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李吉林老师的《情境教育的诗篇》有感

2024-09-24

读李吉林老师的《情境教育的诗篇》有感(通用5篇)

读李吉林老师的《情境教育的诗篇》有感 篇1

读《情境教育的诗篇》有感

——感受李吉林老师的“力”的学问

本着“读教育名著,做智慧老师”的目的,我在心情也放假的时候,捧起了李吉林老师的《情境教育的诗篇》这本书。读着读着,便不自觉地手不释卷了。

从李吉林老师的《情境教育的诗篇》中,我了解到她热爱教育,喜欢孩子,善于探索的老师。从她的著作中,我感受到李老师身上有一种“力”,一种求真求实的研究力;她的学生身上有一种“力”,一种乐学乐写的学习力。而这种“力”并非一日之功,正所谓“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为了达到这种“力”的学问,李老师几十年如一日,“上下而求索”!掩卷后,心情久久不能平静,敬意油然而生。

作为一名教师,我被她对于教育事业的执着的精神所感染,所感动,这也正是我们每一位教师所应具备的。细细地品位李老师教育的思想,更多地告诉我们应该如何去面对自己所从事的教育教学工作。从李老师的研究中,我们感受到的她热爱教育事业,热爱孩子,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她的故事告诉我们,如果我们选择了教师,就要准备好把自己的全部追求和儿童的喜怒哀乐紧紧联系在一起,我们是老师,我们为孩子的成功、进步、健康成长而感到快乐和幸福,为孩子的挫折、反复和遭受不良影响而感到痛苦、焦虑和不安。孩子的欢乐就是我们老师的欢乐,孩子的不幸就是我们老师的不幸。这不正是我们作为一名教师应该具备的品质吗?

让学生快乐健康地学习是我们追求的教育目标。用心做教育,就要不断学习教育大家的智慧,借鉴好的教育方法,让自己变成一个智慧型老师,读教育名著做智慧老师的活动给我们提供了很好的读书学习机会,我一定会珍惜这次机会,让自己快乐读书,做一个学生喜爱的老师。

作为一个对教育有着独到领悟和对儿童有着挚爱深情的专家,她理解儿童,尊重儿童,是儿童的知心人。她不止一次地强调,教育作为培养人的活动,是最富创造性、最丰富多彩的、活生生的人类实践活动,它不可能也不应该单纯以自然科学的实验方法来分析研究——因为人永远不能等同于物。李吉林大胆地运用语文情境教学实验和思索的成果去开拓新的疆域。她首先向相邻的思想品德学科拓展,一改枯燥、空洞的说教,而以生动的道德情境、具体的道德形象,唤起儿童的道德情感,达到动情而晓理的境界,使道德教育真正触及、润泽幼小的心灵。接着是向音体美学科渗透,获得成功后,李吉林又向自己比较陌生的数学学科挺进。她与数学老师一起研究如何将“数”与生活结合起来,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理解“数”与“量”、“数”与“形”的关系,如何把儿童带入探究的情境,在模拟情境中加以操作,强化其应用性。这样,从一班到全校,从单科到多科,情境教学全面进入了各科教学,为情境教学向情境教育的发展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情境教育,教育情境。几度风雨,几多春秋,李老师依然坚持勤奋耕耘,一路走来,一路探索。作为一名教师,我一定会努力向你看齐,厚实涵养,使自己身上努力具有这种“力”,也希望这种“力”能够影响到孩子,为其人生幸福奠定基础。

读李吉林老师的《情境教育的诗篇》有感 篇2

一、让爱照亮每个学生

“爱是永恒的教育理念”这是这本书的第一章的标题, 李老师把它放在第一章, 说明了李老师对教育的真切的理解。可以这么说, 有了爱不一定会有教育, 但是没有爱就一定没有教育。一个好教师意味着他热爱孩子, 感到跟孩子交往是一种乐趣, 相信每个孩子都能成为一个好人, 善于跟他们交朋友, 关心孩子的乐趣和悲哀, 了解孩子的心灵, 时刻不忘自己也是个孩子。

