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电子政务与和谐政府构建的关系

2024-12-21

浅论电子政务与和谐政府构建的关系(共7篇)

浅论电子政务与和谐政府构建的关系 篇1

消费关系的不和谐, 会引发一系列的社会问题, 并在很大方面影响整个社会关系的和谐, 进而对国家的经济、社会和政治带来不利的影响, 给国家的稳定和发展带来隐患, 更谈不上建设和谐社会。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首先, 消费关系是作为社会再生产的最后一个环节, 它是生产、分配和交换活动的目的和归宿。没有消费, 社会再生产的其他环节也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消费关系受损害, 消费者的权益受到侵害, 使广大的消费者对消费领域丧失信心。而作为弱势群体, 权益长久得不到有效的保护, 久而久之, 他们会被动, 甚至拒绝消费。其结果便是使得社会再生产停滞不前, 经济无法正常的循环和运行, 最终影响国家经济的正常发展, 也使得构建和谐社会成为一纸空文。

其次, 消费关系是和其他的社会关系紧密联系的。一个环节处理不好, 其他的社会关系也跟着受影响。而一旦其他的社会关系受到破坏, 将会引发更深层次的社会问题, 给我们构建和谐社会带来不必要的麻烦。比如农民买到假种子, 一旦出现颗粒无收, 轻者出现广大农民集体上访, 群体投诉, 给社会的安定团结带来负面的影响, 重者, 则产生更大的政治影响, 甚至引发政治事件。

再次, 消费关系的不和谐, 还会造成严重的社会资源的浪费。我们知道, 一定时期社会资源是有限的。和谐的消费关系, 可以使得有限的资源得到最合理的利用。构建和谐社会的目的之一就是合理调度一切资源, 而不和谐的消费关系, 无法对资源合理的配置, 甚至造成大量资源的浪费。比如经营者的假冒伪劣行为, 不仅侵犯消费者的利益, 也使得有关国家机关需动用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制止和消除它给社会带来的不良影响, 给我们和谐社会的建设加上了不和谐的一笔。

因此, 如何从法律角度出发, 构建一个良好、和谐的消费关系便成为我们目前迫切需要解决的任务。而和谐的消费关系本身是个复杂的系统工程, 它要求利用政治的、经济的、教育的和法律的各种手段的相互配合。在实行依法治国的今天, 应用法律手段保护消费者的权益是最重要的也是最根本的解决途径。我国已经制定和施行的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便是为构建和谐消费关系为目标而制定的法律。当然在实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同时, 国家还要相应制定保护消费者权益的政策, 完善消费者权益的保护法律体系, 降低消费者的维权成本。而对广大消费者的法律保护, 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 需要一系列有关法律、法规配合。这种配合, 通常体现为宏观调控与微观管理相结合, 一般性共同规范与具体领域特别规定相结合。现就我国目前已颁现行法律、法规, 按其对消费者权益保护作用, 梳理为以下方面:

一、保证商品、服务的质量合格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16条规定:“经营者向消费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 应当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和其他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履行义务。一经营者和消费者有约定的, 应当按照约定履行义务, 但双方的约定不得违背法律、法规的规定。”

除了从正面规定经营者应按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向消费者提供质量合格的商品和服务外,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40条还在《民法通则》第122条的基础上具体列举8种属于经营商品或者服务“质量不合格”及其他损害消费者权益的情况, 并明文规定:’除本法另有规定外, 应当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和其他法律、法规的规定, 承担民事责任。”以《产品质量法》为例, 其第四、第五两章已就产品质量问题的归责方式、赔偿责任 (包括追偿) 诉讼时效、解决争议的途径、程序, 以及对违法者的处罚机关、处罚方式等都做了较为具体、详尽便于操作的规定。

二、要求表示活动的真实、规范

商品和服务必须通过市场向消费者销售或提供。这里就有一个如何在市场中, 就商品或者服务, 在经营者与消费者之间, 进行沟通的问题。所谓表示活动, 从经营者方面说, 是运用商标、广告、标签、标志、标识、推销员等形式向广大消费者传递商品、服务或者企业本身的信息, 从而起到促销或引导消费的作用;从消费者方面说, 表示活动是获取商品或服务或企业有关信息资料的主要途径。消费者只有切实知悉所欲购买、使用的商品或者所需接受的服务的真实情况, 才能作出正确的选择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8.9条) 。有鉴于此, 现代国家莫不把对企业表示活动的监督管理列为国家经济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 莫不将商标、广告等有关表示的立法, 作为监督管理企业生产经营活动, 维护社会经济秩序, 保护广大消费者权益的重要手段。下面就几项主要的表示立法简要加以说明:

1. 商标与广告。

商标是由文字、图形或者其组合构成的, 用以区别商品或者服务, 而加在商品上或在服务中使用的显著标志。经1993年修改而重新公布的我国《商标法》, 同样保护注册的商品商标和服务商标。除国家规定必须使用注册商标的商品 (如人用药品、烟草制品等) , 必须申请注册, 经核准方能在市场销售外, 其他商品要不要申请商标注册可由商标所有人自定。赋予注册商标所有人以受法律保护的商标专用权。注册商标即使许可他人使用或者转让, 有关当事人都必须保证使用该注册商标的商品或服务的质量。

使用未注册商标, 不得冒充注册商标, 要在商品或包装上标明企业的名称或地址。未注册商标使用人, 同样应对其使用商标的商品或服务的质量负责, 并接受各级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的监管, 不允许有商品粗制滥造、服务质量低劣, 以次充好, 欺骗、坑害消费者的违法行为。

所谓广告, 按1994年颁布的我国《广告法》第2条第2款的规定:“是指商品经营者或者服务提供者承担费用, 通过一定媒介和形式直接或者间接地介绍自己所推销的商品或者所提供的服务的商业广告。”广告应当真实、合法、符合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要求, 不得以虚假的内容欺骗和误导广大消费者。广告主、广告经营者、广告发布者违反法律规定, 发布虚假广告, 使购买、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务的消费者受到损害的, 须各自承担应有的法律责任。

2. 产品标签、标志和标识。

产品的标签、标志和标识是指企业直接印刷在产品包装上或者将纸片等说明文字附于产品上, 对产品的名称、规格、成分、结构、数量、质量、性能、效用、生产日期、生产厂家、贮运要求、使用方法与注意事项、交易条件以及其他有关事项所做的文字说明或图示。产品的标签、标志和标识是广告的依据, 但它们不同于以宜传性的语言形式来传播商品或服务信息的广告, 而是以规范性的语言和形式来介绍商品的有关事实, 所以, 它们对于商品流通和消费具有更为直接的影响。

3. 商业和服务业的表示活动。

商业和服务业或经销商品或提供服务或两者兼而有之, 其表示活动的内容包括:对本企业的情况及企业的产品或者服务的说明和介绍;对所经销或使用的其他企业的产品, 以及这些企业情况的说明和介绍;监督所经销或者使用商品的生产企业所附的标签、标志和标识的正确与完善, 并将这些表示如实地转递给消费者。其动用的形式有:广告、企业的商品商标或者服务商标、商品的陈列或展示、人员介绍、销售凭证等等。商业和服务业的经营活动与消费者息息相关, 其表示活动的内容和形式尤需依法进行, 以免为牟取暴利, 诱骗消费者上当。只是这方面立法十分薄弱, 亟待加强。

