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日体育

2024-05-25

节日体育(精选7篇)

节日体育 篇1

明清时期, 经济有条不紊地发展, 社会也处于相对安定状态。然而清朝末年, 由于西方文化的涌入, 无形之中又影响着人们的意识逐渐发生改变, 这些改变无孔不入, 涉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传统民俗活动作为社会生活的一个分支, 必然免不了受其影响, 发生改变, 而且这些改变在民间体育活动中表现得尤为突出。

早期的民间体育内容几乎都是和传统佳节捆绑在一起的。中国的节日, 由汉代的雏形期, 再到唐宋的转型期, 最后发展到明清时期时, 已经较为完善了。此外, 明清时期的民族大融合, 广泛地吸收和借鉴各民族的优秀文化, 也使得明清时期的民间体育内容不断丰富和发展。

一、民俗体育的文化阐述

民俗体育概念是民俗概念的一个下属概念, 同时民俗体育概念又是民间体育概念的一个下属概念, 这就说明了民俗体育与民俗、民间体育的关系都是十分密切的, 不可割裂。此外, 民俗体育具有继承性、传统性、集体性和类型性等特有属性, 故若想全面把握民俗体育的概念, 首先应从其特有属性下手。

民俗体育根植于民俗习惯, 在外表现出传承性、集体性, 这是其有别于其他体育活动的一大显著特性。但是, 在民俗体育项目诞生后, 又有其自身的独立性, 也就是说它可以被广泛应用到各个时节, 并非一定要局限在民俗习惯这一特定时节[1]。以传统的民俗体育典型———赛龙舟为例, 在伊始阶段, 赛龙舟这一民俗体育活动是在端午节这一特定时节所产生的, 但是在后来的传承发展中, 赛龙舟已经不仅仅局限在端午节这一特定时节进行了, 只要民众有所需求, 平日里也会举办一些龙舟比赛项目, 供民众娱乐、欣赏、竞技等。

二、明清时期传统节日的民俗体育活动

1. 明清时期元宵节中的民间体育活动。

(1) 走百病。“走百病”这一民间体育活动是兴盛于明清时期的一种民俗习惯。每逢元宵节前后, 人们 (大多为女性) 便会约齐外出行走, 以期消灾祈健康, 这就是所谓的“走百病”。其实, 民间走步运动种类繁多, 除了“走百步”之外, 还有诸如阳春三月的“踏石”, 清明节的“踏青”, 端午节的“踏柳”等。在这些走步运动中, “走百病”表现形式最为特别, 内容最为全面具体, 流行覆盖面最为广阔, 再加之发生在春季伊始这一大好时节, 使得它独立于众多走步运动之外, 最为典型[2]。

明清时期的“走百病”运动主要具有以下特点:其一, 形式种类繁多, 内容覆盖面广阔。以“走百病”的称谓为例, 除大家所熟知的“走百病”这一常用称谓之外, 它还有很多别名, 如“除百病”、“去百病”、“祛百病”等。此外, “走百病”在不同的地域也会结合当地的特色形成不同的内容和形式, 如在鄄城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跑百令”、“灸百病”, 在潍县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跑老猫”, 在高密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跑黄河”等。其二, 活动涉及面广, 流行覆盖面全。“走百病”这一传统民间体育活动, 走出了千家万户, 走向了祖国各地, 流行覆盖面极为全面。在我国的各个地域, 融合了当地的地域特色, 也呈现出了不同的样式。例如, 在东北地区形成了独具东北特色的“走百冰”;在江南苏州一带形成了独具江南特色的“走三桥”等。其三, 参与者由女性群体拓展为全民大众。“走百病”这一民间体育运动, 在形成之初就是以妇女为主要参与群体的, 目的是帮助其青春常在, 永不衰老。过去每逢元宵节前后, 妇女们相约在一起, 集体出游。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与历史的演变, “走百病”这项运动已经拓展到全体民众中来, 全民广泛参与其中, 将其队伍不断发展壮大。

(2) 跳百索。从明朝开始, 跳百索被固定为元宵节期间供妇女、儿童竞技的一种户外体育活动, 实际上, 跳绳就是跳百索演化至今的结果。跳绳, 最早形成于南北朝时期。到了明清时期, 跳绳种类花样繁多, 内容丰富多彩, 发展到最盛。根据历史文献的记载, 跳绳在唐宋时期的主要功用是作为祭祀用的, 到了元朝, 跳绳的娱乐功用才被慢慢挖掘出来, 直至明清时期, 跳绳的娱乐功能才被挖掘到极致, 正式成为一种娱乐, 成为一种民间体育活动, 成为一种流行。跳绳根植于元宵节而存在, 为元宵节增添几分色彩。

明清时期, 跳绳运动达到鼎盛, 因此对世人的影响也较为深远。其称谓种类繁多, 有“跳百索”、“走百索”等, 这些称谓在古文献中均有记载。例如, “跳百索”在明刘侗、于奕正的《帝京景物略·灯市》中就有记载:“二童子引索略地, 如白光轮, 一童子跳光中, 曰跳白索。”再如, “走百索”在清道光十三年刻本《章丘县志》中也有记载:“正月‘元夕’, 设灯棚, 具摊戏。次日, 过桥、走百索。”

2. 明清清明节期间盛行的体育活动。

(1) 踏青。踏青, 这一民间体育活动由来已久, 传说在先秦时期早已形成, 唐宋时期得到了跨越式的发展, 明清时期达到了鼎盛, 这一点在明清时期的诗文中显而易见。明刘侗、于奕正《帝京景物略·春场》中有云:“三月清明日……是日簪柳, 游高梁桥, 曰踏青。”清李稷勋《都门竹枝词》中有云:“山花押鬓踏青行, 儿女相逢各问名。”明清时期的踏青活动主要有以下特点:其一, 明清时期的踏青运动独立性分外鲜明。其二, 踏青运动在历史长河进程中不断发展演变, 吸收了来自各个地区的地方特色, 形成了各具特点的踏青活动。其三, 参与群众多, 形成了一定的规模。每逢踏青时节, 全体民众积极参与、积极响应, 规模之宏大, 可见一斑。其四, 踏青继承着民间体育传统, 颇具典型, 深得大众的喜爱。踏青本是清明节前后人们进行的民间体育活动, 但由于踏青活动简便易行, 又深得人们的喜爱, 踏青早已经超越了清明节这一界限, 拓展到各个时节, 各个地域, 各个方面。

明清时期, 尽管踏青的具体时间有所不同, 各地开展情况也不尽相同, 但是踏青作为清明时节的主旋律从未发生改变, 时至今日, 也广为流传和发展。明清时期的踏青运动, 尽管还身着祭祀、禁忌等外衣, 但其健身性、娱乐性仍旧作为主旋律不断地被挖掘与应用[3]。

(2) 荡秋千。在历史长河的发展演变中, 长生不老一直是人们永恒的追求。皇家为了健康长寿一直在寻求长生不老仙丹, 而民间大众则选择在佳节的时候进行适当的娱乐健身以期健康长寿, 人们或是在清明节前后“走百病”, 或是在元宵节“跳百索”, 或是在清明节前后“踏青”……既欢度佳节, 又健身娱乐, 一举数得。荡秋千在众多民间体育活动中属于最为流行的体育项目之一, 深得人们喜爱。

