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食品中毒的心得体会

2024-07-09

防食品中毒的心得体会(共11篇)

防食品中毒的心得体会 篇1

对个别爱出汗的幼儿,可适情为其背部垫一毛巾。

6、严格晨午检制度。

晨检中除常规内容外,还应关注幼儿头面部及躯干是否起痘,有无痒、痛感。

发现可疑患儿时,要对患儿采取及时隔离、送诊、居家休息的措施,同时班内做好即时消毒,对患儿所用的物品要立即进行消毒处理。

各班教师应在教室门口进行晨间接待,与家长做好交接。

晚来幼儿亦应由教师迎出接待,家长门外止步。

7、做好家长工作。

传染病高发时节,与家长做好沟通,尽可能不带孩子去人多的公共场所,特别是体弱儿,尤其要注意。

另外对有出疹子、发热幼儿应尽早明确诊断,及时进行治疗,并在家休养,排除传染性方可送幼儿入园。

对园内的防病措施,涉及到需要家长配合的(如家长教室外止步规定),应及时告知家长。

以预防为主,早发现早隔离的措施,希望可以给孩子们创造一个安全的生活环境。

201月28日 预防幼儿反复感冒培训心得体会 托A班 张娟娟 一到了冬天班里就有很多孩子发烧感冒,不停地流鼻涕、咳嗽。

孩子难受,家长难受,我们老师的心里也不好受。

这次培训讲了反复感冒的原因,比如:缺乏锻炼,孩子平时很少参加户外活动,而缺乏必要锻炼的儿童,身体状况往往比较差。

缺乏营养,缺钙的儿童很容易感冒,因为这类孩子体内蛋白质不足,所以形成的抗体也少。

空气污染、干湿不适,如果家中有人吸烟,儿童所受的危害往往最大。

室内空气不流通,易导致病菌积存,引发感冒。

冬季取暖后室内干燥也对孩子的健。

防食品中毒的心得体会 篇2

肉毒杆菌的特性

肉毒杆菌是一种厌氧菌, 即有氧气无法生长的杆菌, 能产生孢子, 菌体不耐热, 但孢子耐热, 且产生毒素, 麻痹神经。肉毒杆菌食物中毒 (clostridium botulinum food poisoning) , 亦称肉毒中毒 (botulism) , 是因进食含有肉毒杆菌外毒素的食物而引起的中毒性疾病。肉毒杆菌中毒是一种由肉毒杆菌产生的毒素所引起的神经严重麻痹病症。

肉毒杆菌中毒的症状与诊断

肉毒杆菌中毒的症状

依美国疾病管制中心定义, 二人或二人以上摄取相同食物而发生相似症状, 并且自可疑的食余检体及患者粪便、呕吐物、血液等人体检体, 或者其他有关环境检体〈如空气、水、土壤等〉中分离出相同类型的致病原为生物、毒物或有毒化学物质, 则称食物中毒。症状以消化系统及神经系统障碍为主, 症状由恶心、呕吐、腹泻等消化道症状, 再转为视力模糊、咽吞困难等神经症状, 如呕吐、腹泻、腹痛等最常见;但如因摄取肉毒杆菌或急性化学中毒而引起死亡时, 即使只有一人也是一件食物中毒事件。严重时四肢麻痹、呼吸困难, 死亡率很高, 目前有抗毒素治疗, 已有效降低死亡率, 肉毒杆菌中毒的潜伏期约12-36小时, 发病期3-7天。

肉毒杆菌中毒的诊断

(1) 从临床病史和症状来分析, 借着肉眼或显微镜作粪便初步的检查。

(2) 微生物检查-粪便培养及抗生素敏感试验, 肛门拭子的检查, 乙状结肠镜或大肠镜的检查和切片。

(3) 利用生化血清或进一步的实验室检查, 法定传染病要送疾病管制局。

(4) 评估病人脱水和电解质平衡状态。

肉毒杆菌中毒与一般肠胃炎区分

肉毒杆菌感染易导致集体中毒, 故其症状来势凶, 常见的症状有:恶心、呕吐、腹泻、腹痛、发冷、发烧、腹部绞痛、甚至脱水、休克死亡, 故应尽速送医检查治疗。肠胃炎可能因过敏、乳制品、感冒病毒或毒性不强的细菌感染所致, 可以是单一个人, 亦可小规模流行。症状较轻、可不经治疗而自然痊愈, 如需送医亦无死亡之虑。

肉毒杆菌中毒风险较高的食品

由于肉毒杆菌只能在没有氧气及低酸性的食物生长, 因此, 凡食品属低酸性且无空气, 即有可能使之生长, 产生致命的毒素。一般而言, 低酸性的食品有肉类、豆类、蛋类等。没有空气的包装食品有:罐头及真空包装食品。此外, 香肠的中心及腌渍食品的底层亦偏属没有空气的状态。举例如下:一是低酸性罐头, 例如:肉酱罐头、鱼类罐头、花生罐头等。二是香肠, 例如:自制香肠、标榜未加亚硝酸盐的香肠与火腿等。三是真空包装食品, 例如:真空包装素肉、豆干、素肚、素火腿等。四是腌渍食品, 例如:自制腌肉、自制酱菜等。

避免肉毒杆菌中毒的措施

与化学污染物不一样, 微生物污染是不均匀分布的, 而且肉毒杆菌是厌氧菌, 它的生存需要特定的条件, 有氧甚至少量有氧环境都不利于其生存。食品企业在通风、低温、有氧环境下储存食品原料, 加工过程采用恰当的高温处理工艺, 是可以有效控制肉毒杆菌污染的。罐头食品如有膨罐情形, 一定不可食用;开罐后如发觉有异味时, 不要勉强食用, 以确保安全。尽量不要自行腌渍食品, 如仍要自制, 食用前, 应将食物煮沸至少3分钟且要充分搅拌, 最好以100℃加热10分钟以上。选购罐头、真空包装等食品时, 应选择信誉良好之商家, 并依标示妥善储存, 切勿购买来路不明且未完整标示之食品。真空包装食品通常没有经过高温高压杀菌, 因此一定要购买具冷藏销售及保存的食品, 购买后亦应尽速放入冰箱冷藏, 最好食用前, 应先煮沸 (100℃加热10分钟以上) 才安全。一岁以下的婴儿应避免喂食蜂蜜, 因为小婴儿的免疫系统及肠道菌丛尚未发展健全, 肉毒杆菌孢子即有可能于肠道中生长, 产生毒素而造成中毒。自制蔬菜腌渍类食品时应注意事项有蔬菜原料应充分清洗干净, 以减少肉毒杆菌孢子数量。可加酸处理或使腌渍产品发酵完全, 以产酸降低p H值。制作过程中要时常翻搅, 以避免形成厌氧状态。肉毒杆菌毒素不耐热, 腌渍类食品亦可加热后再食用, 以破坏肉毒杆菌毒素, 避免中毒。真空包装食品业者应注意真空包装食品过程中将空气全部抽出。一般好氧性菌无法生长, 例如:霉菌、大肠杆菌等。所以, 一般食品业者会误以为真空包装食品可以在室温下储存, 且不会发霉或腐败, 此为错误的观念。

肉毒杆菌中毒采取的措施

肉毒杆菌食物中毒时处理方法

一是当发生疑似肉毒杆菌食物中毒之时, 不再吃任何东西, 先别急着止泻有便就去厕所, 以便出清有毒存货。并保留患者之食余食物、呕吐物、排泄物, 留存于冰箱 (冷藏, 不可冷冻) 内, 以供卫生单位检验之用。二是先别使用任何药品、水分或食物, 以免增加肠胃负担。若腹痛又干呕不止, 可以轻轻按摩胃区, 或以手指扣喉催吐, 使内容物排空, 同时增加肠胃蠕动, 以方便排泄。四是是尽速送医, 打点滴、补充盐水、以防虚脱休克, 亦可经大便检查, 找出原因, 对症下药。