李镇西老师正是这样一个爱孩子的好老师, 这也是他的教育教学能够卓有成效的首要的原因。而大多数的普通老师在爱孩子这一方面是做得很不够的。他们要么对学生冷漠无情, 无视学生的情感需求;要么以一种功利主义的思想只爱那些能够给自己带来荣誉与物质利益的优生, 而把那些差生当做是包袱, 要么嘲讽挖苦, 要么不管不问。爱优等生很容易做到, 爱差生却很难做到, 而爱那些不仅成绩差而且又调皮捣蛋的老是惹老师生气的差生就更难做到。一个教师教好优生很容易, 但是要把差生转化好, 则往往要花费很多的精力和心血, 有时甚至费力不讨好。而李老师在差生的转化上为我们树立了一个榜样, 他把全校最差的学生都放在自己班上, 这不仅表现了李老师那种锐意改革的勇气, 也体现了他对学生的无私的爱。所以李镇西注定是不平凡的, 是注定要成为教育家的。

爱是教育成功的起点, 任何一位准备从事教育事业的教师都应该牢牢记住。爱孩子才可能有教育。如果对孩子没有爱, 最好不要踏进这个行业。

二、让爱充满智慧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但是有了爱不一定有教育。怎样让我们的教育在学生身上发生作用, 不是教师有一颗爱学生的心就可以做到的。如果不把教师的爱化成一个个的教育机智, 那么一切的教育都是扯淡。这里就需要教师拥有高度的教育机智, 也就是要让我们的爱充满智慧。

那怎样让爱充满智慧呢?一个新手怎样成为一个充满智慧的优秀教师呢?这本《做最好的老师》可以说是李镇西老师教学的成长史, 在这本书里也呈现了李镇西老师的成长模式即:模仿—超越—形成自己的独特风格。例如他的办班级日报、让学生写日记这些做法都受到了教育家魏书生的影响。但是他在借鉴名家的基础上不断地反思、不断地超越, 最终才有了今天的个性突出的李镇西。名师之所以成为名师, 与他的成长经历、知识结构有很大的关系, 每一个名师都打上了个人的烙印, 所以名师是不可以复制的, 这就是有许多人学魏书生、学李镇西终究也成不了魏书生和李镇西。但是我们可以借鉴名家的核心思想, 如这本书里李镇西先生所体现出来的爱心、民主与平等思想, 用集体主义思想管理班级, 这些是我们要学习的。但是具体怎么操作还需要我们每个一线的教师根据自己与学生的实际情况来操作。所以我们要在借鉴中模仿, 在模仿中超越, 只有这样, 我们才可能形成自己的风格。

另外, 教育智慧的形成还需要教师不断地探究, 需要实干精神。在这本书里, 李镇西把一个个教育难题当成课题来研究, 对一个个教育难题不断探究, 才形成了李镇西老师的高超的教育智慧。李老师在后来的著作里提出“五个一”工程:每天上好一堂课, 每天找一位学生谈心, 每天读一万字的书, 每天思考一个教育问题或社会问题, 每天写一篇教育日记。这是一个可以让我们借鉴的模式, 教育从来不是靠空洞的说教就能够达到的, 它需要我们做扎扎实实的工作。只有我们把工作做实了, 我们的教育能力才能够提高, 我们的教育效果才会更好。所以李镇西先生是个扎扎实实的实干家, 这是我们最应该向他学习的地方。

三、让爱成为执著的追求

教师是一门清苦的职业。有俗话说:“家有两斗米, 不当孩子王。”教师这个职业跟名利很难沾边。把教师作为终生的事业追求需要对教育事业有执著的爱。

实际上, 把教书当作谋生的手段还是终生追求的事业, 决定着一个教师是成为教书匠还是教育家。凡是名师都是把教师职业当成自己终生追求的事业的。李镇西的名言是:“做最好的老师。”于漪的名言是:“一辈子做教师, 一辈子学做教师。”这些话代表着他们对事业的执著追求, 读起来令人感动, 撼人心魄。李镇西先生在功成名就后依然选择做一个普通的教师每天与孩子们在一起。这就是这些名师们留给我们的最宝贵的精神财富。我们学李镇西, 学其他的名师, 要学他们对事业的执著追求的精神。

