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社会管理工作总结

2024-09-29

村社会管理工作总结(精选10篇)

村社会管理工作总结 篇1

一、XX年主要工作情况

1、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我村积极配合上级劳动保障部门做好再就业的各项服务工作,建立了村劳动社会保障服务中心,配备基本办公用品,快捷方便帮助村民办理各项业务。

2、积极推进就业政策的制定和实施。就业和再就业工作已成为具有全局影响性的重要社会问题。扩大就业机会,促进再就业工作是 关系我国改革开放稳定大局,关系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关系国家长治久安的大事。通过鼓励企业稳定就业岗位、充分吸纳就业、促进劳动者自主创业、加强职业技能培训、完善就业困难人员就业援助机制等政策的实施,充分发挥促进就业的政策效应。为了搞好再就业工作,各级政府高度重视,制定了一系列优惠扶持政策。村干部深入开展政策咨询服务,如办专栏、墙报、开党员干部会等形式,通过宣传,让广大下岗失业人员详细了解国家再就业扶持政策,同时积极落实困难救助对象的审批、公示、报批、发放工作,让困难救助对象更快地享受优惠政策,最终使我村的一部分困难救助对象实现了再就业。

3、积极开展创业培训,搭建创业平台,鼓励劳动者自主创业,特别是鼓励村有为青年回村自主创业。帮助创业人员增强创业信心,提升创业能力和理念。

4、全力宣传小额担保贷款工作,为个人创业和企业融资提供信息。明确再就业扶持对象。协助有关部门完善和落实各项明确再就业扶持对象。

5、摸清家底,开展工作。对村下岗失业人员、享受最低生活保障的人员等,分别进行建档建卡。

6、认真开展被征地农民领取养老补贴资格认证和调标工作。进一步规范被征地农民基本养老补贴待遇发放管理,堵塞虚报、冒领漏洞,防止基金流失。积极开展失地农民的再就业工作。

7、加强低保救助工作。把下岗失业人员家庭困难、就业困难的列入低保救助,确保了这些人的基本生活保障。

8、不断健全劳动争议处理调解网络,我村已建立基层调解组织,将劳动关系矛盾和劳动争议及时化解在萌芽状态。

二、2012年工作计划

(一)全力以赴,大力促进就业再就业

以统筹城乡就业、帮助困难群体就业、实现充分就业为目标,进一步落实新一轮积极就业政策;认真开展“春风行动”等专项活动;认真落实xx大报告提出的“以创业带动就业”精神,健全创业服务体系,大力推进创业带动就业工作;建立就业援助长效机制,着力援助有劳动能力、有就业愿望的就业困难人员就业;加强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建设,巩固村级劳动保障平台“四到位”成果,进一步提升基层劳动保障专管员的业务素质;加强信息网络建设,及时更新信息,力争做到劳动力资源和企业用工需求“两头清”。

(二)立足实际,加快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以推进全覆盖,提高待遇水平,解决历史遗留问题为目标;继续扩大各类社会保险覆盖范围,重点推进农民工、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就业人员、个体工商户、灵活就业人员参保;继续落实做好农村医疗保险工作,全面启动农村居民养老保险工作;以建立完善征地农转非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工作长效机制为主线,进一步提高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

(三)依法行政,促进劳动关系更加和谐稳定

以建立和谐劳动关系,提高职工收入水平,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为目标;切实做好《劳动合同法》和《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实施的相关工作,加大宣传工作力度,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以建筑业、住宿和餐饮业及非公企业为重点,提高劳动合同的签订率,全面推行劳动用工备案制度;加强劳动用工管理。依法保障女职工和未成年工的劳动权利,严禁用人单位使用童工,制止企业损害劳动者权益的行为,切实维护职工合法权益;加强劳动争议处理工作,拓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范围,提高劳动争议仲裁效能和劳动争议调解成功率、调解结案率;认真查处举报案件,加强日常巡查和专项检查。加大劳动保障监察执法力度,健全长效机制,更好地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

村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计划 篇2

(二○一○)

为了认真贯彻新区政府及相关职能部门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要求,扎实推进“建设平安新区,创建最平安地区”活动的深入开展,促进社会政治稳定,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构建和谐小康社 会,经村两委会研究决定,现制定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计划如下:

一、建立健全领导班子,切实加强组织领导

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纳入本村经济发展和精神文明建设的总体规划和工作计划,支部书记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第一责任人,定期听取情况汇报,切实解决实际问题,认真部署,严格检查,分析存在的问题,制定解决的方案。

二、强化治安管理,维护社会稳定

认真落实维护稳定的各项措施,有效预防影响社会稳定的群体性事件,把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健全和完善流动人口管理机构,强化教育,服务工作,设立人口信息档案,及时反馈人口信息。成立联防巡逻队伍,日巡夜查,确保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三、加强法制宣传教育,及时调处矛盾纠纷

按照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的要求,利用黑板报和宣传标语,积极开展法制教育活动,增强群众的法制观念,切实预防和减少青少

年违法犯罪。健全完善矛盾纠纷调处工作机制,充分发挥人民调解的作用。对各类矛盾纠纷发现、疏导、化解及时。不发生民转刑案件,减少非正常死亡,涉及到违法的及时上报。

四、坚持打防结合,开展创安活动

深入开展“建设平安新区,创建最安全地区”活动,结合实际,开展形式多样的群防群治活动,督促群众安装防盗窗、防盗门,进一步增强的防范意识,杜绝可防性案件的发生。

五、加强民族宗教管理,创建无邪教地区

合法的民族宗教合法的民族宗教活动是受我国法律保护的,但一定要加强民族宗教活动的管理,使之必须在法律允许的范围从事宗教活动。创建无邪教地区活动,提高广大群众对邪教的识别能力,提高基层防范法轮功及其他邪教捣乱滋事能力,提高有效抵御邪教滋生蔓延能力。

六、健全帮教组织,落实帮教措施

建立一支由支部书记为组长,两委会成员为成员的帮教队伍,一对一地帮教刑释解教人员,使其不发生脱管、漏管和失控现象,多渠道、多形式安置就业,严格控制重新犯罪。

村党支部

村民委员会

村社会管理工作总结 篇3

汇报材料

八里村地处濉溪镇镇西边,紧靠202省道,距镇政府所在地2公里,交通方便。东邻县城,南邻开发区,西邻刘桥镇,北邻蒙村。辖 11个自然村,26个村民小组,全村耕地面积5504亩,人口为5882人。村党总支下设三个党支部,14个党小组,共有党员人数138名。

