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反思和改进措施

2024-09-29

教学反思和改进措施(精选9篇)

教学反思和改进措施 篇1

2017-2018学年教学反思和改进措施

本学期我担任高二(2)班、高二(8)班和高二(13)班的物理教师,高二理科已完成选修3-

1、3-

2、3-

4、3-5的教学任务,高二文科已完成选修1-1以及会考复习和应考的教学任务,高二的物理学习是整个高中物理学习的转折点,在我高二物理教学过程中,发现很多学生虽然学习很用功,效果却不尽如人意,每次的考试成绩低下,讲过多次的题目还是错,甚至刚讲过的题目也做不对,使学生的自信心大受打击。在跟学生谈心时,很多学生反映高中物理一学就会,一用就错,一放就忘。这种情况在高二学生中相当普遍。这说明学生对所学的知识了解不深刻,掌握不全面,学习过程中存在一定的困难。因此,研究高二学生物理学习特点,以及针对物理学习上的困难提出相应的对策,不仅对高二学生学习物理有很大的帮助,而且对高二学生进入高三学习物理也有一定的启发和促进作用。现将我的具体教学工作总结如下:

一、适当降低教学起点,坚持以基础为重

以往高估了学生的学习能力,到头来发现他们的基础不牢,本学期我适当降低了教学起点,注重让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高二的新课,我特别注重夯实基础,要求学生弄清新知识的来龙去脉,不仅要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对高三的一轮复习,我非常重视回归教材,摒弃一味抱着复习资料教学的老套路,采用启发诱导的方法让学生回顾每一个知识考点,避免炒剩饭,努力做到创造性的重复。

二、坚持限时训练、先练后讲的练习模式

我讲的例题就是学生限时训练的习题,基本上做到了趁热打铁、精益求精,着重讲学生做起来很纠结的问题,同时要求他们及时纠错,在订正自己错题的基础上提高物理学习成绩。

三、把网络教学资源作为常规课堂教学的有益补充

学无止境、教无定法,我认为在教学上不妨大胆借鉴相关的优秀网络资源,为此我精心搜集了一些适切性好、片长一二十分钟的教学视频,根据自己的教学需要而有机穿插在课堂教学中,为的是拓宽学生的思路,克服我本人教学的局限性。实践表明,这种做法的效果不 错,也有利于我业务能力的提高。

四、尽量把课讲得深入浅出,增强学生学习物理的信心和兴趣

我备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让学生有获得感,尽量让他们听得津津有味,而不是昏昏欲睡。因此我把教学效率当作头等大事,一节课下来,我都要扪心自问,这节课我帮助学生解决了哪些问题。如果哪节课的效果不尽如人意,我都要及时反思、找出补救的办法。

五、借助网络坚持学习优秀的教学视频,以补己之短

“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当我在教学上遇到困惑时,我总迫不及待地上网找资料,尤其喜欢学习那些优秀的教学视频。非常感谢坤哥物理、宋晓磊系列教学视频等资源对我物理教学的启发,我还要进一步学习,并坚信“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六、高二学生学习物理的问题

1、课堂问题

(1)注意力不集中,对的题目不听,错的题目不好好听。

(2)课上不积极思考,一味的跟着老师走。

2、解题中存在的问题

(1)审题和分析能力差:审题不仔细,不准确,不全面,不按要求答題;不会通过分析题目信息抓住问题的关键。

(2)理解能力差:对概念的理解肤浅,答题是凭着感觉答。

(3)表达能力差;作作图不规范,计算题解法不规范,不注重物理表达式的书写。

3、作业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审题不仔细,粗心大意;

(2)只会写公式,不会写具体的表达式,乱代数据;

(3)表达不清,书写太混乱;

(4)运算能力差,数据不准确,单位混乱。

教师应该注意的问题高二学生还未能形成较好的物理思维方法和解題技能。

几个方面注意对学生强调:

(1)数学符号与物理专用符号的区别;(2)图像法解题能力的培养;(3)解题时画受力分析图和运动情况图的习惯和规范;(4)单位、有效数字、适量、方向以及解题格式的规范。

几点建议和思考:

(1)切实学懂每个知识点:学懂的标准是每个物理概念和规律你能回答出它们“是什 么”“为什么”等问题;对一些相近似易混淆的知识,要要能说出它们之间的联系和本质区别;能用学过的物理概念和规律分析解决一些具体的物理问题。

(2)掌握物理学科特有的思维方式:高中的物理概念和规律并不多,但是物理现象和过程却千变万化。只掌握了基本概念和规律是不够的,还必须掌握科学的思维方式。如模型型法,等效替代法,隔离法与整体法,独立作用原理以及叠加合成原理等等。掌握了科学的思维方法,才能提高推理能力,分析的综合能力,把复杂的问题分解为简单问题的能力,如类平抛运动,讲曲线运动分解为简单的直线运动,将使研究的问题变得非常简单。应该灵活地运用所学知识去解决物理问题。

(3)及时复习,巩固所学知识:对课堂上刚学过的新知识,课后一定要及时的巩固,把所学的新知识进行回顾,如果回顾不出来,说明还没有真正弄懂。这时就要重新思考,重新看书学习,或者问老师。在弄懂已学知识的基础上,要及日时完成作业,去发现新的问题。有余力的同学还可以适量地做些课外辅导练习,以检查掌握知识的准确程度,巩固所学知识。

(4)讲一题,懂一题;做一题,会一题: 作为物理教师,我们应该提高课堂效率,讲究教学方法,做到讲一题,学生会一题;培养学生做一题,会一题的思想,不要炒冷饭,讲了多遍学生也不懂,学生做了多遍也考不出来。

总之,高二学生物理学习还存在着定的困难,作为教师应采取了相应的对策,降低对学生的要求,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精编习题,精讲精练,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提高物理成绩。

教学反思和改进措施 篇2

首先, 他们的外语水平体现在综合素质上, 学科知识的单一化会给人隔行如隔山的感觉, 现代化的发展, 要求的是懂多方面知识的专业化人才。其次, 低龄段教学需要老师带多种课程, 一身兼数职是许多幼儿园常见的现象, 只了解专业知识, 无法适应这种职业要求。

非外语专业学生的特殊性使得外语教学面临一个新的挑战, 如何让这类学生学会学好, 愿意学英语, 是我们要讨论的问题。下文将根据此现象, 提出几点关于公共外语教学的改进措施和教学建议。

一、解析教材, 因材施教

公共外语课程作为大学的必修课, 是令众多学生比较头疼的课程, 大多数学生认为学习英语只是为了考试、为了应付。随着教育部取消四级证与毕业证挂钩政策的出台, 越来越多的学生开始敷衍英语的学习。2013年, 教育部颁发了高考英语分数比例降低, 并逐步给予一年多次英语考试机会的政策。这些都使得英语教学要进行更深入的改革, 联系到高校师范类公共外语教学上, 我们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讨论。

