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纳税人权利的思考

2024-07-05

对纳税人权利的思考(精选8篇)

对纳税人权利的思考 篇1

电 大 开 放 教 育

税法学小组讨论

学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专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成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从我国近年来的主立法实践

考察在税收法律关系方面体现了什么样的立法理念? 我国纳税人权利保障立法完善的思考

重点论述通过立法对我国纳税人权利的保障,主要通过立法中对纳税人权利保护的缺失、造成这种立法缺失的原因及从立法的角度来完善我国纳税人权利保障体制这三个方面,对我国纳税人的权利保障问题进行论述并从立法方面对完善纳税人权利体制提出自己的些许看法。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坚持科学、合法、民主立法,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纳税事关国计民生,应该是一国法律体系最基本的组成部分,然而,由于我国立法的之后或不科学完备,导致我国纳税人的权利不能得到有效的保障。

纳税在国外被视为一件光荣的事情,因为有纳税才有发言权,才有权利对政府、对行政部门的行为“指指点点”,才能在国家食物中发出自己的声音,所以避税逃税现象在国外是鲜见的。而在我国,纳税被视为一种必须履行的义务,尽管纳税人通过政府对税收的统筹安排,直接或间接的享受了利益,然而,公民纳税的主动性依然不高,甚至将其视为一种负担,为了逃税避税不惜铤而走险。

我们认为造成上述现象的根本原因就在于我国立法中对纳税人权利保障制度规定的缺失。纳税人对自己无从定位,被动的缴税,纳税变成了纳税人的心理负担。下位将从纳税人的权利保障的立法现状入手来追踪造成纳税人权利保障立法缺失的内在原因,探求从立法角度对纳税人权利保障的完善。

一、我国纳税人的权利保障体制的立法现状

随着人权保障问题的热化和建立法治国家理念的提出纳税人的权利保障问题也日益显得重要,虽然宪法和其他法律法规对纳税人的权利做了规定,但无论从理论还是实践角度来讲,纳税人的权利保障制度都没能有效的得到实现。我国现行法律体系中对纳税人的权利的规定由三个主要部分组成:宪法、税收法律法规和其他相关法律法规及部门规章,而正真从立法意义上对纳税人的保障制度的规定少之又少,尽管近年来有关税收的法律法规及部门规章中越来越重视纳税人的权利保障问题,但总体来讲,我国纳税人的权利立法仍不完善。

(一)税法体系中国家立法与行政立法的比例失衡 我国现行税收过多的依赖行政法规而忽视法律,税收立法权被行政机关所侵蚀,使税法更多的体现了行政机关与国家机关的意志而忽视了公民的意志。目前我国真正由立法机关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的税收法律仅有四部,其他诸多的关系纳税人权利保障等一系列税收法律关系均有行政机关立法,通过暂行条例和规定的形式来表现,立法层级较低,法律法规比例失衡,导致税法稳定性不够,权威性不强,法律效力太低。第九次全国人大第三次会议颁布实施的《立法法》第8条规定:“基本经济制度以及财政、税收、海关、金融和外贸的基本经济制度只能制定法律”。在《立法法》规定税收制度只能制定为法律的情况下,若其他任何机关以任何理由出台非法律形式的税收制度,均被认为是对《立法法》的违反,其合法性将会受到质疑。依据《立法法》的相关规定,我国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应保留税收立法权,并对各类税法的构成要件做出规定,由人民通过其代表在人民代表大会上自己决定要负担什么税收及税收的多寡,并通过人民代表大会及常务委员会制定法律加以确定,这样的法律才是符合和体现民意的,人民缴纳其自愿负担的税款,这样才是合法的。政府是由人民建立的,也是为人民而建的,政府的主要职责之一就是保护财产的安全,因此政府的课税权必须建立在人民主权的基础上,行政机关不应有自己决定征税的权利,而只能有执行法律的权利,这也符合一般的公法原理。

(二)纳税人权利主体的地位不明确首先,我国宪法中缺乏对纳税人权利的明确规定。宪法作为国家的根本大法,是其他部门法律及行政法规、部门规章的立法依据和渊源。宪法中应该对纳税人的基本权利的保障加以规定,其他部门法律才能得以在此基础上扩张和眼神,但是,我国宪法对纳税人的相关地位的规定只有一点即56条,而对纳税人的权利地位只字未提。权利与义务是相对而生的,公民缴纳税款来维持国家机器的运转,来为权利更好的实现缴纳保单,其最终的目的是为了享有更多的权利,而宪法却只对纳税人的义务做了规定。这有悖于宪法宣誓的公民基本权利的法律功能。宪法如此重义务而轻权利,使我国的纳税人处于一个尴尬的境地。纳税人们完全体会不到自己是纳税权利的主体地位,从而无奈的将自己定位于义务主体的地位。

其次,过分强调纳税人的义务而忽视了权利。这一点在宪法和其他一系列税收法律法规中都是有明显体现的。这一系列税收法律法规尽管到意识到纳税人权利地位的缺失这一问题,努力在各税法和规章中补给,但是仍然没有从本质上改变纳税人的地位。例如,《税收征收管理法》的诸多条款中,对于纳税人的权利规定只有数条,并且仍然表现为强调义务甚于权利。其他散见于《行政诉讼法》、《行政复议法》、《行政处罚法》、《国家赔偿法》等法律法规中的纳税人的权利的规定更是微乎其微,使纳税人不能形成整体的税收权利意识。并且我国税收法制定的过程中,以义务论为主调,极力强调纳税义务而忽视权利。这一方面造成我国纳税人行使权利的集体无意识状态,反过来更进一步加深了纳税人权利地位的失落。

(三)未确立税收法定原则税收关乎国计民生,是一国得以存续的血液,鉴于税收的重要性,各国的宪法对税收的立法权属都做了严格的规定,明确指出一切税收征收工作必须经过立法机关制定法律,并在法律的授权下征收,否则任何机构和个人都无权征税。②而我国对于税收法定原则的规定却是一片空白,尽管我国《立法法》第8条形式上确认了税收事项的专属立法权,同时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也从逻辑和形式上保证代表纳税人的一致,但这一切也仅限于形式。由于立法的缺失,导致在税收执法的过程中,在纳税人权益保障问题上,如果想从立法或宪法层面来获得救济是无据可依的,这不利于纳税人的权利保障。要根本改变这一现状,我们必须积极的寻求对税收法定原则的立法和宪法高度的保障。

二、纳税人权利保障立法缺失的原因任何一种事物其发展方向由自身和外部两个条件来决定,税收立法也不例外。由于我国所处的历史阶段以及现阶段的国情,只能早就如此的立法体例。这是一种客观必然,尽管存在诸多的人为因素,但更多的情况下,也是我国立法者和立法工作的无奈。

