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再别康桥》赏析

2024-08-29

诗歌《再别康桥》赏析(共11篇)

诗歌《再别康桥》赏析 篇1

诗歌《再别康桥》 赏析

《再别康桥》是徐志摩的代表作,作品中文笔细腻,意境优美,技巧高超,在阅读的过程中能够感受到作者真挚的情感。

《再别康桥》为徐志摩的代表作之一,具有语言凝练、审美范围宽广和意境动人等特点,读罢给人以深刻美好的情感体悟。并且诗歌中蕴含了丰富的人生哲理,发人深省。本文试着体验诗歌中蕴含的情感脉络,在感受词语运用和情感流露之美好的同时,感悟其中蕴含的深刻哲理。

1.徐志摩及《再别康桥》概述

徐志摩是著名的现代诗人和散文家,笔名云中鹤等,在1921年赶赴英国留学,并以特别生的身份进入剑桥大学学习,主要研究政治经济学。在剑桥大学学习期间,徐志摩深受唯美派诗人和欧美浪漫主义熏陶,对其当时创作产生了深远影响。《再别康桥》就是当时具有代表性的作品之一,这首诗歌创作于1928年,诗歌中的“康桥”即为剑桥大学校址,诗人在1920年至1922年间在剑桥大学游学,并且诗人视这一时期为其人生的转折点,正如诗人在《猛虎集・序文》中所表述的那样,在诗人24岁之前,诗人对诸如相对论和民约论等著作的兴趣远远大于诗歌。而在游学期间,康桥的水打动了诗人,唤醒了诗人的诗歌灵性,将他带入到了诗歌创作之中。在1928年,诗人故地重游的时候,思绪荡漾,感慨万千,在归途中抑制不住激动的心情,创作了这首《再别康桥》。很多人认为徐志摩具有鲜明的“康桥情结”,并将其渗透至自己的创作之中。

2.《再别康桥》赏析

2.1细化各节内容,感受词句的优美

《再别康桥》整首诗共七节,主要线索为诗人离别康桥时的情感变化,通过康桥的景物抒发自己的离愁别绪,以此表达内心的不舍之情。在第一节中,诗人连续运用了三个“轻轻的”,为读者营造了缥缈轻盈的意境,并且生动地描写了诗人独自一人故地重游,由独自一人离去的事实,进而增强了离别的悲伤之感,给读者创造了感同身受的真实感。并且为读者创造了自由洒脱的氛围,在阅读过程中能够感受诗人飘逸、无拘无束的状态,感受其翩翩风度,在奠定整首诗抒情基调的同时,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在随后的三个小节中,诗人通过康桥的景物表达自己的眷恋之情,其中主要选择了“金柳”“青荇”和“潭水”,对于这些意象而言,一方面作者通过意象描写康桥真实的景物,为读者展现美好的景色,而另一方面作者通过这些意象进行暗喻,将深深的眷恋之情寄予在景物之中,给人以真实美好的体验。在诗歌中,柳枝在夕阳的照射下被镀上一层金色,并随着微风摇曳,婀娜的身姿倒影在水中,并且荡漾在诗人的心间,给诗人留下温润可人的印象;而随着水波的荡漾,诗人看见水底的荇草,仿佛随着水波在摇摆,向诗人招手欢迎诗人归来,诗人触景生情,向往着做一棵荇草,感受康桥的爱抚;而在夕阳映衬下,绿绿的潭水仿佛被染红,树木的倒影在潭水中,与浮藻交相辉映,勾起了诗人美妙的梦想。

在第五节中,透过对诗句的解读,明显感觉到诗人感情已达到高潮,故地重游的喜悦之情溢于言表。对于诗人而言,故地重游饱含了对旧梦再寻的痴情,他希望像过往一样撑舟荡漾在湖面,沿着河水流向向青草萋萋的深入划去,去找寻过去的梦想和感受。同时,诗人也希望与过去的同窗好友相伴,披星戴月而归,在游玩中引吭高歌,尽情地挥洒自己的热情。

对于诗人情绪而言,在诗歌的第六节出现了明显的转折,在诗人情感达到高潮后,对过往的生活与梦想进行了回忆,但是却发现现实中的差距,进而情绪回归寂然,使得诗歌基调显得抑郁深沉。在这一节中,诗人回到了现实,在故地重游时,他并没有找到故友,更没有找回旧梦,他不能像以前那样放声歌唱,于是他只能沉默,在沉默中那种离愁别绪逐渐蔓延,仿佛青草、河水和夕阳都感受到了离别之痛,并对诗人产生怜惜与观看之情,也纷纷归于沉寂。

最后,诗人决定“悄悄的”走了,“悄悄的”也更好地印证了诗人的.寂寞,同时也表达了诗人独自感受这份寂寞的想法,诗人不愿为了自己ふ揖擅味叨扰他人,并不想与别人分享自己的处境和内心想法,所以诗人选择“悄悄的”来,“悄悄的”去。在离去的时候“不带走一片云彩”,充分展现了诗人洒脱自由的个性,并保留了自己对康桥完整的记忆和情感,读罢让人深深地感受到诗人对康桥的眷恋,即便用情至深,也可洒脱告别,这种情怀令人佩服。

2.2品读诗歌情感,感悟人生真谛

总体而言,《再别康桥》对康桥景物进行抒写,并运用了暗喻的手法,表达了诗人对旧梦的向往与眷恋,并且在故地重游中心生寂落和惆怅之情。诗人是洒脱和自由的,即使难掩心中的伤心与惆怅,也选择“悄悄的”走,不破坏记忆中康桥的景象和自己对康桥的情感。

对于徐志摩的诗歌创作,以1927年可分为两个阶段,在前期诗人饱含对自然和生命的热情,并在“五四”时代精神的感召下追求自由与理想,热衷于个性解放与自由洒脱。而在后期作品中,由于受到中国社会发展形势的影响,虽然是个作品中仍充满积极进取的精神,但是消沉悲观倾向较为明显,而《再别康桥》就是这方面的代表作,在该首诗作中,在诗歌的前半部分感情是激昂和热烈的,对故地的热爱,对旧梦的向往。但是到第五节之后,诗人的情绪出现转折,究其原因应与徐志摩思想较为西化有关。对于徐志摩而言,他的理想融合了空想社会主义和西方资产阶级政治理想,但是在现实生活中却屡次经历中国社会的现实,导致其理想破灭,因此诗人选择洒脱前行,不受旧梦牵绊,不受现实影响。

而对于整首诗歌惆怅之情的表达,诗人则通过洒脱和飘逸的描写所实现,诗人的来与去均冠以“悄悄的”,既是诗人真实心境的体现,也展示了诗人心中“康桥之梦”的易碎与梦幻。当诗人故地重游时,康桥的景色依旧但却物是人非,进而增加了诗人的惆怅情绪。诗人选择与康桥道别,其中蕴含了难以割裂的不舍之情,其实诗人与康桥道别,也是与自己及心中的旧梦道别,并且在道别的过程了又多了一份担心,他担心旧梦就此破灭,担心未能实现的旧梦没能留下完整的印记,以此为诗歌增添了些许阴郁之情。徐志摩善于将景象、情感和气氛巧妙融合,利用景色展示情调,并且将情绪往复回环于整首诗之中,给人以不一样的情感体验。于《再别康桥》而言,词句富有音乐美,在朗读中悦耳且舒缓,给人以轻松自在的感觉,并且在深入理解之后,这种愉悦自由之感中又增加了寂寞和伤感之情,增加了诗歌体验的深度。

结束语:

综上所述,《再别康桥》是诗人诗歌创作转折时期的重要代表作之一,将诗人对康桥、故友和旧梦的情感巧妙展现,读后给人以“洒脱不失婉约,自由却伴有顾略,眷恋却不徘徊”的深刻体悟。在整首诗中诗人歌颂自然造化的美妙,展示追求理想的自由,并表达尊重现实的洒脱。同时诗人在追求理想的过程中对美与自由赋予独到的解读,在看清事实后并未选择呐喊或者躲避,而是洒脱而活,将对生命的敬畏与感悟流露于字里行间之中,传达给更多追求理想与勇敢生活的人,这是诗人的伟大之处。在诗歌品读与赏析过程中,读者在感受诗人情感的同时,感悟其提供给人们的生命真谛与生活哲学,从而丰富了读者的情感体验。

