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灵魂对话的经典散文

2024-07-03

与灵魂对话的经典散文(共13篇)

与灵魂对话的经典散文 篇1

与灵魂对话的散文

很久了,我习惯于静谧的夜晚或宁静的空间,于是,我打马离开曾经朝夕相处的人群,搬到了新生的住所,以拒绝熟悉的眼神与一些不舍的召唤。

人生总是这样,走来走去,在不介意的跨越之间,跌落成殇,那些伤痕,或袒露、或遮掩、或聚积成一种深刻的思想,在内心深处永久地收藏。

来到异乡,在夜深人静之时,顿觉光阴一秒一秒地迈着匆忙的脚步,容不得我有太多的思考。斗转星移,又是一年初夏,默念过往老友,望着阳台外面那些昏昏暗暗的点点灯光,似乎继续着故乡那断断续续的哀怨与思念?

这段时光,我一个人呆在家里,整日紧闭门窗、拉好窗帘,关掉手机,一心一意地与灵魂对话,念及过去,畅想未来,静听悠悠梵音,我向荒芜了的心田祈祷、祈祷、再祈祷……

时至今日,来到新的住所,刚好渡过了整整一个春季。春天,花开了,而我,用我的静守,默默守望了一个花季以后,再侧耳聆听离去的脚步,一路飘洒的花瓣亦随风而去。

显然,我的眼前,春天已以疾风的速度走远,于是,沧桑便走进了泥泞,长满了孤独,忽然之间,便生末日之梦——我从地狱走来,又向地狱走去。此时此处,不算稚嫩的目光仍然读不懂一个生命的暗淡,我仍被一个血腥的岁月卷进了漂泊的风尘。

这段时间,我只想与灵魂相处,有时开朗、有时惆怅,很多时候都在想,人活着,也许就是为了很好的死亡,季节变迁,凋谢本是必然的规律。走过春、夏、秋、冬,尝过酸、甜、苦、辣,于枯荣交替中,感叹凋谢的悲壮之后,谁又不曾期待,生命的绚丽。

如果说生命的起点是小溪,那么青春的节拍便是大河、大江,蕴涵着希望的浪花,回归大海那便是一种完美的归属。

与灵魂对话,前世,我的黑暗,凸显夜幕中的孤独,白日里的迷茫,回落到记忆的河面,或是漂流,或是下沉,走过去,在人生的彼岸寻找,灵魂说,前面就是大海,我说不是,只是一道河,河有岸,而海无涯,我又说,等到世人都读懂了人生的涵义,再去看海吧。

昨夜,我又做了一个梦,再一次与灵魂相遇,静立于山峦的魂,只因一句不懂的密语,羞涩地闪躲在满山花开的草丛里。而窗前,弯月清照,千江碧透,梦幻中皆又是一派淋漓的`美丽。

我以深情的文字濯洗内心的羞愧,在卿月必经的路口,写下晨曦里钻石回答的千年不变的诺言。有一些文字,自此便镌刻在山峦的碧石上,亦流动在满山遍野的溪流中与青草的绿液里。

站在山巅,瞭望蓝色的天空,清澈、纯净、深邃。心有多远,梦有多长,每一朵白云,都谓之悠远。脚下的路,长满小草,一边前行,一边装入行囊,亦谓之挚爱、纯洁以及充满对新生命的期待与神往……

回到静夜,独自孤独地开放,此时我知,无法挽回的时光已经久远,一生沉浮,岁月的尽头,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

夜色笼罩,灵魂便成了黑夜里的一盏明灯,照亮的生命皆是鲜明的。此刻,我从沉睡中睁开了紧闭的双眼,布满狂想的思绪,也正诠释着生命的枝枝叶叶,模糊的天空亦渐渐清晰。

梦已醒来,不是叹息、不是怨恨、亦不想逃避,面朝大海,将岁月斑驳为一幅山清水秀的图画,翻译成一曲穿越时空的动人歌谣……

隔着云雾,数着涛声,我的心闪耀在千里万里之外。

眼下,夕阳西沉,落霞满天,这该是火焰一般的灵魂吧!

与灵魂对话的经典散文 篇2

对于《我的灵魂我的书》,静下心来, 我阅读过数遍,每次都有收获。

一是每一本书都是作者灵魂的再现。这无可厚非,也应该是每个读书人能形成的共识。书中的每一个文字都是作者灵魂的再现,这灵魂来自思想、情感,来自生活、工作,来自自然、社会……作者把自己的灵魂以文字的形式记录在纸上,用自己的语言、 思维和情感,将心灵世界与现实社会巧妙地融合,寻找一处可以安放灵魂的地方。

二是每一本好书本身就是有灵魂的。 我们知道,能吸引读者,让人百读不厌, 能给人教益的好书,其内容丰富生动、故事情节曲折感人、人物形象活灵活现,这其实是书的灵魂。这灵魂包括作者的,更涵盖作者笔下的一个个栩栩如生的人物的。 他们的灵魂融合在一起,就会对读者产生强大的感染力,给予熏陶和教育。莫泊桑、 欧·亨利、雨果、鲁迅、史铁生、路遥的书是有灵魂的,“四书五经”是有灵魂的, 我国古典小说四大名著也是有灵魂的。有灵魂的书不仅拥有较为广泛的读者群,更有生命力,经得起历史和时间的检验。

梁文道先生也这么认为,所以他说, “莎士比亚的书绝对不能够和玛娄的书放在一起”“韩寒跟洪峰的书就绝对不能放在一块”……其实,这是说书是有灵魂的,观点不相同、个性不相投、思想不相容、情感不相通的作者,他们之间有一定的矛盾和隔阂,将带有作者灵魂的书放在一起, 这些书也会吵架,闹别扭,闹矛盾。这其实也是梁文道先生内心对作者、对作品尊重态度的流露。

曹丕在《典论·论文》中提出“文人相轻,自古而然”,从古到今,文人相轻的例子还真不少。例如,傅毅与班固、沈从文与刘文典、老舍和梁实秋、陈独秀和黄侃等,相互间都有纠结,就连一代文豪鲁迅和郭沫若在文学观上也有分歧。读梁文道先生的文章,我不仅知道书有灵魂,而且在对书籍进行收藏分类和摆放时,会尊重作者以及他的著作的灵魂。

三是阅读好书可以改变灵魂。梁文道先生在这篇文章中给我们讲述了墨西哥一个的城市政府,为了改变警察身上聚赌、 喝酒、贪污等“混账”行为,开展警察读书计划— 每个警察要好好阅读几本书。 不曾料想,这会收到良好的效果,他们不仅文明执法,还会严格守法。这就是阅读的力量,是阅读具有的强大教育功能。作为教师,应该更加重视阅读,大力提倡和推行读书活动。这也是许多有远见的人对阅读所持的态度与观点。苏霍姆林斯基提出“无限相信书籍的教育力量,是我们的教育信仰的真谛之一”,陶行知先生认为 “中国人几千年历史传下来的观念,都最看重读书,看重读书人,但还未以不读书, 不读书的人为可耻。须知看重读书与以不读书为可耻是两件事。现在亟须造成一种舆论,以不读书为可耻”……一个人爱阅读,会阅读,坚持阅读,且有是非观和健康的人生观与信仰,通过阅读定会改变他的思想认识、习惯行为,进而改变他的人格品德和内在灵魂。

