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节日串词

2024-10-13

教育节日串词(通用12篇)

教育节日串词 篇1

交梨小学舞蹈

《快乐的节日》串词

男:春天在哪里,春天在那青翠的山林里。女:春天在哪里,春天在那湖水的倒影里。男:春天在哪里,春天在那小朋友的眼睛里。

女:小鸟在前面给我们带路呢?我们像许多花儿在开放,世界上有了我们就更美丽。男:小朋友们,快来呀!学着爷爷唱唱跳跳,我们会越来越健康,越来越美丽。女:在这美好的季节里,就让我们大家一起唱啊,跳啊;唱啊,跳啊。男:唱出我们的快乐!女:跳出我们的幸福!

男:亲爱的爸爸妈妈、叔叔阿姨们!女:敬爱的老师们!

合:同我们一起过这快乐的节日吧!

教育节日串词 篇2

传统的节日———积淀深厚的文化

中国的传统节日很多,每个节日都承载着丰富的人文教育资源与传统历史文化,充分抓住传统节日,做足传统文化大文章,可以让学生感受到传统文化的源远流长,了解传统文化,增强学生的民族凝聚力与自豪感,强化学生的民族精神。诸如今年的“元霄节”正值开学之初,又是正常上课时间,学校管理者可以在校园里张灯结彩,猜灯谜、闹元霄,让校园充满节日的气息与味道,让学生在欢快的节日中回忆浓浓的“年”味,感受中华传统节日的厚重与魅力。清明、端午、重阳、腊八等等,都可以成为校园教育活动的重要资源。再如“二十四节气”中国古代传统的历法,也可充分利用,给学生以文化的浸染与熏陶,诸如在“立春”日组织学生“咬春”,迎接春天的到来等等。

主题的节日———实施教育的方式

以主题活动营造“节日”文化,集中对学生进行价值的引领,不仅可以丰富活动的内涵,而且可以强化学生的意识,让主题活动变得更加富有意义。学校在组织安排校园教育活动时,可以着力打造主题活动日,使教育活动系列化、常规化。诸如某校每年以读书、体育、科技、艺术为主题,形成了特色鲜明的主题节日:“书海扬帆———读书节;五环纷呈———体育节;未来之光———科技节;七彩缤纷——艺术节”,四大“节日”教育主题突出,彰显素质教育理念,引导学生全面发展,同时,也丰富了校园文化内涵,让教育变得精彩而厚重。

趣味的节日———张扬童年的幸福

孩子终归是孩子,身处学校的未成年孩子,他们不仅需要常规课堂教学,更需要富有童真童趣的活动,校园定期举办富有童真童趣的节日,让孩子尽情地释放童真,享受教育的幸福,对孩子的成长与发展更具意义,也将成为孩子们校园生活中印象深刻的记忆。其实,学校管理者只要不忘童心,只要有创意,教育的精彩就会无处不在。北京十一学校的“泼水节”,孩子们在“节日”里泼洒幸福之水、友谊之水、希望之水、健康之水、幸福之水……以水增进情谊,拉近感情,放飞梦想。本地一所学校每年都有“饺子节”,全校一千多名学生集体包饺子,包出生活的体验,包出家的温馨,包出集体的友谊。北京人大附小的“多彩泡泡节”,学生们在校园里自由地吹出七彩的泡泡,或大,或小,或连,或串,吹出欢乐,吹出自由,吹出了教育的幸福。《窗边的小豆豆》一书中小林校长所设计的“捉鬼节”,让学生在“捉鬼”的过程中认识科学,锻炼胆量,收获经历,增长见识。凡此种种,这些“节日”或许“教育”的标签不甚明显,但是,给予学生的体验却绝对是终生难忘的,而学生从中的收获也绝非书本纸页所能比拟的,更为重要的是,学生在这样的“节日”中收获了前所未有的幸福与快乐。

校园的节日———体验仪式的庄重

奏响节日教育五部曲 篇3

一、引子:方案的设计——为节日活动撑起坚强的支柱

幼儿园节日活动强调教师、家长与幼儿的共同参与和探究,教师的组织、引导与幼儿的体验感受同样重要。因为,如果没有教师的敏锐眼光与对孩子们发展水平的了解,教师就不可能及时捕捉到节日教育的主题;如果没有对节日主题活动的预估计划,教师就很难为幼儿提前准备丰富的活动材料;如果没有教师对整个节日主题的整体构想,就不会有内容丰富且对幼儿发展有益的系列活动。因此,在开展每次节日活动前,教师们都会在贴近幼儿生活、激发幼儿活动的基础上设计节日活动方案,为节日活动的开展撑起坚强的支柱,促使幼儿获得积极、主动地发展。在设计节日主题活动时,教师们充分利用社会教育、家庭教育的资源和优势,园内园外相结合,使幼儿广泛接触社会,贴近生活,从中获得鲜明的感受。对于不同的年龄段幼儿,由于其身心发展规律不同,教师们在方案中所设定的目标也有所侧重,比如:小班侧重于节日氛围和典型活动的参与、感知;中班侧重于节日内涵的体验与理解;大班则侧重于幼儿自己对节日的展现和创造。各年龄段的基本走向是:感知——意义——创造。

二、前奏:环境——为创设节日氛围插上隐形的翅膀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指出:“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发展。”创设与节日相适应的幼儿园及班级环境,可以让幼儿在浓郁的节日氛围中,耳濡目染地受到熏陶,感受不同节日的特点及其传递出来的文化魅力。我们将环境作为节日教育的一个前奏,孩子们伴随着节日主题的开展,一起动手布置节日环境,让节日风俗在我们的环境中展现,实现环境的教育影响作用。

元宵节是我国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元宵节,赏花灯,猜灯谜”则是许多地区经久不衰的主旋律。孩子们从网络、电视上目睹了赏花灯时热闹的场面后都很兴奋,他们惊叹于各色花灯的精美,惊叹于猜中灯谜时场面的兴奋。于是我们紧随孩子的兴趣组织了“和爸爸妈妈做花灯”活动,鼓励家长和孩子亲自动手合作制作花灯,并将孩子们亲手参与制作的花灯装点在活动室内。一个个花灯下面还悬挂着很多有趣的灯谜,活动室内立刻就营造出了一种热闹喧腾的节日氛围,节日的习俗犹如插上了隐形的翅膀,跃然进入孩子的眼界,在孩子的世界中熠熠生辉。

三、序曲:集体教学——为节日文化传播丰富的内涵

我们将节日教育巧妙地融入到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领域的集体教学活动中,并按照时间的顺序,制定了符合幼儿特点的节日教育活动计划,以促使节日活动走上系统化和常规化的轨道。集体教学活动就如同曲子的序曲部分,其使命在于综合地叙述节日主题中的重要关键活动,奏出节日教育的主旋律。它是节日主题的缩影,当一个个节日到来之前,我们就通过集体教学活动这个主阵地,把有利于幼儿健康成长,能够促进情感体验的相关节日内容请进活动室,将节日的由来向孩子娓娓道来,将节日的内涵与孩子轻轻唱诵,让教学活动和文化内涵在这里融为一体,从而更有效地引导孩子进入节日活动的体验之旅。