诗歌《再别康桥》赏析 篇2

我们的中学课堂正是需要同学们去品去赏这诗中无穷的美, 真正的去感受那“开启诗人的性灵”的康桥的柔波。诗即是歌, 要去体会这优美的诗歌则需要老师积极调动同学们的感情去深情的“吟唱”康桥。走进诗的魂, 唱出诗的美。

“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语气轻柔、缓慢, 仿佛作者正打算悄无声息的离开, 和康桥的云彩作别。1928年, 诗人故地重游。11月6日, 在归途的南中国海上, 他吟成了这首传世之作。久违的学子作别母校时的万千离愁, 这难解的愁绪化做三个“轻轻的”, 使我们仿佛感受到诗人踮着足尖, 像一股清风一样来了, 又悄无声息地荡去;而那至深的情丝, 竟在招手之间, 幻成了“西天的云彩”。什么是“西天的云彩”, 那娇奢的红, 那艳丽的记忆, 曾在康桥的一切都是这留恋的颜色, 让我们带着学生轻声深情吟哦“西天的云彩”时, 作别的不仅是云彩, 还有康桥的点点滴滴。“软泥上的青荇”“榆荫下的一潭”, 康桥普普通通的一切在作者心里都形成了温柔甜美的景象, 流动的音乐带我们进入“那彩虹似的梦”——剑桥温馨的求学生涯, 求学用梦表现, 短暂、美丽又朦胧, 想庄周梦蝶, 物我皆忘, 课堂都陶醉在喜悦的梦里, 每一个物象都要通过真切的感受, 清晰的表达出来。“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满怀欣喜的回忆着, 重读的“新娘”给诗人温润的想象, 在淡红色夕阳的背景下, 迎来的定是着红装的娇羞的新娘, 是一位可爱的东方姑娘。语气中透出的是甜蜜的回忆, 依依难舍。在康桥的经历幻化成甜蜜的爱恋, 在西方的求学, 镀上了东方热烈的颜色, 徐志摩像作别家一样回忆着他乡的康桥。

“在康桥的柔波里, 我甘心做一条水草”, “甘心”一词将诗人和康桥融为一体, 语言高亢而有力, 这种心甘情愿, 这种永久的眷恋啊, 让“我”怎舍得离开?读到这里时, 我们能感受到剑桥文化的博大、精深, 它以宽大的胸襟包容着一位异国学子, 用它的文化精髓滋养着徐志摩的精神, 点燃他浪漫的气质, 他的生命受到一种伟大的震撼。让我们跟着诗人去“寻梦?”“在星辉斑斓里放歌……”用心灵深处的歌声去感触斑斓的星空, 夜的清丽, 歌的嘹亮, 这里形成了全诗感情的最高潮, 朗读时要把握“寻梦”的疑问语气, 仿佛随作者去寻, 去找。“撑一只长篙, 向青草更青处漫溯”的微微急迫, 仿佛在梦中寻觅自己的康桥, 语气逐渐高扬, 重读的“放歌”将物我两忘的欣喜充分表现出来, 用语言展现的该是诗人跣足放歌的状态。

紧接着诗歌一波三折, “放歌/但我不能放歌”语气又回到低缓而忧伤, 沉默中的惆怅啊, 我只能沉浸在告别的淡淡忧郁之中。此时的沉默胜过多少言语, 诵读转为低沉悠长, 我们和徐志摩一样和夕阳、金柳、柔波告别。结尾处“悄悄的”与首节回环对应, 语气平静而忧伤, 在“悄悄”中与康桥作别。正是康河的水, 开启了诗人的性灵, 唤醒了久蜇在他心中的诗人的天命。因此他后来曾满怀深情地说:“我的眼是康桥教我睁的, 我的求知欲是康桥给我拨动的, 我的自我意识是康桥给我胚胎的。” (《吸烟与文化》) 我们的课堂也因这一首吟唱而自由灵动。

再看这首诗的结构。全诗共七节, 每节四行, 每行的两顿或三顿, 不拘一格而又法度严谨。韵式上严守二、四押韵, 抑扬顿挫, 朗朗上口。优美的节奏像涟漪般荡漾开来, 即是虔诚的学子寻梦的跫音又契和着诗人感情的潮起潮落, 形成独特的审美快感。错落有致排列开来的七节诗, 在其中徐行缓步铺展的韵律, 像轻柔的风一样吹进读者的心扉, 令人陶醉。

《再别康桥》中诗歌意象的古典美 篇3

【关键词】意象;金柳;青荇;潭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徐志摩(1896—1931),原名章序,字志摩,又字小申,浙江宁海硖石镇人。徐氏一族,系出海盐花巷里,明正德年间迁居硖石,世代以经商兴家。至徐申如(徐志摩父),在镇上有丝绸行、酱园、钱庄等,并创办了硖石电厂。诗人就在镇上度过他的童年、少年。由于家庭条件的优越,也使得他小时候受过良好的中国传统文化教育。也正因世代经商之故,他的父亲就一直想把他培养成商界的有影响的人物。正如诗人在《〈猛虎集〉序言》中所说的:“在二十四岁以前我对于诗的兴味远不如我对相对论或民约论的兴味。我父亲送我出洋留学是要我将来进‘金融界的,我自己最高的野心是想做一个中国的Hamilton!”

生命的把戏是不可思议的!他没有成为他父亲所希望的商人!

“我不想成仙,蓬莱不是我的分/我只要地面,情愿安分做人”,做一位诗人,做一位中国的Hamilton!因此,1918年的赴美国学习银行,1921年的赴英国留学,研究政治经济学,不但没有学到“应有的本领”,反而使他深受西方教育的熏陶及欧美浪漫主义和唯美派诗人的影响,开始了他的诗歌创作。从此,“诗情有些像山洪暴发,不分方向乱冲”。他以诗人特有的天赋和魅力在“出马文阵不久,便征服了青年、中年、老年的心,跃登第一流作家的坛坫。”他成功了。

当然 ,徐志摩成为诗人,除了他本身所具有的诗的潜质(“诗灵的细小的翅膀”)外,更重要的是在他骨子里头,早就被浓浓的中国传统文化所熏染。正因如此,他的不少诗作中常选择中国古典诗歌中常用的意象如“黄昏”“云彩”“柳”“夕阳”“大雁”等作为诗中的意象,诗中的意象蕴含着中国古典诗歌所特有的韵味。《再别康桥》就是其中的代表

徐志摩于1920年9月离美赴英“从罗素”。罗素未见到,却在剑桥大学开始了他的写诗生涯。英国浪漫诗歌把他引上了艺术道路。“从此起我的思想就倾向于分行的抒写”,从此他与康桥结下了不解之缘。康河的优美的环境和当时伦敦的民主自由空气正投合了他的脾胃,以致离别多年还眷恋不已。这首诗是1928年秋重访英伦归途中所作,集中抒写这种依恋心情的。

在这首中,作者将中国古典诗歌中离别诗的韵味用现代的躯壳表现得淋漓尽致。

一、金柳

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波光里的艳影,/在我的心头荡漾。

按照字面理解:夕阳照射下的柳枝,镀上了一层妩媚的金黄色,像一位美丽的新娘;那金色柳枝随风轻轻摇摆,影子倒映在水中,随波荡漾,也在诗人心头荡漾。殊不知,诗人已将我国古典诗歌中常用的“柳”这一意象的寓意巧妙地蕴含其中。

那么,“柳”这一物象在我国古代诗歌中究竟有什么寓意呢?这还得从中国古代文学中去找答案。

“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王昌龄《闺怨》)《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朱东润主编)注:古代风俗,折柳赠别。因“柳”谐“留”音,寓有留恋之意。看到柳色,又会勾起回忆,触动离别愁。“人言柳叶似愁眉,更有愁肠如柳丝。”(白居易《杨柳枝》)无不道出了“柳树”这一特定物象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内涵。因此,“柳”在中国古典送别诗中常被诗人用来抒发离愁别绪。“不分桃花红似锦,生憎柳絮白于绵。”(杜甫《送路六侍御入朝》)“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王维《送元二使安西》)“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柳永《雨霖铃》)中的“柳”,均反映这种情绪。而诗人徐志摩在此用这一意象抒发对康桥的留恋是再恰当不过了。

二、青荇

软泥上的青荇,/油油的在水底招摇;/在康河的柔波里,/我甘心做一条水草!

