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药如何企业实施GMP管理

2024-06-28

制药如何企业实施GMP管理(共6篇)

制药如何企业实施GMP管理 篇1

制药企业如何实施GMP管理

药品是关系人民群众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的特殊商品,它与人类的进步和社会的安定息息相关。不断提高药品质量,确保人民用药安全、有效,对于社会发展和人类文明,有着特殊的重要意义。药品品种要在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必须有充分的质量保证,产品质量要经得住市场及消费者的检验,才能在同类产品的竞争中取胜,只有依靠科技,产品质量才有可靠的保证,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壮大才有可能。所以,质量在制药企业一直被摆在首要的位置上。

为了确保药品质量,我们必须始终把认真贯彻实施《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即GMP标准,以“确保药品质量,保证消费者用药安全有效;药品质量是生产出来的,不是检验出来的;强化生产过程的监控,把质量隐患消灭于萌芽状态”为质量方针,不断深化GMP管理,优化创新硬件技术,完善软件系统管理,把培训提高员工素质和操作技能的工作摆在首要的位置上。在生产中,不断完善质量保证体系,从原辅料的购进、验收、中间过程的控制到包装入库、出厂销售及用户反馈、不良反应报告等各环节形成了一个完善品质状态下的质量保证体系。实行标准化、程序化与系统化的全面质量管理。同时,我们以通过GMP认证为起点,坚持每年按GMP标准组织开展自检自查,发现缺陷及时进行整改,以保证对药品GMP规范的贯彻落实,强化对生产全过程的有效控制,确保药品质量。

当然,实施GMP是一个动态的管理过程,我们必须不遗余力的在硬件、软件和人员管理等各个方面不断完善和创新,

制药如何企业实施GMP管理 篇2

关键词:GMP认证,必要性,意义

药品作为一种特殊商品, 其质量关系到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与安全。我国相继发生了“齐二药”、“欣弗”、“鱼腥草”、“广东佰易”等药品不良事件, 严重损害了公众的生命安全, 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归根结底, 出现上述不良事件的原因是制药企业不能完全落实GMP的实施。几年来, 国家药品监管部门对1998年颁布实施的GMP一直在进行修订, 新修订的GMP已于2011年颁布实施。

1 实施GMP认证的必要性

1.1 药品质量源于生产而不是检验

众所周知, 药品的检验采用抽样检查, 并不能像汽车或者电视机这样的产品可以逐台检验, 因为检验药品是检验它的成分和含量, 如果对每一片药剂和每一瓶输液都进行检验, 那在检验的同时也就破坏了药品的完整性, 这个药就不能再使用, 所以对药品检验只能采取抽样检验的方法。

抽样检验有置信度的问题, 所以抽样检验显然不能完全代替整批产品的质量, 尤其不能代表小概率事件的发生。药品是用来治病救人的, 任何微小的瑕疵都可能造成灾难性的后果。只有对生产的全过程进行控制, 对生产过程的每一个操作单元和人员、环境、设备、卫生等诸多方面进行严格的控制, 才能把不合格产品扼杀在摇篮里, 从而保证生产出安全、稳定、可控、重复、高质量的药品, 满足人民群众的需要。

1.2 我国全面实施GMP认证的必要性

我国没有实施GMP之前, 制药企业众多, 并且规模小、技术落后、人员素质低, 产品大多是靠仿制, 尤其是设备和设施相当落后, 根本无法满足药品生产的需要。比如, 有些药厂生产大输液的车间, 没有净化系统, 夏天竟然把灌装间的窗户和门打开, 和外界直接相通, 并将电风扇直接搬到灌装间降温, 这样的环境显然不能保证药品质量的安全。药品生产人员质量意识淡薄, 很多操作人员和技术人员根本就没有无菌意识、过程控制的意识、混药的意识, 造成了许多药品安全事故。所以, 要提高药品的安全质量, 在我国实施GMP是非常有必要的。

2 GMP实施历程回顾以及制药企业实施GMP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2.1 我国实施GMP的历程回顾

我国实施GMP的相关法规颁布及实施情况如表1所示。

2.2 制药企业实施GMP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2.2.1 片面理解药品GMP

在实施中偏重生产工艺规程和岗位SOP;对物料供应商的评估, 物料的采购、贮存、发放、销售以及空气净化, 制水, 压缩空气制备净化等环节的管理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生产和质量管理文件没有细化量化到具体品种, 没有落实到每个品种的生产全过程;执行力不强, 在生产过程中不按文件的规定执行, 甚至随意更改文件规定。

2.2.2 措施不符合生产实际

有的企业把生产和质量管理的文件装订成册, 检查时应有尽有, 但生产现场却没有相应的文件, 具体操作只是根据车间主任的口头交代。岗位操作人员的随意性强, 文件的指导性、刚性、强制性不能得到充分体现。

2.2.3 文件的可操作性差

企业在制定文件时没有做到全员参与, 特别是一线操作人员未能参与, 导致不少文件与实际不符, 按照文件规定无法完成实际生产操作;有的企业文件修订了, 各种记录却没有及时修订、印制, 导致文件与记录脱节, 无法追溯药品生产过程和质量检验过程。有的企业负责人用个人意志代替制度, 生产和质量管理人员只有建议权而没有决定权和实施权。由于没有强有力的措施保证文件的落实, 导致执行力较差, 文件形同虚设, 影响药品质量的问题得不到有效解决。

2.2.4 人员流动性较大

特别是高层管理人员和关键岗位操作人员流动性过大, 已严重影响了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

2.2.5 个别企业主观故意违法违规并且缺乏自检

监管部门的工作方法与方式有待于进一步改进。有的地方监管部门的监管方式简单, 对企业的违法违规行为往往是一罚了之, 不注意从转变企业理念的角度, 利用教育、服务等方法提高企业实施GMP的自律意识和能力。

3 制药企业应当如何实施GMP认证

3.1 观念发生转变

由认证过关思想转变为全过程控制理念;由事后追究转变为预防为主、过程监控、事后溯源;由高层精英管理理念转变为全员参与;由教条的、机械的、僵化的执行GMP条款转变为紧密结合企业及其品种实际贯彻GMP的本质要求;由一蹴而就、一次过关思想转变为长期的管理目标和理念。

3.2 企业内部相互沟通, 真正落实GMP的实施

(1) 让生产第一线的员工能够参与进去, 实现决策层、管理层、执行层的良性互动渠道, 真正使文件的修订过程成为员工参与企业经营管理、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平台。

(2) 注重用非强制性的方法转变员工观念, 增强主人翁意识, 构建和谐企业, 打造高素质的团队。

(3) 加强岗位培训和职业技能的培训。

(4) 实施药品GMP管理与生产计划及验证紧密结合, 做到生产一个品种, 推进这个品种的文件修订工作, 完善这个品种的文件体系。

3.3 加强文件管理, 认真按照GMP要求做好文件记录工作

(1) 把握每个品种的特点, 更加突出品种的个性特征, 把具体品种的个性部分与其所在剂型的共性特征有机结合起来。

(2) 把握每个操作岗位的特性, 更加凸显岗位的特点。

(3) 生产全过程都要做好记录工作, 包括供应商审计、物料管理、空气净化、产品销售与召回等。

(4) 把验证作为实施药品GMP管理的基础性工作。只有经过验证的文件才能正式实施。

(5) 文件必须具有下面八个特性:科学性、真实性、完整性、可操控性、时效性、权威性、协调性和动态性。

3.4 加大人力资源和科研投入, 使新产品成为利润的新增长点

制药行业是一个高技术、高投入、高风险但也是高利润的行业, 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人才和品牌产品, 一些中小企业并未意识到人才的重要性, 认证之前高薪聘请了一批专业技术人员, 认证之后就走人了。实际上, 对于发展中的中小制药企业, 资金的急要是非常迫切的, 但人才的需求更为迫切, 没有优秀的管理者和经营者, 没有新药的看法和市场化, 企业连生存都困难, 更谈不上发展。因此, 企业必须注重人才的储备, 吸引、培养和挖掘人才, 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和决策能力, 提高技术人员新药研发的能力, 才能为企业的发展带来后劲。

4 制药业实施GMP的意义

我国制药企业实施GMP是形势所迫, 势在必行, 它关系到人民用药安全有效的大问题, 也关系到企业的生死存亡的大问题。

(1) 有利于企业新药和仿制药品的开发。

(2) 有利于换发《药品生产企业许可证》。新开办的药品生产企业必须通过GMP认证, 取得《药品GMP证书》, 方可发放《药品生产企业许可证》。

(3) 有利于提高企业和产品的声誉, 提高竞争力。

(4) 有利于药品的出口。GMP已成为国际医药贸易对药品生产质量的重要要求, 成为国际通用的药品生产及质量管理所必须遵循的原则, 也是通向国际市场的通行证, 如果制药企业获得GMP证书, 药品就可以走出国门, 面向世界, 扩大出口, 争取更多的外汇。

(5) 有利于指导医院医生和患者用药。因为通过GMP认证的企业, 国家都发给其GMP证书, 并向社会予以公告, 证书的有关内容可以印在宣传广告上, 这样, 医院医生和病者可以一目了然, 在采购和购买药品时就可以有所选择, 达到指导用药的目的。

根据生产力发展的水平不同, 不同的国家和地区对GMP要求和实施有不同的认识和做法, 目前在世界上获得的广泛认可的美国FDA、国际协调会议、WHO、澳大利亚、欧盟和日本等国家或组织提出的GMP标准。随着我国全面加入WHO, 经济全球化步伐的不断推进, 医药产品的市场竞争也越来越激烈。企业生产好质量的产品会赢得社会的尊重, 从而获得良好的社会声誉。因此, 生产规范、拥有高质量产品的公司无疑将占得市场先机, 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也只有实施GMP, 企业才能与其他国家全方位地进行交流和竞争, 加快改革开放力度, 为企业的发展创造一个巨大的空间。

5 结语

目前, 世界上一些发达国家已经是在实施c GMP, 我国医药企业虽然已经走过了GMP的初级阶段, 但是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较还有差距。从某种意义上讲, 还只是在进行硬件方面的GMP改造, 离真正的动态GMP还有相当大的距离。虽然, 我国已经制定并实施了GMP认证, 但是要认真执行并将GMP进行到底还有相当长的路要走。