荡秋千在形成伊始, 就深得人们的喜爱, 这么多年过去了, 依旧广为流传, 丝毫没有衰落, 历代诗集文献的记载就可以很好地印证这一点。明清时期的秋千活动内容极为丰富多彩, 它既可以是单人玩的, 也可以是双人玩的, 还可以是众人玩的;它除了带有娱乐的特性之外, 还可以带有些竞技色彩;它既可以荡着玩, 也可以转着玩, 还可以在水中玩……

(3) 放风筝。明清时期, 放风筝这一民间体育活动, 早已飞出千家万户, 走进祖国大江南北。无论是寒气逼人的东北地区, 还是气候适宜的江南水乡, 无论是沿海地区, 还是内陆地区, 放风筝这一民间体育活动均在大众中广为盛行。由此可见, 明清时期的风筝具有放飞时间长、受季节影响弱、覆盖面广等特性。

放风筝这一民间体育活动多集中在二月和清明前后, 因为此时晴空万里, 风度适宜, 适合风筝放飞。古诗词文献中就有相应记载, 如清嘉庆五年刻本山东《寿光县志》中有云“正月十六日, 乡间妇女约伴共登土窑, 坐眺移时。正、二月间, 儿童辈以竹为胎, 糊作莺形、蝶形、筝形之类, 系以长线, 放之空中”;又如清光绪二十二年刻本《叙州府志》有云“二月, 花朝日, 士大夫家有园亭者, 亦招饮春酒, 赏花联句。是月, 童子竞放纸莺”;再如清嘉庆二十二年刻本《松江府志》有云“二月, 是月, 童子放风莺, 夜或以灯熟火, 作二纸翼贯题中, 凌风而上, 亦有烟爆飞如繁星”。

3. 明清时期重阳节民间传统体育活动。

重阳节登高这一传统体育活动, 初始于战国时期, 后于汉代逐渐盛行开来, 汉末曹丕《九月与钟繇书》中有云:“岁往月来, 忽复九月九日。九为阳数, 而日月并应, 俗嘉其名, 以为宜与长久, 故以享宴高会。”故重阳节又可以被称作为重九节, 即每年农历的九月九日, 人们便会登高望远。而“九九”又音同“久久”, 故重阳节又有消灾祈福, 祈盼健康长寿之意。

明清时期, 重阳节登高这一民间传统体育活动广为流传, 在全民大众中普及开来, 诗集文献中就有关于此方面的大量记载。如《清稗类钞·时令类》中有云:“九月初九日。游法藏寺, 登塔, 齐化门外土城登高。京师谓重阳为九月九, 届日, 都人士辄提壶携槛, 出郭登高。南则在天宁寺、陶然亭、龙爪槐等处, 北则在蓟门烟树、清净化城等处, 远则在西山八刹等处。”又如清光绪二十六年刻本《宁津县志》中有云:“九月‘重九’, 士大夫题糕饮酒, 四野农忙每忘此节。…按《月令》:季秋, 其数九, 诚以地四生金, 天五成之, 合而为九, 又值九日, 故重九也。凡阳为上, 阴为下, 重阳则上而又高矣, 故宜登高。又借音为糕, 故宜食糕, 此亦从古如斯者也。”再如王灿《客中九日》中有云:“细雨成阴近夕阳, 湖边飞阁照寒塘。黄花应笑关山客, 每岁登高在异乡。”[4]

明清时期, 正值封建社会末期, 有大量西方文化涌入, 同时又兼有各民族文化的大量融合, 这就促成了当时的传统民间体育活动, 不仅饱含许多古典元素, 同时还注入了许多新鲜的血液, 对后世民间体育项目的发展影响甚为深远。时至今日, 明清时期的大多民间体育活动还依旧盛行。通过对明清时期民间体育内容加以收集整理, 不仅可以帮助完善古籍资料、丰富明清时期民间体育的历史、保护体育文化遗产, 还可以启发人们对传统民间体育项目进行再创造, 以此促进现代文明。

参考文献

[1]涂传飞.民间体育、传统体育、民俗体育、民族体育的概念及其关系辨析[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2007 (8) .

[2]张晓欣.我国岁时节日中的民俗民间体育活动[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2004 (11) .

[3]冯萌.民族传统节日中民俗、民间体育的价值[J].中国体育科技, 2006 (5) .

[4]刘秉果.中国古代体育史话[M].文物出版社, 1987.

节日体育 篇2

端午节到了,碧绿,有着清香的竹叶;用水浸泡过的糯米看上去晶莹剔透;用调料腌制过的五花肉;毛竽,豆腐,青豆,板栗,蜜枣,豆沙,红枣……它们显得美味又诱人。妈妈用灵巧的双手把粽叶左折右叠,再用绳子层层缠绕,一会儿,一个个精致小巧的粽子就包好了。不一会儿,满屋飘香,把我馋的直流口水。我连忙打开一个粽子,迫不及待的往嘴里送。

“宝贝,别光顾着吃,你知道端午节为什么要吃粽子吗?”妈妈问道。

“当然是因为纪念屈原。他是一个爱国诗人,看见秦军攻破楚国国都时,就满怀悲愤地投江自尽了。”妈妈带我穿越了时空,来到了烽火四起的楚国,看见了屈原跳江时脸上绝望的神情。老百姓把粽子丢到江里,希望能喂饱鱼虾,不让他们夺食屈原的尸体。

我喜欢过端午节,它不仅能让我吃到香香的

西方节日对中国传统节日的冲击 篇3

关键词:西方节日;传统节日;冲击;原因;态度

我国历史发展悠久,有着辉煌灿烂的文化,我国传统节日的形成过程也是漫长的。在古代,人们的生存环境恶劣,我国劳动人民为了获得更好的生存环境,常常进行祭祀活动,长期如此,就形成了我国传统文化的一个特点,就是节日以祈福为目的,以吃喝为主题,这也凸显了我国人民的长期溯源就是衣食富足,健康长寿。另外,由于我国长期处于中央集权的统治之下,封建社会漫长,传统节日也大都是在这个时期逐渐形成的,所以,不免打上了封建性、等级性的烙印。例如春节、中秋、元宵等,我国人民庆祝节日的方式是以家庭为单位,以长辈为中心,以吃喝为主题。随着经济全球化,西方的各种节日和文化迅速传入我国并被国人所接受。在这当中青年人占大多数,青年人更向往追求自由,西方文化受宗教信仰影响较大,而且西方人一直都非常崇尚自由,所以,西方的节日往往以宗教故事为主题,以追求自由快乐为目的。例如西方的圣诞节、情人节、万圣节等,都是以群体参与为主,以娱乐欢畅为主要形式,具有很强的互动性和参与性,非常能够宣泄个体的情感。因此,这种方式,更能够迎合当前青年人崇尚自由的愿望。而就是这种现象的产生使得我们自己国家的传统节日渐渐的被大家所淡忘,吉林大学社会学博士包峰说:“现在很多人也非常想过传统节日,问题在于如何使传统节日的形式变得更活泼一些,尤其是能吸引年轻人更多地参与,同时让民众也有更丰富多彩的参与方式,这样才能使这些传统节日焕发新的青春。”节日吸引我们的不只是娱乐而已。娱乐是人类精神生活的需求之一,但它不是精神生活的唯一需求。

