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税筹划纳税论文(精选8篇)
纳税筹划纳税论文 篇1
一、转让定价以及纳税筹划的基本概述
纳税筹划的导向作用是针对国家税收政策来说的,国家对市场经济的宏观调控,其中重要的手段之一就是税收,因此纳税筹划行为将以国家的优惠政策,如减税、免税等措施来开展。除此之外纳税筹划自身还具有较强的目的性,纳税筹划过程中完全按照降低税收成本、实现企业利益最大化,充分发挥企业的合理权益这两个目标而展开的;同时纳税筹划的专业也是不容忽视的,企业中的纳税筹划工作人员,需要具备扎实的法律知识,并熟练掌握税收的相关法律法规,是得到合理、合法纳税筹划的关键;再加上国家政策法规都是随着经济的发展、市场的变动不断调整的,因此纳税筹划具有很强的实效性,要求其根据政策和市场环境的变化,不断调整纳税筹划方案。
二、转让定价在纳税筹划中的具体应用
1.税法的调整规则针对关联企业的纳税调整,税法中有明文规定,关联企业之间的业务来往,其中不符合独立交易原则的纳税款项,税务机构有权进行调整;关联企业之间共同研发、共同提供或转让无形资产、发生劳务交易的成本,在计算应纳税额时应该进行分摊,坚持独立原则;独立原则的制定是判断某项交易业务是否需要调整的重要依据,所谓的独立也就是企业之间没有关联关系,将市场中的价格或计价标准作为企业之间的收入和费用分配的依据。相关税法指出,关联企业所得不实可根据以下几种方法进行调整。第一种:利润分割法,主要是指企业和关联企业以合理的标准为依据在亏损、合并利润时的分配方式;这种方式将关联方在交易中可能遇到的风险、所使用的资产贡献度以及参与者所执行的功能来明确分配比。第二种:以交易净利润为依据,称为交易净利润法,根据未达成关联协议的企业之间在发生相同或相似经济业务时,确定交易价格的方法,这种方法的利润设定可以依据资产收益率、完全成本加成率、营业率、贝里比率等。第三种:成本加价法,是指根据成本和费用、利润来确定定价,确保企业的正常收益,例如:全部成产成本或变动成产成本和全部产品成本,前者就是在生产过程中的包括研发、生产、销售、后期服务等一系列开支成本,这些成本既可以是前期预算成本,也可以是实际成本。第四种:再销售价格法,根据关联企业购入产品再向未关联企业进行销售的价格,减去发生相似或相同经济业务的销售净利润来确定定价的方式,比如说煤油企业能够处理交易业务时,根据某杂志或报纸上的同类产品价格,作为转让定价;或者根据外售价格来明确转让定价。第五种:可比非受控价格法,是说根据为关联企业在发生相似或相同的业务往来时的价格确定定价的方法。第六种:其他一些符合独立交易原则的定价方式。
2.可以充分利用纳税筹划空间纳税筹划是以国家的法律法规为前提和基础,只有符合国家法律的纳税筹划方式才是可行的,而其中突破法律限制偷税漏税的企业,将会受到法律的制裁;因此作为企业的纳税工作人员要对国家法律进行详细了解,对税收知识做到拈手可得。任何一个纳税筹划方法的顺利运作,都需要税务机关的肯定,只有符合国家法律法规的关联企业交易才能顺利开展,关联企业之间的经济业务实质上是可以为双方企业带来实际效益的,是有存在的价值和合理性的,但交易的定价设定必须要满足相关交易原则;因此,为了使交易风险降到最低,企业要根据自身的管理结构和运行模式确立最适合自己的纳税筹划方案,由于企业在一定程度上掌握的信息是有限的,不同的税收筹划方案有不同利弊,只有最佳方式才能实现经营的最大效益。
三、在纳税筹划中应重视的问题
在企业经营过程中,选择一个适当的转让定价方法是企业领导人做出正确决策的前提,得到一个合理的转让定价额度将是企业实现经营目标的重要环节。在此值得提出的是,关联企业之间依据转让定价完成交易,有利于目标的达成,并成为企业不断前进的动力,使买方已尽可能低的价格得到高质量产品,而卖方将设法减少产品的成本,提高自身利润。
1.一般情况下,纳税筹划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纳税负担,但是纳税筹划造成经营难题的可能性也存在,因此,在纳税筹划过程中,要站在整体的利益角度。
2.要且考虑到纳税筹划的可行性,虽然有时候筹划方案符合要求,但其执行难度大,也是很难满足要求的;因为关联企业的经营目标并不相同,因此在协商的基础上明确定价范畴非常重要。
3.纳税筹划要从长远出发,尽可能的避免因业务变化而频繁调整,这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企业的经营效益,提高经营成本。
4.关联企业之间的交易要确保真实性,合法的交易合同以及相关的手续是办理业务的基础,这会直接影响到企业应缴纳的印花税等,为了降低企业被调查风险,要在经营过程中要改变价格、业务,并通过会议召开进行记录,做好同期资料的记录、储存工作。
四、结语
企业经营的最终目的是为了降低运营成本,获得最高限度的经济效益,税收是国家对市场经济进行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也是国家正常运行重要财政来源,企业根据自身需要在符合法律要求的基础上,明确转让定价,做好纳税筹划工作是促进企业持续发展的动力之一,也是国家确保市场经济有序运行的关键。
纳税筹划纳税论文 篇2
本文拟结合施工企业的实际情况,对发票管理、营业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等进行初步探讨。
一、发票管理方面的纳税筹划
发票是纳税的重要依据,是会计工作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是税收筹划工作的基础工作。 在平时的工作中,必须按照有关规定建立健全发票的管理制度,加强原始凭证审核。 如果没有取得合法票据或取得票据不符合规定,税务机关一般要求按票据金额的25%交纳企业所得税。
(一)在购买商品、接受服务以及从事其他经营活动支付款项时,应当向收款方取得符合规定的发票
不符合规定的发票,不得作为财务报销凭证。 当前,假发票泛滥, 国家审计署对相关建设项目检查时,发现假发票金额之大,严重扰乱了市场经济秩序,造成国家税款大量流失。 针对这种情况,我们要充分利用网上发票识别平台,要求对方提供发票领购本、12366电话查询等多种方法,确保接受的发票为“真发票”。
(二)税收陷阱的防范
避免在采购合同中出现诸如:“全部款项付完后, 由供货方开具发票”此类条款。 因为在实际工作中,由于质量、标准等方面的原因,采购方往往不会付完全款,而根据合同这将无法取得发票,不能进行抵扣。 在订立合同时,应明确取得正规发票是财务付款的前提条件,防止出现问题。
此外,在签订劳务合同时,应该明确合同价具体包含的内容,税款的缴纳如何处理。 避免出现个别单位因为责任成本低,在签订的劳务分包合同中约定分包方不提供发票的情况,造成税务隐患。
二、对营业税的筹划
(一)在建筑业营业额与服务业营业额之间做好筹划
签订不同性质的合同会导致企业套用不同的营业税率计算应缴营业税。 例如,当施工企业施工任务不足时,为了提高设备的利用效率,可以利用闲置设备去分包其他企业的施工任务。 由于这两种合同的营业税率不同,在签订经济合同时,是签订机械租赁合同还是签订机械作业合同或者根据机械的类别签订运输合同要慎重选择。
(二)尽量与业主签订独立的甲供设备合同
施工企业从事安装工程作业, 凡所安装的设备的价值作为安装工程产值的,其营业额应包括设备的价款在内。 施工企业普遍存在由业主供应设备后转账抵付工程款的情况, 甲供设备要计入营业额交纳营业税。 甲供设备如果不计入施工产值, 就可以不计入营业额不交纳营业税。 根据新《营业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第十六条规定:“除本细则第七条规定外,纳税人提供建筑业劳务(不含装饰劳务)的,其营业额应当包括工程所用原材料、设备及其他物资和动力价款在内,但不包括建设方提供的设备的价款。 ”施工企业在投标报价和结算时,应掌握这些规定, 尽量选择有利于自己企业的方案, 签订合同时尽量与业主签订独立的甲供设备合同,减少企业税负。
以某施工企业为例:
某企业中标某工程项目, 工程总价为10000万元, 含设备采购款3000万元,
1、如果设备由某企业自行采购,根据新 《营业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规定,其应税营业额应当包括在工程价款之内。
该企业应纳营业税为10000×3%=300(万元)
2、如果设备由建设方负责供应,签订独立的甲供设备合同,根据财税[2003]16号文规定,该企业的计税营业额则不包括设备价款。
该企业应纳营业税为(10000-3000)×3%=210(万元)
由此可以看出, 采用单独签订甲供设备合同的方式就为该企业减少税负90万元。
因此, 在今后的施工生产中, 如果能够做到施工设备全部甲方供应,就能最大限度的获得税收上的减免,达到合理避税的目的。 同时由于施工过程中认知的不同, 很多符合设备条件的材料往往被人们所忽视,比如光缆、电缆等,没有作为设备去合理运作这一部分营业税的减免,从而造成了企业税负的增加,使企业效益白白流失。
(三)营业税纳税时间的筹划