(一)历史原因我国现行有关税收的法律法规中,国家立法与行政立法的失衡究其原因,实质上是社会管理者习惯于用行政手段这种旧有的传统方式来调整税收关系的一种表现,是我国税收法制建设中重人治而轻法治的一种比较典型的反映。这是一个历史遗留问题,是一个传统习惯的问题。从税赋产生之初,它就是统治者的一种工具,并且,中国传统的儒家文化强调个人对社会、对他人所承担的责任和应尽的义务,而不重视社会对个人权利的界定和保护,这种根深蒂固的思想影响了中国几千年。尽管新中国成立后我国一直在强调税收是一种权利,在立法中不断提倡重视这种权利,但是纳税人这种思想仍未改观。

(二)对行政机关的错误定位行政机关在税收征纳工作中一种充当这权利主体的角色。行政机关与纳税人不平等的地位使税收成为一种看似强加与民的负担,从而造成纳税人潜意识的抵触情绪。行政机关将纳税立法权视为自己当然的权力,认为税收与行政密切相关,行政立法当然无可厚非,以致行政立法替代了真正的立法、法规挤兑了法律的地位。这完全是因为行政机关至今尚未认清纳税人与国家的关系,纳税人对整个国家机器运转所发挥的重大作用。

三、我国纳税人权利保障制度的立法完善鉴于我国先进有关税收法律的一系列缺陷,我国应该从立法方面入手,从根本上改变我国的税法现状,使税法成为一部真正意义上具有高度权威性和保障性的法律,成为真正的纳税人的权利保障法。

(一)完善宪法随着文明和时代的进步,法治和人权日益受到重视,任何应有的权利只有通过立法,将其上升为法定的权利,法律才会认可和保护它。因而,立法是对权力保护最高层次的确立,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越来越意识到通过立法保障权利的重要性,开始或已将纳税人的权利保障问题写入宪法,以最高法律形式来确保纳税人权利的实现。

宪法通过宪法修正案的方式完善我国《宪法》关于国家税收的有关规定,将有助于税收立法的完善,有利于国家更严肃谨慎的进行课税权,有利于在整个税收活动中全面严格的实行税收法定主义,充分体现法治精神,提高和加强税法的权威性,有利于彻底排除国家税收中可能存在的随意性或任意性,同时也有助于立法机关、国民对课税的监督和制约,有益于在全社会实现国家依法征税和国民依法纳税的法治要求。

(二)制定税收基本法宪法作为国家的根本大法,是从整体全局上来把握的,而针对具体税收法律关系,还需要专门法律来调整规范。我们要在逐步完善各个单行税收法律规范的基础上,加紧制定在税收法律关系中起主导和统领作用的税收基本法。我国目前的许多税法的问题仍然无法可依。税收基本法规定国家税收制度和税收改革中的基本问题,是国家在税收方面的意志在法律上的重要体现,是一个国家税收法律体系的核心和灵魂,是仅次于《宪法》的国家主要法律,其法律效力和法律地位都应该优于其他税收法律。这一部重要的法律迟迟未出台,对我国税收法律体系的建设来说是一个很大的缺陷。市场经济的重要特点就是规范化和法制化,尽快制定、颁布我国税收基本法是健全和完善我国税收法律体系的迫切需要。税收基本法中应该对纳税人的基本权利加以明确的规定,我们认为纳税人的基本权利包括:

1、知情权,即纳税人有权向税务机关了解税收法律法规的规定及纳税情况。

2、平等权,即纳税人应该享有相对平等的地位,在税收征纳过程中处于主动地位,征税机关应该给予纳税人足够的公正和礼遇。

3、保密权,即纳税人有权要求税务机关为其纳税资料和个人隐私保密的权利。

4、减少税收负担的权利,即纳税人有权依据有关的法律法规申请减免税的权利。

5、获得救济权,即纳税人的权利受到侵害时可以通过最便捷的方式获得最有效的救济。

(三)提高税收立法层级和立法质量 首先,确立税收立法权专有原则。不利于纳税人权力和超越政府行政职能的事项或授权行政机关立法不利于公民权利实现的立法事项,一律收归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来行使。行政机关的行政法规只能是对立法机关制定的税法的具体化和细化,从而防止行政法规替代法律导致大量低层级的法规的存在提高立法质量。要改变行政机关越权或越位的现象,真正走向法治,就必须在宪法和法律上确立税收立法权由立法机关专有的原则,并在实践中严格执行这一原则,这对于我们这个单一制的、法治与市场均不发达国家就尤为必要。

其次,立法机关应积极行驶权利。从理论上说,国家征税权来自于人民的倡导与实践,是“主权在民”的体现,“无代表则无税”等民主法治精神在现实中的体现即要求以法治限制人治,以人民的权利限制个人的任性。因此要想尽快改革目前税法主要由行政机关制定的立法体制,国家立法机关也应积极主动的行使《宪法》和《立法法》赋予的制定税法的权力,而不应该将权利转让、闲置或放弃。

(四)完善税收程序 《税收征收管理法》作为税收实体法的程序保障,其本身仍存在许多有待提高和完善的地方,因此,为了能更好的服务于税法实体法,应该尽快完善修正《税收征收管理法》的不完备之处。首先,应当增加更多的服务或确权性条款。《税收征收管理法》中仍然存在大量纳税人“应当”如何做的字眼,这显然仍然不是一部为保护权利而设置的程序,而是更加强调纳税人义务的程序法,因而,税收实体权利的更好履行应该开始于程序法,如果程序法中能真正将纳税人的权利作为权利来看待,税收实体权利的真正实现将指日可待。其次,应该以《税收征收管理法》为基础,制定其他一系列程序性法律,如《税收监管法》等,将税务机关的工作置于纳税人的监督之下,从而使纳税人的权利得到全面有效的保障。

(五)通过立法确立税收法定主义原则现代各国纷纷将税收法定主义原则作为宪法的一项基本原则加以规定,如法国宪法第34条规定:“各种性质税赋的税收基础、税率和征收方式应由议会投票通过的法律规定。”日本宪法第84条规定:“新课租税或变更现行租税,必须有法律或法律规定的条件为依据。”①而税收法定主义原则在我国的立法中仍一片空白。税收法定主义原则在宪法中确立,可以使纳税人的意志在法律中得到体现。税收法定主义原则的确立使征税权有法可依,而且也有利于指导司法、执法和税收立法工作。

