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论第一次作业答案(通用6篇)
概论第一次作业答案 篇1
《邓小平理论概论》2010年下半年第一次作业(非毕业班)
一、单选题(10题,每题3分,共30分)
1、第一次提出社会主义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不发达的社会主义,第二阶段是比较发达的社会主义是(D)
A、马克思B、恩格斯C、列宁D、毛泽东
2、关于科学技术的极端重要性,邓小平有一著名论断,这就是(A)
A、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B、科技工作要面向经济建设
C、中国在高科技领域要占有一席之地
D、中国的农业最终要用科技解决问题
3、实现“一国两制”的前提和基础是(C)
A.台、港、澳享有高度自治权
B.中国坚持社会主义
C.一个中国
D.台、港、澳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不变
4、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时间跨度是指(B)
A.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基本实现
B.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基本实现
C.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D.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到实现发达的社会主义
5、邓小平指出:“一个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一切从本本出发,思想僵化,迷信盛行,那它就不能前进,它的生机就停止了,就要亡党亡国。”这段话,非常深刻地阐明了
(B)
A.实事求是的重要性B.解放思想的重要性
C.改革开放的重要性D.破除迷信的重要性
6、邓小平认为.中国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是要靠(D)
A.稳定的国内政治环境B.四项基本原则
C.和平安宁的国际环境D.自己的发展
7、党的十六大通过的新党章明确指出:党的思想路线是(C)
A.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
B.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在实践中解放思想,开拓创新
C.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D.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
8、邓小平理论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基本命题是在党的(B)
A、十一届三中全会
B、十二大
C、十二届三中全会
D、十三大
9、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决定实行这一制度的理论依据是(D
A.生产力发展和生产关系性质
B.所有制结构和分配结构
C.发展市场经济和扩大对外开放
D.社会主义性质和初级阶段国情
10、我国提出“三步走”战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都是以发展经济为中心。发展经济的根本目的是(D)
A、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B、体现社会主义优越性
C、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
D、实现共同富裕,提高全国人民的生活水平和质量
二、多选题(10题,每题4分,共40分)
1、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是一脉相承的统一的科学体系。因为(BD)
A.它们产生的时代背景是一致的B.它们的基本立场和方法是一致的C.它们具体的理论观点是一样的D.它们对根本任务和最终目标的认识是一样的2、列宁说:“一切民族都将走向社会主义,这是不可避免的,但是一切民族的走法却不完全一样,在民主的这种或那种形式上,在无产阶级专政的这种或那种形态上„„每个民族都会有自己的特点。”这就是说(ABCD)
A.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是人类社会的必然规律
B.在不同国家建立的无产阶级专政,其本质都是一样的C.社会主义民主和无产阶级专政必然具有民族特色
D.无产阶级专政在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形式
3、在发展两岸关系和实现和平统一问题上,我们坚决反对(ABCD)
A.“一国两府”B. “台湾独立”
C.“两个中国”D. “一中一台”
4、我国经济特区的“特”,主要表现在(ABCD)
A、实行特殊的经济政策
B、赋予特区政府较大的自主权
C、看重发展外向型经济
D、发展经济以利用外资为主
5、下列选项中,属于按生产要素分配的有(BCD)
A、按劳分配
B、按劳动力价值分配
C、按资分配
D、按技术入股所获得的收入
6、我国对外开放格局的特点是(ACD)
A全方位B多元化
C宽领域D多层次
7、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私营经济(ABCD)
A.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B.其生产经营活动与公有制经济有着密切的联系
C.受国家法律的保护并要在法律所规定的范围内活动
D.其企业主剥削雇佣劳动者的剩余劳动
8、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ABCD
A可以长期共同发展,实现联合和兼并
B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组成部分
C在各自的范围和领域内都能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D在国民经济发展中所处地位和所起作用不同
9、中共十六大报告指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ABCD)
A.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继承和发展
B.反映了当代世界和中国的发展变化对党和国家工作的新要求
C.是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推进我国社会主义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强大理论武器
D.是全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10、我国现阶段公有制的实现形式有(ABCD)
A.股份制
B.股份合作制
C.租赁、承包制
D.国家独资经济
三、判断题(15题,每题2分,共30分)
1、毛泽东思想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因此,毛泽东思想不完全是马克思主义的。(错)
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论断反映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的特殊性。(对)
3、特区政府拥有外交权。(错)
4、我国正处在并长期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对)
5、我国分配以按生产要素投入分配。(错)
6、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是统一的科学体系。(对)
7、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同过渡时期的主要矛盾是一样的。(错)
8、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错)
9、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是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错)
10、评价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是否合理要以意识形态为标准。(错)
11、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是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错)
12、在我国社会主义国民经济中起主导作用的是国有经济。(对)
13、解放思想的对象是习惯势力和主观偏见。(对)
14、在我国经济中,工业是民经济的基础。(错)
15、我国目前正处于社会主义高级阶段,这是不争的事实。(错)
《邓小平理论概论》2010年下半年第二次作业(非毕业班)
一、单选题(10题,每题3分,共30分)
1、处于我国经济首位的是(B)
A、工业B、农业C、教育 D、高新技术产业
2、中共十六大报告指出,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是(A)
A.创新
B.改革
C.革命
D.发展
3、张某应聘到一个乡镇企业担任厂长,按合同规定,除工资外,每年还可以从企业利润中提取5%的报酬。今年他获得3万元提成,这3万元属于(C)
A.联产计酬收入
B.资金分红收
C.经营风险收入
D.按劳分配收入
4、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指导下,明确提出了科学发展观,把坚持以人为本和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统一起来,这标志着我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的认识更加深入。这里提到的科学发展观的实质是(D)
A、发展才是硬道理
B、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
C、全面的可持续发展
D、实现经济社会更快更好地发展
5、一种社会制度是否具有优越性,从根本上说,就是看其能否(D)
A.消除两极分化B.实现社会公正
C.消灭私有制D.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6、以下不属于混合所有制经济的是(C)
A.中外合资企业B.中外合作企业
C.外商独资企业D.国有经济控股的股份制企业
7、我们讲一切从实际出发,中国最大的实际是(D)
A.人口多,劳动者素质不高B.生产力水平低,发展不平衡
C.自然条件差,资源相对短缺D.现在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8、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是(B)
A.工人阶级与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
B.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C.促进效率提高与体现社会公平之间的矛盾
D.人口增长与经济发展不相适应的矛盾
9、党的十五大强调,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是(A)
A、公有制B、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C、混合所有制
D、多种所有制
10、关于计划和市场,下列说法哪一种是正确(C)
A、是划分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标志B、是基本经济制度的内容
C、都是经济调节手段D、是商品经济的本质特征
二、多选题(10题,每题4分,共40分)
1、中国特色的社会现代化的奋斗目标是(ABD)
A、富强B、民主C、全民提高素质D、文明
2、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因为它是(ABCD)
A、适应了社会化大生产的要求B、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
C、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主要支柱D、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
3、邓小平提出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中,判断各方面工作是非得失的标准,归根到底看其是否有利于(BCD)
