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别康桥》意象赏析

2024-10-18

《再别康桥》意象赏析(精选7篇)

《再别康桥》意象赏析 篇1

一、形神兼备,以形传神

诗歌的第二节把金柳比作新娘,形似神肖,别致新巧。河畔垂柳,冰清玉洁,柔曼飘拂、夕照霞辉,给她镀上了一层金光闪闪的颜色,她多像一位长发飘逸、风姿绰约的新娘。她的玉树临风、婀娜多姿的倩影倒映在康河里,也荡漾在诗人的心河中,并激起层层的情感涟漪。面对此情此景,诗人怎能不心动神摇呢?爱恋康桥的一草一木,如同迎亲娶新一般,深情痴迷,徐志摩在这里决不仅仅是绘形摹态,他是传情达意,表达一份对康桥风光,对失落情意的眷恋、追恋。他爱康桥,更爱遗失在这里的情真意切的美梦!

二、情景交融,借景抒情

诗歌的第三节描绘了一个意象“青荇”,是对第二节的补充和深化。在作者的心目中,康河的这些水草油光翠嫩,浓绿欲滴,充满着蓬勃向上的生机,它们似乎挥动着绿油油的手臂,向昔日的老友热情致意,又似乎在向人们炫耀它们生长环境的美好。表达着抑制不住的幸福感和喜悦感。它们能与这里的蓝天白云、绿树黄花、和风柔波、霞光桥影长久厮守,难怪诗人流连沉醉,心甘情愿做康河柔波里的一条水草。物我一体,物即我情,我情即物,诗人简直就是一条会思想、有情意的水草!这种描写类似于庄周梦蝶,物我两忘的情景,给人一种情真意切,不能自已的兴奋和喜悦,有极强的艺术感染力。

三、虚实结合,以实衬虚

诗歌第三四节写“青潭”,先实后虚,虚实相生,青荇浮藻之间,荡漾着绚丽多彩的晚霞,波光潋滟、水天一色,如梦似幻,亦实亦虚,怎能不让人心向神往,如醉如痴!于是诗人乘兴撑篙荡舟,披星戴月,漫溯康河,去追寻遗失的美梦,去重温夕日的欢乐。星汉灿烂,星辉点点,诗人大有东坡泛舟赤壁时那种“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的感觉。他心花怒放,陶醉在这星辉迷人的夜色当中,禁不住引吭高歌,一吐回到过去,情不自禁的喜悦心情。这两节诗文围绕“青潭”展开行文,先把清潭想像成绝彩斑谰的梦,再由“梦”联想到以前寻梦的浪漫。眼前所见为实,联想、想像为虚,由实到虚,借潭写梦,融情于梦,借梦发感,以实衬虚,虚实相映,诗意地表达了诗人的浪漫情怀。

四、动静结合,以静衬动

诗歌首尾两节都写到了“作别云彩”这一细节。前者显得飘逸高洁,依依难舍;后者则见感伤落寞,无奈决绝;“云彩”这一意象以静衬动,精妙入微的折射出诗人隐秘难言的复杂心理。云彩高洁秀美、宁静祥和,诗人视作朋友、知已,与他作心的交流:当年你或许飘浮在碧绿的草坪上空,装点着蔚蓝的天空,为我遮挡炎炎烈日,见证我痴迷康河、回归自然的诗心画意。如今,你远举飘飞,离我而去,我也带着割舍不下的眷恋,惆怅远你而去。永别了,飘逸的云彩。永别了,静美的康桥!

诗人具有深厚的古典诗词修养,深得“意象”三味。新诗写得象古诗一意象纷呈,韵[味无穷。的确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学习的好范本。立足诗歌,知人论诗,扣住意象展开联想分析,不仅可以体察诗情,洞悉诗人心声,还可以强化感情,提升我们诗歌鉴赏品味,这不失为一种好方法。

《再别康桥》意象赏析 篇2

我们的中学课堂正是需要同学们去品去赏这诗中无穷的美, 真正的去感受那“开启诗人的性灵”的康桥的柔波。诗即是歌, 要去体会这优美的诗歌则需要老师积极调动同学们的感情去深情的“吟唱”康桥。走进诗的魂, 唱出诗的美。