一、西方节日与中国传统节日

外来节日,这一现象不是只存在于中国,比如说中国的节日在西方也是“洋节”,反映了外来节日对于本土节日的对应关系,这里只是以它来特指当前中国社会的外来节日。主要的西方节日有圣诞节、情人节、感恩节、万圣节等。过圣诞节时的圣诞树、圣诞老人;情人节火红的玫瑰、巧克力,这是它们的魅力所在。而传统节日是指中华民族的节日传统。华夏文明泱泱五千年,各种各样的节日数不胜数,如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中国五十六个民族,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传统节日,这些节日是体现和传承民族文化的主要载体,节日文化是民族性格、民族文化的主要展示,是文化认同、民族认同、国家认同的重要标志。中国传统节日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是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在过去,过节是很能让人向往、憧憬的,如划龙舟、放鞭炮、敲大鼓、舞狮子等。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们生活元素的改变,这种过节的幸福感逐渐消失。大众对传统节日的观念也越来越淡。而国外的节日却在慢慢融入中国社会,圣诞节、感恩节、情人节等等,外来节日被追捧得炙手可热。

二、西方节日冲击中国传统节日的原因

1.中西文化的交流

我国改革开放后,中西方政治、经济、文化交流日渐增多。全球经济一体化,也加速了外来文化对我国的影响。随着外企越来越多地登陆中国,在中国工作的外国人也相应增多,遇上其本国节日庆贺一番,这也是人之常情;而如今国人出国的机会也多了,海归们在国外接受西式教育,对西方文化耳濡目染,归国后仍然保留西方的节日习俗也无可厚非。而就是在这些文化的相互交流当中,才使得西方节日在我国越来越流行,超过我国对自己国家传统节日的热忱,从而导致大家对传统节日的观念越来越淡,西方节日却越来越红火。

2.教育、媒体的推波助澜。

西方节日在中国倍受欢迎,这与我国的教育和媒体的宣传是分不开的。从教育方面来说,教育在将青少年更多地推向西方文化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尤其是现在的英语教育,孩子从小就接受英语教育,对西方的文化、节日都很熟悉,具有较强的接受能力。相反的对自己国家的传统文化的教育却相对缺乏。另一方面,广大传媒也在这个过程中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我们会经常看到到这种现象,就是每当西方的圣诞节、情人节来临的时候,众多的报纸、电视节目都以这个为主题,这无形中起到了宣传西方节日的作用。特别是国外影视作品的大量引入,更是让西方的文化深入人们的日常生活。

3.商业炒作、物质利益的驱动

广大商家盲目追求经济利益也是其中的重要原因。节日的重要之处是带给大众欢乐,家人、朋友在一起享受幸福的时光总是离不开商品的。而琳琅满目的商品也可以给人们带来刺激,为节日增添色彩。他们大都看准了当前社会上青少年追求西方节日的商机,在西方节日来临时,以多种形式兜售节日用品,或是开展主题庆祝活动,把节日气氛推向高潮。反而在我国传统节日面前,他们表现得要冷静得多。每到圣诞节,万圣节,情人节商家会借各种概念进行市场的宣传和运作,各种相应的产品相应产生,从万圣节的假面具热销到圣诞节市场的火爆,借助西方节日发财,已经被证明是非常成功的市场运作。而这些大都被国人买账。

4.西方节日自身的优势

西方节日之所以比较受欢迎,受到青少年的普遍认同,很大原因是由于西方节日注重情感交流,形式丰富多彩、欢快,在节日中能感受一种全新新的文化氛围。相比之下,中国传统过节的方式在当代社会里显得比较含蓄、沉闷且缺乏浪漫气息。在满足温饱需求后,人们开始追求更高层次的享受。享乐主义的价值观和潜意识的个人主义的大众文化,在宽松的政治背景下蔓延和扩展开来。西方人追求平等、自由、享受的生活方式受到现代大众的欢迎。中国的传统节日基本是封建社会时期形成的,留下封建社会的痕迹。更多的表现为家族式,节日大多以家族内部活动为中心。西方的传统节日就不同了,更多的是表现出人们的互动性、集体性和狂欢性,以自我为中心,崇尚个性张扬。这与中国节日的家族性恰好相反。

三、理性的态度面对西方节日

现代社会的发展日新月异,高新科学技术尤其是网络通讯技术的发展更使“地球村”变得越来越小了。随着中国政治、经济、外交事业的发展,在诸如香港、上海这些东西方文化水乳交融的国际大都市里,西方文化理念和东方传统道德,在人们日常生活中早已缓慢融合。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融合会在更大范围的地域内扩展开来。由此可见,中国人多一些畅快抒发心情的洋节也是不错的,我们要一理性的态度看待西方节日。现在有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在走近圣诞节、情人节的同时,也学会了在母亲节、父亲节给老人献上一份祝福。这就是一个很好的现象。现代各个民族文化毕竟是互相借鉴,互相融合的。

在崇尚西方节日、热热闹闹的过节的同时,不要忘了弘扬中华民族悠久的、优秀的节日文化传统,不要在盲目崇拜中迷失了自我。中华民族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民族,中国人民是文明、智慧的人民,中国文化是博大精深的文化,尤其是许多传统的节日文化,都积淀着厚重的民族文化的精华。我国的传统节日大都由来已久,是有着非常丰富的内涵的。例如春节,它是我国长久以来每年最重大、最热闹的节日,也是全国很多民族都共同庆祝的一个传统节日。其内涵是非常丰富的,包括贴春联、贴年画、贴福字、剪窗花、放鞭炮以及包饺子等各种春节吃食,都寄托了人们对于新的一年的无限祝福。再比如清明节,它是由我国的祭祀传统演变而来的,每年的清明节人们都会去扫墓祭祀,以表达对于祖先的怀念和追悼,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我国各地对清明节的庆祝方式可能有所不同,但是大致都包括祭祀、踏青、扫墓、放风筝等形式。中国的传统节日的内涵是非常丰富的,并且它的形成过程是漫长的,承载着我国宝贵的民族精神,是不容许我们丢弃的。

无论是中国传统节日,还是西方节日,它们都各有起自身特殊文化内涵,都各具特色,各有所长,我们要客观看待;无论是中国的还是西方的节日文化,都应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如何继承、发展传统节日文化中的优秀成分,如何推陈出新,并且赋予它以新的含义,是我们需要考虑和解决的问题。我们不应该拒绝西方节日,那些外来的节日大大充实了我们的文化生活。然而,我们更不能丢弃自己的节日,因为一个民族的节日就是它一种文化的生日。面对全球化的浪潮,面对西方节日的“入侵”,我们要教育国民在吸收优秀外来文化的同时,传承我国的传统文化,否则,民族文化身份和文化之根将会丧失。我们要要重新认识和建设中国传统节日,要研究、创造我们的节日文化,通过多种形式还原这些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我们要保护中国的传统文化,发扬中国的传统文化,继承中国的传统文化。

参考文献:

[1] 金升霞,略谈西方节日对中国传统节日的冲击[J].长江大学 学报,2005,(6)