A.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
B.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
C.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
D.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4、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邓小平同志通过不断探索,在1992年南方谈话中,他将社会主义本质概括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这一概括的理论意义在于(ABD)
A、把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了新的水平
B、是探索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理论成果
C、为如何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开辟了广阔的道路
D、是对科学社会主义的重大理论贡献
5、邓小平指出,建设社会主义(ABCD)
A、必须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本国具体实际相结合B、要一切从实际出发,走自己的路
C、没有固定的模式
D、必须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
6、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我国建设社会主义不可逾越的一个历史阶段(ABCD)
A、它反映了我国社会主义社会的特殊性
B、它是由我国社会主义社会脱胎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前提所决定的C、它是由我国生产力落后等客观条件决定的D、它的历史任务是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7、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存在的两大主题,这两大主题的关系是(ACD)
A、发展问题或者说经济问题是核心
B、既统一又矛盾
C、和平是发展的条件
D、发展是实现和平的根本出路
8、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是(ABC)
A.改革是动力
B.发展是目的C.稳定是前提
D.稳定是目的9、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科学概括的显著特点是 ABCD
A、突出生产力的基础地位
B、在目标层次上界定社会主义的本质
C、突出社会主义的价值目标
D、在动态中描述社会主义的本质
10、邓小平理论之所以能够成为科学的理论体系,是因为它(ABCD)
A.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初步回答了中国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
B.贯通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等领域
C.涵盖经济、政治、科技、教育、文化、民族、军事、外交、统一战线、党的建设等方面
D.新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科学体系
三、判断题(15题,每题2分,共30分)
1、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一个独立的社会形态。(错)
2、改革开放是我国的立国之本。(错)
3、四项基本原则是我国的政治保证。(对)
4、解决中国所有问题的关键是靠自己的发展。(对)
5、邓小平理论首要的基本的理论问题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错)我国分配以按生产要素投入分配。(错)
6、“一国两制的前提是港澳台资本主义制度长期不变。(错)
7、计划于市场是划分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标志。(错)
8、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础是以公有制为主体的现代企业制度。(对)
9、检验真理的惟一标准是生产力。(错)
10、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对)
11、邓小平是邓小平理论的创立者。(对)
12、我国当前的主要矛盾是阶级斗争。(错)
13、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社会主义现代化。(对)
14、“一国两制”的基础是一个中国,“一国两制”的主体是社会主义制度。(对)
15、党的基本路线的核心是“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对)
社会学概论作业答案 篇2
重庆电大远程教育导学中心文法导学部
名词解释题
一、社会学
1.考核知识点:本题主要考核本课程的
五、社会交往
1.考核知识点:本题主要考核
社会学概论》课程作业评讲(2)
重庆电大远程教育导学中心文法导学部
名词解释题
一、冲突
1.考核知识点:本题主要考核本课程的
五、科层制(官僚制)
1.考核知识点:本题主要考核本课程的 献的成员。
(2)固定的目标。对内,固定的目标反映了该社会组织在社会分工体系中的位置和它所承担的社会责任、社会职能;对内,它是团结、聚合其成员共同奋斗的旗帜。
(3)规范性的章程。(4)权威的领导体系。(5)必要的物质基础。
三、试简述社会制度的特征。
1.考核知识点:本题主要考核本课程的 不造成对组织成员积极性、主动性的限制。
注意:同学们在回答本题时,要理解以下的内容:科层制作为一种组织和管理方式,对无规则低效率的传统管理方式来讲是一种进步。它可以推动、保障组织和机构的顺利运行,有效地实现组织目标。科层制的最大优点在于高效率。但是,韦伯的科层制不是现实的,而是纯粹理想型的,实际上,首先,组织成员既非经济人、也非机械人,他们作为一个个活生生的人有多种需求;其次,组织所处的环境在发生变化,环境常常向组织提出新的需求;另外,任何规则都不可能精细到无所不包的程度,甚至例外情况总有发生。这就使得科层制在实际上往往束缚了人的积极性,影响组织效率。
《社会学概论》课程作业评讲(3)
重庆电大远程教育导学中心文法导学部
名词解释题
一、农村社区
1.考核知识点:本题主要考核本课程的
四、逆城市化
1.考核知识点:本题主要考核本课程的 通俗说法是“人口”与“人手”的关系问题。“人手”反映了人的创造性劳动的一面,“人口”反映了他作为消费者的一面。
在人口中劳动者少、消费者多,入不敷出即产生人口问题。这种入不敷出可能由多种因素造成:一是人口劳动人口相对不足;二是劳动人口未能充分就业;三是资源匮乏,不能实现劳动力与资源的有效配置。人口问题一般表现为人口数量多,人口相对过剩。实质上,这也与人口素质低有关。因此,人口问题也是人口数量与素质失调造成的。
二、什么是社会保障?
1.考核知识点:本题主要考核本课程的
《社会学概论》课程作业评讲(4)
重庆电大远程教育导学中心文法导学部
名词解释题
一、习俗
1.考核知识点:本题主要考核本课程的 而丧失劳动能力的人生活发生困难时,向其提供物质帮助、保证其基本生活需求的保障制度。
五、社会救济
1.考核知识点:本题主要考核本课程的 3.提示答案或解题思路、方法:(1)经济现代化。(2)政治现代化。
(3)文化、科学技术现代化。(4)城乡社区现代化。(5)群体组织现代化。(6)人的现代化。
三、简述科瑟尔的功能冲突论。
1.考核知识点:本题主要考核本课程的 调查者亲身加入到调查对象所处的社会群体之中“成为”其一分子,直接参与该群体的活动,同时又保持着客观态度进行观察,以获得资料的方法称参与观察。非参与观察是调查员以旁观者的身份对调查对象进行观察的方法。参与观察了解资料深入、细致,调查者受约束多。非参与观察受约束少,了解情况比较表面。
(2)结构式观察和非结构式观察
结构式观察是按照事先制定好的观察计划进行的观察。其特点是观察过程标准化,获得的资料比较系统,非结构式观察则事先对观察范围和程序不作严格规定,而依现场的实际情况随机决定的观察方法。前者适用于对调查对象有较多了解,调查对象较为稳定的情况。后者则常用于对调查对象了解不多的情况。
电大法学概论网上作业答案 篇3
法学作业
1选择: B、B、C、D、D、A、D、A、D、D、D、C
填空: 13.习惯。14成文法。15奴隶制法、封建制法、资产阶级法、社会主义类型法。16.大陆法系、英美法系。17.法律关系。18.刑事违法行为、行政违法行为、民事违法行为。19.1982.20.人民民主专政、人民代表大会制度。21.单一制、联邦制、单一制。22.民族区域自治。23.个体经济、私营经济。24.立法、行政、审判机关、检查机关。25.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委会。
名词解释:
法:是有一定的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所决定的,由国家制定或认可,体现统治阶级意志并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具有普遍效力的行为规范体系,其目的在于维护、巩固和发展一定的社会关系和社会制度。
国体:国家的阶级本质是社会各阶级、各阶层在国家中的地位。
政体:统治阶级所采用的用以实现其国家权力的形式,即统治阶级为了反对敌人保护自己而组织起来的国家政权机关。
国家机构:是统治阶级为实现国家权力而建立起来的一整套国家体系的总称,是实现国家职能的重要工具.简答题:
1.法是一种行为规范;
2、法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
3、法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并具有普遍约束力;
4、法规定了人们的权利和义务。
2.答:1)行为人有违法行为存在; 2)行为侵害法律所保护的社会关系; 3)行为人主观上有过错; 4)违法行为与危害结果之间存在因果关系; 5)行为人必须具有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和法人。
3.答:平等权;政治权利和自由(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公民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宗教信仰自由;人身自由(人身自由不受侵犯、人格尊严不受侵犯、住宅不受侵犯、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保护);批评、建议、申诉、控告、检举和取得赔偿的权利;社会经济权利(劳动权利和义务、休息权、退休人员生活保障权、物质帮助权);文化教育权利和义务(公民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公民进行科研、文学艺术创作和其他文化活动的自由)。
法学作业
2选择: C、C、B、B、D、D
填空: 7.国家机关、国家机关。8.被告。9.犯罪主体、犯罪客体。10.希望、放任。11.要约、承诺。12.法定、遗嘱。13.设计、施工、完成。14.婚姻家庭关系。
名词解释:
具体行政行为:国家行政机关在行使国际行政权力时,针对具体对象,依法作出行政措施的行为。
正当防卫: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对不法侵害人造成损害的属于正当防卫,不负刑事责任。
合同:平等主体的自然人、法人、其他组织之间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税收:实现国家职能为目的,基于政治权力和法律规定,由政府专门机构向居民和非居民就其财产实施的强制、非罚与不直接偿还的课征,是一种财政收入的形式。
简答题:
19.答:
1、宪法中关于国家行政管理的规定。
2、行政法律、行政法规、规章。
3、地方性法规和规章。
4、散见于其他部门法中的具有行政管理性的法律法规。
5、我国同外国缔结的条约和协定中具有行政法意义的内容。
20.答:①犯罪以后自动投案。犯罪嫌疑人或犯罪事实为被司法机关发觉,或虽被发觉但犯罪嫌疑人尚未收到讯问,未被采取强制措施时,直接向司法机关投案从而将自己置于司法机关合法控制之下,接受司法机关审查与判决。②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③必须接受审查和裁判。
21.答:1)代理人必须在代理权限内为法律行为。2)代理人必须以被代理人的名义并为被代理人的利益为法律行为。3)代理人独立对第三人为意思表述或接受意思表示。4)代理所产生的权利义务之接轨被代理人承受。
22.答: 1)、婚姻自由的原则 2)、一夫一妻制原则 3)、男女平等原则 4)、保护妇女、儿童和老人的合法权益 5)、计划生育 6)、禁止家庭暴力、禁止虐待、遗弃家庭成员。
23.论述: 正当防卫构成要件?