——绿油油的水草在柔波里招摇,仿佛在向诗人招手示意。我甘心做康河柔波里的一条水草,永远留在康河里!在这里诗人把自己对康桥的无限眷恋之情表露无遗!

但令人深思的地方是诗人以“青荇”“水草”两个所指完全一样的意象作为诗中的主要意象,笔者认为这不仅仅是为了避免雷同的问题,其中有其更为丰富的内涵。《诗经·关雎》云:“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君子求之。求之不得,寤寐思服。优哉游哉,辗转反侧。/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参差荇菜,左右毛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注:这里勉力求取荇菜,隐喻“君子”的努力追求“淑女”。)诗人将这里的一棵看似非常普通的“水草”比作一位美丽的女子,那在水底招摇的水草,不正像淑女扭动的纤细的腰肢么?那明亮的水,不正如淑女那明亮的勾人魂儿的眼睛么?此时的诗人,又怎么不愿意做一条水草?因为有这么多美丽的女子和他朝夕相伴。“牡丹花下死,做鬼也风流。”即便“死”在康桥也值!其爱慕、眷恋之情呼之欲出。

三、潭

那榆阴下的一潭,/不是清泉,是天上的虹;/揉碎在浮藻间,/沉淀着彩虹似的梦

——在夕阳的辉映下,那本来清澈的潭水被染上了一层玫瑰红,正如“天上的虹”被浮藻揉碎后,竟然变成了“彩虹似的梦”。在这里诗人将客观的景和主观的意巧妙地融合在一起,既是妙手偶得,也是千锤百炼之功。而在这里,诗人为何选择“潭”作为此节的主要意象?有其更为深刻的传统文化因素的影响。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李白《赠汪伦》)徐诗中的“潭”和李诗中的“潭”都同样是蕴含了对被眷恋者无限情意的“潭”。李白诗中“桃花潭”,我们暂且不管它在什么地方,是个什么样子,现在还是否存在,单看这个名字——桃花,就引人浮想连翩,可以说是带有梦幻色彩的“潭”。也只有这样美丽的“潭”才能珍藏诗人李白与汪伦的感情。徐志摩诗中的“潭”,在诗中被康桥的夕阳染上了玫瑰红,并沉淀着“彩虹似的梦”,这“潭”中所贮藏的情应该说比李诗中“潭”更浓—不仅有无限的眷恋,更有他曾经的追求,年轻时的梦想。当然,不论此“潭”还是彼“潭”,都是一潭浓浓的留恋之情。

现代的形式蕴含了中国古典诗歌中特有的韵味,而又毫无斧凿之痕,真乃大手笔!具有现代气质的“金柳”“青荇”“潭”,却又不乏中国传统文化中那种特有的内涵,让人回味无穷。美哉!《再别康桥》;妙哉!《再别康桥》。

《再别康桥》艺术赏析 篇4

《再别康桥》是诗人徐志摩于1928年重返英伦归国途中,旧地重游,康桥之景勾起作者再次回忆。但又离别在即,引起诗人错综复杂的思绪而写下的一篇美文。散文主要描写了康桥的自然美,表达出作者对康桥的依依不舍及内心的惆怅。《再别康桥》是徐志摩最有影响的作品之一。

钱钟书先生说:“诗也者,有象之言,依象以成言;舍象忘言,是无诗矣”。可见意象在诗歌建构中地位的重要。徐志摩的《再别康桥》素以情思和意境之美为人称道,作为抒情言志和意境构筑的基本元素,诗中的意象多姿多彩,韵味无穷。笔者斗胆将八宝楼台拆成碎片,通过对诗中诸多意象分门别类的品味解读,力图“窥砖瓦成色而识楼宇之美”。

一、如锦似画的描写性意象

集中在诗的第二至四节。借鉴“西湖十景”命名的创意,不妨提炼为∶金柳艳影,柔波青荇,榆阴清泉。诗人或工笔细描,或皴染彩绘,一组组意象“列锦式”地迤逦而出,似一幅幅气韵生动的康桥小景的写生画,令人目不暇给,心驰神往。光色的调和,浓淡的搭配,线条的勾勒,都匠心独运又清爽自然.柳﹑荇﹑波﹑泉,柔婉缠绵,深情缱绻,酝酿着一种温馨静谧﹑田园牧歌的氛围。就品格而言,这组意象“富于感官表现力,精细而气韵饱满”,为“优美之象”,“精致意象”(威尔斯).。

二、逸兴飞扬的叙述性意象

体现在第五节:遐思寻梦。此节由上文静态写真地描画康桥风景转为动态虚拟地悬想人物活动。撑篙漫溯,星夜放歌,这情形诗人往昔或是有的,在当下却只是心血来潮﹑突发奇想式的遐思(“寻梦”二字后的问号已明白提示),是诗人潜意识里的尽兴尽致。此意象为全诗情感转换的枢纽,诗人寻访故地、怀旧追梦的情绪至此达到饱和状态。仿佛烟花绽放最绚丽的瞬间一闪而过后,黑暗和沉寂随之而至,下节由沸点陡降至冰点,形成巨大的情感落差。“但我不能放歌”“沉默是今晚的康桥!”诗人从梦幻回到现实,由“遥想当年的激动”转为“青春难再的惆怅”(韩石山《徐志摩传》。

就风格而言,此意象或可谓之“扩张意象”,即“着意于自我情感的外化,带有广阔的想象空间的意象,为飘逸神飞之象”(威尔斯),吟咏之间,有一种放飞情感﹑驰骋神思的蹈厉张扬之美。

三﹑形神兼美的比喻性意象

主要有︰“新娘”﹑“笙箫”﹑“彩虹似的梦”

“新娘”是以人喻物。诗人把夕阳辉映下的河畔柳视作“新娘”,披金着翠,妩媚婀娜,轻舞飞扬,风情万种。人们往往醉心此喻之表象而忽略了它另一层面的情感指向︰多情的诗人不正以“新郎”的心态含情脉脉地凝望着他的“新娘”(金柳)么?所谓“相看两不厌”,其间传递的信息不仅是自然风景的人格化,更是审美主体与自然的同化。

“笙箫”是以实喻虚,诗人以无言的“笙箫”喻黯然销魂的悄悄别离。“笙箫”是中国古代诗词中常见的意象,它往往寓有物是人非或伤逝惜别的意味。如︰“箫声咽, 秦娥梦断秦楼月。秦楼月,年年柳色,霸陵伤别”(李白),“华前失却游春侣,独自寻芳,满目悲凉,纵有笙歌亦断肠”(冯延巳),“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杜牧),等等。诗人借用这一凝聚古典神韵的传统意象,寄托自已幽微而复杂的心绪,凄清婉转,怅然若失,收到了“此时无声胜有声”的艺术效果。

“彩虹似的梦”为虚实相生之喻。落日的余辉透过斑驳的榆阴,洒在浮藻飘摇的清泉里。于是,金色的夕阳,暗绿的榆阴,青黄的浮藻,碧透的清泉,融汇成五光十色、迷离恍惚的“一潭”。就象“天上虹”揉碎了,洒入那一池碧水,沉淀成“彩虹似的梦”。亦真亦幻,亦实亦虚,带有浓郁的象征意味。

四﹑包蕴无穷的象征性意象

作为象征体的“云彩”在诗的关键位置(一头一尾)重复出现,前后呼应,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独特的审美价值。

其一﹑诗题为《再别康桥》,诗中“招手”“挥袖”,作别的却是西天的“云彩”,“云彩”实为康桥的诗化符号,是诗人对康桥的印象式叠加。以诗意的“云彩”替代物性的“康桥”,不仅更有韵致和美感,也多了些浪漫情调。倘写成“我轻轻的招手,作别美丽的康桥”,则诗味索然矣!

