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志摩《再别康桥》的鉴赏教学(精选6篇)
徐志摩《再别康桥》的鉴赏教学 篇1
徐志摩《再别康桥》的鉴赏教学
《再别康桥》是徐志摩的代表作品,关于《再别康桥》的鉴赏教学大家知道是怎么回事吗?
诗歌鉴赏教学历来是教师们所头疼的问题,究其原因,一是因为诗歌本身具有含蓄凝练的特点,不易分析;二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得其法,没有掌握诗歌鉴赏的方法套路。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对这个问题做了一定的研究,得到一些经验和方法,概括起来可以分为以下四点:知人论世介绍诗歌背景、反复诵读打好鉴赏基本功、移情于诗体会作者思想感情、讲解艺术手法领会诗歌玄妙。
一.知人论世介绍诗歌背景
所谓“知人论世”就是为了正确客观地理解文学作品,首先要了解作者及其所处的时代背景。对作者及时代背景的介绍,能使学生对作品有一个整体感知,并让人容易进入理解进而鉴赏作品。徐志摩(1987-1931),新月派。中国新诗史上最为潇洒飘逸的一位诗人,在其短暂的一生中,始终未放弃对爱、自由和美的追求,这种追求集中体现在其诗作中他的诗清新秀丽,想象丰富富于烂漫气质。《再别康桥》是徐志摩的著名诗作,在其诸多诗篇中也最具代表性。他曾在英国剑桥大学留学,“我的眼是康桥教我睁的,我的求知欲是康桥给我波动的”,可见康桥在作者心中留下了多么深刻的印象。在作者眼中,剑桥无疑就是这种爱、自由和美的化身,他在三游剑桥之后,怀着无限的爱意和眷恋之情写下了这篇动人的诗作。通过这样的介绍,学生会对徐志摩的生平创作风格有一个大致的了解。
二.反复诵读打好鉴赏基本功
书读百遍,其义自现。反复诵读,一方面能够增强对诗歌的认知,解决生字、词、句,增加知识储备,为鉴赏打下良好的基础;另一方面从诵读声音的高低、快慢、急促、舒缓变化中,直观感受作者情感的升沉起伏,初步体会诗歌的.节奏是如何随着作者感情变化而变化。诗歌是一种极为凝练的艺术,寥寥数语就能表达一种很深厚的情感,这就需要理解掌握诗歌的每一个字词。如诗中的“长篙”“漫溯”和“笙箫”。《再别康桥》全诗共七节,诵读过程中会有明显的情感变化。第一节“轻轻地我走了,正如我轻轻地来,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每行六七字,相对平整,正好对应作者相对沉静的感情,没有多少起伏。紧接着作者心情开始高扬,沉浸在康河的柔波里;最后“悄悄地我走了”作者的心情跌落到了极点,不得不沉默的作别康河。另外,诗的每节都押韵,并逐节换韵,尤其是第一节与第七节“轻轻地”“悄悄地”的反复运用,使全诗极具回环往复的的音乐美,读罢如有余音绕梁之感。这也反映出了作者对康河缠绵悱恻的惜别之情。
三.移情于诗体会作者思想感情
诗言志,词言情。诗歌总是以表达作者某种感情为目的的,作者在诗歌中所采用的各种艺术手法,归根到底都是为情感表达服务的。体会、理解、鉴赏诗歌最为重要的就是领悟作者所表达的感情。作者在第一节用了三个“轻轻地”表现了无限的温存,甚至离去也不忍惊动康河的柔波。在二到六节中作者建构了多种色彩斑斓的意象,如“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在作者眼中母校的一草一木都是美的化身,柳树也是金色的,甚至像伫立夕阳中的新娘,以至于作者“甘心做一条水草”默默的躺在康河的柔波里。“青荇、水草、清泉、彩虹”等等,情真意切,真实感人,无一不饱含了他对康河的深情和爱恋,无一不饱含了他的依依惜别之情。同时这些意象经过作者高超的艺术手法,组合成了一个优美的意境,仿佛康河就是流淌在天堂里的一条河,让人心神向往。最后一节,作者“悄悄”的如夏虫一样沉默的满怀深情的离去了。教师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情感储备的基础上,充分调动学生情感,引导学生驰骋想象,想象自己置于作者同样的情境之中,体会作者在那种特定的情境中所生发出来的情感,与作者的情感变化一同起起伏伏,进而达到情感共鸣。
四.讲解艺术手法领会诗歌玄妙
