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法制教育有感

2024-10-01

听法制教育有感(精选17篇)

听法制教育有感 篇1

听法制教育有感

七年级(5)班邓倩玉

人生如同一张白纸,我们成长的过程就是在给这张白纸着色的过程,我们走的每一步都会留在这张人生的纸上。有的人留下的是一张色彩斑斓的纸,上面是绚丽的图案;有的人留下的则是灰暗一片;更有的是还没来的及在这张纸上添满色彩,这张纸就早早地随风飘零!

我们都是花季少年,前途一片光明,而一旦触犯了法律,我们不仅仅断送了自己的前途,更加伤害了疼爱自己的父母、亲人和老师,对社会也会造成难以弥补的危害。所以,为了增强法制意思,提高自我保护能力,学校于下午召开了法制教育讲座。

我们校长说完了简短的开场白后,特邀嘉宾就开始绘声绘色地说起贴进我们生活的法律和事例一点点的讲起来。

他把生活中许多看似不起眼的事一点点的放大再融合进法律滔滔不绝地讲了起来。例如进网吧玩游戏。在我们看来只是偶尔去网吧玩玩游戏,也不是什么很大不了的事情,可嘉宾就说了:现在有许多请少年就因为沉迷于网吧玩游戏,饿了就在网吧里泡网方便面,困了就在电脑前睡一会儿,连续好几天都这样结果猝死在网吧。还有的因为经常去网吧玩而花光了钱没钱上网了,他们就开始找父母骗,骗多了骗不到了就开始偷开始抢,最终走上了犯罪的道路为人生留下了不可磨灭的污点。听到这里,不禁让我想起了以前看过的一个案例:

两年前,小新开始沉浸在网络里,学习成绩陡然下降。初中还没有毕业便辍学。

因担心儿子整天沉迷于网吧,小新的妈妈让他照看家里的台球桌。小新把看台球桌挣的钱拿去上网。后来家里不再提供上网的钱,小新就想到了偷。今年6月上旬,小新偷了爸爸2000多元在网吧呆了一个星期。父亲的一顿打骂对小新来说已经起不到任何作用。仅仅几天后,上网的欲望又像虫子一样噬咬着他的心。此时,爸爸月初给奶奶生活费时说的一番话浮现出来。“爸爸说爷爷那儿有4000多块钱,当时听了也没太注意,后来就想去偷爷爷的钱。6月15日中午我就去爷爷家,晚上,看爷爷奶奶都已经睡了,就去翻,可一想怕把奶奶吵醒了,就想用菜刀把奶奶砍伤了再翻。”

睡梦中的奶奶倒在了血泊中,响声惊动了爷爷。不顾一切的小新又将菜刀砍向了他。爷爷受伤后逃出家门。小新翻箱倒柜也没有找到那4000元钱,只在奶奶兜里找到了两元钱。事后,小新的爷爷说,那是奶奶为孙子准备的早点钱。小新捏着两元钱在村口的一个洞里躲了起来。思来想去,还是投案自首了。

小新告诉记者,奶奶从小最疼爱他,有什么好吃的都惦记着他。他在看守所里最想念的就是九泉之下的奶奶。“我当时只想着拿到钱后就去网吧,根本没想后果。如果让我在上网和奶奶之间重新选择,我肯定选择奶奶。”说到这里,他痛哭流涕起来。

是啊,网络是多么的害人啊!想到这里,我不禁抹了一把虚汗……

这堂法制报告对于我们以后的人生道路起着重要的指引作用.它给了我许多真理和启发,告诉我们要想成才必先学会做人,我们会一直受用!

青春的美好的,但青春又是脆弱的!我们要用法律来擦亮自己的眼睛,用法律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掌好人生之船的舵。

听法制教育有感 篇2

《36天,我的美国教育之旅》是一本教育手记,由优秀的教育工作者李希贵老师编写。他在2005年以访问学者的身份去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育学院,和那里的教授及纽约的中小学教师们一起,开展了36天的研究。在36天里,他如饥似渴地吸收着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教育营养,并且在不同文化的碰撞中进行思索,然后用笔如实记录下这36天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悟,与所有关心中国教育改革的人们一同分享。感谢他让我们这些没有机会走出国门的人也能对美国的教育有身临其境的感觉,也感谢他在自己思考的过程中也带领我们这些从事教育的人一起思考,其中一篇小文章《喜欢听不同的声音》就给了我许多启示。

李老师陪朋友送孩子丹尼尔到隆基音乐学校学小提琴,学校有一个挺特别的做法,就是把学习不同乐器的孩子组成一个乐队,让他们一起演奏一小时的交响乐,然后分开练习,孩子们对此很喜欢。当李老师问丹尼尔为什么喜欢和学习其他乐器的同伴一起演奏时,丹尼尔很认真地说,因为他很喜欢听其他乐器不同的声音,有意思,很好玩。他回答得很天真,然而作为教师的我们,心却为之一震:我们什么时候想过孩子们的这些感受,又如何为他们提供更多的声音?

经常听身边的同事抱怨:“现在的学生越来越难教了,讲多少遍还是不会。”“我们班那个调皮蛋又去游戏室了,屡教不改!”其实细细想来,单调的学校生活、机械的作业训练、反复的说教,孩子们在学校已经很难找到新奇和挑战,又如何找到热爱、幸福和主动?我想教师要有一双善于倾听的耳朵,喜欢听不同的声音。

一、教师要喜欢听课堂上不同的声音

每逢开公开课,作为上课者,我们希望全体学生以整齐的声音说出问题的正确答案,并且把这作为学生已经掌握所授知识的信号,殊不知有些学生只是浑水摸鱼;作为听课者,我们喜欢全体学生以整齐的声音说出问题的正确答案,并且把这作为衡量一堂课是否成功的重要标准,殊不知这节课在上之前已操练过无数遍。我们不喜欢听到错误答案的声音,其实学生是带着无数的疑问走进课堂的,他们每一次的学习实践过程,都是“摸着石头前进”的过程,错误自然不可避免。虽然每一次学习实践的结果非对即错,但不管结果如何,他们的价值都是一样的,起码它证实了某种想法或某种做法的可行性或不可行性。“结果错误”的实践同样重要,因为,错误是正确的基础,没有错误就没有经验和教训,没有错误就没有成功和喜悦,没有错误也就没有了“吃一堑,长一智”。因此,辩证地看,学生犯错并不一定是件坏事,因为学生犯错的过程是一种理解和记忆的过程,是一种尝试和创新的过程。电灯的发明不就是建立在爱迪生成百上千次错误尝试的基础上的吗?从这个意义上说,“错误”也是一种“美丽”,“错误”也是一种“成功”。有一次,我向学生讲授“die/tie/lie”这三个词的现在分词分别是“dying/tying/lying”。在我话音刚落的时候,一个平时成绩很不理想的学生大声喊道:“老师,还有一个pie。”下面的学生哄堂大笑,因为大多数学生都知道,pie是一个名词,它根本没有现在分词形式。那我该怎么办呢?是粗暴地训斥他?是装着没听见?还是另寻高招?略一思索,我笑眯眯地对他说:“你真棒!我们都要学习你积极思考的精神,但是pie是名词。”接着我和学生完整地讨论了名词和动词各自的特性及其各自可以变化的形式,那节课学生听得很专注,也对名词和动词有了更系统的把握,而且学到了书本以外的东西。其实通过犯错掌握的知识,学生往往理解得更透彻,也掌握得更牢固,我们该为学生的勇气喝彩,珍惜“美丽的错误”。爱迪生不就曾经想自己孵出小鸡来吗?这个想法看似非常荒谬,但正是像这样无数个荒谬的想法才“铸就”了伟大的爱迪生。

