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销网格化系统(共8篇)
营销网格化系统 篇1
网格化营销(或分区域营销)是近年来新出现的一种营销思想,其目的是帮助企业更加贴近用户,使企业的资源分配更加以市场变 化为导向.对于我国电信企业而言,实施网格化营销的意义在于改进前端营销方式,进而改变企业资源配置机制,组织结构,企业战略 等一系列传统意义上的后端机制,从而使得运营商的运营更加精细化,企业的资源分配更加有效率.市场竞争形势变化 电信企业实施网格化营销主要是由以下两方面背景原因决定的.背景一: 背景一:市场逐渐饱和近年来,无论固话,宽带还是移动业务,用户增长速度都在放慢.在通信市场逐渐饱和的情况下,发现市场空白点,挖掘现有用户 消费潜力已经成为主要的市场竞争方向.网格化营销强调贴近用户,响应用户,这些理念符合企业现阶段的竞争需求.背景二:3G 竞争压力增大 背景二: 3G 牌照的发放将企业间的竞争由语音网络质量和营销渠道的竞争引向了新型数据业务的竞争.对于用户来说, 数据业务理解难度大, 接触机会少,这些都需要企业在引导和辅助用户的过程中投入更多的营销资源.随着营销与服务过程的逐渐融合,营销人员工作所包含 的内容日益增加,所需的资源也随之增加,而这些与企业现有资源能力相冲突,可行的解决方案就是通过网格化营销,组建片区内虚拟 营销团队.实施新理念好处多 网格化营销为电信企业带来的好处是多方面的.第一,快速响应市场,实现区域内精耕细作.网格化营销所带来的最直接和最明显的好处就是企业可以对网格内市场精细耕作.资 源的落实以及片区责任制度的建立,使得电信企业基层营销员工的工作指向性更强,应对竞争时更具灵活性.第二,迅速调配企业资源,减少部门合作的“非效率”.电信企业采用网格化营销可以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使得以往由于不同部门 分属管理而造成的合作困难以及资源协调“非效率”可以通过自下而上的需求响应得到解决.同时,通过不同部门彼此分担考核指标, 可以切实从任务导向上增加部门之间协作的积极性,提升企业整体组织的柔性.第三,从“推销型营销”向“服务型营销”转变,以适应 3G 市场竞争需求.通过实践网格化营销,可逐渐提升员工对通信行业未来 竞争环境的认识,使得员工切实感受到“服务型营销”将成大势所趋.四步骤实施网格化营销 网络化营销的实施不仅是企业营销部门自身的调整,而且涉及市场,网络,客服等各个部门职责和结构的调整.总的来说,电信企 业实施网格化营销需要经过四个步骤.步骤一: 步骤一:划分网格 企业网格化营销的基础是网格的划分,网格划分是否合理,边界是否明确,目的是否清晰都会直接影响到电信企业网格化营销的执 行效果.电信企业的用户在空间分布上具有明显的特征,为此网格划分应以空间为主要维度,这也可以方便企业营销团队在有限的范围内更 准确快速地接触到用户.企业需要充分考虑自身资源能力,来确定划分区域的数量,一般来说,在市公司下设立分区分公司的个数应等 于或略多于现有的行政区划个数,分区公司的划分则应根据实际情况而定.主网格和子网格的划分主要依据现有行政区域边界进行,如果市场内存在相对独立的地理区域,或存在大型重点集团企业,则应设 立独立的分公司或片区.由于需要综合考虑不同网格区域之间的用户数量和资源能力对比,因此要尽量做到网格间的实力均衡,网格间的边界划分务必明确, 以免后续可能出现网格间争夺用户的情况.步骤二: 步骤二:建立跨部门的虚拟团队 在企业基层工作中常常会出现由于资源调配不当而引起的“非效率”问题,这一方面是因为企业某一生产领域需要迅速增加投入, 另一方面是因为企业部分资源闲置或效率低下.基于这样的问题,电信企业需要考虑引入虚拟组织的概念,组建虚拟团队.电信企业网格化营销的虚拟团队应由市场营销人员为主,同时根据企业资源情况可选择涵盖集团客服人员,个人 VIP 用户服务人员 及网络维护人员.虚拟团队可设立网格负责人一职,该岗位通常由市场营销人员担任.虚拟组织中除市场营销人员以外,其他人员均同 时从属于各自部门和虚拟团队,工作考核指标也同时分属两个部分.这部分人员的主要工作仍接受原部门安排,片区经理只能分配日常 和常规性的工作.当工作内容发生冲突时,片区经理应与其他部门负责人沟通解决.步骤三: 步骤三:制定管理流程和考核办法 片区内营销单位以虚拟团队的形式存在,外部部门间的资源冲突和目标不一致可能会造成虚拟团队内部的冲突,这就需要完善的管 理制度和考核制度来保证工作的顺利开展.为了避免由于双重领导指令带来的困难,除常规工作内容外,片区经理下达工作指令时需与各部门负责人沟通,由各部门负责人转 达工作指令.片区经理与团队成员间,以及团队成员之间遇到重要问题需要及时沟通,考核结果应纳入员工个人绩效考核.步骤四: 步骤四:建设 IT 支撑能力 网格化营销对于企业 IT 支撑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IT 支撑内容涉及用户归属的划分,网格内经营数据分析,网格内用户通话数据 深度挖掘等,后台数据仓库的容量,数据挖掘的方法等都需要重新考虑.同时,IT 支撑还应包含基层营销团队的操作平台研发,保证虚 拟营销团队可以第一时间掌握所需的数据内容.何为网格化营销 网格化营销是精细化营销同网格化管理思想相结合产生的,三者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网格化营销的核心思想目前已经比较明确:将目标市场按照某一个或某几个特定的标准进行细分,在用户集合里划出一个个网格单 元,每个单元对应一类用户群体;将企业现有资源细化分解,投入到对应的用户单元中;企业组织结构做调整,在现有职能型组织体系 下更多地成立跨部门的虚拟组织来迅速对市场变化做出反馈.
营销网格化系统 篇2
随着三网融合的推进及全业务的运营, 广电企业面临着向营销型企业进行战略转型的强烈需求。在此背景之下, 江苏省广电有线信息网络股份有限公司南京分公司将企业的发展重心由原来的“以网络为中心”向“以客户为中心”进行转移, 并在此基础之上提出了“网格化”的新型营销体系。
“网格化”是指根据公司经营发展需要, 对特定市场划分管理区域, 根据地域特性和目标客户特点, 进行市场细分, 将地域辖区或业务管理辖区按照一定原则和标准划分成物理网格 (按地域划分) 或聚类网格 (按客户特点) 。基于网格化的营销, 有分界明确、便于管理、营销高效、激励明确等特点。网格的划分则可以从行政区划、地域面积、服务人口、业务收入和网络资源等方面作为实施参考。
“网格化营销体系”就是一种面向客户, 以满足目标客户需求为中心, 通过市场精准细分和资源有效配置, 提供多层次、有特色的差异服务, 强调企业内部协作和外部协同, 最终实现市场高度渗透和获得企业预期效益等经营目标的营销体系。
企业营销体系的变化对原有IT支撑系统提出了全新的要求, 营销转型特别是网格化营销和精确化营销对IT支撑能力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 这主要体现在:
1.营销网格功能:IT支撑系统必须支撑营销网格划分和营销网格管理的功能;
2.营销支撑功能:营销活动必须有专门的系统进行支撑, 这包括商机发现、客户需求管理、风险预警、营销活动管理、营销信息管理等等;
3.数据整合功能:精确化营销要求集中展现B、O、M域各类数据, 包括市场营销、产品、客户、业务、资源等, 满足营销人员的数据支撑需求;
4.网格化的绩效考核:网格化营销必须有专门的网格化绩效考核方案, 这就要求以营销网格作为粒度进行绩效数据统计。
1企业IT支撑现状
目前在IT系统支撑方面, 建成的支撑系统包括BOSS系统、运维支撑系统、网络资源管理系统、大客户营销管理系统、经营分析系统等, 各系统主要功能如表1所示。
这些系统已经基本覆盖了NGOSS-e TOM框架中各域功能。但随着企业营销转型的进行, 现有IT系统的一些不足逐渐暴露, 主要表现在:
1.缺少针对网格化的IT支撑能力
现有的IT支撑系统还不能满足网格化的营销需求, 包括客户归属的划分、网格内经营数据分析、网格内客户数据深度挖掘等。同时缺少针对一线营销人员使用的IT系统, 营销人员只能通过人工, 搜集需要的各类数据内容。
2.营销支撑较弱, 缺乏精确化营销、主动营销和客户维系手段
目前, IT支撑系统在营销支撑上的能力较弱, 具体体现在客户、市场细分、精确定位目标客户上的手段还较弱;在针对目标客户制定不同的营销策略、分解协调营销任务、任务执行监控以及营销结果的评估上的能力还不足。
3.缺少满足营销体系改革的营销绩效考核的系统支撑
目前, 江苏有线南京分公司已有的人力资源系统可以满足员工的工资查询功能。但是随着营销体系的改革, 营销人员的绩效考核方案与现有的薪酬体系大不相同, 除了需要灵活的绩效考核功能支撑以外, 还需要大量丰富的营销数据作为支撑。在这种情况下, 现有的人力资源系统还无法满足要求。