读李吉林老师的《情境教育的诗篇》有感 篇3

摘要:李吉林老師创立的情境教育历经三个阶段,由情境教学到情境教育再到情境课程。李老师36年来的不断探索,取得的成果不胜枚举,使情境教育成为相对完整的理论与操作体系。情境教育是“情”与“思”兼顾,调和诸多“资源”,为了一切儿童发展的“土生土长”的教育理论。情境教育是蕴含丰富资源的矿藏,需不断探究,继往开来,使其更趋完备。“情”中生活共同体的构建,培养教师情境创设的能力,“美”与“丑”的呈现,引发学生的创新思维,是情境教育在原有特征之上需要拓展的四个方面。情境教育只有保持生长,才能适应不断发展的实践。

关键词:情境教育;生活共同体;构建情境能力

【中图分类号】G632.0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34-0043-02

李吉林是一位长期在教育一线工作的语文教师。多年的教学经验,加上深厚的文化与理论功底,使得李老师敏锐的发现了传统语文教学“单调、呆板、低效”,小学语文教学“跑到外在的言说对象即走到课文之外”,“跑到概念化,抽象化得思想,精神即走到作者之外”[1]。在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中吸收养料,李老师使语文课变得“多元、活泼、高效”,回归语文教学的本真。李吉林不是一位只会教“圣贤书”的普通教师,借鉴国外的教育理论,同时在中华传统文化中找到理论根基,形成从情境教学到情境教育再到情景课程的情境教育理论体系,她和她的团队取得的丰硕理论与实践成果在这里就不加赘述。王策三先生曾说:“情境教学是逐步发展起来的,必然会不断有新的发展。”[2]]78岁的李吉林老师依旧耕耘着,不断拓展情境教育的理论与实践。本文将对情境教育的基本特征进行简要概述,在此基础上探索情境教育尚可发展的空间。

一、情境教育的基本特征

(一)以境启情,情境教育中的“情”与“境”

情境之“情”是既具有手段的作用,又具有目的的含义。有的学者将情境之“情”看作是情境教育的经线,与作为纬线的“境”共同促进学生的发展。[3]这一观点不免有所偏颇,只看到了情感作为促进学生发展的手段作用,忽视了情感是情境教育最高培养目标的目的意义。

作为手段“情”的实际效用在大量的研究和实践中得到证明。知识的获得,新理论的理解,首先需要学生情感的认同,然后才可能在认知上得到认同。[4]李吉林老师以培养兴趣为前提,以激发情感为动因。情感是纽带,将学生、教师和教材链接起来,推动着学习者向情境活动的目标前进。

作为目的“情”,是审美情感的形成,是高级情感的获得,是价值观的完善。李吉林老师强调儿童高级情感的获得,课程实践中无处不在的“情”是情境教育的出发点,也是情境教育的归宿。[5]

情境之“境”是是学生获得知识的源泉。情境教育中的“境”与杜威等人的学说相比,更具发展性和全面性。在重视儿童的个体经验的同时,强调“理寓其中”,将知识镶嵌在环境之中,在儿童生活和学科知识之间架起一座桥梁。情境之“境”不仅强调“形真”,更注重“境”的意远和理蕴。语文教科书中所选的文章意境悠远,高山流水,是千古文人墨客的流芳之作,也只有通过创设意远,理寓其中的情境,才能过使学生与文人“相遇”,成为知音。

(二)兼容并包,融汇诸多“资源”

李吉林老师的情境教育思想博采百家之长,具有丰富的“元素”,避免了单一角度的片面性。这些“元素”不是不同性质的理论随意的嫁接,而是在其本真上的融合贯通。

课程整合的典型是主题性大单元课程。以德为主导,以语文学科为龙头,以儿童为主体,各科联动的主体性大单元情境课程,使分科教学在一个主体的统帅下,在大单元的组合形式下,从相互迁移达到相互强化。[6]主题性大单元情境课程每学期进行2至3次,主题来源于儿童生活的方方面面,学生们在一个主题的导向下,综合利用已有的知识来解决问题。

学校与野外资源的综合利用,扩大了学校的“外延”。李吉林老师将野外作为又一课堂,从广义的视阈看待学校,将儿童周围的世界视作认知的源泉,应该让这源泉汩汩地流向课堂。[7]古代道家强调“水中悟道,自然为师”,李老师深深感受到儿童在自然中丰富了感知,身心得到愉悦,找到了书中知识的源泉,学生收获满满,留恋忘返。