催吐的方法

先给患者喝下大量的开水, 以手指或汤匙压迫喉咙底部, 呕吐时并应使患者脸部朝下, 头部压低, 以免呕吐物阻塞呼吸道。

食物中毒的饮食

建议前一、两天内, 饮食应以清淡为主, 如稀饭、白吐司, 或少油的鱼汤, 避免容易刺激肠胃的食品。此时应补充因上吐下泻所流失的电解质及水分, 如钾、钠及葡萄糖, 可以考虑市售的口服电解液;至于运动饮料因为糖分较高且电解质浓度不足, 所以不建议使用。若已持续4小时以上没有呕吐或腹泻症状, 可以考虑进食, 进食前, 先喝两口开水, 并观察半小时以上, 若未再引发呕吐或腹泻, 即可恢复进食。

总之, 出去旅游最重要的是要有预防病从口入的观念, 勤洗手, 注意饮食卫生。夜市小吃或是摊贩卖的食物, 常因冷冻不良或是经烹调后置放太久, 而引起细菌滋生, 也要小心选购。尽量不要生吃食物, 尤其是海鲜类。购买食品要注意外表是否完整、可靠厂商出品、制造日期以及使用期限。避免细菌繁殖, 食物应趁新鲜赶快食用。有关部门要注重污水和排泄物的处理, 提升卫生教育和环境卫生的质量。

肉毒杆菌:

肉毒杆菌是一种生长在缺氧环境下的细菌, 在罐头食品及密封腌渍食物中具有极强的生存能力, 是毒性最强的细菌之一。肉毒杆菌是一种致命病菌, 在繁殖过程中分泌肉毒毒素, 该种毒素是目前已知的最剧毒物, 可抑制胆碱能神经末梢释放乙酰胆碱, 导致肌肉松弛型麻痹。军队常常将这种毒素用于生化武器。人们食入和吸收这种毒素后, 神经系统将遭到破坏, 出现眼睑下垂、复视、斜视、吞咽困难、头晕、呼吸困难和肌肉乏力等症状, 严重者可因呼吸麻痹而死亡。

科学家和美容学家正是看中了肉毒杆菌毒素能使肌肉暂时麻痹这一功效。医学界原先将该毒素用于治疗面部痉挛和其他肌肉运动紊乱症, 用它来麻痹肌肉神经, 以此达到停止肌肉痉挛的目的。可在治疗过程中, 医生们发现它在消除皱纹方面有着异乎寻常的功能, 其效果远远超过其他任何一种化妆品或整容术。因此, 利用肉毒杆菌毒素消除皱纹的整容手术应运而生, 并因疗效显著而在很短的时间内就风靡整个美国。

防煤气中毒心得体会 篇3

每一个家庭的生活都离不开煤气,但也因为煤气,许多人而丧失生命。

什么是煤气中毒呢?煤气中毒通常指的是一氧化碳中毒,一氧化碳是一种无色、无味、无刺激性的气体,比空气轻,易于燃烧,燃烧时为蓝色火焰。

空气中的一氧化碳含量超过每立方米30毫克,就可使人中毒。

现在我给大家讲几个预防煤气中毒的办法:不要在密闭的屋子里使用煤炉、做饭,不然会由于不通风,而导致中毒。

中毒者会表现头痛、全身无力,呕吐等状况;严重者要及时送让医院抢救。

如果医护人员还没到,你应该立即打开窗户,把患者放到空气新鲜的地方;患者如果病情较重,昏迷不醒的话,你应该松解病人的衣扣,保持呼吸畅通。

防煤气中毒应急预案 篇4

为了建立健全校园突发煤气中毒安全事故应急救援体系和运行机制,有效预防、积极应对和及时控制煤气中毒事件发生,提高处置事故的能力,最大限度地减少煤气中毒事故,保障师生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依据国家发布的《非职业性一氧化碳中毒事件应急预案》等相关法律法规和有关规定,结合校实际,制定本预案。

一、组织机构

1、应急领导小组

组 长:康毅卓 副组长:刘海斌

成 员: 黄卫琴 刘世伟 刘秀秀 王 侨

鲍 元 杨 媛 王 珊 张要惠

职责:研究制订校园防煤气中毒应急预案,建立由学校主要领导、安保人员、处室负责人组成的防煤气中毒应急队伍,落实校园防煤气中毒措施。当煤气中毒事件发生时,负责下达应急预案的启动及终止指令。以认真的态度、科学的手段和有效的预防措施,防止煤气中毒事件的发生,及时、快速、果断的处置煤气中毒事件,切实维护校(园)全体师生员工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2、应急工作小组

(1)预警信息组:杨志军 曹丽娜

职责:加强日常的调查和监管,对学校使用煤气的设备进行全面排查,对所有班级通风设施进行全面检查,对可能引发煤气中毒事件的情况及时进行分析,提出预警建议,为领导决策提供依据,对已经发生的煤气中毒事件,按领导小组的意见,协调各工作小组和有关部门实施联动,保障全校师生员工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2)现场处置组 :张增汉 惠浪浪

职责:一旦发生煤气中毒事件,第一时间赶赴现场,并报告校园安全应急领导小组,查明并切断煤气来源,控制火源,采取必要措施,抢救煤气中毒人员,尽力减少人员伤亡。(3)现场救护组:黄卫琴 惠 芳

职责:事故一旦发生,第一时间赶赴现场,医务人员迅速展开救护,情况严重时拨打120请求救助,协助120医务人员将重伤员送至医院进行抢救,并通知中毒学生家长或中毒教师家属赶赴医院协助救治。

(4)安全保卫组 :鲍 元 李月玲

职责:对事故现场实行警戒,阻止无关人员进入,配合有关部门进行调查,防治事故蔓延,事态扩大。(5)后勤保障组 :张要惠

刘舒妤

职责:负责保障处置现场的车辆调动、人员调集和工具、设备物资的供应。

二、安全预防措施

1、大力开展防控煤气中毒知识的宣传教育,提高全校师生、员工对煤气中毒事件的防范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广泛组织、动员师生参与煤气中毒事件预防控制工作。学校定期与不定期相结合开展防煤气中毒安全事故的应急演练,检查和强化应急准备,协调应急能力,不断完善应急预案。

2、冬季教室使用煤炉取暖,必须做好安全防范工作。定期打扫烟筒里的灰尘,保持烟筒排烟通畅。若发现烟筒漏气或堵塞,要做到及时清理和补救。伸出室外的烟筒要加装遮风板或拐角,以防大风将煤气吹回室内。

三、应急处置措施

1、一旦校园发生煤气中毒事件,立即报告校园应急领导小组,由应急领导小组决定应急预案的启动,对中毒人员实施急救。

2、各应急工作小组在应急领导小组的统一指挥下,按预案分工,迅速开展急救工作。

3、立即打开门窗通风透气,迅速将中毒人员移至室外,中毒严重者必须及时送往医院抢救或拨打120请求急救。

4、煤气中毒急救方法。

煤气中毒实际上就是一氧化碳(CO)中毒。煤气中毒后,切不可慌张。在送医院前可采取一些自救措施,并一定要让中毒者充分吸氧,并注意呼吸道的畅通。凡是有明火燃烧场所,如果密闭或通风极差,可因燃烧不完全而使空气中一氧化碳(CO)浓度大幅度增加,人们吸入后短时间内就会发生急性一氧化碳中毒,主要表现是大脑因缺氧而昏迷。

