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居中学中学学校安全责任体系(精选2篇)
龙居中学中学学校安全责任体系 篇1
1 学校安全立法的原因
1.1 社会的快速发展使学校周边安全隐患增多
随着经济的发展, 教育水平的提高, 高校学生不断增多, 学校建设规模也在不断扩大。有些城市已经出现了大学城, 这些大学周边小商贩摊点, 娱乐场所等一应俱全, 但是因为没有规范的管理, 打架斗殴以及不法侵害的事件频发, 对学校的以及学生的安全产生了极大的威胁。同时校园的社会化程度不断增强, 校园中社会性质的流动人口以及车流量不断增加。加之校园周边环境治安越来越复杂, 安保水平较低, 急需安全立法。
1.2 校园内部安保人员职业素质较差
大部分校园内部的安保人员都不具备专业的安保素养。我国高校的安全管理队伍主要有校卫队、保卫科干部以及保安部组成, 其中干部大部分是由中专院校毕业、警校毕业或者部队转业干部构成, 保安通常外聘保安公司, 校卫队大多由勤工俭学的学生、保安学校毕业的人员以及校内部分流动人员构成。我国的安保人员的数量近年来不断增多, 但大都没有经过专业训练, 没有进行过职业培训, 不符合从业资格要求等。对于学校的安全保卫工作难以实现有效保证, 安全立法势在必行。
1.3 校园安保机构没有执法权限
虽然我国曾规定在高校派驻公安机构, 但这一政策并未得到贯彻落实。使得虽然部分高校确实有公安干警的存在, 但他们并没有有效地执法权, 甚至对治安管理没有处罚权, 处在一种尴尬的境地。因为执法权缺失, 学校内部盗窃、大家以及其他事件不断出现, 教师学生对安保机构满是意见, 但是安保机构面对这种情况却无能为力。
1.4 校园安全主体不能准确定位自己的责任和义务
学校的安全工作涉及面极广, 是一项系统的大工程。减少和预防校园事故的发生, 以及保障学校和学生人身安全不仅仅是学校的职责, 还是社会、政府及其有关部门以及家庭的共同的责任。但是人们却往往忽视这一重点。我国虽然出台了一系列的法律法规对学校在学生安全问题方面的责任进行了规定, 但是有关的其他主体的责任的规定却不明确, 而且规定不够全面, 政府责任方面更是如此。且安全主体的责任不明需要有效地安全立法。
2 学校在安全立法中承担的义务和责任
2.1 对学生进行适当管理的义务
对学生进行管理并不是指在有限的工作时间内你对每一个学生进行管理, 或者说对每一个学生伤害事故都能成功预见, 学校对学生的适当管理一般指校园内部。对于以学校为主体的校外活动或者户外教学活动, 学校也需要承担相应的管理任务。要对危险进行评估, 同时掌握学生的自我保护能力, 相反的情况, 学校承担责任的可能性则会降低。管理义务还包括保障学生不会受到校外人员、其他学生以及教职工的伤害。学校对于可预见伤害要采取必要的防范措施, 履行自己的管理义务。
2.2 正确对学生进行引导
学生进行户外学习或者课外活动时, 学校要教授学生充分的安全知识, 要清楚地认识到自己指导的必要性。而且还要采取一定的措施, 确保每个学生对安全知识的掌握。对于道路交通或者学校周边犯罪活动等已知的危险, 这些具有不可排除性, 学校需要对学生和家长进行一定程度的安全指导。学校仅限于在正常的教学活动期间对学生承担起安全保护的责任, 因此在教学活动终止时, 学校要及时告知家长。
2.3 保证设施和场地安全
学校需要对学校内部的场地进行定期的安全检修和维护, 使它们处于可以使用的安全状态, 当学校得知有安全隐患存在于这些场地时, 需要及时采取维护措施, 避免学生伤害事故的发生以及对学生责任的承担。除此之外, 校外学生伤害时间学校不承担责任, 如果校园内的某些问题和过失导致学生在校外受到伤害, 学校需承担相应的责任。如果学生在离学校很近的地方因为学校的某些设备、设施发生了事故, 学校需要承担相应责任, 如果安全隐患不可预见, 学校不对学生事故承担责任。
2.4 学生安全警告义务
学校有义务在学生有可能遇到危险时向学生提出安全警告。只要学校履行了警告或者告知学生安全风险的义务, 那就表示学生在活动中自愿对出现的风险承担责任。只要教职工没有在活动中人为的增加活动的风险致使学生安全受到威胁, 那么对于学生在课外活动中受到的伤害学校不会承担责任。除此之外, 学校有义务将学生想要伤害他人或自己的信息告诉受害者或者学生的监护人。
3 学校如何更好地对自己的义务和责任进行承担
3.1 将安全教育列入教学计划
要使安全教育走进课堂、走进教学、更要走进学生的头脑, 将安全教育纳入到教学计划之中, 并把其作为学生的必修课, 科学制定与安全教育有关的教学大纲, 使用规范的安全教育教材, 将安全知识教育作为教育的基础, 提高学生的安全防范意识和防范能力作为学生的教育核心, 通过课堂宣传, 分阶段对不同年级的学生开展重点安全教育, 同时在进行安全教育时要了解学生的心理状态, 从学生的实际状况出发, 将安全教育系统开展。