三、维护市场竞争的公平、适度

消费活动是生产、流通、再生产全过程的一个重要环节。它既是一切社会经济活动的起点又是其终点, 必然要受到市场经济内在运行机制, 即竞争的影响。只要存在商品生产与商品交换, 即使在社会主义条件下, 竞争也具有两重作用:一方面, 基于对利润的追逐和害怕竞争失败, 迫使经营者不断革新技术, 改善经营管理, 扩大生产规模, 提高产品或服务质量, 争取广大消费者的认可, 从而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 使消费者获得质优价廉的商品或服务的好处;另一方面, 基于同样原因, 也可能促使经营者以不正当手段从事竞争, 千方百计追逐高额利润, 阻碍技术和经济进步, 而使消费者遭受商品、服务质次价昂的损害。面对这种情况, 需要国家加强对市场竞争的监督和管理, 其有效规范和必要节制的内容, 可概括为限制垄断和反对不正当竞争两个方面。垄断, 是对竞争的抑制, 从广义说, 也是一种不正当竞争, 只不过表现为消极的形式而已, 必须加以限制。通常所谓的不正当竞争是指狭义上的, 表现为积极地妨碍公平竞争, 因而也必须反对。只有公平而适度的竞争才有利于市场经济的发展和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竞争的监管法律制度应构成为保护消费者权益法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以上从立法方面阐述了我国目前对消费者权益的保护, 在实践中, 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如何完善对消费者权益的保护:

首先, 应降低消费者的维权成本。目前, 我国消费者权益的保护的一大困难就是高昂的维权成本。这在很程度度上阻断了消费者的维权渠道, 降低了消费者的维权欲望。因此, 我们可以从监管部门降低收费、建立消费者保护基金、提高消费者维权的时间效率等方面消除维权成本过高带来的负面影响。

其次, 应完善消费者权益保护的救济途径。可以适当考虑建立一套消费者权益仲裁机制, 专门解决消费者权益纠纷。同时可以加大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对消费者权益的行政裁决权, 并可借鉴国外的做法, 在法院专门设立小额消费纠纷的法庭。

再次, 应进一步发挥消费者组织等有关社会组织的作用, 特别是新闻媒体和舆论监督的作用, 也是保护消费者权益的一条有利途径。

可以这么说, 建立和谐的消费关系, 不仅关系到我们每个消费者的切身利益, 而且也是我们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应该看到, 我们在建立和谐的消费关系中已经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但是还存在很多的不足和需要改善的地方。相信随着我们构建和谐社会的不断深入, 和谐的消费关系也必将踏上一个更高的台阶。

参考文献

[1]粱慧星:中国的消费者政策和消费者立法. (法学) , 2000笫5期

[2]张严芳:消费者保护法研究.法律出版社, 2003版

浅论电子政务与和谐政府构建的关系 篇2

[关键词] 市场失灵 政府失灵 经济法 社会中间层主体

社会和谐和稳定的首要问题是政府与市场的关系问题。我国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但多年计划经济弊端影响犹在。政府职责定位不清,职能越位、缺位,结果导致市场秩序混乱、经济结构失调。因此,市场与政府在促进经济发展中的界限时有错位,市场与政的良性互动远未形成。

一、市场机制的缺陷与政府规制的失效

政府直接管制与市场机制,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实现资源配置两种方式,都有各自的适用条件,也都有各自的局限性。

1.市场机制的缺陷。市场经济的显著特征是分散的经济决策者,在市场中自由竞争,根据市场价格自主决定资源的配置。但竞争的优胜劣汰却会使市场主体之间力量对比发生变化,垄断与限制竞争就随之产生。

单个的市场主体在对自身利益无限追求的同时,极易对他人、社会利益造成影响,而这种影响并不能通过价格机制得到合理的反映,即产生所谓的外部效应。当社会边际成本大于私人边际成本时,将产生外部不经济,即负的外部效应,供给就会过多;相反,如果社会边际成本小于私人边际成本,则为外部经济,即正的外部效应,供给就会不足。当存在外部效应时,就不能达到资源的最优配置。国家应该运用强制措施进行干预,将外部影响内在化,尽量减少外部不经济。

2.政府规制的失效。传统经济学认为,“市场失灵”正好为政府作用预留了空间。但是政府信息的不完全性,以及在对经济管制过程中的“权力寻租”“管制俘获”等现象的存在,将会产生所谓的“政府失灵”。

政府对经济的干预的正当性。实际上,政府管制被看作是政府对一种公共需要的反应,暗含这样一个前提:市场是脆弱的,如果放任自流,就会导致不公正或低效率,而政府管制是对社会的公正和效率需求所作出的无代价、有效和仁慈的反应。但此后的“政府管制的俘虏理论”认为,政府管制与其说是为了社会公共利益的目的,毋宁说是特殊的利益集团寻租的结果。管制提高的是产业利润而不是社会福利,也就存在政府失灵的可能。

二、政府与市场均衡博弈

1.政府与市场的“双重失灵”。市场经济复杂程度的加剧,产生了市场运行和政府规制都难以发挥作用的领域或者都难以解决的问题,即双重失灵。自然垄断行业的规制,由严格监管,到放松准入、过度的恶性竞争都不是政府和企业期望的理想状态。为了克服就需要在市场与政府之间寻求一个平衡点,实现两种力量均衡博弈。

从法律上要看到他们之间深层次的矛盾与关联,构建二者的协调互动机制。传统的法律部门囿于自身的有限空间,均无法兼顾国家与市场两者的协调与共同发展。

2.社会中间层主体对“双重失灵”的克服。这里的社会中间层主体,是指借与国家和企业等市场主体之间的辅助管理主体。由其代理行业内企业统一实施某些行为,更符合经济效益原则;政府受到限制的行为,社会中间层主体,更有合适的理由完成。作为社会中间层主体的行业协会,可以代表成员企业的合法权益,向社会和政府表达成员企业的意愿,反映行业的利益要求;可以从整个行业视角出发,维护企业的共同的利益。

3.现有社会中间层主体的缺陷。就中国行业协会而言,其特殊的产生路径(一般可以分为三种基本路径:企业自主推动的行业协会;政府主导推动的行业协会;政府与企业合力推动的行业协会)不同于西方市场经济国家企业自愿结合成立的情形。大多数行业协会行政色彩浓厚,为企业服务的意识和能力较差,沦为“二政府”或“部分行业管制职能的转移和延伸”;独立性差,其活动受政府部门干预过多。突出表现为职能上的缺位,越位。

社会中间层主体的职能缺位、错位,真正的原因是法律规制的欠缺。因此,完善相关立法成为当务之急。

三、政府与市场良性互动关系的法律构建

构建良性互动的“政府——市场”关系,需要准确界定、充分发挥社会中间层主体的职能,建立、完善相应的具体法律制度,而前提必须是厘定相关立法的经济法理念。法律理念,是统领法律制度的精髓,是完善立法的核心。

1.社会中间层主体相关立法的欠缺。强调社会中间层主体作用,并不意味着政府完全放弃市场规制。政府作为社会公共利益的代表和市场经济秩序的监管者,规范和监督社会中间层主体的运行,防止行业垄断。而要保证规制的有效性、适度性,就必须在法律的框架内进行。

但目前我国尚无专门统一的行业协会立法,现行关于行业协会的立法比较零乱、分散,主要体现为法规与规章,以及一些省市出台的关于行业协会管理的法规。这些法律规范,立法层次低、权威性不足。《条例》将行业协会与学术性社会团体等混同管理,不具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因此,要克服法律制度瓶颈的制约,完善相关立法已刻不容缓。

2.厘定社会中间层主体立法的经济法理念。进一步需要明确的是,社会中间层主体是哪一部门法的主体。首先,社会中间层主体,由其参加的社会关系兼有横向性和纵向性特征。这正是经济法调整对象典型特征。其次,社会中间层主体的涌现,是为了克服“政府失灵”与“市场失灵”,塑造政府与市场的良性互动机制,这也正是经济法的产生的经济学背景。最后,个人利益与公共利益的区分,导致“市场——国家”的对立,反映在法律上“私法——公法”的二元结构,即“权利——权力”的关系。利益关系的融合,“市场-社会中间层主体(行业协会)-政府”的三元经济结构的成立,市场国家关系的协调,与之相适应的是 “私法-社会法-公法”的三元法律结构。

参考文献:

[1]查尔斯·沃尔夫:政府与市场一权衡两种不同的选择[M].中国发展出版社,1994.31

[2]單飞跃:经济法理念与范畴的解析[M].中国检察出版社,2002:214

[3]徐家良:双重赋权:中国行业协会的基本特征[J].天津行政学院学报,2003(1)34-35

[4]王全兴:经济法基础理论专题研究[M].中国检察出版社,2002:533

[5]郑少华:社会经济法散论[J].法商研究,2001(4):75.

