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实施《网页设计》教学课堂

2024-08-16

如何实施《网页设计》教学课堂(精选9篇)

如何实施《网页设计》教学课堂 篇1

课堂教学中教师如何更好地设计和实施教学目标

龙头中心小学 李 嘉 康梦力

课堂教学中教师如何更好地设计和实施教学目标 龙头中心小学 李 嘉 康梦力 摘要:课堂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的主要依据,它不仅指出了课堂活动的方向,而且影响到学生的发展,影响到新课程的实施。本文结合教学实例,指出了当前课堂教学目标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并分析了教师如何更好地设计和实施教学目标。关键字:课堂教学、设计教学目标、实施教学目标

正文: 随着小学英语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小学英语课堂教学在教学方法、教学设计以及评价方式等方面都有了较大的改进。我们的英语课堂中,任何形式的教学活动都应为学生获得语言能力而设计,如果活动缺少了应有的教学目标的指向,活动主题偏离了教学目标,再好的教学形式也不能收到最理想的教学效果。因此,我们应重视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目标的设定。

一.实施教学目标主题提出的原因:

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是一个整体系统,课堂教学中学与教的过程也是一个多维度、多层次、多因素的复杂系统。也就是说,影响课堂教学效率的因素很多,如课堂教学 的目标、内容、结构、过程、方法、评价以及课堂教学的情景、语言和教学技能等。在新课改背景下优化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是一个系统工程,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必须建立在整体优化的基础上,而课堂教学的整体优化决不是一朝一夕能完成的。要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就教师需要更好地设计和实施教学目标,全面提高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效率。

1.什么是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英语教师的主要任务,就是要创造性的使用教材,为学生设计学习的情境,提供全面、准确的有关信息,引导学生在教师创设的教学情境中自己开动脑筋进行学习,掌握英语知识。虽然,新课程走进校园已多年了,毋庸质疑,在全新的教育理念下,教师、学生以及课堂教学发生了变化,然而,在深入课堂听课时发现,如何让英语真正走进孩子的生活,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仍值得我们英语教师需要探讨。

2.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问题探讨

(1)研究课程标准,认清当前任务

在新课标的指导下,新教材的编撰遵循了什么规律。只有认识这些要求我们才会做到不迷失方向,让学生自主发展成为新型的符合时代要求的人才。通过努力,学生要发展成为全面发展,终身学习的人。只有认清当前的时代特点,认清时代对人的发展的要求,认清大纲的具体要求,才能正确地发挥自己的职能。

(2)认真研读教材,把握知识深度广度

研读教材,以人民教育出版社英语来说,新旧版本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不仅体现在新的知识体系完全打破了原来的知识呈现模式,而以“模块”取而代之。既体现了人的共性发展需求,又满足了学生个性发展的需求。只有把教材研究透彻了,才能在日常教学中践行这些要求,落实教学的有效性。

(3)增强与学生交流,了解学生发展水平

只了充分了解学生,才能做到心中有数,有的放矢。学生有什么样的爱好,那么又应该有什么样的导入,如何联系实际;学生知识水平如何,那么又应该选择什么样的起点;学生能力水平如何,那么又应该设置什么样的问题;等等。这些细节,都直接决定着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二.课堂教学目标的设定与意义

1.课堂教学目标的设定

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国家对基础教育教育质量指标所作的基本规定,是新课程标准为描述学生学习行为变化及其结果所提出的三个功能性的基本要求,简称三维目标。

2.课堂教学目标的意义

教学目标是建构一堂好课的第一要素,是课堂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要提高课堂效率,首先应关注教学目标的设定。目标对课堂教学具有导向作用,教师根据教学目标来设计教学方法、选择教学方式、组织教学进程。教学目标才是课堂的“指挥棒”。

教学目标要体现人文性,课堂教学目标就是实现教师教,学生学的过程。教学要面向全体,在教学目标设计阶段就要考虑到如何让每个学生都有所发展、有所提高。应该根据班上下层学生设计出基本目标,由此再考虑教学目标的开口,即“保底不封顶”,真正保证每个学生都能从自己原有水平和能力得到发展。

三.教师课堂教学中如何实施目标教学:

1、打造精品教学设计,创设问题情境

教学设计应以问题为中心,重点突出,难点层层展开,层层深入。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落实“自主、合作、探究”的新课程理念。倡导学生自主学习,增强研究能力、攻关能力;提倡相互合作,增强学生的团队意识、合作精神;在自主学习和合作研究中探究问题,得出结论,从面提升学习能力,得到相关知识。

例如教学one„„the other,学生会依据汉语的思维把它们记成one......other。为了培养学生用英语来思维,我教学生唱“Two Little Black Birds”。

Two 1ittle black birds sitting on the hill.

One named Jack and the other named Jill.

Come back Jack,come back Jill.通过学唱这支歌,学生轻而易举地就掌握了这一短语。

2.创造激励性教学情境,引导学生积极参与

创设教学情境和活动,适时设置问题,激起参与欲望,提高参与程度。如趣味导入法“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有趣的开场白,生动的故事,再配以投影片、录音机等所承载的视听材料、影视歌曲、电影录音剪辑等,都会不由自主地引起民族小学生的无意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的参与程度直接决定着三维目标的实现情况。

3.重视过程评价,及时信息反馈

积极的评价对于学生是一种正强化,以后他们将会出现更多的我们所期望的行为。通过语言、表情和动作等创设心理情境,教师亲切而充满肯定的目光可以使学生产生安全感。课堂上,教师要注意鼓励和表扬学生。

4.落实面向全体原则,优差兼顾面向体

要做到优差兼顾,最佳途径就是实施分层教学。要重视每一个学生,让的教育面向每一个学生,不遗弃每一个学生,帮助他们,提高他们,挖掘他们的潜能。因为班级的每个学生的智力水平和接受能力不可能处在同一水平,所以内容设计要面向全体学生,兼顾到不同层次的学生。尤其是我们四1班学生两级分化,所以作业布置可分为A、B、C三级作业,即A级作业面对优秀生,他们完成基本技能训练之后,再力争完成综合性广、概括性强、灵活性大的练习;B级作业面对中等生,在他们完成基本技能训练后,再练习一般综合题;C级作业面对学困生,重点布置与教材相关的最基础的知识和最基本的技能训练,并适当减少数量,降低难度,对基本题进行强化训练。这样一来,优等生满足了更高的求知欲,中等生减轻了心理压力,有了“跳一跳也能摘到桃子”的机会,学困生也能按时完成作业,学习上增强了自信心。让每个学生都能有收获,都能享受到成功的快乐。

5.充分利用教学资源

在知识呈现的过程中,要利用多种类型的教学资源,传统地,可以利用板书,当然更可以利用多媒体。

(1)可以多利用实物、模型、图片、多媒体等创设直观形象的情境。

如在教授教室里的东西时,我请学生们指着自己身边的东西来一一跟读chair, desk, teacher等单词,利用身边的实物使抽象的声音与形象得到很好的结合。当在教授学生打招呼时,我又利用了多媒体这一资源,用动画生动呈现了“Hello!” “Good morning.How are you?”的场景,来帮助学生理解。

(2)可以利用游戏、角色扮演等创设真实生活情境。

如在教授“What time is it?”这一内容时,我设计了“老狼、老狼几点了”这一儿童常做的游戏。先由教师当Mr.wolf,其他学生一同来问:What time is it? 学生根据Mr.wolf回答的不同时间来做不同的事情,再由学生来扮演Mr.wolf进行游戏。学生学习的热情非常高涨,这一新授句型的练习率和面都很广,整节课都在学生大声地问答中进行,效果非常理想。

(3)实物呈现法

呈现实物,则可让学生有更切实的感受。当讲授到一些实物名词时,不是“纸上谈兵”,空空焉无所依托,而是“真枪实弹”,切切然有物可触。例如:讲 bag, watch, pen , pencil, pencil-box, pear, banana等,则呈现书包、钢笔、手表、文具盒、梨子、香蕉等实物,并指着实物让学生读出相应的英语单词来。并且把食物或小型的学习用具奖励给课堂上表现得好的学生,对他们的学习行为加以及时的肯定。这样,寻常之物发挥了不寻常的作用,教学的效果也好得多。