中毒者自救方法 煤气中毒的症状有:脸色潮红、头痛、头晕、恶心、耳鸣,慢慢出现呼吸困难、意识障碍等。当感到煤气中毒时不要慌张,要镇静地关掉煤气开关,走到门窗边打开门窗,然后走出室内。如无力打开门窗,可砸破门窗玻璃等,使之通风,并呼叫救援者。CO中毒的基本病变就是缺氧,主要表现是大脑因缺氧而昏迷。急救方法有五:

(1)将中毒者安全地从中毒环境内抢救出来,迅速转移到清新空气中。

(2)若中毒者呼吸微弱甚至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只要心跳还存在就有救治可能,人工呼吸应坚持两小时以上;如果患者曾呕吐,人工呼吸前应先消除口腔中的呕吐物。如果心跳停止,就进行心脏复苏。

(3)赶快供氧。应维持到中毒者神志清醒为止。(4)如果中毒者昏迷程度较深,可将地塞米松10毫克放在20%的葡萄糖液20毫升中缓慢静脉注射,并用冰袋放在头颅周围降温,以防止或减轻脑水肿的发生,同时转送医院,最好是有高压氧舱的医院,以便对脑水肿进行全面的有效治疗。

(5)如有肌肉痉挛,可肌肉或静脉注射安定10毫克以控制之,并减少肌体耗氧量。

5、善后处置:做好受害人员处置及家长(属)安抚等工作,尽快消除事故影响,妥善安置和慰问受害师生,恢复正常教育教学秩序,保证校园及社会稳定。

6、煤气中毒事件结束后,应认真总结经验教训,写出事故报告。(内容包括:中毒原因、伤亡人数、财产损失等情况和病人救治、现场调查处理、采取措施的效果、应急处置措施中存在的问题和取得的经验教训以及改进意见、整改措施等。)及时报告教育局安全应急领导小组和局校园安全稳定管理办公室。

四、注意事项

1、现场处置,可采取边抢救、边调查、边核实、边开展宣传教育的方式进行。

2、注意加强与媒体的沟通,按应急领导小组和区教育局的意见做好信息发布工作,做到及时、准确、有序。

防食品中毒的心得体会 篇5

(一)交通安全知识教育

强调平时要注意行路安全、乘车、骑车安全

简要说明:不乘坐无证照、违章超载车辆等运输工具;不让孩子骑自行车上马路;严格遵守交通规则,上学、放学及外出活动不要在马路上游玩、嬉戏;到了路口要做到一停、二看、三通过。

(二)防火、防煤气中毒安全教育

列举常见的火灾事故,我们的生活处处与火打交道,但火又给我们带来很多危害,所以我们不要玩火,平时不要携带打火机、火柴、鞭炮。

简要教育学生预防火灾,气温升温快、气候干燥,火险等级也相应升高,非常容易发生火灾。要教育学生不到森林地带用火、玩火,不到易燃易爆区域用火。

另外强调:使用电器要小心,使用日光灯、电热器时,要与可燃物保持一定的距离,不要用灯泡、电热器烤衣服、手巾等物。

使用蚊香要注意,点燃的蚊香放在金属香、瓷盘或水泥地、砖地上,同时还要注意远离可燃物。

设问:(1)煤气中毒多发生在什么季节?提问学生:举手回答。

老师点评:煤气中毒一般发生在秋冬季节,因为秋冬季节气温低、气压低、室内空气流通不畅,最容易导致煤气中毒事故的发生。探究:煤气中毒的原理及症状?

1、分组进行讨论,各小组的同学根据自己从新闻、报纸等渠道知道的煤气中毒的原理及症状进行讨论;

2、老师提问各小组。

老师点评:

煤气中毒的原理:煤气中毒即一氧化碳中毒。

(三)防踩踏安全教育

预防踩踏“十大注意”

(1)人多的时候不拥挤、不起哄、不制造紧张或恐慌气氛。(2)尽量避免到拥挤的人群中,不得已时,尽量走在人流的边缘。(3)发觉拥挤的人群向自己行走的方向来时,应立即避到一旁,不要慌乱,不要奔跑,避免摔倒。(4)顺着人流走,切不可逆着人流前进,否则,很容易被人流推倒。(5)假如陷入拥挤的人流时,一定要先站稳,不要弯腰捡鞋子或系鞋带。有可能的话,可先尽快抓住坚固可靠的东西慢慢走动或停住,待人群过去后再迅速离开现场。(6)若自己不幸被人群拥倒后,要设法靠近墙角,身体蜷成球状,双手在颈后紧扣以保护身体最脆弱的部位。(7)在人群中走动,遇到台阶或楼梯时,尽量抓住扶手,防止摔倒。(8)在拥挤的人群中,保持警惕,发现有人情绪不对,或人群开始骚动时,就要做好准备保护自己和他人。(9)人群骚动时,千万不能被绊倒,避免成为拥挤踩踏事件的诱因。(10)当发现自己前面有人突然摔倒了,马上要停下脚步,同时大声呼救,告知后面的人不要向前靠近。

(四)禁毒知识安全教育

了解毒品相关知识。

防食品中毒的心得体会 篇6

2009年5月18日上午11时许, 我市小杜村村民杜某某在一个体肉食店购买熟驴肉0.55kg (1.1市斤) , 约半小时后回到家, 将肉切成片与其他菜肴一块招待客人, 其他菜肴均为自己加工的家常菜。共有6人同餐。餐饮中, 即有人感到身体不适、头晕、恶心、呕吐, 1名严重者烦躁不安, 四肢无力, 家人中未吃驴肉者无不适感觉, 故其家人怀疑可能与进食驴肉有关, 遂向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投诉肉食店经营户。工商部门以个体经营业户顾某销售不合格熟肉对其进行立案调查, 现场将肉食店同批待出售的熟驴肉予以封存, 并采集熟驴肉样品250g×2份, 送疾控中心检验。根据对该肉食店负责人顾某制作的询问笔录, 顾某当天在农贸市场购买了共2.4 kg (4.8市斤) 生驴肉, 是在自己的电饭锅里加工煮熟的, 当时煮肉时, 往汤里加注了亚硝酸盐, 其用量只是凭经验估计加入的, 根本没用什么计量工具。

该批熟驴肉除卖给杜某某的0.55 kg (1.1市斤) 外, 其余的1.85kg (3.7市斤) 均未卖出, 全存放在冰柜里, 只是肉汤早已倒掉。工商部门在案件调查过程中, 发现该案已超出其职能管辖范围, 遂将案件移送到卫生行政部门作进一步处理。

2 实验室检验结果

顾某熟驴肉亚硝酸盐 (以NaNO2计) 检测结果为0.86 g/kg, 其含量超过熟肉制品卫生标准 (GB2726—2005) 中亚硝酸盐最高限量标准0.03g/kg的27.7倍。

3 分析与思考

卫生行政部门依据询问笔录、实验室检验结果、结合患者的发病情况确定本次事件为因食用亚硝酸盐含量超标的熟驴肉所引起的食物中毒。有资料表明:人摄入0.3~0.5g亚硝酸盐即可引起中毒, 超过3.0g则可致死[1]。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 (GB2760—1996) 中亚硝酸盐在肉制品中的添加量不得大于0.03g/kg, 而杜某某食用的熟驴肉中亚硝酸盐含量已严重超标达到0.86g/kg。