《会计准则 》规定建造合同采用完工百分比法确认收入,如果建造合同的结果能够可靠估计, 企业应当根据完工百分比法在资产负债表日确认合同收入并同时要计提税金。 由于铁路建设存在较多的“三边” 工程,建造合同确认的收入和业主验工计价批复的收入往往不一致。 这就要求我们做好建造合同确认收入与验工计价确认收入计提税金分析表,掌握好营业税的纳税义务发生时间,交纳税金一定要以业主批复的验工计价为依据,避免提前纳税造成资金紧张,而且,极有可能给企业造成损失。
(四)分包工程款营业税抵扣的筹划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营业税暂行条例》国务院令第540号文件第五条第三款的规定:“纳税人将建筑工程分包给其他单位的, 以其取得的全部价款和价外费用扣除其支付给其他单位的分包款后的余额为营业额。 ”条例同时规定,取得的凭证不符合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国务院税务主管部门有关规定的,该项目金额不得扣除。 也就是说总包方在取得分包方开具的合法有效凭证的前提下,可以就差额缴纳营业税。
以甲施工企业为例:甲施工企业总承包某电厂铁路专用线工程,总价款5000万元,该企业又将部分工程分包给乙施工企业,分包工程款为1000万元。 设只缴纳营业税。
1、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营业税暂行条例》规定
乙企业缴纳营业税为1000×3%=30(万元)
甲企业差额缴纳营业税为(5000-1000)×3%=120(万元)
2、如果甲企业没有营业税抵扣相关意识,在实际施工生产中未进行营业税抵扣
则乙企业缴纳营业税为1000×3%=30(万元)
甲企业缴纳营业税为5000×3%=150(万元)
增加了企业营业税税负30万元。
作为总包单位在实行营业税抵扣时,还要注意:所有分包方在办理项目登记时都必须报验在总包方项目名下,进行项目鉴定,以免发生不能抵扣的情况;取得每张分包发票必须一次性抵扣,不得分次抵扣;在向建设方开具发票前,要先取得分包方发票,见票抵扣,以免出现未及时取得合法凭证而造成营业税不能抵扣的情况。
三、对企业所得税的筹划
(一)合理设置会计科目,严格区分费用性质
在企业的日常会计业务处理中,如果混淆了一些费用的性质,会出现某项费用支出超出所得税税前扣除标准、调增应纳税所得额的情况。 例如,施工企业发生的会议费、会务费,全部列入业务招待费;研究开发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所发生的设备折旧一并列入工程施工。 不同性质的费用有不同的税前扣除标准, 一旦混淆, 将会影响企业所得税税负。 例如,企业发生的会议费、会务费,只要能够提供证明其真实性的合法凭证,均可以列入会议费,可以全额扣除;企业发生的技术开发费项目,包括新产品设计费、设备调整费、原材料和半成品的试制费、技术图书资料费以及未纳入国家计划的中间试验费,研究机构人员的工资,用于研究开发的仪器、设备的折旧,委托其他单位和个人进行科研试制的费用,与新产品的试制和技术研究直接相关的其他费用,按税法规定可列入技术开发费,全额税前扣除。 由此可见,施工企业应分别设置不同的明细科目,严格区分费用性质列账,特别是那些涉及到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的费用科目。
(二)对成本费用列支方法的筹划
费用的列支时间、数额直接影响每期的应纳税所得,所以进行成本费用列支应注意以下几点:
已发生的费用及时核销入账。 如已发生的坏账、呆账应及时列入费用;存货的盘亏及毁损应及时查明原因,属于正常损耗部分及时列入费用。
各项费用、损失应按权责发生制原则确认费用所属区间,准确归集各区间的费用。
适当缩短需要分摊列支的费用、损失的摊销期。 如税法和会计制度对递延资产的摊销赋予了一定的选择空间, 施工企业可以根据自身的具体情况,选择最短年限,增大前几年的费用,递延纳税时间。
(三)认真履行毁损报批手续,争取最大的税前扣除
在《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办法》中,尽管规定了资产毁损的扣除限额,但是对于那些非正常报废、损失都要求执行报批手续,只要手续齐全,经税务机关批准是可以税前抵扣的。 因此,企业应及时处理呆账、死账和不能继续使用的资产等,通过报批方式,争取税前扣除。 这样,使企业减轻税负,同时优化了企业资产。 财务部门与设备管理部门应建立健全资产管理台帐,定期检查、核对,及时处理无法使用的设备。
四、对个人所得税的筹划
施工企业目前对工程项目大多采用责任成本管理办法, 待项目竣工后对项目部进行考核兑现,根据项目最终经济效益、安全质量、三工建设等指标的实现情况对项目承包集体进行奖惩。 公司机关往往根据年度公司任务开发、施工产值、安全质量、经济效益等指标的完成情况决定阶段性奖金发放额,造成职工收入的不均衡现象。 由于个人所得税为超额累进税率, 收入的不均衡导致项目经理个人调节税税率有时甚至达到40%,严重影响项目经理的积极性。 所以,施工企业有必要进行个人所得税纳税筹划。
(一)采用预兑现法
大型施工项目分阶段或按年进行审计,也利于过程控制,根据工程过程审计情况,提前发放部分奖金,使职工收入在项目经营期内尽量趋于平衡。
以某工程项目经理为例:
假设其月生活费6000元,各项保险及公积金合计1000元,工期三年,总兑现额240000元,月工资平稳、固定发放。
1、如果按年兑现考核奖励,假设均衡发生,每年80000元,按全年一次性奖考虑
则月缴纳个人所得税税额为(6000-1000-3500)×3%=45(元)
全年一次性奖缴纳个人所得税税额为80000×20%-555=15445 (元)
该职工三年中缴纳个人所得税合计为45×12×3+15445×3=47955 (元)
2、如果工程完工后再考核兑现,兑现奖按全年一次性奖考虑
则月缴纳个人所得税税额为(6000-1000-3500)×3%=45(元)
考核兑现奖励个人所得税税额为250000×25%-1005=61495(元)
该职工三年中缴纳个人所得税合计为45×12×3+61495=63115(元)
可以看出采用预兑现法,少缴纳个人所得税15160元,个人所得税降低率为24%。 达到了降低个人税负,节约纳税的目的。
(二)避免以货币形式发放交通、 通讯等补贴, 可采取票据报销的形式
财政部下发《关于企业加强职工福利费财务管理的通知》中指出, 企业为职工提供的交通、住房、通讯待遇,已经实行货币化改革的,按月按标准发放或支付的住房补贴、交通补贴或者车改补贴、通讯补贴,应当纳入职工工资总额,不再纳入职工福利费管理。 企业应尽量避免采用货币化形式发放各项补贴, 原来以现金形式发放的福利费和职工培训费,可改为票据报销的形式。
我国的税法经过建国后几十年来的不断改进和完善, 已经具有了相当的严密性和成熟性,税收征收管理透明度增强,利益分配逐步消除人治因素。 纳税人对税法的尊崇度、信赖度增强,对准确计税、合法省税表现出极大的热情。 纳税人熟练掌握好纳税筹划的各项法规和技巧,做好纳税筹划工作,就可以有效降低企业税负,为企业更好更快的发展作出贡献。
参考文献
[1]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编.税法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6,4
[2]纳税筹划及案例分析.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5,7
纳税筹划纳税论文 篇3
关键词:纳税会计 纳税筹划 经营策划
Research for tax accounting to carry outtax planning ofrequirements and procedures
Tian Di Wang Shufeng
Abstract:Tax accounting of the main functions is tax planning and therefore must bear the economic unit of taxrelated business planning tasks.In practice,tax accounting must first master the basic requirements for tax planning,follow reasonable procedures,seriously grasp the actual situation ofenterprise,to establish the focus of tax planning goals,to develop a practical ratepaying plan,And through its participation in the management planand operating activities and the establishment of strict control system,Guidance and supervision departments and personnel to implement coordinated tax planning program.