[2] 冯小娟,杨足.从喜庆节日的变化谈西方文化对中国现代民 俗的影响[J].高等教育,2006,(1)

节日体育 篇4

关键词:京族,传统体育,哈节,娱乐

民族节日文化是一个民族在长期历史发展中形成的、在特定时日展现出来的诸多文化特质的文化丛,是对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的一种显性的集聚表达。往往集中反映了一定历史阶段人们的生产及生活方式,是社会文化浓缩的影像[1]。正因为如此,研究者通过考察民族传统节日活动,可以逐步透视出蕴藏其中的诸多民族文化事像;同时,通过对民族传统节日进行深入的研究,又能够解读各种文化事像对该民族社会所具有的功能及价值。

京族是我国56个民族中的一个特殊族群,“特殊性”主要表现在:它是我国唯一的海洋民族、又是一个跨境民族、同时还是收入最高的少数民族之一。据统计,大约89.37%的京族人居住在广西东兴市江平镇“京族三岛”的山心、巫头、万尾三个海岛及附近沿海地带[2]。

特殊的文化生态环境孕育了京族独有的传统文化,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哈节”就集中了包括传统体育在内的京族传统文化精髓。基于此,本文以“哈节”作为窗口,对节日中的京族传统体育功能的嬗变状况进行研究和分析,以期寻找京族传统体育在现代社会价值所在,使其能服务于社会并得以良好的发展。

1 京族传统“哈节”是集宗教、宗族、娱乐为一体的节日

京族作为我国唯一的海洋民族,其文化体现出鲜明的海洋特色,“哈节”就集中体现了这种文化特色,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1.1 传统哈节是体现京族海神崇拜的宗教节日

哈节,又称“唱哈节”,是京族唯一的本民族传统节日,大约有五百多年的历史。“哈”为京语,有两种解释:一是“歌”,一是“吃”,现在一般认为这两种含义都兼而有之。由于京族人以有较高风险的海洋渔业生产为主,因此京族人家尊奉“镇海大王”为护岛主神,哈节主要是为了祭祀镇海大王等护佑神灵,同时各姓的祖先也在享祭之列,主要包括祀神、祭祖、文娱和乡饮四项主要内容,具有浓郁的海洋文化特色[3]。

1.2 传统哈节是体现京族独特宗法文化特征的宗族节日

与汉民族及其他一些少数民族不同,京族在最初的迁居过程中,是不相同族姓的人陆续从越南迁过来的,由于海洋渔业生产比较高的风险性和集体操作的特点,又必须各姓通力合作才能顺利进行海上作业,因此,就造成了特殊的宗族组合形式——不同血缘异姓家族的地域组合。这个宗族组织的实际权力中心是“嘎咕”集团,基层管理机构则是“翁村”组织构成。各姓家族一方面依照血缘关系保留了某些原来宗族的特性,如各家中保留了自己祖先牌位的供奉,各姓间仍有自己的班辈排列等;另一方面,又将整个家族并入这个身在异地的大宗族之内,从而形成了在融神庙、宗祠为一体的哈亭中,京族人各姓祖先牌位的共存,并且在传统节日哈节中,大家进行共同进行祭祀的现象[4]。

1.3 传统体育活动是实现哈节娱乐功能的重要手段

通常传统节日都有欢快喜庆的特点,哈节也不例外,除了祀神和聚宗合族外,娱乐也是哈节的重要功能。具体地说,在哈节的举办过程中,人们既要娱乐神,让神高兴,更重要的是,人们也要通过节日活动娱乐自己,丰富多彩的体育娱乐活动就是京族人娱神、娱人的重要手段。娱神、娱人是传统哈节中体育活动的主要功能所在[5]。

1.3.1 传统哈节祭祀过程中的娱神活动

在哈节祭祀的过程中,祭祀神灵的活动往往和歌舞艺术融为一体,以舞蹈的形式出现。例如祭神过程中跳的进香舞、进酒舞、天灯舞、竹竿舞等,送神过程中跳的花棍舞等,都是以这种形式出现。主要的目的就是祭神、敬神,娱乐神灵,满足人们敬神、尊祖的需要

1.3.2 传统哈节举办过程中的娱人活动

除了祭祀过程中的“娱神”活动外,哈节举办过程中还会举行丰富多彩的体育娱乐活动,主要是为了满足京族普通劳动人民的娱乐需求,具有更多的游戏意味。如斗牛、捉活鸭、摸鸭蛋、顶头、顶臂、顶竿等就是哈节上的重要节目[6]。捉活鸭和摸鸭蛋也通常于节日中间举行,体现了京族人善游的特点。顶头、顶臂、顶竿等则是京族民间的一些简单易行的角力性体育活动,这些竞赛活动往往既有力量的较量,又有意志的考验,是节日期间京族小伙子喜爱的娱乐活动。儿童和少年除了看热闹外,也有自己的娱乐方式,多属游戏的形式,如“打狗”、“捉贝”、“走田”、“黯鸡估”[7]。

作为最能反映京族海洋性文化特色的窗口,2006年5月20日,经国务院批准,哈节列入了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 京族哈节的变迁与传统体育社会功能的嬗变

2.1 传统京族哈节的现代变迁

50年代的合作化运动,使得以家族为主的生产关系逐渐发生改变,集体经济取代了私有制,京族传统文化的经济基础被削弱,传统的“翁村”组织也被取消。文化大革命期间,哈亭作为搞封建迷信的场所遭到拆除,以哈节为首的各种形式祭祀活动被禁止,于是,与哈节有关的民间传统体育也归于沉寂。

80年代以后集体经济开始解体,国家的宗教政策也逐渐宽松,京族人的经济和政治环境都开始改善,各种民间宗教活动也逐渐得到恢复,“翁村”组织改称为“哈亭事务理事会”,开始负责村里的民间宗教事务。1985年,万尾村重建了哈亭,小规模的哈节开始举行。

90年代以后,边贸、养殖、旅游等生产方式的加入,使得京族人的经济模式由单一变得多元化,经济得到了较快地发展,成为了收入最高的少数民族之一。同时,金滩旅游业的迅速兴起,也使得京族传统文化的经济价值逐步得到体现,以哈节为代表的民俗活动日渐隆重起来。2008年7月11日—17日,防城港市在万尾村的金滩风景区举办了“首届防城港京族哈节”,吸引了大批游客,此后每年举办一次。

2.2 传统体育社会功能的嬗变

哈节的起落,反映出以“祀神、聚宗合族、娱乐”为主要功能的传统哈节,随着生产、生活方式的改变,其中以护佑为核心的祀神功能在逐渐弱化,而聚宗合族和娱乐的功能则先抑后扬,逐渐在加强[8]。比如,近些年举办的哈节,不但是防城京族三岛人的盛大聚会,还会邀请越南万柱等其它地方的京族人过来参与各种交流活动。