1.听 力 教 学 变 化

语言的习得总是遵循听说读写的规律, 听力教学是外语教学的排头兵。公共外语的听力教学可以采用分层教学的方法, 针对不同水平的学生因材施教。对于同一个听力材料, 可以要求水平高的学生对听到的内容进行详细的复述, 要求中等水平的学生对关键词进行复述, 要求程度差的学生表达能听到的单词。这样, 每一个学生都会感到老师对他的关注, 在同一个听力材料下学到不同的知识。

2.口 语 教 学 改 进

口语教学与听力教学密不可分, 只有在听力教学过程中累计够了量变, 才能引发口语表述的质变。口语教学在公共外语课程中应该和学生所学的专业知识相融合, 多加入一些相关的口语话题练习, 而不是仅仅局限在教材中。教师可以从教材中发掘和学生专业相关的知识进行操练。例如, 选择一些生活化的场景, 实用性强的对话模块, 分层分级教学, 程度好的学生自行发挥, 程度差的学生背诵对话模块, 使所有学生都能受益。

3.阅读教学 探究

阅读教学是公共外语教学的常规项目, 也是公外学生较为擅长的方面。教师应抓住学生的这个特点, 发挥学生所长, 教授给学生查读、扫读、精读等英语专业学生掌握的阅读技巧, 使得公外学生的阅读水平得以提高, 而不仅仅是逐字逐句地慢速阅读。

4.写 作 教 学 改革

写作能力的提高植根于阅读能力的提高, 阅读内容和材料的丰富, 可以让学生在写作时有话可说、有内容可延展。同时, 教师可以给学生一些实用性的写作模板, 让程度不同的学生进行发挥和再创造, 夯实写作功底和逐步提高写作水平。

二、与专业知识挂钩, 培养双师型教师、综合型人才

新课标体制下对教师的要求已经不仅仅局限在专业技术和专业知识的提高上, 对于外语教师来说, 其要能讲得了英语专业课程, 又能用英语讲职业教育课程, 其他非英语专业的专业课程是学生职业发展的方向和未来。外语系的教师如果仍把自己定位在本专业的教学上, 就会终将不能满足职业需求而被淘汰。“双师”即具有教师资格和职业技术资格证, 或同时具有理论教学经验和实践教学经验的教师, 教师应努力开发自身的全面潜能, 多方面、立体化地提高教学能力, 增加在各个专业系部的教学经验。同时, 给公共外语专业的学生灌输综合性知识, 用英语联系各科内容。比如, 在给音乐系学生上课时, 可以选取与著名音乐家相关的英文读物, 利用多媒体手段, 给学生播放与之有关的音乐或视频资料, 学生因熟悉音乐专业知识而容易理解文章内容, 也容易对文章感兴趣。给美术系学生上课时, 可以选取与著名画家或画作有关的英文读物, 例如蒙娜丽莎、卢浮宫、巴黎圣母院, 等等题材。对于体育系来说, 体育明星或体育界公众人物就是一个很好的选择, 关于sports这方面的题材有很多。只要教师认真备课 , 精心准备 , 就能给公共外语的学生一个立体化、富有吸引力的课堂。

三、多媒体教学手段的运用

高科技和教学手段的现代化, 给了教师更广阔的发挥空间和教学便利。随着国家对教育的日益重视, 其对从基础教育到高等教育的投资日益增长, 大多数高校都拥有了独立的多媒体教学设备和教学仪器。这个尤其体现在高校外语系上, 大多数外语系的班级都拥有了教室内的全套多媒体教学设备, 系部同时配备有如同声传译训练室、会议翻译训练室等高级语音教学设备。这些仪器使得教学与传统教学方式相比, 不但极大程度上扩充了教学内容, 而且缩短了教师板书和学生记笔记的时间, 学生只需要到班级邮件里下载上课的课件, 即可获得完整条理的教学内容。这样课上时间得到了充分利用, 可以教授的知识量也大大增加。同时, 教师不仅能增加教学知识量, 还能使用电影、纪录片、电视短片等方式进行多元化的教学, 从而更大程度上丰富课堂, 使得原本单一枯燥的课程变得生动有趣起来。

作为教授公共外语专业的英语老师, 我们应当尽可能地发挥自身在使用多媒体设备上的便利性, 多争取使用本系或公共系部的多媒体设备, 为非英语专业的学生提供现代化的教学方式, 此举也可以缩短教师重复备课的时间, 把同样内容的PPT运用于多个同进度的班级, 把余出的时间用在丰富现有的PPT上。例如, 在教授计算机系学生的时候, 可以把教学内容发到班级邮箱里, 要求学生把课后作业发到班级邮箱内, 让学生在完成英语作业的同时, 发挥其计算机专业的优势, 在英语的学习中找到自信。

总之, 英语教学已经成为大学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门公共课程, 无论国家教育部门的政策如何调整, 英语教学仍然担当很重要的任务。搞好公共外语教学, 对于我国培养专业过硬、综合素质强的青年人才来说, 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教师对于公共外语的教学一定不能有丝毫懈怠, 必须经常反思, 在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参考文献

[1]叶新.双语教学的实质及在现代中国的两种现象[J].山东外语教学, 2003 (03) .

[2]钟晓.关于“双语教育”的几点思考[J].嘉应大学学报, 2003 (04) .

[3]王菊, 孙适.双语教学的探索与实践[J].高等农业教育, 2003 (12) .

[4]胡蓉, 任静明.双语教学浅探[J].安徽技术师范学院学报, 2005 (05) .

[5]张桂萍.非英语专业研究生英语教学改革的思考与实践[J].石油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2 (02) .

[6]熊英.浅谈高职英语教学[J].辽宁高职学报, 2007 (12) .

[7]赵洋.多元评价体系构建与外语教师评价素养提升[J].浙江树人大学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 , 2012 (03) .

[8]蔡朝辉.中国高校外语教师发展的可行性途径[J].中国成人教育, 2012 (05) .

[9]王兆阳, 孙丽媛.高校课程的双语教学探索和实践[J].沈阳航空工业学院学报, 2010 (06) .

《狼和小羊》 教学反思与改进 篇3

【关键词】狼和小羊;教学反思与改进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今天在学校多功能教室,我上了一次区域公开教研课,内容是苏教版二年级上册《狼和小羊》这篇课文。在精心准备了几天后,我本以为应该没什么大问题了,可整节课上下来,并没有我料想中的那么顺利圆满。于是,我伏在桌上,掩卷沉思,此时,上课时的一幕幕又如放电影一样在我眼前历历在目,现在回想起来,虽然思路比较清晰,多媒体课件的运用也基本做到图文并茂、吸引学生注意,但根据听课老师们的评价,结合自己现在的回顾,我发现在这节课上还是出现了不少问题:

一、问题设置不够合理

我发现自己提的问题有好几个都不太符合低年级学生的身心特点,过于“成人化”了。比如,在讲到“狼第一次找碴儿吃小羊”时,我抛出问题“面对狼凶恶的语气,小羊是什么反应?”问题一下来,学生们面面相觑,百思不得其解。可问题是,为什么要如此明显提醒而不是学生自己得出答案呢?问题在哪儿?现在我才发现是我没有考虑学生的实际学情和年龄特点,完全用成人化的思维想问题,没有设身处地考虑。

