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师德建设促学校发展

2024-09-14

抓师德建设促学校发展(共10篇)

抓师德建设促学校发展 篇1

·抓师德建设促学校发展

国运兴衰,系于教育。教育成败,系于教师。江泽民同志在关于教育问题的重要谈话中,科学地分析了国际形势和我国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高瞻远瞩地指明了新世纪教育事业改革与发展的方向,并强调指出:“教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不仅要教好书,还要育好人,各个方面都要为人师表”。这为师德建设和教师队伍建设指明了方向。

学校作为直接实施教育工作场所,在当前进行的素质教育过程中,要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实施创新教育,关键在于加强师德建设,在于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正如陈至立在全国优秀教师师德报告会上的讲话中所说“师德修养不仅直接关系到教师队伍建设,而且直接影响受教育者,影响全社会,因此,加强教师队伍建设,首先要加强教师的职业道德建设。”因此,师德建设是当前教育发展的核心,我校坚持把师德建设作为学校工作的重点来抓。

近几年来,我校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面向未来,注重教师队伍的素质提高,注重师德建设工作的经常性、针对性、实际性、渗透性和主动性,形成了“三全”(全员、全程、全控)的师德建设体系。学校在师德建设上取得了良好成效,也促进了我校的发展。近年来,我校先后获得海宁市学生行为规范达标学校,嘉兴市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达标学校等多项荣誉,连续十七年被海宁市评为文明单位,并成为海宁市农村中学中首家嘉兴市级文明单位。那么,如何抓好师德建设,我们认为:

一、提高教师职业道德修养,优化教师队伍。

教师队伍素质的优劣,决定着教育工作的成败,影响学校的发展。而我校教师队伍存在“二多一少”的现象,即年轻老师多,新老师多,有丰富教学经验又有现代教育理念的人少,加上今天的社会是高速发展的社会,所带来的一些负面的社会问题往往又会波及到整个校园。这就给我们的师德建设工作带来一定的难度。为了适应教育在新形式下的发展需求,跟上时代的步伐,我们着力培养建设一支思想政治素质强,职业道德水平高的教师队伍。

1、加强教师队伍的思想建设,提高群体素质。

优秀的教育工作者除了要有正确的教育观、学生观,还必须要树立科学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努力增强师德信念和师德修养。教师对职业道德一旦形成了一种发自内心的认识,具有了强烈的责任心和坚定的信念,他主观上就会坚定不移地、满腔热情地对教育、对学生尽好自己最大的义务,尽好自己应尽的职责。他也能够在实践中创造性地挖掘自己的潜力和才华,真正做到教书育人,为人师表。因此,我们认为,抓师德建设,先要抓思想建设。先从思想上建设好一支优秀的教师队伍,学校的师德建设也就会水到渠成。

为提高教师的政治理论素养,我校每周安排教师进行集中学习,以邓小平理论,江泽民的三个代表和先进的教育理论来武装教师的头脑,切实转变教育观念。在新形势下什么是真正的教育、应当树立怎样的教育教学观、建立起什么样的新型师生关系等问题是现代教育中敏感又有争议的问题,我校就上面几点组织全体教职工进行座谈、讨论,引导教师树立正确的观念。今年,我校还专门举办“师德工作培训班”,加强对教师的思想建设。种种举措,使得教师们在教学过程中能以学生为主体,并顺利完成了向学生传授知识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两项任务;逐步建立起了民主、平等、和谐的新型的师生关系。这种关系的建立促进了教学发展,近几年来,我校学生中考情况各项指标均在海宁市农村中学中名列前茅。不少外乡镇的学生也纷纷慕名转到我校就读。

2、加强对年青老师,特别是年青班主任的指导和培训。

随着学校的发展,近年来,我校教师队伍不断年轻化,年青教师占了学校教师队伍的近80%。毫无疑问,他们是学校长远发展的主要力量,也是学校师德建设的重要对象。学校的优劣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班级的好坏,班级工作离不开班主任,年青班主任的顺利成长更是其中的重中之重。

为了帮助年青教师尽快成长,我校采取以老带新“结对子”、“一帮一”的方式,选择有威望的老教师在实践“传、帮、带”,以他们的高尚师德、敬业精神和丰富经验来感染和指导年青教师,特别是年青班主任。同时,学校还经常性的组织年青教师参加各种培训学习,上公开课,外出听课取经等活动,帮助他们迅速成长起来。

3、树立典范,实现群体创优。

师德建设作为学校全员性的职业道德建设,要坚持正面教育,榜样激励。树立先进典型,宣传优秀教师事迹,在广大教师中形成崇尚先进,学习先进的风气,使抽象的价值观和师德规范条文变得具体化、形象化,产生巨大的感染力和影响力,来不断推进师德建设工作开展。我校把培养、推荐、选拔先进教师作为常规工作,坚持长抓不懈,典型示范。每年,我们经常性的进行各种类型的师德研讨会,各教研组的学习会,班主任工作经验交流会,学校定期评选优质课等一系列活动,使得一批批的年轻骨干教师脱颖而出。他们的典范作用使得我校师德建设深入人心,优秀教师队伍也不断壮大。

上学期,我校一位家境贫寒的初三学生,父亲遇交通事故不幸身亡,精神受到沉重打击,上学也因经济上的原因而举步维艰。在得知消息后,班主任用慈母般的爱心让位同学得到精神上的安慰,并通过学校向全休师生发出倡议,大家纷纷献出爱心,帮他度过了难关。她耐心细致的关爱和教育,使这位濒临绝望的学生不仅重新鼓起了对生活和学习的勇气,还取得了学习上的进步,并顺利完成了学业。此事在全校上下和社会上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也推动了我校的师德建设。

在加强学校典范教育的同时,我校还组织教师到参观兄弟学校参观学习,听取魏书生等全国优秀教师的师德报告会,作为学习的榜样,有力地推进我校教师职业道德的整体提高。

4、完善师德考评制度。

为完善师德考评制度,加强师德工作的领导,学校以党支部为核心,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教导主任、团总支书记为副组长的德育工作领导小组。以《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班主任工作规范条例》等为依据,根据教师的工作态度、工作效率、工作业绩,每学年对全体教师进行师德考评,做到有理有据、赏罚分明,使师德建设工作的管理规范化、制度化。

二、拓展师德建设的途径,开展经常性,全方位的师德建设活动。1、以养成习惯教育为基础。

站在学生的角度,他们很容易把师德高尚的教师作为学习的榜样,模仿其一言一行。北京师范大学发展心理研究所的林崇德教授也认为:“教师身教的效果往往优于言教的效果。”教师如果把良好的师德表现养成了自身的一种行为和习惯,其言谈举止,潜移默化的作用就是对学生最好一种教育。因而,培养教师良好的师德,应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从养成教师良好的习惯开始,从一点一滴抓起。

我校把培养教师良好的教学行为规范和习惯作为师德建设工作的基本任务来抓。从教师的教学能力、出勤管理、行为举止、仪表着装等方面入手,倡导教师“教有教法、坐有坐相、行有行规、言有言范”。同时,结合学校领导的言传身教和教师的自我教育,使得良好的师德表现在校园中蔚然成风,有力地促进了学生的健康成长。2001年国庆前夕,我校初二(5)班两位学生在钱塘江里救人不留名的事情就在校园内和社会上被人们广为传颂,10月19日的《海宁日报》也就此事进行了报道。