哈节文化功能的逐渐演变,使得以哈节为载体的传统体育的娱人功能在逐渐的增强。2009年、2011年课题组二次深入到防城对京族哈节进行调研,发现在哈节举办期间,除了在祭祀过程中的各种舞蹈精彩纷呈和哈妹的精彩演唱外,还进行了一些源于生产方式的传统体育表演,如拉大网、踩高跷顶杆等;另外还开展一些游戏娱乐活动,如围海捉鸭等。在民族传统体育活动进行的同时,还增添了沙滩自行车比赛、篮球赛等现代体育活动,可谓“传统”和“现代”的一次并行,此时的哈节已不仅仅是族群的祭祀活动,在年轻的京族人看来,更倾向于把它作为亲戚朋友的一次聚会,一项可利用的旅游资源,而对政府来说,是一项“文化产业”,哈节中的民族传统体育也早就超越了“娱神、娱人”的功能,逐渐转变为“娱人”了,当然,其中也还保留“娱神”的成份,但这些看似娱神的活动,其实也是在娱乐人,甚至主要是“娱游人”了,哈节中的传统体育在现代社会体现出了不一样的价值。

3 对哈节中传统体育社会价值的现代追寻

京族哈节的变迁,使得传统哈节以“宗教、宗族、娱乐”为主的核心功能在悄然的发生着改变,节日中传统体育的功能也由“娱神、娱人”向“娱人”逐步发生着嬗变,这种功能的转变,使得京族传统体育的价值也在发生着改变。从个体来说,强身、健体的个体价值不会表现出太大的变化,这是由体育的本质属性“身体活动性”决定的。但就社会价值而言,哈节中的京族传统体育在未来的发展中,如果能顺应和满足社会文化、经济、政治的既定准则,并在文化、经济、政治事务的具体过程中得以体现,则可以发挥更为积极的作用,体现出其不同的社会价值[9],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3.1 增加民族认同感,服务于文化交流的作用

民族的认同感是在团体内部的相互依赖和相近的价值观念和伦理道德、审美情趣的基础上形成的,它是一种民族内部成员对本民族的自豪感和亲近感。由于体育活动鲜明的身体表征属性、参与者接触的频繁性、对情感和意志体现得直观性等特点,使得参与者很容易进行情感的交流、意志的考验等,从而不断地增进相互了解,达到培养民族认同感的显著效果。

从文化自身来讲,哈节的变迁,使得其核心功能在发生着变化,京族人除了祭祀神灵、祖先外,更加重视的是宗族人之间各方面的交流。特别是中越边境的京族人,哈节是他们的文化共同点,因此,哈节是中越京族人文化交流不可或缺的桥梁。而哈节中的传统体育具有的娱乐功能,使其可以在其中“穿针引线”,在文化交流方面发挥积极的作用。比如,在哈节期间可举办“中越京族体育交流周”,既可以举行斗牛、赛龙舟等中越京族都有的传统体育活动,也可以进行篮、排球赛等现代体育比赛,以体育娱乐活动来增进中越边境人民的友谊,促进中越文化交流,为中越边境的稳定和人民的幸福生活服务。

3.2 培植产业门类,服务于经济建设的作用

民族传统体育从本质上说属于精神文化的范畴,它无疑需要物质支撑和物质消耗,但精神文化生产所需要的成本和精神消费本身都属于经济的一部分。从这个层面上说,几乎所有的民族传统活动所创造出来的观赏效应和愉悦效果都可以作为产业来加以开发,服务于当地的经济建设。京族作为一个具有鲜明海洋文化特色的少数民族,在当前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的时期,哈节不可避免的要成为可利用的文化资源,被加以开发和利用。在此基础上,某些具有民族文化特色的传统体育娱乐活动将得到充分的挖掘,并服务于当地经济建设。

从现代京族哈节的举办情况看,当地政府希望通过哈节来拉动旅游经济,这应该从“京族特色”和“娱乐”两方面着手,特别是要加强对既具有海洋文化特色,又具有丰富娱乐性传统体育项目的恢复。比如“跳竹杠”是京族祭祀时庆祝丰收的舞蹈活动,改良后的“踩高跷跳竹杠”还参加了第四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获表演项目第一名。跳竹竿可供众多的人一起参加,既具有相当的趣味性,同时又可锻炼身体,游客一般比较喜欢这样的活动,此外,跳竹竿很容易学会,而准备这些活动花费的成本也很低,因此非常适合于在景区内推广。类似这样的文体娱乐活动还有不少,具有很强的娱乐性,需要得到有效的恢复,使京族传统体育能更好的被利用起来,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

3.3 充实精神生活,传承京族传统文化的作用

由于民族传统体育是一种从逻辑上脱离生产劳动的文化活动,它自然将精神的愉悦与充实作为其主要目标,从而增进整个社会的精神文明。不少民族通过其传统体育活动来实现道德水准的检验和审美习惯的形成。

从京族哈节中的传统体育发展状况来看,从传统到现代,不难看出,文化的功能不是一成不变的,但其中也有其较为稳定的部分,如果细加分析,那就是一些与时代要求相符的积极性因素。哈节中传统体育的娱乐功能,特别是娱人的功能,不论是在现代还是在过去,都在京族人民的生活中得以积极体现,这是京族人能获得快乐的文化,是他们热爱生活、乐观向上、尊重自然、勤劳勇敢的海洋文化精神的重要反映,因此他们能自觉自愿的去传承,这无疑也与当前和谐社会的理念相符合,是未来京族传统体育能得以健康发展的重要文化基础。

4 结语

对京族哈节中传统体育社会价值的开发,是建立在对其客观属性和功能的认识基础上,但这个认识的过程不是静止的,而是动态变化的。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社会综合化的发展,随着人类对内在精神实质与自我生命质量的追求,以节日为载体的京族传统体育,其属性和功能将被进一步认识和挖掘,其个体和社会价值也将会进一步得以凸现,文化中的那些与社会相适应、能促进社会发展的因素将得以保留,这是一个循环往复的过程,也是京族传统体育得以传承和健康发展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杨琳.中国传统节日文化[M].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0:8-9

[2]国家统计局[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3:1390-1430.

[3]《京族简史》编写组.京族简史[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8:87.

[4]钱宗范.梁颖.广西各民族宗法制度研究[M].广西: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539-544

[5]崔乐泉.略说古人的休闲方式[J].体育文史[J].2000年(2)

[6]广西壮族自治区编辑组.广西京族社会历史调查[M].南宁:广西民族出版社,1987:135

[7]彭业仁.陈惠娜.京族体育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2009(8):155-157

[8]黄安辉.中国京族哈节研究[D].中国民族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8:120

传统节日节日作文 篇5

中秋节也不例外。说起中秋节的风俗习惯,多得可以装满一箩筐。

离中秋节还有一段时间,生产月饼的厂家、商家就已经忙得热火朝天了。月饼的广告五花八门,有的画着嫦娥仙子手端月饼从月亮上飘然而来;有的画着一副对联“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横批为“秋月”;还有的干脆把月饼切开,露出美味的馅儿,馋得人直流口水。超市里、商店里的月饼更是琳琅满目,有大的,小的,圆的,方的,甜的,咸的,应有尽有。人们争相购买,有的馈赠给亲朋好友,有的送给长辈,还有的留给自家吃。

菜场里的芋头也成了人们注目的食物。芋头不仅好吃,更寄托着人们“年年有余”的美好愿望。

夜幕降临的时候,圆圆的月亮像一个大玉盘挂在天上,赏月活动就开始了。有的外地人三五成群地到公园里赏月,有的一家人围坐在阳台上,摆上水果、芋头和月饼,边吃边聊边赏月,其乐无穷;还有的约上几个朋友去酒店大吃一顿。更有意思的是杭州人的赏月活动,荡舟西湖,在灯的世界里吟诗、游玩、赏月,多么富有诗情画意啊!

