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政务的内涵与特征

2024-11-30

电子政务的内涵与特征(共12篇)

电子政务的内涵与特征 篇1

摘要:主要运用文献资料与逻辑分析法, 从文化学的视角, 挖掘钢琴演奏文化的内涵:主要涵盖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四个层面;阐述钢琴演奏文化的特征:具有传承性、时代性、民族性、国际性特征。

关键词:钢琴演奏文化,内涵,特征

据美国人类学家克鲁伯和克鲁柯亨合著的《文化:关于概念和定义的检讨》一书所列举, 1871—1951年理论界关于文化的定义多达164种, 以后又有许多新的提法, 所以有些人统计认为, 已经出现的文化定义有二百余种或上千种。这种新说纷呈的情况, 说明了文化问题的复杂性以及人们对文化认识的不断扩大与深入。[1]文化是指人类社会在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和, 尤指精神财富。[2]钢琴演奏作为折射着人类智慧光芒的一种音乐活动, 它所产生的思想观念、知识和价值体系, 所创造的演奏技巧、方法、手段、规则、钢琴实体以及记录与传播所必需的组织、协会、机构等, 早已成为人类历史舞台上的一种独特文化现象。钢琴演奏文化是人类文化的一部分, 是音乐文化的子文化, 是人们在从事或观赏钢琴演奏, 从而塑造自身的价值观, 培养自身的道德情操与审美意识, 围绕钢琴演奏而创造的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的总和。

一、手风琴演奏文化的内涵

钢琴演奏文化是一种内容丰富的、多层次的文化形态, 其结构按层次划分为四个层面, 即最里层是精神文化层, 钢琴演奏文化包括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四个层面。钢琴演奏物质文化包括各种钢琴实体、演奏环境等, 它们以物质载体的形式存在;钢琴演奏制度文化包括钢琴演奏的相关规则、组织、协会以及管理形式等;钢琴演奏精神文化是钢琴演奏文化的核心, 主要包括钢琴演奏认识、钢琴演奏情感、钢琴演奏价值、钢琴演奏观赏力等;钢琴演奏行为文化是钢琴演奏文化的主要外在体现, 主要表现在钢琴演奏技巧与艺术展示以及钢琴演奏者的形体表达和观众的行为表现等。

从钢琴演奏发展的演进过程来看, 我们可以把钢琴演奏文化分为娱乐钢琴演奏文化、竞技钢琴演奏文化、现代钢琴演奏文化。钢琴演奏发展前期, 钢琴演奏文化自发性、娱乐性较强, 商业性较差, 主要体现为娱乐钢琴演奏文化。钢琴演奏发展中期, 钢琴演奏文化的自觉性、表演性、竞技性、商业性都显著增强, 主要体现为竞技钢琴演奏文化。到了现代, 由于国际交流、区域交流更为便利, 钢琴演奏文化具有很强的国际性, 交流增多, 比赛增多, 具有很强的竞技性与表演性, 同时还存在着不少的民间自娱自乐群体, 我们称之为现代钢琴演奏文化。

从钢琴演奏文化所依附的物质载体来看我们可以把钢琴演奏文化分为钢琴实体文化、钢琴演奏舞台文化和钢琴演奏影视文化。钢琴实体文化包括各种各样的钢琴实体和辅助设备;钢琴演奏舞台文化主要包括围绕钢琴演奏而配备的辅助设备等;钢琴演奏影视文化是音乐影视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 它不仅包括以反映钢琴演奏为题材的影视作品, 而且也包括钢琴演奏现场直播、现场采访和现场评论。钢琴演奏影视文化为钢琴演奏文化的传播与发展提供了有效手段。

从钢琴演奏的不同主体、不同目标, 我们把钢琴演奏文化分为精英钢琴演奏文化和大众钢琴演奏文化。精英钢琴演奏文化主要是钢琴演奏家及具有较高演奏技巧的群体通过表演或比赛展示钢琴演奏文化魅力的文化现象, 具有很高的审美性、艺术性。大众钢琴演奏文化则是以大众参与为主要特征, 以娱乐为主要目的的社会文化现象。

二、钢琴演奏文化的特征

(一) 传承性

钢琴一经产生, 钢琴实体制造随着钢琴演奏技巧发展而不断发展, 新技巧的出现不断促进钢琴制造业的发展。钢琴演奏文化伴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具有历史的传承性, 其传承过程就是弃旧扬新的过程, 也是钢琴文化积淀的过程。钢琴从问世至今, 从少数人享有到大众普、从古典到现代、从独立到分化融合, 走过了三百年。今天钢琴演奏已经遍及世界, 为人们带来美丽的音符。钢琴演奏文化发展过程中, 传承、融合与改变不断进行, 正是不断融合发展, 其特有的魅力在传承中得到人们的接受和认可, 其生生不息的生命力正彰显了钢琴演奏的魅力所在。而在承袭、演化与发展的进程中, 已成为一种充满生命力的文化现象得到历史的认可, 而钢琴演奏文化的传承性也无形中得到佐证。

(二) 时代性

钢琴演奏作为一种文化现象, 是人类的一种社会实践活动, 它的发展与社会的发展同步, 与人类的经济水平有着根本的因果关系。生产方式的进步对钢琴演奏的发展和变化起着决定作用, 并同时也制约着各时代钢琴演奏的性质、内容及其特征。因此, 要从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时代性角度来审视钢琴演奏文化。在中西文化的冲突和传统观念与现代观念的交锋中, 现代钢琴已经经历了从贵族化到大众化, 从小作坊到不断商业化、市场化的历程, 在不同的时代, 钢琴制造与钢琴演奏技巧双飞发展, 今天已经形成了高、中、低类型钢琴并存、精英钢琴演奏和大众钢琴演奏并存的格局, 不断地凸显钢琴演奏文化的时代性特征。

(三) 民族性

钢琴演奏文化是民族的, 也是世界的, 每个民族的文化都是适应本民族的特点而形成发展的, 都具有独立的民族性格和社会意识, 在一代又一代自我复制的历史渊源中, 不断承接外来影响而有所变异逐步形成并充实本民族的文化积淀。由于各地区各国家、各民族所处的地理环境、生活条件、文化水平、民族习惯等各种因素的不同, 人们钢琴演奏表现形式也呈现不同的差异, 形成了不同特色的风格, 钢琴演奏文化的不同社会形态遗痕, 反映出不同地域特点, 也是民族差异性的映射。

(四) 国际性

随着世界经济与社会的不断发展, 国与国之间、地区与地区之间的交流增多, 钢琴演奏文化的国际性交流越来越频繁。钢琴演奏文化是超越国界和语言的, 钢琴演奏也成为各个国家、各民族间文化交流的工具。在世界各国的成千上万种古今乐器当中, 现代钢琴被众多的音乐家们誉为“乐器之王”。正因为如此, 钢琴在国际上的交流才这么频繁, 并且随着社会的发展, 钢琴演奏文化的国际性特征将会越来越突出, 促进着世界的融合与发展。

三、结语

钢琴演奏文化通过其多层次的、内容丰富的文化形态, 向世人展示其独特魅力, 通过其文化自身的传承性、时代性、民族性、国际性特征保持着恒久的生命力。正是钢琴演奏文化丰富的内涵才使其在传承上有了根基, 在不同的时代被赋予新的内涵, 在不同民族因不同的民族心理有了不同的风格, 这恰是钢琴演奏文化的生命力所在。

参考文献

[1]邵汉明主编.中国文化研究二十年[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3.9:413.

[2]新编古今汉语词典[M].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 1992:1159.

电子政务的内涵与特征 篇2

现代林业是建立在现代科技发展的基础上,调动社会各方资源积极投入到农林生产与运营当中,旨在实现林业产业的最大化效益,以真正满足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与进步。和谐发展成为传统林业向现代林业转变的主旋律,当生态关系与社会关系能够和谐相处时,现代林业就真正走向了文明时代,可以从3个层次来理解现代林业的内涵:以森林生态系统为经营对象,森林是世界上覆盖面最广的陆地生态系统,要搞好林业经济,就必须要充分调动林业从业者的植树造林的积极性,提升现代化森林质量,以宝贵的森林资源为契机提升他们的就业机会和经济收入;在现代林业建设中要不断协调各主体之间的关系,毫无疑问,现代林业是一个广阔的、开放的系统,包含了各种各样的关系,对于林业生产来说,主要存在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确保林农在提高自己经济效益的同时,避免出现一些功力化的负面问题;人林和谐,这也是现代林业建设追求的最高目标,尊重林业生态系统的自然规律,确保生态平衡,通过打造现代生态林业,以确保子孙能共享现代林业盛果,这成为加速我国林业科学化发展的毕经之路

电子政务的内涵与特征 篇3

【关键词】师生关系;内涵;特征;影响因素

一、内涵与特征

1.健康师生关系

健康的内涵已拓展到生理、心理和社会适应性三个方面。健康的师生关系,就是要让学生在教育活动过程中感到生理的安全,心理的安康,创设一种平等、民主、和谐的人际关系。

2.特征

陶行知先生曾经告诫我们说:“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里有爱迪生。”在健康的师生关系中,教师和学生在人格上应该是平等的、在交互活动中是应该民主的、在相处的氛围上是和谐的。

