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董老师的教学有感

2024-06-24

观董老师的教学有感(精选8篇)

观董老师的教学有感 篇1

观董老师的教学有感

在课堂上,有时常感到课堂时间不够用,甚至有时还会完成不了教学任务,总结其最大问题就在于授课不够清晰与直接,有时把简单的问题复杂化,有时讲话超出了学生的理解水平,有时则削弱了教材内容呈现的清晰度,往往讲得满头大汗却达不到理想的效果。观看董老师的教学视频后,发现在平常的教学中,不仅要关注细节,还要多鼓励学生,这样才能让学生真正喜欢上这门功课!

1.灵活运用教学机智,成就课堂

我们应该根据教学任务、内容和学生的特点,选择较佳的方法进行教学,教学有法,但无定法,我们要善于选择方法,创造性加以运用,力求使教学取得较好的效果。因为方法本身无所谓好坏,但不同的方法有不同的使用范围,上课运用的方法要与教学情境相适合。譬如,对尚未定论的争议问题,可以用小组讨论法;为了让学生认识一个他们不熟悉的物件的形状,采用讲述来描述,不如用演示法更加直观,等等。

2.培养学生浓厚兴趣,活跃课堂氛围

通过学习知道,一节课应自始至终在教师的指导下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课堂上学生的积极性是否得到发挥取决于教师的启发和引导,在课上要边教边观察学生的反应,根据学生的反应调节自己的教学。一旦发现学生反映漠然、注意力分散,要立刻找原因,发挥教学机智,通过调整内容、方法、管理三个方面去激起学生的积极状态,如果内容太深了,就该尽量的浅显的方式来揭示的本质;如果进程太慢了,就该立刻加快来完成;如果学生太疲劳了,就添加一个小插曲,如讲个与为课题有关的故事 等

教学是艺术,是无止境的,要把课上得如同艺术创造的精品,实非一朝一夕之功,’只要我们有意识地长期追求和探索,定能完善自己的课堂!

观董老师的教学有感 篇2

一个现象是什么呢?我们当前的诗词教授中, 分解支离, 生搬硬套, 强化形式, 应付考试。背离了诗词的本意, 就像我在高中时, 一位老师在教授毛泽东的《沁园春·雪》时, 激情喷张, 吟唱把玩, 并且断言, 不需再讲, 让我们自己读熟、背烂即可。此独见虽说有失偏颇, 但也给当时所有的文章教学一味地逢迎考试, 把一篇篇美文佳作分解成若干习题条款, 这无疑给只让学生死记而忽视了文章教学本意的大形势给予当头棒喝。

在这里, 我们不得不反思一下我们语文教学的意义和功能。中国人自古以来就重视修身养性, 然后才能治国、齐家、平天下。时至今日的素质教育, 学生的德育在当今社会世风日下, 道德沦丧的严峻形势下尤显重要。笔者认为德育的主阵地当属语文教学。两千多年来, 正是在众多文章的熏陶下才诞生了不胜枚举的伟人, 如:李白、屈原、杜甫、苏东坡、诸葛亮、鲁迅、毛泽东等等震古烁今的大文豪、伟人。我们已经习惯了语文教学的机械化, 断章取义, 完全扼杀了语文的原有的亮丽风采。

朱老师的《春》和曾老师的《紫藤萝瀑布》教学给了我们耳目一新的感觉, 让我又感到了语文在血管里奔涌的鲜活的生命力和原本的价值。行文的飘洒自如, 语言的优美精致, 结构的浑然天成, 都在两位老师的高超操控下得以展现, 让学生真正体会了文字之美, 真正有了精神上的享受和愉悦。整体把握, 玩味赏析, 吟咏长啸。教师挖掘得深, 赏析得透, 过硬的个人能力让课堂变成了美丽的精神伊甸园。每位学生都真正体会到了文本带来的那种脱俗、荡骨沁髓的震撼力, 而更难能可贵的是两位老师更深层次地实践了文以载道的精神内涵, 给学生剖析了作者的写作背景, 体会文本之外内在的灵魂感召力, 让学生在有了美的愉悦享受后, 又有了对历史人生的厚重思考。

读《做最好的老师》有感 篇3

初为人师

一直以来我们都有着某种错觉,就是觉得专家大凡对于自己所选择的事业有着与生俱来的热爱,因为热爱是事业开展的原动力,却不想并非每位专家都是一开始就有着饱满的热情以及过人的天赋的……李镇西老师在第一章《激情燃烧的岁月,教师职业选择了我》以及《愧对初为人师》叙说了自己的成长经历,原来他也曾彷徨,也曾犯错,也曾惭愧……这让我也想起自己的青葱岁月,当时的我满怀热情与自信投身到幼儿教育工作中,我觉得自己就像是动画片《小熊维尼》中的“跳跳虎”一样快乐与兴奋。可是好景不长,我的工作马上漏洞百出,而后经历了一些很不顺心的事情,刚刚工作的我,当时觉得是“沮丧之极”……现在看来,尤其是读了李镇西老师的文章后更让我明白了这是成长的必经之路,原来专家也会犯错也会彷徨,或者说曾经彷徨与挫折的人如今却可以成为一代教育专家,这期间有着多少的付出——爱心的付出、教育的思考、以及无休止的学习……我不觉有些惭愧……好在李镇西老师在书中还告诉我们“虽然你也许永远成不了‘家’”,“但是通过努力你却可以成为最好的你”,这样的良言我将铭记心中,并作为自己奋斗的目标。