4.统一的数据应用还不够丰富
数据应用功能不仅需要为企业决策层和管理层提供决策分析数据, 还需要为一线业务处理人员提供准实时数据查询、统计与监控, 更需要让客户感知企业的客户共享数据, 以便提高客户认知度、提高销售业绩、提高服务能力。目前江苏有线南京分公司的数据应用在决策管理、运营分析等方面均有较好体现, 但是与客户视图相关的应用支撑较为薄弱, 还没有建立起完整的客户业务、资源统一视图, 对针对性营销和精确性营销的支撑力度不够。
2网格化营销支撑系统建设目标
广电新型营销服务体系的构建有两个关键点:“网格化营销”和“精细化营销”。“网格化营销”指的是以网格划分为基础, 建立网格营销服务团队开展各类营销活动;“精细化营销”指的是在各自负责的区域内精耕细作, 明确目标客户, 开展客户群的深度挖掘。这就要求营销人员根据大量的数据对客户的需求有精确的分析和定位, 从而能够快速响应市场, 如图1和图2所示。
因此, 网格化营销支撑系统的建设应当紧紧围绕上述两个关键点, 一方面必须支撑以网格化的营销架构开展营销活动、支撑网格化的营销流程;另一方面要通过微观和宏观不同层面的大量数据分析支撑精确化营销的要求。为了有效细分客户、深化日常运营、优化资源配置、完善考核机制、提高工作效率, 最终达到保存量市场、激增量市场, 提升整体收入的整体目标, 网格化营销系统的建设目标如下:
1.以网格为基础, 划分客户市场的营销区域, 在网格内设立网格经理, 打造一支有竞争力的营销队伍, 支持最小营销单元的划分和管理;
2.具备对网格内客户、网络资源、业务资源等各类资源整合的能力, 对各类资源深度分析、精准应用, 支持精确化营销;
3.对网格营销范围内的客户实施主动的、有针对性的、精细化的、系统化的全业务闭环营销流程管理;
4.对网格营销团队的一线营销人员进行有效的绩效考核;
5.具备对各类营销数据的汇集处理、分析统计的能力, 更好的展示网格内的营销情况。
3网格化营销支撑系统建设方案
随着网格化营销体系的建立, 整个网格化营销的流程可以概括为图2所示。为了支撑各个环节、各个角色的网格化营销活动的开展, 网格化营销支撑系统的整体建设思路为:横向上支撑营销流程的贯通、纵向上支撑各个营销环节的数据应用。下面详细介绍网格化营销支撑系统的建设情况。
1.网格化营销支撑系统架构
网格化营销支撑系统的整体构架如图3所示。系统由门户 (PC门户和手机客户端) 、应用支撑、系统后台管理、数据接口层等组成。
1) 门户:包括PC门户和手机客户端。手机客户端可以帮助营销人员随时随地开展营销活动。
2) 应用支撑:应用支撑层包含商机管理、风险预警等九大功能, 全面支撑营销工作的开展。
3) 数据接口层:网格化营销支撑系统通过数据仓库, 对接了BOSS系统、资源管理系统、运维支撑系统、用户行为分析系统等B、O、D域的各类IT支撑系统, 整合约30多种类型的数据。通过数据的整合以及数据集市的建立, 全面支撑营销活动的开展。
4) 系统后台管理:包括系统功能权限、数据权限管理、组织与人员管理等等。由于网格化营销支撑系统整合的数据量大、种类多, 且多是公司核心数据, 所以出于数据安全的考虑, 系统设计了严格的数据权限管理功能和数据权限控制流程, 如图4所示。
网格化营销支撑系统采用集群管理、负载均衡方式进行部署, 可根据用户发展规模灵活扩容, 满足后期业务发展带来的大数据、大规模用户的需求。系统部署方案图如图5所示。
2.网格化营销支撑系统主要功能 (表2)
1) 营销网格管理:营销网格的划分是网格化营销体系的基础。网格化营销支撑系统设计营销网格管理功能既支持通过标准地址进行网格划分, 又支持人工地把各个客户关联到某一个网格。在此基础上, 支持网格的删除、拆分和合并, 灵活地管理和划分网格, 支持以网格为单元进行市场营销、商机分派, 产品销售, 客户维系、绩效考核、网络资源配置等工作任务的执行。
2) 客户360视图:系统能提供客户360度视图查询功能, 整合了客户的基本信息、资源使用、业务详单、消费行为、用户咨询投诉报修等全方位信息, 并且通过用户行为的大数据分析得到用户的收视习惯、点播习惯和上网行为等, 为细分客户需求、提高客户针对性营销成功率、提高客户服务满意度等提供有效支撑。
3) 风险预警:在网格化营销支撑系统整合归类了几类最常见的风险, 通过设置预警条件自动地把这些提醒信息推送给相关营销人员, 帮助他们及时发现风险进行客户的维系挽留。
4) 商机管理:网格化营销支撑系统一方面整合各类客户相关信息, 提供商机模版供营销人员筛选符合条件的目标客户;另一方面通过营销信息管理功能, 支持灵活的录入各类与客户接触中获取的商机, 通过营销任务的形式向营销人员推送商机信息。
5) 营销任务管理:为了提高营销效率, 网格化营销支撑系统建设了营销任务管理功能。支持各类角色新建营销任务, 并通过营销工单的形式把商机信息、风险信息自动派发给客户对应的网格经理或指定的营销人员, 营销人员通过回单的形式对各个营销任务进行反馈, 让上级领导及时了解自己的营销进展。
6) 报表统计:报表系统除了能够以“日”为周期进行网格、区域、部门的统计外, 还支持灵活的选择时间周期, 方便营销人员不定周期地评估开营销活动开展后的效果。出于数据安全性的考虑, 系统不同角色人员查看报表数据做了严格的权限控制, 每个营销人员只能看到自己负责范围内的统计数据。
7) 绩效考核:网格化营销系统建设的绩效考核功能可以配置各种考核方案、指标以及各指标包含的参数, 通过前台配置以及后台算法设计的方式, 可以非常灵活地支撑各个部门、不同角色的绩效考核方案。
8) 网格全息视图:在WEB GIS地图上通过标准地址迅速查询并定位客户地理位置。同时在地图上通过图形化界面直观显示网格资源能力、业务能力、客户分析、用户收入市场营销等相关信息。
9) 到达视图:包括楼盘建筑物资源能力视图、房间资源能力到达视图和业务房间到达视图, 多维度的展现地域与业务的关系, 关键指标包括业务房间覆盖率、宽带业务带宽分布率、业务房间到达情况、竞争对手占有率等等, 为区域化营销方案的制定提供支撑。
4网格化营销支撑系统建设和应用成果
网格化营销支撑系统已经为江苏广电南京分公司的各营销部门的营销工作提供了应用支撑。网格化营销支撑系统向公众客户部、商业客户部和客服中心提供统一入口, 服务于南京分公司400余名一线营销人员。后期还计划与呼叫系统对接, 服务200余名呼叫中心服务人员。网格化营销支撑系统的实际建设成果如图6和图7所示。
网格化营销支撑系统的建立, 在各个方面对营销工作的开展进行有效支撑, 这主要体现在:
1.提高营销效率
从表3中可以看出, 网格化营销支撑系统通过营销流程支撑、营销数据整合、移动终端应用等全方面、多角度的支撑, 对各类营销活动开展的提升作用是非常明显的。在相同的营销成功率下, 接触客户的次数越多, 营销成功的次数才有可能提高。在网格化营销支撑系统的帮助下, 营销人员可以更高效的开展营销活动, 在相同时间内完成更多的营销工作, 这对于提升营销业绩是非常重要的。
2.提高营销成功率
营销人员如果没有充足的数据支撑, 在茫茫人海中搜寻目标客户无异于大海捞针。网格化营销支撑系统通过数据仓库系统整合的各类业务信息、用户行为信息等, 为营销活动中精准定位目标客户、发现商机提供了非常大的便利。
3.激发营销积极性
网格化营销支撑系统通过绩效考核、报表统计功能的建设, 实现各营销组织经营数据每天更新, 最大程度的保障营销人员及时了解自己的营销成效, 充分激发营销人员的营销热情, 有助于营销人员及时调整自己的工作计划。
4.实现市场保有和新业务的新增
网格化营销支撑系统建设上线以来, 通过全方位的营销支撑, 有效地支撑营销人员开展各类营销活动。以网格化营销系统上线后某一个月真实的营销统计数据为例, 在江苏有线南京分公司该月的14项营销指标中, 有8项指标 (包括基本业务和新业务) 相比上月而言有102%~170%不同程度的增长, 个别业务的增长率高至278%。这主要取决于营销人员的努力, 但是和网格化营销支撑系统的有力支撑也是密不可分的。
5结束语
网格化营销支撑系统帮助建立营销团队组织, 帮助培养一线营销人员的基本营销技能, 帮助营销体系探索主动服务或主动营销的方式, 试探客户对于主动营销的反馈, 在此过程中逐步完善适应于广电行业特色的主动服务营销的业务模式和业务流程。网格化支撑系统的建设, 是广电营销转型过程中IT支撑体系迅速响应的真实写照。随着广电营销转型的深入和业务需求的不断变化, 对于企业IT支撑能力会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无论是网格内经营数据的分析、用户行为数据的深度挖掘, 还是业务流程的持续优化, 都要求网格化营销支撑系统、企业数据仓库等IT支撑体系随之发展。只有业务、流程和IT支撑体系密切配合、融会贯通, 才能走出符合广电行业特色的发展道路。
参考文献
[1]唐月, 秦龙.有线电视网络业务运营支撑系统总体架构研究[J].广播与电视技术, 2012 (2) :100-105.