一个目标的设计是否合理、有效,最终要通过教学实践来检验,通过教学效果来衡量。如果学生学习经过学习后反馈良好,基本达到了目标的要求,说明目标的设计符合学生的学情,是有效的。如果实施的结果与预先的设计相去甚远,那我们要回归到最初的目标,反思什么地方设计得还不合理,下一步应该如何去改进。通过设计——实施——反馈——反思——再设计不断地循环操练,教师的目标设计的能力一定会日趋成熟。

参考文献:

1、韩福德;刘尊武;;课堂教学目标刍议[J];中国学校体育;1986年05期

2、郭志超;;优化自然课堂教学初探[J];小学教学研究;1990年08期

3、邵伟康;期望理论与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J];上海教育科研;1991年05期

4、傅维利;课堂教学与师范生从师素质的提高——兼论如何寻求提高学生从师素质的新思路[J];教师教育研究;1991年06期

5、陈芝英在《任务型教学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6、冯焱在《浅谈任务型教学模式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7、刘明东、陈喜贝在《新课改下小学英语任务型教学探讨》

8、王沁在《任务型教学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如何实施《网页设计》教学课堂 篇2

教学设计是实施教学系统方法的具体的可操作的程序。它综合了教学过程中诸如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对象、学习策略、教学方法、教学媒体、教学评价等基本要素,将运用系统方法的设计过程加以模式化。

根据新课程理念并结合信息技术课程的特点,我认为信息技术教学设计的各个环节应该也有所改革、有所创新。

一、整合教学目标,分析教学对象

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总目标是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可以归纳为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相互渗透、有机联系的维度。新课程的价值追求,是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及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的有机结合。

“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这次新课程改革的宗旨。在这样的教育理念的指导下,迫切需要教师随之改变以往的教育观念、教育行为。课堂上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的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另外,要在课堂上真正做到“以学生发展为本”,使新课程的理念真正落实到每一天的课堂上来,要做到了解学生的年龄特点、学习基础、学习兴趣和学习态度等情况,既了解一般情况,又了解个别差异。我们可以根据他们以往的信息技术水平、能力分析哪些知识点是学生容易掌握的,这些知识点就只需要点到为止,反之则需要详细地介绍和指导练习。通过分析学生的差异来进行分组,在组中要特意安排接受能力比较好的学生,增强每个学生的合作意识。

二、确定教学内容,设计学习任务

教学内容是教学目标的知识载体,教学目标要通过一系列的教学内容才能体现出来。教学内容必须体现教学目标,必须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遵循学生的认识规律,并结合当地教学设施硬件和软件的条件等。教材不等于教学内容,教学内容大于教材,新课程倡导教师“用教材”而不是简单地“教教材”,教师要创造性地用教材,对教材知识进行重组和整合。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新课标的要求,我对教材内容进行了重组,目的是让学生亲历一个完整的信息获取、加工和表达的过程,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建构主义所阐述的学习就是基于真实问题情景下的学习,学习过程就是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问题构成了建构主义学习的核心。信息技术新课程也强调要从问题解决出发,让学生亲历处理信息、开展交流、相互合作的过程,强调学生在“经历”和“体验”过程中达到提高信息素养的目的。构建学习任务时,应充分考虑以下原则:1.要具有可操作性;2.要涵盖教学目标所定义的知识点;3.要符合学习者的特征;4.要与学习、生活密切相关。在“风光顺义———有效获取信息”这个教学案例中,我设计通过获取顺义旅游景点的相关信息,制作展示顺义风光的电子作品,让学生既学到获取信息的方法与技巧,又了解顺义旅游业的发展和建设情况。

三、组建学习资源,创设学习情景

学习资源是指所有用来帮助学生学习的资源,学习资源是学生自主学习、协作学习、探究学习的有力保障,信息技术课程的学习资源分为两类,其一是数字化资源,如教学软件、专业资源网站等;其二是非数字化资源,如图书、报刊、录像等。教师应密切结合教学实际,收集、组织、开发必要的教学资源,建立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资源库。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为学生设计常用获取信息的方法与技巧、常用的搜索引擎、各种搜索引擎的使用技巧、网民在网上获取信息常用的方法,以及知识产权和合法信息等相关学习资源。

学习情景指为学生提供一个完整、真实的问题背景,以此为支撑物启动教学,使学生产生学习的需要;同时支撑物的表征、视觉本质又促进学习共同体中成员间的互动、交流,即协作学习,驱动学习者进行自主学习,从而达到主动建构知识意义的目的。

四、制定学习策略,选择教学方法

学习策略是指为了支持和促进学生有效学习而安排学习环境中各个元素的程式和方法。其核心是要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充分体现学生的认知主体作用。从整体上来讲,学习策略分为三类:1.主动性策略;2.协作式策略;3.情景性策略。学习策略要在充分考虑学习内容、学生的知识水平及个体差异的基础上制定。在教学过程中应以“学”为中心,以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和综合能力为重点,运用分组教学,在教师的激励下,通过情境创设,以及学生的积极主动的自主学习、协作学习,达到学习知识、获得技能、形成能力、内化伦理的目标。

教学方法是影响学习方式的形成、完善及改变的重要因素。有效的教学方法能充分发挥、发扬学生学习方式的长处与优势,弥补其劣势和不足。教学中教师应该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学生的实际情况、教学条件等选择相应的教学方法。

五、构建互动课堂,开展教学评价

教与学的关系问题是教学过程的本质问题,教学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统一,这种统一的实质是交往、互动。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与观念,丰富教学内容,求得新的发现,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

评价是修改的基础,是教学设计成果趋向完善的调控环节。通过客观的、科学的评价,教学设计工作将不断得以检验、修正和完善。新课程提出关注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表现应成为课堂教学评价的主要内容,包括学生在课堂师生互动、自主学习、同伴合作中的行为表现、参与热情、情感体验和探究、思考的过程等。教学评价要综合运用各种过程性评价方式,全面考察学生信息素养的养成过程,并与教学过程相结合,动态把握、及时引导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形成。为了作好教学评价,我们可以利用“电子学习档案袋”将每个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情况记录到档案袋中,如:学生的发言情况、学生的协作学习情况、作品评价情况、学生自我评价、教师评价等。

如何实施物理课堂创新教学 篇3

一、联系生活实际,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在学习“声现象”一章前,我提醒学生注意聆听周围声音,并自觉养成对每天的所见所闻作一些简单的记录。这样,学生在平时的观察中,无意之中学到了课本上的知识,为学习新的课程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如在学习“噪声的危害和控制”一节时,恰巧我们学校在修建田径场,我及时抓住这个机会,一上课就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同学们,近段时间我们经常听到一些什么声音?”全班同学不约而同地回答:“挖掘机发出的声音。”“谁说一说在这样的环境下,你现在在上课时有什么感觉?应该注意什么问题?”离校较近的马明同学抢先站起来说:“在这种环境下,经常听到挖掘机声,上课时使我们注意力不集中。由此可见,声音的强弱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遇到这种环境,我们在上课时要尽量能克服它。”“你们想不想多了解一些有关声音的知识呢?”同学们异口同声地回答:“想。”这样,巧妙地联系实际,借景导入课题,缩短了学生与课本知识的距离,激起学生探究的欲望。接着,让学生阅读课本插图中有关“噪声的危害和控制”的描述,自然进入这一问题的学习。课下,我又设置了这样一个作业:回去搜集有关声音对人们生活和生产带来不利影响的材料,下节课大家一起交流。