爱心是好老师的基本条件

李镇西老师在第一章第四篇小文章《爱心是好老师的基本条件》讲道:当一个好老师的基本条件是什么?——那就是拥有一颗爱学生的心,他还说道:教育风格各有千秋,但有一点是共同的,那就是“爱的教育”。有幸的是我也有着一颗爱孩子的心,李镇西老师说过爱孩子是教师的首要也是最重要的条件,但我认为好的教育是爱的教育,更是润物细无声……

教师的尊严是学生给的

李镇西老师在第一章“爱是永恒的教育理念”第五篇文章《教师的尊严是学生给的》中,这样说道:教师对学生真挚的爱,这是感染学生的情感魅力,教师的尊严是学生给的,真正的尊严是敬重而非敬畏!师生在人格上应是平等的,教师不应自是比学生高人一等,我们对学生的爱不应该是居高临下式的平易近人,而是发自对朋友的爱,这种爱的表达既是无微不至的,又是不由自主的……”,有感于李镇西老师对于尊严是敬重而非敬畏的精辟见解,我思考良久,想想自己所从事的职业是何等危险,因为稍有不慎就有可能伤害那些纯真脆弱的孩子,又想想觉得自己的职业又是何等的光荣,因为渺小的你可以影响很多孩子。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做老师久了,我们有时会很难免俗,好在李镇西老师给我们指明了一个简单的方法,那就是当你的学生变得敬畏你,你就应该要提高警惕,重新修正自己的教育行为了……牢记李镇西老师所说的教师的尊严是学生给的,那我们的教育之路就会也走越宽……

观董老师的教学有感 篇4

一、重情趣, 巧妙导入

于老师课前不急于上课, 而是跟学生交流, 用幽默的语言风趣地向学生们介绍自己:“我姓于, 干钩于, 一个‘干’带着‘钩’就把‘于’钓起来了……”让学生了解他的姓名、年龄、籍贯。亲切地问学生姓名, 热情地和学生握手, 很快地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 让学生们感受到他的和蔼可亲, 消除了畏惧感, 从心里喜欢他, 为上好习作课打下基础。在和学生交流中他就用上了有趣的歇后语, 如:哑巴开会———没说的;铁锤敲锣———响当当……巧妙地导入了本堂课要上的内容———用歇后语编故事。同时也打开了学生们的话匣子, 让学生说出自己知道的歇后语。于老师别具匠心的开场白, 令人赞不绝口。

二、重积累, 作好铺垫

孔子曰:“温故而知新。”意思是时时温习已经学过的知识, 由此就能获得新的更多的知识。于老师认为积累不仅是语言的积累, 还有生活的积累和感受的积累, 这三者缺少了任何一点, 都学不好语文。因为习作是语文教学的综合体现, 所以于老师在本堂教学中也很注重学生知识的积累, 他用课件出示了许多歇后语, 如:铁公鸡——一毛不拔;老母鸡给黄鼠狼拜年———自投罗网;狐狸开商店———没好货;屎壳郎腾空———硬充战斗机;黄鼠狼给鸡拜年———没安好心;麻雀下鹅蛋——瞎吹……这些歇后语意思浅显, 让学生容易接受, 并容易用故事表演。于老师从学生的角度出发考虑得很周到, 让学生有话可说, 有戏可演, 有事可写, 为后面的说、演、写作了很好的铺垫。

三、重感悟, 拓展思路

所谓感悟, 就是先感后悟。先感知歇后语, 后悟其义。于老师用表演的方式让学生感悟歇后语, 这样可以激发起学生的兴趣, 使每个学生在习作前有了一种欲望, 一种冲动, 一种跃跃欲试的心态。学生们自由组合排练表演歇后语的故事内容。有的三个一组, 有的四个一组……共同选择歇后语, 共同出谋划策, 一块儿编, 一块儿演, 互相提示, 互相配合。

于老师也既导又演, 与学生们共同合作, 精彩的表演, 赢得了热烈的掌声。更主要的是生动有趣的表演, 激起了学生们用歇后语编故事的浓厚兴趣, 打开了学生们的习作思路, 拓展了学生们习作的空间, 丰富了学生们习作的想像, 让学生们感悟到习作中人物语言对话的重要, 让学生们掌握了最好的习作素材, 为下一步动手习作埋下了伏笔。