营销网格化系统 篇3
关键词:铁路货运;营销;网格化
一、网格化营销的基本情况
网格最初是构筑在互联网上的新兴技术,其本质是共享服务。最先使用网格理念的经营活动是生产制造环节,已形成供应链、企业动态联盟等成熟的生产制造为核心的制造网格,但在营销领域没有成熟的应用实践,从这个角度讲,铁路网格化营销是一种营销方式的前沿探索。
二、铁路网格化营销实施方案
(一)合理划分网格
根据呼和局各货运中心行政划分将货源吸引区分为乌海、包头、呼和、集宁共四个区域主网格。在主网格内根据生产企业类型、数量等将乌海主网格分为乌海西、乌海等5个子网格;包头主网格分为前旗、包西、包头等7个子网格、呼和主网格分为白塔、呼南2个子网格、集宁分为丰镇、集宁等4个子网格。通过对市场精准分析,科学划分主网格与子网格,解决潜在小企业客户及零散客户等中低端客户的营销问题,做到“抓大不放小”,将重点客户营销与潜在客户营销有机结合。
(二)落实经营责任
一是经营任务划分。按照全局2016年生产经营任务将全年13060万吨(不含集通)货物发送任务分劈至4个区域主网格:集宁主网格1420万吨、呼和主网格3860万吨、包头主网格5810万吨、乌海主网格1970万吨,结合货源分布及品类特点将区域主网格经营任务细分至每个子网格。二是团队协同作战。由区域客户经理牵头,将主网格内经营任务分解至子网格,子网格内部采取团队营销方式,每名成员各司其职、相互协助,制定实施方案开展营销,并将责任细化落实到人,最终实现客户群体营销的无缝覆盖。
(三)实施客户管理
将481家煤炭注册企业和1502家白货注册企业进行分类管理,实施立体的网格化营销战略,将客户通过区域、行业、规模、业务需求、类型5个维度进行划分,实现客户市场细分。
1、区域:依据行政区域边界,结合相对独立的市场区域,有利于节约时间、人力和物力,提高营销效率。2、行业:根据客户的主营业务,将客户分为钢铁、煤炭、食品等不同的行业,有利于营销人员专注于特定行业政策,并制定与之相应的营销方案。3、规模:根据注册资本、存贷款余额、业务规模等要素将客户分为特大型、大型、中型、小型、微型5类,这样的划分方式对提高客户满意度并最终成功营销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4、业务需求:将客户分为管内业务、跨局业务、国际业务、多式联运等多种业务需求类型,有利于选派专业的营销人员,进行更专业、细致的营销。5、客户类型:根据企业高管或个人客户的气质类型、性格特征、个人爱好将客户进行划分,根据客户类型可挑选与客户志趣相投的营销人员,通过与客户的相处、沟通来建立深厚友谊,以促进客户忠诚度地提高。
(四)健全激励考核机制
一是实施岗位激励制度,赋予区域客户经理一定的用人建议权和人员职级调整建议权,将营销人员业绩与职业生涯发展紧密联系起来,把营销业绩好、市场拓展能力强的营销人员给予职务层级、岗位等级的提升,吸引优秀员工走向营销一线。二是实施薪酬激励制度,建立“基本底薪+业绩底薪+超额奖励”的薪酬体系,完成子网格经营任务可获得基本底薪,超额完成经营任务可获得相应业绩底薪,贡献度特别突出的人员可获得特别绩效奖励,使营销人员的收入应跟其营销业绩直接挂钩,充分体现“多劳多得”,提升营销积极性。
(五)完善技术支撑保障
对现有物流信息系统功能进行拓展,增加网格化营销相关功能,一是实现用户归属划分、网格内经营数据分析,深入挖掘用户业务需求,为营销团队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二是积极开发营销团队营销业绩计算模型和团队成员贡献度计算模型,通过数据、图表等方式直观的展示子网格营销业绩完成情况、排名情况,以及团队内每名成员的营销业绩和贡献度,发挥竞争激励效果;三是将客户企业生产、销售情况、市场变化、经济走势等营销相关信息融入系统中,打造全面的网络化营销工具。
三、下一步的相关建议
选择包头货运中心作为网格化营销试点单位,将货源吸引区分为包环、前旗、包神、包西等7个子网格,由货运中心副总经理任区域客户经理,承担全业务发展指标,进行任务分解、对网格人员进行业绩考核、营销活动组织策划、日常管理等;营销代表负责制定客户名单、营销工作的实施、宣传促销活动的开展、客户维系、完成销售指标;营业大厅业务受理人员负责客户的引导、推介、销售、挽留,完成销售指标;客户服务代表负责对客户的咨询、投诉处理和意见反馈。
按照“收入与市场营销成果”挂钩的原则进行薪酬分配,制定统一的分配原则,充分完善用人机制,把营销业绩好、市场拓展能力强的营销人员给予职务层级、岗位等级的提升,真正体现网格化营销“自负盈亏”的精髓,推动网格化营销战略取得实效。
明确网格化营销的各工作事项,如客户拜访频率、客户沟通途径、工作日志内容、业务操作流程等,同时明确团队人员分工。区域客户经理要与团队成员进行积极有效的沟通,并督促团队成员积极接洽客户,及时发现客户的新动向、新需求。
参考文献:
[1]李德林.市场经济条件下铁路货运发展策略的探讨[J].铁道货运.2014(01).
[2]吴明辉,罗静,赵铮慧.借鉴国外成功经验发展龙江铁路物流[J].理论学习与探索.2013(06).
智慧网格化管理系统方案 篇4
智慧环保网格化管理系统
1.核心技术
系统平台应用主要提供对数据的访问与相关操作。
系统中心服务包括:(1)数据交互系统:接收来自现场的自动监测数据,将数据保存至本地进行存储;(2)数据处理系统:接收数据交互系统转发的自动监测数据,同时将数据保存至数据库中;(3)对外服务接口:对第三方软件平台提供数据访问的接口,可定制化开发。
基站软件应用主要对仪器进行控制、测试、数据采集、上传。
通过环境数据中心的建设实现对环境数据资源的有效收集、存储、整合、管理、分析,推动信息资产的管理、共享和利用,提高数据综合分析应用和决策分析支撑能力。同时构建环境GIS应用展示平台,将所有辖区内环境状况展现于管理者面前,整合所有环境信息及资源,构建统一的业务应用平台,为后续的信息化应用打下坚实基础。2.技术目标与设计原则
严格按照国家标准建成具有较强数据应用能力和系统维护能力的“智能环保软件平台”,走数据采集、服务集中、数据存储集中、数据应用服务集中的建设及应用道路。系统需满足安全性、高稳定性、可扩展性等性能要求。逐步把全区所有污染源的数据接入、数据存储、数据挖掘应用等服务全部集中至天津市。提高现场设施接入效率,扩展接入能力,使环境监控中心可满足全区所有污染源接入的性能要求,确保全区污染源自动监控中心正常运行,即可在上端层面保障辖区内污染源自动监控系统正常运行。2.1安全性原则
本系统要实现基于大型数据中心、强大信息处理环境和高速网络为一体,信息管理的获取、共享、处理服务,支持实时网上数据信息处理,支持协同工作及虚拟办公环境的新一代信息化环保平台。由于整个系统涉及大量的保密数据,而且部分数据共享基于网络环境,在设计过程中,会重点实施信息安全及保密措施,确保系统中的信息资源不被非法窃取和篡改,数据中心不被破坏,保证用户能够正常使用系统中的资源信息,提供应有的信息服务。采用有效的安全保密技术以确保该系统的安全性,建立健全管理制度基础。本系统还采用整套安全、科学、便利的管理模式,系统对终端用户的权限严格界定,终端用户的权限细化到每一个模块的每一个功能,在此基础上使用系统灵活的管理方式,很大程度上简化了系统管理人员的工作复杂度。
2.2规范性原则
系统设计过程中,数据结构和数据编码的设置符合严格的技术规范,全部采用国家下发文件标准。工作中专用的数据,通过全面的汇总分类,制定数据编码规范,保证其准确性和扩展性,为系统信息化的长期发展奠定良好的数据基础与规范。2.3稳定性原则
系统在开始数据对接后,每日定期备份数据至服务器,并对异常数据进行筛选分析和定期清理,以防对后续使用造成影响。考虑到网络不稳定状况在终端设备建立本地数据库,紧急情况可以调用本地存储。2.4可拓展性原则
平台最大支持三万台设备同时在线监测,在数据通讯协议合理范围内支持自定义配置上传,支持设备发送端和接收端自动在线应答,超级管理员享有最高权限,可对系统进行配置编辑。3.项目建设方案 3.1平台搭建
动态的运行监测体系,监测需要对所属地区的多种气体和粉尘实时的监管,收集、整理、汇总各种数据,为该系统运行情况进行分析、编制实时数据的统计报表等管理工作提供可靠的第一手数据。3.2功能概述
1)SO2、NO2、CO、O3四种气体在线监测,PM2.5、PM10在线监测; 2)数据实时更新,反应污染源变化情况; 3)在线平台统一管理、监控; 4)在线预警提示
3.3基数数据保障
