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的优越性

2024-06-14

传统文化的优越性(共9篇)

传统文化的优越性 篇1

1 传统膳食结构可传承性

《素问・脏器法时论》: “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和而服之,以补精益气”,这是最早关于膳食结构的记载,也是几千年来的择食原则。传统的膳食结构以谷物为主食,肉类、水果和蔬菜为辅食,坚持低脂、高蛋白、高纤维素饮食。“故谷不入,半日则气衰,一日则气少矣”告诉我们谷类乃人类维持机体运动的基础物质。几千年来,中国人民始终坚持平衡膳食观,合理搭配饮食。近年来,国内外越来越多的研究证实了中国传统膳食结构才是最科学的膳食结构,《中国健康调查报告》报告了美国康乃尔大学、英国牛津大学和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6年的合作研究结果:20世纪80年代,我国人民各种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发病率远低于西方发达国家,这与中国传统膳食结构密切相关,可见传统膳食结构的可传承性。传统膳食结构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我们需矢志不移地坚持弘扬其优越性。

2 独特的烹调技艺 注重色香味

我国的烹调技艺历史悠久、经验丰富,素以选料讲究、制作精湛、品种多样著称于世,是我国宝贵的文化遗产之一。[2]烹调技艺的精湛在于即使是同一种原材料,通过不同的烹调方法,也可以做成色香味截然不同的美食。我国传统的烹饪、调味技法堪称一绝,“烹”是指烹饪原料熟制成菜肴的操作过程,方式多种多样,其制作过程重在掌握火候,如清蒸鱼,火候不到则生,过火则老。而“调”则指原辅料的搭配和调味料的使用。通过调制,使菜肴美味可口、色泽诱人,《吕氏春秋・本味篇》云:“调和之事,必以酸、苦、甘、辛、咸。其先后多少,其奇甚微,皆有自起。”调味料所需数量和加入的先后顺序都有讲究 。可见,中国传统烹饪技艺之细腻无与伦比。

[浅谈中国传统饮食文化的优越性]

传统文化的优越性 篇2

众所周知, 兴趣是一种带有趋向性的心理特征, 当一个人对某种事物发生兴趣时, 他就会主动地、积极地、执着地去探索, 因此, 导入的质量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兴趣、好奇心、求知欲。学生一旦对某种事物产生好奇, 便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例如:在教学《利息和利率》这一课时, 教师利用活动课的时间带学生到银行去参观, 利用摄像机记录过程。并以自己的压岁钱为例, 让学生模拟储蓄、取钱, 观察银行周围环境, 特别要记录的是银行的利率, 学生记的时候就开始产生问题了:“利率是什么啊?”“为什么银行的利率会不同啊……”对于学生的这些问题, 我微笑不答, 只是表扬他们观察得很仔细, 然后就让他们带着问题去预习新课。由于是学生自己发现问题, 自己来解决问题, 从而在课堂上, 学生可以通过多媒体展示参观过程找到符合实际需要的储蓄方式。这样培养学生养成了留心周围事物, 有意识的用数学的观点去认识周围事物的习惯, 并自觉的把所学习的知识与现实中的事物建立联系。又如在教学“轴对称图形”时, 教师利用众所周知的京剧脸谱激疑, 引入课题:“同学们, 你们知道中国戏曲艺术的瑰宝是什么吗?”学生回答“京剧”。教师接着引题:“京剧是国粹, 京剧脸谱的古老而绚丽深受世界各国人士的喜爱。老师也收集了一些京剧脸谱的精美图片, 你们想看吗?”在学生期待的目光中, 教师紧接着用电脑课件逐个演示不同的京剧脸谱, 那一张张富有民族韵味的京剧脸谱的呈现, 激发了学生探究新知的兴趣。“请你在欣赏时留心观察, 哪个脸谱在图片设计上与众不同?为什么?”学生通过观察, 很快地发现了包拯的脸谱图片与众不同:额头上出现了不对称的“月牙”。在区分对称和不对称的脸谱图片后, 引出课题。这样进行教学, 让学生自始至终兴趣高涨, 最大限度地调动了学生多种感观的同时参与, 师生乐在其中, 对完成教学目标任务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多媒体对数学问题的动态展示

多媒体对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的呈现是传统教学手段无法满足的。例如:在教学“画圆”时, 老师不用作示范, 就让学生自己想方设法大胆尝试:“你们会画出标准的圆形吗?看谁的方法最好最多?”这样, 学生的好奇心、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了, 人人动手、动脑, 大胆探索, 很快, 大部分学生都知道并学会用圆规及借助圆形物体 (如墨水瓶、茶杯盖、硬币等) 画圆的方法。这时候, 老师表扬他们主动参与、积极探索, 然后用电脑演示画圆的方法。学习数学是为了生活服务, 在学会用圆规画圆的基础上, 利用现代化手段向学生展示了体育老师利用铁锹画圆的过程, 课堂上的气氛立刻活跃起来:“老师画圆的方法是应用圆规的原理。”“老师右脚尖的位置是圆心!”“我还知道从老师脚尖到铁锹尖端是圆的半径!”……学生的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 在此基础上, 教师又进一步提问:“体育老师让我带给你们一个问题, 如果想画一个半径为10米的圆, 你们有什么办法吗?”这样, 进一步激发了学生的兴趣, 不知不觉地把学生引入探究活动中。通过操作实验, 终于又发现了用标杆和绳子可以画较大的圆。教学“圆的面积”时, 在复习了割补、转化的方法后, 让学生大胆猜想:“圆的面积公式怎样推导?猜一猜, 它能转化成什么图形?”然后学生以组为单位, 尝试推导圆的面积公式。让学生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体会转化方法, 并找到不理解的问题, 以便解决。学生手中的圆可以8等分、16等分, 然而32等分、64等分……却再难以进行操作, 在此时, 教师适时的利用多媒体的优越性, 通过电脑将变曲为直的过程清晰地展示在学生眼前, 渗透极限思想于无形之中。在问题解决后, 学生充分发挥了自己的主体性, 使其主动参与分析、综合、推理、演绎等思维活动, 经过拼摆, 有的学生利用圆的十六分之一, 把它看作一个小三角形, 求出一个再乘16;有的学生利用割补转化的方法, 将等份的圆转化成长方形、平行四边形、梯形三角形, 用不同的方法自己得到了圆的面积公式。

三、多媒体对长篇幅内容的展示, 减轻教师负担

如:在“圆的直径有几条”、圆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等问题教学中, 由于无法充分展示“无限增加”的效果, 使学生信息量不足, 接受起来比较困难, 而多媒体介入课堂教学就较好地解决了这一难题。由于多媒体技术“动”性强, 因而传递信息量大、速度快, 再加上交互性又强, 使高密度、大容量的训练和信息交流成为可能。这样教师可以精心组织课堂中学生的学习活动, 优化了教学。简化了教师为节省上课板书时间, 课前准备了大量小板贴, 把板书内容逐条写上;为增加课堂练习量, 把各式习题都抄在小黑板上。至使上课出现“纸条到处贴, 黑板到处挂”的现象。

