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名著滋润心灵的沃土

2024-09-27

让名著滋润心灵的沃土(共6篇)

让名著滋润心灵的沃土 篇1

让名著滋润心灵的沃土

当壁镇中心学校

张玉屏

笛卡儿说:“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读书可以使人开阔视野,陶冶性情,静心涤虑,提高人的修养。培养小学生的读书习惯,可以使他们扩大知识面,提高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并在潜移默化中受到良好思想的熏陶。同时,养成享受阅读的习惯可以让孩子拥有一个幸福快乐的人生。可现在孩子们读书经常只是一读而过,没有感悟,缺少思考。甚至更多的被“快餐阅读”所吸引,只注重故事情节,求一时之乐,没能让心灵受到真正的荡涤和启迪。但不朽的经典名著是前辈给我们留下来的精神瑰宝,凝聚了世代人类思想艺术的精华,可以陶冶思想情操,给人以深沉的思维空间。细心品读经典,可以受到典范语言的熏陶,使人沉静内敛,让心灵得以滋养。下面就读名著对孩子的影响谈几点自己的粗浅看法:

一、读名著,可以训练提高表达技巧,积累文学语言

“言之无文,行之不远。名著中除深刻的思想外,艺术手法和语言风格也让人赞赏,耐人品味。学生通过阅读这些作品,对提高表达能力,增强他们的文采,是最有帮助的。古人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其实学习和借鉴,永远是创造的前提。让学生阅读欣赏这些文学名著后,适当摘录一些精美的句段做些仿写练习,一定能学到很多表达技巧,使他们的文章富有文学感染力。

文学名著都是传诵已久、脍炙人口的篇章,一些文句早已成为警世励志的名言警句。比如,《红楼梦》中的“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假做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寒塘渡鹤影,冷月葬花魂”;《三国演义》中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胜为喜,勿以败为忧”,“得何足喜,失何足忧”,“干大事而惜身,见小利而忘命:非英雄也”,“成败有时,不可丧志”,还有“ 集思广益”“刮目相待”等大量成语。所以,学生认真阅读名著,可以达到“增添文采,充实内容”的效果。

二、读名著,可以滋养心灵,提高写作能力

积极引导学生重视文学名著的阅读,坚持有序地阅读文学名著,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使学生写出思想深刻、内容丰富、文采斐然的好文章。

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读名著时,让学生画一画,写一写,会让印象更加深刻。发现好词好句抄写下来,时常读背一下。日积月累,会让自己的写作水平有所提高。也可以组成一个“阅读沙龙”,有什么经典阅读书目、遇到的问题、好的阅读方法、阅读感受都可以在一起讨论、交流,使自己的阅读能力不断增强。此外,还可以给诗歌配画,让我们更好地了解诗歌的内容;做读书卡片,积少成多。写读后感,亮出自己的观点。让自己的阅读更有收获。

三、读名著,可以培养多方面的能力

1、感知名著内容的能力,其中包括理解、分析、概括能力,通过精读、泛读、速读来训练自己的能力。

2、鉴别、整合的能力,在阅读过程中通过圈、点、注、评、摘出其中的精华部分来提高自己的鉴赏能力。

3、电子阅读、查找的能力,即学生进入学校电子图书馆能够自主阅读有关书籍,具有能够上网快速调用网上阅读材料的能力。

四、读名著,可以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

读名著可以培养一个人的素养,让你心中有一种正确而优雅的为人处世观。名著凝聚了世代人类思想艺术的精华,可以陶冶思想情操,给人以深沉的思维空间。从小读经典名著,加以思考,对孩子的人格塑造有很大的好处。孩子通过这些不朽的文学作品而认识、感悟到的世界,对真善美、假恶丑的认识和理解,对人生哲理潜移默化的接受,比我们大人肤浅的说教要深刻得多、有效得多。

例如《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使我们拥有鼓舞自信、抗争命运的力量;《鲁宾孙漂流记》使我们懂得了要以良好心态面对生活中的挫折、困难、艰辛;《三国演义》让我们知道了历史风云变幻的奇妙;《海底两万里》让我们知道了环球游览的美丽。经常阅读可以起到以一当百的作用。

