贴牌生产的法律风险

2024-10-12

贴牌生产的法律风险(通用2篇)

贴牌生产的法律风险 篇1

贴牌生产的法律风险

【要点提示】

贴牌生产又被称为OEG,是英文original equipment manufacturer的缩写,俗称为“代工生产”。在我国,人们因地域文化的差异,对OEM的理解不尽相同。但是其本质都是受委托方根据委托方的要求,为其加工生产产品并贴附委托方的商标,获取加工费用,自己没有改商品的销售权。

贴牌生产不同于商标使用许可:虽然贴牌生产与商标使用许可都是品牌运营方式,并且具有几乎相同的经营优势,但是两者还是有本质的不同:(1)性质不同。贴牌生产的性质属于《合同法》规定的价格承揽,因此,受托方只是负责加工二无权以任何形式销售其为委托方生产的产品。商标使用许可则可以在合同中约定被许可人在一定区域内尽心销售。(2)商标标识的标注不同。依据《产品标识标注的规定》第9条第3款第4项的规定,“受委托的企业为委托人加工产品,且不负责对外销售,在该产品上应当注明标注委托人的名称和地址。”换言之。受委托人可以子啊产品上不标注自己的名称和地址。

【相关案例】

北京某食品有限公司与“稻香村”这一品牌有什么关系呢?受黑马某食品有限公司委托生产一批月饼,委托期限为3个月。委托生产“稻香村”月饼的黑马公司并不是“稻香村”商标权人。“稻香村”商标的真正持有者是苏州稻香村食品工业有限公司。两家公司目前正就“稻香村”商标使用权打官司。

2002年,苏州某公司授权黑马公司使用“稻香村商标,使用期为12年,但是爱双方合作过程中,黑马公司存在拖欠商标使用费、违规使用商标等问题。2007年初,苏州某公司起诉黑马公司,要求立即停止使用稻香村这一品牌,并索赔10万元。就在苏州某公司与黑马公司打官司期间,今年7月9日,黑马公司与北京某食品公司签订委托加工销售稻香村月饼的协议,后者开始贴牌生产稻香村月饼。

对于消费者所购买的问题稻香村月饼,苏州某公司驻京负责人王芳称,这些问题月饼不是真正的稻香村月饼,稻香村月饼是个大品牌,苏州、北京等多个城市都在合法使用稻香村品牌 企业,这起事件可能让所有的稻香村品牌声誉受损。为此,苏州某公司已经将问题反映到工商部门。为减少劣质月饼给稻香村带来的负面影响,本着对消费者负责的态度,厂家已经派人持律师函到北京的一些超市要求将香村原生产的标注”稻香村“品牌的月饼下架。目前,部分超市已经按照苏州稻香村的要求进行处理。

【风险提示】

1、定作方不是合法的商标权利人 在这种情况下,贴牌生产企业如果缺乏自我保护意识,未做到合理审查义务,没有要求定作方提供商标所有权证书或者商标使用权的相关证明,势必存在侵犯商标权的极大风险,卷入假冒他人商标生产上商品的侵权行为中。如果定作方的行为构成侵权,那么贴牌生产企业是要承担连带赔偿责任的。

2、定作方允许贴牌生产企业和销售目标商标下的商品

有时候,定作方许可贴牌企业使用自己的商标,从中收取商标使用费,而不再支付加工费等费用。这种情况下,贴牌生产企业实际上是贴附目标商标产品的生产者和销售者,贴牌生产合同转化为商标使用许可合同,加工方实际上成为商标使用被许可人。一旦双方的合作关系发生变化,贴牌生产企业则应当按照商标许可程序进行备案,否则违反法律规定。有时候贴牌生产企业虽然经过了定作方的同意订立了商标使用许可合同,但在市场销售时,未在产品的包装上标明自己的厂名和厂址,也是违反相应的法律规定的。

3、贴牌生产企业没有经过定作方许可,擅自销售贴牌产品

有时候定作方不但继续要求贴牌生产企业生产贴牌产品自行销售,同时又委托贴牌生产企业销售贴牌产品,双方另行签订委托销售合同。在定作方允许贴牌生产企业销售贴牌产品时,双方又形成了新的生产和销售的关系,贴牌生产企业应当许可的范围和销售数量内进行,否则不但构成违约,还会构成商标侵权。如果没有经过许可擅自销售贴牌产品,则构成了商标侵权。

4、贴牌生产企业未按照规定进行标注

《商标法》第26条第2款的规定”经许可使用特任注册商标的必须在使用该商标的商品上标注自己的名称和商品产地。“这就要求贴牌生产企业要求标注自己的名称和商品产地,否则也是违反相关法律规定的。