在端午节主题中,为了让孩子更好地了解端午节的来历,我们借助综合活动“话说端午节”,带孩子走进了屈原的故事中,并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筛选出与端午节相关的节日文化习俗。这一综合活动为随后的各类教育活动拉开了序幕。孩子们在综合了解了端午节的习俗之后,在紧接而来的美工“制作香囊”、体育“赛龙舟”、社会“包粽子”等活动中,他们能够轻松地说出这些习俗的由来,并以极大的热情去感受体验这些代代传承的习俗。

四、高潮:家园亲子活动——为节日活动添注无限的活力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也是幼儿园教育活动的宝贵资源。《纲要》指出:“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并积极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因此,在每一个节日教育活动设计中,我们都会根据各年龄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实际情况,充分利用家长资源,开展形式多样的家园亲子活动,为节日活动添注无限的活力。

八月十五月儿明,月饼圆圆甜又香。中秋节我们开展了“亲子赏月联欢晚会”,晚会上,孩子们演唱的欢乐歌声、家长与孩子表演的有趣小品、老师们表演的曼妙舞蹈,让晚会上空的歌声不断、笑声不停、掌声此起彼伏,孩子们还用绘画、手工作品表现对迷人的月亮宫殿的想象和向往,与家长、同伴共同品尝月饼、水果的甜美芳香,好一幅“欢欢喜喜迎中秋,高高兴兴庆团圆”的快乐场面。

“三八”妇女节,我们开展“亲亲好妈妈”主题活动,老师们带领孩子们用自己的小手为妈妈做一件礼物,把一个大皮球揣在怀里一天体验妈妈孕育宝宝的艰难,把妈妈请到幼儿园里来,为妈妈表演精彩的节目、给妈妈画一幅画像、喂妈妈吃一块甜美的点心、对妈妈说一句节日祝语、唱一首《感恩的心》……看到孩子们长大懂事,感受着孩子用自己的方式表达浓浓的爱,妈妈的笑容里饱含着幸福的泪水。

父亲节,一向繁忙没有更多时间陪伴孩子的爸爸们被老师悄悄请到幼儿园来,坐在孩子身边,听着宝贝们在同伴面前交流“夸夸咱老爸”的话题,爸爸们更加意识到自己在孩子心目中的重要位置及在孩子成长过程中不可替代的作用。

敬老爱老,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每年重阳节,孩子们都请爷爷、奶奶和外公、外婆到幼儿园里来,和他们一起过节。孩子们给老人们唱歌、给老人们敬上一杯茶、喂他们吃一块重阳糕、和他们一起用树叶做一幅画、拉着老人们的手一起爬上南山,登高望远……“祖孙情,重阳乐”,尽享天伦之乐的老人们心中比重阳糕还甜许多。

通过一系列节日亲子活动的开展,让我们更深切地认识到:节日活动的体验只有借助家长这一教育资源宝藏,才能让孩子充分在活动中去体验,使节日的意义获得更生动具体的展现。

五、尾声:区角游戏——为节日活动开辟生活化的空间

在节日主题中,随着节日活动的逐一展开,孩子们不断地了解节日,感受节日,当节日逐渐落下帷幕的时候,各种节日的体验还犹如余音未了,让人回味无穷。节日过去了,难道就让这些博大精深的文化习俗和民族精神就此嘎然中止吗?不,我们知道,区角游戏是幼儿园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幼儿的身心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是孩子社会生活的缩影,于是,我们就有意识地将节日活动中的一些内容渗透到区角游戏中,孩子们在游戏中动手、动口、动脑,更进一步地了解节日知识和文化习俗,节日的内涵在此延伸、盘旋。

春节作为我国的传统节日有着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节日习俗,其中有许多节日元素都可以在区角中得以展现:当孩子们借助集体教学及实践活动深入地认识了春节习俗后,意犹未尽的他们渴望将他们的知识点付之于生活实践中。于是孩子们在区角游戏中开展了“红彤彤的年”这个主题活动,他们在“美食店”开展了“包饺子”活动,在美工区开展了“剪窗花”、“卷鞭炮”活动,在娃娃家开展了“拜年”活动,在表演区开展了“我要上春晚”活动等等,孩子们用自己的方式在这个小社会中体验着春节的传统习俗和文化。

当我们走进孩子的区角游戏中时,我们发现节日虽然已经流逝,但是节日的习俗却如袅袅余音般渗入孩子的生活。

新教育串词定稿 篇4

主持人出场,敬礼

开场部分

女1:四月相约春犹在女2:羊角花开故人来

男1:喜叹春光无限好

男2:共话教育笑颜开

女1: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

男1:亲爱的老师、同学们

合:大家下午好!

女2:“新生北川,魅力无限”,今天,我们永昌小学宾朋远至,迎来了新教育团队以及来自贵州、重庆、成都等全国各地的专家和老师,让我们以热情的问好欢迎他们的到来。

男2:“将快乐进行到底,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是我们神圣的使命,今天,来自新教育团队的领导、专家和各地的老师们的光临指导,将推动着我校各项工作更上一个新的台阶,让我们把感谢的掌声送给他们。

女1:敬爱的新教育专家团队的老师们,你们知道吗?伴着春来的脚步,我们一直盼望着今天的重逢,因为四年前,正是有了你们,我们才看到了希望和未来;

男1:亲爱的追寻新教育足迹的老师们,你们知道吗?和着花开的声音,我们一直等待着今天的相聚,因为今天的相聚是心与心的沟通和

1交流,会让我们更感新教育带来的幸福!

女2:“人间四月天,春色溢满园”,在这个春天,我们相约,我们要将欢迎和感谢送给你们,请随六年级的同学们一起走进原创诗歌朗诵——《相约春天》。

节目串词1—《快乐与经典同行》

女1:相约春天,在这个春天,我们约定,热爱生命,相信岁月,相信未来,永远向着明亮那方!