总之,名著可以培养一个人的素养,滋润我们的心灵;名著可以增强我们对“真、善、美”“假、恶、丑”的辨别,让我们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名著会活跃人的思维,改变对生活的错误看法。名著让我们的人生境界得到不断的提升。

让名著滋润心灵的沃土 篇2

在孩子眼中,《白雪公主》的漂亮善良、《丑小鸭》的苦难和希望、《海的女儿》中小美人鱼的勇敢善良,这些都给孩子们留下了至真、至纯、至美的感动享受,这份感动、这份情感希望能伴随孩子的一生,无论何时、何方,这份最美的情感能够成为他们心灵的底色, 成为他们情感中的主旋律。小学阶段尤其是低年级,希望他们被童话包围着,希望他们一直浸润在童话中。 让童话给孩子们养眼、养耳、养情、养性、养心。

一、阅读童话,走进童话

童话充满了迷幻色彩,对儿童具有强大的吸引力,带领学生进入童话文本的时候,就需要用充满幻想与谜团的方式,紧紧抓住孩子的心,引发他们强烈的阅读期待。

面对天真可爱的孩子,在上学前他们心中已经有了“小红帽”、 大灰狼,他们相信这一切都是真的,他们爱听故事,爱说故事,如何保护好他们这份爱听故事,爱幻想、爱探索的童心,满足他们的这份渴望,领他们走进这唯美的、诗意的童话世界,给他们读童话,讲童话,向他们介绍童话,此时抓住这宝贵的契机,是那么重要,因此我通过家长会、电话与家长交流,动员家长与孩子亲子阅读,共享童话的魅力,助燃了孩子的阅读。

此外,在引领学生有滋有味地朗读时,还应通过揣摩课文中的语言文字所负载的内容,特别是形象,体验语言文字所渗透的情感,进入童话的意境,从而使感悟更深刻、更高效、更有价值。

二、感悟童话、讲童话、演童话

童年本身就在上演着一部最完美的童话剧。

童话所承载的生命感悟,人生智慧,都寄寓在丰富生动的童话形象之中。 童话形象有一种天然的觉醒能力。

让孩子走进童话,很容易通过阅读简单的童话语言,发现童话情节、童话形象和童话审美的情感,孩子们走进童话,在虚拟的童话世界里感受真挚、美好、善良的情感。通过讲演,让孩子们去感悟童话包蕴的那份美好,让童话的语言感动孩子,让孩子在对文字的敏感体验中享受童话的美丽。每一个童话故事,都会唤起孩子温暖的体验,童话属于儿童,童话属于表演,许多优美的童话都具有表演性,要实现童话文本的内在化积蓄与生成性发展,最好的方式、 最儿童化的方式就是表演童话或移情体验。

在《纸船与风筝》的教学中,当我们带着一颗童心、带着对真挚友情的向往,与孩子们一道来到山顶期待一只只飘荡的风筝;来到小溪边,迎接一只只漂流的纸船,我们被一只只入情入境的小松鼠、小熊感动了,他们终于在含泪中和好了,他们不由得去握手、去拥抱。

童话所表现出来的美应该是一种“感性”。

至今,当孩子们谈到友情的话题时,还会想到“纸船与风筝”中的松鼠与小熊,是啊,童话在带给孩子们无穷享受的时候,他们走进童话认识了一个又一个可爱、有趣的,读后让他们难以忘记的人物。

童话故事是富于想象的,想象是童话的翅膀,这就决定了童话教学必须注重挖掘童话中的情感因素, 激发学生内心深处那根情弦,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让孩子在想象中感受童话故事的情节, 融入童话故事的意境,走进童话的心灵。

三、喜爱童话,创作童话

有了大量的阅读做基础,孩子们也特别想编写童话。

在学课文的时候,先让孩子们补写文本留白,如《雪地里的小画家》还会有谁的脚印?