二、教师要喜欢听人生观上不同的声音

我们的父辈比较淳朴,他们的人生观就是努力做一个“又红又专”的人,为了祖国努力学习;我们这一代人,努力学习大都是为了捧个“铁饭碗”;而现在的孩子生活富足,所以他们的人生观更倾向于实现自我的价值。如果在他们不认真、不勤奋学习的时候,我们以这样的理由训斥他们:“你再这样下去,看你以后怎办?吃什么?喝什么?”这样的说教根本和现代孩子无关,因为他们从未尝过生活的艰辛,也根本没有机会品尝。他们永远觉得别人不可能了解自己;对一切事物充满好奇,但除了课本和作业;发短信的速度与宝马有一拼;坐在电脑前可以坐到屁股冒烟;喜欢制订周密的个人计划,然后不执行;讨厌父母把自己和别人比较;两分钟经常这样安排:前一分钟是崇拜,后一分钟变成藐视……对于这样一帮自由、开放、无规则的孩子,教师不能用自己的人生观来要求他们,更不能把自己的人生观强加给他们。我们应该随着时代的发展,引领他们树立适合时代的正确的人生观,在体现个性、实现自我价值的同时,也能为整个社会的进步、祖国的强盛、人民的幸福贡献一份力量。

三、教师要喜欢听衣着上不同的声音

对于大部分教师而言,我们都喜欢看学生穿校服,觉得整齐,有精神;最反对学生穿奇装异服,觉得那是坏孩子的标志。纵观中国校服的发展,经历了辛亥革命时期革命的制服式校服———三四十年代的旗袍———五十年代的白蓝海军装———六七十年代的绿军装———八十年代的运动服装这一发展历程,从九十年代至今已形成千人一面的“麻袋式”校服形象,校服这种单一面孔抑制了学生对美的追求,压抑了个性的发展。现在大多数孩子是独生子女,从小娇生惯养,倍受家长宠爱,加上现在经济比较富裕,生活条件比较优越,他们自出生下来就过着衣食无忧的生活,他们崇尚个性,喜欢标新立异,古板的校服自然遭到他们的冷遇和排斥。听闻近日广东台山多家中学要求学生上学期间只能穿布鞋。这一要求引来市民质疑,有家长说:“教育部门并没有在这些方面作出任何规定,学校自己这样搞,依据到底是什么?”校方称此举旨在培养学生勤俭节约的品质。提倡节俭,反对奢侈浪费和攀比,并不是说只有穿着布鞋这一种方式,节约方式可以多样化,而且节约方式本身也是次要的。提倡节俭的关键是要教会学生心中有节俭的思想和意识,学生在日常生活的细节和小的方面能够自觉地做到节约,能自觉地避免奢侈浪费。统一穿着布鞋,只能说是形式上的节俭,甚至可以说已经走向了形式主义的歪道,并不能让学生从根本上树立节俭意识,不算是真正的节俭,而且现在鞋店卖的布鞋也有名牌布鞋,价格也比较昂贵,不比一般的名牌运动鞋便宜。其实,学生穿着什么鞋和服饰其实都是学生个人的自由和权利,只要学生穿着的鞋和服饰符合《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规定就可以了。

四、教师要喜欢听交友上不同的声音

大部分的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和学习好的孩子一起玩,成绩差的孩子往往被其他父母作为教育自己孩子的反面典型,教师亦如此,而且对男女生的交往严密监视、旁敲侧击,生怕有所遗漏。理智地问问自己:“成绩差的孩子就真得一无是处吗?男女生走得近一点就真得是谈恋爱吗?”其实,许多学生虽然成绩不理想,但他们却可能孝敬父母,乐于助人、劳动积极。教师,要有一颗爱心、一颗真心,去爱护学生、关心学生,促使他们向好的方面发展,用发展的观点看学生。大量的事实证明,今天的“尖子”,明天不一定就是“尖子”;今天的“差生”,不一定明天还是“差生”。比如许多优等生,在社会实践中不一定都工作出色,而一些所谓在校时的“差生”,却创造出了让老师们意想不到的业绩。而且,社会本来就是复杂的,形形色色的人都有,我们不能代替孩子作选择,而应该引导他们作出正确的选择。另外,我认为男女生交往宜疏不宜堵。世界上有男有女,世界是丰富多彩,充满活力的;学校里有男有女,学校才生机勃勃,健康向上。男生和女生同处一个世界,他们不是毫不相干的两群人,而是紧密联系的一群人,他们之间需要相互交往。友谊不一定发生在同性之间,异性之间也可以有纯洁的友谊,正常的男女生交往,可以为将来进行社会交往打下良好的基础。他们现在是学生,但终究要走向社会。参加工作后,他们不但要和同性打交道,而且要和异性打交道,如果上学时得到锻炼,那时再和异性打交道就游刃有余了。更重要的是,随着年龄的增长,总有一天他们要过恋爱这一关,如果不能和异性进行正常的交往,能找到称心如意的伴侣吗?而且学生本来没那么复杂,被家长老师三盘四问,反而对恋爱充满好奇和向往,想一探究竟:“是什么让老师和家长这么紧张?”其实在我们的身边,真正算得上“早恋”的毕竟只有很少的几个,对于男女生的交往,教师要针对其交往的程度,找适当的时机与其交流沟通,积极地去引导到健康的道路上来。

五、教师要喜欢听评价教师上不同的声音

《三字经》曰:“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这表明在传统的观念中,好老师的标准就是一个“严”字,不苟言笑,穿西装、打领带,头发一丝不乱,每天踩着固定的钟点进课堂,这样经典的教师形象持续了千百年。然而随着一系列教师和学生之间暴力冲突事件的发生,我们不得不认真思考:一日为师,终生为父,在这样的亲密关系中,为何会发生这样的惨剧?我曾经在班级作过一份问卷调查:你最喜欢什么样的教师?结果答案千奇百怪,有的学生说:“我最喜欢爱打扮的漂亮老师,听这样的老师讲课注意力会比较集中。而且上课时心情好,记忆力也会提高。最不喜欢的是邋遢老师,上课没劲死了!“有的学生说:“我喜欢知识渊博的老师,工作讲究艺术,各个方面让学生心服口服。”有的学生说:“我喜欢能理解我们并乐意和我们交朋友的教师。不喜欢说教型的,更不喜欢古板型和酸大型的老师。不管这样的老师学识多高,能力多强。”有的学生说:“我喜欢的是时刻想着学生,尊重学生,了解学生需要,注意与学生交流感情的老师。”还有的学生说:“我们喜欢的是能言善辨、谈古论今,严肃而不失活泼,庄重而不缺幽默的教师。希望他与我们有共同兴趣爱好的,能在课余与之讨论关于世界、关于足球的老师。”……这就是当前的学生出给老师的考卷。2009年我接手一个初三毕业班,班里的部分学生对足球的喜爱,对世界足球明星的崇拜、狂热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他们身上穿着球星球号的衣服,书上封面上,贴着球星的照片,桌子下面放着足球,只要下课铃声一响,一群足球迷穿一样的服装,嘴里唱着足球的劲歌,一溜烟地跑出教室,去追求他们的足球梦,他们整天谈论的是足球,想的是足球,连上课都用铅笔在写球星的名字,更有甚者脚下的足球在座位上来回地转动,两只脚在不停地踢、勾球,连个别不关心足球的女同学,也在旁边当起了忠实的听众,听早上的晨间新闻。我一来到教室,就听见几个球迷慷慨陈词地说,我们中国队不行,有几个球迷说,中国队只是暂时不行,以后会在足球上领先的,于是两边各抒己见,争论不休,连上课铃都响了,他们都没听见。这个班的成绩可想而知。然而看到这一幕幕,我被孩子纯真的热情深深地打动了,不忍心斥责,得设法引导,得走进他们的世界里。俗话说得好,知己知彼,百战百胜,我们在了解自己的同时,还要去了解我们的教育对象,于是,我开始学习足球知识,了解一些比赛规则,搞清足球的强国,世界著名的球星,坚持看足球比赛,有空就与他们一起“侃足球”,还发表自己的一些见解,同时引导他们思考:作为中学生,我们该如何去做,才能振兴我们的足球,振兴我们的国家?这样跟学生“套近乎”,有效地控制了他们的狂热,也把他们的主要精力转移到学习中来。其实,学生崇拜老师,并不仅仅在于教师的职业,他们更崇拜教师为人的正直,坦荡的胸怀,渊博的知识,丰富的阅历,办事的胆识,处事的干炼,崇敬的是一颗永远真诚、理解、热情、年轻的心。