男1:是啊!向着明亮那方,明亮那方寄托着我们少年儿童对快乐学习的向往!我们希望,在我们学习的路上,与快乐同行。下面请围观集体舞与经典诵读相结合的特色展演——《快乐与经典在一起》

节目串词2—《龟兔赛跑》

女2:谢谢同学们的精彩展演!从舞动的折扇里,从翻飞的竹简上,从跳跃的毛笔中,我们都感受到了中华五千年灿烂的文化在同学们快乐的舞姿里流动。

男2:是啊!中华源远流长的经典,是我们快乐学习中底蕴最深厚的部分,金色童年的时光,我们与中华经典在一起,我们与快乐同行。我们快乐地学唐诗,快乐地晨诵,快乐地阅读,快乐地学英语。女2:没错,英语可重要啦!英语是通往世界的桥梁,说一口流利的英语是走向成功人生不可或缺的能力。我们学校特别重视英语教学,亲爱的老师们总是变着方儿让同学们爱上英语。如今,英语教学已成为我们学校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下面请欣赏五三班同学表演的英语儿童剧《龟兔赛跑》。

节目串词3—《唐诗里的春天》

女1:谢谢五三班同学们的精彩表演。《龟兔赛跑》这个故事我们很早就知道了,真可谓是“老故事”“乐学法”,这个故事今天被五三班的同学用英语这样一表演,我们更觉得故事寓意的深刻!

男1:“骄傲使人落后”,《龟兔赛跑》中的兔子教会我们人不能骄傲,更多的书籍则教会我们如何做人。“德艺永昌,晓学博爱”,同学们,在我们的校训中,将“德”字放在首位,可见在我们快乐求知的遥遥路上,我们的“思想道德”是多么的重要啊!

女1:是的,发人深省的英语剧之后,我们要请大家欣赏四年级的诗歌舞表演——《唐诗里的春天》!

节目串词4—《丑小鸭》

男2:是的,春天是美丽的,正如唐诗里描写的那样,那绵绵细雨,那绿柳嫩芽,那落红片片,该是怎样的一番美景啊!

女2:诶(éⅰ),×××,在中华民族璀璨的文化宝石中,唐诗尤其光彩夺目,所以在我很小的时候,妈妈就给我买来了《唐诗三百首》,要求我背诵学习。虽然觉得有趣,但背久了也确实觉得乏味。可今天看见同学们这样学唐诗,觉得真是快乐呀!

男2:当然,今日可不比往时,现在的我们沐浴在新教育的春风中,“过的是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所谓幸福,首先得快乐。这不,新教育实验中的“构建书香校园”行动,就为我们搭建了一个快乐的舞台。

女2:是啊,徜徉在书海里,我们被一个又一个主人公感动、激励。其中,我最爱的还是那只可爱的丑小鸭。请欣赏五年级的同学们为我们带来的童话剧——《丑小鸭》

节目串词5—《军体拳》

男1:谢谢五年级同学们的精彩表演。故事中,丑小鸭熬过孤独的严冬,最终迎来了温暖的春天,变成了美丽的天鹅。这不禁让我想起了我们的经历。2008年5月12日,我们遭受了突如其来的特大地震,倾刻间,我们的家园、学校化为乌有。然而,地震无情人有情,地震后,我们得到了总装备部·63820部队解放军叔叔的深切关爱,于2008年5月28日复课,重返校园学习,从那天起,我们的学校有了“八一帐篷学校”的名字。这不正是经历苦难迎来春天吗?

男2:是的,2008年9月3日,更是个让人难以忘怀的日子。那天,我们的学校被列为少年军校,并举行了挂牌授旗仪式。从2008年5月至2010年8月,两年多的时间里,我们沐浴着部队的关爱学习生活,和解放军叔叔们在一起,感受到了中国军人的伟大,心里充满了崇拜。

男1:接下来,五年级的男同学们会为大家表演军体拳,其间,我校的书画爱好同学将在陈铁军老师、朱贵平老师的带领下,进行现场书画展示,让我们掌声欢迎他们。

节目串词6——《尔玛伊萨》

女1:真是太精彩了!五年级男同学们表演的军体拳气宇不凡,一展了我校少年军校的风采。

女2:恩,没错。如果说军体拳带给大家的是刚劲有力,那接下来要表演的这个舞蹈将带给大家的则是热情欢快。

女1:哦,什么舞蹈呢?

女2:在回答你的问题之前,我先考考你吧?你知道我们的羌族是一个怎样的民族吗?

女1:当然知道。羌族,是一个十分古老的民族,我们的人民热情而

豪放。对吗?

女2:恩,你只说对了一半儿,我们的羌族还被称为云朵上的民族。我们的祖先长年生活在高耸入云的大山区,与蓝天白云为伴,与鸟兽虫鱼为伍,所以我们的民族也是善良淳朴的民族。接下来要请大家欣赏的舞蹈——《尔玛伊萨》,展示的就是羌族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画面。

节目串词7—《锅庄互动表演》

女2:羌山的山,羌山的水,如情似梦羌山美。从独具魅力的羌族舞蹈中,我们仿佛看到了古老的羌人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恬静生活。男2:羌山的冬,羌山的夏,羌山四季美如画。从与国宝熊猫共舞的优美舞姿里,我们看到了善良的羌人保护大自然,与动物们和谐相处的执着、淳朴。

男1:亲爱的老师、同学们,今天,我们跳尔玛伊萨的同学们还肩负着光荣的使命,那就是陪大家一块儿跳锅庄。

女1:是的,锅庄是我们羌族人在节日庆典、婚嫁和劳动之余必不可少的活动,它传达的是我们羌族人的心情。我们羌人跳起锅庄来,常常通宵达旦,气氛热烈。

男1:接下来,就请我们美丽的羌家小姑娘先为大家跳上一段锅庄,然后来到你们的身边伴你们一起跳起来,你们说好吗?

女2:好,接下来就请大家跳起欢快的锅庄,将我们的祝愿融入欢快的舞步,共同祝愿

合:新教育实验的明天更加美好,伟大的祖国更加繁荣昌盛!

活动在锅庄互动中结束:

女1:手拉手,你我会心微笑!

男1:心贴心,你我真心交流!

女2: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

男2:亲爱的老师,同学们

女1:让新教育的思想沐浴我们

男1:让晨诵的雨露滋润我们;

女2:让午读的阳光照耀我们;

男2:让暮省的和风吹拂我们;

合: 让我们一同奔向新教育实验的明亮那方!享受幸福完整的教育

生活!永昌小学新教育文艺展演到此结束,再见!(挥手)

小议节日教育活动 篇5

长久以来,幼儿园的节日教育活动一直呈现出“节日到,真热闹;节日过,一边丢”的状态。热闹的是层出不穷的形式、花样,丢却的则往往是节日中承载、蕴涵着的丰富、积极的教育意义。细究下来,原因大致有三种:

1、教育时机的丢失

节日前幼儿的心理期待和物质准备常是积累体验、萌发情感、丰富知识的良好时机。遗憾的是,老师们常忽视此环节的组织工作而着力于节日当天的设计安排。于是导致了孩子们面对节日的临近浑然不知、漠不关心,身临突如其来的庆祝活动又始料不及、不知所措。最终,兴奋与抑制失衡。如此种种,幼儿很难在活动中获得认知的发展,产生情感的共鸣,难怪“节日过,一边丢”了

