那么教师就会失去对于体育课程的掌控力,导致体育课混乱无序,要是只看到老师的重要性,那么学生就会失去对于体育课程的兴趣,导致体育课毫无生机。,综上所述,在具体的体育课程教学过程里面要从教师以及学生两个重点出发,老师要确立自己的威信与领导力,充分的考虑到学生的实际需求,立足于学生,从学生的兴趣以及身体情况出发,科学的制定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通过巧妙的课程安排以及谆谆教诲,引导小学生们爱上体育课。

3 . 5小学生的主观努力

更新观念,树立正确的学习动机;人通常不是受事物本身状况的影响,而是受他本身对事物看法的影响,一旦小学生澄清了体育课学习的知识就是以运动技术为主的操作性知识,就有望一改以往被灌输到头脑中的体育课无知识身价的错误认识,因为“只有当思想中发生了革命,从自由中诞生出理性时,然后才可能引导出拯救行动的成果”。

4结论及建议

4.1结论

笔者结合自身所学,从实际出发,明确了体育课发展的现状以及面临的问题,即当前的小学体育教学面临着年龄、师生关系以及不正确的体育认识等方面的因素阻碍,导致发展缓慢。进而重新审视当前小学体育课如何做到激发起小学生的体育课兴趣,并提出了合理的对策建议:强化外部支持、明辨体育课的性质,转变教学指导思想、提高体育教师职业技能,加强自身修养、立足于学生,潜心研究课堂教学、小学生的主观努力等等。

4.2建议

首先,据有关部门的调查结果表明,体育教学活动的作用不止是培养一个强健的体魄,其对于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方面的推动作用也是十分的明显的额。所以说,我们能够考虑把小学生的心理健康工作的模式引入到现有的小学体育课程里面,做到让小学生实现身心双方面的发展。

其次,发展素质教育成为了当前的教育发展新方向,每个学校以及整个社会都十分倾向于看到学生门在综合方面的创新发展,比方说:组织力、领导力以及合作能力等等。而体育课里面的各类活动,则可以全面的实现对于这些能力方面的培育,只要能够科学的制定出一套行之有效的课程实施规范以及模式,在小学体育课上真正贯彻素质教育的思想是指日可待的。

最后,小学生对于体育产生兴趣不是速成的,也不是能够靠突击培训就可以达到目的的,它是一个积少成多、在生活中不断丰富和发展的过程。在此基础上,小学生对于体育产生兴趣不仅仅作为当前小学学校自己的事情,同时也作为整个社会以及家庭教育都要极为重视的事情。所以说,我们在以后的工作中需要积极的实现学校、社会和家庭协同教育功能,实现小学生的全面素质发展。

摘要:由于伴随着全球经济的蓬勃发展,各项事业都已进入了快车道,作为为国家育人的重要事业——教育自然也就逐渐受到重视。与此同时学校体身为一个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作用不容忽视,我们应当将其作为一项重要的事情来做。大家都会知道,人要想获得全面实际的发展,不光是要在学习知识方面加以努力,还有拥有一个健康的体魄,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实现自己的梦想。所以说,学校体育在现在这一提倡素质教育的大环境下,承担着相当艰巨的任务,不仅要让小学生习得体育运动,还要积极的吸引他们去主动积极的参与到体育课当中来,这是因为当前小学生的吃苦耐劳意识的减弱,需要我们体育老师加以注意。综上所述,笔者围绕着小学生对于体育课参与的心态以及兴趣问题的研究,就具备了一定的理论价值以及现实意义。

小学生体育课案例分析 篇3

一、案例分析

案例1 一米台阶跳下,学生坠地身亡

在某镇初级中学的体育课上,体育教师刘某按常规召集学生做好了准备活动,然后分兴趣小组让学生在小组长的带领下,散点在各运动场地进行练习活动,教师巡回指导各组学生练习,并间断地参与了一些组的活动。临近下课还有五分钟左右,体育教师鸣哨集合,准备放松下课,就在此时,一名男生为了尽快到达集合点,走捷径从一米左右高的台阶上跳下,不料摔倒在地,老师见该学生倒地不动,立即跑去看望,见学生脸色苍白,马上进行紧急处理,并叫学生通报学校校医和领导,当校医赶到现场时,该男生已停止了呼吸,心脏停止了跳动,初步判断已死亡,校医再次复查,确诊该男生已经死亡。

过程回放:学生想尽快到达集合点,走捷径,从一米左右高的台阶上跳下,坠地身亡。

相关链接:该学校是一所县级委属中学,教育教学质量在同类学校中比较好,但体育设施设备比较落后,笔者到校调查时,发现该校有近二十个教学班,只有一块篮球场,两副乒乓台,一块周长不足200米的泥土坝子,不很平整,是学生上体育课和课外体育活动的主要场地。学校有两名体育教师。

事故处理:学校领导迅速到场处理,并按程序第一时间向相关领导单位汇报,并及时通知学生家长,经过漫长的两周多时间,才将此事协调处理妥当。结果学校作了赔偿,体育教师受到事故处分,并扣发了当年奖金。

事故剖析:造成这起事故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方面学校体育设施设备布局不合理,另一方面学生缺乏安全意识及安全防患意识,再就是学生在活动中伤害事故发生的不可预见性。让笔者感到困惑的是学生死后,没有法医诊断,是什么原因导致死亡?到底是因跳下撞击致命部位而亡,或是有病,或是其他因素而亡?学校在不明不白中赔偿了损失。

