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老师的教育教学论文(共11篇)
新老师的教育教学论文 篇1
经过这几天的教学活动,自己对自己的教师生活也有了一些感受,有了一些收获对于自己的教学工作也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开始的我们因为没有经验,所以先跟着指导老师学习,学习他们的优秀经验,学习他们的教学方法,学习他们对突发状况的处理方法,学习他们与学生相处的方式。经过开始几天的学习感觉确实有许多地方值得我们学习借鉴。作为一个老师,如何处理好师生关系很重要,如何与其他老师处好关系也很重要。初中的孩子们是比较调皮的,现在的他们正处于心里叛逆的时期。对待他们不能去压,应该去疏导,去教育他们,以教育为主,现在的我们也不允许,不应该去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每一个学生都是独立的主体,他们有自己的想法,有自己对不同事物的态度,要想去了解他们,就要去和他们做朋友,努力地去融入他们,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帮助他们。
然而这个需要一个度,因为我们需要上课。课上必须保证纪律,无规矩不成方圆,上课没有一个好的纪律就没法保证教学工作的正常进行。因此,上课的我们需要严厉,认真,这是对学生负责,也是对自己的工作负责。课下的时候我们可以去和他们成为朋友,通过这几天的接触,我发现有许多成绩差的学生并不是不想学,而是苦于自己没有有效的.学习方法加上自己的基础差,渐渐地失去了兴趣和信心。如果我们能和他们成为朋友,我们就可以更好地去帮助他们。
当然,上课需要照顾的是绝大多数的学生,不能只照顾落后的那些学生,而且,上课的进度,自己授课的方式都需要不断实践来改变。
总的来说,我认为我们如果能够做到上课是师生,下课是朋友,我们就可以更好地去和学生沟通交流,更好地去帮助他们,这样的经历也会是我们的一笔宝贵的财富。
宁晋东城实验学校陶勇
新老师的教育教学论文 篇2
一、要改变“以知识的教授者为主”为“以学生为主体, 促进学生发展”
要想推动我校化学课程教育教学改革, 必须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 老如师讲, 学生听, 学生是被动的学习, 学习的主动性得不到发展。《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指出:“改革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 死记硬背, 机械训练的现状, 倡导学生主动参与, 乐于探究, 勤于动手, 培养学生兴趣和处理信息能力, 获取新知识的能力, 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因此, 改变学习方式, 是新课程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改变学习方式是能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主动性, 同时也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合作意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有效载体。如学习《氯气的用途》第一节, 在前面《氯气的性质》学习的基础上, 老师完全可以放开手脚, 让学生自主完成。老师只需有针对性地对个别学生进行“《氯气的用途》是怎么学的”、“学了什么”等训练。从此改变学习方式, 学生得到了“自主”后的满足, 学习化学的信心有些增强。对于合作、探究性的课程和复习课, 可由学生走上多媒体讲台, 老师回到学生中去, 谦虚地聆听“小老师”讲课。从中老师即可发现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 了解学生对所学新知识的掌握情况, 学生又感到自己真正地成为课堂上的主人, 学习的主体意识从心灵中建立起来。在新课程实施中, 学生的学习方式正由传统的接受式学习向研究式学习改变, 这就要求老师必须从传授知识的角色向学生发展的促进者转变, 老师要有很大的适应性和灵活性来面对他们的工作。作为知识传授者的老师是知识的拥有者, 学生是知识的接受者, 学生在老师的控制和监督下进行学习;教学以知识的传授为主旨, 学生的感情、意志、兴趣、性格方面不太受老师的关注。教学方向, 内容、方法、进程、结果和质量等, 都由老师决定和负责, 学生的任务和责任就是“应试”和接受评定。在新课程中, 老师的主要职能已从知识的传播者转变为学生发展的促进者。老师作为推动者, 其角色行为表现为:协助学生确定正确的学习方向, 并确认和找到到达目标的最佳路径;指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掌握学习战略和发展能力;建立丰富的教育教学环境, 鼓励学生的学习兴趣, 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根据学生学习心理的特征, 为学生提供各种方便, 帮助学生拓宽视野, 开阔思路, 综合运用化学及其他学科的知识分析解决有关问题, 确立一个接纳的支持性的宽容的教育教学气氛;与学生一起共享他们的激情体验和成功喜悦;和学生一道寻找真理;能够承认过失和错误。
二、要改变“以教授知识为主”为“以提高素质教育为主”
中等卫生学校化学教学中, 老师把新知识教授作为自己的主要任务和目的, 把主要精力放在检查学生对新知识掌握的情况上。随着现代科学知识发展, 老师要在短短的几年学校教育时间里把所教学科的全部知识传授给学生已不可能, 而且也没有这个能力。
三、抓概念的关键字、词、句的理解, 培养学生阅读理解能力
教师及时抓住机遇, 把学生引向创新。如讲《摩尔》时, 由于摩尔一节概念多, 又比较抽象。同时, 又限于学生的接受能力, 不可能对这部分内容理解透彻。因此教学中, 在注意概念的科学性的同时, 应抓住概念的关键字、词。如“摩尔的定义”:摩尔是表示物质的量的单位, 每摩尔物质含有阿佛加德罗常数个微粒。在讲解这个概念时, 首先明确指出, 前一句是讲述“摩尔”是表示物质的量的单位, 它是一个物理量的单位;后一句是摩尔的衡量标准。指出关键字、词是“物质的量”、“单位”、“每”、“阿佛加德罗常数”, 然后再分别详细解释。尤其是要强调指出“物质的量”是一个物理量, 它和中学所学的“质量”、“时间”、“电流强度”一样都是物理量。既然它作为一个物理量, 必然就有单位, 因此摩尔便是“物质的量”的单位, 这又证实了摩尔的定义中前一句话。在讲衡量标准时也要联系质量、电流强度等物质量, 质量的单位是千克, 1安培呢?再联系摩尔, 物质的量的单位为摩尔, 那么, 多少才为1摩尔呢?然后指出“每摩尔物质含有阿佛加德罗常数个微粒”, 阿佛加德罗常数等于6.02×1023。这样, 学生便会很清楚地理解掌握摩尔的定义及1摩尔物质到底有多少个微粒, 就像很清晰地了解多少为1千克、1安培一样。随之而来的疑问便是阿佛加德罗常数是怎样计算出来的?这时老师就要讲述化学史中有关阿氏常数的知识, 以便提高学生的兴趣, 另一方面告诉学生计算过程, 让学生自行计算结果, 力求取得最佳效果。
四、充分运用形象、恰当的例子加深对概念的理解
在讲摩尔的量纲时讲到摩尔物质含有“阿佛加德罗常数” (以下简称阿氏常数) 个微粒, 阿氏常数=6.02×1023。如:摩尔水中含有6.02×1023个水分子。为了说明6.02×1023是个多么大的数值可举例, 假设有一个微生物, 每分钟可喝进10个水分子, 那么6.02×1023个水分子要喝1.15×1018年, 可见6.02×1023是个多么大的数值, 同时又说明分子之小。还可以举这样一个例子来说明6.02×1023的数值之庞大。假设现有6.02×1023个稻谷, 求质量是多少, 若分给10亿人, 每人可得稻谷的质量是多少, 通过这样的实例, 让学生加深理解。
五、转变师生关系观
师生关系是教育过程中最基本、最重要的人际关系。师生关系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教育工作的效果, 甚至成为教育成败的关键。传统教育中, 师生关系直观形象点就是猫和老鼠的关系。如果把它拟人化些, 可以归纳成都专制的、单向的与服从的关系。这也有它的好处, 这对学生的管理比较方便, 特别适合我们大班教学。另一方面也存在很大的问题, 学生有问题不敢提, 有意见不敢说, 只能无条件地服从, 即使老师说错了, 也只能忍气吞声地接受, 严重压抑了学生的批判性、创造性思维。