2、教育模式的局限

不少节日教育定格为一种室内综合活动:创设情境,烘托节日氛围;观看录相片段,丰富幼儿知识;教师小结谈话,激发幼儿的情感……整个模式是封闭的,偶有的`“开放”也是封闭模式之中的开放,本身就是局限的。节日是全社会的节日,全世界的节日。即节日教育,走出幼儿园、走向生活,来面对社会,关注环境、人群的变化,综合媒体信息去感受和思索。幼儿在与社会的互动之中获得的是对节日的全方位、立体的认识,一定会产生许多不一般的感受和体验,比起前者矫揉造作的情感体验,必定深刻了许多。

3、教育目标的浅近

大多节日教育活动目标不外乎三个――关于认知:X月X日X节,节日的来历等;关于情感:培养(或激发)幼儿的XX情感;关于社会性:共享节日的快乐,学会关心、关注等。同一个节日,年年庆祝,内容相同,形式相似,其教育效果也就可想而知了。因此,教育的目标、要求必须体现出渐进和更新,这样,才有利于幼儿知识结构的建构,有利于幼儿更高级情感的培养和发展。在目标导向中,认知方面要由被动习得向主动探索转化;在情感上要由重视“接受领悟”的口头表述向“积极感受”的切实体验过渡;社会性发展方面要从人为创设情境,逐步过渡到在自然环境、情境中练习、表达、交流。

我们的节日教育活动总结 篇6

一是组织开展“我们的节日”中华经典诵读活动。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围绕中秋节团圆主题,组织引导学生学习、诵读以中秋节和勤俭节约为主要内容的中华经典和红色经典,发挥经典篇目在提升学生人文素养、陶冶高尚道德情操方面的重要作用。

二是组织开展“节日小报”创作活动。结合勤俭节约主题教育,组织引导学生制作以中秋节和勤俭节约为主要内容的手抄报或电子小报,进一步加深学生对传统节日习俗和勤俭节约文化的认识了解,进一步增进民族自豪感,进一步增强勤俭节约意识。

教育节日串词 篇7

幼儿园作为孩子学校生活的第一个阶段,对孩子日后发展可谓影响深远。在这样一个极其重要的成长阶段中,学校教育需要教给孩子什么就值得民众认真思考。根据心理学理论,学前阶段的孩子既处于对父母的依赖阶段,也处于基本是非和价值观念的形成阶段。学前教育也应以此为切入点,设计种种亲子活动,依靠家庭和学校双方的力量,促进孩子健康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然而,正所谓“过犹不及”, 一些幼儿园似乎只认识到了亲子教育的重要性,于是一再设计各种需要大人、小孩共同参与的亲子活动。结果到头来,许多任务幼儿园阶段的孩子根本不可能完成,于是只好由家长来替代孩子完成。原本属于孩子的手工、实践等任务,逐渐变成了大人们作业。这样的亲子教育显然有名无实。

从表面看,小孩子的作业累坏家长是幼儿园为增进亲子关系而有意设计的,但从深层次看,这是学前教育者对幼教教育方法认识不清的表现,该教给学生什么、教到哪种程度等等其实并没有理清楚,于是教育过程中就很容易走极端。学前教育阶段提倡孩子多动手、多动脑,于是幼儿园就无限制地塞给孩子和家长大量的实践性作业,美其名曰是亲子活动,但实际上只是为了遮掩自身教育目标定位不清所带来的诸多尴尬。

节日教育中的家园互动策略 篇8

一、建立良好的家园互动关系,调动家长的积极性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并积极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幼儿园教育与家庭教育优势互补,有利于教育资源的利用,所以,在传统节日教育中要建立良好的家园互动关系。

(一)以平等的态度帮助家长建立主人翁意识

家园合作首先要求合作的双方即幼儿园教师和家长要有平等的态度。教师与家长一样都是儿童教育的主体,相互间是合作伙伴,共同的目标是促进幼儿发展。教师要激发他们积极合作的态度。心理学家表明,家长合作的态度取决于合作是否满足他们在教育孩子方面的需要。当幼儿园满足了家长的合理需求事,家长合作的愿望和热情会更高,态度也会更积极。如,在开展“尊老爱幼”春节家园互动活动中,我们以调查中获得的数据和鲜活的家庭案例为主要内容,向家长发出开展“尊老爱幼”春节家园互动的活动倡议,并通过家长会和各种访谈形式向家长宣传活动的主旨。因为活动的开展满足家长教育孩子的内在需求,家长合作的愿望和热情高涨,积极主动地与幼儿园互动,取得良好的实效。

(二)建立家园双方共通的渠道

在活动中双方共同创设沟通的渠道,有效地开展家园互动教育活动。充分发挥家长的教育资源作用,支持幼儿的教育活动。如:“劳动真光荣——五一家园互动”活动时,我们在和幼儿谈话、交流的活动中发现由于独生子女在家庭中的特殊地位和家长对劳动观念的偏颇,使幼儿对成人的劳动不理解,不能体会劳动的艰辛、不尊重劳动者、不珍惜劳动成果、缺乏必要的生活自理能力和劳动能力等,以至出现当老师说“爸爸妈妈上班很辛苦,你要关心爸爸妈妈,为爸爸妈妈做些事”时,幼儿竟回答:“爸爸上班一点都不辛苦,爸爸上班就是打电脑、喝茶、在办公室走来走去。”因此,我们根据纲要的精神及中班幼儿的年龄特点、能力水平制订了中班“叔叔阿姨本领大”活动方案。制订这一方案以后,我们发现要让孩子充分了解自己的爸爸、妈妈的劳动,那就需要让孩子自己去观察、自己去体会,靠老师在课堂上介绍孩子不单不感兴趣,而且还产生厌倦感,于是,我们就开展了以“请进来、走出去”的系列活动,充分利用家长资源,让家长做一次“老师”亲自给孩子讲课,体验和孩子互动的情景。在活动中孩子可以随意地向医生阿姨询问自己想知道或好奇的问题,知道了医生不是只会给别人打针、或是开刀,医生有许多本领。通过活动,幼儿对医生这一职业不会产生畏惧感,同时也为角色游戏《医院》上了一节生动的模拟课。

二、提供适宜学习与发展的课程内容和教育策略

探索幼儿社会技能发展特点、规律为基点,以寻求和提供幼儿社会性的适宜教育,培养幼儿社会技能,促进全面和谐发展。教师如何在活动中以幼儿社会技能的发展状况为依据,为幼儿提供适宜学习与发展的课程内容和教育策略、有效促进幼儿社会技能充分发展呢?以下我结合中班主题《好吃好玩在漳州》谈谈如何通过多种渠道,发挥家园的互动作用,取得的成效。

