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衡性

2024-10-15

平衡性(精选8篇)

平衡性 篇1

主题:区域发展平衡性

组员:罗东连、许琴、包艳雨、朱璐瑶、吴倩怡、胡晨露、汪梦妍

材料一: 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带来的要素异常流动

在分析当前我国经济形势时,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也已经成为业界一个绕不开的话题。对此,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东方资产管理公司原总裁梅兴保提出,通过多地调研可知,包括广东省、浙江省、上海市和北京市、天津市在内的地区,今年以来经济发展势头良好,而与这些“高富帅”省市相比,东北三省、山西省等地区经济下行压力较大,而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已经带来了另外三种要素不平衡的流动。

“第一是人才流动,东北、西北、中部地区好不容易留下的人才又继续往深圳、广州、上海这些地方流动;第二是技术与产品的流动,上述地区好不容易积累下的技术、孵化出来的产品,又往这些地方流动,往发展最快的地方流动;第三是资金的流动,资金也跟着项目和创新产品走,朝着经济形势好的地方流动。这三种流动,使得经济发展情况好的地区财政收入好,发债和上市都容易,在二级市场增发价格也高,资金也比较抱团,同时,这些地区有些还是自贸区,更具发展优势。”梅兴保就此建议,政策应注意到那些经济相对落后、发展速度较慢的地区,比如可在转移支付、信贷政策等方面向这些地方倾斜。材料二: 重塑经济地理格局的国家区域发展新战略点实施

当前,中国经济正步入以“中高速、优结构、新动力、多挑战”为主要特征的新常态。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明确提出了优化经济发展空间的战略目标,旨在通过重塑经济地理格局,完善区域发展政策,促进各地区协调发展、协同发展、共同发展,强调要继续实施西部开发、东北振兴、中部崛起、东部率先的区域发展总体战略,重点实施“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等国家级区域发展新战略。

2009年,世界银行在《世界发展报告》中提出建议,要以区域一体化机制来提高地方的供给能力,以全球一体化来扩大需求。经济全球化和区域一体化相容并相互促进,以便在更大的范围内寻求资源的优化配置,拓展进一步发展的战略空间,是重塑世界经济地理格局的重要发展趋势。

在战略层面上,针对新常态下面临的经济下行压力,尤其是政府在面对全球经济一体化以及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时,以“一带一路”等为主体内容的战略性区域构想,便于区域发展战略规划、主体功能区建设和产业布局战略统筹和协调。通过人才和产业、城镇化和产业化多维度交叉匹配,解决中国经济发展中的动力不足问题,实现产业空间均衡布局和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在保障措施上,围绕产业价值链、创新价值链、人才价值链、就业价值链的匹配与互动,带动城市与产业的互动发展。材料三: 区域不均衡发展推动农民进城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十三五”时期要深入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实现1亿左右农业转移人口和其他常住人口在城镇落户,完成约1亿人居住的棚户区和城中村改造,引导约1亿人在中西部地区就近城镇化。同时,当前全国房地产库存高企,农业就业转移人口城镇住宅需求,是化解房地产库存的重要路径。无论是实现新型城镇化,还是化解房地产库存,都需要加快推进区域经济均衡发展,使得农业转移人口真正“进得来,留得住”。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是当前“以人为核心”新型城镇化的一个突出问题。

一方面是社会资源加快向经济发达城市集中,农业就业转移人口跟随资源流动,但经济发达城市往往房价高企、生活成本居高不下,农业就业转移人口难以真正“落地生根”,“进不来,却留得住”。

另一方面是经济欠发达城市基础产业薄弱,就业吸纳空间狭小,虽然部分农业就业转移人口有能力就近“城镇化”,但“进得来,却留不住”,并非理想生活工作场所。目前,在北京、上海、深圳等地农业就业转移人口的月薪可超过5000元,完全有能力在原籍附近城市置业,但面对北京、上海、深圳几近天价住宅,只能是“望房兴叹”。而如果这些农业就业转移人口回原籍附近城市,不仅收入会大幅下降,而且能否成功就业面临重大不确定性。过去“闯关东”,东北制造业基地吸引大量社会就业转移人口,而随着东北三省经济没落,据报道称,每年人口净流出200万人。部分经济欠发达省份,只剩下留守妇女、留守儿童、留守老人,已经成为值得高度重视的社会现象。目前,我国农民工大约有2.6亿至2.7亿人,还有4000万留守妇女、4000万留守儿童和4000万左右的留守老人。

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也导致非热点城市房地产库存化解困难重重。截至2016年2月末,全国商品房待售面积7.39亿平方米,住宅库存继续增加。2016年1-2月,全国住宅施工面积达41.46亿平方米,约为2015年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的3.23倍,大量库存集中在三线四线非热点城市。由于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非热点城市无法提供足够就业岗位,难以有效带动周边农业就业转移人口城镇化。虽然在热点城市就业的农业就业转移人口有能力购买非热点城市住宅,但因为就业在异地,住宅实际上会常年空置,不具备资产保值增值功能,甚至还要承担物业及相关维护费用,降低了购买的实际意义。而地方政府通过农业就业转移人口城镇化带动地方消费投资增长的愿望也会落空。与此同时,农业就业转移人口大量流入热点城市,导致热点城市住宅库存压力居高不下,容易成为市场炒作焦点。最近一段时间,北京、上海、深圳等一线城市住宅市场“发烧”,炒作基础在于预期未来一线城市仍将具备较大人口流入压力。

社会资源集中和产业聚集具备经济学意义上的规模优势,这是不以人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但资源产业过度集中到一定规模,反而可能带来规模不经济的问题。现代社会区域间经济发展相互依赖性显著增强。随着人口过度集中,北京、上海等特大城市制造业萎缩,城市发展面临一定“空心化”的问题。即使是当前特大城市鼓励的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基础在于我国其他区域制造业发展的状况。在我国幅员如此辽阔的国度,没有可能像日本东京都市圈那样,狭小面积承载全国1/3以上人口和1/2以上国内生产总值。在我国东部地区率先发展面临经济增长瓶颈时,资源丰富的中西部地区具备巨大的发展潜力。目前,重庆、四川、江西等省份经济增长速度明显超过东部地区。而东部地区产业成本上升导致的产业向中西部地区梯度转移,将进一步提升这些曾经欠发达区域的未来经济发展潜力。而“十三五”规划目标提出的“引导约1亿人在中西部地区就近城镇化”,也需要我国中西部地区经济加快发展。

材料四: 政治文化发展的不平衡性

政治文化是一个多义性的概念,政治文化包括制度性政治文化与观念性政治文化两个部分。在我国,政治文化的发展呈现出不平衡的二元结构:观念性政治文化落后于制度性政治文化。这种不平衡性增加了政治制度的运行成本,加剧了公民的政治疏离感,加大了政治合法性危机。造成这种不平衡性的原因在于<1>我国政治文化发展的路径选择,<2>我国传统政治文化的超强延续性<3>政府违法行为的负面影响。

目前,地区间的基本公共服务不均衡问题还很突出。高中阶段入学率、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东西部差距还比较大。每万人拥有的医院床位数、每百万人公共图书馆拥有量,尽管中西部超过东部地区,但质量和服务水平还比较低。东西部互联网普及率差距还很明显。

“十三五”时期,要不断完善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制度保障,进一步缩小区域差距。中西部地区要切实抓好义务教育和职业培训,向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努力,尽力阻断贫困代际传递。

材料五: 中国知识产权发展状况

中国经济网北京6月5日讯 6月4日,由国家知识产权局知识产权发展研究中心制定的《2014年中国知识产权发展状况报告》(以下简称《报告》)在京发布。《报告》显示,2014年全国知识产权综合发展水平不断提高,国际排名进步显著。《报告》显示,2014年全国知识产权综合发展指数达63.74,全国31个地区间呈现阶梯状分布,但在中西部地区四川省表现出一枝独秀的局面。东、中、西部地区逐级递减的趋势,具有显著的区域间不平衡。这主要源于各地区经济发展和市场发育水平不平衡,也源于地区产业分布不平衡。

从2014年的知识产权综合发展指数来看,综合发展指数较高的地区大多经济基础较好,知识产权资源集中。总体来看,指数超过80的地区中,除北京以外,广东、上海、浙江、江苏全部属于沿海地区。从经济区域来看,东部10个省市中,综合指数在80以上的有5个,分别是广东、北京、上海、浙江和江苏,介于70与80之间的有2个,分别是山东和福建。中部及东北地区的9省中,安徽综合指数超过70,超过60的有湖北、河南、辽宁、湖南和黑龙江6个省,黑龙江系首次综合得分超过60。西部地区的12个省区市中,四川的综合指数得分超过70,陕西、重庆、云南的综合指数得分超过60,其中云南是首次得分超过60,其他省区市的得分均在60以下。材料六: 中国扶贫攻坚还有不少“硬骨头”

尽管我们取得了历史性的成就,但是区域发展不平衡的问题仍然非常突出。

一是地区之间发展水平的差距还比较大。不同区域间的人均财政收入、人均占有财富等重要指标继续分化,公共服务还远没有达到均衡水平。当国民经济总体上向创新驱动形态转变时,中西部地区的人才劣势会更为突出。

二是未富先老问题在落后地区更早显现。全国农村剩余劳动力供给面临拐点,劳动年龄人口每年减少两三百万人,可能会削弱经济增长和财富积累的根基。东北等地区人口老龄化日益凸显。出生人口性别比失衡在中西部尤为明显。

三是生态环境方面依然面临严峻挑战。我国人均水资源非常短缺,地区分布与人口规模很不匹配,超采地下水现象比较严重。西部生态比较脆弱,产业梯次转移、能源基地建设包括风力发电也会对生态环境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

四是大宗商品价格长期低迷,不利于中西部地区的资本积累和竞争优势。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新经济体制基本确立以后,生产要素在市场的作用下开始跨区域配置,劳动力在全国范围可以自由流动。由于传统观念和老体制因素的束缚,生产要素的跨区域流动还存在不少限制。解决途径:

一、人口的跨区域转移是实现区域协调发展的最重要前提。根据自然条件和主体功能区规划,一些人口过量承载的中西部省份必然会有一定比例的居民永久性地流动到东部发达地区。目前发达地区在接收外来人口方面还没有做好充分准备,甚至存在着外来人员最终将返回家乡的预期。如果这种预期成为事实,不仅区域协调发展会落空,而且势必会造成很大的全国性经济社会问题。中西部地区资源丰富,有条件形成要素流进的洼地。东部的许多企业家和专业人士,包括外资企业和外国专家,还包括一部分中西部外出务工人员,都有到中西部进行投资创业的积极性。对他们来说,法治化的营商环境最具吸引力。要引导东北老工业基地积极发展和培育市场,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培育内生发展动力。

二、过去,在扶持落后地区发展时,政府办企业、办产业,花费了很多精力和资源,结果大多事与愿违。要认真总结政府代替企业干预市场的教训,下决心破除限制要素自由流动的各种体制机制障碍,打破地区封锁和垄断,进一步强化全国统一市场,促进生产力布局优化。