二、读书指导欠佳

《狼和小羊》这篇课文中的狼和小羊性格突出、形象鲜明,内容多为对话,指导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更能促使学生感同身受理解人物形象和寓意。我注意到了这一点,将分角色朗读贯穿整个教学过程。不足之处就是:一味地让学生读书,却忽视了对他们的指导。只在一次对话中提醒了学生要加重几个词语的读音。这种“为了读书而读书”的教学模式只是将目的放在了完成教学任务上,却忽视了对学生良好朗读习惯的培养,这对其语文长期学习不利。

三、学生主体性地位不突出

新课程改革中明确指出,不仅要注重对教学内容的讲解,更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以学定教,顺学而导”。 而我是过分注重自己对课文的理解,而没有关注学生的学情及个人反馈。整节课下来,给我感觉很深的一点就是课堂总出现“冷场”。一个问题下来,学生主动举手的人不多。这与平日的常态课不太一样,平时我每提出一个问题,学生就会在台下七嘴八舌地回答,甚至还会主动要求我喊他们的名字。我不知道这节课是否是因为有很多老师听课,他们就显得拘谨,还是因为学生没有听明白我说的问题,总之没有完全激发起学生的学习热情与欲望。

四、语速稍快的改进

(一)课前充分准备,课上随机应变

备课是上课的前提和基础。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我将会本着踏实严谨的工作态度,做好课前的各项准备工作。善于运用“教学机智”。教案是指明灯,但我们并不能完全被它束缚,只要大体流程跟着教案走,然后根据自己对教案的熟悉直接信心百倍地拿起教材。在课堂上,随着环境的变化,在与学生的交流互动中可以碰撞出新的思维火花,产生新的教学设想,让这个课堂丰满和灵动起来,而并非总是被禁锢在教案和校本模式的既定思维中。唯有如此,整个课堂才会变得流光溢彩,精彩纷呈。

(二)充分考虑学情,降低问题难度

放慢语速。 对低年级学生,今后我一定会不断提醒自己要放慢讲话速度,耐心细致地反复讲解,直到他们都听懂为止。

设置问题坡度。下次再有一个比较难的问题出现时,我不会再急着把他们直接抛给学生,而是在心中先把这个问题进行分解,要得出最后的答案会经过几次思考,第一步是什么,第二步是什么,最后一步又是什么,哪一步是最难的?我该怎样有效引导学生逐步探索、发现,自主得出结论?这将是我以后每一次备课时都必须重点考虑的问题。就比如今天在“复习回顾”环节中,我提出了“这篇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对于二年级学生而言,显得唐突,也有点难度,更何况还是合着课本的。现在改进一下:可以让学生先看看屏幕上的词语,然后试着把词语串起来回答这个问题。有了词语的提示,学生回答起来就容易多了。再比如:在第一次“找碴儿”中,提问“面对狼凶恶的语气,小羊的反映是什么呢?”可以这样问出来:“如果你是一只善良的小羊,当狼凶恶地对你说这句话是,你的第一反应会是什么呢?”这种巧妙的角色代入,能够让学生设身处地去想象小羊当时的处境,也就不难得出“吃了一惊”的答案了。

(三)改进环节设置

在本节课中,我使用了录音范读这一环节,是放在学完课文后、学生分角色朗读之前的。我预先是想让学生通过听录音范读,用心体现一下狼和小羊对话时的不同语气,可我事后发现使用效果并不佳。因为此时已经学好了整篇课文,对狼的凶恶残忍和小羊的善良可怜已经体会到了,无论在这边放不放录音,其实效果都差不多。也有老师和我提出建议,因为这是第二课时,所以最好能把范读放在刚开始上课的时候,这样不仅能让学生的心平静下来,更能把他们带入到一种浓浓的读书氛围中,从而进入佳境。

(四)完善板书

这次的板书总体上比较清晰,我是通过“找碴儿”引出了三小点:第一次——弄脏水、第二次——骂、第三次——扑去,得出狼是:凶恶残忍、小羊是善良可怜。但我并没有完全注意到板书“简洁、清晰、明了”的特点,造成了三次“找碴儿”的理由不对仗。根据前辈们的指导,我做出了改进“第一次——弄脏水、第二次——经常骂、第三次——扑上去”,如此一来,更加清晰,学生读得更顺口,记起来更容易。

总而言之,这一次的公开教研课,给了我很多教学、管理方面的思考和感想,也让我意识到了“个人预想”与“真实课堂”的差别,留给我的不仅有失败的教训,更多地却是反思和总结。

教学反思和改进措施 篇4

湛河区沁园小学

郅笑洋

刚刚步入教师行列的我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明显感觉自己有许多的不足,要纠正这些不足可能还需要一些时间去积累去磨练。我深刻的了解到要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是多么的不容易。下面我对自己这段时间,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发现自己的不足加以总结,改进措施。

一 教学过程中的不足 刚接触到一年级的孩子,对他们学习生活习惯并不是很了解,没有把握好重难点。《生日礼物》这节课,生字讲的过少,把大部分精力都用 分析课文上了。课文分析的过细,提的问题较难,必须在老师的指导下才能完成,对于一年级的孩子理解有一定的难度。3 课文朗读力度不够,不够深入。对生字词的掌握是一年级小朋友的重点,我没有把握好。5 在读课文时应该把自然段标出来,并且还要要求学生记忆词语,这些做的都很不到位。我按照以前说课时的导入3——5分钟,可是对于一年级的孩子时间过于太长了。语言不够精炼。同时没有发挥好教师主导。8 对于学生养成一个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非常的重要,这对孩子们以后的发展有很重要的影响。这点我强调的太少,没有着重规范他们的行为。

9.教学认识肤浅,教学经验不足。在学校中学到更多是理论基 础知识,而真正到实践生活时就发现自己缺乏的太多。二

改进措施 1科学处理教材

新课程有新“课标”,备课的真正目标就是如何达到新“课标”的要求。为此我们必须深入研究“课标”和教材,仔细阅读有关参考书,弄懂教材的思想,结合学习实际情况,确定各章节的教学目的、要求、重点、难点、关键点、障碍点及知识的内在联系等,科学地确定教学目的,不断深入了解学生的思想状况、心理特点、知识水平。此外,教材处理的一个重要环节是选择编排教学内容,在“课标”要求的前提下,以教材中最基本的概念、原理为中心,从纵、横两方面对教材进行处理,其中“纵”指知识的“线”,即知识的内在联系,“横”指知识的“块”,即横向联系。这样便于学生将知识联系起来,避免前学后忘。2精心设计教学过程。

教师在备课中要精心设计教学过程,选择最优教学方法,选编典型习题,写出具体可行的教案,并设计好板书及课堂小结。

3研究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多种多样,其方法的选择应以教学目的、任务、教学内容、学生情况为依据,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教学中要抓住关键,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4重视学习。