企业应在建立和实施GMP的过程中, 根据自身的情况和特点逐步培育企业精神。塑造良好的企业形象, 以实施GMP为契机, 建立具有与先进的药品生产企业相适应的企业文化体系, 是企业内成员具有一定的思想素质, 增强对企业的自豪感, 以充分发挥企业文化的激励功能、凝聚功能和约束功能。在此之中, 企业精神是企业文化的灵魂, 是企业价值观的集中体现, 也是企业活力的源泉。在企业中培育每一个成员的大局观、群体意识, 开拓进去的创业精神, 服务精神和奉献精神是企业成功的关键所在。人人关心GMP, 参与执行GMP, 投身于GMP创建之中, 人人都为自己在实施GMP中的贡献而自豪。

参考文献

[1]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S].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令第9号, 2010

[2]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 (2010年修订) [S].卫生部令第79号, 2010

[3]张思忠.GMP实施的现状、问题及建议[J].上海医药, 1998, 19 (11) :7~10

[4]姜典才, 林朝霞, 张洁, 等.对我国GMP发展的几点思考[J].中国药事, 2006, 20 (4) :244~246

GMP认证后制药企业情况调查 篇3

作者:刘艳

指导老师:王雨林

摘要:6月30日,对于中国的药品生产厂家而言,是一道分水岭。全国1970家未通过GMP(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认证的药企不得不停产出局,而通过认证的3100多家药企虽然逃过了生死大劫,却也面临着产能扩大开工不足、资金链断裂无力进行新产品研发等诸多困扰,前景也并没有想象中乐观。离GMP认证定下的生死大限日已过去两个多月了,一系列认证的“后遗症”令许多药企再度面临生存考验,中国制药企业面对的残酷竞争和自身蜕变的阵痛其实才刚刚开始。

关键词:GMP认证情况

正文:1。药企洗牌才刚刚开始

湖南制药有限公司是长沙最大的国有制药企业,拥有员工3000余人,但由于生产一直不景气,仅片剂车间通过了GMP认证,但现在该车间也完全停产了。“我们是国有企业,历史负担太重,片剂车间GMP改造也是举债完成的,生产急缺流动资金,现在400多名员工面临下岗的窘境。”该公司一姓虢的营销副总在湖南省经委组织的GMP认证调查座谈会上这样解释停产的原因。

“通过GMP认证,对药企来说不是终点,而是更为激烈的竞争的开始。”上周,湖南省经委医药处一负责人在湖南正清制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检查时介绍,“湖南169家制药企业通过认证的不到一半,通过GMP认证的企业目前也有一部分面临尴尬的局面,因GMP改造投资甚巨成本增加、无资金进行新产品开发、产品缺乏市场竞争力等原因,已有企业因经营困难只好停产。”

据了解,类似的情况在其他省份和地区也同样存在,尤其是在贵州、云南等经济相对不发达的西部地区,问题尤其严重。湖南省医药行业协会常务副秘书长曾宏喜说,GMP有80多项认证规则、200多个检查项目,包含软件、硬件、管理等,使实施GMP成为一项复杂并耗资巨大的系统工程。良好的硬件设备、实用的软件系统、高素质的人员参与,是组成GMP体系的重要因素。而对多数效益不佳、勉强支撑的企业而言,GMP认证“关键是资金”,改与不改都难逃一死。湖南年产值过亿的制药企业不到10家,很多制药企业的年产值只有几千万元,像这样的企业到哪里去找动辄上千万元的改造资金呢?湖南目前通过认证的企业至少有半数背上了沉重的债务包袱,有的几乎是靠银行贷款和拖欠供应商的货款维持生产。

对此,长期从事医药产业调研的湖南省社科院一位姓刘的专家认为,GMP认证设定的“生死线”仅仅是制药企业洗牌的开始,真正残酷的洗牌则在GMP认证之后。大部分中小制药企业由于GMP改造投入过大,对正需资金投入的新品开发、市场渠道建设已显得力不从心,加之新品投入大、周期长、风险高等因素,许多企业在GMP后时代除了走“短、平、快”的低水平仿制之路外已别无选择。而这也将加剧国内制药企业在低层次上的恶性竞争,造成低水平的重复开发,这种恶性竞争的结果必然造成利润甚微或没有利润,引发更大规模的洗牌。

2。产能过剩情况加剧

据有关统计资料,到7月1日,全国累计有3101家药品生产企业通过GMP认证,占全国药品生产企业的60%,1970家药品生产企业和884家药品生产车间未过认证关而被迫停产。但通过认证企业的总产量却占到了国产药品市场的90%左右。“出局的中小企业占有的市场空间非常有限,通过认证的企业扩大的产能远远大于这个市场份额。”中国医药企业竞争力研究课题组、中国社会经济调查研究中心曾经就GMP改造进行专题调查,中国医药企业竞争力课题组专家办主任李磊在今年5月全国19家医药行业协会会长、秘书长第三次会议上披露了一组令人惊心的调查数据:这次GMP改造,中国制药企业整体生产能力在2001年的基础上至少扩大了2倍左右,全国用于改造的资金达200亿元,70%的企业50%的设备闲置,整体生产过剩的情况将进一步加剧。

湖南正清集团总裁助理傅舰军介绍,正清集团是湖南第一批通过GMP认证的企业之一,用于GMP改造的成本近亿元,通过改造后,产能急剧扩大,部分生产线基本上是半停半开,出现了严重开工不足的现象。现在公司投入了一定的人力物力想开辟外接委托加工等业务,但效果并不理想,因为生产线吃不饱的并非正清一家,现在通过认证的企业之间竞争更激烈了。

李磊介绍,他们课题组在对四川、贵州、云南、广西、安徽、内蒙等省、自治区进行调研发现,多数企业认为GMP认证势必会淘汰很大一部分企业,在进行GMP改造时,有一半以上的企业都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扩产。但整个市场容量有限,而且医药行业又被称作“朝阳产业”,不断有新的资本杀进这一领域,因此扩产所导致的新一轮的市场竞争的战火可能在不久就会点燃。

3。新药僧多粥少更严峻

据李磊介绍,迫于GMP认证生死大限的压力,不少企业GMP改造是盲目上马。贵州有一苗药生产企业,原来只生产一种膏药,而且没有国家批准文号。但在先求生存、后求发展的思想指引下,征地30余亩、投资3000多万元进行GMP改造,建成了中药饮片、膏药、胶囊、片剂、颗粒剂5个车间,可至今手中一个国家批准文号的品种都没有。李磊介绍,这种情况还并非个案,许多通过GMP认证的企业都是抱着“先生存、后发展”的思想举债完成GMP改造的,但GMP改造后,手中却没有生产品种,于是又不得不满世界寻找新的品种。

目前,我国每年研发出的新药品种非常有限,再加上有大批企业在GMP认证之后,资金短缺,负债增高,纷纷抽减新药研发资金用作它途,使新药僧多粥少的局面更为严峻。

“这种现状与GMP改造后产能的急剧扩大是相互冲突和矛盾的,设备的闲置、还贷的压力等等使许多企业不得不新产品难找就上普药,这样市场上同类产品无形中增加了很多,市场竞争更趋激烈,药企的利润变得更薄。”湖南九芝堂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余克建无奈地说,“今年上半年,中国医药行业国有重点企业效益都在下滑,同比降幅由一季度的1.8%%扩大到18%。除了药品频频降价和能源、原材料价格上涨的影响外,药企之间竞争加剧,利润摊薄也是重要原因。”

4。营运成本大幅提高

“GMP改造投资大笔资金进去,如果没有产品生产或者足够的产品产出,将是非常可怕的事情。”潘高寿药业董事长魏大华指出,GMP改造少则投入几千万,多则上亿元资金,投入之后,企业产能扩大了,但生产线却开工不足,势必造成整个营运成本的增高。而且为GMP认证买的新设备、建的新厂房都需要维护和保养,再加上设备折旧费,仅这方面的开支就非常巨大了。GMP改造肯定会淘汰一些在市场上缺乏竞争力的产品,优化产品结构,过去一些主要依靠品种多、生产面广来吸引客户的企业将面临难题,走品种多来赚取利润之路将步履维艰。

中国制药工业协会副秘书长周燕也表示,企业的大投入必须要有相应的利润回报,如果投入没有利润来源作为补充或者研发新药使之成为新的利润增长点,企业原有的利润将被稀释,经营成本肯定会变高,这是很明显的道理。GMP改造相对于国内一些大型的医药企业而言,可能会使其如虎添翼,但对中小企业近期内肯定会产生冲击,这种冲击足以影响到其生存。

“企业固定投入剧增而开工不足,必将产生连锁反应,这种情况一方面会导致一些药品价格居高不下,老百姓吃不到质高价低的放心药,而适应购买能力本来就不强的乡镇农民的用药市场就更加困难。另一方面会使一些企业因成本过高、产品在市场上失去竞争力而面临生存危机。”在GMP认证大限之前,向全国人大常委会违宪审查机构提交了强制GMP认证“违宪审查”建议的湖南省政协委员、浏阳市政协副主席王义高谈到GMP认证时,认为认证使许多中小型制药企业陷入了困局。

参考文献:

《兽药生产与营销》

制药如何企业实施GMP管理 篇4

2004-5-28 20:33:00 来源:中国自动化网 浏览:289

2网友评论 条 点击查看

一、概 述

§1.1 企业发展的需要

进入21世纪以后,全球经济趋于一体化,中国企业界在改革开放的市场经济大潮中,面临的是消费观念、消费需求日趋多样化,市场环境日趋多元立体化,市场竞争趋于国际化,产品技术发展一日千里,在如此飞速变化与高度竞争的信息社会环境中,企业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使企业必须以新的方式去支持企业信息技术,谁能掌握先进的科技手段、抓住信息、提高效率,在开拓产品市场的同时,完善自身机构,实现管理现代化,谁就能立稳脚跟,就能获得生存和发展。§1.2 制药厂与GMP认证

我国的医药制剂、生物制药行业随着新工艺技术、新设备的应用,在产量、数量均得以提高,但与国外同行业相比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主要表现在国内大多数制药生产工艺、技术装备、生产环境质量控制、质量保证、质量监控、配套设备等方面的自动化管理程度较低,及人为因素对生产质量的影响,为了缩短这一差距,国家卫生部要求制药生产企业进行药品GMP认证,它是国家依法对药品生产企业和药品品种实施GMP监督检查并取得认可的一种先进的、科学的制度。是确保药品质量的稳定性、安全性和有效性的管理手段。实施GMP是药品生产企业生存的条件,国内制药企业及其产品只有通过药品GMP认证,才能走出国门,打入国际市场。