(一)为孩子架设社会实践体验的桥梁

“教育来源于生活”,拓展幼儿的生活范围,感受多样化的生活现实。关注社区、成人的活动,引导幼儿了解社会生活。结合“国庆”我们开展了“爱家乡”主题活动《好吃好玩在漳州》。活动前幼儿必须有一些知识准备,而这些仅靠幼儿园说教是不能满足幼儿的,需要家长带幼儿走向广阔的生活空间,以获得感性的知识,因此,家长给孩子的知识和经验的铺垫是很重要的。活动前我们召开了家长会,引导家长利用国庆长假,带幼儿一起去品尝漳州的特色小吃,游玩漳州的名胜,从而对漳州有初步的了解,激发幼儿爱家乡的情感。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幼儿通过观察人们的劳动,不仅了解了小吃的名称,制作材料与制作方法等,而且感受他们的勤劳与智慧,知道他们的劳动不仅创造了财富,还为我们漳州人民争了光。从中也能体会到他们劳动的辛苦,懂得从小要爱惜粮食。结合主题我们设计了一张互动表,让幼儿把自己的收获通过绘画或符号的形式记录下来,与同伴一同交流分享。

(二)为孩子架设社会性情感体验的桥梁

社会性情感在形成幼儿良好习惯中是一个重要的动力机制,是行动的前提。良好的社会行为的形成是需要情感引发和触动的。因此,老师要“动之以情”,引导幼儿“情之带行”。为了让孩子更深入地体验和促进孩子对家乡小吃的探究热情,我们采用“小分队活动”这种形式,真正为孩子创设“实践场”还有和同伴交往互动的机会,让孩子在自然常态下学会怎样当小主人,怎样当个小客人……促进孩子社会性能力的发展。

1.情景表演,丰富孩子的社会性技能

如:情景表演:做客,从中老师了解到幼儿的已有经验,以便更好地指导他们,通过活动丰富他们的经验和提高孩子的社会性技能,为后面的“家庭小分队”活动做好铺垫。

2.形象表征,规范孩子的行为

从幼儿的语言出发,运用形象的绘画表征,帮助幼儿整理相应的方法与途径。幼儿仍处于形象记忆的阶段,当他们在讲述自己应该怎么做时,往往只是说说而已,很快就遗忘了。那怎样再现幼儿所说的行为规则让其印象深刻,从而规范自己的行为呢?我们通过幼儿绘画形式来展示幼儿根据自己的行为所制定的规则。如:为了让幼儿在小分队活动中,能真正做个“热情的小主人”和“文明的小客人”,我们与幼儿一同设计一组“会说话的符号”——“做客”规则:画个嘴巴,表示要讲文明;画个玩具,表示要与同伴分享;画个小手,表示小手真能干,自己动手制作小吃等,来提醒大家。

3.多途径教学形式与内容,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在确定主题后,我们以探究性活动的教学思路为依据,通过多种途径与方法选择教学的具体内容,使五大领域内容都能平衡,同时也是幼儿认知、情感、能力等方面的需要,组织丰富多彩的游戏活动,调动幼儿学习的积极主动性。如:结合区域活动让幼儿制作各种各样的小吃(如:用硬纸板剪成一个圆圈,把皱纹纸搓成条状像蚊香一样一圈一圈绕在纸板上,做手抓面;用咖啡色蜡光纸和旧报纸卷起来做五香等);并结合主题布置墙饰《美食城》,让幼儿参与环境的布置,让环境会“说话”,促进活动的开展。在角色游戏中开设“漳州小吃店”,让幼儿在游戏中,模仿和体验生活。并把幼儿制作的各种小吃投放到角色游戏中,琳琅满目的食品让人应接不暇,充分调动孩子们游戏的兴趣。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漳州的小吃,他们还亲自当设计师,设计了各种各样的宣传海报。

(三)为孩子架设社会认知向社会行为转化的桥梁

孩子的社会技能培养要融与他们的实际生活和学习,在幼儿的意识和行为上培养良好的习惯单靠一次教学活动是不够的,更主要的是要为幼儿提供真正的实践场,使孩子将行为意识实施到实际生活中去,最终转化为幼儿的行为习惯。如:在主题活动中,我们以“家庭小分队”的形式为幼儿提供实践场。活动由家长来组织策划,充分发挥家长的主导作用,从确定小队长—自由分组—确定时间与制作小吃内容—家长的分工等一系列活动都是家长们与幼儿商讨确定的,老师只是活动的发起者和参与者。在各个分队中,幼儿都能争当“热情的小主人,文明的小客人”,认真地参与小吃的制作,与同伴友好相处,会将自己制作的第一份小吃请爸爸妈妈、老师品尝,赢得家长的连连夸赞,一旁的我们也被这一幕浓浓的亲情所感动。在这次活动中,不仅激发了幼儿爱家乡的情感,更多的是让幼儿在活动中学会关爱长辈与同伴,能与同伴友好相处,分享快乐,提高幼儿的社会意识,增强孩子的动手能力和自信心。

三、统整各方资源形成教育合力

充分利用自然环境和社区的教育资源,扩大幼儿生活和学习的空间。在主题活动中我们引导幼儿,利用周末和爸爸妈妈组成一队小吃特搜队,去搜索社区的小吃店。通过此活动,促进幼儿社会交往能力的发展并初步学会统计。活动前,幼儿给自己的小吃特搜队取名字;活动中,幼儿仔细观察,积极大胆地与阿姨交流,并做好记录;活动后,根据自己的记录做好统计和评价等。

一个节日纪念日主题教育 篇9

中国传统节日,凝结着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和民族情感,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文化血脉和思想精华,并成为了维系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和社会和谐的重要精神纽带。为引导广大小学生进一步了解和感受中华传统节日文化,更好地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美德,特在小学生中开展传统节日活动,“民族的才是世界的“,旨在提高广大小学生的爱国意识,增强民族自豪感。

适宜在小学生中开展的节日、纪念日有:元旦、春节(农历正月初一)、元宵节(农历正月十五)、清明、劳动节、青年节、端午节、儿童节、中秋节(农历八月十五)等等。

中学生感恩教育活动主持人串词 篇10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尊贵的各位来宾,亲爱的同学们,大家早上好:

感恩是六月的一束金色的阳光,普照到你我的身上,我们要感念父母生养抚育我之恩;感念师长启我懵懂,导我入真理之恩;感念祖国供养滋润我身体之恩。同时我们也要感念xx市xx区领导对教育事业的眷注之恩,有请××领导隆重登场,为我们致辞。掌声有请!

2.引出校领导

让我们用掌声再一次对区领导的讲话表示感谢!区领导语重心长的讲话道出了xx区政府对教育的关心,说出了xx区教育局对金华中学的关注,金华中学的创建与发展离不开开拓者朱国文校长的高瞻远瞩和精心付出,下面有请朱国文校长讲话,掌声有请!