在教学《酸的和甜的》时,先让孩子们看图,用自己的话说一说他们看到的内容,然后再看这几幅图,把说的内容写下来,之后,再让孩子们根据书上的内容对照自己的表达找优点与不足, 当孩子们说出精彩的语句、词后,及时肯定、鼓励,让他们知道,原来编童话、编书很简单。

有了足够的信心,他们开始自由编,没有任何畏难情绪,都跃跃欲试,他们写出了《新乌鸦与狐狸》,其中写道:狐狸跟着香味 “飘”了过来;《小龟兔赛跑》中的小狗不喜欢小猫打呼噜,搬到了马路上,汽车太吵了,搬到了花园里,知了太吵了,最后又搬了回去, 后来小狗睡觉时,小猫捉老鼠,小猫睡觉时,小狗看门,这样,他们都睡好了……通过创编、想象、表演、对比等多种形式,巧妙地将道理的感悟、内容的理解、语言的揣摩、情感的体验、语言的表达有机融合在一起,实现言意兼得。

虽然还很稚嫩,但看着沉浸在浓浓的兴趣中,在与各种小动物、植物花草,倾心交谈,抚摩它们受伤的肢体时,他们按自己的想象、意愿编织出了美好的善良、顽皮、勇敢、坚强、智慧,是的,童年一定要让孩子们浸润在浓浓的童话中,吸收营养、滋润心灵,他们的外表没有白雪公主的漂亮,没有经历“丑小鸭”的苦难,没有小美人鱼的奇遇,但不管怎样平淡、普通、优越、超常,这些童话般美好的品质,将带他们走向更温暖的地方,童真永存,美好的希望就会永存。

摘要:童话是孩子们的世界,孩子们的世界是童话的世界。让童话走进孩子们的生活,阅读大量经典的童话,让孩子们浸润在童话中,让童话给予孩子们养眼、养情、养性、养心,丰富他们的心灵,滋润他们的心灵,让童话的至真、至纯、至美成为孩子们心灵的底色,永存美好的希望。

让童话滋润孩子的心灵 篇3

关键词:童话;阅读童话;滋润心灵;放飞心灵

充满奇妙的想象、奇异的故事情节、浓厚的幻想色彩、生动的语言,使一切不可能成为可能,这就是童话,这就是童话的魅力。

在孩子眼中,《白雪公主》的漂亮善良、《丑小鸭》的苦难和希望、《海的女儿》中小美人鱼的勇敢善良,这些都给孩子们留下了至真、至纯、至美的感动享受,这份感动、这份情感希望能伴随孩子的一生,无论何时、何方,这份最美的情感能够成为他们心灵的底色,成为他们情感中的主旋律。小学阶段尤其是低年级,希望他们被童话包围着,希望他们一直浸润在童话中。让童话给孩子们养眼、养耳、养情、养性、养心。

一、阅读童话,走进童话

童话充满了迷幻色彩,对儿童具有强大的吸引力,带领学生进入童话文本的时候,就需要用充满幻想与谜团的方式,紧紧抓住孩子的心,引发他们强烈的阅读期待。

面对天真可爱的孩子,在上学前他们心中已经有了“小红帽”、大灰狼,他们相信这一切都是真的,他们爱听故事,爱说故事,如何保护好他们这份爱听故事,爱幻想、爱探索的童心,满足他们的这份渴望,领他们走进这唯美的、诗意的童话世界,给他们读童话,讲童话,向他们介绍童话,此时抓住这宝贵的契机,是那么重要,因此我通过家长会、电话与家长交流,动员家长与孩子亲子阅读,共享童话的魅力,助燃了孩子的阅读。

此外,在引领学生有滋有味地朗读时,还应通过揣摩课文中的语言文字所负载的内容,特别是形象,体验语言文字所渗透的情感,进入童话的意境,从而使感悟更深刻、更高效、更有价值。

二、感悟童话、讲童话、演童话

童年本身就在上演着一部最完美的童话剧。

童话所承载的生命感悟,人生智慧,都寄寓在丰富生动的童话形象之中。童话形象有一种天然的觉醒能力。

让孩子走进童话,很容易通过阅读简单的童话语言,发现童话情节、童话形象和童话审美的情感,孩子们走进童话,在虚拟的童话世界里感受真挚、美好、善良的情感。通过讲演,让孩子们去感悟童话包蕴的那份美好,让童话的语言感动孩子,让孩子在对文字的敏感体验中享受童话的美丽。每一个童话故事,都会唤起孩子温暖的体验,童话属于儿童,童话属于表演,许多优美的童话都具有表演性,要实现童话文本的内在化积蓄与生成性发展,最好的方式、最儿童化的方式就是表演童话或移情体验。