药品GMP认证的标准主要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颁发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药品标准》及《中国生物制品规程》。《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1998年修订)》 §1.2.自动化生产进程管理系统在药品生产中的意义

从目前国内医药生产发展水平来看,大多数制药生产工艺、技术装备、生产环境质量控制、质量保证、质量监控、配套公用工程:不符合GMP要求,配套设备的自动化管理程度与世界医药工业的整体水平相比还有很大差距,因此企业改造已刻不容缓。为了解决目前国内制药设备和制药工艺存在的缺陷,消除人为因素对生产质量的影响,减少生产事故的发生,有必要建立全天候实时监控系统,有效的遏制由于操作不当和人为的渎职或系统设备本身而造成事故的发生。对所控对象进行实时全天候不间断监控,按GMP规范要求对企业整体进行数据采样、分析、记录、存档、列表、实时控制、远行状态动态模拟、净化区风压参数图视、净化区温湿度控制、参数极限预警、系统报警、实施系统操作、运行成本核算等多专业单元集中管理、统一调度,使医药工业整体素质按照(GMP规范)跨世纪标准建设,从硬件和软件上不断向国际先进水平靠拢。

现有的生产管理系统以手工记录来处理信息,它无法克服信息和工作之间在空间上和时间上的差距,难以克服因人为疏忽所造成的损失,现代化的信息科技的发展让我们借助更快速及更准确的得到充分信息,突破传统的限制。

为了弥补目前制药设备、制药工艺和管理上的不足,针对这个问题,我们提出完全符合GMP认证的企业解决方案——制药企业药品自动化生产进程管理系统。

医药生产进程管理系统是依据《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MP)》为基础,以现代测控技术、网络技术和ERP技术为依托,通过对制药企业净化区域和水、电、气安全环境、生产全过程的管理及对整个生产进程管理。

二、自动化生产进程管理系统目标:

为提高兰州生物制药厂生产自动化和管理信息化水平,最终实现生产过程经营的智能化;药厂管理符合GMP要求;利用信息技术改造传统的产业管理,增强企业抗风险能力和市场竞争能力。主要目标是: ·加强企业的市场分析和市场开拓能力,运用互联网、电子商务和集成的数据信息建立客户关系管理数据库,加强客户调查、跟踪、分析、收集商业情报,将信息需求向生产反馈;

·开发为领导提供决策信息的高层领导信息系统,把领导决策所需的各种信息经过汇总处理,用各种直观的方式显示;

·利用计划优化,最大限度发挥企业资源,在保证计划前提下创造最大的经济效益;

·利用已有计算机网络,实时了解整个企业生产状况,通过实时调配企业资源,实现对整个企业生产的动态管理;

·装置生产实现集中控制,应用先进控制等技术,直接从生产过程中获取效益; ·监测工艺过程和设备状态,最大限度地避免事故的发生;

·对整个企业生产网络系统上的实时数据(仪表测量数据)实现监测与校准,保证整个企业内部测量数据的准确性、一致性和可靠性;

·利用当今先进的自动化控制技术,挖掘生产潜力,为生产和管理提供依据; ·节能降耗,提高全系统公用工程的利用效率;

·利用智能化的集成技术,实现计划与实际生产情况的对比,进一步增强企业计划的准确性。

三、兰州生物制药厂管理系统结构

图2.1总体结构图

具体建设应包括三方面内容:自动化生产进程管理系统建设、全厂管理系统建设、决策支持系统的建设和销售管理系统的建设。

二、自动化生产进程管理系统概述

生产管理是药品生产中的重要环节,是以工序生产为基础,生产过程中某一工序出现波动,必然要引起生产过程及产品质量波动,因此,不仅药品要符合质量标准,而且药品生产的全过程也必须符合GMP规范要求,同时满足这两个要求,就可以解决药品质量不稳定,生产出完全合格的药品。

据统计,药品生产企业发生的事故中有1/4来自人为因素,大多都是口头传达信息错误、无章可循或生产随意性大等造成。因此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利用计算机进行生产管理,建立一套药品生产进程管理系统可以避免这些人为因素造成的影响,提高企业的管理能力。

药品生产进程管理系统是制药企业实现自动化生产管理构建了一个专业平台,该平台可以对医药生产的各个环节进行全面进程管理协调,我们针对兰州生物制药厂的现状设计该医药自动化生产进程管理系统,包含以下子系统: 药品生产控制子系统 配套工程控制子系统 批生产指令子系统 生产故障管理子系统 质量检验子系统 该数据流图如下图:

自动化生产进程管理系统同一般意义下的数据管理信息系统有很大的区别。在保证生产现场各个系统正常可靠运行的基础上,生产进程管理系统根据实际需求主动的进行生产管理,向操作人员提供操作指南,提示工序状态,给上层管理层提供各种生产数据的采集、统计分析和管理,以提供给管理决策者等非现场工作人员对生产系统运行状况的了解和决策依据。对于系统的安全性、独立性、实时性、保护性等因素要求高。

我们根据贵方提供的图纸,我们提出解决方案,我们以功能齐备、可靠灵活的功能为准则,依据设计思路我们设计了图1所示的自动化生产进程管理系统。图1 药品生产进程管理系统结构图

整个系统由3层结构构成:车间应用层、车间管理层和生产层,车间生产管理站是关系数据库和生产数据之间的数据联结纽带,车间生产管理站将数据经过处理后以一定格式在关系数据库内存储。关系数据库服务器作为对外数据查询的数据仓库,供查询和检索。在配液室配置有PLC、触摸屏,可进行配液控制,在细胞室配置有PLC、触摸屏,可进行灭活控制,在乳化配苗间室配置有PLC、触摸屏,可进行乳化配苗控制,各个岗位操作人员可在触摸屏上进行数据录入。

四、生产进程管理系统功能描述 生产进程管理系统

l具有可提供来自其它系统的数据的管理功能。l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l实时查询各种数据。

l随时根据需要对现场生产进行控制。l对生产情况和产品优劣进行分析。§4.1 配套工程数据管理子系统

配套工程数据管理系统是为了实现对药厂整个生产管理过程中的配套工程数据采集统计,设备的监测控制状态的管理。系统的底层包括:

配电、纯水制备、中央空调系统、净化车间状态、工艺介质、空气压缩、锅炉、消防报警等子系统,每个子系统由一套监测控制模块负责本系统数据采集及控制,子系统的各种数据信息通过现场总线上传到配套公用系统数据管理主机,部分未能实现自动采集的数据可手工进行录入,数据管理系统主机可自动定时对现场数据进行记录,记录前系统会提前发出声音报警提示工作人员检查记录,签字确认,配套工程数据管理系统中的数据是全局数据,所有数据在生产进程管理调度系统共享,系统可具有对配套工程数据的储存、管理、实时显示及报表统计功能。

配套工程数据包括:

2、中央空调系统

通过与直燃机进行通讯,能监测直燃机的运行状况和异常数据,能进行温度等各种运行参数的设定和机组的启动和停止,中央空调系统数据: 冷温水入口温度 冷温水出口温度 低压发生器温度 高压发生器温度 冷却水入口温度 冷却水出口温度 冷凝温度

排烟温度(蒸气凝结水温度)

3、供水系统 冷水泵 供水流量 冷却水泵

4、纯水系统数据 电导率 流量 PH值 MMF反洗 CF反洗 #1 SF 再生 #2 SF 再生 R/O产生电导率 混床电导率

5、锅炉系统数据

6、净化车间数据: 净化车间压差 净化车间温度 净化车间湿度

7、压缩机--压缩空气压力的实时显示。§4.2 生产环节控制管理子系统

生产环节管理系统是整个系统的核心部分,可配置单独系统也可由各个车间组成独立的局域系统。与厂级管理系统连接。

生产过程管理系统按照生产标准操作程序进行管理,系统分为:配料、生产,对于整个系统的管理遵循生产通则,按规定完成生产作业,对于每一个生产作业按生产规程进行控制,对生产全程进行质量控制。生产环节管理系统包括: l车间配料管理 l车间计量管理 l配液生产控制 l细胞室灭活生产控制 l浓缩乳化生产控制 l灭菌 l罐装 l包装 l清场管理

生产环节管理系统流程控制框图

生产进程管理系统在接受到投料生产后,系统自动要求核准由生产部长签发的批生产指令:品名、剂型、处方,数量,系统自动进行生产前各项准备,检查药品原料状况,当发现与标准不符时自动进行报警,逐条提示开机前应准备工作,提示工作人员进行准备,每进行一条工作人员都需进行确认,系统可显示生产的药品种类、数量、配方及上一工序的状态。生产开始后系统自动定时用语音提示工作人员进行必要的工作任务如更换等等,如在生产过程中因故停机,工作人员需调出故障记录画面进行故障记录。整个生产环节流程管理描述:

1、生产部长采用电子签字在生产部签发批生产指令,批生产指令下达到车间生产管理站,车间生产部门接到批生产指令由车间管理人员进行电子确认,如需修订可向生产部申请修订,否则进行生产准备,系统自动生成物料单,由车间管理人员签字后,发领料人员进行备料,原料进入生产区域原料暂存间,由车间管理人员将原料检验单号录入,系统根据原料检验单号查询数据库服务器中的检验数据,与原料标准进行比较,确认合格后QA人员采用电子签字认可,系统发出可进行生产指令提示。批生产指令

品名规格数量生产日期 处方:

原料1原料2原料3原料4 下达部门:车间: 编号:新订替代起草: 车间审阅:QA审阅:批准:执行日期: 变更、修订变更原因及目的 领料单标准格式: 下达部门:领料单库房: 编号:新订替代起草:

库房审阅:QA审阅:批准:执行日期: 品名规格数量检验单号 原料 辅料

变更、修订变更原因及目的

2、物料进入生产状态:

配液控制、细胞室灭活控制、浓缩乳化控制采用一台PLC进行控制,在配液室、细胞室、配苗间各分布有远程I/O站。推荐采用GE PLC进行控制,有关GE PLC功能见附录。l配液控制:

固体原料加料采用称重系统,我们推荐使用托利多的称重系统。称重系统与以太网进行通讯,称重信息通过以太网传输到生产管理计算机,称重输出控制信号到PLC(DI 5)液体加料采用流量计计量信号进入PLC进行计量(AI 4)配液罐出料采用流量计计量信号进入PLC进行计量(AI 4)配液控制控制参数包括:

1#配液罐 进料、出料流量控制(进料、出料阀 DO 2)2#配液罐 进料、出料流量控制(进料、出料阀 DO 2)3#配液罐 进料、出料流量控制(进料、出料阀 DO 2)4#配液罐 进料、出料流量控制(进料、出料阀 DO 2)1#配液罐 液位控制(液位开关 DI

3、溢料阀 DO 1)2#配液罐 液位控制(液位开关 DI

3、溢料阀 DO 1)3#配液罐 液位控制(液位开关 DI

3、溢料阀 DO 1)4#配液罐 液位控制(液位开关 DI

3、溢料阀 DO 1)

配液系统点数统计如下:DI 24点 DO 20点 AI 8点

称量完毕后,操作人员将称量结果录入显示终端,系统确认后,发出声光指示QA工作人员进行称量复核。称量复核须录入重量、工位号、QA工作人员编号。l细胞室灭活控制

灭活控制在四个反应罐中进行整个灭活的控制采用PLC进行。主要控制包括: 液体加料出料采用流量计计量信号进入PLC进行计量(AI 8)1#灭活罐 进料、出料流量控制(进料、出料阀 DO 2)2#灭活罐 进料、出料流量控制(进料、出料阀 DO 2)3#灭活罐 进料、出料流量控制(进料、出料阀 DO 2)4#灭活罐 进料、出料流量控制(进料、出料阀 DO 2)1#灭活罐 液位控制(液位开关 DI

3、溢料阀 DO 1)2#灭活罐 液位控制(液位开关 DI

3、溢料阀 DO 1)3#灭活罐 液位控制(液位开关 DI

3、溢料阀 DO 1)4#灭活罐 液位控制(液位开关 DI

3、溢料阀 DO 1)1#灭活罐 压力控制(压力AI

1、空气阀 DO 1)2#灭活罐 压力控制(压力AI 1、空气阀 DO 1)3#灭活罐 压力控制(压力AI 1、空气阀 DO 1)4#灭活罐 压力控制(压力AI 1、空气阀 DO 1)1#灭活罐 温度控制(RTD AI

1、蒸气阀 AO 1)2#灭活罐 温度控制(RTD AI 1、蒸气阀 AO 1)3#灭活罐 温度控制(RTD AI 1、蒸气阀 AO 1)4#灭活罐 温度控制(RTD AI 1、蒸气阀 AO 1)

对于压力控制均采用PID调节方式进行,由厂方提供压力控制曲线,提供灭活时间,利于时间控制 1#灭活罐夹套 压力控制(压力AI

1、空气阀 DO 1)2#灭活罐夹套 压力控制(压力AI 1、空气阀 DO 1)3#灭活罐夹套 压力控制(压力AI 1、空气阀 DO 1)4#灭活罐夹套 压力控制(压力AI 1、空气阀 DO 1)1#灭活罐夹套 温度控制(RTD AI

1、蒸气阀 AO 1)2#灭活罐夹套 温度控制(RTD AI 1、蒸气阀 AO 1)3#灭活罐夹套 温度控制(RTD AI 1、蒸气阀 AO 1)4#灭活罐夹套 温度控制(RTD AI 1、蒸气阀 AO 1)

系统采集蒸汽压力、乙二醇流量等信号用于温度、压力控制(AI 4),对于灭活罐夹套温度、压力控制均采用PID调节方式进行,由厂方提供温度控制曲线,利于时间温度调节控制。灭活控制系统点数统计如下: DI 24点

DO 32点

AI 20点

RTD 9点

AO 8点 l配苗间浓缩乳化控制

浓缩乳化控制在四个反应罐中进行,整个乳化的控制采用PLC进行。主要控制包括: 液体加料出料、加水、加油采用流量计计量,信号进入PLC进行计量(AI 16)1#浓缩乳化罐 进料、出料流量控制(进料、出料阀 DO 2)2#浓缩乳化罐 进料、出料流量控制(进料、出料阀 DO 2)3#浓缩乳化罐 进料、出料流量控制(进料、出料阀 DO 2)4#浓缩乳化罐 进料、出料流量控制(进料、出料阀 DO 2)1#浓缩乳化罐 液位控制(液位开关 DI

3、溢料阀 DO 1)2#浓缩乳化罐 液位控制(液位开关 DI

3、溢料阀 DO 1)3#浓缩乳化罐 液位控制(液位开关 DI

3、溢料阀 DO 1)4#浓缩乳化罐 液位控制(液位开关 DI

3、溢料阀 DO 1)1#浓缩乳化罐 压力控制(压力AI

1、空气阀 DO 1)2#浓缩乳化罐 压力控制(压力AI 1、空气阀 DO 1)3#浓缩乳化罐 压力控制(压力AI 1、空气阀 DO 1)4#浓缩乳化罐 压力控制(压力AI 1、空气阀 DO 1)1#浓缩乳化罐 温度控制(RTD AI

1、蒸气阀 AO 1)2#浓缩乳化罐 温度控制(RTD AI 1、蒸气阀 AO 1)3#浓缩乳化罐 温度控制(RTD AI 1、蒸气阀 AO 1)4#浓缩乳化罐 温度控制(RTD AI 1、蒸气阀 AO 1)1#浓缩乳化罐 供水、供油流量控制(进料阀 DO 2)2#浓缩乳化罐 供水、供油流量控制(进料阀 DO 2)3#浓缩乳化罐 供水、供油流量控制(进料阀 DO 2)4#浓缩乳化罐 供水、供油流量控制(进料阀 DO 2)控制系统点数统计如下: DI 20点 DO 40点 AI 24点 RTD 6点 AO 5点

系统采集水、油流量等信号用于浓缩乳化温度、压力控制(AI 4),对于浓缩乳化温度、压力控制均采用PID调节方式进行,由厂方提供温度控制曲线,利于时间温度调节控制。

周转筒标签号采用条码读取器进行扫描,由生产管理站进行比较,发出确认信号,系统由生产管理站进行物料平衡计算,结果可在终端上显示,利于操作人员进行了解,如物料平衡出现问题系统发出报警,提示工作人员进行检查。生产完毕进行清场,系统自动生成清场记录、生产记录、交接单,QA工作人员对生产记录采用电子签字进行确认。生产记录如下:

配液岗位生产记录 编号: 品名规格数量生产日期 处方:

原料1原料2原料3原料4 生产记录

车间审阅:QA审阅:批准:执行日期:

压片岗位生产记录 编号: 品名规格数量生产日期 处方:

原料1原料2原料3原料4 生产记录

片重:产量:片重最大差异:硬度: 溶出度:填充量:冲模规格:

车间审阅:QA审阅:批准:执行日期:

3、利用系统提供的上一工序的周转筒标签号,周转筒标签号显示在显示终端,对压片的物料周转筒复核,进入包衣工序。在这工序也须进行称量,操作人员将称量结果录入显示终端,由生产管理站进行物料平衡计算,结果可在终端上显示,利于操作人员进行了解,如物料平衡出现问题系统发出报警,提示工作人员进行检查。包衣完毕进行清场,系统自动生成清场记录、生产记录、操作记录,QA工作人员对生产记录采用电子签字进行确认。

包衣岗位生产记录 编号: 品名规格数量生产日期 处方:

原料1原料2原料3原料4 生产记录

溶出度:衣片含量:重量:

车间审阅:QA审阅:批准:执行日期:

4、对包衣的物料周转筒复核,进入包装工序。包装完毕进行清场,系统自动生成清场记录、生产记录、操作记录,QA工作人员对生产记录采用电子签字进行确认。§4.3 生产故障管理子系统 生产故障管理子系统是为了实现对药厂整个生产过程中发生的故障进行统计,它包括设备故障及其他生产故障,其主要的数据来源于操作人员在生产过程中发生故障时进行的故障情况录入,设备出厂检验报告、设备安装验收表,系统可对设备状况进行故障跟踪、故障分析。对设备进行定期维护 生产故障表

生产故障记录 编号: 故障工位故障设备名称故障时间恢复时间 故障原因分析:

车间审阅:QA审阅:批准:执行日期: §4.3 质量检验管理系统

质量是产品的生命线,药品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人们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危,对于制药企业非常有必要建立质量检验管理系统。

生产质量管理系统可构成一个局域网络系统,其主要功能包括企业的质量方针、产品质量控制指标、质量报表、分析数据、成品半成品分析数据等显示,可根据具体情况,采用由实验分析、原料分析、成品半成品分析结果进行录入,自动形成各种数据,提供给数据库,便于生产管理站进行查询。

质量检验管理系统主要由化验分析数据构成,它为生产过程控制提供依据,是生产质量管理的基础,使用生产质量检验管理系统可对化验分析数据进行科学的管理,为生产、质检、管理提供真实可靠的保证。

质量检验管理系统物料配方更改操作,配方更改控制是保证其准确性的极为重要的环节。导致配方更改的原因可能有下列情况:产品设计的更改、原材料的市场供应发生变化、工艺上的更改、错误纠正,物料变更就是对物料项目结构、种类和数量的改变。§4.4 生产进程管理软件

生产进程管理系统是随时间变化的进行动态作业计划,将作业分配到具体各个车间,再进行作业排序、作业管理、作业监控。系统在接受到药品生产任务后,系统自动要求核准批生产指令:品名、剂型、处方,自动进行生产前各项准备,检查药品原料状况系统,自动显示共用配套工程状态并与工厂标准进行比较,当发现与标准不符时自动进行报警,逐条提示开机前应准备工作,提示工作人员进行准备,每进行一条工作人员都需进行确认。

生产开始后系统自动定时用语音提示工作人员进行必要的工作任务如更换等等,如在生产过程中因故停机,工作人员需调出故障记录画面进行故障记录,并填写异常情况处理报告,如在生产过程中共用配套工程状态发生变化,不符合生产工艺要求系统会自动提示给生产人员并自动进行记录,对于有时序要求的生产,系统会自动提示工作人员的下一步工作。

生产结束时工作人员须对生产整个生产进行批生产记录其内容包括:产品名称、生产批号、生产数量、生产过程的控制记录等,系统可自动的进行物料平衡计算、生产过程记录、生产时间记录生成报表,用语音提示对生产进行清场并要求操作者、复核者进行签字确认,生产过程管理系统的数据将提供给生产管理调度系统。

五、生产进程管理系统的设计 系统设计目标

考虑到企业以后的发展,从我们的管理系统角度,遵循以下设计目标: l可靠性

它包括两个方面:

第一、一个系统应该稳固,对出错情况甚至是硬件故障有可预计的反应。模块之间的接口应仔细定义,采用冗余存储及基于事务的方案,来保存数据,确保可恢复性;