首先,平等性体现在师生的人格上,教师和学生作为教育活动的交往主体,双方谁也不能控制谁,或强行将自己的意志加到另一方身上。健康的师生关系需要教师放下架子,改变教师“独尊”的状况,需要用“理解、真诚、同感”的原则与学生建立平等的辅导关系,实现人格平等。

其次,民主意味着教师不能以“知识权威”自居,要平心静气地和学生探讨问题,有胸怀容纳学生的质疑甚至是抗议。在讨论时,学生能畅所欲言,课堂里听不到教师的呵斥,而是循循善诱的启发诱导,充分体现出教师对学生的理解和关爱。从而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引导学生达到“吾爱吾师,吾尤爱真理”的思想境界。

最后,和谐是指创造一种融洽的课堂气氛,教师和学生心理相容,心灵互相接纳。苏联教育家霍姆林斯基曾经这样认为:“师生之间是一种互相有好感、互相尊重的和谐关系,这将有利于教学任务的完成。”

二、影响因素

1.“师道尊严”的传统

在大部分时期教师处于“传道、授业、解惑”的主体,是主宰、权威,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知识,体现着“师道尊严”。在我国传统的师生关系中,教师是高高在上的说教者,是真理的占有者,认为教师是无可置疑的长者,学生是弟子,学生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

2.教师的心理健康

教师采用的教学方法和每天的情绪,是造成学习气氛和情境的主因。没有健康心理的教师,难以正确理解学生的心理与行为,有时可能会采取不合常理的态度、方法来对待问题,造成师生间的矛盾与冲突。因而,很难与学生建立起良好的人际关系,营造愉快、轻松的课堂教学环境。

3.“消极”人际关系

“消极人际关系”,是指师生间的矛盾、敌视、互不接纳的现象。有时会演变为冲突、僵持状态,如学生之间拉帮结派、集体对抗教师等。消极人际关系往往是由于教师在教育教学中一些不经意的错误或误区而导致,如批评过于激愤、过于情绪化,将本来是合情合理的批评演变成责骂,因而伤及学生的自尊心,以至引起学生的对抗和怨恨;就事论“人”,将教育变成“人身攻击”;而造成教师和学生之间的芥蒂;没有“一视同仁”、揭人短处等,都会造成学生情感上的排斥,很难建立健康的师生关系。

三、建立健康师生关系的对策

1.正确认识、尊重学生

在日常教育工作中,有的教师采用讽刺、挖苦等方法,使用“语言的刀子”,从而使学生出现抗拒心理,形成难以教育的僵局。因此,教师需要正确认识与尊重学生:①保护好孩子的自尊心,避免使用伤及学生自尊的话语。②表达出你对学生的关注,让学生感觉到你对他们所讲的很感兴趣。③注意学生的异常行为。④相信学生的能力。主要表现为:布置任务时,充分相信他们的能力;他们的言行正确而有意义时给予关注和采纳,当他们的言行不太合适或犯错误时,给予善意的批评和提供改正错误的机会。⑤承认学生作为“人”的价值。师生之间没有高低和尊卑之分,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特定的权利和尊严,更有自己的思想感情和需要。⑥杜绝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对学生一视同仁,让学生拥有安全感,不可让学生产生对课堂的恐惧和不安全感。

2.多渠道的沟通与交流

教育对教师的要求是多层面的。教师不只是知识的传授者,而是知心朋友、心理辅导者、组织者等多元角色。教师与学生之间不应只局限于课堂上“问答”式的交流,而要进行多渠道的沟通,如个别谈话、课外交流、家访等。教师在与学生进行沟通与交流的时候,应注意:首先,表情应亲切、真诚、自然。其次,应学会使用自然亲切、风趣幽默的语言。再次,谈话时可以坐得近一些。可给双方一种促膝谈心的感觉,从而缩小师生间的心理差距。最后,恰当运用、选择环境与良好的情绪。针对不同的事件、情况与不同类型的学生,选择不同的谈话环境。

综上所述,健康的师生关系是发展教育的基础,教师能否胜任教育教学工作,学生能否全面、主动地发展,最终完成学习任务,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师生关系是否良好。

参考文献:

[1]秦淑平,高博.师生关系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及心理学分析.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J],2008年7月第5卷.

港口物流产业集群的内涵与特征 篇4

港口物流产业集群内涵

随着港口产业集群的发展, 越来越多的与港口物流相关的企业和组织逐步的积聚到港口周边, 继而形成港口物流产业的积聚现象。港口物流产业活动主要有运输活动、仓储活动、装卸活动、配送活动、流通加工活动、物流服务活动等, 那么实施上述港口物流活动的企业就分别为运输型企业组织、仓储型企业组织、配送型企业、组织、货代型企业组织和综合型企业组织。这些组织积聚在港口周边, 承担着港口的大部分功能。

仅仅是港口物流产业积聚, 还不足以形成港口物流产业集群。产业集群是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 是一个紧密的网络组织, 在其中不单单有提供相关物流活动的物流组织, 还必须具备港口物流所有的服务环节, 并且提供各类服务的组织包括物流企业、政府机构、科研培训机构以及行业协会等等形成了网络组织的各个节点, 这些节点通过信息流和物流相连, 相互依存、相互竞争而又相互促进, 形成了相对独立而又开放的网络系统。在这个网络中, 港口基础设施, 甚至城市交通干线以及港口物流信息系统形成了连接各节点的可见和不可见的网, 因此港口基础设施建设和港口物流信息系统的开发是港口物流产业集群发展通道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

综上所述, 港口物流产业集群是与港口物流相关的企业组织、政府机构、社会团体、金融、保险以及教育科研培训机构等组织, 依托港口物流基础设施, 通过港口物流信息平台, 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 在合作的同时, 展开良性竞争, 优化整个集群的资源配置效率, 提升集群内各组织的效益的以服务目标客户为核心的复杂的网络系统。

这个网络系统中, 核心的节点是港口物流企业组织 (我们这里所说的物流组织, 是专门从事港口物流服务的企业组织, 一般不包括企业内部物流活动) , 如前所述, 根据所从事的物流活动不同, 港口物流产业集群中的物流组织主要分为运输型、仓储型、配送型、货代型和综合型。这五种物流组织拥有不同的核心优势, 运输型组织核心优势是拥有发达的运输网络, 因此其运输整合能力较强。仓储型组织从事整个港口物流网络系统的仓储业务, 因此必须拥强大的电子商务能力和较强的仓储整合、运作能力。配送型组织拥有较高的信息化水平和客户整合能力, 同时在运输和仓储方面也应具备相当的实力。货代型组织主要从事货运代理、船舶代理业务, 具备较强的港口物流服务的集成能力, 其目标客户和港口物流供应商的整合能力强, 信息化水平相对较高。综合型组织具备一体化港口物流服务能力, 拥有完备的港口物流信息平台, 因此其资源整合能力最强。

系统中除了提供物流活动的组织外, 还包括政府机构、社会团体、金融保险等服务机构和教育科研机构。政府机构指的是为港口物流产业发展提供政策支持、港口管理的政府机构和直接提供物流服务的公共部门, 包括港口管理局、海关、检验检疫局等机构。社会团体应该是由物流企业组织自发组织的行业协会或由政府出面成立协调行业活动的协会组织。金融保险等服务机构随着港口物流产业集群的发展, 迎合整个集群的需要, 主动选择进驻港口物流产业集群所属的港口区域, 因此其活动主要是为港口物流产业集群提供金融、保险等服务产品。教育科研培训机构是保障港口物流产业集群健康持续发展的重要力量, 他们立足于产业的发展, 通过针对性地培训港口物流人才和进行港口物流产业研究的形式, 促进港口物流产业的健康发展。

港口物流产业集群特征

港口物流产业集群属于物流产业集群的一个子群, 因此其具备物流产业的诸多特征, 如结构空间性;产业依赖性, 港口物流产业集群无法独立存在;系统耦合性和边界模糊性, 港口物流产业集群也是集运输、装卸、仓储、配送、包装等一系列资源整合形成的新型产业形态, 融合了港口工业的生产和消费的全过程, 是一个复杂的网络系统。同时借助物流信息技术, 港口物流产业中的多种产业的技术边界、业务边界、组织边界和市场边界出现了渗透、交叉和整合, 该产业的边界模糊性也非常明显。产品的服务性, 港口物流产业集群所提供的产业与物流产业的产品一样, 具有一般服务产品的特性, 即无形性、生产与消费不可分性、不可储存性和异质性等。对技术的依赖性。港口物流产业集群必须借助信息技术、网络技术等先进的现代技术, 才可能发挥其高效的资源配置功能, 才能实现以客户为主心, 提供柔性化服务的服务目标。