“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语气轻柔、缓慢, 仿佛作者正打算悄无声息的离开, 和康桥的云彩作别。1928年, 诗人故地重游。11月6日, 在归途的南中国海上, 他吟成了这首传世之作。久违的学子作别母校时的万千离愁, 这难解的愁绪化做三个“轻轻的”, 使我们仿佛感受到诗人踮着足尖, 像一股清风一样来了, 又悄无声息地荡去;而那至深的情丝, 竟在招手之间, 幻成了“西天的云彩”。什么是“西天的云彩”, 那娇奢的红, 那艳丽的记忆, 曾在康桥的一切都是这留恋的颜色, 让我们带着学生轻声深情吟哦“西天的云彩”时, 作别的不仅是云彩, 还有康桥的点点滴滴。“软泥上的青荇”“榆荫下的一潭”, 康桥普普通通的一切在作者心里都形成了温柔甜美的景象, 流动的音乐带我们进入“那彩虹似的梦”——剑桥温馨的求学生涯, 求学用梦表现, 短暂、美丽又朦胧, 想庄周梦蝶, 物我皆忘, 课堂都陶醉在喜悦的梦里, 每一个物象都要通过真切的感受, 清晰的表达出来。“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满怀欣喜的回忆着, 重读的“新娘”给诗人温润的想象, 在淡红色夕阳的背景下, 迎来的定是着红装的娇羞的新娘, 是一位可爱的东方姑娘。语气中透出的是甜蜜的回忆, 依依难舍。在康桥的经历幻化成甜蜜的爱恋, 在西方的求学, 镀上了东方热烈的颜色, 徐志摩像作别家一样回忆着他乡的康桥。

“在康桥的柔波里, 我甘心做一条水草”, “甘心”一词将诗人和康桥融为一体, 语言高亢而有力, 这种心甘情愿, 这种永久的眷恋啊, 让“我”怎舍得离开?读到这里时, 我们能感受到剑桥文化的博大、精深, 它以宽大的胸襟包容着一位异国学子, 用它的文化精髓滋养着徐志摩的精神, 点燃他浪漫的气质, 他的生命受到一种伟大的震撼。让我们跟着诗人去“寻梦?”“在星辉斑斓里放歌……”用心灵深处的歌声去感触斑斓的星空, 夜的清丽, 歌的嘹亮, 这里形成了全诗感情的最高潮, 朗读时要把握“寻梦”的疑问语气, 仿佛随作者去寻, 去找。“撑一只长篙, 向青草更青处漫溯”的微微急迫, 仿佛在梦中寻觅自己的康桥, 语气逐渐高扬, 重读的“放歌”将物我两忘的欣喜充分表现出来, 用语言展现的该是诗人跣足放歌的状态。

紧接着诗歌一波三折, “放歌/但我不能放歌”语气又回到低缓而忧伤, 沉默中的惆怅啊, 我只能沉浸在告别的淡淡忧郁之中。此时的沉默胜过多少言语, 诵读转为低沉悠长, 我们和徐志摩一样和夕阳、金柳、柔波告别。结尾处“悄悄的”与首节回环对应, 语气平静而忧伤, 在“悄悄”中与康桥作别。正是康河的水, 开启了诗人的性灵, 唤醒了久蜇在他心中的诗人的天命。因此他后来曾满怀深情地说:“我的眼是康桥教我睁的, 我的求知欲是康桥给我拨动的, 我的自我意识是康桥给我胚胎的。” (《吸烟与文化》) 我们的课堂也因这一首吟唱而自由灵动。

再看这首诗的结构。全诗共七节, 每节四行, 每行的两顿或三顿, 不拘一格而又法度严谨。韵式上严守二、四押韵, 抑扬顿挫, 朗朗上口。优美的节奏像涟漪般荡漾开来, 即是虔诚的学子寻梦的跫音又契和着诗人感情的潮起潮落, 形成独特的审美快感。错落有致排列开来的七节诗, 在其中徐行缓步铺展的韵律, 像轻柔的风一样吹进读者的心扉, 令人陶醉。