诗歌是高度凝练的艺术,它最善于是以极少的语言表达极为丰富的思想意蕴,由此衍生出了各种各样的表达技巧,诸如比喻、拟人、借代、夸张,等等。每一首诗都有它的表达技巧,有时候是一种,有时候是两种,甚至还有交叉运用的,这使诗歌鉴赏具有了一定的难度。教学过程中,很有必要为学生讲解一些常用的艺术手法的特点、运用方法以及意义作用。如《再别康桥》中“软泥上的青荇,油油的在水底招摇”就充分运用了拟人的手法,生动形象地表现了康河的宁静和自由。在鉴赏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教会学生用演绎的方法鉴赏诗歌,即对先诗人的风格和创作特征有一个整体的认识认识,然后再分析具体的作品。
拓展:
徐志摩 - 生平经历
19起入家塾读书。
19,入硖石开智学堂就读。
19毕业,入杭州府中学(19改名为杭州一中,历经沿革为今日之杭州高级中学)。
19夏杭州一中毕业后,考入上海沪江大学。10月29日与张君劢之妹张幼仪结婚后转入上海浸信会学院学习。
19春,从上海浸信会学院退学。同年秋,转入国立北洋大学(今天津大学)法科预科。次年,北洋大学法科并入北京大学,入北京大学预科学习。
196月,拜梁启超为师。
1918年8月赴美留学,入克拉克大学历史系。
199月入哥伦比亚大学经济系。
1910月,赴英国伦敦大学伦敦政治经济学院攻读博士学位,其间结识英国作家威尔斯,对文学兴趣渐浓。
1922年3月,与张幼仪离婚,入剑桥大学国王学院学习。同年10月回国。
1923年3月,发起成立“新月社”。同时在北京大学英文系任教。
1924年4月至5月,泰戈尔访华,陪同在各地访问;5月至7月,陪同到日本、香港访问。8月,第一本诗集《志摩的诗》出版。12月,《现代评论》周刊在北京创刊,为主要撰稿人。
1925年3月,辞去北京大学教职。3至5月,与陆小曼赴欧旅游。
1926年,应任光华大学教授,兼东吴大学法学院英文教授;主持《晨报副刊.诗》;10月,与陆小曼结婚。
1927年春,参与筹办新月书店。1927年9月,第二本诗集《翡冷翠的一夜》由新月书店出版。任上海光华大学教授。
1928年2月,兼任上海大夏大学教授。10日,与闻一多、饶孟侃、叶公超等创办《新月》月刊。
1928年6月至10月,赴日、美、欧、印等地旅游。11月,最有名的代表作《再别康桥》问世。
1929年,辞去东吴大学、大夏大学教职,兼任中华书局编辑。1929年9月,应聘任南京中央大学(1949年更名为南京大学)文学院英语文学教授。同年,兼中华书局、大东书局编辑
1930年底,先后辞去上海光华大学、南京中央大学教职。
1931年1月,与陈梦家、方玮德等创办《诗刊》季刊。
1931年2月,任北京大学英文系教授。兼任北平女子大学教授。8月,诗集《猛虎集》出版。
1931年11月13日,从北平赴上海看望陆小曼,18日离开上海到南京,为赶到北京听林徽因的一个关于建筑的讲座,19日上午搭乘从南京到北平的“济南号”邮机,到达济南附近时飞机触山失事,遇难身亡,时年34岁。
徐志摩《再别康桥》的鉴赏教学 篇2
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使学生对学习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和求知欲,把注意力集中到课题上来,必须设计一个引人入胜的导入情景,以创造良好的课堂氛围,使学生以较好的状态及时地进入课堂教学的情境。
笔者以高中语文(语文版)第一册(必修)中第二单元徐志摩的《再别康桥》为例,引课可设计如下:
1. 投影康桥(即剑桥)、康河的风光图片若干张、徐志摩相片若干张、徐志摩简介及写作背景;
2. 播放一段视频《人间四月天》,让学生了解徐志摩的爱情故事,走进徐志摩的内心世界。
教学实践证明:图片直观性强;视频集声、文、图、像于一体,形象生动而更具吸引力,它诱发学生的求知欲,调动学习积极性,很快让学生投入到教学课题上来。
二、歌曲渲染、营造情境
音乐巨人贝多芬说过:“音乐是比一切智慧、一切哲学更高的启示。”音乐是一种抒情功能极强的艺术形式,它用直感的方式,使人获得比其他艺术形式更为直接、更为丰富、更为生动的感受。让学生聆听音乐对渲染情景是一种重要手段,它能调动学生的情感,激发学生丰富的想象。
以《再别康桥》为例,笔者播放由网络下载的蔡琴演唱的《再别康桥》歌曲,创设“先声夺人”审美情境,让课堂教学充满诗情画意,体现出鲜明的抒情格调,让学生接受美的熏陶。此歌曲就像是一根导火线,激发学生在愉悦的气氛中,主动、专注地参与课堂学习,增强学生对语文知识的记忆,达到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使语文课更具魅力。