浅论电子政务与和谐政府构建的关系 篇3

合作学习,是教学中学生学习的一种组织形式,是学生在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学习任务,按照明确的责任分工进行的互助式学习,通常以小组学习为主要形式。合作学习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深远意义。

一、合作学习有助于学生合作精神和团队精神的培养。学会合作是现代教育的重要价值取向。合作学习是培养合作精神的重要途径。我们知道,现在的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是父母的掌上明珠,从小养尊处优,惟我独尊。在合作学习中,小组成员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要求有明确的责任分工,每个学生同其他伙伴配合,积极主动完成自己负责的部分,又要融入小组的整体工作,支持他人,协同完成任务。这样相互支持,相互信任,相互配合,相互理解,面对同一个目标,大家齐心协力,以积极的态度共同参与,达到共同提高。

二、合作学习有助于提高学生的交往能力。人际交往是人一生赖以生存的能力,这是学生的宝贵财富。因此,学校教育必须注重学生交往能力的培养,在合作中学习,在学习中合作,通过与他人交流思想,加强与他人的联系与合作,从而提高人际交往技能。

三、合作学习面向全体学生,有利于促进每个学生的发展。传统教学模式是教师讲学生听,满堂灌,学生听着乏味。合作学习的方式,使每个学生都有参与的机会,每个学生都有发言的机会,每个学生都有表现的机会,师生之间,生生之间进行更多的交流与评价,使每个学生都有不同程度的进步。

四、合作学习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合作学习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在多方面进行参与,不再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而是新知识新思想的构建者和创造者,是与他人合作交流的贡献者和分享者,能充分体验学习的愉

悦,从而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也就产生了学习的动力,把以往那种“要我学”的课堂模式,变成现在“我要学”或“我想学”的模式。

五、合作学习有助于教师的提高。学生合作学习中,教师不再是知识的讲授者,而的学习过程的组织者、引导者、协助者,甚至是学习者。在群体讨论集思广益的学习活动中,学生时而迸发出的独到见解,对教师来说,又何尝不是财富?

基础教育改革给每一位教师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在课程改革中,教师教学理念必须转变,学生学习方式随之改变,达到教学相长,相互和谐,师生共谋发展。浅谈合作学习理论

【摘要】现今合作学习是目前世界上许多国家都普遍采用的一种富有创意和实效的教学理论和策略体系,合理组织学生进行有效的合作性教学,耐心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的能力是达到良好的地理合作教学的必然过程。本文主旨在于对合作学习在地理教学运用中的一些实践和思考以及对其探索。

【关键词】地理合作合作学习探索1合作学习的实践溯源

二千多年前,我国就产生了合作学习的思想。《诗经·卫风》中指出“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在西方,亚里士多德、柏拉图、奥勒留、托马斯·阿奎那等人都曾在著作里论述过合作学习的思想。十八世纪,约瑟夫·兰开斯特和安德鲁·贝尔开始在英国广泛使用合作性学习小组;19世纪初,合作学习的方式传入美国,并不断发展。教育家帕克和杜威都做出了重要贡献。帕克认为学校是最适宜于实现民主并让儿童共同学习和共同生活的地方,他的“昆西教育改革”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杜威则把合作学习作为“从做中学”教学方法的组成部分。而它一旦兴起,就迅速发展,现在“合作学习已广泛地应用于美国、以色列、新西兰、瑞典、日本、加拿大、澳大利亚、荷兰、英国、德国等国的大中小学教学”。(高艳、陈丽、尤天贞《关于合作学习的元分析》)

2地理合作学习的内涵和特点

国外对合作学习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但在不同的国家,合作学习的研究角度、实践方式、学习模式、甚至表述称谓都相差甚远。合作学习的主要代表斯莱文教授认为:“合作学习是指使学生在小组中从事学习活动,并依托他们整个小组的成绩获取奖励或认可的课堂的教学技术。美国明尼明达大学合作学习中心的约翰逊兄弟俩认为:”合作学习就是在教学上运用小组,使学生共同活动以最大程度地促进他们自己以及他人的学习。“简而言之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分工的互助性学习。

合作学习的主要特点有:

2.1积极的互相支持相互配合,特别是面对面的促进的互动。

2.2学生之间能进行有效的相互沟通,建立并维护小组之间的互相信任,有效的解决小组内部的思想分歧和冲突。

2.3 积极承担在完成共同任务中个人的责任和义务。

2.4 对个人完成的任务要在小组内进行有效的分析和加工。

2.5对小组共同活动的成效进行小组内评估,最大的寻求其有效性和可行性的途径。

合作学习的主要益处:

(1)将个人之间的竞争转化为小组之间的竞争,在优化意识培养的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与能力。

(2)有助于发挥学生的团队精神与互助精神,实现有差异的学生的同时发展,弥补了教师教学的不足。

地理合作学习的基本条件:

具备自主学习的意识与能力,强调合作学习的动机的产生,以依赖于合作前的地理教学过程,拥有良好的地理学习气氛是学生进行地理学习的前提,使自主学习的意识得以形成和发展,在合作中寻求其内涵。

地理合作学习的关键及特点:

创造良好的合作环境,并对合作小组进行切实有效的循环式训练,使得学生积极参与到其中。懂得如何在合作小组中承担个人责任,发挥个人潜能,从而有能力通过有效的合作学习步骤获得良好的合作学习效果。

在合作学习中,由于参与者的积极性以及相互交流的经验使得教学过程远远不只是一个简单的认知过程,同时还是一个交往和审美的过程。

3合理组织合作学习小组

合作学习要根据学习的内容并综合学生的学习基础、能力、特长、性别、等因素,按照”互补互助,协调发展“的原则进行学习。而在小组合作学习中的一些误区我们下面一一列举给予相应的对策。

3.1重”合作“而轻”个体“

地理小组合作学习旨在针对地理学科的高度抽象性,而采取的小组通过协作攻克地理问题的学习方式,尽管强调的是小组全体策略能力的模式,但并不排斥小组成员个性化思维的展示。但实际操作中教师往往更热衷于教学过程中的小组讨论,更倾向于小组组员思想意识的趋于统一,这样表面看起来节奏分明,连贯流畅,但无形中已经削弱了小组成员的思考强度,掩盖了弥足珍贵的创造性思维。这样的环境下学生富有个性色彩的求异思维就得不到机会得以表露,这样的小组合作学习仅仅是全班学习到小组学习的一个表面变化而非结构性变化。因此教师要处理好个别学习、合作学习和集体学习的关系,适当的时机运用适当的学习方式,在备课时要了解学生,透析教材,对课堂上所需要解决的问题均要做自我评估,哪个问题多数同学能自己解决,哪个问题需要发挥学生间的优势互补,做到心里有数。然后根据学生的实际需要安排是否进行小组讨论,在组内讨论前应给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使学生对讨论的问题形成初步的看法,小组讨论才能碰出个性的火花。

3.2重”结果“而轻”过程“

地理学科的结论使得许多的老师、学生在对地理进行学习和研究时会不自觉地陷入到”重结果而轻过程“的怪圈中,具体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小组成员更重视地理问题结论或问题的结果而非学科探究和解决过程。以为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全班的均衡学习已被少数几个小组竞争学习所取代了,所以对小组只追求速度为主的合作丧失了对解决过程的探究是自我意识的行为。

(2)教师只注重问题结果的评价轻视解决问题的过程评价这是由于地理老师的急功近利所致。只从学生的学习情况是否有自己的课堂设计结果一致来衡量学生的合作学习是否成功,忽略了合作学习的很多细节。如学生的参与程度、合作交流意识、学习地理的自信心和对地理的兴趣、思维的合理性和灵活性、准确运用地理术语表达自己的观点等。