《再别康桥》的意象之美 篇3

一、如锦似画的描写性意象

描写性意象主要集中在诗的第二至第四节。借鉴“西湖十景”命名的创意,不妨提炼为:金柳艳影,柔波青荇,榆阴清泉。诗人或工笔细描,或皴染彩绘,一组组意象“列锦式”地迤逦而出,似一幅幅气韵生动的康桥小景的写生画,令人目不暇接,心驰神往。光色的调和,浓淡的搭配,线条的勾勒,都匠心独运又清爽自然。柳﹑荇﹑波﹑泉,柔婉缠绵,深情缱绻,酝酿着一种温馨静谧﹑田园牧歌的氛围。就品格而言,这组意象“富于感官表现力,精细而气韵饱满”,为“优美之象”,“精致意象”(威尔斯语)。

二、逸兴飞扬的叙述性意象

叙述性意象主要在第五节:遐思寻梦。此节由上文静态写真地描画康桥风景转为动态虚拟地悬想人物活动。撑篙漫溯,星夜放歌,这情形诗人往昔或是有的,在当下却只是心血来潮﹑突发奇想式的遐思(“寻梦”二字后的问号已明白提示),是诗人潜意识里的尽兴尽致。此意象为全诗情感转换的枢纽,诗人寻访故地、怀旧追梦的情绪至此达到饱和状态。仿佛烟花绽放最绚丽的瞬间一闪而过后,黑暗和沉寂随之而至,下节由沸点陡降至冰点,形成巨大的情感落差。“但我不能放歌”“沉默是今晚的康桥!”诗人从梦幻回到现实,由“遥想当年的激动”转为“青春难再的惆怅”(韩石山《徐志摩传》)。

就风格而言,此意象或可谓之“扩张意象”,即“着意于自我情感的外化,带有广阔的想象空间的意象,为飘逸神飞之象”(威尔斯语),吟咏之间,有一种放飞情感﹑驰骋神思的蹈厉张扬之美。

三、形神兼美的比喻性意象

比喻性意象主要有:“新娘”“笙箫”“彩虹似的梦”。“新娘”是以人喻物。诗人把夕阳辉映下的河畔柳视作“新娘”,披金着翠,妩媚婀娜,轻舞飞扬,风情万种。人们往往醉心此喻之表象而忽略了它另一层面的情感指向:多情的诗人不正以“新郎”的心态含情脉脉地凝望着他的“新娘”(金柳)么?所谓“相看两不厌”,其间传递的信息不仅是自然风景的人格化,更是审美主体与自然的同化。

“笙箫”是以实喻虚,诗人以无言的“笙箫”喻黯然销魂的悄悄别离。“笙箫”是中国古代诗词中常见的意象,它往往寓有物是人非或伤逝惜别的意味,如“箫声咽,秦娥梦断秦楼月。秦楼月,年年柳色,霸陵伤别”(李白),“花前失却游春侣,独自寻芳,满目悲凉,纵有笙歌亦断肠”(冯延巳),“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杜牧),等等。诗人借用这一凝聚古典神韵的传统意象,寄托自己幽微而复杂的心绪,凄清婉转,怅然若失,收到了“此时无声胜有声”的艺术效果。

“彩虹似的梦”为虚实相生之喻。落日的余辉透过斑驳的榆阴,洒在浮藻飘摇的清泉里。于是,金色的夕阳,暗绿的榆阴,青黄的浮藻,碧透的清泉,融汇成五光十色、迷离恍惚的“一潭”。就象“天上虹”揉碎了,洒入那一池碧水,沉淀成“彩虹似的梦”。亦真亦幻,亦实亦虚,带有浓郁的象征意味。

四、包蕴无穷的象征性意象

作为象征体的“云彩”在诗的关键位置(一头一尾)重复出现,前后呼应,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独特的审美价值。

其一,诗题为《再别康桥》,诗中“招手”“挥袖”,作别的却是西天的“云彩”,“云彩”实为康桥的诗化符号,是诗人对康桥的印象式叠加。以诗意的“云彩”替代物性的“康桥”,不仅更有韵致和美感,也多了些浪漫情调。倘写成“我轻轻的招手,作别美丽的康桥”,则诗味索然矣!