看(听)话教学有感等 篇3

看话教学要求耳聋学生通过说话人的口型,正确了解对方语言。耳聋学生在学发音、学说话的时候,看话教学就已经开始了。在教学中笔者发现个别学生对读不感兴趣,不愿意读也不会读,于是我便采取各种方法鼓励他们读,以激发学生练习发音的积极性。在读词汇时,先让学生看懂词语口型,然后再做发音练习,直至口型和发音都准确为止。在教生字时,先讲发音部位和方法,教师先发音,让学生模仿教师的口型发音。学生每发音一次我都示范发音动作,让学生反复看口型,并画图向学生讲清舌在口内的位置和舌的活动情况。如发现学生发音时口型在口内的位置不正确时,就及时纠正,直到读准为止。在读句子时,我就放慢速度反复诵读,对长句以及比较复杂的语句,用手语势及形象动作辅助的方法,帮助学生看懂句子内容,均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采用让学生听看结合的方式,为的是使学生更好地听懂教师的有声语言(因为不可能经常处于高声说话状态)。我们利用语音训练器,对学生进行看话教学。因我班只有一台语音训练器,所以我就把有残余听力的学生安排在前排座位,针对学生残余听力的不同情况,进行听话训练和个别辅导。在教学时,随时让学生轮换带上语音训练耳机,其他同学可借助训练的扩音器进行听话。如:我班何华同学,学习一直很好,但从这学期入学以来发音没有声音,只是口型正确。经过一系列看听训练,如今他也能和其他学生一样能一边看课文一边朗读。即老师读一句,学生读一句。在看听话写句子中,也是这样进行训练的。

几年来的教学实践使我体会到看(听)话教学要想取得成效,一是贵在坚持,二是多听多说。每次考试学生在看(听)话这部分考试成绩是比较理想的。现在,我班7人都能比较正确地发音,而且看(听)话能力也在不断提到。

今后,我还要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摸索看(听)话教学经验,为耳聋学生创造良好的语言环境,让耳聋学生从无声的世界中走出来,能和健全人进行一般性的语言交流,为他们立足社会成为残而不废的有用人才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责任编辑 武之华)

寻找学生的闪光点

祁秀丽 李桂杰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每个学生身上都有长处,也有短处。班主任应善于发现学生的长处,为学生成长创设一个理想的心理环境,让他们在被欣赏的幸福感中时时摘取“成功的小花”。

俗话说:五个指头不一样齐。班上有几个学习、纪律都比较差的发展不平衡的学生,这是正常现象。但不管怎样,即使是最差的孩子也有优点。如果我们带着欣赏的眼光,就必定能从他们身上发现美好的东西。有一回,两个最差的学生被叫到办公室,然后让他们每人都找自己的优点,他们说没有优点。教师说:“不可能,我都已经替你们找出两条了”。后来有个学生红着脸说,“老师,我学习不好,只考了9分”。老师说“你一上课不听讲,二不写作业,三不看书还能得9分,这是天赋啊”!自那以后,那名学生还真来劲了,学习成绩直线上升。

在一次批作文时,打开一本一看,只见一页纸上只有两行多一点的文字,还又涂又改的。此时,做为教师没有责骂而是写下批语:从你那又涂又改修正自己作文的行为中,看得出你是一个愿意通过努力提高自己能力的好孩子。老师让学生在不足之中看到了自己的优点,并体会到了老师对自己的真诚和尊重。

赏识孩子,就是要走进孩子的心中,敢于接受孩子的差异。孩子心中有一个全新的世界,只要我们放下成人的“架子”,就会发现那里是多么丰富有趣。

一天中午,刚走进办公室就听人说,本班教室的两块玻璃黑板昨晚被风刮破了。按照学校制度,谁损坏谁赔偿,当事人要受到处分,并在“文明班级”评比中扣分。这时就找到昨天值日负责关窗的一名女生。她怯生生地对老师说:“当时教室里有两只蝴蝶,赶来赶去总有一只飞不出去。我只好开了一扇窗户,好让它飞出去。想不到风刮破了玻璃……”小女孩说着眼眶湿了,她接着又说:“打破的玻璃我会赔偿的”。老师这时没有责怪她,而是当着大家的面表扬她幼小的心灵充满了爱,并表示由老师掏钱赔这两块玻璃。尽管这么说,第二天这名同学还是拿来了钱,要求承担赔偿责任。事后,老师买了奖品,并在上面写着“赠给爱心天使”,这名学生激动得热泪盈眶。由于老师的赏识,孩子的“过失”得到了宽容,“爱心”得到了维护,在她们幼小的心灵里埋下了关爱的种子。

罗丹说:“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做为教师,我们不妨用两只眼睛去看学生:睁大一只眼睛去发现他们的长处,眯缝一只眼睛去看他们的不足。

听教育讲座有感 篇4

今天,北京大学心理系教授屈开老师给我们上了一节非常有意义的课,那就是怎样教育出一名优秀的孩子。怎样才能教育出一名优秀的孩子呢?

首先,我们要想办法走进孩子的心灵世界,和孩子多沟通,多鼓励,让他快乐,而不是我们每天的抱怨和责备,快乐实现卓越。任何事件的发生都是引导孩子成长的极好契机。

“人生就是一场敢召的游戏”,屈老师说的没错,人生真的很难,教育好孩子更是一件很难的事。但是,我们家长要是懂得教育方法和心得,就没有那么难了。屈老师给我们举了好多的例子,无论什么事件都要给孩子“肯定”,而不是“否定”,用正确的方法去引导孩子。

通过屈老师的讲座,深深地给我们家长敲醒了警钟,教我们怎样提高自己的素质,怎样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怎样提高孩子的学习成绩。改变认知、改变行为、改变结果。可能由于孩子年龄小,他们不懂得什么事应该做,什么事不应该做。他们会有很多缺点,但是,我们家长自身也会有很多缺点,只有改掉自己的缺点,把它变成优点,这样孩子也会跟着我们进步。

没有不好的孩子,只有没被唤醒的.孩子。孩子需要激励,没有教育好孩子是我们的责任,而不是孩子不好。孩子有“病”谁来“吃药”?应该我们家长“吃药”!教育高手不是给方法,而是会问许多的问题。

通过屈老师对我们的指导,我相信我会吸取老师的教导,不断提高自己的素质,以后做一个开心的妈妈,也要让我的儿子开心快乐 的成长,让他在今后的学习道路上步步前进!只有我们父母精心的培养孩子,让他们健康快乐!父母是孩子的人生导师、知心朋友、充电器和坚强的后盾,只要教育得当,我相信每个孩子都会是天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我们做大的愿望,让我们能培养出一个优秀的孩子加油吧!