Keywords:Tax accounting Tax planning Operating plan
【中图分类号】F23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646(2009)04-0129-03
研究表明,纳税会计的主要功能是纳税筹划[1]。但在我国,部分单位设立了纳税会计却依然停留在涉税业务核算,即只会算税报税,而没能有效地发挥纳税筹划的重要职能,以致于影响到很多企业企事业单位设立纳税会计的积极性。究其原因,主要是纳税会计不懂得怎样开展具体的纳税筹划工作。可见,设计纳税会计开展纳税筹划的要求与程序,对会计顺利开展纳税筹划工作的指导意义十分重大。
1.纳税会计开展纳税筹划的要求
纳税会计应通过接受培训、咨询专家和自主研究等方法,不断积累经验,提高专业素质和驾驭税收政策能力,尽快达到纳税筹划的各项要求,为顺利开展纳税筹划创造条件。
1.1 专业技术要精。
纳税筹划是涉及到包括会计、税收、管理、财务管理、统计分析等诸多学科和专业在内的一项高智能工作,客观要求纳税会计务必拥有丰富的专业知识理论和灵活驾驭专业的扎实技术,能够结合企业实际恰当地运用经济技术指标,分析出各个“目标税种”的分布环节与结构并产生税负影响,以此确立纳税计划的重点方向和范围以及应采用的专业技术方法。
1.2 政策能力要强。
纳税筹划讲究“用好用足税收政策,为纳税人创造税收利益”[2]。国家税收政策频繁,变化速率高,经常出现同会计准则要求的诸多差异。所以,作为经常与税收政策交锋的纳税会计,一定具备娴熟的政策驾驭能力。既要及时把握税收政策动态,随时捕捉到适合本单位应用的政策;还应该对政策理解到位,把握政策精髓。如原消费税政策和新《消费税暂行条例》规定“粮食白酒企业出借包装物收取的押金,不论将来押金是否退还,一律并入所包装货物销售额计征消费税”,纳税会计的正确反应便是该政策属于“一法二用”,即粮食白酒企业收取包装物押金“不仅应征消费税,更应征收增值税”。这样,才能引起对包装物押金纳税筹划的高度重视。
1.3 工作经验丰富。
纳税筹划不是纸上谈兵,而完全属于实战工作。从纳税计划到具体实施方案,都必须与筹划单位实际经济活动紧密相连、步步衔接。换言之,纳税计划和筹划方案完全是结合筹划单位产生税收的实际经济活动情况制定的,是对实际纳税活动站在经济学高度的内容提炼和科学理财深度的方法挖掘。因此,要求纳税会计既要全面、细致地掌握单位的实际情况,又要具有丰富的会计、管理、税收、法律等方面的实践经验,还要有能与税务机关建立友好关系并始终保持密切交往的秘诀。只有这样,方能确保纳税计划制定切合实际,方案实施一帆风顺。
1.4 提前运筹帷幄。
“时间超前性”是纳税筹划的基本特征之一。它客观要求纳税筹划务必在经济活动运行期内或者尚未发生之前进行,决不能在纳税义务发生之后开展。纳税义务一经发生,就必须如是核算和申报纳税。任何以降低当期应纳税额为目的的“会计调整”,都构成偷税。纳税会计应在企业活动没有发生之前,就要通过理论和经验预测等手段,拟定出纳税计划并形成分步、分块、分人的筹划实施方案,下达到相关部门、环节、领域、层次和人员贯彻落实,按照筹划方案控制运行的经济活动所产生的计税结果,才是真实的、合法的,并且一定是节税策划所预期的。
1.5 明确纳税筹划目的。
纳税会计必须首先明确单位领导的筹划愿望,指导自己为什么进行筹划。一般说来,纳税筹划主要有四大目的:减少税金支付绝对额的“节税”,减少税金支付相对额的“递延纳税(晚纳税)”,设法将自身税负转移别人承担的“税负转嫁”和避免税收额外负担的“纳税成本控制”。其中,节税是任何单位领导都不能放弃的首选目标,纳税会计必须承担节税筹划任务。
除此而外,纳税会计要参悟单位领导意图,并结合自己的能力、工作时间和精力,量力负担。
2.纳税筹划的程序和方法
纳税筹划的基本程序和内容。
纳税筹划的基本程序是指纳税会计从筹划前准备(按照基本要求操作)到最后完成,需要经历的工作流程和次序以及应同步完成各步骤的工作内容。纳税筹划是企业理财活动,属于经营管理策划范畴,因此没有法定程序,也没有统一规则和操作指南,需要纳税会计在结合实际需要,自行摸索规律。就一般情况而言,纳税筹划的程序应遵循以下步骤开展:
如图所示:纳税会计首先掌握纳税筹划的各种客观要求,这是开展纳税筹划的基本前提;当单位作出纳税筹划决策后,纳税会计立即进入“准备程序”——分析单位涉税经济活动和影响纳税结果的要素及关系;继而履行纳税筹划“技术程序”:依据分析论证结果,确立纳税筹划的主要或重大目标,围绕目标制定确保主要税种税负最低、纳税时间最晚、税负转嫁效果最好的《纳税计划》,随即指导相关各机构部门制定和落实“纳税筹划方案”,最后根据方案落实信息反馈进行计划和方案评价,调整和完善新的纳税计划方案。
3.纳税策划的具体步骤与操作方法
3.1 分析涉税经济活动。
税收产生于经济活动,企业每一项经济活动和行为都影响到纳税。首先,纳税会计应比较分析单位应纳各税种的税负,确定应重点筹划的主要税种目标;然后分析现行经活动运行的方式、程序、时间、效率和效果等,确定影响税负较大的重点经济活动或行为的方向、范围,以便确定纳税筹划方案设计和实施的经济部门。对单位经济活动分析的覆盖面要广,要细致入微,包括企业产品市场分布、客户信誉及索要发票情况,原料来源、质量、价格与供应商提供发票情况,资产规模、性能、维护保养状况,部门功能、履职能力与相互协作程度,领导管理水平、习惯、理念、作风及对税收关注程度,产品工艺水平、产品结构、生产能力、创新水平、仓储运输方式,费用结构、额度、控制措施等。
3.2 确立纳税筹划重点目标。
纳税筹划无需事无巨细,面面俱到。要善于抓大放小,立足主要税种和大项目。对于税种,工商企业主攻增值税、消费税,劳服各业主攻营业税,公司必谋划企业所得税,自然人企业和事业单位须筹划个人所得税;从产生税收的经济内容看,重点目标集中在收入、成本、费用、利润等会计要素以及企业所处的投资、筹资、采购、生产、销售、分配等重点环节上;从企业关注目标上,重点围绕绝对节税、递延纳税、税负转嫁和降低纳税成本等四大方面的某一个或几个,当纳税会计业务分工比较细化,纳税筹划力量比较雄厚的情况下,也可以进行全面筹划。
3.3 制定纳税计划。
制定纳税计划,是纳税会计施展纳税筹划技术的第一步,纳税会计应按纳税筹划的要求和目标,结合纳税筹划实际工作量负担,确定自己单独策划或借助配合力量筹划等形式。纳税会计单独制定纳税计划,筹划成本最低且实用性最强,但工作负担最重。适合应纳税种少、牵涉业务面小、纳税筹划任务较轻、工作量较低的中小企业和以扣缴个人所得税为主的行政事业单位;对大中型企业和巨型企业,因目标税种多且牵涉经济内容杂、领域广、环节多、工作量大,完全由纳税会计承担纳税筹划,势必影响到日常涉税经济业务核算和纳税信息报告时间及质量,为此应借助财税专家教授、分支机构会计能手等内外配合力量支援来完成。而对于大型项目的纳税计划和长远纳税规划以及未设纳税会计的单位,其纳税筹划工作可以委托注册会计师、注册税务师、高校教授、理财规划师等外部机构或人员进行,这另当别论。
制定纳税计划,要善于抓大放小,突出重点,不能胡子眉毛一把抓。比如,当单位同时缴纳税种较多时,侧重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和所得税等税负重、筹划收益高的大税种筹划,忽略车船税、房产税、土地使用税等税负低、筹划成本高的小税种筹划;纳税计划的内容主要应包括计划期、主要税种名称、纳税最高额指标线、税基指标控制线、相关经济指标控制点等。例如:农产品加工企业纳税会计论证计划期内增值税指标为至多10万元,其计划内容列出销项税额控制在30万元以下,进项税额应保证在20万元以上。
3.4 制定纳税筹划实施方案。