三、中西部的重庆、成都、西安、武汉、郑州、合肥、贵阳等内陆城市,近年来经济社会都得到较好发展,其原因在于,除了交通、能源、电信等硬设施有了极大改善之外,这些地方的软环境也有了很大改善。要引导各地进一步简政放权,提高行政效能,加快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健全市场法律制度,依法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营造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实现区域协调发展主要依赖于市场机制,这是基础性的决定因素。但是政府仍然具有不可替代的独特作用,政府应该发挥更积极作用,必须发挥好相关的法律、规划、政策等调控工具作用。只有如此,才能实施区域发展战略,才能落实《建议》提出的“支持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加快发展,加大对资源枯竭、产业衰退、生态严重退化等困难地区的支持力度”。

我国城乡差距比较大,这是东中西部各地区的共性,表现在全国层面,区域差距更尖锐地反映在农村居民的收入上。缩小城乡差距,一个重要途径是加快推进城镇化。国家掌握着行政机构、高等院校、国有企业、司法机关、军事单位以及其他各种公益设施的规划分布权力,应当更多地考虑其布局所产生的经济社会影响,科学合理地进行调整和改革。在符合其他必要条件的前提下,尽可能将公共事业机构、设施和项目安排到欠发达地区以及人口流出较多的地区,形成更广泛的带动作用。

四、进一步强化财政政策调节地区差别的功能,加大转移支付力度,完善一般性转移支付增长机制,重点增加对老少边穷地区和人口状况恶化地区的转移支付,探索建立横向转移支付制度。需要强调的是,要以提高欠发达地区自身发展能力为目标,不能形成过度福利,使这些地区失去自身的“造血”功能。

强化政策性金融支撑,加大国家开发银行、中国进出口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三大政策性银行对中西部和东北地区支持力度。创新政策性金融体制机制,探索设立更多以地区开发和贫困救助为目的的各种基金。

五、加快建立全国统筹的社会保障体系。目前,劳动就业市场全国一体,参保人员各地流动,但缴费及其归属并不一致,责任和权益很不对称,自然导致不公平和低效率。社会保障体系在全国实行统一的制度规定、经办管理和投资运作已经十分紧迫。在推进统一的过程中,不同区域的各级政府机关、事业单位、企业单位都应该承担起相应的责任。

平衡性 篇2

一、对国外中小学课程发展中课程平衡性的理解

(一)课程改革是关注课程平衡性问题的契机

国外中小学课程发展过程中对课程平衡性问题的重视与追求体现在其课程改革之中。一些国家,如美国、英国和日本,都在课程改革中明确提出了课程的平衡性问题。

1957年,美国因前苏联人造地球卫星成功发射而受到震撼,意识到了自“一战”以来国内儿童中心主义课程不利于美国中小学教学质量的提高和各种高级人才的培养,于是在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开始了结构主义课程改革。1961年,美国课程开发与视导协会(Association for Supervision and Curriculum Development)在评论当时的改革时,认为课程政策与课程实践依然未能很好地体现课程的平衡性,而平衡性是任何时候在课程中必须考虑的问题。

英国1985年《把学校办得更好》白皮书提出了四项课程设置原则,其中之一就是“平衡性”原则,即“每一部分都应占有一定时间,以发挥其专门作用,但又不能挤占其他基础部分”,[1]并进而认为“现在是改变课程设置中的平衡关系及其教学重点的时候了”。[1]《1988年教育改革法》承袭了这一精神,在第一部分“学校”的第一章“课程”中,要求公立学校的课程是一种平衡和基础广泛的课程。

日本基于越来越突出的“教育荒废”现象,于1985年《日本临时教育审议会关于教育改革的第一次审议报告》中提出:“必须强调德、智、体协调发展,再加上实践与技能的培养”,[3]从而将教育内容的平衡摆在基础教育课程设置的首要地位——课程改革最重要的是要丰富学生的“Kokoro”,即态度和价值观,其次是知识和技能。这一方针使日本人尊重儿童精神、道德、智力和体格发展的平衡,被称为“人的全面发展教育”,“这是通过一个平衡的、完整的课程来完成的”。[4]

另外,法国在20世纪90年代提出要让初中学生掌握“知识与能力的共同基石”,在高中应教授“共同文化”,力图平衡课程发展中基础与个性的关系;韩国和加拿大在课程改革中实施了必修课程选修化的举措,即在必修课程中设计不同的系列提供给学生选择,等等。这些都是寻求课程平衡性的一种突破。

(二)课程平衡性的内涵具有相对性和多层次性

1. 课程平衡性内涵的相对性

课程中对“平衡”概念的界定几乎完全从使用它的主体的价值观出发,即主体根据自己所认为的教育原则构建自己对课程平衡性的理解。例如,课程学家普尔·哈尔文森(Paul Halverson)认为,“平衡课程是指在课程的范围和实现方式上有助于达成教育目的的结构与次序”,[5]并认为课程的平衡性与学校所处的相对稳定或变动的社会文化有很重要的关系。约翰·古德莱德(John Goodlad)将课程以学习者为中心还是以学科为中心纳入到课程平衡性考量的范围。罗纳德·多尔(Ronald Doll)以学习者个体的角度为立足点考虑课程的平衡性,认为平衡的课程必须要能满足个体的生长与发展。彼得·奥利瓦(Peter F.Oliva)则从课程开发的角度,对课程平衡性进行了理论上较为完整的总结。他认为,虽然给予“课程平衡性”一个精确的定义是很难的,但是课程规划者的一项主要职能是在不同的变量之间寻求平衡。这些变量是:“儿童中心与学科中心课程;社会的需求与学习者个体的需求;普通教育与专门教育;课程的广度与深度;学习者个体的认知、情感与精神层面;个体教育与整体教育;个别教学与群体教学;革新与传统;逻辑与心理;普通儿童和特殊儿童的需求;天才儿童与普通儿童的需求;方法、经验与策略;时空的临近性与久远性;学习与游戏;学校与社区;各个学科之间;各种课程之间(大学准备教育与职业技能教育、商业教育、通识教育);学科内部。”[6]

综观国外中小学课程发展的历程,笔者以为课程中的“平衡”概念之所以是相对的,是因为不仅暂时达到和保持的“平衡”在新的压力与需求下必须不断地被重新确定,而且因为各种机构不能立即适应文化变动的新需求,课程的平衡性往往总是缺乏的,或者说朝着“平衡的课程”努力才是适当的说法。所以,课程的平衡性实际上是课程目的与课程实现过程(结构、内容、教学、评价)本身的构成要素及其相互关系动态发展的一种衡量尺度。

2. 课程平衡性内涵的多层次性

(1)课程目的的平衡性

课程目的的平衡性首先体现着社会需求与个体需求之间的平衡。在课程开发过程中,课程目的的确定受当时一定条件下社会需求的影响,也受儿童自身发展需求的制约。这两种力量经常在课程发展的舞台上彼此竞争,影响着课程开发者平衡地确定课程目的。例如,美国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的课程改革因服从当时的社会需求而对重视儿童个人需求的进步主义课程提出了否定;1983年《国家处在危机之中:教育改革势在必行》改革报告又一次以国际军事、经济、科技挑战下的社会需求,对70年代以来为满足儿童个体需求而设置的“自助餐”式的课程提出了否定。

其次,课程目的方面的平衡性体现着各种社会需求与各种儿童个体需求内部的平衡。各种社会需求内部的平衡,主要体现在课程开发中各种社会意识和价值取向之间的平衡。以美国为例,从20世纪90年代后期课程标准化及评估运动不断深入,教学中多元文化问题(少数民族和英语非母语人口)得到较高程度的关注,从而试图在教育公平与教育优异之间找到平衡点,这是与对课程的政治理解和种族理解分不开的。各种儿童需求内部的平衡体现在知识、技能与人性、人格之间的平衡,前文提及的日本课程改革中对“Kokoro”的重视就是一例。又如,英国《1988年教育改革法》将“促进在校学生在精神、道德、文化、心理和身体方面的发展,并为学生在以后的成人生活中的机会、责任感和经验方面作准备”作为公立学校课程设置的目的。

(2)课程结构与课程内容的平衡性

课程结构的平衡包括各个学科之间、各种课程类型之间的平衡,如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比例的消长,学科课程与综合课程、核心课程、活动课程的结合以及共同基础课程的设置。日本1998年提出的课程改革方案中新增的“综合学习时间”就是一例。它是一种超越学科的、横向的、综合的学习,国家只规定目标与课时而不规定具体内容,各个学校可以就学生关注的及有兴趣的问题,或是横向的、综合的社会问题,具有学校、地区特色的问题等,设定适当的课题与活动,创造性地组织跨学科学习。其主要形式有体验性学习和问题解决学习等,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学科课程与其他课程类型的结合。

课程结构的平衡性还表现在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的平衡上。20世纪以来,先前表现为地方分权管理倾向的国家,逐渐强化了国家层面上的统一管理;反之,原来表现为高度中央集权管理的国家,则逐步下放课程管理权。在美国,1958年《国防教育法》颁布以前,学校的课程与教学决策由教师、校长、学区以及地方政府掌控。随着1965年《中小学教育法案》的出台,一直到2002年《不让一个孩子掉队法案》(简称NCLB)的颁布,联邦政府在课程管理中的作用不断加强。在俄罗斯,《联邦基础教学计划》则改变了前苏联时期高度集中的课程管理制度,实行了中央、地区、学校三级分权管理。

课程内容的平衡性包括间接知识与直接经验之间的平衡以及人文与科学之间的平衡。例如,日本学校课程中“综合学习时间”的体验性学习形式就是指自然体验和社会体验,包括观察、实验、参观、调查、讨论、制作与生产活动。加拿大安大略省中学的职业生涯指导与教育课程也强调学生获得相应的直接经验。前苏联1988年《通过人道主义和民主化达到教育的高质量》报告认为人文化原则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原则之一,即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在新的俄罗斯联邦中小学课程方案中,这一原则得到了进一步发扬。

(3)课程实施过程中的平衡性

社会、政府在课程目的、课程结构以及课程内容等方面规定的平衡性,最终还是要通过课程的实施方能实现。因此,教师的教学及其评价过程所体现的平衡性是课程平衡性的重要层面。

以目前加拿大安大略省中小学课程为例,教学的平衡性体现在教学形式的多样化以及教师教学引领与学生学习需求的一致性上:各科课程纲要强调以多样化的方式进行教学,而且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必须一方面满足学生的兴趣与需求,另一方面必须依赖“教师在理解课程期望基础上所作的专业判断,即教师要在正确的学习理论的基础上找到并制定恰当的教学策略”。[7]在对学生的评价方面,平衡性体现在对传统知识技能性评价内容的扩展上:课程纲要强调评价学生交流能力的培养和思维习惯的养成,英语、数学、科学与技术等科目的课程纲要尤其强调了培养交流能力的重要性;同时,多数课程以“思维/探究”作为评价良好思维习惯的重要指标。

(三)课程平衡性的缺失

上述各个国家在中小学课程改革中追求课程平衡性的一些具体举措,使我们可以看到他们的主观愿望及所作的努力。然而,作为一定阶段课程改革的客观结果,各国的学校课程都存在失衡的状态。笔者以为,这首先是由于在课程开发的规划阶段,各种课程理念相互斗争、矫枉过正的结果,使得即将付诸实施的“学校提供的既定课程”未能很好地体现各种平衡性关系。这是一种课程平衡性的前提性缺失,它更多地与课程编制者相关。其次,虽然“既定课程”比较好地体现了各种平衡关系,但是在课程的实施阶段却因为其他因素,如教师的素质不能及时跟上,学生成绩评价体制的影响等,造成“学生实际经历的课程”在操作层面未能处理好课程的各种平衡关系。这是课程平衡性的实践性缺失,它更多地与课程实践者相关。