3.2 建立综合的校园安全管理协作机制
对学生的安全进行有效的保护, 最大限度减少和避免伤害学生事故的发生, 是社会、国家、家庭、学校的共同责任, 只有建立起综合的校园安全管理协作机制, 积极调动社会各方面的力量进行参与, 相互配合, 而不是仅仅依靠学校的微薄之力, 明确交通、公安等各个部门在学生安全方面的职责, 保证各部门共同努力, 齐抓共管, 使校园安全管理机制真正的做到和稳定, 为学生营造安全美好的教育学习环境。
3.3 安全信息进行公开
学校要提高自己对于安全事故的预警能力。学校要保证及时向学生提供安全建议, 并能够及时发布安全警报, 科学制定安全事故的预防方案, 并将工作计划进行公开。定期对校园的犯罪进行统计并进行实时发布, 这样可以增加学生对于学校安全状况的了解, 对必要的安全信息和安全知识的掌握, 在加强自身安全防范的同时参与到学校的安全建设, 同时推动了校园安全部门管理工作的推进。提高学校的安全工作的管理效率, 对各种危害校园和学生人身安全的犯罪进行有效地遏制和打击。
4 总结
学生是祖国的未来, 学生的人身安全和校园环境的安全始终是社会关注的焦点, 这是一项艰巨的工作, 学校只有明确自己的主体义务和责任, 并对自己义务和责任进行积极履行, 才能在一定程度上保证学生的安全, 为学生的学习营造良好而又安全的教育环境, 使学生在人身安全得到保证的前提下进行学习, 这也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巨大动力。
摘要:学校负有保护学生安全的责任和义务。使学校和学生之间的保护和被保护关系上升到特殊法定阶段, 这是学校承担这一责任和义务的基础。学校明确自身承担的义务是保障学生安全的关键。
关键词:学校安全立法,学校的义务,责任,措施
参考文献
[1]万华.法治思维下学校安全工作现状调查与思考[J].学校管理, 2016, (03) :24-26.
[2]申建军, 陈江毅.浅谈安全教育在高校保卫工作中的应用[J].才智, 2015, (29) :189.
[3]侯艳丽.无缝隙组织理论视域下高校安全管理研究[D].石家庄:河北科技大学, 2015.
[4]贺婧.论校园伤害事故的侵权责任[D].太原:山西财经大学, 2015.
校园事件中学校责任承担 篇2
关键词:校园侵权;民事责任;归责原则
一、校园侵权概念
校园侵权,并非法学概念,各界对此有着各种不同叫法。笔者根据《侵权责任法》第 38 条至第 40 条的规定,并结合相关的法律法规和司法解释,综合各类观点将校园侵权界定为:无民事行为能力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学生在幼儿园、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学习、生活期间,因幼儿园、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未尽到教育、管理和保护职责而受到的人身损害事件(以下将“幼儿园、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简称为“学校”)。
二、校园侵权中学校民事责任的归责原则
1.大陆法系的归责原则
(1)过错推定原则的立法例。其精神是未成年学生在校园侵权中受到伤害的,首先推定学校有主观过错,除非学校能够举证证明自己并未懈怠监督已经尽到足够的注意义务,方可借此免除责任。采用这一立法例的主要有德国、希腊、葡萄牙、日本、俄罗斯、澳门等国家和地区。
(2)过错责任原则的立法例。即学校承担民事责任的前提是存在过错,学校依过错程度承担相应的责任,没有过错则不承担责任。学校的过错由受害人举证证明。采用这一立法例的,主要有法国、比利时、卢森堡、西班牙、荷兰和我国台湾地区。
2.英美法系的归责原则
在英美法系,英国及美国判例法审理校园侵权案件适用的归责原则都是过错责任原则。英国法院认为,原则上对学校所要求的注意与对其父母亲所期望的注意是一样的。但事实上这种要求非常低。在这儿不适用严格责任,也不会发生对监督者不利的举证责任转移。监督者的责任都是根据过失原则确定的。而且,在美国也是依过错责任原则审理校园侵权案件。
三、校园侵权中学校民事责任的构成要件
关于侵权责任的构成要件,法学界存在三要件说和四要件说的争论。三要件说认为侵权责任构成要件有三要素,即过错、损害事实和因果关系。四要件说认为侵权责任构成要件有四要素,即行为违法性、损害事实、因果关系和过错。这两种学说的主要区别在于行为违法性是否应当独立作为侵权责任的构成要件之一。笔者赞同三要件说,认为违法性不是独立的责任构成要件。
四、校园侵权中学校民事责任的承担
(一)来自学校内部侵害的学校责任
1.无民事行为能力学生受到损害的学校责任