另外港口物流产业集群也具有产业集群的一般特征, 表现在:集群内企业分工合作。为最大程度的提高和优化整个集群的优势和竞争力, 港口物流网络中的物流企业只有围绕着港口物流服务进行市场细分, 发挥各自的优势, 才能达到与其他节点企业共赢的目标, 才能实现利益最大化。多层次的资源共享网络。港口物流产业集群是一个多层次的复杂网络, 同处于该网络的不同层次组织, 可以通过优势互补, 合作竞争, 通过信息交流平台, 共同分享着集群的供需资源, 从而弥补单个组织资源上的不足。嵌入性的集群文化。港口物流产业集群中的物流企业组织主要来自港口周边区域, 因为地缘相近, 集群内的节点企业基本拥有相近的价值观, 相互之间沟通顺畅, 更容易产生信任感, 在这样的环境中, 违反规则产生的成本非常高, 这使得集群内的交易成本大大降低。这种由于嵌入性产生的吸引力对于港口物流产业集群的形成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集群整体具有柔性竞争力。在集群内部物流企业分工合作, 集中发展自身优势活动, 在内部交易规则的约束下, 这些企业在集群内的交易成本大大降低, 交易效率也大为提升, 提高了集群整体适应外界变化的能力。因此作为一种中间组织形态, 整个集群能够做到牵一发而动全身, 迅速应对市场需求, 真正做到柔性化服务, 提升整个集群的整体竞争力。而一般物流企业组织, 即使是综合型物流企业, 因受制于规模效应, 很难做到柔性化服务。

港口物流产业集群除了物流产业和集群特征之外, 还有其独特的特征。该独特性主要源自于港口地域性和功能性, 其表现为产业专门性和国际性, 所以港口物流产业集群还具备以下特征。

地域性。港口物流产业集群中的企业及相关组织鉴于港口独特的地缘性, 而集中在港口周边, 使得整个集群系统呈现明显的地域性特征。港口物流产业的投入和产出都依赖港口这一便利物流条件, 所以说港口物流产业集群的地域性特征是其最基本的特征, 其他特征与该特征紧密相关。

产业专门性。位于港口周边的港口物流产业, 其功能与内涵受限于港口产业的专门化, 也就是说, 港口物流产业的主要业务皆围绕港口的主要功能展开的。从货物和船舶到达开始到离开和转运的全方位的服务。除了装卸、储存, 运输外, 还包括港口、船舶相关产业, 如货物、船舶代理, 港口运输服务, 船舶的制造和维修等, 所有服务都围绕港口展开, 因此它的业务核心具有明显的专门性特征。

国际性。港口物流产业集群的地域性决定了其国际性的特征。因为港口作为国际供应链的重要环节, 担负着连接国内外市场的枢纽作用。港口物流产业的主要内容包括国际中转、国际配送、国际采购、国际转口贸易以及与之相关的物流增值加工等, 无不建立在港口的国际性这一特征之上。

08中国梦的内涵与特征试卷 篇5

一.单选题

1.(),是实现中国梦的根本保证。(分数:10分)

标准答案:D 学员答案:D A.凝聚中国力量 B.坚持共产党的领导 C.弘扬中国精神

D.坚持和平发展

2.从1840到1919年的80年间,中国与列强签订了()多个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分数:10分)

标准答案:B 学员答案:B A.600 B.900 C.200 D.800 3.《海国图志》是魏源受()嘱托而编著的一部关于世界地理、历史知识的综合性图书。(分数:10分)

标准答案:A 学员答案:A A.林则徐 B.曾国藩 C.李鸿章

D.左宗棠

4.中国共产党是()年诞生的。(分数:10分)

标准答案:B 学员答案:B A.1919 B.1921 C.1925 D.1937

5.1863年,美国总统林肯颁布了(),为“美国梦”的形成构建了精神和物质支撑。(分数:10分)

标准答案:D 学员答案:D A.《新历法》 B.《独立宣言》 C.《人权宣言》

D.《解放宣言》

6.中国是一个多梦的国家,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最早的中国梦是()提出的“大同梦”。(分数:10分)

标准答案:A 学员答案:A A.孔子 B.老子 C.孟子

D.庄子

7.1800年,全世界粮食产量最多的国家是()。(分数:10分)

标准答案:A 学员答案:A A.中国 B.法国 C.美国 D.英国

二.多选题

1.中国梦的基本内涵是实现()。(分数:10分)

标准答案:ACD 学员答案:ACD A.国家富强 B.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C.民族振兴

D.人民幸福

2.“美国梦”包含哪几个要素()。(分数:10分)

标准答案:ABCD 学员答案:ABCD A.美国提供了人人都能成功的机会 B.成功取决于自己的才能和努力 C.人人都拥有平等的权利

D.人人都有信仰的自由

3.中华民族是爱好和平的民族,历史上我国播撒和平友谊的种子有哪些()。(分数:10分)

高效性提问的内涵特征与实施策略 篇6

关键词:高效提问 特征 策略

提问是一种以语言为媒介来传递所思与所惑等质疑性信息的交流方式,交流双方要对隐含在问题中的期望做出语言的和非语言的反应。《中国大百科全书·教育》认为,提问是一项重要的教学手段,它被运用于整个教学活动中,是联系师生活动的纽带,在教学中有助于引导学生探索知识、积极思考、获得智慧。高效性提问是同“无效提问”或“低效提问”相对的。高效性提问是指所提出的问题既简洁,又有深度,既符合文本特点,又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效果,既能够激发师生思维,又能激活师生的探究情趣,更能解决重要的或关键性的教学问题的提问。

高效性提问的主要特征是:

1.目的性。提问是一种教学行为,是实现高效教学的重要手段,提问有效与无效更是与目的相比较以后的一种判断。课堂高效提问是能较好地实现提问目的的提问,从这个意义上说,目的性是高效提问本身应该具有的特性,其次,从提问过程是否有效来看,目的决定教师提问的方式与方法.提问有了明确的目的,会极大地增强提问的针对性,提高教学效率,有了明确的目的,在提问时选择什么样的问题、问什么样的学生、如何提问等就会有较为明确的指向,因此,目的性是高效提问最根本的特征。

2.启发性。启发是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教学过程的进展,在许多情况下,是靠启发来进行的。在教学实践中,启发的手段和方法多种多样,但提问是最方便也是最常用的启发手段之一,课堂有效提问的启发性集中表现在启发学生的思维和启发学生。

3.多样性。高效提问的多样性是指在具体提问过程中,高效性所表现出的各种各样的形式,这种多样性主要表现在问题的多样性和提问方法的多样性。

4.方法性。高效提问的方法性特征包含两方面的意思,一方面指提问本身要讲究方法,另一方面是指通过提问,给学生渗透一定的方法论知识。

5.示范性。课堂高效提问的示范性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指教师通过对一个学生的提问,给所有学生在思考问题方法等方面起到示范性作用,另一方面指教师的提问给学生学习提问起到好的示范作用。

高效性提问的实施策略有如下几点:

1.注意提问的技巧

(1)注重问题设计。所设计的问题难易要适当,提问应尽量形成系列,环环紧扣教学内容,对于易混淆、易出错的知识点应通过提问来加以区别,要改变课堂提问的随意性。

(2)注重问题的语言表达。提问的语言力求做到准确、简洁、清晰,避免不规范、冗长、或模棱两可的提问。

(3)把握提问的时机。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提问要注意把握时机。课堂提问可分为新授前的复习提问、过渡提问,讲授中的突出重点提问、化解难点提问,小结中的知识总结提问,还有为激发兴趣而设置的理论联系实际的提问、应用性提问等。

(4)要注意发问的方式。教师发问时,应当先向全体学生发问,等全体学生思考一遍之后,再指定学生回答。教师把问题说出之后,需要停顿,有等待时间,等待时间与问题的难度相匹配。

2.掌握提问的方法

(1)文眼质疑法。即抓住标题中的关键词语,猜想文章的写作内容。让大家带着问题阅读课文。如:《我爱故乡的杨梅》标题中的“爱”字就是中心词语,由此提出“作者为什么爱故乡的杨梅?”文章是怎样具体表达爱之情的?