课程平衡性的前提性缺失与实践性缺失造成了课程在其改革发展过程中所出现的“钟摆现象”。当前,一些国家的课程在追求课程平衡性的同时依然出现了课程平衡性的缺失。例如,从课程平衡性前提性缺失的角度看,目前美国基础学科的课程标准重点在于知识和技能。从课程平衡性实践性缺失的角度看,《不让一个儿童落后法案》(NCLB)要求各州每年根据课程标准测试3年级~8年级学生阅读和数学的学业成绩,使学校和教师往往没有足够的精力去关注体育、外语、社会和艺术等其他学科,在教学中死记硬背多于富有创造力的教学;同时,一些州出现了降低课程标准的倾向。为此,2007年3月课程开发与视导协会要求重新考虑课程中“全人发展”的涵义,认为学生必须接受“具有很好平衡性”[8]的课程。

二、国外课程平衡性取向对我国新课程改革的启示

对国外中小学课程发展中课程平衡性的理解,可以为我国新课程改革中课程平衡性问题的分析提供框架。从课程平衡性内涵的相对性来说,新课程改革是为了使中小学课程摆脱原来的不平衡而走向平衡。因为就新课程改革的六个目标来看,它要从课程目的上变过于注重知识、技能的传授为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三个维度的统一;它要改变学科本位、门类过多、缺乏整合的课程结构为包含经验课程、综合课程、选修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等的多样化课程结构;它要增加课程内容的时代性与生活性从而改变繁、难、偏、旧和重间接经验的状况;它要在教学中以培养学生的主动探究、自主参与来摒弃过度的接受学习;它要改变对学生过分注重学习业绩的一元静态评价为多元动态评价;它要以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改变国家过于集中管理的状况。因此,新课程是我国中小学课程发展中基于寻求课程平衡性的一次改革。

从课程平衡性涵义的多层次性和缺失问题来看,笔者认为新课程的平衡性问题值得进一步探究。首先,有必要对新课程改革是否具有平衡性的前提性缺失进行思考。应该说,新课程在课程目的上强调“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统一,总体上合理地体现了社会需求和儿童需求内部及相互之间的平衡。这种平衡性在学校提供的既定课程中,主要涉及课程结构和课程内容层面,它通过学校课程的科目构成和课程标准、教材等表现出来。对新课程平衡性的前提性缺失是否存在的问题,需要进行从课程实践到课程文本路径的检验,即需要将新课程开发视为动态的、连续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课程编制者需要在结构与内容上根据课程目的对其“产品”——课程设置、课程标准、教材等进行不断的修正与完善。同时,这种修正与完善的工作应充分听取来自不同社会群体的声音,如普通中小学教师、学生、家长及社区的公众代表、课程研究人员等。因为课程的平衡性“是在教育专业工作者引导下各种力量碰撞的民主关系的产物。这是使所有对课程感兴趣的因素都为课程的完善作贡献的创新之举”。[5]在这里,教师的声音非常重要。尽管新课程教材的编制已经吸纳了许多一线中小学教师的意见,但总体上仍然缺乏对这些教师的重视,专家们在课程编制中的地位过于突出。我们应该让更多的教师直接承担起课程教材编制的任务,编制更多鲜活的教材,尽量发挥教师在课程的学校管理层面的作用,使教师成为真正的课程开发者。同时,对课程设置、课程标准、教材等课程文本的检查与修正过程也使我们有机会不断地对课程目的进行反思。

同时,笔者认为需要对新课程平衡性的实践性缺失进行思考。时至今日,人们在感受新课程所带来的正面的、积极的效果时,也同时感受到了它存在一些令人担忧的现象,例如,“教学目标的虚化、教学内容的泛化和教学过程的形式化”,[10]教学中的一些“浮躁现象”,[11]教学中的“形似神异”等。[12]笔者认为,这些现象是比较典型的课程平衡性的实践性缺失,是学生实际经历的课程的不平衡。目前,由于升学、就业等的压力,新课程实践在课程目的上比较多地强调社会需求的满足,而使儿童个体需求的满足处于“口头上重视”“实际上忽视”、“观念上重视”“行动中忽视”的状态。其突出存在的问题主要在教学与评价层面,教师不能很好地处理教师中心和学生中心之间的平衡、传统教学方式与教学方式革新之间的平衡、对学生评价的传统模式和新课程评价理念之间的平衡等方面的关系,导致新课程改革所追求的平衡性未能很好地达成。因此,需要注重中小学教师真实的课堂教学,提升课程改革的实际效果。因为教师作为课程改革的实施者,在课程改革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即使是不具有课程平衡性的前提性缺失的新课程改革想要最终获得成功,也需要广大中小学教师在日常课堂教学中真正践行新课程所期待的课程平衡性。

基于此,笔者以为应开发合理而适用的课程平衡性评估与分析工具,用以监控新课程改革的整个课程开发过程。由于课程监控是指“在课程开发过程中对已有课程是否达到预期目的的评估和研究”,[13]因此,开发课程平衡性评估与分析工具对于提高新课程的平衡性具有重要意义。一方面,要在使用传统的课程评估模式,如CIPP评估模式、阐述性评估模式、泰勒-塔巴评估模式等的基础上,从不同的课程平衡性层次和平衡性缺失范畴开发合理的评估工具;另一方面,又要在定性-定量研究、行动研究等研究方法的基础上开发适用的课程平衡性分析工具。

摘要:对课程平衡性的关注是20世纪以来国外中小学课程发展中的重要方面。课程平衡性以课程改革为契机,呈现出相对性与多层次性,也表现出前提性缺失与实践性缺失。国外课程平衡性的追求为我国新课程改革提供了有意义的启示。

关键词:国外中小学,课程,平衡性,理解,启示

参考文献

[1][2]吕达,周满生.当代外国教育改革著名文献(英国卷·第一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7~8.

[3]吕达,周满生.当代外国教育改革著名文献(日本、澳大利亚卷)[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9.

[4]U.S.Department of Education.Japanese Education Today. Washington DC:U.S.Government Printing Office,1987,70.

[5][9]Association for Supervision and Curriculum Develop- ment.Balance in the Curriculum.Washington DC:ASCD, 1961,3.

[6]Peter F.Oliva.Developing the Curriculum.Boston:Pearson Education,Inc.,2005,431~434.

[7]Ministry of Education.curriculum documents[DB/OL]. http://www.edu.gov.on.ca/eng/curriculum.2005-2-8.

[8]Vaishali Honawar.Curriculum-Development Group Urges Focus Shift to Whole Child.Education Week,2007,Vol.26, Issue 29:7.

[10]俞文森.新课程教学改革的成绩与问题反思[J].课程·教材·教法,2005,(5):3~9.

[11]黄永祥.新课程呼唤理性与真实的课堂——对当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若干浮躁现象的反思[J].中国教育学刊,2006,(2):42~45.

[12]刘荣、汪建德.课改“热”的“冷”思考[J].中国教育学刊,2007.(2):48~49.

地方平衡性转移 篇3

据此,本刊记者采访了陕西省财政科学研究所所长武永义,请其作为财政研究者,和西部财政的见证者就这些现实问题逐一分析。

政策的先行准备

《新理财》:武所长您好,想请您谈一下关于本次转移支付改革,我们陕西财政作为西部代表省份,会以一种什么方式做好准备?

武永义:谈不到准备。转移支付改革,是我国财税改革的一个重点,也可以说是一个突破口。我们暂时先不说陕西,从全国层面来讲,转移支付改革压缩了专项转移支付,首先符合中央财政对于放开地方财政自主性,更多的去调动地方财政积极性的要求,也符合楼继伟部长所说的激励相容原则。

这个政策虽然是好的,但由于我们的政策修改周期比较长,所以在出台一个正式的政策之前,还是希望中央财政要搞好政策前期的调研,测算等等工作,让一个政策的生命周期相对延长。

《新理财》:您指的调研测算,主要指哪些方面?

武永义:转移支付是一个很专业化的领域。它不是我们说简单粗暴的分钱,西部穷就多给一些,东部富裕就多拿一些,不是这么简单。现行的转移支付分配方法是因素法分配,但这个因素法,我认为应当需要进一步完善,才能符合现有的改革趋势。

《新理财》:比如说?

武永义:比如说我们陕西,我们只是做一个客观的学术讨论,还有其他的一些省份,他们是有很丰富的资源的,比如山西,新疆等等,这些我们都可以称为资源大省。以前因为这些省份有资源,因此就将他们的转移支付层次调低了。实际上由于总部经济等等原因,这些资源的开采受益最大的并不是地方财政,而是中央财政。地方并没有我们想象中拿到了那么多的资金,而且现在各地都在出现资源枯竭型城市,这些城市的生存状态也非常之差,他们也同时缺少中央财政的支持。因此我认为,在考虑因素法的时候,也应该将这些复杂的客观情况考虑进去。

而这还是我说因素法的仅仅一个实例。其他的你比如说扶贫共建的一些项目区域,比如一些科技效益外溢型的地区等等,打个比方,这就像GDP总量和财政收入之间的分歧,GDP高,财政收入不一定就高。所以我认为因素法还有进一步细化和完善的空间。

横向与纵向

《新理财》:那么我们从政策谈到实操。作为西部大省,陕西省对于现行的转移支付体制有哪些看法?

武永义:我个人觉得,转移支付体制的改革,是一种地方事权和财权的再细分。它本身就是一个地方均衡性的政策,那么它要起到的作用也就必然是平衡财力。而现在有很多资源它是不平衡的。比如河北省对于北京的水源、环境、资源保护,它花费的人力物力财力和它收到的平衡性财力,是不成正比的。说大一些的工程,比如南水北调,西气东输,说到我们陕西,商洛的水资源,就是供给北京的。这一路上的资源等等消耗,它是没有得到应有的补偿的。还有矿产资源、煤气油等等资源……这些资源有些人说需要在横向转移支付上得到补偿,有人说需要中央财政加以倾斜性的一般性转移支付。但在实际情况中,这两点都是没有做到的。

其实还有一个研究了很久的问题,就是教育问题。陕西省的高校资源占全国第二,可以算是一个教育大省。但我们的教育资源是为全国培养的,现在财政每年在教育上的投入越来越多,我们认为中央应当考虑到地方的这种负担。

《新理财》:您认为,中央在转移支付的改革过程中,除了这些客观因素,还应当考虑到地方的哪些呼声?

武永义:我认为还是应当要贯彻转移支付改革的一个基本,就是让地方拥有更大的事权和财权。这次改革的具体执行方案也是以省为基础,我觉得,这就是中央在保障地方既得利益,保护地方建设发展的积极性所做出的现实努力。

地方为主体

《新理财》:刚才您提到了,本次改革是以省为主体来执行的,您如何理解这种中央释放给省级财政的政策信号?