三、配乐朗诵、催化体验
配乐诵读是文学、音乐、有声语言三位一体的艺术传播形式,它更符合人的审美心理,给人以三合一的艺术享受,带给人愉悦共鸣之感。
以《再别康桥》为例,笔者的设计是:1.学生默听教学专用配乐朗诵磁带一遍(也可网络下载,但教师要事先挑选、备好),让学生边听边默默跟读;2.教师配乐范读(对学生的引领效果会更好,当然前提是教师的范读要有“范”);3.鼓励学生单个踊跃朗诵(尽可能让多名同学分节朗诵,形成“朗诵比赛”情状会更好)。学生朗诵完毕,教师要提出指导意见,提醒学生注意诗歌的节奏、语气、停顿及饱含的深情,认真体会《再别康桥》的三美:绘画美、音乐美、建筑美。
教学实践证明:在以上活动中,学生情绪高昂、积极参与,从听觉上引起学生审美的兴奋,获得审美的愉悦。由音乐布景所产生的艺术情境的吸引力使学生全身心投入到文章中去感受思想情感的流动,从而把握文章的总体气韵和基调。
四、拓展延伸、自主探究
在教师的指导、点拨下,让学生充分运用多媒体技术,根据自己的知识和能力层次较自由地去探索、发现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独立获取知识和创造思维能力,极大的发挥学生学习的非智力因素的能动性,激发学生“我要学”“我能学好”的潜意识,积极融入丰富多彩的“大语文”社会环境。
以《再别康桥》为例,笔者设计的小课题研究或课外作业有(学生分组选做):
1. 网上搜集整理古今离别诗,并归类、比较其异同;
2. 课余上网搜索、观看电视剧《人间四月天》,之后写一篇观后感,在班内交流。
五、风采展示、交流成果
教学生运用多媒体技术,通过收集、分析、综合信息形成自己的学习成果。一段时间后,每组派代表使用电脑及投影仪展示本组成员学习的成果,师生共同评价,并及时将成果(学生小论文)编订成册、加以展示。这一阶段,实际上是学生探究性学习成效的巩固。当学生看到自己辛勤劳动取得的成果时,学生就会获得发自内心的成就感,这种成就感能增强学生学习运用多媒体技术的积极性,强化学生自主学习、探究的动机。
总之,在信息时代的今天,我们利用网络资源开展语文学习已经成为一种新的学习理念。作为新时期的语文教师,一方面要大胆转变观念,增强改革意识、发展意识,另一方面也要不断学习使用网络的技术,不断提高处理网络资源与教学的整合的能力,增强实效意识,使丰富的网络资源成为师生学习的基本工具。教师不仅在课堂上充分运用多媒体技术来优化教学,而且在课外指导学生利用网络资源自主探究、拓宽知识面,把语文由原来的“以本为本”扩展为“大语文”“社会语文”,实现学校内外、课堂内外和书本内外的沟通,努力与火热的社会生活接轨,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摘要:为了优化语文课堂教学,要充分运用多媒体技术:创设情景、引入新课;歌曲渲染、营造情境;配乐朗诵、催化体验;拓展延伸、自主探究;风采展示、交流成果。大大提高语文课堂效率和教学质量。把语文由原来的“以本为本”扩展为“大语文”“社会语文”,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徐志摩再别康桥的赏析 篇3
对徐志摩《再别康桥》的赏析
要真正理解诗歌,莫过于吟诵。一个朗诵者,除了自身音色条件,朗诵技巧需进行锻炼外,分析作品同样十分重要,只有将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和内涵全部发掘出来,才能将作品朗诵地传神,所以,我将从一个朗诵者的角度对徐志摩《再别康桥》(以下简称《再》)进行分析。
我们首先从诗歌的写作背景入手。纵观全诗,我们不难发现作者对康桥的深深眷恋,而这种眷恋有至少三方面的原因。其一,正是康桥水开启了诗人的性灵,唤醒了久蛰的其心中的诗人天命,徐志摩对这个也是肯定的;其二,徐志摩的政治、文艺、传统道德等思想都为康桥思想文化所制约以至支配,徐志摩的思想已经是康桥文化的产物和标本,所以其对康桥的情感必然是浓厚的;其三,在剑桥大学,徐志摩遇到了林徽因,也可以说正是在这时,徐志摩才真正开始写诗。康桥有徐志摩太多太多的美好回忆,如今徐志摩故地重游,自然是心绪万千,所以从朗诵的角度看,全诗的节奏应该是舒缓的,抒情的。
从全诗的结构上看,《再》共七节,每节四行,每行两顿或三顿,不拘一格而又法度严谨,韵式上严守二、四押韵,抑扬顿挫,朗朗上口,这优美的节奏像涟漪般荡漾开来,既是虔诚的学子寻梦之音,又契合着诗人感情的潮起潮落,有一种独特的审美快感。