亚硝酸盐是一种国家允许在肉制品加工中使用的食品添加剂, 它作为发色剂, 能与肉制品中的肌红蛋白、血红蛋白结合, 生成鲜艳亮红色的亚硝基肌红蛋白, 可使酱肉保持色泽艳丽, 它还可作为防腐剂, 对多种厌氧菌有抑制作用, 又有使肉类具有特殊香味的功效。但是, 它也具有较强的毒性, 过量摄入会导致机体组织缺氧而引起急性中毒。个体肉食加工户设施简陋, 卫生状况差, 再加上从业人员缺乏对亚硝酸盐毒性的认识, 为了吸引消费者, 同时取得经济利益, 往往超量添加, 从而导致食用者中毒。熟肉制品中因滥用亚硝酸盐导致食用者食物中毒时有报道[2]。尽管近几年开展的打击违法添加非食用物质和滥用食品添加剂专项整治活动取得阶段性成效, 但个别经营业户仍然对滥用食品添加剂的危害认识不足, 缺乏严格按规定规范使用食品添加剂的相关知识, 也是造成食品添加剂易被滥用的重要原因, 这也充分说明了食品安全整治工作的长期性、艰巨性和复杂性。因此, 职能部门在日常监管工作中, 要加强对个体加工经营业户进行食品卫生安全法律法规及卫生知识培训, 让他们了解合理正确使用食品添加剂的益处及滥用食品添加剂的危害, 严禁滥用食品添加剂。加强食品添加剂日常监管, 在开展专项整治活动基础上, 建立长效机制, 使加工经营业户从食品添加剂的采购入库、贮存、出库、使用等环节必须严格执行《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 加工操作中要指定专人负责, 使用天平或其他精确计量工具, 严格限量, 不得凭经验估计使用量, 不得将其与其他食品及原料混放, 每日使用数量都要有记录[3]。《食品安全法》对食品添加剂的使用有明确规定, 第四十五条:食品添加剂应当在技术上确有必要且经过风险评估证明安全可靠, 方可列入允许使用的范围。也就是说对添加剂的使用从无害转变到了必要, 在“安全可靠”基础上强调了“技术上确有必要”, 食品添加剂没有必要不得添加。第四十六条规定食品生产者应当依照食品安全标准关于食品添加剂的品种、使用范围、用量的规定使用食品添加剂;不得在食品生产中使用食品添加剂以外的化学物质和其他可能危害人体健康的物质。这些规定使职能部门对添加剂的监管更加有法可依, 这对严厉打击违法使用非食用物质和滥用食品添加剂的违法行为提供了法律依据。

还有一点就是, 当中毒者家人怀疑饮食质量有问题时, 首先是向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进行维权投诉, 卫生行政部门受理此案时已错过了流行病学调查的最佳时机, 而且中毒者已全部康复。这反映了由于食品安全监管政出多门、多头监管的现状使得消费者尽管维权意识正在逐步提高, 但对各职能部门的工作职能职责范围仍比较模糊。这就要求职能部门在加强监管工作基础上, 加强宣传和培训, 让广大群众了解掌握基本的法律法规及相关知识, 在维权过程中不走或少走弯路。针对食品卫生安全的多部门监管, 《食品安全法》对现行监管体制进行了调整, 规定由国务院设立食品安全委员会, 加强对各部门的协调与指导, 同时, 还强调了地方政府的责任。《食品安全法》使各监管部门的职责更加明确, 在保障食品安全的各个环节上能够做到环环相扣、无缝衔接, 完整的食品安全监管链条将逐步形成。相信随着《食品安全法》的实施, 我们百姓能吃上更加安全放心的食品, 我们的食品会更加卫生安全。

摘要:调查此次食物中毒的原因, 了解正确合理使用食品添加剂的益处及滥用食品添加剂的危害, 规范食品添加剂使用行为, 严厉打击违法使用非食用物质和滥用食品添加剂的违法行为, 防止类似食物中毒及其他食源性疾患的发生, 确保广大群众饮食卫生安全。

关键词:食品添加剂,食物中毒,食品安全

参考文献

[1]曹慧兰.亚硝酸盐对人体的危害和预防[J].微量元素与健康研究, 2003, 20 (2) :57.

[2]缪爱龙.一起亚硝酸盐食物中毒的调查及思考[J].江苏预防医学, 2007, (1) :28-29.

提醒:初春防发芽土豆中毒 篇7

初春是发芽马铃薯(土豆)所致食物中毒的多发季节,为防止食物中毒事件发生,近日省卫生厅卫生监督局提醒广大市民及食品生产经营者提高预防意识,注意饮食安全。

马铃薯又称土豆、山药蛋、洋山芋,是我国北方冬季储存的蔬菜之一。但是如果食用发芽或储存不当而出现黑斑的马铃薯,可能会引起中毒。

据了解,马铃薯发芽后可产生较高的有毒生物碱―――龙葵素,马铃薯中龙葵素的一般含量为2-10mg/100g,如发芽、皮变绿后可达35-40mg/100g,能引起中毒。龙葵素在芽部的`含量最多,当食入0.2-0.4g龙葵素时,就能发生严重中毒。

龙葵素中毒后,潜伏期为数十分钟至数小时,患者出现舌、咽麻痒、胃部灼痛及胃肠炎症状;瞳孔散大,耳鸣等症状;重病者抽搐,意识丧失甚至死亡。

为避免发芽土豆中毒,马铃薯应该妥善储存,存放在凉爽、干燥、没有阳光的地方;不能食用生芽过多或皮已经变成青绿色的马铃薯;如果要食用,必须切除马铃薯生芽、芽孔、变质的部分,并把剩余部分泡在水中30-60分钟,使残余毒素溶在水中,然后煮熟;煮马铃薯过程中加醋,使之变为无毒。

防一氧化碳中毒措施 篇8

防一氧化碳中毒措施

一、编制目的

为了更好的贯彻南网公司“以人为本、关爱生命”企业的管理理念,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生产工作方针,更好的实现项目工程施工“零”事故的安全工作目标。有效预防和及时控制一氧化碳中毒事件,通过组织员工学习:防范一氧化碳中毒和应急救援知识,通过现场认真落实防范措施,最大程度地减少一氧化碳中毒事件的发生和造成的危害,保障员工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维护正常稳定生产。结合-----500kV送电线路工程----施工项目部线路施工存在基础人工挖孔桩开挖、地点-----冬季天气寒冷等实际情况,项目部编制了防一氧化碳中毒措施。

二、安全工作目标

本工程安全总目标:“创无事故工程”(1)不发生人身重伤及设备损坏事故;(2)不发生一般及以上火灾事故;

(3)不发生我方负同等及以上责任的交通事故;(4)不发生一般职业健康危害、食物中毒事件。

(5)不发生因施工及施工管理原因而导致的设备事故和电网事故。

三、一氧化碳中毒防范重点

本线路工程防一氧化碳中毒主要为三大部分:

1、地基岩土线路途经----煤矿区,在基础开挖施工阶段,严防人工挖孔桩坑内岩土一氧化碳渗透中毒。

2、严防人工挖孔桩基础爆破、放炮等产生的一氧化碳造成的有害气体中毒。

3、冬季,天气寒冷,严防使用煤炉取暖及使用液化气时不慎造成一氧化碳中毒。四、一氧化碳是什么?