四是带着灵魂阅读每一本书。书是作者灵魂的再现,它也是有灵魂的,而读书可以改变人的灵魂,所以作为一个读书人应该带着灵魂阅读,才能真正成为读书人,真正成为受益于读书的人。每个读书人都知道,阅读是读者与作品之间、读者与作品人物之间、读者与作者之间、同一作品的读者与读者之间的多重对话,而这种对话必须是真正心灵间的真诚对话。我们阅读的是一个个的文字,其实入脑的是作者笔下人物的生活、 情感与心灵,入心的是作者的思想、情感和作品所包含的内容、情节,这对读者有很强的感染和启迪。只有带着大脑和灵魂的阅读,才是真心阅读,才是灵魂与灵魂之间最真诚、最纯真的对话交流。

不管是教书人,还是钟情教育之人, 抑或普普通通、平平凡凡之人,都应该养成阅读的习惯,把阅读当作生活的一种方式。我相信,阅读这一灵魂间的对话,这种可以重塑灵魂的行为,必将会让我们的生活和人生拥有别样的幸福与精彩。

与灵魂对话的空间 篇3

表面看起来,不是。因为有些人过着那么活色生香、热闹非凡的生活,怎么会孤独?但是,实际上,每一个灵魂都孤独,只不过有些人耐不住孤独或者根本就不敢面对这样的孤独,试图用色彩斑斓、声色犬马来掩盖它、填充它,借以忘掉它的存在。

面对人类本质的每个人都有的孤独,一个人需要安静的空间,去除所有繁杂琐碎附庸风雅的细节,在单纯的时空里,和自己的灵魂对话。这就是理查德?塞拉的所有作品给观者创造的,一个简单、原始、安静、独立、可以自己自由思考的空间。

2011年4月13日到8月28日,依旧游人如织的纽约大都会博物馆,首次全面展示了二十世纪最重要的以极少主义雕塑着称的理查德?塞拉(Richard Serra)的绘画作品。据说,这是大都会博物馆第一次举办这样先锋的极少主义绘画作品展,这也是理查德?塞拉的第一次绘画作品回顾展,所以,就这个展览本身,不管是对大都会来说,还是对理查德?塞拉来说,都是个极其重要的、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事情。

展览首次全面展示了理查德?塞拉自1970年代以来,四十年间的绘画作品中的代表作。正如一位评论家所言:理查德?塞拉的绘画作品,不只是他独立的艺术创作,也是和他的雕塑作品紧密相连的艺术探索。在这种艺术创作里呈现给观众的是艺术家探索物体的位置变化给人带来的不同感受。也正是在这个空间的位移过程中,那些孤独的灵魂,似乎可以找到与之心灵切合之门,享受孤独的美妙……

展览是按时间顺序安排的。第一个展区展出的是理查德?塞拉70年代初期的作品。这些作品尚未完全脱离传统绘画的标准,画幅和绘画主体与传统绘画概念没有太大的区别,以线条和几何形状的色块为主。在塞拉看来,绘画,不只是传统意义上的用线条在纸上再现一个事物;绘画,是关于绘画这个动作本身,每一个动作都是独特的,都带有它的力度、它的方向、绘画者的心情和理念,每一个线条都包含着所有这些元素,成为一种基本的、原始的、自我的表达方式;他的简到极简的绘画,并不是想要否定和解构传统意义上的绘画本身,相反,他是试图在绘画最本质的动作和元素里面寻找对绘画的更直观解读。

1973年,他制作了一套14幅的用油墨滚筒做的画。每一幅画像一本翻开的书,尺幅和形状一模一样,唯一的区别是油墨滚筒在左边和右边书页上滚动的次数,从左边14次右边0次,依次左边减少1次而右边增加1次,到最后一幅,是左边0次右边14次。这14幅画,在墙上依次排开,让观者体会这个作品的制作过程。从画幅中,你可以想见那一下一下的油墨滚筒滚动的过程。单调的、重复的画面,就像科学实验中的受控实验设计一样,保持所有其他条件不变,只留下一个变动的参数,让观察者可以体会到,那单独一个变动的参数,对实验的结果有什么样的影响。

从1970年代中期开始,查德?塞拉开始把他在雕塑中运用自如的重量和地心引力用在绘画中,开始制作大幅的、在空间上可以给观者以分割感和压迫感的作品。这些作品,有些不再是镶在画框中的,而是直接订在展墙上,不再是墙上的观赏品,而成为墙壁和环境的一部分。理查德?塞拉认为,黑色不是一种颜色,黑色是一种物质,有重量,有对地心引力的反应,它给人以压迫感,改变它所占据的时空。《抽象的奴隶制》(Abstract Slavery)看起来是一幅巨大的占据整面墙的黑色长方形。但是,实际上,它是一个梯形。只有当你注意左右两边的四角相对于上下墙线的位置关系,你才会意识到那是个梯形。当我们面对一个巨大的物体的时候,我们对它的感官印象,由于受到巨大空间的挤压产生了我们所无法察觉的偏差。《特拉瓦尔海滩》(Taraval Beach),则是一幅顶天立地的黑色幕布。这样大幅的作品,造成一种时空上的压迫感,观者每走近一步,都会对作品本身的质和量产生直观的观感变化。

转角进入第三个展区,一种政治色彩蓦然扑面而来。这些是理查德?塞拉1980年代的作品。理查德?塞拉的极少主义大型钢铁雕塑并不总是备受欢迎。1981年,他为纽约市联邦广场(Federal Plaza)所做的雕塑《倾斜的弧形》就被广场周围的政府员工所诟病,认为那个生锈的钢铁家伙丑陋无比,给穿行广场带来不便,强烈要求把它拆除。1989年3月15日,经过数年的法庭辩论之后,联邦政府的工人们将其锯成3块,扔到了垃圾堆。为抗议这种粗暴干涉艺术家创作和表述自由的政府行为,塞拉当年创作了三幅带有反击意味标题的画,每幅上油漆是如此厚重,让那黑色的色块,像一块巨大的黑色岩石。它们是《美国法院偏向政府》、《反对强制爱国主义》、《美国政府摧残艺术》。这三幅画,用同样的概念,都是两幅大小不同的黑色块,互相依存和牵制的关系。但是三幅画中,两个色块的尺寸比例、摆放角度、连接部位各不相同。

在塞拉1990年代的作品里,换个角度、换个位置关系,似乎是他常用的处理方法。他的重量和度量系列,就是通过变换两个大小相当的黑色色块之间的距离,给观者造成不一样的视觉效果。《高地重量》就是将一个竖立的黑色长方形画幅,旋转90度后变成横躺的黑色长方形画幅。和《抽象的奴隶制》一样,如果你不去查阅画幅尺寸的说明,很难判断出,其实这是两幅完全相同的画幅的不同角度。

展览最后是塞拉最近十几年的作品。在三十多年的探索以后,塞拉似乎不再局限于某一种技法或某一种形式,他的作品更加富有灵动性和感染力。吸引你驻足凝视的《九月》和《黑色轨迹》像旋转的星系,黑色的漩涡似乎迸发出巨大的张力和引力……