案例2足球比赛,睾丸受撞,部分切除,索赔两万元

在某中学的高中体育课上,体育教师李某按常规组织学生准备活动,之后按兴趣分为足球、篮球、羽毛球等小组进行教学比赛。各组指定了小组长负责,教师巡回指导。在足球比赛中,一男生带球摆脱防守队员直接冲入球门区,守门员郑莱看见进攻队员将起脚射门,情急之下,郑某奋起扑向带球队员,不料扑球时,进攻队员绊球摔倒,头部正撞击到守门员郑某的下身部, 当时两名学生都被撞翻在地,躺在地上休息了片刻之后又继续比赛。下课后没有任何学生给老师报告,待学生上晚自习时,守门员郑某感觉下身越来越痛,后到厕所观看才发现一侧睾丸红肿,并大出正常几倍,遂向老师请假去县人民医院急诊科检查,经医生检查化验后,确诊为皋丸损伤。当时采取保守疗法,进行了消炎止痛处理,一天后伤者仍痛得难忍,其父母又将其转入某大医院治疗,经医生再次检查后,确诊有一侧睾丸被撞击受损,必须做切除手术。后经家长同意,该生的睾丸被切除一只。

过程回放:学生足球比赛,两名学生在运动中相撞,造成一名学生生殖器部位撞伤,一只睾丸被迫切除。

相关链接:该学校是一所重点中学,学校体育设施设备都很好,有标准400米塑胶田径场一块,标准草坪足球场一块,塑胶篮球场地六块、排球场地三块、羽毛球场地七块。乒乓球场地二十余台,各种单、双杠,爬杆、云梯,跳马、垫子以及消耗性体育器材等基本能满足学校体育课及体育课外活动。学生在绿茵茵的足球场上踢球十分兴奋,积极性很高。

事故处理:学生伤害事故发生后,没有及时向科任教师反映情况,住院后才向班主任教师报告,之后班主任、体育教师及所在班级部分学生前往医院探望,在家长的配合下,一个月后出院返校学习。住院费用近两万元,学校努力到保险公司协调,后来其费用由保险公司赔偿部分,剩余部分由学校承担了赔偿。家长提出会影响今后生育,请求学校赔偿两万元,最终未达成一致意见。

事故剖析:学校在体育课上,特别是在球类竞技中,难免会发生身体接触,甚至碰撞致伤。在处理此事时,学校态度积极,主动协调,感化了家长。家长担心影响学生今后生育的问题,学校派人与家长一起咨询了医生,井无大碍,经过一个多月的治疗及调解才结束。

案例3篮球卡圈,人梯摘球,坠地骨折,高考改年

在某中学高三体育课上,体育教师邹某安排的是篮球教学比赛,学生在教学比赛开始不到二十分钟,投出的篮球被卡在了篮圈与篮板之间,这时几位学生想跳起摘下来,但由于身高和弹跳力不够,未能如愿,这时学生张某和李某就搭建“人梯”来摘球,在上的学生李某刚要触到球,在下支撑的张某就叫扛不起了,身子一晃,上面的李某被摔倒在地,造成右手骨折。

过程回放:学生搭建“人梯”摘球,由于缺乏支撑和平衡能力,在上学生摔地右手挫伤致骨折,

相关链接:该校是所重点中学,有六块塑胶篮球场地,当堂课所有场地都有学生在练习。学生受伤后,围着一大堆学生。

事故处理:事故发生时,上课教师正在另一场地指导女生练习羽毛球,当时有学生报告上课教师,体育教师迅速赶到现场,对学生初步诊断为骨折,并进行了处理(固定伤肢),安排学生扶送到医院,经医生通过照片诊断为右臂尺骨和腕骨骨折,并及时进行了复位和加固治疗。课后教师及时到医院了解情况,井通知了家长。该生家庭经济条件较好,在治疗费用等方面没有找学校过多的麻烦,但该生是高三学生,离高考仅有二十多天,眼看高考临近,由于右手不能动,影响学生复习和考试,高考无法参加,家长要求该生降级重读高三,免交重读费用,且可任意选班就读。经几番协调,学校同意家长要求。

事故剖析:由此事故看出,学生的安全意识不强,防患意识不强,在处理突发事件时,不会想办法,自行事造成不必要的伤害事故。给自己、家庭、学校都造成麻烦。

案例4教师冲动,打学生一巴掌、一年的工资赔光

在某中学举行的秋季田径运动会上,一男生邱某始终在径赛的终点处走来走去,影响终点裁判工作,经多名教师招呼不听,仍在终点处逗留,裁判员请终点裁判长把该生请出场,终点裁判长曾某(一名体育教师)吼了几声,该生仍充耳不闻,这时跑道上正在进行着高二年级男子1500米跑,曾某实在难忍,冲过去就给该生一巴掌打在脸上,该生气急,想反抗,被几位负责保卫的老师拉出比赛场地,后经批评教育才离开运动场。该生被打后,称耳朵听不见了,后来家长带学生去医院检查,经医生诊断为耳膜受损,于是住院治疗。

过程回放:学生不听指挥,在田径运动会的终点处走来晃去,影响裁判员工作,老师冲动,给学生脸上一巴掌,造成耳膜受损,住进医院治疗。

相关链接:该学校是一所县城中学,每学期举行一次田径运动会,裁判工作人员大部分是其他学科任课教师,重要环节是体育教师把关。该校的学生体育活动在全县都属开展得比较好的,有一块200米环形跑道供田径教学、训练和比赛。

事故处理:该生被打后,称耳朵听不见了,后来家长带学生去医院检查,经医生诊断为耳膜受损,于是住院治疗,同时家长找到学校,要求索赔,经校方领导和家长,以及直接责任人曾某多次协商调解,最后由体育教师曾某赔偿该生住院费,医疗费、营养费、陪伴费、误工费等一万五千元。体育教师流泪向学校申诉,学校仍认定该教师负全责。

事故剖析:此事故值得我们反思。教师的过激行为或行为不当,给学生造成伤害,也给自己带来了损失,一万五千元的赔偿相当于该教师一年的工资收入。事故虽然已经处理解决,但对该教师工作的积极性影响极大,据了解该教师在一段时间内没有一丝笑脸,叹息声淹没了他作为体育教师的应有精神。

二、原因和对策

笔者对上述调查的案例进行分析,认为造成学生伤害事故的原因是多方面,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点:

1)学校体育设施配置、布局不合理,场地器材无经常性检查,给体育课或体育课外活动的安全带来隐患。场地不集中,活动内容过多,减弱了教师的监控力度,学生散点过宽,不便于及时了解学生情况,出现事故后,不便于及时处理。

2)学生的安全意识较差,对体育课或课外体育活动安全的认识不够;学生自我保护能力较差,相对缺乏保护自己安全的基本常识和保护方法。这是造成学生伤害事故很重要的因素。

3)体育教师的过激行为,或行为不当也会给学生造成伤害。体育教师在对学生加强安全教育的同时,个人修养和行为控制有待加强。同时有待提高应急能力水平和处理的方法。

4)有疾患的学生隐藏病情,不告知老师或学校,在体育课堂或课外体育活动中过高估计自己能力,作一些力所不及的动作,也给体育课堂或课外体育活动带来安全隐患。

5)学生出现安全责任事故后,原因调查不细,责任分解不明,过错究责偏公。

6)无过错的体育教师,没有得到应有的保护。

针对上述原因,我们提出如下防范学校体育伤害的相关对策:

1学校应从安全角度着手考虑,合理布局安排体育场地、设施设备建设,对有安全隐患的设施设备应及时检修,常用器材应不定时检查。

2教师应加强安全教育,课课讲,时时防,让学生了解安全的重要性,珍爱生命的意义,让学生学习领会安全常识,提高安全意识和安全防患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3教师要加强个人修养,避免过激行为或行为不当给学生造成的伤害。在组织体育课堂教学或课外体育活动时,要备安全课,特别是场地,器材、设施设备不规范的学校,安全隐患大的学校,应多想办法,添措施,对突发事件有预案,要冷静,急处理,尽最大努力减少学生的伤害,挽回学生的生命。

4对患有特定病,特异体质,或不宜运动的学生,学生家长或学生本人或学校在学生体检后应及时告知体育教师,体育教师应掌握病患学生情况,安排一些适合他们的运动及活动量,区别对待不同体质的学生。

5学生出现安全伤害事故后,应当依照《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根据当事人的行为与损害后果之间的因果关系依法确定责任。在处理体育教师过错行为或过错责任时,应依法确定。

6建立体育教师无过错的保障制度。在研究的案例中发现,有的案例与体育教师行为过错程度几乎无关,但在究责时,无责的体育教师仍然受到伤害。体育教师在中小学教育中,已趋于“弱势群体”,建立合理的保障制度,才能充分调动体育教师的积极性,确保学校体育的蓬勃开展。

小学体育案例分析 篇4

利用情感教育激励促进学生体育兴趣小学生情感体验的培养是现代学校素质教育的要求,能从另一角度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能使学生养成坚持体育锻炼的习惯,培养刻苦锻炼、做事不怕困难的意志品质;有利于发掘学生的积极情感。

一年级学生刚入学,跳绳有一部分同学不会跳;有没学过的,有协调性很差的。尤其是协调性差的,跳绳动作不能很好地连贯完成,每次跳绳练习时,别人跳,他们却站着看;既影响练习效果又影响学生上课兴趣。为解决这个问题,我先教他们方法:先练连贯抡绳;再进行慢跑跳绳。在此基础上我对其再进行成就激励。其实这也是一种自我教育手段。苏图姆林斯基说: “只有促进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通过不断的对学生进行激励培养了学生对练习项目的信心和兴趣。在表扬中对这样的学生表扬是纵向的、是本来平常的正常的、他最薄弱的、最不自信的地方。给他一个克服心里障碍的自信过程。这样在课上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象d刚开始只能跳一个,通过这样的方法大约一个月后已经能连续跳八十多个,成为班里的优秀生。一一班都通过了跳绳的测评。

小学体育教学案例分析 篇5

背景:

当今体育教学改革的主流是在课堂教学中确保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这已成为广大教师的共识。在学习方法的引导上,由教师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转变到“引导学生探索学习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本案例,教师为学生创设了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使学生在课堂上大胆学练、尝试,畅所欲言,教师采取行之有效的方法,真正做到“善导”,让学生学有兴趣,学有个性,学有创造。

案例描述:在一节30米快速跑的教学课中,学生们正摩拳擦掌,斗志激昂地准备比赛。学生们上了跑道,我组织好队伍以后,比赛开始了。“加油,加油”,助威声此起彼伏,学生们个个争先,技术动作也比以前好多了,一轮比赛结束,有的为取得胜利手舞足蹈,有的为失败而沮丧不已,我抓住时机,让学生思考:怎样才能跑得更加快。学生开始讨论,有的认为摆臂姿势很重要,有的认为步子要迈大一点,有的认为……,气氛非常热烈,教学效果非常好。“老师,我能不能横着跑?”一个稚嫩的声音在我耳边响起,随之而来的是学生们哄堂大笑。“这不是捣乱吗?”我纳闷了,循声望去,一个男同学正满脸疑问地看着我。原来是第一轮小组赛跑最后一名的金良同学。“为什么要横着跑?”我装着一点不生气的样子,耐着性子又问了一句。“我喜欢横着跑。”金良理直气壮地回答,“有一次我抓螃蟹,螃蟹是横着跑的,而且跑得很快,抓了很长时间才把它抓住,螃蟹既然能横着跑,那我为什么就不能横着跑呢?”又是哄堂大笑。“咿,怎么有这种道理。”我暗暗发笑,觉得无可奈何,不知如何是好,忽然灵机一动,有办法了,说道:“同学们可能觉得金良同学的想法很好笑,但是老师觉得他很聪明,平时很注意观察,我们的确还能横着跑,接下去,第二轮比横着跑,我们先请金良同学给我们做一下示范。”大家鼓起掌来。金良走出队伍,侧身对着跑道,像小螃蟹一样张开双手开始示范,虽然跑的动作看上去有点古怪滑稽,但确实挺快的,其实他的动作就是篮球训练中的滑步动作。大家不由自主地模仿他的动作练习起来。