对学生地理学习的评价,教师应更多关注学习过程,教学中教师要善待学生出现的错误,一旦学生的回答或解题的结果与答案不符时,更多的时候应该让学生自己说出解题的思路和过程,再作评议。对于探索过程专心致志,乐此不疲的学生和在解题过程中善于动脑,不满足常规解题的学生,即使结果不尽如人意,也要充分肯定他们的学习态度和独立思考的学习习惯,从激励的角度指出他们的不足,保护他们的学习热情。

3.3重”主体“而轻”主导“

”问题是地理学习的心脏“,因此问题的解决成为地理学习中的主要任务,这决定了合作小组成员是问题解决的研究过程中的主体,因为合作学习的目的是小组成员自己解决问题,同学们轮流在学习小组中担当”主角“的缘故,教师的主导作用无意识的就会被淡化或掩盖,所以更多体现”生生合作“形式的教学极有可能走向另一个极端,学生的放任自流!教师的主导作用没有得到应有的发挥,事实上,由于一些地理问题的复杂、深奥、多变、学生知识结构的理解水平的原因,理想化的小组学习往往难以维系,这就需要老师做出适当的合理的引导和帮助,为学生创造学习情境,架设学习桥梁,及时点拨,将学生的思路引到正确的轨道上。教师必须确立自己在合作学习中的引导者地位与创设情境的职责,引导学生自然的形成合作学习动机,自发的提出合作学习目标,自主地决定合作学习的方式,当学生遇到困难和疑惑时,可以正面传授,对小组要提出明确的学习要求,或在小组学习过程中提供适时的指导,教师也可以参与到某一个小组中去,以成员的身份提出自己的见解、观点或解决问题的策略,以供合作小组内磋商、协调、最后整合为小组的合作成果。

3.4重”过场“而轻”探索“

在教学过程中设置问题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不相适应,只是在低水平的层次上重复,使得合作学习的内容没有大的探讨价值,这样的合作学习只能流于形式,或是在合作学习的结果往往解决不了问题;还有在小组讨论中,过于强调注重少数组织者的”说“,而忽视了其他小组成员的”听“和”做“的深入,表面上有问有答、热热闹闹,实质上由于学生接受不同的任务和地位,从而导致在一些小组情景中的学习不公平,遏制了更多学生的创新思维。

在合作学习中教师在课堂设计时必须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动手能力,要带着问题进课堂,把握好教与不教的尺度,留给学生一个适当的,可以自由考虑的空间,引导学生在实践中观察、探索、发现、解决问题。在合作学习和帮助他人学习的过程中,学生能发现大量的关于如何有效地寻找和鉴定主要信息,辨认出什么事给定的,什么是解决问题所需的及阐述问题所需的策略,因此教师还要给教给学生分享、倾听、融合等技巧。

3.5 重”课内“轻”课外“

在合作学习中普遍存在的一种观点:就是在课内的45分钟内通过合作学习解

决全部问题,掌握全部的知识获取全部的问题,掌握全部的知识获得全面的理解也就是当堂解决模式。出现这种趋势很多程度上取决于传统教育的影响,再加上当前素质教育的”减负"要求,使得更多的教师误以为所有的地理教学必须在课堂里完成,而事实上地理的学习内容通常具有延续性和拓展性。在一节课中通过合作学习完成一个知识点的全面、透彻深入的学习是不太可能的,而且地理学科的应用性特征也把合作学习的要求延伸到课外,因此教师不仅要重视课内合作学习,而且要重视课外学习。

教师必须首先要认识到课外学习的地位和作用,也只有重视了后才能有的放矢,其次教师要更合理的布置课外合作学习的任务,布置一些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同时又有研究价值的任务。其次教师应该将课内和课外的合作学习分开进行,使课外活动内容更多体现调查性、体验性、操作性、实践性的特点。通过课外的合作学习,使学生体验地理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进一步培养学生主动学习地理的思想意识、感受了对地理信息收集和整理的意义,发展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感受地理学科与社会的联系。

当今是科技竞争的时代,竞争的成败取决于人们的合作意识和合作精神。而合作也会体现出一个人的品质和素质,因此在地理学习中合理组织学习小组,耐心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的能力,科学的确定合作学习的内容,优化合作学习的评价和引导,使地理小组合作学习趋于理性化,这样就会使小组合作学习更有效的发挥它应有的功效,我们将为此不断的探索、创新!

参考文献

〔1〕〔美〕Thoms L Good,Jere E Brophy.透视课堂〔M〕北京 轻工业出版社 200

2〔2〕王坦 合作学习原理与策略北京北京学苑出版社200

1〔3〕钱佩玲 王嵘对合作学习方式的介绍及反思〔J〕教育科学报2002

关于合作学习理论

1.合作学习的内涵及其基本要素。合作学习的内涵(1)合作学习是以小组活动为主体进行的一种教学活动;(2)合作学习是一种同伴之间的合作互助活动;(3)合作学习是一种目标导向活动;(4)合作学习是以各个小组在达成目标过程中的总体成绩为奖励依据的;(5)合作学习是由教师分配学习任务和控制教学进程的。对此,我们试将合作学习表述为:它是以异质学习小组为基本形式,系统利用教学动态因素之间的互动,促进学生的学习,以团体成绩为评

价标准,共同达成教学目标的教学活动。

合作学习的基本要素:目前,实践中所运用的合作学习方法或策略种类繁多。约翰逊兄弟认为,任何一种形式的合作学习方法,有5个要素是不可缺少的。它们是:(1)积极互赖。要求学生知道他们不仅要为自己的学习负责,而且要为其所在小组的其他同伴的学习负责。小组成员之间是沉浮与共、休戚相关的关系。(2)面对面的促进性相互作用。要求学生进行面对面的交流,组内学生相互促进被此学习,以达成功。(3)个人责任。要求每个学生都必须承担一定的学习任务,并要掌握所分配的任务,分工明确,责任到人。(4)社交技能。要求教师必须教会学生一些社会交往技能,以进行高质量的合作。(5)小组自评。要求小组定

期地评价共同活动的情况,检讨小组活动情况和功能发挥程度,以保持小组活动的有效性。

2.合作学习的理论基础。(1)社会互赖理论。该理论认为,积极互赖(合作)产生促进性互动,群体成员会彼此鼓励和促进学习上的努力;消极互赖(竞争)产生对抗性互动,群体成员会彼此不鼓励学业上的努力,而且会相互阻碍;在缺乏互赖的情况下,个人之间彼此便不会有互动.个人都是独立工作而不受干扰。从社会互赖理论的角度来看,合作学习理论的核心可以用很简单的话来表述:当所有的人实在一起为了一个共同目标而工作的时候.靠的是相互团结的力量。相互依靠为个人提供了动力,使他们互勉、互助、互爱。(2)选择理沦。此

理论创立者哥拉斯认为,青少年学生有

4种情况需要值得认真关注,这就是归属(友谊)、影内别人的力量(自尊)、自由和娱乐。他相

信,学校的失败不在学习成绩方面,而在培育温暖、建设性的关系方面,这些关系对于成功是绝对必要的。选择理论是一种需要满足的理论,学校则是满足学生需要的场所。依照这一理论,不爱学习的学生,绝大多数不是“脑子笨”,而是他“不愿意学”。只有创造条件满足学生对归属和自尊的需要,他们才会感到学习是有意义,才会愿意学习,才有可能取得学业成功。(3)发展理论。该理论基本假定是:儿童围绕适宜的任务所进行的相互作用能促进他们对重要概念的掌握。前苏联著名心理学家维果茨基将儿童的最近发展区界定为:“由独立解决问题所决定的实际发展水平与通过成人的指导或能力更强的同伴合作解