纳税会计制定的纳税计划报请主管领导审批后,各相关部门或机构应据以制定具体落实方案。所制定的纳税筹划方案必须按照通俗易懂、简便易行的原则,能让各级各类人员从字面上就能直接读懂读透,一看就知道自己该做什么和怎么做。如纳税会计围绕当期进项税额保证20万元以上的计划指标,要求供应部门“对所有农产品收购均必须开具或取得合法正规发票”,供应部门就要据此制定方案:“向家庭农场和农户收购农产品时,采购员出发前必须到财务部签领《农产品收购专用发票》;收购时必须先让交售人在发票上确认签字后方可付款,一户都不能漏开发票;向供销社、粮库、商贩等收购时,采购员必须向交售方索要正规发票,不得以‘白条’顶替”。
此外,纳税会计要对方案制定提出比较客观、具体的操作要求,并给予必要的技术指导。如国家规定“企业销售因清理债权抵回的货物,应按照小规模纳税人的简易计税办法计算缴纳增值税”,纳税会计就应要求“清欠办”原则上必须欠债还“钱”,对于及特殊情况只能收取货物的,应按国家规定销售额4%(3%征收率与附加税费之和)的比例加收,作为货物“变现”的增值税及附加税费负担转移。
需要强调说明,在实践中并不能直呼其名曰“纳税筹划方案”,而是体现为各个部门机构的业务工作和活动事项的具体安排,是相对于纳税计划而言的“方案”。对各个机构部门来说,通常表现为“分月工作计划”,如财务计划、采购计划、生产计划、销售计划等。所不同的是,在有纳税筹划需求的企事业单位,这些工作计划需要按照纳税计划制定并报呈纳税会计审核调整,因此也就具有了纳税计划执行方案的性质。
3.5 指导并监督纳税方案的落实执行。
纳税筹划是纳税会计的工作任务,更是一个从纳税会计设计到落实再到产生结果的连续运行的动态过程。其中,落实执行纳税筹划计划和方案,是确保取得纳税筹划预期效果的关键与核心。纳税筹划方案落实需要通过以下途径:
3.5.1 参与经营策划发布纳税筹划指令。
不注重经营管理策划的企业,就不会有真正的纳税筹划。因为作为企业经营管理策划重要组成部分的纳税筹划,不能孤立运行,需要借助经营管理执行落实才能发挥效用。所以,应提前渗透于企业的各项采购、生产、销售、分配等工作规划和计划中,并通过计划、指挥、协调、领导等活动产生结果。纳税会计参与企业策划的主要方式包括:
3.5.1.1 形成会议决议内容。税收活动遍布于供产销和利润分配各环节,所以企业管理层召开的管理会议、采购会议、生产会议、销售会议等,以及董事会召开的的投资、兼并、清算、资产处理、股息红利分配等会议,都应该允许或要求纳税会计参加;纳税会计要发布与筹划目标相关的工作要求和指令。如采购会议提出采购员务必按规定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向小规模纳税人低价采购货物必须索取正规发票或税务机关代开增值税发票。这样,纳税会计的意见或要求就会借助会议决议,以单位文件指令的形式形成经济活动“政策要求”,有关方面必须认真履行。但要注意,纳税会计凡是参加生产经营会议,要坚持保守商业机密,不应做任何解释说明,并有权拒绝相关提问。
3.5.1.2 参与制定企业经营策划。每个企业都需要制定发展规划和经济计划。在此过程中,纳税会计一定要积极争取参加,提出应该融入有利节税的意见、建议或要求,并在技术上给予必要指导,以便使日后制定具体纳税计划最大限度地与企业规划保持高度一致,避免发生冲突引发有关部门和人员的抵触情绪,影响纳税筹划效果。
3.5.2 争取法人授权直接部署。
纳税是直接影响单位利益的净损失指标,主管领导应予高度专注。纳税会计应争取单位最高行政长官的授权许可,就可以直接将预先制定通过的纳税筹划方案,形成规范的文件制度,发布到各个相关部门,要求其认真落实执行。
3.6 调整修订纳税计划。
税收政策和经济活动是不断发生变化的,加之纳税计划和方案本身可能存在问题,客观需要纳税计划应经常进行调整以确保日臻完善和成熟。纳税会计应经常浏览国家税收政策,随时掌握税收动态信息,再结合纳税筹划方案落实执行情况,分析确定需要修订、调整的目标、内容、范围及影响指标,然后按照制定纳税计划的形式和方法,进行纳税计划的调整和修订。
4.纳税会计开展纳税筹划的保障措施
4.1 建立健全规章制度。
4.1.1 建立纳税筹划责任包干制度。
明确会计机构负责人全面领导纳税筹划方案执行落实工作,纳税会计作为纳税筹划第一责任人,应直接对会计机构负责人报告工作和请求批示相关责任处理,同时对计划执行负责;各级各类业务部门和职能机构主管领导为纳税筹划方案第一责任人,对纳税会计负责通报情况和承担方案落实的主要责任;项目或业务经办人为一般责任人,直接对部门机构领导负责。通过确立层层包干管理,使纳税计划深入单位各个领域和层面,促使人人都为纳税做贡献,人人都为纳税筹划尽心尽力的良好氛围。
4.1.2 建立纳税计划执行报告制度。
纳税会计应按月向单位主管领导提供纳税会计报表和税负分析指标,报告当期纳税或扣税情况,请求法人批示;各部门机构领导应每月三旬各一次向纳税会计通报其纳税筹划方案落实执行情况。纳税会计应根据纳税筹划需要,对各个部门机构的工作方案作出执行总结,并对其下一步工作安排提出指导意见。
4.1.3 建立纳税会计巡检制度。
纳税会计不能殷建立了报告制度而坐等报告,必须经常主动与各个机构部门领导和主要项目经办人员联络沟通,借此机会巡回检查纳税计划和筹划方案落实执行情况,对属于“关键控制点”的要害机构部门或业务事项,应经常给予必要的指导和督促,以提高纳税筹划方案的执行效率和质量。
4.1.4 建立奖惩制度。
纳税筹划要求要形成制度,建立待遇兑现办法和奖惩明细条款,奖优罚劣,公平对待,确保各个部门机构和人员的全力配合协作。如采购工业品不能索取《增值税专用发票》(含税务代开)的,应给予什么样的处罚;连普通发票都不能索取的采购员,又应给与什么样的处罚;向农户和家庭农场采购农产品或向居民收购废旧物资,没有开出收购发票的该怎样处罚;采购农产品对全部符合纳税计划要求的采购员,应给与什么形式和程度的奖励等。
4.2 认真检查考评并兑现奖惩。
在经济单位,纳税筹划应和国家税收一样具有“强制性”,避免流于形式。为此要求,除了制定纳税计划和指导纳税筹划方案制定外,纳税会计应将主要精力放在纳税筹划方案落实贯彻的检查监控上,悉心做好纳税计划控制。所以,纳税会计应参与阶段性工作检查考核和评比,对各相关部门和人员特别是关键控制点的表现,要明确提出奖惩意见和建议,报呈主管领导审批后执行。对有功人员、责任人的奖惩,分月或分季或每半年兑现一次,不能流于形式,也不能拖到年底让相关人员心中“没底”。要让他们切实感受到制度的威力和肩负纳税筹划责任的重要性,积极而认真地履行职责,努力配合纳税会计工作。
参考文献
[1] 王树锋.纳税会计的职能辨析.会计之友[J].2007.2(11)
纳税筹划纳税论文 篇4
Xxx纳税评估局(筹)把纳税评估工作,作为推行税源管理专业化工作的重点,认真组织,精心实践,积极探索纳税评估新举措,充分发挥了纳税评估依评促管,依评增收的作用。
一、健全制度,完善机制,实现纳税评估规范化。建立建全纳税评估实施工作中的疑点确定、税务约谈、调查核实和评估案件移交等制度,统一印发了《纳税评估工作规范》,对评估实施各环节的适用情形、工作方式、业务流程、结果处理、文书制作、工作时限及评估资料的整理归档等具体要求分别进行明确,进一步规范和推动纳税评估工作的深入开展,建立纳税评估定期报告与通报制度,将纳税评估作为一项重要职责列入目标考核,通过组织纳税评估质量检查和抓好各项考核与评选工作,实现评估工作的规范化。
二、人机结合,典型引导,因地制宜开展专项评估和行业评估。通过对税务征管信息系统存储的信息资料进行归纳和分析,确定评估疑点,并与税务约谈相结合,根据纳税人提供的有关纳税申报资料、财务报表,通过指标测算、对比分析、摸底调查,对评估对象的各项涉税指标进行比较和分析,以确定纳税人申报税款是否真实。
三、部门联动,通力合作,完善“四位一体”新机制。加强计财、征管、税政、稽查等部门的协作配合,进一步完善税收分析、纳税评估、税源监控和税务稽查“四位一体”的良性互动机制,充分发挥各部门在加强税源管理中的作用。
个人所得税纳税人纳税意识的唤醒 篇5