不断学习,提高自身知识水平,是提高备课质量的保证。要给学生一碗水,教师必须有一桶水。因此,教师自身学识水平的提高是关键。只有不断学习,才能圆满完成教学任务。(1)博览群书。从各种书籍、报刊中吸取与教学相关的精华内容,及时了解本学科、本行业的新知识、新情况,做好读书笔记。(2)常听课。通过听课,学习他人的长处,认真听取评议,主动征求领导意见和同行的意见,及时改正错误,倾听学生及家长的呼声,听取学生对教学的评议,以便“对症下药”,改进教学,开阔思路,不断创新。(3)勤写。边实践边总结,把自己积累的信息、资料、体会、办法记录下来,整理成文。(4)走向社会。有选择地交流,了解社会的变化与要求,使学生与社会息息相通。

①指导自主学习。要让学生在参与确定学习目标的过程中,实现自我引导的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热情,确保学习有内部动力的支持.实现自我驱动的学习;帮助学生掌握各种学习策略.如让学生先识后记,学会组块;引导学生把新旧知识联系起来,学会精加工;教学生如何把知识组织起来,学会构建图式

等。

②组织合作学习。要激发学生在实现学习目标过程中相互帮助;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和任务,精心组织活动,为合作学习提供机会:有效设计学生之间面对面的互动,引导学生负责地承担共同任务中的个人责任,并努力促使小组其他成员履行自己的职责;促使小组成员相互尊重与信任,有效地解决冲突,实现共同发展。

③鼓励探究学习。要善于创设问题情境,并将现实生活的真实问题引入课堂,树立“问题意识”。激发学生进行探究的兴趣;鼓励学生反思自己的学习生活实践与经验,质疑他人的知识与观点。探究知识的个人意义,使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会元认知;与学生共同探究新知,让学生敢于提问与猜想,让思维求变、求异、求新,支持并指

教学反思和改进措施 篇5

李彦花

随着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逐步推进与深入开展,全新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教学方法越来越渗透到了中小学教师的日常教学工作中,使得目前中小学教育教学领域正呈现出一派蒸蒸日上的新气象。而其中,教学反思对教育教学的影响则是尤为突出和明显的,既有众多研究者对教学反思的涵义、意义、具体方法策略等问题从理论层面上进行的深入分析和探讨,更有广大的一线教师结合自身教学实践开展的教学反思实践活动,相关的教学案例、反思案例如雨后春笋般纷纷出现。可以说,时下,“教学反思”已成为教育界使用率颇高的时髦词汇,几乎成了谈教育者必谈之话题,写案例者必写之内容。如此铺天盖地盛行的反思之风,固然有其存在的必然性和合理性,但若静心分析则不难发现,当前中小学教师所进行的教学反思存在着不少问题和误区,尽管教学反思本身没有错,但过度的反思,为了反思的反思,形式化模式化,套话连篇等现象则需要我们予以高度的关注和深入的思考,为此,本文拟就教学反思现存的主要问题、形成原因和改进建议等略作分析探讨。

一、我国教师教学反思中现存的主要问题

(一)教学反思的形式层面 1.格式比较单一,有模式化的倾向。

教学反思作为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一种有效途径,对广大中小学教师来说,其必要性和重要性已是人人皆知的,但究竟在实践中该如何操作,怎样写教学反思,不少教师深感困惑而无从下手。这种情况下,介绍或给出一些教学反思的案例,让教师大致明确其格式或样子本身是非常必要的。但反观我们的现实却不难发现:众多的中小学教师写出的教学反思案例其格式基本上如出一辙,有教师将其总结概括为“先写不足之处,然后写获得启示,最后写怎样运用”,何其精辟凝练!而这种“八股”格式的套用

无疑是十分错误和有害的。2.为应付检查,流于形式。

在中小学教学实践中还存在这样的倾向:即不少教师把写教学反思看作是一种额外的负担,是浪费时间,往往为了应付学校领导检查才勉强胡乱应付完成。这样,教学反思的撰写就成了为反思而反思,流于形式,浮于表面,教学反思的实际价值根本没有得到切实的体现。诚然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也是多

方面的。

(二)教学反思的内容层面

1.全面而不深刻。

通过查阅众多的反思案例,不难发现,比较成形的教学反思一般都在内容方面较为全面,大都从成功之处、不足之处、今后改进等角度进行论述,可以说是面面俱到,但多为蜻蜓点水,一代而过,虽然全面但缺乏深刻性,给人的感觉很是空泛,似乎大家谈的几乎大同小异,没什么区别。如果所有教学反思都围绕新课标的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态度情感与价值观、过程与方法)来开展,所有的教学反思都转来转去离不开同一话题,套话空话连篇,显然过于机械化、程式化,而且这种遍地开花、面面俱到的反思往往因时间、精力的有限,而缺乏具体性、针对性、鲜活性和深刻性。

2.零散而不系统。

目前,教学反思在内容方面或多或少还存在着反思的问题比较分散,零碎,没有形成合力,不连贯,缺乏系统性等现象。一些老师常常是这次反思某一问题,下次反思就又换成了另一问题,有东一鳞西一爪的感觉,结果是每个问题都泛泛而谈,缺乏深度和对问题的较为连贯的、成体系的深入思考和认识。因此,反思的效果并不很明显,对教师教学行为的改进也微乎其微,进而也致使不少教师对这一方法的实效性产生了怀疑,而这反过来也严重影响了教师进行教学反思的积极性和热情,形成了恶性循环。

3.重教师而轻学生。

当前教学反思案例所表现出的一种鲜明倾向是:反思的着眼点多集中在教学的内容、教学的方式方法、教学的组织形式、教学的效果等“教师怎么样教”这一层面,对“学生的学”进行反思的并不多见,而这种做法是很有局限性的。毕竟,教师的教最终应以学生的学习发展为宗旨和归宿,忽视对学生的分析和思考也就放逐了反思的意义和价值。而且教学作为一种动态的活动过程,其实质是以课程为中介,教师和学生相互作用或交往的共同发展的过程,在其中“教”与“学”本身是统一的,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有机的整体。因此,进行教学反思,其关照点天然地就应该包括“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

两大方面。4.多叙事而少分析。

存在于当前中小学教师教学反思中的另一问题就是反思文章往往充斥着很大篇幅的教学过程和流程的描述,客观记录描述的比重很大,而透彻的分析和深入的思考则较为欠缺,对应反思的核心内容往往是简单地一笔代过,如:一位教师在叙述完自己在初一尝试“预习──质疑──讨论──反馈”四环节作文小组学习的课堂教学情况后作了如下反思:

“由于刚刚开始,毕竟有它的极多不完善的地方,比如时间的分配,各小组时间的不均衡,小组之间成员能力水平的差异等等,决定了我今后将会更加努力去探索、完善。”

(资料来源:http://lzbchuzhong.nease.net/wenyuan/jiaoxuefansi.htm)

显然这样的反思过于概括、流于表层、较为肤浅,仅仅简单地概述了不完善的几方面,而为什么会有这些问题的存在,如何在下次教学中改进等至关重要的问题却没有得到很好的分析和探讨,在理论认识的深广度以及实践的改进完善方面都没能发挥教学反思应有的作用。