首先,宪法中应该对税收的概念做出较明确的规定,税收概念的明确可以使税与其他费相区别。同时以宪法的形式规定税收的概念也为税收立法和法律解释提供了依据。其次,宪法中应该明确税法的征收机关,以防止其他行政机关或部门的越权行为。这样更有利于保障纳税人的权利。

从立法的角度完善纳税人的权利有利于从根本上保护纳税人的权利,有利于纳税人积极主动的履行纳税义务,有利于减少偷税避税现象。法律赋予纳税人权利,保障其地位,不仅关系到我国税收法制建设的发展和完善,而且对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法制的进程也有重大意义。

对纳税人权利的思考 篇2

一、纳税人的权利

纳税人是指负担纳税义务的单位和个人, 在法学上称为纳税主体。广义上的纳税人还包括扣缴义务人, 即法律、行政法规规定负有代扣、代缴、代收税款义务的单位和个人。本文所指的纳税人仅限于负担纳税义务的单位和个人。据此限定, 继而探讨纳税人的权利内涵。关于纳税人的权利, 可以从广义和狭义两个方面来理解。广义上看, 纳税人的权利是指纳税人依法在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所享有的权利和利益;狭义上看, 目前普遍接受的观点是:纳税人权利是指根据税法的确认和规范, 在履行其应尽纳税义务的过程中, 可以依法做出一定行为或不做出一定行为, 从而实现自身合法利益的可能性。

在税收法律关系中, 一方主体是纳税人, 另一方主体是体现公权力的征税主体。因此, 纳税义务人在税收关系中总是处于一种弱势地位, 其权利应给予特殊保护。依据我国现行税法规定, 纳税人享有申请减免权、延期申报权、缴纳税款权、追索赔偿权、复议和诉讼权、保密权、举报权、拒查权、拒付权等。现今的立法多是从征收的过程来考虑纳税人的权利, 范围较窄, 依据目前税法理论界的各种观点, 归纳起来, 纳税人的权利有以下几方面的内容。

(一) 纳税人的基本权利, 指纳税人纳税时应当给予的权利, 主要包括信息告知权、隐私保护权等。

(二) 纳税人的设定权利, 通过借鉴外国经验, 我国纳税人拥有的权利主要包括平等权、公正对待权、知情权、参与权、获得服务权、商业秘密保护权、税款减免及缓交申请权、申请返还多缴税款权、损失赔偿请求权、对税收违法行为的检举控告权、监督权等。

(三) 纳税人的救济权利, 指以上权利受到不法侵害时, 纳税人依法获得救济的权利。主要包括提起行政复议、行政诉讼、纳税人诉讼等权利。

二、纳税人权利保护

前文主要阐述了纳税人的权利问题, 基于我国纳税人权益时常受到侵害的现状, 则更须完善权利的实现和保护机制, 一般说来, 可以通过法律、行政等手段。在行政层面上, 通过限制行政机关的权力, 控制税收征收行为, 健全征收程序等来保障纳税人权利。在此, 笔者将就法律层面进行详细探讨。在法律层面上又可通过以下两个方面来阐述。

(一) 立法层面的保护。

首先, 加快制定税收基本法, 系统地明确纳税人的权利。我国现行的《税收征收管理法》中规定的纳税人权利不够全面, 有些条款不够明确, 使得纳税人不清楚自身享有什么权利。因此, 制定税收基本法, 有助于全面系统地规定纳税人的权利, 提高纳税人的主体意识, 构建征纳双方权利义务对等的税收法律关系, 使纳税人通过自觉纳税行为来实现法律确认和保护的权利。其次, 完善税法的立法听证制度, 征求纳税人的意见。税收的征收事关纳税人的利益, 采用听证这一民主的方式, 可以事先征求纳税人的意见, 确保税收的征收和使用符合大多数纳税人的意愿和利益。

(二) 司法层面的保护。

首先, 建立健全我国的税收司法审查制度。将税收的法律、行政法规、规章等规范性文件置于司法监督之下, 通过违宪审查, 加强司法权对行政权的制约作用。现今, 我国只对税务具体行政行为进行审查, 且只针对其合法性而不对合理性进行审查, 审查面过于狭窄, 未能起到司法对行政的制约作用。因此, 应构建以抽象税收行政行为和具体税收行政行为相结合的司法审查制度, 扩大审查范围, 加强对纳税人权利的保护。

其次, 设立税务诉讼的特别法院。目前, 我国已有铁路运输法院、海事法院等专门法院。设立专门的税务法院, 一是由于社会分工的需要, 各个领域需要经过专门职业训练的人员来从事工作, 在税法领域, 特别需要精通税法的法官来从事这项技术性的法律工作;一是由于现在税务案件的增多, 亦需加强人力物力来审理案件。通过设立专门的税法法院, 由具有丰富专业知识的人才担任法官, 保证审判的效率和质量。同时, 该税法法院在管理体制上应实行由上而下的垂直领导, 打破地方政府的制约, 减少地方性行政权力对司法权的干涉, 保证司法审判的公正性, 从而更有效的保障纳税人的权利。

最后, 建立纳税人诉讼公益制度和纳税人公益诉讼激励机制。目前我国还未建立纳税人公益诉讼制度, 采用的“是无利益及无诉权”的原则, 但鉴于税收的公法性质, 国家集合所有纳税人之力来增进社会成员的全体福利, 为保障此社会福利的实现, 防止国家权力机关滥用国家税收, 因此有必要拓宽纳税人诉讼的主体资格。纳税人有资格以原告的身份向国家机关提起诉讼, 请求禁止公共资金违法支出行为造成的公共资金损失的违法行为。同时, 建立公益诉讼激励机制, 从制度上给予纳税人公诉的物质激励, 从而更大范围的保障全体纳税人的权利。

参考文献

[1]、张守文《.税法原理》 (第三版) [M].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3年7月

[2]、陈舜《权利及其维护》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

[3]、刘剑文, 丁一.《走出我国纳税人权利义务观的误区》.中国税务报 (理论版) .2001, (8.10) .

[4]、王全兴.《经济法基础理论专题研究》.中国检查出版社.2002.