多年来,在濉溪镇委、镇政府的直接领导下,我们村“两委”以加强社区法制建设、提高居民法律意识、增强居民法律素质为主题,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居民喜闻乐见的法制宣传教育活动,扎实基础,开拓创新,真正把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落到实处。现就我村开展综合治理工作的具体做法汇报如下: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

我村党支部始终坚持把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定期分析形势,查找薄弱环节,解决重点和难点问题。一是坚持一把手负总责的原则,村主要领导进行明确分工、实行目标责任管理。二是根据上级部门关于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要求,全面贯彻落实“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并按照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责任书内容,与村干部签订责任书,努力建立奖惩结合、赏罚分明的激励和制约机制,把我村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纳入规范化、制度化的轨道。三是针对村工作实际,进一步加强了纠纷调解工作,制定了纠纷调解程序,并及时处理解决了人民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村委会和警务室对调解化解纠纷20余起,维护了安定团结的大局。

二、健全组织,明确责任

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它涉及面广,工作重大,牵扯人员多。我村以前认识不足在濉河派出所和镇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小组的指导下,认真结合本村实际,调整和健全各类组织,完善管理措施,明确责任。成立了以党总支书记武克敏为组长的社会综合治理工作班子,配齐配强人员,强化了综合治理工作的领导力量。同时,结合各阶段工作,坚持每季度、每月、每周小结讲评,分析形势,查找问题,制定措施,使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扎实有效的开展。

三、教育先行,齐抓共管

为了适应我村平安建设及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的需要,根据上级要求,我村认真结合全年学习计划,积极开展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教育工作,努力形成齐抓共管,主动参与的良好局面。一是认真学习十七大精神,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坚持用科学的发展观指导工作,统一认识和行动,积极主动的做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二是坚持“五五普法”同综合治理教育相结合,同布置、同检查、同落实。在派出所和工作组的指导下集中开展村部骨干法律培训10次,200余人次,印发宣传材料1000余份,宣传标语60余副。三是根据我村创建“民主法治示范村”要求开展村干部和群众性法制教育宣传的专题活动,开展了一次送法到家活动,为广大农民朋友送去法律书籍资料,与农户切身利益相关的法律法规;开展宣传教育活动,派出所和工作组与我村领导一起组织了村干部以治安防范为重点的法制宣传教育。四是结合淮北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开展活动,从多方面深化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开创综合治理工作的新局面。

四、加大资金投入,强化队伍建设

一是加大对治安工作的投入,舍得花钱买平按是维护农村社会稳定的必然趋势。今年,在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上投入5万元,主要用于联防队工资、标准化“五位一体”综合治理办公室、警卫室、调解科,各种制度上墙,办公设施添置到位,台账登记清楚,配备必要的巡逻工具,提高了联防队快速反应能力,为开展工作奠定了基础,减少了发案,受到村民的好评。二是建设队伍维护稳定。“以人为本,重在防范”是做好新时期农村工作的有效途径,一方面配齐配强联防队人员,现有专职联防队队员3名,兼职25名,为村里治安工作提供了人力保障。实现全天候轮流值班,我村坚持卡口检查与巡逻检查相结合,发现问题及时汇报和处理,治安防范、治安巡逻和治安管理工作得到了明显提高。一方面努力提高联防队的整体素质,定期组织学习有关政策及国家的法律、法规,提高联防队工作水平。坚持以人为本、服务经济、服务人民的方针。

总之,我村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在上级镇政府的有力领导下,在濉河派出所和工作组的协助指导下,取得了可喜的进步,但距上级的要求尚有差距,今后我们要认真总结经验,发扬成绩,努力克服薄弱环节,再接再厉,使我村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再上新台阶。

2014新农村社会调查报告 篇4

一、工作基本情况

党的xx届五中全会和中央一号文件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今年以来,在市委的领导下,我市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为破解“三农”问题的总抓手,认真贯彻中央指示精神,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坚持统筹城乡发展,落实各项支农惠农政策,采取有力措施强化“三农”工作,促进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社会事业加快发展。

1、领导高度重视,各方面齐抓共管,新农村建设开局良好。各级都把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摆在突出位置,党政一把手亲自抓,加强工作的组织领导,大力营造党委领导、政府负责、部门齐抓共管、全社会积极参与的环境氛围。市和县(市)区相继召开工作会议进行动员部署,研究制定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实施意见,逐级明确任务目标、工作重点和保障措施。政府各有关部门认真落实会议精神,从各自职能出发,深入农村开展调研,针对群众所思所想制定扶持政策,建立工作责任制,狠抓措施落实,积极支持和保障新农村建设。章丘市把推进工作作为“一号工程”,书记、市长亲自抓,党委、政府多次召开专题会议进行研究部署,制定了一系列促进发展的政策文件,按照“十化”阶段性目标,实施“五大建设”,建立完善领导、指导督察和包村工作等保障体系,并确定投资2亿元,选择10个示范村和100个建设村开展样板试点,通过典型引路,实现整体推进。目前看,各县(市)区都在集中力量进行摸底调查、制定政策、研究规划、开展试点,各项建设正在有序展开,推进工作开局良好。

2、农村经济稳定发展,农民收入持续增长,新农村建设的基础得到加强。今年,我市继续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优化,在保障粮食生产的基础上,重点发展高效种养业,蔬菜、畜牧、林果等主导产业保持了较快的增长势头;加大政策扶持和招商引资等工作力度,农村二、三产业发展步伐加快,龙头企业对县域经济的带动力进一步增强;继续实施“6521”工程,采取多措并举,促进了农民增收。历城区依托科技进步,主攻蔬菜、林果、花卉、奶牛“四大优势产业”,济阳县坚持以工促农,实施骨干企业带动,加快食品、纺织、机械、电子、化工产业聚集,商河县立足实际,号召农民突出发展集约规模养殖业,今年一季度,这三个县区农民现金收入大幅度增加,分别较上年同期增长14.5%、15.0%、15.3%。截止3月末,全市完成生产总值431.5亿元,增长17.0%;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30.49亿元,增长25.6%,其中县区财政收入完成16.76亿元,增长34.35%;农民人均现金收入1615元,增长14.1%。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对新农村建设将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