摘要:个人所得税征管之难,难在它的纳税人兼负税人直接是具有能动性的个体。短浅的私欲为其挖空心思逃避税负提供着无限动力。面对这庞大的个性化队伍,与其他税种相比,以思想——纳税人意识的提高进而规范为立足点和突破点进行有益的探讨,对个税税收实现具有更为重要的现实意义。因此,本文研究目标以纳税人需求为起点,唤醒纳税人意识,保持和提升纳税人意识进而提高税收实现、推动税制完善。
关键词:个人所得税;纳税人意识;唤醒
一、个人所得税纳税人主动申报现状
2007年我国个人所得税收入达3185.58亿元。但换个角度看,这个数字并不乐观。2007年全国税收总共达45621.97亿元,个人所得税仅占全部收入的6.98%,印度在1992年就达到了7.68%,发达国家平均为30%,1999年中国个人所得税还是400多亿元时,国家行政学院博士焦建国曾测算过个人所得税的实际总量,认为流失税款在500亿元左右。
二、目前我国个税纳税人意识偏低的主要原因
与经济发展水平相比,我国公民纳税责任意识与纳税人权利意识的整体水平普遍滞后。主要原因在于:
(一)我国个税费用扣除现状无助于纳税人意识苏醒
费用扣除的设置对纳税人意识的影响可以这样概括:正向不明显,负向强烈。即费用扣除设计得完美无暇,纳税人的基本需要完全得到保障,也不能明显地使纳税人产生交税的愿望。费用扣除设计不当,侵蚀到纳税人的基本需要,随其侵蚀感的加强,纳税人对税之不满情绪渐强,直至转变为逃避税负行为。故个税中的费用扣除是影响纳税人税收环境知觉的最敏感因素之一,考虑不周,对纳税人意识的负作用是根本性的。
(二)税率设计不合理
税率设计不合理具体表现在:第一、高边际税率的存在,让纳税人望而却步。纳税人的直观感受是:既要拿出近半的所得交税,又要自己大量为生计买单。从而易引起纳税人潜意识对税的抵触。第二、税实践中工资薪金的适应税率,大多集中在25%以下,税负本不算高。第三、税率结构的不合理腐蚀着纳税人意识。真正的高收入阶层基于收入来源多样化与我国个税的过多分类,以致工薪阶层成为个税承担的绝对主体。强烈的反差无疑加重了个税的负担感,消减着部分纳税人仅有的交税积极性。
(三)我国税收收入透明度较低及政府的税收宣传不到位
税收收入透明度较低及政府的税收宣传重在强调纳税人的义务,而对纳税人权利重视不够。在这样的前提下,个税自行申报无疑将纳税人的责任与权利联系在一起,主动纳税与税收的知情权联系在一起。导致我国许多公民不清楚税收的一些基础知识,更谈不上利用纳税人权利为自己争取更多的利益。随之而来的问题必然是:“我为什么要纳税”;继而使纳税人更加关注政府对于税收收入的使用范围及效率与效果。
三、个人所得税纳税人意识唤醒的对策与建议
(一)恰当满足纳税人的基本需要
增强全民纳税意识,促使纳税人自觉纳税,是搞好税收征收管理工作的重要任务之一。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不仅为唤醒纳税人意识提供了理论依据,也为提升纳税人意识指明了方向。那就是:在税收实践中,如何分辨出不同纳税人的不同需要和共同需要,怎样创设和改善税收环境,在满足纳税人多层次需要的同时,以“税收价格论”为基础使交税转变为纳税人之需,从而使其由感而及,(自觉)实施交税行为。恰当满足纳税人的基本需要马斯洛认为,越是低层次的需要,若是得不到满足,其激发出来的力量越是强大。生理需要是个体的首要需求,如今通常由个体自行解决。现实中,国家提供的公共产品(服务)虽包含了纳税人生理需要层次之物,但因其或惠及大众并不被显著感知,或显著被感知而仅有少数人享有,难以让个体纳税人自愿在这个层次上为其买单。因此,唤醒个税之纳税人意识,首先要体恤民生,保障纳税人最基本的需要得到满足,尤其不能以税之名肆意干扰。只有个税的征收不侵入纳税人生计保障线才能为个税纳税人意识苏醒创造顺境。
(二)创造性满足纳税人的高层次需要
物质性的考虑对纳税人的激励作用固然很大,但是随着低层次需要满足程度的不断提高,激励作用必然会减弱,高层次需要的满足则会成为纳税动力的新源泉。这时,应该创造适宜的条件,满足公民作为纳税人的高层次需要,即社交需要、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当前,纳税人高层次需要在税收中主要为纳税人权利与义务的对称诉求。他们希望从税的付出中,体味到自尊和社会与政府对自己的尊重。纳税人权利没有得到落实位居影响纳税人不交税的因素之首;纳税是公民行使权利的前提,因此,应对纳税人的高层次需求要多做研究、不断探索。
总之,只有唤醒纳税人的纳税意识,纳税人才可能自觉地缴纳税款,否则就逃税,产生“搭便车”行为。相对于个人收入而言公平合理的个税税负是纳税人交税的心理前提。换言之,个税欲取得纳税人心理认同,首先要合理地考虑纳税人的基本需要。个税设置及执行中所体现的对纳税人基本需要的考虑,对纳税人意识的发展十分重要。随着客观经济条件的变化和我国税收征管水平的提高,个人所得税制应做进一步的改革和完善,以便充分发挥个人所得税的公平作用,维护社会稳定,保持经济增长,增加财政收入,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运作。
参考文献:
[1]宋健敏等编著:《中国财政发展报告》,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2]参见《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第2条。
[3]郭庆旺、苑新丽、夏文丽编著:《当代西方税收学》,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4]杨继元等编著:《新一轮税制改革的理论设计与政策选择》,甘肃人民出版社,2004年,P220.[5]翟继光编著:《个人所得税政策解析与案例分析》,中国经济出版社2005年版。
[6]刘剑文主编:《税法专题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7]张正军编著:《个人所得税实务全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8]梁俊娇(2006年),《纳税遵从意识的影响因素》,《税务研究》,第1期。
[9]珠海市地方税务局“提高税收遵从度”调研课题组(2008年),《借鉴税收遵从理论提高纳税人税收遵从度》,《涉外税务》,第11期。
纳税筹划案例续 篇6
=123.75(万元)
集团应纳税= V1-6.8+V2+34+0+123.75
= V1+V2+ 150.95(万元)
两企业进行产品结转,当年纳税情况如下:
A企业1996年应纳增值税=V1+400×17%-200×17%=(V1+34)万元B企业1996年应纳增值税=V2+100×60%×17%-100×17%
=(V2-6.8)万元
两企业应纳增值税合计=V1+34+V2-6.8=(V1+V2+27.2)万元A企业1996应纳所得税=(-100+400-200-25)×33%
=24.75(万元)
B企业1996应纳所得税=(200-100×40%-25)×33%
=44.55(万元)
集团应纳税=V1+34+V2-6.8+24.75+ 44.55
=V1+ V2+96.5(万元)
(V1+V2+150.95)-(V1+V2+96.5)=54.45(万元)
前后比较结果显示,集团1996年税收负担降低了54.45万元。尽管这部分少纳的税款会在以后得到补偿,但延缓纳税意味着企业实际负担的降低。税法规定,对年应纳税所得额在3万元(含3万元)以下的企业,暂按18%的税率征收所得税;对年应纳税所得额在10万元(含1万元)以下至3万元的企业,暂按27%的税率征收;对年应纳税所得额在10万元以上的,则按33%的税率征收。据此,对于年应纳所得税额在3万元或10万元以上的企业,有必要进行纳税筹划。