二、营造民主、和谐、合作的教学氛围

自主创新教学需要民主、和谐、合作的教学氛围的支撑。长期以来由于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物理课堂教学成为教师的“一言堂”,实验更是教师的自我表演,缺乏必要的民主氛围;学生之间也是竞争多、合作少,其创造性原则受到一定的限制和压抑。因此,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必须营造一个民主、和谐、合作的教学氛围,在教学中要创造条件做一些演示实验,还要把一些演示实验变为分组实验,并鼓励学生进行一些课外小实验、小制作。例如:在讲温度计和弹簧测力计光的内容时,教师课前布置同学们利用身边的物体自制简单的温度计和弹簧测力计,然后在课堂上让每个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再让学生评价作品的优缺点;在讲浮力时,可让学生用相同的橡皮泥造船,看谁造的小船装载的货物多,并说出原因;在讲分子动理论时,可设计学生吹泡泡比赛,看谁吹的泡泡大;在讲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时,可设计折纸飞机比赛,看谁的纸飞机飞得远。通过这一系列活动的开展,学生得到充分参与,努力地构建了师生互动的教学氛围。学生在愉快的气氛中学习,效果可想而知。

三、激发学生的多方面思维,使其智力活动多样化

学生的创造性不一定都是逻辑思维迸发出的创新火花,不少是由具有直觉逻辑思维性质的“心血来潮”激发出来的灵感,它往往是在热烈的互动氛围和相互议论的启迪下产生出来的,是一种群体共生效应的产物。所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精神要与培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立性与互动性、激发生动活泼的互动环境结合起来。在自主创新物理课堂教学中,要紧紧抓住物理学科的特点,实施互动教学,有计划地结合物理课堂教学内容开展思维训练,从而引导学生不满足于解决物理问题的常规思考方法,还要善于从不同方面、不同角度去观察现象,寻找不同的思路。如我在上透镜对光的作用时,我把学校实验室中的所有透镜和自制的透镜带到教室,让学生从外形上观察,可分为几类,有什么特点,从而得出凸透镜和凹透镜的定义,接着我又把事先准备好的手电筒发给学生,让学生用手电筒正对透镜,移动透镜到桌面的距离,看能否在桌面找到一个又小又亮的光斑,找到的小组到讲台汇报并出示所用透镜,从而得出透镜对光的作用。上完本节后,我给学生出了一道思考题,给你一些透镜可用哪些方法分出是凸透镜和凹透镜并如何测出凸透镜的焦距?这样进行之后,开阔了学生的思路,调动了学生学习物理的积极性,培养了其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演示实验和分组实验要注重过程教学,突出探究

如何实施《网页设计》教学课堂 篇4

新课程标准下如何实施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评价,这是每个教育工作者必须认真研究的课题。实施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评价其目的是通过教师、学生的教与学的状况来评价课堂教学,从而有效提高教学质量,有效促进师生的和谐发展。

为增强备课者的目的性、授课者的实效性、说课者的层次性、评课者的针对性,笔者认为,有以下一些标准,供授课者、听课者、说课者、评课者共同探讨。

一、教学“三维”目标的确立与达成。

教学“三维”目标即教学目标。它包含了三个维度:一是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确立和体现;二是知识与能力目标的重构和提升;三是习惯与方法目标的培养和养成。这三个维度的确立与达成,应立足于学生的发展,重视教学目标的层次性(即:基础性目标、提高性目标、体验性目标),从而使不同水平的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提升。

(一)是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确立和体现。

教师的备课、上课,都要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让学生明确读书学习的目的;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促使其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观;注意挖掘教材内涵的思想性,向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思想教育和科学方法的启蒙教育,形成文道统一,达到“传道、授业、解惑”的目的;注重发展学生健康的个性,养成良好的意志品格。

(二)是知识与能力目标的重构和提升。

教师上课能全面揭示课文的知识点,无知识性、科学性的错误;注意学生实践能力和创造能力、积极的自我体验与自我调控能力的培养;进行观察力、思维力、记忆力、想象力和创造力等智力训练;注重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

(三)是方法与习惯目标的培养和养成。

教师要重在学生自学、认真读书、认真思考问题、认真预习和复习、独立完成作业、勤动笔等习惯的培养;形成动脑、动口、动手和学习卫生的好习惯、好方法。

二、教学“过程”实施的情景与效率。

教学过程就是在教师的组织下,师生共同参与的有目的、有计划的有效学习活动。在这一活动中,其本质就是在教师的组织和指导下,学生通过有目的、有计划的语文学习活动,进行听、说、读、写的有效训练和合理的情感熏陶,从而使学生重构知识,形成和提升语文能力的过程。教者备课、上课及说课者、评课者要把握以下几个关键。

(1)教材的把握、教学内容的选择。

教师能正确理解教材,善于利用、活用和开发教材,体现创造性。主要体现在教材处理恰当,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抓住关键,体现经典精华精彩、揭示主题内涵。

教学内容的选择要做到“三要”:一要有利于实现教学目标,二要适宜于不同水平学生的发展,三要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和已有的知识经验。

具体的说,教学内容要具有时代性、科学性,教师要向学生准确无误地传授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挖掘教材中素质教育的因素,在教学中不断推进素质教育;教学内容要具有人文性、教育性,能针对儿童、少年的不同特点和思想实际,以潜移默化、熏陶感染的方式进行思想教育;教育方式要具有训练性和综合性,不仅要传授知识,还要发展智力,培养能力,注重引导学生在反复实践中形成能力。

(2)课堂教学氛围的营造。

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用热爱学生的情感、愉快的心境、和蔼的表情、亲切的动作、温和的语调、激情的语言来创设轻松、活跃、平等、和谐的人际氛围和学习氛围,创设利于学生自主学习、主体作用发挥的学习情景,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内在需要和求知动力,使学

(1)生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让课堂充满生命的活力。

(3)课堂教学活动的安排。

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教师教学语言具有启发性,问题设计新颖、开放;问题情境的创设有新意和挑战性,答案不唯一;问题呈现形式多样,鼓励学生大胆质疑。

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主要是培养学生参与课堂教学实践和将所学知识用于实践的能力。教师从语文学科实际、学生实际出发,联系学生生活进行教学。在实践活动中,教师要恰当地指导学生将所学知识和技能灵活应用于实践活动,使学生的感悟积累、语言交流能学以致用,有序进行。

(4)对学生的关注与评价。

教师的每一堂授课,都要密切关注学生的主体发展,让每一个学生都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为学生提供自我表现的机会,提供参与教学活动的广阔空间,鼓励学生大胆质疑。针对不同发展水平的学生,教学、提问、指导要分层进行,做到因材施教。在教学的实际过程中,要根据学生的现实反映及需要,适当调整教学的难易度,真正做到以学定教,教为学服务。

课堂教学中,教师要进行激励性评价,通过评价,鼓励学生质疑探究,发挥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潜能。

(5)教法与学法、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优化。

教师的“教”要建立在学生“学”的基础之上,根据学的需要设计教的内容; 方法选择与运用的出发点是指导学生掌握学习方法,让学生学会学习。

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应用要恰当,讲求实效。教师能够熟练运用信息技术进行课堂教学,使课堂教学更加形象、直观、生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6)教学技能的展示。

教师讲授正确;语言风格良好:即语言准确、清晰,语速适中,语调适宜;教态自然大方,仪表端庄,举止得体;善于驾驭课堂,做到活而不乱,有序而不呆板,教学机智灵活,处理突发事件有效。

三、教学“效果”检测的要素与特色。

一是情感、思维、活动的参与。指学生学习态度积极,兴趣浓郁;积极思考,大胆质疑,能提出独到见解,积极参与各种学习活动,能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

二是师生、生生互动。指学生的参与意识、合作意识、交往技能得到增强,学会倾听、交流、协作分享。

三是各层次学生的发展。指各层次学生的知识、创造力、实践能力、学习方法等方面在不同程度上学有所得,同时获得成功的心理体验,感受到了学习的乐趣。

四是教学有特色。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所表现出来的教学特点,同时也表现出所教对象的特点。

从以上内容可以知道,新课程标准下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评价,包含着“三性”:即教学的目标性、过程性、效能性。如果说掌握了以上评价标准,并且把定量与定性评价、教师自评、学生及他人的多元评价、形成性与终结性评价有机结合起来,就会使评价更加客观、真实、有效,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从而达到有效提高教学质量,有效促进师生和谐发展的目的。

浅谈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如何进行理性的激励性评价 田阳县头塘填四联小学

覃猛龙

教学评价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决定着课堂教学的成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效