四、极大的资源共享性

多媒体课件不仅仅局限于书本知识, 它利用网络等渠道搜集各类资源来扩充课堂。课件中所使用的图片、声音、动画、影像等材料也大多是从网上下载。各个层次的学习者和教育者都可通过网络迅速的获取和分享各类丰富的教学内容、教学经验、教学理论、教学动态、教学指导、教学统计资料等教育信息。教师可从多角度去扩展知识点, 添加各种材料, 使课件更充分的发挥辅助教学的功能。同时也可改善教师的知识结构, 并在教师教学方法和教学观念上也会产生影响。教学课件由各类优质资源构成, 这使资源得到充分的利用, 也使老师学生得到更好的教学和学习资料。

信息技术在数学课堂教学中的高效运用, 是数学课堂教学改革的必然趋势, 信息技术不仅仅是一门单独的学科, 更是数学及其它学科教学的重要手段。在教学中恰当地运用多媒体, 那么它一定会成为我们课堂教学的重要辅助手段, 能优化我们的课堂教学, 大大提高我们的教学效率。

摘要:数学教学是一门抽象性、逻辑性很强的学科, 传统教学方法只是告诉了学生最后的结果, 而没有告诉学生为什么会得到这个结果, 使学生没有一个感性的认识, 只能靠自己的理解去消化它, 无形中给学生创设了一个难以逾越的鸿沟。

传统文化的优越性 篇3

关键词 中国传统文化 思想道德 优越性

一、人与自然方面:天人合一,民胞物与

“天人合一”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总体性概括,也是中国传统文化基本精神中最根本的一条。《易传·文言》中说,“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先天而天弗违,后天而奉天时”,归结到人的身上,“天人合一”反映的是一种既能认识自然规律又能顺应自然规律的“天人合一”的人格操守。

二、个人自身方面:自强不息,重视伦理纲常、道德教化和理想人格

(一)自强不息

自强不息的精神是中国传统文化思想在国人生存态度上的集中体现,它标志着传统文化中人的主体能动性和高度自觉性,也是对中华民族整体人格状态的历史概括。《周易》中“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孟子》中“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体现的都是这种精神。

(二)重视伦理纲常和道德教化

重视伦理纲常和道德教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特质之一。中国传统文化素以人为本位,所以伦理道德受到特别的重视和提倡,而中西方在伦理与道德之间又有着巨大的差异。西方人的伦理思想建立在以个人为根本的基础上,而中国人的伦理思想建立在以家庭为根本的基础上。在中国人的观念里,人与人的关系素有“五伦”之说,也就是五种人际关系,即君臣关系、父子关系、夫妇关系、兄弟关系、朋友关系。这五种关系中最重要的是家族关系。在五种关系中,家族关系占了三种,而君臣关系是父子关系的扩大,朋友关系是兄弟关系的扩大,如“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即反映了朋友关系和兄弟关系间的联系。

(三)理想人格

中国传统理想人格理论是从儒家文化中凝结和升华出来的,以中国儒家哲学为中心的基本传统价值观中,其所传播的价值信念即为一个君子人格在现实世界中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承担精神和责任意识。在这种精神背后隐藏的是对理想人格的追求,是对“人”这一群体的普遍关爱,即仁爱的情怀,它是在长远的中国历史社会发展下的产物,它使中国社会形成了一个坚定明确的社会集体意识:公而忘私、讲风骨、重气节。儒家道德的特点是:富于理想主义、人文主义和实践理性精神,它追求自我完美,力图通过提高道德塑造理想人格。

三、人与人之间:厚德载物,兼容并蓄

诚如《易经》所言“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君子当以一颗宽厚仁慈的爱心来对待世间万物。中国传统文化中厚德载物的兼容精神,不仅对中国文化的向外输出起了巨大的促进作用,也对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起着推动作用。在当今世界一体化,经济全球化的大潮中,世界各国之间的距离变得越来越小,相互之间联系的更加紧密,传统的坐井观天、盲目排外只会自取灭亡,只有谋求共同发展,倡导厚德载物、兼容并蓄的精神互补才能真正实现双赢。

四、个人与国家方面: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中华民族具有悠久的爱国主义传统。春秋时期的孔子周游列国,著书立说鼓励人们为了国家、民族而奋斗;孟子的“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强调国人要居安思危;战国时期的屈原曾言:“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满腔的救国壮志至死不渝;汉朝的苏武出使匈奴为求战争平息,被迫在荒芜的草原牧羊几十载无怨无悔;西汉时期贾谊为国家强大而主张改革,被贬长沙仍余心不改;范仲淹、陆游、岳飞、顾炎武、林则徐等无数仁人志士为了国家民族的利益,置生死于不顾,哪里还会去考虑自己的祸福得失呢?封建社会的中国,无论是处于太平盛世抑或是遭受外族入侵,国难当头时总有人能为了国家兴亡奔走呼号,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甚至不惜以一己之力挺起民族的脊梁。

五、结束语

中国传统文化包容并蓄、一脉相承,在实践中不断吸收先进文化来充实自身,从而汇聚成灿烂的华夏文明而源远流长。近年来部分高校已经开始实行国学教育,核心价值体系正在逐步建立。但仍需注意的是传统文化当中仍有许多不尽科学合理的地方,当下国人在取其精华的同时要去其糟粕。只有创造性地运用传统文化中的精髓部分并将其发扬光大,才能最终实现中华名族的伟大复兴、中华文化的世界大一统。

参考文献:

[1]司马迁.史记·报任安书 [M].北方文艺出版社,2007.

[2]周易·乾·文言[M].中国文献出版社,1980.

[3]孟子.孟子[M].中国文献出版社,1980.

[4]董仲舒.春秋繁露[M].中华书局,1982.