武永义:我认为这是顶层设计的高明之处。以前我们说有很多政策是“一刀切”,对地方财政和地方政府的执行造成了一些客观上的困扰。那么这种以省级为政策的具体执行者,实际上是不仅下放了地方的财权,也是为地方事权的下放提供了一次试点。

我认为,这种事权的下放,有几个好处:第一,更为接地气。因为信息壁垒的问题,省级财政是肯定比中央财政了解辖区内细节情况的。这样政策就更加细化,也不用浪费中央财政宝贵的精力。省级财政来掌握政策的具体执行,它的细致程度甚至可以达到乡镇一级,这是中央制定政策时所无法企及的优势。

第二,更为灵活。由于现在省管县政策的大力推行,省级财政部门在制定政策之后,可以及时把执行情况反应给省级,如果有不妥之处,可以及时改正。这样就免去了很多不必要的上报机制、审议过程等等。它也就更符合一个地方的发展方式。

但这两点好处背后,实际还有一个问题:财政资金不足。我们一直有越基层财政越不好过的说法,这是一个事实。很多时候基层财政,比如说一个县想做什么,它是很难拿出资金的。虽然说集中财力办大事,但财力短缺,是现在不可忽视的一个问题。所以我们呼吁在事权下移的同时,财权也要下移。给基层财政更多的财政自主权,才能有更大的建设积极性。

《新理财》:有这么一种说法,一般性转移支付改革以后,要逐渐减少专项转移支付的比例。您认为这种说法应当有什么样的限制?

武永义:专项转移支付,是历史客观性的存在。逐渐减少是正确的,因为很多专项资金逐年都在固化,这些固化的资金转移到一般性转移支付,这很正常。但有些资金就不能列入一般性转移支付。比如结构政策导向性资金,这是中央财政对于地方发展的一种态度,这笔资金就必须用专项的方式体现。考虑到政策执行效率的问题,一些重大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也必须采用专项的方式拨付并监督。所以说政策的研究要客观,要细致,以偏概全是不行的。

平衡性 篇4

攀枝花市十五中 梅静

等效平衡一直以来都是高考的热点,而在实际的教学中,无论是老师的教还是学生的学,历来都是一个难点。

如何突破这一难点,让学生不仅易于掌握,而且能灵活应用,在考试中应变自如,就成为教学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结合我多年的教学实践进行一些探讨,力求有所突破。给老师和学生都有一定的帮助。

一、等效平衡类型:

根据等效平衡的特点,我将等效平衡分为如下几种类型:

1、物料守恒的等效平衡:比如 2 SO2+O22 SO3 的反应中,在等T、P、V下按如下几种情况加入反应物(1)2molSO2和1molO2

(2)1molSO2和0.5molO2和1mol SO3(3)不加SO2和O2只加入2mol SO3 上述的三个反应在达到平衡后,是等效平衡。其分析如下:

因为平衡的建立只与反应条件有关,在同样的条件下,只要加入的物料相同,就是等效平衡,而与反应是从反应物开始还是从生成物开始、或是从两边同时开始是没有关系的。这种题只需要用完全转化的方式(即让生成物最大可能的转化为反应物,或让反应物最大可能的转化为生成物),只要几种情况下所加物料完全相同,就是等效平衡,而与是否是按反应比例加入是没有关系的。

上述题目中:完全把反应物转化成生成物时:(1)中2molSO2和1molO2可以恰好转化成2mol SO3就相当于加入了2mol SO3 ;(2)中1molSO2和0.5molO2可以生成1mol SO3,再加上本来就加入1mol SO3了,也相当于加入了2mol SO3 ;(3)本来就加入了2mol SO3。故上述三个平衡就是等效平衡。

2、物料成比例的等效平衡:比如仍以上述反应为例 2 SO2+O2在等T、P的条件下按如下情况加入反应物 SO3

(1)在体积为1L的容器中加入2molSO2和1molO2(2)在体积为2L的容器中加入4molSO2和2molO2

(3)在体积为2L的容器中加入)2molSO2和1molO2和2mol SO3 上述的三个反应在达到平衡后,也是等效平衡。其分析如下:

在同样的T和P下,(1)相当于是一份物料加入到1L的容器中,而(2)则相当于是两份物料加入到2L的容器中,而(3)先利用物料守恒的全转化,也相当于在2L的容器中加入了4molSO2和2molO2,与(2)相同。因此,也可以假想2L的容器中间有一个挡板,将容易分成两个1L的容器,而我们是将两份反应物分别加到挡板两边的,那两边的反应就完全和(1)是一样的,等反应达到平衡后,去掉挡板,因为两边的反应完全一样,所以平衡不会移动,仍然与(1)完全一样。而(3)与(2)也是等效的。故上述三个平衡时等效平衡。

3、对于反应前后气体体积不变的可逆反应,在不同条件下的等效平衡:比如

2HI H2 + I2(气)的反应中,在等T、P下按如下几种情况加入反应物(1)在体积为2L的容器中加入2mol H2和2mol I2(气)(2)在体积为1L的容器中加入2mol H2和2mol I2(气)(3)在体积为2L的容器中加入)2molH2和2molI2(气)和xmol HI 此反应特殊在反应前后气体总体积没有发生变化,这种可逆反应在达到平衡后,如果在温度不变的情况下加压V正 和 V 逆 会同时增大,并且增大的程度完全一样,即仍然有: V正 = V 逆那么平衡就不会移动,即加压前后反应是等效平衡。

因此:上述反应(2)可以认为相当于在反应(1)的物料不变的基础上将容器的体积变为原来的二分之一,也就是压强变为原来的两倍,也即是加压了,而因为反应是前后气体体积不变的,所以平衡不移动,故(1)和(2)是等效平衡。那么我们也可以这样认为:只要温度不变,加入的H2 和 I2的比例完全一样是,不管容器的体积为多少,得到的就是等效平衡。而(3)中无论加入得HI为多少,它完全分解产生的H2 和 I2都是1:1,也即是与与(1)(2)中的物料是成比例的。所以(3)和(1)(2)也是等效平衡。

二、难点解析

1.先弄清楚“等效平衡”概念,先要学会判断哪些属于等效平衡,哪些不属于等效平衡。再利用上述的几类等效平衡解决问题

例1.恒温恒容:(1)A容器中加入1gSO2和1gO2反应达到平衡,SO2的转化率为a%,在同温同容的B容器中加入2gSO2和2gO2反应达到平衡,SO2的转化率为b%,则a%____________b%;另一C的容器容积为A容器的一半,在其中也加入1gSO2和1gO2,则b%____________c%,a%____________c%。

(2)2HIH2+I2(气)平衡,增大HI的物质的量,平衡____________移动,新平衡后HI的分解率____________,HI的体积分数____________。

(3)N2O42NO2平衡,减少N2O4的物质的量,平衡____________移动,N2O4的转化率____________,N2O4的体积分数____________,NO2的体积分数____________。

分析:(1)同温:

①B和C是“等效的”

②AC

A变为B也相当于加压。

B容器相当于加压,平衡正向移动,更多的SO2和O2转化为SO3,a%<b%;b% = c%,a% <c%。

(2)(a)判断平衡移动:增大反应物HI浓度,平衡正移(或反应物HI浓度增大,v正增大,v正>v逆,说明平衡正向移动)。理解:加入HI原平衡被破坏,新加入的HI又分解为H2和I2,即正向移动(注意:不能得出HI分解率增大的结论)。

(b)判断含量变化和分解率变化:同温下,比如原起始时1molHI(VL),现起始时相当于2molHI(VL),相当于加压,分别达到平衡,两平衡中HI的分解率相同,同种物的含量相同,HI分解率不变,体积分数不变。

(3)减小反应物N2O4浓度,平衡逆向移动(或反应物N2O4浓度减小,v正减小,v正<v逆,说明平衡逆向移动=。理解:原平衡破坏,小部分NO2又化合生成N2O4(注意:不能得出N2O4的转化率如何变化的结论)。

结论:(1)判断平衡移动:应用浓度改变对平衡的影响来判断。

(2)判断含量变化和转化率变化:恒温恒容条件下,若反应物只有一种,增大(或减小)此物的量,相当于加压(或减压)来判断;若反应物不止一种,同倍数增大(或减小)各反应物的量,相当于加压(或减压)来判断。

2.在恒温恒压条件下的应用。例2.恒温恒压:

(1)加入1molN2和3molH2达到平衡,N2体积分数为a%,N2转化率为b%;若再加入1molN2和3molH2,平衡正向移动,新平衡后N2体积分数为a%,N2转化率为b%;若减少0.5molN2和1.5molH2,平衡逆向移动,新平衡后N2体积分数为a%,N2转化率为b%,平均摩尔质量不变。

(2)H2+I2(气)2HI,加入1molH2和2molI2(气)达到平衡,若H2减少0.5 mol,I2减少1mol,平衡逆向移动,各物质含量不变。

分析:(a)判断平衡移动(略)。

(b)恒温恒压,若1molN2和3molH2达到平衡时为VL,则又加1molN2和3molH2达到平衡时为2VL,各同种物的浓度相同,是等效的,转化率相同,各同种物的含量相同,平均摩尔质量相同。

结论:恒温恒压条件下,只要保持相当于两反应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定值(可以任意扩大或缩小),即各同种物的物质的量浓度相同,均是等效关系。

二、在可逆反应计算在高考中也常常出现,要学会应用极限法和三步计算模式,“等效平衡”在计算中的应用。

如果求得简便易懂的方法,难点不攻自破。一般可以将三步计算模式(始、变、平)改变为“变形三步”模式(始、变、始′),用于“等效平衡”的计算非常简单易学。关键是理解其中“平”变为“始′”,所以“变形三步”中的“始”与“始′”是等效关系。例3.在一定温度下,把2molSO2和1 molO2通过一个一定容积的密闭容器里,发生如下反应:2SO2+O2

2SO3。当此反应进行到一定程度时,反应混合物就处于化学平衡状态。现在该容器中,维持温度不变,令a,b,c分别代表初始加入SO2,O2,SO3的物质的量。如果a,b,c取不同的数值,它们必须满足一定的相互关系,才能保证达到平衡时,反应混合物中三种气体的体积分数仍跟上述平衡时的完全相同,请填写下列空白:

(1)若a=0,b=0,则c=_____________;

(2)若a=0.5,则b=_____________和c=_____________;

(3)若a,b,c取值必须满足的一般条件是(请用两方程式表示,其中一个只含a和c,另一个只含b和c)_____________。

分析:均是等效平衡关系。

解:(1)c=2 (2)2SO2+O2

2SO3

始 2 1  0

变 1.5 0.75 1.5 

b=0.25 始′ 0.5

0.25 1.5

c=1.5 (3)2SO2 + O22SO3

始  2   1  0

变  2-a1-b c

始′

a  b

c

(2-a)/c=2/2 a+c=2 (1-b)/c=1/2  2b+c=2 恒温恒压时,必须用物质的量浓度的值代入计算。

例4.某恒温恒容的密闭容器充入3molA和2molB,反应:

3A(气)+2B(气)xC(气)+yD(气)

达到平衡时C的体积分数为m%。若将0.6molA,0.4molB,4molC,0.8molD作为起始物充入,同温同容下达到平衡时C的体积分数仍为m%,则x=_____________,y=_____________。

解:3A + 2B xC+yD

始 3 

2  0

0 变3-0.6 2-0.4 4 0.8

始′0.6 0.4

4 0.8

 (3-0.6)/4=(3/x) x=5  (4/0.8)=(x/y) y=1

化学平衡教案 篇5

1、理解化学平衡状态形成的条件、适用范围、特征。

2、知道化学平衡常数的表达式及其表示的意义,并能进行简单的计算。

3、知道转化率的表达式,并能进行简单的计算。

4、理解浓度、压强、温度等条件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5、理解勒夏特列原理的涵义。