六、转变教学任务观
对教学任务观的认识大略经历了三个层次:
1. 教学生内容。
它以书本文字表现出来, 把教学任务理解为教书, 老师只为完成任务而上课, 从不为学生发展服务。
2. 教学生学会。
这个层次比前一种理解要深一些, 老师不仅满足于教学内容, 更重要的是使学生了解所学内容。
3. 教学生会学。
这一层面的教学过程要学生不仅掌握所学的知识内容, 而且还要掌握学习的方法和策略, 这显然对学生终生发展很重要。
中国小学教育实践, 是上世纪80年代初关注方法策略指导的 (我想小语“能力训练”的创立82年, 可能是基于这个背景创立的) , 经历了十几年, 积累了很多有价值的资料, 作了很多的探索。但掌握了很多的方法, 就能进行高层次的学习吗?这里有一个对方法选择运用的问题。于是90年代, 和学习方法指导相关联, 提出学习策略的指导, 强调学生对学习方法、技能加以不断选择和调控, 不仅包括方法技巧调控, 还包括学习的心理状态、情绪情感上的调控。
七、要改变“以验证性地实验为主”为“以研究性实验为主”
1. 采用多种手段, 启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让学生喜欢学化学, 让师生参加与实验探究。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习兴趣是学生获得知识、丰富心理活动的最主要动力。教师要让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去, 注重实验, 启发兴趣, 激发求知欲。化学实验是研究化学的重要方法和手段, 加强实验教学, 不仅可提高化学教学效果, 还可提高学生的实验技能, 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学习能力。老师要事先准备好实验学案, 在实验学案中, 教师应该将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等备写出来。教师还应该备写出“实验探究目的、实验探究猜想、实验探究设计 (其中分为实验器材、实验原理图、实验原理、实验步骤) 、实验探究数据统计表设计、实验论证、实验结论”等六大环节, 注意将培养学生“观察、操作、记录、分析、整理”的能力的要求渗透其中。实验课堂上, 教师要把实验完全放给学生, 让学生带着问题去猜想、去探究、去实验, 自己只起到巡回指导和监督效果。
2. 扩展实验探索的机会, 实验从课内延伸到课外。
做实验目的不仅仅是使学生获得知识, 更重要的是在获得知识的过程中展现知识的形成和发展过程, 同时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因此, 实验教学过程中, 要设计有益于学生探究的环节, 如新课标中的活动和探究的基础上, 精心设计增加一些后续的尝试, 提高学生研究才能。
3. 指导学生的实验操作才能。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主的基础的科学, 明确目的指导好学生实验课, 是培养学生实验操作能力主要环节。学生实验操作能力的提高与发展主要取决于学生实验。规划教育教材中的各种实验是学生验证和研究物质的性质和变化规律的基础。本人认为有条件的职业学校最好把演示实验全部改为让学生自己动手做实验, 让学生主动参与实验, 提高自身的操作能力, 化学实验技能主要有使用实验仪器和药品的技能、实验操作的技能, 学校首先要做好实验活动指南。
八、要改变“以统一教学模式为主”为“以个性化教学为主”
在这个个性张扬的时代, 我们不能压抑学生的兴趣和个性, 以免在教育教学中产生问题和矛盾, 正如世界上寻不见完全雷同的一对树叶一样, 我们既找不到两个完全相似的学生, 也不会找到能适合任何学生的一种教学方法。传统中等卫生学校化学教学中, 集团备课是一种模式, 上课用一种方法, 考试用得分为标准, 评价用一种标准。这种教学任务不符合学生实际, 且抑制了学生的个性和创新力的培养, 导致课堂教学中的许多问题和矛盾的产生。现在, 在教学中充分尊重、适应学生的个性特点、发展阶段已成为所有教育工作者的共识。这就需要我们的老师去关注去了解学生的差异以便找到个性化教学的科学依据。这一目标的实现, 有赖于教师了解、尊重每位学生独特的气质、智力、特长、爱好, 当然也包括由于特殊环境、经验造成的不良习惯和品性, 制定合理有效的教学方式, 使每位学生都能促进认知、涵养德性、珍爱生命、发展个性。可以说, 个性化教学就是针对学生独特个性而设计的科学的、有效的教学方式。
总之, 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实施在个性化为背景下的因材施教教学模式, 充分体现了教学一体化的主线, 突出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组织形式及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 从而真正形成了新课程提倡的自主、合作、探究的相互联系的学习方式。
摘要:教育变革时代的老师专业发展面临着诸多的机遇和挑战。随着世界范围内课程改革的实施, 提升老师素质已成为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前提, 同时也是决定教育改革成败的关键因素所在, 而老师素质的提高则需要通过老师学习得以实现。课程改革能否取得成功的关键在于实施。课程实施在课程决策层面是拟定的课程方案得到落实的过程, 在师生层面是指所倡导的教学方式是否付诸教学实践的过程。
新老师的教育教学论文 篇3
关键词:历史与社会 教师 “五勤”
【中图分类号】G635.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3089(2012)02-0030-01
新课程改革对教师提出了许多新要求,如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上课不能满堂灌,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要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和先进的教学手段等,都需要教师“勤”字当先。笔者认为,教师要提高教学水平,应做到“五勤”。
一、勤于充实自己
学习化社会的到来,要求人们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要求人们不断学习,持续学习。 “要给学生一桶水,教师应是长流水”[1]。勤于学习,充实自我,是成为一名优秀教师的基础。
这种充实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一是知识方面。教师一定要不断地学习,向同行学习、向书本学习、上网学习、向学生学习。了解不断变化的知识,及时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使自己始终站在时代的前沿,做知识的先锋,使自己“博学多才”。二是思想方面。教师要紧紧跟随新课程改革的步伐,及时转变旧的教育教学观念,始终与新课程理念保持一致。同时,要让自己时刻保持一颗充满激情和年轻的心,让它与学生共同进步,让它与学生保持共鸣,这样才能做到“在成就学生的同时成就自己,在发展学生的同时发展自己”。
二、勤于钻研教材
教材是教师实施教学的依托和根本。教师对教材总的框架或编排体系要认真钻研,对所教学科的教材,不能看过几遍之后,觉得有所了解就感到满足。备课时,教师应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把握好每一堂课的教学目标及重点、难点,通过各种途径提取有用的教学资源,充实教材内容。即使教过同一教材好多年的教师也应继续熟悉和钻研教材。这是因为,在不同的学期,同一个教材的使用,会由于所教学生的基础知识、结构程度不同、教师理解程度的不同而发生变化。