对比的优越性作文350字 篇4

所以我们在推动的时候完全没有必要把他说的那么绝对,就好像自己是柯南一样发现了这个世界的真理。

世界的社会情况也不是非黑即白那么简单。

只是如果有机会你就必须要去认识一下这个世界的面貌。他其实从一开始就带着那么多复杂的因素,根本就不是一件事,两件事就可以轻易说的清楚的`。

就好像你也有机会去其他的地方游玩,也可以看得到其他的小区是什么样的装饰,有着什么样的环境背景。

所以你也可以通过这样的对比来反映你自己身上的不足和你自身环境当中所带有的局限性。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优越性体现 篇5

艰苦卓绝的斗争,使人们的心靠得更近、贴得更紧。充分发挥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巨大优越性,一定要进一步加强社会管理体制的建设和创 新。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我们社会管理的任务和内容比过去要繁 重和复杂得多,对加强社会管理、创新社会管理体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抓紧建立健全各 种应急机制。做好应对各种困难和风险的准备,不仅要落实到思想和工作上,而且要落实到 制度和机制建设上。目前,我们在一些方面已经形成了应急机制,并在实践中发挥了很好的 作用。但从全社会来看,预警和应急机制还很不健全。要进一步深入研究、统筹考虑,注意 借鉴国外在这方面的有益经验,切实加强我国应急机制和能力建设,努力形成一套集中领导、统一指挥,结构完整、功能全面,反应灵敏、运转高效的应急机制,以提高我们应对各种突 发事件和风险的能力。现有的应急机制该完善的要进一步完善,亟需建立的应急机制要抓紧 建立,同时要加强各种应急机制的协调配合,使它们能在应对各种突发事件中形成合力。要 建立健全社会动员机制。迅速、有效地组织充足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是成功应对突发事件 的关键。要坚持和发扬我们在社会动员方面长期形成的好传统、好做法,同时要大力创新社 会动员的方式方法,综合利用经济、政治、法律等手段,建立健全组织和动员人民群众参与 应对突发事件的有效机制,建立健全调动全社会人力、物力和财力应对突发事件的有效机制,努力使我国社会主义制度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越性进一步制度化。要建立健全社会管理机 制。社会管理机制对应急机制建设起基础性作用。有了良好的社会管理机制,平时社会管理 工作搞得扎实深入,需要应急的时候应急机制就能更好地发挥作用。各级政府要进一步完善 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职能,提高社会管理水平,改善公共服务质量。处理新形势下人民内 部矛盾和各种社会矛盾的有效机制、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机制、城乡社区管理机制等,是社会 管理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要进一步抓紧建设。社会管理机制涉及方方面面,要统筹安排,逐项加强,同时要注意加强各种社会管理机制之间的衔接,形成对全社会进行有效覆盖和全 面管理的体系。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制度,是我们党长期奋斗和艰辛探索的必然选择,是中国历史上最广 泛最深刻的社会变革。改革是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充满生机和活 力。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始终不渝地坚持社会主义,进行社会主义改革,充

分发 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我们就一定能够更好地把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伟大事业不断推 向前进。

社会主义优越性问题,是一个重要的理论和实践问题,也是一个关系到坚持“两 个基本点”、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信心与凝聚力的重大问题。深入研究、正确 看待社会主义的优越性,特别是探讨如何进一步发挥社会主义的优越性,有着深 远而现实的意义。

一、社会主义在本质上确有优越性 社会主义的优越性,是指社会主义的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的优越,即社会主 义制度的优越。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是由它的本质特征和基本原则决定的。具 体讲,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包括三层含义:一是指社会主义根本制度是优越的,而 不是说现行的一切具体制度和作法都尽善尽美; 二是说社会主义社会现状的主流 是优越的,而不是说社会主义社会的一切都完美无缺;三是指社会主义制度建立

之后经过主观努力可以发挥优越性,而不是说公有制建立后立即就会自然而然地 变得无比优越。毛泽东同志在 1957 年谈到社会主义制度时指出:“我国现在的社会主义制 度比较旧时代的社会制度优胜得多。如果不优胜,旧制度就不会被推翻,新制度 就不可能建立”。(《毛泽东著作选读》甲种本下册第 461 页)关于社会主义制 度优越性的表现,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章程》 作了概括,指出:“从根本上说,社会主义制度消除了资本主义制度本身无法克 服的固有矛盾,具有资本主义制度不可比拟的优越性。社会主义使人民真正成为 国家的主人,日益摆脱剥削制度和生产资料私有制形成的旧思想旧习惯,日益提 高共产主义的觉悟,日益形成共同的理想、共同的道德和共同的纪律。社会主义 充分发挥人民的积极性、创造性,有计划、按比例、高速度地发展社会生产力,满足社会成员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全国 代表大会文件汇编》第 92 页)。从根本制度的本质特征看社会主义优越性,它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 先表现在它能够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马克思主义认为,一个社会制度是否适 应生产力发展的要求,适应的就是先进抢夺睥社会制度,不适应的就是落后的、腐朽的社会制度。社会主义制度是适应社会化大生产的必然要求而建立起来,它 能够以资本主义不可比拟的速度发展社会生产。这是由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决定 的。第一,社会主义实行生产资料公有制,从根本上消除了资本主义制度固有的 矛盾,使无产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成为生产资料的主人,这样就能

调动和发挥全 体劳动人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以国家主人翁的姿态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和才 智,积极参加社会主义建设。第二,社会主义实行按劳分配、共同富裕的原则,它否定了资本主义按资分配,即“劳而不获、获者不劳”的剥削制度,使消费者 的分配与劳动者付出的劳动数量和质量紧密结合起来,从而极大地激发劳动人民 的积极性。第三,社会主义在公有制基础上实行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克服了资本 主义社会的生产无政府状态,使国民经济能够有计划、按比例、迅速协调和稳定 的发展。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还表现在,它能够在社会生产力迅速发展的基础上,不断满足社会成员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在资本主义社会,生产的目的是为 了追求更多的剩余价值。在社会主义国家,生产的目的是为了满足人民群众日益 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因此,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人民群众的物质和文化 生活水平日益得到提高。我国职工的年平均工资,1952 年为 446 元,1980 年上 升为 762 元。我国农民的生活水平,1982 年同 1978 年相比,农民家庭平均每人 的纯收入增长 92.2%。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还表现在它的政权是工人阶级和劳动人民的政权。在 社会主义社会里,劳动人民成为国家和社会的主人,可以通过各种途径管理国家 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各级国家工作人员都是人民的 公仆,人民对他们有选举权、监督权和罢免权。这样高度的社会主义民主,是社 会主义在政治上优越于资本主义的根本标志。它必然极大地促进社会主义经济事 业的巩固和发展,创造出比资本主义更高的劳动生产率。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另一个重要表现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人民物质文 化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使人们逐步得到全面的发展。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的物 质生产和物质分配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从而制约着人的 发展。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劳动人民不仅参加物质文明建设,而且参加精神文明

建设。社会非常注意为其成员的全面发展提供物质条件。劳动者在改造客观世界 中,逐渐摆脱剥削制度长期形成的旧思想、旧习惯,树立共产主义的新思想、新 风尚。同时,也在不断提高自己的科学文化水平。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社会主 义精神文明,造就了社会主义公民之间民主、平等、团结、互助的新型人际关系,这也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体现。

二、现实的社会主义制度已初步显示了它的优越性 二十世纪的世界历史证明,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理论是正确的。根据这些基 本理论建立和

