汭丰中学

2024-07-08

汭丰中学

汭丰中学 篇1

汭丰中学

2013冬季学期“快乐校园”创建工作总结

为了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进一步实现我校新课改的总体目标,更好地执行国家三级课程管理政策,体现学校办学特色,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人才,促进学生个性发展,丰富校园生活。根据《汭丰中学快乐校园创建活动实施方案》,结合《班级创建工作小结》,现就快乐校园创建活动工作总结如下。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我参与、我快乐;我运动、我健康”的工作思路,实现学生快乐学习,教师快乐育人,缓解师生压力,为广大师生创造和谐快乐的教、学环境。

二、活动目标

1、通过开展创建活动,落实了学生自由主动发展理念,解放了学生,使学生释放潜能,激发情趣,张扬个性,营造了学生主动健康成长的和谐氛围。

2、通过开展创建活动,减轻了学生课业负担,调节学生学习情绪,形成学生乐学、教师乐教的和谐教学局面。

3、通过开展创建活动,切实把时间还给学生,把健康还给学生,把快乐还给学生,把能力还给学生,促进广大中学生全面和谐发展。

4、从学校特色和学生习惯出发,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因

势利导,促使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培养学生广泛的兴趣爱好,培养和发展个人特长。培养学生珍爱生命,健康生活,感受生活中的美和快乐。

5、加强校本课程与实际生活的联系,使学生养成勤于观察、乐于思考的好习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学会在艺术欣赏中陶冶情操,从总体上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三、具体内容

1、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营造快乐和谐的校园文化氛围。结合创建活动,学校进一步开展绿化、净化、美化校园活动,让学生自己动手参加教室、宣传栏、板报、作品展示窗的布置,营造具有乡校特色、体现学生特点的校园文化气息,让全体学生在活动中欣赏美、创造美、开阔视野、陶冶情操、提高实践能力。

2、加强师生礼仪建设,营造快乐和谐的校园人文环境。一是加强教师的岗位培训,提高教师服务学生的意识,为教师创造更加和谐民主的教学氛围。二是加强教师的职业道德和礼仪教育,规范教师的行为,提高教师的教育艺术,做到以理服人,以情动人。三是加强学生礼仪教育,上好每一堂礼仪课,从仪容仪表到言谈举止,一点一滴规范学生行为,使文明、和谐、融洽的气氛充满校园的角角落落。

3、校本项目:经典诵读、大众健美操一级、京剧唱脸谱、黄梅戏、武术、器乐(葫芦丝、竖笛、口风琴)。班本项目:呼拉圈、花样跳绳、腰鼓、舞蹈、快板、课本剧、红歌联唱、二人

转、小品表演、乐器合奏、小相声等。

4.丰富课余活动内容,营造快乐和谐的课余生活环境。丰富学生学校的课余活动内容,让兴趣小组活起来,让学生动起来,使学生在校学习有紧张有放松,合理调节身心。学校广泛开展了阳光体育运动,保障学生每天一小时的体育活动;广泛开展了读书、绘画、舞蹈、书法等丰富多彩的活动,积极创设利于学生全面发展的条件。学校要认真组织实施好“三个100%”(音体美课程完成率100%,课外文体活动开展率100%,课外文体活动学生参与率100%)工程。

四、收获及体会

1、指挥求新。音乐指挥是学校大课间活动的灵魂,整个大课间活动,从头至尾都置于音乐的指挥之下,为此,学校对大课间活动的主音乐、转换乐、起始语、衔接语进行创编设计,使之既符合项目的内涵,又有昂扬的朝气,对诗文与歌曲,则做到歌换曲变,文换乐变,及时设计,及时更新。

2、练赛通融。每学期,学校都要定期开展体育、艺术等活动,大课间的展演比赛活动是体艺节的中心内容,通过比赛,我们要达到每个学生都会做,每个班都达标,每个项目都有质量这一目标,充分体现“我参与、我快乐;我运动、我健康”的风尚。