其二,“云彩”让人联想起诗人在康桥曾经拥有﹑自认为是一生中最幸福的那段时光(详见其散文《我所知道的康桥》)。“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往事如烟,逝去的美好岁月只能追忆却不复再来。作别“云彩”,就颇有些与往事干杯的味道。

其三,“意象真正的功用是思想的荷载物”(苏珊·朗格语),“它是一团或一堆相交溶的思想”(庞德语)。本着“知人论世”的原则,笔者认为“云彩”承载着诗人的“康桥文明”情结和“爱、自由、美”的“单纯信仰”(胡适语)。写作此诗时(1928年11月)诗人正因思想处处与现实碰壁而陷入“怀疑的颓废”(茅盾语),他抱着“寻梦”的怀旧心理故地重游,虽然得到了短暂的安慰和满足,但梦醒之后,依然无路可走。诗人“在夕阳的余晖里,作别的不是西天的云彩,乃是他一生的豪情与梦想”(韩石山语)。那难舍难分又不得不挥袖作别的情景恰是诗人矛盾心理的折射。

其四,“在诗中反复出现的母题性意象,作为诗人意象系统的内核,更多地携带着诗人的生命信息和艺术趣味”(班澜《结构诗学》)。如果视野再放开些,我们会发现,“云”是徐志摩格外钟爱、在其诗作中带有母题性质的意象。诸如:“我是天空里的一片云,偶尔投影在你的波心”(《偶然》),“白云在蓝天里飞行,我欲把恼人年岁……托付与无涯的空灵”(《乡村里的音籁》),“那天你翩翩的在空际云游,自在,轻盈,你本不想停留”(《云游》),“我就象是一朵云,一朵纯白的,纯白的云”(《爱的灵感》)。“所谓现代意识中的象征,就是指艺术形象与主体的观念、理想的契合,从大千世界中寻觅主体诗情和梦想的准确的对应物。”(张德林《象征艺术规律探索》)徐志摩的诗歌创作以至生命形式不正是如此么?他轻灵飘逸的诗风,他风神潇洒的气质,他洒脱不羁的个性,他浪迹天涯的行踪,他罗曼蒂克的爱情,无不体现了一种执著于“灵魂自由”的生命哲学。云来云去,云卷云舒,“云”可以说是徐志摩的生命旗帜和精神标记。“我是一片云,天空是我家”,这或许就是诗人短暂一生的最好写照。

另外,从结构上看,“云彩”首尾呼应也制造了一种“磁场效应”,中间形成了广阔的铺展非重复意象的艺术空间,从而产生巨大的艺术张力。峰断云连,辞断意属,“云彩”像一根无形的银线串起散乱的意象之珠。

统览全诗,诗人在意象的筛选、提炼与绾合上用心良苦而不露痕迹,工于锤炼又师法自然,“象”的心灵化加上“意”的具象化,熔铸成清丽典雅的优美意境,体现了徐志摩诗歌创作一贯的唯美风格。

《再别康桥》全诗赏析 篇4

读徐志摩的再别康桥,相信大家多多少少都有所感触。你的想法是什么呢?

《再别康桥》给我们的第一个触动,是该诗的标题。再别的意思是曾经告别了一次,这是第二次告别。既然是第二次告别,之前就必然有一个再来的动作。为什么再来呢?根据诗中内容的提示,是为寻梦。既然寻找到了梦想,为何要再别呢?这就是诗歌留给我们的一个思考。寻找告别再寻找再告别组成一个情节,而首节与尾节的有变化的重复组织成一个环形结构,意味着这一过程可能再次重复,但每一次重复又会有变化。来自就是说,人不可避免地会陷入轮回,我们总是在不断地寻找、告别、再寻找、再告别《再别康桥》的因果是一种循环的因果结构,寻找的原因是曾经的告别,寻找的结果是再次告别,再别的结果是为了下一次寻找,所以再别就是下一次寻找的因。这样我们就不难理解,为什么诗歌结尾的时候,诗人说要不带走一片云彩,原来,把云彩留在西天,就是为了下一次寻找。为什么人会陷入这样一种永恒的循环圈呢? 免费论文下载大概解释是人总是不满足于已有,要追求生命的变化性和丰富性。即使生活于理想化的康桥,也是不满足的。诗歌写了康桥令人留恋驻足的特征:在康河的柔波里,我甘心做一条水草,既然甘心,为何还是要走?因为纯粹的美与自由并不能给人的生命以丰富性。夏虫也为我沉默, 教你如何写论文沉默是今晚的康桥,既然满载星辉而归,放歌又是如此快乐,为何又要沉默?因为沉默意味着思考,思考意味着反思,反思的结果,就是不能在此独享快乐,人不能过早进入天堂,而是要去经历尘世的苦难。尘世的苦难与天堂的快乐对人而言都是必须的。