第二轮比赛开始了,比赛气氛比第一轮还要激烈,想不到学生们对这种怪异的跑法还挺感兴趣,但是由于动作的不协调,跑的动作令人发笑,有的还跑成交叉步。而金良成为小组赛的冠军。“同学们,老师还想让大家思考一个问题,到底哪一种跑法最快?”比赛结束后,教师又给学生出了一个问题。

学生们三三两两地聚在一起开始讨论。片刻之后,同学们自发地组织比赛,大多数的比赛方法多采取两个直跑、两个横跑。教师特意观察金良这一组,金良在两次采取横着跑的比赛中,都是最后一名。结论可想而知,大家觉得直跑是跑的最快的动作。这时候的金良躲在队伍的最后,低着头,他也觉得横着跑不是最佳的方法。有几个小朋友开始嘲笑起他来。

这时候,我微笑着说道:“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了快速跑的动作,也知道了跑得最快的动作。但是,我们还应感谢金良,他让我们有机会学会了横着跑的动作,这也是一种跑的方法,在篮球和排球比赛中需要用到。如果没有他的创新跑法,我们还学不到这种跑的方法。所以,老师希望同学们以后在学习上敢于创新,敢于发表自己的想法。”此时,金良脸上流露出的是洋洋自得的神情,学生们也投去羡慕的目光。

小学体育教学案例 篇6

在二年级“障碍跑”活动中,要求学生用各种方法跑过、跳过、爬过、绕过若干障碍。游戏开始,教师让各组尝试做一遍游戏,然后请各组讨论:“为什么有的同学过障碍很快,而且不犯规;有的很慢还犯规?”各组经过讨论,进一步明确游戏既要快过障碍,又不能犯规的要求。“那么,怎样才能达到这两个要求呢?”教师启发学生从活动中去体验,去寻找答案。接着各组在做第二次尝试练习。这一次各组过障碍的速度比第一次明显加快,犯规也少了。同学们在体验还发现了一些规律性的做法:“跳沟”前要加速,绕杆前要减速。尤其是一名同学与众不同的“爬过”低橡皮筋的方法引起了大家的兴趣:其他同学到达低橡皮筋前,都采用从头到脚依次爬过的方法,而他却把身体横过来与低橡皮筋平行,采用俯卧“横爬”方法,所以他的动作比其他人都快。教师及时肯定了大家的“发现”,有表扬了这位学生肯动脑筋、大胆创新的精神,并进一步启发学生:“想想,只要不犯规,还有什么更快、更好的过障碍的方法?”学生的练习情绪更加高涨,又出现“绕杆时身体主动内倾”和用“翻滚动作过低橡皮筋”的一系列“创举”。

分析反思:

小学生体育课案例分析 篇7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该文研究对象为上杭县8所学校(城区5所,乡镇3所)的240名学生。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调查法

采用文献资料法和网络检索法,收集到大量有关该研究的资料。

1.2.2 问卷调查法

问卷向8个学校共发放问卷240份,回收240份,其中有效问卷235份,有效性为97.9%。

1.2.3 访问调查法

与学生进行交谈访问,针对一些问题与学生进行了讨论和交流。面访了各学校分管领导、体育教师和学生家长,就有关影响学生体育课兴趣的问题进行了解,征求意见。

1.2.4 数据统计法

对回收的有效问卷进行统计,整理数据,通过百分比计算进行分析。

2 调查结果与分析

2.1 体育课程的地位

对学校领导、体育教师和学生家长进行了访谈,从访谈的统计结果可看出:少数学校的体育课没有得到重视,有些学校课程表的体育课虽然有按课时规定开齐开足,但在执行中近1/3的课被别的课占用。在上体育课的过程中有部分学校的体育教师采用“半放羊式”或“放羊式”。部分家长虽然肯定体育课对孩子的成长非常重要,但又强调说:“我还是希望自己的孩子能把文化课抓好,将来有个好出息,至于体育课可上可不上”。上述情况说明我县小学如此多不利的现象,特别是教学管理不到位问题突出,客观上影响和制约着我县小学体育课教学的有序发展。

2.2 场地和器材的限制

对所研究的学校进行实地调查,调查显示,学生人均体育运动场地达到标准要求的学校有3所,体育器材设施有达到上级标准要求配足配齐的学校也只有3所。从调查的统计结果可看出:大部分学校的体育场地器材设施配置严重不足,远远达不到国家规定标准,从而影响学校体育教学目标的完成及学生体育活动的正常开展。

2.3 学生个人因素

从问卷调查统计结果表可看出:学生在体育课中主动参与性不高,客观因素除外,体育课学生不喜欢上往往表现为:一是学生自身对体育意识淡漠,可以说学生根本就没有想过要主动参与体育训练;二是由于受传统教学思想的影响及传统习惯的束缚,重智育轻体育的现象突出,学生平时的时间绝大部分被占用,想玩不能玩;三是由于智力发展的性别差异小于身体发展的性别差异,男生女生在不同时期的身体发育,机能水平、身体形态、运动功能、运动素质等方面具有各自的特点和明显的区别,而且男女学生在运动中的心理状态也存在很大的不一样,经常由于受情绪的影响而淡薄参加体育运动的兴趣。

2.4 体育教师因素

通过对体育教师的访谈发现,有些教师对待体育教学和锻炼没能去认真对待。有些学校的体育科目没能得到重视,导致部分体育教师的主观能动性得不到充分发挥,认为自己的地位没有得到肯定,对自己的工作失去信心,缺乏热情;还有的认为体育场地器材设施的改善跟自己无关,也并非自己能解决的,对器材设施改善持无所谓的态度。