比如,一些学科中考复习的内容,虽然每年变化不是很大,考试要求也没有大起大落,但是,每年中考考纲的要求和中考命题的趋向,以及与社会现实、学生实际紧密相连的特点,都决定了教学活动必须紧密联系学生实际,联系生活、社会实际。同时,教学活动不仅要注意学科内知识的综合,还要注意跨学科的综合等等。所以,教师必须对考纲和教材内容了如指掌,不仅要了解同一学科各个知识点之间的联系,了解新旧知识的区别,掌握不同学科知识点之间的相互联系,形成知识框架。还要熟知教材内容与社会现实、学生生活实际的结合点、切入点,挖掘情感生成点和能力培养点。只有这样,教师才能做到心中有课,有的放矢,才能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
三、勤于了解学生
了解学生是提高教学方案可行性、针对性和提高教学效率的保障。对学生的现状和潜能了解清楚了,才能把教学目标定位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让学生“跳一跳摘到桃子”[2]。
教师了解自己的学生,主要是了解他们的共性和个性,了解他们知识掌握的情况和能力基础,了解他们的学习习惯、学习方法以及思维方式,准确把握学生的最近发展区。除此之外,还必须充分了解每个学生的兴趣、爱好、性格及其家庭文化背景、班内的人际关系等因素。
了解一个年龄段学生的共性,可以通过网络和书籍;初步了解学生的学习、纪律状况,可以通过班主任或以前的任课教师;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可以通过与学生闲聊或与家长沟通……当然,要深入细致地了解学生,并非易事,除了上述途径之外,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对学生进行“调研”,也是比较有效的方法。
四、勤于改进教法
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教“活”课堂,即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要灵活,就要尽量多采用一些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教学方法可以是师生讨论式学习、小组合作学习、自主探究学习等,教学手段可采用视频教学、多媒体教学等。
如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可让学生以学习小组(一般是四人一组)为单位,围绕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提问,提的主要是学生感到困惑的问题。一个学习小组提出的问题,其它学习小组要进行评价和解答。教师对学生提的问题也要给予评价,对思维含量较高、充分体现学生智慧的问题,要给予高度的评价。对学生解答不出来的问题,教师要进行解答。最后,用一定时间进行课堂训练,课堂训练的题目,可以是老师提供,也可以由学习小组提供,或由学生当堂命题。学习小组的表现,要进行量化考核。各小组的课堂表现,由教师打分并记录下来,作为期末评比优秀学习小组的依据。各小组成员的表现,由小组长打分并记录下来,学生平时的得分占期末总评分的40%。在整个课堂教学过程中,为了给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或系统地归纳知识点,一般采用多媒体的手段。
五、勤于反思教学
反思教学可以使教师对自己教学的观念进行深刻的审视,对自己平时意识不到的教学行为有深层的认识,从而不断地积累经验,吸取教训,弥补不足,取得进步。教学反思的内容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反思自己教学中的亮点。如教学设计、 教学方法上的成功之处,教学过程中的精彩片段,由于一些偶发事件而产生的瞬间的灵感等。这些“智慧的火花”常常稍纵即逝,因此教师要及时记下这些精彩内容,作为教研的第一手素材加以分析、整理,再给以予理论的阐述。
2. 反思自己教学中的败笔。“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教师在教学中难免会出现不足之处。反思自己的教学,寻找不足之处,探求解决问题的办法、对策,是提高自己专业水平的重要途径。
3. 反思学生独到的见解。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往往会有精彩的回答、独到的想法、出人意料的提问,这些学生的思维火花,教师应及时记下并加以整理,作为以后研究教学的宝贵材料。
4. 反思他人教学中的经验与教训。“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经常参加听课评课交流活动,研究别人教学的长处,尤其是研究优秀教师的教学思想和方法,可以让我们找出与先进教师在理念上的差距,以及教学方法、教学手段上的差异,从而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
总而言之,教师要促进自我发展,实现自我完善,就一定要勤于充实自己,勤于钻研教材,勤于了解学生,勤于改进教法,勤于反思教学,以全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去激发学生的潜能,点燃学生的智慧火把,只有这样,才能使自己的教学水平更上一层楼。
参考文献
[1]华彩红《我心目中的教育家》,2007年10月16日。
[2]危木荣《加强教学常规管理,大面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2009年3月23日。
[3]杨德平《教师在教学反思中成长》,2006年10月20日。
新老师教学反思 篇4
时间在不经意中流逝,一年的时间就这样过去了。回顾一年的工作,不禁思绪万千,这一年我感到非常的充实,一边要完成新教师的培训,一边要完成教学任务,可以说是任重道远。但在这密锣紧鼓的工作当中,我除了感受到压力,我还感受到无比的快乐,回想起这过程中的点点滴滴,如在目前。
通过新教师培训,让我懂得更多地理论,我对自己教学上的一些细节更有意识地改正了,力求打造生动的课堂。而通过多听示范课也让我获益良多,评课更是集思广益,大大扩宽了我的思路。通过这次学习培训,让我对自己教学上的不足进行了深刻的反思。
不经不觉,我已从事教师这一行两年了,但我还不能很成熟,我常常会感到压力很大,有时也很愧疚,因为学生的成绩和我想象的还存在一段遥远的距离,特别是下学期的成绩,优秀率很差,这个结果是我万万没有想到的,是什么原因导致这样的结果,我苦恼了。从成绩一出来那一刻,我一直在思索为什么每一次无论是周测还月考学生们都考得不错,为什么一到期末考试却差成这个样子呢?我不解?
通过同学们的试卷分析,我发现主要的失分点在基础题和阅读题这两大块。初中语文教学应该是在小学语文教学的`基础上,进一步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这个道理大家都明白,但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未必都如愿。这一次考试让我充分地明白了,这是我一直以来忽略了一个很重要的环节:对基础
知识缺少了必要的巩固和检测,被大多数会背诵的学生给迷惑了双眼,实际上一些常用词语的书写、诗文默写很不扎实。特别是文言文中的重点词语解释、重点句子的理解都仅仅是让学生形成了印象,却没有完全掌握,这与课堂上没有提示学生做笔记也有关系。我太高估学生的自觉性了,另外,在阅读这一块,我不得不承认我们的学生平时的训练太少了,理解能力没有发挥得很好,这和我带的两个班学生有大大的关系,他们平时不爱看书,除了看课本,其他书籍一概不看,而且我平时的指导也不足够,技巧分析的讲解不够细致,所以导致这样的结果。
经过这一次的教训,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我认为自己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加强对常用字的字音、字形、字义的强调,巩固,即利用早读时间强化听写,并在每节新课上用PPT展示并齐读。
第二,认真讲解《导学导练》,对所学课文知识的巩固要很好地到位。与此同时,强调并教授一些答题技巧。尽量达到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统一的教学目标。
第三,继续加强培优补差工作,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我总结、自我反思能力,从而不断提升其听、说、读、写、思的实践能力,利用课内外经典美文熏陶学生、感染学生,渗透情感教育,从而全面提升学生语文综合能力。
新老师教学心得体会 篇5
尊敬的领导、各位老师:
大家好!