在《纸船与风筝》的教学中,当我们带着一颗童心、带着对真挚友情的向往,与孩子们一道来到山顶期待一只只飘荡的风筝;来到小溪边,迎接一只只漂流的纸船,我们被一只只入情入境的小松鼠、小熊感动了,他们终于在含泪中和好了,他们不由得去握手、去拥抱。

童话所表现出来的美应该是一种“感性”。

至今,当孩子们谈到友情的话题时,还会想到“纸船与风筝”中的松鼠与小熊,是啊,童话在带给孩子们无穷享受的时候,他们走进童话认识了一个又一个可爱、有趣的,读后让他们难以忘记的人物。

童话故事是富于想象的,想象是童话的翅膀,这就决定了童话教学必须注重挖掘童话中的情感因素,激发学生内心深处那根情弦,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让孩子在想象中感受童话故事的情节,融入童话故事的意境,走进童话的心灵。

三、喜爱童话,创作童话

有了大量的阅读做基础,孩子们也特别想编写童话。

在学课文的时候,先让孩子们补写文本留白,如《雪地里的小画家》还会有谁的脚印?

在教学《酸的和甜的》时,先让孩子们看图,用自己的话说一说他们看到的内容,然后再看这几幅图,把说的内容写下来,之后,再让孩子们根据书上的内容对照自己的表达找优点与不足,当孩子们说出精彩的语句、词后,及时肯定、鼓励,让他们知道,原来编童话、编书很简单。

有了足够的信心,他们开始自由编,没有任何畏难情绪,都跃跃欲试,他们写出了《新乌鸦与狐狸》,其中写道:狐狸跟着香味“飘”了过来;《小龟兔赛跑》中的小狗不喜欢小猫打呼噜,搬到了马路上,汽车太吵了,搬到了花园里,知了太吵了,最后又搬了回去,后来小狗睡觉时,小猫捉老鼠,小猫睡觉时,小狗看门,这样,他们都睡好了……通过创编、想象、表演、对比等多种形式,巧妙地将道理的感悟、内容的理解、语言的揣摩、情感的体验、语言的表达有机融合在一起,实现言意兼得。

虽然还很稚嫩,但看着沉浸在浓浓的兴趣中,在与各种小动物、植物花草,倾心交谈,抚摩它们受伤的肢体时,他们按自己的想象、意愿编织出了美好的善良、顽皮、勇敢、坚强、智慧,是的,童年一定要让孩子们浸润在浓浓的童话中,吸收营养、滋润心灵,他们的外表没有白雪公主的漂亮,没有经历“丑小鸭”的苦难,没有小美人鱼的奇遇,但不管怎样平淡、普通、优越、超常,这些童话般美好的品质,将带他们走向更温暖的地方,童真永存,美好的希望就会永存。

(作者单位 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包钢二十二小)

让名著滋润心灵的沃土 篇4

一、围绕主题, 精选合适的诵读内容

根据四年级学生的特点, 以“主题式经典诵读”为核心, 应把诵读的内容主要放在古诗文的诵读之上, 每周确定一个主题, 每天学习一篇古诗文, 一周共五首。在内容、主题的选取上, 可以依据节日、季节以及与语文教材相配合等因素加以综合考虑, 这样学生既学有兴趣, 又能提高诵读的实效。以下是我在开展诵读活动时的诗文安排 (部分) :

第一周, 主题为“秋日私语”, 诗文有:《秋词》【唐】刘禹锡、《秋思》【唐】张籍、《山居秋暝》【唐】王维、《子夜秋歌》【唐】李白、《秋夕》【唐】杜牧;第二周, 主题为“望月抒怀”, 诗文有:《关山月》【唐】李白、《秋宵月下有怀》【唐】孟浩然、《八月十五夜月》【唐】杜甫、《望月怀远》【唐】张九龄、《霜月》【唐】李商隐;第三周, 主题为“依依惜别”, 诗文有:《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唐】王渤、《送友人》李白、《芙蓉楼送辛渐》【唐】王昌龄、《别董大》【唐】高适、《于易水送人》【唐】骆宾王……