其二﹑“云彩”让人联想起诗人在康桥曾经拥有﹑自认为是一生中最幸福的那段时光(详见其散文《我所知道的康桥》)。“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往事如烟,逝去的美好岁月只能追忆却不复再来。作别“云彩”,就颇有些与往事干杯的味道。

其三﹑“意象真正的功用是思想的荷载物”(苏珊?朗格),“它是一团或一堆相交溶的思想”(庞德)。本着“知人论世”的原则,笔者认为“云彩”承载着诗人的 “康桥文明”情结和“爱、自由、美”的“单纯信仰”(胡适)。写作此诗时(1928年11月),诗人正因思想处处与现实碰壁而陷入“怀疑的颓废”(茅盾),他抱着“寻梦”的怀旧心理故地重游,虽然得到了短暂的安慰和满足,但梦醒之后,依然无路可走。诗人“在夕阳的余晖里,作别的不是西天的云彩,乃是他一生的豪情与梦想”(韩石山)。那难舍难分又不得不挥袖作别的情景恰是诗人矛盾心理的折射。

其四、“在诗中反复出现的母题性意象,作为诗人意象系统的内核,更多地携带着诗人的生命信息和艺术趣味”(班澜《结构诗学》)。如果视野再放开些,我们会发现,“云”是徐志摩格外钟爱、在其诗作中带有母题性质的意象。诸如︰“我是天空里的.一片云,偶尔投影在你的波心”(《偶然》),“白云在蓝天里飞行︰我欲把恼人年岁┈托付与无涯的空灵”(《乡村里的音籁》),“那天你翩翩的在空际云游,自在,轻盈,你本不想停留”(《云游》),“我就象是一朵云,一朵纯白的,纯白的云”(《爱的灵感》)┈。“所谓现代意识中的象征,就是指艺术形象与主体的观念、理想的契合,从大千世界中寻觅主体诗情和梦想的准确的对应物)”(张德林《象征艺术规律探索》)。徐志摩的诗歌创作以至生命形式不正是如此么?他轻灵飘逸的诗风,他风神潇洒的气质,他洒脱不羁的个性,他浪迹天涯的行踪,他罗曼蒂克的爱情,无不体现了一种执着于“灵魂自由”的生命哲学。云来云去,云卷云舒,“云”可说是徐志摩的生命旗帜和精神标记。“我是一片云, 天空是我家”,这或许就是诗人短暂一生的最好写照。

另外,从结构上看,“云彩”首尾呼应也制造了一种“磁场效应”,中间形成广阔的铺展非重复意象的艺术空间,从而产生巨大的艺术张力。峰断云连,辞断意属,“云彩”象一根无形的银线串起散乱的意象之珠。

再别康桥的诗歌 篇5

渐渐地,看着你远了。

远远地,看着你淡了。

迷幻的网络,让你我在空间相逢。

虚拟的世界,让你我终将离别。

心,怎么那么远?够不到思你的天?

情,怎么那么冷?触不及相守的念?

往日如歌,如梦幻泡影般,若隐若现。

欢喜过,忧伤过,嬉闹过,愤怒过,

却从来没有因为这些远离过彼此的心房。

冷冷的,看着你的头像,

面无表情坐在那发呆。

久久注视荧屏,

却看不到昔日的欢歌笑颜。

谁又懂我想要的结局?

你说:“捧我在你的手心,曾目不转睛,久久注视。”

就是千年万年的时空,又怎能阻隔心的相聚相契?

远的,不是你这个人,而是心的格调。

渐渐地远离我的`期待。

众多的期许中,你已不是我想象中的模样?

我有些失落,有些彷徨,

不如,一场淋漓泪,散了情深。

此后,各奔前程,再走他乡……

不过是一场人间的烟雨,梦醒了,散了吧!

再别康桥,没有幽怨的你我,

缘尽时,微微一笑,悠然转身,

徐志摩《再别康桥》全诗赏析 篇6

逐节讲析并评价。(播放关于康桥的风光片)

1、第一节,连用三个“轻轻的”,向西天的云彩招手作别,给全诗定下抒情基调既有难舍难离的真情,又有淡淡的无奈与感伤。

2、第二节,写了岸边的柳树,“金柳”是夕阳下的柳树的生动色彩的描绘,它秀美婀娜,好像“新娘”,既喻出其形态的美好,又传达出诗人的无限欢喜和眷恋之情。谁能够舍得离开美丽的新婚呢?“艳影”“荡漾”在“我的心头”,物我合一,情景交融。

3、第三节,写了康河的水草,绿油油的水草在水波中招摇,惬意平静。并有向诗人打招呼之意。“我甘心做一条水草”,不仅物我合一,而且表达了诗人对康河的永久恋情,愿意永远留在康河,“生于斯,长于斯”。

4、第四节,写榆树下的清潭,清泉倒映着天上的彩虹,五彩斑斓,浮藻间好像沉淀着彩虹做的梦境。融情入景,将人带入梦一般的意境中。

5、第五节,诗人的感情达到了高潮。在流连忘返的观景过程中,诗人似乎已经忘了他即将要离开,撑着长篙去寻找那“彩虹”似的梦。到晚上归来时,水波与星光交相辉映,诗人情不自禁地想要“放歌”,快乐的情绪达到了顶点。

6、第六节,物极必反,乐极生悲,诗人由幻想回到现实,情绪低落下来。于是不能“放歌”,只能“悄悄”吹起离别的伤感的笙萧,诗境恢复寂然。连夏虫好像也体会到了离别之情,保持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桥”,充满了无法化解的离愁别绪,将诗人沉思默想的心境推到了极致。

7、第七节,与开头呼应。诗人是那样不舍得离去,却“不带走一片云彩”,不愿惊动心爱的康桥,不舍得让康桥与我一同伤感。这一节不是对第一节的简单重复,而是更加深情,更加眷恋。同时也有一种洒脱的韵味。

第一节最引逗我们情思的是那三个“轻轻”,使我们体会到,康桥是美丽,而这美的最集中的表现在一个“静” 字。三个“轻轻”是诗人对康桥之美的观照,即使“作别”一刻还要把这种宁静之美藏于内心,不忍打破这种宁静之美的惜爱之情得以展现,并为全诗确定了情感基调。

第二节至第六节则是作者情感,思绪发展变化的一个全过程的典型概括。

夕阳中幻成的金柳,是这种宁静之美的具体体现,而这金柳在诗人的心中就像是能使他心情荡漾,激动不安的安静、娇美的新娘。那新娘美得让诗人不敢正视,他移开自己的目光。低头却见到柔波之下“招摇”自在的“青荇”。那水草轻柔的随波而摇,像在同诗人炫耀自己的自在。此景之下,有谁不想做一条这样的水草呢?一泓闪亮现入诗人的眼角,使他不由自主的转头观望――那是拜伦谭,可在夕阳的映照下,是揉碎的彩虹在淀滨自己的梦!本来就充满梦幻色彩的虹,却也在寻着自己的梦,这自然使诗人想起以往在河上披星流舟放歌寻梦的情形。此时诗人像又在寻梦,但现实使诗人已不能放歌:离别在即,不能;静美于心,不忍。唯有“悄悄”才是诗人所愿。而此时的康桥,也沉默,似乎也不愿离别。

最后一节,与第一节呼应,又有深入,“轻轻”变成了“悄悄”,物我两眷溢于诗表。

诗人以优美的意象,宁静平和的心态,写了对康桥深深的眷恋之情。

《再别康桥》的艺术形式:

1、形式:四行一节 错落排列 字数相近回环呼应--建筑美 明确:首句连用三个“轻轻的”,使我们仿佛感受到诗人踮着足尖,象一股清风一样来了,又悄无声息地荡去;而那至深的情丝,竟在招手之间,幻成了“西天的云彩。”最后一节以三个“悄悄的”与首阙回环对应。潇洒地来,又潇洒地走。挥一挥衣袖,抖落的是什么?已毋须赘言。既然在康桥涅盘过一次,又何必带走一片云彩呢?--首尾回环呼应、结构严谨,给人以整体之美。