今天能代表新调入的老师在年终总结会上发言,我感到非常荣幸,同时感谢学校领导给了我这样的机会。
作为一个不是新教师的新教师,在之前的学校就听说七小的教育教学质量非常的好,来到之后才知道,之所以好是因为这里有矜矜业业、诲人不倦的教师,有刻苦勤奋、积极向上的学生,能够来到七小这个充满生机与希望的校园任教,我感到我非常的幸运。简单说一下我来到之后的一些感受。
热情,这是初到学校的感受。来七小之前,心里有些忐忑和不安。面对新的环境,担心自己不能适应,不能很快的进入角色。记得刚到到学校那天,校长亲自带着主任又是搬床,又是找铺盖卷,让我感受到领导对老师的人文关怀。就这样,在学校领导的关心下,在学校老师的热心帮助下,我的疑虑很快打消了,让我很快地融入到这个团队中。在这里,感受到的事老师的热情和领导的关怀。
充实,因为在这里每一天都可以说是在充实中度过的,“充实”是因为每一天都会有所得:备课、上课,批改作业、辅导学生、听课,每一天都会有收获,每一天都感觉自己在进步。这要感谢学校的领导、同组的老师对我的关心和帮助。
认真,作为一名新调入教师,感受到七小的每一位教师对待工作的认真,对待学校教学中出现问题的认真,对待学生的认真,我深知这些都是我要学习的。
收获,来到七小之后,我发现自己在教学中存在很多的不足之处,教学方法比较单一,教学观念陈旧,但是在其他教师的帮助下,这些不足之处都在不断的弥补,进步和收获是每天伴随着我的。
作为新调入的老师,我知道自己还有许多不足之处,有许多事情要做好,所以不断的学习是我必须要做的。为了能够顺利优秀的完成教学工作,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努力做到以下两点:
一、我们学校有很多优秀的教师,这为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提供了便利。我将以这些优秀教师为榜样,虚心向他们请教,认真学习他们的教学理念,先进的教学方法,不断提升自己各方面的能力,同时根据自己的情况,探索出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做到因材施教,有的放失。尽快适应新环境下的教学工作,争取在最短时间内让自己的教学工作有较大的进步。
二、我会以严谨、务实、勤奋的态度对待教学工作,精心备好每一堂课,做到不充分备课不去教室。对待学生做到细心讲解,耐心解答。我会把更多的责任感投入到我的工作中去,以平等的心态、欣赏的目光对待每一位学生,成为学生学习上、生活上的良师益友。
尊敬的学校领导,老师们,我一定不会辜负学校领导和老师的殷切希望,将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去,用我们的奋斗和追求创造更优异的成绩;我坚信,在各位领导和老师的关怀下,我一定会迅速成熟起来,将以万分的努力来学习、充实、完善自己,成为一名合格的、优秀的教师!
最后,祝各位领导、老师们身体健康、工作愉快、家庭幸福!
新老师教学心得体会范文五篇【二】
4月23日上午,袁付学区在xx小学举行了第二次课改交流现场会。听完了示范课和老师们的点评后,收益颇丰。
xx小学的课改气息渗透在校园的每一个角落,一进校门就看到了各位老师所写的“课改春风进校园”几个字,让人在不经意间就察觉到其浓厚的课改氛围。另外,学校的校园文化和班级文化建设得也相当出色,和课改遥相呼应。
我听了一年级的两节课,《鸭子和白兔请客》、《小猪画画》。从中我体会到对待低年级学生,老师一定要俯下身去,耐下心来,要学会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试着用孩子们喜欢的方式和他们交流,站在孩子的立场、角度去设计问题、思考问题,采用各种不同的方式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新型课堂就是要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确立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教师要创造一切条件与机会让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中,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自主学习,乐于探究,合作交流。为此,我觉得作为一名新教师,在这方面必须要转变观念,不断学习,要努力做到以下几点:
1、转变教师的“学生观”。要努力做到用孩子的心来看待一切,不歧视孩子,多鼓励、赏识孩子,争取使班里达到“没有差生,只有差异”。
2、转变教师自身的角色。教学过程是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是师生双方相互交往、共同发展的过程。教师要用平等的心态去对待学生,用朋友的方式来和学生交流。给学生创造宽松和谐的学习环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对课堂产生兴趣。
3、转变教学方式,只有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学生才能无拘无束地置身于课堂之中,享受学习的乐趣,课堂才能焕发无限的生命力,学生才能思维活跃,热情高涨,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课堂的主角。
4、教师一定要放低姿态,要勇于蹲下来看学生,不仅是身体蹲下来,心灵也要蹲下来,全身心地融入到学生中去,与学生一起合作、交流,共建有利于学生个性发展的课堂氛围,使学生有效地获取新知识和能力。
5、教师要适当放手,让学生进行自我管理。让学生拥有一些权力,让他们自己去选择;给学生创造一些机会,让他们自己去体验;给学生设置一些困难,让他们自己去解决;给学生提出一些问题,让他们自己去找答案;给学生适当的自由空间,让他们自己向前走。
同时,作为一名新教师,我要不断地加强业务学习,学习相关的课改理念和专业知识,及时向书本和身边的前辈们请教,查找自身的差距和不足,提高自己的业务素养和教学能力。课改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它需要不断的探索,在课改逐步深入的今天,我相信它会让我们自身不断地发生改变,而我们也会通过课改来创造更多的惊喜。
新老师教学心得体会范文五篇【三】
转眼间,我已经上岗一个学期,在这一个学期里,我做了许多工作,也从中获取了很多宝贵的教学经验。下面,就本学期的工作、学习进行总结与反思。
作为一名新教师,我深深热爱自己的职业,也很荣幸能够加入到教师这支庞大的队伍当中,我以拥有这份“教书育人”的职业为荣,爱身边的孩子,爱这份工作。因为毕竟刚走上这个岗位,我深知自己还有很多做得不尽的地方,比如在教学经验上我几乎为零,所以我争取多听课,吸取前辈的教学经验,从中学习别人的长处,领悟其中的教学艺术。在上每堂课之前,我都做好充分的准备,在备课过程中,认真分析教材,不懂就问,以提高自己的教学经验。
但是自己也有许多做得不足的地方,在面对一些上课会调皮捣蛋的学生,我发现自己的处理手法相当不合理,每次遇到他们捣乱我只会一味的开骂,根本没有弄清楚他们为何会有这样的行为。而且每次骂过之后效果反而适得其反,他们反而会形成一种你越骂我我就越要捣蛋给你看的叛逆心理,搞得我束手无策。在听取了一些老教师的工作经验之后,我觉得自己真的做错了,调皮的孩子不能一味的只是骂,或者可以做一些象征性的奖励,以此来鼓励他每节课都要做到最好来达到我给他的要求,这样他就会更有动力。我想下学期我一定要坚持做到这点,好孩子是夸出来的这点真理不假。
总之,在本学期的教学工作里,我更清楚地认识到时间不等人,不能只在原处守望,必须更明确地树立终身学习观,不断学习,不断充实自己,不断前进,练就自己更坚实过硬的专业等知识技能,更应该把自己的本质工作做好。
新老师教学心得体会范文五篇【四】
对于有效教学,谈不上有什么经验,要说感受可节课是否有效,老师的一头自己是十分重要的。对教材的充分理解,之后备好一节课。上课前的教具学具的准备,对教案的熟悉,都是必不可少的。到了上课的时候,老师良好的教学素质,对课堂的掌握,教学中练习的设计是否合理科学,有没有考虑到面向全体学生、是否做到每一次练习都有明确的目标和要求,从而达到巩固知识、培养技能、发展智能的目的等等各方面无不关系到教学的效果。