3 对策与建议

3.1 组织教学方式多样化

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安排的学习内容单调、组织方式单一。这一难题要解决,教师必须要认真充分的备好课,并充分利用教材及器材使教学组织方式多样化,同时创设宽松的学练环境,尊重学生的兴趣选择,让学生的个性、兴趣和才智得到最充分的发展。在教学中的方法、策略、方式逐渐改进。因为没有任何一种教学模式、方法、策略是万能的,所以任何教学模式、方法、策略的产生都离不开教学实践。只有通过教育理念的更新、新课程理论的学习以及教学实践的不断深入,许多新观点、新思想、新方法、新知识都将不断涌现在教育教学一线,有力地促进和推动学校体育教学的改革和发展。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小教师骨干作用,创设新颖、学生感兴趣的教学学习观等等,都将是有效提高场地小、大班额、器材缺条件下的上杭县城区小学体育课教学的具体策略。

3.2 建立新型和谐的师生关系

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之间只有相互合作,相互理解,向同一目标共同努力,才能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在教学中建立民主、平等、合作、理解、尊重的新型师生关系,为提高体育课堂教学效果打下良好的基础。新课程理论的学习、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转变教育观念,在改进教学模式、教学方法等方面下工夫。若没有更新教育观念,课程改革就只能停步在技术的层面,就会缺乏文化的创新,因此也不能取得成功。新课程改革的教育观念的转变是多方面的,很难一概而论。这就要求我们体育教师必须端正对新《标准》的正确认识,积极参与《标准》课程改革的教学研究与实验,从“研究”转化为“教学质量”。

3.3 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

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能力需要具体、有效的方法和措施。教师在教学设计中,教学内容要合理安排,教学环节要精心设计,使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融于整个课堂,让学生在学习和实践过程中,清楚团结协作的意义,从而明白团结协作对他自己及他所属的集体意味着什么。团队合作是学生掌握知识、提高动作技能术的练习形式,是培养学生团结、交往、合作精神的有效手段。团队组合中,可让学生之间互助互评。通过学生间互助,体育学困生受到体育优等生帮助,这样可以使学生获得个人需要及个人发展的满足,深深体会到互助协助、信赖、友爱的快乐,感到温暖的人际关系,从而让学生感受到团队的重要性。在团队组合中,让学生合作探讨。体育教学中的合作探讨,为学生创造了更多的交流机会。在学生合作探讨,相互交流中学会团结协作。比如在游戏“跨下传球”中,教师先让同组的学生相互探讨,怎样才能速度最快而且又不易失误将球从排头传到排尾,让学生在团结协作的机智下,体会到合作成功的快乐,从而不知不觉地把自我融入到集体之中。

3.4 科学合理的制定好学期和单元计划充分利用体育场地与器材

体育教学中充分利用场地和器材的关键是要科学合理的制定学期和单元计划。各年段的体育教师应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制定出学期和单元计划,并详细注明自己在各课时的场地安排、组织形式及使用器材的名称和数量。教研组长根据每位教师制定的计划,统筹安排学校里的场地器材等资源,教师根据教研组长的反馈情况进行备课和上课。这样,既消除了各年级、各班级在体育课中争场地、争器材等现象,也大大提高了学校体育场地的使用率,使学校体育课堂教学活动的正常有序开展得到保证。

4 结语

体育对孩子的健康成长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对孩子们造就完美的人格也是极为重要的。不管是城区学校,还是广大农村学校都不能也不应该轻视体育教学,希望每一位体育教师,尤其是各级各类领导都能加以重视,这在素质教育中是必须的,更是科教兴国战略的重要一环。

参考文献

[1]陈志山.中小学体育教学改革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体育学刊,2003(3):102-104.

[2]张燕中.我国新农村建设中农村学校体育发展的再思考[J].中国学校体育,2007(2):21-23.

小学生体育课案例分析 篇8

【关键词】运动技能 游戏化 应用

【中图分类号】G62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12-0211-01

小学体育是小学课程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青少年儿童的健康成长。在小学体育教学中,随着教学游戏的引入,这种新型教育模式很快受到了教师和学生的欢迎,通过教学游戏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显著提升,学习效率也得到提高。

一、问题的提出

(一)现状分析

当前,很多老师在体育课堂教学时都引入了技能教学游戏化的方式,但由于对其真实含义在理解上存在偏差,技能教学游戏化不能很好的融入到体育课堂中,造成资源浪费现象严重,出现了两个怪圈:一是传统教育理念根深蒂固,对系统性和完整性要求严格,在运动技能上过分追求两者,按照竞技化模式执行,按照成人化模式学习。学生的创新性思维受到限制,个性发展被遏制,学习态度不积极,对体育课程不感兴趣,这些都不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二是虽然体育意识不断加深,也意识到培养学生的运动兴趣重要性,但老师在教学中随意化地培养学生的运动技能,学生缺乏教师的正确引导,本就对体育课缺乏兴趣,没有教师的指导学生无法正确掌握运动技能。这些问题违背了新课改理念,不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更不利于教育事业的发展[1]。

(二)游戏化的教学方式

游戏化的教学方式主要是指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教师利用多种多样的游戏模式,使学生参与到教学任务中,在游戏中掌握教学技能,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教学方式。因此,将游戏化和运动技能教学有效的结合起来,充分发挥两者优势,改变枯燥乏味的体育课堂氛围,改变传统教学方式,使学生和教师都参与到教学任务中,而不是教师只负责讲解传授,学生只负责听讲,充分激发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积极调动学生的参与性,使学生在游戏的同时将知识更好的理解吸收。

二、案例分析

(一)简单化案例分析

小学一年级体育课要学习前滚翻,教师指导学生进行准备活动,准备活动结束后。为了可以更好的介绍前滚翻动作的技术要领,激发学生对前滚翻的兴趣,教师采用了游戏化教学方式。教师对学生说:“在正式上课前,我们先做游戏热热身吧,大家先将头低下,再向上看着天空。”学生对这一动作引起了兴趣,而且根据自己的判断,认为这个动作是不可能完成的,对教师说:“低着头看不到天,只能看到脚底下的土地。”这时候教师没有急着告诉学生答案,而是引导学生进行自我思考,教师:“这是可以做到的,自己想想办法。”于是学生慢慢思考,不断尝试,找到如何解决问题的方法。没多久,一个学生弯下腰从两腿中间可以看到天空,于是其他学生就陆续跟着效仿,都从两腿之间看到了天空[2]。