【相关阅读】

教师讲座心得体会

学习《幸福着学生的快乐》讲座心得体会

相关专题:尚无数据

听《感恩教育》有感作文 篇5

为培养学生孝敬父母之心、尊敬教师之情,学校组织同学观看了一个感恩短片。我明白了很多道理:学习并不是最重要的,比学习更重要的是许多我们需要学会做的事,而首当其冲排在懂感恩的含义,知道他人给你的爱是无限的,要学会感恩去报答,所以感恩是没有境界,没有隔阂的。

海伦〃凯乐的经典代表作《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作者她以一个身残志坚的柔弱女子的观念,告诉身体健全的人们应珍惜生命,珍惜大自然零与造物主赐予的一切。这是感恩的力量。感恩大自然,感恩大自然中的所有的生物,是它让我们存活,就好比人类要是失去了那参天的大树,就没有新鲜的氧气成分,到时候天空变得灰蒙蒙的,白色垃圾漫天飞舞,人类只能用氧气罩生活,后果不堪设想。

感恩,其实并不是那么难以做到,我们只要学习好,周末在家时,给劳累了一天的父母倒杯茶,这就是最好的感恩方法。对于大自然的感恩你只要保护环境,爱护花草树木,植树节那天抽点时间和家人一起去植树,这就是对大自然最好的回报。感恩无处不在,感恩并不困难。让我们展开翅膀在感恩中成长吧!

听法制报告会有感 篇6

今天下午第3节课,我们学校召开了全体师生大会,主题是:知法、懂法、守法、做合格小公民。

首先是我们学校的法制副校长郝校长给我们全体师生作报告,在她的报告中有几个生动的案例:其中一个案例是说有个小孩在刚刚上一年级的时候拿了其他小朋友的一块橡皮,回家他把这件事告诉了爷爷奶奶,但是他的爷爷奶奶不但不责怪他,还包庇他、纵容他:“不就是一块橡皮吗?几毛钱的事,没什么大不了。”从此以后,他的胆子越来越多,他开始拿同班同学的铅笔、文具盒……只要他想要的他都会拿走,据为己有。等到他上了高中以后,他迷上了网吧,他没有钱上网,就开始偷别人的钱。锒铛入狱,然后法制副校长告诉我们:小时偷针,大时偷金。后来我们校长也作业总结性发言,最后一个议程是让我们每个班的安全员在横幅上签名。

听了这次报告,我受益匪浅,真正使我明白了:小时偷针,大时偷金的道理。以后我下决心要做一个遵纪守法的好孩子。

听法制教育有感 篇7

这是北师大版三年级上教材第44页的内容, 有两幅主题图:第一幅图上一只小蚂蚁沿着树叶边线在运动, 有一句独白:我爬过一周的长度就是树叶的周长;第二幅图上是一枝小铅笔在画一只和平鸽, 也有一句独白:图形的一周的长度就是图形的周长。下面就是“描一描”“摸一摸”及“实践活动”。

片断一:

师:刚才同学们看到了小蚂蚁的爬行动作, 你能把它的这个过程用一句话说出来吗?

生:小蚂蚁沿树叶的边线爬了一圈。

师:对, 小蚂蚁沿树叶边线爬行了一圈 (在课件上演示运动轨迹) , 但在数学上这就叫一周。 (板书:一周, 并让刚才回答一圈的同学改用一周再说一次)

师:老师把小蚂蚁的爬行路线画下来了。 (出示图形, 贴在黑板上)

接着又用课件出示一幅一只小蚂蚁在荷叶边线上爬行一周的动画。

师:你能把小蚂蚁的这个动作说出来吗?

生:小蚂蚁沿着荷叶边线爬行了一周。

老师也把这只小蚂蚁的路径画下来贴在黑板上。

反思:课上到这时按照一般规律, 老师这该出示周长的概念了, 但何老师又和学生做了一个围图操作:老师出示一个长方形贴在黑板上, 又出示和长方形四条边一样长的纸条, 让学生把这个长方形围起来。 (强调围是什么样子的) 学生很快就按要求围出来了, 此环节的目的是让学生更进一步理解一周是一个封闭的图形。此时学生对周长的意义已经在大脑中已初步形成了。但何老师就是没提周长这一概念。

片断二:

师:刚才的两只小蚂蚁准备比赛一下, 看谁先爬完一周, 你们同意思这么比赛吗?

生:不同意。

师:为什么?

生:荷叶的一周比树叶的一周要大得多。 (老师纠正长得多)

师:原来物体的一周也是有长度的, 对吗? (板书:长度)

然后何老师引导学生利用“化曲为直”地方法测得树叶的一周长度是9cm。这时老师揭示说9cm就是树叶的周长。这样就更加突出周长的本质。周长不是简单的形, 它还是一个量, 是一个长度, 它单位就不言自明了。

听法制教育有感 篇8

音乐会以意大利作曲家罗西尼的《偷东西的喜鹊》序曲开场,诙谐、轻松、欢快的音乐,泻染了歌剧的喜剧气氛。充满了罗西尼所独有的音乐语汇和风格。中国广播交响乐团在年富力强的指挥家张国勇娴熟的指挥下,流畅自如地演奏了这首乐曲,给听众带来了喜悦。

音乐会的第二个节目是中国作曲家何占豪、陈钢创作的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担任独奏的谢楠是中央音乐学院的研究生。谢楠幼年受教于广州交响乐团朱雄震先生和中央音乐学院黄晓芝教授,目前师从于中央音乐学院著名小提琴教育家林耀基教授。她自幼打下扎实的基本功,和拥有多次登台演出的实践及参加国际比赛获奖的经历,使她具备了表演的自信心和演奏的自由。因此,她演奏的《梁祝》,不仅技巧娴熟,而且表情得当,动人心弦。她演奏的“长亭惜别”和“楼台相会”的抒情高潮段落最令人感动。

音乐会的“重头戏”是苏联作曲家肖斯塔科维奇的第五交响曲。肖斯塔科维奇是世界公认的二十世纪的交响乐大师。他亲身经历了世界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国家的伟大成就而讴歌,也为民族的沉重灾难而悲叹。他的一片赤子之心和艺术上的执著追求,往往不仅得不到官方的理解,还常常遭到批判和打击。他坚定地表示要用自己的创作来回答对他的批判。第五交响曲就是在他受到不公正指责之后创作的一部杰作。关于这部作品,他说道:“我的新作品可以称为抒情英雄性交响曲。它的基本思想是一个人的感情体验和全面肯定乐观主义。我想要在交响曲中展示的是通过一系列内在心灵斗争的悲剧性冲突来肯定作为世界观的乐观主义。“这部交响曲的成功演奏,无疑要归公于指挥家张国勇对作品的理解把握。显然,他在莫斯科音乐学院的深造和得益与指挥大师罗日杰斯特文斯基的指点,对肖斯塔维奇等俄罗斯作家家的创作有较深的体会,精彩地诠释了肖斯塔科维奇第五交响曲所表达的刚强屈、坚忍不拔精神。

听法制教育有感 篇9

渔塘小学:陈忠良

关于学科教学渗透法制教育,它关系到我国未来公民是否具有知法、守法、用法的素质,那么,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在学科教学中渗透法制教育,不仅能在巩固学科知识的基础上拓展学生的视野和思维深度,又可以体现法律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的紧密性,能帮助学生多方面多角度了解法律对实际生活的积极作用。学科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在各学科知识中同样蕴含着丰富的法制教育资源。关键是如何开发和利用这些资源与课堂教学相结合,以达到教育教学目的。所以,如何在学科教学中渗透法制教育,也是新课程实施过程中的课题之一。