3、加大投入力度,强化基础设施,新农村建设的物质条件明显改善。近年来,为了改变农村落后面貌,我市各级政府按照“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方略,大幅度增加了对“三农”方面的财政投入,先后围绕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特别是对“路水电医学”和社会保障等项目,实施倾斜政策,尽力保障资金支持,积极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推进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XX年市财政支农投入总额达到6.1亿元,全市村村通“路、水、客车、广播电视”率分别达到95.8%、62.6%、99.3%、100%,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补助标准提高,农民参合率达到86%,乡镇敬老院完成阶段建设任务,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取得显著进展。今年市级财政预算安排“三农”方面的投入5.6亿元,比上年预算数增长15.11%,其中税费改革转移支付1.29亿元,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资金3.56亿元,农村社会事业发展资金0.75亿元,为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了有力保障

4、加强**法制建设,提高精神文明程度,新农村建设的治理机制日趋完善。近年来,各级政府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把农村精神文明和**法制建设作为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不断创新思路、强化措施、培育典型,推广经验,取得了良好效果。积极组织“五好家庭”、“十星文明户”等形式多样的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倡导健康文明新风尚,激发农民群众勤劳致富的积极性。大力开展普法教育,建设“平安乡村”,不断提高农村干部群众的法律观念,努力创造农民安居乐业的社会环境。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健全村民自治机制,坚持**议事,认真落实“四**、两公开”制度,维护了农村社会的稳定和繁荣。

调查认为,我市新农村建设已经进入实施阶段。但由于多种原因,目前推进工作还面临一些实际困难、矛盾和问题。一是有些地方动员教育还不够广泛深入,部分干部群众对新农村建设重大意义认识上存有偏差,一些条件落后的乡镇、村庄存在等靠要思想和畏难发愁情绪,致使推进工作起步慢、发展不够平衡;二是建设资金不足,缺乏长效投入机制,是基层干部普遍反映的主要问题。当前推进新农村建设需要上的项目较多,但县乡政府财力有限,多数村级组织集体经济薄弱、运转困难,因此办事缺钱的难题亟待破解;三是传统农业仍是多数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目前生产成本持续攀高,市场风险逐步加大,农民依靠种养业实现增收面临着途径少、空间小,缺乏可靠的保障机制等困难;四是农村社会事业发展滞后是群众关注的热点。调查问卷中,农民认为当前“上学贵、看病难、社会保障差”是最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五是多数村镇发展缺乏规划,农民住宅布局散乱、建设无序,村容村貌和群众居住环境脏乱差的现象十分突出等。对这些问题应当高度重视,采取积极有效措施,加快解决步伐。

二、主要建议

1、充分认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长期性、艰巨性,增强责任意识,提高推进新农村建设的自觉性。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事关农业和农村的长远发展,事关建设和谐社会、全面实现小康的大局,是一项艰巨的历史任务。要认真学习和深刻领会党的xx届五中全会和中央一号文件精神,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充分认识推进新农村建设的重大意义,树立长期奋斗的思想,增强做好工作的责任感和自觉性。各级政府要切实加强工作的组织领导,健全完善推进保障体系,建立目标责任制,定期检查考核,逐级抓好落实。各有关部门要把推进和保障新农村建设摆在突出位置,作为首要任务来抓,按照职能分工,选准切入点,加强协调配合,确保各项政策措施落实到位。要加强对新农村建设的调查研究,及时了解新情况,研究新问题,探索新办法。当前要处理好试点示范与整体推进的关系,既要注意抓好典型,探索经验,树立样板,同时也要重视面上的发展建设,特别是对贫困村镇要加大帮扶力度,实现抓点带面,整体推进,平衡发展。新农村建设是宏大的社会系统工程,要扎扎实实地搞好宣传教育,形成正确的舆论导向,统一思想认识,引导各行各业积极支持三农,动员全社会踊跃参与建设,大力营造齐抓共管的环境氛围,保障新农村建设顺利健康发展。

2、全面发展农村生产力,努力增加农民收入,夯实新农村建设的经济基础。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必须始终坚持发展是第一要务,全面加强农村生产力建设,增强经济实力,提升发展水平。要继续推进农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在保护耕地和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前提下,把结构调整的着力点放在壮大主导产业,培育知名品牌,提高质量和效益上来,进一步做大做强高效种养业,积极发展特色农业、绿色食品和生态农业,加快开发与旅游、观光、休闲相结合的都市农业,强化产业支撑,增强农业的整体竞争力。要加快构建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强化自主创新能力,依靠科技进步改造传统农业,积极探索经济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技术密集的现代农业发展路子。要把农业产业化经营作为推进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采取有力措施,扶持有条件的龙头企业加快发展,加强农村中介组织建设,鼓励企业与农民采取多种形式建立起利益联结机制,大力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和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要广辟渠道,多措并举,努力实现农村劳动力充分就业,促进农民持续增收。在这方面,政府有关部门应当发挥好引导和保障作用。要大力发展农村二、三产业,特别是注重发展就业容量大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和服务业,更多地吸纳农民就近就地转移就业。健全城乡一体的就业服务网络,积极组织农村富余劳动力进城务工经商,取消一切限制性规定,为农民工提供平等的待遇和政策环境。要加强对农村劳动力的培训,提高科技文化素质和职业技能,为农民转移就业、增加收入创造方便条件。

3、建立健全长效机制,强化对“三农”的投入力度,增强新农村建设的发展动力。对待“三农”要始终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落实倾斜政策,调整财政支出结构,不断增加支农投入。要按照公共财政的原则,建立支农投入的长效机制,着力提高对农村公共产品、公共服务和公益性事业的保障能力,扩大公共财政对农村的覆盖范围。各级政府安排支农预算要切实做到“三个高于”,已确定的各项投入措施要扎扎实实地抓落实,确保财政支农支出逐年稳定增长。当前对新农村试点资金,各级财政应当重点保证,及时足额拨付。要进一步增加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社会事业和社会保障支出,尽力支持农村改善生产生活条件,促进各项事业协调发展。继续加强扶贫开发工作,加大对薄弱县乡的转移支付力度,促其加快发展步伐。对各项支农资金的使用,有关部门要跟踪问效,加强审计监督,保证专款专用,提高投资绩效。从长远看,要积极整合各项支农资金,合理配置财政资源,坚持集中力量办大事,切实解决多头投入、使用分散、效能不高、难以形成合力等问题。推进新农村建设,要正确处理政府与市场、农民的关系,合理划分投入责任,充分发挥政策引导和财政资金示范带动作用,吸引社会资金增加对“三农”的投入,调动农民投资建设的积极性,不断拓宽农村投融资渠道,逐步形成以财政资金为引导的多元化投入机制,为推进新农村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和保障。