如果企业增加的应税所得不足以弥补因税率提高而多缴纳的税款时,企业应设法降低应纳税所得,如采用取消合同,降低销售等来降低适用税率,以达到减轻税负、增加企业现金流量的目的。那么,企业应增加多少所得额才能弥补适用税率提高所带来的负影响呢?假设企业增加年应税所得x1、x2万元,则:x1=(3+x1)×27%-3×18%解得x1=0.37
x1+3=3.37(万元)
x2=(10+x2)×33%-10×27%解得x2=0.896
x2+10=10.896(万元)
纳税筹划纳税论文 篇7
随着微信、微博的普及与广泛应用,越来越多的公共服务部门开始利用这两种新媒体进行信息宣传服务工作。仅以新浪微博为例,通过搜索引擎①调查所见,截至2014 年6 月1 日,以纳税信息服务为关键词,在线注册的各级国、地税微博共有462 个,平均日更新信息1.3 条②。可见,利用微博、微信进行纳税服务俨然已成为即12366 热线、税局网络咨询平台等传统纳税信息服务平台后的新兴纳税信息服务模式。因此,如何利用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平台进行纳税信息服务已成为广大税务机关关注的热点问题[1]。
纳税信息服务的相关理论研究兴起于20 世纪70 年代的美国,其理论基础有两个,一是公共财政理论及纳税遵从理论,二是新公共管理理论(张秀莲,2009);而我国由于纳税信息服务兴起的时间较短,纳税信息服务的理论研究比较基础仍薄弱,就笔者所见,国内关于纳税信息服务的相关理论研究仍仅停留在对国外理论介绍和经验借鉴的阶段。如谢少华(2003)较早地提出了纳税服务要体现信息化的观点;马国强(2005)则认为通过纳税信息化服务能提高纳税人的纳税遵从度;林昶(2006)在考察了我国办税电子信息平台的纳税服务水平后,认为我国纳税电子信息平台存在“信息孤岛”的现象;张秀莲(2009)则认为应根据办税环节的不同有差异地进行纳税信息服务。
现有国内相关研究虽然提出了需要按照办税环节的不同进行差异化纳税信息服务的观点,为本文的研究提供了有益的参考,但仍有两点亟待完善之处:第一,已有的相关研究都是建立在定性分析的基础上,定量研究非常少见。而单纯依靠定性分析容易导致研究的政策建议出现脱离实际、笼统片面等问题;同时,缺乏定量研究也将使得相关理论研究缺乏有力的现实依据。其次,现有的国内研究尚未对纳税人纳税信息差异化需求和信息获取途径进行详细的分类和识别。而这使得相关的研究在结合各种信息平台的特征提出有效且契合实际的纳税信息服务政策建议时显得力不从心。本文在借鉴已有国内现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针对以上两点国内研究亟待完善之处,从纳税人纳税信息服务差异化需求角度出发,通过网络调查数据为依据,定量分析和考察了纳税人在纳税各环节中的差异化纳税信息需求,进而结合微信、微博等新媒体信息传播的特点,提出了构建新媒体纳税信息服务平台的政策建议,具有一定的理论研究价值和现实指导意义。
下文的结构安排如下:第二部分为办税过程中纳税人纳税信息服务差异化需求特征概述与网络调查数据来源说明,第三部分为办税过程中纳税人纳税信息差异化需求和信息沟通途径的分类与识别;第四部分分析了微博、微信等新媒体信息沟通的特征及其在满足办税环节中纳税人纳税信息差异化需求的应用,第五部分为本文的政策建议。
二、办税过程中纳税人纳税信息差异化需求特征概述与网络调查数据来源说明
让纳税人及时、便捷、高效地完成相应的办税业务无疑是税务机关提供纳税信息服务的基本出发点。而在办税过程中,随着征纳业务的开展,在不同的办税阶段往往存在不同的纳税信息服务需求和纳服信息沟通途径。因此,结合不同的办税阶段纳税信息需求和纳服信息沟通途径的特点,用纳税人喜闻乐见的方式进行纳税信息服务是实现及时、便捷、高效办税的保证,也是进一步提高纳税信息化服务的有效途径。
(一)办税过程中纳税人纳税信息差异化需求特征概述
根据狭义纳税服务概念③,我们可将纳税信息服务分成三个部分:税法宣传和纳税咨询辅导、申报纳税和涉税事项咨询与办理和投诉和反馈结果。其中,税法宣传和纳税咨询辅导属于办税前纳税信息服务;申报纳税和涉税事项咨询与办理属于办税中纳税信息服务;投诉和反馈结果属于办税后纳税信息服务。办税过程中不同办税环节的纳税信息服务要素概括如图1 所示。
图1办税过程中纳税人纳税信息差异化需求特征概述
办税过程中,纳税人呈现出显著不同的纳税信息差异化需求与信息沟通特点。其中,办税前纳税人的纳税信息差异化需求有:税收法律法规、税收优惠咨询、办税流程介绍、办税提醒等;办税前的信息沟通特点在于纳税服务机关向纳税人以点对面的提醒、通知及宣传。办税中纳税人对纳税信息差异化需求有:不同税种的办税流程的指导、各项税收缴纳业务咨询与办理等;办税中的信息沟通特点在于纳税服务机关的服务人员与纳税人一对一交互式的提醒、通知及指导。办税后纳税人的纳税信息差异化需求有:争议仲裁、税收行政复议、退税等业务的咨询与办理、投诉与建议等;办税中的信息沟通的关键在于及时与良好的信息反馈机制,其特点是纳税服务机关的服务人员与纳税人一对一单项交流[2]。
以不同办税阶段纳税人纳税信息差异化需求要素和信息沟通的特点为依据,结合网络调查数据就可以进一步对不同办税阶段的纳税人差异化需求及信息沟通渠道进行分类统计。进而,总结出每个办税阶段纳税人纳税信息差异化需求和信息沟通渠道。
(二)网络调查数据说明
为了更好地了解办税过程中不同环节纳税人纳税信息差异化需求及信息沟通途径。本文利用江苏省国税局等7 个不同级别、不同地区的国地税局在线调查问卷平台,对纳税人纳税信息服务差异化需求进行了网络调查。
由于各地各级国、地税关于纳税服务需求调查问卷模板来自于国家税务总局网站纳税服务网络调查问卷,调查问卷中问题的重复率高。因此,本文逐一整理了这7 个单位发放的网络问卷,并归并了其中与纳税信息化需求相关的相同或相似的问题,对纳税人在不同办税阶段的纳税信息需求和信息沟通途径分别进行了相应的统计。本文所用的调查数据来源及描述如表1 所示。
如表1 所示,在搜集的7 家单位的调查问卷中涉及到纳税信息服务调查问题共计51 个,其中广东省云浮市国税局最多,为9 个,海南省国税局最少为5 个。另外,这7 家单位的纳税服务问卷调查时间跨度为3 年,其中最早结束的是江苏省昆山地税局(结束时间为2011 年5 月6 日),江苏省国税局、海南省国税局和吉林省沈阳市国税的纳税服务调查至本文截稿时尚未结束。
三、办税各阶段纳税人纳税信息差异化需求与信息沟通途径的统计分析
(一)办税前纳税人纳税信息差异化需求与信息沟通途径
在抽取的7 个单位的调查问卷中与办税前纳税人信息需求相关问题的分布情况具体如表2 所示。
如表2 所示,在搜集到的调查问卷中,共有10.43%的问题涉及纳税前纳税信息服务需求,其中,办税前纳税人纳税信息需求相关调查问题最低覆盖的单位是山东省地税局问卷,仅为6.25%;办税前纳税人纳税信息需求相关调查问题覆盖率最高的为安徽省六安市国税局,为15%。我们归并了纳税人办税前纳服信息需求要素和惯用信息沟通途径的相关问题,具体的统计结果如图2 所示。
图2办税前纳税信息服务需求要素与常用信息沟通途径统计
如图2 中上、下图分别报告了办税前纳税人纳税信息需求和信息沟通途径的统计结果。如图2 上图所示,在提供可选择的四个办税前纳税信息服务需求中,纳税人的办税需求由大到小依次是办税指南、税收优惠、最新税收政策和办税提醒,这四类信息需求占比分别为其为37.71%,24.73%,22.21%和13.15%。如图2 中下图所示,提供可选择的八个信息沟通途径中,报纸杂志、电台电视台和现场宣传等传统的信息沟通途径已不再是纳税人办税前惯用的信息沟通途径,选择这三种税宣途径的比重分别为4.02%,3.89%和6.79%,均没有超过10%;同时,税局网站,电子邮件(含企业邮箱)和手机短信成为纳税人办税前惯用的信息沟通途径;另外,微博、微信等互联网交流平台也是纳税人办税前惯用的信息沟通途径,纳税人选择微博和微信作为办税前惯用的信息沟通途径的比重分别为9.97%和9.22%,也显著高于报纸杂志、电台电视台和现场宣传等传统的信息沟通途径,两者占比均接近10%。