[5]、庞凤喜著.《论“公共财政”与纳税人权利》, 载《财贸经济》1999年第10期

[6]、刘隆亨《税法学》法律出版社2006年版, 第31页

纳税人权利回归的意义与困境 篇3

所谓纳税人,是指依照税法规定对国家直接负有纳税义务的单位和个人。又称纳税义务人、课税主体。纳税人作为缴纳税款的主体,可以是法人,也可以是自然人。一个经济单位或个人是否成为纳税人,主要由税法的相关规定和企业或个人所处的经济地位所决定。在我国,纳税人包括:全民所有制企业,城乡各类集体所有制企业,中外合资、合作经营企业,外资企业,国家行政机关和事业单位,私营企业,个体工商户,农村专业户,承包户,依税法规定应纳个人所得税和个人收入调节税的个人。实际上,由于我国实行的“价税合一”的制度,所以纳税人的涵盖面极其广阔。那种认为大学生、低收入者不是纳税人的说法是错误的。

公告纳税人权利的积极意义

富兰克林有句名言,人的一生有两件事是不可避免的,一是死亡,一是纳税。税收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但纳税的重要性掩盖不了纳税人权利的诉求。事实上,我国的《税收征收管理法》、《行政诉讼法》等法律中,早就规定了纳税人的各项权利,如纳税人的知情权、保密权、税收监督权、依法享受税收优惠权等权利。国家税务总局虽然只是对现有法律规定的再引述,但此举还是引起了舆论的高度关注。这在另一个方面也说明,能否彰显公民的权利意识,越来越成为公众评价政府行为的价值标准,以权利为本位的“纳税人意识”在纳税人观念中渐渐苏醒。

遗憾的是,尽管我们有各种法律法规明确了纳税人的种种权利,但长期以来,纳税人的各种法定权利始终停留在“文本权利”阶段,以义务为本位的“纳税意识”始终占据着主流地位,而“纳税人”成了一个“敏感的词语”。在义务本位的“纳税意识”遮蔽之下,权利本位的“纳税人意识”则被高悬在法律文书之上。这种“文本权利”的弊端就在于,麻木了公民的权利意识,损害了公民权利,造成了纳税人权利常识的缺失。几年前就有媒体作过此类调查,结果显示,只有12.3%的受访者了解纳税人权益。有分析人士指出,纳税人不关心自己权益的一个原因是,某些税务人员、公务员缺乏服务意识,对纳税人权利不够尊重。这使得纳税人感觉自己只能履行义务,自身权利却“被放弃”了。

此次,税务总局以公告的形式归纳了纳税人的种种法定权利,其意义是积极深远的。在笔者看来,其积极意义至少有这样几个方面。

首先,强化了“纳税人供养政府”的观念。公职人员领国家工资,行使公权力,在公务员看来从来都是天经地义的事。但纳税人供养公务员,公权力源于人民,公民是国家主人,公务员应该尊重公众等,这些最本质的常识问题却长时间被公务员忽视。强调纳税人权利,亦可对公职人员进行一次思想和道德上的常识教育,有利于公职人员更好地履行公务,尊重公民权利,约束自我。

其次,有利于纳税人更加全面系统地了解自己的权利,保护自身合法权利,也是对以往纳税文化中过分强调纳税人义务的一种纠偏。虽然纳税人的这些权利早已存在于现行的法律法规当中,但这些权利规定的零散分布,不仅不利于纳税人全面地掌握解读,也容易让纳税人对自身权利的认识产生混乱感。此次,国家税务总局将这些权利“打包”公布于媒体之上,对于纳税人全面解读掌握自身权利,维护自身权利,履行好自己义务,都可起到很好的作用。

最后,为纳税人构建了一个维权的框架,有利于维护纳税人权利。公布这些权利并不必然就能够保护好纳税人的合法权利,但公告却唤醒了公众沉睡良久的“纳税人意识”,为公民维权提供了一个框架。一定意义上讲,有了这个框架不一定就能够维护好纳税人的合法权利,但如果没有这个框架,维护纳税人的合法权利只能是空谈。

纳税人权利实现的现实困境

公告纳税人权利带来了一些积极的意义,但不可否认的是,纳税人种种美好的法定权利在现实之中却陷入了极大的困境,而且长期得不到有效化解。

在一个法治社会,纳税人权利最本质的体现,就是可以便利地享受到政府部门提供的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作为平等的交换,公民则应该诚实地向政府纳税。既是平等关系,就应该有对称的权利义务,所谓“没有无权利的义务,也没有无义务的权利”。

然而,现在的问题是,当纳税人在履行自己义务之后,该享有权利时,却发现政府部门往往没有履行自己的义务。需要指出的是,纳税人能否享有权利,很大程度上与政府是否依法行政密切相关。如今,政府部门在政务公开方面仍存在很大的不足,甚至仍存在不少暗箱操作的情况,政府行政仍带有浓厚的长官意志,随意性和主观性大,纳税人很多时候无法知晓政府的相关信息。这不仅体现在各地财政收支成了“国家机密”,纳税人对税收去向一无所知,还体现在征税程序上的不透明,税种税率的确定部门利益化、随意化,更体现在纳税人与政府部门之间长期的权利义务不对等。这就是问题的关键所在。

只强调义务而忽视纳税人权利的做法,使得政府行为和政府官员得不到有效监督。最明显的表现就在于,每年财政收支因得不到有效监督,“三公”消费屡禁不止,大量税款被花费在与公共福利无关的其他开支上,降低了行政效率,加大了行政开支,消耗了大量的公共资源。而且官员腐败越发隐蔽和顽固化。许多与政府有关的信息对于广大纳税人来说,犹如一个个巨大的谜团。

纳税人权利义务失衡,还表现在对纳税人权利的救济方面,现行的法律规定还是不够完善。法律谚语是“无救济无权利”,而我们现在情况却是有权利无保障。纳税人的种种权利早已规定在现行的法律法规当中,却没有得到应有的尊重和保护。究其原因,除了根深蒂固的“纳税意识”外,一个重要的原因就在于,当纳税人权利受到损害时,现行体制不能够作出一个迅速便捷的救济安排。这不能不说是现行法制的一个缺失。

维护纳税人的法定权利,关键是要不断完善法制。对于政府部门来说,尤其要依据《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依法回应公民的种种公开请求,在公共事务的决策过程中充分听取民意,防止部门利益成为公共决策的主导意识;对于税收收了多少、怎样使用等情况,透明度需要加强;政府官员进行包括财产在内的个人基本情况的公示同样不可缺少。而对于立法部门来说,则要通过及时立法,不断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为纳税人维权提供体制保障。同时,纳税人也要积极争取自身权利。

公告纳税人权利仅仅只是一个开始,只是一个框架。要实现传统文化中以纳税人义务为核心的“纳税意识”,到以纳税人权利为核心的“纳税人意识”的转变,不仅需要公民在观念上进行转变,更需要有完善的法制来支撑起纳税人脆弱的权利。就这个意义而言,要使纳税人这个概念真正具有可操作性,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作者单位:中国地质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