4、统筹安排各项建设,促进社会和谐发展,为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创造条件。新农村建设要坚持科学规划,突出重点,统筹安排,协调发展,要从解决好农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抓起,选准突破口,扎实稳步推进,让群众得到真正的实惠。根据基层的反映,建议政府部门注意抓好以下方面:一是要进一步加快农田水利、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步伐,巩固已取得的成果,提升质量标准和管理水平,争取尽快解决群众在“路水电医学”等方面存在的困难,使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显著改善。二是要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把社会建设的重点放到农村,引导公共服务向农村发展,着力推进农村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切实加强农村社会事业和社会保障,促进农村社会全面进步。近期应下气力解决群众“看病难、就学难、养老难”等社会热点问题。三是遵循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因地制宜、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等原则,抓紧制定村镇建设规划,使之成为行动的准则、发展的规范,保障新农村建设有序进行。四是要有计划、有步骤、有重点地推进整治村容村貌和居住环境“脏乱差”工程。在这方面,要吸取过去的经验教训。坚持量力而行、尽力而为、不图虚名、不增加群众负担,防止一刀切、强迫命令、大拆大建、急功近利等片面倾向,促进新农村建设健康发展。

河背村社会经济发展状况调查 篇5

河背村位于青塘镇东部,距圩镇所在地1公里,距县城30公里,辖9个村小组,22个自然村,全村738户3380人,其中:有2010年“两项制度有效衔接”登记在册贫困户73户312人;有劳动力2032人,其中贫困劳动力140人;我村版图面积12平方公里,其中有山地面积7230亩、耕地面积1913亩、水面面积100亩。该村主要以水稻、脐橙种植产业为主,2011年粮食产量为1022吨,人均226公斤,农民人均纯收入为1490元,低于全县平均水平。

一、发展现状与特点

(一)新农村建设工作成效显著

该村在2005年开始实施新农村建设工作以来,有15个自然村完成了村庄整治工作。一是15个自然村修好了水泥路、人行道等基础设施,完成了“三清三改”、拆旧建新、改水、改厕、粉墙等工作,修通村组水泥公路3.5公里,环境整治工作扎实推进,该村环境有了极大改善;二是建立了村民休闲场所、农家书屋、村级图书馆等娱乐文体活动场所,全天候免费向群众开放,极大的丰富了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三是大力开展培育新农民工作。对农村劳动力进行技能、技术培训,通过发放小册子等形式宣传农民新风尚,使得村民素质有了明显提高,初步实现了“环境提升、产业提升、素质提升”目标。

(二)社会事业协调发展

近年来,在镇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和指导下,该村社会各项事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一是对困难群众的救助力度及标准进一步提高,低保、社保、医保范围进一步扩大,截止目前,低保户有79户120人,每人每月能领取的低保金90元,优抚对象7户,五保户15户,其他困难户43户,他们都能享受到政府的资金救助;二是新农合参合率、新农保参保率能够很好的完成任务,其中该村2012年度已参加合作医疗人数为3419人,参合率达到90%,2011年度参加新农保人数为1532人,达到 1

应参保人数的84%;三是高度重视文化卫生工作,该村有两个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站,三个幼儿园,一个完小,对困难学生补助标准进一步提高,同时根据镇党委政府的政策,对考取本科以上的大学生实行奖励;四是林业工作扎实推进,在加强林政管理的同时,加大植树造林力度,今年准备在一块60亩的荒山上种植松树,现已种植了5000余株。总的来说,该村的社会各项事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二、村级发展的主要困难和问题

近几年来,该村在镇党委和政府的正确领导及指导下、在上级相关部门的关心支持下,村级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人民生活水平有所提高。但因自然条件等因素的影响,我村贫困面仍然较广,村民增收依然十分困难。其主要原因是:

1.基础设薄弱。近几年来,虽通过 “新农村建设”工程的实施,部分改变了我村的交通等基础设施,但仍有上山片、连屋等9个自然村存在晴通雨不通的情况,村内有16000米的道路破损严重,交通条件亟待改善;马岑坪小组农户生活用水极不方便,需要走很远的路程挑水,急需完善该小组的饮水工程。

2.农田水利设施差。该村现有耕地面积1913亩,但因该村无水库、村内山塘年久失修、引水渠道渗漏严重,导致近980余亩农田灌溉困难,严重影响我村粮食生产;同时,青塘河河背段河堤年久失修,一到雨季,对农田的损害非常严重。

3.产业结构单一。该村农户主要以种植水稻为生,极少种植其他经济作物,收入易受天气、粮价等因素影响,这是制约该村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

4.劳动力素质不高,村民的文化素质、科技素质普遍偏低,对新生事物的接受能力较差,缺乏先进耕作技术培训和优良品种推广意识,产业结构调整速度缓慢。

5、村级负债严重。该村因资源匮乏,村集体经济收入基本没有,主要依靠上级的转移支付。现该村集体债务已达到20余万元,严重阻

碍了该村集体经济的发展及村两委正常工作的开展。

三、今后的工作目标和建议

以省、市、县党代会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牢牢把握赣南苏区振兴规划战略机遇期,紧紧围绕镇党委提出的建设“矿业重镇、果业强镇、商贸旺镇、和谐新镇”的目标,结合该村实际情况,以提升贫困农户自我发展能力、改善贫困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培育特色优势产业、提高农民劳动力为重点,坚持基础设施与产业发展相结合、人居环境改善与自然生态修复相结合、产业发展与社会事业配套建设相结合,统筹规划,促进该村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一)牢牢把握赣南苏区振兴规划这一契机,争取项目资金,提升基础设施建设水平。

1、通组公路硬化。积极争取项目资金,全力实施村委至焦坑、烂泥排、枫树龙等村小组通村公路硬化工程以及船形桥至中王陂沿河水泥公路硬化工程。

2、水利设施建设。一是生活用水。马岑坪小组生活用水极不方便,积极向上争取资金,实施饮水工程,解决用水困难;二是农田灌溉用水。该村中王陂大河、山尾头陂、老河陂等渠道年久失修,渗漏严重,直接影响到980余亩农田灌溉,争取有关部门的项目支持,修建三面不见土的渠道,确保旱涝保收;三是实施青塘河河背段治理工程,加固河堤,确保农民生产安全。