所以,我觉得备课这一个环节,是上课有效的前提。教学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但生成并不意味着不需要预设、不需要备课。相反,有效的教学对预设的要求不是降低了,而是提高了。预设要能真正关注学生的发展,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为每个学生提供主动积极活动的保证;能为师生在教学过程中发挥创造性提供条件;能促使课堂多向、多种类型信息交流的产生并及时反馈。
首先,要认真钻研教材,为“预设”打好基础。教材是教学内容的载体,每一位教师都要认真研读、感悟、领会教材,了解教材的基本精神和编写意图,把握教材所提供的数学活动的基本线索,分析教材所渗透的数学思想、方法和学生活动的科学内涵,这样才能体会新教材蕴含的教学理念,备出高质量的教学预案。
其次,要改变备课模式,变“教案”为“学案”。学生是学习的主人,一切知识经验的获得都依赖于学生的自主建构、自我内化。离开了“学”,再精心的“设计”也没有意义,教师要充分考虑,预设学生可能出现的情况,并采取相应的对策。即对整个教学过程进行一种有准备、有意识的预设。
教学过程是动态生成的,尽管教师在备课时已经对课堂上可能发生的情况做了充分的预设,但是在课堂中,依然有太多的不确定性,更有出乎意料之外的情况发生。面对信息多变、资源多彩的课堂,教师要扮好倾听者、重组者、等待者、提升者这几种角色。做到:心中有案,行中无案,寓有形的预设于无形的、动态的教学中,不断捕捉、判断、重组课堂教学中从学生那里生成的各种各类信息,灵活驾驭教学过程,推进教学过程在具体情境中的有效生成。所以在教学中,当学生有了火花生成时,不要被这种火花电倒,应该采取积极的鼓励态度,如果学生的这种火花在课堂上无法进行研究或展开的,则留到课余或其他条件成熟时再研究,而这个过程需要教师全程参与和关注,不要简单的布置学生下课之后再研究,然后就不了了之,学生由于受到年龄、心理方面的影响,不可能会再进行进一步的研究,一次机会也就这样消失了。而在课堂中能研究的、能放大的,则必须敏感的捕捉和利用起来,要让学生有这样的感觉。
新老师教学心得体会范文五篇【五】
日月如梭,光阴似箭,转眼间,我走进教师岗位已有将近一年的时间。我很庆幸能走上向往已久的三尺讲台。我要用我的知识,我的理念去教育一批有理想、有担当、敢作敢为的时代精英,要成为学生们永生难忘的良师益友。为了使刚刚踏上工作岗位的我,能有更进一步的提高,现将一年来的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在思想政治方面:
我始终坚持党的教育方针,遵循教育规律和学生成长、成才规律,热爱学生。通过参加学校组织的政治学习等形式,不断加强自己的理论修养,树立了正确的价值观和教育观念。并且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活动,结合实际教育教学管理当中的许多问题,理论联系实际,提高了自己的道德修养和政治理论水平。在以后的教育教学中我要进一步加强师德修养,遵守职业道德规范,以身作则,言传身教,为人师表,以自己良好的思想和道德风范影响和培养学生,做一名德才兼备的老师。
在工作态度方面:
我严格要求自己,服从学校领导的安排,积极做好各项工作,坚守教学工作岗位,一心一意热爱人民教育事业。我严格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不迟到、不早退,不缺勤,不旷会,并时时处处严格要求自己,处理好个人学习与学校工作之间的关系。在教育教学上,严格遵守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关心爱护学生,建立了良好的师生关系,在学生中树立了良好的形象。
在教育教学方面:
我作为一名新教师,没有任何经验,为了使自己尽快适应工作,我认真备课上课,每次上课前我都查阅各种详细的资料,参考别人的教案写出符合自己的教学设计。在课堂教学中,我关注全体学生,注意信息反馈,调动学生的有意注意,使其保持相对稳定性。同时,激发学生的情感,使他们产生愉悦的心境,创造良好的课堂气氛。通过学校组织的“师徒结对”活动使我在育人、教学、班主任工作、教材研究、教法、辅导方法等方面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我还积极参与听课、评课,虚心向同行学习教学方法,博采众长,提高教学水平。
在参加各种培训活动中,我认真记笔记,认真学习交流,努力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在学校组织的集体备课活动,教学论坛,校本培训等活动中认真学习其他老师的宝贵经验。同时注重自身学习,研究教材、教法,及时反思。
要想让学生信服,必须有渊博的知识作为基础,为此,在空余时间我博览群书,不断扩宽知识面,为教学内容注入新鲜血液。古人诗云,腹有诗书气自华。通过博览群书使我在课程素养、人文素养、科学素养等方面得到很大程度的提高。
新老师的教育教学论文 篇6
一.教学目标
⑴ 知识目标:进一步熟悉老师和同学,加深彼此了解;学会做一个受大家喜欢的同学。
⑵ 技能目标:学习人际交往的基本技能,消除与人交往的陌生感和羞怯感;让学生在“我的朋友”和“做名片、交朋友”的活动环节中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动手能力。
⑶ 情感目标:让学生对老师和同学产生喜爱之情;同学之间能够互助互爱,团结友善。
二.教学重难点及突破
⑴ 教学重点:让同学和老师、同学之间加深彼此了解,并表现出对老师和同学的喜爱。
⑵ 教学难点:让同学消除与人交往的陌生感和羞怯感,做一个受大家喜欢的同学。
⑶ 教学重难点突破:为了让学生之间、学生和老师加深彼此了解,我在课堂上设计了一系列的活动。上课之初我安排了“我的朋友”的活动,让学生说出开学两周以来你认识的新朋友的名字,看谁说的名字多;然后,同学到讲台前进行“自我介绍”;接下来让学生自己动手做名片,并在乐曲声中送给想要结交的新朋友。至于怎样教会学生做一个受大家喜欢的同学,我将让学生通过对多媒体课件上的丁丁的行为的评价来知道怎样才能做一个受大家喜欢的同学。
三.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乐曲《找朋友》;学生准备:名片大小的纸卡,水彩笔。
6、教学方法
(1)游戏竞赛法:在新课程标准中要求教师要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生活中来,并且在与学生之间不断地发生互动、对话、交流、沟通中引导学生的学习活动。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我大量采用游戏这种儿童喜闻乐见的形式展开教学,让学生在玩中学,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让学生积极地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
(2)情境设置法:在新课程标准中要求教师必须要创设有意义的教学情境,正因如此我在教学过程中为学生创设情境,让学生在具体情境的启发下,有效地进行学习,体会怎样才能成为一个受欢迎的同学。
(3)直观教学法:教学中,我将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名片的示例”,以此让学生更形象直观地了解教学内容。
7、学法
新课程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以及重视培养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基于以上观点在本课教学中,我将培养学生独立思考、与人合作的能力。
8、教学过程
(1)直接导入,竞赛激趣 以游戏“我的朋友”直接导入。“开学已经半个多月了,相信同学们一定认识了很多好朋友,那就请你说一说:开学两周以来你认识的新朋友的名字,看谁说得多。”
竞赛形式导入新课,能够很快吸引学生注意,调动一年级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制作名片,结交新友
请班级中说出朋友名字最多的同学说一说他是怎么认识新朋友的?