发展起来的社会主义制度在 70 多年的实践中,已初步地显示了它 的先进性和优越性。

1、社会主义不断发展和状大,已成为 20 世纪最伟大的实践。从本世纪初到 50 年代,社会主义从无到有,从少到多,世界三大洲先后有 15 个国家在共产党 的领导下走上社会主义道路。在这占世界人口总数近1/3 的社会主义国家中,实 现了生产资料所有制的伟大变革,消灭了剥削制度,实现了劳动人民当家作主,他们为实现和发展社会平等、民主、自由的光辉事业在努力奋斗,在经济和社会 发展方面取得了空前的进展和成就。到 80 年代,这些原来经济基础大多数都比 较落后的社会主义国家,工业总产值已占到世界工业总产值的 2/5,国民收入已 占到世界国民收入总额的 1/3。社会主义的兴起,支持和促进了亚、非、拉民族 解放运动的蓬勃发展,沉重打击和瓦解了帝国主义的殖民体系。同时,社会主义 国家的存在和发展,是制止和战胜帝国主义侵略战争、保卫世界和平的伟大力量 和中流砥柱。

2、社会主义国家经济的发展显示了公有制能够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优越 性。十月革命前的沙皇俄国,是一个资本主义发展比较落后的国家。当时俄国在 世界经济中的地位微不足道。拥有世界观 1/6 土地和 1/13 的人口的俄国,十月 革命胜利前,工业总产值只占世界总产值的 2.7%,仅及美国的 6.9%,德国的 17.2%,英国的 22%。但是,经过仅 60 年的发展(期间还有二次世界大战的破坏),大大缩小了苏美之间的经济实力的差距。到 1982 年,苏联工业总产值已成为美 国的 80%,苏联国民收入已成为美国的 67%; 1986 年,苏联石油产量为美国的 140%,生铁为 286%,钢为 214%,铁矿为 504%。

3、社会主义中国 40 年建设取得了举瞩目的成就。旧中国是半殖民地半封建 社会,经济非常落后,工业更是落后。40 多年的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巨大历史 性成就,尽管其中有过不少曲折和失误,但社会主义制度已初步显示出来的优越 性都是不能抹杀的。在工业建设方面,1988 年同 1949 年相比较,工业固定资产 原值由 124 亿元增加到 10641 亿元,增长 85 倍左右。煤、电、钢铁、纺织等工 业的生产能力十几倍地增长,现在我国已建成了独立的、门类比较齐全的工业体 系。社会生产力得到巨大发展,1953--1988 年,国民生产总产值平均增长 7.1%, 国民收入平均每年增长 6.9%。1988 年,我国社会总产值、国民收入、国民生产 总产值分别达到 29847 亿元、11770 亿元、14015 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分别 为 1949 年的 38.3 倍、18 倍和 198 倍。钢铁、煤炭、原油、电力、棉纱等主要 产品都居世界前奏位。

我国国民生产总值已居世界第 8 位。

三、社会主义优越性的发展关键在于体制改革和路线政策 社会主义制度确有优越性,这不仅为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所阐明,而且为社会 主义实践所证实。但是,社会主义优越性在实践中能否真正充分地发挥出来,还 有待于人们的主观努力,有赖于我们在社会主义实践中积极创造条件,还需要靠

人们的辛勤劳动。历史经验和现实告诉我们,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能否发挥出 来,关键在于体制和路线政策。

1、按照社会主义发展规律办事。我们要努力学习,深刻领会马克思主义关 于社会主义社会的科学论述,认真总结社会主义发展的实践经验,不断加深对 “什 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认识,按社会发展规律和自然发展进行社 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社会主义是是人们自觉建设起来的社会制度。同任何其它事 物一样,社会主义也有其自身的发展规律,这种规律是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我们只能认识它,研究它,顺从它,而不能改变它,违背它。否则,就要受到历 史的惩罚。建国以来,我们在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中,既有伟大的成就,也有巨大的失败和挫折;既有正面的经验,也反面的教训。成就和失误,经验和 教训,都是同社会主义发展规律的认识和把握有关系。无产阶级夺取政权之后,特别是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上完成之后,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就应该转 到经济建设上来。这是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理,也可以说是社会主义自身的要 求,是社会主义的内在规律。1957 年以前和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们把 经济建设作为中心,所取得的成就举世瞩目。相反,在有些时期搞了“以阶级斗 争为纲”,忽视了发展生产力,使社会主义建设遭受了挫折。事实说明,认识和 把握社会主义发展规律,是极其重要的。当然,社会主义事业是人类历史上崭新 的、伟大的事业,对它的发展规律的认识,不是轻而易举的,同时也需要有一个 过程。因此,我们要努力学习马克思主义和自然科学知识,深入实际,调查研究,善于总结,不断探索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发展规律。这样,我们就可以少走或 不走弯路,把工作搞得更好,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椎间孔镜脊柱微创技术的优越性 篇6

Thessys椎间孔镜脊柱微创技术原理

Thessys椎间孔镜脊柱微创技术的目的是通过在椎间孔安全三角区、椎间盘纤维环之外,彻底清除突出或脱垂的髓核和增生的骨质来解除对神经根的压力,消除由于对神经压迫造成的疼痛。其手术方法是通过特殊设计的椎间孔镜和相应的配套脊柱微创手术器械、成像和图像处理系统、以及双频射频机,共同组成的一个脊柱微创手术系统。在彻底切除突出或脱垂髓核的同时,清除骨质增生、治疗椎管狭窄、可以使用射频技术修补破损的纤维环等。使用椎间孔髓核切除术可以精确的对椎间盘进行手术而不触及健康组织。由于Thessys椎间孔镜脊柱微创技术是在纤维环之外做手术,因此可以最大程度地保持纤维环的完整性和保持脊柱的稳定性,在同类手术中对病人创伤最小、效果最好。

Thessys椎间孔镜脊柱微创技术代表一种全新的记住微创手术概念。可以开展从颈椎到腰5骶1所有节段的椎间盘突出、椎间孔成型和纤维环修复。手术的满意疗效可以达到75%-90%。由于它的诸多优越性,目前国际脊柱外科领域已经公认椎间孔镜髓核切除术在将来会和发展完善的关节镜一样成为该领域的主导地位。Thessys椎间孔镜脊柱微创技术的优越性

Thessys椎间孔镜脊柱微创技术是一套完善和成熟的技术,由著名的德国脊柱外科医生Thomas Hoogland(汤姆.胡兰德)等人在实施超过千例成功的手术后才开始向全世界推广。它主要具有以下一些主要优越性:

 病人仅需局部麻醉,不需要全麻。在病人完全清醒状态下做手术。手术中可以随时发现病人的反应。 通过很小的经皮切口到达手术部位,最大程度地降低手术中和手术后感染的危险性。

 和显微手术技术不同,为了确定位置和清除突出或脱垂的髓核,椎间孔入路的方法不需要部分切除椎间韧带(黄韧带)、锥体或椎间关节(锥体板切除术)。也不需要切断躯干肌,增加术后稳定性,减少伤口愈合疼痛。