我国纳税人权利义务观论文 篇4

从立法上看,现行宪法仅仅规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依法纳税的义务”,却缺乏“纳税人合法权益受法律保护”的相应条款。这也成为不少理论界同仁将纳税人直接称呼为“纳税义务人”的依据。我国税法中对征纳双方的权利义务虽有许多规定,但对纳税人的权利以及税务机关如何为纳税人服务却规定得不够充分,税务机关行使职权在执法程序上也不够完备、规范,致使一些税务人员随意执法、滥用职权、随意侵犯纳税人合法权益的现象时有发生。有关纳税人权利的规定散见于《税收征管法》、《行政诉讼法》、《行政复议法》、《行政处罚法》、《国家赔偿法》等不同的法律法规中,一般纳税人难以真正把握,自我保护意识较弱。再加之我国的税收宣传一向以应尽义务论为主调,着重宣传公民应如何纳税、纳好税、不纳税应承担哪些不利后果等,而对纳税人享有哪些权利以及如何行使这些权利却强调得不够。这一方面造成我国纳税人行使权利的集体无意识状态,另一方面也使得税收执法部门因缺少权利人的监督而弱化依法行政,反过来则进一步加深了纳税人权利地位的失落。

当前,我国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公共财政格局已初步建立,与之极不相称的却是纳税人权利暗弱和意识不明的现状,这极大地阻碍了依法治税方略的推进。在各经济主体的利益边界日益明晰、利益驱动机制日趋强化的今天,只讲义务而不讲权利的义务论已得不到认同。税收作为“维系一个民族命运的大血脉”(马克思语),没有纳税人真切的认同和参与,是难以畅行的。因此,彰显纳税人权利、重塑纳税人意识都应成为当前依法治税的一个重大课题。我们似乎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案:

一是更新税收理论。在对税收根据的认识上,我们不妨吸收西方“利益交换论”的合理内容,以“税收是国家提供公共产品的成本费用,体现了国家与纳税人权利与义务的统一”的观点更新传统的税收理论。承认国家与纳税人之间就是一种利益的“等价”交换,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税收并不是无偿的,政府是在为市场提供公共服务的前提下才取得税收的,以培养纳税人的权利主体意识。

二是完善纳税人权利立法。首先在宪法中应补充有关纳税人权利保护的原则规定,使纳税人合法权益的维护获得直接的宪法依据;其次,加快制定税收基本法,在基本法中明确保障纳税人的合法权益是税法的立法宗旨和法律原则,同时规定纳税人所应享有的一系列基本权利。最近修订的《税收征管法》,在这方面有了很大改进,今后应继续改进和完善。

三是改进税收宣传。首先要改进宣传内容,既要宣传纳税是公民应尽的义务,也要宣传纳税人在尽义务的同时享有的种种权利和利益;既要宣传税收法律法规,也要宣传税收的本质和原理,使纳税人明白税收不仅是国家的税收,更是全体公民自己的税收,从根本而言,纳税人是在为自己纳税。其次,要改进宣传方式,将新《税收征管法》等法律法规中有关纳税人的权利汇集成册,以手册、指南的形式免费散发给纳税人。国家在适当的时候,也应制定我国的《纳税人权利宣言》,使之妇孺皆知。健全税法公告制度,完善各种类型的咨询服务。需要强调的是,新时期的税收宣传应与税收文化相结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运行必将派生出一种全新的税收文化氛围,它和根深蒂固的传统文化有一个由碰撞到融合的过程,税收必须去直面这种文化交锋,从中寻找新的文化基点,借助文化传播的连续性和持久性,培养纳税人更为牢固也更为健全的税收权利意识和税收道德意识。

对纳税人权利的思考 篇5

一、基层国税机关和纳税人涉税负担现状

通过走访调查,笔者了解到,困扰当前基层国税分局和纳税人涉税方面的负担,主要表现为四“多”:

1、办理事项程序“多”。当前,税务系统的管理权限是根据级别的不同进行设置的,而作为和纳税人直接打交道的基层税务分局,拥有的管理权限也是最小的,无形中给纳税人办理涉税事项增加了程序。纳税人办理许多涉税事项时,往往因为基层分局只有审查权而无审批权,不得不在各级税务机关之间来回奔波,影响了征纳双方的办税效率。以办理一般纳税人认定事项为例,先由纳税人提出申请,再由基层分局安排人员进行审查并签署意见,最后报县局税政科进行集体研究审批,由于程序繁杂,办理一户普通工业企业一般纳税人认定少则十天,多则二十天,这不仅引起了纳税人的强烈不满,而且影响了国税部门的外在形象。

2、报表资料报送“多”。从国税系统内部来看,由于管理体制的原因,在基层分局与上级局之间形成了“上面千根线、下面一根针”的局面,基层分局作为最小的组成单位,需要向县局各个科室报送资料。以一个县局机关7个科室、每个科室一年需要报10种资料计算,基层分局一年需要向县局报送资料70种,而在实际调查中,有的科室需要报送的报表资料一年就达20种之多,这其中还不包括临时增加的各种报表资料。从纳税人方面来看,向税务部门报送的各类资料也有名目繁多,存在“重复报送、多头报送”的问题,以新办企业办理税务登记、一般纳税人认定事项来说,纳税人需准备营业执照、法人代表身份证、组织机构代码证、企业章程、经营场所证明等十几种材料复印件三套,其中办理税务登记时,报基层分局、县局征管科各一套,办理一般纳税人资格认定时,还需向税政科报送相同资料一套。

3、检查考核项目“多”。适当的检查考核是必须的,但过多的检查考核只会增加基层分局和纳税人的负担,引起基层分局和纳税人的不满。在对基层分局的调查中,基层分局要接受的检查考核项目有县局统一组织的目标管理考核、县局各科室自行组织的各类检查考核、分局所在乡镇组织的各类考核等十余项,内容涉及组织收入、优化创建、责任区管理、税收管理等多方面内容,使人手本就不足的基层分局只能疲于应付;在对纳税人的调查中,纳税人在涉税方面不仅要接受国税基层分局的日常管理性检查、稽查局的税收检查,而且要接受地税部门的检查,涉税方面的检查过多,给企业的正常生产经营带来干扰。

4、会议文件数量“多”。在对基层分局的调查中,基层分局干部对县局、分局的各种大中小会议不甚其烦,这种心理的存在往往使会议流于形式,达不到应有的效果。上级下发给基层分局的文件过多过杂,有些文件出台前没有充分征求基层的意见,使其缺乏足够的可操作性,执行时使干部左右为难。

二、基层分局和纳税人涉税负担的几种原因分析

通过调查,笔者认为目前基层分局和纳税人涉税负担较重,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原因:

1、官本位思想仍然存在。由于权力义务的不对等性,县局机关在给基层分局布置、基层分局在给纳税人服务时,基层分局、纳税人往往处于相对弱势的地位,导致一些干部思想中还存在管理者与被管理者关系的思想,办理事项时往往只从自身利益出发,随意性很大,给基层和纳税人增加许多不必要的负担。