(2)对比质疑法。教材文本里常运用对比手法。比如换词质疑就是其中最常见的一种。如教《望庐山瀑布》时,就可以在细心揣摩的过程中提出:将“日照香庐生紫烟”中的“生”换成“升”字,二者不同的“境”?从而感悟“生”的微妙之处。

(3)想象质疑法。对文章中比较抽象简略的内容,让学生结合经验加以发挥,或设身处地的进行具体描绘,或补充事实化虚为实。用这种方法,学生可以结合自己的生活經验充分展开想象,从而使沉睡在学生大脑皮层中的经验得以调动或“激活”。《狼和小羊》一文的结尾是“狼扑向小羊”,狼扑向小羊后会发生什么事呢?可让学生展开想象去叙述一些惊险的情节。

(4)类比质疑法。所谓类比,就是将事物的某些方面的共同特征进行比较,使学生由此及彼,明白其中的道理。例如教学“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的诗句时,就可以用《画杨桃》一文进行类比。《画杨桃》讲述的是同一颗杨桃,坐在不同地方的同学,观察到的杨桃形状是不一样的,画出的杨桃形状也就不一样,这样诱导,学生对诗句的道理就明白了。

浅谈说课的内涵特征与策略 篇7

1.内容的广泛性

凡是与教学有关的事宜, 都可纳入说课的内容。如说《课程标准》的解读, 教材的编写体例与意图, 某篇课文在全册教材中所处的地位, 以及具体的教学目标、重点难点、课时分配、选用的教学用具, 某种教学理念, 教学策略, 具体的教学模式, 教学方法, 某个知识点的传授过程和设计原理以及课后反思, 学生的实际住状况等等, 只要与教学有关, 就可以纳入说课的内容。

2.重点的差异性

说课不可能涉及到教学的所有内容, 这就出现了广泛内容之中的选择性。有选择, 必有重点。重点说什么, 这一问题既由说者选定, 又必须充分考虑听者之所需。由于不同的说者和听者有不同的“需求”, 所以, 说课的重点也就不尽相同。有的人重点说“教什么”, 体现对教材挖掘的深度与广度, 有的人重点说“怎样教”, 展示独特的教学过程和方法, 有的人重点说“为什么这样教”, 阐述理论依据, 这就体现出了说课重点的差异性。

3.表达方式的综合性

常见的表达方式有说明、记叙、议论、描写、抒情等, 说课时, 这些表达方式是综合运用的。如说教材版本、年级、具体的课题、选用的教具等内容时最好运用说明的表达方式;阐述教学原理时运用议论的表达方式;说教学过程时运用记叙的表达方式;说教材插图, 学生的课堂情态时可以进行描述;说激动了或进入某种特定的角色后还可直抒胸臆。

4.语言的自然性

说课不是激情澎湃的演讲, 不是抑扬顿挫的朗读, 不是严肃庄重的汇报, 不是有条不紊的讲解, 不是正确流利的背诵。说课既具有上述口语交际形式的某些特征, 又不等同于上述口语交际形式的某一类型。一个“说”字就体现了交际方式的自然性。它的自然性表现在场景设置的和谐愉悦上, 表现在体态语的自如洒脱上, 表现在将生硬的或较长的书面语转换成活泼的较短的口语上。

5.方法的灵活性

和教学一样, 说课也是有法而无定法的。说什么, 怎样说, 没有固定的模式, 也没有现成的方法, 一切都是说者的“自我思考”和“自我创新”。说者常常是根据选定的说课内容和听者的需求, 按照“易于表述”思想谋划具体的方法。

二.说课的策略

1.条分缕析, 全面陈述

教学是比较复杂的活动, 说课所涉及的内容因此而显得广泛。要把诸多相关的内容说清楚, 需要分条归类, 逐一叙说, 如说教材内容、教学目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教法、学法, 教学过程等, 这就显得比较全面, 然而, 这里的“全面”仍是一个相对的概念, 是说课者从广泛内容中选定的重点内容, 不是对所有相关内容的一一说明。这种策略能显示出说课的条理性、全面性, 能练好说课的基本功。

2.摘录片段, 展示风格

说课有课前说课和课后说课之分。课后说课就是指把课上完之后再进行解读的交流形式。为了节省时间, 展现个人风格, 可选择自己施教过程中的精彩片段, “实录”之后进行评说, 或先说说某种教学理念, 然后用课例加以实证。这种策略的基本思路是:课例实录→多角度评说或理念→实例。这种策略的最大优点是节省时间, 展现风格。

3.聚焦热点, 反思创新

教学改革的过程是一个充满争辩的过程。对于同一个问题, 仁者见仁, 智者见智, 这就出现了“热点”的话题。说课的目的是解决问题, 特别是热点问题。因此, 说课时要敢于挑战热点问题。这种策略的基本思路是:甲方案例 (破) →自己的案例 (立) 。

三.说课的意义

1.说课可以促使教师更为深刻的认识到自己工作中的重点和难点。教师自己在对教学经历的梳理过程中, 印象深刻的常常是那些自己感到困惑不解的事实材料。这样一个梳理过程, 会强化教师对自己教学能力的认识, 让教师把注意力集中在一些根本性问题上, 同时也帮助教师认识在处理问题时还有哪些方面的不足。

2.说课可以促进教师对自身行为的反思, 提升教学工作的专业化水平。说课可以促使教师反思自己工作中的某些方面, 可以发现某些问题, 并进而澄清有关问题。这可以极大地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促使其向专业化水平迈进。

新型城镇化的内涵与基本特征 篇8

一、新型城镇化的内涵

新型城镇化的准确定义尚未形成, 不同的学术研究者由于学术背景等各个方面的差异对新型城镇化的理解也产生差异。与传统城镇化相比, 新型城镇化的发展更强调人的作用。本文将新型城镇化定义为:是在政府和市场的共同引导下, 以“以人为本”为指导思想, 走一条以人为本、统筹发展、城乡一体、高效集约、绿色发展的城镇化道路。新型城镇化的本质内涵是人的城镇化, 最大限度保障人民利益, 尊重人民的意愿、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最终目标。

二、新型城镇化的基本特征

相比较之传统的城镇化, 新型城镇化在发展中体现出“以人为本”的理念, 注重发展质量而非发展速度, 注重发展协调性而非扩大区域差异性, 符合当前社会发展需要, 这与西方国家的城市化道路是不一样的, 因为中国提出的新型新型城镇化具有自己的发展特色, 也是根据国情来确定的发展道路。总的来说, 新型城镇化道路的基本特征如下:

1. 农村居民的市民化

新型城镇化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 秉着一切以人民的利益为重, 从根本上维护农民的利益, 充分尊重农民的意愿的原则, 让更多的农村人民从农村转移到城镇, 可以享受社会经济发展的成果。要想实现农村居民市民化, 推进新型城镇化的发展进程, 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是实施居住证制度。一些城镇的常住人口在在城镇就业居住, 但是并没有在城镇中落户, 而居住证制度可以使得他们享受到相应的公共服务, 使的那些原先在城镇就业居住但一直未落户的城镇常住人口也能够享受相应的城镇基本公共服务。二是实施公共服务均等化和户籍制度。通过差异化的落户政策来实现这一转换。

2. 城乡发展的一体化

传统城镇化的诟病是"不均衡”。目前, 我国东部与中部和西部的地区差异以及城乡发展不协调影响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然而, 新型城镇化发展道路解决了传统城镇化诟病, 其积极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将城镇化与工业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相结合, 实现“四化”的良性互动, 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进程。

3. 发展模式的集约化

我国城镇化发展非常迅速, 也取得显著的成效。但是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 也出现了很多突出问题, 如:建成区过快膨胀、资源浪费严重、生态破坏严重等问题, 传统的城镇化注重发展速度而忽略了质量, 走粗放式的发展道路, 但是新型城镇化强调节约集约, 强调城镇建设质量和效益, 严格控制新城新区建设和城市发展规模, 走农民进城低成本、城镇建设和管理低成本的发展道路, 满足集约高校发展的要求, 提高资源的综合利用程度。新型城镇化集中体现了科学发展的理念。

4. 产业支撑的高效化

一个城市发展离不开各类产业, 需要各类产业的支持才可以取得更好的发展。工业化是城镇化的动力源泉, 只有依靠产业支撑推进的城镇化才是真正的城镇化。新型城镇化在发展过程中始终按照市场需求, 发挥自身的独特优势, 着重提高自身经济实力, 在城市主导产业的选择和培育方面给予高度重视, 既要综合考虑同周边地区产业的联动, 又需要立足自身实际, 坚持特色发展。

5. 发展环境的生态化

新型城镇化是以生态文明的视角, 走出一条高效、集约、低碳、绿色的城镇化道路。在新型城镇化的不断推进过程中, 始终要尊重和重视农民的意愿, 加强环境基础设施的完善和发挥发展, 优化生态环境, 为城镇的发展营造良好的环境氛围。此外, 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中需要高效利用生态资源, 发挥资源的优势, 促进旅游度假、生态观光等服务业的发展, 在实现生态效益的同时, 也可以获得一定的经济效益, 是一种双赢。

6. 地域文化的品牌化

文化是吸引人, 凝聚人的重要载体, 也是提高城市软实力的助推器。一个城市建设发展离不开文化的发展。在确立一个城市品牌文化时, 既要要充分尊重历史发展的轨迹, 又需要充分发挥人民的智慧。城市文化如果只仅停留在理念层面, 那么城市的发展就会受到局限, 在城市建设发展的方方面面都要贯彻城市的文化, 不单单在制定城市发展战略和规划方面, 也需要在城市的各种基础设施的独特样式。城镇化进程的加快, 很多城市发展在追求速度时, 不断建设新城区, 但是, 每座城市屹立的都是类似的高楼建筑, 没有自身独特的城市特色, “千城一面”的现象非常普遍, 新型城镇化强调城市发展的独特更风格, 不断挖掘和培育城市文化, 根据不同城市的自然历史文化特性, 体现城市发展的差异性, 倡导城镇发展的多样化。

摘要:如今, 走新型城镇化道路已成为社会热点, 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学者从不同角度对新型城镇化的内涵都进行了剖析。本文指出新型城镇化的核心内涵在于以人为本, 揭示了新型城镇化道路的基本特征, 为中国新型城镇化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以及新型城镇化建设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内涵,基本特征

参考文献

[1]王素斋.新型城镇化科学发展的内涵、目标与路径[J].理论月刊, 2015, (04) :165~168.