四、重迁移, 妙笔生花

迁移就是举一反三, 就是运用, 就是在读的基础上重视写的训练, 加强读写集合, 小学生的习作练习实际上是由读到写的迁移。而于老师的教学是由积累、感悟、演说到写的迁移。赞可夫说:“只有在学生情绪高涨, 不断要求向上, 想把自己独有的想法表达出来的气氛下, 才能产生使学生的作文丰富多彩的那些思想、感情和词语。”于老师就是在这样的氛围下指导学生构思、动笔习作。提示学生注意写事的六要素, 还要大胆地想像, 要把人物的特点写出来, 要把故事内容写具体。学生们选择了自己喜欢的便于编故事的歇后语进行习作。杜甫言:“读书破万卷, 下笔如有神。”而于老师指导的学生参与歇后语故事表演后, 挥笔速写, 二十分钟过去了, 大部分学生的习作都能完成。学生们选择编写的歇后语不同, 构思新颖, 根据歇后语的意思编出了一篇篇生动有趣、用词准确、想像丰富的故事, 最后揭示出歇后语的来历, 真是妙笔生花, 令人欣慰。

五、重习惯, 点评鼓励

孔子曰:“学而时习之”, “习”就是练习和实践。“学”就要“习”, 只有“习”才能“惯”, 久而久之, 便成习惯。于老师重视习惯的培养, 他鼓励学生说, 习作不是写出来的, 而是改出来的。要求写好的学生要反复修改, 而且要大声地念, 这样才能发现自己习作的不足之处。写好的学生按照于老师的要求去做, 部分学生在吟诵中确实发现了问题, 再进行修改, 习作又有了更大的进步和提高。有个学生选择的歇后语是“狐狸开商店——没好货”, 写的故事内容大致是这样的:

一只狐狸到处找工作, 可是谁都不雇用它。有一天, 它就想自己开商店, 自己当老板。没多久, 它的店就开张了。许多动物听说后, 都从四面八方纷纷赶来, 拥挤在狐狸的店里购买自己需要的货物。小熊买了腰带, 小狗买了发卡, 小猫买了蝴蝶结……生意很红火, 狐狸开心极了。可是好景不长, 没几天小熊的腰带断了不能系, 小狗的发卡坏了不能卡, 小猫的蝴蝶结烂了不能用……最后狐狸被告上了动物法庭, 营业执照被没收了。

这个学生写了很多的动物, 这些动物买的东西不同, 东西坏的程度也不一样。在于老师的指导下她确实做到了大胆想像, 敞开心扉, 把故事编得曲折而形象, 具体而生动, 完整而优美, 得到了在场老师的高度赞赏。

于老师在点评习作时, 给写得好的学生打满分;给书写好的、阅读能强的学生加十分、二十分。问学生高兴不高兴?学生开心地说:“很高兴。”于老师追问:“为什么?”学生高兴地说:“因为我的习作从来没有得过这么高的分数。”就这样, 一个个活泼可爱的学生, 在他们的习作得到于老师的认可后, 脸上洋溢着习作成功的快乐。许多学生高高地举着自己的手, 想早让老师发现自己, 欣赏自己的习作, 也能得到老师的赞赏。于老师让学生在短时间里轻松愉快地完成了高质量的习作, 使学生终生受益, 怎能不养成爱写习作的习惯呢?

听熊海滨老师《古诗两首》有感 篇5

在《古诗两首》的教学中,熊老师以“解读诗题—疏通词句—想象入境—读为主线”为教学主线给我们上了一节精彩的诗词课。

一、书声琅琅读出课堂

在这节课中,熊老师搭建了诵读感悟的平台,通过多种形式地读,不同要求地读,使学生在把课文读通顺、流利的基础上,能够品味字词,感悟文字后的情感。熊老师引导学生一步一步与文本进行对话,这一次次地与文本进行对话,这一点点的引导,这一字一句真切的感受,全都告诉我们,学生与文本进行着超越时空的对话,通过一次次的对话最终能与诗中的主人公产生共鸣,读出自己的真情实感,让学生能够当堂熟读成诵。在读的过程中,熊老师也做了很好的示范。熊老师在他的讲座中讲到范读的重要性,记得在王文丽老师的讲座中也曾说过教师范读的重要性,我想在小学阶段,给予学生范读是非常必要的。

二、真情流露情满课堂

真情流露是拉近与学生距离的催化剂。课前,熊老师怀着平等、宽容、纯真的情怀,展开与学生的心灵对话,一开始,熊老师眼中饱含着深情说:“孩子们,我昨天下午刚到深圳,但是我非常想念我的儿子,你们的年龄跟我的儿子差不多,你们也当我的孩子,好吗?”学生们一下子就被熊老师真实的情感和亲切的面容打动了。都说“眼睛是打开心灵,与别人进行交流的窗户”,每一次与学生进行交流的时候,熊老师都是用饱含深情的眼神看着这个学生,让学生感觉那么的自然、放松。他真像是孩子的“父亲”啊!