2、怕担责任思想较为严重。随着依法治国进程的不断推进,各级税务系统也不断加强内部管理,均制定了措施严密、处罚严厉的执法责任追究制度。为了尽量减少自身的责任,一些干部往往利用职权上的优势,将责任向下级、向纳税人转移。如一些可以由本级机关科室形成的报表数据,机关科室却要求基层分局上报,从而将责任转移到基层分局。

3、机关办事效率有待提高。目前,各级税务机关都根据不同的职权划分设置内部机构,而长期以来,机关内设机构之间缺乏必要的沟通合作,不能从本级机关的整体出发对内设机构的、资源进行合理的整合,导致各个内设机构各自为政,由此产生了多头制发文件、多头检查考核现象的发生。

三、减轻基层分局和纳税人涉税负担的几点建议

针对存在的问题,应该从三个方面入手,有效提高征纳双方的办事效率,切实减轻基层分局和纳税人的负担。

1、积极换位思考,进一步转变干部思想。要加强干部的服务意识教育,大力倡导换位思考的观念,在给基层、纳税人办理事项时多设身处地地考虑考虑他

们难处,从而进一步转变干部思想,从思想源头牢牢树立服务基层、服务纳税人的理念,全心全意为基层、为纳税人服务。

2、简化优化流程,进一步提高办税效率。要按照上级局进一步简化优化办税流程的要求,充分结合本地区实际情况,将审批权限向基层分局、向服务窗口转移,解决纳税人办事多头跑的问题;要加强信息共享,在保证数据准确的基础上,充分依托征管信息系统的信息数据,对本级机关能够通过数据平台解决的数据,尽量减少要求基层分局、纳税人报送,减轻基层、纳税人量。

3、整合系统资源,进一步提高机关效能。要解决“会议多、文件多、评比多”等问题,切实转变机关作风,少说多干,改变传统的主要依靠召开会议和印发文件来推动的做法,可以开小会解决的问题就不开大会,可以不开会解决的问题坚决不开,相同或类似的会议合并召开,缩短会议时间,做到“长会短开”;要坚持少发文、快发文,可发可不发的文件坚决不发,用传真、电话、口头能够办理的事情不发文件,从严控制发文数量;要整合各级系统资源,消灭内设机构各自为政的现象,减少、归并对基层的考核项目;基层管理分局和稽查局需要下户实地了解和检查纳税人情况的,注意统筹协调,综合进行,避免多次下户、重复下户;加强与地税部门的沟通与联系,推行国地税联合检查;以建立健全完善明确的岗位职责体系的基础上,严格落实责任追究制度,对违法违规办理涉税事项的人员严格追究其责任,形成“责任明确、齐抓共管”的良好管理格局。

们难处,从而进一步转变干部思想,从思想源头牢牢树立服务基层、服务纳税人的理念,全心全意为基层、为纳税人服务。

2、简化优化流程,进一步提高办税效率。要按照上级局进一步简化优化办税流程的要求,充分结合本地区实际情况,将审批权限向基层分局、向服务窗口转移,解决纳税人办事多头跑的问题;要加强信息共享,在保证数据准确的基础上,充分依托征管信息系统的信息数据,对本级机关能够通过数据平台解决的数据,尽量减少要求基层分局、纳税人报送,减轻基层、纳税人量。

对现阶段深化纳税服务的思考 篇6

;但在方向性问题上,却还是要承认共性,把握主轴,厘清现实矛盾,抓住深化纳税服务的客观规律与必然要求,确保服务体系推进的良性“在轨”。

一、找准一个定位

纳税服务工作必须服从和服务于税收工作大局,这是纳税服务体系建设的根本定位。具体而言,就是要在纳税服务中体现五个有利于:即有利于降低征纳双方的经济成本、时间成本;有利于推进行风建设、提升国税形象;有利于完善税收管理、增强纳税遵从度;有利于优化经济发展环境、促进经济税源持续增长;有利于展现执政为民、构建和谐社会。找准这个定位,并且坚持这个定位,深化纳税服务就不会偏离方向。

二、坚持五个原则

1、依法服务原则。要正确认识税务机关与纳税人在法律上的平等地位,尊重纳税人,满足纳税人的合理合法需求;依法提供纳税服务,努力做到服务“到位”而不“越位”。

2、公正公开原则。所谓公正,是要平等对待每一个纳税人,一视同仁,不能因为服务对象不同而在服务质量上有所差异;所谓公开,是要拓宽政务公开的渠道,增加工作透明度,切实保障纳税人的知情权。

3、高效便利原则。要努力做到简化办税手续、优化办税流程,最大限度地方便纳税人;相关政策信息应在第一时间发布,做到征纳双方信息共享;纳税人合理需求可以通过税务机关的个性化服务得到及时满足。

4、服务与管理并重原则。要深刻认识服务与管理是税收工作的一体两面,自觉把纳税服务与执法管理统一起来,在服务中落实管理,在管理中体现服务;密切办税服务厅与税源管理部门间的协作与衔接,拓展服务的深度和广度,提升管理的效率和效果。

5、成本效益原则。要通过纳税服务实现征纳双方的成本最小化,效益最大化,既要降低纳税服务的经济成本,又要降低纳税人的纳税时间成本和经济成本。

三、实现三个转变

1、由表象到根本的转变。纳税服务不应只停留在热情服务、微笑服务等服务态度层面上,更要注意提升税务人员素质,特别是业务素质和业务技能。要能做到回答纳税人咨询“一口清”,办理涉税业务“一次成”,干脆利落效率高。纳税人到税务局根本目的是办税。如果税务干部政策说不清,业务办不成,那么服务态度再好,服务质量不高纳税人也不会满意。所以,提高干部素质是提升纳税服务层次的必要条件,也是必然要求。

2、由前台到后台的转变。办税服务厅是和纳税人打交道最多的地方,是纳税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一环。但是纳税服务决不只是办税服务厅一个部门的事。前台的窗口服务是服务,后台的管理也是服务,执法更是服务。按照总局肖捷局长的提法,公正执法是最佳服务。所以我们要打破固有思维,在继续强化窗口服务的同时,把纳税服务工作向后台延伸。重点在如何寓管理于服务之中,在执法中落实服务方面多下工夫,多想办法,这样才能充分体现纳税服务的系统性和连续性,也才能称得上是全过程、全方位的纳税服务。