决问题所确定的潜在发展水平之间的距

离。”在他看来.儿童间的合作活动之所以能够促进成长,是因为年龄相近的儿童可能在彼此的最近发展区内操作,表现出较单独活动时更高级的行为。(4)精制理论;精制理论不同于发展理论。认知心理学的研究证明,如果要使信息保留在记忆中,并与记忆中已有的信息相联系,学习者必须对材料进行某种形式的认识重组或精制。精制的最有效方式之一即是向他人解释材料。长期以来关于同伴互教活动的研究发现,在学业成绩方面,教者与被教者均能从中受益。(5)接触理论:其代表人物阿尔波特认为,人际间的合作能提高小组的向心力

及友谊。他还强调,单纯机械的接触,尚不

浅论电子政务与和谐政府构建的关系 篇4

开题报告

课题名称法制教育与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研究

课题主持人

课题组成员郝成华沈景峰 王业华 杨学申

所在单位莘县河店镇中心小学

申报日期月日

《法制教育与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研究》开题报告

一、课题的提出

现代社会是一个法制社会,依法治国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治国方略,法律素质已成为公民的一项基本素质,国家有关教育的文件和法规也一直强调法制教育是学校德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因此,在基础教育阶段,培养学生具有基本的法律意识、掌握基本的法律知识、学会运用法律手段保护自己是学校德育的一项重要工作。与此同时,我们发现我国中学教育体系中,法制知识教育和法制意识培养远远不能满足中学生社会成长的需要。学校的法制教育并不乐观,一些学校学生违纪现象突出,校园暴力事件也时有发生。而且统计数字表明,近几年青少年犯罪率呈明显上升趋势,并表现出了犯罪年龄下降、团伙犯罪和暴力犯罪现象突出等特点。一些青少年法律意识淡薄、缺乏基本的法律知识,在不良环境的影响下很容易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这表明学校法制教育还存在很多问题。面对新的形势,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法制教育工作,普及法律知识、增强学生法律素质、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现象的发生已成为一项紧迫的任务。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适应新形势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意见》中指出:通过加强法制教育,不断增强学生的法制意识和法制观念,使他们从小就养成遵纪守法的良好习惯。

日美等先进国家在小学阶段就开始重视法制教育,将德育和法制教育融为一体,在法制约束的基础上使学形成社会道德和社会责任有着非常的现实意义。日美的中学法制教育在不能实现全民大学教育的目标时,能够为未来培养良好的公民,对形成法治和民主的社会有着重要作用。

三、课题研究的实践意义与理论价值

实践意义: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不仅是建设和谐校园的重要内容,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作为教书育人的场所,它不仅影响着社会其他层面,而且影响着国家的未来。

理论价值:和谐的师生关系可以培养学生健全人格,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可以使教育教学产生良好的效果。我们进行法制教育与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研究,可以解决教育教学实践中存在的不和谐因素,形成优良校风,建成和谐校园。

四、研究的内容及预期成果

研究内容

1、全方位、多渠道探讨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途径。

2、依据良好的师生关系对青少年进行切实有用的法制教育,通过对青少年进行法制教育来调节和谐的师生关系。

3、通过法制教育来心态和谐的师生关系,构建和谐校园,进而为和谐平安社会奠基。

预期成果撰写论文

五、研究方法

1、调查法:利用调查问卷的方法了解学生对教师的亲疏向背情况及对法制知识的了解情况。

2、行动研究法:通过广泛调查研究,制定新的研究计划,并付诸行动,最终达到构建和谐实施关系的目的。

3、个案法:对典型的师生个人在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方面的做法、经验、体会进行个案研究。

六、课题组人员分工

1. 课题负责人马乾星老师主要负责课题整体设计、研究计划的制定和检查,参与课题的研究和指导。

2. 课题组成员分工:

七、课题研究计划

1、准备阶段:(2008.5)

收集信息资料,查阅文献,完成课题研究设计,确定课题组成员及分工。(王彦祥 郝成华)

2、实施阶段(2008.6——2009.10)

(1)调查研究阶段(2008.6——2008.7)确定调查方案、实施调查、完成调查报告。(王业华 沈景峰)

(2)行动研究阶段(2008.8——2009.8)制定并实施研究计划,研究成果以论文来反映。(杨学申)

3、总结阶段(2009.9——2009.10)

(1)总结课题研究成果(郝成华 沈景峰)

(2)汇报课题研究成果(王彦祥)

八、可能存在的困难:

由于教师自身的水平有限,考虑不够周全。探索出的体系可能不够完善。学生虽然对本课题较感兴趣,但投入的时间极其有限,因此本课件研究的深度要达

到预期的目的存在较大困难,学生家长的法律意识的层面上,范围较窄。因此在设置问题上在经过精心准备。最大限度拓宽挖深。

九、经费的解决:

研究课题的经费主要由学校拨款,用于资料的搜集、书籍的购买。材料印刷以及一些必要的交通费用。

莘县河店镇中心小学

《法制教育与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研究》课题组

浅论电子政务与和谐政府构建的关系 篇5

略论“以人为本”与构建高校和谐校园的关系

[摘要]“以人为本”和构建高校和谐校园是密不可分的,两者相辅相成。构建高校和谐校园要坚持“以人为本”,而高校和谐校园的成功构建则可以促进“以人为本”思想的发展。[关键词]以人为本;高校和谐校园;构建

科学发展观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密不可分、辩证统一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内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是贯穿和谐社会的红线。而构建高校和谐校园是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构建高校和谐校园需要“以人为本”,充分发挥人的聪明才智。“以人为本”与构建高校和谐校园是密不可分的,两者的关系可以从以下两个角度来进行分析。

一、构建高校和谐校园要坚持“以人为本”

构建高校和谐校园应该坚持“以人为本”,这要求我们在构建过程注意做到以下几点:

(一)强调“人”重于“物”,重视“人”的和谐发展。这里的“人”,不仅指个体的“人”,也包括高校中“人”的群体。

首先,教师是高校和谐校园的基础,要重视教师综合素质的提高。构建高校和谐校园要不断提高高校的“硬件”条件,即不断加强校园基础设施建设,更新教学仪器设备,为教师的教学科研和学生的学习

生活提供良好的环境与物质基础。同时,构建高校和谐校园更应该注重提高“软件”的水平,高校应该树立“以师立校”的理念,重视教师队伍的建设,不断提高教师的专业知识和素养,并且合理满足教师需要,为教师的发展构建公正、和谐的平台,促进教师实现自身价值。只有“硬件”和“软件”,尤其是“软件”,不断得到发展进步,教师整体素质得到完善,高校才能成为真正的高等学府,才能在高楼林立的都市中树立起文化与文明的信标,而构建高校和谐校园也才具备了基本条件。

其次,学生是高校和谐校园的主体,要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坚持“以人为本”要求我们重视学生的各方面的成长与发展,在为学生传授专业知识、拓展课外知识的同时,还要锻炼他们的综合能力,更为重要的是,高校要重视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情感生活和人格养成,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法制观念,增强学生的集体观念、诚信观念和责任观念,使学生在成才的同时,更要成人。可以说,构建高校和谐校园的目标就是培养具备专业知识和优良品德的合格大学生。

第三,学生家长是构建高校和谐校园的外部助力,要充分引导家长参与学生教育过程。

虽然学生家长并非是高校和谐校园的组成人群,也并不直接参与到构建高校和谐校园的具体过程中,但是对于学生,尤其是低年级学生而言,家庭和父母所起到的教育作用是巨大的。通过与学生家长的紧密联系,可以更好的激励先进、鼓励后进,对于当前一些高校内比较棘手的学生问题,如网络成瘾、学业困难、就业困难等,也可以达到共同帮扶的效果。