介绍西宁的经典散文:西宁的灵魂 篇4

来自乡下的人们想在西宁这座城市找到工作,寻找赚钱的机会。他们自发地聚集在车站市场附近,手持劳动工具,说明他们可以干什么活计。西宁人很幽默,发明了一个专门描绘这些人群的词汇“站大脚”。

“站大脚”一词最初是怎么来的,有什么样的含义,据我所知,很少有学者探究其来历。或许当人们用这个词汇称呼那些出没在劳动市场上临时打工的人们时,有一点贬义的意思在里面。他们手持劳动工具,在人群中来往,他们自己也不知道是否有活干。但他们看好西宁的经济发展,所以义无反顾地站在那里,静待雇主来雇佣他们。久而久之,不知是谁以“站大脚”称呼那些临时找工作的人们。现在这个词语的贬义意味渐渐失去,已经成为一个中性词了。

我在城市找到自己的窝巢后,由于要装修房子,多次徘徊在八一路车站附近那些“站大脚”的人群中,寻找自己需要的临时工。经过讨价还价后,聘请他们到家里干活。他们来到我的新家,根据我的要求干完了活计。我的经历告诉我,他们的工具是他们与我的交流语言,也是他们身份的讯息。他们的行踪变幻莫测,时至今日,他们的工具依旧是临时劳动力市场上最有效的沟通语言。令人不可思议的是,他们的工作与收入,竟然成为这座城市经济繁荣与否的晴雨表。他们脸上绽开笑容,说明这座城市经济风景正好。现在我时时在他们中间行走,他们的痛苦与欢乐在我心灵中留下了印记,我的额头上流动他们的情绪。我感到这才是这座城市的真正风貌,我感到他们与我息息相关。

实际上他们是这座城市的链条,没有他们,我也不会感到快乐,因为从他们身上看到大地固有的生命。他们所到之处,霓虹灯光辉灿烂,楼宇焕然一新,这样我们就找到了自己的灵魂。他们舞动的工具就是海上浪花,飘扬的旗帜,是阳光,是潮水。

在他们的目光中,我看到这座城市的美好景色隐现在地平线上。那丛丛绿树之中,溪流在缓缓流动,我们的孩子在溪流边惬意地玩耍,还有人们狂欢的舞台。今晚,这座城市周围的群山虽然苍凉,但却拥有旺盛的活力,她蓄势待发。起伏的山梁正如衣服上的褶皱,那里有令人神往的美好事物。这正是“站大脚”们的贡献,他们是这座城市的灵魂。

我在经过多年在城市外徘徊之后,终于置身其中,我不再像流浪汉四处流浪,我铺就了一条通向城市的路。他们——站大脚——也以不同的方式在铺自己的路,相信他们会成功铺就这条路。

四、清洁工

街区的垃圾越来越多,清洁工也比往日多了许多。他们的身影晃动在西宁这座城市的大街小巷,因为有了他们,所以我们才享有美好的生活品质。然而我发现街区的垃圾越来越多,心里莫名着急。回家告诉妻儿,以后购物少用塑料袋,可是我得到的回答是:这不关你的事,人人在用,我们为什么不用?我说:人人都像我一样,会产生那么多垃圾吗?他们不以为然,认为我杞人忧天。

不知道这座城市的市长看见堆积如山的垃圾,会有什么想法。也许没有任何想法,否则他不会容忍垃圾以如此的速度增长。我自嘲我的忧虑不过是“匹夫之责”,起不了什么作用,也就默认妻儿们的观点吧。

不过从反面思考,垃圾多了也许不是问题,因为垃圾多说明市民消费能力在提高,证明这座城市经济的繁荣。因此了解各个街区垃圾变化的情况,就可以了解城市的富裕程度,这又是我们了解西宁这座城市灵魂健康与否的标志。

每天清晨,我穿过他们劳动的场所,他们的身影仿佛是我自己的投影。多年前,我也和他们一样,在田间地头劳动,那时我多想摆脱这种体力劳动。现在机械代替人工,农业不再是辛苦地活计,反而成了一种享受。然而清洁工们却离开了乡村,来到城市。或许他们的收获大大高于农村,他们是满意的。他们毕竟养活了自己,也清洁了整个城市,他们所干的活计与收入还成为城市经济发展与否的晴雨表。

生活在继续,西宁魅力十足,幸福西宁不是空洞的虚话。无论从那个方面观察,西宁的灵魂将会比过去更加健康,她的生命力将会更为旺盛。我们还有理由不爱她吗?

(本文为“化泉春杯”全国散文征文大赛参赛文章)

《让文明与灵魂对话》演讲稿 篇5

各位领导,各位老师:

下午好!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让文明与灵魂对话》。

文明,对于许多人而言,是一种束缚,是被动的强迫性的接受。“不许随地吐痰”“不许乱丢垃圾”“禁止喧哗”“禁止吸烟”……在明确的指令下,人的外在行为因制约而沿着文明的轨迹缓慢的运行着。

法国思想先驱伏尔泰论及的“被动的文明”就触到了人类缔造文明世界的尴尬的软肋:你看,“禁止吸烟”的标牌下不乏吞云吐雾之士,宣誓“文明公约”后仍有污言秽语之辞,正在创建省级文明城市的港城仍存在“看着红灯过马路”“乱丢果皮视无睹”的反文明现象。

其实陋习在人类文明的历史进程中从来都不缺乏,只是在今天越来越多的知晓文明的人却在践踏文明,这怎能不引起我们深沉的反思?

让我们把目光投向文明的源头—校园吧,当学生以作弊的方式完成《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考卷时,当从小就口口声声喊着“老师好”的学生辱骂甚至殴打授课的老教师时,当部分学生面对受灾的川西表现出不屑的神情时,我们,将如何去抓握文明;我们,将如何去传承文明?

“现象永不能替代真理去诠释未来”,爱因斯坦曾用这句话劝诫战后垮掉的一代,今天我们同样用这句话告诉坚守着文明阵线、从未以阴霾而忘却蓝天的人们。只是我们更要理性的认识到:文明不仅仅是一条干净的街道那么简单,文明必须成为灵魂的需要,正如周国平先生所说,文明从来都是人类最需要的。当然,之上高达194的天才马斯洛说过,生理的需要,物质的满足才是最基本的需要,其实这并不矛盾,只是回答的角度不同,正如一位经济学家所说,文明的倡导就在于让人们在文明中得到实惠,在陋习中吃到苦头。从农村计划生育工作难到城市知识分子的丁克家庭很能从某个层面反映这个问题。

如此看来,灵魂与文明的碰撞还是很具有物质性的。当然,倡导文明不是让我们去追求物质,而是要明白文明并不是让我们变得木纳、贫穷。相反,只有文明存于我们每一个人的灵魂深处,世界才会更加有序、和谐与富强!

一个让座的落魄者得到了洛克菲勒的百万美元馈赠,东山再起;一个弯腰捡起废纸的青年在落聘的情况下得到了重用的机会,创建了“美国福特公司”,现实中的故事正在很亲切的讲述着文明的普遍意义,也只有这种普遍的物质意义为人接受时,与灵魂的对话才成为继续的可能,文明的传承才真正具有可持续的意义。

没有人不渴望物质和精神上的需求和满足,只是一些愚氓之辈以陋习的方式来索取物质或丰富精神,愚之蠢也!何须如此,文明一样可以得到,尚不用背罄竹难书之罪名。美国的埃里克说过一句很有意思的话:粗暴无礼,是内心虚弱的人用来使自己显得貌似强大的手段。难道文明就不具有强大的力量?在汶川地震抢险的人民子弟兵,不仅是威武之师更是文明之师,他们不正是以强大的力量正在战胜这场空前的自然灾难吗?