(2)果。在“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新理念的倡导下,我们小学的语文老师均采取肯定的、积极的、富有激励性的评价。的确,激励性评价可以激活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参与课堂和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但是,一味提倡无原则的激励性评价,并不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也不能真正引起学生对语言文字本身的兴趣,相反会使学生产生随便应付的学习态度。

记得有次听课:这是一堂气氛活跃、热闹的语文课。从课始到课尾“听取表扬声一片”。无论是读了几个词的,还是写了几个字的,无论是答对了一道题的,还是回了几句话的,老师几乎无一例外地竖起大拇指,“好”“真行”“你好棒”的称赞声充满整节课, 老师甚至还兴师动众地要求全班学生一次次掌声鼓励。我想这种一味地为学生叫好,不仅无益反而有害。我们都知道,物极必反,凡是过了头就未必是好的了。一味表扬,正如一味惩罚一样,并不可取。不需要付出努力,唾手可得的称赞有谁会珍惜呢?事实上,对孩子而言,不切实际的夸奖不仅不能真正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反而会导致学生形成浅尝辄止和随意应付的学习态度。

如果课堂评价运用得好,它对于创造学习氛围,激发学习兴趣,调动积极思维,增强克服困难的信心,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反之,如果课堂评价不当,有可能会使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受到挫伤,会闭塞学生创造性思维,会削弱学生的自信心和进取心,其副作用也不容忽视。

在强烈的评价意识和明确的评价目的的基础上,一般地说,评价以激励为主,这种激励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种是对优秀的反馈信息的激励,如某个学生题做得正确甚至很有独创性,回答问题正确流利、干脆等,教师就可说:“某某学生答得很精彩”。一种是“后进生”的激励,后进生一般都有很突出的心理障碍是缺乏自信。而在这时,教师的激励性评价就显得更为重要。教师要善于从学生的反馈信息中,敏锐地捕捉到其中的闪光点,并及时给予肯定和表扬,把爱的阳光洒向那些易被遗忘的角落,使他们在引导激励下看到自己的能力和进步从而增强学习信心,并逐渐由后进生转向优等生。如平时不爱发言的学生发言了,反馈中哪怕只是那么一丁点儿合理的内容,也就应给予充分肯定。这好比一颗断树,只要还有一根树脉未断,它就还有生存并长成参天大树的可能,关键是能否用百倍的爱心去关心呵护它。

在评价过程中,要注意融注情感教育,做到心诚意切,对学生高度负责。真诚的情感是打动一切的泉源。教师的评价,无论是高明抑或很纯朴,只要真挚诚恳,都能让学生获得一种幸福感和成就感。虽然学生年龄小,但在他们幼小的心灵上,却总是和大人一样,也期盼一种真挚诚恳的交流和表达,希望自己被对方认可。教师尤其要忌讳的是不能挖苦讽刺学生。讽刺挖苦没有任何真挚诚恳,它带给学生的往往是一种长期并沉重的心理伤害。评价恰当,不但使学生获得精神上的支持,也可获得感情上的满足,所以就要求教师要全面的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实事求是地肯定他的优点。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让学生的品尝到成功的喜悦,就会唤起他们的学习激情,产生莫大兴趣和动力,教师决不可主观片面地随意否定学生,因为气可鼓而不可泄。当然,也不能把誉美之词当做廉价施舍,那样的话,效果也将适得其反。教师的评价既不能超前,又不能拖后。超前的评价,会让学生觉得教师的评价没有太大的价值和意义,而滞后的评价则会让学生觉得自己的回应没有被重视和尊重。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对学生的发言应注意抓住评价的时机,该及时鼓励的就毫不迟疑,不宜立即评判的就不能过早定论。教师的评价,应以激发学生的情趣和热情为终极目的。一位教师在执教某一公开课时,因自己紧张而未及时给予一位回答问题的学生应有的评价,而在老师想起并再次给予补偿式的评价时,全班的学生竟都“哄”的笑起来了。因为在学生看来这位回答问题的学生完全被老师给“忽视”掉了。只有及时、有效、确切的评价,才能让学生觉得老师是我的老师,老师是熟悉我并时刻关注我的老师。一名高素质的教师,他的教学评

(3)价应具有强烈的启迪性,妥善于通过巧妙的教学评价,启动学生的思维,开发他们的智力,吸引他们注意力,挖掘他们的心理潜力。如一位学生作文中用水晶来比喻小公主的眼睛,教师给予很高评价:“比喻恰切精当”,问“为什么”,学生回答:“透明嘛,用这个比喻写出了孩子心灵的纯洁无瑕”这固然不错,但不够全面,这位老师没有忙于作评价,而是又顺势问了一句:“那为什么不用玻璃呢,它不也透明吗?”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从而悟出用这个比喻形象地写出了童真的纯洁和可贵。

在课堂教学中,对于学生反馈的信息,教师要善于扮演“公正法官”的角色,及时给予公正的“判决”,从而使学生能对自己的学习效果和能力有一个科学的正确评估,并进而明确不足,找出努力的方向。

教师的课堂评价一定要防止过于笼统模糊的倾向,有位教师让学生朗读课文,完了只是说了一句:“读得不错,希望下次发扬”。就完了, 并没给学生点出不足之处, 如能换成“读得响亮流利,很好,如能在速度上放慢一些,注意停顿,掌握好语气就更好了。”这种评价, 不仅使学生准确了解自己的学习状况,知道努力的目标,也会感到一种受到关怀后的温暖。

一名优秀的教师,他的教学评价应具有强烈的启迪性,善于通过巧妙的教学评价,开发学生的思维,提高他们的智力,吸引他们注意力,挖掘他们的内在潜力。

总之,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要想真正把“以学生为主、以教师为辅”作为课堂教学的指导思想,激励学生积极思维,营造一种热烈而又轻松和谐的学习氛围就必须加强课堂教学评价艺术修养,使自己“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播者,而且学习的激励者”,真正成为学生心目中偶像和学习的楷模。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评价的几点思考

(一)语文课堂教学评价是衡量一位语文教师教学理念、教学水平、教学方法、个人智慧、文化修养、师德素质等诸方面的重要手段。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评价以学生自评、互评、教师评为主要形式。在教学实践中我感悟到:应充分发挥评价的两大主要功能——激励功能和导向功能。做到评价和个性化教育相结合,贯穿整个教学过程的始终。新课改要求以教师为主导、“引诱”学生,让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发展。但就“研讨课”的情况也不容乐观,下面,我就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评价反思如下。

一、比读,学生承受心理压力大。

以往教学中常常在研讨课乃至国家级研讨课上,听老师带有鼓励性的语言:“谁还能比他更好。”先起来的同学需要有勇气才能站起来,压力很大。后起来的同学也必须有比前一位同学更好的本领和更大的勇气,才能站起来。试问:作为老师将心比心,你有前一位同学的勇气做底吗?这看似鼓励的做法,恰恰给予全盘否定。导致的结果是参与的人越来越少。“朗读小能手”等的选拔,也恰恰反应了评价应避免的“选优”的要求。我采取的办法是:让学生只要把自己的理解、感悟表达出来就可以了。评价的时候,只评价哪个地方读得好,发现每个同学的闪光点,但不盲从。然后有针对性地读出你的感悟。让人人都发挥自己的特长。每个同学的音质不同、理解不同,允许他们各有千秋,从而进行个性化教育。