第二、系统应主动地保护自身免遭偶然或有意的破坏。如:提供各种安全机制(如:用户登录身份验证、操作权限限制等。)。l可扩充性 主要体现在系统容易被增强。我们可通过体系结构、开发工具的选型及数据库和软件设计层层确保,采取相应的实现技术。l可移植性

其主要体现在系统可通过尽可能少的改动移植到不同配置的计算机上。根据此目标,我们在设计及开发过程中,会充分考虑使用同类产品(如多种DBMS)的共性及规范的开发规程。l高性能

高性能是最终的系统设计目标,也是贯穿于系统开发过程始终的目标。针对网络管理信息系统的瓶颈是网络I/O,从用户角度讲,也就是体现于速度的快慢。在实现技术上,我们会采取:

1、会根据需求在数据库设计时就充分考虑加快速度、降低网络传输的实施方法。

2、对影响速度的频繁存取会在软件设计时以有效方式解决。

3、每一关键功能的设计都会进行速度测试。系统设计原则

我们在系统设计时,决定遵循“用户需求第一,使用方便简单,功能完善可靠”的设计原则。具体实现如下:

1、各系统功能完备,组织结构统一,以便用户更好地掌握。

2、整个系统在充分理解用户需求的基础上设计,力求尊重整个企业现有的经营管理机制,各操作者、工作站依权限设置其可执行功能,自动记录其操作痕迹,以便事后核对。

3、各系统相互关联的数据、之间的接口设计规范,数据的可操作性强。严格保证共享数据一致性。对以上各个系统的信息进行组织、归纳。形成完善的信息支持,为整个企业管理提供充分、可靠的信息支持。

六、系统体系结构

目前的网络管理信息系统,以Client/Server体系结构为主。这除了与Client/Server体系结构成熟的技术有关外,还根据我们即将实现的系统需求,其处理分散,处理的数据量大,网络流量大,报表生成比较多的特点,采用Client/Server体系结构能更好地满足对数据处理、存储、查询及报表生成的快速准确。Client/Server体系结构是借助于计算机网络技术、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及各种开发工具而建立的一种应用系统。它不仅具有平台独立性,且具有很好的技术独立性,这在增强其可扩展性及可配置性的同时,也为用户在客户端和服务器端平衡负载、减少网络传输提供基础。从而使整个系统的性能有明显的改善。基于传统Client/Server计算模型的系统有三个主要部件,每个部件集中于一项特定的工作。三个部件是:服务器、客户应用程序和中间件。

服务器负责有效地管理系统的资源,如数据库,其主要的工作是当多个客户并发地请求服务器上相同的资源时,对这些资源进行最优化的管理;客户应用程序是系统中供用户与数据进行交互的部件;中间件是系统中支持客户和服务器之间相互作用的全部软件的总称。中间件是Client/Server计算环境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实施Client/Server难度最大的环节,其作用是透明地连接Client和Server。

新一代的Client/Server策略是围绕Client/Server模型尽量消除复杂性和冗余,回到一个简洁有效的技术上去。有两个基本原则:

l平台的独立性。在客户和服务器上不应该指定任何特定的系统平台。在客户端,只在逻辑上联系其它智能工作站。在服务器上,事务逻辑、数据、网络和其它IS资源可以用不同的方式组织。一个服务器可以是企业内部任何物理位置的任何一种平台;

l技术的独立性。系统之间的联系不要依赖支撑的硬件和软件技术。在客户和服务器之间只有逻辑上的联系。在信息产业高度发展、计算机网络迅速普及的今天,这种体系结构下的管理信息系统有着巨大的用户和市场,相信这种管理方式的革新,给用户带来了不言而喻的好处。Client/Server体系结构有两层和多层之分。

通常实现两层结构的方法是:把一个应用的三大组成部分——描述、处理和数据分离到客户应用代码和数据库服务器两个软件实体或层次中。一个功能强大的客户应用程序和一个多用途的用于传送客户请求到服务器的机构是整个两层结构的核心。描述只受客户机的唯一操纵,处理由客户机和服务器共同分担,数据由服务器实施存储和访问。在一个数据存取事件中,数据库引擎负责处理从客户机发来的请求。目前,这种请求所用语言大多类似SQL语言。在服务器中,请求将得到存储逻辑和处理上的优化,例如使用权限、数据完整性和安全性等,数据返回后,会在客户机上得到处理,以适应进一步的查询、商业应用、预测分析和报表等各种要求。两层结构如图2所示。

医药生产进程管理调度系统选用Client/Server体系结构

七、开发工具的选择

C/S结构下的应用采用PowerBuilder 7.0开发 PowerBuilder的优势: PowerBuilder实际上已成为Client/Server应用开发的标准,在PowerBuilder 7.0版本中包含了增强的Web开发能力和基于组件的开发能力,同时也增强了PowerBuilder的优势。

使用数据的效率是建立商业应用的关键,PowerBuilder 7.0利用广受赞誉的DataWindow技术,以最快、最简便的方式建立数据库连接和操作数据。DataWindow可以作为不可视的数据存储(non-visual DataStore)扩展到集成的中间层服务器上。在开发中可以很容易地使用返回的结果数据,操作既灵活又高效。另外,DataWindow可以用于各种类型的客户端。

组件创建和服务器集成是提高开发效率的重要环节。PowerBuilder 7.0集成了组件创建、提交和调试,并把它作为开发环境的核心组成部分,而不是附带的组成部分。

PowerBuilder 7.0体现了Sybase的应用交付能力,它提供下面这些适合商业需求的功能: 集成的环境,包括建立分布式Web应用的高效的4GL开发工具(可以最大限度地利用已有的建立Client/Server应用的技术,建立数据驱动的商业应用。具有方便的商业组件开发能力;

与Enterprise Application Server紧密集成,是唯一的能够同时支持Java、COM、CORBA和PB组件的开发环境,而且这个开发环境适用于多种平台;

能够实现广泛的应用,可以开发快速方便的Web发布和复杂的事务处理应用。

由于许多系统都是采用Client/Server结构建立的,而目前正在面临向分布式结构转换的问题,PowerBuilder 7.0正是适合这种改进的开发工具。由于分布式应用系统的开发还处于初级阶段,PowerBuilder 7.0是Sybase公司推出的适合企业的各种复杂的应用的高效的、容易使用的开发环境。

八、网络操作系统的选择

采用Windows 2000操作系统。把整个系统分成若干个服务进程,每个进程实现单一的一套服务,小且自含,单个服务进程出现故障不会引起其它部分的崩溃或发生错误百出的现象,系统的可靠性增强了;另外不同的服务进程可以在不同的处理器上运行,从而使操作系统适合于分布式计算环境。

Windows 2000操作系统结构借用了层次模型和Client/Server两种模型。使用Client/Server模型有以下几个好处:

l系统个服务进程之间独立性加强,整个系统易于扩充;

l改进了系统的可靠性。每个服务器进程在分配给它的内存分区中独立运行,防止了受其它进程的影响。此外,由于它们不能直接访问硬件,出错的可能性减小。

l完全适合于分布式计算模型。由于联网的计算机是以Client/Server模型为基础的,并且使用消息来通信,这使得本地计算机可以很容易地发送消息给代表客户应用程序的远程计算机。而客户不需要知道某些请求是正在本地还是远程得到服务。

九、系统平台的选择

Windows 2000 Server是一个强大的网络服务器操作系统,它适用于需要实现关键任务商业应用程序的组织。它是一种:

l多用户多任务的32位网络服务器操作系统。

l它是新一代服务器应用程序和工具的网络基础,也是文件和打印服务的网络基础。Windows 2000 Server提供了文件和打印服务特性和改良,它们允许利用最新的网络和硬件技术,同时还可以控制成本和提高用户的工作效率。它可以让用户更方便地查找和共享信息,改善存储管理,并获取新式存储和打印机硬件的全部优点。

l它的Client/Server平台用于集成当前的和未来的技术,并通过更好的信息访问提供极具竞争性的优点。lWindows 2000 Server满足主流的大型企业需求,通过各种数据库、应用程序、Web和通信工作负载中的对称多处理(SMP)和集群展示了可伸缩性。可伸缩性经过工业标准和独立核算基准进行测定。它的对称多处理(SMP)能力,使Windows 2000可以自动使用带有多个处理器计算机上的所有可用处理器。通过这种途径,系统和应用程序的需要可以平均分配到所有可用的处理器上,从而提高了整个系统的吞吐量;除了平衡系统负载之外,如果某个处理器失效了,由于操作系统代码可以在其他处理器上执行,因此SMP系统降低了停机时间。这些增强了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l极大地减少了停机的危险。Windows 2000 Server家族具有先进的机群技术和负载平衡服务,这使得你可以采用把负载分布到多个服务器上的解决方案,并且在碰到有一个服务器失败的情形时利用它提供的纠错能力来完成一个正在进行的交易。这种层次的可靠性为你带来了宝贵的信心。

l当出现错误或者需要暂时关闭系统时,顾客需要很快地从中得到恢复。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管理员可以利用集群服务器提供的回卷升级技术,采用更少的通常维护活动所需的重启次数以及安全模式启动,使得Windows 2000 Server快速的进入到在线为雇员和客户服务的状态。l易于安装、配置和使用。

lWindows 2000 Server提供了让你更快速地建立服务器的服务。新的配置服务器向导显著的减少了建立服务器的时间并且同时减少了发生错误的可能。其它一些新的向导减少了构造一个新的Web站点、创建虚拟目录,管理安全性设置以及管理安全性验证所花的时间。另外,Windows 2000 Server允许你更轻松地配置网络。它提供了对即插即用网卡的支持,这显著的减少了设备配置的时间。

lWindows 2000支持相当广范围的最新硬件技术和外围设备。如多处理器硬件、即插即用设备、智能卡等。

十、数据库的备份

医药生产进程管理调度系统是基于计算机网络和数据库系统的一种应用。数据库是软件实现的基础。一个系统安全可靠的保证措施之一是通过作数据库备份,以防止数据损失。一个备份策略的制定应遵循:能最小化数据损失;能复原损失的数据;能保证以最小的生产时间代价恢复数据。因为,硬件或软件故障以及以下情况都会导致数据的损失:

l意外地或恶意地用了DELETE语句或不带where子句的UPDATE语句(某一表的所有行都会被更改); l有破坏性的病毒;

l像火灾、水灾等的自然灾害; l数据盗窃。

如果有适当的备份策略,就能以最小的生产时间代价恢复数据,并大大减少永久性数据损失的机会。要把备份策略当成一项保险来考虑。备份策略应能让系统退回到问题发生前的状态。制定备份策略的时候,我们将考虑:用户能承受多大的数据损失;在系统出现故障的情况下,用户可接受的系统停机时间。我们会规划备份策略让数据损失最小化。