让文明与灵魂对话,就是让我们以一种更为积极的方式去思考我们需要什么,文明是否能带给我们这种需要。在这样的思考中,让文明成为我们内心天幕中的灿烂星空,照亮夜行的自己和他人,温暖黑暗中的一切草木和鸣虫!

灵魂与雪花一起飞舞散文 篇6

人的感情为什么会变呢?曾经的海誓山盟,曾经的甜言蜜语,为什么竟然是一种骗人的手段?想想在一起逛街一起街边漫步、一起打工的那四五年里,她说的那句话是真的呢?当我的所有被骗一光的如今,却昧了心的露出真实面目来,在我的心上狠狠的捅了这么残忍的几刀,叫我怎能承受得起?难道我只有孤单、只有与枯萎的草一样凄然的死去?死!对,我只有死了!否则我如何回去面对我的父老乡亲?

回到自己的住处,衣服和鞋子都已经湿透了,如同我的心里,象灌满了巨石般沉重,压得我喘不过气来。屋子里黑黑的,只有痛楚寂寞严严实实地包围着我。整个城市却是万家灯火了。一个人也没有,正好,准备好一切,水龙头的水哗哗的响,泪水一起流淌……

与灵魂对话的经典散文 篇7

一、人类的“原罪”导致现实罪恶

原罪一词来自基督教教义。它被认为是人思想与行为上犯罪的根源。人在原罪的驱使下走向罪恶的深渊, 却又难以自拔。《原野》中, “巨树有庞大的躯干, 爬满年老而龟裂的木纹, 矗立在莽莽苍苍的原野中, 它象征着严肃、险恶、反抗与幽郁, 仿佛是那被禁皓的普饶密休士, 羁绊在石岩上。”作者借自然物象营造原始的, 野蛮的, 令人感到压迫, 窒息的气息。“在天上, 怪相的黑云密匝匝遮满了天, 化成各色狰狞可怖的形状, 层层低压着地面。远处天际外逐渐裂成一张血湖似的破口, 张着嘴, 泼出幽暗的赭红, 像噩梦, 在乱峰怪石的黑云层堆点染成万千诡异艳怪的色彩。”伴随着狂喊一声, 血性汉子仇虎身上带有的野蛮气息展露无遗。主人公在这样的场景中, 向读者展现出人性最原始, 最具有蛮性的一面, 但同时似乎暗示了他们在张着血盆大口一般的社会中的艰难生存, 在时代环境中地小心挣扎, 随时都有可能被吞噬, 重新失去自由。

原罪与人今生所犯的具体罪过并不等同。但是, 现实的罪恶却是源于人先天具有的原罪。《原野》中, 故事的整个发展, 无不渗透着人类的“原罪”。恶霸地主焦阎王为满足自己的贪欲, “仗势欺人, 压迫好老百姓。”他把仇虎父亲架走, 活埋, 强占了田地。最终导致仇虎家破人亡。仇虎为了自由而穿破牢狱, 粉碎桎梏, 又为报一己之仇而杀掉了焦大星, 间接害死了小黑子。金子如果不是为了自己的爱情, 不会在那个年代做出反传统的背离纲常道德之事。所有人凭自己私欲做事, 却因被时代, 社会, 传统, 道德这一系列套在人类外的枷锁束缚着, 而走向悲剧的深渊。

从戏剧中塑造的角色, 设置的情节, 人物的对白中, 不难读出基督教的原罪思想。《原野》中, 我们能看到作家曹禺对于人类本能欲望, 原罪, 渴望自由却又害怕自由等等的一系列哲学宗教意义层面的思考。

二、“罪与罚”中的灵魂挣扎

话剧《原野》中有两条主线, 一条写焦阎王的“罪与罚”;一条写仇虎的“罪与罚”。从话剧的第一幕、第二幕看, 表面是写焦阎王, 但当我们看到话剧的第三幕, 仇虎一步步走向自我挣扎的边缘, 恐惧, 害怕, 愧疚, 最后走向死亡之时, 一切都已了然。一个复仇的血性青年自我审判后吞下自己种的“恶果”。

这不得不说是从罪恶走向另一种罪恶。用罪恶的方式去惩罚罪恶的仇人。从罪恶开始, 却也以罪恶作为终结。仇虎一出场即给人一种凶蛮的, 充满暴戾气息的汉子形象。当他听到焦阎王已经去世的消息时, 错愕, 继而愤恨。又知道自己喜欢的金子嫁给仇人焦大星的儿子之后, 他现出狰狞的笑容。仇虎的复仇计划彻底打乱。做了八年牢狱只为报两代之仇的仇虎却意外碰上了仇人的去世。从此刻起, 看似正义的复仇带着仇虎对于爱人被抢夺的个人私情而变质, 一个受害者在准备, 谋划, 杀害, 复仇成功这一系列的悲剧中变成一个罪恶之人。他噬血, 杀戮, 却都朝向了不该为仇虎一家的死付出代价的无辜人。

仇虎个人的情感在某种程度上成了这次“复仇”的催化剂。他爱金子, 但金子已经嫁给了焦大星。一个妇人出轨是社会伦理道德所不容的。在仇恨的控制之下, 他还是向老实没有坏心眼的焦大星下了手。至此, 他的心里陷入深深的愧疚, 良心开始不安。小黑子的死亡是仇虎造下的又一慎重的罪孽。作者在戏剧的安排上做了充足的铺垫。第二幕的开始, 小黑子在摇篮里不住的啼哭, 仿佛有感于即将到来的灾祸, 悲泣着自身的命运。仇虎让金子把小黑子报到自己房间的床上。焦母用自己的铁拐杖亲手毁了自己的孙子。这之后, 仇虎的恐惧之心延展了。想到自己屈死的父亲与妹妹, 想到自己在牢狱中遭受的种种, 他又为近乎残忍的复仇做着辩护。试图减轻内心的不安。但越是重复这样的辩解, 越能体现仇虎内心的挣扎, 内心的彷徨。他在逐步看清无辜人已逝去, 自己无法洗刷种种罪孽的事实。

对于焦阎王一家的报复心理使仇虎用罪恶地伤害无辜人的方式去惩罚罪恶。这无疑导致了仇虎走向人生最后的悲剧。焦阎王自己没有承担自己的罪恶, 本不该承担的焦阎王的家人承担了。这样巧妙的情节设置值得我们深思。

三、社会伦理重压下的人性觉醒

整部话剧就像是一个灵魂的自我审判的过程。有气力, 一身是胆的仇虎本应该走正常的青年该走的道路, 但家庭突如起来的灾难彻底改变了他的人生轨迹。在灾祸发生之时, 他就开始着自己的复仇计划。这种“父仇子报”的旧社会农民的传统心理使仇虎背上了沉重的精神枷锁。他身上戴着镣铐, 心里同时也有着精神的镣铐。这样压抑地活使仇虎早已忘记欲望满足是一种怎样的滋味。当他逃出牢狱, 看到金子之后的情欲难收, 杀害焦家的嗜血成性, 某种程度上让他收获了一种欲望满足的快感。这种快感的满足之后是极大的空虚, 是欲壑难填的巨大恐惧。从本质上来说, 仇虎仍是一个心存善良的人, 如果不是因为有良知, 有悲悯的情怀, 他不会在杀人之后, 陷入愧疚。这正体现出社会道德良知对于人性的约束。