学生熟练掌握第一个动作要领后,教师接着引入下一个游戏。教师:“再做一个游戏,练习青蛙跳,要求手不要离开地面。”由于小学生对动物充满兴趣,教师引入小动物充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各自思考动作要领,模仿青蛙的跳法,教师接着说:“比比哪个同学看到的天更大。”学生在教师的鼓励下为了受到表扬,纷纷将头低下去,只有使劲向下弯才能看到更大的天,但是由于重心不稳,就会向前翻滚,教师利用滚动的机会,告诉学生游戏就是学习内容。

这个案例的启发是:学生在快乐的游戏氛围中学习到课堂知识。传统教育模式,只是教师一味地示范讲解,学生通过看再去模仿,由于小学生认知理解能力还没有成型,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尽量避免使用专业术语,一旦没有专业术语的配合学生很难掌握动作要领。教学游戏化很好的解决了这一问题,将动作技术简单化,使学生在游戏中正确掌握动作要领,从而彻底学会了动作。

(二)直观化案例分析

直观化教学方式也被广泛应用在体育课堂上,尤其是投掷类学习内容。教师设计了一种“玩纸炮”的游戏来进行教学,传授学生挥臂的动作要领。无需教师太多讲解,学生就能正确掌握挥臂动作要领,因为学生只有用力挥臂,纸炮才能甩的响。学生在玩游戏的过程中,对挥臂动作渐渐熟悉,但由于正常情况下是向下挥臂,这时需要教师进行正确引导,可以让学生向天上甩纸炮,学生的兴趣被调动起来,纷纷向空中挥臂,自然而然掌握了快速挥臂动作要领。

这个游戏所带来的启发是:原本抽象的技术动作要领,如果按照传统教学模式,学生很难理解,而教师利用教学游戏,将抽象的概念用做游戏的方式使其具体化、生动化,学生在进行游戏的同时,自然学习到动作要领,教师不需要太多讲解和示范,只要让学生参与到游戏中,就可以轻松的掌握运动技能。

三、结论

通过研究观察运动技能的游戏化案例与理论,深信游戏化的教学在小学体育中具有重要的意义。教育体制改革任重而道远,教师要摆脱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需要我们教师既基于教材又超越教材,积极创新,用游戏化的教学模式,将抽象的运用技能,更简单、更直观的呈现给学生,让学生在快乐游戏的同时,正确掌握运动技能,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从而提高自身综合素质。但是小学体育课运动技能教学的游戏化,是不是所有的技能教学都要游戏化?我个人认为并不是,游戏的选择还是需要合理性、可行性、可操作性。技能教学游戏化,怎样让游戏和技能教学有机的结合,不生搬硬套,值得我们进一步的实践与研究。

参考文献:

[1]吴芳.体育游戏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运用研究[D].江西:南昌大学,2013.

小学生体育课案例分析 篇9

广东省广州市大石中心小学 彭灼华

【摘 要】文章对小学体育教学和游戏教学法进行概述,说明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应用游戏教学法的必要性,接着从教学实践角度论述了游戏教学法的实际运用情况,最后对游戏教学法的实际教学作用进行总结。

【关键词】小学体育;游戏教学法;应用实践

体育教学是我国各个学段的学校教育中都十分重视的课程,体育教学一方面能够对学生的身体发育和体能发展提供帮助,另一方面体育运动中所包含的文化精神,能够为学生德育发展和个人素质的整体提高提供基础。小学是学生发展的起步阶段,在这个阶段中实施体育教学,不仅是学生身心成长的主要动力,还能够培养学生终身运动的体育意识,对学生未来的成长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值得体育教师进行思考和探索。

一、小学体育与游戏教学法概述

1.小学体育教学面临的主要问题。小学体育教学经过多次教学改革,已经取得了十分显着的发展。无论是学校的体育设施,还是体育教师的教学水平,都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但这并不意味着小学体育教学是完美的。小学体育教学目前存在两大难题,其一,忽视了体育教育对学生发展的主动促进作用,导致很多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比较低;其二,体育教学在学生品德发展方面的教育作用显示不足,这说明体育教学的实际教学目的并没有完全达成。

2.什么是游戏教学法?游戏教学法是基于幼儿发展中以“游戏”作为主要学习方法而产生的一种教学理念,起初这种教学理念是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打破学校教育的刻板性而应用在教学实际过程当中的。但是,教学实践证明,游戏教学法能够开发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多方面的主动性,因而成为目前中小学教育中应用比较广泛的一种方法。

3.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应用游戏教学法的可行性。游戏教学法的应用主要表现在教师通过设计游戏展开教学内容,学生在游戏的过程中学习知识两个方面。游戏教学法与小学体育教学表面上来看是具有重复性的,即小学低年级的体育教学主要以“游戏”的形式展开,小学体育教学的器材越来越丰富,教学场地也越来越广阔,能够为游戏教学提供有利的条件。因此,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应用游戏教学法是可行的,游戏教学法能够为小学体育教学带来多少改善,也是值得期待的。

二、游戏教学法在小学体育中的应用实践

1.应用游戏教学法调动学生的运动兴趣。小学体育教学中的一个严重问题就是学生对体育学习的热情不足,学生喜欢玩耍,但通常没有固定规则,有些游戏的内容并不能起到强身健体的作用。例如,学生沉迷于手机游戏,对户外锻炼的兴趣就越来越低。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对手机游戏进行“改编”,使学生经常在手机上玩的游戏变成了体育课上的游戏,这样一来,既能调动学生运动的兴趣,又能够使学生充分进行体育活动。笔者将手机游戏“植物大战僵尸”改编成为体育游戏,给学生发颜色不同的帽子,代表“僵尸”的不同等级,规定“战僵尸”的学生跳一下并比出“手枪”的手势,就能打掉白色帽子的僵尸,而橙色帽子的僵尸需要跳两下并比出“手枪”手势才能打掉,戴红色帽子的僵尸则需要在深蹲跳两下的同时比出“手枪”手势才能打掉;僵尸可以用跳起来双臂交叉的姿势“挡”。随机抽5个学生站成一排扮演“僵尸战士”,其余学生扮演“僵尸”,僵尸战士可以随意换位,僵尸用缓慢的步伐朝“战士”前进,一旦被打掉就不能再参与游戏,需要等下一轮游戏开始再参加。这个游戏一经应用就引起了学生的广泛兴趣,他们不仅在体育课上主动要求玩“打僵尸”的游戏,甚至还在课下进行自主游戏,而实际上,这个改编的游戏能够有效锻炼学生的弹跳力和肢体协调能力,其对学生体能的训练作用不输于普通的体操和调高等体育锻炼。