答:
1、起因条件:须有不法侵害的发生和存在,不法侵害包括犯罪行为和违法行为。并非对任何违法犯罪行为都可以进行防卫,只是对那些具有攻击性、破坏性、紧迫性的不法侵害,在采取正当防卫可以减轻或者避免危害结果的情况下,才能进行正当防卫。
2、时间条件:不法侵害正处于已经开始并且尚未结束的进行状态。在不法侵害尚未开始或已经结束的情况下进行所谓防卫行为,刑法理论上称其为防卫不适时,包括事先防卫和事后防卫。
3、对象条件;正当防卫只能对不法侵害人实施。
4、主观条件:必须具有防卫意图,即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防卫挑拨、相互斗殴、为保护非法利益而实行的防卫都不是正当防卫。
5、限度条件:正当防卫不能明显超过必要限度且对不法侵害人造成重大损害。紧急避险: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发生的危险,不得已采取的损害另一较小的权益以保护较大权益免受损害的行为,紧急避险行为造成损害的,不负刑事责任。
法学作业
3选择 B、C、B、B、C、C
填空题: 7.自诉。8.残疾人、死刑。9.合同履行地 10.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行政机关。
11.被告、举证责任倒置、谁主张谁举证。
名词解释 :
取保候审:法院、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未被羁押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责令其提出保证人或交纳保证金,并出具保证书,保证随传随到的一种强制措施。
立案: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发现犯罪事实或犯罪嫌疑人,或对于报案、控告、举报和自首的材料,以及自诉人起诉的材料,按照各自的管辖范围进行审查后,决定作为刑
事案件进行侦查或审判的一种诉讼活动。
公示催告程序:按照规定可以背书转让的票据持有人,因票据被盗、遗失或者灭失,可以向票据支付地的基层人民法院申请公示催告。
行政诉讼原告:认为行政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或与具体行政行为有法律上的利害关系,而依法以自己的名义向人民法院起诉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
先予执行:法院在作出判决之前,根据当事人的申请裁定先予执行,以解决申请人生活或生产经营的急需的措施。
简答题:
17.证据的意义 答:(1)证据是查明案情的唯一手段;(2)证据是正确适用法律的基础;(3)证据时进行刑事诉讼活动的依据;(4)证据是迫使犯罪分子认罪服法的有力武器;(5)证据时是无罪的人不受追究的保障;(6)证据是进行法制教育的工具。
18.我国民事诉讼法的基本原则? 答:
1、当事人诉讼权利平等原则:当事人在民事诉讼中平等地享有和行使诉讼权利以及人民法院在审理民事案件过程中应当保障当事人平等地享有和行使诉讼权利。
2、同等于对等原则:外国人、无国籍人、外国企业和组织在人民法院起诉、应诉,同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有同等的诉讼权利义务。外国法院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民事诉讼权利加以限制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法院对该国公民、企业和组织的民事诉讼权利,实行对等原则。
3、法院调解原则:人民法院审理民事案件,应当根据自愿和合法的原则进行调解;调解不成的,应当及时判决。
4、辩论原则:人民法院审理民事案件时,当事人有权进行辩论。当事人有权就争议的事实和法律问题,在法院主持下进行辩论,说明和论证自己主张的真实性和合法性,反驳对方当事人的意见和主张。
5、处分原则:当事人有权在法律规定范围内自由处置自己的民事权利和民事诉讼权利。
6、社会持起诉原则:机关、社会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对损害国家、集体或者个人民事权益的行为,可以支持受损害的单位或者个人向人民法院起诉。
7、检查监督原则:人民检察院有权对民事审判活动实行法律监督。
19.行政诉讼的构成要件。答:
1、原告是认为行政机关及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
2、被告是行使国家行政管理权的行政机关及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公务员,因其是以所在国家行政机关的名义进行的,故不能成为行政诉讼的被告;受行政机关委托的组织或者个人也是以行政机关的名义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故也不能成为被告。
3、原告提起行政诉讼必须是在法律、法规规定属于人民法院受案范围内的行政争议,以及属于受诉人民法院管辖。
4、原告提起行政诉讼必须是在法定期限之内。
5、法律、法规规定必须经过行政复议的,已经经过行政复议;自行选择行政复议的,复议机关已作出复议决定或者逾期未作出复议决定。
20、行政诉讼法特有原则 A.选择复议原则选择复议原则是指在法律、法规没有明确规定必须经过复议的情况下,相对方对行政处理决定不服时,既可以先向上一级行政机关或法律规定的特定机关申请,对复议决定不服,再向人民法院起诉,也可以不经复议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简言之,在我国,复议不是进行行政诉讼的必经程序,是否经过复议,由相对方自己选择。把复议作为行政诉讼的必经阶段,即复议前置原则,是一些国家行政诉讼的一项基本原则。B.审查具体行政行为合法性原则行政主体作出的能够直接或者间接引起行政法律效果的行为,称之为“行政行为”。依据行政行为所实施的对象、产生的效力和适用的范围的不同,可以将其分为“抽象行政行为”和“具体行政行为”。抽象行政行为是指行政机关在行政管理活动中,依法制定、发布的对不特定的行政管理相对方具有法律约束力的规
范性文件。具体行政行为是指行政机关和行政机关工作人员及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行政机关委托的组织或个人在行政管理活动中,依法行使行政职权,针对特定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就特定的具体事项,作出的有关该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权利义务的单方行为。其特点正好与抽象行政行为相反,只对特定和具体事项或特定人有效,不具有普遍约束力,同时只对已经发生的行为或事件作出。抽象行政行为和具体行政行为都有可能对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构成侵害,但根据《行政诉讼法)第2条的规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只能在认为具体行政行为侵犯了自己的合法权益时,才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如果是认为抽象行政行为的规定影响、妨碍或者侵犯自己的合法权益时,则不能向人民法院起诉。C.具体行政行为不因诉讼而停止执行原则 《行政诉讼法》第44条规定:“诉讼期间,不停止具体行政行为的执行”。此与民事诉讼完全不同。其根据是,具体行政行为是行政机关代表国家依据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作出的,一旦作出即应推定其为合法,亦即行政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具有先定力。因而,即使相对方认为具体行政行为违法并向人民法院起诉,要求撤销或者改变违法具体行政行为,但在人民法院代表国家依据有关法律、法规作出生效判决之前,具体行政行为仍然被推定为合法有效,也就要求得到执行。同时,实行这一原则也有利于保证国家行政管理活动的正常进行。否则,只要相对方提起诉讼,具体行政行为便停止执行,行政机关的管理活动也就无法正常进行,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及其他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就有可能受到损害。行政诉讼法同时也考虑到在某些特殊情况下,具体行政行为应当停止执行,否则将可能造成不必要的损失。《行政诉讼法)第44条规定,在以下3种 情形下,具体行政行为要停止执行: a.被告认为需要停止执行的;b.原告申请停止执行,人民法院认为该具体行政行为的执行将会造成难 以弥补的损失,并且停止执行不损害社会公共利益,裁定停止执行的;c.法律、法规规定停止执行的。此外,在诉讼过程中,行政机关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被诉具体行政行为的,人民法院不予执行。D.不适用调解原则 不适用调解原则,是指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既不能把调解作为诉讼过程中的一个必经阶段,也不能把调解作为结案的一种方式。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之所以不能适用调解原则,其根本原因在于,法院审理行政案件是对具体行政行为的合法性进行审查。行政机关作出具体行政行为,是其行使法定职权的表现,而对于这种法定职权,行政机关不得放弃或者让步,否则即构成失职。因此,行政机关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或者是合法,或者是违法,没有第三种可能。在行政诉讼中如适用调解,会造成行政机关法定职权的性质与调解的前提之间互为矛盾。《行政诉讼法》第67条规定:“赔偿诉讼可以适用调解”。这是因为,赔偿诉讼无非涉及两个问题,一是是否造成了损害;二是损害的程度如何。相应地,法院审理这种行政侵权赔偿案件也解决两个问题,一是是否赔偿,二是赔偿的数额。而这两个问题均不涉及行政机关的法定职权,仅在于对损害事实的认定及相应的赔偿。因此,双方可以通过协商,本着互谅互让的原则,解决行政赔偿责任问题。E.变更权有限原则 司法变更权是指人民法院对被诉具体行政行为经过审理后改变该具体行政行为的权力。司法变更权涉及到司法权与行政权的关系问题。因此,各国在规定法院所享有的变更权时都极为慎重。《行政诉讼法》既考虑到最大限度地保护相对方合法权益的需要及保障司法权有效性,又考虑到法定的权力分配关系,规定“行政处罚显失公正的,可以判决变更。” 因此,人民法院的司法变更权仅限于在行政处罚显失公上的情形下才可以行使.法学作业4
填空题 1. 国家政府间的国际组织争取独立的民族解放组织 2. 国际条约国际习惯 3. 出生加入 4. 普通刑事犯罪政治犯 5. 领陆领水领空 6. 200
7. 外交解决法律解决 8. 国家主权平等互利 9. 范围系属 10. 诉讼行为
名词解释
11. 国家责任:即一个国家不仅要为其国民的生存、发展、安全、健康、幸福生活和可持续发展承担和履行责任,同时,国家作为国际社会中的一员,出于道义和社会责任,也应为全人类的安全、健康、幸福和可持续发展承担和履行责任。
12. 国籍:是指一个人属于某一个国家的国民或公民的法律资格,表明一个人同一个特定国家间的固定的法律联系,是国家行使属人管辖权和外交保护权的法律顾问依据。
13. 引渡:是指一国把在该国境内而被他国指控为犯罪或已被他国判刑的人,根据有关国家的请求移交给请求国审判或处罚的行为。
14. 大陆架:自海岸线向外延伸,海底坡度显著增大处的浅水地带。
15. 法律冲突:又称法律抵触,指对同一涉外民事法律关系,因各国民法规定不同且都有可能对它进行管辖而发生的法律适用上的冲突。
16. 司法协助:是指一国法院或其他机构根据本国缔结或参加的国际条约或互惠原则,为他国法院代为一定的诉讼行为或与诉讼有关的行为的制度。
17. 世贸组织:是一个独立于联合国的永久性国际组织,负责管理世界经济和贸易秩序,是具有法人地位的国际组织,在调解成员争端方面具有更高的权威性。
简答题
18. 国际法基本特征? 答:1)国际法的主体主要是国家。国内法的主体主要是自然人和法人;2)国际法是国家以协议的方式来制定的,国家是国际法的主要制定者。国内法是由国家立法机关依一定程序来制定的。3)国际法采取与国内法不同的强制方式。国际法主要是依靠有组织的国际强制机关加以维护,保证实施,而国内法的强制方式主要依靠国家的本身的行动。
19. 国际组织的基本特征? 答: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交往越来越频繁,国家间的相互依赖日益加深,这为国际组织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变化,体现出当代国际组织的主要特征:
1)组织机构趋于完善
19世纪的国际行政联盟,是由常设机构国际事务局负责日常工作,成员国代表会议只是在若干年内讨论一次有关条约规定的国际合作,并不负责实际工作;当代国际组织一般在常设秘书处之上设置大会、理事会这种实质性的权力机构,享有决策权。
2)组织规模庞大
19世纪的国际组织,其成员国基本上是欧美少数发达国家。当代国际组织如联合国,几乎包括了世界所有国家,各种专门组织绝大多数都拥有 100多个成员国。
3)形成国际组织网络
联合国与18个专门性的政府间机构建立了密切的、非隶属的关系,其中16个被称为联合国专门机构。联合国还给予 1/6的非政府国际组织以协商地位,并有12%的非政府国际组织与欧洲共同体有密切关系。这样,许多国际组织在业务与信息方面已有机地联合在一起,形成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国际组织网络。
4)数量猛增
第二次世界大战前的1939年,政府间国际组织只有80个,到80年代末已达4000多个;非政府国际组织为数更多,其中绝大多数是50年代以后建立的。因此有人称19世纪是国际会议的世纪,20世纪是国际组织的世纪。
20. 联合国的七项原则?