社会伦理重压下, 人性开始变得扭曲, 而后又在道德的感召下觉醒。个体命运与社会大环境的关系在曹禺的话剧《原野》中得以显现。

话剧《原野》某种程度上是在演绎“恶有恶报”的故事, 但这种“恶”和“善”的概念在这部话剧里却带给人无尽的深思。仇虎从善变恶, 用自我毁灭的方式完成了内心灵魂的审判, 完成了对于心灵的救赎, 摆脱了加之于人性之外的一切束缚, 换取最终的宁静。读者仿佛是站在上帝的角度俯视着人类, 看人性在种种压抑与束缚之下走向偏执, 最终走向死亡, 继而生出无限的悲悯与同情。作者则希望借此唤起理性良知的觉醒, 由此获得心灵的平静与安宁。

摘要:曹禺的《原野》表现出在强权当道的时代, 一个受着道德与封建伦理纲常压抑下的悲剧人物在背负“父仇子报”的观念后, 一步步走向复仇“胜利”, 却也在一步步走向自我毁灭的生动写照。复仇的悖论彰显人性善与恶, 罪与罚。字里行间包含着作者对当时社会的深入思考。

关键词:《原野》,复仇,原罪,人性,社会

参考文献

[1]曹禺.经典作品选[M].当代世界出版社, 2002.

[2]梁淑安.话剧史话[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11.

[3]黄会林.中国百年话剧史稿[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9.

[4]邹红.作家导演评论:多维视野中的北京人艺研究[M].文化艺术出版社, 2008.

[5]苏力.法律与文学——以中国传统戏剧为材料[M].三联书店, 2006.

[6]钱理群.大小舞台之间——曹禺戏剧新论[M].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7.

周野芒 拿灵魂与角色对话 篇8

被“红楼”剧组折服

甄士隐是《红楼梦》的一个开集人物,他的戏份也全在第一集。虽然戏份不多,但周野芒对出场的第一个镜头的拍摄感慨颇多。就是甄士隐睡觉做梦的一场戏,这场戏从上午九点拍到下午四点,“一个大的升降从房顶上的一个独龙兽,划过房顶绕过院子,透过门窗,穿窗而过,推到写字桌前,推到脸前,推到我的眼睛。”周野芒说到这场戏的拍摄,言语中流露出对导演构思的钦佩,镜头拉开再推进,忘记拍了多少条。周野芒说新版《红楼梦》就是一部电影,气派但不铺张,自己饰演的这个符号式的角色演绎起来虽不是很难,也没有太多笔墨,但在演绎的过程中同样认真对待。

在《红楼梦》的后期制作期间,李少红导演请周野芒以甄士隐的角色配一些画外音,可专业配音演员出身的周野芒这时却有些犹豫。“我认为我的声音太专业了,现在我们还在沟通。”从周野芒的话语当中,我们看到两个艺术家为了同一部艺术作品的认真和执着。

把人物的灵魂表演出来

周野芒十一岁就跟父亲下地、犁地,还曾经是工厂的一名工人,蹦出来的铁楔子溅到眼睛里还开过刀,现在回想起来这些经历都成了宝贵的财富。后来考上了上海戏剧学院,毕业后分配到上海话剧艺术中心成为了一名话剧演员,至今周野芒仍旧为活跃在话剧舞台上而激动兴奋,说起自己演的话剧《侦查》来脸上洋溢着无比的喜悦和热爱,“在上海的演出太火爆了,剧中的人物太美妙了,我饰演的那个人物是一个畅销小说家,拥有令人羡慕的财富和社会地位,面对他妻子的背叛,他要抱负,在错综复杂的环境下,他如何挑战那个第三者,他的心理变化是非常丰富的。这样就需要演员具备非常细腻的深刻的表演功底。”周野芒说这种角色就是他最想演的。

所谓塑造好一个角色,周野芒说,就是用你自己对生活的感悟和亲身的经历,把人物的灵魂表演出来。“从技术层面上来说就是表现人物的手段,从精神层面来讲就是对于生活的领悟力、感受力和价值观。”周野芒认真地说。

演员的工具就是人

公司的工作人员都喜欢亲切地称呼周野芒为野芒老师,他像一位热心的长者一边喝着咖啡,一边说什么牌子的咖啡最好喝,然后很快把咖啡喝完继续认真地谈起他理解的表演艺术。“作为表演,人是表现的工具,工具的优劣就要从精神上、知识上、文化上去把握。到现在为止我还有很多时候是空白。很多历史不是那么能拿的出来。”从巴尔扎克小说的人物特点,到罗曼罗兰、托尔斯泰作品当中对人物的刻画,周野芒做了一个简洁而精准地概括,但他仍旧谦虚地表示自己还有很多不足,有空就要多看书,让自己的心静下来,更建议年轻演员要硬碰硬的跟文学名著交流。“钱是挣不完的。钱如果砸到你头上,你没有招架之力是会把你砸死的,这个招架之力就是知识。文艺恰恰是很敏感的,是用人这块料去做事情。不像工人没有车床,车不出零件来,没有炉子练不出钢来。演员的工具就是人。”周野芒说得铿锵有力,是对自己也是对青年人的勉励。

参与文本对话 触摸文本灵魂 篇9

触摸文本灵魂——《放飞蜻蜓》教学设计

[设计理念]

文本的语言是一种社会文化现象,它浓缩着一个民族的历史,凝聚着一个民族的心理结构。语言中有动作,有声音,有色彩,有交错的目光,有可触的肌肤,有流淌的血液,有感情的余温,有民族的灵魂。《新课程标准》强调重视学生的阅读感受和体验。本课的教学设计旨在让学生主动地参与到课文中的对话中去,在阅读中触摸文本的灵魂。

[教学要求]

1、知识目标:学会本课生字、新词,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的意思。

2、能力目标: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情感目标:凭借对课文内容的朗读感悟,了解有关蜻蜓的科学知识,懂得蜻

蜓是人类的好朋友,激发学生保护有益动物的情感。通过朗读感悟,体会陶行知对下一辈的关怀爱护和谆谆教导。

[教学流程]

一、揭题导入

1、课前反复播放歌曲《红蜻蜓》(小虎队演唱)

2、板书课题,学生随教师书空。

3、指名根据老师提示读课题。

4、简要谈谈读了课题后的感受。学生围绕课题质疑。

[评析:学生带着问题走向教材,朗读才有正确的方向,学习才会主动。]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走进故事,请同学们认真阅读课文。(课件出示自读要求):

(1)

选择自己喜爱的方式读通、读顺课文。

(2)

默读课文,思考刚才提出的问题。

2、学生认真朗读、思考。

3、检查初读情况:

(1)

分自然段朗读课文,可以让学生选自己最喜欢、读得最得意的自然段朗读。

(2)

交流:通过刚才的朗读,你读懂了什么?读了课文后,你有什么感受呢?