三、巧解字词充实课堂

在本节课中,熊老师运用了一些巧妙的方法解释了这两首诗中的两个容易混淆的字,在解释“宵”的时候,他首先采用了对比的手法,引出了“霄”,让学生说出这两个字的相同与不同之处。再从形声字出发,区别两个部首代表的意义,通过对部首的理解,从而分清了“宵”与“霄”。此外,熊老师更编了歌谣让学生记住这两个字,“肖加宝盖熬通宵,雨落肖头是云霄。”这种对字词的处理方法非常巧妙,而这种巧妙在于老师引导得好,更在于答案不是出自老师的口中,而是出自学生的口中,这充分体现了新课标的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只是课堂的引导者。

四、诗化语言洋溢课堂

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教师的语言修养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的脑力劳动效率。”的确,教师作为“平等中的首席”,其语言的表现力直接影响着能否充分发挥自身的主导作用。这堂课上的内容是诗歌,但是我觉得这堂课更像是一首诗歌。熊老师是一位男老师,但是他的语言就像涓涓流水般流进同学们的心中,流进我们的心中。更让我们看到熊老师他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语言积累,也充分展示了他精深的语言素养。

五、琴声悠扬渲染课堂

每当需要用音乐制造气氛,用音乐熏陶学生的时候,熊老师总是恰到好处地响起与诗歌非常匹配的琴声,在引导学生理解“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的时候,熊老师特意配上了忧伤的乐曲,叙述嫦娥当时的情境,为理解她的“孤独、寂寞”做了很好的情感铺垫,很容易就把学生带进诗的意境中。在读诗的时候,熊老师也播放了优美的音乐,而音乐恰好能把学生带进这个民间故事当中,带入这个主人公的心灵世界里,这就让学生很容易地感受到嫦娥的“孤独、寂寞”,同时也让学生的情感得到进一步升华。

熊老师举手投足间,一个眼神一个微笑,一两句看似不经意的话语,便为学生们营造出一个和谐、温馨的人文环境,激发起孩子们的学习热情,让孩子们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学习古诗。身为语文教师,我有幸感受了名师的风采,享受了名师带给我们的语文学习的快乐,真是受益匪浅。

观董老师的教学有感 篇6

第二次走近于老师, 是在我校十周年校庆之际。那时, 领导邀请于老师来我校讲学, 我又多了一次向名师学习的机会, 近距离聆听了于老师的《林冲棒打洪教头》的课堂教学以及精彩的讲座, 感触很深, 受益颇多。

感受之一:于老师虽已七十高龄, 头发花白, 但仍躬耕于教坛, 而且打算“一直教到我不能教时才不教” (于老师作讲座时的话) 。于老师对教育事业的挚爱, 对语文课堂的眷恋, 使我感动, 令我敬佩!作为晚辈的我, 应向前辈学习, 热爱教育事业, 钻研教学业务, 潜心教学, 善待学生。

感受之二:于老师指导学生读书的方法可谓独具匠心, 他的点拨恰到好处, 他的朗读声情并茂, 他的激励鼓舞人心。他那富有表情的朗读深深激励着学生, 使学生能够融入文本, 去品读, 去体验, 去理解, 去感悟。在指导学生读书时, 我很少注重学生的表情朗读。学生虽然也能读通、读顺, 但面无表情。观摩了于老师的《给予树》和《林冲棒打洪教头》后, 我才感觉到指导学生表情朗读是多么的重要, 也领悟到了语文教学的境界:读中学, 读中感, 读中悟!

感受之三:于老师扎实的课堂教学、朴实的教学作风, 值得我好好学习。他执教《林冲棒打洪教头》的流程是:先简单导入, 一笔一画地板书课题, 强调个别字的写法;接着, 出示生字词, 让学生认读, 指导学生结合词语本意和课文内容准确理解“踉跄”的意思;再出示多音字, 指名读, 为理解课文扫除障碍;然后, 指导学生读书、思考;最后, 在检查和朗读指导中, 学生不知不觉地理解了课文内容。这一教学流程实用且有效, 虽看似简单, 信手拈来, 但独具匠心, 充满个性。于老师用最朴素、最简洁的手段, 紧扣一个“让”字展开教学, 使林冲的形象逐渐高大、丰满。在于老师的精心引导下, 学生诵读课文, 反复思考, 从语言、神态、动作中体会到了林冲的“四让”:礼让、忍让、谦让、宽让。

感受之四:课堂上, 要给予学生充足的时间来思考。在这方面, 于老师的做法别出心裁。他通过“让学生把答案写在手心或想好了贴着老师的耳朵说”等方法, 引导学生深入思考。于老师每提出一个问题, 都要让学生认真思考、深思熟虑后再回答。这样的课堂教学, 真正让学生学会了思考。回想我的课堂教学, 一个问题提出来, 就希望学生能立即举手回答, 要是没有学生回答, 就千方百计地提示, 有时干脆直接说出答案。这种方法不可取, 学生的思维能力得不到锻炼和提高。在课堂上, 教师要留有充分的时间让学生读书和思考, 从而使学生养成认真读书、深入思考的好习惯。

有感于“老师,请别再抱怨” 篇7

一、“讲”与“懂”

从逻辑上讲,“懂”是“会”的必要条件,“会”是 “对”的必要条件,那么,“讲”是“懂”的什么条件?是充分条件,还是必要条件?在没有回答这个问题之前,请先看一个教学案例.在向量习题课,备课组编制了这样一道题.