针对这一课题,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结合学科的特点,在加强法制教育的渗透方面,加强法制学习,搞好自身建设,提高法律意识。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要教育学生遵纪守法。首先自己必须学法、懂法、守法、用法。要经常学习《教育法》、《教师法》和《未成年保护法》等法律法规。通过学习,使自己认识到在加血过程中,哪些是应该做的,哪些是不应该做的,在教学过程中遇到的一些突发事件,如何运用法律来保护学生,保护自己。要充分认识到,在当今的法制社会,不懂法、不依法执教,就不是一名合格的教育工作者。学生的可塑性非常强,受教师的影响非常大。因此,教师必须具有渊博的知识和良好的法律素养,才能培养出具有法制观念和法律意识的合格人才。在教学中要做到工作积极、思想上进、语言文明、法律性强。在处理学生问题时,要注重调查研究,做到实事求是、讲究方式方法。在教育学生时,要用热心去温暖学生、用耐心去说服学生、用诚心和爱心去感化学生,将法制教育寓于学科教学之中。

将法律知识融入学科教学之中,必须将教学内容与法制教育结合起来。教学时,不能为了法制教育而把学科课上成纯粹的法制课,也不能为了教学而漠视教学内容中蕴含的法制教育因素。应根据教材内容恰当地把握分寸,潜移默化地渗透法制教育。

听警察叔叔讲法制课有感 篇10

——《法制教育讲座》听后感

实验小学三年二班牛星竹

星期一上午,我们在学校的安排下,聆听了杨柳青镇东派出所董警官的法制宣传讲座。时间虽只有短短的一个小时,但我的感想颇多。

警察叔叔通过各种贴近生活的典型实例,用非常生动的语言向全校同学认真讲解了青少年保护的法律知识,告诫我们远离烟酒、毒品、网吧和不良书刊,告诫我们要听从父母的教导、遵守学校的纪律、珍惜学习机会、加强锻炼身体,养成良好习惯,做社会有用的人。由此我想到,在我们身边一些同学老是犯错误,总是认为犯点小错误没什么大不了的,但是,俗话说得好:“小时偷针,大时偷金”。这就告诉我们:如果一个人从小就没有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经常损坏公物、打人、骂人,甚至偷东西,那么他长大后也会情不自禁地犯同样的错误,后果将非常严重。作为小学生,我们都是未成年人、是祖国的未来,正处在长身体、养习惯的好时期,但辨别好坏的能力不强,自我控制的能力不强,很容易受到不良风气的影响。因此,我们要珍惜在学校学习的好机会,不能逃学、旷课,更不要养成抽烟、喝酒的坏习惯,将安全牢记心中,增强自我保护的本领,在家听父母话,在校听老师教导,遵守校规校纪,做一名遵守纪律的好学生。

这次法制讲座给我们上了一堂很好的教育课,使我们深深感悟到遵守校规校纪的重要性。同学们!为了我们能够健康成长,为了我们美好的明天,让我们从现在开始,严于律己,改掉不良习惯,做一名合格的当代小学生吧!

听法制教育有感 篇11

1. 出示:

找一找:大长方形里有几个这样的小长方形?学生操作, 自主探究。

汇报。

师追问:不操作, 能知道吗?

重点理解:10-6指什么? (大长方形剩下3格, 说明可以平移3格。) 为什么还要加1?

2.出示:

大长方形里有几个这样的小长方形?

师:10-4求的是什么?为什么还要加1?

3. 师:

大长方形一共有23个小方格, 小长方形一共有

13个小方格, 大长方形中一共有几个这样的小长方形?

师:23-13求的是什么?为什么还要加1?

师:如果大长方形一共有100个小方格, 小长方形一共有50个小方格, 大长方形中有几个这样的小长方形?

4. 师:

大长方形一共有A个小方格, 小长方形一共有B个小方格, 大长方形中有几个这样的小长方形?

师:“A-B”求的是什么?为什么还要加1?

5. 练习:

(1) 应用规律解决实际问题。

(2) 拓展练习。

[案例简析]

1.精心选取知识载体, 有力凸显数学本质。教师改变书上例题, 以简单而清晰的格子图呈现在学生眼前, 没有了“数”与“不同的和”的干扰, 在学生探索“大长方形里一共有多少个这样的小长方形”时, 学生的注意力、思维很快并自然地关注到了“平移”, 从而发现规律。这不失为“智取”。

小小的改变, 顿时能使复杂的数学变得简单, 教学就是如此神奇。

2.围绕核心教与学, 清晰建构数学方法。在找规律时, 教师带领学生层层推进, 从操作实践———感知规律———初步运用规律解决问题———推广到很多个格子———抽象规律, 学生的思维从形象感知到抽象推理, 从简单到复杂, 经历了知识的形成与发展。而每一个推进的过程, 教师都抓住了“A-B求的是什么?为什么还要加1?”来引导学生明确算理, 清晰建构数学方法。难点就在师生的潇洒中被分解得烟消云散。以上教学过程中, 没有时髦的“小组讨论”, 教师只是创设了一个极其简单的问题情景, 鼓励学生大胆提出自己的想法, 同时注意发挥自身的引导作用, 让学生自己从“原生态”的认识中逐步提取方法, 实现对新知的再创造, 从而掌握规律。这个“找”规律的过程, 正是智慧生成的过程。这不失为“智找”。

找出数学的本质, 从简单入手, 层层推进, 教学便会如此轻松。

3.巧妙设计练习, 灵活运用方法。由于例题的呈现数学味比较浓, 让学生从纯数学的角度去发现规律, 为弥补这一不足, 教师结合生活实际, 精心设计了形式多样的练习, 如铺地砖、买票、排座位等, 学生在这种返璞归真中, 更细致、深入地理解了这一规律, 体会到了数学作为一种工具的奇妙, 提高了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不失为“智练”。

精心设计练习, 学以致用, 享受思考、成功的乐趣, 教学就是如此有趣。

听教育专家冯恩洪讲座有感 篇12

五月十八日下午,我静静地聆听着教育专家冯恩洪的报告《优秀教师的教育观和学生观》,感觉像五月的和风吹进我的心田,轻轻的,缓缓的,好舒服呀!静心体会,有几点尤其让人深思。

一、我们该做怎样的教师?

一直以来,教师在众人的心目中一直是这样一种形象:照亮别人,燃烧自己。也许,这就是教师的崇高之处,这就是教师一直以来受人尊敬的原因所在,然而静心思考一下,你就会发现这是一种错误,一种极端的错误:如果教师都照亮了别人燃烧了自己,那今后的教育又有谁来接班呢?

解决的方法只有一个,那就是新时代的教师要想真正实现人的社会化和个性化的和谐发展,实现这一新时代的教育真谛,就必须做到在照亮别人的同时发展自己。

照亮别人,发展自己,多贴切的说法呀!要想更好地照亮别人,就得好好地发展自己;唯有好好地发展自己,才能更好地照亮别人!对,我们就要做这样的教师!

二、我们的学生该怎样发展?

一直以来,对于学生的发展我们都听熟了“全面发展”这个词儿,也一直在向着这个目标努力着,奋斗着,但同时也迷茫着:让每个孩子都全面发展,我们真的能做到吗?看看眼前为学习而累的孩子们,我们有时真的觉得他们好可怜呀!但我们却不敢有半点的疏忽,害怕因为我们的疏忽造成孩子一辈子的落后,为了“全面发展”这面旗帜,我们在痛苦地努力着。而今天,冯教授的一席话终于解开了我心头的一块沉重的石头:国家提出的“全面发展”指的是一代人的全面发展加一个人的最近发展区强势智慧发展。哦,原来如此!做教师的我们,是不是有了新的方向?让我们一起去挖掘、去发现每个孩子的最近发展区、强势发展区吧!