6、了解化学反应进行方向的简单判断依据。重点难点:

化学平衡状态的特征;化学平衡状态判断;化学平衡的移动;化学平衡常数的意义 【知识要点梳理】

知识点一:可逆反应与不可逆反应

1、可逆反应:

可逆反应是指在同一条件下,一个同时向正逆两个方向进行的化学反应。

2、不可逆反应:

一个化学反应在一定的条件下,只能向一个反应方向进行。而有的反应可以向正反应方向进行,也可以向逆反应方向进行,但却是不可逆反应,比方“电解水的反应”和“氢气在氧气的燃烧”,因为它们不是在相同的条件下进行的,这个一定要注意。

说明:可逆反应和不可逆反应的区别

可逆反应可以在相同条件下同时向两个反应方向进行反应,且存在化学平衡,是动态的平衡,在改变反应条件和物质浓度及其他外部因素时,化学平衡会移动。不可逆反应只能向一个反应方向进行,不存在化学平衡。知识点二:化学平衡状态

1、化学平衡状态的概念:

一定条件下,可逆反应的正反应和逆反应的速率相等,反应混合物中各组分的浓度保持不变的状态。注意:

①化学平衡只研究可逆反应。

②化学平衡状态是在“一定条件”下建立的,学习化学平衡一定要树立“条件”意识。③化学平衡状态的实质是“正反应速率=逆反应速率”。

无论可逆反应从正反应方向开始[即v(正)>v(逆)],还是从逆反应方向开始[即v(正)

④化学平衡状态的标志是“反应混合物中各组分的浓度保持不变”。

当然平衡时体系中各物质的质量、质量分数、物质的量、物质的量分数、体积分数也都不再变化。

2、化学平衡的特征以及判断依据

(1)化学平衡状态具有“等”、“定”、“动”、“变”四个基本特征。(2)判断可逆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根本依据是: ①正反应速率等于逆反应速率。②各组分的的浓度保持不变。(3)化学平衡的移动

①概念:可逆反应中,旧化学平衡被破坏,新化学平衡建立的过程叫做化学平衡的移动。化学平衡移动的实质是外界因素改变了反应速率,使正、逆反应速率不再相等,通过反应,在新的条件下达到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可用下图表示:

平衡移动的方向与v(正)、v(逆)的相对大小有关,化学平衡向着反应速率大的方向移动。②外界条件与化学平衡移动的关系

● 浓度: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增大反应物的浓度或减小生成物的浓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增大生成物的浓度或减小反应物的浓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 压强: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增大压强,会使化学平衡向着气体体积缩小的方向移动;减小压强,会使化学平衡向着气体体积增大的方向移动。

● 温度: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温度升高,会使化学平衡向着吸热反应方向移动;温度降低,会使化学平衡向着放热反应方向移动。注意:

A、固体及纯液体物质的浓度是一定值,反应速率不因其量的改变而改变,所以增加或减少固体及纯液体物质的量,不影响化学平衡。

B、改变压强是通过改变容器体积,进而改变气态物质浓度,进而改变反应速率影响化学平衡的。所以,压强对化学平衡的影响实质是浓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下列情况改变压强平衡不移动:(a).平衡体系中没有气体物质,改变压强不会改变浓度,平衡不移动。

(b).反应前后气体体积不变(即气态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化学计量数之和相等)的可逆反应。如:

H2(g)+I2(g)2HI(g)改变压强同等程度改变反应速率,平衡不移动。

(c).向固定容积的容器中充入不参加反应的气体(如惰性气体He、Ar),压强虽然增大了,但气态物质的浓度不变,平衡不移动。

C、只要是升高温度,平衡一定移动,且新平衡状态的速率一定大于原平衡状态的速率。D、催化剂能同等程度地改变正反应和逆反应的速率,改变后正、逆反应速率仍相等,所以它对化学平衡的移动没有影响。但它能改变达到平衡所需的时间。

③勒夏特列原理

浓度、压强、温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可以概括为平衡移动原理,又称勒夏特列原理:如果改变影响平衡的一个条件(浓度、压强或温度等),平衡就向能够减弱这种改变的方向移动。知识点三:化学平衡常数与转化率

1、化学平衡常数:(1)化学平衡常数的表示方法

对于一般的可逆反应:mA+ n B p C + q D。其中m、n、p、q分别表示化学方程式中个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化学计量数。当在一定温度下达到化学平衡时,这个反应的平衡常数可以表示为: K= 在一定温度下,可逆反应达到化学平衡时,生成物的浓度,反应物的浓度的关系依上述规律,其常数(用K表示)叫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2)化学平衡常数的意义

①平衡常数的大小不随反应物或生成物的改变而改变,只随温度的改变而改变。②可以推断反应进行的程度。

K很大,反应进行的程度很大,转化率大

K的意义 K居中,典型的可逆反应,改变条件反应的方向变化。K 很小,反应进行的程度小,转化率小

2、转化率: 可逆反应到达平衡时,某反应物的转化浓度(等于某反应物的起始浓度和平衡浓度的差)与该反应物的起始浓度比值的百分比。可用以表示可逆反应进行的程度。知识点四:化学反应进行的方向

1、焓变和熵变的不同:

焓变(△H)指的是内能的变化值,常以热的形式表现出来。熵变(△S)指的是体系的混乱程度。S(g)>S(l)>S(s)

2、自发反应与否的判断依据

△H-T△S<0 正反应自发反应 △H-T△S>0 逆反应自发反应 【规律方法指导】

1、判断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方法

以得出以下规律:

①改变一个影响因素,v正、v逆的变化不可能是一个增大,另一个减小的,二者的变化趋势是相同的,只是变化大小不一样(催化剂情况除外);

②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并非v正增大,v逆减小,等等。

【经典例题透析】

类型一:化学平衡状态的判断

1对于可逆反应2HI(g)I2(g)+H2(g)。下列叙述能够说明已达平衡状态的是()

A.各物质的物质的量浓度比为2∶1∶1

B.压强保持不变的状态

C.断裂2mol H-I键的同时生成1mol I-I键

D.混合气体的颜色不再变化时

解析:可逆反应在一定条件下达到平衡状态的标志是v正=v逆。从速度的角度看,可逆反应是否已达平衡状态,则必须给出正、逆两个速度或与其相关的条件。A.项是错的,平衡状态各物质的百分含量保持不变,是v正=v逆的结果,并非含量相等,更不是浓度比与系数比相等的状态。同理可知D.项是正确的。对选项C.描述的均为正反应,非平衡状态

C.也不正确,而将C.项改为断裂2molH-I键的同时断裂1mol I-I键才是平衡状态的标志。

选项B.对该反应讲,不管是否达平衡状态,只要温度和体积不变,压强均不变,这是

由于该反应属气体体积不变的反应。对于合成氨反应 N2+3H2 2NH3,选项D.才是平衡状态的标志。

答案:D 变式练习1:在一定温度下的定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 A(s)+2B(g)C(g)+D(g)当下列物理量不再变化时,表明反应已达平衡的是()A.混合气体的压强

B.混合气体的密度

C.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

D.气体总物质的量

解析:该可逆反应的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气体分子数相等。也就是说,无论反应是否达到平衡,气体的总物质的量始终不变。在温度和体积一定时,混合气体的压强与气体总物质的量成正比,所以混合气体的压强也始终不变。

反应物A是固体,其它物质都是气体。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体系中固体和气体的总质量是不变的。若混合气体的质量不变,则固体A的质量也不变,可说明反应已达平衡。根据混合气体的密度公式:,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的公式:,因为v、n 都是定值,所以它们不变就是混合气体的质量不变。

答案:BC 强调:分析反应的特点,熟悉各种物理量的计算关系是解题的关键。

类型二: 化学平衡的有关计算

2在500℃ 1.01×105Pa条件下,将SO2与O2按2∶1体积比充入一密闭容器中,达平衡时SO3的体积百分含量为91%。求:

(1)平衡时SO2和O2的体积百分含量;

(2)若温度和容器的体积不变,求平衡时压强;

(3)平衡时SO2的转化率。

解析:设开始时有2mol SO2、1mol O2,平衡时有SO3 2x(2)在容积、温度不变时

(3)SO2%(转化率)=(2x/2)×100%=93.8% 答案:6% ;7×10Pa;93.8% 变式练习2:(广东高考题)在5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2molA气体和1molB气体,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

2A(g)+ B(g)2C(g)达平衡时,在相同条件下测得容器内混合气体的压强是反应前的5/6,则A 的转化率为()A.67% B.50% C.25% D.5%

解析:根据阿伏加德罗定律的推论,同温同体积时,气体压强之比等于物质的量之比,平衡时气体的物质的量为×(2+1)mol=2.5mol。

设达平衡时,B反应了xmol,根据

则(2-2x)+(1-x)+ 2x=2.5,x=0.5 α(A)=×100%=50% 答案:B 强调:将题给条件中的压强关系转化成气体物质的量关系是解题的基础;本题利用了“三段式”(起始量、变化量、平衡量)的化学平衡计算的基本模式。(2007山东高考)二氧化硫和氮的氧化物是常用的化工原料,但也是大

气的主要污染物。综合治理其污染是环境化学当前的重要研究内容之一。

硫酸生产中,SO2催化氧化生成SO3:

2SO2(g)+O2(g)2SO3(g)某温度下,SO2的平衡转化率(a)与体系总压强(p)的关系如右图所示。

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①将2.0mol SO2和1.0mol O2置于10L密闭容器中,反应达平衡后,体系总压强为0.10MPa。该反应的平衡常数等于_____。

②平衡状态由A变到B时.平衡常数K(A)______K(B)(填“>”、“<”或“=”)。

解析:化学平衡常数是重要考点。用来表示化学平衡时,生成物的浓度,反应物的浓度的关系。注意化学平衡常数的大小只与温度有关。

-1 答案:①800L·mol ②=

类型三:外界条件变化与平衡移动的关系(上海高考题)可逆反应:3A(气)3B(?)+C(?)(正反应吸热),随着温度升高,气体平均相对分子质量有变小趋势,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B和C可能都是固体 B.B和C一定都是气体

C.若C为固体,则B一定是气体

D.B和C可能都是气体

解析:由于正反应吸热,升高温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若B和C都不是气体,则反应体系中只有气体A,相对分子质量不变。

根据分别讨论:

若B、C都气体,根据质量守恒定律,气体总质量m(g)不变,而正反应使气体体积增大,即气体总物质的量n(g)增大,所以气体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将减小。

若C为固体,B为气体,则反应前后气体物质的量n(g)不变,气体总质量m(g)因为生成固体C而减少,答案:CD 也将减小。所以C、D选项正确。

5:(全国高考题)在一密闭容器中,反应aA(g)bB(g)达平衡后,保持温度不变,将容器体积增加一倍,当达到新的平衡时,B的浓度是原来的60%,则()A.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了

B.物质A的转化率减少了

C.物质B的质量分数增加了

D.a>b 解析:平衡后将容器体积增加一倍,即压强减小到原来的一半,A、B的浓度都变为原来的50%,达到新平衡后,B的浓度是原来的60%,说明减压使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B的质量、质量分数、物质的量、物质的量分数都增大了。正反应是气体体积增加的反应,所以b > a,应选A、C。