让学生从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总结怎样进行人际交往,提高学生的与人交往能力。
“原来他是这么认识新朋友的,其实你还可以通过下面这种方法认识新朋友:请同学们拿出老师课前让你们准备的纸卡,然后选出你最喜欢的颜色的水彩笔,你可以照着你的胸卡制作属于你自己的名片,等一会儿你可以把你做的名片给你想要认识的新朋友。好,大家开始做名片吧。”
让班级同学在《找朋友》的音乐声中自己动手制作名片。
乐曲声中做名片,陶冶性情;学生自己动手制作名片的活动则可以培养孩子的动手能力。
“老师现在放音乐,同学们可以离开座位,把你刚刚做好的名片给你想要认识的新朋友。在给他(她)名牌前,你要和他(她)按照音乐中唱到的那样‘敬个礼,握握手’,说‘我叫**,我想和你做朋友’,然后给出名片。而接到名片的同学则要说‘我叫**,很高兴和你做朋友’。当音乐声响起你就可以离开座位,但是音乐声一停止,同学们就要马上回到自己的座位上。”
新颖的活动形式——交换名片,会让学生乐于参与,促进学生彼此交流、加强沟通,培养学生的与人交往能力。交换名片前的敬礼、握手,会消除学生在人际交往过程中的陌生感和羞怯感,让学生对同学产生喜爱之情
(3)创设情境,深化主题
教师展示多媒体课件——丁丁的故事,让同学说一下丁丁的哪些做法会交到新朋友,哪些做法不会交到新朋友,要是他想要交到新朋友他该怎么做?
创设情境,让学生以一个旁观者的角度评价丁丁的行为,从中体会到怎样才能交到新朋友。
看过丁丁的故事后,请同学说说怎么做才能成为让大家都喜欢的孩子?
教师提问,深化主题。学生们在看过故事之后总结概况“怎么做才能成为让大家都喜欢的孩子”,以此提高学生与人交往能力。
(4)课堂结语,课外扩展
“
新老师的教育教学论文 篇7
为了评价 “没有教不好的学生, 只有教不好的老师”这句话的正误。下面, 我们把要讨论的范围定在具有正常智力水平且学习内容是以语文、数学、英语等分科知识的学生。那么对于这些学生, 所谓 “教的好”和 “教不好”的评价, 亦即进步与否的评价, 就不能只看某一学科, 更不能用一个学科的考试分数评价整个教师团队, 这样的评价对那些教育效果显著的学科及其老师是不公平的, 也是不客观的。
那么, 单就某一学科而言, 是否就可以用 “没有教不好的学生, 只有教不好的老师”进行评价呢? 换言之就是 “在单一学科中, 没有教不好的学生, 只有教不好的老师”这种说法。我们认为即使是这种说法, 其是否合适还要具体分析, 其适用范围也是受到限制的。因为评价学生在某一学科是否进步, 不能只关注其学科的考试分数的高低。对于学生的评价, 除了这一单一的总结性评价方式之外, 还应该更加注重形成性评价。学生对某一学科的反应有很多种形式, 比如: 有的感兴趣、愿意学, 有的不感兴趣、不愿意学; 有的学得快得分高, 有的学得慢得分低; 有的进步快, 有的进步慢。鉴于不同学生在学习同一学科时尚且表现出如此多的差异, 我们又怎么能只拿考试分数这一种标准一刀切地评价教师呢? 这显然是不科学的。
既如此, 是否 “在单一学科中, 没有教不好的学生, 只有教不好的老师”这一说法就完全没有用武之地了呢? 也不尽然, 这还需要分以下四种情况看:
第一种情况, 学生从心底里对本学科不感兴趣, 教师运用各种教育方法均难以奏效。在这种情况下, 如果教师用权威逼迫学生学习本学科内容, 虽然学生大概也能在脑海里留下一鳞半爪的知识, 但最终也不会改变其在这一学科不感兴趣、不愿意学的本质面貌, 当然也不会改变其在考试分数的糟糕表现。此时用 “在单一学科中, 没有教不好的学生, 只有教不好的老师”这一说法评价老师, 是否合适呢? 我们认为不合适。毕竟学生不是天才, 他也会有不愿学也学不好的一些知识, 加德纳多元智力理论认为, 每个人都有多种智力, 但并不是每种智力都拥有很高的优势。所以对于有些学生对某一学科不感兴趣的情况, 我们就不能简单的用那句话来评价学科教师。
第二种情况, 学生原来对本学科不感兴趣, 现在经过教师多方教导之后开始对此感兴趣, 并且愿意学习本学科。学生内在学习动机被激活, 就这一点成就来说, 学生是进步的, 教师是教得好的, 是有能力的。类似这样的学生, 我们教师需要更多的不仅仅是努力, 还有等待。因为后进生的进步不是一朝一夕的, 长久而不懈的付出终究会换来学生的进步和提高。所以我们对学生的评价就不能只因其考试分数尚未提高而忽视其内在学习动机的转变, 也不能藉此评价教师教得不好。因为假以时日, 在教师的悉心指导下, 学生的兴趣和考试分数肯定会越来越高的。
第三种情况, 学生对本学科感兴趣, 但是因为教师教学能力一般, 方法有限, 思想落后, 导致学生在学习本学科知识时出现 “吃不饱”的现象。更有甚者, 教师不仅没有促进学生的发展, 反而束缚了学生的发展, 进而导致学生在考试分数上增长有限或者不增反减。学生因为有这样的老师而渐渐失去对本学科的学习兴趣。那么在这种情况下, 我们用 “在单一学科中, 没有教不好的学生, 只有教不好的老师”来评价教师才说的过去、站得住脚。
第四种情况, 学生对本学科感兴趣, 教师也教得有声有色。此时, 师生之间相得益彰、如鱼得水, 教师乐在 “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 学生乐在 “师者, 传到授业解惑者也”。师生之间合作顺利, 学生的学科成绩能保持较高水平, 而且在学习之余还能有所创造。老师教的更加自信, 学生的积极反应激发了教师的创造热情。这种师生双赢, 共同发展的结果正是教育各方一致期望的结果。这种情况与 “没有教不好的学生, 只有教不好的老师”正好相反, 师生之间没有相互埋怨, 反而是相互成就。
综合以上分析, 就某一学科而言, 学生若在本学科上不具有天赋, 不感兴趣也不愿意学, 那么无论学生的进步多少, 都不可用“没有教不好的学生, 只有教不好的老师”来评价教师。学生若由不感兴趣在受教之后到感兴趣, 由感兴趣到获得足够的发展, 这就更不能简单的用陈老先生的那句话来评价了。只有在学生对本学科感兴趣, 但因为教师教育教学能力、方法、思想等原因不能满足学生的求知欲, 甚至淡化了学生的兴趣, 这时用那句话来评价才是合适的, 应当的。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关系是教育中最重要的一对关系, 如何评价双方的作用是需要根据不同情况具体分析, 不能一概而论。
摘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学生能否学好某一学科, 主要还是取决于其自身的内在动机强弱, 教师的作用是引导性的, 是外在的。因此, 判断“没有教不好的学生, 只有教不好的老师”这句话就需要从学生对该学科所持有的兴趣以及被激发的动机来评价, 而动机的强弱在于教师的影响。
新教师如何听指导老师的课 篇8
一、听课前熟悉教材、阅读教案
新教师听课前先了解教学的内容,熟悉教材,了解课程标准教材涉及内容的教学目标设定,分析教学内容的重点、难点;了解教材知识的编排体系;知道本节课教学之前学生已经掌握了哪些相关知识点,之后还将学习哪些相关知识;本节课教学内容在小学数学学习中的地位和作用等。
其次,新教师听课前仔细阅读指导老师的教案,初步了解教学过程的设计。课堂教学是一个彰显其个性的过程。同样的教材,名师为什么那样讲,用那种方法引导,自有其依据。一般教师又各自的讲法,各自的引导方法,也有各自的想法。但到底谁的教法更符合教育学、心理学的规律,更符合现代小学生发展的需求,必须经过课堂教学的实践检验。而这些依据或想法在听课时往往是听不出来的,但常常在其教学设计中体现。如果时间允许,新教师自己也可以在头脑中设计一个简单的教学思路,以便听课时有个对比。