答:1)联合国系基于各会员国主权平等原则;2)各会员国应一秉善意,履行宪章义务;3)各会员国应以和平方法解决国际争端;4)各会员国在其国际关系上不得使用武力威胁或武力,或以与联合国宗旨不符之任何其他方法,侵害任何
《语言学概论》作业参考答案 篇4
一、名词解释 1.音位:最小的可以区别意义的语音单位,通常由一簇互相不区别意义的音素构成。如|A|音位里就有前A、后A、央A等几个音素。2.塞擦音:辅音的发音方式之一。其特点是发音时,两个发音部位紧靠在一起形成阻碍,在保持这个阻碍的同时,留出一个窄缝,让气流从窄缝中磨擦成声,最后除去这个阻碍。如:b‘p‘k‘就是。3.递归性:语言的递归性是指,组合结构中的某个单位,可以不断地被一个同功能的短语替换,从而使基本结构里的某个扩展为非常复杂的结构,但其作用仍然等于原始项。也即语言的整体结构与基本框架不变。语法结构的这种性质,我们称之为语言结构的递归性。语言的递归性是语言结构一种非常重要的特性。如:人打倒了|敌人/凶恶的敌人/盘踞在中国大陆的敌人/曾经盘踞在中国大陆的不可以一世的敌人/曾经盘踞在中国大陆不可一世但最终被人民打倒的敌人
4.复综语:语言类型之一。这种语言的动词内有用不同的形态表示各种复杂的语法成分。多见于美洲印第安人的语言。举例。5.自由变体:音位变体的一种类型。通常指对出现的组合条件没有硬性要求的音位变体。举例。
6.元音:音素的类型之一。即发音时气流在口腔中不受阻碍而形成的音。举例。7.语法形式:表示语法意义方式与材料。举例。
8.词干:一个词的主要部分,词汇意义的承担者。举例。9.音色:语音四要素之一,又叫音质,指声音的特色。由物体振动的不同形式所决定。举例。
10.塞音:辅音的发音方式之一。其特征发音时两个发音部位紧靠在一起,保持一段时间,然后突然除阻,爆破成声。也叫爆破音。举例。
11.共同语:随着社会政治经济集中,会以一种方言为基础形成共同语,以满足整个社会交际往来。共同语又叫天下通语、雅言。举例。
12.数:语法范畴之一。指是用一个词的不同形态表示出来的词语数的语法意义。在单数、复数、双数等。举例。
二、谈谈语言符号的特点 答:(1).语言是一种工具,即交际工具和思维工具;而思维是一种能力和过程,即人脑能动地反映客观现实的能力和过程。
(2).概念用词语表达,判断用句子表达,但概念按照逻辑规律构成的种种判断和词语按语法规则构成的啊、种种句子是有区别的。如:语言中的每个词不一定都表示一个概念,每个句子不一定都表示判断。(3).思维过程是运用概念按照逻辑规律构成种种判断,语言运用过程则是运用词语,按照句法构成各种句子。(4).语言是具有民族特点的,各民族都有自己的语言特点,世界上有许多种语言。但思维是各民族共同的,全人类具有共同的思维形式和思维规律。
三、试分析汉字跨越方言交际的特点与原因
答:汉字的特点:汉字本身与汉语的语音不发生直接联系,所以汉字是表意体系的文字。
汉字有许多形声字,形声字有表音的声旁,但这种声旁并不是某种固定的表音的符号,也不是直接标音的符号,所以汉字虽有声旁,仍然是表意体系的文字。
汉字跨方言交际的原因
汉语的居住地区幅员辽阔,方言分歧有的不能通话,汉族有悠久的文化传统,有大量用汉字记载的文献典籍。超地域、超时代的汉字既可以贯通古今,也可以联系各地区的人们的思想交流对于维护国家的统一、民族的团结,便利各地区人民的往来起着重要的作用。
四、谈谈语言分化的原因与结果
答:语言的分化有两大方面:一方面是分化出地方变体,即方言。方言的产生是与社会的半分化状态相适应的。随着社会的进一步分化,方言进一步发展,就可能形成独立的语言,即产生具有同源关系的亲属语言。另一方面是分化出社会变化。社会变化即社会方言,如行业语,阶级或阶层习惯语,隐语等。地域方言之间的区别主要表现在语音方面,同时也表现在词汇和语法方面。而社会方言的区别主要表现在词汇方面。
五、谈语言成分的借用与吸收 答:要点:借用与吸收的条件。民族之间的贸易往来,文化交流,移民杂居,战争征服等各种形态的接触,都会引起语言的接触。语言的接触,也会产生“洋泾浜”“混合语”等特殊的语言现象。主要形式有借词。借词也叫外来词,它指的是音与义都借自外语的词。
意译词是用本族语言的构词材料和规则构成新词,把外语里某个词的意义移植进来。汉语在吸收外来成分的时候,不喜欢借音,喜欢有自己的语素来构词。在这一点上,汉语和英语、日语等有很大不同,而接近于德语。
意译词里面还有一种仿译词。它的特点是,用本族语言的材料逐一翻译原词的语素,不但把它的意义,而且把神经质内部构成形式,也转植过来如“黑板blackboard,“球”footba1l等。有时候,在吸收外来外来成分的时候,为了便于理解采用音译加意译的方法。
如汉语中啤酒beer,卡车car等等。
在词的借用过程中,还可能有借出去的词再借回来的现象。一出一进之间,音义等方面都会有一些变化。汉语的“百姓”借入蒙古语后成为[paicing]意思是土房子后来变成店铺的意思汉语后来又把这个词从蒙古语中借回来叫做板生简称板。
七、谈谈语言与思维的关系 思维离不开语言,语言和思维是两种独立的现象,但形影相随,不可分离,思维必须在语言材料的基础上进行。语言是思维的工具,也是认识成果的储存。
学习语言的过程也就是认识世界的过程,思维发展的过程。
思维必能推语言,还有神经生物学的根据。
抽象的思维总得以某种物质的形式作为依托,最方便、最灵活的依托是声音,也就是有声语言。
八、试分析词义的派生及其派生意义的相互关系 答:1.词义派生的条件2.词义派生的类型3.派生义之间的关系
词义的派生有现实的基础,这就是派生义和派生它的那个意义所指的事物的某一方面特征有联系。这种联系怎么被利用来作为派生新义的线索,那与语言社会的生活环境、劳动条件、风俗习惯以及人的思维活动、语言成分之间的相互作用等等有关。因而表达同一类现实现象的词义在不同的语言中各有自己的派生历程。多义词的派生意义和它所从出的意义之间存在着内存的联系。而两者所表示的事情之间的共同特征,则建立这种联系的桥梁派生意义就是顺着这样的桥梁从本义一步一步扩散开去的。派生意义产生的途径,就是引申。引申大体上可分为隐喻和换喻两种方式。隐喻建立在两个意义所反映的现实现象的某种相似的基础上。换喻的基础是两类现实现象之间存在着某种联系。这种联系在人们的心中经常出现而固定化,因而可以用指称甲类现象的词去指称乙类现象。一个词的意义通过隐喻和换喻这些引申途径可以啬很多新的意义,使语言能够用较少的词的形式表达较多的意义。