[2]单卓然, 黄亚平.“新型城镇化”概念内涵、目标内容、规划策略及认知误区解析[J]].城市规划学刊2013, (02) :16~22.

[3]杨华.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的本质特征[J].合作经济与科技, 2014, (24) :22~23.

[4]黄桂婵, 胡卫东.我国传统城镇化的特征与新型城镇化的路径探讨[J].农业现代化研究, 2013, (06) :672~675.

电子政务的内涵与特征 篇9

一、批判反思型教师文化的内涵

加拿大著名学者哈格里夫斯 (Hargreaves, A.) 认为, 教师文化的内涵可以从内容和形式两个方面来界定。从内容层面来看, 它应包括特定范围的教师集体共享的态度、价值、信念、习惯、假设以及行为方式等, 教师文化的内容外显于教师的所思、所说和所做。从形式层面来看, 它主要指处于特定文化群体中的教师之间的人际关系模式和联系方式, 其划分的标准主要是教师同事之间的人际关系状况如何。20世纪80年代以来, 在解释学、建构主义及后结构主义等哲学思潮的影响下, 世界教育发展趋势正预示着教育教学由受技术理性控制的“技术性实践”转向教师个体自主反思的“批判反思性实践”。这种范式的转变逐步酝酿出了批判反思型教师文化。笔者认为, 所谓“批判反思型教师文化”就是教师确立以“改造社会和学校文化”为价值目标, 以锐意进取、批判反思的态度审视“法定文化”, 坚决反对以社会主流文化压制其他边缘文化, 倡导文化的多元性和异质性。教师团体在合作交流的民主氛围下, 充分发挥个体的专业自主的潜能和批判反思的精神, 为文化知识的承继、传递与更新贡献出个人才智, 进而促进教育与整个社会的公正与合理。

二、批判反思型教师文化的特征

1. 价值取向的多元性。

与传统教学模式的那种“以让学生获得既定知识”为终极目标截然相反的批判反思型教学模式提出, “教育的目的是为了改变世界, 通过教育帮助学生们在相互之间、学生和环境之间做到同情、理解和公平, 就是要帮助老师会教, 帮助学生会学”。批判反思型教师不是对“权威知识”的盲目复制, 不是对“法定权威”的刻板维护, 而是有意识地、努力地对课堂中的权力关系实现更好地理解, 对诸多霸权式假定的质疑与批判。因此, 在价值取向层面上, 批判反思型教师文化呈现出多元化特性: (1) 自主型教师。教师通过对教学活动的持续努力思考和探究, 必将会成为自己专业发展的主人。在批判性反思过程中, 教师不再是他人课程知识与教学理念的被动消费者, 机械按照固定程序复制和照搬有效教学的行为标准, 而是在分析和发展自己的实践性知识的基础上, 自主设计教学, 监控教学, 评价教学, 艺术性地、创造性地解决教学问题, 提升专业能力。 (2) 民主型教师。作为批判反思型教学模式的教育学基础———批判教育学, 主张人的差异性、个性的多元性, 认为教育没有预设的终极目标, 而是从社会和历史出发, 努力塑造具有丰富内容的、自由的、个性的主体, 正如哈贝马斯所说, 只有解放理性才能使人真正回到“自我”中去。批判性教育理念要求个人摆脱权利的控制, 把自己从他人的操纵中解脱出来, 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动性, 掌握自己的命运, 取得控制自己生活的权利。因此, 一方面, 教师摆脱课程霸权的束缚走向自由解放, 同时, 教师基于对教学中误用滥用教育权利的反思, 以同性性理解、公平性评价、合理性分配教育资源为抓手, 积极创造民主、公平和谐的师生关系, 成为真正意义上民主教学的践行者。 (3) 智慧型教师。教育的真谛在于“将知识转化为智慧, 使文明积淀成人格”, 教育智慧是通过对教育本质和教学规律的深度理解获得的, 包括教师的教育能力、教育机智、教育艺术以及知识修养等内容。教师的教育智慧是教师教学成功的核心, 是教师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不断反思、探究、创造的结果, 主要表现在理解、判断和应对突发问题上, 许多应变策略就像脚本一样储存在教师的脑海中, 这丰富的“图式”是逐渐构建的, 是通过长期的批判反思教学实践形成的。因此, 批判反思是将知识、技能、经验、认识经过自我加工以及自我意识的调控, 同化在个体的知识网中, 从而自我提升的过程, 在这个不断深化的过程中形成了具有个性化色彩的教育智慧。 (4) 社会重构型教师。新马克思主义和批判理论家们强调把批判反思型教师作为一种承担重大社会责任的人, 把学校教育和教师教育看作是使社会向更加公正和人道方向发展的两个最重要的因素。教师不仅以自己学生的长远发展为目的, 还要超出课堂和教师, 考虑学校教育所蕴含的社会政治意图和伦理道德意义, 关注社会环境下人们对正义、平等的需求, 思考现有的道德伦理信念背后的一系列问题, 为国家政策做出贡献。批判反思型教师对批判反思的承诺和典型塑造可以在学生之间、师生之间建立起信任, 这种信任能够支持、相互促进发展的合作的学习团体。从个人角度来说, 信任培育了人与人之间的亲密关系, 从社会角度来说, 它促进了整个社会的和谐和凝聚力, 从政治角度讲, 它促进了民主社会的创造和维持。

2. 课程实施的创生性。

传统教师文化中课程实施被看作是一个与文化情境无关的、价值中立的技术过程。教师的职责在于将“法定”的课程内容、公认的真理标准, 依照专家预定的“模式”, 进行标准化的传递。这导致教师缺乏文化认知与文化意识, 也剥夺了教师对课程文化的反思与批判能力。与之相反, 批判教育学认为教师的角色是错误假定的发现者与修正者。教师的任务使学生们摆脱传统权利机制分配下的思考和行为方式, 找到一种更民主、更和谐, 对学生的经历来说更真实的崭新的思考和生活状态。为此, 批判反思型教师文化认为课程实施首先要充分考虑到教师及学生已有的文化背景, 在此基础上积极鼓励师生在课程实施过程中的创造和动态生成, 拒绝不加批判地认同和接受霸权假定, 拒绝通过“传递复制”模式内化文化, 在充分考虑学生的需要、情感及认知水平等学习体验的基础上, 关注教师个体对课程的反思、质疑、批判与重构。每个教师都是课程设计的主人, 是课程文化创建主体。在这一理论脉络中, 教师不仅能够从不同的角度来表达自己的意见, 充分发出自己的声音, 也能以多元的观点来倾听、发现、赞赏他人的声音, 并在声音与声音的碰撞与交流中积极主动地探究并建构知识及其意义。

3. 行为方式的开放性。

教师个体的行为方式总是彰显其个性。这为教师开发自身的创造力提供了必要的、良好的条件。另一方面, 教师疏于合作, 表现出较强的独立性, 不可避免地在价值观念、思维方式、行为习惯等方面呈现封闭性特征。因此, 批判反思型教师文化倡导师生、师师间在民主、和谐、宽松氛围中的合作与交流, 强调多维度的对话。 (1) 与自我的对话。批判反思型教师通过自传学习、写教学日记、教学录像等自我对话的方式将外在我与内在我联系起来。自传学习使作为“学习者的我”再次亲身体验学习的困境, 萌发对学生的同情性理解, 从而不断激励自己如何更有效地去教, 更有效地帮助学生克服学习上的困难;写教学日记, 使作为“教师的我”对自己日常的教学经历予以更细致、更科学的归纳、概括、反思、评价和重构。 (2) 与学生的对话。学生作为教师教育的对象, 是教师教学理念和行为效果的具体体现, “了解学生们的学习体验, 能够帮助我们在教学要求和他们自己所关心、希望的事情之间建立起令人信服的关系。研究学生对教学的感受, 可以让我们提防那些由我们的行为所导致的问题和本来可以避免的错误。了解学生意味着我们可以做出更正确的决策, 指导我们怎样去教学, 去教些什么。”批判反思型教师有意识地从学生的眼中看自己的行为, 进行换位思考, 与学生进行平等、坦诚的对话。学生才可能坦露真言, 教师也才可能敞开心扉虚心地、客观地对待并接纳学生的意见, 从而取得更大的进步。 (3) 与同事的对话。批判反思型教师文化倡导同事间的交流、合作与研讨。因为批判反思的最好机会就是和同事进行坦率真诚的对话。通过对话, 一方面, 倾诉的教师诚恳地表达出自己的困惑和不足, 获取同事的建议和帮助;另一方面, 倾听的教师在接纳、理解和包容中获得了更多思考的机会, 更多好的经验。 (4) 与文本的对话。缺乏理论修养的教师对自身的批判反思会流于狭隘和肤浅。文本向读者开放自己、表达意义, 读者解读意义、反思自身。教师通过与文本对话, 可能获得许多新奇、另类观;通过阅读理论文献, 可以就实践问题与自己感兴趣的“同事”进行模拟对话;通过与理论文献的对话, 在获得深厚理论底蕴的同时, 不断实现着自我理解、自我反思和持续成长。