(二)加强高校民主建设。高校是知识分子相对集中的地方,应该在民主建设上走在社会的前列。“以人为本”强调对人性的理解和尊重,要充分发挥人的才智与能力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这就要求在构建高校和谐校园的过程中要大力加强校园民主建设,广泛征求师生的意见与建议,尊重并理解师生的意愿,充分调动广大师生共建和谐校园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坚持“以人为本”,加强校园民主建设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出发: 第一,提高师生民主意识。和谐校园的每一件事务,都是和所有师生员工息息相关的,师生享有对学校事务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这是“以人为本”在和谐校园民主建设上的集中体现。但是,当前很多高校师生的民主意识都相对较弱,缺乏主人翁意识,因此需要不断提高广大师生的民主意识,使师生主动参与、管理学校的事务,积极参与民主决策,关心学校的发展前途。只有如此,才能全员参与、群策群力,顺利推进高校和谐校园建设。

第二,完善高校民主体制。“以人为本”思想要求在高校中为师生积极参与学校事务提供保证,这就必须要有民主体制的保障,主要包括教师代表大会制度、校务公开制度和民主集中制。教师代表大会制度是实现高校民主管理的基本形式,高校教代会是在教师依法行使

民主权利、参与民主管理、实行民主监督的基本制度,也是高校领导广泛听取意见,促进决策科学化和民主化的重要渠道;校务公开制度是实现高校民主监督的一种重要形式,推行校务公开制度,使广大师生知晓校情、参与校政、监督校务,调动师生参与学校管理和监督的积极性,可以有力的促进高校民主建设;“民主集中制是民主决策的重要制度,坚持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和集中指导下的民主。凡重大问题,广泛听取不同意见,群策群力,做到民主决策,科学决策,减少决策上的失误”。[1] 教代会制度、校务公开制度和民主集中制等校园民主体制的建设与完善,既体现了“以人为本”思想,又是对“以人为本”思想实践运用,对于构建高校和谐校园有着积极作用。

第三,拓宽高校民主渠道。少数人参与的民主是不完善的民主,以少数人为本也并非是真正的“以人为本”。要构建高校和谐校园,就要求在高校中不断拓宽民主渠道,从多种途径确保全体师生的民主权利得到保障。对于教师而言,这就要求在构建和谐校园的过程中充分发挥教师党员、民主党派和党外知识分子的作用。保障党员的民主权利,使党员更好地了解和参与党内事务,大力发展党内民主,可以推进校内民主,对于校园民主建设具有重要的示范和带动作用。而民主党派和党外知识分子是校园民主建设和和谐校园构建的一支重要力量。高校民主党派和党外知识分子参政意识强,思维活跃,不少人是教学、科研、管理工作的骨干,学校的重大问题和决策应该广泛征

求他们的意见,发挥他们参政议政的作用。

在保障教师民主权利的同时,还应该采取多种形式调动学生的参与学校事务的积极性。

学校的各项工作的开展最终是为了学生的全面发展,使学生能够切实感受到学校教学、管理工作的实际效果和影响,学生对学校的各项工作进行反馈,有利于学校各项工作的改进提高。因此,通过校园论坛、校长信箱、调查问卷等方式及时了解学生的意见与建议,既可以体现学生参政议政的作用,又有利于发展校园民主建设,促进和谐校园的构建。

(三)重视师生对学校的认同感和满意度。师生对学校的认同感和满意度是没有制度、物品可以体现的,但是又是确实存在的,而且它对于高校和谐校园构建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它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得到体现:

首先,师生的归属感。“以人为本”不仅是满足人的物质需要,还要满足人的精神诉求。“真正的大学应该是探索真理和自由成长的最佳处所,在这里充满着对人的价值与意义的理解和尊崇,能够使置身于其间的每个人感受到充满内心的庄严感和被净化了的自我超越感”。[2]这体现的就是师生对所在高校的一种归属感,也是精神诉求的一种体现。高校首先要能够满足教师发展的基本物质需要,为学生全面发展创造良好的物质条件,是得到师生认可的一种物质基础,在此基础上,还要营造一个优良的自然环境与人文氛围,通过高校自身

积淀的文化传统和不断创新、与时俱进的时代气息,感染在校师生,才能使师生在精神上产生归属感。只有这样,广大师生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能动性,为学校的发展贡献力量。归属感是和谐校园的一个精神标志,师生如果对所在学校没有归属感,那么这个高校就不能称之为和谐。

其次,校园内部的各种关系。包括教师间、学生间和师生间的关系,尤其是师生关系。在信息时代的今天,学生的思想和行为越来越多元化、个性化。但由于长期以来“师道尊严”思想的影响,以及不同年代人群思维方式、观念的不同,导致教师与学生间缺乏交流沟通,师生关系存在隔阂乃至对立。目前在校学生基本都是80、90后,当前普遍存在的对于所谓80后、90后的概念定性,实际上就是不同时代人群之间隔阂的体现,这很大程度上也是对人群部分行为习惯的夸张和曲解。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相互理解、相互尊重,教师应坚持与时俱进的思想,对学生的正常行为要理解,不能夸大其负面作用,更不能将其“非正常化”和“妖魔化”;对学生也应该加强引导教育,使学生保持个性的同时,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双方的理解才能保证师生关系的和谐。

对于学生之间关系而言,由于当前家庭中普遍都是独生子女,很多学生不习惯群体生活,要在入校后多加关注、引导,才能形成和谐的班级和宿舍氛围。同时,正面引导学生的竞争意识和思维,不要过多宣传社会上的严峻形势和竞争态势,以免学生将社会上不良的风气

套入校园。同时,教师之间要平等合作、公平竞争,这样才有利于学术交流和互补提高。

总之,师生对学校的认同和满意,是一种无形资产,它的形成有利于和谐校园的顺利构建。同时,一个高校悠久传统的形成、优良教风学风的养成,都与之密切相关。

二、高校和谐校园的成功构建可以促进“以人为本”思想的发展 高校和谐校园的构建需要以“以人为本”思想为指导,而反过来,高校和谐校园的成功构建将大大促进“以人为本”思想的发展,这主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论述。

首先,建高校和谐校园是对“以人为本”的论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惟一标准,“以人为本”的真理性需要通过指导实践才能得以论证。“以人为本”的基本内涵包括:“强调‘人’重于‘物’,强调对人性的理解和尊重,强调一切为了人”。[3] 对于高校而言,“以人为本”的内涵具体体现为:教师与学生“个体”的充分发展、高校校园内部人际关系的和谐、师生与学校关系的和谐以及师生民主权利的保障。而高校和谐校园的主要特征是:协调发展、人际和睦、民主安定、充满生机与活力。并且高校和谐校园的构建,能够使师生在其中得到更好的发展,更好的满足他们获得知识、探究学术的需求,这是“以人为本”思想的直接体现。由此可见,高校和谐校园的特征体现了“以人为本”的内涵,高校和谐校园得以构建可以充分证明“以人为本”思想的科学性。

其次,构建高校和谐校园可以丰富“以人为本”的内涵。“以人为本”是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理论基础的,它是一种与时俱进的思想,因此其内涵也是在不断得到完善和发展的。从满足人的物质需要,到满足人的精神需求;从人的和谐,到人与自然的和谐。“以人为本”在指导高校和谐校园构建的同时,高校也在不断深入研究“以人为本”思想。高校是社会科学研究探索的主要阵地,“以人为本”思想作为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将成为社会科学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同时,构建高校和谐校园的实践过程,将为高校研究“以人为本”思想提供素材和实例。更重要的是,高校和谐校园的成功构建,可以为师生提供一个更为优良的学习科研环境,更大的调动师生的研究热情和主观能动性,必然可以赋予“以人为本”思想更深的内涵。

第三,构建高校和谐校园将有力促进“以人为本”思想的接收与传播。高校是知识分子相对集中的地方,在普通群众心目中,其更具有理论的权威性和可信性。而且,大学生是一个相对活跃、代表时代的一个群体,他们本身对于新鲜事物和理论的接收是快速的,同时他们又是优秀的传播者,他们自觉不自觉的在学习中、生活中传播应用新观念和新理论。同时,包括学生家长在内的社会其他人群对于高校和大学生又是关注的,他们关注高校的理论创新、关注大学生的思想观念,所以,“以人为本”思想在高校的传播,以及高校和谐校园的成功构建,将有力促进“以人为本”思想在整个社会的接收与传播。