2、语言:节奏感 旋律美 弹跳性--音乐美 明确:如诗歌的第一节,便三次用了“轻轻的”,这个形容词,显得节奏轻快、旋律柔和,带着细微的弹跳性,仿佛是诗人用脚尖着地走路的声音;诗的第2节在音乐上像是用小提琴拉满弓奏出的欢乐的曲子;韵式上严守二、四押韵,抑扬顿挫,朗朗上口。这优美的节奏象涟漪般荡漾开来,既是虔诚的学子寻梦的跫音,又契合着诗人感情的潮起潮落,有一种独特的审美快感。七节诗错落有致地排列,韵律在其中徐行缓步地铺展,颇有些“长袍白面,郊寒岛瘦”的诗人气度。可以说,正体现了徐志摩的诗美主张。

3、意境:金柳 新娘 招摇 彩虹似的梦--绘画美 明确:八节诗,几乎每一节都包含一个可以画得出的画面,给人视觉上美的享受。画面表现之一是,诗人使用了色彩较为绚丽的词语,创造了一系列鲜明生动的意境,披着夕 照的金柳,软泥上的青荇,树荫下的水潭,一一映入眼底。两个暗喻用得颇为精到:第一个将“河畔的金柳”大胆地想象为“夕阳中的新娘”,使无生命的景语,化作有生命的活物,温润可人;第二个是将清澈的潭水疑作“天上虹”,被浮藻揉碎之后,竟变了“彩虹似的梦”。正是在意乱情迷之间,诗人如庄周梦蝶,物我两忘,直觉得“波光里的艳影/在我的心头荡漾”,并甘心在康河的柔波里,做一条招摇的水草。这种主客观合一的佳构既是妙手偶得,也是千锤百炼之功;第5、6节,诗人翻出了一层新的意境。借用“梦/寻梦”,“满载一船星辉,/在星辉斑斓里放歌”,“放歌,/但我不能放歌”,“ 夏虫也为我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桥”四个叠句,将全诗推向高潮,正如康河之水,一波三折!而他在青草更青处,星辉斑斓里跌足放歌的狂态终未成就,此时的沉默而无言,又胜过多少情语啊!。诗人仿佛在悉心呵护一个情人的睡梦,生怕这个梦境有丝毫的残损,轻柔的叹息般的旋律与依依别情离绪完美地统一在一起。画面美表现之二是,诗人通过动作性很强的词语,如“招手”“荡漾”“招摇”“揉碎”“漫溯”“挥一挥”等,使每一幅画面变成了动态的画面,给人以立体感。

更多相关文章推荐阅读:

1.再别康桥赏析800字

2.《再别康桥》的赏析与评价

3.雨巷和再别康桥比较赏析

4.课文《再别康桥》赏析

5.《再别康桥》分节赏析

6.《雨巷》《再别康桥》比较赏析

7.雨巷和再别康桥对比赏析

8.《再别康桥》全诗赏析及扩写

9.《再别康桥》全诗赏析两则

诗歌《再别康桥》赏析 篇7

我教读的第一步首先在教师范读和学生自读之后设计了如下三个问题:

1.全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对康桥的依依不舍之情)

2.从哪些地方看出这种感情?这种感情是借助什么表现出来的? (借助意象抒情:云彩、青荇、星辉、彩虹等)

3.教师总结提问:明明是在异国他乡, 为什么浮现在我们眼前的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美景? (体现了诗人对康桥的深情厚爱, 潜意识里诗人把康桥当成了自己精神的故乡)

以上这些问题学生都很容易找到答案, 同时学生对诗歌也有了一个总体的了解和把握了, 接下来我就开始带着学生把诗人笔下的康桥美和两首古典诗歌中的意境融会在一起做起了比较性的研读, 下面是研读的过程:

一、首先把诗歌的两节内容与《关雎》一些章节放在一起作比较赏析

参差荇菜, 左右流之。窈窕淑女, 寤寐求之。求之不得, 寤寐思服。悠哉悠哉, 辗转反侧。——《关雎》

再来读《再别康桥》中的两节:那河畔的金柳, 是夕阳中的新娘;波光里的艳影, 在我的心头荡漾。软泥上的青荇, 油油的在水底招摇;在康河的柔波里, 我甘心做一条水草!

我设计了如下的问题让学生回答:

1. 请找出两种诗歌中共同的意象:

2. 这些意象在古典诗歌中它的象征含义是什么?

3. 由这些意象我们又能感受到诗人的什么心态?

这些问题提出之后, 学生们争相作答:环境, 都有清澈的河流, 河流中都有招摇的绿油油的荇菜, 而且都同时出现了主人公钟情的理想的意中人“窈窕淑女”和“夕阳中的新娘”。此情此景, 被撩拨起的也是同样的情态, 在诗经那位无名的作者, 是由于“求之不得”而“悠哉悠哉, 辗转反侧”, 在徐志摩, 则是“甘心做一条水草”的惝恍沉醉。很明显地, 我们看到了诗人对康桥无限的爱恋和不舍。

二、接着我又把诗歌的第五节内容与古诗《蒹葭》放在一起作共同赏析

蒹葭苍苍, 白露为霜。所谓伊人, 在水一方。溯洄从之, 道阻且长。溯游从之, 宛在水中央。——《蒹葭》

寻梦?撑一支长篙, 向青草更青处漫溯;满载一船星辉, 在星辉斑斓里放歌。——《再别康桥》

两节内容出示过后, 我马上提问题:

1. 有一个字是两首诗歌中都出现的, 它的含义是什么?

2.《诗经》的主人公实现自己的愿望了吗?

3. 诗人很明显在借诗经隐喻什么?

前两个问题学生都很容易就找到了答案:一个“溯”字, 让我们看到了诗经中无名主人公追寻自己意中人的艰辛, 一个“宛在水中央”让我们看到了由于河水阻隔而与意中人可望而不可及, 可求而不可得的凄美心境, 而这种心境又何尝不是诗人此刻的心境, 第三个问题的答案也就迎刃而解了, 诗人也想寻求自己的梦想, 而他却终究要回到梦醒后的清醒与惆怅。

诗人无奈地吟出诗歌的下一节:

但我不能放歌, 悄悄是别离的笙箫;夏虫也为我沉默, 沉默是今晚的康桥。——《再别康桥》

此情此景似乎让我们联想到了唐代诗人的诗句:

别有幽愁暗恨生, 此时无声胜有声。——白居易《琵琶行》

三、两次比较过后, 我适时地提出了问题

1. 诗人为什么会对康桥这么地不舍和眷恋?

2. 诗人又重回故地康桥想要追寻什么?

3. 此时此刻, 诗人又为什么要沉默了?

这两个问题对这节课可以说是一个总结, 我及时地插入了诗人当时的一些生活背景, 总结了两点:

1.诗人重回康桥是对自己曾经有过的理想之梦的祭奠;

徐志摩是纯理想主义者, 追求“爱、美、自由”, 在剑桥留学期间, 积极追求个性解放的人生理想, 追求在中国建立英国似的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理想。但当时的中国, 列强割据, 军阀混战, 百姓涂炭, 社会现实残酷, 不可能实现他的理想, 他苦闷彷徨。

2.诗人重回康桥是对自己曾经的一段刻骨铭心情感的祭奠。 (诗人和才女林徽因的一段感情)

四、总结

《再别康桥》美在哪里? 篇8

《再别康桥》第二节中出现的“柳”是第一个重要意象,柳在中国古典诗词中常常作为承载留别之情的物象出现,恰与《再别康桥》要表达的对故地的留恋之情相符,作为长读中国古诗的读者,我们很容易被这第一个意象俘虏,在柳枝缠绵的美景中陷入留恋不舍的情绪中。而徐志摩在这个意象上投注的心思远远超过柳本身的寓意,他将柳比作新娘,顿时赋予了本身婀娜多姿的柳树更多的娇艳柔美,在夕阳的金光灿烂之下,柳树的身姿同波光里的倒影交相辉映,犹如梳妆镜前盛装的新娘,这个光彩夺目的场景作为回忆中的第一个画面,令人沉醉。除此以外,“新娘”这个喻体还有更值得玩味的地方,若是为了表现娇艳柔美,比作“美人”不可以吗?为什么偏偏是新娘?这里面有更为强烈的爱恋,诗人对剑桥大学的深情,恐怕唯有以新郎对新娘的爱,方可比拟吧。

