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

2024-10-25

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通用7篇)

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 篇1

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

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

资 料 名 称 :木垒县哈族中学住校安全责任书

一级指标名称 :A5管 理 与 质 量三级指标名称 :C41领导定点联系学校单位 名 称 :木 垒 县 哈 族 中 学填 表 时间 :2011年9月昌吉州木垒哈萨克自治县资料册

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

昌吉州木垒县资料册

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

资 料 名 称学校领导听课,教师上课,评课记录,优秀教案集论文集一级指标名称A5管理与质量三级指标名称C48 课堂教学改革单 位 名 称木垒县哈族中学填 表 时 间2009年9月

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 篇2

一、普及化高等教育的标准

探讨普及化高等教育, 首先面临的是标准问题。有人可能认为这个问题很简单,因为马丁·特罗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就提出了高等教育发展阶段理论。他认为,就数量而言,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超过15%时,即进入大众化阶段;当毛入学率超过50%时,即进入普及化阶段[1]。 所以,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超过50%,便是普及化的标准。 但这个标准是否适用于我国,是否能够解释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及其变化,却还有待进一步论证。 除了毛入学率外,数量标准还有高等教育净入学率、 每10 万人口接受高等教育的人数、劳动人口中接受了高等教育人数的比例等。 这些数量标准都可以反映高等教育发展水平,但侧重点却各有不同。 高等教育发展不只是数量的增减,还包括高等教育地位和结构的变化、作用的发挥以及与相关社会事业关系的调整等。 因此,分析我国高等教育普及化发展不能简单地用一个标准来衡量,应当进行综合评判。

(一)高等教育迈入普及化阶段的数量标准

衡量高等教育发展水平的标准首先是数量标准。自马丁·特罗提出毛入学率15%和50%这两个具体的标准后,国际上形成了关于评价高等教育发展水平的基本共识。 尽管他同时还提出了一些质性标准,但与数量标准相比,受到的关注度要低得多。

毛入学率无疑是衡量高等教育发展阶段的关键标准。 据统计,2002 年,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超过15%[2]。 这一年被很多学者看成是我国高等教育精英化阶段与大众化阶段的分水岭。 虽然也有学者提出,鉴于我国高等教育发展过程及其对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所发挥的实际影响,当毛入学率达到20%的时候,我国高等教育实际发展水平才可能达到部分发达国家的大众化水平[3]。 但人们主要还是以毛入学率超过15%作为进入大众化阶段的标志。 关于高等教育普及化,尽管我国学界讨论还不多,但已有的讨论主要还是以毛入学率超过50%为主要标准。

从理论上讲,毛入学率是指高等教育全部在学人口占适龄人口的比例,主要反映高等教育适龄人口的受教育状况。 这里有两个数据需要特别注意:一是高等教育全部在学人口;二是高等教育适龄人口。 根据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统计口径,全部在学人口包括接受普通高等教育和成人高等教育,以及接受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等的全部人口。 其中,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人口在统计时进行了折算处理。这个统计口径是比较宽泛的,它不考虑高等教育受众的年龄,只要在高等教育的范畴都计算在内。 高等教育适龄人口一般只统计18~22 周岁年龄段的人口, 包括了5 个年龄的人口数。 两个数据的统计口径存在差别,前者统计口径较宽,以是否在所指的范畴接受高等教育为尺度。因此,高等教育的受众可能是适龄人口,也可能不在适龄人口范围;后者以年龄为尺度,将统计人口限定在适龄范围。 所以,在统计学上将这两个数据的统计结果称为毛入学率。

毛入学率所反映的是适龄人口接受高等教育的大致状况。 毛入学率高,说明高等教育受众占适龄人口的比例高;毛入学率低,说明高等教育受众占适龄人口的比例低。毛入学率越高,高等教育越发达。由于高等教育受众年龄可能包括了非适龄人口,毛入学率并不能真实地反映适龄人口接受高等教育的状况。非适龄的高等教育受众越多,毛入学率越不能准确反映适龄人口接受高等教育的状况。 为此,净入学率被引入衡量高等教育发展水平。 所谓净入学率,就是高等教育受众中的适龄人数与适龄人口总数的比例。这个指标可以准确地显示适龄人口接受高等教育的状况,但在统计学上,要准确地统计高等教育受众中适龄人口的数量却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所以,在统计实践中,高等教育净入学率这个指标用的较少,主要还是采用毛入学率。针对高等教育受众包括了非适龄人口的问题,毛入学率在适龄人口的计量上并没有依据本科四年、高职高专三年将统计人口限定在四年或三年,而是采用了五年的人口数,以减小统计误差。

除毛入学率和净入学率外, 每10 万人口中高等教育在校生人数、 每10 万人口中接受了高等教育的人数和总劳动年龄人口(也称劳动人口)中接受了高等教育人数的比例等指标也常常被用来衡量高等教育发展水平。 每10 万人口中高等教育在校生人数所反映的是高等教育总规模在总人口中的体量,尽管从中可以看出高等教育对未来人口受教育水平的贡献程度,但它本身却是一个衡量高等教育现实发展水平的指标。 每10 万人口中接受了高等教育的人数和总劳动人口中接受了高等教育人数的比例均是反映高等教育对人口受教育程度的贡献,前者以总人口为基数,后者以劳动人口为基数。 这两个指标能够实际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社会人口中高等教育的普及程度,尤其是总劳动人口中接受了高等教育人数的比例,直接反映高等教育对从业人员教育程度的贡献,由此可显示一个国家或地区社会劳动力的整体水平,进而推测其经济社会发展能力。由于高等教育研究主要关注的是高等教育的现实发展状况,因此后面两个指标往往在研究人口和劳动力问题的时候用得比较多。