答案:AC 强调:将压强对B的浓度的影响理解为两部分:①减压的一瞬间,体积变为原来的一倍,浓度变为原来的50%,这时不考虑平衡移动。

②平衡移动使B的浓度从原来的50%增加到原来的60%,并据此分析压强对平衡的影响。

变式练习3:(08广东卷)将H2(g)和Br2(g)充入恒容密闭容器,恒温下发生反应

H2(g)+Br2(g)2HBr(g)△H<0。平衡时Br2(g)的转化率为a;若初始条件相同,绝热下进行上述反应,平衡时Br2(g)的转化率为b。a与b的关系是()

A.a>b B.a=b C.a<b D.无法确定

解析:正反应为放热反应,前者恒温,后者相对前者,温度升高。使平衡向左移动,从而使Br2的转化率降低。所以b

6:已知某可逆反应mA(g)+nB(g)pC(g)在密闭容器中进行,下图表示在不同反应时间t 时,温度T和压强P与生成物C在混合物中的体积百分含量 的关系曲线。

由曲线分析,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T1<T2,P1>P2,m+n>p,正反应放热

B.T1>T2,P1<P2,m+n>p,正反应放热

C.T1<T2,P1>P2,m+n<p,正反应放热 D.T1>T2,P1<P2,m+n<p,正反应吸热

解析:分析图像可知,每条曲线的起点到拐点表示C随时间不断增加,是建立平衡的过程;拐点后的水平线表示C的体积分数不随时间变化而变化,说明从拐点处巳达到平衡。用建立平衡所需时间长短判断T1、T2和P1、P2的大小,再根据T1、T2和P1、P2的大小及不同条件下平衡时C的体积分数,用勒夏特列原理判断反应前后化学计量数的关系及反应的热效应。

分析T1、P2和T2、P2两条曲线,在压强相同时,T1温度下反应速率快,先达到平衡,所以T1>T2。根据平衡后T2温度下生成物C的体积分数比T1温度下大,判断升温平衡正向移动,说明正反应放热。

同理,由T1、P1和T1、P2两条曲线可得P1<P2,m+n>p。

答案:B 强调:本题是不同温度、压强下,生成物的体积分数随时间变化的图像问题,这种图像能反映反应速率、化学平衡与温度、压强的关系。在分析时,既要独立分析温度、压强对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的影响,又要注意两者的内在联系。

变式练习4:(08全国Ⅰ卷)已知:4NH3(g)+5O2(g)=4NO(g)+6H2(g).△H=-1025kJ/mol该

反应是一个可逆反应。若反应物起始物质的量相同,下列关于该反应的示意图不正确的是()解析:此题结合化学平衡图像考查外界条件对化学平衡的影响。根据“先拐先平数值大”的原则,选项A、B正确;根据升高温度,平衡向吸热反应方向移动(即逆反应方向移动),可确定A、B正确;根据使用催化剂只能改变化学反应速率,缩短达到平衡的时间,但对化学平衡的移动无影响,所以选项D正确。

生态平衡教案 篇6

一、教材分析

1、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科学探究、科学知识)

(1)科学探究:

能够应用分析、推理等思维形式,知道什么是生态系统和生态平衡。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一些人类破坏生态平衡的的行为,知道维护生态平衡的重要性,初步树立保护环境、维护生态平衡的思想。

(3)科学知识:

知道自然界的生态系统是一个和谐的整体,需要很长的时间才能形成,如果其中的一个环节受到了破坏,生态系统就会失去平衡。

2、教学重点:

制作生态瓶,模拟生态系统

懂得维系生态平衡的重要性

3、教学难点:

制作生态瓶,模拟生态系统

二、课前准备

(1)教师:有关草原和破坏生态平衡图片,封闭的鱼缸养鱼

(2)学生:认真预习新课,搜集有关破坏环境的资料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出示一幅食物链图片:

提问:同学们找一找图中的食物链,并说一说? 如果图中的草没有了,会出现什么样的状况? 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内容

2、板书课题

生态平衡

3、讲解什么是生态系统、生态平衡。(出示图片,对照图片讲解)

让学生自己看书47页,讲述什么叫生态系统、生态平衡

教师小结:

我们常常把自然界里生物和他们周围的环境叫做生态系统,比如森林里的生物和空气、阳光、水等构成了一个生态系统、草原上的生物与环境之间同样也构成了一个生态系统。在一般情况下,各种生物之间的数量是维系在一定水平上而且变化不大的,我们把这种生状态叫做生态平衡。

4、出示水族箱,模拟生态平衡

出示水族箱,告诉学生:这是老师几天前做的,在全封闭的情况下,鱼还自由自在的活着,同学们说一说原因?

教师讲解:鱼缸和鱼缸里的东西,如何模拟一个生态系统的?

瓶子里有鱼和水草,鱼的排泄物和二氧化碳为植物的生长提供营养,植物为动物提供氧气和食物(鱼虾啃食水草),达到一个平衡。

问:不给鱼喂食,它可以活多久?如果放入更大的鱼到鱼缸里,情况会怎么样?

(二)、学生动手实验 做生态瓶

种小草 出示

1、设计要求:

A这是一个封闭的生态系统。

B瓶中生物具有很强的生命力,能够进行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C生态瓶必须透明,让生物得到阳光并便于观察。

D生态瓶的采光以比较强的散射光为好,不能采用强烈的直射光。

2、指导学生动手做生态瓶

讨论:预测一下,不打开瓶盖,瓶子里的小草可以活多久?说出理由 教师不必过多讲解,在以后的观察中,同学们就会得出结论!谈话引入下一环节

(三)、破坏生态平衡

谈话:自然界长期形成的食物链和食物网维系着生态系统的平衡,这些链、网中的任何环节遭到破坏,都会带来意想不到的后果,甚至造成巨大的灾难。

1、看48页的三幅图

说一说:图中的行为会带来什么危害? 学生说一说?

出示破坏环境的PPT(学生观看)

问:看了图片,你想到了什么?(提问学生回答)

2、你还知道哪些人类破坏生态平衡的例子?我们应该如何保护生态平衡?我们下节课再学习!谢谢同学们的配合,再见!

板书设计:

生态平衡

平衡性 篇7

关键词:产业结构,就业结构,就业弹性,就业结构偏离度

1 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 广东的经济一直保持高速发展, 尤其是在过去10年, 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就业结构也随之发生变化。广东的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变动的方式和特点都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具有一定的代表性。随着经济发展, 就业压力加大, 对广东的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之间的关系有研究的必要。本文分析了广东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之间的关系和平衡性, 给出了平衡广东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的建议措施。

产业结构的转变必然带来就业结构的转变。17世纪, 英国经济学家提出了配第—克拉克定理:随着一国经济的发展和增长, 人均国民收入水平的提高, 劳动力首先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转移, 当人均国民收入水平进一步提高时, 劳动力便向第三产业转移。根据经济发展的一般经验, 产业结构的演变有其内在逻辑演进序列。从产值结构的角度看, 第一产业的比重将下降, 第二、三产业产值比重上升, 并且第三产业比重将超过第二产业。劳动力也随着这一演进的次序流动, 就业结构发生改变。而就业结构又会反过来影响产业结构:就业结构的变化会引起劳动者收入结构变化, 引起产品构成变化, 从而引导产业结构发生变化。劳动力资源的配置会影响经济的发展, 范剑勇等 (2001) 的实证分析发现:1978~1999年间, 我国劳动力再配置从而带来的就业结构效应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份额为0.61%~0.91%, 对经济增长率的贡献份额为6.37%~9.50%, 所以劳动力资源在产业中的分布是否合理会影响经济增长。另外, 张建武 (2006) 的研究也指出劳动力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着产业结构的演进速度和高级化的实现。

2 广东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变动特点分析

2.1 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的演变

1978年以来, 广东三次产业结构的变动大体上可以分为3个阶段:第1阶段是从1978年到1982年。在改革开放初期, 农村全面实行承包经营责任制, 充分调动了广大农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农业劳动生产率得到了迅速提高, 农业经济迅速增长。第一产业产值的比重处于上升趋势, 第二产业的比重下降, 第三产业也得到一定发展, 比重上升, 由1978年的23.6%上升到1982年的25.4%。第2阶段是从1983年到1993年, 由于产业结构的调整, 第一产业的比重下降迅速, 由1982年的39.8%下降至1993年的16.1%, 并仍呈下降趋势;第二产业总的来说是呈上升趋势, 尤其是在90年代以后, 上升速度较快, 到1993年时构成了GDP的半壁江山49.1%;第三产业比重大致呈上升趋势。第3阶段是从1994年至今, 第一产业一直呈快速下降的趋势, 到2006年, 第一产业产值只占GDP构成的6%, 第二、三产业比重上升。可见, 广东的产业结构都是以工业和服务业的大力发展为主, 总的来说是“二、三、一”的格局。第二、三产业的产值为广东地区生产总值的主要组成部分, 并且可以预见在未来, 第二 (尤其是工业) 、第三产业仍然是广东拉动经济增长的主导力量。

资料来源:《广东统计年鉴2007》。广东省统计局编, 中国统计出版社, 2007年版。

产业结构的改变使得资源的配置也发生变化, 广东省三次产业中劳动力配置结构发生了较为明显的变化, 生产者为实现自身利润的最大化, 将各种稀缺资源逐渐地向收入相对较高的部门或产业转移。劳动力开始由劳动生产率较低的部门 (如第一产业) 向劳动生产率较高的部门 (如第二产业) 流动。这表现在:第一产业就业比重迅速下降。1980年第一产业就业比重为71%, 到2005年锐减为32%, 下降了接近40%。第二产业就业比重最大, 到2004年, 第二产业就业比重超过第一产业, 成为吸纳广东劳动力就业的首要产业。第三产业就业比重呈上升趋势, 2006年末, 第三产业的就业人数比10年前增加了700多万。第三产业内部各行业的就业变动也不一样, 近几年就业增长速度最快的是房地产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 而住宿和餐馆业的就业人数有所减少。

改革开放30年来, 广东的从业人员人数以3%的平均速度在增长, 到2006年末, 各行业从业人数达到5250.09万人, 是30年前的两倍多。新增劳动力人口不是平均分布在三次产业中, 主要集中在第二、三产业。第一产业技术进步的困难性和生产周期长的特点使得农业生产率的上升较为缓慢, 从而使其报酬递减, 从业者容易出现增产不增收的现象, 迫使劳动力转移。但是农村人口基数大, 除了原来的农村人口脱离农业劳动流动到城镇从事非农劳动外, 还有大量的人口仍在从事农业生产, 故从事农业生产的人口数量没有太大变化, 基本上都是1600多万人。

资料来源:根据历年《广东统计年鉴》整理。

2.2 就业弹性分析

就业弹性是指经济增长对劳动力的吸纳能力, 用就业增长率与经济增长率之间的比率来表示。e=ΔL/LΔY/Y, 其中e为就业弹性系数, L, Y分别为劳动要素投入量和生产总值, ΔL为新增从业人员人数, ΔY为产值增加值。同样可以计算各次产业的就业弹性。一般来讲, 就业弹性系数越大, 该经济体系吸收劳动力的能力越强;就业弹性系数越小, 该经济体系吸收劳动力的能力越弱。