节日体育 篇6

1 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1.1 研究对象:

以广西少数民族传统节日中民俗、民间体育文化的价值作为研究对象。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

查阅体育期刊及有关民族传统体育的资料和专著。了解目前少数民族传统节日中民俗、民间体育文化的内涵、特点, 为本研究找到适宜的切入点。

1.2.2 逻辑推理、归纳分析法

主要运用归纳、综合、分析的方法对收集的资料进行整理, 探索出少数民族传统节日中民俗、民间体育文化的价值。

2 结果与分析

2.1 民俗、民间体育文化的内涵与特征

2.1.1 民俗体育文化的内涵与特征

民俗体育是为一定民众所传承和享用的一种具有普遍模式的生活化、仪式化的传统体育文化体, 它既是一种体育文化, 也是一种生活文化。[1]民俗体育是依附于一定的民俗文化母体中, 具有丰富内涵的文化体, 并是民俗文化母体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民俗体育文化的特征主要有:第一、民俗体育是民众日常生活中的风俗习惯所传承的一种特殊的生活文化, 也是顺应人类的社会生活需要而产生的, 是民众日常生活的有机组成部分, 同时也忠实地为民众的生活服务。第二、在一定民众的生活中有许多林林总总的体育文化, 在这些体育文化中具有模式性和生活化的体育文化才是民俗体育文化。这种民俗体育的结构、程式被一定的民众共同遵循以及不断重复, 这些民俗体育的程式、结构都相对比较固定。第三、民俗体育是一种仪式化的传统体育。民俗体育是和一定的仪式结合在一起的, 这些仪式往往具有较强的稳定性, 也可以说民俗体育通常是整合在这些祭祀仪式和习俗中的一种体育文化。第四、民俗体育作为一种传统体育, 是可以世代延续, 可以传播和发展, 并在一定时期的延传下形成。

2.1.2 民间体育文化的内涵与特征

民间体育是指存在于一定民众的日常生活当中, 尚没有高度组织化、制度化、专业化开展的体育活动[1]。

民间体育文化的特征主要有:第一、民间体育都是民众所创造的, 任何民间体育都可能为任何民众所享用。第二、有的民间体育具有世代相传和延续的特点, 而有的没有这一特点, 民间体育的外延非常宽广。第三、民间体育组织化、制度化、专业化程度较低的特征, 意味着民间体育自身的特殊性并不非常明显。

2.2 广西少数民族传统节日中民俗、民间体育文化的价值

2.2.1 广西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

民俗、民间体育文化的传承, 对于民俗、民间体育的发展、社会结构的完善和整合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民俗、民间体育文化具有传承民族信仰、传授生存技能、展现民族精神、促进社会交流、抒发生活激情和培养审美情趣等功能[2]。广西壮族自治区是我国少数民族人口最多的自治区, 居住着壮、汉、瑶、苗、侗、么佬、毛南、回、彝、京、水和仡佬等12个民族。民族节日有壮族的三月三歌节、瑶族的达努节和盘王节、苗族的踩花山、仫佬族的走坡节、侗族的花炮节, 以及别有风味的打油茶等充满着浓郁民族风情的节日活动, 每个民族都有各具特色的传统节日的体育项目和主体文化, 如:花炮节是流行于广西三江、龙胜、融水等地侗、壮、苗、仫佬等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 花炮节原为还愿求嗣的民间宗教仪式, 现已发展为群众性文体活动, 并成为全国少数民族体育运动会比赛项目。苗年是广西融水苗族自治县和东南亚部分地区苗族的传统节日, 祭牛栏神, 以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及耕牛的平安和兴旺, 举行大型芦笙赛、摔跤、斗马、斗牛、斗鸟等活动。这些传统体育项目的发展和主体文化的传承主要是通过以下几个方式: (1) 言传身教, 言传注重对所学技术动作的理解和感悟, 身教重点在于模仿传授者的肢体动作, 言传身教作为一种具有高效率的传统体育的传承方式, 被传承者在长者的教授下逐步学习和掌握了传统的体育项目, 尤其对那些技巧性和危险性较大的体育项目, 他们经常采取言传身教的形式。 (2) 通过亲历亲为, 激发少数民族群众对传统体育项目的兴趣, 这为广西传统节日中民俗、民间体育文化的传承奠定了基础。 (3) 原始的宗教仪式是为族民消灾祈福, 文化色彩十分浓厚。其仪式和文化底蕴通过传统节日中民俗、民间体育运动传承。民俗、民间传统体育项目具有很高的教化功能, 可以传承和弘扬广西少数民族传统文化, 培养积极进取永不言败的竞争意识。

2.2.2传统节日中民俗、民间体育文化推动经济发展的价值

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 民俗、民间体育文化是作为民族文化的一种凝练而生动的表现形式, 展示民族精神、促进世界各民族间经济交流。在全球经济一体化与文化性质日趋增强的今天, 广西少数民族传统节日中民俗、民间体育文化逐渐成为一种可供开发和利用的人文资源, 对广西地区的经济发展尤其是少数民族旅游的开发起了一定的作用。伴随着广西旅游产业的不断发展, 具有民族特色和地方特色的民俗、民间体育特色项目不断被列入经贸之中, 商业表演, 服装、器材、道具的生产与销售等带动经济的发展, 游客、周边群众的参与和消费也推动了经济的发展。在最近几届少数民族运动会中, 不仅各比赛项目的场地广告都有企业购买, 就连不少表演项目也引起企业的关注, 运动会的吉祥物等纪念品销售越来越火爆。民族运动会的品牌价值正在被社会与企业认同, 企业认识到了民族运动会资源的珍贵性, 也是企业宣传自己形象、扩大影响力的一次绝佳机会。除了运用电视、广播、网络等各种媒介传播手段, 还大量运用了户外媒体等传播方法进行广泛的宣传。宣传城市形象、展示城市风采、提高城市知名度与美誉。

2.2.3 传统节日中民俗、民间体育文化的健身价值

传统节日中民俗、民间体育具有显著的简单易行、老少皆宜的灵活性、娱乐性、健身性和传承性等特点, 不仅有很强的健身价值, 而且还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丰富的娱乐、教育功能[3]。比如广西的北部、南部、东部、中部广泛流传的打长鼓, 广西南丹县的打陀螺, 壮族世代相传的赛龙舟、抢花炮、抛绣球等, 形式多样丰富多彩。传统体育项目, 既强身健体, 延年益寿, 又举杯竞技性和表演性, 丰富了人民的文化生活, 推动了全民健身事业的发展。广西举办的民族运动会和民族文化节, 一届比一届好, 一届比一届影响大。传统节日里的民俗、民间体育被纳入比赛项目中, 大量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规则的制定, 以及对民俗、民间体育项目和文化的宣传、推广让体育爱好者和体育健儿们欢聚一堂, 为民族传统体育的推广和交流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人们通过参加传统节日中的民俗、民间体育活动, 得以强身健体、愉悦身心, 减缓工作和生活带来的压力、疲劳, 使情绪得到有益的调节和放松。特别是传统节日中的那种“难、新、美、高”的运动项目, 那种“健、力、美”和谐统一于一体的表演, 给人一种无与伦比的享受, 满足了人们的精神需要, 对各种不同心理状态的人都起着积极的调节作用。