2、以课堂教学和班会课为弘扬师德的主要阵地。

课堂教学和班会课是教师对学生传授科学文化知识和进行政治思想教育的重要渠道,也是教师弘扬师德的主要阵地。我们引导教师在教学中认真贯彻《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若干意见》的精神,探索把对学生的思想教育寓于课堂的学科教学中去的方法,寻找好的“切入点”和“结合点”,结合案例分析,结合实际分析,结合社会热点透析,教会学生如何做人。

同样作为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重要阵地的班会课,在实际当中,有时会因种种原因演变为“自习课”。其实,班会课的有否设置,利用情况的好坏,对班级的进步和学生良好思想品德的形成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是师生进行思想和情感交流,教师用良好师德去影响学生思想的好机会,为了让班会课开展的主题鲜明、内容充实、形式活泼、富有意义,我们计划在下学期各班推出一个观摩主题班会,互相学习、促进。

2、建立渠道,收集反馈信息。

抓好师德建设,大力弘扬师德,两者是一个互动的,相辅相成的关系。因此,抓好师德建设,还得要作好信息的反馈工作。

为了及时地收集我校师德建设的反馈信息,我们经常组织教师家访,以便教师和家长能面对面的进行交流,了解他们对学校、对教师的意见和看法。从今年开始,我们学校积极组织参加“万名家长评学校,万名

抓师德建设促学校发展 篇2

一、抓特色, 挖掘学校发展的亮点

一所学校, 由于其悠久的办学历史、特殊的地理位置、优越的人文资源、独特的校本课程, 从而形成了学校的特色。如果能够抓住这一特色, 挖掘学校发展的亮点, 就有助于学校的发展。

瑞安市桐浦乡中心小学位于瑞安市区西部农村, 当地经济、文化相对比较落后, 家长文化底子薄, 学生知识面狭窄, 学生的课余生活单调, 学校教学设施简陋, 教师队伍老龄化严重, 师资力量相对较弱。该校校园内有一座小山, 是种植中草药的肥沃之地, 而校长对中草药有二十多年的实践经验。为了让这种优越的自然环境和人力资源发挥更大的教育作用, 学校抓住“中草药”这一特色, 在校园内小山上开辟了一个1.5亩的百草园劳动基地, 组织学生学习中草药知识, 开展采药、栽培、制作标本等活动, 还编写了校本课程《百草》。如今, 学校“百草园”中已有100多味草药, 其中87味与《本草纲目》中记载的完全相符, 学校将它们全部标上“药名、别名、种类、成分与药理、采制、性味与功能”等, 便于学生观察与学习。挖掘中草药文化, 达到了以百草树品德、以百草增知识、以百草长技能、以百草强体魄、以百草益完美、以百草促创新之目的。

瑞安市莘塍镇一中从劳动与技术课中提取出智力玩具项目, 后来又迁移到魔方活动。学校建立魔方运动俱乐部, 在课堂上对魔方进行研究学习, 研究它的历史、构造、竞赛技术、改装等许多项目。校园一角的葡萄架下是魔方俱乐部成员交流技术的固定场所, 学校定期设计和举办“中国-温州-莘塍镇一中魔方运动现场大赛暨交流会”。学校还独创了魔方的段位制, 现已推向全国。2007年12月学校组队参加北京魔方公开赛, 该校初三 (4) 班女生金婷成为中国魔方盲拧女子第一人。2008年春, 学校研发出校本教材《纵横方里》, 这虽是64开大小的口袋书, 但它是目前国内内容最新、资料最全的一本专业魔方书籍, 出版后受到中国魔方界知名人士的好评。

抓住特色, 挖掘学校发展的亮点, 瑞安市的许多学校都是这样推出自己的特色教育的, 譬如瑞安市安阳实验中学与航天专家“联姻”, 打造航空航天基地;红旗实验小学抓住瑞安市成为“寓言大市”的有利条件, 打响寓言文学创作的牌子;龙湖镇中心小学充分利用人文景观的优势, 弘扬了古诗文诵读;安阳一中有着厚重的历史文化积淀, 是全国青少年集邮示范基地, 集邮文化成为该校的一大特色……

二、重内涵, 提升学校发展的档次

什么是特色学校?特色学校就是个性化的学校。每一所学校都是一所潜在的特色学校, 每一所学校都可以发展为特色学校。创办特色学校, 实际上就是通过不同的办学思路, 采取与众不同的操作体系手段去实现理想的办学目标。

针对瑞安市的具体情况, 教育局明确提出了“一校一品牌, 校校有特色”的学校发展思路, 重视学校内涵建设, 要求打造学校特色, 提升学校档次。

根据学校特色这一亮点, 很多学校重视特色的内涵发展, 将特色做实、做深, 做得“真有特色”, 从而成为学校的一大品牌, 只有这样, 这个特色才有意义, 学校的发展才会上档次。

瑞安素有“东南小邹鲁”之美誉, 文化名人辈出, 文化氛围很好。2008年10月, 瑞安市被中国寓言文学研究会授予“中国寓言大市”称号, 成为全国首个“寓言大市”。

瑞安市红旗实验小学就是紧紧抓住瑞安市成为“寓言大市”的有利条件, 打响寓言文学创作的牌子的。该校从2009年开始把寓言文学作为学校特色进行发展, 学校重视内涵建设, 制定《红旗实验小学寓言文学教育特色建设发展规划》, 明确寓言文学实施目标任务及具体措施, 确定了《红旗实验小学寓言文学校本课程纲要》, 以瑞安当地寓言名家作品及该校师生优秀寓言作品为教材, 体现生活性和亲切感, 开展寓言文学校本课程和研究性学习活动, 举办寓言节, 开辟寓言名家讲坛、学生现场寓言创作赛、师生寓言论坛、学生寓言画评比等八大寓言活动, 将寓言融入小学语文教学, 取得突出成绩, 先后被《温州日报》、《浙江日报》等媒体报道。

瑞安市安阳实验中学以“创建航天科技活动特色”为办学目标, 以开发航空航天校本课程为抓手, 学校设立航天科技活动室和航天科技成果展示室, 校园网开辟“航天科技之窗”, 定期刊出航天科技知识, 设立“航天科技走廊”, 悬挂航天科学家的画像, 营造浓厚的航天科技氛围。学校同时抓形式多样的航天科技活动, 构建特色平台, 聘请中国科学院院士和火箭专家来校作讲座和指导, 让学生与院士面对面, 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 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开展“暑期———我的航天之梦”夏令营活动, 带领部分学生赴北京火箭发射基地学习、感受“航天”的魅力;开展“火箭模型制作比赛”, 及时展示学生的各类成果;开展“航天科技主题班会”、“航天小报”等活动, 创建各类展示交流平台, 调动学生参与的热情, 培养学生的科技素养。编写出版《航天》校本课程, 苏君红、钟山、张履谦和黄培康等航天院士和专家亲临该校校本课程首发式指导。

三、促发展, 打造学校特色的品牌

寻求特色, 挖掘亮点;重视内涵, 提升档次;实施“一校一品牌, 校校有特色”的最终目的, 也就是要打造学校特色的金牌子、好品牌, 为学校的发展寻找更好的机遇, 为学生、教师和学校的全面发展搭建平台, 使学校能有质的飞跃。

瑞安市红旗实验小学亮出“寓言文学创作”的特色之后, 将寓言欣赏和创作融入小学语文教学, 大大激发了师生学习和创作的积极性, 仅一年多时间, 该校学生寓言文学创作成绩显著, 先后在《获奖作文选萃》、《快乐童话故事》、《童话寓言》等期刊发表寓言作品近百篇, 另有一百多篇入选《名师教你轻松写作文》、《作文三十六计》、《最新三年作文精萃》等选本。由中国寓言文学研究会等七家单位联合举办的“全国第二届‘乾有杯’寓言童话大赛”于日前揭晓, 该校就有一百多名学生获奖, 占获奖名额的一半, 令人称奇。这些成绩的取得, 集中展示了红旗实验小学在寓言文学建设方面所取得的突出成就, 打响该校“寓言文学创作”的特色牌子, 扩大了学校在社会上的知名度。著名寓言作家、中国寓言文学研究会副会长张鹤鸣这样评价:“有特色、有个性、有魅力, 才有感召力!瑞安红旗实验小学寓言教学当之无愧是红旗!”