艺术与教学的结合体现在情境教育的方方面面。李老师曾说“教育是利用艺术,将艺术引入教育,使教育成为儿童积极地,乐于参与的活动”。[8]艺术作品中的张力不仅能够有效的创设情境,同时作品中也蕴含着学生渴望获得的真理。马丁·海德格尔说过“只要它是一件艺术作品,那么在这一艺术作品中,真理就已置入其中”。[9]也正因如此,李吉林老师渴望艺术,希望儿童在艺术的情境中获得真理,得到发展。

(三)及人之幼,为儿童研究儿童

2008年是情境教育产生,发展的第30个年头,在这一年里,李吉林老师撰写了一篇题为《为儿童学习探索30年》的文章,以最朴素的言语总结了发展30年的情境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情境教育的产生是为了儿童对语文学习产生兴趣,继而使学生对于小学的其他学科都产生情感和源自内心的热力,情境教育的归宿是为了一切儿童,为了每一位儿童的发展。李老师在最近的报告中提出“为儿童研究儿童”,情境教育始终围绕着一个关键词,那就是“儿童”。“为儿童研究儿童”根植于李吉林老师的内心深处,这种从内心生长出来的情感,是情境教育历经38年依旧“正值青春”的秘诀。李吉林老师在回顾情境教育30多年来的发展之路,总结为“三个字”,心中充满“爱”字,讲究一个“真”字,追求一个“美”字。[10]

二、情境教育的延伸与拓展

(一)“情”的扩充,生活共同体的构建

情境教育中的情主要是指师生之情,通过情境的优化,日常的交往,教师成为儿童学习的“陪读者”,成为活动中的“玩伴”,情感交流的“知己”。从而使儿童对教师,对教学产生发自内心的情感,师生间相濡以沫。

然而“情”不仅只含师生之情,而且也应该包括学生之间的情感,学生小团体对于教学活动的影响,即生生之情。晚近,“情境认知与学习理论”对于学生之间情感的互动给予高度重视。该理论结合人类学广泛研究成果,并对建构主义进一步发展和深入,形成了被人们广泛接受和使用的新理论。其中,“合法的边缘性参与”和“实践共同体”成为其核心观念。该理论将学习的实质看做是文化的适应与获得特定的实践共同体身份的过程。[11]学习者想要融入实践共同体,必须了解其他成员之间独特的符号系统和词汇,即该实践共同体的文化。新手要细心观察专家,其他成员的示范,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掌握知识技能,从团体的“边缘人物”成为核心成员,反过来指导新手的学习,推动共同体向前发展。

情景认知和学习理论对于“合法的边缘性参与”的提出,对于情境教育理论有很大的启发。在优化的情境中,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进行讨论探究,小组中有成绩较好,组织能力强的小组长-核心成员,有成绩不理想,能力相对较差的小组成员-新手。有意识的培养小组核心成员对于新手儿童的帮助,使其适应小组的文化;新手也应该在教师和组员的帮出下,学习优秀成员的优点,随着时间的累积,自己的不懈努力,成长为小组中有能力的成员,帮助新进组员,以此建立良性的,牢靠的学生之间的情感,共同进步成长。一个小组如此,一个班级最为一个“大型的小组”更应如此。

(二)“境”创设,对教师构建情境能力的培养

情境教育中一个重要的前提就是情境得创设,美得情境是学生发现知识,习得技能的土壤。所谓的构建情境是将作品中呈现的那种虚实相应,情景交融,所构想的诗意般的情境通过教师言语,图片和音乐等形式建构出来,走出语文课本,展现在学生面前。然而,在教育一线中,并不是每一位教师都有能力将“文字的描述”翻译成“幼儿能够理解的情境”。这就要求教师要具有“见字如境”的能力,要从根本上理解作者,理解其创作的时代背景,对作品有深入的见解。

信息技术迅猛的发展也要求教师情境的创设不能停留在传统的技术层面上。科技在课堂中的应用不是把教学材料从“纸质版”转换成“电子版”,而是真正能利于情境的创设,教学活动的开展,使学生对于学习产生兴趣。然而正如丁刚教授所说,新技术与课堂教学的整合方面依然处于初级阶段,需要我们不断的探究与发现。[12]

情境的构建对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我们的情境教育应该满足这种要求,提高教师对于作品的理解和把控能力,加强教师对于新技术的理解和应用。也只有教师理论与实践水平的提升,才能创设出更加“丰满”的情境,才能使儿童全情投入,吸收镶嵌在情境中的知识。对于“情境教师”的培养是落实情境教育的关键,用情境教育理论和现代的知识技术武装我们的教师队伍,以此使情境教育在实践中产生真生的效用。