(三)教学反思的方法层面

总的来说,我们绝大多数教师的反思活动是通过教师个体写反思日记来实现的,方法有些单一和封闭。事实上,教学反思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包括录像反思法、录音反思法、日记反思法等等,若以反思主体为标准,反思方法还可划分为集体反思法、对话反思法和个人反思法。而撰写教学日记只不过是其中较为简便易行的,并不是唯一的和仅有的。教师写反思日记主要依赖于自我的观察、自我监控、自我评价来进行,相对来说,具有一定的封闭性和局限性。而且多是教师个体单独进行,是单纯的内省反思活动,往往比较模糊、难以深入,容易囿于自我的思维定势而跳不出来。因此,教师在时间和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还应该加强与同事间的交流对话,可尝试进行群体性反思,公开化、开放性反思,探索多

样化的反思方法。

二、原因分析与建议

之所以出现上述种种现象和问题,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下面我们主要从教师自身因素和外部客观因

素两方面作一些分析和探讨。

(一)教师自身因素

1.观念意识方面:对教学反思的认识不足。

反思作为主体对自身行为的一种自觉关照,是思想的反刍;同样,教学反思作为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手段,也是教师自觉地对已有的教学事件进行的审视、梳理、再认识和再思考的过程。而且这一过程从本质上来说是一种批判性思维的过程,即需要通过对当前认识的审视、分析来洞察其本质。简言之,教学反思主要是指教师以自己的教学活动过程为思考对象,对自己所做出的某种教学行为、决策以及由此所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的活动,是一种通过提高教师自我觉察水平来促进教学监控能力发展,提升教师专业素质的重要手段和途径。[1]因此,它需要教师的自觉坚持,主动维持,需要教师思想意识层面的认同,行为实践层面的落实,而不只是口头的宣讲,或者是胡乱应付;它需要教师在思想观念方面予以充分的重视,才不会将教学反思视为额外的负担而敷衍了事,凑合完成;才不会使

教学反思流于形式,浮于表层。

2.理论分析方面:对教育教学理论学习运用不够。

有研究者认为“即使是有20年的教学经验,也许只是一年工作的20次重复;除非他善于从经验反思中吸取教益,否则就不可能有什么改进”。这充分说明教育实践并不是简单的技术操作的过程,而是一个不断做出决策,不断予以调整改进的过程。而在其中教师不仅应具有课堂教学所必需的知识技能,还应具有对教育目的、教育行为的社会与个人影响作用、教育的伦理价值以及教育方式方法、课程教学原理基础等等宽厚的理论功底作支撑,否则,反思、实践都只能处于浅层次和低水平的模仿、重复阶段,难于有深入的提高和实质性的飞跃。而现实教学实践中不少教师在反思自己教学的过程中往往只关注“已经做了什么”“效果如何”“下一步怎么做”等等具体的操作层面的问题,即使有些分析也多凭个人的感觉进行,个人经验性的感性的认识较多,缺乏相应的理论作依据,这种分析个人的主观认知成分占很大比例,还没有达到真正反思意义的水平,我们只能称之为“准反思水平”。为此,教师在日常教学中,除了要愿意反思,主动思考外,还应多多学习和接受相关的理论思想来做指导。也只有这样,教师才能开阔视野,才能从“怎样教”的小圈子里跳出来,能够“知其然”,还能“知其所以然”,才能够对自己的教育教学观念、工作方式、教学策略、研究方法等诸多宏观、中观的问题进行探讨;才能真正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实现“知”“行”“思”三者一体化。

3.思维品质方面:教学反思的深广度欠缺。

教学反思本质上是一种思维活动过程,尽管思维是看不见,摸不着,仿佛来无踪去无影的,却有着自身的特点和品质。人们一般认为思维具有深刻性、敏捷性、灵活性、独创性四类品质。同样,教学反思也应该具有这四种品质。但反观目前我们的教学反思,不难发现其深度、广度是极为欠缺的。(1)反思的广度就是指能够全面地看待教育中的种种问题,不仅要善于抓住某个教育问题的一般的基本框架,而且不会遗漏有关的重要细节和主要因素。也可称之为“立体反思”。比如我们多数教师在反思时只关注自己“怎么教”的问题,某个知识点如何讲解能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掌握等等具体的操作层面的内容,就事论事,关注点狭窄,难以深入下去。往往比较容易忽略对学生、课堂、学校、社会等相关的较为宏观层面的教育问题进行思考和探讨,视界不够广泛和开阔。

(2)反思的深度,主要指教师能够深入到教育事物的内部,把握住事物的本质及核心部分,抓住事物的关键所在。揭露事物的根本原因(包括事物的近因和远因),并且善于预见事物的发展进程和结果的这样一种品质。它的对立面是粗枝大叶,浅尝辄止。下面是一位小学语文教师的反思纪录: 水,满则自溢。人,感受深刻,情感充盈,自然要流淌。如果有必要的生活经验储备和知识储备,流淌和宣泄就会十分顺畅。因此,我们语文教学要激活学生已经积累的感觉、知觉、认识、情感等,去触摸和拥抱语言,去对言语者的心声作出积极的回应。

以往,我在备《蜘蛛织网》一课时,总觉得学生学习这篇课文缺少相关的知识积累和生活体验。如果上课时照本宣科,学生也只会了解一点点知识,表面上懂得一个道理:不怕困难,做事情要有恒心。而学生情感上是不会有什么大的触动的,语言表达也比较平乏。

有了这种预见,课前,我发动学生搜集与课文有关的资料,以此来丰富他们的感性认识,然后再来

上这篇课文。请看以下教学片段:

师:“小朋友,蜘蛛在织网的过程中都遇到哪些困难呢?”

(师生交流,依次出示这三句话)

师:“请小朋友们自己好好读一读这些困难,你们从这些困难中体会到了什么?”(一石激起千层

浪!)