瑞安市桐浦乡中心小学把中草药作为一大特色开展活动之后, 学生通过实践和学习, 对中草药的知识掌握得比较好。在校园里随便拉住一位学生询问, 他便会如数家珍:玫瑰具有活血止痛作用, 桂花具有暖胃散寒、平肝益肾之功效……学校创办了“百草园校刊”、“百草园学通社”, 开展百草园百草故事会、作文竞赛等。学校的研究课题《百草园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的研究》还获得瑞安市教科规划优秀课题成果一等奖。教育专家认为:地处农村的桐浦乡中心小学因地制宜, 利用教师的特长, 挖掘当地的资源, 开发出了有特色的校本教材和校本文化。他们通过开辟百草园这样的实践活动, 让学生认识中草药、了解中草药, 进而会使用一般的中草药, 这不仅开阔了学生的视野, 而且弘扬了中草药文化, 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

学校的特色教育、特色文化, 打响了学校的品牌, 促进了学校的发展。瑞安市安阳实验中学“创建航天科技活动特色”, 吸引一批航天院士专家多次莅临瑞安这座小城。瑞安市安阳实验小学多年抓“尊重教育”, 引起全国关注, 《人民教育》、《中国教育报》均报道该校特色教育经验。瑞安市莘塍镇一中重视劳动与技术课, 引领学生开展魔方活动, 形成特色, 温州市教育局在该校召开综合实践活动现场会, 推广该校经验。瑞安市安阳一中为了打造集邮文化这一特色, 在当地邮政局的支持下, 创办了少年邮局, 让学生体验工作的乐趣。

[郑明理浙江省瑞安市教育局教科室325200]

摘要:有专家说, 特色学校就是个性化的学校, 每一所学校都是一所潜在的特色学校, 每一所学校都可以发展为特色学校。浙江省瑞安市教育局从教育均衡发展和优质教育创设角度考虑, 以课题研究为抓手, 抓特色, 重内涵, 促发展, 通过特色学校的创建打造学校品牌, 取得了实效。本文选择瑞安市部分学校以特色打造学校品牌为案例, 从三方面进行论述:第一, 抓特色, 挖掘学校发展的亮点;第二, 重内涵, 提升学校发展的档次;第三, 促发展, 打造学校特色的品牌。说明抓特色、重内涵和促发展在打造学校特色和学校品牌中的重要性。

抓师德建设 促学校发展 篇3

一、提高教师职业道德修养,优化教师队伍

1、加强教师队伍的思想建设,提高群体素质

优秀的教育工作者除了要有正确的教育观、学生观,还必须要树立科学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努力增强师德信念和师德修养。教师对职业道德一旦形成了一种发自内心的认识,具有了强烈的责任心和坚定的信念,他主观上就会坚定不移地、满腔热情地对教育、对学生尽好自己最大的义务,尽好自己应尽的职责。他也能够在实践中创造性地挖掘自己的潜力和才华,真正做到教书育人,为人师表。因此,我们认为,抓师德建设,先要抓思想建设。先从思想上建设好一支优秀的教师队伍,学校的师德建设也就会水到渠成。

为提高教师的政治理论素养,我校每周安排教师进行集中学习,以邓小平理论,江泽民的三个代表和先进的教育理论来武装教师的头脑,切实转变教育观念。在新形势下什么是真正的教育、应当树立怎样的教育教学观、建立起什么样的新型师生关系等问题是现代教育中敏感又有争议的问题,我校就上面几点组织全体教职工进行座谈、讨论,引导教师树立正确的观念。今年,我校还专门举办“师德工作培训班”,加强对教师的思想建设。种种举措,使得教师们在教学过程中能以学生为主体,并顺利完成了向学生传授知识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两项任务;逐步建立起了民主、平等、和谐的新型的师生关系。

2、加强对年青老师,特别是年青班主任的指导和培训

随着学校的发展,近年来,我校教师队伍不断年轻化,年青教师占了学校教师队伍的近80%。为了帮助年青教师尽快成长,我校采取以老带新“结对子”、“一帮一”的方式,选择有威望的老教师在实践“传、帮、带”,以他们的高尚师德、敬业精神和丰富经验来感染和指导年青教师,特别是年青班主任。同时,学校还经常性的组织年青教师参加各种培训学习,上公开课,外出听课取经等活动,帮助他们迅速成长起来。

3、树立典范,实现群体创优

师德建设作为学校全员性的职业道德建设,要坚持正面教育,榜样激励。树立先进典型,宣传优秀教师事迹,在广大教师中形成崇尚先进,学习先进的风气,使抽象的价值观和师德规范条文变得具体化、形象化,产生巨大的感染力和影响力,来不断推进师德建设工作开展。

上学期,我校一位家境贫寒的初三学生,父亲遇交通事故不幸身亡,精神受到沉重打击,上学也因经济上的原因而举步维艰。在得知消息后,班主任用慈母般的爱心让位同学得到精神上的安慰,并通过学校向全休师生发出倡议,大家纷纷献出爱心,帮他度过了难关。她耐心细致的关爱和教育,使这位濒临绝望的学生不仅重新鼓起了对生活和学习的勇气,还取得了学习上的进步,并顺利完成了学业。此事在全校上下和社会上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也推动了我校的师德建设。

4、完善师德考评制度

为完善师德考评制度,加强师德工作的领导,学校以党支部为核心,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教导主任、团总支书记为副组长的德育工作领导小组。以《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班主任工作规范条例》等为依据,根据教师的工作态度、工作效率、工作业绩,每学年对全体教师进行师德考评,做到有理有据、赏罚分明,使师德建设工作的管理规范化、制度化。

二、拓展师德建设的途径,开展经常性,全方位的师德建设活动

1、以养成习惯教育为基础

站在学生的角度,他们很容易把师德高尚的教师作为学习的榜样,模仿其一言一行。北京师范大学发展心理研究所的林崇德教授也认为:“教师身教的效果往往优于言教的效果。”教师如果把良好的师德表现养成了自身的一种行为和习惯,其言谈举止,潜移默化的作用就是对学生最好一种教育。因而,培养教师良好的师德,应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从养成教师良好的习惯开始,从一点一滴抓起。

作为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重要阵地的班会课,它是师生进行思想和情感交流,教师用良好师德去影响学生思想的好机会。

2、建立渠道,收集反馈信息

抓好师德建设,大力弘扬师德,两者是一个互动的,相辅相成的关系。因此,抓好师德建设,还得要作好信息的反馈工作。

为了及时地收集我校师德建设的反馈信息,我们经常组织教师家访,以便教师和家长能面对面的进行交流,了解他们对学校、对教师的意见和看法。

抓文明建设促和谐发展 篇4

抓文明建设促和谐发展

建设和谐水电院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一个具体体现,结合构建和谐广西水电院的实际,主要有5点做法和经验: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必须始终不移地坚持以生产建设为中心;领导干部是关键;要突出精神文明建设主线;要充分发挥宣传思想工作的优势和作用.