与第一个场景中灿烂妩媚的形象不同,第二个场景着意突显的是水草的油润舒展,不为惊艳夺目,只求逍遥自在,“软泥上的”“油油的”“柔波里”这些修饰语加重了水底青荇柔软的特质,除了在视觉效果上令人感到舒适愉悦之外,自由飘动的水草也容易令人理解诗人身处母校,犹如孩子在母亲的怀中一般恣意快乐,因此“青荇”这个意象与“柳”一样,兼有美化视觉效果和抒情两方面的作用。

诗歌的第四五节可以合为一个场景,诗人撑着长篙,在榆阴下的潭水中漫溯,由彩霞满天的黄昏时分,直到夜幕上张满了星辉。潭水是揉碎了彩虹,倒映着满天的斑斓星辉,人似乎是在宝玉珠翠中前行,天上地下,都透着晶莹的清光,更加如梦如幻。这两节是视觉效果最美的,也是抒情最强烈的,诗人已有起先的轻轻招手,禁不住开始放声高歌。

《再别康桥》的绘画美,主要体现在第二节到第五节,意象特征由温暖妩媚到清凉璀璨,视角由河畔到水底,再将天上地下合二为一,抒情特点由含蓄缠绵到纵情高亢,可以说这四节是本诗的精华部分。但是,无论是中文专业出身的还是非中文专业出身的,大家最熟悉的并不是这核心的四节诗,而是开头的“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以及结尾的“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来”,为什么会这样?这就牵扯到我们要讲的三美诗论中的第二点:音乐美。

第一节的前三句采用复沓的修辞手法,通过连续使用“轻轻的”这个状语,为诗歌开篇奠定了一种反复演唱般的音乐效果,最后一节的两个“悄悄的”也是一样的效果,并且“轻”和“悄”声母一样,从发音上讲,首尾形成呼应,从内容上讲,都突出道别时动作的轻柔,表现对康桥的珍爱和不忍惊动,意思上也构成了回环。这便是首尾两节令人印象深刻的原因。

我们再来看看整首诗的音乐特点。第一二三六七节中,各自的偶数句韵脚是一致的,比如第一节的偶数句末字韵母都是ai,第二节偶数句末字韵母都是ang,而且第一节和第七节的韵脚都是ai,第三节和第六节的韵脚都是ao,诗歌内部形成了不规范的对应回环。而且这五节诗的偶数句末字韵母都是以元音a作为韵头的,各节诗在押韵方面既有内部的統一,又有整体上的关联,同时各节还有区别,读起来既能令人感受到舒畅爽朗的音乐美,不会觉察到其间有刻意的押韵讲究,藏高超的作诗技巧于不动声色中,确实证明了闻一多所说的“越有魄力的作家,越是要戴着脚镣跳舞才跳得痛快,跳得好”。

《再别康桥》以其浓烈深沉的抒情历来为人称道,也容易让人以为这是一首兴之所至挥笔而就的随意性很强的诗歌,或许徐志摩当真具备这样的实力,正如曹植七步可写就流传千古的诗,李白醉酒后的信笔涂鸦便可成就半个盛唐一样。但是我以为,徐志摩一生,无论情爱还是创作,都以追求完美为己任,作诗当然不会马虎,即使是情潮翻涌之时,下笔的每一个字都是有讲究的,这一点无论是意象的选择还是韵脚的调整,都可以证明。同时,徐志摩在写这首诗时,人在“中国海上”,我们的教材中有注明,可以想见,此时的他已经远离康桥,心之所向,却目不能及,回忆与想象便更能激发诗人心底的热情,于是这首温柔缠绵的诗也出现了情感喷发的段落,比如说我们刚刚提到过的第四五节,从视觉效果上来说,这两节营造的画面最为璀璨斑斓,从音乐效果上来说,这两节突破了全诗以a为韵头的押韵方式,第四节偶数句末字分别为ong和eng,这两个韵母的韵头不同,韵腹韵尾相同,我不知道浙江人讲话怎么念“梦”这个字,如果是台湾人,会把“meng”这个读音发作“mong”,所以第四节内部的韵脚可以视作一致,差别非常小,而且韵腹韵尾是“ng”,跟第二节的“ang”的韵腹韵尾有重合,可以这么理解,第二节的韵脚在与全诗保持一定的联系的同时,开始发生变化,这恰恰暗示了诗人的情绪开始走向激昂,而当他的吟唱达到高亢的地步时,是到了第五节。第五节偶数句末字的韵母分别时u和e,与全诗的任何一节都不相同,情感的迸发已经无法再受韵律的限制,这种自由的表达,对韵律的突破才能更好强调诗人对康桥的眷恋痴迷。《再别康桥》音节抑扬合度,全诗构成一阕完整的乐曲,在艺术上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境地,是对闻一多三美诗论中音乐美的最好实践。

徐志摩再别康桥诗歌鉴赏 篇9

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轻轻的招手,做别西天的云彩。

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波光里的艳影,在我的心头荡漾。

软泥上的青荇,油油的在水底招摇;在康河的柔波里,我甘心做一条水草。

那榆阴下的一潭,不是清泉,是天上虹;揉碎在浮藻间,沉淀着彩虹似的梦。

寻梦?撑一只长篙,向青草更青处慢溯;满载一船星辉,在星辉斑斓里放歌。

但我不能放歌,悄悄是离别的声萧;夏虫也为我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桥!

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来;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

这首诗是徐志摩的诗歌里面最著名的诗篇之一,抒写了诗人故地重游,再别康桥时的情感体验。诗人在剑桥留学的两年中深受西方教育的熏陶及欧美浪漫主义和唯美派诗人的影响,追求个性解放的人生理想,追求“爱、自由、美”的生活理想,追求英国式资产阶级民主的政治理想。然而回国后,诗人屡屡受挫,曾经似“快乐的雪花”般的诗人,变成了“卑微”的“残苇”,发出了绝望的叹息。理想的幻灭更激起诗人对往昔康桥岁月的回忆与珍惜,诗人以这样的心绪再次漫步康桥上。因此诗歌反映的情感是复杂的,既有理想幻灭的感伤,更有对母校的挚爱、依恋,以及淡淡的离情别绪。全诗以三个“轻轻的”起笔,将至深的情怀幻化为西天的云彩,用虚实相间的手法,描绘了一幅幅流动的画面,构成了一处处美妙的意境,细致入微地将诗人情感表现得真挚、隽永。

《再别康桥》教案 篇10

教学目标:

1、了解徐志摩生平、创作及新诗有关知识;

2、分析本诗意境之美和所体现的新律诗的“三美”主张;

3、理解徐志摩在诗中表现的特别的思想感情和心绪感受;

教学重点:

分析品味本诗所体现的“三美”艺术主张和意境之美。

教法设想:

1、习兴趣。

2、一课时完成。

教学内容和步骤:

一、导入新课:

(投影徐志摩照片)

徐志摩:(1896-1931。1915年进北大学习,1918年去美国,1924年泰戈尔访1926年结婚。他曾是北《新月》诗刊的主编。1928年重访伦敦,7月在哲学家罗素家逗留一11朋乘。

1931年11月,他从南京乘35岁。对于他的死,震惊了海内外,胡适连呼:“天才横死,损失的是中国文学!”