二、策略探究, 寻找恰当的诵读模式

在确定内容的基础上, 如何让学生更有兴趣和热情地诵读经典, 是需要研究的重点。因为只有采取合适的策略, 才会使“经典诵读”持续而有效地开展起来, 让它真正成为学生语文学习的辅助, 也能成为教师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1.“晨诵+课省+周课”的经典诵读基本程式

晨诵:每天早间, 把今日要学习的古诗文打在屏幕上, 学生到校后第一件事就是在自己的采蜜本上抄下, 并试着自学。晨读开始, 教师便组织学生诵读, 分别采取个别读、小组读、集体读等形式诵读。在熟读成诵的基础上, 再让学生讲讲古诗文的大致意思, 不要求很精细的字、词、句的理解, 如果学生感到有难度, 也可以由教师讲解。最后仍然让学生继续诵读, 并记在心里。

【诵读古诗《子夜秋歌》晨读片段】

师:谁来试着读一读这首诗? (一生读)

师:有没有读得不正确或不恰当的地方?

(学生自由回答, 教师评点)

师:下面请你自由诵读, 读出诗的韵味来。

(学生自由读、指名读、齐读)

师:谁能大致说说这首古诗的意思?

生1:“万户捣衣声”应该是洗衣服的声音吧!

生2:这应该是一个秋天的晚上, 皎洁的月光下, 有人在思念着什么?

…… (最后教师大致讲解意思)

课省:即在语文课始, 用2~3分钟抽背当日的古诗文, 然后再集体背诵, 以达到巩固的目的。这一环节主要是及时掌握学生诵读的情况是不是达到预期的目的。另外, 教师选取的故事有很多与课本的主题一致, 所以课前背诵古诗也是为了引出新课的教学。如在教学《尺有所短, 寸有所长》一课时, 我们正好在诵读宋代诗人卢梅坡的两首《雪梅》诗, 其中的“梅须逊雪三分白, 雪却输梅一段香”正好与本课内容息息相关。

周课:在每周五的两节校本课上, 专门安排一节经典诵读课, 对一周来所学习的同一主题的古诗文进行一次综合性学习。让学生在诵读的基础上, 对不同诗人在不同诗歌里所表达的意境、情感等的异同作比较, 从而提升对经典诗文的感知, 并由此衍生再学习一些诗文。下面是我的一堂“周课”设计。

【主题式经典诵读课例《雪花飘飘》】

主体诗文:《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北风行》《春雪》《观雪》《梨花》

诵读积累:《雪望》《咏雪》《夜雪》和毛泽东的《沁园春·雪》

综合实践:收集咏雪的诗句, 欣赏音乐和图片, 开展课外阅读活动。

整体设计: (1) 整体感知—复习旧知

(2) 复习旧知—研读《咏雪》—体验雪意象

(3) 诵读积累—拓展延伸

(4) 研读《沁园春·雪》—意象整合—即兴创作

2.“朗诵+吟诵+美诵”的经典诵读基本范式

在“不求甚解”“咀嚼涵泳”的大前提下, 为防止诵读方式单一, 效率低下等问题, 我们在“晨诵、课省、周课”的诵读过程中, 不断变换花样, 用不同的诵读模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果。在众多的方式中, 我提炼出了三种基本的模式, 即朗诵、吟诵、美诵。

朗诵就是学生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文, 背诵诗文。朗诵式诵读教学设计的五个策略:结合主题, 整体设计教学情境;释词解字, 读正确、读流利;把握节奏, 读出韵律;品词析句, 读出韵味;体验意境, 熟读能背。

吟诵是我校国学经典主题式教学的基本方法。我们引导孩子读诗时不仅要“高声朗读, 以昌其气”, 还要讲究“密咏恬吟, 以玩其味”。在学生能正确诵读、在一定领悟的前提下, 用吟唱的方式诵读诗文, 还可配上音乐, 从而进一步入诗境, 更深切、更具创造性地领悟诗的内涵, 激发学古诗的兴趣。

美诵就是完成一个单元的学习之后, 教师鼓励学生对经典古诗词进行改写、扩写、仿写, 诗配画和诗化作文等, 学生通常会很感兴趣。美诵还可以通过学生出主题诵读板报、手抄报等方式得以体现。