3 结论

3.1 广西地区的人们参加传统节日中民俗、民间体育活动主要是根据自己的爱好和擅长的项目来选择其体育活动方式, 因此, 必然要不断地改造和完善现有的民俗、民间体育活动方式, 以能达到最佳的运动效果, 推动民俗、民间体育的延续与转型, 从而推动广西传统节日中民俗、民间体育运动的发展与创新。

3.2 广西举办的民族运动会和民族文化艺术节等, 带动着广西地区各种活动与经济一体化, 传统节日中民俗、民间体育项目具有可观赏性和参与性的特点, 被广大游客喜欢, 既拉动了旅游业, 也促进了广西经济的发展。

3.3 广西传统节日中民俗、民间体育具有的延续作用与民俗、民间体育文化所具有的民族特色并没有消失, 特别是文化融合性所带来的人文精神, 在进入一个新的社会阶段后, 民俗、民间体育文化仍然具有原来的意义和价值。

摘要:从民俗、民间体育文化的内涵与特征出发, 对广西少数民族传统节日中民俗、民间体育文化的价值进行分析和阐述, 为唤起人们对传统节日的关注, 以及对民俗、民间体育的关注, 让体育文化的价值得到发挥, 使传统节日中的民俗、民间体育文化得到更好的发展、普及和推广。

关键词:少数民族,传统节日,体育文化

参考文献

[1]王俊奇.也论民间体育、民俗体育、民族体育、传统体育概念及其关系[J].体育学刊, 2008, 15 (9) :101-104.

[2]唐云松.我国传统体育项目——满族八旗冰嬉的历史考证[J].满语研究, 2007, (1) :109-114.

[3]张冰松.民族传统体育在全民健身中的价值研究[J].康定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2007, 8 (16) 4.

[4]杨香花.民族传统节日旅游资源特征开发价值与原则的探索[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05 (6) .

节日体育 篇7

2006年是《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第二期工程第二阶段的开局之年,从2010年的“基本建成有中国特色的全民健身体系”到2020年的“形成比较完善的全民健身体系”,其实质就是要把影响群众体育的多种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的事物整合成一个有机整体,使体育资源配置最优化,最大效益地发展群众体育,从而保障广大人民群众享有基本的体育服务。认清当前新的经济、社会发展形势,特别是在经济基础较薄弱的民族地区,通过各种重途径大力推动民族地区全民健计划的实施,加快构建完善的全民健身体系的步伐,具有重要意义。“赶秋节”是湘西苗族的传统节日,每年立秋那天,苗族同胞都要举行隆重的庆祝活动,它萌生衍传于苗族同胞的长期社会生活和生产实践中,伴随着苗族文化的相互交融和渗透而不断传承与演进。在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不断满足苗族人民的社会需要,不断地显示出她的社会和体育价值,成为苗族人民不可缺少的文化娱乐方式。将“赶秋节”这样的民族节日体育的开展来推动民族地区的全民健身健身计划的实施,这将对民族地区全民健身体系的构建带来积极的影响。本文通过对湘西苗族“赶秋节”的体育价值进行分析,提出构建民族地区全民健身体系的模式,为民族地区建设特色全民健身体系的构建提供理论依据。

1 湘西苗族“赶秋节”的起源

“赶秋节”又称“调秋节”,是我国湖南省湘西自治州的花坦、风凰、泸溪等地苗族人民的传统节日。关于“赶秋节”的起源,传说很久以前,相传有个叫巴贵达惹的苗家青年,一次出去打猎,捡到一只精美的绣花鞋,为寻找制花鞋的姑娘,他造了一架可坐八个人的秋千(即今天的“八人秋),在立秋之日邀约后生、姑娘前来一起游玩娱乐。终于在相邀的男女青年中找到了花鞋的主人七姑娘,后来,两人结为夫妻。随后年年举行这种娱乐活动,最后演变成赶秋节。现在“赶秋节”成为苗族人民的盛大传统节日,一般在每年阴历8月8、9、10号这三天举办,凡居住在湘西的苗族部落,这几天都聚集花垣县,参加隆重的“赶秋节”活动,在这天,苗家男女老少都穿着民族服装,敲锣打鼓,舞龙灯,狮子灯,从四面八方涌向“秋场”,场上锣鼓喧天、歌声萦绕,打秋千、上刀梯、舞狮子、玩龙灯、跳猴儿鼓舞、歌台赛歌、篮球赛等热闹异常。活动完毕时,由众人选出两位有声望的人装扮成“秋老人”,向大家预祝丰收和幸福,青年男女也利用“赶秋”物色情侣,歌郎歌娘大展歌喉,另外,还有民间才艺,武术表演等体育项目,为节日增添了欢快热闹的气氛。

2 湘西苗族“赶秋节”的体育价值分析

2.1 湘西苗族优秀传统体育文化的继承与弘扬

历年“赶秋节”的举办情况调查表明,苗族“赶秋节”这一风俗习惯与传统体育紧密结合,互相渗透,形成了传统节日体育的民俗性特点。民俗促进了传统体育的继承和发展,传统体育丰富了“赶秋节”的活动内容。以传统体育的竞赛和表演活动为载体,吸引群众广泛参与,对于营造浓郁的节日氛围,弘扬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赶秋节”离不开传统体育活动,传统体育离不开“赶秋节”等传统节日,少数民族体育与民族节日活动有机结合,密切联系,这是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一大特色。因此“赶秋节”为该地区民族体育项目的继承与弘扬、推广和完善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使民族体育项目在该民族该地区得以世代相传。

2.2 丰富了老百姓的健身内容

一年一度的“赶秋节”,为民族传统体育活动提供了良好的场所,同时传统体育活动又为“赶秋节”内容增添了纷繁多姿的色彩,相得益彰,互相生辉。使得忙于生产劳动的老百姓们有了娱乐与锻炼身体的好机会,农民群众不只是利用单一的生产劳动来运动自己的身体,而是以适应群众的兴趣、立足群众乐于参与和便于参与。“赶秋节”通过集体表演、展示、竞赛等参与互动等方式,让广大人们群众参入其中,亲身体验独具民族特色的节日习俗。不断继承和发扬古老的风俗,以丰富多彩的形式彰显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丰富了老百姓的健身活动内容。