熟悉教材、阅读教案之后再去听指导老师的课,会让新教师有了明确的目的性和可操作性。
二、听课中关注教师、关注学生
新教师听课时注意力要高度集中,全身心投入。不仅要听、要记录,还要关注教师、关注学生。
1.关注指导老师的教学实施。教学实施不是忠实地执行原先设计的教案。它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保持对生成性资源的敏感性,保持教学过程的灵活性。新教师听课时要关注教学过程中有了新的资源生成,指导老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如何突破教材和已经计划好了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限制而采用更合适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对教学行为作出适应性调整,使其适合情境的变化;或者对突然生成的资源进行调控或对其进行深度开发,充分发掘隐藏其中的教学价值。
2.关注指导老师如何进行新旧知识的过渡。新旧知识过渡是课堂教学的一个不可忽视的环节。过渡技能是新旧知识联系的支点,过渡技能则体现出一个教师对教材掌握的熟练程度,理解教材的深刻程度,和运用教材解决问题的准确程度。过渡技能运用得当,能诱发学生的求知欲,引导学生从无意注意到有意注意,促进师生情感交流,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会让学生的学习感到自然、亲切。
3.关注指导老师怎样引导学生突破重点、难点。一节课的重点难点能否突破,标志着这节课的成功与否。新教师听课时要关注指导老师是怎样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知识来学习新知、化难为易、突破难点、突出重点的,这些往往是指导老师们多年积累的教学经验。
4.关注指导老师教学媒体的运用。恰当运用媒体辅助教学,能提高教学信息的容量、质量和密度,使学生在知识、能力、情感等方面都得到发展,有利于学生艺术素质、文化素质等的全面提高。新教师听课时要关注指导老师如何根据课堂教学的整体安排、紧密结合具体教学内容和学生的特点,选择性地运用不同的、具有可控性和实用性的媒体辅助教学,促进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发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完成教学目标的。
5.关注指导老师的体态语言。体态语言,是一种非口头语言,它是通过人体的眼神、举止、神态等“无声语言”将众多信息输送给对方的一种行为。因此,课堂语言中不可缺少教师的体态语言。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微笑的表情、恰当的手势、鼓励的眼神、爱抚的动作,都会向学生传递信息,让学生感受到爱和支持、信任,师生相处的心理气氛就会比较融洽,学生的心理就会健康地发展,从而增强课堂教学效果。
因此新教师在听课时要关注指导老师如何正确运用体态语言,把有声语言和无声语言协调一致,整体配合,调控教学进程,增进师生感情,提高教学效果的。
6.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新教师听课要坐到学生中去,进入“学生”的角色,让自己在 “学”的情境中去关注学生的参与状态,观察在指导老师为学生提供的时间和空间内,有多少学生参与、怎样参与某一学习活动;关注学生的情绪状态,看学生怎样以饱满的精神状态投入学习之中,怎样自我调节和控制学习情绪,对学习能否保持较长的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如何表现;关注学生的交往状态,看在课堂活动中、特别是合作学习时学生合作技能如何,怎样科学合理地进行分工合作,怎样倾听他人的意见,怎样自由表达自己的观点,遇到困难怎样与其他同学合作、交流;关注学生的思维状态,看学生的问题意识如何,怎样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发表自己的见解,看学生怎样提出有价值的独创性问题,怎样积极主动探究问题。
三、听课后反思交流、模拟执教
新教师听课后要立即整理好听课记录,根据听课记录进行分析反思。总结指导老师的课有着怎样的科学性,是怎样的一个教学风格,运用了哪些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找出这节课的特色和闪光处。特别要总结指导老师实际实际课堂教学时对教材怎样灵活处理,怎样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怎样巧妙地运用课堂中随机生成的教学资源等等。同时也要总结指导老师课中的不足之处,写出自己的改进意见。然后主动与指导老师交流,阐述自己的观点,及时得到指导老师的指点。
新老师的教育教学论文 篇9
但是我要提醒的是大家不要去抄袭视频的教学方式,因为视频里的老师都是有很多年教学经验,而且每个视频里面的学生素质是不一样的。你模仿他/她,那教学的结果绝不是你预想那么好的。我给你视频资源,是给你灵感,给你启发的。做自己的风格,当然开始是模仿,后来慢慢的形成的自己风格,但是模仿只是微微的模仿。
另外祝大家工作顺利,心想事成。
这个网站是我最喜欢的 http:/// 她的资料最全,拥有从小学到高中所有的课程视频资源和教案。第2
个
网
站
还
行吧 http:///shilu.asp 如果有更新,请关注本空间本日志动态更新。
新课改小学语文老师教学工作总结 篇10
“我心目中的梦想教师,是一个胸怀梦想,充满活力和诗意的教师;是一个自信、自强,不断挑战自我的教师;是一个善于合作,具有人格魅力的教师;是一个充满爱心,受学生尊敬的教师;追求卓越、富有创新精神的教师,是一个善于学习、不断充实自我的教师;是一个坚韧、刚强,不向挫折弯腰的教师。”那里的每一个字每一句话像一把把锤子重重地捶打在我的心头,脑中教学中的一幕幕情景浮现出来。
合上书,我闭上眼睛。有这么一段话,在脑中挥之不去:“我们的不少教师,没有爱心,不是担任教书育人的主角,而是担任‘教育警察’的任务;不是肯定成绩,而是发现缺点,当孩子们十分正常、十分优秀的时候,教师不去肯定他们,激励他们,而是将他的问题‘放大化’。所以,我觉得我们很多教师扮演的就是一个‘刽子手’的主角。在我们教师的手上,不明白失去多少诺贝尔奖获得者,也不明白失去多少鲁迅、郭沫若,不明白失去多少十分优秀的人才。”
新课程下老师对体育课的看法 篇11
关键词 体育课 课程 新课标 教师
《体育与健康》新课程实施这些年来,我听了很多节比武课、示范课、观摩课和常态课,每次听课我都会不由自主地反问自己:体育课到底该怎么上才是符合正确轨道的呢?平时的常态课,我们该怎样把握才能真正使学生学有所得呢?
但现实无情地告诉我,我们的体育课还存在着很多问题,有些问题已在一定范围和区域内形成了错误的共识,这是非常可怕的。
首先是体育课的方向问题。是将教学重点放在学生素质培养,还是放在学生体育技能培养?