3.“勤劳小蜜蜂+诵读小诗仙”的经典诵读激励机制

任何教学活动都离不开评价与激励, 经典诵读要使学生长久地保持新鲜感和持续力, 就更需要一套完整的评价体系。教师在开展“主题式经典诵读”的过程中, 可以紧紧抓住学生自己创作的采蜜本 (每日积累的古诗文) 和古诗文的诵读两方面进行评价奖励。在学期结束时, 评出“勤劳小蜜蜂”“诵读小诗仙”若干名。其中“勤劳小蜜蜂”的具体要求为:有完好的采蜜本;每篇古诗文抄录清楚整洁;在古诗文的旁边都能配上插图等等。“诵读小诗仙”的要求为:每天及时背诵诗文, 一学期古诗文积累达到100首等等。

让活动滋润孩子们的心灵 篇5

【关键词】农村 少先队工作 特色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全国轰轰烈烈地展开,为少先队工作的创造性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作为一名新时期的农村少先队辅导员,应该考虑的是如何使我们的孩子在今后的竞争中脱颖而出,如何在新形势下,把我们的少先队活动搞活、搞好,这是我们少先队工作的重中之重。在研究如何搞好新时期少先队工作的过程中,我做了以下探索:

一、少先队活动与校本课程开发整合的必要性

杜威曾指出:“所谓人的成长,就是在于环境相互作用过程中更新自己。”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方文化育一方人。从课改的理念中,我们得到启发,少先队教育要在校本课程建设中发挥自己独特的优势,必须营造少先队教育的文化,对学生生活环境施以影响,围绕队员的兴趣爱好等开展活动,为学生营造一个真实的、感性的、生动的、丰富的生活世界。

当今社会要求人与世界和谐共生,要求学科文化向生活世界回归并与“大众文化”融合,要求人格整体发展。学生的素质是在活动中综合生成的,少先队不仅要关注学生知识与技能的掌握,更要注重其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所以,少先队教育应自觉投入课程改革中,与少年儿童精神世界的成长整合。

二、少先队工作要体现地方特色

新课程的综合实践活动,能让少先队员参与,在实践活动中,亲身感受到实践活动的方方面面,既丰富了队员的生活,开拓了队员的视野,又增长了队员的能力。我们应倡导以体验教育为基本途径,坚持贴近农村少年儿童的实际,坚持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广泛开展丰富多彩、寓教于乐的体验教育活动,让少年儿童在参与中接受教育,体验快乐。我们为此做了以下工作:

1.聘请农业科技校外辅导员:利用有利的地方特色,我们学校组织所有同学去参观了铁皮石斛种植基地。在那里,我们聘请了当地的种植专家带领大家参观了多种不同的铁皮石斛,为我们介绍了它的特性和价值。在学校大队部的帮助下,创设一系列适应农村、适应儿童特点的农业科技特色活动,以其教育性、多样性、生动性和趣味性,培养学生学习农业科学知识,应用农业科学成果的自觉性。

2.建立种植小基地:学校充分利用了操场上的一块农地,进行了划分,每班都能有自己的种植基地,让每个同学都能体验农作的乐趣。学生们参与的积极性特别的高,有的班级种植蔬菜,甚至还种上了水果,如今种植基地里有茂密的瓜藤,也有刚长新叶的杨梅树。学生们一旦激起了种植的兴趣,在吃水果时就想着留下种子进行培育。这也为少先队工作增添了新的素材。

3.开展“特色章”争章活动:“雏鹰争章”活动作为少先队素质教育的重要载体,已在广大基层少先队组织中全面实施。基础章、兴趣章、特色章等已成为孩子追求进步的目标。在农村,根据实际,因地制宜,按需要选设一些“特色章”,开展争章活动,为队员们提供了更广阔的天地。队员们可以通过争章活动,弘扬民族文化,增长生活知识,学习劳动技能,提高实践能力。