输电线路施工作业中,要想行之有效的采取措施预防一氧化碳中毒,首先我们就要认识

防一氧化碳中毒措施

并学习有关一氧化碳的知识。

一氧化碳 carbon monoxide;CO 纯品为无色、无臭、无刺激性的气体。分子量28.01,标准状况下气体密度为l.25g/L,和空气密度(标准状况下1.293g/L相差很小,这也是容易发生煤气中毒的因素之一,它为中性气体。

冰点为-207℃,熔点—199℃,沸点—191.5℃。在水中的溶解度甚低,但易溶于氨水。空气混合爆炸极限为12.5%~74%。

是有机物氧化或燃烧的中间产物。碳或含碳化合物不完全燃烧时产生的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

(一氧化碳中毒俗称:煤气中毒)

分子结构:一氧化碳分子为极性分子,分子形状为直线形。

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一氧化碳分子中碳元素的化合价是十2,能进一步被氧比成+4价,从而使一氧化碳具有可燃性和还原性,一氧化碳能够在空气中或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 2CO+O2=2CO2

燃烧时发出蓝色的火焰,放出大量的热。因此一氧化碳可以作为气体燃料。

一氧化碳作为还原剂,高温时能将许多金属氧化物还原成金属单质,因此常用于金属的冶炼。如:将黑色的氧化铜还原成红色的金属铜,将氧化锌还原成金属锌:

CO+CuO=Cu+CO2

CO+ZnO=Zn+CO2

在炼铁炉中可发生多步还原反应:

CO+3 Fe2O3= 2 Fe3O4+CO2

Fe3O4+CO= 3 FeO+CO2

FeO+CO=Fe+CO2 一氧化碳还有一个重要性质:

在加热和加压的条件下,它能和一些金属单质发生反应,主成分子化合物。如Ni(CO)4(四羰基镍)、Fe(CO)5(五羰基铁)等,这些物质都不稳定,加热时立即分解成相应的金属和一氧化碳,这是提纯金属和制得纯一氧化碳的方法之一。五、一氧化碳是怎样产生的?

凡是碳或含碳物质在氧不充分时燃烧,均可产生CO气体。

在工业生产中接触CO的作业不下70余种,如冶金工 业中炼焦、炼铁、锻冶、铸造和热处理的生产;化学工业中合成氨、丙酮、光气、甲醇的生产;矿井放炮、煤矿瓦斯爆炸事故;碳素石墨电极制造;内燃机试车;以及生产金属羰化物如羰基镍[Ni(CO)4]、羰基铁[Fe(CO)5]等过程,或生产使用含CO的可燃气体(如水煤气含CO达40%,高炉与发生炉煤气中含30%,煤气含5%~15%),都可能接触CO。炸药或火药爆炸后的气体含CO约30%~60%。使用柴油、汽油的内燃机废气中也含CO约1%~8%。

六、为什么呼吸过多的一氧化碳会中毒?

防一氧化碳中毒措施

一氧化碳进入人体之后会和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进而使血红蛋白不能与氧气结合,从而引起机体组织出现缺氧,导致人体窒息死亡。

一氧化碳具有强毒性,是无色、无臭、无味的气体,故易于忽略而致中毒。常见于家庭居室通风差的情况下,煤炉产生的煤气或液化气管道漏气或工业生产煤气以及矿井中的一氧化碳吸入而致中毒。

冬季到来,天气寒冷。在使用柴炉、煤炉取暖时,如通风系统不畅通,极易造成一氧化碳中毒,近年来煤气取暖器和煤气热水器使用不当使CO中毒大为增加。工业上,炼钢、炼焦、烧窑、煤矿瓦斯爆炸、爆破等都可产生大量CO,造成一氧化碳中毒事故发生。因为CO是无色、无味的气体,所以称之为“沉默的杀手”。

人体吸入CO后,往往毫无知觉,甚至出现严重的症状后仍不知何故,从而继续处在高浓度的CO环境中,直至死亡。CO进入体内后,一部分与血红蛋白结合,引起血红蛋白氧运输量明显减少;另一部分直接与细胞线粒体内的细胞色素a3结合,抑制组织细胞内呼吸。故CO中毒时临床表现与血中HbCO水平可能不一致。七、一氧化碳会中毒症状及临床表现

流行病学:1919年Haldane首先描述CO中毒症状。

发病机制:CO+Hb→HbCO→低氧血症→组织缺氧(主要);CO+肌红蛋 白、细胞色素α3 →损害线粒体功能,阻断电子传递链。延缓NADH的氧 化,抑制组织呼吸。

一氧化碳中毒症状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轻度中毒。患者可出现头痛、头晕、失眠、视物模糊、耳鸣、恶心、呕吐、全身乏力、心动过速、短暂昏厥。血中碳氧血红蛋白含量达10%-20%。

二是中度中毒。除上述症状加重外,口唇、指甲、皮肤粘膜出现樱桃红色,多汗,血压先升高后降低,心率加速,心律失常,烦躁,一时性感觉和运动分离(即尚有思维,但不能行动)。症状继续加重,可出现嗜睡、昏迷。血中碳氧血红蛋白约在30%-40%。经及时抢救,可较快清醒,一般无并发症和后遗症。

三是重度中毒。患者迅速进入昏迷状态。初期四肢肌张力增加,或有阵发性强直性痉挛;晚期肌张力显著降低,患者面色苍白或青紫,血压下降,瞳孔散大,最后因呼吸麻痹而死亡。经抢救存活者可有严重合并症及后遗症。

一氧化碳的后遗症:中、重度中毒病人有神经衰弱、震颤麻痹、偏瘫、偏盲、失语、吞咽困难、智力障碍、中毒性精神病或去大脑强直。部分患者可发生继发性脑病。临床表现:

临床上以急性脑缺氧的症状与体征为主要表现。接触CO后如出现头痛、头昏、心悸、恶心

防一氧化碳中毒措施

等症状,于吸入新鲜空气后症状即可迅速消失者,属一般接触反应。

轻度中毒:出现剧烈的头痛、头昏、心跳、眼花、四肢无力、恶心、呕吐、烦躁、步态不稳、轻度至中度意识障碍(如意识模糊、朦胧状态),但无昏迷。于离开中毒场所吸入新鲜空气或氧气数小时后,症状逐渐完全恢复。

中度中毒:患者除上述症状外,面色潮红,多汗、脉快、意识障碍表现为浅至中度昏迷。及时移离中毒场所并经抢救后可渐恢复,一般无明显并发症或后遗症。

重度中毒:意识障碍严重,呈深度昏迷或植物状态。常见瞳孔缩小,对光反射正常或迟钝,四肢肌张力增高,牙关紧闭,或有阵发性去大脑强直,腱壁反射及提睾反射一般消失,腱反射存在或迟钝,并可出现大小便失禁。脑水肿继续加重时,表现持续深度昏迷,连续去脑强直发作,瞳孔对光反应及角膜反射迟钝,体温升高达39~40℃,脉快而弱,血压下降,面色苍白或发绀,四肢发凉,出现潮式呼吸。有的患者眼底检查见视网膜动脉不规则痉挛,静脉充盈,或见乳头水肿,提示颅内压增高并有脑疝形成的可能。但不少患者眼底检查阴性,甚至脑脊液检查压力正常,而病理解剖最后仍证实有严重的脑水肿。

重度中毒患者经过救治从昏迷中苏醒的过程中,常出现躁动、意识混浊、定向力丧失,或失去远、近记忆力。部分患者神志恢复后,可发现皮层功能障碍如失用(apraxia)、失认(agnosia)、失写(agraphia)、失语(aphasia)、皮层性失明或一过性失聪等异常;还可出现以智能障碍为主的精神症状。此外,短暂的轻度偏瘫、帕金森综合征、舞蹈症、手足徐动症或癫痫大发作等均有人报道。经过积极抢救治疗,多数重度中毒患者仍可完全恢复。少数出现植物状态的患者,表现为意识丧失、睁眼不语、去脑强直,预后不良。