九、试论图画文字与文字画 答:如果把图形简化,一个图形记录语言中的一个语素或词,那就产生了真正的文字。文字起源于图画,所以有人把记事的图画叫做“图画文字”。这种用于交际的图画,正是原始文字符号的前身,图形象征化的最初的、最原始的阶段是图画文字。当图形符号不是用来代表概念而是用来代表相应的词的声音时,文字史上最有意义的一步就迈出去了。用于交际的图画演变为文字符号的标志在于它与语言中的词或语素建立起固定的关系,也就是说,它在图形上比较确定,并且有了公认的音和意。
文字画是用整幅画与语言结合,成了能说的图画,在一定程度上具备了文字的性质,但是它只能图解主要的事物形象和它们的关系,而不能象真正的文字那样,作为一种符号体系来记录语言,就是说它不能把文字记录的语法关系排列出来,它只能在比较狭小的范围内发挥实际作用,离开了当时的环境。别人无法理解他的意义,因而文字画还不是真正的文字,只能说明文字是起源于文字画,是文字的前身。
十一、试谈洋泾浜的发展趋势 答:“洋泾浜”这种语言现象的产生与十七世纪以后帝国主义的殖民扩张有联系,是语言接触中的一种畸形的语言现象。它的使用范围比较狭窄,发展的前途不外两个:一是随着社会制度的改变而消亡,像我国的洋泾浜语在解放后便停止通行;一个是发展为混合语,成为某一地区人们通用的交际工具。
十二、语言的符号特点与作用 答:语言的符号的最大特点是它的音和意的结合是任意的,由社会约定俗成。语言符号中的形式和意义的结合完全由社会“约定俗成”,而不是他们之间有什么必然的、本质的联系。
语言符号的另一重要特点是它的线条性。语言符号只能一个跟着一个一次出现,在实践的线条上延绵,不能在空间的面上铺开。这种由社会“约定俗成”的符号在使用中还有一个重要的特点,就是它要象机器的零件那样能够拼装拆卸,重复使用。
语言符号不是互不相干的一盘散沙,而是有组织、有条理的系统。
十三、谈谈词的形态与形态变化 答:形态即词形变化,是指词与词组合时,由于表示语法意义的需要而发生的词形上的变化。例如英语的代词有主格和宾格的区别,第一人称单数作主语时用I,作宾格时用me,词形发生了变化,就是形态变化。
汉语属于孤立语,词很少有形态变化,少部分形容词可以重叠表示程度加强的意义,例如“高高兴兴、快快乐乐、结结巴巴”等。
例如:英语动词be的八种形态写八个句子,说明其语法意义。
a.Hewillbeateacher:表示将要发生的动作行为,动词用原形。
b.Iamateacher:现在时,单数第一人称。
c.Sheisapainter:现在时,单数第三人称。
d.Theyareworker:现在时,主语是复数。
e.Hewasateacher:过去时,主语是单数。
f.wewereworker:过去时,主语是复数。
g.Ihavebeenateacher:现在完成时,表示从过去延续到现在的行为状态。
h.Thenewspaperisbeingread:被动语态,进行时。
十四、试分析词义的类型 答:根据词所表达意义的多寡可以分为单意词(反映某一类现实现象)和多义词(反映相互有联系得几类现实现象)。
根据词义可分为同义词(声音不同而意义相同或基本相同)、反义词(现实现象中矛盾或对立的想象)。
更具发音还出现有同音词,就是发音相同而意义不同的词。
十六、谈语音演变的规律性 答:语音的变化很齐整,可以用“规律”的形式表达出来。音位是一束区别特征。有共同区别特征的音位构成一个聚合群。辅音音位的聚合一般按照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来安排。例如,语言学家推测汉语在隋唐时代的辅音音位系统大致如下:
横行的辅音音位发音部位相同,纵行的辅音音位发音方法相同(其中[tstt]三行的头三个音为塞擦音)。音位的演变以区别特征为单位,某一区别特征的变化不只涉及一个音位,而且会涉及同一聚合群中具备这一区别特征的其他音位。比方说,“清——浊”是中古汉语的一对区别特征,后来浊音这个区别特征在很多方言中消失了,影响所及,涉及全部浊音,上表中划方框的音位全部消失“① “浊音”这一区别特征的消失使原来的浊音与同部位、同方法的清音合并。清擦音没有送气与否的区别,浊擦音的来归,不发生送气的问题;清的塞音和塞擦音都有送气与不送气两种,浊音来归,从理论上说有:1.全归送气,2.全归不送气,3.仄声归送气、平声归不送气,4.平声归送气、仄声归不送气四种可能。汉语北方话选择的是第四种办法,即把原先浊音中的仄声特征同不送气特征结合起来,平声特征同送气的特征结合起来。这样,原来的浊音就发生了如下的分化:
这一演化的规律可表述为: 1.浊擦音和同部位、同方法的清音合并;
2.浊塞音和浊塞擦音在与相应的清音合并时又依声调的平仄而分为: a.平声的浊塞音、浊塞擦音和相应的送气清音合并; b.仄声的浊塞音、浊塞擦音和相应的不送气清音合并
十七、试论语言的分层装置 答:语言是一种分层装置,靠组合和替换来运转。交际所要表达的内容是无限的,所以拒子也应该是无限的。要使说话人能够随便的造出新句子,让听话的人一听就明白,语言必须是一种经济有效和灵活性的装置。这种装置的最重要的特点就是分层。
语言的底层是一套音位,一种语言的音位数目只有几十个,却能构成数目众多的组合,这位语言符号准备了形式的部分。
语言的上层是音义结合的符号和符号的序列,这一层又分为若干级。第一级是语素,意义在这里被装进了口袋,成了音义结合的最小符号。第二级是有语素构成的,第三级是由词构成的句子。词和句子都是符号的序列。
音位→语素→词→句子,这就是语言的分层装置;几十→成千→成万→无穷,这就是这个层级装置所提供的效能。
十八、试论语图中的语音四要素
答:音高、音重、音长、音质是语音的四要素。音高就是声音的高低,他决定与频率。
音重就是声音的轻重或者强弱,它取决于振幅,即振动着的空气粒子的压力。音长就是声音的长短,它取决于发音体振动的持续时间和长短。
音质的不同可以从声音的产生和音响亮发面来分析。音质的不同大体有三方面的原因:
一、发音体不一样;
二、发音方法不一样;
三、共鸣器的形状不一样。一个人发出的语音的音质决定于:
1、从肺里出来的气流通过口腔受不受到阻碍?
2、受到阻碍用什么方法克服?
3、声带振动不振动?