作 者:朱新玲 ZHU Xin-ling 作者单位:广西水利电力勘测设计研究院,广西,南宁,530023刊 名:广西水利水电英文刊名:GX WATER RESOURCES & HYDROPOWER ENGINEERING年,卷(期):“”(4)分类号:C913关键词:构建 和谐 单位 广西水电院

抓城镇化建设促城乡统筹发展 篇5

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发2号文件精神,切实有效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试验试点工作进程,余庆县松烟镇根据省、市、县相关工作部署和要求,按照“统一规划、统筹兼顾,大胆创新、谨慎操作,先易后难、分步推进,以城带乡、城乡互动,以人为本、和谐发展”原则,采取“五突出”措施,以“四在农家”创建活动为抓手,强化市民文明素质培养,有力加快小城镇建设步伐,促进了城乡统筹发展。

一是突出精品意识,抓好规划引导。按照“高起点、高水平、高质量”的要求,做好城镇规划,完成了《松烟镇城镇建设总体规划修编》、《松烟镇育才路详规》、《山水家园小区规划》、《阳光水岸规划》、《失地农民安置园区规划》和《松烟镇返乡农民工创业园区规划》。在规划的过程中,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请重庆、贵阳等地的专家到松烟镇调研后进行设计,提高了城镇建设品味和档次。并严格执行规划要求,在规划执行的过程中选择示范户进行引导,技术上进行培训,格调布局上进行规范,既做到详规执行不走样,又突出地方特色,充分体现现代气息和地域特色,如育才路、他山广场、阳光水岸建设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二是突出功能完善,抓好设施建设。建设采取多元化筹资的方式,狠抓基础设施建设,突出完善城镇功能。近年来,完成了新台路、文化路、朝阳路、百米街、计生路、珍珠泉路6条岔道的硬化,实现了育才路、老街、新大街及二级路“四纵”的有效连接,城镇道路纵横交错,互相贯通。完成了育才路建设,拓展了城镇容积率。实施了中学食堂建设、教学楼建设、校园环境改造等工程和卫生院门诊部、住院部等工程,公共服务功能更加完善。完成了镇政府、派出所、交警队、计生股、邮政、农业服务中心、科教宣传文化服务中心、城镇城郊三个村级办公阵地及党务政务中心建设,服务与管理更加快捷、便民。投资修建了他山文化休闲娱乐广场,优化了城镇环境,丰富了城镇居民的文化生活。

三是突出经济建设,抓好发展要务。充分利用粮食和茶叶产业优势,发展以粮食加工为主的农产品加工企业和农业服务企业,建设返乡农民工创业园区,发展工业经济;充分发挥湄凤余三县结合部的地理优势,发展物流配送、连锁经营、仓储运输等现代服务业,活跃城镇经济;充分发挥松烟优美的自然风光、悠久的历史文化和良好的生态农业优势,发展乡村旅游,建成一批如馨茗食府、阳光酒楼、老兵火锅城、小江南休闲山庄、知青饭庄、柳湖山庄、宾悦客栈等富有浓郁地方特色,集吃、住、游、乐为一体的农家乐,发展乡村旅游,城镇经济得到了快速的发展。

四是突出形象塑造,抓好城镇精神。坚持“改善环境、塑造形象、群众参与、群众受益”的工作思路,抓好美化城镇人居环境和提高人文素质工作,培育城镇精神。近年来,我镇修建了城镇垃圾处理场,对他山北路、澳门路排污沟进行清理修复,实施城镇行道树管护工作,补植城镇区和他山广场绿化带,改造升级松烟集镇路灯,设置车辆停放牌、集镇道路标识标线,从而提升了小城镇的品位和档次。大力开展“讲文明、树新风”主题教育,深入开展文明单位、文明窗口、文明社区等文明创建活动,促进居民文明素质的提高。

抓师德建设促学校发展 篇6

抓机遇,促发展,加快种子工程建设步伐

甘肃省张掖市种子公司成立于1978年,是国家最早重点投资兴建的种子公司之一。现有职工83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32人。下设办公室、业务科、检验科、财务部、生产技术部和市场营销部,辖3个中心种子站、4个种子经营部、中农种业张掖良种繁育场有限责任公司、张掖市城关种子有限责任公司、张掖市名优新特产品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张掖市金象科研所和金象大厦。

作 者:张掖市种子公司 作者单位:甘肃省张掖市种子公司,张掖 730000刊 名:中国种业 PKU英文刊名:CHINA SEEDS年,卷(期):“”(3)分类号:关键词:

抓师德建设促学校发展 篇7

安徽师范大学中国诗学研究中心于2000年被评审确定为教育部文科重点研究基地。自建设以来, 通过采取加强宏观指导和顶层设计、打造学术精品、加强团队建设、创新体制和机制、培育基地精神等有效措施, 基地在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学术交流、资料信息建设和社会服务等方面都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绩。现将基地的建设措施和所取得的成绩作一总结, 供同仁参考。

1、理清思路, 创新机制, 强化基地建设

1.1 加强宏观指导和顶层设计, 明确基地的发展目标

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在高校人文社科创新梯级体系中处于最高端的位置, 是教育部设在高校的国家级科研机构。高校需要把基地作为学校的学术特区, 从学校整体发展的角度来指导和加强对基地的建设与管理, 为基地做好顶层设计, 切实解决基地建设中存在的实际问题。近几年来, 为加强基地建设, 安徽师范大学成立了以分管校长为组长, 校学术委员会、科研管理部门和有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参加的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建设领导小组, 统一规划、协调、管理基地的建设工作, 认真研究和落实基地建设中的各项措施, 有效解决制约基地发展的一些关键问题如驻所研究、实体架构和建设经费等。在积极推动基地实体化架构时, 将其列为独立的正处级科研机构, 为基地落实专职科研人员编制, 下达专门任务书, 规定基地要力争产出对外可以代表国家最高水平的标志性成果, 使基地成为名副其实的国家队;将基地建设纳入学校“十一五”事业整体发展规划之中, 围绕基地建设的中心任务、重大项目以及特色领域进行认真思考, 制定发展战略, 谋划发展思路, 提出发展举措, 制订近期和中长期发展规划。这一系列顶层设计工作为基地走自我拓展、自我造血、自我发展的内涵式道路创造了条件, 也优化了外部环境。

1.2 打造学术精品, 增强基地的核心竞争力

学术精品或标志性成果是基地永远立于不败之地的根本保证, 也是基地建设的首要任务。这就要求基地要跟踪学科前沿问题组织重大课题攻关, 力争在基础理论研究上有重大建树, 在解决现实问题上有重大突破, 使自己在全国高校人文社科研究中占有一席之地。为达到这一科研目标, 基地充分发挥了学术委员会对科学研究的指导的作用。基地的学术委员会由国内外一流学者组成, 他们对基地的学术指导保证了基地找准方向, 制定科学、可行的研究规划。在重大项目的选题上, 基地密切关注相关研究领域的前沿问题以及现实提出的重大问题, 积极邀请了与项目研究有关的知名学者和实践部门的权威专家参与项目论证会, 从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角度为项目研究予以指导, 为完善和深化课题研究、锻造学术精品打下了良好基础。基地自建设以来一直树立精品意识, 以标志性成果为中心组建科研团队, 群策群力, 协作攻关。以预期的标志性成果为核心凝练研究力量, 定向开展科学研究;通过标志性成果的不断取得形成了核心竞争力。