生:“老师,我觉得这阵风是很大的,我曾经鼓足气去吹蜘蛛网,可它完好无损。”

[3]

[2]

„„

生:“刚织了几下,就被刮断了,就像给蜘蛛当头泼了一盆冷水。”

生:“我知道这不是一般的雨点,雨应该是很大的。我用水去浇过蜘蛛网了,很多水才把网弄破,蜘蛛就把破的网吃进肚子里,重新织。”

„„

谈自己的亲身经历和感受,对学生来说是比较乐意的事,学生的生活体验被激活,与课文语言发生了联系,激活了学生的思维,诱使学生产生新的言语作品,此时的表达完全是得心应手,滔滔不绝的发言是心中充盈感受与储备颇丰的语言不断同构的结果。

(作者:任雪琴,资料来源: http://kcgg.hyedu.net/jyfs/xx/xx_12.htm)

上述案例,教师在总结以往教学设计存在的问题和不足的基础上,能从现实生活的感受体会着手,结合小学生的身心特点,重新对教学予以了设计和改进,由原来的讲解传授变为教师引导下的学生积极体会和感受,活跃了课堂,同时也拉近了语文与生活的距离,增进了师生间的交流沟通,收到了不错的教学效果。所有这些都与执教者本人的深入思考,仔细琢磨,积极探索是密不可分的。

(二)外部的客观因素 1.教师工作繁忙、时间紧张。

在我国中小学校的教学任务普遍都很繁重,教师的日程安排很是紧张,这使教师即使愿意也很难有时间和精力来进行教学反思活动。平日里学校行政工作、课外活动、辅导学生、与家长交流、批改作业、备课等等工作事项已给教师造成了很大的压力。这种现象在班级容量较大、师资相对短缺的城镇及偏远农村更是普遍存在。这从下面教师的肺腑之言中就能充分体会到他们的不容易。

“作为一个青年教师,一个普通中学中忙忙碌碌埋头苦干,甚至少有“抬头看路”空闲的语文老师,连备课、批改作文都在家中完成,我深感时间老人的无情,也时常身心疲惫不堪。怎样挤出时间为自我理念的更新、业务的更新而去充电,用发展的眼光看待自己和学生,我很彷徨。”

(作者:李松真,资料来源:http:// [2][3]徐纯赤,孙红莲:《在案例的开发和运用中训练教师的反思能力》,《教育发展研究》,2003

教学反思和改进措施 篇6

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进一步提高教育质量,学校在深化课堂教学改革的同时,加强对教学过程的检查分析和改进的力度,采取如下一系列措施:

一、检查措施

就文化课来说,首先加强课内的检查。我们要求所有任课教师根据学科特点和教学内容每上一堂课都必须安排时间对学生进行检查,至少不得少于10分钟,检查结束后根据具体情况,或当堂批改讲评,或课后批改,下一节课讲评,并将成绩记入成绩册,作为学生的平时成绩。学校领导检查教师教学对认真落实情况,课堂检查这一项是必查项目和重点项目。这样做可以督促学生重视每一堂课的教学内容的学习,有利于学生对所学知识巩固,也有利于教师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其次是每学期安排阶段性和期末两次大型考试。都要对年级和班级的优胜者给予表扬。并召开教师会议,分析教学方面的成绩和存在问题,及时采取措施。无论是文化类科目还是技能类科目,我们都十分重视抓好检查。、二、分析措施:

1、每位教师在教学工作中教学态度端正,认真负责,能够做到为人师表、兢兢业业、以身作则,并且结合专业特点,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

2、每位教师均能够按照学院的规定进行教学,没有迟到早退现象、没有随意停课调课,调课需要经过相关领导批准,均有调课记录。

3、每位教师对现行的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比较熟悉,在教学过程中能够严格按照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进行教学,按规定批改作业和答疑,认真遵守学院的相关规定,圆满完成了规定的教学任务。

4、多数教师对教学内容比较熟悉,对教材的处理系统、条理,能够反映学科的前沿动态,信息量较大,学生的知识和能力得到了较大的提高,达到了教学目的。但也有教师对教学内容不太熟悉,对教材的处理不系统,整个教学过程信息量较小。

5、定时进行了教案的检查与评比,通过检查发现每位教师都重视教案的书写,每次上课前均有完整的教案。但也有一些不足,例如教案书写不规范,教案中关于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与教学内容联系的不是很紧密,需要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加以改进。

6、各教研室根据所承担的课程的特点,积极探讨有针对性的教学改革方案,以此促进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和教学质量的进一步提高。

7、积极开展教学改革的探讨,每学期组织教师进行四次观摩教学活动,全体教师都感到受益匪浅。每次听课,主讲教师均进行了充分的准备,教学效果很好,听课教师认真记录,吸取教学中的优点,并指出教学中的不足。通过定期组织这样的观摩教学活动,达到了促进教学交流、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总之,全体教师牢记树立以提高教学质量,促进教学改革的发展观,紧紧围绕教学水平评估这个中心,促进教学改革的深化和教学质量的提升。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求真务实地工作,在教学实践中教学水平不断提高,深受广大师生的好评。

二、改进措施

一是明确教学分工,强化责任,做到各司其职,各负其责。

二是加强教材分析交流活动。定期组织教师对教材进行分析,进一步探讨教材教法,及时解决教学中遇到的重难问题。

三是开展优课评选展评活动。通过临时指定教材,现场备课、说课、上课,有效展现教师临场驾驭课堂教学艺术风采。

四是实行推门听课制度。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积极向课堂四十分钟要效益,努力打造高效、自主的课堂阵地。

三、调控措施

(一)严格执行上级教育行政部门的有关政策措施

(二)抓好教学五认真,扎实搞好常规教学工作,要求每个教师继续做好教学五认真。

1、认真备课。认真备课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高教学质量的前提,要求每位教师加强学习,增强文化底蕴,同时熟悉教学大纲,认真钻研教材,做到超周备课。在教学中随时修改和调整教案,积累教学经验,即教后记。并及时给予反馈。

2、认真上课。上好课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保证,要求每位教师按规定时间上课,学校建立巡课制度与推门听课劁度。

3、认真批改。严格控制作业量,发现作业中的问题及时反馈,校领导每学期检查学生作业,并将检查情况反馈给每位教师。

4、认真辅导。全面关心学生,分析各类学生作业的情况,实施差异教学,每位教师有学习困难生名单,有针对性的辅导措施,给学有余力的学生进行提高练习,建立个案研究,促进各类学生的发展。

5、认真考试。考试既是教学质量高低的一种检验,又是教学的一种反馈,是改进教学的一种依据,必须认真对待。

(1)各位监考教师认真对待考试,提早10分钟进入考场,组织好考场纪律。监考时不准看书、看报或做与监考无关的事,以高度负责的精神搞好监考工作。

(2)监考结束时,及时收卷并点清考卷,由阅卷负责人将试卷及时送交教导处封装成册,进行年段交换阅卷或流水阅卷,由阅卷负责人填写各班考试成绩一栏,各任课教师认真阅卷,认真进行试卷分析及提出改进措施。

三、发挥教研组集体力量搞好教研工作。

l、教研组长全面负责本教研组开展教研工作,根据学校教学计划,制定好教研计划,定好每月校教研课,明确研究课题,实践和人员落实。组织教师学习有关教改信息,把提高教学研究落到实处。要求人人参加校教研活动,有事不能参加者要经批准,并认真做好听课记录和评课记录。

2、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学科活动。如阅读、写作等等,鼓励学生积极参加上级教育部门组织的比赛活动,使学生学有所长,全面发展。

四、加强领导监控力度

1、建立校长、教导主任、各教研组长组成的校质量监控领导小组,校长全面负责,监督保证各项监控措施落实到位。

2、教导处是学校教学工作得以顺利开展的执行机构,同时也是教学质量的监控机构,本学期严格按照教学计划,开足全部课程。做到综合学科严格按课表上课,不随意换课、调课、听课,课务变动必须由、教导处批准.3、‘根据教学课表,学校教导处做好每学期一次的教学质量测查工作,整个测查工作做到常规化、制度化、规范化,对各科试卷规范管理,严格把关,做好保密工作,避免差错,测查工作井然有序,保证监测成绩的真实性和科学性。