3.师生对白

4.开场

六月的阳光携着感恩,点亮了人生的梦想。

六月的月光和着感恩,协奏出命运的交响。

短短五年间,金华中学生命化教育之光已然在黑土地上闪亮。

在生命化教育的情境中涌现了无数的“感激父母养育恩、感恩老师教育情”的先进事迹。

弹指一挥间,金华中学责任感教育之火已然在黎明城中点燃。

在责任感观念的熏陶中培育了无数的“感恩祖国培育我、感恩行动就看我”的莘莘学子。

三年来,十大孝子的评选让每一颗善良的心在生命的感恩中润泽更加丰盈。

四年中,朝来暮往的呵护让每一滴心底的泪在感恩的浸染中生成真实感动。

五年来,做有责任感的金华人让每一个生命在感恩中充满圣洁的真爱!

鸡西市xx区“毕业一课”“让生命充满爱——呼唤感恩主题活动”现在开始!

让感恩薪火相传

让至爱永远绵延。

让我们一起点燃爱的圣火!

5.感恩父母养育到感恩老师教育我呼唤感恩中我们的心与父母贴在了一起,感受到了家的温暖,亲爱的同学们,你们想过没有,一天的24小时中有近一半的时间你是与老师度过的,另一半的时间大多数都是在睡梦中渡过的,如果把社会比作一个大家庭的话,那么老师就是你的第二个父亲、母亲!有请——(未定)

6.感恩教师过渡到尊师楷模颁奖

四年的生活中,在我们的身边涌现出许多像诗歌(演讲、故事)中所写到的那样尊敬感恩自己的老师的学生,在他们的心目中老师真的是像园丁,在呵护着含苞欲放的花朵,老师真的像蜡烛,点燃自己,照亮学生。在众多尊敬老师的同学中,我们评选出了所有毕业学年老师心目中的“尊师楷模”(三名学生)

7.为领导老师献花

我们难忘虽然依然年轻但已年过半百的崔英姬老师朝夕相伴而劳碌的身影、我们难忘姜红燕老师不顾自己孩子的学习而全身心的投入到班级管理和教学之中,我们难忘余云燕老师放下自己钟爱的班级而接下了同学们所说的烫手的山芋,我们难忘孙福红老师因为眼睛患病在去北京医治的列车上还关心着自己的学生,我们难忘毕业学年的所有老师倾心的付出与全身心的爱,我们还难忘学校各级领导对毕业学年四年的的关爱。

8.师生互动,初四全体毕业生行谢师礼

有人说,师恩如山,因为高山巍巍,使人崇敬。我们要说,师恩似海,因为大海浩瀚,无法估量。在这里,我们用千言万语也表达不尽对您的情意,让我们深深鞠上一躬,真诚地道一声

9.领导老师致辞

同学们,四年的校园生活,我们的老师付出了辛勤的汗水,倾注了真挚的情感。如今,自己的学生要踏上新的征程,他们的心中有着无限的喜悦与嘱托。

10.赠毕业贺书雨伞

别后,漫长的岁月,您的声音,常在我们耳畔响起;您的身影,常在我们眼前浮现;您的教诲,常驻我们的心田……(老师下)一纸贺书,送上真诚的祝福;一把雨伞,饱含深情,在你今后的征途中,金华永远为你遮风挡雨。

11.毕业生宣誓

同学们,是鲜花总会开放,是雄鹰必要搏击长空。今天,让我们站在金华的校园里庄严宣誓:

12.结束语:

我们在感恩父母中感动、感动中渡过了一段段充实的时光。

我们在感恩老师中感染,感染中收获了一缕缕温暖的阳光。

我们在感恩祖国中激昂,激昂中放飞了一个个心中的梦想。

我们在盘点感恩父母中感受到爱的阳光普照到每一座心房。

我们在同上毕业一课中感觉着爱的暖流荡漾在中尽情流淌。

我们在演绎花季舞剧中聆听着爱的生命主旋在心空中交响。

我们让生命在感恩中充满爱,这是一曲感恩之歌的回放。

我们让生命在感恩中充满爱,这是一束生命之光的点亮。

今天,爱的演绎与交响让我们感受了恩泽的力量!

此时,爱的互动与润泽让我们梳理了情感的迷茫!

此刻,爱的付出与回报让我们发现了感恩在生长!

我们的生命中不能没有真爱,真爱是感恩的行为广场。

我们的真爱中不能没有感恩,感恩是至爱的真情昂扬。

小学英语中的节日文化教育 篇11

【关键词】节日 文化 教育

英语是一门学科,也是一门语言,它具有一定的国际性。因此小学英语教学在促使学生学习和掌握英语基础语言知识的同时,也应对学生进行英语相关文化知识的教育,让学生对英语的语言环境、英语的起源、英语的运用等有一个初步的认识。这对于帮助学生提高对英语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理解和运用英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渗透西方节日文化,是顺应世界文化发展的需要,更是适应学生发展的需要。

一、与时俱进的时代发展需要

1.当今是一个经济全球化发展的时代,同时也是一个多元化文化相互融合的时代。学会一门语言,首先要熟悉其相关背景文化。节日文化则在整个语言文化氛围中尤为突出。所以作为一名英语学习者,我们要特别关注西方的节日文化,以此来提升自身内在的文化修养。作为一名英语教师,则要在日常的英语教学中渗透西方文化的教学,以提升学生的精神文化修养和社会适应能力。随着文化的渗透,我们不难发现欢庆西方节日活动已成为时下人们生活中重要的时尚名词,这种时尚不仅丰富了人们的内在精神生活,同时也推动了社会国际化的发展。

2.素质教育的多元化发展需要。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新形势下,怎样通过各种活动,得以充分利用学校、家庭、社区、社会资源等有利条件,适当向儿童介绍西方国家和民族的文化,使其感知人类文化的多样性和差异性,培养其理解、尊重、平等的生活态度,已经成为一个非常值得我们探讨的问题。

加德纳教授认为:“如果我们以多元智能的观点来看孩子,我们会发现,每个孩子都很有天赋,都有属于他自己的兴趣和学习方式”。教师应结合西方节日文化,以有意义和有效率的方式激发孩子各种智能。

3.小学英语教学的多样化需要。《英语课程标准》指出:“文化是指所学语言国家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价值观念等。”由此可以看出,语言是文化的裁体,是文化的外显。所以学习一种新语言,实际上是适应一种新文化的过程。倘若不了解英语所赖以生存的英美文化,不了解由于东西方文化差异而带来的语言表达和语言使用上的差异,就不可能真正准确理解和准确使用英语这一门语言,更谈不上自然得体地使用该语言进行日常交际。在亲身体验、参与和创造异彩纷呈的节日文化的过程中,学生可以充分了解异域文化传统,从而丰富自身的英语语言素养。

二、学生英语学习兴趣的培养需要

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因此,英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需要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认知水平因材施教,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方式,还要结合英语语言文化背景,注重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英语教育不应是单纯的学习活动、枯燥的口语练习,而应通过各类文化活动,使其真正融入孩子们生活的环境。