[评析:新课标提倡学生个性化的朗读。本环节的教学通过引导学生选择自己喜爱的方式朗读课文,并自觉思考、交流读后感受。使每个学生都能各抒己见,读出各自的感悟。]

三、简析首尾,聚焦“放飞”

1、指名读第一段。从第一段中,你知道了什么?

学生交流。

2、你捉过蜻蜓吗?能给大家说说吗?(学生自由说)

3、课文中的这群孩子捉了蜻蜓后是怎样处置的呢?课文哪里告诉我们了?

[出示最后一个自然段]

提问:孩子们捉了几只蜻蜓?

这只蜻蜓当时是在谁的手里?

只是翠贞一个孩子同意放飞蜻蜓的吗?从哪里看出?

朗读感悟。

引导学生从“纷纷”一词体会是所有的孩子都愿意放飞。

引导学生从两个“放了它”体会孩子们放飞蜻蜓的迫不及待的心情。

4、激起悬念

过渡:翠贞他们一群孩子好不容易才捉到一只蜻蜓,为什么最后大家都迫不及待地要把蜻蜓“放飞”掉呢?关键这里面哪个人起了作用?(陶行知)究竟陶先生和这群孩子谈了些什么?怎样谈的?才使得这些孩子心甘情愿、迫不及待地把捉到的蜻蜓放掉了呢?

(课件出示阅读要求)

请同学们读读课文,找找陶行知先生问了孩子们几个问题,孩子们是怎样回答的?以小组为单位,选择你们喜爱的方式朗读他们的对话,再说说你的感受?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围绕问题阅读、讨论、合作理解,教师参与其中。)

[评析:这一环节,教师引导学生从自己的亲身体验中去感受课文中孩子们对待蜻蜓的与众不同,从而产生疑问,然后围绕“放飞”这个中心问题去自主阅读,自我感知,再小组合作研读,既给予了学生充分自主阅读的时间,又培养了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

四、汇报交流,解读“放飞”情结

1、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汇报自己的研读成果,练习分角色朗读,进行集体交流。

(学生自由表达,练习分角色朗读,教师相机点拨,把握重点。)

2、全班一起交流学习成果。

3、教师相机作适当的指导。

“蜻蜓是人类的好朋友”一段

抓住陶行知说话的内容,说话时的语气动作,说话的方式进行朗读、体会。

抓住“慈爱、七嘴八舌、抢着、拉着”等词语练习对话分角色朗读。

体会:

A陶先生让孩子们明白了蜻蜓吃苍蝇、蚊子、孑孓等害虫,是我们的好

朋友。

B从“慈爱”“抚摸”“拉着孩子们坐在田埂上”中可体会出陶先生说话很和气,从而感知陶行知很爱孩子。

C从陶先生问的两个问题“翠贞,你知道蜻蜓吃什么吗?”“你们说蜻蜓是不是我们的好朋友?”体会出陶先生对孩子的尊重爱护,循循善诱。

D从“七嘴八舌”中体会出陶先生和蔼可亲,尊重爱护孩子。

小结:陶先生让孩子们明白了蜻蜓是我们的好朋友,他又是这样地和蔼可亲,循循善诱,孩子们心里很快就觉得应该放飞蜻蜓。

★“蜻蜓尾巴和眼睛特点和功能” 一段

抓住陶行知说话的内容,动作,方式进行朗读体会。

引导学生抓住人物各自的语气练习分角色朗读。

体会:

A集体交流“眼睛和尾巴的特点和功能”,从而感受蜻蜓的了不起。

交流完成表格(课件演示出表格)

蜻蜓

特点

功能

尾巴

眼睛

B(课件播放蜻蜓有关图片):神奇的尾巴和眼睛。

学生谈谈感受。(体会小小的蜻蜓竟有这么神奇的功能,从而对蜻蜓产生敬佩之情)

C陶先生只是告诉了孩子们蜻蜓的的尾巴和眼睛的知识吗?(不是)

你是从哪儿知道的呢?

抓住句末省略号让学生再猜猜、说说陶先生还讲了蜻蜓的哪些知识。

学生交流: 蜻蜓是除害飞行家。

蜻蜓低飞可以告诉我们天气要下雨了。

„„

D分角色表演朗读,体会陶行知先生知识的渊博,教育方法的巧妙。

4、总结:翠贞他们一群孩子好不容易才捉到一只蜻蜓,最后大家都迫不及待地要把蜻蜓“放飞”掉,为什么?是因为陶先生让他们明白了蜻蜓是我们的朋友,是因为陶先生让他们明白了蜻蜓很了不起,是出色的除害飞行家,更因为陶先生对孩子的尊重、爱护、循循善诱,用和蔼可亲的语气娓娓道来,让孩子们乐于接受,让他们心甘情愿、迫不及待地要去放飞蜻蜓。

[评析:学生的感受是通过朗读来实现的,“书读百遍,其义自现”。这一环节的教学,把读的权利还给学生,自由读,小组读,学生通过自己喜爱的方式的充分朗读,进入了对话情境,充分体验人物的情感。鼓励学生不断探索、讨论,在自读自悟中感受朗读的乐趣,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乐趣和学习的能力。]

五、总结延伸

1、学完全文,我们知道蜻蜓的作用很大,它还是我们人类的好朋友,那么,你们知道蜻蜓还有什么特别的本领吗?还有哪些昆虫是人类的好朋友?如果看到别人伤害动物的行为,你会怎么办?

2、陶行知先生真不愧是一个了不起的人民教育家,这样的一位老师,你喜欢吗?为什么?学生交流。

3、老师也芟不墩馕淮蠼逃遥一拱阉倒囊痪浠暗弊魇俏业淖颐?B>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

4、陶行知先生教育孩子的故事还有很多很多,请同学们利用课余时间去收集这些故事。

与经典对话作文 篇10

曾经我听康震老师讲读古诗词的时候,被一段话所触动:“若我们的生活中有和诗人一样的朋友,那生活又会是怎样的呢?”随着对诗词歌赋的理解,我不再觉得诗词只是课本上冷冰冰的文字,而是诗人们一生情感起伏最真实的写照。而我在其中,似乎真的交到了一位可以隔空对话的朋友,她就是李清照。

第一次与她相遇时,是在《李清照传》中,她告诉我:“不必在词人前多加一个女字”但我不懂,“明明就是女词人,为何不加女字?”我看到的是一个被深锁闺阁,从无可能参加科考,步入仕途的女子。但她似乎在前面等着我,并告诉我,让我在书页中,继续寻找她的真实模样。

伴着书页的翻动,我看到少年时的她在闺中的闲趣,她向我诉说着“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后趣味悠然的快乐;继续漫溯,听她道“回首却把青梅嗅”,青梅之下,情窦初开的少女,絮絮耳语,浅谈心事,她浅吟道“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而我接了那下一句“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在那一刻起,我不再觉得我和她有千年之隔,我们都曾是少年,那么清新,那么活泼。

但谁的生活又能一帆风顺,挫折接踵而来,那个闺中的易安早已消瘦,手中书的页数也随之见底,夫妻离散,国破人亡,她每一次的语言也开始变得有力而苍劲。少女时的婉约被现实击碎,她寻寻觅觅,冷冷清清。看到她人世的起伏,我的眼泪也打湿了泛黄的书页,因为曾经她是那样美丽的听雨赏春的少女,而转眼间却已苍老,但她的内心却格外的坚定,她同我说:“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我看见了她因知有国才有家,因此奋笔疾书,“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这是她最后一次与我对话。若是男儿身,她定会浴血沙场,这种超越性别、身份、时代的家国情怀,使她与其他只是悲花伤月,嘤嘤啼啼的女子有别。在她身上不仅是家国,更有掀开历史去传承的毅力,《金石录》上有一个熠熠生辉的名字――李清照。她是文化,是历史,是一个特定时代下的英雄,更是一个有血有肉,和她对话能明鉴历史的导师!