 较少的骨组织受到伤害,减少血液渗出和神经根区域的疤痕形成。手术后恢复快,术后一天病人就可离开医院。大多数病例可以进行门诊手术。病人可以尽快回到工作岗位和保证高质量的生活。

 独特的套管和手术器械设计,可以发现和保护神经根,保护硬膜外及神经周围静脉系统、防止静脉淤滞和慢性神经水肿。此外,可以减少神经周围和硬膜外瘢痕形成。

 不会损伤好的硬膜、神经韧带结构,减少神经根拴系的发生。运用工作套管可以减少椎旁肌肉的损伤及失神经支配。而开放手术中对椎旁肌肉的剥离和牵拉往往会损伤椎旁肌肉和使肌肉失神经支配。此外,还可以防止术后节段性不稳定和滑脱的发生。

 对包容型椎间盘突出,椎间盘内手术减压手术保护后纤维环及后纵韧带的完整性,从而减少术后椎间盘突出复发的几率。Thessys椎间孔镜脊柱微创的手术方法

为了精确确定突出或脱垂的髓核的位置和性质,以及椎间孔骨质增生的情况,手术前要进行彻底的临床和神经-骨科检查。影像学检查,特别是CT和MRI是精确确定髓核大小、位置和性质的重要手段。最后通过椎间盘造影来确诊。合适的病人体位和从皮肤到达疝出的椎间盘入路的精确设计是获得良好的手术结果的关键。可以根据突出或脱垂的髓核的位置和性质选择侧卧位或俯卧位。

THESSYS将方法和技术结合在一起,可以做从颈椎到腰5骶1所有的椎间盘髓核摘除,纤维环成型,切除骨质增生等手术。任何隔离椎间盘片段或突出都可以通过这个系统立即摘除。使用这个方法到达疝出的椎间盘的特殊途径是通过椎间孔安全三角区,在椎间盘脱出时,椎间孔通常很窄。受影响的神经根从头侧发出,通常被纤维组织和/或骨性锥体包绕。为了不刺激任何接近椎间孔的神经,并保证安全到达椎管,椎间孔的尾部(安全区)有特殊设计的钻孔器1毫米1毫米的扩大。在放射线控制下使用阶梯式的导丝和3节段穿刺套管,从THESSYS手动器械盘插入椎间孔,器械盘内装有多种导杆,导管,工作管腔和先前提到的冠状做钻孔器。通过钻开骨性物质,使椎间孔逐渐加宽。这个过程使得可以安全的到达脊柱腔。使用脊柱针可以获证实纤维环撕裂,椎间盘物质的的脱出和/或隔离的精确位置。通过这个通道和特殊开发的脊柱椎间孔镜,使用特殊研制的钳子,抓紧器和打孔器摘除引起严重放射症状的脱垂的物质。

THESSYS可以用于任何突出的椎间盘微创伤手术。所有隔离的椎间盘物质和腰部脊柱的脱出(包括第5腰椎和第1骶椎间隙)都可以使用整个系统在局麻下经侧方的椎间孔摘除。整个系统的使用适用于任何由疝出的椎间盘或较大的突出引起的神经根症状或长期疼痛,保守治疗不能获得足够的改善。马尾综合症代表了要立即手术的指征。对于任何疝出的椎间盘的手术,THESSYS手术也需要术前彻底的磁共振,计算机断层和常规的放射线影像检查。椎间孔镜脊柱微创技术代表一种全新的脊柱微创手术概念。可以开展从颈椎到腰5骶1所有节段的椎间盘突出、椎间孔成型和纤维环修复。手术的满意疗效可以达到85%-90%。由于它的诸多优越性,目前国际脊柱外科领域已经公认椎间孔镜髓核切除术将占据这一领域的主导地位。

其手术方法是通过特殊设计的椎间孔镜和相应的配套脊柱微创手术器械、成像和图像处理系统、以及双频射频机,共同组成的一个脊柱微创手术系统。在彻底切除突出或脱垂髓核的同时,清除骨质增生、治疗椎管狭窄、可以使用射频技术修补破损的纤维环等。由于Thessys椎间孔镜脊柱微创技术是在纤维环之外做手术,使用椎间孔髓核切除术可以精确的对椎间盘进行手术而不触及健康组织。因此可以最大程度地保持纤维环的完整性和保持脊柱的稳定性,在同类手术中对病人创伤最小、效果最好。

传统文化的优越性 篇7

关键词:少数民族,优秀传统体育项目,学校体育

前言

当今体育不是西方体育一枝独秀,而是各民族体育相互争辉、互相融合的时代,即“体育全球化时代”。“体育全球化是一个整合过程,它是在整合奥林匹克文化的同时,也在整合着其他民族的传统体育文化,具体表现为不同的体育文化逐渐积极地进入了奥林匹克文化体系。他们在丰富奥林匹克文化体系的同时,也使得各自的本质特征朝着更具魅力和强势的文化发展。”[1]但是环顾我国民族体育项目,却发现我国传统体育项目面临着生存危机,特别是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多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已经消失了,一方面是,经济的转型和生活方式的改变;另一方面是,不会保护和保护不当成为了少数民族体育项目濒危的“催化剂”。纵观我国传统体育项目的发展现状,发现“中国武术的保护传承好于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与中宣部、教育部特制定的《中小学开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实施纲要》要求的,体育课适量增加武术内容有很大的关系。”[2]说明学校体育课增加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是保护传承民族传统体育的重要途径之一。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保护,可借鉴武术的学校发展之路,在少数民族聚居区域的中、小学开设本民族优秀传统体育项目教育。

“传统”不仅仅要理解为“过去的”,或者“过去已有的”,其实传统应当包括“历史上形成的”和“流传至今的”这两个要素。[3]本文谈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是指那些现实中依然存活、流传至今,并具有积极文化精神、能够代表本民族的传统体育项目。少数民族聚居区的中、小学校开展民族体育教育,它的优越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 普及性

乔晓光先生说:“一种文化的兴衰往往依赖于拥有这种文化的人数”。随着我国九年制义务教育的实施,基本上已达到村村有学校,人人有学上。教育部统计显示,截至2001年,中国少数民族人口较为集中的地区适龄儿童入学率达98%,力争在2010年,少数民族聚居区和西部地区实现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西藏各级各类学校在校生数也达到53万,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96.5%,农牧区入学率达到99.7%。中国国家民委副主任丹珠昂奔2007年3月介绍,中国专门规划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发展提出了“四通五有三达标”,其中包括在人口较少的民族聚居区也要有学校,使九年制义务教育达到国家的扶贫纲要。通过这样广泛的九年义务制教育,在中、小学体育课中开增设传统体育内容,经过九年系统的体育教育,不久将使少数民族优秀传统体育项目达到在本民族地区、聚居区的普及,通过普及力争达到更多的人能够认识它,了解它,并且学习掌握一、两项本民族优秀传统体育项目。