在线监控中心的数据库中应包含所铺设线的基础地理数据、监测设施的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各类相关运行设备与监测设备的运行数据,还可与视频监控数据、项目管理数据、客户数据、气象数据、模拟数据、社会经济数据等相结合,组成一个可靠的数据库。3.4基础信息平台
系统中所有监测设备的实时运行数据应分别在分中心的数据库中予以保存,并按照监测中心对运行数据的要求自动汇集整理后上传至综合数据库中。储存在监控中心在综合数据库
和分中心数据库中的各类数据,可以通过授权让应用系统中的相关人员共享。3.5软硬件系统架构
系统的硬件平台、软件系统、网络环境应具有灵活的扩展能力,能随环保业务的发展而随步扩展,以保证系统的持续运行和逐步发展,如增加信息采集点、视频监控点、数据分中心、应用服务器、网络节点等。3.6信息查询
不同权限的用户,可根据授权、以多种方式分别在线查询项目实施的相关信息和实时数据,为办公和辅助决策提供可靠的依据。3.7联动的安全调度
根据历史积累的经验和在线监测及环保局大气监测的历史数据,指定各类防控预案,在出现重大事件和事故前,启动相关应急预案和应对措施,与各相关部门和单位统一协调,做出合理的指挥和调度。4.系统说明 4.1实时数据显示
在监测系统首页显示的监测点实时地图,采用的是GIS技术,通过经纬度准确定位监测点附近半径1.5公里左右范围的空气质量。地图上显示监测点实时位置,各监测点可显示实时数据以及当前日均值,地图采用百度地图模板,可以自定义地图效果(普通、卫星、三维效果),站点数据显示如下图所示: 4.2空气质量综合指数数据
空气质量综合指数数据可通过时间和地点分别进行查看,查看方式根据直接的视觉效果不同自行选择,数据内容可以以文字形式或者图表形式阅览,还供使用者进行数据下载。4.3监测点排名
在系统界面中可直观看到监测点排名情况。4.4历史数据报表查询
选择小时值,日均值,旬均值,月均值进行查询。
选择小时值时,需要在小时区间内输入数值,否则默认为当前日均值。
在除了查询固定均值之外,系统增加自定义时间段均值查询功能,如下图所示,点击自定义区间后,将日期设为10号-22号,即可得出当前数值。表格上方有导出按钮,点击后可以选择不同格式将数据导出至本地。
4.5预警设置
营销网格化系统 篇5
导读:数字城管新模式是采用万米单元网格管理法和城市部件、事件管理法相结合的方式,研发“城管通”,创新信息实时采集传输的手段,创建城市管理监督中心和指挥中心两个轴心的管理体制,再造城市管理流程,实现精确、敏捷、高效、全时段、全方位覆盖的城市管理模式。
一、项目概述
随着城市现代化建设进程的加快,城市管理滞后几乎成为各个国家、各个城市的共性问题。北京市东城区与全国各城市的发展情况一样,经过20多年的改革开放,特别是“十五”期间,城市建设突飞猛进,城市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但城市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仍然很突出,主要是管理体制、机制不顺和理念滞后,政府管理缺位,条块分割,专业管理部门职责交叉和不明确,缺乏有效的监督和评价机制,造成了信息滞后、管理被动,粗放、突击式、运动式管理成为常态。创新城市管理模式迫在眉捷。
2003年底,北京市东城区成立了以区委书记为组长的创新城市管理模式课题组,针对《依托数字城市技术创建城市管理新模式》课题进行了深入调查研究,运用“数字城市”理论和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协同论等思想和方法,依托目前已经比较成熟的信息技术,结合东城区城市管理的实际,提出了网格化城市管理的构想,按照这一构想,东城区将依托网络信息技术、地理编码技术和移动信息技术,推出全区域、全时段的网格化城市管理解决方案以及与之配套的“网格化城市管理信息平台及应用系统”。东城区将借助城市管理信息系统,采用“万米单元网格管理法”和“城市部件管理法”相结合的方式,在城市管理中运用网格地图的技术思想,以一万平方米为基本单位,将东城区25.38平方公里划分成10个街道、137个社区、1593个网格单元,由350名城市管理监督员对所分管的万米单元实施全时段监控。每个城市管理监督员随身携带具有无线传输和定位功能的信息采集器(即“城管通” 手机),分布在所划分的区域内巡查。监督员使用“城管通”手机,居民只要拨打城市管理特服号***,就可以把遇到的城市管理中的如井盖丢失、垃圾乱堆乱放等问题,及时报告给东城区城市管理监督中心,东城区城市管理监督中心将通过专用网络迅速通知担负城市管理职能的有关部门。通过一张网络和一个平台,将城市管理信息集纳于无形之中,不仅实现了城市管理的信息化、标准化、精细化、动态化,也实现了对市民的意见、心声进行实时的收集与反馈。
“城管通” 研发项目作为东城区万米单元网格城市管理新模式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通过为城市管理监督员提供现场信息快速采集与传送的专用通讯工具(即“城管通”手机),利用实时无线通讯技术和政府政务信息共享平台进行连接,在第一时间内详实准确地提供关于城市管理的现场资料,为城市管理部门的快速响应和科学决策奠定基础。
此项目的研发得到了国家和北京市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国务院信息办将其列为国家信息化建设示范工程,北京市信息办也将其列为北京市信息化重大应用项目。
二、管理体制
1、数字城管新模式介绍
数字城管新模式就是采用万米单元网格管理法和城市部件、事件管理法相结合的方式,应用、整合多项数字城市技术,研发“城管通”,创新信息实时采集传输的手段,创建城市管理监督中心和指挥中心两个轴心的管理体制,再造城市管理流程,从而实现精确、敏捷、高效、全时段、全方位覆盖的城市管理模式。
数字城管新模式进一步确定了城市管理空间、管理对象、管理方式和管理主体,是管理思想、管理理念、管理技术和管理体制的整合和创新。
2、创建两个轴心的城市管理体制
设立城市管理新体制,对原有体制进行变革,通过整合政府的城市管理职能,建立城市管理监督和评价机构(城市管理监督中心),协调和处理机构(城市管理指挥中心),形成城市管理体制中的两个“轴心”,将监督职能和管理职能分开,各司其职、各负其责。
监督中心的主要职能:
负责城市管理中各种问题的信息采集、报送,随时掌握城市管理现状;对本区城市管理实施全方位、全时段的即时监控;对城市管理的有关部门和责任人履行城市管理职责的情况进行监督考核评价。
指挥中心的主要职能:
负责办理监督中心转来的各类城市管理问题的派遣,并督办处置质量和效率;将责任单位反馈的办理结果核对后向监督中心反馈;协调各部门解决城市管理中重难点问题和属于市以上各部门处置的城管问题的协调工作。
3、新模式再造城市管理流程
根据建设部行业标准《城市市政综合监管信息系统建设规范》(CJJ/T 106-2005)的要求,数字化城市管理模式的工作流一般包括信息收集、信息登记与核实、任务立案、任务分配与处理、核实结案和综合评价六个阶段。具体流程如图所示。
三、应用系统
1、无线数据采集子系统
无线数据采集子系统是为城市管理监督员对现场信息进行快速采集与传送而研发的专用工具。城市管理监督员使用相应功能的信息采集器在所划分的区域内巡查,将城市部件和城市事件的相关信息报送到城市管理监督中心,同时接受城市管理监督中心和领导的工作派遣与调度。
无线数据采集子系统分为终端应用系统和服务器端应用支撑系统。终端应用系统实现了对城市部件、事件所发生问题的各种现场信息,通过电话、表单、现场照片、录音和地理信息快速定位等多种采集手段,经无线网络将所采集到的多媒体信息实时传送到受理平台。
2、呼叫中心受理子系统
城市管理监督中心设立呼叫中心是联系内外各部门和社会公众的窗口,主要工作是受理来自城市管理监督员、社会公众、市级平台的城市管理问题,然后对问题进行审核,记录问题发生定位,立案后传递给城市管理指挥中心。因此,呼叫中心受理子系统的主要功能就是为呼叫中心坐席工作人员提供问题受理、登记、立案、定位和转发等功能,并实现与市级呼叫中心的信息交互工作。
3、协同工作子系统