三、构建批判反思型教师文化

首先, 教师要树立积极探究的文化观念。教育学意义上的“探究”主要表现为对教育的反思和研究。它是一种整合不同的价值, 获取关于不同选择性方案的信息的过程。这样一种探究文化的形成, 将十分有利于批判反思教学的顺利实施。美国学者克利福德·格尔兹将探究活动区分为对某一情景的浅描 (thindescription) 和对某一情景的深描 (thickdescription) 。其中, 浅描是为了掌握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和相关变量, 深描是对研究对象进行深入、全方位的研究。为了达到深描的效果, 探究者必需沉浸到探究的语境中, 达到同研究对象的深层互动。教师应该积极捕捉教学中真正感兴趣或困惑的问题, 激发起自己的好奇心、求知欲, 成为积极探究的人, 同时培养引导学生也成为自主探究者。

其次, 教师要积极营造民主自由文化氛围。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 民主自由的文化氛围是通过教师跟学生的日常交往而得以体现。民族自由的文化氛围更利于师生及师师之间的交流, 更利于开展批判反思活动。一方面, 教师要放下“权威”的架子, 做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在当代新教育理念下, 教师不应再是高高居上的拥有“绝对知识”的权威者, 而是要做学生学习与发展的引导者, 教师教授给学生的是获取知识的方法, 学生针对课堂呈现的问题情境, 各抒己见。教师的这种“去权威化”大大激发了学生思考、解决问题的积极性, 开拓创新的勇气。反过来, 学生的思路越开阔, 教师的反思面越广, 越深刻。另一方面, 无论是师生、生生还是师师, 各群体间都应建立起自由的、民主的、对话的人际关系。教学不是教师的一言堂, 教师要善于做一个倾听者, 学生可以自由地跟老师对话、交流、探讨共同的问题, 构建共同的知识, 教学相长, 互促互进。同样, 在教师学习团体中, 也应积极发扬民主作风, 不搞领导一言堂, 大家在互相尊重、坦诚相待的民主氛围下交流学习, 共同解决教学困境。最后, 在教师群体中要形成理解和接纳各种非主流文化的宽广胸怀。当今社会文化日益呈现出多元化发展趋势, 异质文化交叉、联系、融合的速度加快。在校园里, 学生的文化背景是多种多样的, 因此, 教师要在批判的基础上进行反思、理解与接纳非主流文化的合理性, 并积极维护主导文化与亚文化共存的局面, 这样才能适应文化多元发展的趋势, 并最终体现校园文化的民主性。

美国著名教育家马莱斯·霍顿认为, “如果你想改变人们的行为, 你不必用推理的方式说服他们为什么要做出不同的行为, 而应该把自己的主要精力用在改变人们生活于其中的社会结构上, 从而使得这些结构创造一系列不同的行为期望。”科学合理的制度文化建设, 正是“教师生活于其中的社会结构”的一个分支, 它对促发广大教师积极开展批判反思教学起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因此, 从文化客体———学校制度层面来分析这些反思行为。

首先, 管理者身先士卒, 热衷表率批判反思行为。目前已有的多项研究表明, 最能鼓励教师们批判反思的因素是管理人员做出的模范行为。在教师团体中, 要创设一种鼓励大家公开揭示个人教学不足、个人错误的氛围, 关键是那些掌握象征性权利或掌握权力的管理者作出自我揭示的表率。教育组织行政部门的资深的或者令人尊敬的院长、系主任、项目负责人等等带头进行自我揭示, 那么下属教师就会带着领导的敬佩和信任, 敞开心扉, 揭示自己的不足。为此, 管理者要务实, 把批判反思意识贯彻到他们的管理实践中, 并以此作为衡量管理效益的尺度。管理者要经常邀请教师们评价他们的工作, 在将自己塑造成批判反思的典范过程中, 勇于正视自身不足和错误, 虚心接受教师们的批评指正。

其次, 改善教师评价机制, 鼓励批判反思教学。在长期的保守、封闭的传统教师文化影响下, 大家普遍认为:在教学上请求别人的帮助常常被认为是公开承认自己无能;如果有教师大胆对传统教学经验或者对权威人士的决策和判断提出质疑, 只会导致自己在工作中被孤立、排斥甚至受到惩罚。这些观念的存在, 必然导致许多教师讳疾忌医, 不愿意自我反思, 自我“揭短”;同时, 有些人从事教师职业, 主要是贪图这份工作的清闲稳定, 他们宁愿固步自封, 也不愿意投入精力、时间去学习新东西。所有这些都对批判反思教学的实施造成了阻力, 因此, 我们要彻底改善原有评价机制, 一方面在选拔制度上聘用反思创新意识的教师;对那些在教学中, 敢于质疑权威真理、勇于探索创新的教师, 将给予晋升、奖金和年度优秀教师奖。另一方面, 学生高满意度的评价往往是对教师工作的最大的、最可贵的奖赏与认可。因此, 教务管理部门在设计学生对教师的评价表时, 要考虑到和批判反思有关的认识和情感因素。对教师的评价不能单一地以是否取悦于学生为标准, 而应该在课程最终评价表的一些选项中考察教师在何种程度上开阔了学生的眼界, 向学生提出了质疑和批判以及向学生介绍了一些新颖的观点。

再次, 提供多方面支持, 全面开展批判反思活动。批判反思教学的开展需要教师在完成已有教学任务后, 花费大量业余时间去收集资料、摸索探讨、验证假设、反思结果, 这一系列的过程耗时耗力, 教师的“分身乏术”容易引起他们对批判反思教学的抵制。这就需要我们提供时间、场地、人力及物力的保证, 以便于教师顺利开展批判反思教学的各种研修活动。同时, 支持教师“走出去”, 激励大家参加访学、进修、在职培训等专业提升课程, 教师通过经常学习一些新的、困难的事情, 获得更多关于教学的新观念、新智慧。

参考文献

[1]邓涛, 鲍传友.教师文化的重新理解与建构——哈格里夫斯的教师文化观述评.外国教育研究, 2005 (8) .

[2][美]StephenD.Brookfield.批判反思型教师ABC.张伟译.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002.

[3]王春光.张贵新.反思的价值取向与反思型教师的培养.比较教育研究, 2006 (5) .

电子政务的内涵与特征 篇10

1.会展业理念方面的生态化

只有在理念方面具有生态意识, 我国会展业才能沿着生态化道路发展下去。目前, 会展行业中工作人员生态环保意识不足, 主要就是由于没有对生态化发展引起足够重视。如果会展业缺乏生态意识, 不懂得整合优化各种资源, 实现资源的最大化利用, 会展业的可持续发展就只能成为一句空话。从理念方面看, 我国会展业未来的发展道路是保持低碳、节约、绿色, 而我国与发达国家的差距还非常明显, 需要继续改进。

2.会展业资源优化方面的生态化

在会展产业中, 场地、产业经济之间的关系非常紧密, 如果仅有会展场地或者是仅有会展产业, 都无法形成会展经济。只有会展场地设施、配套较为完善, 同时也有会展业务活动, 会展产业才具有发展优势, 进而形成规模化发展。在会展业资源整合优化中, 政府应当出台相关政策, 促使会展业各种资源实现整合, 为我国会展业生态化发展作出贡献。

3.会展场地规划方面的生态化

在会展场地建设时, 要以生态化为建设标准, 进行合理规划, 避免出现会展场馆闲置或不够用的情况。还要综合考虑场地建设的可行性, 从根本上防止资源浪费。在场地建设时, 要多与当地的生态环境部门进行协商, 并且与周边的酒店、饭店、交通商业建设综合起来考虑, 实现资源的最大化利用。在展场馆内部设计与布局方面, 应注重科学技术的运用, 实现场馆的功能化发展。

4.参展过程方面的生态化

(1) 展台搭建要考虑已拆除性、可重复利用性。多数企业参展展台在搭建时一味追求个性化, 运用特装展台, 而特装展台在搭建过程中会造成大量的资源浪费。所以, 在展台搭建方面, 企业应更加重视可循环利用性, 倡导环保节约理念。