三、三尺讲台上有比分数更重要的东西。

“三尺讲台上有比分数更重要的东西。”如果说,这次聆听冯教授的讲座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什么,那我就要说,是这句话。是的,三尺讲台上有比分数更重要的东西,我们必须清醒地承认孩子之间的差异。差异是人类的宝贵财富,优秀的教育不是排斥差异的教育,而是适应差异的教育。

另外,学生是有激情的,他们是有感情需求的。要想让学生喜欢语文课,我们首先得让学生喜欢上你这个语文老师。

同时,学生是有有待释放的潜在能量的,而他们也是渴望成功的,我们需要做的是让70%的学生领到奖状,让他们得到大家的认可,得到自己的肯定,从而更好地、更自信地发展自己。三尺讲台上有比分数更重要的东西,那就是每个孩子自信快乐地成长!

听法制教育有感 篇13

昨日有幸见到传说中的当代教育家魏书生,一袭白衫,清风若竹,真有如世外高人,但他却在这个时代创造了伟大的奇迹,此人真是一个教育史上的奇葩。能在当今盛世活得如此超脱,难得难得!

听了一天他的报告,我觉得他值得我们去学的是他的人生观和教育观,这也是他能不断创造奇迹的缘由所在。

他的人生观最主要的是乐观,凡是都往积极方面去想,用他的话就是四个字:松静匀乐,怎么解释是呢?既放松心态,均匀呼吸,情绪快乐,用这样的心态去做每一件事情,想想他说的话:松静匀乐去备课,松静匀乐去上课,松静匀乐去写板书,松静匀乐去买菜讨价还价,松静匀乐去做饭,松静匀乐去对待家人等等,想想也是有些事我们着急也没用啊,何必用别人的错误惩罚自己呢?拥有大海般宽广的胸怀,海纳百川吗,一切都会显得那么自然,我们不用去跟别人比,只要自己努力了,结果一定会好。魏书生老师的这种站在高端看待事物的胸襟是我们所缺少的。他的教育观也很鲜明:学生能做的事老师不要做,在学校事事有人做,人人有事做。要想培养学生的能力老师就要少包办,学生就要多实践,给学生机会自己锻炼,体验生活,多一些人生历练的机会会比什么都重要,还有最重要的一点是充分的尊重学生,尤其是差生,我们要给予更多的关注,多争取几个浪子回头的学生,金不换呀!

受益匪浅,也难得有这样的世外高人,想做出人家那么大的成就是不容易的,但我们至少学会魏书生老师那种对待生活的大智慧,就可以让我们生活的多一些快乐,少一些烦恼,多一些阳光,少一些阴暗。

听法制教育有感 篇14

一、学生提的问题可以是预设的而不是预定的

在语文教学中, 提倡学生预习。制发的预习案体现出基础知识、课文感知、延伸拓展这样的内容与环节。但在本课教学中提出的问题都是教师预先设置好的。例如:为什么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创造性思维需要哪些要素?是不是所有的人都拥有创造力?这些问题来自课本, 答案也需从课文中寻找。学生回答问题也就是照书读。所以, 在本课教学中, 问题是预先设定的, 问题的答案是固定的, 甚至回答问题的同学也是指定的。显然, 问题的预定最终会限制学生思维灵性的发挥。

许多老师由于长期受到专业的限制, 形成了以“语文解构语文”的授课方式, 在这样一节以创新为主题的新课学习中, 未免就显得不合时宜了。本节课既没有授课方式的创新, 也没有学生的奇思妙想, 执行的仍是从课本中来再回到课本中去的教学原则, 教学双方仅仅是从语文的角度完成授课任务。

问题是探究的先导, 它既是探究学习的资源, 也是探究学习的推动力。哈佛大学有句名言:“教育的真正目的就是让人不断提出问题、思考问题。”因此, 在教学中让学生自主提出问题, 教师引导解决问题, 这就是教学的精髓所在。那么, 如何设置问题就成为教学的关键所在。

在课堂教学中, 教师一定要从学生的心理出发, 跳出语文教学的框框, 既立足教材又要超越教材, 实现教材心理化, 贴近学生生活。不仅要着力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还要善于挖掘素材, 努力创设问题情境, 鼓励、引导学生多角度、多层面地深入探索问题, 用疑问开启学生思维的心扉, 启迪学生智慧, 帮助他们不断挑战自我, 享受到探索问题给自己带来的快乐, 从而在探索问题的过程中, 将知识的理解引向深层次。

二、解读文本的途径应是多元的而不是单一的

本课教学以分析问题为主线的思路是对的, 但在分析课文、检查学生学习情况时, 却总是无法脱离课本。所有设置问题的答案都是从课文中找出, 用课本原话回答问题, 有老师认为这是基于文本教学, 不至于脱离教材。实际上教学方法是多样的, 照搬文本的做法是单一的。在本课教学中, 这样的做法既没有体现创新思维, 学生也没有真正搞懂创新的含义。

诸如创新思维的要素以及如何培养创造力这样的问题, 不能单单依据文本, 完全可以通过列举事例, 让学生自己学会归纳总结, 同样可以得到我们想要的正确答案, 这也反映了本课的论题——事物的答案不止一个。

在讲授本课时, 教师不妨穿插学生学过的知识与内容, 例如苏轼的《题西林壁》, 《列子》中的《两小儿辩日》。教师让学生谈谈对这两篇诗文的理解, 建构与本课教学内容的关系。同时它又给我们这样的启迪:由于人们所处的地位不同, 看问题的出发点不同, 对客观事物的认识难免有一定的片面性;要认识事物的真相与全貌, 必须超越狭小的范围, 学会用全面的观点看待问题、思考问题。这样做既帮助其理解课文, 又能复习旧的知识, 前后呼应, 相互佐证, 从而达到融会贯通。

再如, 人大附中王君老师在讲授《我的叔叔于勒》时, 让学生从分析于勒家信中的破绽入手, 逐步还原现实生活中的菲利普一家, 人性教育贯穿始终, 听者耳目一新, 受益匪浅。当然, 这篇文章可以有多种教法与学法, 有多种角度去解构文本, 关键就在于教师是否能够另辟蹊径, 如果能做到这点, 教学就富有活力, 就能引发共鸣, 就是成功的课堂。

三、文本中的材料是“西瓜”而不是“芝麻”

文本中有许多引述材料, 但在讲述课文时, 许多教师认为学生自己看过了, 再拿过来讲已经没有意思了, 于是会补充些课外材料以丰富课堂内容。

例如, 在课文开头有一个图形分析案例, 意在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分析问题, 得出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的结论。但大多数老师在导入新课时都抛弃了这一材料。有老师将其换成赵本山小品中1+1≠2这样脑筋急转弯的话题导入, 即使具有戏剧效果但缺乏说服力。那么, 对于学生已经预习过的材料, 要不要讲, 如何讲?答案是肯定的, 但处理方式必须有创新。

再如, 课文中有两个案例, 许多老师也都是一带而过, 没有引导学生深究。一是讲述约翰·古登贝尔克使用葡萄压榨机和硬币打制器组合起来, 在纸上打印出印花来;二是讲罗兰·布歇内尔发明游戏机的由来。可否在现场设置简单装置, 简单演示制作出印花, 或让学生发挥想象力, 简单说明其原理?也许这样做的效果会更好, 更能体现文章主题。

这几个材料要不要讲, 教师有疑虑。如果讲的话, 是否会有走题或借题发挥的嫌疑, 是教师最担心的事情, 故而不敢越雷池半步, 这就束缚了教师创新思维的发展;另外, 教师可能会这样想:我自己都搞不懂, 学生就更不懂, 演示或讨论这部分内容超出学生所能理解的范围。其实, 作为教师就应该挖掘教材, 领会这两种器物的原理, 引导学生展开想象, 不管学生回答的对与错, 都有助于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只要对学生创造性思维有好处的部分, 就应该多讲, 即使教参没有这样的规定。

杜威说过:教师能否够得上艺术家称谓, 就要看他是否有能力通过自己的教学促使年轻人或儿童也具有艺术家的态度。所以, 教师还须以追求艺术完美的精神研究文本、研究学生, 不能因为学生懂了就不讲, 更不能因为自己不懂就认为学生也未必懂就不讲。