2.应用游戏教学法促进学生的身体自我认知发展。小学生对体育课的认知产生误解,认为体育课的`教学价值仅限于“游戏”,其中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学生对自己身体的自我认知还不完善。在低年级学生之中,很少有学生对身高、运动能力和身体比例等身体自我要素有明确的认知,而在高年级学生当中,学生因为不能在身体自我中寻找到自信,因而对体育产生不良认知的情况也比较多见。()笔者在体育教学中创设“我最美”的游戏,即请学生通过一个或一组体育动作来展现自己的身体之美,所有学生都展示完毕后,按照展示的内容将学生分组,请每组学生将展示内容进行简单编排,并对其他组学生提出“挑战”。一开始,学生表现比较拘谨,随着互相之间的鼓励,以及其他体育教师的“助阵”,加上事先对体育舞蹈的欣赏,学生逐渐开始通过“挺拔的站姿”、“柔软的肢体”、“和青蛙一样的弹跳力”、“未来的乔丹”等口号和行动,开始展示他们认为自己最优秀的那一面的身体状况。这个游戏不仅使学生对自己的身体更有自信,也逐渐了解了“身体之美”的真正含义。

3.应用游戏教学法进行德育教育。传统的小学体育教学以集体教学为主,低年级体育教学是以体育教师为组织者进行的体育游戏,高年级则是以某项体育运动为主进行的集体锻炼,如400米跑、接力跑等。这样的体育教学缺乏趣味性,学生不能在体育运动中感受到乐趣,自然也不能领会其中的德育教育内容。笔者在体育教学中尝试应用互助和竞技结合的方法,选择一个班级中原本就比较爱好运动的学生,由他们带领并组成不同的体育运动小组,不限制每个体育运动小组的具体运动项目,但要求每个小组的学生必须积极参加组内的体育运动,以一个月时间为限,请每个小组自编一组体育表演,或者提出一次体育运动挑战。在月末的体育课上进行小组竞技,竞技之后分发“荣誉称号”,然后在下一个月的体育竞技中由其他体育小组对心仪的“荣誉称号”发起挑战。这样的教学方法不但给了学生自主活动的空间,而且体育小组成员之间的互动和体育学习目标的确定、为体育竞技进行的准备,都能够使学生深刻体会到体育运动之中包含的奋发、向上、自强、拼搏的精神。

三、游戏教学法对小学体育教学的实际作用

小学体育教学中的游戏教学法实践,充分展现了游戏教学法的优势,使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越来越浓厚,对学生的教育意义也越来越显着。提到体育课,很多学生都能自豪地说出自己最擅长、最喜欢的体育项目,而他们活泼、积极、向上的学习状态正是体育教学取得进步的表现。

综上所述,小学体育教学中还存在一些问题,而游戏教学法是帮助小学体育教学解决教学问题、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因素。只要小学体育教师能够从学生发展的角度出发,发挥教学中的创造力,在教学中适当加入各种体育游戏,体育教学的实际教学作用就能够发挥出来。

参考文献:

[1]周晓明。浅析小学体育教学中游戏教学法的运用[J].中小学电教,,(1):120-121.

[2]糜长梅。浅谈小学体育课教学中游戏的“变异”[J].考试(综合版),,(12):120-121.

[3]陈智毅。浅谈体育课教学中游戏法的运用[J].当代体育科技,,(9):102-103.

[4]吴芳。体育游戏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运用研究――以南昌市某小学为例[D].南昌:南昌大学,:12-13.

[5]曹晓瑞。浅谈小学体育课教学中的游戏运用[J].教育革新,2013,(10):115-116.

小学体育教学质量分析 篇10

一 对学生发展情况分析

(一)平时情况

主要做法:偏重学生的素质练习,课间、课外兴趣活动、体育课上对学生进行体质测试项目练习!

存在问题:经过了一学期的学习我发现,个别班的个别学生的身体素质不是全面发展的,而是向自己喜欢的方面去发展,对于一些不喜欢的项目和素质练习表现冷漠,不够重视。

改进措施:加强学生的锻炼意识,从思想上改变学生的上课及训练态度。在上课的时候多用一些鼓励的语言去表扬他们,让其他学生去给他们加油,严厉制止嘲笑他们的学生。采用赏识教育原则,同时加强课堂上的保护,课下多找这部分学生做思想工作。

(二)总体情况:整体的学生素质在一学期的锻炼中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各方面的能力和技能的培养也达到了预期的效果,但是整体在柔韧性上还有些欠缺,今后将会对他们这方面加强学习和练习力度。

低年级:整体看来低年级学生的柔韧性很好,但是学生的力量不够。中年级:中年级学生在体育技能方面掌握情况良好。

高年级:总体学生在跳绳方面优秀率较高。

主要问题:学生在个别方面掌握情况并不好,在每项体育技能中都有好有坏。原因分析:学生的身体条件有先天性的差别。有些学生不用苦练,甚至不练,参加目前各项身体素质考核也能得高分,另外少数学生(特别是肥胖儿童)再苦练考核也难以及格。这是小学体育教学考评的矛盾现状之一。