2 原真性

“原真性”是定义、评估和监控文化遗产的一项基本因素。[4]原真是一地原有的,是一地所固有的,是有地域特色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原汁原味的延续和发展的,是真的,而非假的,是原本的,而非复制的、假冒的,它是忠实地,而非虚伪的。只有保持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原真性”,才能保持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代表的民族文化。

但是现在由于经济利益的驱动,热闹的市场运作模式和商业性开发,过度功利的体育竞赛方式,使得各项虚假加工的民族体育项目在各个“民俗村”定期上演,形成了“快餐式”的传统体育项目表演。这样的发展,忽略了传统体育项目的民族文化内涵。这样的组织表演,只是简单的形式模仿,没有对传统体育项目深刻的收集、整理、分析和再发展,使得传统体育项目的“形”与“魂”割裂。暂时的红火过后,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依然在生存和发展的窘境中挣扎。学校体育中加入传统体育项目,没有利益驱动,只有对本民族传统体育知识的渴望。通过对传统体育项目系统科学的学习,维护了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形式和文化意识的内在统一,营造了一个良好的,持续有序的发展环境。真正维护继承了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原真性。

3 独特性

少数民族传统的独特性,主要表现在“活态性、地域性、民俗性、群体性”。“活态性”这种“活”本质上表现他是有灵魂的,这个灵魂,就是创生并传承他的哪个民族(社群)在自身长期奋斗和创造中凝聚成的特有的民族精神和民族心理,集中体现为共同的信仰和遵循的核心价值观。[5]“北人善马,南人善舟”,指的就是地域环境对传统体育项目的培养。地域环境不同,能够开展的体育项目各具千秋,如蒙古族广阔的草原形成了赛马、射箭、布鲁等体育项目,青海高原地区形成的赛牛和类似于花儿会的农耕体育,有丰富山资源的广西却形成了以攀爬为主的“抢花炮、爬坡杆”等传统体育项目。近年来,随着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加大,很多民俗文化节也重新得到举办,举办规模也在加大。很多传统体育项目就是民俗节的主要表演节目,如侗族“斗牛节”、蒙古族的“那达慕大会”,鄂温克族的“来阔勒节”。传统民俗节日是传统体育项目的真正舞台,这个舞台好于让歌手去维也纳金色大厅。学习了本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后,学生们培养了民族认同感,树立民族自豪感,改变以往引进国外的、外来的才是先进文化的旧观念。各地中小学校可就地取材,容易开展本地区的喜闻乐见传统体育项目,体现民族体育的地域性,增加了传统体育项目的群众基础,使得传统体育项目的民俗性和群众性也得到了保持。传统体育项目的开设,不仅有利于本地区民族体育的发展,还丰富了中小学体育课堂内容,解决了少数民族学校体育器材短缺和场地不足的困难。

4 多样性

一直以来,我们都在强调体育的“多样性”,以寻求中华民族体育在世界体育中的位置。在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保护传承中“多样性”同样不容忽视。我国55个少数民族中,几乎每一个少数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传统体育活动。根据生产方式,生活环境不同,少数民族体育项目可分为游牧民族体育项目、农耕民族的体育项目、渔猎民族的体育项目和草原民族的体育项目。即为同一类项目也有多种类别,如舞龙,流行湖南的有三人龙、竹叶龙、扁担龙、滚地龙;河北的摆字龙;浙江的荷花龙、拼字龙;云南的水龙;江苏的片龙、罗汉龙等等。各民族各地根据自己的生活习惯,就地取材创造了各种形式的龙文化,形成了我国丰富的传统体育项目。多样性不是通过引进和学习就能够形成的,它是由当地特有的文化、生活方式、劳动方式、民俗风情决定的。各民族地区的中小学,虽然只学习本民族传统体育,但是对于全国却形成了形式多样,各具特色的民族体育项目。

5 培养后备人才

我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保护传承上,遇到的困难之一就是民族传统体育人才的缺乏。现有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后备人才少于跆拳道、空手道、瑜伽等外来引进体育人才,中小学校中开设传统体育后,将会培养民族体育“现有的体育人才”和“将来的体育人才”。我国中小学生知道奥林匹克的历史,不知道我们民族传统体育的历史。奥林匹克的书籍资料多余民族体育资料。在少数民族居住区的中、小学校,开设本民族传统体育,由于上课的需要,教师就需要编写一些适合本校的“校本教材”,做一些民族传统体育的研究,他们会成为民族传统体育的现有人才。学校体育增加了传统体育,不仅仅使传统体育得到普及,还储备了“专业人才”。克服了“我国高等体育院校和体育系现行的民族传统体育课程设置上看,高等教育还基本处于知识‘普及’的阶段”。[6]可以直接进行深层次的教育。

6 结语

保护传承我国少数民族优秀传统体育项目的任务还“任重而道远”,依托学校体育发展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只是我们探索的一条道路。实际的实施中还将会有很多的困难,欣慰的是有许多民族地区的中小学体育教师已经开始着手进行了,并且取得了很好的效果。通过少数民族优秀传统体育项目学习,加深了下一代对民族文化的认识和理解,同时提醒作为本民族的一员,对保持和延续本民族文化的责任和义务。

参考文献

[1]孟峰年.全年化时代中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特征及发展趋势[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5(6)

[2]郭守静,郭志禹.以武术弘扬民族精神的历史回顾与教育策略[J].体育文化导刊,2006(7).

[3]邱丕相.全球文化背景下民族传统体育发展的思考[J].体育科学,2006(8):63-65.

[4]徐卫.关于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思考[J].南方文物,2006(1):96-100.

[5]贺学君.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理论思考[J].江西社会科学,2006(1):33-37.

探索小学电教识字的优越性 篇8

关键词:识字;电教识字;学习兴趣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15-334-02

如何让处于小学语文识字教育阶段的学生更好地了解、掌握、运用文字,成为我们新时代教育工作者的研究课题。本文从传统识字教学法的缺失和弊端进行分析,引出电教识字这一新兴教学手段的优越性研究,进而探寻新的教学方法,让学生真正地体会到汉字之美,语文之美。

一、传统识字教学法的缺失和不足

1、教学方法单一,很难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传统的识字教学一直以来以抄写和默写作为识字教学法,大部分的学校都要求学生每天要抄写或默写一定量的汉字,给学生造成了沉重的负担。不但没有把该认、该记的汉字认清,而且可能会造成学生对语文学习的抵制,产生强烈的抵制情绪。

2、学习汉字的层次性不清晰,形象认读到抽象识记脱节

汉字的学习是有其独特的学习层次,从初级的认读到二级的书写到三级的应用,层次不同,难度也不同。学生认读的汉字越多,笔画越多、越复杂,包含的内容就越多。传统的识字教学并没有划分层次,更多地注重汉字的默写,学生对汉字很难有形象上的记忆和思维,造成从形象认读到抽象识记的脱节,无形中形成一个不懂—强记—默写—厌学—不懂的学习怪圈。

二、现代电教识字法的优越性.