十九、简析语言的融合与融合的过程 答:语言的融合是随着不同的民族的接触和融合而产生的一种语言现象,指一种语言排挤和替代其他语言而成为不同民族的共同交际工具。这是不同语言统一为一种语言的基本形式。
语言融合的过程大体上先出现双重语言现象,最后导致一种语言排挤、替代另一种语言而完成语言的统一。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不是在几年中就能得出结果的一次性的突击行动。双语现象是指被融合民族的成员
二十、举例分析语言的“递归性” 答:语言的融合是随着不同的民族的接触和融合而产生的一种语言现象,指一种语言排挤和替代其他语言而成为不同民族的共同交际工具。这是不同语言统一为一种语言的基本形式。
美术概论第一次作业 篇5
美术是一个变换的概念,是一个有传统,有结构的一个系统,因时,因地,因人而可能不同。
西方油画对于边框十分重视,认为如果没有边框的的油画就像一个没有穿军装的赤裸将军,而中国画也十分重视装裱,表明中西方对于美术这门艺术的重视是一致的。中国画在存在形式上具有其独有的特色,很多著名的中国画家不仅仅在画画上面有造诣,而且在书法上也有很深的研究。中国画的创作过程随着朝代的变化而不断向前发展。不同的时期,不同的画种,流行的范围是不一样的。
西方的雕塑存在着类似的时代差异性,而中国的古代皇帝陵墓在雕塑上的风格得到了很好的延续,并不像西方随着战争的频繁而转变,而且,中国的雕塑在雕刻过程中非常强调现场感,给人以一种震撼的感觉。
剪纸不仅在美观上给予人们视觉上的享受,而且在一些特殊的地区(如窑洞)就给了人们生活上很大的便利。
随着行为艺术的观念逐渐深入到中国人民中,一些地方的人们就会通过各种各样的形式,来表达对当代社会现状的一种理念,而且引起更多人的共鸣。
图画不仅可供欣赏,而且在教育方面也有一定的作用,教育人们以什么样的规范,去做人、去做事。
油画有时是对一个历史事件的记录,有些夸张,以某一个人或一组人为中心,有所强调,有所忽视。中国画绘画的背后,一定会有一些精神的需求。欣赏中国画需要有一些联想。
中国画在作画的时候,需要一点随意感觉,需要表达胸中的遗气,并不计较所画的和真实的像不像。
美术作品的内容与形式,所见的为形式,表现出来的含义就是内容。需要去分析它才能得到作品的内容。
值大部分中国画里,线条往往是可以单独欣赏的对象,多数线条是描述性的。从线条的本身,可以判断画家技巧的高低。
概论第一次作业答案 篇6
[记分作业]计分作业1
1.最容易处理的管理环境是()(单选题)A.简单—静态环境 B.简单—动态环境 C.复杂—动态环境 D.复杂—静态环境
第1题你选择了 A.正确答案 A.结果 √
2.对各层次的管理人员都具有同等重要意义的管理技能是()(单选题)A.概念技能 B.人际技能 C.技术技能 D.诊断技能
第2题你选择了 B.正确答案 B.结果 √
3.复杂人的假设对应了哪种管理理论()(单选题)A.科学管理理论 B.权变管理理论 C.系统管理理论 D.行为科学管理理论
第3题你选择了 B.正确答案 B.结果 √
4.麦格雷戈的Y理论指的是()(单选题)A.理性-经济人 B.社会人 C.复杂人 D.自我实现的人
第4题你选择了 D.正确答案 D.结果 √
5.人们在组织活动中由于兴趣、情感等因素而自发产生的团体被称之为()(单选题)A.正式组织 B.正规组织 C.非正式组织 D.非正规组织
第5题你选择了 C.正确答案 C.结果 √
6.消费者权益保护协会的性质属于()(单选题)A.正式组织 B.非正式组织 C.行业协会 D.团队
第6题你选择了 A.正确答案 A.结果 √
7.20世纪初,泰罗()一书的发表,是管理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的标志。(单选题)A.《工业管理与一般管理》 B.《科学管理原理》 C.《社会组织与经济组织理论》 D.《心理学与工业效率》
第7题你选择了 B.正确答案 B.结果 √
8.梅奥等人通过霍桑试验得出结论:人们的生产效率不仅受到物理的、生理的因素的影响,而且还受到社会环境、社会心理因素的影响。由此创立了()学说。(单选题)A.科学管理 B.人文关系 C.社会关系 D.人际关系
第8题你选择了 D.正确答案 D.结果 √
9.()引起管理界的轰动,从此建立学习型组织、进行修炼成为管理理论与实践的热点。(单选题)A.迈克尔•海默的《企业再造工程》 B.孔茨的《管理学》 C.德鲁克的《管理的实践》 D.彼得•圣吉的《第五项修炼—学习型组织与实务》
第9题你选择了 D.正确答案 D.结果 √
10.()主张通过研究分析成功的或失败的案例来对管理问题进行剖析,从中提炼出某些一般性的管理结论或原理来指导日常工作。(单选题)A.经验学派 B.系统管理学派 C.管理过程学派 D.决策理论学派
第10题你选择了 A.正确答案 A.结果 √
11.()从组织的整体出发来阐明管理的本质,它认为组织是由一个相互联系的若干要素组成、为环境所影响并反过来影响环境的开放的社会技术系统。(单选题)A.经验学派 B.社会系统学派 C.管理过程学派 D.决策理论学派
第11题你选择了 B.正确答案 B.结果 √
12.()认为:管理就是决策。(单选题)A.经验学派 B.系统管理学派 C.管理过程学派 D.决策理论学派
第12题你选择了 D.正确答案 D.结果 √
13.()强调随机应变,试图通过“权宜应变”融各学派学说于一体。(单选题)A.经验学派 B.权变理论学派 C.管理过程学派 D.决策理论学派
第13题你选择了 B.正确答案 B.结果 √
14.各种可行方案的条件大部分是已知的,结果有多个,且每个结果发生的概率是已知的一种决策是()(单选题)A.确定型决策 B.非确定型决策 C.风险型决策 D.无法确定
第14题你选择了 C.正确答案 C.结果 √
15.决策过程中最为重要也是最为困难的环节是()(单选题)A.识别问题 B.确定决策目标 C.选择满意方案 D.实施方案
第15题你选择了 A.正确答案 A.结果 √
16.西蒙决策模型提出了()(单选题)A.有限理性条件下的令人满意准则 B.完全理性条件下的令人满意准则 C.有限理性条件下的最优准则 D.完全理性条件下的最优准则 第16题你选择了 A.正确答案 A.结果 √
17.事关企业兴衰存亡的带有长远性与全局性的决策,如企业方针、企业目标、技术投资、机构改革等都属于()(单选题)A.战略决策 B.战术决策 C.程序性决策 D.无法确定
第17题你选择了 A.正确答案 A.结果 √
18.那些经常重复发生的,并可以按照已有的程序、规定的方法和确认的标准来处理的决策事件称为()(单选题)A.战略决策 B.非程序性决策 C.程序性决策 D.无法确定
第18题你选择了 C.正确答案 C.结果 √
19.当各种可行方案的条件都是已知的,并能较准确地预测它们各自的后果,且易于分析、比较和抉择,这种决策类型属于()(单选题)A.确定型决策 B.不确定型决策 C.风险型决策 D.非程序型决策
第19题你选择了 A.正确答案 A.结果 √
20.下面哪种方法具有“匿名性”的特点()(单选题)A.德尔菲法 B.哥顿法 C.头脑风暴法 D.群众评议法
第20题你选择了 A.正确答案 A.结果 √
21.目标具有以下特征()(多选题)A.多样性 B.层次性 C.动态性 D.激励性 E.唯一性
第21题你选择了 A,B,C,D.正确答案 A,B,C,D.结果 √
22.按决策的重要程度不同,可以将决策分为()(多选题)A.战略决策 B.战术决策 C.业务决策 D.程序性决策 E.非程序性决策
第22题你选择了 A,B,C.正确答案 A,B,C.结果 √
23.按决策的重复程度不同,可以将决策分为()(多选题)A.确定型决策 B.风险型决策 C.非确定型决策 D.程序性决策 E.非程序性决策
第23题你选择了 D,E.正确答案 D,E.结果 √
24.战略计划具有的特点()(多选题)A.长期性 B.全局性 C.指导性 D.可操作性 E.详尽性
第24题你选择了 A,B,C.正确答案 A,B,C.结果 √
25.战术计划具有的特点()(多选题)A.具体性 B.全局性 C.指导性 D.可操作性 E.详尽性
第25题你选择了 A,D,E.正确答案 A,D,E.结果 √
26.决策具有的一般特点有()(多选题)A.目标性 B.选择性 C.科学性 D.可行性 E.过程性
第26题你选择了 A,B,C,D,E.正确答案 A,B,C,D,E.结果 √
27.下列属于部门计划的是()(多选题)A.企业年度的生产经营计划 B.企业销售部门的年度销售计划 C.生产车间的生产计划 D.业某新产品的研发计划 E.企业预算
第27题你选择了 B,C.正确答案 B,C.结果 √
28.集体决策的优点是()(多选题)A.有助于集思广益 B.增强了决策的合理性 C.提高了对决策方案的接受性 D.集体成员分担了责任 E.花费更多的时间
第28题你选择了 A,B,C.正确答案 A,B,C.结果 √
29.对管理者来说,“不紧急但重要”的活动是()(多选题)A.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B.人员培训 C.制定防范措施 D.部门会议 E.接待不速之客