1.3 加强团队建设, 增强基地可持续发展能力

一个基地的地位和社会影响主要靠一批又一批高水平的学科带头人、学术骨干和学术积淀形成, 基地的发展潜力也主要在于人才队伍的创新能力, 一流的人才是建立一流研究中心的重要前提之一。为此, 基地建设始终把队伍建设和人才培养放在突出位置。首先, 选好基地带头人。基地建设的成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基地主任的素质, 其学术功力、人格魅力、组织能力都不可或缺。因此, 基地主任必须具有全局意识、精品意识和战略意识, 重视基地内部的管理并在实际工作中不断提升管理水平。自基地建设始, 学校就明确了基地主任的责权利, 通过明确的规章制度来增强基地主任的责任心和荣誉感;规范了基地主任的聘任, 通过公开、公平、公正的民主程序为基地选聘有学术水平、有责任心、有组织能力的领头人。其次, 打造高水平的研究团队。在继续发挥老一辈专家治学的指导和示范作用的同时, 进一步加强青年学术队伍建设;通过创建高层次的学术平台凝聚人才, 建设一支具有浓厚学术氛围与和谐人际关系的研究创新团队。不断完善聘任制, 实现基地专职和兼职人员的良性流动;加强基地专、兼职人员的沟通与交流, 形成以研究任务为纽带的合作机制。实施国际学术之伴计划, 鼓励和资助基地研究人员到国外著名大学和科研机构或者国际组织访问、留学、开展合作研究或参加国际学术会议;利用各种条件积极引进有国际影响的学者来基地工作或进行合作研究。再次, 培养高层次创新人才。基地充分发挥自身的传统优势, 坚持研究和教学相配合、互补充的思路, 借助教学培育人才, 通过科研训练队伍, 通过高水平项目研究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创新能力。

1.4 创新体制和机制, 保障基地的健康发展

重点研究基地建设和改革是紧密结合在一起的, 它客观上要求对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管理体制进行全面改革, 建立起新型的符合现代科研规律的新机制、新体制[2]。因此, 深化科研机构改革, 建立健全合理的规章制度和用人制度, 形成自我发展、自我约束、自我激励的运行机制, 才能保证基地建设顺利开展。根据教育部文科重点研究基地发展目标的要求, 学校将其建为实体性的、独立建制的重点研究机构, 并由学校单独管理。这种管理体制促进了人才在全校以及更大范围内的流动, 促进了文理渗透、学科交叉, 促进了学校掌握重点研究基地的发展趋势以及正在进行的重大科研项目的进展状况, 促进了经费、职称、分配等政策的倾斜。学校对重点研究基地进行直接的指导和支持, 有利于基地的建设和发展。基地不断加强现代化的科研管理制度建设, 形成了规范化的科研规划制度、评审制度、开题制度、中期报告制度、鉴定结题制度、成果奖励与推广制度, 促进了科研体制机制的变革;基地加强绩效考评制度, 鼓励自主创新, 重视后期资助, 制定并实施了切实有效的科研奖励表彰机制, 形成了促进科研发展的激励机制, 并在注重科研成果数量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科研成果的研究质量和创新能力测评, 真正起到了激励创新、激励潜心研究、激励精品力作;基地不断完善岗位责任制, 明确岗位职责;基地建立了民主决策和科学决策的体制, 形成了良好的学术氛围, 调动和发挥了科研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基地深化了科研人事制度改革, 由以“事”为中心的人事管理转向以“人”为中心的人才资源开发, 以更开放、更广阔的视野关注科研人员, 优化研究队伍, 为人才流动创造条件, 使学术梯队的管理模式、机制和方法越来越有利于培养、吸引、凝聚国内外优秀人才, 有利于用好现有人才、稳定关键人才、引进顶尖人才、培养未来人才, 促进了科研人员创新潜能的充分发挥和学科资源的优化配置。

1.5 培育基地精神, 为基地发展提供不竭动力

要促进基地成为开放、高效、具有创新和竞争力的一流科研机构, 必须大力培育基地精神。基地精神首先表现为团结协作和艰苦创业精神, 这是基地实现团队合作的高效率和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只有团结才能凝聚力量, 才能历练精品;只有多出精品才能体现重点研究基地的存在价值, 才能使基地步入可持续发展的轨道[3]。要想在学术上有更多创新, 在成果上出更多精品, 还必须有一种艰苦奋斗、甘坐冷板凳的艰苦创业精神。为此, 基地从开始建设就着力培养一支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够进行重大学术协同攻关的科研团队。基地精神其次表现为求真务实和改革创新精神, 这是基地学术发展的生命力。基地从建设开始就积极鼓励研究人员勇于追求真理、坚持真理, 勇于面对和如实反映历史的真实面目;积极推动重大创新, 主要是思想观念创新、特色理论创新、研究方法创新、人才培养创新和管理能力创新等, 努力摆脱以往文科科学研究的局限和束缚, 力争在精品力作上、在领军人物培养上、在研究模式上实现重大突破。

2、目标明确, 措施得力, 基地建设成绩瞩目

安徽师范大学中国诗学研究中心自建设以来, 按照教育部对省部共建文科重点研究基地建设的要求, 通过创新科研体制, 凝练学科方向, 汇聚学科队伍, 搭建学科平台, 不断向着建成本学科领域的科学研究中心、人才培养中心、学术交流中心和信息资料中心的目标迈进。尤其是近五年, 该中心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绩。主要表现为:

2.1 科学研究成果突出。

打造学术精品是中国诗学研究中心追求的主要目标。该中心通过整合研究力量, 进一步凝练、调整和充实研究方向, 使研究方向与基地团队成员的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更加协调一致。如今以中国诗学的文献学研究与文艺学研究为主干已形成特色, 处于学术前沿, 在海内外学术界具有相当影响。中心已发表论文300余篇, 其中刊载于《中国社会科学》《文学评论》《文学遗产》《光明日报·文学遗产》等权威报刊近50篇;出版著作50余种, 其中“李商隐研究系列”为该中心标志性成果, 在国际学术领域享有较高声誉, 成为当代唐诗研究中的亮点;科研成果获国家及省部级奖项21项;承担省部级以上项目24项, 其中国家社科基金项目7项;出版了安徽师范大学中国诗学研究中心“学术丛书”及“鉴赏丛书”10余种。通过打造学术精品, 争取多项科研成果获奖, 中心的集体攻关能力、科研质量意识和综合实力都有了显著提高。

2.2 人才培养成效显著。

人才培养是检验一个基地有无成效以及成效大小的重要指标。以中国诗学研究中心为主要依托, 2003年获得的中国古代文学专业博士学位授权点使基地人才培养的效能得以充分发挥。该中心注重学术研究与人才培养相结合, 目前已招收博士生31名、硕士生120余名, 并吸收2名项目博士后, 参与中心的国家社科项目研究。目前, 已出站的一名项目博士后的出站报告和其所参与研究的项目均被评为“优秀”;抽查的硕士和博士毕业论文优秀率达100%;硕士和博士毕业生的就业率也达百分之百。中青年学术带头人培养也取得了明显成效。近五年, 中心已培养出两名“安徽省皖江学者特聘教授”;研究成员中45岁以下的有5人晋升教授、7人晋升副教授, 研究团队高级职称人数明显增加, 整体实力显著提高;中青年成员已成为中坚力量, 梯队结构更趋合理。