2.3 效果明显的健身娱乐作用

苗族传统体育融进苗族“赶秋节”中,有的是传统体育项目贯穿于苗族的各种节日活动。如苗族的跳鼓,它可在“跳年会”、“四月八”、“六月六”、“赶秋”等节日期间广泛进行。“赶秋节”因为萌发在边远的山区,苗族人民的居住分散,交通不便等原因,只有规定的固定日期和地点,才使大家能够有身心娱乐,身体锻炼,展示才艺的机会。节日期间的民俗活动、体育活动多种形式并举,异彩纷呈,构成了节日活动中的喜庆氛围。在“赶秋节”活动中,如舞狮子、舞龙灯、跳猴儿鼓、苗鼓等传统体育活动,可以全面提高参与者的力量、速度、耐力等综合素质。“赶秋节”还可以调节人民的心理情感。由于这些传统体育项目动作丰富多样,趣味性强,使得参与者的热情高涨,人们一年来所有烦恼、痛苦、艰辛都焕然冰释;人与人之间的隔膜误会得以消解,在浩大的运动场景中,能深深感受群体力量的巨大,产生一种民族自豪感,这有利于苗族人民的心里健康。体质与健康水平是民族地区社会发展的一项重要内容。传统体育活动作为“赶秋节”的重要内容,可以提高农民的精神生活水平,娱乐身心,充分发挥村民委员会和各级农民体育协会的作用,并与文化站协同配合,继续开展传统体育活动,推动农村体育的发展。

2.4 有利于增加落后的苗族地区的体育人口

湘西苗族是个古老的民族,由于生活的地域,风俗习惯、宗教信仰等诸方面原因,产生了许多丰富多彩的节日活动。这些节日,不管是祭祀和纪念性的,还是庆贺和社交娱乐性的,几乎都与传统的体育活动结下了不解之缘。真可谓哪里有苗族的传统节日,哪里就有传统体育活动。为了节日的竞赛和表演,一般都会有几百上千人进行长达40到50天,每天几个小时的训练,这对于苗族地区体育人口的增长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2.5 推动该地区全民健身运动的开展

“赶秋节”作为一种节日体育的开展,使得群众性体育活动蓬勃开展,参加体育活动的人数不断增加,民族地区人民体质与健康状况有了很大改善,它的举办日益受到社会的重视和支持,“赶秋节”体育活动的内容和形式更加丰富多彩,人民群众节日体育健身的物质条件逐步得到提高。“赶秋节”作为苗族人民的传统节日,与苗族的传统体育活动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可以说,少数民族节日,离不开民族传统体育活动。了解、认识和研究“赶秋节”与传统体育活动之关系,将有助于民族传统体育的继承和发展。有助于民族地区全民健身的开展。

3 湘西苗族“赶秋节”对民族地区全民健身体系构建的启示

3.1 节日体育能弥补民族地区全民健身体系中体育场地设施的不足

湘西地区大多处在武陵山脉连绵的大山之中,平均海拔在200~1200m,自然地理环境比较恶劣,交通信息比较闭塞,经济基础比较薄弱。所以全民健身活动的开展由于经济状况、地理自然环境、体育场馆设施、体育指导员配备等一系列主客观因素的影响,导致全民健身体系的不完善,边区农民身体素质也是普遍在健康标准指数以下。体育场馆和器材设施是开展体育活动的载体,是传播体育文化的阵地,是构建全民健身体系中的重要元素。一个地区如果没有基本的体育文化阵地,就无法满足人民群众的基本精神生活要求,更谈不上构建完善的全民健身体系,而在“赶秋节”活动中,如舞狮子、舞龙灯、跳猴儿鼓、苗鼓等传统体育活动,对场地的要求很小,都是可以在乡间田野可以开展的项目,受器材、场地、时间、季节的限制小,而且由于“赶秋节”是苗族自己的体育节日,人民本身具有很深厚的民族文化心理和文化底蕴的支持,所以在湘西地区都有坚实的基础,开展也比较容易。通过“赶秋节”在弥补湘西地区全民健身体系中场地设施的不足可以看出:民族节日体育在民族地区开展全民健身活动中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对弥补民族地区全民健身体系中场地器材设施的不足具有现实意义。

3.2 节日体育的宣传是民族地区全民健身体系构建的基础

“赶秋节”是苗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的重要载体。我们可以在民族地区紧紧围绕节日体育为主题,突出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充分展现和传承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利用群众性文化娱乐、体育健身和科普宣传活动,增强民族情感,提高民族科学文化知识,努力营造民族团结、国家统一、社会和谐、家庭幸福的节日氛围。这将有助于民族传统体育的继承和发展,有助于民族地区全民健身体系的构建。把“赶秋节”体育活动纳入全民健身计划,坚持节日文化与节日传统体育协调发展的方针,以全面锻炼民族地区人民身体为重点,加强领导,统筹规划,切实抓出成效。“赶秋节”的民族节日举办,初步形成人民群众广泛参与、充满发展活力的运行机制,建立起社会化、科学化、产业化和法制化的全民健身体系的基本框架。

3.3 不断开拓创新是民族地区全民健身体系构建的不竭动力

近年来“赶秋节”的举办,苗族人民在举办“赶秋节”的时候不断开拓创新,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利用当地群众的爱好和经济条件,对一些项目所需要的体育器材、组织形式、适宜参加人数以及运动量及强度进行考量,在此基础上,选择群众非常感兴趣并适合在全民健身活动中开展的体育项目改造创新后在“赶秋节”时推广,突出了这些体育项目的娱乐性、趣味性、大众性等特点,使群众更加喜好,这样最终导致地区体育人口的增长,体育健身活动的环境和条件有较大的改善。实现体育与地区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协调发展,全面提高苗族人们的体质与健康水平,基本建成具有民族特色的全民健身体系。充分改进和创新节日体育项目,把满足人民群众体育健身作为根本目的,通过节庆活动增进人们的身心健康,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增强人们的精神力量,在和谐健康的氛围中构建民族地区全民健身体系。

3.4 节日体育的传承和规模扩大化是民族地区全民健身体系构建的有力支柱

“赶秋节”凝结着苗族人民的民族精神和民族情感,承载着苗族的文化血脉和思想精华,是维系民族团结和社会和谐的重要精神纽带,是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宝贵资源。在中华民族的历史发展进程中,“赶秋节”以其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周期性、民族性、群众性的特点,深深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和精神世界,使的现在节日体育的规模已日益扩大,这样我们可以充分发挥“赶秋节”这种资源优势。对全民健身基本理论、健身方法、健身用品等进行深入而广泛研究和技术开发,使节日体育在民族地区形成有民族特色的体育活动,成为民族地区全民健身体系构建的有力支柱。

4 结语

通过对“赶秋节”的体育价值分析,可以看到民族传统节日体育在民族地区构建全民健身体系具有重要作用,我们可以在民族地区充分挖掘民族传统体育节日文化资源,从其价值观念、组织与管理、内容与手段、各条件保障与成果评价着手,充分挖掘民族传统体育节日文化资源,按照构建全民健身体系的要求,在民族地区积极传承、发展、创新优秀传统节日体育文化,从而在民族地区构建具有鲜明特色的全民健身体系,为我国全面实施全民健身计划作出贡献。

参考文献

[1]王兴明.民族体育向后延伸的战略研究[J].体育高教研究,1993(4).

[2]崔乐泉.民族传统体育新文化的构建[J].体育文化导刊,2005(3).

[3]姚重军.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研究[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4.

[4]刘雪松.论我国民族体育的特色及其发展[J].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1990(4).

[5]陈三政,肖剑.社会主义新农村与全民健身体系的构建[J].体育科学研究,2007(3).

上一篇:高效语文课堂的搭建下一篇:大学教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