第29题你选择了 A,B,C.正确答案 A,B,C.结果 √
30.下列活动,对组织管理者“既重要又紧急”的活动是()(多选题)A.客户投诉 B.即将到期的任务 C.财务危机 D.部门例会 E.建立人际关系
第30题你选择了 A,B,C.正确答案 A,B,C.结果 √
31.目标管理的特征是()(多选题)A.目标管理是一种系统管理 B.目标管理是一种参与管理 C.目标管理是一种结果管理 D.目标管理是一种分权管理 E.目标管理是一种过程管理
第31题你选择了 A,B,C,D.正确答案 A,B,C,D.结果 √
32.组织文化的功能包括()(多选题)A.导向功能 B.约束功能 C.凝聚功能 D.激励功能 E.辐射功能
第32题你选择了 A,B,C,D,E.正确答案 A,B,C,D,E.结果 √
33.彼得•圣吉提出的组织学习的方法包括()(多选题)A.自我超越 B.改善心智模式 C.建立共同愿景 D.团队学习E.系统思考
第33题你选择了 A,B,C,D,E.正确答案 A,B,C,D,E.结果 √
34.西方古典管理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有()。(多选题)A.梅奥 B.斯密 C.泰罗 D.法约尔 E.韦伯
第34题你选择了 C,D,E.正确答案 C,D,E.结果 √
35.管理发展的总体趋势表现在()(多选题)A.管理理念的人本化 B.管理手段的柔性化 C.管理运作的虚拟化 D.管理手段的多样化 E.管理理念的科学化
第35题你选择了 A,B,C.正确答案 A,B,C.结果 √
36.下列属于组织文化精神层面的有()(多选题)A.组织经营哲学 B.组织精神 C.组织风气 D.道德规范 E.责任制度
第36题你选择了 A,B,C,D.正确答案 A,B,C,D.结果 √
37.管理技能是对管理能力的概括和总结,具体来说包括()(多选题)A.技术技能 B.人际技能 C.概念技能 D.决策技能 E.分析技能
第37题你选择了 A,B,C.正确答案 A,B,C.结果 √
38.下列选项属于典型的无形资源的有()(多选题)A.信息资源 B.关系资源 C.权力资源 D.物质资源 E.金融资源
第38题你选择了 A,B,C.正确答案 A,B,C.结果 √
39.组织资源的特性()(多选题)A.有限性 B.无限性 C.可控性 D.不可控性 E.客观性
第39题你选择了 A,C,E.正确答案 A,C,E.结果 √
40.下列属于公共组织的是()(多选题)A.政府 B.学校 C.研究机构 D.社区服务机构 E.消费者协会
第40题你选择了 A,B,C,D,E.正确答案 A,B,C,D,E.结果 √
41.管理主体就是管理者。(是非题)A.正确 B.错误 第41题你选择了 B.正确答案 B.结果 √ 题目解析:管理主体包括管理者与管理机构.42.管理活动只是管理者的工作。(是非题)A.正确 B.错误
第42题你选择了 B.正确答案 B.结果 √
题目解析:组织的每一个人员实际上都在从事一定的管理工作,他们都具有特定的管理对象。管理实施需要全员的参与。在这个意义上,在这个特定的范围中,每个人都是他本职工作岗位和领域中的管理主体。
43.管理者理想的知识结构应该是“T”型的。(是非题)A.正确 B.错误
第43题你选择了 B.正确答案 B.结果 √
题目解析:管理者理想的知识结构应该是动态的“T”型结构。
44.管理学是研究公共组织对社会公共事务管理的一门学科。(是非题)A.正确 B.错误
第44题你选择了 B.正确答案 B.结果 √
题目解析:管理学是研究组织管理普遍原理和一般方法的科学。
45.与高层管理者相比,中层管理者必须具备的是执行能力。(是非题)A.正确 B.错误
第45题你选择了 A.正确答案 A.结果 √
46.组织文化的隐性内容是组织文化的根本,在建设组织文化时,要以隐性内容作为根本点和出发点。(是非题)A.正确 B.错误
第46题你选择了 A.正确答案 A.结果 √
47.目标管理是一种结果式管理。(是非题)A.正确 B.错误
第47题你选择了 A.正确答案 A.结果 √
48.目标管理的方式是建立在X理论基础上的。(是非题)A.正确 B.错误
第48题你选择了 B.正确答案 B.结果 √
题目解析:目标管理的方式是建立在Y理论基础上的。
49.目标管理认为,有力的领导控制是实现目标动态控制的关键。(是非题)A.正确 B.错误
第49题你选择了 B.正确答案 B.结果 √
题目解析:目标管理认为,积极的自我控制和有力的领导控制相结合是实现目标动态控制的关键。
50.时间管理的重点在于如何利用好自由时间。(是非题)A.正确 B.错误
第50题你选择了 A.正确答案 A.结果 √
[记分作业]计分作业2
1.领导生命周期理论认为,当下级的平均成熟程度处于不成熟阶段时,最有效的领导方式是()(单选题)A.命令型 B.说服型 C.参与型 D.授权型
第1题你选择了 A.正确答案 A.结果 √
2.在管理方格图中,9.1型的领导风格是()(单选题)A.贫乏型 B.团队型 C.乡村俱乐部型 D.任务型
第2题你选择了 D.正确答案 D.结果 √
3.勒温认为,把权力定位于领导者个人手中的领导者,其领导作风是()(单选题)A.专制作风 B.民主作风 C.放任自流作风 D.仁慈作风
第3题你选择了 A.正确答案 A.结果 √
4.为发泄、释放自身的紧张情绪而与其它方发生的冲突是一种()(单选题)A.非现实性冲突 B.现实性冲突 C.建设性冲突 D.破坏性冲突
第4题你选择了 A.正确答案 A.结果 √
5.由冲突双方的共同上级来裁决,这种处理冲突的方法是()(单选题)A.第三者裁判 B.拖延 C.和平共处 D.教育
第5题你选择了 A.正确答案 A.结果 √
6.在领导行为方格图中,任务型的领导是()(单选题)A.1.1型 B.1.9型 C.9.9型 D.9.1型
第6题你选择了 D.正确答案 D.结果 √
7.达到一定的工作成绩后获取适当报偿的可能性是()(单选题)A.第一类期望 B.第二类期望 C.效价 D.激励程度
第7题你选择了 B.正确答案 B.结果 √
8.理想的权力模式是()(单选题)A.法定权、奖赏权和惩罚权权构成权力的一级组合,专长权和感召权构成权力的二级组合 B.法定权、奖赏权和惩罚权的组合 C.法定权、专长权和感召权构成权力的一级组合,奖赏权和惩罚权作为二级权力组合 D.专长权和感召权构成权力的一级组合,法定权、奖赏权和惩罚权构成权力的二级组合第8题你选择了 C.正确答案 C.结果 √
9.在“管理系统理论”中,领导者对下属有较高的信任度,以允许下属参与管理的方式来激励他们,并注意倾听下属的意见,重大决策有领导者作出,具体事项则由下属安排或协商解决。这类领导方式被称为()(单选题)A.极端专制独裁型 B.仁慈的专制型 C.民主协商型 D.民主参与式型
第9题你选择了 C.正确答案 C.结果 √
10.在“管理系统理论”中,主管领导对下属完全信任,凡事听取下属意见并酌情采用,鼓励下属参与组织目标的制定和评价工作,鼓励下属就其职责范围内的事项作出决定或共同作出决定。这类领导方式被称为()(单选题)A.极端专制独裁型 B.仁慈的专制型 C.民主协商型 D.民主参与式型
第10题你选择了 D.正确答案 D.结果 √
11.在一系列的领导理论中,()是一种随机制宜理论,它强调领导无固定模式,领导效果因领导者、被领导者和工作环境的不同而不同。(单选题)A.管理方格理论 B.管理系统理论 C.领导权变理论 D.领导特质理论
第11题你选择了 C.正确答案 C.结果 √
12.如果你的老板为了留住你这样的人才,给你增加工资、提高待遇、改善工作环境,你认为这样就能挽留住你吗?从本质上讲,这是赫兹伯格双因素理论中的哪种激励因素()(单选题)A.激励因素 B.保健因素 C.健康因素 D.心理因素
第12题你选择了 B.正确答案 B.结果 √
13.当某个员工的消极行为产生后,管理者采取适当的惩罚手段与措施来减少或消除这种行为,清除其不良影响和负面作用,依据“强化理论”的分类,这种做法便是()(单选题)A.正强化 B.负强化 C.惩罚 D.自然消退
第13题你选择了 C.正确答案 C.结果 √
14.按照管理职能在管理活动过程中的顺序来排列,管理职能可以排列成()(单选题)A.A、计划_组织_领导_控制 B.B、组织_计划_领导_控制 C.C、计划_领导_组织_控制 D.D、领导_计划_组织_控制
第14题你选择了 A.正确答案 A.结果 √
15.企业根据在生产过程中的几个关键点对产品生产的情况进行抽查,发现产品质量出现异常就立即采取措施进行纠正,以保证产品符合质量要求,这种控制类型属于()(单选题)A.A、同期控制 B.B、反馈控制 C.C、前馈控制 D.D、人员控制
第15题你选择了 A.正确答案 A.结果 √
16.最主要也是最传统的一种控制方式是()(单选题)A.A、前馈控制 B.B、反馈控制 C.C、同期控制 D.D、间接控制
第16题你选择了 B.正确答案 B.结果 √