“康桥”就是我们现在所余的“英国剑桥大学”的简称。“康桥”是当时的译法。“剑桥”以它学术上的成就在世界上名列前茅,也以自己优美的自然风光闻名于世。

代表作:诗集:《志摩的诗》、《翡冷翠的一夜》、《猛虎集》、《云游集》等。

散文集:《落叶》、《自剖》、《秋》、《巴黎的鳞爪》等。

小说散文集:《轮盘》

日记:《爱眉小扎》

用心爱心专心

(可在讲些徐志摩去留学的主要目的,想在中国建立英国似的资产阶级民主政治,想当类似美国国务卿的政治家。后又弃政从文的原因:一是受到英国19世纪浪漫主义、唯美派诗人的影响,二是离婚与失恋的影响。)

【资料1:1920年徐志摩远渡重洋,从美国到英国研究文学,攻读博士学位。在剑桥大学以一个“特别生”的资格随意选修听课,度过了一年多悠闲的日子。同时又深受英国资产阶级民主政治和制度的影响,形成了资产阶级绅士兼诗人的气质。他说:“我的眼是康桥教睁的,我的求知欲是康桥拨动的,我的自我意识是康桥给我胚胎。”常常,他躺卧在康河边的草地上,或看书,或听音乐,或仰望高天上流云,或泛舟河中去寻梦。

资料2女林徽音、再配夫人陆小曼),1920志摩,他的《再别康桥》。

三、品析“三美”

刚才同学们朗诵,看河景语皆情语”,只有当客观外景和作者主观情感和谐交融,“境”即指作受等。下面我们来看看这首诗的意境美在哪里?

闭口音),有轻有重。

/我 /走了,正如我/轻轻地/来”……一方面每句为而又平稳。

A--B--A”式的曲式结构,是“呈现——展开——再

通过诵读,我们从听觉上已深深感受到了本诗音韵之谐和,节奏之明晰,感到了音乐的美感,那么我们再看看诗的外形,分析一下它在外部形式上又有什么特点?

从段落上看,每节四句,各句又错开,整齐而又划一;从句子上看,每句字数6—8字,大致相等。句的整饬和节的匀称,使诗具有了一种什么美呢?(建筑美)美学家说,音乐是流动的建筑,建筑则是凝固的音乐。读着本诗,一种流动的建筑美和凝固的音乐美,令你心旌摇摇,美不胜受。

3、抓住具体意象,体会“绘画美”

徐志摩在《我所知道的康桥》一文中,曾这样说:“康桥的灵性,全在一条河上,康河我敢说,它是全世界最美的一条河。”的确,康桥的美是令人向往的。诗中选取了一系列特有的意象,给人以美的享受。

①提问:你认为诗中什么意象,最具有绘画美,试举例赏析:

金柳:柳,是古今诗文中常见的吟咏对象,丝丝柳条在千载而下的岁月中飘荡。而今在徐志摩笔下又呈现一种特别的绘画美。绿的柳、碧的水与西天的夕阳交融一体。柳树化为金色,色彩对比是那么鲜明和生动,并且柳树又化为“新娘”,她那婷婷的艳影在夕阳与河水的映衬下闪射着迷人的色彩!

组成一幅色彩绚丽的图画。再看这些事物本身也不是凝滞不动的,人用了一系列动作性很强的词。如“荡漾”、“招摇”、图景,一种活力的气韵流动在其间,给人以立体的审美感受。

③这个立体的如画般的诗境中,诗人的动作,如“招手”、“撑”、为康河的一部分,永远招摇着生命的美丽!)

回看全诗,这色彩绚丽、错落有致的形式,这音节和谐,全韵通畅的营造出了“这一个”形成了徐志摩式的清新脱俗的意境美。

四、拓展迁移

/道一声珍重,/道一声珍重,/这

/我是在梦中,在梦的轻波里依洄。/我不知道风是在//我不知道风是在哪一个方向吹——//我不知道风是在哪一个方向吹——/我是在梦中,她的负//我是在梦中,在梦的悲哀里心碎!/我不/我是在梦中,暗淡是梦里的光辉。——我不知道风是在哪一(任选其一)讨论交流后推举代表作简要发言。

2、学生齐读课文。(齐读前,教师布置读慢点,品味诗中所描绘的形象)

齐读后讲:本诗共七节,几乎每一节都包含着一个可以画的出的画面,它们都描写 了什么呢?同学们在认真回味,看诗中有几节在描绘康桥的景色?描绘的是什么?品评一下诗中的意味。

3、讲析课文:(边提问边板书)

金柳——水草(或“青荇”)——清潭——乘船漫游

讲析:首先,诗人避开一般别离诗的告别的对象。我们的古诗有“桃花潭水深三尺,不及汪伦送我情”、“何愁前路无知已,天下何人不识君”、“海内存知已,天涯若比邻”,写的高远深切,可离别的对象都是人。本诗则不然,诗人告别的是“西天的云彩”,告别对象由人间向天空转移,跳出了俗套,给人清新飘逸之感。

(补充板书)轻轻的作别——金柳(新娘)——水草——清潭——

同学们齐读第二段,同时思考问题。

C 作业:想一下,作者把金柳比作新娘,金柳要真的是新娘,是一个怎么样的画面?

第二课时

提问:若将第二节的“金柳”真化为“新娘”,是一个什么画面?

明析:夕阳金色的光辉照在岸边的柳树上,那金色的柳条随风飘荡,水中,像美艳的新娘。这水中荡漾着的艳影,也荡漾在诗人心上。

首诗虽说是新诗,可也许是在祖国的古诗中获取了灵感吧!

先让学生描述第三节的画面。的爱抚。映了诗人无拘无束的生命追求与美的精神的吐露和象征。

提问:第2至第6节,主要描写了什么?

明析:描写了诗人在康河里泛舟寻梦,借此抒发了自己对康河荇”,三是“清泉”,四是“长篙”。

“悄悄是别离的笙箫”

提问:诗的第1,后两节,三次用“悄悄”,在本文中有什么作用?

。徐志摩信仰个性绝对自由的理想,他为理想奋斗,1别出心裁,不落俗套的构思。

2、绘画美、音乐美。音乐美体现在音节和谐,节奏感强,押韵。

3、绘景不摹声,哀而不伤。只描绘剑桥的景色来寄托感情,对送行的人和离别时的千叮咛万嘱咐,“执手相看泪眼”的情景只字不提。

总结:徐志摩被林语堂称为“情才”、“奇才”。他虽然没见到哲学家罗素,可罗素的思想“人是自然的一部分,而不是与自然相独立的东西。”与他有影响。徐志摩也说:“人是自然的产儿,„„但我要没有过康桥的日子,我也不会有这样的自信。我这一辈子只那一春„„生命是自然的,是真愉快的。”本文是这一种心境的再现吧!

结合当时国内现实,不少人认为,本诗也体现了诗人理想的破灭,一个进步知识分子的苦闷和彷徨。

作业:背诵这首诗。

补充注释:

荡漾(dàng yàng):一起一伏地动。

蒿(gāo):撑船用的竹竿和木杆。

斑斓(bānlān):灿烂多彩。

笙(shēng):一种竹制乐器。

《再别康桥》跨文化解读 篇11

【关键词】《再别康桥》 西方文学 意象 文化解读

曾经在英国留学的徐志摩深受西方文学影响,他在散文《吸烟与文化》中说:“我在康桥的日子可真是幸福,深怕这辈子再也得不到那样甜蜜的机会了。我不敢说康桥给了我多少学问,或是教会了我什么。我不敢说受了康桥的洗礼,一个人就会变气息,脱凡胎。我敢说的只是——就我个人说,我的眼,是康桥教我睁的,我的求知欲,是康桥给我拨动的,我的自我意识,是康桥给我胚胎的。”他在传世名篇《再别康桥》中运用了西方文学的经典意象,教师在教学中如果不能引导学生从世界文学的宽广视域进行跨文化的比较研读,学生是很难有理解诗中真味的。

一、榆树、潭水、彩虹的西学渊源

很多学生对诗歌第四小节中的意象不理解,“那榆荫下的一潭,/不是清泉,是天上虹,/揉碎在浮藻间,/沉淀着彩虹似的梦。”榆树、潭水、彩虹,究竟表达的是什么意思?