2.3 学术交流活动频繁。

中国诗学研究中心多渠道加强与国内外同行的联系和交流, 强化中心的辐射作用。通过聘请学者定期讲学、开展项目合作、举办学术会议、招收留学生等方式, 积极争取学校与国内外学术界的支持。该中心先后举办了10余次国际、国内学术研讨会, 共邀请海内外著名学者来中心讲学访问50余人次, 专职研究人员出席海内外学术研讨会和讲学70人次。这些学术活动开拓了中心的学术视野, 提升了中心的学术地位。

2.4 资料信息建设再上台阶。

近五年来, 该中心利用重点学科、博士点和“重点基地”等专项经费, 不断扩大藏书量。先后购进平装古籍5万余册, 如大型古迹丛书《续修四库全书》、文津阁本《四库全书》、《全宋文》、《四部丛刊》等, 使该基地专业藏书增至15万余册, 并编辑出版了《中国新时期诗学论文集目》, 成为中心发展壮大的重要保障。同时, 该中心还开设了“中国诗学网”, 创办了学术年刊《中国诗学研究》和内部刊物《诗窗》等, 成为中心对外开放的窗口和推进、提升学术研究的工作平台。

2.5 社会服务受到好评。

深入广泛的社会服务是基地参与国家建设、发挥专业特长的重要方式, 更是理论和实践结合的最佳途径。中国诗学研究中心在开展基础研究、着力于提高学术水平的同时, 还面向地方经济文化建设和社会教育文化需求, 服务地方、服务大众。如应安徽省教育厅、文化厅委托, 为省文化经济建设和旅游业服务, 编写了《诗情画意的安徽》;应人民教育出版社委托, 编写了高中语文选修课本《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该中心还主动为各级政府、企事业单位等社会各界的文化建设提供咨询服务, 承揽各种委托研究课题、合作研究课题及应用研究课题等, 社会服务工作受到了很好的评价。

3、展望未来, 明确差距, 基地建设任重道远

回顾过去, 基地工作在“十五”期间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基地已成为中国诗学研究领域的科学研究中心、人才培养中心、学术交流中心、信息资料中心和科研体制改革的中心, 对高校文科科研事业的发展起到了很好的引领作用和示范作用, 开放、务实、求新逐渐使文科科研与现代科研接轨, 有力地促进文科科研事业突飞猛进。但基地建设尚处于发展阶段, 与建设全国一流、世界知名研究基地的目标仍有差距, 与教育部的要求尚存在着一定的不足。如基地的研究重点和特色需要进一步凝练和凸显, 研究队伍的建设尤其是顶尖学术带头人的培养和稳定有待加强, 标志性、系列性的研究成果有待进一步强化, 基础性学术研究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结合需要更加密切等。随着基地建设的逐步推进和基地人的不懈努力, 基地将为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的繁荣和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摘要:高校文科重点研究基地建设是繁荣和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重大举措。本文回顾了安徽师范大学中国诗学研究中心建设所采取加强宏观指导和顶层设计、打造学术精品、加强团队建设、创新体制和机制、培育基地精神等有效措施, 总结了基地在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学术交流、资料信息建设和社会服务等方面所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绩, 提出了基地进一步的奋斗目标。

关键词:文科重点研究基地建设,措施,成就

参考文献

[1]顾海良.改革发展创新[J].全球教育展望.2001, (1) :3-6.

[2]刘曙光.文科重点研究基地建设:复杂的系统工程[J].江西社会科学.2007, (5) :242-246.

抓特色建设 促内涵发展 篇8

一、立足课堂,规范管理,建立写字教学常规

(一)立足课堂,有效指导,适度训练

1、抓课程落实。坚持上好每天中午二十分写字课,学校要求各位语文教师要对学生写字进行辅导,做到内容具体、时间保证。2.抓课堂教学。以“四全”(即领导、教师全员参与,始终面向全体学生,抓实教学全程管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课堂教学主旨,着重在三个方面加以努力:一是激发学生写字的兴趣,使每个学生都爱写字。二是教给学生写字的方法、技巧,使每个学生都会写字。三是训练学生练字,做到“三会”、“三心”、“三常”:一会用眼,细心观摩,经常观察;二会用脑,专心研究,经常思考;三会用手,耐心有恒,经常练字。3.抓好“三个结合”:一是写字和认字的有机结合。在语文的识字课上识写结合,对于生字,“识写兼顾”,不仅要从音形义上进行理解把握,还要重视形体分析,指导如何写好字。二是把写字和审美教育、品格培养相结合。指导学生对作品进行评价、赏析,有机激发审美情趣,陶冶审美情操,引导他们在实实在在的写字练习中,培养学生专注、耐心和顽强的意志力,使品性得到实实在在的训练和提高。三是把写字教学跟其它学科教学紧密结合。各科老师积极参与,齐抓共管,整体联动,这样既能保证写字教学的时间,又有利于学生写字良好习惯的养成。

(二)培训师资,加强训练,优化队伍

教师的书法水平和写字教学指导能力直接决定着写字特色学校创建的质量和品位,建立一支专业过硬、特色鲜明的骨干教师队伍是创建工作的关键。我校一方面积极创造条件邀请优秀书法家到校担任书法辅导老师,定期到校对教师进行辅导讲座,切实提高教师的书法理论水平。另一方面,要求所有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充分利用课余时间,切实加强粉笔字、毛笔字和钢笔字的训练,所有教师完成一定量的练字任务,每周练写两页毛笔字,一页钢笔字,并积极参与“五满意”活动。“五满意”即把书法与教学教研相结合:一篇最满意的教育教学读书心得,一幅最满意的经典诗文作品临写;一页最欣赏的教育名言;一份最满意的教后反思;一则有价值的教育纪事。每月在五个项目中选一个作为练习硬笔书法的内容,利用集体备课时间,以备课组为单位进行“五满意”交流,既是教学研讨,又是书法成果的展示。学期末组织全校展示,对“五满意”评比优胜教师给予奖励,以此促进教师写字水平的提高。教师还要练好“书法教学指导功”。学校以校本教研为载体提升教师的写字教学能力。结合我校独具特色的小课题研究,以语文,写字教师在实践教育教学中遇到的共性问题为研究切入点和主题,以“激发兴趣,培养习惯,全面发展”为目标,以“研究实验,交流总结,推广提高”为主线开展写字教研教改工作,使教师在研究——实践——反思中不断提高写字教学指导能力。

二、着眼和谐,以人为本,强化写字文化建设

“和谐人本”的根本目的在于能最广泛的调动学生的积极因素,最充分的调动学生的创造活力,最大限度的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基于这样的认识,我校不断开展各种丰富多彩的写字活动,激其趣,收其效,让学生在广泛参与中得到锻炼和提高。

(一)营造氛围,积极影响,形成共识。

我们力求校园文化围绕写字特色创建设置。利用校园广播、黑板报、晨会、班队会等阵地,对全校学生进行写字教育。专用书法教室张贴着来自学生中间的“小小书法家”的作品,极大地培养了学生学好书法的自信,教学楼中的书法长廊、环绕教学楼周围的书法宣传栏书法及各班教室等张贴书法名家的书法作品,悬挂历代书法大师的肖像,陈列有关书法家碑帖,教师及学生的优秀书法作品,陶冶了师生情操,激发了书写兴趣。全校师生随时置身于浓郁的书法氛围之中,耳濡目染感受书法的神奇,练好字的热情不断高涨,而“端端正正写字,踏踏实实做人”的教育也已经深入到每个学生的心灵……