那么要采用何种更受学生欢迎的方式在英语教学中渗透西方节日文化呢?结合节日,进行相关宣传活动并且增强学生节庆参与度是一个非常有效的途径。

例如,每年十月三十一日,学校可以举行 “Halloween”节庆活动。“Halloween”中文名叫“万圣节”或“鬼节”,是西方人集体狂欢庆祝的一个节日。它因富有诡异、惊奇、刺激的神秘色彩而深受西方人的喜欢。孩子们在这一天可以制作南瓜灯(pumpkin lantern),可以无拘无束地装扮(make up)自己,可以吓吓人,还可以邀上好友一起去要糖果(sweet)。这种趣味性非常浓厚的节日正符合孩子们好奇好玩的天性,所以会深受孩子们的推崇和喜爱。我们可以让孩子们穿上精心准备的特色衣服,戴上帽子和面具,甚至可以让他们用彩色气球装扮班级。最后结伴进行“Trick or Teat”的活动共庆节日。与其说这是一次英语学习活动,倒不如说是一次英语文化体验活动。

在每年的十二月二十五日,我们可以进行“Christmas”节庆活动。在课堂上,可以学习中英文歌曲《铃儿响叮当》,《Jingle Bell》。通过这两首歌曲让孩子的内心更好的融入西方节日的文化氛围。在活动中教师也可让孩子学习圣诞节的一些英语表达方式:如:Christmas tree, Santa Claus, gift等。还可以让孩子动手在教室里共同装扮圣诞树,装扮圣诞老人派发礼物等。通过以上种种活动,让孩子感知圣诞节文化,体验圣诞节魅力之所在。

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渗透西方文化,是提升学生英语学习兴趣的有效途径。结合西方节日文化,不断变换教学方式能使孩子的学习兴趣保持长久,从而使学生玩中学,乐中学,乐中受益。

参考文献:

[1]朱子仪.西方的节日[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2]刘俊.节日的意义——介绍《西方的节日》[M].全国新书目:2006,(06).

[3]黄雷.浅谈小学生英语学习兴趣的培养[J].时代英语报教学研究月刊:2010.

教育节日串词 篇12

一、中国传统节日面临的现实困境

中国的传统节日主要有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七夕节、中秋节、重阳节等,每一个节日都有其独特的意蕴,都起源于不同的神话故事和风俗习惯,不同的节日是中华民族不同情感的表达。比如春节,“时间延续长、地域跨度广,节日活动丰富,活动均以祭祀神佛、祭奠祖先、除旧迎新、迎禧接福、祈求丰年为主要内容,是我国最重要、最隆重,也是历史最悠久、最热闹的传统节日”[1],寄托着人们对于新的一年美好生活的向往;清明节,“是中华民族最重要的祭祀节日”[1],寄托着人们对先祖的缅怀与尊重;七夕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中最具有浪漫色彩的一个节日”[1],被认为是中国的“情人节”,寄托着人们对于爱情和婚姻的憧憬;重阳节,“九月初九,‘九九’谐音是‘久久’,包含有生命长久、健康长寿的寓意”[2],寄托着对老年人的祝福和对生命的崇敬。然而在当今社会中,传统节日所进行的活动在不断地消减,传统节日所体现中华文化传统的意蕴也在不断地被稀释,保存和传承传统节日文化遇到了现实的困境。

1. 社会生活的变化导致文化意蕴的稀释

社会现代化的飞速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随之对传统节日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首先,物质生活的变化影响了人们庆祝传统节日的方式。中国传统节日根植于农业社会,许多节日的习俗和活动都与农业生产和节气的更替有关,庆祝节日不仅仅是达到改善人们物质生活的目的,更承载着敬畏自然、传承精神信仰、道德伦理、民族团结的使命,人们通过各种节日活动来表达自己的情感。然而现代社会的不断发展,生产力的不断提高,大部分的劳动生产力从农业生产中解放出来,尤其是科学和技术的发展增进了人们的物质生活富足,与农业生产有关的习俗因不再适应现实的生活需要而日渐消弭。现代人以“饮食”来象征传统节日活动,而传统节日活动所承载的美德、精神信仰、伦理、民族心理的内涵也被人们遗落,传统节日成了“饮食文化节”的代言。其次,精神生活的变化影响人们对于传统节日的理解。科学技术的发展也影响着人们对于传统节日的认识,中国的许多传统节日来源于神话故事,大多表达的是人们对于自然神灵和先祖的崇敬之情,而现代社会在科学实证主义思想的影响下,人们不再“迷信”传统节日的神话,对传统节日的精神寄托日渐动摇,不再像古代社会那样通过节日活动来寄托对未来幸福生活的期望,当今社会人们更加注重节日的休闲性,节日所举行的活动也随着社会的发展而改变,节日活动不断地现代化,人们主要采用KTV、看电影、度假游等方式来休闲娱乐,现代社会中传统节日的氛围也就淡化了。

2. 西方节日的侵袭导致文化意蕴的淡化

中国现代社会不断地走向多元和开放,中华文明走向世界的同时,也不断地受到西方文化的影响。近些年来,西方的万圣节、感恩节、愚人节、情人节、圣诞节等节日引入中国,掀起了一股“洋节热”。这些洋节尤其受到青少年群体的欢迎,这极大地冲击着中国传统节日的地位,人们对于中国传统节日的兴趣显著下降,对于中国传统节日所承载的文化意蕴逐渐淡漠。首先,社会上的环境氛围不利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洋节日的引入使许多商家看到了商机,他们为了促销商品大肆地对西方节日进行宣传,吸引消费者的眼球。过洋节日是新潮,传统节日却成了“俗”节日,人们对于洋节日的热捧导致对传统节日的冷漠。其次,西方价值观中的个人主义和享乐主义是与传统节日文化中所蕴含的团结友善和勤劳节俭的精神相抵触的,西方文化的引入也导致了人们思想观念的变化,传统的道德伦理对人们的约束力显著下降。最后,在学校的教育方面,英语教学的重视,使学生了解了大量的西方文化,而对于传统节日教育只是散见在中小学的语文和思想品德课上,内容不够具体、系统和生动,也没有活动的体验学习,再加上学校和教师对于传统节日教育不够重视,中国传统节日在新一代青少年心中的分量逐渐降低。

二、中国传统节日教育的诉求———课程化

“中国传统文化是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基础,同时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思想资源。”[2]中国传统节日的文化意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倡导的富强、文明、和谐、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也是中国传统节日文化意蕴的浓缩。传统节日教育对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弘扬中国传统文化有重要意义。面对传统节日所面临的现实问题,我们“既要理解传统节日在传承文化、建立公序良俗方面的重要作用,也要理解传统节日赖以延续的客观环境与当前的生存困境,从现代社会文明的价值体系出发,科学、理性地确定传统节日文化资源的现代性价值,把传统节日作为开展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最佳课堂”[3]。