从表1计算的数据可知, 随着经济的增长, 广东的就业弹性呈上升趋势。但是各产业之间的就业弹性呈现出不一致。总体来看, 第三产业的就业弹性较大, 这一趋势还将持续, 说明第三产业还将继续大力拉动就业。相对于第一、二产业就业弹性的正负波动来说, 第三产业的就业弹性在较长时期内都处于正值。这说明第三产业对劳动力的吸纳能力强, 尤其是第三产业中劳动密集型的行业较多, 如批发零售、餐饮等行业是很能创造就业机会的行业。而且随着近年来广东房地产市场的发展, 房地产、商业租赁、保险等行业得到蓬勃发展, 从业人数剧增, 使得第三产业近几年的就业弹性高于第二产业许多。第二产业就业弹性呈上升趋势, 上世纪90年代后期广东开始产业结构调整, 技术升级对广东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影响较大, 在一定程度上对劳动力有所排斥。但进入21世纪后, 产业结构升级的积极效果发挥出来, 对劳动力的吸纳效应明显。在过去的5年里面, 第一产业的就业弹性出现了负增长。近几年大量的农村劳动力进城务工, 或转向从事非农产业, 因为他们能够得到比从事农业生产更高的劳动报酬, 可以看出第一产业对劳动力的吸纳能力趋近饱和。

2.3 结构偏离度分析

为了分析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平衡性, 我们引入结构偏离系数, 用结构偏离度这一指标来反映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不平衡状况。di=YiLi-1, 其中di为某次产业结构偏离度, Yi为该次产业增加值占当年GDP增加值的比重, Li为该次产业从业人员人数占总就业人口的比重。由此可见, 结构偏离度的绝对值越大, 则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越失衡;结构偏离度的绝对值越小, 则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越平衡;结构偏离度趋于零时, 表明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处于均衡状态。而且当结构偏离度为正值时, 产业增加值份额大于就业结构份额, 说明该产业劳动生产率高;当结构偏离度为负值时, 产业增加值份额小于就业结构份额, 是由于劳动生产率的低下而造成的不平衡。从表2可以看出广东省三次产业的结构偏离度。

第一产业一直保持着较高的负偏离, 可见在第一产业内存在大量的剩余劳动力, 随着技术的进步, 第一产业的劳动力必然要向外流出;但是农村人口基数大, 劳动力的素质不高, 这就导致了劳动力流出受到限制。在过去的10年里, 农村的隐形失业大量地变成显性失业, 造成了大批农村失业者;而且随着广东的经济发展和工业化进程的加快, 第一产业的富余劳动力将最终被释放出来, 因此, 在未来相当长的时期内, 广东潜在的就业压力要远远大于实际就业压力。

改革开放以来, 第二产业的结构偏离度总的来说是下降的, 这符合一般规律——随着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的增加, 结构偏离度会逐渐减小。第二产业的结构偏离度一直为正值, 这说明第二产业有能力吸收更多的劳动力。但是第二产业接纳转移劳动力的壁垒是很高的。 (1) 因为广东的产业发展逐渐走上了技术密集型和资金密集型道路, 技术和资金会对劳动力有挤出效应, 使相对劳动生产率大幅提高, 对劳动力的使用量不会增加。 (2) 由户籍制度、劳动用工制度等方面的诸多限制, 使得新增的劳动力和从第一产业流出的劳动力并不能很快就进入第二产业。 (3) 第二产业职业大多技术含量较高, 要求其从业人员需要具有一定的职业技能, 而从第一产业流出的劳动力初始时难以满足较高的技能要求。

第三产业结构偏离度为正值, 说明第三产业可以吸纳更多的劳动力。相对于第二产业, 劳动力转移进入第三产业壁垒是较低的。 (1) 第三产业中的低端服务业技术含量较低, 对从业人员的素质要求不高, 往往成为外来人口就业和下岗职工在再就业的首要选择; (2) 第三产业的很多部门都是传统计划体制外发展起来的市场主导部门, 组成单位是非公有制单位, 因此他们在用人方面拥有更多的自主权, 对劳动要素的使用更灵活。

3 平衡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

产业结构的调整是资源在各产业部门之间的再分配, 必然伴随着失业, 广东不仅要解决本省劳动力的就业, 每年还有大量的外来劳动力流入。到2007年末, 外省劳动力入粤就业总人数达1700万多人。如此庞大的就业人数, 必然要求产业结构的改变, 要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满足社会的需求。因此, 在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之间应着力寻找一种平衡的方式。

3.1 优化农业结构

优化农业结构, 转变农业增长方式可以解放农村劳动力, 使富余劳动力从农业中解放出来。培育具有地方特色、区域比较优势和竞争力强的农业主导产业, 发展效益农业、特色农业和生态农业, 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农业深入发展可带来就业机会增加。建设现代农业园区, 如在沿海地区加快海洋综合开发, 大力发展海洋捕捞业和养殖业, 推进海洋产业发展, 增加其从业人员的收入。同时要提高农业对外开放水平, 促进农业利用外资和农产品出口。这些措施都能转移农村的富余劳动力, 缓解农村人口对社会、生态的压力, 促进社会经济生态的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3.2 提高工业化整体水平

3.2.1 继续发展适度重工业

改革开放以来, 广东经济一直保持高速增长, 主要得益于以工业为主的第二产业的拉动。进入本世纪以后, 广东的第二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有显著提高, 在调整优化工业经济结构中, 重工化发展显著。随着汽车、造船、装备制造、石化等重工业加快发展, 全省重工化趋势明显增强。重工业的比重不断上升, 基本符合工业化过程轻重工业发展的一般规律, 即工业化初期, 轻工业占据主要比例;工业化中期, 重工业比重逐渐上升;工业化后期, 重工业占据绝对的比重。也与我国工业化进程以优先发展重工业的要求相吻合。目前, 世界发达国家的轻重工业结构比例大体为30:70, 我省2006年轻重工业产值比例基本为1:1, 还应该大力发展重工业。在今后的工业发展中应优化工业内部结构, 加大产品纵深开发的力度, 形成从初级产品到最终加工产品的相关产业链。不仅可以使省内工业产品获得更多的利益, 提高经济产出率, 而且可以创造大量的就业岗位, 加快劳动力转移进程。如在广州兴建汽车产业基地, 既拉动了相应的汽车制造、汽车金融等行业的发展, 也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而且广东的支柱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对经济增长和就业增长的支撑带动作用也得到增强。

3.2.2 促进工业优化升级

发展高新技术, 拉动经济和就业同时增长。在初始阶段, 先进技术的发展会从根本上改变现有的生产工艺和技术装备或进行能源、动力、原材料更新, 使一部分产品陈旧和技术水平落后的劳动岗位消失, 我国已经消失的职业已3000个①。旧职业的消失必然会造成大量失业, 也就是技术对劳动力排挤的一个方面的表现。另一方面, 随着第二产业生产效率的不断提高, 必然会出现机器和人的竞争, 这对就业是很不利的。在机器与劳动力的竞争中, 机器是占有优势的。但是知识和技术通过技术创新、产品创新会开辟出全新的产品和服务, 科技成果可以直接实现产业化, 就又会产生新的就业岗位, 技术进步对扩大就业的效应就体现出来了。此外, 技术进步所引发的高新技术产业就业的影响, 将通过产业关联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其它产业, 尤其是非技术密集型或低技术密集型的相关产业。如通讯设备和设施产业是高新技术产业, 资本和技术密集, 但是与其有后向关联的通讯零部件、元器件的生产, 以及与其有前向关联的通讯服务业, 就可能是劳动密集型的产业。通讯产业技术进步越快, 这些相关产业的就业可能就越多。因此, 高新技术产业的技术选择取向应侧重于发挥技术进步在发现和使用新资源、开发新的产品品种、提高产品质量、降低劳动强度、降低物耗水平、改善生产和自然环境等方面的功能, 减少技术对劳动力的替代, 强化技术进步开辟新的就业机会的功能。此外, 发展新产业要注重产业的关联程度, 产业关联度高的产业。通过技术进步的上述效应不仅可以增加本产业的直接就业, 还可以增加相关产业的间接就业②。

纵观广东的产业发展和工业化过程, 走的是一条由轻型工业——重化工业——高加工度工业的“追赶型”经济增长路子。根据库兹涅茨 (1971 年) 和钱纳里等人 (1986 年) 的研究, 进入工业化中期阶段后, 制造业的增长“引擎” 转换为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业, 在现代制造业方面尤为明显。传统制造业中多为劳动密集型的部门, 技术含量不高。但是传统制造业可以与高新技术相结合发展成为新型的制造业, 不丧失它吸纳大量劳动力的优点。有“世界制造业名城”之称的东莞就是抓住了新技术产业中的劳动密集型环节, 成为IT业制造基地, 目前电脑元器件中95% 以上在东莞都可以配套。

3.3 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

无论是从就业比重还是从就业弹性、产业结构偏离度分析, 都可见广东的第三产业具有极大的经济增长空间和就业增长空间。目前, 我省第三产业比重不仅低于世界发达国家 (2005年平均水平为70%) , 甚至低于世界50%的平均水平, 与现代化要求有较大差距。同时, 产业整体素质不高, 行业发展不平衡。

3.3.1 要发展第三产业, 首先要消除体制上的障碍

第三产业发展不充分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部分行业垄断和市场准入过严, 如电信、铁道、港口、市政、外贸、教育等行业垄断经营、管制经营、限制经营的领域还比较多, 多数服务产品的价格仍以政府制定和管理为主, 尚未建立市场决定服务产品价格的机制。卫生、文化、体育、教育、科技服务等领域缺乏自我发展机制。这些行业就业弹性较大, 却存在很多进入壁垒, 因此也对劳动力的流入存在障碍。近年来, 广东对房地产业、商务租赁、医疗保健服务、金融保险业等方面的需求增长很快, 对此, 应当制定优惠鼓励政策, 在资金、税收、用地等多方面予以支持。打破垄断等壁垒, 引入竞争机制, 进一步开放服务业市场, 积极吸引各种资金, 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若能减少这些进入壁垒, 资本流入的同时, 吸纳的就业人员会增加更多。

3.3.2 发展第三产业, 应把服务业作为主攻方向, 传统服务行业大多具有劳动密集型的特点

科技文化、金融等行业严格意义上不完全是劳动密集型产业, 这些产业的技术含量在逐步提高, 对劳动力的吸纳能力有限, 大力发展这些产业难以增加多少就业岗位, 但是这些行业能够提高社会生产率。在第三产业内部就业吸纳能力高的是房地产、批发零售、餐饮及交通、仓储、邮电等行业, 这些行业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关联性强, 它们的发展能够带动大批其他行业的发展, 从而拉动更多的就业增长。随着商贸、餐饮、流通等传统服务业和商务租赁、社区服务、房地产等新兴服务业的发展, 将会大范围减缓就业压力。