(二)搭建平台,开展活动,加深体验。

我们将努力使写字特色创建工作与主题教育活动结合,结合重大节日如“三八感恩”“红色五月”“贺中秋”“庆新年”“校园读书节”等活动,以自办手抄报、制作书签贺卡、开展校园书法大赛等为载体,训练學生不同形式的书法表现方法,增强学生利用书法等表现美的能力。同时让写字特色创建工作与社区实践活动相结合,积极组织开展“写春联、送温暖”等社会实践活动,让优秀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才艺,争取家长和社会对学校创建工作的支持。另外我们还通过优秀作品展览、写字比赛、写字星级评定、书法等级考试,充分展示学生的特长,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写字特色学校建设是一项长期工程,需要我们坚持不懈,需要我们在继承中不断创新。目前,我校已成为“泰州市书法特色学校”,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在各级领导指导下,继续加大对写字特色的研究力度,努力使每名学生在写字技能提高的基础上,品德、才智、审美等多方面素质得到提升,使我校成为一所翰墨飘香、人文气氛浓厚的写字特色教育名校!

(作者:兴化市第二实验小学校长)

抓师德建设促学校发展 篇9

中国个私协工作联系点会议经验交流材料

把握重点抓关键夯实基础促发展

不断提高协会规范化建设水平

**市个体私营企业协会

(年月日)

近年来,我们在工作实践中,认真落实中国个协、省个私协《县级个体劳动者协会规范化

建设实施办法》规定的基本内容和标准,按照“政治坚定、人员精干、工作扎实、作风优良、经费到位、保障完备”的协会工作要求,遵循“把握重点抓关键,夯实基础促发展”的基本思路,硬件抓完善,软件抓规范,不断强化基层规范化建设的基础性地位,探索形成了一套比较完善的个私协规范化建设体系,推进了各项工作顺利有效地开展。

一、把握重点,“三动”切入,全方位提高对协会规范化建设重要性的认识

大家知道,组织机构、人员、经费、场地的落实,是做好协会工作的基础和保障。一直以来,我市工商局党组和市个私协常务理事会统一思想,认为协会要充分发挥好党和政府联系会员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四落实”到位,才能使协会正常的开展工作。同时,我们还认真分析和查找基层协会规范化建设工作中存在的薄弱环节,“三动”切入,狠抓了认识的提高。

(一)宣传带动。坚持以舆论宣传为先导,以转变思想观念为突破口,确保认识上的一致性。一是召开专题会,增强认识上的针对性。局领导多次在科所长会议上强调,要求基层工商所负责人,从讲政治、讲大局的高度,充分重视基层协会“四落实”工作,帮助解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二是利用上级文件,提高认识上的必要性。把中个协《县级个体劳动者协会规范化建设验收标准》和省工商局、省个私协《基层协会规范化建设实施办法》等文件,印发到基层工商所,让他们在一定程度上了解协会组织的性质、作用。同时,市工商局、市个私协联合下发了《关于加强基层协会规范化建设的实施意见》,进一步提高其对加强基层协会规范化建设必要性的认识,逐步增强其帮助基层协会解决现实问题的主动性。三是利用典型宣传,提高认识上的有效性。今年二月份,我们组织10多名基层工商所长,到**城南基层协会参观学习,听取了该辖区工商所长对支持基层协会工作的经验介绍。通过典型引路,现场感悟,从而使他们提高对加强基层协会规范化建设必要性的认识。四是利用新闻界,加大宣传的广泛性。积极与电台、电视台和报社联系,凡是协会活动都进行广泛报道,以增强大家加强基层规范化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载体拉动。一是敢于协调,积极营造领导重视氛围。**市个私协自1995年以来,每年都联系市委、市政府组织召开“全市个体私营经济工作会议”。今年4月9日我们组织召开了“全市加快个体私营企业发展工作会议”,市五大班子领导出席大会。会上,我们聘请原省委党校副校长、***教授进行授课,受到市领导的赞誉和个私业者的欢迎;同时,我们还联合市委宣传部、市文明办、市工商局联合下发了《关于在个体私营企业中开展“讲文明、讲诚信、比发展、比贡献”竞赛活动意见》。由于协会敢于在个私经济发展大舞台上扮演重要角色,在提升工商、个私协地位的同时,提高了大家对加强基层协会规范化建设重要性的认识。其次是主动联系,积极营造社会参与氛围。近年来,我们先后与市文明办、市团委、市妇联、市委宣传部等部门联合开展了“千名个私业者诚信宣言”、“公民道德万人签名”、“走光彩之路,创光彩业绩演唱会”等活动。这些活动贴近会员,融入社会,对于树立工商、个私协形象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也提高了大家对加强、支持协会组织建设迫切性的认识。

(三)政策驱动。市局党组为加强基层工商所对基层协会规范化建设的指导和支持,利用文件的形式,按照任务目标考核的办法,实行一票否决制度。对基层协会规定的软、硬性指标不能按规范化要求达标的,所在辖区工商所年内不能评先进,所委会成员不能评优秀,从而激发了他们加强基层协会规范化建设的自觉性。

对于基层协会规范化建设中出现的情况和问题,局长(兼会长)在重大问题上亲自研究定板,在有关工商会议上安排具体落实办法,现场落实责任到人,分管局长(兼副会长)靠上督办。由于领导重视和支持,市局党组和市个私协思想统一,认识提高,使基层协规范化建设逐步得到落实和完善,并取得了新的突破。

二、抓住关键,多措并举,力促“四落实”落实到位

基层规范化建设,就是要做到有规范的组织机构去管事,有足够的经费去办事,有宽敞的办公场所去理事,有健全的工作制度去循事,从而有实力去实现工作目标,开创工作新局面。因此,我们紧紧把握上述“重点”问题,因地制宜,正确引导,多措并举,全方位实现“四个落实”到位。

抓党建促发展 抓信访保稳定 篇10

右玉县高家堡乡创建“五好”乡镇党委典型材料

高家堡乡位于右玉县西南端,南部和西南部与平鲁区、山阴县接壤。全乡总土地面积37.88万亩,耕地面积8.7万亩,辖34个自然村,3362户11237口人,设28个党支部,共有党员506名。

近年来,乡党委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准确把握乡情特点,科学制定发展思路,“围绕党建抓经济,抓好党建促发展”,全力破解制约全乡经济社会发展的信访稳定难题、发展不足难题、民生滞后难题,初步走出了一条适合本地实情的发展路子,并一举摘掉了全县“信访大户”的帽子。2009年、2010年,连续两年被市委、市政府授予全市信访工作先进集体荣誉称号。2010年,被市政府授予全市人口和计生工作先进集体,全市安全生产工作先进集体,被县委、县政府授予全县红旗单位等多项殊荣。

一、强化大局意识,讲究策略技巧,积极破解信访维稳难题

前些年,高家堡乡是全县信访问题最为突出的乡镇之一。一度时期,有个别群众因绝育手术后遗症围堵政府机关、攻击县乡干部、扰乱办公秩序,甚至越级赴省进京缠访闹访不断。针对历史遗留的这一问题,近年来,乡党委领导班子 转变思维,强化责任,直面挑战,积极主动地去探索破解了影响和制约全乡经济社会发展的“老大难”问题。