1. 为何将中国传统节日教育课程化

首先,中国传统节日教育是塑造人格和弘扬民族精神的教育,传统节日文化传递着浓厚的道德伦理价值观,例如春节意蕴着爱国、和谐、团结、友好;重阳节意蕴着尊敬长辈等,这些价值观对于塑造人格和弘扬民族精神有着不可估量的影响,然而塑造人格和弘扬民族精神并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长时间地培养和熏陶,也需要正确和持续地引导。家庭和社会对于青少年人格和民族精神的教育往往是偶然的、零碎的、断续的影响,有时又是负面的影响,所以需要学校和教师在青少年人格和民族精神的教育上发挥积极、持续的引导作用,将传统节日教育课程化有利于有组织地、持续地促进青少年人格和民族精神的发展。其次,传统节日教育是全面发展的教育,传统节日是传统文化的载体,包含着丰富的教育内容,传统节日的源起和发展有着深厚的历史背景,历代文人墨客也以传统节日为主题,流传下许多诗词歌赋,有利于青少年对中国历史文化的学习;“传统节日以有规律的活动,依靠势力、传习力量和心理信仰约束着人们的行为和意识,发挥着巨大的社会功能”[4],有利于青少年良好行为规范的养成;传统节日作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员,其风俗习惯和活动有着浓厚的文化、审美和艺术价值,是对青少年进行美育的良好契机。

2. 中国传统节日教育课程化何以可能

2013年9月26日,习主席在会见第四届全国道德模范及提名奖获得者时的讲话中提出:“中华文明源远流长,蕴育了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品格,培育了中国人民的崇高价值追求。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思想,支撑着中华民族生生不息、薪火相传,今天依然是我们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强大精神力量。”[5]中国传统节日教育作为道德教育和中华文明薪火相传的载体,受到了政府和各界人士的关注,为中国传统节日课程化提供了良好的社会环境和动力支撑。中国传统节日又是与人们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传统节日课程化易被青少年接受,而且可以有效地动员家庭和社区共同促进传统节日教育的进行。在学术领域,也有许多学者对于传统节日教育进行了相关的实践探索和理论研究,总结出了许多宝贵的经验,为促进传统节日教育的有效开展提供了理论指导和方法。

三、中国传统节日教育课程的建构——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中国传统节日教育课程化并不是说要设置一门独立的学科、以课堂讲授的方式来进行,以单一的课堂讲授的方式不能有效地开发传统节日丰富的教育内容。中国传统节日与人们的日常生活紧密相关,是中华儿女共同的节日,人与人友好平等地参与节日活动,节日的氛围也是需要人们共同营造的,所以中国传统节日教育应该以具有综合性与实践性、自主性与互动性、生成性与开放性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来展开。

1. 课程内容的综合性与实践性

中国传统节日蕴含有历史、文化、艺术、地理等多学科的教育内容,传统节日的源起与传承有深厚的历史知识积淀,传统的节日活动,例如元宵节舞龙舞狮、猜灯谜、看花灯等,是文化与艺术的结合;传统节日中风俗习惯的南北差异是由于地理气候的影响,要全面地认识和了解传统节日须要培养青少年知识的综合性。现阶段的传统节日教育采用的是单纯学科渗透的方式,这只能让青少年对传统节日的了解零碎、片面,而且教学内容不连贯、不深入,传统节日教育课程应“超越学科中心,面向完整的生活世界,培养学生综合运用各学科知识的能力”[6]。在认知发展的基础上,传统节日教育课程更应关注青少年学生爱国精神、民族认同感、完善人格、道德伦理等情感价值观的养成,需要青少年从活动中体验,从生活中实践。中国传统节日源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国传统节日教育是一种生活教育,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应“以学生的直接经验为中心,以活动为主要形式,强调学生亲身参与并经历实践活动”[6],这种参与式的学习,有效地将青少年学生的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结合在一起,引导青少年学生关注生活、关注传统节日的价值,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重新树立正确对待传统节日的态度与价值观。

2. 课堂关系的自主性与互动性

传统节日教育课程的设置应以学生为主体,根据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身心发展的特征、不同学生的兴趣爱好、接受能力选择适当的课程内容和教学方式。学生“在教师的有效指导下,自主选择学习活动的目标、内容、方式,开展自主学习、自主实践、自主反思”[6]。学生自主性提高才能更深刻地体验传统节日文化中所蕴含的道德伦理、民族精神、爱国情义。现代社会是信息化的社会,实践活动又是一个信息获取和交流的过程。课堂中的每一位参与者都是课堂的主体,“人与客体之间的关系、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为丰富‘教育’的功能和丰富教育的世界,准备了基础”[7]。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互动为传统节日活动的开展增添活力,使丰富的文化资源得到发挥。自主性与互动性的课堂关系体现出主体间性,课堂是平等的,每个人都能对中国传统节日有不同的感知和体验,每个人都可以用自己的方式来表达对传统节日的理解。课堂在主体间的交往中进行,在交往中形成共鸣,共鸣生和谐、和谐促团结,最终使参与者形成民族认同感。

3. 课程活动方式的生成性与开放性

传统节日教育是复杂的系统教育,每个地方的传统节日风俗和习惯都有不同,课程的开发需要本土化,积极地发挥地方和学校的主动性,因地制宜地开发传统节日教育课程。所以传统节日教育课程的开发不是上行下效的,是需要根据本地区的实际生活情境和家庭生活方式主动生成的。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课程由师生双方在活动开展过程中逐步建构,学生的认识和体验随着活动的展开不断深化,活动的目标和主题不断生成”[7]。课程的不断生成过程同时也是开放的过程,体现在对外来文化的开放,传统节日教育不是因循守旧的教育,在弘扬其文化意蕴和培养民族认同感的基础上,要结合时代的特征,融合外来文化的积极要素,促进传统节日活动形式的更新与发展,使其更能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被现代人所接受。传统节日教育应走出学校,向家庭和社区开放。传统节日教育是促进青少年社会化的重要平台,需要学校、家庭和社区组成学习共同体,使青少年在一个开放的共同体中体验传统节日的氛围,感悟传统节日的文化意蕴。

参考文献

[1]范建华.中华节庆辞典[M].昆明:云南美术出版社,2012.

[2]欧阳军喜,崔春雪.中国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J].山东社会科学,2013(3).

[3]单承彬.传统节日应成为文化教育生动课堂[N].中国教育报,2015-04-06.

[4]薛峰,常愉,唐飞.传统节日文化:大学生文化活动教育的新视角[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9(5).

[5]新华网.习近平论中国传统文化---十八大以来重要论述选编[EB/OL].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4-02/28/c_126206419.htm,2014-02-28.

[6]钱新建.综合实践活动表现性平价的认识、开发与运用[J].课程·教材·教法,2015(5).

上一篇:一下语文期末复习计划下一篇:手绘线条图像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