城市管理协同工作子系统运用空间网格、地理编码、工作流、WebGIS等技术,受理城管监督员通过“城管通”上报的城市部件和事件问题信息以及社会公众的举报信息,将任务派遣、处理、反馈、核查、结案、归档等环节关联起来,完成跨部门的任务流转和全程督查;实现城市管理监督中心、城市综合管理委员会、各相关专业管理部门和区政府之间的资源共享、协同工作与督办,达到城市管理主动、精细、快速、统一的目标;通过整合优化政府信息资源,建立全时段监控、全区域覆盖的城市管理体系。通过城市管理协同工作子系统,实现全新的城市管理模式,为创新城市管理体制,解决传统城市管理模式中分工不明、部门间信息沟通不畅的问题提供了技术支撑。
4、大屏幕监督指挥子系统
大屏幕监督指挥子系统是城市管理新模式实时、可视化的信息显示系统。通过大屏幕监督指挥系统,实现城市部件和事件的实时监控、案卷办理状态和详细信息查询及城管监督员的实时调度,便于监督中心、指挥中心和有关领导实时了解东城区的城市管理状况和相关统计分析结果。
5、评价统计子系统
评价统计子系统通过采集网格化城市管理过程信息,在各种绩效评价数学模型基础上,应用数据挖掘和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开发基于图表、地图形式表现的评价结果可视化功能,形成对区域、部门、岗位等方面的绩效评价,使管理者能够及时地掌握和分析城市管理工作的现状和水平,从而达到对管理过程中问题的不断纠正和实施过程的有效控制。通过分析评价结果,实现对城市管理的正确决策和长效机制的保持。
6、城市部件在线更新子系统
城市部件在线更新系统基于B/S结构(包含面向地理信息的WebGIS服务),用于在线修改城市部件信息。系统为相关专业部门用户提供网上地图数据输入、编辑和更新工具,实现在线数据输入、编辑更新。
7、地理编码子系统
城市管理地理编码系统是网格化城市管理最重要的支撑系统之一,数字城市地理编码技术提供了一种把具有地理位置的信息资源赋予地理坐标、进而可以为计算机所计算的方式。通过地理编码,将城市现有的地址进行空间化、数字化和规范化,在地址名称与地址实际空间位置之间建立起对应关系,实现地址空间的相对定位,可以使城市中的各种数据资源通过地址信息反映到空间位置上来,提高空间信息的可读性,在各种空间范围行政区内达到信息的整合。通过地理编码技术对城市部件进行分类分项管理,最终实现城市管理由盲目到精确,由人工管理到信息管理的转变。
8、基础数据资源管理子系统
“基础数据资源管理系统”供系统管理人员使用。利用基础数据资源管理系统,系统管理人员可以方便地调整系统使之适应于用户需要,并可以在使用中不断地变更系统配置,无须软件开发者的干预,充分赋予了用户自维护、自发展、自适应的能力。利用“基础数据资源管理系统”,系统管理员可以设置每个使用人员权限;可以配置使用地图数据,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随时添加图层和地物,每类地物相应的属性信息等等。系统管理员可以使用基础数据资源管理系统修改应用模型,避免了使用数据库系统本身工具进行系统维护,极大地提高了效率。系统管理人员无需了解系统数据库的具体结构和实现,就可以正确地使用基础数据资源管理系统进行日常维护和系统与数据扩展。
9、应用维护子系统
应用维护子系统是系统管理员使用的工作平台,通过该平台,可以快速搭建、维护城市管理业务,定制业务工作流程,设置组织机构,并能够方便快捷地完成工作表单内容样式调整、业务流程修改、人员权限变动、系统数据备份等日常维护工作。利用应用维护子系统,系统管理人员可以方便地调整系统使之适应用户需要,并可以在使用中不断地变更系统配置,无须软件开发者的干预,充分赋予了用户自维护、自发展、自适应的能力。
四、项目特点
“网格化城市管理新模式”是将现代工程科学与现代社会科学有机结合,自主研发的一种采用“万米单元网格管理法”和“城市部件管理法”相结合的方式,将十几项数字城市技术整合集成应用于城市管理领域,全时段监控、全方位覆盖的现代化城市管理模式,是政府管理实践中的一项宝贵的创新成果,为强化政府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有效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着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提供了一个值得借鉴的成功范例。
主要包括以下几个特点:
1、采用空间网格技术创建单元网格。从城市管理角度划分单元网格,开辟了一个新的地理编码管理体系。按照空间网格技术的原理,以社区为基础,根据属地管理、地理布局、现状管理、方便管理、管理对象等原则,划分单元网格。同时兼顾了建筑物、城市部件的完整性和便于社会管理和日常监督的考虑。通过单元地理网格的划分,将城市管理部件、道路、社区、门址、建筑物、企事业单位、地名等要素通过单元网格直接建立地理位置关系,使单元网格逐步成为城市各类要素与地理信息发生关系的重要编码基础。
2、通过城市管理职责分层、分级,实现主动式城市管理模式。将市区划分为区、街道、社区和单元网格四个层次,明确每个层次城市管理的责任,通过分区即时监控,随时掌握城市的现状,及时处理城市管理中发生的问题,从而实现城市管理由被动向主动的转变,彻底解决城市管理中的被动、盲目管理问题。
3、采用地理编码技术对城市部件实行分类、分项管理。通过普查将城市部件进行分类、分项处理之后,确定每个城市部件的地理编码并标注在地图上,全部纳入计算机管理。采用地理编码技术进行分类、分项处理,将城市管理内容全面细化,并且可以科学确定相应的责任单位,实现城市管理由粗放向精确的转变,彻底改变城市管理对象不清、无序的现状。
4、依托数字城市技术,创建全新的信息实时传递方式。将现代信息技术全面应用于城市管理,整合信息资源,实现信息共享,是实现城市管理现代化的重要环节。通过无线网络技术的应用,可以实现信息源的全方位采集,以保证对城市实行全区域、全时段监控与管理。
5、按照电子政务的要求,全面整合政府职能。按照监控、评价与管理分开的原则,组建城市管理指挥中心和城市管理监督中心,彻底解决城市管理工作中专业管理部门多头管理、职能交叉、职责不到位的现象。根据新模式运行与发展的变化,适时调整专业部门设置和职能,保证新模式的顺利运行和不断完善。
五、项目效益
营销网格化系统 篇6
在党委、政府统一领导下,由政法委牵头,整合政法各部门、公安、司法、信访、民政、安监、工商、人口计生、教育、卫生、人社、住建、应急等多个职能部门力量,以网格为管理单元,构建区域化、网络化、社会化、信息化的网格管理综合系统,实现资源共享、联动共管、动态跟踪、全面覆盖、高效快捷、科学管理社会和服务民生的信息化管理体系,推进社会管理创新。
一、网格管理子系统 1.服务团队
指辖区范围内各种各样团队信息,通过服务团队掌握当前区域下的服务工作开展情况。每个团队包括团队自身信息、团队成员信息、团队服务记录信息。任何层级都可以增加本级的服务团队信息。
服务团队包括基层综治组织、基层党组织、基层自治组织、群防群治队伍、社会志愿者队伍、专项工作领导小组、网格化管理服务团队、其他共8大类,各大类下可以包含子类。团队成员对辖区内的实有人口、重点人口、育龄妇女、关怀对象、失业人员等各类人员提供服务,以服务记录方式存在,从人员角度出发,便于掌握哪些人已接受过服务及其接受过的具体服务信息,哪些人还未接受过服务,需要及时给予提供服务。一个成员可以在当前区域内的多个团队中同时担任多种职务。一条服务记录的服务成员只允许属于同一个服务团队,服务对象只允许属于同一个类型的人员。
服务团队解散后,通过注销加以区别,解除成员和其的关系,但其原有的服务成员及服务记录仍能查阅。服务成员不再担任某个团队中的职务后,通过注销加以区别,且无法以已注销的成员身份添加任何服务记录。删除成员时,需要确保此成员下没有任何服务记录,否则只能注销。
二、人口管理子系统
人口管理子系统是以实有人口为基础,通过整合各职能部门业务数据信息,形成人口数据库。单个个体人信息包括两大类:人口公共信息和人口扩展信息。其中人口公共信息包括人口基本信息、户籍信息、流动信息(针对流动人口)、住房信息等;人口扩展信息包括相关职能部门业务信息和接收到的政府部门或社会组织提供的服务信息。通过人口数据库的建立,各部门间的信息共享,从而避免“条块分割、免信息孤岛”的存在,实现对网格内的每个人员提供全方位管理服务。图1—人口数据库
人口管理实有人口业务人员重点人口户籍人口流动人口未落户人口境外人员刑释解教人员社区矫正人员吸毒人员精神病人重点青少年育龄妇女关怀对象失业人员重点上访人员危险品从业人员 老年人残疾人优抚对象需要救助人员