“那榆荫下的一潭”是指拜伦潭,此潭原是筑坝堤将河水拦起来而形成的水塘,后因著名浪漫派诗人拜伦在剑桥学习时经常在此游泳而得名。诗中讲这拜伦潭,它“不是清泉”,而是“天上虹”。那彩虹象征什么呢?既已揉碎,却又要在梦里回味。在圣经旧约“创世纪”一章里记载有上帝的誓言,“我把虹放在云彩中,这就是我与地立约的记号了。我使云彩盖地的时候,必有虹现在云彩中,我便纪念我与你们和各样有血肉的活物所立的约,水就再不泛滥,毁坏一切有血肉的物了。”在此处圣经的文字中,徐志摩诗中极为重要的三个意象——水、虹、云彩,同时出现了。在圣经中,水、虹、云彩意象的组合指向的是约定与誓言。

除此以外,彩虹意象还有一个一般性的意义指向,就像人们常常在歌中唱的,“风雨之后见彩虹”,是生命成长必须历经的风雨,是人生旅途追求亦或收获的美丽,彩虹是人生理想的代名词。徐志摩极为推崇并努力向其学习的著名诗人华兹华斯在《我的心蹦蹦直跳》一诗中,曾就彩虹这一特殊意象直抒胸臆,“每当我看见天穹中一条彩虹在闪耀,/我的心儿就蹦蹦直跳。/初生时是这样,/长成人也这样,/老了也该这样,/否则,我不如死掉。/孩子是成人的父亲,/我祝愿我生命的旅程/都贯穿了自然的虔诚。”

通过对水、虹、云彩文学象征与文化意义的探究,学生基本理解了此处意象组合的逻辑起点。紧接着新的问题又产生了:就徐志摩而言,他在拜伦潭边曾与谁击水相约、盟誓立言?在那个特殊的地方,在那个特殊的时间窗口,他的人生理想是什么?这个问题理解了,诗歌第五小节种种令人困惑之处也就会迎刃而解。作为学子,回到母校,寻梦。为何选在夜里,“在星辉斑斓里”,“向青草更青处漫溯”?这不符合一般的常理。这不是寻常学子的诗书之梦,而是诗人在独特的人生路途中邂逅的美丽又哀伤的情爱之梦。1920年深秋,正在剑桥学习的徐志摩结识了当时只有十六岁的才女林徽因,对诗歌的热爱使他们在异国他乡相恋了。剑桥的一草一木,康河的点点涟漪,都曾见证他们美丽的爱情。这里有诗人彩虹般的梦想,关于诗歌,更关于爱情。1922年年底徐志摩离开剑桥回国,写有《再会吧康桥》一诗,“设如我星明有福,素愿竟酬,/则来春花香时节,当复西航/重来此地,再捡起诗针诗线,/绣我理想生命的鲜花,实现/年来梦境缠绵的销魂踪迹,/散香柔韵节,增媚河上风流;”“我今去了,记好明春新杨梅/上市时节,盼望我含笑归来”然而转年即1923年春天,徐志摩并没有回康桥。因为回国之后的林徽因,在古老东方的传统文化氛围里,她无论如何都不可能去拆散他人的家庭,无论如何都不可能嫁给一个有妇之夫,于是她斩断了情感之乱麻,与梁思成远赴美国求学,并于1928年3月在加拿大温哥华与梁思成结婚。1928年的初秋时分,徐志摩重访剑桥,在回国的归途中,于11月6日写下了《再别康桥》。尽管一个人回到康桥,但他依然“寻梦”,只是“不能放歌”,“悄悄是别离的笙箫”。尽管盟约已毁,但他依然追忆生命的“彩虹”,即便“揉碎”了,也要“沉淀”在梦里。

二、青荇异域情愫的寄托

不同的文化元素所给予生命的巨大影响。在西方文化的环境中,“在康河的柔波里”,林徽因就是“软泥上的青荇”,青荇即荷花,是我国古典诗词里的经典意象,荷花是圣洁的代表,更是佛教神圣净洁的象征。荷花出尘离染,清洁无瑕,故而中国人民和广大佛教信秆都以荷花“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高尚品质作为激励自己洁身自好的座右铭。荷花是友谊的象征和使者。中国古代民间就有春天折梅赠远,秋天采莲怀人的传统。

徐志摩笔下出荷花淤泥而不染,美丽、高洁又超然。遵循着自然天性,她的生命是如此的舒展,自由地绽放,甚至可以“油油的在水底招摇”;而“我甘心做一条水草!”“青荇”与“水草”是对应的意象,在康河的柔波里他们是那样的美好,然而离开了这个环境,竟然就劳燕分飞了。这令人多么伤感!林徽因在1936年2月写下《记忆》,“记忆的梗上,谁不有/两三朵娉婷,披着情绪的花/无名的展开/野荷的香馥”“四面里的辽阔,如同梦/荡漾着中心彷徨的过往/不着痕迹,谁都/认识那图画,/沉在水底记忆的倒影!”

三、此榆柳非彼榆柳

了解了诗人人生梦想的失落,理解了诗里弥散的伤感气息,诗中另外两个意象“金柳”和“榆荫”也就不难把握了。在中国古典诗词里有“榆荫”这个意象,如陶渊明在《归园田居》中写道“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榆”与“余”谐音,暗示生活的富足,类似的例子还有中国饮食文化中经常说的“连年有鱼(余)”。《再别康桥》一诗中的“榆荫”意象与此文化意旨不同,它表达的是哀伤。“榆荫下的一潭”这一诗句包含了两个意象,一是拜伦潭,一是榆树。剑桥的拜伦潭区域遍植各种植物,诗人为什么单单选取了潭边的榆树?难道榆树与拜伦之间有某种特殊的关联?是的,拜伦有诗《在哈劳墓园的榆树下》(Lines Written beneath an Elm in the Churchyard of Harrow),拜伦的幼女去世就安葬于此墓园,拜伦早年常来这里,并且常常坐在榆树下。如果是这样的话,诗中的“榆荫”意象就有了哀伤之意。

与榆荫意象使用相似,诗中“金柳”这一意象也全无中国传统文化色彩。在中国传统诗词里,凡用柳树意象,都是借“柳”与“留”谐音,表达挽留和依依惜别之情。《再别康桥》一诗的第二小节:“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波光里的艳影,/在我的心头荡漾。”在中国的习俗中,迎娶新娘一般都在上午,因为伴随着旭日东升的寓意,是对越来越美好的生活的期盼。“夕阳中的新娘”,新娘与落日并置,总是不够吉祥。“波光里的艳影”一句加重了这种印象,夕阳下的光线是昏暗的,水面的波光越发黯淡;倒映水面的影像本来就给人模糊感,波光涟涟又添加了几许晃动、破碎感。其实,这诗意倒与英国文学对“柳树”意象的运用传统相符。在英国文化中,河畔的柳树因长长的柳枝垂到水面,摇摆之间会泛起点点涟漪,故而有哭泣的柳树之说。在英国文学传统中,古老的民歌里就有《柳树歌》(The Willow Song),“She hears me not,she heeds me not/Nor will she listen to me/While here I lie alone/To die beneath the willow tree.” 莎士比亚在《奥赛罗》中描写黛丝泰蒙娜(Desdamona),她在临死时也唱“柳树歌”,表达她的悲哀并暗示死亡。而在诗人的现实生活中,1928年3月林徽因与梁思成结婚了,从那一刻起洋溢着诗意、挥洒着浪漫的理想化的才女林徽因,就在他的心中死去了。取而代之的是一个美丽的象征,被回忆定格在想象中的永远的林徽因。

闻一多、徐志摩主张诗歌的“三美”,徐志摩的诗更倾向于音乐美。这与欧洲诗歌中强调音乐性不无关系。同时,中国传统诗词本有入乐之事,诗与音乐固不可分。诗人对古文颇有根底,同时在欧洲留学期间,接触了许多大家作品,特别对19世纪英国浪漫派诗人推崇备至。华兹华斯、雪莱、拜伦、济慈等人的影响在他的诗中并不少见。“云游”的象征性比喻以及由此引出抒情主人公的情感可以明显地看出徐志摩诗歌有雪莱、济慈等诗作的痕迹。

上一篇:教育类的读书笔记下一篇:教学反思第七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