改进措施:如果改进考评的起点,以学生初始水平为基础点,进行高标准考评每个学生体质的增长率,这样对于身体素质基础点底的学生将会有很大的帮助。同时还可以树立、增强他们的自信心的积极性;但对身体基点高的学生,如果在起点检测时“留一手”,这又是一个不能统一的问题,要解决这一问题就必须具有新的思路和办法。

二 好的做法及经验

做好了学生体育骨干的培训工作,充分发挥他们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学生练习时应安排好保护和帮助,防止伤害事故的发生。有的老师经常说:真奇怪,怎么孩子在你面前都那么听话,可自己的学生不管自己怎么管都不行,其实根本的原因就是这里,你有没有培养好自己的体育骨干。

三、今后努力方向

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体会分组教学模式,针对性的对学生做出相应的要求,不能用同样的方法解决不同实质的问题。

杨京贤

小学生体育课案例分析 篇11

关键词:中小学体育;少儿趣味田径

1.概述

一直以来田径作为运动之母的地位被广泛的认同,在体育教学内容当中也占据着非常大的比重,尤其是径赛类项目简单易行,不受器材等条件的限制更是被广大教育工作者所应用,但也正因为如此,田径教学的单调乏味也随之产生,从而导致田径教学走入了瓶颈,如何改变这样的局面,给出行之有效的办法是当务之急,国际田联“少儿趣味田径”的提出给目前的田径教学指明了一个新方向,但是由于国情不同,“少儿趣味田径”在我国的推广还不是非常的广泛。

2.中小学体育教学存在的问题

田径作为中小学体育课的主要内容所占比例较大,所以田径教学的优劣直接会影响到中小学体育课的质量,但做好田径教学面临着很多现实性的问题。

2.1中小学生的个人体质

通过调查,目前城镇中小学在校学生都是2000以后出生的,95%以上是独生子女,并且家庭条件大都达到小康水平,由此看来00后可以说是基本没有在困难生活中生活的经历,从小受到长辈的体贴而细致的照顾,对于孩子培养也是琴棋书画等高雅的素质,唯独对孩子的身体素质方面尤其是体育素质培养的较少,或者都带有一定的目的性,功利性较多,在家长看来孩子不生病就可以了,没必要去进行体育锻炼,或者说其他素质的培养时间占据了体育锻炼的时间。这种种原因的最终结果就是城镇中小学的身体素质在不断地下降,现实中也经常会遇到类似的例子,某学校的升旗仪式上有几名学生晕倒等实例比比皆是。中小学生个人体质的下降是影响田径教学乃至体育教学的核心问题。

2.2中小学田径教学的固有模式、单调性、器材专业化

受场地的影响,目前城镇中小学体育教学以田径为主,潜移默化中就形成了这种上体育课的固有模式。出于对安全的考虑,田赛类项目由于需要利用专业化的器械来完成,危险性加大,所以上课内容又以竞赛类为主,“跑”自然而然就成为了现今中小学田径教学的唯一内容,可想而知课程内容是非常单调的。学生起初对于田径课的这种单调性还能适应,时间长了就开始抵制或者厌烦田径课。教师对于这种单调性的反应就是放羊式教学,失去对教学的乐趣。两方面加在一起久而久之形成了恶性循环,使田径课“臭名远洋”。

2.3中小学体育教师队伍

教师是实施教学中的重要角色,授课的好坏与教师的水平有直接的关系,刨除客观因素,体育教师队伍的本身也出现了很大的问题,首先目前在岗的城镇中小学体育教师并不完全是与体育专业相关毕业的,尤其在中小学,体育教师的出身非常的广泛,甚至从未与体育相关的人也在担任体育教师;其次就是体育教师的职业倦怠,因为中小学的体育教学目标并没有对于比赛成绩等过多的要求,只要安全地把课程讲授完毕就完成任务,还有就是课程的单调性,都是导致职业倦怠的主要因素;再次就是体育教师年龄结构的不合理,老教师居多年轻教师少也是非常现实的问题。

3.少儿趣味田径概况

少儿趣味田径的提出为解决城镇中小学体育教学的相关问题,提供了一个非常行之有效的方法,少儿趣味田径以它自身的优势已经在全世界的范围内得到广泛的推广,它设置的内容和方法使根据少儿自身的生理和心理发展而制定的,科学性得到了世界范围内的考证。

3.1少儿趣味田径起源

国际田联“少儿趣味田径”最早出现在德国,在德国提出后经国际田联加以规范,从而向世界推广的。一经推广就受到了一些发达国家的高度关注,利用趣味田径的特点和自身的运动价值受到广大青少年的欢迎并积极参与其中。现在很多国家把这项内容已经列入到自己国家的体育教学机构,例如马来西亚、日本、秘鲁、巴西、法国等,尤其在非洲对“少儿趣味体育”运动进行研究和实践国家最多,其运动形式已经被中小学广发采用。由此还形成了一个世界性质的趣味比赛,世界少年运动会也在计划之列。

3.2少儿趣味田径在我过发展现状

虽然少儿趣味田径在10年前已经传入我国,所查文献记载也很多,但没有得到广泛的认识和推广,只有在我国的一线城市和经济发达地区有部分学校在实施,其他地区真是少之又少。

首先是地域性影响,我国的经济发展不均衡是显而易见的,沿海城市的中小学硬件设施较比其他地区要优越的多,师资力量较雄厚,为开展趣味田径提供了物质基础。

其次是认识上的影响,不得不承认一线城市的居民认识水平要高于其他城市,所以对于新生事物的分析和接受无论在程度和速度上都有优势,认为有益的很快就会得到回应和推广。(作者单位:沈阳师范大学)

参考文献:

[1] 张璇. 成都市小学开展国际田联少儿趣味田径项目的可行性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2.

[2] 陶新连. 国际田联“少儿趣味田径”运动对培养小学生体育兴趣水平影响的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2.

[3] 焦现伟. 将少儿趣味田径引入小学体育课的理论分析及实验研究[J]. 辽宁体育科技,2003,06:57-58.

上一篇:《樵山寻宝》作文续写下一篇:避孕药具考试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