实有人口主要包括户籍人口、流动人口、未落户人口、境外人员;职能部门业务数据作为实有人口的附属信息,包括重点人口信息(共7类)、计生业务信息、民政业务信息(共4类)、社会保障业务等,可根据实际建设要求进行无限扩展。
查看单个个体人信息时,家庭(户籍)信息除展现基本信息外,还以列表方式展现成员信息;住房信息除展现基本信息外,还以列表方式展现成员信息。
图2—单个个体人信息
实有人口和业务人口之间的关联关系有3种模式,一个系统只能采取一种管理模式。详细请见《实有人口和业务人员关联关系》。具体3种模式是:
(1)相互完全独立;(2)以实有人口为基础,所有业务数据需在实口已存在的前提下才能维护(3)以实有人口为基础,维护业务数据时若实口中还未存在,则可以同步生成实口 1.实有人口
实有人口指当前辖区下的所有人口,从户籍角度区分,包括户籍人口、流动人口、未落户人口、境外人员。每个人员只能在网格层级新增,在同一网格内以身份证唯一,各类人员间存在互斥,即一个实有人口在一个网格内只能是其中一类。当不属于该网格的实有人口时,通过注销加以区别,同时注明注销原因和注销时间。每条数据信息将会记录最后更新时间,便于掌握数据新鲜程度。
1)户籍人口(常住人口)
指公民依《中华人民共和国户口登记条例》已在其经常居住地的公安户籍管理机关登记了常住户口的人。
2)流动人口
指离开了户籍所在地到其他地方居住的人口。3)未落户人口
指没有户口或手持户口未落(俗称口袋户口)的人口。如出生未落、持证未落、证件遗失等。当网格内的未落户人员落户到本网格时,提供落户功能。落户后,此人在未落户模块状态为注销状态,注销原因为已落户,并需注明落户时间。
4)境外人员
包括外国人(包括无国籍人)、华侨以及香港、澳门、台湾地区的中国公民。5)户籍家庭
严格根据户籍制度管理,以公安户口本为户籍家庭单元进行管理。
以“户号”为单元,对本区域的户籍人口进行统一管理,包括管理维护成员、重置户号、更换户主、删除空户。成员范围指当前区域内未注销未于当前户号关联的户籍人口。
6)家庭信息(广义)
以家庭编号为纽带,通过自行组建家庭成员方式组成家庭单元,从而形成管理单元。支持可配置。以“家庭户号”为单元,对本区域的实有人口进行统一管理,包括管理维护成员、重置户号、更换户主、删除空户。成员范围指当前区域内未注销未于当前户号关联的实有人口。
2.重点人口 重点人口指当前辖区下所有需要特别关注的人员,包括7类。每个人员只能在网格层级新增,一个人员在同一网格内可以同时属于多种类型重点人口,每类重点人口以身份证唯一。当不再属于重点关注对象时,通过取消关注加以区别,同时注明取消原因和取消关注时间。再次属于重点人口时,通过重新关注恢复关注状态。每条数据信息将会记录最后更新时间,便于掌握数据新鲜程度。
1)刑释解教人员
指刑满释放五年内,解除劳动教养三年内人员。
刑释人员刑释时间满5年、解教人员解教时间满3年后自动取消关注,系统自动发送站内信息提醒网格管理人员。
2)社区矫正人员
指对罪行较轻、主观恶性较小、社会危害性不大的罪犯或经过监管改造,确有悔改表现、不致再危害社会的,纳入社区进行矫正的人员。刑法执行类别包括管制,缓刑,假释,监外执行,剥夺政治权利。社区矫正人员期满后成为刑释解教人员。
社区矫正人员矫正时间到期后自动取消关注,系统自动发送站内信息提醒网格管理人员。社区矫正人员可手动转为刑释解教人员。
3)吸毒人员
指吸食或使用毒品的人员。4)易肇事肇祸精神病人
指用武力有伤害他人或者自己的行为能力、想法、冲动、倾向的精神病患者。通俗的意思是指有暴力倾向的神经病病人。
5)重点青少年
指6周岁(含)以上,25周岁(含)以下,无职业的闲散青少年。包括不良行为的青少年、服刑在教人员未成年子女、农村留守儿童、流浪乞讨青少年等。
重点青少年满25周岁后自动取消关注,系统自动发送站内信息提醒网格管理人员。6)重点上访人员 包括信访和上访人员。
信访,是指公民、法人或者其它组织采用书信、电子邮件、传真、电话、走访等形式,向各级人民政府、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工作部门反映情况,提出建议、意见或者投诉请求,依法由有关行政机关处理的活动。上访,即群众越过底层相关国家机关到上级机关反映问题并寻求解决的一种途径。7)危险品从业人员
指主要从事危险化学品的操作工、运输押运工、储存保管员。3.育龄妇女
育龄妇女指当前辖区下合适生小孩的年龄段的妇女的统称。理论上一般指妇女截止统计点处于15~49周岁,不管未婚、已婚和丧偶。
每个育龄妇女只能在网格层级新增,以身份证唯一。当因离开或其他原因不再属于育龄妇女时,通过取消关注加以区别,同时注明取消原因和取消关注时间。再次属于育龄妇女时,通过重新关注恢复关注状态。每条数据信息将会记录最后更新时间,便于掌握数据新鲜程度。
4.关怀对象
指需要给予特别关心帮助的人,这里主要指从民政角度出发。包括5类。每个人员只能在网格层级新增,一个人员在同一网格内可以同时属于多种类型关怀对象,每类关怀对象以身份证唯一。当不再属于关怀对象时,通过取消关注加以区别,同时注明取消原因和取消关注时间。再次属于关怀对象时,通过重新关注恢复关注状态。每条数据信息将会记录最后更新时间,便于掌握数据新鲜程度。
1)老年人
指当前辖区下60周岁(含)以上的公民。
辖区内实有人口一旦符合老年人条件的,系统自动标记为老年人,并在老年人模块同步生成数据,同时系统自动发送站内信息提醒网格管理人员。
2)残疾人
指当前辖区下在心理、生理、人体结构上,某种组织、功能丧失或者不正常,全部或者部分丧失以正常方式从事某种活动能力的人。包括视力残疾、听力残疾、言语残疾、肢体残疾、智力残疾、精神残疾、多重残疾和其他残疾等的人。
3)优抚对象
根据我国《军人抚恤优待条例》规定,优抚对象包括中国人民解放军现役军人、服现役或者退出现役的残疾军人以及复员军人、退伍军人、烈士遗属、因公牺牲军人遗属、病故军人遗属、现役军人家属。
家属是指军人(含烈士)的父母、配偶、子女,以及依靠军人生活的十八周岁以下的弟妹、军人自幼曾依靠其抚养现在又必须依靠军人生活的其他亲属。4)需要救助人员
指当前辖区下经济困难,劳动困难,就业困难,低保户等一些生活无法保障群体。5.失业人员
指当前辖区下在劳动年龄内有劳动能力,目前无工作,并以某种方式正在寻找工作的人员。包括就业、转失业的人员和新生劳动力中未实现就业的人员。
三、实有房屋子系统
实有房屋是指已建成并达到入住或使用条件的、含自有(私有)房屋在内的各类房屋。每个房屋只能在网格层级新增,以房屋编号为唯一。支持房屋编号修改功能,修改后的房屋编号若已存在,则给予提示。
每条数据信息将会记录最后更新时间,便于掌握数据新鲜程度。
若把实有人口和所居住(购买或租赁)的房屋关联起来共同管理,通过房子查找居住在该房子里的所有人员信息,从而实现居住地管理。详见《以房管人》
注意:每个人分两种状态,有居住地址和无居住地址。针对有居住地址的人,需填写房屋编号和房屋地址;针对无居住地址的人,需填写无房原因(此项慎用)。以房管人仅管理有房子居住的人员信息。
从是否出租角度划分,实有房屋分为出租房和非出租房。1.实有房屋 2.出租房
出租房是指出租人(一般为房屋所有权人)将房屋出租给承租人居住或提供给他人从事经营活动及以合作方式与他人从事经营活动,由承租人向出租人支付租金的行为。
当房屋不再出租时,通过注销加以区别,同时注明注销原因和注销时间。再次属于出租房时,通过取消注销恢复状态。每条数据信息将会记录最后更新时间,便于掌握数据新鲜程度。
四、组织场所子系统
组织场所子系统是指辖区下的所有实有单位、重点场所、两新组织的管理维护。1.实有单位
实有单位指在工商注册过的实体。每个单位只能在网格层级新增,在同一网格内以营业执照号码唯一。当实有单位不存在时,通过注销加以区别,同时注明注销原因和注销时间。每条数据信息将会记录最后更新时间,便于掌握数据新鲜程度。2.重点场所
重点场所指可能存在安全隐患会带来危害的单位或区域。每一个场所只能在网格层级新增,一个场所在同一网格内可以同时属于多种场所类型。当不再属于重点场所时,通过取消关注加以区别,同时注明取消关注原因和取消关注时间。每条数据信息将会记录最后更新时间,便于掌握数据新鲜程度。
每类重点场所都有关注等级,在列表中以图例方式展现,绿色代表等级为“一般”,黄色代表等级“中等”,红色代表等级“严重”。
1)安全生产重点 主要指安全生产重点企业。2)治安重点
主要指治安重点场所,包括城乡结合部、城中村、流动人口集聚的村(社区)、宾馆旅馆、出租房屋区、娱乐场所、批发市场、矿山石场、车站码头、其他等