20世纪60年代以来,随着终身体育的兴起,各国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改革都十分重视学生终身体育态度的形成与体育能力的培养。通过让学生自主自愿地参加适合于自己的体育活动实践,使学生充分体验运动的乐趣和意义,培养学生对体育运动的爱好和兴趣。同时,还通过让学生掌握从事终身体育活动所需要的体育知识和技能,促进学生提高自我锻炼的能力,形成终身体育的态度和习惯。
日本在1978年的体育学习指导纲要中指出:应将学校体育与终身体育联结起来,教师在教学指导上应让学生终身热爱体育运动,不仅要在锻炼体力,塑造人格及全面发展上下功夫,而且要让学生体会各种运动的乐趣。该指导纲要强调体育與学生生活,学习和将来工作的联系,注重对学生体育能力的培养,鼓励学生自主地参加体育活动。俄罗斯也明确提出要培养学生经常参加锻炼的习惯,终生的体育兴趣和独立锻炼的能力,自我运动的积极态度和能力,正确理解安全健康和形成自主健康生活的态度。美国加州体育课程标准则强调:学校体育计划是整个教育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应不断强调终身练习习惯的培养和保持,提供关于怎样获得和保持体育运动能力的教育。学校计划必须集中在教育和行为变化方面,使学生在课外能够参加适当的体育活动。
一、新课标下体育教学方法改革的指导思想
《课程标准》要求我们在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五个领域完成中小学体育教学目标,依据领域目标选择教材内容。因此,选用的教学方法依据的对象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教学方法的改进和创新尽在情理之中。针对当前体育教学实践,体育教学方法改革应贯彻以下的指导思想。
(一)教学方法的改革应贯彻“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
“健康第一”指导思想的具体含义首先是指学校各项教育、教学工作,都要以学生的健康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其次是指学校各项教育、教学工作都对学生的健康负有责任,当然学校体育和体育教学责无旁贷地对健康承担着自己应当承担的、并且是能够承担的那一部分责任。所以,体育教师作为体育教学的主导者,就应该时刻将增进学生各方面的健康贯穿于课程实施的全过程,确保“健康第一”思想落到实处,使学生健康成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教学方法必须有所创新,而且能为学生提出多种练习方法供学生参考,使其择优而行,以适应学生的个体差异,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充分的运动,在生理上获得快感,在心理上获得满足,社会适应能力得到提高,都能学到新知识,并在运动技术上有所提高,从而更好的贯彻到“健康第一”的基本理念。
(二)教学方法的改革应重视对学生个性的培养和发展
体育教学对学生个性的培养和发展,应满足学生的创造欲,不必过分强调行动一致,允许学生发表不同的意见,抒发不同的感受,发挥特长,弘扬个性。体育教学的任务不仅是让学生的身体好,更重要的是把学习和锻炼的方法教授给他们,片面强调身体锻炼,而忽视了对学生的全面培养和教育,不能以大多数学生为主要教学目标,这与现代教学任务是不相符的。
二、教学方法的改革应与现代教育技术相结合
随着现代化多媒体教学逐渐渗透到各学科里,多媒体也引进到体育教学的课堂,体育方法的改革也随着现代教育发展而紧跟时代不断推陈出新,它的科技含金量不断增加。教师可利用制作的课件,代替教师的讲解示范,进行易犯错误演示,介绍各种练习方法,有条件的甚至可以用录像的方法把学生练习的动作录下来利用多媒体平台进行讲评。这样,体育教学方法的合理交叉使用结合,呈现出多样性。又如:现代多媒体的体育教学方法是由多种因素构成的,它是用光、声、音像等多种手段取代传统的言传身教的教学方法,作为体育科目,特别在室内课、健康教育课上,教师可将更多影像资料、体育信息及时传播给学生,充分体现现代技术教学的应用,发挥其整体功能。如我校利用校园网络,创建体育在线,开设体育论坛。学生通过体育论坛发表各种有关学校体育教学管理的议论,讨论一些体育锻炼方法,健康的生活作息习惯等问题。创设了一个与学生平等交流对话平台。通过开设体育论坛,我们更了解学生的体育需求,以及对学校体育教学管理制度、对老师的教学方法的意见和建议,完善我们的教学课和改进我们的教学工作。因此,丰富的教学方法是教师培养、激发学生参加体育锻炼所采取的手段,使学生为被动锻炼变为主动锻炼,从而获取更多的体育知识、技术技能的全过程,使他们从小喜欢体育,乐于体育。
三、教学方法的改革应与学法改革相结合
对于学生来说“会学”比“学会”更重要,对于教师来说,教会学生锻炼比带着学生锻炼更为重要。从师生关系上讲,教师与学生要建立一种平等互动的关系。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启发、诱导学生根据计划目标、自身的兴趣爱好,来主动地参与体育项目的练习。在教学过程要注重体育骨干的培养与使用,利用骨干带领学生分组进行探究学习、合作学习,充分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教法灵活,要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给予充分的指导和帮助,要调动和激励学生主动参与课堂学与练。要创设宽松氛围,让学生体验体育赋予效果。因此,教师的作用重在引导和指教,身体练习以学生为主体,应体现学生主体地位,每个学生都有达到相同目标的最适宜方法。指导学生学会针对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最佳的练习方法,并通过自己的努力和教师的帮助,最终实现学习目标。
(一)教学方法的改革应注重学生良好的情感体验
体育学习中的情感体验是产生学习动力的重要源泉,它对体育学习效率的提高和学习兴趣的养成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在体育教学中,教师应创造和谐愉快的教学情境,使学生在运动中与老师、同伴相处得和睦、快乐,氛围宽松,气氛活跃。使学生既喜欢体育运动,又喜欢体育课,更喜欢体育老师。课上教师有效的使用趣味性较浓的教学方法、简便易懂的语言、诙谐的比喻、形象的讲解、多方位的示范使体育教学具备科学性和实效性,保证学生在单位时间内有最高的收益,有更多的时间参与学习活动,让学生不知不觉在兴奋中结束一节课。我校是田径传统项目学校,枯燥无味的田径教学中跑、跳、投,如果组织单调、教学方法枯燥,学生的积极性就很难调动起来,相应的也就谈不上什么成效了,而在教学时长跑用蛇形跑,短跑用接力,跳用跨越圆圈,投用分组接力投等一系列有创意的教学方法,不但能提高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兴趣,而且使课程目标得以实现。
(二)新课标下体育教学方法的改革
体育教学方法的最优化是提高教学质量,实现课程目标的关键环节。教学方法的改革并不是对传统的教学方法的全盘否定,而是吸取其精华,在此基础上,对有悖于现代教育观念,素质教育要求,不利于教师更好地教与学生更好地学的方法加以改革。深化体育改革要弘扬求真务实的精神,要踏踏实实地去实践,实事求是地对待改革中出现的问题。
参考文献:
[1] 李艳斌.“阳光体育运动”的实施与高职院校体育教学模式改[J].经营管理者.2009.
[2] 崔杰华.高职院校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的实验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09.
[3] 葛毕敏.高职院校体育教学方法、组建健身俱乐部[J].体育学刊.1996(6):125-126.
【新老师的教育教学论文】推荐阅读:
小学老师教育教学论文10-02
财会老师的师德教育06-19
幼儿老师的教育评语08-03
赵亚夫老师的教育理念10-21
老师严格教育学生的句子07-15
老师面对麻烦学生的教育经验05-20
罗恩老师的奇迹教育读书心得10-20
初中数学老师新课改影响因素探讨论文05-28
老师,请用智慧选择心态的教育随笔05-21
跟教育有关的随笔:与老师沟通的技巧0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