管理部门的服务至少包括三个层面:一是规范管理,公正执法,为企业经营活动营造公平有序的税收环境,这是最基本、最根本的纳税服务,也是纳税人最关注、最希望得到的纳税服务;二是制度性的服务内容,比如税法宣传,纳税咨询,涉税辅导等;三是制度规定外的,个性化、人性化、柔性化的服务,这是税务干部基于优秀的职业道德和良好的职业素养,自觉自发采取的服务行为。比如帮助困难企业在经营上出主意、提建议,扶植企业发展;再比如开展志愿者活动,尽己所能,不计报酬地为纳税人解决困难。此外,类似开设个人税收博客,利用个人时间为企业提供政策咨询、办税辅导等方式,也都是富有创意,富有实效的纳税服务形式。

3、由项目到机制的转变。我们目前建设纳税服务体系还主要停留在各单位、各部门各自为战的层面,所关注的还是具体的服务项目、服务举措,而服务项目的提出和推行也多是偶然的、个别的、缺乏关联的。推进纳税服务体系建设,要求我们必须从关注具体服务项目转移到关注纳税服务机制建设上来,建立起一整套的纳税服务机制和制度,让纳税服务工作脱离分散的、无序的状态,走上科学化、系统化、规范化的道路。

在需要建立的一系列机制中,笔者认为最基本的是这样三项:

一是纳税需求采集分析机制。即通过多渠道采集不同类型、不同层面、不同群体纳税人的办税需求,并以管理学中需求分析理论为指导进行科学归纳、分析,作为我们制订纳税服务措施的依据。

是纳税服务举措跟踪优化机制。就是要改变过去那种在纳税服务新举措推出时大张旗鼓,但措施施行后却缺乏关注的片面做法,对每一项推行的服务措施都进行全过程、全方位的跟踪和关注,搜集服务对象的意见反馈,科学评估服务措施的运行效果。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改进、完善服务措施,促使其发挥出更大效用。

三是纳税服务质量考核评估机制。这是

评价服务效果、保证服务质量的重要步骤。具体包括建立科学合理的服务质量考核评价标准、运用标准全维度考评服务工作、对考核结果进行责任追究奖惩兑现等三个环节。这里,我们可以借鉴运用管理学中smart标准建立理论、360度绩效评估理论等管理方法。

纳税人权利保护理论分析 篇7

马克思曾说“税是喂养政府的奶娘”, “国家存在的经济体现就是捐税”。税收为国家的维持和运转提供了生命的血源, 使国家得以存在和发展。纳税人权利就是一国国民在税收方面所享有的权利。寻求纳税人权利存在的依据, 国家与国民的关系问题应是一个首要的并能有所收获的路径。

在现代社会, 国民主权或者人民主权已经成为现代民主国家所普遍接纳的观念。国民主权理论认为国民全体为主权的所有者, 而行使主权的个人或机关则是受主权所有者的委托而行使其权力, 国家不过是一群自由民为了汇集起全部的共同的力量来保卫和保障每个结合者的人身、自由和财富而让渡部分个体权利, 以社会契约赋予其生存和生命, 以立法赋予其行动和意志, 以纳税赋予其血液所形成的政治结合体。在国家的征税权和国民的纳税义务方面, 国家是代表全体国民意志的自由团体, 所以维持国家及其活动的经费需要国民共同承担, 但国家征税应以国民的同意为前提, 并以国民的需要为使用方向。国民仅对符合这一前提条件的税收承担纳税义务。

据此, 国民权利中最重要的两项纳税人权利——国民纳税的同意权和国家税收支出的监督权得以确立。这两项权利还可以从另一个层面来求证, 国家既为民主国家, 则必以向国民提供各种服务并增进其福利为目的而存在, 即国家的职能是为国民提供公共服务。国家主权的观念要求公共需求的内容是国民意志的反映, 并通过民主的立法过程即政策形成的过程决定, 这一决定过程就是国民征税同意权实现的过程。另一方面, 国家的存在根据决定了国家课税的目的在于支付为提供公共服务而需要的经费。为保障这一目的的实现, 也为了保障国民征税同意权不致落空, 国民应享有对国家税收支出的监督权。

二、经济学角度分析

公共物品的理论是税收存在的经济学依据。所谓公共物品是指某一消费者对某种物品的消费不会降低其他消费者对该物品的消费水平的物品。不仅指物质产品, 还包括各种公共服务、无形产品和精神产品, 政府的政策、制度、法令等等都是公共物品的表现形式。它具有效用不可分割性、消费的非竞争性、受益的非排他性, 它的这三个特性使其成为市场不能发挥作用的领域, 只能由作为公共部门的政府来提供。

国民主权理论已论证了国家没有能力靠自己提供公共物品, 必须依赖纳税人缴纳税款来补偿公共物品的支出。可见, 人们对公共物品的需求才产生现代国家职能, 国家提供公共物品的职能又引发了财政需要, 财政需要促生了国民的纳税义务。它决定了相应主体应该享有不同的税收权利。国家享有征税权和用税权, 而国民享有提供公共物品和服务的请求权, 作为公共物品的消费者理应享有提供公共物品或服务请求权的同时还对公共物品的种类和规模享有决定权。国家税收的根据决定了税收收益必须用于公共物品的开支, 而不是任何其他私利的支出。纳税人据此享有仅承担合乎公共物品支出范围的税收负担的权利和税款使用的监督权。

公共物品理论从经济学角度揭示了税收的本质在于为国家的公共财政提供财源以满足纳税人对公共物品的需求, 国家的征税权力并不是税收法律关系的起点和核心, 纳税人享受公共服务的权利才是国家征税权存在的本源, 故从根本上纳税人与国家具有平等的关系, 纳税人不仅是义务的主体也是权利的主体。

三、法学角度分析

在现代法治国家, 纳税人无论是基于国民主权、还是基于公共物品理论所享有的相应权利都离不开法治的保障。法治的核心问题在于确立法律的最高权威, 不仅个人与个人之间在法律面前是平等的, 政府与人民在法律面前也同样处于平等的地位。政府的权力受法律的限制, 人民的自由受法律的保障。人民的权利与义务均由法律规定, 政府机关除非根据法律不得剥夺人民的权利加重人民的义务与负担。

1、权利与义务理论

权利和义务是法学领域的两个基本范畴, 不仅是法律规范的构成要素, 还是法律关系、法律责任的基础元素。权利和义务的一致性体现在两方面:一方面, 权利与义务相互联系, 对立统一, 互为对方存在的前提。另一方面, 权利和义务也是相互包含的, 权利的界限就是义务的范围, 主体既不能超越权限行使权利, 也不必承担超出范围的义务。