3)消防安全重点
主要指场所,包括商场、市场、娱乐场所、重点单位、其他等。4)学校 5)其他重点场所 3.两新组织 1)新经济组织
指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包括个体工商户,私营企业,外商经济控制企业,港澳台经济控制企业,非国有控股股份制企业,非国有控股混合所有制企业等。每一个新经济组织只能在网格层级新增,当不再属于新经济组织时,通过注销加以区别,同时注明注销原因和注销时间。每条数据信息将会记录最后更新时间,便于掌握数据新鲜程度。
2)社会组织
在我国是指相对于政党,政府等传统组织形态之外的各类民间性的社会组织,除了包含根据法规合法允许登记注册的各类民间组织以外,还包含目前法律法规还不能在民政部门登记注册的民间自发性的非政府组织和准民间组织。主要包括社会团体,基金会,民办非企业单位,部分中介组织以及社区活动团队。任何一层级都可以增加新社会组织,当不再属于新经济组织时,通过注销加以区别,同时注明注销原因和注销时间。每条数据信息将会记录最后更新时间,便于掌握数据新鲜程度。
五、数据管理子系统
新增一种数据来源方式,即由职能部门按照统一模板方式批量导入数据,再由网格人员把属于本网格的数据进行逐条认领。
1、外部数据导入
导入模板中的所有数据必须指定到县区级,导入时不支持重复性校验。
1)针对人员类,只要身份证或姓名有一项已填写均能导入成功,否则导入失败。2)针对企业组织场所类,只要名称已填写均能导入成功,否则导入失败。
3)数据导入时做业务属性类别的校验(通过excel表格列数判断,若列数不符合,则给予提示),即刑释解教人员模板只能导入到刑释解教人员模块。
2、外部数据认领
认领时所有数据必须指定到具体网格。
数据认领时,导入库中重复的数据(人员类指以“所属网格+姓名+身份证”唯一)只要有一条被认领,则相同数据默认为同一条数据且被认领。
导入库中的数据,一条只能被认领一次。认领结果分2种:
1)认领成功:只要所有数据都认领成功,则直接定位到“认领成功”列表 2)认领失败:只要有一条或多条数据认领失败,则直接定位到“认领失败列表”
认领失败原因有2种:
A:信息不完善,则给予完善信息操作链接,待信息完善后进行认领
通信企业的网格化营销模式研究 篇7
随着通信业务市场竞争的加剧, 移动通信领域的竞争已进入短兵相接的“巷战”时代, 而本已竞争激烈的信息化、集团业务、数据业务等领域必将面临更直接的用户争夺战。2013年, 面对竞争对手更加赤裸的客户争夺战, 各运营商需要在全力保住现有市场的同时深入挖掘区域内的存量市场, 尽最大努力满足存量市场中目标用户个性化、差异化的需求。
近年来, 无论固话、宽带还是移动业务, 用户增长速度都在放慢。在通信市场逐渐饱和的情况下, 发现市场空白点、挖掘现有用户消费潜力已经成为主要的市场竞争方向。3G牌照的发放将企业间的竞争由语音网络质量和营销渠道的竞争引向了新型数据业务的竞争。对用户来说, 数据业务理解难度大、接触机会少, 这些都需要企业在引导和辅助用户的过程中投入更多的营销资源。随着营销与服务过程的逐渐融合, 营销人员工作所包含的内容日益增加, 所需的资源也随之增加, 而这些与企业现有资源能力相冲突, 可行的解决方案就是通过网格化营销, 组建片区内虚拟营销团队。这对运营商的精细化营销管理提出了挑战。需要建立和完善细分市场营销管理体系, 具体到市场管理上, 则有“三个需要”的工作要具体落实, 即:需要建立基于细分市场的营销团队结构, 从组织结构方面保证全面覆盖目标用户;需要建立起更快的用户需求反馈机制, 不断地调整、优化分公司的产品线, 全方位、立体式满足目标用户群体的差异化需求;需要培养和煅炼针对细分市场的专业营销人才, 提供个性化服务。
为适应精细化营销的要求, 积极探索区域化经营和管理新模式, 运营商提出了网格化营销管理模式, 网格化营销就是面向客户及营销资源的地理分布, 以精细化的地理网格为单位, 挖掘各地理分布单位上的个性化客户市场, 并按地理网格单位对营销资源、营销队伍进行精细分工, 落实到人, 落实到地理网格, 从而实现精细化营销管理。
二、网格化营销模式的好处
(1) 快速响应市场, 实现区域内精耕细作。资源的落实以及片区责任制度的建立, 使得电信企业基层营销员工的工作指向性更强, 应对竞争时更具灵活性。运营商的客户经理可专注于网格内营销及客户维系, 从而强化主动面向客户的营销队伍建设;专职营销人员通过培训可以更加熟悉自己负责的产品, 由于专注于网格内区域, 从而可以更透彻地理解客户及其需求, 提高面向客户的营销能力;在网络化营销中, 营销和维护分开, 由专人负责维护, 通过前后台联动能更好地服务客户, 提升客户服务体验。这种精耕细作的运作方式, 能够增强运营商的市场把控能力, 实现客户经理权责统一, 充分调动营销队伍的积极性。
(2) 迅速调配企业资源, 减少部门合作的“非效率”。采用网格化营销, 使得以往由于不同部门分属管理而造成的合作困难以及资源协调“非效率”, 可以通过自下而上的需求响应得到解决。同时, 通过不同部门彼此分担考核指标, 可以切实从任务导向上增加部门之间协作的积极性, 提升企业整体组织的柔性。
(3) 从“推销型营销”向“服务型营销”转变, 以适应3G市场竞争需求。通过实践网格化营销, 可逐渐提升员工对通信行业未来竞争环境的认识, 使得员工切实感受到“服务型营销”将成大势所趋。
目前, 运营商已经开始尝试网格化营销, 中国联通从2011年起全面推行网格化营销。网格化营销的关键在于营销队伍和资源的配置, 更在于营销力量的有效使用、网格的规范运作、末端作战能力的增强以及营销效能的提升。
三、实施网格化营销模式的步骤
网络化营销的实施不仅是通信企业市场部门自身的调整, 而且涉及网络、客服等各个部门职责和结构的调整。总的来说, 通信企业实施网格化营销需要经过以下五个关键步骤。
1. 合理划分网格
运营商网格化营销的基础是网格的划分, 网格划分是否合理、边界是否明确、目的是否清晰, 都会直接影响到电信企业网格化营销的执行效果。
电信企业的用户在空间分布上具有明显的特征, 为此网格划分应以空间为主要维度, 这也可以方便企业营销团队在有限的范围内更准确快速地接触到用户。企业需要充分考虑自身资源能力, 来确定划分区域的数量, 一般来说, 在市公司下设立分区分公司的个数应等于或略多于现有的行政区划个数, 分区公司的划分则应根据实际情况而定。主网格和子网格的划分主要依据现有行政区域边界进行, 如果市场内存在相对独立的地理区域, 或存在大型重点集团企业, 则应设立独立的分公司或片区。由于需要综合考虑不同网格区域之间的用户数量和资源能力对比, 因此要尽量做到网格间的实力均衡, 网格间的边界划分务必明确, 以免后续可能出现网格间争夺用户的情况。
2. 建立跨部门的虚拟团队
在企业基层工作中常常会出现由于资源调配不当而引起的效率低的问题, 这一方面是因为企业某一生产领域需要迅速增加投入, 另一方面是因为企业部分资源闲置或效率低下。基于这样的问题, 通信企业需要考虑引入虚拟组织的概念, 组建虚拟团队。
电信企业网格化营销的虚拟团队应由市场营销人员为主, 同时根据企业资源情况可选择涵盖个人用户服务人员、集团客服人员和网络维护人员。虚拟团队可设立网格负责人一职, 该岗位通常由市场营销人员担任。虚拟组织中除市场营销人员以外, 其他人员均同时从属于各自部门和虚拟团队, 工作考核指标也同时分属两个部分。这部分人员的主要工作仍接受原部门安排, 片区经理只能分配日常和常规性的工作。
3. 制定管理制度和优化流程
调整优化关键营销资源的分配、管理和使用机制, 优化市公司职能管理部门与区域管理单位、网格营销单元之间的职责分工、配合与管理流程, 提高关键营销资源在网格化经营使用中的规范性、有效性, 建立端到端的闭环管理流程。在资源使用上促进对网格区域的权力下放, 在资源分配和使用效果上加强归口管理、监控和评估, 网格经理下达工作指令时需与各部门负责人沟通, 由各部门负责人转达工作指令。网格经理与团队成员间, 以及团队成员之间遇到重要问题需要及时沟通, 考核结果应纳入员工个人绩效考核。
4. 调整网格化经营的考核重点
调整、补充、优化网格化经营绩效评估、监控与考核体系, 重点研究补充针对网格区域用户满意度细分、主动营销服务、客户关怀、市场重点工作推广的新型结果类考核指标, 将与传统业务和存量用户相关的指标纳入KPI考核中来。研究补充针对网格区域客户标准化营销、服务、维系、关怀等非量化行为的过程评估、监控和考核指标。从过程和结果两方面相结合, 解决针对网格区域客户的经营激励力度不足的问题。