(2) 布展材料要注重生态化。布展材料方面的生态性, 主要是指对于所用材料的环保、节能方面的要求。在会展业未来发展道路中, 绿色环保必将成为新的发展潮流。因此, 为了大力倡导节能环保的会展方式, 实现资源能源的合理利用, 更好地杜绝能源浪费, 政府要出台相关政策, 如对采用生态环保材料的会展企业给予一定的经济奖励, 而对那些在这方面做得不到位的企业要采取一定的惩罚措施。

5.会展产业链规划方面的生态化

由于会展产业涉及到很多行业领域, 自身结构也非常复杂, 因此, 在会展业的发展中, 产业链跨度非常明显。要想让会展产业的整个产业链实现良性运转, 就要保障会展产业链的完整性。同时, 还要保障内部各个系统都与外部环境系统之间有着充分的能量与物质交换。所以, 会展产业要明确不同产业要素之间的关系, 实现和谐发展。而为了实现会展产业链的可持续化发展, 就需要对于整个产业链进行调整, 提高产业链整体结构的合理性。可将整个产业链分为产业内链和外链两部分, 并且对产业内链与产业外链各自的运转范围进行明确。

会展产业生态化建设的本质特征

1. 生态化是会展产业内部发展的必然要求

会展产业为我国经济增长带来了巨大的贡献, 在国民经济建设及社会和谐进步中所占的地位必然会逐步提升。因此, 实现会展产业生态化发展, 也符合我国经济可持续化发展和建设和谐社会的基本要求。在会展产业生态化建设中, 要尽量避免那些与生态保护背道而驰的行为出现, 使会展产业活动中所用到的各种资源实现最大化利用, 并且尽可能多地选择那些可以回收再利用的资源。可以说, 实现会展产业生态化发展是我国会展业的内在要求。

2. 会展业生态化发展的本质是与生态保护协调发展

在会展产业的发展过程中, 由于会用到很多资源、能源, 因此必然也就会涉及生态污染问题。由于生态环境自身的承受能力非常有限, 所以在发展经济的同时, 还要重视生态保护问题, 建立起一个节约、和谐、高效的会展业发展体系, 以提高会展业内部的运转效率。对会展业结构不断进行升级改造, 争取使会展业发展实现以最少的资源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会展业除了要降低资源使用量之外, 还要尽可能地利用资源能源的集约式发展, 促使会展业实现科学有效发展, 最终达到会展业与生态环境两者间的协调有序发展目的。

3. 会展业生态化是经济可持续化发展的重要方面

会展业在发展过程中始终要将生态保护作为根本的指导思想。由于会展业生态化是一个非常复杂且历时长的过程, 同时也是一个生态意识与保护力度不断强化的过程。因此, 也就需要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将会展业加入到生态环境整体系统中, 对会展业的绿色发展也就提出了更为严格的要求。而在会展业生态化发展过程中, 实现生态资源的循环再利用是非常重要的, 要求企业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对各种会展资源不断进行升级改造, 使得各种能源资源实现最大化利用。从这个角度来看, 会展业生态化发展是推进我国经济实现可持续化发展的重要方面。

会展产业生态化的价值

1.有助于生态文明产业建设

当前, 在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中, 对生态文明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生态文明是人类在自身活动中遵循自然规律、社会和谐发展所收获的物质与精神方面的总和。从国外发达国家的生态文明建设成果可看出, 实现产业生态化发展, 是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内在驱动力。作为现代服务行业“领头羊”的会展业, 与其他各行业的生产加工业联系非常紧密, 是其产品 (服务) 展示、推广与销售的主要方式。由于会展业具有如此重要的作用, 因此就需要大力推动会展业的生态化发展, 对促进各类生产行业的绿色环保理念建设起到示范作用。会展业生态化发展, 对发展生态文明产业链、优化产业结构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2. 可提高会展业在经济市场中的地位

加强会展产业业务发展与生态化建设之间的联系, 对促进社会和谐发展、提高经济增长幅度、建设生态文明社会都有着积极的意义。在会展业生态化建设中, 除了要求与会展相关的活动要符合生态文明建设标准之外, 还要重视会展业内部结构的优化, 增强会展业发展潜力, 推动会展业朝着可持续化方向迈进。换言之, 在会展业生态化建设中, 要求转换产业结构生态化机制, 综合考虑会展产品运营周期、产业链运行中的人力物力成本等。在此基础上, 实现会展产业整体的生态化发展, 提高能源资源利用效率, 有效保护生态环境, 促使会展业成为具有活力、有着核心竞争力的新型产业。

3.可有效推进生态循环经济建设

生态循环经济的根本要求, 是把生态环保理念与循环经济结合起来, 共同应用到经济发展体系中, 实现不同区域经济之间的包容、互动, 从而使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都可实现利益最大化。

尽管会展业关联度非常高, 但是不同产业之间的联系却不太紧密, 使得会展产业对生态环境所产生的危害也不能有效规避。所以, 实现会展产业生态化发展是会展业发展中的一次革新, 由之前的“资源—产品—生态破坏”发展战略, 转换为利用生态循环经济, 以实现产业经济与生态系统的共同发展。

摘要:会展业作为新型产业对其他相关产业具有促进作用, 但会展活动中所用的能源资源较多, 会造成较为严重的生态污染。因此, 需要建立会展产业生态化发展模式, 实现生态化发展, 这对促进我国经济增长、实现可持续化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会展产业生态化,内涵,特征,价值分析

参考文献

[1]吴开军.会展产业链刍议[J].科技管理研究, 201 1 (3) :1 68-1 70, 1 77.

[2]马晓燕.会展经济的价值反思与路径抉择[J].重庆邮电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4 (4) :34-37.

[3]朱永旺.会展产业发展探析及西安实证分析[D].西安:西安理工大学 (硕士学位论文) , 2005.

[4]刘文君, 邹树梁, 王铁骊, 陈甲华.会展产业综合效益评价指标体系初探[J].南华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5 (2) :42-45.

电子政务的内涵与特征 篇11

【关键词】工作场所;员工;通用能力

一、引言

当今社会对人能力的研究一直是关注焦点,因为在全球化背景里各国合作与竞争加快,国家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人才的竞争实际上就是能力的竞争。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和知识经济的发展,新知识的不断产生促使企业员工不断的学习,只有具备了良好的通用能力才可以随时代迎接新挑战,如果只拥有熟练地专业技能是无法在职场里长期立足的。而这些使得在工作场所中培养企业员工的通用能力变得十分重要。而当前学术界对通用能力的培养研究大都偏向职业教育,关注的对象是高职大专生或大学生的职前培训。对在工作场所中企业员工通用能力的基本内涵与特征的研究还比较欠缺。通过对工作场所中员工通用能力的研究,为通用能力在我国企业的运用及发展带来了新的可能。

二、工作场所中通用能力的内涵

通用能力(key competencies/key skills/employability skills/generic skills)是指为了个人就业发展、实现公民权利和义务来把知识和技能整合性的运用在工作情景中的能力。通用能力这一说法的起源始于人力资本理论,其是以经济效益为衡量标准来发展及培养通用能力的。在西方国家他们的经济效益就反应了他们的知识储备量。通用能力的价值取决于它本身能否帮助个体在职业生涯的竞争中取得优势或能否帮助其取得更好的经济效益。然而通用能力经过发展,澳大利亚学者Hager认为,通用能力的培养和发展都是终身的,使个体实现自我的途径不在单以追求经济效益为目标,它既可以学也可以培养,并且是与专业能力既相结合又相对立的。因此,在某种程度上,强调通用性的通用能力与强调终身性的终身学习能力意义相同。在内容上终身学习能力的面更广,他与终身学习能力的关系是一个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终身学习能力包含了母语交流、外语交流、信息技术、学会学习、数学与科技、参与社会、创新创业、认识表达文化等8项关键能力。[1]而通用能力包含了基本能力、个人和人际能力和个人品质能力三个方面的能力。其内容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012全民教育全球质量监控报告提出的青年应具备的三大能力(基本能力、可转移能力与职业能力)类似。在培养目标上也能苟同,只是所强调的方向不同而已。职业教育对通用能力培养的研究强调其职业性;在成人教育领域里,针对的是人的基本能力建构,强调对人的培养。而在工作场所中对员工通用能力的培养既强调了其职业性又强调了其对人的培养,并且是在一个特定地工作场所学习环境里。那么,工作场所就是一种与工作内容相关的学习环境。企业员工在这样一个环境中,对通用能力的培养是具有其独特性的。

三、工作场所中通用能力的特点

工作场所中员工通用能力培养的特点主要有两个:①终身性与通用性,②职业性与人本性。通用能力是由经济学中人力资本论演变而来,早期的通用能力具有一定的经济意义,发展到现在已经基本脱离了先前的经济含义。当代各国际组织提出的能力都与通用能力类似,如OECD在“成人技能调查”中提出的关键信息处理能力。通用能力的特点是由其能力组成项决定的。