根据系统应用的业务范围不同,选择进行备份的时间、备份的存储介质、谁来执行备份、备份进行的周期以及备份的方法(全库备份、差异备份等)或备份方法的组合都有些不同。

另外,在制定备份的策略的时候,我们会进行性能上的考虑,这里主要指速度的考虑。备份数据库所需的时间取决于物理装置的速度,以及备份到多个物理装置还是单一物理装置。重要的一点,通常备份时间选择当前活动较小的时候。一般,特定的事件之后应进行数据库备份,比如修改系统数据库之后。

十一、系统维护

系统维护

培训系统升级维护系统配置

以GMP理念提高制药设备水平 篇5

2008-10-31 22:24:01| 分类: 食品制药机械设备 | 标签: |字号大中小 订阅

以GMP理念提升制药装备水平

随着GMP的深入实施,制药装备在实施工作中的重要性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与此同时制药装备质量也有了可喜的、长足的进步。然而,由于种种原因,我国制药装备质量参差不齐,总体上与GMP要求存在相当差距,尚不适应GMP深入实施的需要,有的甚至还直接影响着药品质量。探讨、研究我国制药装备的发展,不仅是药机行业,也是从事药品生产、管理、科研、设计等工作的部门和人士所共同关心的大事。

1、当前制药装备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1.1认识上的误区

如今制药装备存在的问题,很大程度与认识上的误区有关。

有的认为“产品销路好,说明市场受欢迎”。我国对药品生产实施政府强制性GMP认证制度以来,制药行业进行了大规模的技术改造。全国制药企业多达六千,符合和不符合GMP的制药装备都不难找到市场。因此,我们应该清醒地看到,是多年不遇的市场商机引发了药机产品的热销,随之也掩盖了药机产品中的不少问题。

有的认为“产品外表美观,内部粗糙些并不影响使用”。就是这种思想,制药装备重外表、轻内在的现象比较普遍。事实上,设备内壁粗糙是造成药品污染和交叉污染的重要原因。洁净室里的设备,不但要求外表整洁,不积尘、易清洗,更要求内壁光滑,无死角。

有的认为“企业已通过GMP认证,说明使用的药机符合GMP要求”。我国不少药机产品确实质量上乘,有的还正向国际先进水平攀登。但不可否认也有相当数量产品存在缺陷,与GMP要求格格不入。我国现阶段GMP认证,着重是体系认证,按GMP要求,通过检查对企业作总体评价。正因为如此,检查时不可能对药品生产企业中的每项工作、每台设备,逐项作出评价。加之受检查人员从事专业所限,很少对制药装备进行认证。因此,企业通过GMP认证,由此得出企业中每一件事、每一件物都符合GMP的推论是不确切的。

有的认为“产品满足药厂要求,就是符合GMP要求”。根据GMP的宗旨,药品生产企业和药机生产企业都应自觉成为GMP的实施主体。药厂对制药装备的要求,大多是企业按照GMP要求并结合厂情提出的。由于制药企业及设备采购人员对GMP认识程度和厂情不一,很难将药厂要求与GMP要求视为等同。毋需回避,很多药厂仍然把价格因素作为采购设备首选,他们的要求中有些与GMP并不相符,有的甚至还要求降低用材和配置标准。我们必须学会分清这些要求中合理与不合理部分,不要盲从。

有的认为“按GMP要求制造的药机产品成本增加,这样会失去市场竞争能力”。这种担心在现阶段不能说是多余的。目前药机产品是否符合GMP缺乏权威机构认证,鱼龙混杂现象依然存在,不正当竞争增加了优质产品脱颖而出的难度。此时需要有关部门积极支持,对符合GMP要求的药机产品给以政策上的扶植,强制性淘汰一些严重影响药品生产质量的药机产品。药机厂更要全面介绍自己产品从设计、制造、检测等方面为符合GMP所采取的措施,使用户接受。相信通过不懈努力,药机市场必然也是一个优胜劣汰的市场。

产品上的差距,归根到底是对GMP认识上的差距。有些药机生产企业忙着为自己产品做宣传符合GMP的广告,却不知GMP究竟为何物,甚至全厂拿不出一本GMP。我们必须力戒浮躁,潜心研究,在不断学习中加深对GMP的理解,切实改进我们的工作。

1.2当前制药装备上的常见病剖析

1.2.1标准方面

现行的制药装备标准主要有行业标准和企业标准两大类。由于一些标准制定时间较早,所以在内容上对GMP要求考虑不周。比如我国GMP(1998)第32条要求“与药品直接接触的设备表面应光洁、平整、易清洗或消毒、耐腐蚀,不与药品发生化学变化或吸附药品”。为此标准应根据生产工艺和生产环境要求,对不同药机产品所使用的材质、制造工艺提出相应的具体规定和量化要求。而目前有些药机标准,有的缺少控制内容,有的规定不具体,有的标准较低,不适应GMP要求。如内壁粗糙度,同类产品中有的1.6μm,有的0.2μm,有的甚至没有要求。为防腐蚀,不锈钢焊接抛光后要钝化,而大多数标准没有相应规定。

即使标准有规定,由于检测方法不明确,实际上依然无法控制。还以粗糙度为例,大多采用模板对照法目测,很少用光度仪,这样的结果误差大,况且设备内部有的部位无法目测。

1.2.2材料方面

在制药装备使用的材料方面,普遍存在的问题:一是选材的随意性,比如同样与注射剂药液接触的设备,有的316L,有的316,也有普通不锈钢。有的设备材料使用不配套、不协调,比如灭菌柜腔体使用316钢,而门却用碳钢。药机厂决定用什么材料时,更多的是考虑制造成本,或者是听从用户意愿,也有的是有什么用什么,很少研究应该用什么;二是对进厂材料、零部件、配件不复检,仪器仪表不校核。以为有了质保书就不必再检验、复核。殊不知对进厂原材料进行复验就是GMP要求。

1.2.3结构方面

设备内部的死角、的接口、弯管、法兰、造成物料、药液积聚,种现象非常普遍。直角、棱角,尤其是设备上附件连接不匹配、不光滑,不易清洗,形成污染源,这一些带搅拌、传动装置的设备,由于没有解决好端面密封问题,传动时润滑油、冷却油的渗漏,传动轴磨损后的磨屑都有可能污染药物。

1.2.4加工方面

以不锈钢加工为例,为防止不锈钢的锈蚀,要求①直接接触药物、药液(特别是含酸性)的设备,应选用优质低碳奥氏体不锈钢;②为确保焊接质量,有条件的应采用自动氩弧焊。用手工焊接时要控制低电流,快速冷却,以防高温下不锈钢产生碳化铬,引起晶间腐蚀和点蚀;③焊后应抛光,内壁酸洗钝化。

然而,不少药机产品加工时焊接不规范,焊缝不平整,抛光不标准,焊后不钝化。造成不锈钢的腐蚀隐患,有的因内壁不平整、不光滑,焊缝毛刺与药物接触后渐渐磨损脱落,混入药品。药机产品加工时重外表、轻内在现象比较普遍。个别甚至外表光滑似镜,内壁毛刺扎手。

1.2.5设计方面

因制药装备设计不合理而引起的药品污染,这类问题并不少见。

比如用热风干燥药物和直接接触药物的包装容器的装备,如各种干燥箱、干燥机、制粒机、包衣机等,干燥用的净化热空气大多采用先过滤后加热程序,过滤后的净化空气通过加热器加热、风道传输极有可能二次污染,再去干燥药物时就会污染药物;热风在装备内未经过滤就循环使用,造成不同药物、不同批次之间的交叉污染;有的把烘车直接推入干燥箱内,烘车轮子把室内地坪的污染物一起带入箱内,增加箱内污染;箱内设固定支架的,虽然解决了烘车污染,但支架妨碍了箱体内的清洗,依然存在污染药物的隐患;干燥介质对烘盘自下而上的吹动,气流过大时药物会吹出盘外,不及时清扫、清洗,也会引起交叉污染。再如药品包装机械,普遍存在药物包装容器或包装材料未闭口前的操作工位处于无遮拦状;药物操作面与机械传动机构未隔离,存在交叉污染隐患;操作台面不平整,螺钉螺帽外凸或凹陷,使药粉容易积聚、污染;有的包装流水线功能配制不全,如对进厂的口服固体制剂包装瓶未经净化处理直接灌装、包装过程中的装量差异无法及时剔除等。也有过多“听从”用户意见,任意删减配置,造成质量保证功能残缺。

制药装备的安全、环保设计不周,诸如接地不可靠、过载不保护、事故不报警以及噪声、振动超标等现象都是设计不当造成的。

1.2.6清洗方面

国外制药装备普遍接受GMP关于设备清洁的概念,对不可移动、不可拆卸的设备配制在位清洗(CIP)和在位灭菌(SIP)的装置和设施。国内设备有的已有行动,由于缺乏清洁或灭菌验证,不是效果不佳,就是形同虚设。为装备的CIP和SIP配套,提供清洁液、洗涤水、纯蒸汽的系统设施很不完善,有的配置不全,技术参数不可调节,无法正常使用。特别是大部分装备至今还没有CIP和SIP功能,甚至配管、管件、附件等不可拆卸,无法清洗干净。

1.2.7软件方面

为方便用户,也为了指导用户正确使用,在提交药机产品同时,应提供相应的软件。如操作、维护保养、清洗、CIP或SIP等各项作业的SOP(标准操作程序),协助用户完成该设备的全部验证工作。这些工作已经在药机厂引起共识,但编写的软件有的还不到位、内容上不能充分满足用户需要。

随机提供的技术文件不完整、不规范。有的图纸不全,如工艺流程图、工艺管路安装图、设备安装备品备件图等。有的没有相关证书和报告,如主配套件的质保书和供应商、有关零部件的材质分析报告单、性能物化报告单、主要附机仪器仪表配置表、PCL软件使用说明,菜单及控制程序备文、产品出厂前性能性试验报告、压力容器焊缝检查报告等。