考核要坚持全过程原则, 考核一定时间内的营销服务全过程而不是单纯的业务受理。电信的产品就是服务, 包括售前、售中、售后服务三个环节, 网格化经营的考核应把三者都纳入, 这样才能有效防止员工片面追求工作结果而不注重工作过程的不良后果, 以及虚假营销做法。
5. 加强业务支撑能力建设
网格化营销对于企业业务支撑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业务支撑内容涉及用户归属地划分、网格内经营数据分析、网格内用户通话数据深度挖掘等, 后台数据仓库的容量、数据挖掘的方法等都需要重新考虑。同时, IT支撑还应包含基层营销团队的操作平台研发, 保证虚拟营销团队可以第一时间掌握所需的数据内容。
四、结束语
总体而言, 任何一个通信市场是一个有地理边界的, 更是有多样化经济形态的复合市场, 从战略管理以及工具支撑的角度出发, 做类似的网格化管理创新是非常具有现实意义的, 可以帮助运营商挖掘被忽略了的潜力市场, 可以帮助一线服务营销人员有效认识和管理区域市场的特征, 以及开展市场拓展和关系维护的工作。
摘要:本文结合通信企业市场发展的趋势, 分析了市场营销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提出了通信企业建立网格化营销模式, 分析了网格化营销模式给通信企业带来好处以及实现网格化营销模式的关键步骤, 目前各通信企业正全力开展网格化营销体系的探索和建立。
创维:系统营销打造效率化规模 篇8
千万不要浪费了这次危机!对于占尽天时、地利、“市场和”的中国企业来说,“借危生机”才是当务之急。
早在年初,创维集团副总裁、彩电事业本部总裁杨东文就判断:“金融危机,是大品牌企业扩大市场份额的一次良好机遇。 ”杨东文说,创维有信心在产业和品牌重组的过程中,通过产品创新和扩大产能等措施占据更好位置,提高市场占有率。
杨东文的信心何来?除了来源于对外部市场的判断和解读,还有其源于内部助其运筹帷幄的管理工具— —“系统营销”新思维。
一封消费者来信引发的营销思考
从当年带领创维从内乱中恢复生机、绝地反击的“第三营销”理论开始,再到解决库存效率的“加速度营销”、为客户提供产品增值服务的“增值营销”,杨东文的实战派营销理论在近十年间,带领创维跨过了一道道市场难关,使创维成为国内彩电企业响当当的一线品牌。
进入2009年,外围内困的市场环境,对企业经营的领军人提出了更大的挑战。就彩电行业来说,受全球金融海啸影响,外资品牌在欧美的市场大幅下滑,国产品牌出口大幅萎缩,可以说,2009年全球彩电的市场竞争集中在中国,竞争到了你死我活的程度;客户渠道成本进一步提高,客户忠诚度下降,控制客户的难度进一步加大; 2009年没有新的彩电应用技术、竞争对手跟进并推出类似创维酷开 TV的产品,差异化产品创新压力巨大;同时,液晶屏上游资源供应的不稳定和价格存在大幅波动可能给企业造成巨大经营风险;对内看,平板产品在企业中占用资源进一步加大,事业本部季节性现金短缺矛盾突出;内部系统利益博弈严重,局部利益与全局利益平衡发展异常困难……
面对如此复杂的内外环境,杨东文一直在思考创维集团彩电事业本部的变革,然而真正触动并促其形成“系统营销”思维的,竟是一封消费者来信。
2009年1月1日,一位家住浙江桐庐县的消费者宋冬发购买了一台创维平板电视。他将自己在购买电视机后从送货、安装到产品投诉过程中遇到的一系列问题写了一封 5000字的长信,详尽描述了自己的遭遇和创维的问题,并提出了自己的建议和希望。这位宋先生在信的最后写到:“真诚希望创维、长虹、康佳、TCL等国产电视能够借助金融危机外资公司忙乱的时候,强大、壮大!”
杨东文在1月的分公司总经理会议上读了这封信,震憾了所有在场的主管并由此引发了一场创维内部的专题讨论。杨东文还特别撰写了一篇《营销,一切回到原点:以消费者为中心》的文章,并指出:“2009年是彩电行业的拐点之年,事业本部的基本指导思想为:一切以消费者为导向,全面转型,系统制胜,向内部要利润。”
从“营”到“销”的系统再造
“2009 年是创维的营销革命年。”杨东文总裁在接受《成功营销》专访时说。“如何让消费者的购买行为变成一种愉悦的、快乐的消费过程,这才是一切营销的根本。”而杨东文此次提出的“系统营销”,正是追求以消费者为导向,在产品规划、物流、渠道合作、终端分销、推广促销、品牌宣传、客户、消费者服务等营销闭环的各环节无缝链接,发挥全系统最大效率。
“最大的变化来自于营销理念的变化。”杨东文说,“从过去以‘我’为主、希望消费者接受的观念,转变成以消费者需求为导向重新设计和管理我们的营销机制。”杨东文举了一个简单的例子,“比如我们的新品网络酷开电视,在推出前的质量评测环节就建立了消费者体验体系。并根据消费者的意见,把消费者下达指令到播放电影的时间定位于消费者可接受的15 秒之内,而不是此前设计的20 秒。”
作为一款提供客厅娱乐的家电产品,酷开年轻化、时尚化、娱乐化的产品特点,甚至全程冠名湖南卫视“挑战麦克风”节目的营销举措,都让人联想到了一线快消品牌的风格。“向P&G这样的快速消费品公司学习,对我们的彩电产品重新定位、分类,并采用更创新的营销策略,是我们努力的方向。” 杨东文说。
在渠道管理和网络建设的设计规划,也被列入创维的新“系统论”中。“从家电销售的发展态势中,我们已经感到,那些以家电大连锁为代表的主流销售渠道,其实销售效率正在下降。所以,强化农村渠道管理、建立农村渠道根据地、规范家电连锁渠道管理、寻求新渠道模式的效益(直销、商务等),是我们今年的策略。”杨东文说,“比如超市家电销售、网络直销等的快速增量,都是我们正在积极摸索实践的。”
此外,内部资源的市场化、各营销闭环的无缝链接,都已经呈现出系统再造的雏形。“比如我们的股份制分公司制度,让各分公司、办事处都成为独立核算、自负盈亏的经营体,同时员工持股方案等的整体方案,都体现了我们对目前组织建制和流程体系的思考和改造。”杨东文介绍说,“从业务管理的角度,进行精兵简政,提高人均效益、优化各系统业务操作、简化业务流程与流程再造、强化绩效考核,也是我们从内部要效益的实际举措。”
赢得“发展之战”
系统一词,在中国古代是指联属。《辞源》上讲:“自上连属于下谓为系。”汉代班固的《东都赋》中,有与系统相接近的词句:“系唐(尧)统,接汉绪。”清乾隆年间的段玉裁也曾指出:“系者,垂统于上而承于下也。”
而系统论创始人贝塔朗菲的定义是:所谓系统,就是指一组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元素所构成的一个有机整体。
从整合上游面板供应商,到服务终端消费者;从分公司股份制、员工持股,到探索创新渠道的销售潜力;从设计价格体系与产品梯度,到实施更具销售力的市场推广策略……创维的新“系统”正在发挥着营销效力。
回想2000年底,临危受命的杨东文经过深入的市场调研和对行业经营现状的准确把脉,适时提出了“第三营销”的理念,并让创维在2001年度就恢复了生机,不但弥补了前期将近两个亿的亏损,还产生将近7000万元的赢利。这在当时竞争激烈的彩电市场一片亏损的行业背景下,是一个奇迹。而此番推行“系统营销”不久,一个个喜人的数字也扑面而来。据权威数据公司奥维营销咨询(AVC)最新统计数据显示,在今年3月份家电下乡中标彩电产品销售中,创维液晶电视销售以36.5%的市场份额高居全国第一。另据香港上市公司“创维数码”今年5月在香港联交所公布的信息披露,“相比2008年3月,本集团中国彩电事业部于2009年3月的平板电视机(大部分为液晶电视机)销售量激增203%。本集团在08/09财年于中国大陆的液晶电视机销售量及销售额的市场占有率分别为14.3%和12.0%,两者在国外、国内电视品牌中都位居榜首。”
销售业绩固然重要,但是在杨东文心里,还有一个更高层次衡量“系统营销”效果的指标,那就是“多次购买力”。“一个品牌与消费者的生意能否从一次上升到多次,这是衡量一个品牌是否在系统化、科学化成长的重要指标。”
【营销网格化系统】推荐阅读:
网格化营销管理系统08-08
网格化精准营销12-23
网格化营销心得体会01-06
大气监测网格化管理系统11-29
消防网格化系统建设方案V11-10
社区网格化07-01
网格化治理10-11
网格化党建05-17
网格化服务模式10-03
网格化监管论文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