首先是正视矛盾,主动出击。一是及时预警,变事后跑为事前跑。就是积极探索建立信访问题预警机制,坚持做好信息排查工作,对群众反映的社会热点、难点问题,特别是对那些带有苗头性、倾向性并可能引发群众上访的问题,早发现、早报告、早介入、早化解,切实防患于未然。二是加强疏导,变放任跑为引导跑。乡党委要求乡村干部对于群众上访,既不大惊小怪、如临大敌,也不坐视不管、放任自流。特别是在群众执意要通过上访途径解决问题时,努力做好疏导工作,引导其合理合法进行,努力将上访限制在可控范围之内。这样就避免了他们四处随意上访,造成大的负面影响。三是勤于下访,变被动跑为主动跑。为了把握信访工作的主动性,几年来,乡领导干部坚持深入调研,及时获得预见性信息,将可能演化成信访事件的问题,超前做出处理,这样就有效地避免了一些信访事件的发生。四是代访陪访,变群众跑为干部跑。对于信任乡里干部,且上访者提出要求正当合理的,乡领导在充分听取他们意见的情况下,安排干部为他们进行代理上访或全程陪访,这样不仅有利于问题的解决,而且也有效避免了矛盾的激化。

其次是讲究技巧,灵活处置。对于矛盾已经激化暴露,信访事件已经或者将要不可避免地发生的问题,我们改变过去那种刻意回避态度,讲究策略技巧,努力从危机之中寻找 转机,灵活、果断、及时地去处置,使绝大多数信访事件很快得到平息,那些本来很可能要酿成信访事件的矛盾也很快得到化解。

再次是探索规律,科学指导。我们坚持从个案之中探求做好信访工作的规律,对乡村两级干部提出七点明确具体的要求,即各级干部要有做过深过细工作的耐心和思想准备,要在思想深处尊重来信来访人员,要注意树立接访人员的威信,要充分调动群体工作积极性,要学会分类处理信访事件,要掌握运用好平衡艺术,较好地指导了全乡的信访工作。一举摘掉了“信访大户”的帽子。2009年、2010年,连续两年被市委、市政府授予全市信访工作先进集体荣誉称号。2010年,被市政府授予全市人口和计生工作先进集体,全市安全生产工作先进集体,全县红旗单位等多项殊荣。

二、积极引导推动,优化经济结构,全力破解发展不足难题

高家堡乡属典型的黄土丘陵区,土地贫瘠,水源匮乏,立地条件较差。近年来,乡党委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确立了分类指导、片区发展的总体思路,具体地讲就是对于南部缺水地区,着重抓好移民和劳动力输出工作,引导有能力的村民移居新村或外出打工,以实现“下山、出沟、沿路、进乡”的目标;对于中部地区,要以种草养殖为主攻方向,通过畜牧业发展带动农民增收;对于北部条件较好村庄,要抓好以新品种试验示范推广为重点的种植业结构调整,大力发 展高效特色种植业。根据这一总体发展思路,近年来我们积极推进了全乡农业结构调整进程。

在种植业方面,按照市场化要求,实施“双新”工程,引进推广作物新优品种,扩大了区域化、园区化种植面积。去年,全乡“两高一优”作物种植面积达到45680亩,占作物总播面积的70%,优种率达到85%以上,重点建成了六大类14个种植示范园区。一是由乡政府投资10多万元,采取乡里负责承担调种运费及路途生活费用、村民负担籽种款的办法,调购土豆一级原种27万斤,建成了高家堡、东碾头、西碾头、沟北村4个土豆连片种植示范区,同时在沙家寺村引资建成占地2400平方米的一座大型土豆储藏窖;二是建起3个500亩以上莜麦连片种植示范区。三是建起1个600亩玉米种植园区。四是建起李官屯、杨家后山两个优种胡麻规模种植园区。五是建成宋官屯150亩金银花示范种植园区。六是建成东碾头、苏家沟村、古城堡3个200亩大葱种植区。通过园区化种植,产业化经营,全乡优化了种植业结构,拓展了农民增收致富渠道。

在畜牧业发展方面,我们把畜种结构的调整作为提高养殖业经济效益的突破口去抓,重点支持培育养殖示范村、示范户,以点带面,整体推进,有效地加快畜种改良步伐,着力提高农民养殖业经济效益。重点培育了宋官屯、下窑、李官屯、西碾头等6个绵羊改良示范村。投资300万元,分三期建设了占地74.8亩的西碾头牛羊圈舍养殖园区,新建牛羊 圈舍30套,吸纳养羊户30户,户均养羊100只。在下柳沟村启动实施了日援扶贫项目,重点扶持了10户养殖户,提供杜波优种公羊10只,整合畜牧、日援项目资金,新建标准化养殖园区一处,新盖羊舍40间,购铡草机10台,粉碎机10台。去年全乡完成优种羊繁育2280只,共改良本地绵羊9660只,各种畜禽免疫密度达到100%,为全乡加快畜种结构调整步伐奠定了基础,创造了条件。

与此同时,积极开展招商引资工作,目前已落地建设的聚鑫镁业有限公司投资3000万元,完成节能煤气炉生产线技改项目建设;山西神固水泥公司投入资金1.8亿元,已经投入生产达产达效。通过多措并举,2010年,全乡经济总收入达到5964万元,比上年增长12%;全乡农民人均纯收入3140元,比上年增长14%。

三、坚持以人为本,加大投入力度,努力破解民生滞后问题

近年来,乡党委立足本地实际,把民生工程作为全乡重点工程来抓,积极开展了各项工作。

农村环境整治方面,重点在高家堡、山岔、宋官屯、下柳沟4个新农村建设上狠抓了落实。在高家堡村,新砌文化墙440m2,砌小城墙800m,新建街心公园1处,铺设人行道400m,栽植玫瑰、云杉、丁香、卫矛等各类风景树种320株,漳河柳1700株,平整敬老院院落,动土1万余方,硬化敬老院内外道路3300 m2,配套水、电、暖等设施,新建 了花坛绿化带。在山岔村,共整修街巷道路2100米,水泥硬化街巷道路8800m2,砖硬化人行道800m,砌村民院墙7100m2,铁艺150m2,建篮球场1个,花坛4个,美化窑面24户84间1924m2。在宋官屯村,进一步巩固建设成果,提高建设标准,完善原有建设标准不高的地段11处,砌文化墙200m2,涂料粉刷墙壁2400m2,进一步完善排水工程建设,新修排水渠220m,加固260m。在下柳沟村,新砌村民院墙1180m2,美化窑面25户,建花坛14个,卫生室1处。

农村“五个全覆盖”方面,新修通村水泥路13公里,全乡22个行政村通了水泥路。新建宋官屯、下柳沟、大川3个卫生室,维修改造13个村级卫生室,全乡16个村建起卫生室。新增7个村120户群众,安装了卫星电视接收天线。今年,我乡争取投资200万元,集中改造了高家堡、布村、刘虎狮、山岔、下窑5个村的自来水管网,共铺设90mm管道12800m,63mm管道12000m。同时,乡政府自筹资金20万元,又改造了李官屯村自来水管道。至此,我乡彻底解决了这6个村1400余名群众和5000多头牲畜的饮水问题。

同时,投资480万元,新建了乡敬老院,建设房屋80间,拥有床位180床,可集中供养五保户180名。教育、卫生、计生等各项事业全面发展。

上一篇:学院红十字会预防艾滋病知识讲座活动策划书下一篇:迎新年国旗下简短讲话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