3、学会用GMP思想改进制药装备工作

众所周知GMP是管理规范,是原则要求,很少有量化指标。我们学习的重点是理解它的理念、本质和内涵。具体实施还需要国家、行业和企业相关的技术规定、措施、制度作支撑。于是学习、理解GMP是关键。学习GMP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2、以GMP理念,提高制药装备的质量意识

GMP是药品生产和质量管理的基本准则。一切参与药品生产,影响药品质量的相关企业及其产品制造都必须自觉遵循。为此,制药装备生产企业及其产品生产全过程要以GMP为准绳,提高制药装备质量。GMP提出的原则要求,需要我们通过学习、体会,理解它的理念、内涵,从中得到启迪,在我们各自的工作中得到体现。

2.1 GMP的理念

GMP的宗旨是为了确保药品质量万无一失。它蕴含的理念:

一是,按GMP要求生产的药品质量,必须每一支针、每一颗药都是安全、有效的。

反之,不按GMP要求生产的药品是不可信的。与传统概念不同的是,GMP追求的质量保证单位是每一支针、每一颗药,而我们企业所承诺的质量保证是以批为单位的。由于抽样检验存在的概率性,所以批批合格与每支、每颗合格,概念上不可同日而语,反映了不同的内涵。GMP是为使用者着想,向生产企业提出的最大责任,后者是从企业考虑的质量水平。

二是,实施GMP就是对生产全过程的控制。从原辅材料进厂到成品出厂的全部过程无一不在监控之中。GMP的控制概念,不仅是指生产操作,而是泛指与生产、质量有关的各项工作、各个环节、各种程序、各位人员的控制。制药装备是其中一个重要因素,因此GMP对制药企业在设备设计选用、供应商确认,设备进厂后的安装确认(1Q)、运行确认(OQ)、性能确认(PQ),以及投入生产后的清洗、消毒、灭菌、维护、保养等都提出了控制要求。因为每一个操作、环节、程序上的差错,都会影响药品质量,都会有碍实现GMP所追求的确保药品质量万无一失的宗旨。一些国外著名制药企业在介绍他们实施GMP经验时曾理直气壮地说,实施GMP后,由于生产全过程得到有效控制,他们的产品可不经过检验出厂,现在的成品检验只是履行生产程序而已。

2.2 GMP的控制要素

尽管GMP对药品生产和质量工作所涉及的方方面面提出了原则要求,国内外GMP的控制条款内容也不尽相同,然而,它们的控制要素是一致的。

其一,把影响药品质量的人为差错减少到最低程度。生产和检验设备、仪器、仪表的精确度、精密度,制剂生产和包装机械的重量差异、装量差异,都直接影响药品生产和质量。特别是有些生理活性强、剂量小的药物,生产时的称量准确性、混和均匀性、灌装精确性与药品的安全、有效密切相关,它的差错将关系到人的生命安危。

其二,防止一切对药品的污染和交叉污染,防止产品质量下降的情况发生。药品生产过程中,由制药装备引发的药品污染和交叉污染,远比其他因素严重。设备的设计、制造、使用环节都有造成污染和交叉污染的潜在危险。为有效控制以上要素,GMP把制药装备作为生产控制的重点之一。因此,药机生产企业要把自己的产品与确保药品质量万无一失的宗旨紧密相联,严格把好制药装备的设计、选材、制造、检验关,把制药装备中引发药品生产差错和污染的一切可能,杜绝在萌芽状态。

3.1要学习原文,不要道听途说

学习GMP可以通过各种方式、途径,而我们要理解它的真谛就必须学习原文。不少初学者认为GMP过于原则,不能解决生产中的具体问题,于是热衷于打听实施方法。由于各个企业情况不一,实施方法不尽相同,最后依然一头雾水。制药装备生产企业还要克服只从用户那里获得GMP知识的被动局面,要使药机产品满足药品生产需要,必须潜心研究原文,比药厂领先掌握GMP对设备的要求、信息、动态,并结合企业实际制订实施策略,这样才有主动权。

3.2要全面领会,不要各取所需

很多药机企业学习GMP只关心“设备”章节,这不利于全面理解GMP的内涵。GMP的理念、本质,要通过全面学习才能体会。GMP对生产质量的要求、对生产过程控制的概念体现在各项条款中。只有全面领会,才能悟出制药装备应该如何面对的道理,才能举一反三从其他条款中受到启发,找到工作的切入点和实施重点。

比如从“机构和人员”一章对照本企业的机构和人员,是否有利于实现有效的质量保证体系;从“厂房与设施”、“设备”一章了解设备在洁净厂房中的地位和要求:从“物料”一章借鉴药厂物料管理要求,检查企业从原材料进厂到产品出厂过程中,各种原材料、外购件、零部件、半成品是否都处于监控、零缺陷状态;从“验证”一章掌握验证基本概念,以便制订本企业产品验证方案;从“文件”一章理解建立文件的方法、范围和要求;从“质量管理”一章体会企业质量部门的职责和责任。

3.3要理解内涵,不要生搬硬套

GMP中的条款文字简洁、原则,不能直接引为企业的各项标准。必须在理解的基础上,因地制宜的制订企业的制度、规定、标准。如果照搬、照套,反而会造成执行上的困难。比如把“设备表面应光滑、平整”这类定性概念要求,写到企业产品标准上。如何检验其光滑、平整的程度,企业应根据药品生产要求,对不同产品制订具体的执行标准。

3.4要持之以恒,不要虎头蛇尾

学习GMP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奏效的。它的真谛需要不断学习和实践才能领会。因此GMP要常看常学,持之以恒,不要虎头蛇尾。企业必须健全从决策层到作业层的人员培训教育制度。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科学的进步,国内外GMP不断创新,与时俱进。及时吸收国内外同行的先进经验,更新知识,用GMP思想促进药机产品的技术进步。所以,学习培训要坚持持续性、有效性和针对性。只有多看多想多交流,才能掌握新内容,找到新起点,跨上新台阶,作出新贡献。

4、符合GMP要求的制药装备应具备的基本条件

药品生产使用的设备、机械品种繁多,成千上万。由于使用场合、用途不同,GMP不可能对此一一提出要求。因此,GMP只在有关章节中提出原则意见。纵观GMP,我们还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考虑如何符合GMP要求。

4.1满足生产工艺和质量控制要求

这个看似简单的问题,实际并不简单。随着GMP发展和人们对药品质量意识的提高,药品生产和质量控制要求将越来越严,制药装备必须及时跟上发展需要,掌握信息、跟踪调查,作出反应,满足市场。

比如注射剂中大输液的包装容器,从玻璃瓶、塑料瓶、塑料袋到如今的多层膜软袋,每次工艺改进对设备都是脱胎换骨的改造。同样是灭菌,玻璃瓶输液需要热压灭菌柜,而非玻璃瓶输液因不能热压则需要水浴式灭菌柜。注射剂的洗灌封每一步都有严格要求,瓶子是否洗净、灌装剂量是否准确、封口是否严密都关系质量。如果灌装线上瓶口位置与药液射出不同步而发生液滴外溅,这些装量不足的瓶子,对于冻干产品,尤其是有效成分微量(有的只有l毫克)的生物制剂,就意味着效价不足,美国FDA检查时将作为严重事故而要求整批报废。

再以固体制剂生产装备为例,用于混合的浅盘式混合机由于敞开式的盘,通常会造成粉尘飞扬,引起污染。这类混合机只有水平混合,没有垂直混合,混合效果较差,特别不适用于干粉混合,因此很难通过验证:带式混合机加料时容易粉尘飞扬,应及时加盖操作。其排风阀上会有“死区”,不易混合,操作时要帮助它混合均匀。由于刮刀与容器壁之间有间隙,此处混合较差。再有近混合杆中心处混合效果也不好;滚筒式(双筒或双锥型)混合机动作温和,粉团不易打碎,由于静电粉末易结团,如产品潮湿也会结团;包衣机的喷枪喷出的角度能否将包衣液均匀地喷洒在每颗片芯上,这是对包衣机的基本要求。即便如此,也不是每台喷枪都能做到;胶囊充填操作要控制空胶囊存放和胶囊充填时的湿度。由于空胶囊和某些颗粒的吸湿性,会影响颗粒在胶囊灌装机内的流动性,以至于造成装量差异和溶出度问题。胶囊灌装机要有控制、调节装量差异以及剔除过轻过重的功能:制剂包装机械上配置空瓶吹淋、自动计数、无料报警、缺瓶止灌、缺数剔除、粉体分离等功能对提高包装质量,减少人为差错,无疑都是十分需要的。

制药装备的随机文件要完整,这既是方便用户,也是保障自己产品被合理使用。随机文件应包括:①操作文件,如设备及配套件使用说明书、各种SOP等:②相关图纸,如设备外形图、安装图、工艺流程图、管路安装图、电气原理图等;③证明文件,如产品合格证、仪器仪表合格证、装箱单、材质分析报告、压力容器(含焊缝)检验报告、不锈钢设备管路钝化报告、设备设计确认(DQ)报告等。

4.2不污染药品和环境

这是所有制药装备必须面对的共同课题。需要从设计研究开始,在材料选用、结构设计、加工工艺、质量检验等方面,分析设备是否对药物的特性、含量、质量、纯度产生不良影响以及可能产生污染的原因,确定解决方案。

对于不锈钢的选用,要根据介质可能产生腐蚀的情况和材料加工性能综合考虑。以下情况应选用含碳量低的316L钢,①使用酸性介质的设备、贮罐和管路;②注射用水及纯蒸汽系统、纯化水贮罐和管路;③无菌制剂生产中接触药液、注射用水的场合;④需要蒸汽灭菌的设备、贮罐和管路;⑤口服液生产中与药液接触的设备、贮罐和管路:⑥固体制剂生产中接触药液的设备、贮罐和管路:⑦蒸汽加热干燥箱、带层流干燥箱等。即使选用316L,还必须施以正确的焊接、抛光工艺,否则依然会污染药物。接触纯化水、注射用水的设备、贮罐和管路还必须酸洗钝化,使其在表面形成抗氧化和抗腐蚀的保护膜。在产品标准中,要根据不同产品增加有关控制焊接、抛光、钝化的质量指标和检测方法。

在设备设计中应采取措施,把不污染药品和环境作为设计重点。①正确选用材料和加3252艺;②把机械传动与操作部位作有效隔离;③药品暴露场装备操作、清洁、维护保养的SOP草案,以便下一步通过IQ、OQ、PQ后,制订正式的SOP。比如不同的压片机可影响片剂剂量均匀性、重量差异和硬度等问题,如压片时的振动会使加料斗颗粒分离,运转速度会影响压模充填和片剂重量等。因此,制订相应的SOP至关重要。