这样,《再别康桥》就给人的生命一种辩证的解释。寻找是肯定,告别是否定。人的生命是一个不断肯定和否定的.过程。对每一个肯定和每一个否定,我们都不能轻率地、粗鲁地进行,我们对生命过程中的每一个变化、每一个选择、每一个放弃,都要小心翼翼、充满敬畏之心。这就不难理解为何要轻轻的来,又要轻轻的走了。这既是对生命的重视与珍惜,也是对自己的每一个选择与放弃的重视与珍惜。这样我们也就不难理解,为何徐志摩在林徽因另嫁他人之后仍然珍惜这段感情与友谊,成为极好的朋友;选择陆小曼之后虽经浮言打击,仍然珍惜这段婚姻;虽然与张幼仪笑解烦恼结却仍然将其视为亲人、朋友的人生态度了。

寻找与告别是人生的永恒主题。没有寻找,生命就没有了动力;没有告别,就不会有新的寻找。所以,《再别康桥》首先触动我们的,是关于生命和人生意义的深刻理解。它不但告诉我们人生意义的结构与获得方式,也告诉我们在追寻人生意义过程中应持的态度。我们不必让此情可待成追忆,因为追忆的情境是可以重复的;更不会只是当时已惘然,因为每时每刻我们都是清醒的。能够有这样一种境界,关键是现代人有了自由。自由带给我们的,不是任性而为,而是更加沉重的责任感。正是因为责任,所以任何选择与放弃,都必须轻轻的,但又是义无返顾的。与寻找、告别相对应的一组动作是来和走。我们固然可以把来定义为寻找,把走定义为告别,但是来和走又可以将意义引向更广阔的空间,它可以被理解为任何的来与走,例如生与死、爱与恨、入与出。《再别康桥》告诉我们,对所有这些,我们都要谨慎、敬畏、珍惜。但是,我们又不能留恋于任何一种状态,要果断、毅然地与之分别,不断地出入于这些状态之中。存在主义哲学以悲观的态度面对世界,把世界看成处处充满困境,免费论文模板就像钱钟书《围城》所揭示的那样,人生处处是围城。然而在《再别康桥》中,我们看到的一切都是美好的,任何困境我们只要充满敬畏地直面,它也就是美的。即使是在康桥,天上虹也会被揉碎在浮澡间,作为美的象征的彩虹在康河里仍然可能被撕碎、沉淀,成为一个虚幻的梦。但是这并不影响康河的美,也并不影响它作为美的寄存地的品质。同样的道理,尽管现实会撕碎梦想,苦难会溶解幸福,生活会限制自由,但是这也并不影响现实、苦难、生活作为梦想、幸福、自由的寄存地的品质。生命的意义在于寻找,而寻找的地方,正是在生活的波涛之中,也在现实苦难之中。这可能是徐志摩重游康桥获得的重要启示,也是他再次告别康桥的原因之一吧。

《再别康桥》的第二个关键词是寻梦。既然有寻梦这个动作,就应该有寻梦的原因,也应该有寻梦的过程和结果,还应有关于梦的内涵。学界一般也把这个梦叫做理想,康桥梦也就是康桥理想。

诗歌的中间几小节,有一个寻梦的原因、过程和结果。之所以要寻梦,是因为有梦的失落。从诗中内容来看,因为梦沉淀在康河里了,所以才需要寻梦。梦是怎么沉淀在康河里的呢?答案是揉碎在康河里的。就是说,梦想像天上的彩虹,美丽而遥远,拉近到现实中,就会被揉碎。但是再往前追溯,我们会发现,梦想其实又是在现实中培养起来的。河畔的金柳,在梦想中就是夕阳中的新娘,波光里的艳影,荡漾在心中即成梦想。这个美丽的梦想,正是在康河这个地方、这个现实中培养起来的。这样我们就能够理解,为什么徐志摩说我的眼是康桥教我睁的,我的求知欲是康桥给我拨动的,我的自我的意识是康桥给我胚胎的了。就是说,康桥是梦想的初因,没有康桥也就没有梦想。一般逻辑是,有了一个梦想之后又得到这个梦想,就应该满足。所以接下来一节便说在康河的柔波里,我甘心做一条水草。为什么我们甘心,是因为青荇在招摇,招有招呼之意,摇有拒绝之意,意思是说,康桥梦既呼唤我,又警示我,梦想是一把双刃剑,既是诱惑,又充满了危险。但是,我仍然愿意冒这个险,我心甘情愿为梦想而献身。为了梦想,可以义无返顾,这是主动的选择。选择是自由的,献身于梦想,梦想失落而寻找梦想,都是自由的,这正是对自由内涵的解释。