四、知识是自我建构的而不是灌输的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学习者的活动是主动建构意义的过程, 学生在已有生活经验的基础上用自己的理解解读文本的内容, 从而在自己头脑中建构出一个新的认知。所以, 在建构主义者看来, 知识都是学生自己建构的, 而不是老师灌输的。

多年来, 在应试教育的主导下, 学校、社会、家长关心的是分数的高低, 因而, 分数便是语文教学的中心。为提高考试成绩, 教师采取的是填鸭式的方法, 布置大量的作业与练习, 课上讲, 课后补, 学生学习毫无自主性, 但这种学习方式对于提高成绩往往是有效的, 因而受到社会、家庭、学校领导的欢迎。但他们从来没有考虑到教育的主体——学生的感受。在这种背景下, 学生的学习是被动的, 教师的教是单向的, 学生的知识是靠灌输积累的, 而这种学习方式是低效的。怀特海就曾评论说:“一个人可以理解有关太阳的知识, 所有关于空气的知识和所有关于地球旋转的知识, 但他却看不到日落的光辉。”同样, 语文教学如果在背课文、分层次、分析句子与段落大意的层面上徘徊的话, 那么, 学生即使能取得高分, 也未必懂得欣赏、学会生活。

五、教学模式应该是灵活的而不是格式化的

目前, 在新课程改革的强力推动下, 全国各地区、各级学校在教学模式上求新求异。本课教学以杜郎口模式 (学生分小组就座, 开展讨论、互助学习) 为蓝本, 教学流程上实施“三案六环节” (三案即教案、学案、巩固案;六环节即自主学习、展示交流、合作探究、质疑、精讲点拨、迁移应用) 。全新的模式, 格式化的教学流程, 看似紧凑、流畅, 一环紧接一环, 但短短的45分钟被生硬地分割成若干个小模块, 其整体效率并不高, 貌似面面俱到, 实则囫囵吞枣。如在质疑阶段, 学生又把前面分组讨论看似解决的问题又拿出来, 这说明部分学生要么是注意力没有集中, 要么是没有真正搞懂, 这也说明新的课堂与教学模式未必就是万能的。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但一味照搬照抄他人的做法则欠妥。陶行知先生说过:“夫教育之真理无穷, 能发明之则常新, 不能发明之则常旧。有发明之力者虽旧必新, 无发明之力者虽新必旧。”要实现语文教学的有效性, 教育者就必须敢于打破常规, 坚持以学生为主体, 用生活解构文本, 创新课堂, 教会学生过有意义的生活。

参考文献

[1].〔美国〕杜威著, 彭正梅译《民主·经验·教育》, 上海人民出版社。

[2].〔美国〕多尔著, 王红宇译《后现代课程观》, 教育科学出版社。

听法制教育有感 篇15

————有感

时间:2013年3月30—31日

地点:都匀铁路俱乐部

近日有幸参加了全国著名教育专家小学班主任工作研讨会,聆听了桂贤娣名师,万平老师,郑杰校长的讨论,受益非浅。特别是桂贤娣名师的班级管理,万平老师的日记教学法,郑杰校长是如何教育学生的,给我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说出来与大家分享。

桂贤娣名师在管理班级时分为两个阶段。一个是低年级,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无需说大道理,只用简单的语言及肢体表达,低年级的学生就会效仿,实则上就是老师做模范,学生跟着学。

在一次升国旗时,本班纪律不好时,她用激励法。升完国旗后来到教室,她就抱着另一个班的一个女孩子(张丽),并不时地在张丽的耳边轻声说着什么,那亲热劲让本班的孩子们生气极了,一个小男孩立刻站起来质问桂老师:“她是谁?您干嘛抱她而不抱我们?”桂老师说:“因为在升国旗时,她最乖,所以我抱她。”从那以后,本班升旗时都很认真,没有一个东张西望。桂老师的激励法比大呼大叫还管用。

对高年级的管理,则在进行沟通,说真话。一次桂老师接到五年级一个班,刚进入班级,桂老师就说:“你们是我最爱的人。”此话一出,一个女生站起来问:“老师,您真的最爱您的学生吗?”桂老师沉默片刻回答道:“不,我最爱我的女儿,其次再爱你们。”“老师,你说的是真话吗?”“是真话。”另一个女生站起来说:“老师,如果一个人连自己的亲人都不爱,那么他还能爱谁?”桂老师的真话感动了他们,看来高年级的学生需要说真话才能进行沟通。

万平老师的日记教学。在万老师的班级,每个学生的写作水平都很高,学生之所以能写出如此好的作文,都是源于万老师要求学生每天坚持写日记,哪怕是三言两语都要写写,长此以往,学生的写作能力就不断得到锻炼。

郑杰校长是这样教育学生的。在班上谨慎小心的学生,她一定是胆小的,胆小的学生你很喜欢,因为他老实。思维活跃的学生不踏实,踏实的学生就不会去创新。也就是每个学生有优点的同时也具备了缺点,每个学生只能发展个性,而做不到全面发展。他说了一个例子,科学家对10个光棍儿进行了研究,让一个美女与每个光棍儿对话10——25分钟,美女与每个光棍的对话内容是抓住其优点进行夸奖。10个光棍儿回去后了,3年后,10个光棍儿有7个光棍儿建立了幸福的家庭。进而过渡到学生身上,对于每个学生,抓住学生的某一优点进行多夸奖,多夸奖的结果是学生越变越好。

听了三位名师的讲座,我应当反省自己平时的教育方式以及班级的管理方式,把名师们好的教育方式慢慢地融入到自己教育中来,让学生更加喜欢自己,让班级更加具有特色。

水桥小学一年级班主任:王

听讲座有感 篇16

——我从郭育三老师身上看到的热爱与激情——这是我听了郭育三老师两个晚上的课后,最大的感触。

无可置否,郭育三老师是一个无比热爱新闻事业的人。他两晚的课堂中,都提及到了九江蹋桥事件。他强烈地对佛山台在蹋桥事件中的无作为表达了不满。可以感觉得到,他的内心对事件是真实的遗憾。一件本不关他责任的事,何以让他一直耿耿于怀?我想对新闻事业的热爱才是他如此在意事件的根源。

媒体无作为不同于报道错误,一条新闻报道错误了或许会让当事人记一辈子,但那是源于对教训的铭记;如果一次无作为也会让相关人员刻骨铭心的话,那么当事者就必须是一个对新闻事业无比热爱的人了。新闻有何用?新闻的价值体现在宣传真理、反映事实的时候。佛山台对身边的突发事件无所作为,没有体现出应有的价值,这是一个无比热爱着新闻事业的郭育三所不能够原谅的。

听了两晚的课,郭育三老师的新闻业务能力固然让我佩服,但他身上表现出来的对新闻的热爱更让我感动。我一直以为自己是热爱新闻才涉足这个职业,但从郭老师的身上我确确实实是看到了差距。我当初选择新闻是因为新闻工作好玩、有挑战性,但当工作不再新鲜、当挑战不再是那么困难,我却仍然无法突破自身认识上的局限。郭育三老师引发了我一次思考的机会。

郭育三也是一个充满激情的人。他很享受新闻带给他的快乐,每一次成功的报道都让他感到满足;拍一个简单的镜头,在他看来也是一件有趣的事情;每条新闻背后的故事,都让他记忆犹新;每一件看似普通的事情,他都会探究背后的新闻看点------郭育三老师表现出了他对新闻事业永不衰退的激情。