(一)、终身性与通用性

正如前文所说,通用能力是由基本能力、个人和人际关系能力和个人品质能力三类组成。其中基本能力指的是工作中运用的基本的读、写、算的能力以及信息处理能力;个人和人际能力顾名思义就是沟通交流以及团队合作能力;个人品质指个人性格以及身体素质方面的能力。通用能力的终身性与通用性,是由工作场所中通用能力的基本性质得出的。从通用能力的具体内容可以看出通用能力是具有终身性的,因为知识经济快速的发展、产业结构的重组,全球化经济的深化影响,使人们必须终身不断地学习,其中也包括通用能力的培养。企业员工只有不断地培养通用能力才能更好地适应竞争环境,且为日后工作变更做好准备。由于通用能力它适用于各行各业,因此它也具有通用性。通用性的意思就是可转移性,它可以在跨行业之间进行迁移,自由的运用不因专业差异得到限制。现代企业单位都比较看中雇员的通用能力,原因就是它具有通用性。

(二)、职业性与人本性

通用能力的职业性与人本性,是由通用能力的主要使用环境得出的。工作场所中企业员工通用能力的职业性,在职业教育中强调得较多,它能帮助员工快速得到职业认同,为刚从学校过渡到企业的员工快速开启职业生涯,实现自我效能感,从而实现自我。因此,通用能力的职业性针对工作变更的员工一样重要。由于通用能力的培养环境是在工作场所,是企业对员工能力的培养,它是以人为本的,一切都是以为员工提供一个更好的发展平台做准备,为员工得到自我认同、实现自我甚至为更好的生活做准备。

四、小结

在工作场所中员工通用能力培养途径、存在问题以及解决策略都是由通用能力的基本内涵和特征所决定的。如果员工或者雇主对通用能力的理解还不够深入,就会导致他们对通用能力培养途径的选择出现偏差。然而,对其基本内涵与特征的研究让企业领导与员工更加明确培养通用能力的重要性。从企业的角度讲,企业应该投入资金开展员工的通用能力培训,因为企业员工的通用能力资本就是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资本。从员工自身出发,通用能力的培养对其自身的职业发展是有利的。并且培养通用能力的过程也是终身的,员工应该自主地培养通用能力不能单纯地依靠企业培训。

参考文献:

[1]李盛聪,于莎(2015).成人终身学习能力建构的实证研究[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3):72-81.

[2]陈腊文.浅谈大学生通用能力教育的基本内涵与特征[J].新课程研究,2009(12):165-166.

[3]唐以志.关键能力与职业教育的教学策略[J].职业技术教育,2000(7):8-11.

[4]黄健.工作学习研究:教育的新疆域—西方工作学习领域理论成果评述[J].开放教育研究,2011(2):60-65.

略谈研究型教学的内涵与特征 篇12

20世纪80年代以来,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飞速进步, 国际间人才竞争日趋激烈, 世界各国加强了对本科教育的重视, 纷纷出台各种举措, 加快教育改革的步伐, 都把本科生引导到科研领域, 成为大学本科教育教学改革的主要趋势。1998年, 博耶研究型大学本科生教育委员会发表了《重建本科生教育:美国研究型大学发展蓝图》的研究报告, 明确提出“探索、调查、发现是大学的核心。大学里的每一个人都应该是发现者、学习者”, 提出教学应与研究相结合, 学生的学习应基于研究, 建立以研究为基础的教学模式。这一建议得到了美国大学广大教师和管理人员的强烈共鸣, 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在我国, 高等院校的教育者和教育管理者也已意识到目前封闭式的教学模式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提出了在本科阶段实行开放式教学和学习的设想。

所谓研究型教学, 是相对于以单向性知识传授为主的教学模式而提出的, 指教师以课程内容和学生的学识积累为基础, 实行教学与研究的有机结合, 在教学过程中通过优化课程结构, 建立一种基于研究探索的学习模式, 将学习、研究、实践有机结合起来,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形成师生互动, 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参与研究, 使学生能创造性地运用知识和能力, 在主动探索、主动思考、主动实践的研究过程中, 自主地发现问题、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 在研讨中积累知识、丰富经验、培养能力和训练思维, 体现始于问题、基于发现、凸显创造性特色的一种教学模式, 以培养富有创新精神和能力的高素质创新型人才。研究型教学模式有以下五个突出的特征:

一、教学理念的先进性

研究型教学是一种崭新的教学理念, 强调学生在掌握科学知识的同时, 还要发展能力, 尤其是要发展研究和创新能力, 为终身学习和继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它注重学生知识、能力和素质的全面发展, 注重在以探索和研究为基础的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研究能力与创新精神, 重在培养学生的研究型思维, 同时强调对学生个性化的尊重, 关注学生的自由发展。它注重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 要求在学生探索未知领域和社会实践等活动中, 教师更要起到组织、引导、启发等作用;主张把教学置于复杂的、有意义的问题情景中, 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不断质疑, 不断探索, 获得新知识, 形成解决问题的技能, 培养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的能力。

二、教学方法的多样性

研究型教学模式将教导式教学转变为探究式、对话式, 主张以探究为基础的学习方式成为本科教育的标准, 要求从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知识传授型教学模式向知识传授与探索相结合, 师生互动, 教学相长。提倡新的教学方式及方法, 主张教学方法手段是随着课题、案例的变化而变化, 是不确定的, 具有多样性。要求教师创造性地运用多种教学方式方法和手段, 超越狭隘的课堂中心观念, 使教学过程灵活多样, 富于个性, 打破内容、方法、标准等整齐划一的教学定式, 尊重、重视个体差异, 为学生发挥个性、特长和才能提供广阔的舞台, 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积极性, 激发学生求知欲和创造性, 使其潜能得到充分展现和发挥, 为教学带来勃勃的生机和活力。

三、教学内容的时代性

从开始搞科研, 到进入教学内容, 再到编写成教材, 通常要经历很长一段时间。例如, 1960年美国国防部开始实验英特网, 30年后该内容才进入大学课程;手机1946年出现在贝尔实验室, 50年后才进入大学课程。研究型教学应该是没有固定教科书, 而是采用大量参考资料, 也包括专著。研究型教学倡导全新的教学内容, 它强调教学内容与学科发展及经济与社会发展保持紧密联系, 强调教学与科研的相互渗透, 特别是本科生和研究生专业教学要与最新研究内容紧密结合, 把最新科研成果融入教学内容, 通过科研不断丰富更新教学内容, 带动和推进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与此同时, 研究型教学使教师也在更新自己的知识视野, 及时了解学科发展的前沿动态, 不断丰富和完善自己。

四、教学过程的探索性

现代科学研究中, 科学的突飞猛进, 技术的飞速发展, 不是依靠知识和经验的简单积累而取得的, 对创新起作用的主要是价值观念和探索能力。研究型教学具有重探索过程、重过程体验、重实际应用等特点, 注重使学员掌握调查、观察、实验以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等科学研究的方法和技能, 努力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实际科研能力。在实际教学过程中, 要求教师引导学生独立提出一些研究课题, 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鼓励学生独立寻求解决问题的最佳方式和方法, 并倡导对研究成果的多样化表达。这种旨在激发学员创新意识的研究型教学模式, 需要教、学双方在教和学的过程中不拘泥于书本, 不盲目迷信权威人士得出的结论, 敢于去怀疑和批判, 敢于向现有的科学理论提出挑战, 以已有的知识为基础, 结合当前的实践, 进行独立地思考、大胆地猜测、勇敢地探索, 积极提出自己的新观点、新设计、新方法。

五、教学主体的自主性

现代大学教育人才观和质量观的核心是培养和造就有创新精神的高素质人才。个性发展是全面发展的核心, 也是创新精神的重要基础。研究型教学把大学教育视为学生个性形成和发展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阶段, 充分重视大学生个性、特长和兴趣爱好的发展和提高。研究型教学模式一改过去那种教师用自己的思想代替学生的思想、以自己的思维同化学生的思维、学生无条件地、被动地接受教师的一切灌输的“一言堂”式教学方式, 突出了学生在整个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 强化教师在学生学习活动中的指导作用, 是以调动学生自主学习、激发学生求知欲和创造性为主要目标的教学方式转变。研究型教学倡导的自主学习就是要尊重学生个性, 学生自己或在教师的指导下, 可以自由选择专业、课程、教师, 自己选择设计和研究项目, 自己制订学习, 自己考虑未来发展, 培养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进一步提高对知识的探索发现能力、实践和创新能力。

研究性教学是对现有的大学课堂教学模式的突破, 它引入科学研究的基本要素, 培养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创造知识的能力, 更强调学生科学素养的养成, 以及个性和能力的发展, 对于培育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培养社会急需的创新型人才, 实现创新型国家全面建设的新胜利有着重要的意义。

摘要:研究型教学模式是在现代教育思想特别是有关教学模式的思想基础上提出来的, 它引入科学研究的基本要素, 培养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创造知识的能力, 更强调学生科学素养的养成, 以及个性和能力的发展, 对于培育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有着重要意义。

关键词:研究型教学,内涵,特征

参考文献

[1]杨亚南.加强高校研究型教学的策略初探[J].武汉航海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8 (6) .

上一篇:不同年龄段儿童下一篇:翻译人才培养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