高中语文教学中的灵魂对话 篇11

关键词 语文教学;灵魂开启;塑造品格

被誉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却让语文教学游离在学生的灵魂之外,忘记了语文学科的职能,这不能不引起我们语文教师的深思。那么何谓灵魂?灵魂即心灵,在希腊文中灵魂就是“心理”。何谓灵魂对话?灵魂对话就是让学生与文本进行心灵沟通与碰撞,彰显文本的内涵,从而让语文走进学生心灵,形成稳定个性的学习品质和崇高美好的精神品质。

灵魂对话第一步无疑是开启学生的灵魂,产生阅读文本和深入文本的心理欲望。

从心理学的角度看,包括记忆、思维、情感、意志在内的一切心理现象的基础是感觉,而感觉是人脑对于直接作用于感官的刺激物的个别属性的反应。落实到语文教学上,就是要通过某种刺激,触动学生的感觉,从而开启一系列的心理活动,走进灵魂对话。

一、关于导语

导语由新闻迁移到课堂,已经成为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亮色。但对于它的职能,我们很多教师还很模糊,所以首先有必要交代一下导语的功能。

导语运用到教学中依然保留了新闻中的一个特点,那就是简明扼要,一次成功的导课不能以占用太多课堂时间为代价;接下来它必须具备的就是激发兴趣,这是区别于新闻的我们课堂教学的特色;再有,导语要有专业特色,比如语文课的导语就更应具备文学的特质。

如果仅以这个为标准,我们的导语就会成为教学中最简单最机械的一个环节,每个教师只要稍加思考或者到网上一搜,就可以有N个导语呈现在我们面前。

比如,我们学习王勃的《滕王阁序》,导入的角度就可以有:

①文体知识:序,文体的一种。有书序、赠序、宴集序等。书序是著作或诗文前的说明或评价性文字,本文是饯别序,即临别赠言,属于赠序类的文章。骈文,是魏晋后产生的一种新文体,又称骈俪文。南北朝是骈体文的全盛时期。骈体文的表达方式与一般的散文有所不同,语言上有三方面的特点,第一是语句方面的特点,即骈偶和“四六”,第二是语音方面的特点,即平仄相对,第三是用词方面的特点,即用典和藻饰。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王勃用骈文写成的宴集序《滕王阁序》。

②初唐四杰:“鹅,鹅,鹅,曲颈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这是谁的诗呢?(生:骆宾王)对!那么你们知道和他齐名的另外三个人是谁吗?(生:王勃、杨炯、卢照邻)他们并称“王杨卢骆”,亦称“初唐四杰”。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王勃的《滕王阁序》。

③写作背景:他才华早露,未成年即被赞为神童,16岁授官朝散郎,后因事被逐,其父亦受累贬为交趾令。26岁时,王勃南下探亲,路过南昌,赴都督阎某在滕王阁的宴会,赋诗并作序。后在赴探亲途中渡海溺水受惊而死。《滕王阁序》遂成为他的“绝唱”。今天让我们走进这篇序文。

……

所用手段更是声、色、形等五花八门。

但是,是不是所有的导语都能切近学生的灵魂,从而开启灵魂对话呢?细细品味,许多导入效果寥寥。就拿有的导入运用多媒体给学生播放四大名楼的图片来说,晨光熹微的、夕阳西下的、灯火辉煌的,极大限度地刺激了感官,看得学生眼花缭乱,兴奋异常,完全陶醉在建筑美景当中,忘记了“此行”的目的,这样的开场白脱离文本的内涵和教学的目标,显得虚浮、造作;而如果由四大名楼上面的楹联导入就比较容易让学生自然而真实地走进文本,接近教学目标。

所以,导语宜实不宜浮,宜简不宜繁,宜直不宜婉,宜雅不宜俗。

二、关于切入

这里所说的切入与导语有着本质的区别。现在许多教学的导入都省略了一度让我们大费周章的导语环节,单刀直入切入课题,所以很有必要和大家探讨一下切入的方式和技巧。

曾有幸走进赵谦翔老师的绿色课堂,聆听绿色诗歌教学《归园田居》,赵老的切入让我震撼,没有任何的花哨,只一句“读”就走进了诗歌,“再读”走进韵律、“再读”走进情感,再自读5遍基本是“其义自见”了。那样的氛围中,哪个学生能不心智大开、诗情萌动,甚至欲“手之舞之足之蹈之”呢?当学生带着自己的灵魂走进课堂,什么样的文本能不触动他们的心灵,什么样的探究能不激发他们的潜能呢?这绿色的本色课堂真的让人心旷神怡。

切入方法种种,朗读——这一语文教学的最基本手段,无疑是切入文本最直接最实在的方法之一。

还有一种常见的方法,就是问题切入法,比如学习《小狗包弟》,问题设置可以有:

①你们知道“文革”十年浩劫中人们的生活吗?

②喜欢狗吗?谁家养宠物了?有没有失去宠物的经历?

③“寒夜中,斗志激扬追觅繁星,誓除黑雾急呼雨电;憩园里,闲情难有再擎爝火,彰显大家光照春秋。”这幅对联写的是谁?

④“包弟”是谁?是谁的狗?巴金为什么写包弟?

⑤巴金以什么心理写“小狗包弟”的?

⑥感动中国人物巴金颁奖词中说“他贯穿于文字和生命中的热情、忧患、良知,将在文学史册中永远闪耀着璀璨的光辉。”你从这篇文章中读出了巴老哪种品质?

……

这么多问题都可以把学生带入文本,也都比较直接,也都能不同程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但哪种切入真正地贴近了文本的灵魂,从而引导学生进行深度的探究,叩问灵魂和良心呢?

人的心理是随着年龄和阅历不断增长的,通过刺激引起神经兴奋,然后整合、传递,这是最简单的心理过程,进入高中阶段我们语文教学的任务就不应该定位在初级的引发上,而应该是高级的深入灵魂的启迪,这才能有力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理解能力、审美能力,塑造正确高尚的人格品质。因此上述问题中,这个直接切中“生命和良知”的设计更适合高中学生。

灵魂游记的散文 篇12

风儿弱了,灵魂飘落,这是哪里?看着眼熟,啊!黎明湖!这是我留下生的足迹的地方,深沉的湖水,微波粼粼,还是那么让我着迷,站在湖围栏边,想起那些过往,我在这里留下过欢笑,与老公女儿一起,从你刚有雏形开始就经常来的地方,每日跋涉近二十分钟的路程,来到你的身边晨练,每次都要痴痴的看你一眼,留下我的无限眷恋……

风又起,你又带我去向哪里?好熟悉的房间,有我的气味,我的家!沙发上坐着的男人,电视没开,你在发呆的想什么?面无表情的你,此时也会心伤吗?你是否会想起我的点滴优点?我是个任性的女人,但你不知我强大的背后是很小女人的,要强的我总想把事情做得完美,难免对你吹毛求疵,你此时还在怪我吗?你在想着我吗?