17.事业部制的主要特点()(单选题)A.实行多种经营、分散经营风险 B.实行分权化管理 C.增加管理幅度 D.增加管理层次
第17题你选择了 B.正确答案 B.结果 √ 18.要根据组织业务的发展和环境变化的要求,适时增设或撤并一些部门,这表明部门划分必须体现哪项原则()(单选题)A.综合设置 B.明确职责 C.整体协调 D.保持弹性
第18题你选择了 D.正确答案 D.结果 √
19.人员配备的核心是()(单选题)A.人员需求预测 B.人员招聘 C.保持人员配备的动态平衡 D.人员培训和考评
第19题你选择了 B.正确答案 B.结果 √
20.让管理人员依次分别担任同一层次不同职务或不同层次相应职务的培训方法是()(单选题)A.临时职务 B.角色扮演 C.职务轮换 D.委以助手职务
第20题你选择了 C.正确答案 C.结果 √
21.为了保证人员考评的科学性和准确性,考评工作必须遵循下列原则()(多选题)A.客观性 B.可行性 C.适当性 D.反馈性 E.民主性
第21题你选择了 A,B,C,D,E.正确答案 A,B,C,D,E.结果 √
22.人员需求预测主要包括的工作是()(多选题)A.预测现有的人员需求 B.预测未来人力资源需求 C.预测未来的人员流失量 D.保持人员配备的动态平衡 E.人员的考评和培训
第22题你选择了 A,B,C.正确答案 A,B,C.结果 √
23.下列描述正确的是()(多选题)A.管理层次受管理幅度和组织规模影响 B.在管理幅度既定的情况下,管理层次与组织规模成正比 C.在组织规模既定的情况下,管理幅度越大,管理层次越少 D.在组织规模既定的情况下,管理幅度越大,管理层次越多 E.在组织规模既定的情况下,管理幅度减少,管理层次增加
第23题你选择了 A,B,C,E.正确答案 A,B,C,E.结果 √
24.非职务性权力主要表现为()(多选题)A.专长权 B.感召权 C.强制权 D.奖赏权 E.法定权
第24题你选择了 A,B.正确答案 A,B.结果 √
25.根据不同管理部门或人员在实现组织目标过程中的作用进行区分,可以将职权分为()(多选题)A.曲线职权 B.职能职权 C.直线职权 D.参谋职权 E.非职权
第25题你选择了 B,C,D.正确答案 B,C,D.结果 √
26.公平理论认为,人们在心理或行为上将会采取哪些措施来减少不公平感()(多选题)A.A、改变比较或参照的对象 B.B、曲解自己或别人的所得与付出 C.C、采取一定的行动,实际改变自己的所得与付出 D.D、给比较对象施加影响以改变其实际的所得与付出 E.E、摆脱目前的分配关系
第26题你选择了 A,B,C,D,E.正确答案 A,B,C,D,E.结果 √
27.双向沟通的优点()(多选题)A.A、信息有反馈 B.B、准确性较高 C.C、受者参与感强 D.D、对传者的压力和要求高 E.E、有助于传受双方的意见沟通和建立双方的感情
第27题你选择了 A,B,C,E.正确答案 A,B,C,E.结果 √
28.在马斯洛的需要层次中,属于低层次需要的有()(多选题)A.A、生理需要 B.B、安全需要 C.C、社交需要 D.D、尊重需要 E.E、自我实现的需要
第28题你选择了 A,B.正确答案 A,B.结果 √ 29.下列关于冲突管理的表述,正确的是()(多选题)A.A、由组织外部环境突变导致的冲突是难以避免和控制的 B.B、以争夺组织内部资源为目的的部门冲突难以避免,但可以控制 C.C、组织内部因技术分工而产生部门之间的职能成见所引发的矛盾冲突是难以避免,但可以不予控制的 D.D、由组织管理人员认知上的差异引发的冲突以及相互之间情感上的冲突,不必控制 E.E、组织内部的现实性冲突是控制的主要目标
第29题你选择了 A,B,C,D,E.正确答案 A,B,C,D,E.结果 √
30.受挫后的建设性行为主要有()(多选题)A.A、升华 B.B、坚持 C.C、替代 D.D、补偿 E.E、折中
第30题你选择了 A,B,C,D.正确答案 A,B,C,D.结果 √
31.“父母自我状态”的个性特征是()(多选题)A.A、权威 B.B、优越感 C.C、客观 D.D、理智 E.E、任性
第31题你选择了 A,B.正确答案 A,B.结果 √
32.“成人自我状态”的个性特征()(多选题)A.A、客观 B.B、权威 C.C、理智 D.D、服从 E.E、任性
第32题你选择了 A,C.正确答案 A,C.结果 √
33.按照控制的时点不同,控制可以分为()(多选题)A.A、质量控制 B.B、作业控制 C.C、前馈控制 D.D、同期控制 E.E、反馈控制
第33题你选择了 C,D,E.正确答案 C,D,E.结果 √
34.根据控制的方式不同,控制可以分为()(多选题)A.A、集中控制 B.B、分散控制 C.C、分层控制 D.D、直接控制 E.E、间接控制
第34题你选择了 A,B,C.正确答案 A,B,C.结果 √
35.同期控制的有效条件是()(多选题)A.A、基层管理人员的素质 B.B、充分的授权 C.C、逐级控制 D.D、管理人员应该倾听下属人员的意见 E.E、对系统将来运行的情况是可以准确预测的
第35题你选择了 A,B,C,D.正确答案 A,B,C,D.结果 √
36.反馈控制应该避免哪些情况()(多选题)A.A、避免反馈失真 B.B、避免反馈滞后 C.C、避免矫枉过正 D.D、避免下级人员的参与 E.E、避免授权
第36题你选择了 A,B,C.正确答案 A,B,C.结果 √
37.分散控制的优点主要表现在()(多选题)A.A、对信息存储和处理那里的要求相对较低,易于实现 B.B、反馈环节少,反应快、时滞短、控制效率高、应变能力强 C.C、即使个别控制环节出现问题,也不会导致整个系统的混乱 D.D、各分散系统的相互协调困难 E.E、难以保证各分散系统的目标与组织总目标的一致性,严重的甚至会导致失控
第37题你选择了 A,B,C.正确答案 A,B,C.结果 √
38.领导双维理论包括()(多选题)A.领导行为四分图理论 B.领导行为方格图理论 C.连续统一体理论 D.勒温理论 E.领导生命周期理论
第38题你选择了 A,B.正确答案 A,B.结果 √
39.马斯洛认为,就一般人而言,具有下列基本需要()(多选题)A.生理需要 B.安全的需要 C.社交需要 D.尊重需要 E.自我实现的需要
第39题你选择了 A,B,C,D,E.正确答案 A,B,C,D,E.结果 √
40.根据沟通中传受双方的相互作用分,沟通可以分为()(多选题)A.书面沟通 B.口头沟通 C.非语言沟通 D.单向沟通 E.双向沟通
第40题你选择了 D,E.正确答案 D,E.结果 √
41.一般来说,为了达到组织活动的有效性,应尽量增加管理层次。(是非题)A.正确 B.错误
第41题你选择了 B.正确答案 B.结果 √
题目解析:一般来说,为了达到组织活动的有效性,应尽量减少管理层次。
42.高层主管的管理幅度应较大些,基层主管的管理幅度可适当减少些。(是非题)A.正确 B.错误
第42题你选择了 B.正确答案 B.结果 √
题目解析:高层主管的管理幅度应较小些,基层主管的管理幅度可适当扩大些。
43.组织规模越大,标准操作化程序和制度就越健全。(是非题)A.正确 B.错误
第43题你选择了 A.正确答案 A.结果 √
44.采用外部来源选聘管理人员,有利于鼓舞士气,调动组织成员的积极性。(是非题)A.正确 B.错误
第44题你选择了 B.正确答案 B.结果 √
题目解析:采用内部来源选聘管理人员,有利于鼓舞士气,调动组织成员的积极性。
45.奖惩并用意味着奖惩并重。(是非题)A.正确 B.错误
第45题你选择了 B.正确答案 B.结果 √ 题目解析:以奖励为主。
46.任何权力都有一个相对的边际范围,它的有效性都只能表现在一定的范围之内。(是非题)A.正确 B.错误
第46题你选择了 A.正确答案 A.结果 √ 47.自我实现的需要就是最大限度地发挥个人潜力并获得成就的需要,这种需要往往是通过成就感来获得满足的。(是非题)A.正确 B.错误
第47题你选择了 B.正确答案 B.结果 √
题目解析:自我实现的需要就是最大限度地发挥个人潜力并获得成就的需要,这种需要往往是通过胜任感和成就感来获得满足的。
48.控制本身并不是目的,而是保证目标实现的一个手段。(是非题)A.正确 B.错误
第48题你选择了 A.正确答案 A.结果 √
49.控制职能贯穿于组织管理的全过程。(是非题)A.正确 B.错误
第49题你选择了 A.正确答案 A.结果 √
50.反馈控制就是通过对系统运行过程中的情况进行监督和调整来实现控制。(是非题)A.正确 B.错误
第50题你选择了 B.正确答案 B.结果 √
【概论第一次作业答案】推荐阅读:
法学概论平时作业答案07-25
第一章 战略管理概论考点总结08-15
东北师范大学2018年春季《政治学概论》离线作业答案08-09
第一次作业题目及答案07-29
《预算会计》第一次作业答案10-15
概论实践作业08-20
刑事诉讼法》第一次作业答案要点06-05
比较教育第一次网上作业参考答案08-26
广告语言概论作业10-19
自然辩证法概论作业0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