综上所述,构建高校和谐校园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思想,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重视教师与学生的发展、加强民主建设、建设让师生认同满意的学校;而高校和谐校园的成功构建,既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又可以大大促进各个社会层面的和谐,还可以促进“以人为本”思想的发展和传播。由此可见,“以人为本”思想与高校和谐校园的构建是密不可分的,两者相辅相成。充分理解两者关系,对于更为深刻地理解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浅论电子政务与和谐政府构建的关系 篇6

“和谐社会”作为科学发展观的延伸和深化, 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 其内涵包括了以人为本、公平、正义、稳定、有秩序、充满活力等内容。其中, “最能烛照和谐社会景象的, 当属和谐的劳资关系” 。劳资关系和谐, 意味着广大劳动者的利益得到了承认和维护, 有利于缓和劳资矛盾, 有利于壮大我国中等收入阶层的队伍, 夯实和谐社会的基础。2006年11月, 中国共产党十六届六中全会发布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明确提出, 要“发展和谐劳动关系”。这是在党的文件中第一次系统地提出这个问题, 对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加快建设小康社会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 充分体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共同愿望, 充分反映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

1价值导向

政府是社会价值理念的创导者, 也是政治、经济、文化、等各项政策的制定者、执行者。作为政府, 倡导构建和谐劳动关系, 不是委曲求全, 放弃权利, 而是在法律和制度框架内平衡双方力量, 规范双方行为, 实现制度化的平等合作。

1.1以人为本, 尊重劳动力价值

劳动力成本低是我国一些地区甚至是国家经济发展的比较优势和参与国际竞争的重要资本之一。从某种程度上说, 这是由于一些地方政府对这些企业的监管乏力造成的。一些“ 三资”企业看中的是低廉的劳动力成本, 往往钻的社保、土地管理制度不健全的空子, 无限度地增大其利润值。一些地方不为农民工参保, 用来招商引资的土地零出让, 这些做法是不足取的。

1.2倡导“公私兼顾, 劳资两利”

在劳资关系上, 究竟是站在资本的立场上, 以牺牲劳动者的利益为代价来追求经济的增长, 还是站在劳动者的立场上, 实现劳动者和资本的互利, 这是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相对于用人单位而言, 劳动者个体势必处于被动的、弱势群体地位。故此, 政府只有站在劳动者的立场上, 才能做到公私兼顾和劳资两利。

1.3理顺分配关系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基本价值取向是“效率优先, 兼顾公平” , 而这种价值取向使得政府必须重视劳资关系的影响。因此, 政府在强调起点公平的同时, 要重视财富的二次分配, 建立健全社会公平的调节机制;要采取妥善的办法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 切实保护弱势群体的权益;要充分调动各种积极性, 形成全社会充满活力、共谋发展的良好局面。

2就业促进

做好就业促进工作, 是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民生要求。

从现状来看, 中国就业形势依然严峻:2006年—2008年, “国有企业关闭破产职工将涉及职工351万人”。2009年, 普通高校毕业生人数预计将超过600万人。此外, 随着进城务工政策和环境的不断改善, 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仍将保持较大规模。面对就业压力, 政府作为就业保障与人力资源的规划者, 要为在建立职业培训、就业服务和失业保险等系统性规划的基础上, 贯彻落实各项目标责任, 强化就业监管与服务, 其具体责任主要包括:

2.1完善劳动与社会保障的相关法律、法规

作为政府, 应该出台相关引导性、规范性、可操作的法律法规:要求用人单位在录用中不能无故排斥或拒绝下岗员工;以优惠的税收政策鼓励用人单位尽可能多的录用下岗职工;禁止非法解雇在岗职工, 减缓下岗职工在数量上的增加速度;制定《劳动合同法》、《就业促进法》的实施条例、细则, 把就业工作摆到经济社会发展更加突出的位置, 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宏观调控目标。

2.2加强劳动力市场监管

面对有关违法行为, 政府有关劳动保障主管部门要有所作为, 依法办事:加强对用人单位、职业中介、职业技能培训、鉴定等单位执行促进就业法规定的情况进行日常监管行为和劳动保障监察;联合公安、工商、人事等有关部门开展清理整顿劳动力市场秩序活动, 彻底打击、处罚劳动用工违法、劳动者权益保护等方面出现的违法行为;特别是有关评选、评奖活动, 可以考虑设定和谐劳动关系评价指标体系, 与企业评奖、评优等活动直接挂钩, 实行“一票否决制”。

2.3开展就业促进活动

在促进大学生就业方面, 可以考虑以下举措:为高校毕业生就业开展的公共服务、就业咨询、职业指导实行免费;继续开展“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农村教师特设岗位计划”等项目外, 鼓励有条件的城市, 并启动高校毕业生服务社区项目;开展“毕业生就业服务周”活动, 服务对象为登记失业的大中专技校毕业生。在促进下岗人员、失业人员、农民工再就业方面, 可以考虑以下举措:在全国组织实施“再就业援助月”、“春风行动” (针对准备外出务工、新进城务工和已经在城市中务工的农村劳动者) 、“公益岗位招聘周”等公共就业服务专项活动。

2.4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

强化各级政府在发展职业教育中的主导作用:增加财政性教育经费投入;建立职教年度公报制度, 对招生、经费投入等情况进行公示;加强职业教育法制建设, 推动职业教育依法办学。此外, 还应推动所有高校开设“就业指导”必修课或必选课;尽快出台有关政策, 比如离校后未就业的毕业生, 有关部门将组织其参加职业资格培训和就业见习, 并给予补贴;广泛开展毕业生技能培训和就业见习制度, 使高职学校的毕业生能通过考核、鉴定, 拿到“双证” (毕业证、职业资格证) 。

2.5充当失业者的最后雇主

政府大量投资于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和社会福利事业, 既可带动工商业的发展, 也有利于吸收传统产业中的大批下岗职工实现再就业。

此外, 还可以借鉴德国政府的做法, 由政府买单, 拨出专款开展就业信息咨询工作, 逐步建立、完善基于互联网络技术的就业信息系统, 覆盖国内各地区。

3社会保障

农民工、下岗人员、失业人员与其他类型的劳动者比较而言, 其社会地位较低, 法律知识比较缺乏, 维权意识也比较淡薄, 属于社会弱势群体的范畴。因此, 从构建和谐劳动关系而言, 政府更应该予以关注。

3.1加快社会保障立法

社会保障的性质在于政府强制性、非盈利性, 它体现的是社会成员在政府保障下的平等保障权利。社会保障体系的发展和完善应以健全的法制为基础, 各项措施的实行和修改都有法可依, 便于操作和提高制度的稳定性。比如说, 针对企业不为职工缴纳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妇女职工生育保险、工伤保险等违法行为, 有关处罚措施必须以法律、法规的形式予以明确。否则, 缺乏实际性、可操作的条款则形同虚设。

3.2筹集社会保障资金

为弥补国家投入的不足必须开辟新税源, 可以考虑开征社会保障税, 也可考虑将土地补偿费、土地使用费、农业税、农业产业化经营所得的合理部分纳入法定的农村保障基金渠道。同时, 要鼓励农民积极参加各种商业保险, 如商业性养老保险;要通过有关政策和大力发展集体经济, 强化农村集体对保障资金的投入;要采取政府积极引导和自愿相结合的原则, 在一定范围内推行强制性养老保险和养老储蓄。

3.3建立城乡一体化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保障体系

建立和完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积极发展新型合作医疗制度, 不断改进和创新农村养老保险, 逐步提高社会化养老的程度。此外, 解决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问题是城镇化建设中的迫切问题。失地农民是城镇化进程中所形成的特殊社会群体, 直接面临失业问题、养老问题成为其后顾之忧、自我保障的安排缺乏理性。这方面, 要做到土地增值与征地行为的同步性。