3、规范统一。大众健美操和武术,必须保证整齐有力,韵律有度,活泼有序,让学生在优美的音乐声中快乐地放飞自我。增强凝聚力,加强整体联动。

4、精心训练,常抓不懈。在日常训练中采取分散学习和集中强化相结合的方法,音体教师、班主任、特长老师和指导老师以班级为单位,利用体育课、音乐课和早操以及课外活动时间耐心教会每一个动作要领,必要时每班每个项目培养四名以上的项目引领标兵,引领全班学生整体提升,整体磨合,力求整齐、统一、规范。

5、班本类项目坚持自主、灵活性原则。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特长、能力,选择班本类活动项目。项目的选材要新颖、内容要健康向上、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班级的实际情况。班级要在原有基础上力求创新、积极筹备、精心训练,常抓不懈;各班班主任老师为班本类活动项目教练和实施的第一责任人,具体负责落实。

6、上下一心,齐抓共管。为确保校本和班本课程研发与实施工作扎实开展,由分管副校长主抓,校领导蹲点包级,各班主任包班,形成学校班子成员、各班班主任、跟班教师、音乐、体育、特长教师以及科任教师齐抓共管的工作机制。

7、开展好校园系列文化活动。每周一的升旗仪式、国旗下讲话新团员的入团仪式,开学典礼、中、期末表彰等均以庄重的气氛,深深影响学生,做到形式新颖,内容充实,具有时代性和挑战性。我们还抓住凝聚着悠久历史的每一个纪念日开展文化活动。如三月份植树节活动,我校推出“五个一”活动,即出一期黑板报,种一棵树,写一句护绿标语,制一块护绿牌,做一项护

绿活动。在班主任的带领下,学生们想出了许多极具创意的标语,制作出造型不一的标语牌,让校园春意盎然。四月份清明节吴焕先烈士扫墓活动,带领七年级学生及部分优秀团员祭扫了桐溪革命烈士墓,接受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在五一节前夕的校园艺术节,同学们认真准备,精心排练,把自己的才艺充分的展示出来,把活动推向高潮。十一的冬季田径运动会和师生球类运动会。

8、开展教学与研究,构建教研文化。紧跟课改步伐,教导处采取“经验交流(班主任)、案例分析、课堂研讨、汇报课、公开课、推门课”等形式来提高教师的教学技能;用“终身学习”的理念指导、鼓励教师多读书,促进教师养成自觉读书学习的习惯;提供机会让老师走出去学习,利用专业引领这一形式指导教师的教学实践;加强落实学校教研组的指导力度,加强教师之间的对话、互动和合作;要求教师做好教学反思,让教师在自我反思中提升教学综合能力。

9、以校园文化活动为载体,开展校园文化教育活动。校园文化活动贯穿于整个学校的教育过程,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不但可以激发学生对科学艺术的兴趣,而且对他们了解社会,走向社会十分有益。所以我们以学生为主体,以活动为载体,认真组织和开展好校园文化活动。一是经典诵读,二是读书心得交流,三是演讲会,手抄报展评,四是文明班级与宿舍评比,五是校园之声等。

四、努力方向

1、校本课程开发滞后,综合实践活动流于形式。学校内涵发展离不开学校本土的文化建设,校本课程开发是个很好的载体,现在我们有开设校本课程,只是一张面孔,还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校本课程,我们要植根学校自身的发展历史和和本片区的人文地理,开发学校特色的校本课程,让学生觉得亲近、自然,这对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提高和人格塑造是非常有意义的,同时也丰富了学校的文化底蕴。

2、学校缺乏自己的特色,还没有充分发挥农村学校、川区学校、薄弱学校的潜力与优势。

总之,快乐校园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全校师生长期共同的努力,更需要各职能部门齐抓共管、同心协力发挥各自的功能,互相配合,形成合力,才能构建健康向上的和谐校园特色。我们会在今后的工作中,将继续努力,加大快乐校园建设的力度,提升校园内涵发展。

二〇一三年十二月二十六日

上一篇:民间文学艺术下一篇:《新形势下反腐倡廉的思想指针》下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