如:我们这里都是走读的学生,学校根据不同的村进行了分组,放学回家时就一个村的一起回家,让高年级的哥哥姐姐同学照顾小弟弟小妹妹,特设立“护幼章”,通过争章活动培养了学生团结互助的精神;每个班都在老师的指导下在学习种菜,特设立“种菜章”,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引导学生从小树立劳动观念和科学观念。“特色章”争章活动的开展,推进了农村少先队的素质教育。

三、少先队工作要创设多样活动

1.让队员在争章活动中长知识,提高素质:作为一名辅导员,组织队员参与雏鹰争章活动,一定要根据少先队的教育目标,充分考虑少年儿童的要求和特点,依据教育活动的主题,让孩子们自主地选择活动方式和参与形式;要根据少先队教育活动的内容,充分考虑少年儿童的认知水平和能力,通过多种方法启发他们,引导孩子们去寻求真理;要根据少先队教育活动的要求,充分考虑活动的条件和可能,鼓励孩子们不断为自己确立努力的目标,发现自己的潜能,看到自己的进步,不断加深对新生事物的认识,总结参与活动的体会,使他们真正成为活动的主人。

2.让队员在文艺、审美教育活动中接受教育:科技和艺术活动,是队员们十分喜爱并非常乐意参加的活动,同时也可以调动孩子们的积极性、激发他们的兴趣、通过他们的身体力行感受成功的体验教育活动。辅导员要善于抓住这一渗透体验教育思想的有利契机,结合农村的实际情况,挖掘教育资源,多为队员创设活动项目,让队员自主选择。要扩大活动面,营造全校性的氛围。让队员们在征文比赛、科技小制作、绘画和书法、诗歌朗诵、手抄报、合唱比赛等各种科技活动和艺术文体活动中,寻求真知、大显身手,体验成功。作为辅导员要寻找更多的活动载体,要通过开展“六一”、“元旦”、“国庆节”、“教师节”等重大节日纪念日庆祝活动,培养少先队员健康的审美观和高尚的共产主义情操,激发爱国热情。

3.开展少先队内的大型传统活动:如:(1)科技节,师生接受热爱科学、创新精神、遵纪守法的教育;(2)体育大课间,师生受到吃苦耐劳、为集体争光、为校争光、团结合作教育;(3)艺术节,师生受到团队精神、集体荣誉的教育;(4)读书节,师生受到优秀作品的熏陶。

4.科学整合课程内容:与学科教学整合。新课程讲求队员学习、活动内容的整合。有些学校为加强少先队工作,把少先队活动与综合实践 活动整合,而更多的学校和老师更注重把任教学科与活动 整合,如结合语文课开展的收集中华传统文化活动、结合数 学科开展的统计活动、结合英语科开展的给外国友人指路 活动等。通过课程的整合,解决学科教学任务与队活动之间 的矛盾,也充分地调动队员们的活动积极性与主动性。

总之,开展少先队活动有多种形式和有多种渠道。作为一名农村少儿工作者,要根据当前形势,充分挖掘学校的优势,找出一条适合农村实际的新路,在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当中,真正发挥出少先队组织的教育功能。让具有五十多年光辉历史的少先队,在新时期以它特有的朝气蓬勃的姿态,在素质教育过程中发挥出不可替代的特殊作用。

【参考文献】

[1]沈家门小学 . 少先队活动融入新课程的思考和实践 [J]. 2011-03-09.

[2]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J].2011-03-09.

[3]张华.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本质[J] .全球教育展望.2001(8).

[4]刘爱化.提高少先队活动的“质”与“量”[J] .辅导员,2005(12).

[5]郭元祥.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管理问题[J] .全球教育展望.2006(2).

让名著走进学生的心灵 篇6

语文教师必须起到“领进门”的启发作用,必须对中学生名著阅读做认真的思考,探索出切实可行的新途径。帮助学生选择好名著,一方面根据课标要求,另一方面根据学生的实际需求,既迎合中学生的心理,又可让学生有选择的阅读。阅读名著要有正确的方法。要用“心”去读,即主体投入地感性地阅读,也许你读完作品,只有一些蒙眬的感觉、若隐若现的人物身影,只有说不清、道不明的情感涌动,尽管你不能对作品的主题、结构、写作技巧等做明确分析,但其实你已经进入了文学的世界,这样的第一感觉可称之为原初感觉,是以后的文学分析的基础。因此,教师应当注意引导学生阅读时情感的融入。当然,要做好别人的导师,教师自己要先涉猎名著,融入名著。