制药企业GMP认证后的设备管理 篇6

一、创建有效、先进的设备管理体系

1. GMP认证对设备管理的贡献

我国GMP认证本着对人民用药安全负责的宗旨, 关注流入市场的药品能不能由企业质量管理体系保证其安全、有效、稳定等方面的产品一致性。相应GMP对制药设备的管理也必然围绕这一主题。GMP不可能涵盖设备管理工作全部内容, 通过GMP认证并不标志已经建立了有效、先进的设备管理体系, 更不能保证企业必然能获得高效的设备投资回报。以下对制药设备一生管理进行分析 (见图1) 。

(1) 前半生管理

设备前半生管理是指根据设备购置需求进行调研、选型到安装调试具备正常生产能力的过程, GMP将其定义为设备验证, 即证明设备确实能达到预期结果的有文件证明的一系列活动。

(1) 设备验证程序。完整的设备验证大体与传统设备管理从设备“选型购置”到“安装调试”过程相吻合, 分为以下4步确认。

a.预确认 (设计确认) 。对欲订购设备经济技术指标适用性的审查及对供应商的选定, 采购和开箱验收。

b.安装确认。机器设备安装及安装后进行的各种系统检查及技术资料文件化工作。

c.运行确认 (空车调试) 。为证明设备各部功能达到工艺和产品说明书要求而进行的运行试验。

d.性能确认 (重车调试) 。实际是模拟生产试验, 一般先用空白料试车以初步确定设备的适用性, 对简单和运行稳定的设备可依据产品特点直接采用物料进行验证。

(2) GMP关于设备验证时机的强制性要求:

a.新设备安装投产。

b.再验证 (不进行设计验证) 。

c.前半生管理的目的在于为企业提供符合企业发展规划要求, 能保证产品产量和质量要求, 运行稳定, 能获得最佳综合经济效益的在线生产设备。

高速发展期和正常运行期的企业对设备前半生管理不仅极为重视, 而且选择购进技术先进的装备, 以适应企业发展的需要。设备前半生管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企业 (尤其是制造业企业) 在市场中的竞争地位, 是企业发展规划中的重要内容。

(2) 后半生管理

目前药品生产企业普遍执行以“三级保养大修制”为主的设备后半生管理制度, 该制度基本能满足药品生产企业日常设备管理需求。

GMP认证进行技术改造阶段企业设备管理的重点在于前半生设备管理, 通过GMP认证后, 企业即把设备管理的重点及时转向设备后半生管理。

2. 设备管理体系的模式选择

(1) 制药行业设备管理的发展过程 (见表1)

从表1可得以下结论。

(1) 设备管理体系的模式变更是随着装备水平不断提高的。管理体系的选择着重有效, 而不是越先进越好, 即设备管理制度的选择应当有效、先进, 适应企业装备水平和企业发展战略需要。

(2) 近20年来, 制药行业形成并不断完善机械化设备体系, 创建以GMP为主要标志的标准化质量管理体系, 推进了制药现代化进程。

(3) 制药行业与机械行业相比, 无论是装备水平还是设备管理水平明显滞后。

(2) 制药行业设备管理模式的选择

(1) 根据企业现状, 选择有效的设备管理模式;

(2) 借鉴先进经验, 实现跨越式进步;

(3) 推进管理标准化建设, 向管理要效益。

依据制药行业目前装备水平, 选用“三级保养大修制”是适宜有效的。许多制药企业仍把“三级保养大修制”作为设备后半生管理制度, 但并未完全有效实施。适度引用先进的管理理念和制度可以提升管理水平, 取得明显的经济效益, 如已实现自动化的生产线实施“零故障”管理将有助于获得理想的设备投资回报。

3.“零故障”的追求

制药装备越是配套成线, 机械化、自动化程度越高, 必然越追求“零故障”。以4台设备组成的自动化生产线为例, 假设其故障率均为10%, 未组成生产线的单机操作时总故障率仍为10%, 组成生产线后则应考虑以下影响因素。

(1) 机台间周转库存量

生产线单台设备发生故障, 其流水线下游可用机台间周转库存短时间维持生产, 周转库存量越小, 故障对全线影响越大。因而生产线不可能按10%故障率设计。

(2) 故障发生时机

如4台设备同时发生故障, 同时排除故障恢复生产能力, 则总故障率仍为10%。通常4台设备故障会发生于不同时间段, 则全线总故障率可能≥40%。故障处置水平和相关人员职业技能水平分为如下几类。

(1) 不能及时识别故障及故障隐患, 不会排出故障, 致使被动停产, 产品质量不稳定, 甚至引发设备事故。

(2) 能及时发现故障, 必要时及时停机, 初判故障原因并找相应责任人排除故障。

(3) 能及时发现故障、检查确认故障原因并排除故障, 及时恢复生产。

(4) 能有计划地保养设备, 动态检查监测设备, 及时清除故障隐患, 防止故障发生。

由此可见, 作为实际操作培训教材, 常见故障处理表是实现及时排除故障、及时恢复生产的必要文件。而为实现“零故障”目标则需要三级保养细则、五定润滑图表和动态巡回检查图表等文件的编制和完善, 以及培训和实施。

在自动化流水线上, 通常是一点发生故障, 全线自动停机, 即便是自动化程度不高的机械化生产线上, 高运行稳定性也必然是取得设备投资回报的必要前提。

二、锻造高能力技工队伍

1. 操作技工在设备管理中的地位和任务 (1) 维护保养

操作工的主要任务是应用装备完成生产任务, 因此必须维护保养好设备, 使之处于完好状态和保持高运行稳定性。

(2) 故障处置

操作工经常是设备异常情况的第一发现人、初步判断者和简单故障处置者, 维修工则是异常原因最终确认人和复杂情况的处理者, 常见故障处理表应是维修工和操作工共同的实践总结。

(3) 动态监控

高运行稳定性和低故障率是制药生产追求的运行性能, 在操作工准确及时完成润滑、日保和一保任务基础上, 配合维修工科学地编制、执行巡检、预修计划并动态监控在线设备是极为重要的技术保障活动。

(4) 参与技术攻关

在新工艺、新设备、新品种上马时, 操作技工应参与现场设备工艺参数测试、最佳数据的筛选、技术文件编制等。

(5) 设备操作人员必须做到“四懂”、“三会”

(1) 四懂:懂设备用途、懂设备性能、懂设备原理和懂设备结构。

(2) 三会:会使用、会保养和会排除故障。

2. 分界线的确定

将培训作为设备前半生与后半生管理的分界线——项目竣工、转固、建档。这一时期最关键、最困难的是设备投产前的培训。由于我国药机市场发育不够成熟, 考核无标准、教员无资质、教材不规范, 致使培训质量无保证已成为普遍现象。仅以操作技工应执行的9个设备执行文件为例, 至少有6个文件存在供应商不能提供甚至没听说过的缺项。药机供应商一般以产品手册为教材开展培训工作, 而产品手册的编制并不是在充分考虑药机使用厂设备管理制度情况下开展的。

3. 以合格文件规范操作工的行为

据“安全使用标准操作程序 (SOP) 规范”防止误操作;据五定润滑图表、三级保养细则、调试规范和易损件表保持设备完好;据常见故障处置表及时判断、排除故障;据巡回检查图表发现故障隐患。

4. 技术解决方案

(1) 合格的文件

操作工和维修工是与设备接触时间最长, 对设备影响最大的两支技术力量, 要贯彻企业设备管理制度, 必须使他们拥有合格的设备执行文件, 这些文件既是他们实施技术操作的依据, 也是对他们进行实际培训的教材。

以操作工为例, 要落实“三级保养大修制”需要编制以下9个文件。

(1) 名称:安全使用标准操作程序 (SOP) 、五定润滑图表、设备清洁标准操作程序 (SOP) 、日常保养细则、一级保养细则、调试规范、常见故障处理表、巡回检查图表 (在线动态) 和易损件表。

(2) 编制原则:

a.可操作性。

第一, 符合大规模制药生产实际情况, 在日常生产中可实施。

第二, 文件规定每一技术细节在生产现场均可合理实施。

b.准确性。

第一, 文件规定内容科学、合理, 没有错误表述, 没有重要遗漏。

第二, 文件用语规范、准确、无歧义。

c.唯一性。

第一, 同一事物 (系统的工作机构、构件、零件、物料等) 不得赋予不同的名称。

第二, 不同人员按文件规定执行的过程和结果是相同的。

d.规范化和标准化。

第一, 文件涉及的专业术语和计量单位符合相应“标准”和行业规范。

第二, 文件体例符合企业相应文件编制规定。

(2) 文件的编制

(1) 三方合作编制。鉴于目前制药机械供应商不能承担所有操作文件的提供及其培训任务, 较好的方法是由供应商、使用厂家和相关院校三方合作编制。三方统一“编审大纲”, 由供应商出初稿, 使用厂家补充修订, 校方按“大纲”规范。

(2) 设备管理工作应正确解决标准化与创新的关系。以常见故障处理表为例, 表中列入的内容, 技工执行文件的水平可以有差异, 但其过程和结果应当是一致的;而发现表中未列入的新故障, 就应通过分析, 顺利排除故障后进一步补充完善该表。

(3) 重视“鞍钢宪法”。“鞍钢宪法”强调“两参一改三结合”。在设备管理工作中, 应当通过标准化管理制度, 尽可能为操作工提供操作文件和培训。同时要求操作工从单纯的文件执行者转变为文件修订和编制人。创建专职设备管理者、工程技术人员、技术工人“三结合”的运行机制, 为完善标准化管理和技术革新改造提供了可操作性, 不仅有利于文件编制和相应培训, 还为企业打造了一支不断提升水平的设备管理队伍。

三、结语

综上所述, 制药企业设备投资向标准化设备管理索要回报, 标准化设备管理靠标准化操作落实, 标准化操作需要标准化文件体系的技术支持。

摘要:我国药品制造企业在GMP认证热潮中投入巨额资金, 开展了大规模工艺和设备的技术改造, 因此应及时加强设备管理, 争取设备的最佳长效投资回报。探讨了适应药厂装备水平的设备管理模式和制度的选择、设备投产前人员培训和操作技工应执行的设备技术文件在设备后半生管理中的重要作用等实际问题, 并提出相应的文件编制标准。

上一篇:从天而降造句下一篇:大圆满前行期末考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