问题1:“设点O是△ABC的三边中垂线的交点(如图1),且

的取值范围是_____ .”要求将课堂还给学生,自主探究. 下面就“同题异构”的不同处理加以分析.

1.教师甲执行“把课堂还给学生”.于是找学生A到办公室培训,A哪里能瞬间反应过来,一时间不知所措,于是教师就把自己的做法讲给学生,然后让学生A到课堂上讲:

点评:这样的“讲”是“懂”的什么条件?能有几位听得懂?不要说其他同学云里雾里,就说学生A, 也只是个教师的“传话筒”,自己都没搞明白,何以说服别人?效果可想而知,更经不起“是怎么想到的?”的质问.

2.教师乙改善了处理方式.他在讲解之前提出4个问题:1上的投影相同吗?2因为O是外心,H为BC中点,所以OH与BC是什么关系?3为什么选择为基底?4怎么想到求AC取值范围的?学生思考后,教师讲解顺利,懂的人数明显增多.

点评:和教师甲比较,教师乙的意图很明显,就是奔着“懂”字设计的.通过问题1引导学生将通过问题2分解;通过问题3引导学生获得基底的表达式;通过问题4引导学生从条件AC2-2AC+ AB2=0获得AC的取值范围,可谓一步一个脚印.遗憾的是,这些问题都是教师提出的,学生被教师牵着鼻子走,没有理解“为什么要设计这4个问题”.

3.教师丙是基于解题信息原理设计的.他要学生从题目条件中挖掘信息资源,讨论后,小组提供的信息是:1因为点O是外心,连结O与BC中点H,OH⊥BC,有;3因为H是BC中点,所以4基于AC2-2AC+AB2=0的结构,想到用;5再由AB2>0确定AC的取值范围,最后求出的取值范围.

点评:信息挖掘的过程,既是寻找解题突破口的过程,也是梳理解题算法的过程.新课标将“信息收集,数据处理”列为数学课程目标,显然,教师丙关注了这一目标,并将课堂话语权交给了学生,这无疑激发了学生探索的热情.至此,即便教师不讲, 学生也能通过合作解决这一问题.你说“讲”是“懂” 的什么条件?

4.教师丁又有自己的做法.他让学生揣摩命题者心理.学生经过独立思考,小组讨论,提出问题: 1在外心上做文章,目的何在呢?外心和中点有紧密联系,难道想在中线上找事?2中线向量与对应边的向量之积其实就是对角线向量之积,难道想用AB,AC两边对应的向量表示?3给出AC2-2AC+ AB2=0有什么价值呢?经历这样一连串发问,学生逐渐意识到命题意图,当回过头审视的时候,感觉命题者的出发点就在于此.

下面是两位同学对命题心理的大胆揣测:

第一位同学:“我想设计一个求类问题,一来想在转化上做文章.给一个条件有两方面作用:明线———化二元AC,AB为一元AC,暗线———利用AB2>0求AC的取值范围;二来想在结构上做文章.因

上的投影相同,将求.这样,一道向量题就新鲜出炉了.”

第二位同学:“本想在重心上做文章,‘设点G是△ABC的重心,且

的取值范围是_____ ’.发现目标太显然,所以增加点隐蔽性,就改为‘外心’吧.”

点评:如果说懂得解法是“懂题”,那么,揣测命题心理就是“懂你”,能够与命题者对话,并产生心理共鸣,对于把握问题本质是非常关键的,无论学生揣测得对与不对,至少学生有他自己的认知思考,这种习惯养成对于促进元认知能力发展,非常关键.

反思:同一问题,教师不同,处理方式不同,说明了他们对“讲”与“懂”的关系理解程度不同.教师甲让学生A做“传话筒”,完全忽视了学生的感受, 这样的课堂不还给学生也罢,抱怨学生没有理由; 教师乙通过提问让学生顺着自己的思路前行,虽然比教师甲有所进步,但还是牵着学生的鼻子走,没有大胆放手,即使学生不懂,也不该抱怨什么,因为目标在“懂”而未能真懂;教师丙比教师乙放得开, 显示了教师丙对学生的充分信任,取得的效果显然优于前者,学生既已达到预定目标,教师这时只有赞赏的份,哪还有抱怨;更可贵的是,教师丁让学生揣摩命题者意图,这是解题教学的更高境界,是在玩味数学,欣赏数学,与命题者进行心灵对话是一种享受,也许学生想的比命题者想的还多,那便有利于优化的思维,正应了郑毓信教授在《数学教育改革十五诫》中阐明的观点“数学教学不应只是提 ‘算法多样化’,但却完全不提‘必要的优化’”.思维从收敛转向发散,发散后再优化,就能融会贯通.