从图2 的统计结果中我们可以地简要看出,纳税人常用的办税前信息沟通途径正朝着多样化和移动网络化的趋势演变,采用更先进的移动网络沟通工具,全方位的覆盖各种宣传媒体,特别是以微博、微信等新媒体为平台将是今后办税前纳税信息服务的改革方向。
(二)办税中纳税人纳税信息服务需求与惯用信息沟通途径
在抽取的7 个单位的调查问卷中与办税中纳税人信息需求相关问题的分布情况具体如表3 所示。
如表3 所示,在搜集到的调查问卷中,共有15.34%的问题涉及办税中纳税人纳税信息服务需求,其中,调查问卷相关问题覆盖率最低的单位是海南省国税局,为8.00%;调查问卷相关问题覆盖率最高的单位是江苏省昆山地税局,为26.67%。我们归并了纳税人办税中纳服信息需求要素和惯用信息沟通途径的相关问题,具体的统计结果如图3 所示。
图3办税中纳税人纳税信息需求与常用信息沟通途径统计
如图3 中上、下图分别报告了办税中纳税人纳税信息需求和信息沟通途径的统计结果。如图3 中上图所示,在提供可选择的六种办税途径中,纳税人在办税中的纳税信息需求按照统计占比由大到小依次为办税流程、环节说明,样表填写细则指导,网上办税指导,办税软件使用指导和办税业务咨询,这四类信息需求统计占比分别为其为28.21%,20.57%,18.30%和17.94%。如图3 中下图所示,办税中纳税人惯用的信息沟通途径分别为税局网站资讯库、12366 热线和现场咨询是纳税人在办税过程中选择的信息沟通途径,其统计占比分别为36.79%,27.72%和24.19%。
从图3 的统计结果中我们可以地简要看出,纳税人在办税中的纳税信息需求主要针对的是办税中的具体操作细则与流程。考虑到纳税人间的办税需求差异,不同纳税人在办税中对具体的操作细则与流程往往也会不尽相同,这要求税收服务机关在办税过程中适当的将纳税人加以分类,针对不同纳税人的办税业务有针对性地提供相应的办税辅导。另外,纳税人在办税中常用的信息沟通途径仍以税局咨询网站、12366 热线和现场咨询三种传统途径为主,这无疑加重了这三种办税中信息沟通途径的业务负担。而利用微博、微信的新媒体手段可能是缓解这三大办税中信息沟通途径压力的有效途径。首先,利用微博、微信的平台,税收服务机关能够有效地对纳税人进行分类指导(如按纳税人规模建立不同的微信圈)。其次,利用微博、微信多样化的信息传播方式,税收机关还提供包括视频、音频和图像等在内更直观的纳税信息服务模式。最后,随着移动网络技术的普及,微信、微博的信息沟通渠道将比普通的网络和电话咨询更加便捷,更能满足纳税人对办税效率的需求。
(三)办税后纳税人纳税信息服务需求与惯用信息沟通途径
在调查覆盖的7 个单位中与纳税中纳税服务需求相关的问题平均占到整个调查问卷题量的10%左右,不同地区间略有区别,具体如表4 所示。
如表4 所示,在搜集到的调查问卷中,共计有3.68%的问题涉及纳税后纳税服务需求,其中,最低覆盖的单位是海南省国税局、安徽省六安市国税局和江苏省昆山地税局三家单位,为0%;问题覆盖率最高的为广东省云浮市国税局,为7.41%。我们归并了纳税人办税后纳服信息需求要素和惯用信息沟通途径的相关问题,具体的统计结果如图4 所示。
如图4 中上、下图分别报告了办税后纳税人纳税信息需求和信息沟通途径的统计结果。如图4 中上图所示,在提供可选择的五个办税后需求选项中,纳税人办税后的需求从大到小依次为退税等业务的相关资讯、纳税行政复议、税收优惠政策咨询办理,这三个办税后的需求分别占比为32.76%、26.23%和21.79%。如图4 中下图所示,办税后纳税人常用的信息沟通途径前三位依次为税局网站资讯库、12366热线、税收征管员,分别占比为36.21%、22.17%和17.23%。
图4办税后纳税人纳税信息需求与常用信息沟通途径统计
从图4 的统计结果中我们可以简要看出,纳税人在办税后的纳税信息需求主要分成三大类,按照统计大小的顺序分别为退税相关业务咨询、税收优惠业务咨询和纳税行政复议。而纳税人在办税后常用信息沟通途径按照统计大小的顺序分别为税局咨询网站、12366 热线和税收征管员三种为主。结合上文办税中纳税人偏好的信息沟通途径的统计结果可以发现,税局咨询网站、12366 热线是办税中和办税后纳税人主要依赖的信息沟通途径,当然信息沟通途径给税局网站和12366 热线带来了繁重的信息载荷。因此,亟需利用微博、微信等其他媒体手段缓解这两种传统信息沟通途径的压力[3]。在纳税信息服务中,适当引入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平台作为办税中和办税后两个阶段的信息沟通渠道,培养纳税人利用这两大平台获取纳税信息的能力将有利于缓解税局咨询网站、12366 热线这两大传统纳税信息沟通渠道的压力,也将更有利于提高和改善纳税信息服务的质量。
(四)不同纳税环节纳税服务需求的对比
上文中我们根据7 个不同省、市的国税、地税单位的调查问卷的数据统计,分别对纳税人在不同纳税环节中的需求要素进行了数据统计分析。我们按照要素和反应渠道来分解纳税人在不同纳税环节中的需求和诉求反应渠道(如图5 所示)。由图5 所示,在不同办税环节,纳税人的纳税服务需求和常用信息沟通渠道具有一定的差异。因此,在总结不同办税环节的纳税人纳服信息需求和常用信息沟通渠道特点的基础上,我们可以结合微博、微信的宣传与沟通优势完善纳税服务体系。
四、利用新媒体的信息传播特征,满足纳税人纳税信息差异化需求
(一)新媒体信息传播特征对比
微博、微信两大新媒体都是以移动互联网络为技术平台,两者在信息传播方式上也具有部分相似之处。为了更好地满足纳税人纳税信息差异化需求,我们有必要先对微博、微信这两种新媒体信息发布平台的特征加以对比和区分,进而更好地利用这两大信息平台满足纳税人纳税信息差异化需求。
首先,微博是一种通过关注机制分享简短实时信息的广播式的社交网络平台,这一信息传播平台的构成机制有五方面的内容,分别是关注机制、内容导向、实时更新、信息公开和网络社交平台。其次,微信是以智能手机为工作平台,一对一的即时通讯社交沟通平台。与微博相比,一对一、点对点的沟通方式是微信的主要特征。作为信息传播平台,微信的构成机制也有五方面的内容,分别是好友关系、语音导向、点对点更新、信息仅对好友和个人为中心的沟通平台。从信息承载和信息传播两个角度来看,微博、微信两种平台的特征比较如表5 所示。就信息的承载与传播方式来说,微博平台更像是公共电视频道,其具有更广泛的公共覆盖领域,信息传播渠道更加广泛且信息承载方式更加多样,能够起到更好的信息覆盖与沟通;而微信平台则更像是有线电视频道,其信息覆盖领域受到朋友圈的局限,但更具有针对性,能够针对有共同偏好和公共需求的人群提供相应的信息服务。
图 5 纳税环节中纳税人纳税信息差异化需求与信息沟通渠道
(二)利用新媒体信息传播平台特征进行纳税信息服务
利用微博和微信平台信息传播的特点,进一步比照不同办税环节纳税人惯用信息沟通渠道的特征,进而可以利用微博、微信在信息传播中的优势,更好地进行纳税信息化服务。具体如表6 所示。
五、以纳税人纳税信息差异化需求为导向构建新媒体纳税信息服务平台政策建议
(一)整合已有纳税信息服务,建立智能微信、微博纳税信息服务平台
利用现有12366 热线、税局网络咨询平台的数据库,建立微博、微信的智能纳税信息服务平台。将已有的纳税服务咨询、宣传和申诉功能与微信、微博纳税信息服务平台有机结合。