诗的第一节,前两句旋律上带有细微的弹跳性,仿佛是诗人用脚尖着地走路的声音,是整个《再》乐章的小提琴拨弦部分,是作者飘逸的风度音乐化,我个人认为,这三句应该采用说话式朗诵方式,就像是与老友道别,又不知何时再能重来的留恋和无奈的感觉。用尽可能低沉的声音把诗人那种清风一样来,又悄无声地远去,至深的情思,竟在挥手之间幻成了“西天的云彩”的感情朗诵出来。
第二至第六节,描写的是诗人在康河里泛舟寻梦。披着夕照的金柳,软泥上的青荇,树荫下的小潭,一一映入眼帘,在这五节中,作者的意象有金柳、青荇、小潭等,诗人又在第二节中放入了两个暗喻,第一个将“河畔的金柳”大胆地想象成“夕阳中的新娘”是将无生命的景物,化作有生命的活物,浸润可人;第二个是将清澈的潭水比作“天上虹”,被浮藻揉碎之后,变成了“彩虹似的梦”,正是在意乱情迷之间,使人如庄周梦蝶,物我两忘,直觉“波光里的艳影/在我的心头荡漾”,并甘心在康河的柔波里,做一条招摇的水草。这种主客观合一的佳构既是妙手偶得,也是千锤百炼之功。作者与康桥俨然成为一对情侣,诗人极其所能赞美它,也不能赞美其万分之一,因此从第二节至第四节,作者的感情不断升华,此时应该是《再》的小提琴满弓奏,我们在朗诵这三节时,可以尽可能地舒缓,轻松,稍有起伏当然更好,例如“我甘心做一条水草”可以作为一个小高潮处理,这句是作者对康桥情感的直接表露,是作者甘心为康桥付出一切的热烈情感。
第五节应该被重点赏析,这节中,诗人翻出一层新的意境,借用“梦/寻梦”,“满载一船星辉/在星辉斑斓里放歌”,“放歌/但我不能放歌”这几个叠句,将全诗推向高潮,正如康河之水,一波三折!这一节是诗人全诗的感情爆发点,面对如此美好的康河夜,作者想放歌,因为只有歌声才能表达出作者此时的心情,但是他又顿时哑口了。
第六节里,诗人在青草更青处,星辉斑斓里跣足放歌的狂态终未成就。因为这样的康桥不允许他放歌,这样的景致不答应他放歌,诗人欲歌而不能歌,一如诗人想留而不能留的矛盾心境,让人扼腕,此时的沉默而无言,又胜过多少情语呢?这两节诗是最考验朗诵者功底的,也是这首诗之所以征服万千读者的原因所在,我个人比较喜欢徐涛朗诵的《再》,他将壮丽的“星辉斑斓里”升调高昂上去,犹如长号圆号与大鼓齐鸣,又将“放歌”二字急转下落,加之其沧桑的喉音,是一种群响毕绝,唯有大提琴一个半弓的绝妙,我称之为天籁。
最后一节以三个“悄悄的”与首节起回环效应,潇洒而来,又潇洒而去。挥一挥衣袖,抖落的是什么?已毋需赘言,既在康桥涅槃过一次,又何必带走一片云彩呢?诗人的诗到此结束了,但是,其情未绝,仍然在康桥的上空徘徊,朗诵这收尾节时,我们同样也要达到绕梁三日的效果。
全诗一气呵成,荡气回肠,是对徐志摩“诗化人生”的最好描述,用茅盾的话说:“不是徐志摩,做不出这首诗!”
我们再来分析一下这首诗的思想,胡适说:“他的人生观真是一种“单纯信仰”,他的一生的历史,只是追求这个单纯信仰的实现的历史”(《追悼徐志摩》)。果真如此,那么诗人在康河边的徘徊,已是这种追寻的一个缩影。
再次纵观全诗,我们可以看到徐志摩对诗的艺术主张,即闻一多的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每一个诗行,每一节诗我们都能发现这“三美”的存在,而事实上,这“三美”组成的诗确实给我们带来了美的享受。《再别康桥》不愧是徐志摩诗歌创作的最高成就!
徐志摩 再别康桥有感 篇4
轻轻的我走了,
正如我轻轻的来;
我轻轻的招手,
作别西天的云彩。
我被这首诗的意韵所感染,于是我就先翻阅了这首诗的全文,后来空闲时阅读了
徐志摩诗文,感觉文采优美清新,委婉动人,其中尤以“再别康桥”脍炙人口。
徐志摩(1896-1931)中国现代作家。浙江海宁人。先后在北大预科、上海沪江大学、天津北洋大学预科和北大法科读书。198月去美国克拉克大学社会学系学习,后转入纽约哥伦比亚大学研究院学政治,获硕士学位。199月赴英国剑桥大学作为研究生学习政治学。受英国十九世纪浪漫主义诗歌和西洋文学的影响,自19开始新诗创作。1922年回国。先后任北大、上海光华大学、东吴大学法学院教授。是新月社创始人,“诗刊”的主编。