除上述脑缺氧的表现外,重度中毒者中还可出现其他脏器的缺氧性改变或并发。部分患者心律不齐,出现严重的心肌损害或休克;并发肺水肿者肺中出现湿啰音,呼吸困难。约1/5的患者发现肝大,2周后常可缩小。因应激性胃溃疡可出现上消化道出血。偶有并发横纹肌溶解(rhabdomyolysis)及筋膜间隙综合征(compartment syndrome)者,因出现肌红蛋白尿可继发急性肾功衰竭。有的患者出现皮肤自主神经营养障碍,表现为四肢或躯干部皮肤出现大、小水疱或类似烫伤的皮肤病变,或皮肤成片红肿类似丹毒样改变,经对症处理不难痊愈。听觉前庭损害可表现为耳聋、耳鸣和眼球震荡;尚有2%~3%的患者出现神经损害,最常受累的是股外侧皮神经、尺神经、正中神经、胫神经、腓神经等,可能与昏迷后局部受压有关。八、一氧化碳中毒如何及时抢救治疗

1、治疗的第一步是尽快将病人移至无CO的地方或打开门窗,吸新鲜空气;如存在暂时困难,抢救者自己戴上面罩然后立即给病人戴上氧气面罩,直到将病人移至安全地点。

2、第二步并且是最重要的步骤为给病人通过鼻导管或面罩(常压氧疗)吸入高浓度氧。将CO排出血液的最快途径为采用高压氧舱治疗。

凡是疑为CO中毒的病人均应尽快进行高压氧舱治疗,最好在中毒后6h内进行。对于有昏迷、心血管疾患或心脏缺血和持续的精神和(或)神经疾患的CO中毒病人,应定期进行高压氧治疗。高压氧治疗可缩短康复时间和减少迟发性脑病的发生。

CO中毒迟发脑病,病程在半年内者应用高压氧治疗可能有效,一年内亦应积极争取。最近一研究表明:高压氧治疗对于妊娠妇女是安全的。除上述措施外,应采取其他支持疗法,防一氧化碳中毒措施

包括:①使用能量合剂。②大量使用维生素C:每次1~2g 加入液体静滴,1~2次/d。③皮质激素类药物可减轻组织反应,与甘露醇合用对脑水肿的防治有效。一般首选地塞米松,10mg静注,2~3次/d。④右旋糖酐40(低分子右旋糖酐):尤其在有低血压或休克时可选用。该药不仅对于急性CO中毒有作用,而且对于迟发脑病亦有作用。⑤如患者有高热、抽搐、重度脑水肿和中枢性呼吸衰竭,可考虑进行冬眠疗法。⑥抗感染:如确实存在感染,可进行抗菌治疗。但应注意:体温稍高,外周血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略高,可能系机体的应激反应,不必进行抗菌治疗。⑦纠正酸碱与电解质紊乱:根据动脉血气和同步电解质结果进行判定并采取相应措施。应注意纠正轻度酸中毒不必“积极”,以免造成碱中毒加重组织缺氧。⑧对于昏迷病人,可应用脑蛋白水解物(脑活素)、胞磷胆碱(胞二磷胆碱)进行治疗。氨乙异硫脲(乙胺硫脲)、甲氯芬酯(氯酯醒)等药往往收效不大,甚至引起病人抽搐,慎用。⑨换血和低温灌注可作为治疗CO中毒病人的辅助措施。应注意该疗法的利弊。⑩其他对症疗法。

轻度、中度中毒者积极治疗后,神经症状恢复良好;严重中毒患者

预后与中毒环境、CO浓度、暴露时间和中毒后治疗是否及时有关。预防:设立CO报警器,防止管道漏气,生产场所加强通风,加强个人防护,进入危险区工作时,应戴防毒面具.九、防一氧化碳中毒安全生产工作领导小组

成立一氧化碳中毒事件应急处理领导小组: 组

长:

副组长:

成员:

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项目部,由—--同志负责日常作。

十、防一氧化碳中毒措施

1.对可能发生CO的燃煤区域、人工挖孔桩底部,使用空气压缩机通风换气,必须保持良好的通风条件。

2.对有可能产生和接触CO的作业场所(人工挖孔桩、爆破)和生活区域,必须经常通风换气,随时观察CO的浓度。作业区域派专人进行监督、监护。

3.进入有CO的环境作业,应有二人以上,并且要前后拉开一定距离,万一中毒时,能互相救援。进入CO浓度较高的场所,必须事前戴上防毒面具。并事先检查好防毒面具是否可靠。

4.检修有可能积聚CO的储罐、设备、管道时,必须经过测定、确认设备没有CO时,才能进行。而且,操作人员要站在上风方向,如果检修需要焊接,必须经过动火试验,因为CO与空气混合达到一定比例,则形成可爆炸气体,遇火花立即爆炸,所以必须严加防范,切不可掉以轻心。

防一氧化碳中毒措施

5.发现中毒情况,要立即把中毒者撤离有毒环境,移送到有新鲜空气的场所,严重者要紧急抢救,做人工呼吸,或施以高压氧治疗。

6.对有可能接触CO职工,必须进行广泛宣传教育,使他们懂得CO的毒性,并掌握急救的常识,引起思想上的足够重视,时刻提高警惕,避免不必要的事故发生,确保人们的生产、生活安全正常运转。

7、为防止一氧化碳中毒事故的发生,各作业队要加强取暖及其他设备的管理和检查,确保设备完好,使用方法正确。

8、施工作业队及各点宿舍使用煤炉取暖时,要安装烟囱、通气窗、风斗等设施,确保排气顺畅。不得使用没有上述安全设施的煤炉取暖。有条件的要安装一氧化碳报警器。

9、定期对烟筒和烟道口进行检查,及时清理烟垢,保证通气顺畅。

10、不得在室内或靠近宿舍或库房的地方使用极易产生一氧化碳等有毒气体的燃气、燃煤、燃油设备。

11、不使用直排式热水器和烟道式热水器等淘汰产品;不使用超过使用期限的热水器;不得自行安装、拆除、改装热水器等燃具;不得把燃气热水器安装于浴室内。

12、经常检查燃气与热水器连接管和排气管的完好。

13、在食堂、厨房内安装排气扇或排油烟机。

14、要用专用橡胶管连接灶具,并经常检查,防止橡皮管松脱、老化、破裂、虫咬。

15、要正确使用沼气设备,遵守安全规范,检查沼气池时要防止中毒。

16、项目部要加强防止一氧化碳中毒的安全教育,普及防止一氧化碳中毒的知识,让施工作业人员了解并掌握中毒后的救治办法。

十一、发生一氧化碳中毒事故后如何应对

(1)发现有作业人员一氧化碳中毒后,首先要启动《一氧化碳中毒应急预案》,相关工作人员按照职责分工迅速到位,立即开展抢救。

(2)迅速将受害人移出一氧化碳中毒环境,转移到通风良好、空气新鲜的地方,如在室内,要开窗通风,并拨打120电话呼救,将中毒者送医院救治。

(3)救助者在进入和撤离现场时,匍匐行动更安全。不在煤气浓度过高的现场使用手机、开关电器,防止明火引发煤气爆炸。

防食品中毒的心得体会 篇9

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制度

一、目的

为了防止火灾、爆炸、中毒、泄漏事故发生,建立了防火防爆防中毒防泄漏一般要求、主要措施、等级划分、消防设施等程序;本制度适用于防火防爆管理,由各部门、各车间认真执行。

二、适用范围

适用于所有危险化学品的安全管理。三、一般要求:

(1)应根据火灾危险程度及生产、维修、建设等工作的需要,经使用单位提出申请,安环部登记审批划定“固定动火区”,固定动火区以外一律为禁火区。

(2)禁止产生明火的机动车辆进入罐区﹑厂区内、易燃物质储罐等有火灾爆炸危险的场所,进入时必须加阻火器。电瓶车禁止入内。

(3)禁止使用汽油、苯等易散发可燃蒸气的液体擦洗设备、工具及衣服等。

(4)易燃、易爆物品应存放在指定的安全地点。现场禁止堆放油布、油棉丝纱或其它易燃物品。现场生产用油存放量一般不应超过48小时的使用量。

(5)使用搬运危险物品,或在易燃、易爆危险场所搬运铁质物品时,不准抛掷,拖拉或滚动。

(6)在带有易燃易爆物质(残渣、残液和余气)的设备、管道、容器上工作时,禁止使用铁质工具,应使用铜质等不产生火花的工具。若必须用铁质工具,则需在工具接触面上涂以黄油,或采用其它安全措施。

(7)具有火灾危险性的甲乙类生产所用设备、管道的保温层,应采用非燃烧的材料,并应防止可燃液体渗入保温层。高温设备、管道禁止使用易燃,可燃物保温。(8)必须加强火源管理。厂区内焊割动火、熬炼用火等一切动火工作,必须认真执行“安全生产动火制度”的规定。

(9)要防止可燃易燃物与高温物体接触或靠近,高温工件禁止带入防火防爆区,不准在高温设备和管道上烘烤衣服和可燃易燃物体。

(10)危险物品仓库、气柜。主配电设备、高大建筑物和高大设备等必须装设避雷装置,每年雨季前必须对装置检查试验一次。避雷装置单独设置时,其接地电阻不得大于10欧姆;如与电气设备共用,接地电阻不大于4欧姆。管道法兰之间电阻不大于0.3欧姆。

(11)未经批准,不准随意搭设临时工棚和其它建筑物。

(12)化工生产甲类区域在有液化石油气及可燃气体容易扩散处,应设置可燃气体浓度检测报警装置,并应加强气体监测工作。

(13)所有设备、管道、阀门、仪表和零部件,必须有合格证并按要求使用,不明规格、型号的材质禁止使用。禁止擅自代用。(14)设备管道在使用前,必须按照规定对外观、尺寸及补焊过或其它疑焊缝进行复验,并作耐压试验或气密试验,安全装置和附件必须齐全、灵敏可靠。定期对压力容器进行外观、内部检查和无损伤检查。严格执行《压力容器安全监察规程》。(15)一切设备、管道和钢瓶等应按化工部制订的“化工厂设备管道的保温规范”(HGJ1047-79)规定的颜色进行涂色。

上海科贸化工科技有限公司

(16)根据工艺过程的具体特点,设置必要的事故信号、声光报警器和事故停车联锁装置。

(17)生产过程中的正压系统严防形成负压,并且应设置防止形成负压的措施和停车联锁装置。

(18)生产厂房、建筑物、构筑物应符合本地区的防震烈度要求,不符合要求的必须加固。

(19)设备检修时,应严格遵守“安全检修制度”。

(20)消防机构必须健全,消防器材的设置必须按规定配备齐全。一切消防设施或器材未经许可(非火灾情况下)不准动用。消防道路必须保持畅通无阻,占用道路,必须经保卫科、安全部批准。

(21)所用职工必须分批轮流进行消防知识教育,掌握灭火知识,并会正确使用各种消防器材。

(22)禁止使用氧气代替空气对设备、管道充压、保压、试压、置换或吹扫。禁止擅自向缺氧的设备、管道、井下等场所输送氧气。

四、主要措施

1、防爆泄压。

(1)定期对设备进行无损探伤检验和测厚工作。

(2)在高低压系统之间应安设止逆阀等安全措施。在有火灾爆炸危险的生产过程及设备,应安装必要的自控监测仪表、自动调节报警装置、自动和手动泄压排放设施。(3)所有放空管均应引至室外,并高出厂房建筑物、构筑物2米以上。若设在露天设备区内的放空管,应高于附近有人操作的最高设备2米以上。

(4)可燃气体的放空管,应设置安全水封或阻火器;应有向管内加氮气或蒸汽的措施,同时应有良好的静电接地设施。放空管应在避雷设施的保护范围内。(5)安全阀的安装、使用、维护和管理按照安全阀安全管理规定执行。

(6)有突然超压或瞬间分解爆炸危险物料的设备,应装爆破板。如装导爆筒,应朝向安全方向。

(7)凡是装有触媒的高温设备,必须泄压降温后方可打开。(触媒需要惰化的,应进行惰化。)

(8)压缩气体钢瓶的充装、使用、贮运严格遵守“气瓶安全监察规程”的规定

2、控温、控压

必须严格控制温度、压力,不得超温、超压。温度计、压力表及仪表装置必须定期校验,加强维护,保证灵敏准确。重要的设备和部位,应装设自动调节、温度。压力的声光报警装置。

3、防止氧含量超标

(1)氧和可燃气体混合是发生火灾爆炸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必须认真分析化工工艺各环节的氧含量。不准超过规定。

(2)管道系统和设备在检修前,一定要将可燃气体置换干净;检修后一定要将空气置换合格后,方可通入易燃气体。

(3)装设必要的氧含量报警器和事故联锁装置的安全设施。

4、防火措施

上海科贸化工科技有限公司

(1)在工序之间,各设备的进出口管道应设置切断阀或安全水封。主要设备上应设单独放空管。

(2)氧气、空气、氮气、可燃气体或液体彼此之间不得直接连通,必须设置止逆阀,安全水封或装设两关一开阀门(两阀间设放空阀),也可加上盲板或拆掉一段管子。(3)在有易燃易爆物料的设备,管道系统,应有惰性气体置换的设施。惰性气体可与灭火设施共用。

5、防静电放电

(1)下列设备及管道应设有导除静电的接地装置。

①生产、贮运、运输和装卸液化石油气、可燃气体和易燃液体的设备、管道; ②空气分离装置保冷箱及箱内设备管道;

③用空气干燥、掺合、输送可燃的粉状或粒状的塑料,树脂及其它易产生静电的固体物料所用的设备及管道;

④在绝缘管道上配置的金属附近,对地绝缘的金属、导体等都应有专门接地。(2)在装油或装其它易燃液体作业时,禁止进行取样和检测工作,检测或取样工作应在装料完毕,静止1~2分钟以后进行。(3)禁止使用喷射蒸汽的办法加热易燃液体。

(4)禁止使用绝缘软管插入易燃液体槽内进行移液工作。

(5)易产生静电的危险场所,应装设导除人体静电的设施,如接地扶栏、接地的门把手、装卸站台的接地金属棒等。

(6)易燃易爆和助燃介质的流速应控制在安全流速以下。

(7)禁止穿戴易产生静电的尼龙等化纤衣服,在易产生静电及存有易燃、可燃气体的危险场所工作。

6、贮运设施

(1)易燃液体贮罐应设液位计、呼吸阀、消防泡沫管枪。如无呼吸阀时,应设带有阻火器的放空管。

(2)闪点低于28℃,沸点低于38℃的易燃液体常压贮罐,应设冷却降温等安全设施。闪点低于28℃,而沸点在38℃至85℃之间的地上易燃液体贮罐,应设冷却喷淋等设施。