更具体地来说需要以下四个步骤:第一,需要建立纳税信息数据中心存储场所,为广大纳税人提供海量的网络税务信息数据服务,作为优化纳税信息服务的重要支撑。第二,对纳税信息数据进行分类和简要的信息处理。具体包括数据分类、问题归并,建立信息集成数据资源,为税务部门重要决策和纳税人税收策略提供各项专业的、个性化的服务。第三,在集成信息数据的基础上,将微信、微博、12366 和网络资讯平台有机结合为智能化的纳税信息服务平台,广大纳税人能够根据自我需求,凭借个人偏好的沟通方式进入不同的信息服务平台,获取相应的纳税信息。第四,定期整合信息资源,总结纳税信息服务平台数据和问题,以图文并茂分析报告、语音视频等方式通过微信、微博平台进行发布,从而让综合化的信息服务平台成为和谐征纳关系之间强有力的纽带。
(二)充分利用微信、微博平台推送纳税信息
利用微信、微博的沟通平台进行纳税服务信息的推送服务,为纳税人提供多元化、个性化、开放式的纳税信息服务[4]。
具体来说,推送各种税务信息有以下四种途径:第一,做好税法宣传的工作。内容主要以税务新闻、税收政策、文化建设和信息服务等为主,并宣传关于税收宣传新媒体的信息,使之成为税务部门传播新闻、宣传典型、展示形象、反映民意、推动工作和引导舆论的工具。第二,利用微博、微信平台建立税收政策讨论平台,具体可以根据税收法律和政策近期的热点和焦点问题定期设置主题,一期一个话题。使税收宣传人员通过微博来宣传税收法律和政策,群众也可以通过微博、微信平台参与讨论、进行咨询和求助。第三,创建税收信息服务微信群和好友圈,特定纳税信息的服务,切实为纳税人提供专项、优质、高效的税收政策宣传、政策咨询服务和纳税辅导等。第四,利用微信、微博私信等工具进行信息推送,向用户推送税收政策和涉税提醒等信息;接收客户端发出的咨询信息,专人管理,采取图文或语音形式予以回复。
(三)建立以微信、微博为主体的纳税信息需求差异响应机制,进行个性化纳税信息服务
个性化纳税信息服务是我国纳税主体不断分化和纳税人信息需求日趋多样化的必然结果,是实现纳税服务目标,提高纳税人税法遵从度的内在要求。要建立微信、微博为主体的纳税信息需求差异响应机制,具体来说,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进:第一,要区分不同行业、不同经济类型、不同群体、不同组织的不同情况,按照不同需求,突出相应重点,分别提供个性化纳税信息化服务,利用微博、微信平台能够支持多媒体视频、图片等更直观的形式进行纳税信息化服务。第二,利用微博的广播型特征和微信的朋友圈扩散的影响力拓展纳税信息服务的渠道,定期收集和了解纳税人的纳税信息需求,针对纳税人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定期编发纳税指南为纳税人提供高效快捷的办税指导。第三,切实推进个性化维权服务。针对纳税人的文化素质、经营规模、经营状况、纳税意识的高低和社会信誉度等情况,建立微博、微信纳税人权益平台、组织纳税人维权微信圈等载体,积极开展个性化维权服务。第四,根据纳税人的实际情况和管理的不同特点,通过人力资源优化配置和组织架构优化组合实施有重点、有针对性的专业化管理,达到加大管理力度、拓展管理深度、提高征管质效、深化个性服务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林昶.电子纳税服务平台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J].税务研究,2006,(6):92-94.
[2]马国强.正确认识与开展税务服务[J].涉外税务,2005,(3):5-8.
[3]谢少华.从新公共管理的兴起看西方税收管理理念的转变——兼议我国纳税服务体系的构建[J].涉外税务,2003,(4):16-19.
[4]张秀莲.基于税收信息化条件下我国纳税服务体系的构建[J].税务研究,2009,(8):79-82.
浅议纳税筹划 篇8
国外企业的纳税筹划一般不涉及商品课税,除了增值税、消费税等商品课税的税款要加到消费者价格中去由消费者负担因而筹划的必要性较小以外,商品课税的筹划空间不大也是一个重要原因。国外实行增值税的国家一般对商品和劳务一律开征增值税,而且增值税的课征往往只对商品通过零税率或低税率实行优惠,而不对特定的企业进行优惠,这样企业从事同一种产品、商品生产和经营活动面对的增值税待遇是相同的。另外有的国家(如美国)商品课税实行在零售环节课征的销售税模式,生产和批发企业从事经营活动无需缴纳销售税,因此也谈不上纳税筹划;零售企业从事经营一律要按本州统一的税率就其销售额纳税,所以基本上没有什么筹划的空间。
在欧美国家,一提起纳税筹划,主要是指对所得税的筹划,所得税需要纳税筹划主要是因为它不容易转嫁,纳税人一般要最终负担自己缴纳的税款。这样所得税就成为企业从事经营活动的一种成本,缴纳越多,其税后实际收益越少。对此进行筹划,可以降低税收成本,提高投资的边际税后收益率。另外,由于所得税税款不能在税前扣除,所以进行筹划减少的应纳税额,不会相应增加其应税所得额,换句话说,纳税筹划带来的利益是免税的。所以在国外,所得税的筹划较为普遍。
我国纳税筹划的现状是:1.税收筹划目前并没有被我国企业所普遍接受,许多企业不理解税收筹划的真正意义,认为税收筹划就是偷税、漏税。2.筹划目标不明确,只考虑眼前利益,缺乏宏观与长远的眼光,准确的讲,国外理论与实践都普遍认为,纳税筹划应该实现三个目标:(1)降低纳税成本;(2)减少纳税风险;(3)实现财务目标;我国企业进行纳税筹划还仅仅停留在“少交税”的低级水平,并没有将纳税筹划与企业的长远发展,财务目标结合起来,纳税筹划被当作一个独立的事项,缺乏整体性考虑。3.漠视税收筹划风险。从当前我国税收筹划的实践情况看,纳税人在进行税收筹划过程,包括税务代理服务机构为纳税人实施的税收筹划中都普遍认为只要进行税收筹划就可以减轻税收负担,增加自身收益,而很少甚至根本不考虑税收筹划的风险。其实,税收筹划作为一种计划决策方法,本身也是有风险的。4.税务代理制度不健全,市场化程度不高,代理水平有待进一步完善。由于缺少相关方面的人才,我国企业纳税筹划还停留在低级水平。但很多企业并不具备这一关键条件,只有通过成熟的中介机构代理税务,才能有效地进行稅收筹划,达到节税的目的。
针对以上问题,我认为应该进一步明确纳税筹划的目标认识,使企业的纳税筹划与财务目标结合起来,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纳税筹划终究是一种财务活动,它不能超越财务活动总的原则和目标。完善税务代理制度,提高税务代理水平,培养高素质的税务筹划人才;税务代理制度的完善有助于纳税筹划的规范进行,而培养相关人才是重中之重。其次,要正确处理纳税筹划的风险和收益的关系,虽然纳税筹划可以减少企业的成本费用,但是从长远来看,有可能会增加相关的机会成本,反而使成本高于收益。最后,对于企业来说,要重视税务职能的建立和税务人才的培养,首先,要建立一套适合企业的税务人才的选拔机制,明确各岗位的职责;第二,要建立配套的培训机制,包括定期培训和不定期培训;第三,税务人员要持续关注出台的税收法律政策,建立其内部的知识更新和交流渠道;第四,税务人员要熟悉企业的经营目标和业务发展,并能够根据经营活动提前进行纳税筹划,使企业充分享受各项税收减免和优惠政策。
总之,纳税筹划工作是每个企业的必修课,企业家们必须重视起来,通过这一合理合法的手段,减轻企业税负,增加企业收益,从而使企业得到稳步发展。
参考文献:
[1] 周培丰.浅谈我国企业纳税筹划[J].经营管理者,2010,2.
[2] 程斌.新企业所得税法下小型微利企业的纳税筹划[J].会计之友(上旬刊),2010,2.
[3] 于舒淼.新企业所得税法下的纳税筹划探讨[J].市场周刊(理论研究).2010,1.
【纳税筹划纳税论文】推荐阅读:
纳税筹划方式论文08-09
纳税筹划思考论文10-30
纳税筹划规避论文09-30
企业纳税筹划问题论文08-04
纳税筹划原则研究的论文08-23
纳税筹划成本06-10
纳税筹划风险06-13
纳税筹划空间06-14
纳税筹划案例07-09
纳税筹划点07-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