二、评价教学中,仍需强调教师评价的导向作用。

1、课堂教学中,要做到学生的主动发展和教师的主导作用并重。

教学设计要做到“虎头豹尾”而不是“虎头蛇尾”。如在教学《难忘的泼水节》一课。有的(4)公开课上,老师就让孩子们沉浸在泼水节的欢乐氛围中,在孩子们情真意切的朗读中结束。我在教学这一课时,课前让学生大量搜集泼水节及总理资料、图片。学生直观体验到泼水节的快乐。资料有“总理鞠躬尽瘁,呕心沥血”、有诗歌《周总理你在哪里》、有周总理关心人民的动人故事等。学生感受到总理心里装着人民,是人民的好总理。人民才如此爱戴他,为课文打下很厚实的感情铺垫。接着进入朗读感悟阶段。通过声情并茂的朗读展示,孩子们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课尾我设计问题情境:泼水节是快乐的、令人难忘的。总理也是像一般人那样寻找快乐的吗?为什么总理和大家一起过才倍加难忘?这在学生的头脑中荡起涟漪。沉默思考后学生答到:他关心傣族人民。我引导到:总理只关心傣族人民吗?有的同学说:我还知道泼水节时天气较冷,回来后总理得了重感冒。我又引导学生:作为日理万机的总理,是如此为人民操碎了心。你一定还想知道总理和人民心连心的故事,让我们去寻找总理的伟大足迹,去领略这位伟人的人格魅力。从而激发起学生继续探索的欲望,达到课外延展的目的。也只有教师精心设计“一石激起千层浪”的问题,引发学生深入思考。去细读、精读,把语言文字蕴涵的情感、思想通过朗读、感悟,感悟后再美读,读后再谈收获。学生每读一遍都有新的发现。让语文课堂学习呈现螺旋上升的趋势。

2、课前准备和课后作业也应发挥教师的导向作用。

我课前让同学做充分的准备,把搜集到的资料和图片展示出来利于教学时,我引导:你是怎么做到的?学生从他们的回答中明白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搜集、整理资料,不仅能获取更多、更前沿的信息,在搜集、整理的过程中多方面的能力都得到锻炼,收获远远大于所获得的知识。这也是新时代小学生必备的素质。

三、无批评的评价是不完整的评价。

强调评价的激励功能,有的教师片面理解为一味表扬,不说一个不字,不利于学生的发展。学生呈现出来的作品并不一定都是完美的。只表扬的评价,不能很好的给学生指明前进的方向,“响鼓还需重锤敲”。要视学生的具体情况采取响应的措施。如面对学困生要以鼓励为主,教师要满怀激情。用欣赏的目光看学生,降低要求。充分激发他们参与的热情,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让他们感受到成功的快乐,树立信心从而转差。中等生让他们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做中心发言人,不断提高自己的参与意识和竞争意识。优等生在肯定成绩后让学生敢于挑战“权威”,和他们比读,让他们认识到“山外有山,人外有人”,激励自己不断挑战自我,超越自我。

18、乙:接下来出场的是五(2)班微笑绿叶中队,他们像绿叶一样鲜亮,像绿叶一样热情,像绿叶一充满生机。微笑绿叶中队——一个朝气蓬勃的集体,一个温馨和谐的大家庭,一个生机盎然的乐园。他们背诵的是《弟子规》中泛爱众选段。屈原小学经典诵读大赛主持词

(男)敬爱的各位老师(女)亲爱的同学们(男)大家下午好!(男)今天,我们欢聚在一起,诵读千古美文,传承华夏文明。(女)今天,我们登上这多彩的舞台,共读中华经典,聆听古诗书韵。(男)中华五千年的悠久历史,孕育了底蕴深厚的民族文化。源远流长的经典诗文,是历史长河中经久不衰的瑰宝。(女)它就如夏日的繁星,闪烁着夺目的光彩: 它又如春日的百花,散发着馥(fù)郁的芳香。(男)诗的语言,典藏着五千年(5)悠久的历史文化 诗的声音,演绎着不朽历史的风骨铿锵(女)诵读经典,我们寻找万里河山的广阔 对话圣贤,我们感受千年文字的力量(男):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女):中华诗文浩浩荡荡(男):我们在这汉字织就的锦绣中穿行(女):我们在这声韵汇成的河川里徜徉(男):这里有浪漫洒脱的李白(女):这里有忧国忧民的杜甫(男):这里有江南的钟灵毓yu秀(女):这里有塞北的广袤mao苍凉(男):这里有牧童村娃的天真烂漫(女):这里有悯农诗人的谆谆教诲(男):上下五千年纵横九万里(女):巍巍大中华浩浩民族风(男)中华五千年悠久的历史,孕育了深厚的民族文化。(女)它如夏日的繁星,闪烁着夺目的光彩;(男)它如春日的百花,散发着馥郁的芳香。(女)中国的姓氏文化更是源远流长,男)每一种姓都包含独特的、丰富的文化内涵,(女)开枝散叶、生生不息,(男)蕴育出优秀的中华儿女。(女)熟悉它,于古于今皆有裨bi益。(男)接下来,请欣赏一年级全体同学带给大家的《百家姓》诵读。(男)中华五千年历史,造就了多少叱咤风云的历史人物。(女)中华五千年历史,又造就了多少忧国忧民、品格高尚的志士。(男)让我们用心来聆听,用心来感受,从中我们一定会感受到中华民族的伟大坚强,感受到中华文化的灿烂辉煌。(女)下面就请同学们欣赏由二年级同学给我们带来的经典诵读《千字文》(男)恩欲报,怨难忘,报怨短,报恩长,是《弟子规》让我们学会感恩,学会做人(女)古圣先贤孝为宗,万善之门孝为基,是《弟子规》让我们懂得孝顺,学会做事(男)《弟子规》的铿锵音韵还在耳边回响(女)《弟子规》的谆谆教诲还在心头回荡(男)请欣赏由四年级诵读《弟子规》

如何实施《网页设计》教学课堂 篇5

————以《相似三角形的判定》谈心得体会

中大外国语学校方涌波

素质教育对课堂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在有限的时间内既要让学生学会,学好,又要让学生会学,达到知识的内化和能力的提高。因此,作为教师,如何让40分钟的课堂达到“高效”至关重要。下面,笔者结合自己九年级的教学实践,谈几点心得体会。

一、何谓“高效课堂”?

何谓“高效课堂”?是不是教师把该学的知识都交给了学生就算“高效课堂”?或者说,这节课学生积极参与,达标练习顺利完成就算“高效课堂”?笔者认为,高效的课堂是在教师的指导下,以学为主,以探索为核心的课堂。是在宽松、民主、和谐、竞争的氛围中,学生积极活跃,40分钟内,知识得到充分内化,能力得到充分提高的课堂。

二、如何落实 “小组合作—高效课堂”?

(一)合理分组与科学操作

1、优化学生组合,合理划分小组

根据学生平时的表现和成绩,把全班学生分成六个大组(每组6人)。分组时充分考虑了学生的能力、兴趣、性别、性格等方面的因素,遵循“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每个小组都有A、B、C三层学生,每层有2人,然后,又按上述的分组原则,将每个大组划分成两个小组,每小组3人,A、B各任小组长,两人分工合作。同时A兼大组长,负责全组工作。座位由传统的“排排坐”变为“对桌坐”。并且,座位编排兼顾了对桌互补,邻桌帮扶,这样利于组内互助与组间竞争。

2、加强小组管理

为了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功能,至关重要的是对小组加强管理。合作学习开始前,教师要使学生明确合作学习任务,对操作程序说明,并对学生进行集体合作精神的教育。同时给予小组长一定的权力和责任,组织本组成员在课内外开展学习活动,教师随时指导小组长的工作,培养小组长的管理能力,保证小组合作学习有序的进行。

3、教师进行有效的帮助

在合作学习过程中,教师要为学生提供及时有效的指导和帮助。在讨论过程中,教师要深入到各个小组中,了解学生合作的效果、讨论的焦点、认知的过程,并在必要时给予及时的评价和总结,好的加以表扬或奖励。

4、及时性激励与评价

为了充分调动组员的积极性,培养小组的团结协作意识,发挥小组的群体作用,小组评

价采取加分制,即同样的问题,A、B、C不同学层的学生正确解决分别给予5、10、15、的分数不等;不同难度的问题让不同层次的学生来解决,让每个孩子都有体验成功的机会,享受成功的快乐!这样真正做到小组内帮优扶差,共同促进;小组间相互竞争,共同提高。

(二)小组合作学习应注意的问题

1、优化学法指导,培养良好习惯

叶圣陶先生说:“教育就是培养习惯”。良好的学习习惯将对学生终生受益,一群有着良

好学习习惯、会学、主动学习的学生,自然是高效课堂的最有力的保证。但是,笔者们要知道,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与教师平时的严格要求密不可分。因此,在小组合作学习时,应注重培养学生以下习惯:

(1)独立思考。在组织合作学习之前,老师要留给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与空间。建构主义认为:学生的学习就是在已有的知识经验的基础上主动构建新知的过程,学生只有通过对问题的独立思考,才能主动为新知的构建提供心理与物质的准备,才能培养不盲从,有自己独特见解的学生。

(2)表达交流。“课程标准”指出:“让学生能与他人交流思维的过程和结果”。教学中老师要创设情景,把说的机会让给学生,让他们在小组里能大胆陈述自己的观点与见解,甚至于能与同学进行辩论。

(3)善于倾听。实际教学中,让学生说,许多教师能做到,但让学生学会倾听可能大多会忽略。学会倾听,这既是对别人的尊重,同时可在听的过程中,明晰他人与自己思维的异同,领会别人发言的中心思想,进而提高自己。学会倾听、善于倾听的方法与习惯,是达成小组合作学习目的不可缺少的重要一环。

(4)动手实践。孔子曰:“吾听吾忘,吾见吾记,吾做吾悟。”课程标准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的重要方式”。教学中要把做的过程让给学生,属于学生的教师绝不占有,能让学生实践的教师绝不代替,让学生养成敢于动手、善于动手的习惯。

2、选择合适的学习形式

(1)讨论自学

对于适合学生自学的内容,上课一开始教师就布置给各小组,并将学习目标和要求告诉

他们,然后在小组长的带领下开展学习活动,而且根据小组合作的不同情况,可选择不同的形式进行,如⑴中心发言式:一人作中心发言,其他学生作必要的修改、补充。⑵指定发言式:组员举手,小组长指定发言,其他同学有不同意见的,可继续举手发言,最后由小组长

综合大家的意见,形成小组成果。⑶两两组合式:同桌先进行交流,然后再把意见带到小组交流,这样能体现合作的灵活性、时效性。⑷接力循环式:组员轮流发言,能促进学生平等竞争,人人参与,共同提高。⑸自由发言式:小组成员自由发言,讨论比较宽松自由,这样可以活跃学习气氛,但容易造成学习秩序的混乱,需要组长做好调控。⑹分工合作式:小组成员合作之前进行分工,活动开始后每位学生根据分工的不同进行实践,再把合作的结果进行汇总。这种分工合作式在新课程体现非常明显,如《数据的整理与初步处理》、《镶嵌》等章节,一人进行记录,另三人进行实验,互相配合,既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又可较快得到实验数据和实验结果。

在学生自学交流的过程中。教师要巡视指导,必要时进行讲解,随时对自学进展好的小组给予表扬,给进展较慢的小组予以鼓励。确保真正发挥每个小组成员的积极性,形成集体的智慧。

(2)测试竞赛

当学完某个单元后,由各小组自己进行相互检测。各小组成员按知识点共命一份测试题,抄写几份,上课时组与组之间互换试题,并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然后交对方批改。老师根据每组试题的质量、互测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出示课前准备的竞赛,评出名次,最后按名次给出该小组课堂活动成绩。

(三)、优化师生关系,营造和谐学习氛围。

笔者坚信,学生只有“亲其师”,才能“信其道”。对学生生活上的关心,心理上的关注,精神上的关爱,学习上的帮助,拉近了笔者们之间的距离。经常与学生交流教与学的意见,及时地调整自己的教学策略,来努力创设民主、宽松、和谐、竞争的教学氛围,以利于激励学生的自主意识,活跃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利于不同观点的相互碰撞和交流。

三、如何评价 “小组合作—高效课堂”?

尽管“小组合作—高效课堂”的实施不是一帆风顺,但笔者还是有不少的收获!从教师层面看,由单纯研究教材转变为研究学生、研究课堂组织、反思课堂效率,极大地提高了教师本身的综合能力;从学生层面看,彻底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学生不再是被动的听、被动的做,而是自己独立思考、积极合作、勇于实践,感悟知识的内在联系,生成自己的感受,从而有所收获,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尤其是“兵教兵,兵练兵”的合作、交流、展示、评价等措施使后进生收益很大,成绩有了大幅度提高,学习兴趣日益浓厚。“小组合作”这一学习模式让学生充分体验到独立思考与群体智慧交合的成功,让孩子们品

尝到了自我发现的乐趣,对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起了重要作用!笔者自己也真正的体悟到“教”与“学”的乐趣!真正实现了教学相长!

如何实施《网页设计》教学课堂 篇6

马桥中心学校张静

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都是语言的组成部分,它们之间是相互影响和相互促进的关系。英语基础知识是发展英语听、说、读、写等技能的重要基础,但语言知识本身也是语言学习的目标之一。处理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这二者的关系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坚持英语教学的实践性原则,改变过去重视语法和词汇知识的讲解与传授的方向。英语综合运用能力是在语言实践中培养起来的。英语课程必须坚持实践性原则。基础教育英语教学阶段,主要是通过听、说、读、写实践活动来学习英语。听、说、读、写实践是教语言、词汇、语法等语言知识的基本途径,也是提高语言知识质量的可靠保证。为此,基础教育英语教学中应努力做到:

1.语言知识的学习应立足于语言实践活动。课堂上绝大部分教学活动要以语言实践为基础要杜绝单纯传授讲解语言知识的做法。

2.语言知识的教学可以采用提示、注意和观察、发现、分析、归纳、对比、总结等方式进行。

3.英语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学生语言综合运用能力。如果孤立起来语音、词汇、语法任何一项都不是语言,也不能起语言作为交际工具的作用。语音、词汇、语法的作用都是在语言运用过程中表现出来的。

4.要让学生掌握实用的语言知识。

二、防止过于强调模仿、死记硬背、机械操练的教学倾向。

首先,随着学生智力水平的发展,抽象思维能力都已经达到一定的水平,具备了一定自觉接收、储存和加工信息能力,能集中注意力,抓住重点,调整学习方式,能在比较短的时间里学到比较多的东西。

其次,学生已经有了第一语言的实验发音器官得到相当训练有比较强的模仿能力已经形成的语言认知结构对操作英语信息可以得到记忆、对比和监控作用,能加速英语规则的内化过程。

再次,教学是有目标、有计划、有步骤的进行的,教学内容是优化组合,由浅入深、循序渐进、信息集中地安排,避免了许多不必要地重复,缩短了学习的进程。为此,英语教学不可过于强调“习得”式的学习以及死记硬背、机械操练的教学倾向。而应该重视科学地设计教学过,努力创设知识内容、技能实践和学习策略的需要都很丰富的情景,以营造启动学生思维的教学环境,帮助学生通过各种渠道获取知。他们能够在听、说、读、写等语言交际实践中灵活运用知识变语言知识为英语交际的工具。

如何实施数学课堂教学即时评价 篇7

这个心理学实验所反映的情景与我们今天的绝大多数课堂何其相似!“课堂评价”十分匮乏, “课堂及时评价”尤其匮乏.课堂上, 少数学生表演的好, 受些许口头表扬, 如同“赫洛克的表扬组”;少数学生配合的不好, 当堂挨批, 成了“受训组”;大部分学生属于“旁听生”, 无关他们的痛痒, 是“被忽视组”.所以, 我们的课堂往往是这样的:学生对学习没有兴趣, 效率低下;课堂气氛是“万马齐喑”“死气沉沉”“了无生趣”;教师越是讲得口干舌燥, 学生越是昏昏欲睡.

根源究竟在哪儿呢?

赫洛克用实验过程告诉我们:第一, 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及时对孩子的进步进行反馈评价, 避免毫无目的的学习和不知道自己学习结果的学习方式, 这样能强化孩子的学习动机, 对学习起促进作用;第二, 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 赏识教育优于训斥教育, 教育教学过程中要少训斥、多表扬;第三, 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适度的表扬效果明显优于批评, 而批评的效果比不予任何评价的效果好, 因此教育教学过程中要善于运用表扬和批评, 表扬和批评都要讲究一个“度”;第四, 一部分学生在被表扬和批评时, 旁观的学生也会受到“内心影响”, 课堂绝不可是既听不见表扬又看不见批评的“一池死水”.

赫洛克用实验结论启迪我们:评价, 评价, 让课堂上的及时评价来激发学生、激起兴趣、激活课堂.