(二)深入推进新农村建设工作,建设环境优美、生活富裕、社会和谐新农村。

青塘镇去年被定为全县三大新农村建设综合示范区之一,河背村也是重点实施村。要紧紧把握新农村建设的机遇,大力实施环境提升、产业提升、素质提升工程,建设环境优美、生活富裕、社会和谐的新河背。

1、推进村庄整治工作,改善生产生活环境。一是实施新农村建设分户项目工程,加大力度引导农民通过实施粉墙、人行道、改水、改厕、沼气池、围墙等项目建设,美化自家房前屋后环境;二是实施公共项目

整治工程,村委安排人力、物力、财力对沿路环境进行治理,特别是生产生活垃圾的处理以及沿路杂草的清除,确保村落整体环境美观;三是实施园田化工程,实现该村80%以上农田“园田化”目标。加快该村农业现代化水平。

2、积极发展特色产业,增加农民收入。一是充分利用我村山地资源,开发油茶种植产业,计划用两年时间种植20亩;二是在长屋岭开发一个500亩以上的脐橙园,成立脐橙产业合作社,将村内73户贫困户纳入一个或两个合作社,增加果农收入;三是大力推广高产优质杂交水稻产业,科学种田,使亩产达到1000斤。四是发展蔬菜产业。该村距圩镇只有一公里,发展蔬菜产业很有前途。

后洋村农村社区建设工作总结 篇6

后洋村位于黄岩区104国道迎宾大道东侧,东、北与永宁公园相邻,南临八二省道,总面积2平方公里,全村334户,人口1418人,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经济、文化等各项事业全面发展,村集体经济收入180万,农民人均年收入7680元。村内有工业园区、购物超市、医疗室、幼儿园,并投资100万建造一幢村文化活动大楼。自开展创建农村社区建设工作以来,后洋村以十七大精神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引,以实现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和生态文明协调发展为目标,结合当地实际,注重特色,通过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农村社区建设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一、主要工作

(一)加强领导,明确责任。自西城街道后洋村被确定为农村社区建设以来,在区民政局,西城街道办事处直接领导下,村两班子高度重视,成立了“农村社区服务中心”,村书记担任服务中心主任,村主任担任服务中心副主任。服务中心下设六支队伍,包括综治调解服务队、计生卫生服务队、信息咨询服务队、帮扶救助服务队、社保就业服务队、文艺体育服务队,由村两委成员分别担任队长。村社区服务中心多次召开会议,按照农村社区建设要求,制定具体的服务建设计划,明确了指导思想、工作目标、服务计划及责任制度等,真正把农村社区建设、各项责任和目标落到实处。

(二)加强宣传,营造氛围。开展农村社区建设是新农村建设中一项全新工作,后洋村村干部、广大群众在区民政局、西城街道的支持下,多次在村内举办新农村社区建设、民主法治村建设和和谐社会建设知识宣传活动。共同探讨“什么是社会主义新农村社区建设、怎样进行农村社区建设、怎样建设好和谐后洋”等话题,通过展板、画册、广播等形式进行宣传,提高了农村党员、广大干群的思想认识,使他们积极投身到农村社区建设工作中去,形成了人人关心、大家参与农村社区建设的浓厚氛围。

(三)组织活动,开展服务。后洋村建设农村社区以来,为方便群众办事,专门建立了社区一站式服务办公室,统一受理街道党委、政府各部门委托社区开展的各类社会管理事务和公共服务工作。

1、信息咨询方面。上阶段,为村民办理家电下乡提供服务,针对办理家电下乡涉及部门多、手续繁、时间长的三大难题,村两委多次召开会议商议,由村社区服务中心牵头,邀请街道工办工作人员来村办理家电下乡各项手续,方便群众。相关工作人员和社区服务中心工作人员一起,对后洋村符合的村民情况进行全面排摸、整理名单,并电话通知村民,宣传国家的政策。6月23日一天内共受理了家电下乡42件,极大地方便了群众,受到广大群众的一致好评。

2、帮扶救助方面。今年九十几岁的李彩云是尼姑,没有父儿,前不久,老人患病卧床不起,这一情况被社区服务中心的工作人员得知后,立即与村两委商议救助办法,一方面由村干部为其办理了低保手续;另一方面村干部每人捐款200元,并向村民发出捐助倡议。在村干部的带头下,干部群众共捐款5000余元,老人得到了及时救助。为确保困难党员的基本生活,村两班子多次对我村困难党员进行了调查摸底,同时成立了走访慰问工作小组,看望和慰问困难党员,送去节日慰问金和节日物资。村两委还帮助外来务工人员联系企业主,加大法律援助,及时帮助解决他们的工资拖欠问题。

3、社保就业方面。3月16日,第一期农民技能培训班在村党员活动室举办,培训班邀请了有关方面的专家前来授课,培训按照省劳动保障部门的标准程序,采用互动式扮演角色的教学方式,向广大培训学员介绍了涉及到包括集体及个人创业、商户经营等知识,内容十分广泛,整个培训具有针对性、参与性和愉悦性的特点。为配合黄岩区新型合作医疗的展开,10月5日到10 月9日在社区服务中心对前来参保人员进行登记服务,登好之后及时讲信息输入新农合网站,2009年新增177人,退保37人。

4、计生卫生方面。社区服务中心抓住冬季计生集中服务活动的有利时机,在健康妇检的同时,采取多种措施,不断加大宣传教育力度,做到了计生宣传教育入村、入户、入脑、入心,在全村大街上悬挂条幅2幅,张贴各类计生宣传标语口号10余幅;更新村“两栏一报”2块;录制了计生法律法规、关爱女孩、打击两非等内容的宣传磁带,由各村广播喇叭每天定时播放。今年是后洋村社区服务中心开展村卫生室纳入社区卫生服务团队管理的第二个年头,部分病症,如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管理已下放给村卫生室的乡村医生管理,并列入了服务质量的监控。村医生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指导下,积极履行应尽的义务,为村民进行健康管理、检测血糖、针灸、门诊就医、计划生育指导、健康教育等,发挥了地利人和的优势。

5、文艺体育方面。在全国首个全民健身日(8月8日)到来之际,社区服务中心组织后洋村男女老少开展了首个“全民健身日”活动。每到黄昏来临,村民都自发开始跳起了健身运动“排舞”,以往宁静的永宁公园此时已是欢声笑语,乐声飞扬。学跳排舞不但可以从中学到优雅的姿势,还可以放松心情,舒缓紧张的情绪,并且轻松达到健身减肥的效果。10月22日,我村社区文体服务队派出了以杨青为领队的七名成员参加了黄岩区西城街道第三届老年运动会,此次比赛共分为中国象棋、飞镖射准、足式保龄球、投掷套圈、飞向月球、门球撞柱和门球7个项目,经过激烈的层层筛选,我村获得了一枚银牌和一张优秀证书的好成绩。