权利与义务的统一同样适用于税收法律关系的纳税人权利和义务之中, 纳税人的权利须以纳税人义务的存在为前提, 纳税人行使权利须以履行纳税人的法定义务为条件, 而且要在义务的范围内行使权利。只有履行法定义务, 纳税人才以享有权利, 纳税人享有权利也必须履行应尽的义务, 一旦纳税人承担了义务就应该享有相应的权利。纳税人的权利与义务密切联系, 不可分割, 统一于特定的税收法律关系中。长期以来都强调“纳税人义务”和“税收义务论”与权利义务对立统一是相矛盾的, 没有不享有权利的义务, 也没有不负担义务的权利。

2、税收法律关系的性质

税收法律关系是税法学的基本范畴, 它的性质一直是学术争论的中心, 在重多的观点中比较有代表意义的是“权力关系说”、“债权债务关系说”、和“二元关系说”。

(1) 权力关系说

德国的传统行政法学派认为:税收法律关系是依托财政权力而产生, 国家或地方团体享有优越于人民的权力, 而人民必须服从这种权力。在税法领域, 课税权的形式必须遵循税收法律——课税决定——征收措施——税收罚则的形态。

(2) 债权债务关系说

该说将税收法律关系定位于国家对纳税人请求履行税收债务的关系, 国家与纳税人的关系是法律上的债权人和债务人之间的关系, 这种税收法律关系是“公法”上的债权债务关系。税收债务是一种法定债务, 纳税义务不依课税处分成立, 而以满足课税要素而成立。

(3) 二元关系说

这种观点是日本税法学界的通说, 其代表人物是金子宏。他认为:权力关系说和债权债务说的着眼点不同, 前者主要就税收征收程序论述, 而后者则主要着眼于纳税人对国家的税收债务来论述问题。税收法法律关系最基本的内容是国家对纳税人请求所谓税收这一金钱给付的关系, 所以把它作为基本的原理性的债务关系来把握, 其理由十分充分。税收法律关系中包括各种类型的法律关系, 只能理解为有些属于债务关系, 有些属于权力关系。

目前, 我国税法学界对于税收法律关系性质的定位仍然存在分歧, 但大部分学者赞成“公法上的债权债务说”。人民 (通过代议机关) 与国家达成意思表示一致, 从而订立契约 (宪法及税法) , 一国之民众转让自己部分财产权利以构成国家之财政收入, 从而供国家组织“公共物品”或“公共服务”之所需。国家与人民之间由此建立税收债权债务关系:人民因纳税即对税收债务的偿付获得要求并享有公共产品的权利;国家因征税即税收债权的满足负有满足人民对公共服务需要的义务。由于债务关系说主张国家或地方公共团体与人民在租税法律关系中具有对等地位, 而纳税人往往处于弱势地位, 故应强调保护纳税人权利。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82:94.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82:342.

对公民权利科学表述的思考 篇8

一、关于公民权利的分类

教材第9页把公民基本权利的第四点概括为“人身自由权利”,存在以偏概全的问题。

我国现行宪法第三十七条、第三十八条、第三十九条、第四十条规定了公民的人身自由权、人格尊严权、住宅权、隐私权等受到我国法律保障,任何人不得非法侵犯。教材第一课第二框第9页把这些方面的权利归结为“人身自由权利”。教材第25页讲述:“学理上,通常将人身权利分为人格权和身份权两大类。人格权是人们与生俱来的做人的基本权利,包括生命健康权、人身自由权、姓名权、肖像权、名誉权、隐私权等。身份权是人们基于特定的身份而享有的人身权,包括亲权、配偶权、监护权等。”见图表:

人身权利人格权生命健康权

人身自由权

人格尊严权姓名权

肖像权

名誉权

隐私权

身份权亲权

配偶权

监护权

对照教材这两个地方的讲述以及我国现行宪法的规定,笔者认为教材第9页把宪法第三十七条、第三十八条、第三十九条、第四十条规定的公民人身自由权、人格尊严权、住宅权、隐私权等基本权利概括为第四点“人身自由权利”,存在以偏概全的问题,改成“人身权利”要全面些。同时教材第9页的公民基本权利第二点与第五点存在重复的现象。公民的政治权利包括宪法第三十四条的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第四十一条的监督权,公民的政治自由指宪法第三十五条规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教材上讲述的宪法规定的公民的基本权利第二点已经包括了第五点的监督权,因此建议把教材上基本权利第五点合并到第二点,避免重复。

二、关于对政府的表述

教材107页上说“一个公正廉洁、依法执政的政府,才是值得人民信赖的政府”,这种说法有误。

为了加速我国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促进社会和谐发展,我国坚持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贯彻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从党的角度来说,就要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执政方式。依法执政,就是党领导立法,带头守法,保证执法,不断推进国家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活的法制化、规范化,坚持依法治国,从而有利于保证党始终发挥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依法执政是党执政的基本方式。

贯彻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从政府的角度来说,政府就要坚持依法行政。政府是国家的行政机关。为了更好地履行职能,政府要努力做到合法行政、合理行政、程序正当、高效便民、诚实守信、权责统一(这些是对政府依法行政的具体要求),从而保障人民群众的权利和自由,提高行政管理水平,增强政府的权威,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 所以教材宜改为“一个公正廉洁、依法行政的政府,才是值得人民信赖的政府”。

三、 关于继承权的实现方式

教材77页“继承权的实现方式”框题不能涵括表述内容,不符合我国继承法规定,表述不够科学。

1985年4月10日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第十六条规定:“公民可以立遗嘱将个人财产指定由法定继承人一人或者数人继承。公民可以立遗嘱将个人财产赠给国家、集体或者法定继承人以外的人。”从这条规定我们可以知道,对于公民的合法遗产可以由法定继承人亲属继承,也可以由法定继承人以外的非亲属继承。继承法第一章总则第五条原文“继承开始后,按照法定继承办理;有遗嘱的,按照遗嘱继承或者遗赠办理;有遗嘱抚养协议的,按照协议办理”,说明遗产处理方式包括法定继承、遗嘱继承和遗赠三种方式;或者是包括继承和遗赠两种方式。第二章“法定继承”、第三章“遗嘱继承和遗赠”、第四章“遗产的处理”更进一步说明了遗赠是遗产处理的一种重要方式,但是遗赠不是继承方式。对照继承法的内容,我们来分析教材的编排。教材78页介绍了两种继承方式,教材79页正文部分介绍了遗赠,最后教材把这两者综合起来,框题是“继承权的实现方式”,这种说法有违继承法的规定。建议把框题改为“遗产处理方式”,或者把79页的遗赠改为相关链接,这样比较符合我国继承法的精神。

上一篇:禁毒专项行动活动总结下一篇:当理想在现实中枯萎-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