一、数学课堂教学即时评价, 评价什么?

“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学习任务的完成度”等等, 都可以拿来作为评价的内容.下表是我设计的数学课堂学习评价表.

从表中可以看出, “素质训练★”属于学习任务方面的评价;“好作业★”是培养良好作业习惯方面的评价;“优秀表现★”则是学习态度上的评价.这样的评价内容, 让每一名孩子深切地明白自己在某一阶段中的努力目标, 起到的是强化学习动机的作用.

二、数学课堂教学即时评价, 怎么评价?

根据“赫洛克效应”原理, 我们认为评价一定要遵循“过程评价及时”“阶段总结圆满”“评价结果公示”三个原则.

过程评价及时原则.意思很明白, 就是根据评价内容, 对学习者参与学习的结果及时告知.5道数学素质训练题都做对了, 按规定得3颗星, 马上就登记在表中.让学生随时一目了然地看到自己努力以后的成果.

阶段总结圆满原则.一段时间下来, 学生已经获得了不少颗星, 怎么运用呢?绝不能让星的数量无限期积累下去, 而没有一个“了断”, 否则就陷入了另一种“评价不及时”的轮回中.所以, 我认为评价中一定要有一个阶段性总结评价.我采取一周一总结的方法, 全班比一比, 这一周谁的表现最佳.然后将各人所得星清零, 开始下一轮学习的评价周期.

评价结果公示原则.“过程性评价”“阶段性评价”都要将评价结果以适当的形式展示出来, 对学习者的学习动机才能起到持续的促进作用.当然, 对评价结果的公示也要有“度”, 不搞排名, 鼓励为主, 批评为辅.

三、数学课堂教学即时评价, 效果如何?

效果很好.

学生认真完成学习任务的意识普遍增强;参与课堂学习的积极性普遍提高;良好的课堂学习习惯初步养成;学习态度有了很大的转变;学习兴趣盎然.现举两个个案.

我班有一名男生叫小禹, 人很聪明, 对语文感兴趣, 作文写得好, 经常被作为范文在班上读, 可是数学却不行, 成绩总在及格边缘“挣扎”, 对数学学习提不起兴趣, 属于严重偏科的那种, 在课堂上很少认真听讲, 基本上以做小动作看课外书为主, 作业更是拖拖拉拉很少及时完成.对此, 我也百思不得其解.经过几个单元的教学了解以后, 我终于发现, 小禹的数学不是理解能力差, 主要是计算能力差, 一道比较复杂的应用题, 他能把算式列对, 但计算结果总是不正确.于是, 我利用“素质训练”的机会, 每天安排5道提高学生计算能力的素质训练题, 用“及时性评价”来激发学生练习的热情, 5道题都做对, 不仅自己得5颗星, 还能为本小组得一颗“大星”.小禹在得星星的动力驱使下, 对计算渐渐有了兴趣, 上课时的精神面貌开始有了转变.有一次, 他把5道题做得丝毫不差, 自己得了5颗“个人表现星”, 为小组挣了一颗“大星”, 小组其他几名同学都高兴地和他握手祝贺.从那以后, 我发现小禹有了很大的转变, 主动找了一些练习题演练提高计算能力.又一个单元测试, 他一下子考了个92分!他的转化多大!

我带的另一个班有一名男生叫小健, 每周的星期一他一般是不到校的, 不是头疼、脑热就是肚子疼, 原来他并不是真病了, 而是为了躲避星期一的各科老师的作业检查 (周六周日一般作业都比较多) .“及时评价”办法实施后, 他也有了很大的转变.又一次星期一他照例没来, 星期二到校后的第一件事是找到我, 把一本数学本递到我手中, 说要补交昨天的作业, 并请老师将他应得的作业星登记在他的表格里.看来这一次星期一他是真病了!

“书山有路勤为径, 学海无涯苦作舟”.在探索教育教学的有效途径、追求课堂教学效率的过程中, 也是同样的道理.《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重视对学生多角度、有创意的评价.在这一次“数学课堂中实施评价”的实践探索中, 我有了些许的收获.

参考文献

[1]教育部2001年7月《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 (实验稿) 》

[2]《儿童心理学》 (美) 赫洛克著胡海国编译

如何实施生成性课堂教学 篇8

因此,动态生成性教学模式应成为所有语文教师努力的方向。一堂语文课是否高效,就要看教学中有无“非预设性生成”教学。那么,我们如何实现动态生成性教学,使课堂变得丰富多彩呢?

一、教学前做好预设

有些教师认为,生成性课堂是无须准备的,它是考查教师在无准备前提下的临场反应能力和教学机智。其实,非也。想想看,如果事先没有充分的预设,可能会在课堂上出现新的问题。如:学生在学习中的自我体验是新课程标准一再强调要在语文教学中尊重的,而在实践中教师只肯花力气去寻找不同的答案,忽略了语文教授内容的价值方向;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是推进新课程的一种非常流行的教学方式,所以完全依赖学生提出的问题来教学成为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一个法宝,学生问教师就回答,课堂很随意,根本没有明确的教学目标。假如课堂没有预设或预设不足,生成难以控制,怎么获得“成功”呢?

1打有准备之仗,夯实预设

“落一子想十着,才能超越对手。”确实,要想打有备之仗,我们教师必须在上课之前,了解新课标理念,吃透教材教法,设定好教学目标。一段录音、几张图片加上互动的课件……足以告诉我们充分准备的预设就能使课堂教学预设好、生成好。否则就达不到预设的目标。我们知道教学是师生交往互动的过程,我们备课的根本是全面了解学生,随着教学活动的展开而提升学生素质。

如在讲《将进酒》时,我们可以先行收集许多李白的资料;在教《项链》一课时,我们可以事先备好各种对这篇小说理解的不同声音,当课堂上学生思辨对话之时,便可信手拈来,学生也可据此展开,这样课堂生成便水到渠成了。因此,尽可能吃透教材,夯实预设,从学生出发,做到心中有数,才能使教学富有灵性,彰显智慧。

2把握突破口,灵活预设

面面俱到,等于不到。所以我们的预设最好把握突破口,“形散而神聚”,铺陈展开,必将使预设更有针对性、更富灵活性。我们知道文本的突破口是教学整体滚动的主轴,是课前预设的主线。只有把握突破口,灵活预设,才能使我们的教学重点突出。

如学习《廉颇蔺相如列传》一文时,我们可以把“文中有很多个性鲜明的人物,你可以选择其中一个与蔺相如进行比较”这个突破口抛给学生研究,让学生提出的疑惑、创建的新情境来生成我们的课堂,这种预设能使课堂更易于调控。

3体验入情境,淡化预设

美国教育家杜威说:“教学是一种体验,一种阅历,一种感知,而不是单向的教授。”我们的语文教科书既有文学的高度,又有思想的深度,都包含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只有让学生多读、多想、多体会,淡化预设,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才会更深刻。

如讲《项脊轩志》时,学生通过朗读比较了项脊轩整修前后的不同特点,又通过角色的模拟感受归有光。此刻,预设已淡化,经过细细品读,学生对归有光对自己已故亲人的思念有了更深的感悟,在体验美领悟情的过程中也感受到了语言的魅力。

二、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

我们都知道,教师先要有一大桶水,才能给学生一杯水,但在实践中,语文教学三维目标的实现要比“杯”和“桶”的关系复杂得多。学生不只在情感的体验上与教师有所不同,他们得到的知识和体验也不只在课内,学生得到的教师未必会得到。教师应建立民主平等的观念,才能和学生在“对话”和“互动”的沟通中产生灵魂的共鸣,成为有效的“学习团体”。所以这就要求教师改变角色,起到组织引导和合作的作用,创造一个自主、轻松、愉悦的课堂学习气氛,引发学生学习的浓厚兴趣,提高学生思维的灵敏度,让学生能快速地消化知识并把它转化为自身的能力,使动态生成变成现实。