3.3.3 积极吸引外资, 发展第三产业

2006年广东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145.11亿美元, 截至2006年底, 累计批准外商直接投资项目12.82万个, 合同外资额2895.41亿美元, 实际利用外资1773.65亿美元。工商登记注册的实有外商投资企业达6.2万家。创造了接近300万就业岗位, 但大部分都集中在制造业。如果开放服务业市场。同样规模的外商投资, 由于较高的就业弹性, 则有可能产生更多的就业岗位。发展第三产业要根据第三产业中各个行业的不同特点所赋予的不同政策含义, 对各行业增强劳动力吸收能力的措施加以细化。对于那些资本、技术增长驱动的行业, 不应该过分强调对就业的吸纳, 如果这样反而会影响其发展;对于那些劳动驱动型的行业, 要采取各种措施鼓励发展, 多吸收劳动力。

3.4 加大人力资本投资

人力资本并不等于人力资源, 广东经济的发展并不缺乏人力资源, 而是缺乏有一定技能的人力资本。在当前的失业群体中低素质的劳动力是主力, 不论是城市中的下岗、失业人员, 还是农村中需要转移的剩余劳动人口, 因为缺乏应有的劳动技能, 致使发生滞留。广东的新型工业化道路重技术, 并不需要一般意义的人力资源, 而是具有人力资本的人力资源。所以政府要坚定不移地普及义务教育, 要鼓励发展中等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 积极引导高等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除了政府加大教育经费的投入以外, 更可以通过发展民办教育来突破教育经费瓶颈的制约。提高从业人员素质, 可以提高技术水平, 提高劳动生产率, 从而促进经济发展;通过提高劳动力素质, 适应产业结构的变化, 可以拓宽就业渠道, 增加就业。此外, 还要健全劳动力市场, 消除阻碍劳动力流动的制度, 主要包括户籍管理制度、社会保障制度、服务企业和事业单位的用工制度等。避免再次出现前几年在东莞等地出现的“民工荒”现象。

3.5 建设中小城市、郊区

杨宜勇的研究指出, 城市化能够促进就业结构转变, 城市能够产生集聚的经济效益, 即由于集中而产生的外在经济效益, 城市服务业的发展直接促进就业机会的增加, 服务业与城市化发展水平密切相关。广东的城市发展应继续推行“限制大城市发展, 稳定中型城市, 大力发展小型城镇”的城市发展战略, 建设更多发展商品经济, 可吸纳大量外来流动人口的小城镇。这些小城镇基础设施完善, 服务功能齐全, 其方便程度甚至超过了中小城市。它们在调整农村产业结构, 改变城乡人口分布, 发展乡镇工业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成为吸纳农村剩余劳动的重要途径。以珠三角为中心, 辐射东西翼的经济发展, 拉动东西翼的工业化进程, 可缓解外来就业人口对珠三角城市的压力。

此外, 还应重视郊区工业化, 广州、深圳等城市发展较早较全面, 对工业、对劳动力的吸收已近乎饱和。而经济增长不仅包括城市中心区, 也包括郊区, 发展郊区工业, 如番禺工业化程度的加快, 通过产业空间布局的调整, 促进产业向郊区转移, 以此吸引市区劳动力和外来劳动力向郊区转移。因此通过产业转移促动郊区经济发展, 拉动郊区工业化进程可降低失业率, 缓解就业压力。

3.6 发展中小企业、非公经济

与大企业相比, 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企业资本有机构成低, 资本相对分散, 因而同量资本可以吸纳更多的就业人口, 其创造的就业机会就多。2006年私营企业的从业人员达769.88万人;个体经济的从业人员达777.93万人。这些私营企业和个体企业大多数都是中小企业。而广东中小企业从业人数的比例还是不够大。世界各国的中小企业都是吸纳就业的主要载体, 被誉为“创造就业岗位的机器”, 在美国, 小企业雇主占所有雇主的99%, 每年新增加的就业机会中, 75%是由小企业提供的。日本80%以上的企业是中小企业;在加拿大, 小企业的新增就业人口在新增就业中占81%。政府应该提供宽松的环境, 支持中小企业的发展。

此外, 由于资金短缺等方面的原因, 不可能在所有的产业部门同时进行投资, 而应该选择合适的重点产业进行投资, 然后通过关联效应和诱发性投资等作用, 带动其他产业的发展, 最后达到经济发展和就业增加的目标。所以应对产业的发展有所侧重, 广东省产业结构调整目标为:壮大发展电子信息、电器机械和石油化工三大新兴支柱产业, 改造提高纺织服装、食品饮料和建筑材料三大传统支柱产业, 培育发展汽车、医药、造纸、环保等一批有潜力的产业。这一目标基本上明确了广东在“十一五”期间扶持发展的主导产业。

参考文献

[1]. (美) 西蒙.库兹涅茨.各国的经济增长[M].北京:商务印书馆, 1999

[2].蔡日方.科学的认识转轨中的就业问题[J].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 2002, (4)

[3].郭克莎.结构优化与经济发展[M].广州:广东经济出版社, 2001

[4].蒋选.我国中长期失业问题研究.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4

[5].李仲生.中国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变化[J].人口与经济, 2003, (3)

[6].张春煜, 喻桂华.第三产业结构升级中的就业变动[J].财贸研究, 2004, (2)

[7].张建武, 宋国庆, 邓江年.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互动关系及其政策含义[J].经济与管理研究, 2005, (1)

[8].张杰.广东产业结构变化过程中的就业特征分析[J].岭南学刊, 2004, (5)

[9].范剑勇, 颜燕, 王加胜.改革以来就业结构变动及其对经济增长的贡献[J].宏观经济研究, 2001, (9)

不平衡的《平衡》 篇8

从1997年底开始,历时3年半,彭辉进入可可西里,与西部工委书记扎巴多杰带领的“野牦牛队”队员们同吃同住,一起巡山,一起大口喝酒,一起打击藏羚羊盗猎分子,到2000年,这部讲述可可西里地区环保事业艰难状况的纪录片横空出世,一举囊括了国内外多个纪录片大奖。

即使在12年后再看这部纪录片,仍然没有任何“过时”的感觉。虽然主动报名来到现场的会员多为20多岁的年轻人,其中大多数人对可可西里的印象只停留在陆川的电影和旅行途中的记忆里,但在74分钟的时间里,几乎每一位观众都安静地投入其中,情到深处,还默默地流下了眼泪。“为什么我今天才看到这部片子?我心里真的很难受。”坐在记者身边的29岁的女白领徐露,小声地说道。

整部纪录片没有一句解说词,全部台词由坐在清水河边接受彭辉采访的扎巴多杰的口述组成。配乐方面,除了后期制作的少量音乐外,呼呼的风声,轰隆隆的发电机声,队员们煮饭时随意哼出的《世上只有妈妈好》,还有队员们为志愿者杨欣庆生时唱的生日歌,每一段都来自大自然、来自野牦牛队队员的声音,都是最真实的声音。

“我不怕死,我还要干下去!”影片后段,在扎巴多杰几乎用尽全身气力吼出这句话不久,他便意外去世了。他伤心欲绝的妻子对着彭辉的镜头,哽咽着无法说出一句完整的话。而大幕下的黑暗中,哽咽的观众们也再说不出一句话。

影片结束,灯光开启,观众们还没有从影片中抽身而出。沉默着看完片子的彭辉站起身说:“这部片子我看了100多次了,说实话,我现在很不想再看。”还沉浸在影片中的会员们纷纷举起了手,和彭辉导演就纪录片进行了深入的交流。

导演观点

彭辉:我害怕看这部片子

“一般情况下我是不太愿意再看这部片子的,它不是一个关于美丽和广袤的大自然的片子,而是展示了心灵和现实上的不平衡。这个不平衡不止是来自扎巴多杰和野牦牛队,它一直伴随着整个片子,表现的是环保事业现状和现实的不平衡。整个片子拍完后,我把片子丢在一边,空了很久才敢去碰。我的感觉是很不平衡,我相信大家看完后也有很多不平衡,心里会有很多疑问。记得前两年有媒体采访我说:‘彭老师,我们看完片子很不平衡。听说你在拍《平衡2》,在第二部里我们能看到平衡不?’我的答案是:更不可能。下周,我就要去青海继续拍《平衡2》了,这部片子里,我不仅会采访之前野牦牛队的队员,扎巴多杰的儿子,甚至还会采访到盗猎分子。”

嘉宾观点

“我很骄傲有彭辉这个好朋友。”迟阿娟成都著名摄影家

“我和彭辉是20多年的老朋友了,这个朋友让我非常骄傲和自豪。拍《平衡》的时候,他在可可西里和队员们同吃同住了3年,这种困难不是一般人能够承受下来的。我还记得当年他和扎巴多杰一起到成都,我们一起吃饭,看理查德·布莱曼的钢琴会时的场景,我们谁都没有想到,扎巴多杰书记在回家的第二天就走了。虽然我没有和彭辉到过可可西里,没有到过现场,但从我和扎巴多杰那短暂的相处来看,他是个汉子!我的好朋友彭辉,也是条汉子!”

现场互动

Q=观众A=彭辉

Q:为什么整部片子都没有解说词?

A:我曾经准备过解说词,拍摄时我每天都在帐篷里写日记以作为蓝本。但在我和扎巴多杰去北京前,我突然想让他对有些问题做一个主述,就列了三四十个题目,一个一个地问,于是就有了扎巴多杰在河边接受采访的这一段,这也是他最后一次在可可西里和我交流。采访完,我们去了北京。从北京回来,他就出事了。如果那天我懒惰了一下,没有采访,那之后整个片子我都写不出来了,任何解说词我都写不出来,我觉得任何一个词、一个笔画,都达不到扎巴多杰声音的力量。

Q:从哪里可以看到《平衡》的168分钟的完整版?

A:我建议你再等一段时间。明年我会出一张《平衡1》和《平衡2》的合集,我会按照我的艺术理想和理解,重新剪辑出《平衡》的完整版。我也会和院线合作,在影院播放。另外,我还会出一套DVD合集和画册,不会卖得很贵。我想的是能卖多少卖多少,赚来的钱我们去帮助现在还躺在医院里的野牦牛队队员。这个队员因为脑溢血住院了,我前段时间去看望过他,他已经完全变样了,意识也不是很清醒,但他躺在床上对我说:“我现在这个样子了,但我从来不后悔在可可西里的那十几年。”我非常震动。

Q:陆川导演的《可可西里》是以《平衡》做为蓝本的,能讲讲其中的故事么?

A:陆川在拍片前找到我,我给了他很多素材。后来,陆川把我“绑架”到了首映式,他说:“我希望你看过之后,能得到你的拥抱。”看完片子,我一句话没说。在后来的讨论会上,大家坐在一起讨论。陆川说:“我最在意的是彭辉的意见。”我站起来,就给了他一个拥抱。之前我很犹豫,我害怕这部片子将野牦牛队完全屏蔽,但在片子开始的5分钟内,一群盗猎分子对保护者说:“你们是西部工委吗?”对方回答:“是。”然后崩的一声,盗猎分子开枪了。就凭这一小段,我觉得陆川不错。

看电影啦!

从即日开始,《成都女报》将定期组织“女报观影会”,不管是小众的纪录电影还是火热的大制作电影,“女报观影会”都将带领你一网打尽。还犹豫什么,只要加入《成都女报》“聚乐部”,一旦成为会员,就能看尽各种大片小片,总之,反正是好片。

报名方式:关注@成都女报新浪官方微博,加入成都女报微群,在“加入理由”一栏填写“我爱看电影”私信即可!

上一篇:梁实秋雅舍的赏析下一篇:六年上品德与社会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