1928年6月徐志摩二度出洋,经日本、美国、跨大西洋再次来到了阔别六年的剑桥大学,康河依旧,物是人非,与六年前相比徐志摩的心情、处境是天壤之别。想起以往岁月的热狂恋情和无忧无虑的大学生活,再回到现实的第二次婚姻带来的痛苦、忧愁、陆小曼(后妻)挥霍无度的家庭经济开支,徐志摩已是焦头烂额、疲惫不堪。婚变使徐志摩众叛亲离,连自己的亲父母也拒绝了他同住的邀请而去照顾他的前妻;更令徐志摩大伤脸面的是:徐志摩的恩师梁启超作为他与陆小曼的证婚人的证婚词更是旷古未有的训词,满座皆惊,骂得徐志摩跪地求情,其妻陆小曼差点晕过去,无尽的烦恼与毫无生气的婚姻…;再看眼前的康河,碧波荡漾、水草清澈,徐志摩是感慨万千。在回国途中的海轮上,徐志摩诗兴大发,一气呵成“再别康桥”,抒发了他对康河的留恋、对剑桥大学生活的不尽怀念、还有与曾侨居伦敦的林徽音之间纯洁恋情的追思,“寻梦?撑一支长篙,向青草更青处漫溯,”是的,徐志摩是在寻梦,寻找已经失去的恋情,逃避现实生活里的痛苦与忧愁。当然徐志摩这次海外之旅还有一个目的就是解决经济上的一些困难,他带了一些古董字画到国外推销以期贴补家用,事实上他已经无法满足其妻陆小曼日增奢靡的生活,即使他到处兼职也难填家庭这个无底洞。
1931年徐志摩由南京搭乘邮政航班飞北京时飞机失事遇难,如他所写的那样:
悄悄的我走了,
正如我悄悄的来; ;
我挥一挥衣袖,
不带走一片云彩。
徐志摩的一生是短暂的,他的聪明才智、儒雅俊逸的人才、那一篇篇朗朗上口、充满青春柔情的诗文留给了我们。他后半生的遭遇恰恰被他的恩师梁启超的证婚词句句言中:“徐志摩,你这个人性情浮躁,所以在学问方面迄今无所成就;你这个人用情不专,以至离婚再娶!……时至今日,学问、事业一无所成,却去追有夫之妇,拆散别人家庭。我问你,你的心安吗?你的羞耻之心何在?……祝你们这次是此生最后一次结婚。”
徐志摩《再别康桥》全诗赏析 篇5
逐节讲析并评价。(播放关于康桥的风光片)
1、第一节,连用三个“轻轻的”,向西天的云彩招手作别,给全诗定下抒情基调既有难舍难离的真情,又有淡淡的无奈与感伤。
2、第二节,写了岸边的柳树,“金柳”是夕阳下的柳树的生动色彩的描绘,它秀美婀娜,好像“新娘”,既喻出其形态的美好,又传达出诗人的无限欢喜和眷恋之情。谁能够舍得离开美丽的新婚呢?“艳影”“荡漾”在“我的心头”,物我合一,情景交融。
3、第三节,写了康河的水草,绿油油的水草在水波中招摇,惬意平静。并有向诗人打招呼之意。“我甘心做一条水草”,不仅物我合一,而且表达了诗人对康河的永久恋情,愿意永远留在康河,“生于斯,长于斯”。
4、第四节,写榆树下的清潭,清泉倒映着天上的彩虹,五彩斑斓,浮藻间好像沉淀着彩虹做的梦境。融情入景,将人带入梦一般的意境中。
5、第五节,诗人的感情达到了高潮。在流连忘返的观景过程中,诗人似乎已经忘了他即将要离开,撑着长篙去寻找那“彩虹”似的梦。到晚上归来时,水波与星光交相辉映,诗人情不自禁地想要“放歌”,快乐的情绪达到了顶点。
6、第六节,物极必反,乐极生悲,诗人由幻想回到现实,情绪低落下来。于是不能“放歌”,只能“悄悄”吹起离别的伤感的笙萧,诗境恢复寂然。连夏虫好像也体会到了离别之情,保持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桥”,充满了无法化解的离愁别绪,将诗人沉思默想的心境推到了极致。
7、第七节,与开头呼应。诗人是那样不舍得离去,却“不带走一片云彩”,不愿惊动心爱的康桥,不舍得让康桥与我一同伤感。这一节不是对第一节的简单重复,而是更加深情,更加眷恋。同时也有一种洒脱的韵味。
第一节最引逗我们情思的是那三个“轻轻”,使我们体会到,康桥是美丽,而这美的最集中的表现在一个“静” 字。三个“轻轻”是诗人对康桥之美的观照,即使“作别”一刻还要把这种宁静之美藏于内心,不忍打破这种宁静之美的惜爱之情得以展现,并为全诗确定了情感基调。
第二节至第六节则是作者情感,思绪发展变化的一个全过程的典型概括。
夕阳中幻成的金柳,是这种宁静之美的具体体现,而这金柳在诗人的心中就像是能使他心情荡漾,激动不安的安静、娇美的新娘。那新娘美得让诗人不敢正视,他移开自己的目光。低头却见到柔波之下“招摇”自在的“青荇”。那水草轻柔的随波而摇,像在同诗人炫耀自己的自在。此景之下,有谁不想做一条这样的水草呢?一泓闪亮现入诗人的眼角,使他不由自主的转头观望――那是拜伦谭,可在夕阳的映照下,是揉碎的彩虹在淀滨自己的梦!本来就充满梦幻色彩的虹,却也在寻着自己的梦,这自然使诗人想起以往在河上披星流舟放歌寻梦的情形。此时诗人像又在寻梦,但现实使诗人已不能放歌:离别在即,不能;静美于心,不忍。唯有“悄悄”才是诗人所愿。而此时的康桥,也沉默,似乎也不愿离别。
最后一节,与第一节呼应,又有深入,“轻轻”变成了“悄悄”,物我两眷溢于诗表。
诗人以优美的意象,宁静平和的心态,写了对康桥深深的眷恋之情。
《再别康桥》的艺术形式:
1、形式:四行一节 错落排列 字数相近回环呼应--建筑美 明确:首句连用三个“轻轻的”,使我们仿佛感受到诗人踮着足尖,象一股清风一样来了,又悄无声息地荡去;而那至深的情丝,竟在招手之间,幻成了“西天的云彩。”最后一节以三个“悄悄的”与首阙回环对应。潇洒地来,又潇洒地走。挥一挥衣袖,抖落的是什么?已毋须赘言。既然在康桥涅盘过一次,又何必带走一片云彩呢?--首尾回环呼应、结构严谨,给人以整体之美。
2、语言:节奏感 旋律美 弹跳性--音乐美 明确:如诗歌的第一节,便三次用了“轻轻的”,这个形容词,显得节奏轻快、旋律柔和,带着细微的弹跳性,仿佛是诗人用脚尖着地走路的声音;诗的第2节在音乐上像是用小提琴拉满弓奏出的欢乐的曲子;韵式上严守二、四押韵,抑扬顿挫,朗朗上口。这优美的节奏象涟漪般荡漾开来,既是虔诚的学子寻梦的跫音,又契合着诗人感情的潮起潮落,有一种独特的审美快感。七节诗错落有致地排列,韵律在其中徐行缓步地铺展,颇有些“长袍白面,郊寒岛瘦”的诗人气度。可以说,正体现了徐志摩的诗美主张。
3、意境:金柳 新娘 招摇 彩虹似的梦--绘画美 明确:八节诗,几乎每一节都包含一个可以画得出的画面,给人视觉上美的享受。画面表现之一是,诗人使用了色彩较为绚丽的词语,创造了一系列鲜明生动的意境,披着夕 照的金柳,软泥上的青荇,树荫下的水潭,一一映入眼底。两个暗喻用得颇为精到:第一个将“河畔的金柳”大胆地想象为“夕阳中的新娘”,使无生命的景语,化作有生命的活物,温润可人;第二个是将清澈的潭水疑作“天上虹”,被浮藻揉碎之后,竟变了“彩虹似的梦”。正是在意乱情迷之间,诗人如庄周梦蝶,物我两忘,直觉得“波光里的艳影/在我的心头荡漾”,并甘心在康河的柔波里,做一条招摇的水草。这种主客观合一的佳构既是妙手偶得,也是千锤百炼之功;第5、6节,诗人翻出了一层新的意境。借用“梦/寻梦”,“满载一船星辉,/在星辉斑斓里放歌”,“放歌,/但我不能放歌”,“ 夏虫也为我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桥”四个叠句,将全诗推向高潮,正如康河之水,一波三折!而他在青草更青处,星辉斑斓里跌足放歌的狂态终未成就,此时的沉默而无言,又胜过多少情语啊!。诗人仿佛在悉心呵护一个情人的睡梦,生怕这个梦境有丝毫的残损,轻柔的叹息般的旋律与依依别情离绪完美地统一在一起。画面美表现之二是,诗人通过动作性很强的词语,如“招手”“荡漾”“招摇”“揉碎”“漫溯”“挥一挥”等,使每一幅画面变成了动态的画面,给人以立体感。
更多相关文章推荐阅读:
1.再别康桥赏析800字
2.《再别康桥》的赏析与评价
3.雨巷和再别康桥比较赏析
4.课文《再别康桥》赏析
5.《再别康桥》分节赏析
6.《雨巷》《再别康桥》比较赏析
7.雨巷和再别康桥对比赏析
8.《再别康桥》全诗赏析及扩写
9.《再别康桥》全诗赏析两则
《再别康桥》教学设计 篇6
关键词:《再别康桥》,教学设计
【设计意图】在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中, 《再别康桥》出现在必修一的第一单元, 与《沁园春·长沙》《雨巷》和《大堰河———我的保姆》共同组成了本套必修教材的开篇单元, 也是其中唯一的一个现代新诗单元。通过本单元的学习, 要让学生了解中国现代新诗的基本特点和表现手法, 掌握鉴赏现代新诗的技巧, 陶冶学生的性情, 激发学生对高中语文的学习兴趣。
【学情分析】《再别康桥》是高一语文开篇第一单元中的篇目, 对于刚刚进入高一的新生来说, 在初中已经接触过现代诗歌, 对现代诗歌的特点已经有了大致的了解, 但这种了解仅停留在表面。教师要通过本课和本单元的教学, 让学生进一步了解现代诗歌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 并系统掌握现代诗歌的鉴赏方法。教师还要让本课充分发挥激趣作用, 让学生感受现代诗歌的独特之美:丰富的情感, 优美的语言, 奇妙的想象。让他们体会到诗歌离我们并不遥远, 它与我们的生活和情感是那么契合, 从而让学生感受到现代诗歌的巨大魅力, 并从此爱上语文。
【设计特色】
1.以徐志摩的“康桥情结”为切入点。向学生介绍徐志摩与康桥的三次不解之缘, 让学生了解康桥在徐志摩生命中的重要位置, 从而使学生更好体会诗歌的感情。
2.教师“以诗解诗”的课堂语言。教师课堂语言经过精心设计, 为学生营造出诗一般的课堂氛围, 让学生沐浴在诗歌的柔情中, 体会语文之美, 诗歌之魅。
【教学目标】
1.品味语言, 分析意象, 感受诗歌的意境美。