(三)取材重美,缺失对“丑”的聚焦

情境教育虽包含诸多资源,但却全然可归纳为“美”的集合。翻阅李吉林老师的课堂纪实,就会深深的体会到李老师对真理的渴望,对美的追求。情境教育强调人为的构建情境,优化情境,“以美为境界”,“追求一个美”是情境教育的重要原则。用“美”来编织儿童的生活空间,陶冶学生对美好事物的渴望,剔除外部环境的不良因素,避免其“污染”儿童的心灵,以此,使儿童在“美”的情境中成长。这一理念也体现了大哲学家黑格尔所说的“正反和”三阶段。人在最早所接受的教育是正的信念,二十几岁步入社会知道生活是不尽如人意的,童话中的故事是很难照入现实的,这就是一个“反”的阶段。到了三十岁之后,而立之年就会明了生活中有光明就会有阴影,可爱与可憎同时存在于这个社会中,学着接受,调整自己,这就是一个“和”的阶段。

随着社会的发展,“正反和”三阶段论的弊端越来越明显。在教育阶段一味的向学生灌输生活中可爱的一面,当其初入社会看到可憎的一部分所产生的心理落差常常会给一个人带来毁灭性的伤害,这样的例子在现代社会中屡见不鲜。并且,在信息化的浪潮中,学生接受信息的方式呈现多样化,这就难免会接触到不良的信息。学校生活中只是强调“美”,而对于“丑”得现象置之不理,这也反而会促进学生对于“不良的现象”的好奇。

这些都促使情境教育在强调学生体验美的同时,也对“丑”以适当的关注。对生活中暴力的信息的批判,对可憎现象,不良的行为的揭露,在于丑陋现象斗争、抵抗的过程中,其实也是一种对于美的追求。学生学会对“丑”的拒绝,“美”也就自然与其同行了。

(四)“思”的思考,引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情景教育中的“思”是指通过情境的构建,激发学生对于情境问题的思考,将儿童的先前经验与新的知识相关联,去创造性的解决问题。是一种发展儿童的形象思维,逻辑思维及创造性思维的教学活动。

从中可以看出,李吉林老师对于引发儿童思考,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的重视,也符合当今时代对于具有创新性思维的人才需求。但情境性的知识是否真的能够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是值得商榷的。这就使我们想到了后人对于杜威教育思想的批判。

吴俊升先生认为,杜威的“做中学”原则其中之一的缺陷是“在做中求学,所学不出目前的需要,不出实用的范围,不能为知识而知识,不但阻碍知识的发展,而且限制知识对于实用的贡献。[13]从某种角度来看,李吉林老师的情境教育也“温和”的强调儿童在“做中学”,情境教育强调儿童对于生活中问题的解决,其“操作要义”中指出“以儿童活动为途径”,通过自己的亲身观察在情境中求知。因此情境教育也就在一定程度上具有“不出目前需要,不出实用的范围”的意味,这对于儿童想象能力的发展,创造性思维的提高无疑会起到阻碍的作用。

这就要求情境教育一方面要紧贴实际,情境来源于儿童生活,来源于具有“无数珍宝”的大自然,以此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儿童对于生活的关心和热爱;另一方面, 情境教育思想也应“脱离具体表象的束缚”,“高于实际”,“超脱生活”,以此来满足幼儿的好奇心,激发幼儿对于生活的想象,引发儿童创造性思考,提高学生抽象思维能力。

历经三十六载的情境教育,依旧彰显着其强大的生命力。李吉林老师本着“为儿童研究儿童”的根本理念,扎根于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将自己在教育田野中的實践经验上升简单易懂的理论体系,被广大教师理解,在课堂中得到实施,解决了教育一线的难题,使得教育活动充满着“情”与“境”。如若将情境教育理论体系看做一棵树,十年之际,莫若树木。古话虽如此说,但对于一棵合抱之树,三十八的年轮仍显年轻,需不断吐故纳新,才能适应风雨变幻,为了儿童,继续生长。

参考文献:

[1]王荣生,中小学散文教学的问题及对策[J].2011(9)

[2]马樟根.李吉林与情境教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73)

[3]王文静.基于情境认知与学习教学模式研究[M].华东师范大学,2002,4(93)

[4]Giordan.A.Apprendre[M].Paris;Belin,194.