4权益维护

4.1保护劳动者基本权利

政府要通过立法机关制定有关劳动法律、法规的实施细则, 有针对性地介入和影响劳动关系, 包括反对性别歧视与种族歧视、公平报酬、安全与卫生、职业教育、冗员与解雇等, 并推进其实施;针对劳动标准、劳动安全卫生的执行情况, 政府要开展专项监察工作, 并形成一种长效机制, 长抓不懈。

4.2参与劳动争议调解

政府创造宏观环境, 建立一套迅速而有效的劳动争议处理制度, 并作为中立的第三方提供调解和仲裁服务, 积极促进双方自行谈判与对话, 为劳动关系营造一个公平的外部环境, 使劳资双方能够平等地通过协商或谈判来解决内在冲突, 使产业冲突减少到最小程度, 以减轻对经济和社会生活造成破坏作用。

4.3健全法律援助制度

在现代法治社会中, 劳动者自身的法律素质和法律意识是有效保护其合法权益的重要基础。政府对劳动者的法律援助制度的举措, 主要包括:加强对劳动者的法律教育和宣传, 创造多种形式开展法制宣传、法律普及工作, 提高劳动者的法律素质;要投入经费, 组建法律援助中心, 加强要帮助弱势劳动群体尤其是残疾、贫困、因工伤残的、未成年人劳动者开展维权调解、诉讼等法律活动, 真正使弱势群体在权益受到侵害时能得到援助。

4.4开展长规性劳动执法检查活动

采取统一部署、上下联动的方式, 重点围绕与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关系密切的工资支付、劳动合同和劳动安全生产三方面内容, 通过《劳动法》的执法检查, 开展三项整治活动, 打击非法职业中介和规范企业劳动用工行为的“春雷行动”, 打击违法使用童工行为的“春苗行动”, 清理拖欠工资的“春雨行动” 。

4.5促进工会建立, 推动劳资双赢

政府对劳动关系的干预和指导应该是宏观的。政府要培育一种监督和制约力量, 促进工会组织的建立:确定合法产业行动的边界范围以及工会采取产业行动的程序性规定;保护罢工雇员免遭解雇。应该把工会定位为非政府、非盈利组织, 为劳动者代言, 而这其中需要政府的支持。

摘要:劳动关系是现代社会最基本的社会关系, 构建和谐的劳动关系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发展基石。以中国现阶段劳动关系中存在的不和谐现象为切入点, 对政府责任缺失的原因及其影响进行分析, 并从价值导向、就业促进、社会保障、权益维护等四大方面对和谐劳动关系构建中的政府责任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和谐社会,劳动关系,政府责任

参考文献

[1]张成福.责任政府论[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2000, (2) .75.

[2]陆岸萍.中构建和谐的劳资关系:背景与内涵[J].商场现代化, 2007, (2) :255.

[3]马树超.加快发展职业教育的形势与对策[N].光明日报, 2007, (4) :4.

地方政府与企业和谐关系的建构 篇7

【关键词】地方政府;企业;和谐关系;建构

一、前言

在市场经济体制环境下,政府和企业更加关注可持续发展问题。由于政府为企业提供指导性思想,企业能够带动地区经济的发展,有助于政府对地区的管制。可见,地方政府和企业之间具有必然的联系,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坚持构建和谐关系,在达成共识的基础上,实现政企双赢,进而推动地方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在构建政企和谐关系过程中,不仅使政府和企业从各自角度出发而采取策略,而且使二者能够提出共同采取的策略。

二、地方政府和企业的自我定位

政府与企业要构建和谐关系,必须进行合理的自我定位,使政府和企业明确自身的权力与义务,进而各司其职,为政企和谐关系构建奠定良好的条件。首先,从地方政府的职能来看,其职能较为多样化,主要包括环境、社会福利、宏观经济稳定、公共设施等诸多公共服务职能,能够满足人们社会生活的实际需求。所以,政府应坚持“为人民服务”的态度,转变行政观念,努力构建责任型、服务型的政府。其次,从国有企业来看,是市场经济的主体,其经营和发展直接关系着员工的生存和发展,并且影响市场效益的实现。另外,企业同样作为“社会公民”的形式而存在,必须承担一定的责任,如缓解地方就业压力、缴纳税务等方面。

三、地方政府和企业和谐关系构建时遵循的原则

地方政府和企业之间的和谐关系构建时,应遵循一定的原则,能够推动地方政企的相互合作,主要包括以下方面:一是政企之间应相互尊重和理解。一方面,企业尊重政府的领导;另一方面,政府尊重企业的差异性、知识产权和经营自主权等权利。二是政府和企业之间应实现互惠互利,消除阻碍,维持良好的政企关系。三是政府和企业之间应平等合作。四是政府和企业之间应实现优势互补。五是政府和企业都应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不可逾越法律的鸿沟,地方政府实现依法执法,国有企业应依法经营,有助于营造良好的市场竞争环境,对推动地方社会和谐稳定和经济可持续发展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四、地方政府和企业和谐关系建构的策略

1.政府采取的策略

为构建地方政府和国有企业之间的和谐关系,政府应采取一定的策略。首先,政府积极对政企关系现状问题进行深思,以改进不良行为,如“吃、拿、卡、扣、要”等,并增强政府工作人员的责任意识与廉政意识。其次,地方政府针对工作人员而开展有效的思想教育活动,以增强工作人员的服务意识和提升其服务能力,使之更好开展政府工作,对企业加强正确引导。再次,不断提高政府工作人员的素质能力,妥善处理政企摩擦问题,既树立良好的政府形象,又维持政企和谐关系。第四,政府进行机构的优化整合,尤其对于事业单位而言,必须与国有企业脱钩。最后,政府可以针对国有企业而成立服务中心,为企业可持续发展创设良好的环境。

2.企业采取的策略

在构建政企和谐关系过程中,企业应采取积极策略,以促进政企和谐关系的构建进程。首先,企业与政府之间及时沟通和联系,进行合理的自我定位和坚持政府的领导。其次,企业负责人应积极对企业干部和职工人员进行遵纪守法教育和社会责任意识教育,有助于培养和提升企业职工的主人翁思想观念,对推动企业发展奠定良好的条件。再次,国有企业肩负一定的社会责任,如对市政建设项目给予经济支持等,既能加强与政府之间的沟通和联系,又有助于树立良好的形象。第四,企业应摆脱传统企业办社会的束缚,以增强自身经济实力和对外竞争力,对企业可持续发展创造良好条件。最后,国有企业在发展中,可以对下属企业进行优化整合,既强化国有企业的管理,又能规避与政府之间不必要的摩擦问题。

3.政企共同采取的策略

在构建政企和谐关系中,需要地方政府和国有企业的共同努力。对此,政企应采取共同的策略。首先,制定明确的“合作共赢”目标,如坚持上述五项原则、坚持求同存异和共同发展的理念等。其次,为政企合作建构良好的平台,如政企峰会平台,使政府和企业轮流主持会议,共同商议地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策略等,赋予政府和企业人员以同等的权力和义务。再次,政府和企业之间应加强沟通,拓展沟通渠道、实现利益共享等。

五、结论

政府和企业是维护地方和谐稳定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单位,只有针对政企而构建和谐的关系,才能加强政府和企业之间的有效沟通,引导国有企业不断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对带动地区经济发展和维护地方社会和谐稳定发挥着重要意义。对此,地方政府和国有企业都有采取各自持续发展的对策,并共同建构二者共同的发展策略,以形成良好的互动式、互惠互利式地方政企合作格局。

参考文献:

[1]关信平.试析建立“共赢模式”劳动关系的目标、原则和体制创新[J].天津社会科学,2012,01:64-69.

[2]蔡英辉.伙伴型府际关系——内涵解析与实现路径[J].唯实,2012,Z1:171-175+187.

[3]胡洪彬,吴玲玲.社会资本与民营企业和谐劳动关系的建构——以浙江省为例[J].河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04:22-27.

作者简介:

上一篇:中小企业法律顾问自荐函下一篇:团队破冰与团队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