(3)气体贮罐应设安全阀、压力计、液位计、温度计,无绝热措施时应设冷却喷淋设施。

(4)液氨贮罐上应装设液位计,压力表和安全阀。

(5)充装液氨前,必须对钢瓶进行认真检查,不合格的禁止充装。

(6)贮存易燃易爆液体的设备,宜装有高低限位报警器及自动调节装置。严禁使用塑料容器盛装易燃、可燃液体。

7、物料排放

(1)含有可燃气体及易燃、可燃液体的污水必须经过回收或处理后,方可通过水封并排入下水道,水封高度不得小于250毫米。

(2)几种能相互发生化学反应易引起火灾或爆炸危险的污水,不准直接混合排入下水道。

(3)含油(非水溶性易燃和可燃液体)污水应设置隔油池或污油回收设施。

(4)严格设备计划检修制度和验收手续,确保设备检修质量,保证设备、管道、阀门严密不漏。加强检查,及时消除泄漏。

上海科贸化工科技有限公司

五、等级划分

1、氧气站内的防火防爆等级,应严格按石油化工企业防火防爆标准设计。

2、新建项目对电气设备的选型,应严格按危险场所防火防爆的等级规定执行。老车间在防火防爆厂房中使用的非防火防爆电气设备,应有计划地在短时间内逐步进行更换。

3、易燃易爆场所电气设备的布置和安装(包括临时使用的电气设备)应按“爆炸危险场所电气安全规程”和“爆炸性环境用电气设备通用要求”执行。

六、消防设施

1、氧气站的消防设施,根据氧气站的规模、火灾危险性及邻近有关单位的消防协作条件等综合考虑。

2、室外消火栓,应根据需要沿道路设置,且宜靠近路边;其间距和保护半径不宜超过120米;消防给水压力应满足最大用水量时,水枪的射程不低于15米的要求。油罐区、装卸区站台等处,消火栓间距不宜超过60米。地下消火栓应有明显标志。

3、必须加强对消防器材的维护管理。消防器材应放在明显便于拿取的地方。灭火器放置的地点应当干燥,远离热源,不受高温辐射、阳光曝晒、温度适宜,不受化学物质侵蚀,周围不得有障碍物。

防食品中毒的心得体会 篇10

地下矿山防中毒窒息专项整治的工作总结

通化县双龄铁矿通过对上级下发文件的认真学习,及时制定本企业的工作方案,成立专门的管理监督机构,形成了从主管经理、技术专家到安全负责人、以及各矿的安全管理职能人员的监管机构的全覆盖。

在工作方案制定中,我们从专项整治的必要性和实用性作为宣传引导,通过不断地安全教育,用案例来警醒每一位员工,不断提高自我保护意识,自我防范意识,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不放每一个可能导致危险发生的细节,远离危险,珍爱生命。

在日常工作中,既要发挥通风工的主观能动性,严格遵守通风管理的相关规章制度,按规定起停风机,同时也要做好监管人员的监督管理工作,各单位的安全管理人员依靠先进的检测仪器设备,对所发现的中毒窒息隐患,灵活调整风机的起停时间,形成“双管”齐下,确保通风安全工作万无一失。

自本企业制定实施方案以来,防中毒窒息专项整治工作组在组长的带领下,每月对各单位抽查不少一次,特别是5月份和10月份的检查更为细致,以防止由于井内气压平衡导致安全隐患不能及时发现和清除。

通过近7个月以来的专项整治工作,我们不仅有效地提高了员工的自我安全防护意识,在教育的同时也使员工对于预防中毒窒息的专项技能有所提高;使我们的通风作业人员对井下通风工作的重要性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使我们企业的管理人员对地下矿山安全避险“六大系统”的科学管理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认识。

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工作是一个没有最好只有更好的工作、是一个不断自我否定不断完善的工作、是一个只有起点而没有终点的工作。安全管理是涉及“人、机、物、环”,生理和心理,理论和实践,安全与生产等等纷繁复杂的工作。为此我们在安全工作中难免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不足之处,所以请上级安全监管部门及专家给予及时地批评的指正,以此来帮助我企业在安全管理上更进一步,使安全管理人员的管理技能有所提升。

通化县双龄铁矿

防食品中毒的心得体会 篇11

让学生知道一些煤气中毒的有关知识,能在生活中防止煤气中中毒的发生,保障自己生命财产的安全。

教学过程:

一、事件引入。

全国各地煤气中毒事件也时有发生,据统计,中国家庭每年由于一氧化碳中毒死亡的人数排在交通事故和生产事故之后的第三位。

二、什么是煤气中毒呢?

煤气中毒,又称一氧化碳中毒。一氧化碳是无色、无臭、无味的气体,因此,容易被人们忽略而导致中毒。

三、一氧化碳中毒有哪些症状?

早期症状:一氧化碳中毒早期症状表现为:剧烈头痛、头晕、心慌、面部潮红、口唇呈现樱桃红色、全身乏力、恶心、呕吐、嗜睡、意识模糊、视物不清、感觉迟钝、幻觉等症状。这个阶段如果能够识别中毒症状,使患者脱离中毒环境,可以很快恢复。如果继续在中毒环境中,病情会进一步发展。

中度症状:中毒者会出现呼吸困难、意识丧失、昏迷、瞳孔对光反射和角膜反射迟钝等症状。中毒症状:病情进一步加重会出现重度中毒:深昏迷、瞳孔对光反射和角膜反射消失、呼之不应、推之不动,这一阶段常伴有脑水肿、肺水肿、休克等严重的并发症,死亡率极高。

四、常见的煤气中毒原因:

1、在密闭不透风的居室中使用煤炉取暖、做饭,由于通风不良,供氧不充分,可产生大量一氧化碳积蓄在室内。另外含碳的燃料,如汽油、煤油、木炭等,在缺氧而不能燃烧时,也可产生大量的一氧化碳,引起煤气中毒。

2、家庭使用的煤气罐,如果漏气或开关不紧,均可使煤气大量溢出,造成中毒。

3、门窗紧闭,又无通风措施,或使用旧风斗、或风斗过小或安装高度不够。造成煤气排出不畅,也能引起中毒。

4、平房烟囱安装不合理,筒口正对风口,使煤气倒流。或遇大风倒烟、烟筒被烟灰或其它东西堵塞等,煤气排不出或排量少,大部分扩散在室内,也会发生煤气中毒。

5、气候条件不好,如遇刮风、下雪、阴天、气压低,煤气难以流通排出,可能引起煤气中毒。

6、冬季在车内发动汽车或开动车内空调后在车内睡眠,都可能引起煤气中毒。

五、发生一氧化碳中毒怎么办?

1、自救方法:如在使用煤炉、炭盆取暖或使用石油液化气热水器洗澡时,有感到头晕、胸闷的症状时,要尽快打开门窗,脱离现场。若感到全身乏力不能站立时,可在地上匍匐爬行(一氧化碳比空气轻),迅速打开门窗逃生,同时呼救。

2、急救他人方法:当发现或怀疑有人出现一氧化碳中毒,在救护人员赶到前采取一些急救措施,将可能极大地减少伤亡。应立即采取下述措施:

(1)救护人配带有效的防护口罩,或用湿毛巾捂住口鼻俯伏入室,关煤气,禁用明火和开关电器以及一切可能产生火花的行为。

(2)应尽快让患者离开中毒环境,并立即打开门窗,流通空气。

(3)患者应安静休息,避免活动后加重心、肺负担及增加氧的消耗量。

(4)松解衣扣,保持呼吸道通畅,清除口鼻分泌物,保证患者有自主呼吸,充分给以氧气吸入。

(5)神智不清的中毒患者必须尽快抬出中毒环境,在最短的时间内,检查病人呼吸、脉搏、血压情况,根据这些情况进行紧急处理。

(6)中毒者呼吸心跳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和心脏按压。

(7)呼叫120急救服务,急救医生到现场救治病人。

(8)病情稳定后,将病人护送到医院进一步检查治疗。

冬季取暖或使用煤气时,一定注意室内通风换气,这是预防煤气中毒的关键。遇有大风天气,尤其是在夜晚,一定要打开炉门,让煤能够充分燃烧,或者干脆将炉子灭掉;尤其在冬季的雨雪、阴天或者气压低的天气里,要注意及时清扫烟囱,保持内部通畅,并要经常开窗通风。

六、总结

上一篇:跆拳道比赛的周记下一篇:工会运动会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