[5][8]李吉林.为儿童的学习:情境课程的实验与建构[M].北京:外国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8(12,395,268)

读李镇西老师《爱心与教育》有感 篇4

爱学生,就必须善于走进学生的情感世界,就必须把自己当做学生的朋友,去感受他们的喜怒哀乐。我们对学生的爱不应该是居高临下的“平易近人”,而是发自肺腑的对朋友的爱;假如没有爱学生的心又何来的教育好学生呢?假如没有爱心和童心,又何来与孩子打成一片,更好地教育孩子呢?说爱心和童心是教育事业永不言败的最后一道防线也是再恰当不过了!

李镇西老师对爱的执著深深打动了我。李老师毫不掩饰自己对学生的爱,他也收获着学生的爱。李老师做的许多事情都很普通,其实许多老师都做过。为什么李老师能成为名师,我们却在日常工作中变得越来越平庸,工作越来越没干劲?这当然有本身素质的不同,但更重要的是对教育的执著,对爱的坚持。正如李老师所说:“爱心与童心”是我教育事业永不言败的最后一道防线。他把教育事业当成自己的事业,把带给学生一生的幸福当成一生的追求,我们只是把教育当成自己谋生的职业。正如做一件好事不难,难的是做一辈子好事。一个老师创造一个感人的场面并不难,但一个老师,能够长期像李老师对待万同 同学那样对待每一个学生,难!李老师说:“教师应把更多的关注、更多的情感投向那些极度缺爱的同学。弱势群体是不幸的,因为他们长期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很难拥有健康、快乐、自信、向上的精神生活。如果我们能还他们健康、快乐、自信、向上,那该是多么好的教育!”是啊,爱是我们的语言,和学生相处,只有爱是打开学生心灵大门的钥匙,只有爱才能换来学生的真心和信任,成为真正受学生爱戴的老师。其实,“师生在人格上应是绝对平等的,教师不应自视比学生„高人一等‟。因此,我们对学生的爱,不应是居高临下的„平易近人‟,而应是发自肺腑的对朋友的爱。”

从教学过程中,我也发现:拥有一颗爱心,真心付出,孩子们也同样对你真心喜欢。爱心还表现于对学生的赞美与宽容,尊重孩子的成功,哪怕只有一点点的成绩,不要吝啬赞美,你会发现他们脸上甜甜的微笑让人陶醉,这种无名的爱融入彼此,也教育了他们要继续努力争取更好的成绩;犯了过错,要细心教导,让他们感受老师是因为爱他们才教导他们的,这种爱不需要言语来表达,他们也能感受到老师的一颗爱心,于是,他们就会注意下次类似的错误。因为有了爱心,让孩子努力争取,改错,会发现,这样的教育更有意义,也让人更容易接受!也就是说,我们不仅需要有颗爱人的心,更要的是一颗智慧的爱心!

读李镇西的《做最好的老师》有感 篇5

华龙区高中初中部 张启民

根据学校安排,我利用一学期的时间拜读了著名教育家李镇西的《做最好的老师》一书。读后,受益匪浅。李镇西的教育思想和智慧,对教育观、学生观、班级管理、学生思想工作、学生心理健康等方面都有其独到的见解。他的观点,他对班级的管理,使我感动,折服。是啊,一位老师只要全心全意投入教育事业,虽点点滴滴,但收获颇丰。

翻开书的第一章,我就被这样一段话吸引:“一个真诚的教育者同时必定又是一位真诚的人道主义者。素质教育,首先是充满人情、人道、人性的教育。一个受孩子衷心爱戴的老师,一定是一位最富有人情味的人。只有童心能够唤醒爱心,只有爱心能够滋润童心。离开了情感,一切教育都无从谈起。”我反复默读着这段话,字里行间都流露着对孩子的关怀。我突然想到了苏霍姆林斯基说的:学习——这并不是把知识从教师的头脑转移到学生的头脑里,而首先是教师跟儿童之间的活生生的人的相互关系。“活生生的”这让我联想到了爱!爱是鲜活的、富有生气的,爱是永恒的教育理念,爱心是好教师的基本条件,有爱才会有责任,有爱才有教育。

师爱有一种神奇的魔力,它的那种平易近人并不是我之前所认识到的与学生打成一片,离开了严格要求,这样的爱很容易演变成迁就与放纵,而教育中真正的爱,意味着对学生的成长以至未来一生的责任。我这才领悟到:教育工作者所特有的是爱,是关心学生、理解学生的爱。关心他们的精神世界,学会用他们的思想感情投入生活,和学生一起忧伤、欣喜、激动、沉思,呵护他们单纯却机灵的心,用真心去鼓励每一位孩子的进步,哪怕只是一点点前进。只有这样的爱才能走进学生的心灵,才能肩负起一位教师教书育人的责任!