至此,你认为“讲”是“懂”的什么条件?基于以上案例分析,笔者认为,是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讲”,要考虑“when, where, who, how”,将课堂还给学生,不能忽视教师的主导作用,该教师讲的,理直气壮地讲,不过,教师的“讲”,要有启发性,示范性, 针对性,联系性,适切性.不仅是方法、思想,还有问题结构,命题智慧,等等.通过示范,要让学生感受到,我们不光是一个解题者,还是鉴赏者,开发者, 研究者,思想者.鉴于此,笔者坦言,一个解题教学优秀的教师,在其他课型的教学上,也是优秀的,因为他总是那么关注主体,那么适切!

二、“懂”与“会”

《现代汉语词典》中的“懂”是知道,了解;“会” 是什么意思?理解,领悟.那么,“懂”是“会”的什么条件?笔者认为,“懂”是“会”的必要条件,“懂”是“会” 的一种可能性,学生听懂了,那说明他可以接受,但仍然会“游离”在门外,跨不进“会”的门槛.这好比跳水,光看人家动作娴熟,轻灵一跳,顺利完成,若摊到自己,真的是那回事吗?当有“必须成功”的压力存在,难道就不自乱方寸?依笔者见,“懂”与“会” 之间远隔“万水千山”,就像玄奘“梦想取经”和“取经归来”,中间经历重重磨难,认为唾手可得而异想天开的“穿越”,是逃避现实.要将“可能性”变为“现实性”,处理好“懂”与“会”的关系,师生都要下一番苦功夫.

从集合论观点分析 (如图2), “会”是“懂”的一个子集,“会”关于 “懂”的补集就是“懂而不会”,补集的成分越大,“会”的成色越差,也是我们教师最为担忧的,研究“懂而不会”现象,一线教师有优势,也有责任.

问题2:在△OAB中,OA=3,OB=4,AB=5,P是OA中点,M,N分别是AB,OB上的动点,求△PMN周长的最小值.在初中,学生曾见过类似的问题.

问题3:如图3,∠AOB=45°,P是 ∠AOB内一点 ,PO =10,Q,R分别是OA,OB上的动点 ,求 △PQR周长的最小值.

对于这一问题,只要作出点P关于直线OA, OB两个对称点P1,P2,线段P1P2长就是△PQR周长的最小值.要想求P1P2长不难,因为∠P1OP2=90°,利用勾股定理求得周长的最小值为10(21/2).

而对于问题2,不知∠OBA具体值怎么办呢? 有效的办法就是将三角形置入直角坐标系中,先代数化;或利用二倍角公式及余弦定理.这样的一道题放在高二,应该不难求解,然而,错误率竟过半. 鉴于此,教师进行访谈.

先访谈犯错同学.

师:初中曾见过类似的问题吗?

生1:想不起来.

师:是否见过问题4?如图4,在定直线l上求作一点P,使P到两定点M,N距离之和最小?

生2:见过,在初中处理过这样的问题.

后访谈答对同学.

师:曾见过类似问题吗?

生3:见过,在初中.

看来,初中基础对于高中阶段学习影响很大. 真正拥有初中解题经验的学生,马上会意识到“对称”,于是通过作图找到两个对称点,求出两点间距离即为周长的最小值.

访谈之后笔者思考,即便对问题3没有印象, 但对于问题4不会没有印象吧,这可是具有物理背景的“镜面反射”问题,人人皆知,为什么学生不能借助问题4的方法处理问题2呢?进一步交流发现,学生虽懂得问题4,但没有真正领会“化曲为直”的思想,也就是在求多边形周长最值的时候,想不到将封闭 “图形”打开.

在初中,教师如能系统理解这一类问题及其一以贯之的思想方法,就会高度关注问题4的教学. 借助几何画板,拖动图5中点P,学生就会发现,虽然点P在直线l上移动, M,N两点关于直线l的对称点不变,利用这一性质,我们就能将PM转移到PM′,随着动点P的移动,学生会直观地发现折线M′PN不断变化,最小值出现在三点一线之时.

在变化中寻找不变性,是科学研究的一般方法. 我们经常提问学生:“懂了吗?”“懂了!”“会了?” “会了!”甚至有学生认为,后面一问多余,在他们看来“‘懂’就等于‘会’”,这其实还是教师观念造成的.

点评:教师引领,不是拖着学生向前走,要善于驻足,等待“后面梯队”,“驻足”不是沉默,无声无息地等待,而是启发“先头部队”做有意义的事,比如一对一帮扶,进一步思考,变式拓展,对比辨析等. 下面对问题4和问题2作以辨析.

问题4中已知“两个定点,一个定直线”,要解决的问题“线段和最小”,实质可转化为“三角形周长最小值”问题(因为两个定点距离是确定的).问题2中已知“一个定点,两条定直线”,要解决的问题也是“三角形周长最小值”问题.这里,不变因素是“对称点”,思想方法是“化曲为直”,遵循原理是 “两点之间线段最短”.通过对比辨析,我们获得了解决这一类问题的基本方法,这种看似技巧而不是技巧的原理是解决问题的“经验模块”.