教师和家长应帮助学生建立阅读名著的合理运行机制,做好以下指导工作:激发阅读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老师可以将课本作为导入名著的引子,让学生延伸阅读,这解决了语文课堂的功利性太强,沉闷呆板的问题。另外,可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具,让学生了解名著的作家简介和故事背景等信息,还可向学生展示拍摄了影视作品的名著,欣赏相关音乐等,这样的名著阅读就不再是手捧厚厚的“砖头”那么枯燥无味了。视觉冲击比文本冲击效果大,学生的阅读兴趣也随之被调动起来了。

引导学生探究反思。学生的阅读存在差异性,学生的智慧也是有限的,况且又处在阅读能力的提高过程中,如果仅仅让学生独立思考,可能会出现“百思不得其解”的情形,所以老师应该鼓励学生,对有价值的焦点问题,组织讨论、辩论等。以学生为主体,经过学生自己积极思考,相互探讨,在矛盾中展开积极的思维,能引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和积极性。

合理安排时间。在不影响学生课业的情况下,指导学生根据自身实际情况,争取每天用半小时的时间有计划地阅读名著,这样的阅读便是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着,效果很好。当然,对于名著不能平均着力,一个时间只死啃一本;也不能摆出博览群书的派头一目十行、一天一本。如果本本都泛泛而读,到头来就像笨熊掰玉米,掰一个丢一个,满地狼藉却食不果腹。应该反过来,慢慢地品味一本书,神定气稳反复“咀嚼”。

定期考察阅读情况。虽说给学生制订了一个严密周全的阅读计划,但处于青春期的学生自制力不是很强,这就需要老师像个卫生监督员一样定期地检查学生的阅读情况,保证他们阅读的进度与效果。如何考察呢?可以整个年段半个月统一组织一次半月考,这样不仅引起他们的重视,也考察了他们的阅读能力与效果,可谓一箭双雕,一举两得。

举办读名著报告会。以年段为单位每学期举办一次读书报告会,要求每班推选一位同学上台作报告,可以是感知名著的美情美意、赏析名著优美的语言、经典对白,也可以是分析人物形象等。《简爱》中的经典对白在学生中广为传诵:“你认为,就因为我贫穷,低微,不美,矮小,我就没有灵魂,也没有心吗?……一同站在上帝的跟前,彼此平等!”这样借助声情并茂的语言,依靠形象的力量,引导广大学生分辨什么是真善美,什么是假恶丑,从而以美陶冶学生的情感,启发学生的心智,净化学生的灵魂。 让学生互相推荐经典作品。学生中有很大一部分存在逆反心理,他们对老师推荐的、大纲规定的书目偏偏不感兴趣,或只是草草阅读应付了事,而同学之间看的书则竞相传阅。这样我就适时引导学生互相推荐看过的经典作品,并要求写推荐理由。有个同学在推荐《野性的呼唤》时说:“我每天都过着饱食足衣、养尊处优的生活,被过多的关爱遮拦了视线,挡住了我对生活残酷一面的认识。因此我总觉得我正确性里面潜伏的种种潜能都被这些爱无声息地埋没了。只有当我被生活的长鞕驱使,不得不真实地面对生活中残酷的一面时,这些潜能才会被激活。可这种机会对于我来说太少了。因此我必须学会全方面地了解生活。《野性的呼唤》一条狗巴克的命运,向我提示了生活的另一面,介绍了残酷的生存法则。”这是推荐名著的学生中最具有代表性、最能够激励全班同学的一位。

综上所述,中学生的名著阅读状况虽不容乐观,但事在人为。进入名著这个广阔的天地,虽有学生仰望文学大厦时望而却步,但引导得法却可以让他们触摸到名著那最感人的神经,感受到名著那贴心的呵斥、深沉的震撼和久远的回味,从而能够真正地“悦”读名著,提高自己的语文能力。我们要引导他们增强阅读主人的意识,激发他们不断阅读的求知欲。让阅读伴随其一生。

上一篇:《野草》阅读答案下一篇:拔河大赛-比赛的作文8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