怎样才算是“最好的老师”呢?认认真真备好每一节课、踏踏实实上好每一堂课、仔仔细细批改每一本作业„„做好了这些,就达到了“最好”的标准吗?其实,认真备好课、踏实上好课、仔细批改作业,这些都是每位教师必须做的,也是应该做的。“做最好的老师”首先是要做一个受孩子衷心爱戴的老师。怎样才能让孩子喜欢我们呢?李老师这样说到:“一个受孩子衷心爱戴的老师,一定是一位最富有人情味的人。只有童心能够唤醒爱心,只有爱心能够滋润童心。离开了情感,一切教育都无从谈起”。因此李镇西老师第一章的标题便是“爱是永恒的教育理念”。这个章节出现频率最高的字眼就是一个“爱”字,最耐嚼的也是一个“爱”字。做为一名教师,爱学生说起来很简单,但做起来却较“复杂”。在没有读李老师的书之前,我曾那么地自信自己是“爱”学生的,从不体罚学生,从不对学生出现语言暴力。读完此书的第一章节我便扪心自问,我真的爱每一位学生吗?我对学生的爱真的是发自内心、无怨无悔的吗?李镇西老师让我对热爱学生的“爱”有了全新而深刻的理解。爱学生,不仅仅是只对自己所教年级的孩子负责,更不是对自己所教的这六年负责,而是对所有的学生及学生的成长以至未来一生的负责;爱学生,不单单是欣赏优秀的学生,而是怀着一种责任把欣赏与期待投向每一个学生;爱学生,不应是对学生的错误严加追究,而是用博大的胸襟对学生的宽容。“爱”就是一份纯真、一份庄严、一份责任感;“爱”就是民主、就是平等、就是把“童年还给童年”、就是为学生的“美丽人生”奠定美好的开端„„

做为一名教师,仅有童心与爱心是远远不够的,重要的是要做一名有思想的教师。李镇西老师书的第二章便是“提高教师的素养”。我最欣赏里面的三篇文章《做有思想的教师》、《阅读和写作,提高教师素质》、《从做学生的“灵魂工程师”到“向学生学习”》。

有思想代表了一个人有灵魂,有思想代表一个人有个性。书中这样说到:只有个性才能造就个性,只有思想才能点燃思想。让没有思想的教师去培养富有创造性素质的一代新人,无异于缘木求鱼。仔细想来这是显而易见的道理,回想从教几十年的自己,不正是缺乏思想吗?工作之余从未主动思考一天或几天来的工作,思考我的课堂,思考我的学生。在接受各级培训,听取专家讲座时,也只是习惯性的接受,很少主动去思考。

“做有思想的教师”,除了有思想,还必须要有一定的底气,如果没有扎实的基本功、没有厚实的人文底蕴、没有创新的意识,那也只是一种空想。李镇西老师将“读书、教书、写书”视为他生活的全部内容。书中李老师将自己阅读过的书籍、杂志分类罗列出来,有古典类、文学类、教育类、人文类、杂志类,样样俱全。惊讶李老师哪来的那么多时间去读书,其实他早已养成“手不释卷”的习惯。回想自己,真是惭愧,每次总是以没时间为借口,放弃为自己充电。我想自己应该以李老师为榜样,博览群书,开阔视野,提高素养,将阅读作为自己的生存方式之一。

总之,我们应该多试着从孩子的角度考虑问题,用“学生的眼光” 看待,用“学生的情感” 体验,像李老师那样,用真心、爱心、诚心、耐心,换来孩子们纯真的笑容,赢得孩子们的尊敬和爱戴。

上一篇:团员团干信息录入标准下一篇:小学数学教学中的素质教育的目标与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