在现实中产生的梦想,其实并不在现实之中,而是像天上的彩虹那样遥不可及,像西天的云彩那样美丽而易逝。这是一个比喻,也是一个写实。梦想往往产生于现实之中,但是一旦产生,它就会离我们很远很远。一旦将其拉近映入现实,它就是易碎的、易沉的,因此《再别康桥》又写出了理想与现实的距离。理想与现实不能互相结合,一旦结合,两败俱伤。手把手教你写论文清泉变成了彩虹的幻影,彩虹被清泉揉得粉碎。现实成为理想的幻象,理想被现实撕成碎片。但是,被撕碎的理想,并没有消失,而是沉淀在现实深处。为什么呢?是因为彩虹、云彩仍然留在西天,任波浪如何蹂躏,也不能使之消失。这样,我们就找到了不带走一片云彩的原因。只要理想还在,任现实如何捉弄理想,理想也会沉淀在现实之中,现实中就包含了理想。这样我们就理解了徐志摩在经历了陆小曼的浮言事件后仍然不放弃婚姻的原因,他在这段已经破碎的爱情中浇灌了理想主义的精神,尽管千疮百孔,但理想的碎片早已深深地浸润于爱情深处。同时,我们也就找到了徐志摩再来康桥的原因。再来康桥,是为了坚定理想,重温理想,要让理想成为破碎现实的坚强支撑。应该说,徐志摩在此处为理想遭遇现实而破碎的结果之后找到了足够的坚持的理由。再做一个观察我们会发现,康河中彩虹的倒影之所以沉淀不见,其实是因为时间已晚,天上的虹消失了,西天的云彩消失了。所以,真正可怕的,可能还不是现实对理想的打击,而是那个遥远的理想本身已经不见。一旦理想丧失,我们甚至不能在现实中再找到理想的碎片,那理想就真正消失了。

《再别康桥》原文和赏析 篇5

原文:

轻轻的我走了,

正如我轻轻的来;

我轻轻的招手,

作别西天的云彩。

那河畔的金柳,

是夕阳中的新娘;

波光里的艳影,

在我的心头荡漾。

软泥上的青荇,

油油的在水底招摇;

在康河的柔波里,

我甘心做一条水草!

那树荫下的一潭,

不是清泉,是天上虹;

揉碎在浮藻间,

沉淀着彩虹似的梦。

寻梦?撑一支长篙,

向青草更青处漫溯;

满载一船星辉,

在星辉斑斓里放歌。

但我不能放歌,

悄悄是别离的笙箫;

夏虫也为我沉默,

沉默是今晚的康桥!

悄悄的.我走了,

正如我悄悄的来;

我挥一挥衣袖,

不带走一片云彩。

赏析:

此诗是徐志摩最著名的诗篇之一,抒写了诗人故地重游,再别康桥时的情感体验。诗人在剑桥留学的两年中深受西方教育的熏陶及欧美浪漫主义和唯美派诗人的影响,追求个性解放的人生理想,追求“爱、自由、美”的生活理想,追求英国式资产阶级民主的政治理想。然而回国后,诗人屡屡受挫,曾经似“快乐的雪花”般的诗人,变成了“卑微”的“残苇”,发出了绝望的叹息。理想的幻灭更激起诗人对往昔康桥岁月的回忆与珍惜,诗人以这样的心绪再次漫步康桥上。因此诗歌反映的情感是复杂的,既有理想幻灭的感伤,更有对母校的挚爱、依恋,以及淡淡的离情别绪。全诗以三个“轻轻的”起笔,将至深的情怀幻化为西天的云彩,用虚实相间的手法,描绘了一幅幅流动的画面,构成了一处处美妙的意境,细致入微地将诗人情感表现得真挚、隽永。