贴牌生产的法律风险 篇2

一、贴牌战略给现阶段的中国企业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遇

(一) 促进资源合理配置。

OEM是工业国家发挥过重要作用并在现代社会继续实现着合理分工, 能有效利用社会资源的一种先进生产协作方式。对于受委托方来说“贴牌”使闲置的生产能力得到了充分发挥, 设备折旧得以实现, 单位产品生产陈本下降。由于我国前期大量的重复建设, 和一些厂家品牌影响力不大, 技术开发不足, 缺乏资金去建, 产品在市场上销路不畅, 造成大量资源闲置。许多制造企业出现严重的产能过剩。“贴牌”促使了本企业的技术进步, 加快了设备更新换代的密度, 它有利于我国企业消化过剩的生产能力和闲置资源, 降低了单位产品生产成本, 保障了产品销路, 企业获得了利润。特别是入世后, 面对国际国内两个市场, 更容易争取大量的订单, 降低制造成本, 积累资源, 获取规模经济效益。我国目前处在经济起飞阶段, 现代工业化是我国经济发展的主题。但是缺乏核心技术和管理效率低下已成为我国企业发展的瓶颈。而技术开发往往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和人力。要求我国企业短期内站在世界技术发展的前端是不现实的, 提高企业管理效率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贴牌打工”有利于中小企业在缺乏研发资金和人才的情况下了解、熟悉和掌握国外先进的生产工艺和管理经验, 了解市场的最新的信息、趋势, 推进企业技术进步, 提高技术管理水平。温州报喜鸟集团为争取英国“马莎”公司经营的国际名牌服装贴牌加工, 先后用了三年时间, 在管理体制、生产技术、企业环境等方面均按照国际品牌需要进行了一系列提升, 全面提高了企业竞争实力。

(二) 有利于我国企业降低技术和市场风险。

当前世界科学技术更新换代速度非常快, 我国企业还没有能力承担这种新技术快速淘汰的风险。据统计, 我国新产品开发周期平均为18个月, 而美国不少产品已达到设计周期3星期、试制周期3个月。另外, 我国企业将产品输出海外时, 由于国内外市场的差异, 加上企业开拓海外市场经验不足, 企业往往面临着巨大的风险。实施贴牌战略, 企业就不涉及市场开拓, 也不用承担产品不适销的风险, 贴牌生产可以将这些不确定性降低到最低程度。

(三) 有利于我国企业降低营业成本。

日前, 我国产品出口大部分还是依靠制造成本较低, 有明显的价格优势, 但由于我们在国际市场上调查、分析营销能力较弱, 品牌市场开发小, 而且大多数产品因质量技术等问题难以单独进入国外高端市场, 所以不少产品多是以给国外知名企业OEM加工的方式出去的。早在去年, 奇瑞汽车就与美国克莱斯勒公司合作共同开发进军北美欧盟市场。企业拥有自己的品牌是知名品牌固然好, 但创品牌需要有专业的品牌设计, 需要产品力支撑, 需要大量的广告、公关投入, 更需要良好的品牌治理, 这些都需要大量的资金保障。在这种竞争态势下, OEM生产起步轻易, 进入障碍小, 投入小, 见效快, 可以大大节约企业的营业成本。

二、OEM生产模式对我国企业的负面影响

(一) 所获利润微薄。

来自美国首席营销官协会的数字显示, 品牌厂商的平均产品毛利率为27%, 而OEM厂商的平均产品毛利率仅为19%, 在我国这一比率更低。目前, 国际大型采购集团在中国实行一步到位的“零售终端——生产工厂”模式, 跳过中间商, 直接找厂商下单以降低采购成本。然而, 这些零售集团终端的价格再低, 也是其在我国企业采购价的数十倍。比起这些跨国巨鳄来说, 国内分散的供货企业的议价能力难以与之抗衡, 市场完全被买方所控制。

(二) 我国企业往往无法通过OEM生产获得核心技术。

外资品牌在中国贴牌生产的产品技术含量一般都比较低, 这些产品一般属于普及型产品和中低档的产品。这主要是由于国内生产厂在短期内还很难达到高端产品所要求的技术标准, 因此也就拿不到高端产品的生产订单。另外, 出于国外企业对技术的保密以防范竞争对手的需要, 我国企业也很难通过OEM获取急需的核心技术。长此下去, 我国企业只能长期受制于人。

(三) OEM生产模式自身也存在不可避免的风险。

一方面, 金融危机告诉我们, 以贸易出口为导向的经济增长模式不是万能的。假如技术在外, 资本在外, 市场在外, 只有生产在内, 通过规模生产这样一个模式是不可取的。