教学反思和改进措施 篇7

一、运用多媒体技术进行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

对于学校教育来说, 课堂教学是必不可少、重中之重的教学方式。运用多媒体技术进行课堂教学, 不仅可以提高教学效率, 而且可以为培养学员的创造性思维提供一个广阔的平台。但是根据目前的教学现状, 运用多媒体技术进行课堂教学还存在着一些问题。

1. 忽视教学主体的参与性

教学工作是一项特殊的认知活动, 在课堂教学中应使教员的主导性与学员的主体性紧密结合, 学员在教员的指导下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积极参与教学活动, 充分体现两者的相融性。多媒体技术的最大优势在于可以提供丰富的多媒体信息和资料。教员在运用多媒体技术支持课堂教学时, 往往会一味地强调教学内容的信息量, 如果课堂教学中信息量太大, 就会直接影响到学员对所学内容的理解、思考和接受, 结果造成五彩缤纷的多媒体信息包围着学员, 使学员无所适从, 思维处于高度紧张状态, 学过的知识像过眼烟云, 记得快也忘得快。教员当然也会将多媒体课件放于校园网, 供学员课后阅读。这样似乎充分体现了运用现代教学手段的优势, 却忽视了作为教学主体的学员在课堂教学中的积极参与、积极思维的主动性。这样的课堂教学仍未脱离“填鸭式”的教学形式, 与传统的课堂教学相比, 只不过是“穿新鞋, 走老路”。

2. 忽视多媒体技术的优越性

多媒体技术是为教学服务的, 服务性是它的主要职能, 其最大优势是借助多媒体计算机的交互性和图文并茂的媒体信息, 将抽象的概念和理论以形象的、易于接受的形式展现给学员, 激发学员的学习兴趣, 调动学员的学习积极性。由于受传统的教学形式和方法的影响, 目前在制作、使用多媒体课件进行课堂教学时, 教员更多的是把多媒体当作传统教学的附属物, 将其视为一种工具, 简单地运用于代替板书, 没有把多媒体技术的优越性与课堂教学有机结合起来, 降低了它的存在价值和使用意义。不但起不到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作用, 反而适得其反, 整堂课被课件所左右, 导致教学形式单一, 教学效果较差, 新的教学方法难以实现。

二、运用多媒体技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主要途径

针对以上问题, 结合教学实践, 教师可以采用如下途径来提高教学质量。

1. 注重课堂教学的设计

运用多媒体技术进行的教学设计与传统教学的教学设计没有本质的区别, 必须把教学目的的实现放在首位, 根据教学目的设计教学内容, 根据教学对象、教学内容、教育技术和教学条件来设计课堂教学。

(1) 教员的讲授与多媒体演示有机结合

课堂教学仍是学校教育中最为主要的教学形式, 教员对课堂教学设计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一堂课讲授的成功与否。特别是多媒体课件的介入, 使课堂教学的形式和组织过程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因此教员在进行课堂教学设计时, 要适应这种变化, 正确估量多媒体课件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 妥善处理好多媒体课件在课堂教学中占有的地位和时间, 使整个教学过程浑然一体。教员运用多媒体课件组织课堂教学时, 不应是无休止地“讲”, 而应紧扣教学目标采取一些多媒体表现形式适时点拨, “点”在学员不懂或似懂非懂之处, “拨”在学员忽略而与教学重点、难点紧密联系之处, 发挥多媒体应有的作用。这样, 教员可以通过多媒体中的动画、图片和视频将本来非常抽象的、难以接受的知识变得生动活泼, 既节约教学时间, 又加深学员的认知印象, 大大提高教学效率。

(2) 多媒体课件演示与学员参与相结合

多媒体演示在教员和学员中架起一座桥梁, 多媒体演示最终要以学员理解、接受和参与为标准, 因此多媒体课件演示应掌握表现方法、信息量大小和方便学员参与。多媒体课件的制作要使得某些抽象的事物具体化, 难理解的事物形象化, 同时在多媒体演示时注意信息量要合适, 信息量过小导致学员感到太容易, 信息量过大又使学员感到接受不了。因此, 教员要根据教学内容需要、学员准备知识情况和学习类型确定多媒体课件的表现方法和信息量。尤为重要的是, 在教学过程中突出课堂教学中学员的主体地位, 不应让机器唱主角, 不应喧宾夺主, 应注意多媒体课件适度演示, 方便学员参与其中, 让学员来得及看、来得及思考, 使学员有理解、思考和记忆所学知识的余地。不应让多媒体成了代替教员向学员灌输知识的机器, 变“人灌”为“机灌”, 甚至“人机共灌”, 把学员当作接受信息的容器。做到使教员与学员充分交流, 教学主导与主体相融, 充分体现教学活动的参与性, 使得教员参与学员的学, 学员参与教员的教, 学员与学员之间相互交流, 整个教学活动处于动态、开放、渗透和交叉状态, 教员与学员之间、学员与学员之间双向互动, 产生碰撞的火花, 激发思维灵感, 培养学员自己去探索知识、发现知识的能力。

2. 加强多媒体课件的设计与制作

在课堂教学中, 多媒体课件能提供多种感官的综合刺激, 使抽象的知识形象化。这样, 可以借助多媒体技术把书本上的抽象知识变成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直接观察、体验的具体对象, 化平面的视觉感受为立体的空间感受, 化静态的储存为动态展示, 从而使教学由枯燥变得富有趣味, 激发学员的学习兴趣, 促进学员积极思考, 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 有利于学员知识的获取。教员在多媒体课件设计和制作过程中, 要考虑到学员这一学习主体, 把调动学员学习积极性、培养学员创新能力放在首要位置。因此, 在制作多媒体课件时, 应首先确保课件的科学性、教育性、艺术性和实用性的统一, 根据教学对象、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的不同要求, 对每门课程、每个单元内容、每一次课进行精心的教学设计。其次, 教员应收集足够丰富的教学素材资料, 包括现有纸质材料和和网上电子材料, 确定最适当的媒体表现形式, 制作体现教员个人特色的课件。使用视频、音频、图片和文本等多种媒体精心设计出能体现知识规律且展示其内涵的课件, 尽量注意色彩的搭配、背景的选取、画面的设计;注意不能过分追求视觉形象, 否则就给学员以“眼花缭乱”的感觉, 容易分散学员的注意力。

三、结语

多媒体技术的引进, 是课堂教学手段的创新, 它不是一种媒体技术的简单使用与组合。我们应该利用多媒体技术, 改造传统教学模式, 根据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的实际需要, 突出学员的参与性和教员的主导性, 充分发挥多媒体技术的优势, 注重课堂教学设计, 加强多媒体课件的设计与制作, 服务于现代化教学, 提高教学质量, 使多媒体教学沿着健康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孙铁英.浅谈多媒体教学[J].中国科技信息, 2005, (3) :29-31.