2.了解诗歌创作背景, 体会作者对康桥的赞美与眷恋之情。
3.学习新诗的鉴赏方法, 了解新月派“三美”的诗歌主张。
【教学重难点】
1.品味语言, 分析意象, 感受诗歌的意境美。
2.体会作者对康桥的赞美与眷恋之情。
【教学方法】
诵读法讨论法问答法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相信同学们都不止一次地听过或吟诵过那句:“轻轻的我走了, 正如我轻轻的来。”每当听到它的时候, 我们脑海里都会浮现出诗人挥手与云彩惜别的场景-----洒脱、飘逸之中又带着伤感与惆怅。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再别康桥》, 返回上个世纪, 用心去感受那个醉人的康桥之夜……
二.题解
康桥:英国剑桥大学。
再别:又一次离别。
三.作者简介
请同学们说一说你所了解的徐志摩, 或者与他相关的故事。
徐志摩 (1897-1931) , 现代诗人, 散文家。浙江海宁人, 家境殷实, 他的父亲是当地首富。徐志摩是家中的长孙独子, 自小就在优越的家庭环境中长大, 接受良好的教育。
徐志摩18岁的时候, 受父母之命, 与家世显赫的张家联姻, 娶了素未谋面的张幼仪。但是徐志摩并不喜欢她, 一直非常排斥她。后来徐志摩先后留学于美国和英国, 研究银行学、经济学、政治学。在22到24岁期间, 他留学于英国剑桥大学, 这是他一生的转折点, 因为在这里, 年轻的徐志摩看到了一个充满理想和自由的新世界, 并开始了诗歌创作。不仅如此, 他还在这里结识了才女林徽因, 并深深的爱上了她。为了实现自己婚姻和恋爱的自由, 不久之后就写信向张幼仪提出离婚。而林徽因经过冷静的思考, 决定放弃, 她不告而别, 离开了康桥大学, 这段美好的感情就这样无疾而终。留学归国之后, 徐志摩和胡适、闻一多等人共同创立新月派诗社, 他还先后在北大等多所大学担任教授。35岁时, 因为飞机事故罹难。
四.徐志摩的康桥情结
徐志摩一生三次与康桥结缘。前两次他分别为康桥创作了《康桥再会罢》和《我所知道的康桥》, 1928年, 徐志摩第三次来到康桥。11月6日, 在归途的南中国海上, 他挥笔写下了《再别康桥》这首传世之作。可以说, “康桥情结”贯穿在徐志摩一生的诗文中。
康桥充满了这位浪漫诗人所需的古老、宁静、充盈梦幻色彩的氛围, 康桥是诗人一生“真愉快”的时光所在。
我这一辈子就只那一春, 说也可怜, 算是不曾虚度。就只那一春, 我的生活是自然的, 是真愉快的! (虽则碰巧那也是我最感受人生痛苦的时期。) ……说也奇怪, 竟像是第一次, 我辨认了星月的光明, 草的青, 花的香, 流水的殷勤, 我能忘记那初春的睥赐吗?---1926年《我所知道的康桥》
五.整体感知
1.教师配乐范读诗歌, 请同学们说一说这首诗给你怎样的感受?画面柔美、静谧。表达了作者的眷恋和感伤。
2.学生自由地出声朗读, 读准字音, 把握节奏。如:满载 (zài) , 似的 (shì) , 长篙 (gāo) , 漫溯 (sù) 。
3.找同学朗读, 请其他同学进行评价。
六.研读赏析
1.诗中主要描写了哪些景物, 选择自己最喜欢的进行鉴赏。 (先组内研讨, 后全班交流。)
云彩:西天的云彩融入在康桥的画卷中, 定格在作者眼中, 此时他不仅是和云彩告别, 也是在和这惆怅的黄昏告别, 和黄昏时的康桥告别。作者想轻轻的离别, 他实在不忍打扰康桥。
金柳:柳树在夕阳的余晖下变成了金色, 而一个女人最美的时刻就是她成为新娘之时, 金柳化成神秘而美丽的新娘伫立在康河河畔, 与作者远远相望。金柳倒影不仅倒映在滢滢波动的水面上, 更荡漾在作者的心头, 波动了作者的不舍和感伤。
青荇:青荇随着水波自由摇摆, 尽情享受着康河温柔的水波和梦境一般的康桥。作者对康桥无限的眷恋, 趋使作者情愿化身成一条无名的水草, 在清亮的康河中自由自在, 永不离开。
水波:作者的梦萌发于康桥又夭折于康桥, 他只能将梦温柔的揉碎、播撒于康河之中, 让这梦慢慢荡漾、沉淀。他所寻求的梦也许是对康桥美景的沉醉, 也许是对游学的美好生活的追忆, 也许是他当年对林徽因的痴迷和爱恋。
星辉:作者多么想放歌一曲, 但他不能放歌。也许他并不想打破康桥的这份宁静, 也或者他的心已经沉重得无法放歌, 他选择在静默之中细细追忆, 慢慢品味。康桥的宁静好似是在演奏着一曲无声的笙箫, 而作者心中所有的不舍在无言之中达到了无以复加的程度。
2.诗中所描写的景物有什么共同特点, 你能体会作者的用意吗?