再别康桥 篇6

曙光中学 XXX

一、教学理念

情感自我体验,唤起爱学。

开放自主协作,培养会学。

联想探索实践,鼓励善学。

二、教材研究

1、学情分析

高中一年级的学生往往对那种纯粹的、原始的、本真的情感体会较为肤浅,《再别康桥》是新月派诗人徐志摩的传世之作,有极高美学价值,它所抒发的离愁别绪是人类共同的情感经历,通过诵读容易将学生带人诗境,唤醒他们沉寂的真情,从而引起强烈的共鸣。

2、教材地位及作用

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和良好的审美创造力是语文学科的任务,高中语文

自主学习能力的缺失,鉴于此我把本课的重难点作了如下设定:

教学重点:领悟诗情,获得情感体验;品析“三美”, 感受艺术性。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通过意象体悟诗人情感的鉴赏能力及查询收集、整理归纳、协作探索的能力。

三、说教法

本课采用以诵读法为主其它教学法为辅的综合教学法。

诵读法:诗歌是情感的艺术,多诵读有助于学生很好地把握内容理解作者情思,从而获得自我的情感体验,诗歌的语言是独特的、精练的、优美的,诵读有助于品味诗歌的语言美。诵读是诗歌教学不可或缺的方法。我遵循“怎样读――为什么这样处理”逐字逐句落实朗读,在分析中完成教学目标中的认知目标。

发现问题法:让学生在诵读的基础上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从而引导他们进行积极的思考,当然教师要进行适当的目标控制,否则将流于为提问而提问的形式。

四、说学法:

加强对学生的学法指导在新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尤为重要。教是为了不教,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要比单纯的知识传授要重要得多。

1.诵读法 :这是阅读诗词的一般方法

2.联想鉴别、协作探究

徐志摩是现代诗坛独具魅力的诗人,单凭一首诗是很难“窥一斑而知全豹”为更好地培养培养学生的比较分析鉴别能力,我们引入联想比较法。学生可课外查寻有关抒写离愁别绪的诗词和课文进行比较,另外可以引导喜爱徐志摩的学生阅读诗人的其他诗并作进一步深人钻研。

五、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结合本单元几首诗歌,由复习旧知导入。

2.课件展示完成作者及背景介绍

“知人论事”在文学作品类的教学中是必要的。因为每个诗人都是独特的,每首诗都有它产生的社会根源及个性特点。因而对诗人的生活背景、遭遇作适当 的介绍,可以帮助学生走进诗人的内心,深入理解诗歌的情感。

3.诵读体味(教学重点的解决)

先让学生自由朗诵。要求学生谈谈对全诗的整体感受教师稍加点拨,答案不需标准,只要整体把握正确即可。然后逐字逐句指导朗诵并结合作者独特的人生际遇分析本诗所体现的诗情和艺术上的“三美”,从而达到准确把握作品主旨的目的。这种引导是循序渐进的,也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4.鉴赏品评(教学难点的解决)

物象——意象----意境:体会作者通过意象选择营造的意境。

5.知识巩固迁移

为了拓展学生的阅读,培养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我布置作业让学生利用课件进行复习,自学徐志摩的另一首离别诗《沙扬娜拉》,并进行比较赏析。

《再别康桥》教学反思 篇7

今天我将要和折射生命华彩的诗歌一起面对我的学生, 我很想将我所知道的关于诗人的一切告诉他们, 我愿意和学生一起在这些缓缓流淌的诗句中寻找似曾相识的过往。但是我又清楚地知道, 我不能将自己的内心体验灌输给学生, 以代替他们每个人的感悟。也许寻找审美感受所获得的愉悦, 更容易让他们融入康河的波光艳影中。

“诵读”是诗歌教学无可争议的最佳手段。《再别康桥》这堂课, 我仍以诵读为教学的主线, 通过初步诵读、品味赏析、情感诵读这样的步骤, 再辅之以音乐渲染和剑桥的如画美景, 使整体感官浸润在诗歌的优美意境中。在指导诵读和赏析要点的过程中, 穿插介绍一些鉴赏现代诗歌的方法与技巧。