三、“会”与“对”

“懂”偏向于“方法、技能”,“会”偏向于“思想、 意识”;“懂”起步于“了解”,“会”趋向于“贯通”; “懂”意味着“有望”,“会”饱含着“希望”.但要把希望变成成功的现实,还要关注“会”与“对”.“会”又是“对”的必要条件.

我们经常问学生:“这样的题你会做吗?”“会!” 可做出来的结果却不尽如人意,或丢掉点什么,或数据处理不当.面对这样的问题,我们自问:“会了为什么做不对?”这种非常普遍的“会而不对”现象时常困扰着一线教师.

目前,高考命题更多关注基础(基础题过半), 甚至出现相当数量的送分题,只要学生做到“会且对”,拿一百多分不算难事.然而阅卷发现,前6题就开始出错,“心算失误”.如求“1+2+3+…+(n-1)”, 有人就把最前面的1搬到最后,与n-1合并为n, 变为求“2+3+ … +n”,根据求和 公式解得Sn= {(n+2)(n-1)}/ 2. 出现这种现象 ,难道是因为不会?不是,会了,却心算失误,这是应试心理问题.

为了赶时间,紧张答题演变为慌张答题,觉得稍微简单就口算,忙中出错.若稍加留意,你会发现调整后的数列已不再是等差数列,因为原数列变成 “2,3,4,…,n-3,n-2,n”,再当成等差数列处理,岂有不错之理?像这样心算失误并不孤立.

再看数学卷7~12题,相比前6题,错误率明显攀升,是不是学生不会呢?不全是,很多是忽视细节所致. 如“已知O为△ABC的外心,若,则C=____ .”学生从“外心”及系数特征找到了解题突破口,移项(移-到右边)再平方,得到了于是由圆心角∠AOB=90°,得∠C=45°.问题出在哪里?学生作图(如图6)误导,以为外心在三角形内部,根据“同弧所对圆周角度数是圆心角度数的一半”得∠C=45°,其实学生忽视了,原来∠C=135°.

点评:把会做的题做对,说来容易,做起来难, 要想学生少出错,务必要培养学生解题反思的习惯,把“思维策略”和“注意事项”结合起来,关注细节,关注易错点,避开“陷阱”,才能实现“会而且对”. 再看数学卷15~17题,考查双基、重点,命题出发点是让学生在这里得到基础分,但事与愿违,往往错误率比想象的高,“会而不对”形势严峻.鉴于此,笔者认为,抓住数学试卷的15~17题,开展“会而不对”的研究.

感言:教室是学生犯错的地方,学生作为学习主体,必须经历该有的经历,品尝从失败走向成功的酸甜苦辣,品味学习的痛苦与快乐,历练心智.没有谁可以剥夺学生这种必要的体验,教师更没有必要抱怨学生.事出都有因,认真查找出事的原因,变错误为资源,以此促进学生深刻反思,这不仅不是件坏事,反而是教师积极影响学生的好机会,是拉近师生情感距离的契机,因“犯错”获得的教育素材,比“预防”更有针对性,更有价值.

任何知识的领会都难免掺有“杂质”或“垃圾”, 这不要紧. 自然界没有“纯氧”,而当我们需要氧气的时候,我们只能面对现实,吸入二氧化碳和有害气体. 知识的汲取同样如此,任何概念,都是在纷繁复杂的自然现象中剥离出来的理想化模型,看似出淤泥而不染,其实经历千锤百炼,逐步提纯、萃取、 调整、重构,才一天天成熟起来. 科学家尚且如此, 十多岁的孩子,怎么就一定是顺顺当当?

要知道,学习是学生自己的事,教师的抱怨,有时不仅不能促进学生正确的意识,反而产生对立情绪,一旦形成这种局面,抱怨将危害双方,阻碍正常对话.最好的方式就是坐下来,心平气和地同学生一起分析犯错的原因,甚至要为学生辩护,谈自己学生时代的犯错故事,笔者曾在《中学数学》发表文章“为学生寻找做不出的理由”,就是基于这样的认识而产生的灵感,这样的姿态不仅不会削弱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相反,会赢得学生的爱戴!

事实上,当你以朋友的姿态坐在孩子面前,研究错因,寻找对策的时候,是学生无比幸福的时光,他从你的精彩评论中得到启迪、激励和安慰,在你帮助他树立自信心的过程中,产生学好数学的信念.

观董老师的教学有感 篇8

虽然在深圳已生活数年, 也听说过有个叫赵志祥的特级教师很了不起, 但真正零距离地感受、接触他, 还是第一次。乍眼望去, 感觉他既无名师风采, 也无大家风范, 仿佛身边普普通通的同事一个。失望之余, 耐着性子听他说话, 发现似又有不同——开口即给人亲近感, 声如洪钟、底气十足, 语言诙谐、妙趣横生。经过一下午的接触, 又逐渐品出些他身上那闪耀着生命本色的人格魅力。细细回味, 是什么吸引了我?是那如诗的语言?是那深厚的文化底蕴?是那“装猫学狗”的天真?还是那超前的教学理念?好像都是, 又好像不全是!回家捋一捋, 对于赵老师的讲座只能用三个词来形容:“有趣、有味、有奇”!