电教识字教学法,顾名思义,即将声音、文字、图画、动画、视频等形式合理组合的技术,以此来创造生动有趣的环境,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率,而进行的小学识字教学方法。相比传统的识字教学法,它有着无与伦比的优势。

1、电教识字有利于培养兴趣,激发求知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为我们揭示了怎样才能取得好的学习效果,那就是对学习的热爱。小学生因为自身生理、心理等方面的原因,对自然界的许多事物耳闻目睹后,只是稍有所知,但概念并未完全形成,强迫识字,只能是“硬写、死记、早忘、考差”。电教识字可以更好地利用儿童智力发展的最佳时期,充分发挥小学生天真活泼,思维活跃的年龄特征。教师运用电教等多种声光电手段,积极挖掘教材本身所蕴涵的创新因素,把快乐带进课堂,让知识充满课堂,让学生在参与中深切感受到学习的乐趣,游戏的乐趣,创造的乐趣,把枯燥、乏味、重复的简单机械记忆变成生动、活泼、有趣的识安活动,改变学生原有的“要我学”,为“我要学”、“我爱学”,真正做到“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力争营造出一种自主、协作、创新的新型课堂教学情境,寓教于乐。

在小学四年级的识字教学中,我常常通过先图、再字、后意,使学生先形成感性认识,再形成理性认识,最后形成概念,熟记字形和字意,收到了较好的效果。如教“波浪滔滔”、“惊涛骇浪”时,我先投影出两幅主题为“波浪滔天”的画图,在学生对画面有初步感知后,出示“波浪滔滔”、“惊涛骇浪”两个词,再讲解含义,区别“滔”与“涛”的意思,并配合海浪声,让学生边观察、边朗读、边理解、边记忆,很快完成了教学任务,学生不但区别了两个字的含义,同时加深了字形的认识。

2、电教识字有利于听说读写,整体提高学生的识字水平

听说读写的能力是学生语文水平的直接体现,而这四者不是单一的,独立的。电教识字是把躺着的书面文字,用声音和图像立起来,增强了语言文字的可感性。同时,识字教学的过程又是一个眼、脑、口、耳协同活动的过程,当老师或学生诵读时,眼睛所感知的文字,耳朵所听到的声音,口耳相传,目视口诵,大大强化了对语感对象——课文的理解。因此,让学生通过电教的方法直接进行识字教学是提高听读水平比较有效的方法。

同时,四年级的识字教学是结合课文的学习,运用电教等教学手段在边识字、边理解、边分析中,不仅陶冶了学生的思想情操,更感染了学生的心灵,它往往比单纯的死记硬背更能使学生掌握。

另一方面,语文课文都是经过编者精选的优秀而规范的文字作品,学生通过电教这一特殊的教学手段,反复理解背诵多次触摸课文中的语言文字,不断直接地接受到作家规范而优美的文笔的潜移默化,脑子对言语表达的反映就会更快捷、准确、敏感,这样就能有效地促进写作水平和口语表达水平的提高。从读得通到写得通,从读得有感情到写得有情趣,诵读使学生逐渐习惯文章的用词造句,加速了口语和书面语的沟通,使学生的思维趋于精密,文字表达和口头表达趋于流畅和准确,大大促进了“说写”水平的提高,这都是电教识字的功劳。

3、电教识字有利于课程标准,顺利完成教学计划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意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造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它说明教师已经从过去的课堂主导者变为引导者,教学重心要从以教师为主转变为以学生为主,使学生成为学习和发展的主体。但是,低年级儿童的语文学习并没有明确的目的性,他们的注意力具有随意性和不稳定性。这就使得苦口婆心的说教、枯燥乏味地训练效果不佳。现代科技的结晶——多媒体技术为我们提供了一把打开成功之门的金钥匙。

在我平时的语文识字教学中,经常会出现学生因为随意性和不稳定性,造成他们对很多汉字区分不清或直指不清的情况。毕竟常用字有3500之多,音同形异、形近意远、音形难辨的汉字也很多,小学生认识事物往往只注意大概轮廓,而分不清细微处。诸如“己”和“已”,“元”和“云”等一类汉字。在上课时,我运用投影来更换偏旁,把容易写错的字建“易写错字库”帮助学生区别辨析,直观性、形象性、生动性增强,效果颇佳。

三、对电教识字未来发展的展望

传统文化的优越性 篇9

彭海红

1992年春天,88岁高龄的邓小平前往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视察,发表了著名的“南方谈话”,回答了长期以来困扰和束缚人们思想的一系列重大问题,被誉为“改革开放的第二个春天”。

在邓小平的一系列谈话中,有一问题很重要,却没有引起人们的特别关注。1月18日下午,在长沙火车站,当时的湖南省委书记熊清泉向邓小平汇报说湖南在大灾之年仍能夺得农业大丰收时,邓小平说:“这样的大灾害,不要说第三世界国家受不了,就是发达国家也受不了。只有我们中国,依靠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依靠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才能战胜这么大的灾害。”1月23日上午,邓小平在珠海询问过广东农民的收入情况后又说:“去年受了这么大的灾,没出大问题,我们承受得了,而且解决得很好。这就是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在短短的几天时间里,邓小平两次谈到了我国农业中所体现的社会主义优越性这一问题,足可见他对这一问题的重视。我国农业中所体现的社会主义优越性也正是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制度优越性之所在。

一、什么是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

学术界对现代农业的界定不尽相同,但比较一致的认识是,现代农业是相对于传统农业而言的,它是以广泛应用现代科学技术、普遍使用现代生产工具为重要标志,以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资源产出率和农产品商品率为主要目标的社会化的大农业。

有学者指出,我国目前人均耕地面积仅有1.41亩(不到世界平均水平40%),且耕地规模狭小、耕地质量较差,其中中低产田占耕地总面积的2/3以上,不利

于推广农业高新技术。2030年我国人口将达到15亿,按照最乐观的估计,城镇化率可达到70%,这意味着在短短20年中,将有3亿多人从农村进入城镇。即使如此,仍然有四五亿农民生活在农村。这样的现实,决定了我国不能采用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高补贴、高风险的农业发展模式。

现代农业必然是以现代科技为支撑的社会化大农业。传统的一家一户的农业生产方式根本不能符合现代农业的发展要求。2007年中央1号文件明确指出,我国所要发展的现代农业,就是要“用现代物质条件装备农业,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用现代产业体系提升农业,用现代经营形式推进农业,用现代发展理念引领农业,用培养新型农民发展农业,提高农业水利化、机械化和信息化水平,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农业素质、效益和竞争力”。这说明,我国所要发展的现代农业至少应该具备现代物质条件、现代科学技术、现代产业体系、现代经营形式、现代发展理念和现代化的农民等几个要素,并体现出较高的水利化、机械化和信息化水平,较高的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农业劳动生产率以及较高的农业素质、效益和竞争力等几个重要特征。