教学反思和改进措施 篇8

一、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教育工作者的不重视。应试教育依然是当今教育的主流模式,传统考试制度的存在使得教师对信息技术教学的理解出现严重偏差。中考、高考对学生极为重要,学生们对它们非常重视,可是信息技术在中考扮演的角色却是微乎其微。尽管信息技术是一个新鲜事物,学生对它很感兴趣,但是学生忙于复习功课无暇顾及信息技术的学习。不仅如此,广大教师对于信息技术的重视程度过低,他们对学生要求不严、管理不到位,直接导致学生对于信息技术的掌握程度很差。

2.学生对信息技术理解有误。信息技术本应该是提高学生适应社会变革的有效手段,可是它被越来越多的学生所误解了。信息技术在中考中渺小的地位、教师的不重视等种种客观因素导致信息技术在学生中的地位微乎其微。学生对于信息技术的认识不够科學甚至是错误的,在他们眼中所谓信息技术就是应用网络聊天、听歌、玩游戏等,充其量就是个娱乐工具。学生应用信息技术更多的是消遣和娱乐,这与开设信息技术的课程目标相背离。

3.教师信息技术的知识水平有限。信息技术每时每刻都在发生着变化,它的知识储量十分巨大,包括很多与时代相一致的新技术、新科技。信息技术的这一特色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必须时刻学习,这样才能跟上信息技术的发展步伐。然而事实并非如此,放眼全国的初中学校,信息技术全面的老师不是很多,他们的教学水平一般,知识陈旧,不能更好地教育学生。

二、改进措施

1.教师要对信息技术给予足够重视。很多教师没有充分认识到信息技术的重要性,相关教育部门可以组织信息技术方面的专家学者向初中教师讲授信息技术教学开展的价值和对学生培养的重要性,让教师从内心深处意识到信息技术教学开展的必要性。

2.重塑信息技术在学生眼中的形象,提高学生的兴趣。第一点,要改变信息技术在初中生眼中的娱乐形象,要明确教育学生开设信息技术教学的目的和有效掌握信息技术的学习方法。第二点,要激发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这一点关键在于教师,很对教师教学过程中过于死板,缺乏与学生的交流,使得学生兴趣全无。信息技术是重视实践的一门课程,它与我们实际生活紧密联系。教师可以向学生讲授一些更具实践性的知识,如编辑文档、绘制图画等。让学生认识到信息技术不仅仅是娱乐,它对我们的学习生活很有帮助。

3.提高信息技术教师的知识水平。教师知识水平的高低是信息技术有效开展的关键,水平技术高超的教师才能让初中生学到更多的实用技能。学校做好教学规划工作,定期对信息技术教师进行培训和考查,增加他们的知识面,提高他们的知识水平,保证信息技术良好的授课效果。

教学反思和改进措施 篇9

首先,有利于提高教学工作者的教学水平。针对案例教学法在高职经管类专业经济法教学工作中的应用,首先要求教学工作者针对教学过程中需要的相关案例和社会事件进行整体规范和教学备课工作,以满足在教学过程中的运用,客观上对教学工作者组织课堂和施教能力都有严格的要求,从而提高教学工作者的教学水平。其次,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思考能力。案例教学法在高职经管类专业经济法教学工作中的具体运用,对学生来说,更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学习效果。学生在案例教学法的学习中,针对相关理论与社会事件的有效结合,有利于提高学生对理论基础知识的了解,也有利于学生在案例法的教学过程中,在教学工作者的引导下,增加对理论基础知识的理解。最后,有利于活跃教学氛围。案例教学法在高职经管类专业经济法教学中的运用,运用理论知识和社会事件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讲解,这种将抽象的理论知识转化为生动的社会事件,变抽象为具体的新型教学组织方法,更能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考能力。

2.案例教学法在高职经管类专业经济法教学工作应用中受限因素

针对案例教学法在高职经管类专业经济法教学工作中作用发挥不明显,存在的受限因素:案例和知识没有有效结合和教学能力有限等。案例教学法在实际的运用中,需要教学工作者针对实际的教学内容,进行相关的社会事件搜索进而利用,合理进行备课工作,才能确保社会事件的运用在理论讲解的过程中起到补充完善作用,如果社会事件引用不当或者与理论基础知识结合不够密切,容易造成分歧或者给学生思考造成误区的引导。这是案例法在实际的经济法授课中经常遇到的问题,需要教学工作者注意。针对教学工作者教学组织能力对案例法造成的直接影响,主要是指教学工作者由于自身教学组织能力和教学水平有限,不能对案例法在实际的教学组织工作中充分利用,对教学质量起着反作用,这点是教学工作者需要注意提高自身能力的根本原因,也是保证案例教学法在教学工作中起积极作用的前提。

三、案例教学法在经管类专业经济法教学工作中的改进措施

(一)提高教学工作者的教学组织能力

针对案例教学法在高职经管类专业经济法教学工作中的具体应用,应首先提高教学工作者的教学组织能力,提高教学组织能力包括完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和提高教学过程中的组织学习能力等。教学工作者的能力直接决定案例教学法在经济法教学工作中的发挥作用程度,因此提高教学工作者的教学组织能力是确保正确运用案例教学法的前提和基础。教学工作者应不断加强教学理论体系学习,通过听讲专家授课和与优秀教学工作者的交流,提高教学理念,进而针对实际的教学需要,进行有效的结合。其次教学工作者也可以通过社会实践和参观调研中的学习,进行具体运用到教学工作中,有效提高教学质量。

(二)完善对案例教学法的认识

案例教学法在高职经管类专业经济法教学工作中的.具体应用,不仅得益于建立教学法先进的教学法,最基本的是案例教学法是对教学理论的补充和完善,针对理论基础知识的理解,起到辅助和完善作用。因此针对案例教学法在高职院校经济法教学工作中的应用,教学工作者对案例教学法应有全面系统的认识,便于在实际的教学工作中合理利用案例教学法,达到提高教学质量和活跃教学课堂氛围的效果。高职院校应加强案例教学法的应用,在其他专业课程中进行相关应用,不仅局限于经济法教学工作中,以便教学工作者对案例教学法都有系统的认识,便于在教学经验交流中有效沟通教学心得,为案例教学法的应用营造教学氛围。其次,教学工作者应对案例教学法有全面的认识,认识到对基础理论的补充突完善作用,针对实际的教学工作要适当引用案例教学法,不能过度依赖案例教学法,针对案例教学法的利用应进行合理安排。

(三)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丰富教学内容

针对案例教学法在高职经济专业教学工作中的应用,教学工作者应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合理利用相关案例,严禁错用或者滥用案例。同时针对经济法内容,应有效结合教学资源加以利用,如新媒体形象的画面展示和多媒体教学优点,应加大对多媒体的利用,注重对案例教学法的形象补充,进而达到丰富教学形式的效果。教学工作者通过多种方法丰富教学内容,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活跃教学氛围,也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

四、结束语

上一篇:安全工作不能差不多下一篇:有关专科自我鉴定集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