首先, 从景物本身来看, 它们都是具有柔美特征的自然景物。无论是空中的云彩, 伫足河畔的金柳, 还是惬意的水草和斑斓的星辉, 它们都是美和自由的象征, 这些景物最能体现徐志摩的情感。徐志摩也曾经说过:“康桥的性灵全在一条河上;康河, 我敢说是世界上最秀丽的一条水。”可见在作者眼中康河美的分量,
再者, 从时间上来看, 所描写的正是康桥从黄昏到夜晚这段时光。清晨给人以希望, 正午给人以繁盛之感, 而唯独黄昏让人很容易产生“夕阳无限好, 只是近黄昏”的伤感, 由黄昏入夜, 在斑斓的星辉里, 这种离别之境显得更加神秘而安宁。
3.这些景物组合成怎样的意境, 你能试着用几个词语或者一句话来概括一下吗?
它们共同构成了一幅柔美、静谧的康河离别之境。
4.你认为诗歌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1) 对康桥热烈地赞美和永久地眷恋。康桥是徐志摩短短一生的亮点, 辉煌一生的转折点。在此诗中他极尽赞美之能事, 尽显爱恋之情愫。
(2) 对曾经美好生活的追忆。这其中包括对爱情在内的学生时代生活的留恋, 对青春的回忆, 对逝去的美好事物惋惜, 人总是充满怀念的。
5.在充分理解全诗的基础上, 教师进行朗读指导。
情感基调———哀婉中带有洒脱, 惆怅中饱含热烈。
(1) 注意特殊词语和短语, 要读出画面感。如:轻轻的、夕阳中的新娘、波光里的艳影、荡漾、油油的、招摇、柔波、甘心、揉碎、沉淀着、漫溯、放歌、沉默、悄悄的。
(2) 体现全诗的情感变化, 读出高潮部分。要注意情感的蓄势与释放。开头的洒脱、清新;中间的兴奋热烈;结尾的哀而不伤。读出情感的变化, 体味诗歌的内在节奏。
6.这首诗歌除了意境美、情感美, 它的美还表现在什么地方? (让学生了解新月派诗歌的“三美”主张)
1926年闻一多提出了新诗的“三美”主张, 即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而徐志摩的这首《再别康格》是践行闻一多“三美”主张的代表作。
(1) “音乐美”:就音节而言, 错落有致, 朗朗上口, 节内押韵。首节尾节, 节奏相同, 回环复沓, 构成呼应。押韵:来—彩, 娘—漾, 摇—草, 箫—桥。
回环:轻轻的我走了,
正如我轻轻的来;
我轻轻的招手,
作别西天的云彩。
悄悄的我走了,
正如我悄悄的来;
我挥一挥衣袖,
不带走一片云彩。
(2) “绘画美”:给人以视觉上的色彩想象, 诗歌的语言多选用带有色彩的词语。如:云彩, 金柳, 青荇, 星辉斑斓。强调词藻的选择要秾丽、鲜明, 有色彩感;每一句诗都可以形成一个独立存在的画面。
(3) “建筑美”:诗节的匀称和句式的整齐。全诗共七节, 每节两句, 单行、双行错开一格排列, 每一行六至八个字, 参差变化中见整齐, 给人以美感。
七.结语
徐志摩虽然“轻轻地”离开了康桥, 更离开了这个世界, 但是, 他的诗一直都不曾离开我们。公元2008年7月2日, 他的诗歌刻在2吨重的洁白的大理石上, 从他的故国运到那片给了他灵感, 给了他新生的土地上, 并被安放在唤醒他性灵的康河边----在国王学院的后庭。大理石碑的正面便形成了两个参差错落的平面:上半个平面上刻着:“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下半个平面刻着:“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落款是“徐志摩《再别康桥》诗句”。
【徐志摩《再别康桥》的鉴赏教学】推荐阅读:
徐志摩《再别康桥》的赏析08-12
《再别康桥》的创作背景07-05
再别康桥的课文赏析10-13
再别康桥的优秀教案11-11
《再别康桥》的美06-03
《再别康桥》 教案08-26
再别康桥改写作文05-11
再别康桥课文教案07-07
再别康桥阅读练习0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