最高人民法院《人身损害赔偿解释》第 7 条第 1 款明确规定学校对于未成年学生的伤害承担过错责任,且是与过错相应的赔偿责任。《侵权责任法》第 38 条对此作了修正,规定更为严格,对于无民事行为能力的学生在学校学习生活期间受到人身损害的,学校承担过错推定责任。
2.限制民事行为能力学生受到损害的学校责任
根据《侵权责任法》第 39 条的规定,对于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学生在学校学习生活期间受到人身损害的,学校承担一般过错责任。就学校有过错的这一事实的举证责任不再实行倒置,而由被侵权人承担学校具有过错这一构成要件的举证责任。学校过错的认定采客观标准,如果学校尽到管教职责的,学校不承担赔偿责任;如果学校没有尽到管教职责的,需依法承担赔偿责任,赔偿的数额可以根据学校的过错大小确定。
(二)校外第三人伤害学生的责任
这种情形是指在校未成年学生的人身损害不是由于学校的过错而是由于校外第三人的过错行为所引起,应当由第三人承担民事责任。最高人民法院《人身损害赔偿解释》第 7 条第 2 款规定:“第三人侵权致未成年人遭受人身损害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学校、幼儿园等教育机构有过错的应当承担相应的补充赔偿责任。”《侵权责任法》第 40 条继承了此司法解释,规定对第三人伤害学生学校未尽到管理职责的承担“相应的补充责任”。第三人进入校园或者在学校组织学生外出活动期间直接造成未成年学生人身伤害,如果学校确实尽到了管理职责,也难以或不可能阻止第三人侵权,则学校不承担责任。笔者认为学校未尽管理职责承担的“相应的补充责任”可做如下理解:第一,学校承担的是补充责任,意味着学校和直接侵權的第三人之间的赔偿义务有先后之分。第二,直接侵权的第三人下落不明或无力承担赔偿责任时受害人才可以请求学校承担补充赔偿责任,学校处于责任承担的第二顺位。学校补充赔偿第三人不能赔偿的剩余部分,在第三人无法确定或没有任何资产情况下则学校要承担全部赔偿责任。第三,学校承担补充责任后有权向第三人行使追偿权。因此,学校承担了第三人赔偿责任数额不足的部分后,只对超出自己过错程度的部分对第三人享有追偿权,而不是全部追偿。如果学校对其过错范围内的赔偿责任也有追偿权,显然违背了侵权责任法中过错责任的基本精神。“相应”的责任即是指在学校与第三人间的内部责任分担中学校承担与自己过错相应的责任。
五、结语:
最近这些年,校园侵权问题日益受到重视。《侵权责任法》颁布前的法律、法规及部门规章等虽然对校园侵权有所涉及,但规定过于简单,缺乏系统性和可操作性,并存在诸多争议。笔者结合相关规定及案例论述了校园侵权的概念、归责原则、构成要件及学校民事责任的承担等问题,并对理论和实务中的争议之处提出了自己的见解,以期对复杂的校园侵权案件中准确认定学校责任有所帮助,最终达到维护学校正常的教学管理秩序,保护未成年学生合法权益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曹诗权著:《未成年人监护制度研究》,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004 年版。
[2]王成著:《侵权法》,法律出版社 2008 年版。
[3]杨立新著:《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精解》,知识产权出版社 2010 年版。
[4]张新宝著:《侵权责任法原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5 年版。
[5]罗海艳、赵晓琳著:《学生伤害事故案件认定与处理实务》,中国检察出版社 2006 年版。
[6]方益权等著:《校园侵权法律问题研究》,法律出版社 2008 年版。
[7]张驰、韩强著:《学校法律治理研究》,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2005 年版。
[8]祝铭山主编:《学生伤害赔偿纠纷》,中国法制出版社 2004 年版。
【龙居中学中学学校安全责任体系】推荐阅读:
官舟镇初级中学关于安全稳定责任体系和责任追究制度的规定05-28
龙居镇中心幼儿园班主任管理细则11-07
冷戈庄中学2010年创建平安和谐校园暨学校安全工作目标责任书05-26
城北中学安全责任书07-02
中学家长消防安全责任书06-03
镇头中学教师安全责任书05-15
中学学生安全管理责任书06-13
龙泉中学科任教师安全责任书08-22
初级中学学生安全责任书10-09
新集中学班主任安全责任书0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