一、有趣——趣味盎然

“趣在会前”:会场氛围的调节, 来源于教师。赵老师非常注重与老师们情感的融合, 连会前的这几分钟也是精心设计, 尽显教师的本色。赵老师在讲座前, 就抛出关于报告时间控制的问题, 关于调查问卷的问题, 关于教师身心健康的问题, 让会场原本拘谨紧张的气氛, 一下子变成轻松, 热烈, 老师们与他之间的距离也拉近了。

“趣在会中”:会场上赵老师那幽默, 诙谐的话语, 清新的思路, 激荡的感情, 阐释和演绎语言文字的魅力让人深受感染。赵老师在讲“教师对学生要求低一点儿”时, 列出了X/3=Y这个等式, 让教师明白学生的理解水平只相当于教师的三分之一, 老师们兴致勃勃, 在一阵阵欢声笑语中感悟到了教学的真谛。在讲述自己教《一分钟》这一课时, 赵老师那“装猫学狗”的动作和语言逗乐了在座的每一位老师, 我们感觉到这不是一个四十多岁的男人, 而是一个“老顽童”!我们感觉到这不是什么名师, 分明就是我们身边会说笑话的同事呀!原来赵老师就是这样简单教语文, 就是这样真实自然, 朴素呀!可他确确实实又是不乏情趣和理趣的!

二、有味——回味无穷

王崧舟老师说:“一堂好的语文课得有三味”:即是“语文味”“人情味”“书卷味”。我说赵老师的讲座也有三味, 即是“简单味”“真诚味”“快乐味”!

“简单味”:从本次报告的主题《简简单单教语文老师学生都快乐》中我们就可见一斑。另外, 本次讲座历时两个多小时, 赵老师没有谈高深的教育理论, 甚至劝导我们不要盲从于名师 (包括他自己) , 而直接从我们熟识的教育课例《赵州桥》《十里长街送总理》《一分钟》入手, 结合教学一线的实际, 深入浅出、旁征博引, 向与会教师们诠释着最实在的教学理念和宝贵的教学经验。还有, 赵老师提出的“对学生要求降低一点儿;教学环节简单一点儿;教学手段简化一点儿”这三点也能让我们体会出他的简单。在如今的名师讲座中, 性格这么直爽, 语言这么简朴、谈话这么扎实、简约的确已很难寻踪迹了。

“真诚味”:对于大多数的报告, 可以说很多人是提不起什么精神来的, 君不见, 台上讲得热火朝天, 台下一片昏昏欲睡的会场比比皆是。一次讲座, 要能打动人心, 达到台上台下的融合, 没有真诚是绝对不行的。赵老师从开讲始, 就紧扣当今教师普遍关心的教改问题、教学负担问题、身体健康问题, 一下子抓住了老师们的心, 让人感觉到那充满人文关怀的真诚, 让人感动至极。讲座中, 又谈到“教师的底蕴厚重一点儿”, 鼓励老师多看书, 并且讲座内容全是自己在实际教学中的操作实例, 没有花架子, 不怕别人拷贝课件, 还说“能让人学习, 就证明自己的东西有用”, 这些无不显示出他待人的真诚!

“快乐味”:在历时两个多小时的讲座中, 没有窃窃私语, 没有呼噜, 也没人看手表, 有的只是谈笑风生, 有的只是侧耳倾听, 有的只是彼此间充满默契的相视而笑!会场上回荡着的赵老师的话语犹如清泉, 清澈透凉, 犹如甘蔗, 干脆甜美, 犹如果汁, 酸甜可口, 令人回味无穷。

三、有奇——出乎意料

“激情中见新奇”:此次讲座最让人难忘的是赵老师给我们打的一个比喻:要把学生当作自己的初恋情人!你说新奇不新奇?以前我们有讲把学生当作自己孩子的, 有说把学生当小苗的, 还从没听说过要把学生当情人的呢!原来呀, 赵老师是要我们保持初恋时的激情, 用欣赏的眼光看学生。他在讲座时提到的“教学的激情荡漾一点儿;教学的心态天真一点儿!”讲的也是这个意思。另外, 46岁的他还鼓励我们装猫学狗, 带着学生在玩中学, 并说这根本无损于我们作为教师的光辉形象, 真是出人意料哇!

“平凡中见神奇”:赵老师在讲到《十里长街送总理》开课制造课堂气氛时书写的课题, 显示出他扎实的个人功底, 让我们暗暗称奇;讲到自己教学《地震中的父与子》时的拓展环节时自己写的一篇母亲的文章时, 情不自禁地诵读了起来, 那字字珠矶, 那声声亲情, 让在座的老师无不为这动容。赵老师用他深厚的诵读功底再一次让我们从平凡中看到了神奇。

上一篇:轰动词语的释义及同义词下一篇:黄圣淘老师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