6、综治调解方面。全面开展社区治安巡逻工作,制定治安巡逻制度、考勤制度、责任分工制度,组建一支巡逻队,由16名护村员组成,每月每支队伍按排7天分区进行巡逻。举办了农村青年法律知识培训班,来自全村的40多名农村青年参加了培训,增强了法制观念,对维护稳定,构建和谐后洋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该巡逻队还积极配合做好村民事纠纷调解工作,调解满意率达96%以上。

二、主要效果

1、农村社区经济建设有声有色。后洋村共有1块集体留用地,与滨江世纪资产置换,由滨江世纪建设,一块基建已完工,预计年收入可达150多万元;八二省道营业房34间,店面营业房已分批全部出租完毕,预计年收入可创收40余万元;老工业小区房租收入可达30万元。

2、农村社区基础建设焕然一新。编制村总体规划,按照村庄建设规划实施布局,达到有序、合理、优化。村庄道路、水电、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同步跟上,全村道路基本上达到硬化标准,主道、干道两侧及村庄路口全面绿化,村内主干道和公共场所路灯安装率达到100%;村里有清洁员5人,每日2次清扫垃圾,并运往中转站进行无害化处理;村内设有公共厕所1个,村民改厕率达到100%;添置多种运动器材,建造篮球场一个,有专门的台球室、篮球场和乒乓球活动室,增加村级娱乐活动场所,丰富村民的日常娱乐生活。

3、农村社区服务水平全面提升。强化了社会保障,完善了农村低保和五保集中供养政策,探索推行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将符合条件困难群体全部纳入救助范围;创优卫生服务,建设了高标准的卫生服务站,为村民提供方便廉价的初级医疗保健服务;推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96%以上的村民被纳入保障范围,有效缓解了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加强平安建设,建立了警务室,组建了治安联防队伍,实行警力下沉,促进了农村社区稳定;活跃社区文化,组建了腰鼓、排舞、羽毛球队等文体队伍,引导群体经常性地开展文化体育活动,丰富了农村居民生活;搞好就业指导。建立了农村社区社保就业服务站,为富余劳动力提供免费职业介绍、指导和培训。

三、下阶段工作计划

农村社区服务中心建设是全区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有效载体,后洋村紧紧围绕“建立良好社区秩序,优美社区环境,完善社区服务,形成和谐社区人际关系”这一总体目标,依托社区服务中心建设,全面构建统一的社区公共服务平台。

1、扎扎实实做好社区党建工作,为构建“风范道德型”社区提供组织保证

农村社区党组织是社区各类组织和各项工作的领导核心,社区党组织坚强有力,才能凝聚领导力量,形成群策群力、共建和谐社区的局面。因此我们将注重发挥党支部在社区的核心导向作用,把社区党建工作与搞好村民自治、加强社区管理融合起来,进一步建立健全部各项制度建设、社区工作职责、“三会一课”制度、党员联系贫困户制度、流动党员管理制度、党员发展制度、党员服务站。实现社区共建、文明共创、资源共享的目的。

2、认真做好各类服务工作,提高居民生活质量 我们将把以人为本、服务群众作为社区一切工作的根本点和出发点。一是想方设法为群众解决生活困难。在2009年的工作基础上,进一步把了解社情民意,解决困难群众热点、难点问题作为社区工作的主要任务。二是积极拓展就业渠道,创造就业机会。三是主动做好计划生育工作,积极为社区已婚育龄妇女建立信息卡,及时掌握他们的基本信息,四是做好社区治安工作、促进社区稳定。

论村社财务管理(二) 篇7

要巩固村级财务改革成果,认真执行改革后的村级财经管理制度,使之健康运转,关键在于提高基层干部素质,一是认真实行乡镇及村级干部推选制,这是建立乡镇、村级财经制度的重要前提。要配好乡镇财经办、村级财经组和财经审查监督组的班子,必须按德才兼备的原则,搞好乡镇长和村干部的推选,把思想政治好、业务能力强、作风正派、群众真正信任的同志,选拨到乡镇长和村干部岗位上来,以确保农村财经工作的顺利开展。有了健全较好的领导班子,才能彻底理清村与乡镇之间、村与社之间、村与农户之间的经济关系,摸清乡镇财政所、农经站和村委会的债权债务。至于村级财务改革前的债权债务,应明确责任,由财政所、农经站和村社,各自逐步消化,涉及经济问题的干部,必须按有关法规进行处理。二是搞好业务培训。由县委组织部牵头,以县财政局、地税局、农业局为主,首先对建立村级财经工作组成员进行系统培训,然后分两批对乡镇财经办和村财经组成员、村财经组会计进行业务培训。今后对村财经组会计,还将进一步组织业务培训,经考核合格,持证上岗,并按《会计法》和《四川省会计管理条例》的规定,纳入财政部门统一管理。

初见成效

建立村级财经组,实行村级财务预决算制度,是农村财经管理体制的一项重大改革。它对扩大农村基层民主,转变乡镇工作方式,调动村级组织和村社干部积极性,落实“村务公开,民主监督”,改善党群关系,以及促进农村经济发展,都有着重要的作用。到11月底,该县60个乡镇财经办,448个村财经组和村财经审查监督组,已相继全部建立,并正式运行。从目前情况看,工作开展和机制运行较为顺利,并初见成效。

理顺了财务关系,增强了财务透明度,

一是清理债权债务及其它财务关系。全县共清出往来款项1.8亿元,并具体制定了清结规划。二是建立了两套较为科学合理的帐务体系,明确划分上交乡镇资金和村级的应得利益,相应制定了农户税费结算三联单,及时进行税费结算。三是收支业务,坚持“一个口子进,一个漏斗出,一支笔审批”,出纳与会计分设,钱帐分管,农民负担核算分开,村级财务公开,从而改变了以往“一人当家”的包包帐,颇受农民欢迎。

方便了群众,减轻了农民负担。

农户可以随时到财经组办理结算业务,既不耽误农时,又不会出错乱,群众深感方便。村上有了一定的财力,可以抵御农村小范围的自然灾害,也可以帮助特困户、受灾户安排生活,发展生产。驷马镇龙台村对5户特困户的农业税全减,并用村级资金户平购买200斤碳氨发展生产。该县有30个村拿出73万元资金,兴办竹木器及农副产品加工等村办企业,以增加村级收入,逐步消化村社历史债务,减轻农民负担。