1创设对话平台

传统的课堂是进行一种单向封闭的教学活动,即“填鸭式”教学,教师仅仅是一味地传授,而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是“知识的容器”。表现为:教师讲,学生听,教师问,学生答。但动态生成的课堂,教师应引领学生学习,促进学生进步,和学生进行合作学习。新型的教学是一种互动的过程,是师生的互动,生生的互动,教师可成为学习者,学生可成为教授者。对学生而言,互动体现了主体性,发展了个性,解放了创造力。对教师来说,教师和学生能真诚地交流,互相沟通,分享忧喜,一同成长进步。

2倡导多元感悟

学生在课堂中,解读文本的过程不是静态的、简单的再现,常常是融合了自我的体验后的重新构建。学生在学习中的自我体验要得到教师的尊重,教师不能以居高临下的身份向学生宣布课文的意思和内涵。《语文课程标准》指明“阅读是一种个体行为,个体的阅读经验不能由教师分析来替代。要重视、珍视学生的个性化体验和领悟”。如讲授《项链》一课时,玛蒂尔德的形象十分动人,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体验。有学生认为她咎由自取,虚荣心害了她。有的认为她的勇气和诚信值得学习。在诚信与破产之间,她选择了诚信,体现了高尚的人性美。正因为学生的生活经验、思维习惯、学习方法存在差异,理解也不尽相同,所以教师应承认并尊重学生对课文的多元理解。

3发展自己的课堂教学机智

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的技巧是能依据具体的情况,在课堂中不知不觉中做出变动,而不是预见课堂中的一切细节。教学机智是一种转化教师和学生矛盾的艺术,它建立在对教育理论的深刻领悟上,是一种能正确处理教学冲突的技巧,是一种有效地启发学生、沟通师生,灵活应变地处理教学中呈现的问题的能力。形成教学机智是靠日积月累的努力,我们教师必须要读更多书,继续扩大我们的视野,丰富我们的人生阅历,反思和总结我们的课堂经验,使自己的课堂教学机智日趋成熟。

为了学生在每堂课上能愉悦、热烈、有效地学习,我们在推进新课程的过程中,必须改变自己的思维定势,思考问题要多角度,教学设计要创新,动态生成资源要把握住,以实现最大效率的生成。

如何实施《网页设计》教学课堂 篇9

摘要:有效教学设计是基于有效教学准备策略的相关理念结合教学实践提出的概念,笔者认为教学设计是决定课堂生成的重要因素,提高教学设计的有效性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关键环节。文章从实施有效地研读文本,有效地研究学情现状,有效地制定教学目标,有效地设计学习活动,有效地选择教辅用具,有效地设计练习六个方面论证了实施有效教学设计,可以保障有效的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

关键词:有效教学;有效教学设计;有效教学设计的构成。

课堂,是实施新课程的主渠道。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当前深化课程改革的关键和根本要求。教学设计是决定课堂生成的重要因素之一,教学设计是否有效直接决定着课堂教学质量的高低,关乎新课程实施的成败。本文之所以不提“备课”而言“教学设计”,是想区别于平时抄抄写写的“备课”,突出教学设计的思维含量、技术含量,个性化和针对性。笔者通过探索、实践认为研究、实施有效教学设计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良途。

一、有效教学设计提出的背景

有效教学设计是基于有效教学准备策略的相关理念并结合教学实践提出的概念。

1、在课程改革的实验中相识。

有效教学的相关理念是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走进我们视线的。在学习中我们知道:有效教学是一套完整的策略。受20世纪以来科学思潮的影响,特别是行为科学的发展,加上西方的教学科学化运动的扎实推进人们逐渐认识到:教学不仅是艺术,更是科学,教学不仅有科学的基础,而且还可以用科学方法来研究,有效教学的概念被提出来。在学习有效教学理论的过程中,教师们有一种越来越强烈的感觉,我们苦苦寻觅而不能解决的课堂教学低效、欠效问题似乎找到了解决的理论支撑。有效教学以学生发展为主旨,强调以科学理论为指导,关注教学的有效性,提倡教学方式的多样化;同时,有效教学也是一种教学实践活动,必须以遵循教育教学规律为前提,以合乎教学目标为实质,以实现教与学的统一为关键。学校业务部门适时地引导教师围绕两个话题展开讨论“我的教学有效吗?怎样才能使教学更有效?”。一时间,“有效教学”成了学校最热门的话题。

2、在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探索中相知。

经过理论学习、教学反思、讨论、思想碰撞,教师们逐渐认识到:教学设计是决定课堂生成的重要因素,在当前教学特别是课堂教学中“教师很辛苦,学生很痛苦”的课堂教学低效、欠效、无效甚至负效现象,是教学设计的低效和无效造成的,如果我们的教师拥有有效教学的理念,掌握有效教学设计的策略或技术,相信课堂教学效果会大大提高。这种认识随着教学实践的不断丰富越来越清晰。研究并积极实施有效教学设计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好方法,在老师们中达成共识。

二、有效教学设计的构成

有效教学设计包括有效地研读文本,有效地研究学情现状,有效地制定教学目标,有效地设计学习活动,有效地选择教辅用具,有效地设计练习六个方面。下以本人教学设计《函数的图象》为例说明之。

1、有效地研读文本

之所以不提“教材”而说“文本”,是因为在新课程理念下“教材”的内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传统的教学中,教材被狭隘地理解为是一本本全国统一发放的教科书。在教学中这些教科书被尊崇于“神圣”的地位,教学中脱离了它被视为是犯了不可饶恕的重大错误。“教教科书”成为教师的主要任务,“教书”也就成了教师职业的代名词。在这种情况下,出现“死读书,读死书”的现象就不难理解了。新课程的理念是“教材是一种重要的课程资源,不应该也越来越不可能成为唯一的课程资源,更不能等同于课程本身。”笔者认为,教材是学生发展的介质、工具和媒体,从功能上讲更应该称为“学材”。教材和其他一切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都应以“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为目的,我们要树立“只要有利于学生发展的,均可以当作教材”的大教材观。

研读文本,应是开展教学设计的第一步和基础工作。它的扎实与否决定着教学设计是否有效,课堂教学是否有效。研读文本包括两个层面:个人研读和集体研读。其中个人研读是集体研读的基础,集体研读又是对个人研读的补充和扩展。

研读文本包括研读课程标准,研读教学要求,研读考试说明,研读不同版本的教材。当前,随着考试方案、招录方案、考试说明的出台,的确掀起了学习研讨的高潮,但是深入不下去,不能把握其思想的问题还是存在。例如新的数学考试说明中ABC的要求等级与原来的要求的阐述有区别,而且原来针对知识点,现在针对的是章节要求。C级要求是否就是出大题的内容与A级要求是否就不出大题这些问题仍在束缚一些老师的手脚。

2、有效地研究学情现状

一切教学策略的选择都是为学生的学习服务的。有效教学策略的`核心是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提高学习效率,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优秀的学习品质。

基于以上原则,教学设计时对学生学情的研究是不容忽视的环节。研究学生学情现状包括关注学生当前知识体系建构现状,为学习找准最近发展区和切入点;研究学生学习品质现状,以拟定学习情感基调(鼓励、表扬、提醒;严肃、喜悦、自然平和);研究学习能力现状,以决定教学进度,选择教学角度。

《函数的图象》学情分析设计:

(1)高一(10)班是我校实验班,学生学习热情高、思维活跃、分析能力强,敢于发表自己的看法,有一定协作学习、自主学习能力;

(2)班内学生十分喜爱信息技术,许多同学都参加了信息技术课外兴趣小组,对网上学习技术已经掌握,已经对《几何画板》软件作了介绍,学生能够利用《几何画板》软件作出有关曲线图形,上一课已能作图进行单一的相位变换、周期变换、振幅变换.

(3)学生对五点法及函数的图象与性质已经掌握,并已了解相位变换、周期变换、振幅变换及A、、三参数分别对函数图象的影响.

3、有效地制定教学目标

新课程强调三维教学目标,从知识、方法、思维、兴趣,这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对兴趣的激发达到了最高的价值。知识价值、方法价值、被动思维价值是技术性课堂实现的,而主动思维价值、兴趣价值是人文化课堂实现的。

上一篇:销售副总监职责内容下一篇:2024年甘肃一万名考试毛概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