激情也源于热爱,但热爱未必就会产生激情。对同一项事物,有人会因热爱而痛心失望,但也有人会因热爱面激情澎湃。郭育三属于后者。

我想这也是郭育三值得我学习的地方。一时的激情不难,但难就难在长久的激情。作为新闻工作者,无论面对的是什么题材的新闻,无论面对的是什么样的采访对象,无论面对的是什么样的采访条件,无论面对的是什么样的新闻环境,都应该保持一份激情,发现其中的乐趣,享受其中的快乐。唯有如此,新闻才能天天出新、新闻工作者才能日日保持冲劲。

我入行两年多,最怕的就是热爱不再、激情缺失。郭育三老师表现出了一名新闻工作者应有的两有东西。他不是大师,但他是学习的榜样。厌倦一样事物,会产生冷淡;热爱一样东西,会产生激情。我想当厌倦时就应该重新培养热爱;冷淡了就应重新树立激情。唯有如此,做新闻、做任何事都不至于虎头蛇尾。

听法制教育有感 篇17

一、在“把握目标”中有效预设

《小珊迪》是浙教版第九册的一篇课文, 第一课时叶老师预设的目标为:1.读通课文, 理解“纠缠”“乞求”等词语的意义。2.有感情朗读课文1—8自然段。为了实现这些目标, 叶老师预设了相应的教学环节, 其中两个环节发人深思。

【教学环节1】

(叶老师检查学生是否读通课文后)

师:读了全文, 小珊迪给了你怎样的印象?

生:可怜。

师:从哪里看出可怜?

生:他是孤儿。

师:对。还给了你什么印象?

生:叫小利比把钱还给“我”, 看出他很诚实!

生:还是一个负责任的人, 他都要死了, 还对小利比念念不忘!

【教学环节2】

师:对啊, 同学们, 这么一个可怜的、诚实的、负责任的小男孩, 在他身上发生了什么事呢?现在请你快速地浏览全文, 用自己的话说说。

(学生浏览了一分钟左右, 纷纷举手回答)

生:小珊迪为“我”换零钱, 在往回跑的时候被一辆马车轧死了, 临死时托“我”照顾小利比。

师:能说得具体些吗?

生:一个冬天的晚上, 在英国爱丁堡, 小珊迪苦苦请求“我”买他的火柴, 为“我”换零钱, 在往回跑的时候被一辆马车轧死了, 临死时托“我”照顾小利比。

……

【思考】

上述的环节中叶老师提出了两个问题:小珊迪给了你怎样的印象?在他身上发生了什么事?前一个问题看似对人物形象的理解, 后一个问题看似对事件的感知, 但其实最终指向的都是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都在于梳理全文、初步感知课文, 让学生能有一个初步的印象, 为教学目标2的实现做一下情感上的铺垫, 因此这两个问题在外延上和目的上都是一样的, 只要选用其中一个就能达到想要的目标。况且这些环节的安排对于目标的实现只起铺垫作用, 然而却耗费了7分钟, 造成了课堂整体密度不高, 课堂时间分配不够科学。因此教师在预设教学环节时, 要充分考虑到这个环节是否有价值、是否为了目标的完成、是否重复。对于效果不大、可有可无的环节, 为了课堂有效, 应毫不犹豫地删掉!让每一个环节在“把握目标”中有效预设, 让每一个环节、每一分钟都不浪费!

二、在“关注生成”中有效引入

有时候, 有些问题、有些环节的引入, 教师可能会费一些口舌、会绕一大圈子, 然而关注一些生成、利用一些生成, 却会有一针见血的效果, 使我们少走很多的弯路。

【教学现象】

(1—8自然段的分角色朗读中, 叶老师扮演“我”, 一学生扮演“小珊迪”, 其他学生当评委)

师:评委们, 我们读得怎么样?

生:翁亿旋 (小珊迪的扮演者) 读得很好!

师:好在哪里?

生:乞求地说, 她读出了乞求的语气!

师:“乞求”是怎样的求?

生:苦苦地哀求。

师:你能读读这句话, 读出他的乞求吗?

(生读)

师:小珊迪为什么要从“请求”到“乞求”?请你默读课文, 画出相关的字词句说说。

【思考】

因为学生无意的一个评价, 叶老师却紧追不舍, 引出了“乞求”一词的意义、“乞求”一句的朗读;再用“小珊迪为什么会从请求到乞求”一个问题, 引到对人物形象的理解、人物生存状态的思索、人物心里想法的探索, 可谓是“神来之笔”。而在预设时, 为了自然引入, 叶老师想先让学生读对话, 再找出对话前的提示语, 最后从“请求”引到“乞求”。相比于预设, 课堂的环节更加简洁、自然, 可见有时候利用一些生成会使课堂少走许多弯路, 然而生成是非常多的、不可捉摸的, 如何在这些生成中摘取自己有用的信息呢?

首先, 教师在课堂上要充分关注学生, 要忘却自我, 做到心中、眼中、意中都是学生。这不是说说废话、也不是喊喊口号, 如果有一丝的心不在焉、有一点的不屑, 不去认真关注学生的发言, 不去思索学生发言的价值, 不去判断学生的发言, 那就不可能及时捕捉到有价值的生成!

其次, 教师在课前要熟记教案, 对于要实现的目标、要实行的环节都应该胸有成竹, 胸有成竹后才能忘却自我, 才能在课堂上一心一意地关注学生、关注生成, 不露痕迹地把有价值的生成巧加利用。

三、在“层层深入”中有效朗读

朗读的形式多种多样, 诸如教师领读、自由读、同桌互读、分小组读、班级齐读、分角色朗读等等, 但这些朗读形式中真正有效果的、能激起学生内心情感的又有多少呢?我们常常告诉学生用怎样的语气读、用怎样的速度读、用怎样的轻重读, 却常常忘了教学生在领悟中读、在情境中读、在层层深入中读。而叶老师对于课文中小珊迪的外貌描写的句子的朗读指导中, 采用了层层深入的方法, 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教学案例】

(出示句子:这时走过来一个小男孩, 身上只穿一件又薄又破的单衣, 瘦瘦的小脸冻得发青, 一双赤脚又红又肿。)

师:同学们, 这就是我们的小珊迪, 你能读读这句话吗?

(第一次读)

师:读了这句话你有什么想说的吗?

生:珊迪很可怜, 当时天气很冷, 可他只穿了一件单衣, 又薄又破, 还赤着脚。

生:小珊迪应该又冷又饿, 你看他瘦瘦的小脸冻得发青, 脚又红又肿。

师:对啊, 这些感受是那么强烈, 现在你能带着你的感受再读读这句话吗?

(第二次读)

师:小珊迪那么可怜, 小珊迪是一个孤儿, 同学们, 你们知道怎样的孩子叫孤儿吗?

生:没有爸爸妈妈, 很小的孩子叫孤儿。

师:没有爸爸、没有妈妈, 还是个孩子, 可能会遇到哪些困难呢?

生:没有钱, 很穷!

生:没有爱, 会被很多人欺负!

生:没有衣服穿, 没有东西吃, 孤儿很可怜!

师:是啊, 我们的小珊迪是一个孤儿, 从小没有了爸爸妈妈, 多么可怜, 你们看他—— (生读这个句子)

(第三次读)

【思考】准确地把握课文的内涵, 真正激发出学生的情感是进行有效朗读的关键, 而这一切需要教师与学生利用文本进行层层深入的对话。叶老师的教学就充分体现了这一点:“请你先自己读读这句话”是初读, 把学生引入这一情境——“你有什么想说的?”是细读, 让学生在文本中深入体会——“孤儿可能会有哪些困难?”是补充读, 让学生感同身受。这样步步深入、环环相扣, 在情感上对学生进行一次又一次的渲染、熏陶, 让学生发自内心地读出了感情, 而不是仅仅停留在形式上。

上一篇:安全设施规范化与行为规范化下一篇:市场分析及战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