防止了税费流失,增加了财政收入。

村社干部对税源增减变化情况心中有数,一有税源即可随时征收。特别是对全家外出务工,土地转移承包,由谁承担税费,何时回家,都能掌握情况,随到随收。对走乡串户搞个体经营的商贩,切实加强了纳税监督,堵住了税费流失。通过上述措施,防止了税收流失,相应增加了财政收入,该县元山、兰草两区去年税费任务完成较好,居全县一、二位,并清回历年尾欠达470余万元,其中收回全家外出务工农户历年欠税欠费12万元。

调动了村社干部当家理财的积极性。

村社会管理工作总结 篇8

关于尕巴松多镇村环境卫生整治工作的实施方案

各(社区)村、镇直各单位:

为扎实有效地推进我镇镇村环境卫生整治工作,积极参与全县镇村环境卫生创优竞赛活动,根据《同德县开展乡镇村社环境卫生整治活动实施意见》(同党办„2012‟58号),县文明委下发的《2012年“文明同德建设活动实施方案”》文件精神,结合我镇实际,特制定如下实施意见:

一、指导思想

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求,抓住我市创建省级文明城市的机遇,加强和改善我镇镇村环境卫生,改变农村脏、乱、差现象,加快镇村基础设施建设,提高亮化和绿化水平,建立和完善镇村环境卫生整治长效工作机制,实现街道、村庄面貌焕然一新。

二、整治内容

(一)重点区域。

镇村主要交通道路两侧,镇办机关、集镇农贸市场。

(二)整治目标。

1、集镇整治:

(1)做好集镇清扫保洁、垃圾和污水的处理,设置垃圾池(箱)、垃圾集中点等环卫设施,做到垃圾日产日清,街道无污染水坑和沟。

(2)集镇贸易市场摊位安排有序,严禁占道经营,街道两侧严禁堆放物品、废品、柴草等。

(3)实现主街道绿化、亮化、美化,禁止乱搭乱堆。

(4)街道门面遮阳蓬井然有序,划定停车位,禁止车辆乱停乱放。

2、示范村整治:扎实开展四清(清垃圾、清杂草、清路障、清淤泥),做到卫生净化、道路硬化、庭院美化、村庄绿化。

三、整治工作实施阶段

1、宣传发动阶段(3月10日--3月12日)。成立镇、村环境卫生整治工作领导小组,结合自身实际,研究制定出具体工作方案,并集中召开专题会议,认真部署专项整治工作,同时加大宣传,营造良好氛围。

2、集中会战整治阶段(3月13日-3月18日)。镇、村及有关单位按照环境卫生整治工作目标和内容,集中人力、时间打一场镇村文明创建攻坚战,确保村容镇貌有明显改观。

3、迎接检查验收阶段(3月19日-3月25日)。3月19日镇政府组织人员自查,对查出的问题进行通报,并坚决保证在21日前整改到位,同时认真做好迎接市、区检查准备。

4、巩固提高阶段(3月26日以后)。对县检查出的问题进行整改,凡被县有关部门检查不合格,影响我镇创建工作的,将对责任区主要负责人给予相应处理,同时将镇村环境卫生整治纳入我镇日常管理工作,形成长效机制,常抓不懈。

四、工作要求

1、加强领导,落实责任。镇、村环境卫生整治工作量大、任

务艰巨,为确保此项工作有条不紊的扎实推进,取得实效。我镇已成立由镇长扎西东主任组长,镇纪委书记周桑加、党委委员切措为副组长,相关人员为成员的卫生整治领导小组。集镇街道实行门前三包,街道卫生死角,实行镇直单位包干,指定专人负责,集镇主干路出口垃圾乱倒,监督由社区干部分工负责,各把一方。按照政府拿一点,单位、企业、居民户筹一点的办法,加大卫生清洁保障工作,驻集镇各单位和居民户按规定及时交纳一定数客的卫生费。集镇和道路两侧违法搭建由行政执法部门负责查处,土地城建部门配合。

2、加强队伍建设。各新农村建设示范要成立1-2人的保洁队伍,社区和新农村示范点要加强保洁员的管理,要制定相关制度,明确责任,强化考核。

3、加强监督,严格考核评比。为了开展好单位居民文明创建活动,镇印发告知书到各单位和农户。镇领导小组对镇村环境卫生定期或不定期地开展抽查、检查,年底进行综合评比,评选出全镇环境卫生整治工作先进单位和个人,镇政府拿出一定资金用于奖励,对工作不力的提出批评,造成严重影响的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

尕巴松多镇人民政府

分工会工作总结 篇9

分工会在XXX的正确领导下,在各部门的大力支持与全体员工的积极配合下,以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和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践行新理念,谋划新发展”工作思路,以全员绩效管理为抓手,切实改进工作作风,健全组织机构,完善工作机制,大力开展企业文化创建活动,积极维护员工权益,不断加强分工会自身建设,各方面工作取得良好的成效。现将相关工作总结如下:

一、健全组织架构,配齐配全分工会管理人员

工会组织是建设和谐健康企业的重要组成。今年3月份,召开分工会第二届第一次工作会议代表大会,配齐配全了分工会的管理人员。新一届分工会充分发挥其桥梁纽带和职工之家的作用,通过上情下达、下情上递的信息管理机制,积极推行员工参与企业民主管理工作与协调做好员工福利等后勤管理工作,为员工消除后顾之忧,营造和谐企业氛围。

二、履责于行,发挥桥梁纽带作用

我们通过建立上情下达、下情上递的信息管理机制,积极推行员工参与企业民主管理工作。重要物资采购、部门的月度工作情况等都及时通过局域网发布相关信息。今年更顺应互联网+大趋势,建立员工微信群,进一步提升了员工对企业管理的 参与度,活跃了气氛;在今年薪酬改革和员工晋级晋档工作中,我们更组织专题学习会议,传达学习上级部门最新精神,对于员工提出的劳资问题,我们积极联系上级部门,与员工进行充分沟通,切实做好宣传解释工作。