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必须加快农业增长方式由传统粗放经营向现代集约经营的转变。根据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的要求,家庭经营提高集约化水平,就要向采用先进科技和生产手段的方向转变,增加技术、资本等生产要素投入;统一经营要提高农户的组织化程度,向发展农户联合与合作,形成多元化、多层次、多形式经营服务体系的方向转变,发展集体经济、增强集体组织服务功能,培育农民新型合作组织,发展各种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鼓励龙头企业与农民建立紧密型利益联结机制,着力提高组织化程度。

中国发展现代农业,在坚持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基础上,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探索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在当前农村基本经营制度下,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至少有以下几种方式:一是,鼓励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促进土地向种植大户集中;二是,在鼓励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同时,也应尊重当地农民意愿,允许土地向村(组)集体经济组织集中,允许他们探索适合当地条件的土地适度规模经营形式;三是,通过发展社会化服务体系,使分散的小农户在生产经营上实现与市场经济的对接,也是提高规模化经营程度的一种有效途径。

村级集体经济组织作为社会化服务体系中基础最好且最重要的内容与层次之一,在加快农业增长方式转变和加快农业经营方式转变中发挥着重大作用。无论是促使家庭经营提高集约化水平,还是提高农户的组织化程度,增强统一经营能力,都离不开村级集体经济的发展壮大。大力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壮大集体经济实力,使分散的农户联合起来形成社会化大生产,从而在发挥家庭分散经营活力的同时更好地体现集体统一经营的优越性,更好地顺应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要求。

二、集体经济制度是农村的根本经济制度

正是在深刻认识到一家一户小生产局限性的基础上,以毛泽东为代表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领导广大农民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合作化运动,将土地私有化基础上的小生产改造成为公有制基础上的集体化生产。尽管后来遭遇了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巨大挫折,中国农民却由此走上了由落后的、分散的小农逐步向紧密团结在中国共产党周围、坚定地走社会主义道路的社会主义新型农民转变的道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随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逐步推行,人民公社制度逐步退出了历史舞台,但农业集体化的制度成果即农村集体经济制度却保留下来,并且成为农村改革和发展的制度基础。

在农村改革之初,邓小平支持农民对包产到户的探索和实验。但是,他却始终认为农村改革和发展的最终方向是集体经济;认为,农业“最终要以公有制为主体。”1980年,针对有人认为实行包产到户会影响集体经济的顾虑,邓小平指出:“我看这种担心是不必要的。我们总的方向是发展集体经济。实行包产到户的地方,经济的主体也还是生产队。”这说明,邓小平此时还是认为,农业集体经济活动的主体是集体,而非单个的农民。到了90年代,邓小平多次强调农业改革和发展的两个飞跃思想。他说,“中国社会主义农业的改革和发展,从长远的观点看,要有两个飞跃。第一个飞跃,是废除人民公社,实行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这是一个很大的前进,要长期坚持不变。第二个飞跃,是适应科学种田和生产社会化的需要,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发展集体经济。这是又一个很大的前进,当然这是很长的过程。”“两个飞跃”思想是邓小平根据我国国情和广大农村的实际情况,对我国农村改革和发展步骤进行深入思考而得出的重要结论。他认为,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广大农村会在机械化水平、管理经验、农村商品经济的发展已经集体收入等四个方面为农业集体化、集约化创造条件。到那时,目前搞包产到户的地方,形式就会有发展变化。这种转变不是自上而下的,不是行政命令的,而是生产发展本身必然提出的要求。

众所周知,江泽民也十分重视集体经济的地位和作用,认为集体所有制经济是公有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关于农村集体经济,他在一次视察中曾说过,从长远趋势来说,农村生产力发展了,社会化分工和科学种田的水平提高了,农民群众要逐步走上新的集约化、集体化道路上去,这是农村发展的大方向。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并且强调,要探索集体经济有效实现形式。这说明,党的历代领导人都十分重视集体经济在农村改革和发展中的作用。

集体经济是实现农民共同富裕的根本制度保证,是开展党的农村工作的制度基础,是保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顺利推进的经济基础,也是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制度优越性的具体体现。建设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必须重视和发挥集体经济的作用,切不可无视甚至诋毁、边缘化农业集体化留给我们的这项制度遗产。

三、发挥集体经济在农业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

不可否认,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集体经济面临着被弱化和边缘化的危险。目前,广大农村“有村集体,而无集体经济组织;有集体经济组织,而无集体经济实体”的现象比较普遍。根据全国农村经济情况统计调查,到2009年底,全国62万个行政村中,建立村级集体经济组织的只有25万个,仅占40.5%。据农业部相关资料,2006年,有集体经营收益的村为258813个,仅占汇总村数的43.1%,比2000年减少了近10个百分点。根据2009年全国农村经济情况统计,2008年、2009年分别有41.8%和46%的村集体有经营性收益,而其中缺乏有集体经营收益的统计。

也正因为如此,当提到农村集体经济这一问题的时候,经常会有人问:“农村,还有集体经济吗?”国内外一些学者也把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农村改革的过程看作是“去集体化”的过程或者“非集体化”的过程。

其实,在全国已有不少高水平集体经济的农村。无论是在东部沿海(山东省烟台市南山村)还是西北边陲(新疆尉犁县兴平乡达西村),在彩云之南(云南省昆明市福保村)还是白山黑水之间(黑龙江省甘南县兴十四村),在中原腹地(河南省新乡县刘庄村、临颍县南街村等等)还是在改革开放的前沿(广东省中山市南朗镇崖口村),都有发展农村集体经济的典型代表。就在自然条件及其恶劣的、普遍认为适合搞家庭经营的西藏地区,也开出了集体经济的奇葩(西藏那

曲双湖特区嘎措乡)。这些高水平的集体经济农村,遍布大江南北,犹如星星之火,闪耀在中国大地。它们为中国广大农民树立起了一面面旗帜,指引着共同富裕的方向。

集体经济作为我国农村改革和发展的方向,不仅具有历史的必然性,而且,在有的地方具备了现实可能性。在有条件的地方,中国共产党应该抓住时机,积极引导和领导广大农民,通过多种途径发展壮大集体经济,走共同富裕道路。当然,当前发展集体经济,并非强制性地实行生产资料的“一大二公”和“大呼隆”,而是根据各地实际,在加强集体统一经营层次、发展集体经济组织、增强集体经济实力等多方面、多层次地努力。

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全国广大农民才能继续牢固地团结在中国共产党周围,才能够战胜各种不可预料的农业风险。在邓小平南方谈话20周年的时候,从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制度优越性这一角度,呼吁人们重视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希望人们能够正确认识公平对待农村集体经济,为其发展创造良好的舆论和政策环境。希望农村集体经济能够早日迎来发展的春天。

上一篇:装配式建筑考察报告下一篇:消防设备改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