谁在悲悲切切?循着哭声,进到房间,还会是谁?一定是我的傻宝贝,妈妈的心肝,莫要泪流不止,妈妈会心碎,今后的路,你要自己走,过马路时记得看清楚来往的车辆,哦,现在你已经长大了,不用再牵着妈妈的手了,你有一个更高大的男孩儿在身边,一定要牵住他的手,不要松开,你是妈妈永远的牵挂。

风又起了,又带我去向哪里?熟悉的环境,妈妈的气味,回家了?妈妈更瘦弱了,哭干眼泪的老娘,捶胸顿足,您是在骂那个淘气的坏丫头?恨恨的骂着我的不孝,先你而去,让您又添了白发。有妈妈真好,总说没时间回家看望您,其实那只是借口而已,心里惦记,却懒得动身,总觉得时间很多,用更多的明天骗自己,妈妈您会怪我吗?骂声里我却听出了无尽的爱意。好想对您说声对不起,而此时您却对我视而不见了,不,是根本就看不见我了。

风儿,你懂我的留恋吗?你懂的,不然你为何会带我回到即将完结生命的地方?那躺在床上的人是我吗?温热的躯体,微睁的双眼,眼角的泪滴,不!不要!我不要离开人间,还有太多的留恋,还不曾为妈妈尽孝,还有太多的向往,我的更多梦想还没有实现……

床头的监视器为何走着直线?那是我生命的完结吗?不,趁着温热,我要魂归躯体,哪怕还会有更多的磨难烦恼,都义无反顾,白衣天使,你为何按压我的身体?真的好痛啊,心在微弱的跳动了,监视器的直线再次跳跃起伏,视线慢慢清晰,我看到了,看到了刺眼光明,看到了亲人。

游走一大圈儿,终于又回来了,生的欲望,此时,什么都不重要了……

飞翔的灵魂散文 篇13

第一次看到翱翔的雄鹰是在西北的山巅上。

望着盘旋在头顶的鹰,我不禁在想,它一定是鸟类中最强大的物种。你看它飞翔得多高,“鹰击长空”对它来说应该不是什么溢美之词,望着它矫健的身影,我甚至想起了美国黑人诗人兰斯顿?休斯的诗句:“有些字像自由,说出来甜蜜动听美妙无双,在我心灵的深处,自由无时不在尽情地歌唱。”

然而,当我第一次真正近距离地看到它,却是在公园的一个笼子里。看着有些近乎痴呆的蹲在一个破石头上的鹰(如果它还能算作鹰的话),它满身凌乱的羽毛,周围的地上饲养员扔进去的腐肉散发着恶臭。我迷惑了,再一次想起了那首诗的下一句:“有些字像自由,它们却使我忍不住哭泣哀伤,假如你知道我所经历的一切,你就懂得我为何如此悲伤。”

鹰,我心目中自由勇敢的偶像,就这样残酷的幻灭了。我似乎懂得了一个道理,那就是:任何生命都无法抗拒环境对它的制约与改变。我从此不再对那些彭湃我们激情的虚假所感动,我知道,生命为环境而创造。

但是,我还是错了,一个比鹰弱小得多的小生命真正感动了我,或者说它真正震撼了我的心灵,这就是麻雀。

我庆幸当年的“除四害”没能把麻雀“种族灭绝”,否则的话,我就只能看到它的标本了。

我第一次认认真真的看到这个灰不溜秋的小东西,已经是成年以后了。那次去乡下扶贫,在一个老乡家的地里,我看到有很多的麻雀在跳跃拣食。我逗那个老乡家的小男孩说:“我们抓几个小麻雀回去养吧,你看它们多好玩?”小孩笑着说:“不行,麻雀脑袋一根筋,养不活的。”我不相信,告诉他:“不会的,就是老鹰都能放笼子里养的。”小孩瞪大眼睛认真的说:“是真的,你不信可以问爷爷。”

果然,他爷爷告诉我,它是烈鸟,你是养不活的。你欺侮它,它就会跟你拚命。你只要一把它放进笼子里,它就不吃不喝,几天就气绝了。

我震惊了,难道这些整天蹦蹦跳跳的小家伙,真得会是不吃“嗟来之食”的君子?

回来后,我认真地查找了很多的资料,知道了孩子真得没有骗我,麻雀确实是一种“不可战胜的动物。”它小小的身体里面,充满了尊严与血性,它即勇敢又超脱,一旦无法回到自然的田野,那么,它们就绝不苟延残喘,如“风萧萧兮易水寒”的壮士一般,可杀不可辱。于是,我明白了小孩子告诉我的.“麻雀脑袋一根筋”的含义。

据科学家研究认为,麻雀在鸟类中是比较聪明的,而且,麻雀的生存能力和生命力都是非常强的。俗语说:“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在我看来,它与鸟类最重要的区别,更在于它的骨气。我想作为如此聪明的生灵,它肯定会明白,在如此强大的人类面前,这种悲壮的抗争已经没有实际的意义,人类豢养它,它可能会得到更好的食物。但是,它却依然要按照自己的思维逻辑去做:要么获得自由,要么去死。所以,有人称赞它是动物界的“精神之王”。

在这个世界上,人类与麻雀如影随形,有人类的地方就有麻雀出现,但是,麻雀却永远成为不了人类的宠物。没有一个人哪怕是最高级的训鸟专家,也不可能把任何一只已经成年的麻雀养熟,充其量只能是驯化一些从未飞进过田野里的幼雏。

我开始崇拜这个名字很俗,又蹦又跳的小东西了,它在我的心目中比翱翔在山颠之上的鹰更伟大。面对它的那种“你可以杀死我,但你不能战胜我”的坚强信念,我常常感到做为万物之灵的我们自愧佛如。我甚至在想,在当年的那场“大围剿”中,面对漫山遍野的赶尽杀绝,它们没有被吓倒,更没有因此而改变不屈的信念,那该是怎样的一种精神与气节啊?

于是,我就求朋友画了一幅《麻雀觅食图》,把它挂到了书房里,希望它能成为我精神的“图腾”。

一位从南美洲回来的朋友看后对我说:“你知道吗?还有一种鸟,它比麻雀更倔强,它对失去飞翔的抗争更惨烈。”他告诉我,这种鸟叫美洲画眉。和麻雀一样,你永远也不可能驯服一只成年的美洲画眉,而如果你把它的幼雏关进笼子,成年画眉就会给它衔来一种有毒的草莓果,宁可毒死它,也绝对不能让它成为你的“囚徒”。

我更加的震惊了,世界上竟然会有对自由翱翔如此看重的小生灵?我又想起了动物园里的那只“鹰”。也许它无法挣脱铁笼,就象麻雀无法挣脱一根栓在它腿上的细绳。但是,麻雀选择了“宁死不屈”,画眉选择了“不自由,毋宁死”,而曾经凶猛强壮的鹰,却选择了在这“施舍”进来的腐肉中苟且偷生。

上一篇:开展涉密载体清理情况自查报告下一篇:用估算解决问题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