另一方面,我们通过快速反应、主动协调,切实保障员工权益得到有效落实。一是协调做好员工集体福利。举办“庆三八”户外游,使女员工感受到组织关怀;协调发放生日慰问金,使员工感受到组织温暖;组织开展读书活动、观看教育电影活动和兴趣活动,丰富员工业余生活;做好医疗报账服务,每季度主动收集全体员工及离退休员工药费报销凭证,为他们做好医疗报账手续;组织全体员工进行体检,邀请执业医生为员工解答有关医疗问题。

三、加强学习教育,提高队伍素质

今年以来,分工会按照上级要求,结合自身的实际,借“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契机,引导全体党员和普通员工努力践行“两个至上”的行业共同价值观,进一步培养员工健康向上的职业操守,引导员工积极投身到各项改革发展工作中去;通过组织《工会法》、《劳动法》、《劳动合同法》等法律法规的学习,进一步提高员工的法律意识和维权意识;协同有关职能部门开展法律、法规和专业知识业务培训,对一线员工进行了法律法规、职业技能等专业技能培训,使各层次、各岗位人员的专业水平和实操能力进一步提升。

四、深入开展企业文化创建活动,努力营造和谐企业文化氛围

优秀的企业文化是企业持续发展的精神支柱和动力源泉,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分工会充分发挥自身组织优势,积极配合工会,开展企业文化的创建活动。

一是广泛调动员工参加体育锻炼。建立了羽毛球队、篮球队和足球队,并进行定期训练。二是用歌咏献礼党恩。在职工运动会上,我们全员出动,潜心准备、扎实排练,凭借歌咏曲目《松花江上》和《地道战》,一举夺得场上最佳风采奖,秀出了活力和风采。三是开展“传承家庭美德,共享文明家风”主题活动。发动全体员工以撰写“家书”的形式,对家庭写上感恩、责任、希望等方面的寄语,让家庭和企业内心对接,营造健康良好家风。

通过一系列的文体活动,增强了员工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增强了全体员工的向心力和凝聚力。

五、履行社会责任,共建和谐家园

构建和谐社会,是我们的美好愿景,也是分工会为之努力的工作目标。一是积极响应号召,举办“扶贫济困日”慈善募捐活动,为扶贫工作献出一点绵薄之力。二是以“志愿服务队”为平台,与挂点扶贫单位共同组织开展“党员微服务”,增强我们服务水平,提升群众满意度。三是创新建立内部扶贫帮困基金,并在全体员工范围内凑集到启动资金XXX元。有效利用和 管理基金,将进一步提升扶贫工作水平和帮扶覆盖面。

此外,还组织了对患病员工、离退休员工的慰问活动,及时将组织的温暖送到员工心中。

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一是由于分工会工作人员均为兼职人员,人员配备不足,且自身工作任务繁重,导致某些工作缺乏系统性。二是分工会未能完全发挥出应有的效能,各项管理有待加强。

七、2017年工作计划

新的一年,分工会将紧紧围绕中心工作,进一步履行好工作职责,着力加强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研会工作总结 篇10

——研会工作学年小结

在研会的日子很辛苦,也很快,似乎昨天汗水的酸涩还在嘴边,今天就已经是新的一学年,过去的一年汗水一直挂在我扬起的嘴角,因为我在汗水中体会到了成长,总结起来可以用几个关键词概括。

辛苦

研究生会从来都不是一个多清闲的地方,有过本科阶段在院学生会和班委会学生工作的经历,我进学生会的目的从来都不是为了荣誉和个人利益,也从不会在辛苦面前低头,从篮球赛到双迎晚会,从羽毛球赛到红歌赛,辛苦和劳累充满了在研会的每一个细节中每一个日日夜夜。抱着对研会最朴素的理解,我把所有的辛苦看成是职责所在,既然站在了这个位置上,理所应当该为研会为研究生同学辛苦工作热情服务。某种程度上说辛苦本身就是工作的一部分。

收获

首先是融入到了一个团结积极充满战斗力的团队,在这个摆脱单打独斗注重团队配合的时代,团队工作能力显得至关重要并将深入到我们今后的工作之中,在校研会这个集体里,每一个部门都是一个相对独立有紧密相连的团队,校研会纪律严明,分工明确,团结协作,高效能的工作状态让我得到很大的提高。

其次是结识了很多志同道合志趣相投的同学,工作上我们是紧密协作的伙伴,生活上是相互帮助的朋友,在紧张忙碌的工作之中我们建立了深深的友谊,也正是这种友谊使我们的大家庭更加温馨和谐。

第三是使自己的能力得到很大提高,研会里人才济济高手如云,从主席到部长再到普通委员,每个人都有很多东西值得我学习,有的人统领全局运筹帷幄,有的人工作积极一丝不苟,有的人拥有一技之长……这些人都给了我很多帮助。研会、部门的工作流程和运作模式也是我学习的重要方面。

不足

通过一年的研会工作经历,虽然收获了很多,成长了很多,但是横向对比来看,自己还有很多方面需要改善。

首先是统筹能力,由于自己只是研会一名普普通通的部门委员,虽然自己也有意识的关注整个工作的全局,但毕竟受职责所限,往往只是专注于做好自己所分配的本职工作,很少参与整个活动的策划和统筹工作,所以全局意识和整体意识还不够强,还需要在今后的工作中多多观察,多多学习,多多总结和实践。

其次是创造性工作能力,因为自己职责所限,所完成的工作往往是研会和部门安排好的,虽然每次工作中总是有意思的寻找在寻找更有效率的工作方法和危机处理方案,但毕竟自己的工作只是局部的,围观的,发挥的空间不大,创造性工作能力还需要在今后的工作学习中不断提高。

第三就是情绪把控和人际交往能力,在研会的一年自己在情绪把控和人际交往能力上有了很大提高,但是有时在工作中遇到问题不够冷静比较急躁、对个别委员的行为不认可甚至有排斥情绪的现象时有出现,这些情绪严重限制住了自己的成长。

感悟

研会是一个团结和有战斗力的组织,它的战斗力除了来自党委研工部的英明领导之外,还有来自主席团和各位部长的身先士卒和运筹能力以及各个委员的辛勤付出和任劳任怨,在辛苦和汗水中,每位委员都体会到了研会的凝聚力,这种凝聚力不是来自于领导的个人魅力也不是来自于它所能提供的荣誉,而是在工作中在与每位委员的相处中那种独特的体验,这种体验让你对研会欲罢不能,喊着辛苦批满泪水继续冲在第一线。

在汗水中成长,就像植物在雨水中成长一样,是一种滋润,是一种幸福。

校研究生会生活部

上一篇:政府机关办公室演讲稿下一篇:高二数学必修五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