三、中国企业要走发展创新之路

(一) 贴牌战略要和创牌结合起来, OEM是我国企业做品牌的必经阶段, 最终目的是塑造自己的品牌, 由于利润较薄, 好的企业不应该把做OEM作为长期赢利点。

通过OEM缓解企业现阶段开工不足的局面, 降低成本后, 企业还是应该加强扩大自身产品在市场的份额, 建设和维护自己的品牌。在企业经营中要制定出长远的发展战略, 把对研究与开发的投入首要位置, 而充分利用OEM方式将企业的生产结构转化成能对市场态势发展作出快速反映的弹性结构, 这样即在竞争中取得优势又有利于资产的合理化配置, 避免固定资产的盲目投资。从全局来讲, 可盘活现有资产, 为实现资产优化重组提供新途径。“大而全”、“小而全”的投资模式只能降低投资的效能, 而很难形成有效的竞争优势。一位有着多年服装出口经验的公司负责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感叹:“创牌有很多好处, 但也有风险, 需要品牌的建设, 需要行销渠道的建设, 需要人员的培养。”总的来说, 我们的许多产品档次还不够。特别是服装, 在欧洲、北美, 尤其是意大利、美国, 它有几百年历史, 世界上的顶尖品牌都在那边。文化底蕴和多种因素在某种程度上阻碍了中国服装品牌的发展。尤其是对一些刚起步的小企业而言, 由于经济实力、营销经验等多方面的因素, 在市场上还没站稳脚跟, 打不响自己的品牌, 为保证企业的正常运作, 只能给其他国际品牌做贴牌加工, 赚取廉价的加工费。而同时, 他们都清楚地认识到自主品牌的力量。贴牌生产的利润只能是加工费, 如果创造我们自己的品牌出口, 即使价格跟国际大牌有所差距, 但也比贴牌加工要好得多。像中华、奇瑞汽车等, 都是比较成功的例子。他们的共同点, 就是走自主研发, 并保持对外开放, 积极借鉴国外的技术和营销经验, 融合自身传统和特色, 创造自己的品牌道路。

(二) 由贴牌到创牌是必经之路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校长吴汉东指出, 过分依赖OEM, 忽视自我品牌创立;跨国并购中民族品牌流失严重;中华老字号岌岌可危是当前中国民族品牌的三大痼疾。令人心痛的是, 曾经耳熟能详的许多已经具备一定竞争实力的中国民族品牌, 如活力二八、熊猫洗衣粉等在外资并购潮中被雪藏;一千六百家中华老字号企业中七成长期亏损, 两成勉强维生, 仅有一成盈利的现实让国人不得不深思, 到底该拿什么拯救中国的民族品牌?品牌意识较强的中国企业从贴牌生产中汲取了“营养”。开始纷纷向创牌迈进。确实, 国内一些大企业也纷纷拿起了品牌的武器, 并运用得得心应手, 如海尔、长虹等等。然而, 中国还有众多的处于成长中的中小企业, 他们有希望成为大企业, 同时, 对中国的经济发展而言, 这些中小企业也是道美丽的风景线, 不容忽视。但在品牌意识与建设方面, 还显得比较迟钝, 有调查资料显示, 我国中小企业的平均市场寿命是7年, 只有极少数的企业能发展为大企业, 竞争是残酷的, 很多挣扎在市场底层的中小企业, 无一不是在企业发展的路上遇到品牌发展的瓶颈, 才恍然大悟, 原来小企业也需要做品牌。其实, 任何大企业都是从小企业开始的, 事实证明, 在发展初期, 就制定了长期的品牌战略目标、有品牌意识和长远品牌经营理念的企业, 会有更大、更快的成长机会。日本企业在全世界的快速成长就是最好的佐证。20世纪50年代SONY还是一个生产电子晶体管的小企业, 但是盛田昭夫却认为:“我们应该有自己的品牌!于是SONY应运而生。从命名开始, SONY便有了世界的眼光, 即使他们在最困难的时候, 也坚持正确的品牌运作方式, 不断创新, 为品牌注入全新的内涵和活力, 一改世人心目中日本货低档、质次的印象, 最终创建了一个国际品牌。对中国众多中小企业来说, 这无疑是个良好的启示, 品牌建设, 已不容忽视。在产品日益同质化的今天, 产品的工厂, 不会拥有自己的终端市场, 只有拥有自己的品牌, 才有竞争的基础和可能性。贴牌是手段, 创牌是目的。有理由相信, 中国制造业将会加快由“贴牌”向创牌”转化的步伐, 由“世界加工工厂”转化为世界经济大国、品牌大国。

摘要:贴牌生产是我国制造业实施发展战略的有效途径, 贴牌生产带来发展机遇的同时也带来许多不利影响。本文从利弊两个方面简单阐述了贴牌生产对我国制造业的影响, 认为创立自主品牌才是中国的生产出路, 也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必经之路。

关键词:贴牌生产,OEM,创牌,创新

参考文献

[1].张波, 严璋鹏.浅析贴牌对中小企业发展的利与弊[J].西安邮电学院学报, 2007, (4) :88-91.

[2].中国企业家.2008, 10.

[3].李秦阳.商场现代化.商务现代化出版社, 2005, 10 (上) :26-27.

[4].吴延兵.自主研发.技术引进于生产率.经济研究杂志, 2008, 08.

[5].王素芹, 史俊超.我国工业制成品贸易条件变动实例研究.财经经济.财经经济杂志, 2008, 08.

上一篇:雅思口语话题素材:特殊蛋糕下一篇:游走于人和鱼之间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