诗歌往往有主旨隐逸、情感飘忽、意象朦胧和表达跳跃诸多特点, 如果用太逻辑太条理的分析来代替用各自的心灵去生动感悟诗歌的整体美, 最后得到的常常是支离破碎的知识性答案。所以我在准备这堂公开课时做了一个大胆设计, 力图将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 让他们在不受束缚的情况下, 将思想情感投入诗歌的意境中, 用自己的心灵去映照诗人丰富的内心世界。这个大胆设计就是, 我放弃对这节课的各个步骤进行精心设计, 放弃预先将课堂各个环节的进程置于我的掌控之中, 放弃用我的一个个问题来牵引学生的思路。我将这节课主体部分的学习内容和顺序, 交由学生来决定, 我想看着他们如何去探索行走。具体做法是, 先示范性的将第一节和最后一节进行比较赏析, 扣住“离别”这一主题, 品味惆怅、沉醉和混合着淡淡忧伤的欢愉这样的情感基调, 然后让学生自由选择诗歌主体部分第二到第六节中的任何一节来自我赏析、诵读和评价。

诗歌教学离不开诵读, 这是语文教师的共识。但有的老师在学生初步感知甚至还谈不上感知课文阶段, 就要求学生反复读, 并同时进行诵读指导, 效果并不理想。我以为, 诗歌之美, 既要“读”来展示, 也要“品”来挖掘, 有“美品”才有“美读”, 能“美读”方显“美品”, 二者是相辅相成的。学生选择了《再别康桥》的某一节后, 我先让他们读一遍, 从朗读的情况判断是否把握了诗歌的内涵, 顺势引导他们分析诗人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在此基础上做相应的诵读指导, 然后让学生带着理解和情感再读。如果效果仍不理想, 再进行诵读技巧方面的点拨, 然后再读, 基本就能声情并茂表达出诗歌的意蕴了。叶圣陶说, 诵读时, 要“以意逆志”, “激昂处还他个激昂, 委婉处还他个委婉”。“还他个激昂”的前提是必须先理解“激昂”在何处, 为何“激昂”;同样, “还他个委婉”的基础也必须是先知道“委婉”在哪里, 为何要“委婉”。否则便成了无的放矢, “激昂”和“委婉”的诵读就可能错位, “激昂”处读得“委婉”, “委婉”处弄成了“激昂”。

比如, 诗歌第五节“在星辉斑斓里放歌”这句是全诗的一个情感高潮, 学生认为“放歌”一词应读得高亢嘹亮。我让几个学生读了读, 他们都把音量放得很大, 以为这样才能体现情感达到高潮。我认为用“高亢”的语调朗读“放歌”这个词, 破坏了诗歌整体的静谧氛围。于是我范读了一次, 采取的是“用气不上声”的方法, 气息上去了, 但是声音并不响亮, 有悠远缠绵的意味。两相对比, 学生马上品出了不同, 觉得诗人正是为月夜下的宁静安详所陶醉, 不可能放声高歌, 后面不是还有一句“夏虫也为我沉默”吗?于是马上有学生领悟“这里是诗人在心中放歌”, 我及时给予了肯定与赞扬。这样一品一读, 学生理解就深刻多了。

因为把学习的主动权让给了学生, 而且我有意收敛了自己作为老师的锋芒, 学生们最大程度体会到了学习主人翁的快乐。我欣喜地看到有些不爱发言的学生也举起了手, 而且说出了他们独特的想法。我高兴地听到了那些让我始料不及的又让我内心兴奋的理解和表述, 比如“做新娘是女子一生中最漂亮最亮丽的时刻”, 比如“诗人只能安静地在心中放歌”比如“诗人在康河的最后一晚应该是异常孤独与落寞的”……课堂从容进行, 感动源源滋生, 我仿佛看到康河的明媚映照着整个教室, 分明感受到自由的芬芳。回想那生机勃勃的教室, 透过一阵阵个性张扬的读书声和一张张沉浸在快乐学习中的面孔, 我仿佛看到冰雪消融万物生长的春天景象。

上一篇:会计证报名、办证、继续教育注意事项下一篇:隐患排查治理闭环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