鉴于各项指标之间的关联性,这里主要通过分析毛入学率、净入学率和劳动人口中接受了高等教育人数的比例等三个指标的状况,来评判和预测我国高等教育普及化发展进程。 为分析的便利,本研究主要选取近五年的相关统计数据。

1. 毛入学率。 据统计,2010—2014 年,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分别为26.5%、26.9%、30%、34.5%和37.5%(1),年均增长2.75%,后两年年均增长3.75%。 如果以这两个年均增长率预测未来高等教育发展走势,得出的结果是: 如果保持年均增长2.75%的发展速度,约需4.5 年实现高等教育毛入学率50%;如果保持年均增长3.75%的发展速度,约需3.4 年达到毛入学率50%。 如果未来高等教育年均增长速度低于2.75%,则需要超过5 年实现毛入学率50%;如果年均增长速度高于3.75%,实现50%的毛入学率所需时间将少于3 年。尽管后两种情况的出现并非完全没有可能,但从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内外需求看,毛入学率维持在年均2.75%~3.75%的可能性更大。如果将适龄人口数逐渐减少的因素考虑进去,不论以哪一个比例增长, 毛入学率达到50%所需要的时间都会更短一些。 因此,预计未来4~5 年中,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将迈入普及化阶段。

2. 净入学率。 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统计没有采用净入学率这个指标,尽管研究起来有些不便,但还是可以从相关统计数据进行比较近似的考察。 2001 年我国高校本专科招生取消了年龄限制,一些“大龄”考生获得了参加高考的权利,不过,从实际招生情况看,普通高校本专科招生依然以适龄人口为主,“大龄”考生被录取者所占比例极小。如果忽略普通本专科高校录取生源的年龄差异,便能得出近似的适龄人口录取状况。除普通高校外,其他形式和层次的高等教育,包括成人高等教育、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研究生教育等都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尽管这些形式和层次的高等教育人群中有部分适龄人口, 但也属于极少数,绝大多数超出了适龄人口范围。为便于统计,净入学率的计算将不考虑普通高校本专科以外的高等教育受众。 这样一来,高等教育适龄人口净入学率就采用每年普通高校本专科招生录取人数占适龄人口数之比来显示。 据统计,2010 年至2014 年,我国18 周岁人口数分别为2075.52 万人、2077.53 万人、1879.05万人、1802.44 万人和1589.38 万人(1), 普通高校招生录取人数分别为661.76 万人、681.50 万人、688.83 万人、699.83 万人和721.40 万人(1), 净入学率分别为31.88%、32.80%、36.65%、38.82%和45.38%。 尽管这些统计数据反映的是近似值, 但却很能说明问题:其一,高等教育净入学率比毛入学率更高,但每年高出幅度大致平衡,表明二者具有高度的关联性,基本能够反映高等教育实际发展状况。 其二,净入学率可准确地反映高等教育发展的实际情况。 就趋势而言,很快将有超过50%的适龄人口获得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普及化阶段很快就会到来。

3. 劳动人口中接受了高等教育人数的比例。 国际上一般将15~64 周岁人口称为劳动年龄人口,我国以16~60 岁人口为劳动年龄人口。 另外,主要劳动年龄人口这个概念也常常被用于人口统计分析。国际上一般将25~64 岁人口统计为主要劳动年龄人口,我国通常将20~60 岁人口作为相应的比较指标。 由于数据获得的原因,这里不以严格意义的劳动年龄人口作为研究对象, 而采用可获得的相关数据展开分析。 据报载,我国大专以上文化程度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已经从2010 年的8.75% 提高至2014 年的11.01%[4]。 另外,据人社部统计,2014 年城镇新增就业1322 万人,应届大学毕业生713 万人[5],占新增劳动力的比例为55%;2015 年预计新增城镇就业人口1500 万人,应届大学毕业生749 万人, 约占50%[6]。这表明我国劳动力供给实现了高层次化,新增劳动人口中接受高等教育的人数已经接近或达到普及化程度。这是单纯地就我国劳动人口接受高等教育情况的变化而言,如果进行国际比较,可能有新的启发。据世界银行统计,2014 年我国有劳动年龄人口80649.85万人,美国有劳动年龄人口16104.89 万人[7];劳动年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我国为74%,美国为67%[8];劳动年龄人口参与率我国为77.6%,美国为71.8%[9]。由此可见,我国劳动年龄人口是美国的5 倍多,劳动年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和劳动年龄人口参与率两国差别不大。 但另有统计表明,2015 年我国劳动年龄人口接受高等教育的比例达到15.83%[10],2014 年美国25 岁及以上年龄人口20928.7 万人, 接受了高等教育人口的比例达到58.57%[11]。 这说明与美国相比,我国劳动年龄人口接受高等教育水平的差距还很大。尽管从毛入学率、净入学率和新增劳动人口的受教育水平等主要反映当下高等教育发展程度的指标看,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已经接近普及化水平,但由于基础薄弱、历史积累较少、存量不足,所以,与较早实现高等教育普及化的国家相比,我国劳动年龄人口接受高等教育的比例仍显得很低,我国劳动年龄人口的整体素质仍存较大差距,人口素质的提高有赖于高等教育毕业生人数的长期积累[12]。

综上,以数量标准评判我国高等教育普及化趋势所呈现的是一种复杂的结果,也可以说是一种令人感到尴尬的结果。如果就毛入学率、净入学率、新增劳动人口接受高等教育的比例等指标而言,我国已经离普及化的及格线不远,这是非常令人期待的结果,也是足以令人感到欢欣鼓舞的发展成就。 但是,如果从全部劳动年龄人口中接受高等教育人数的比例看,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离普及化还有相当的距离,还需要一个较长时期的努力才能实现。 当然,这种状况也是可以理解的,因为毕竟我国高等教育迈入大众化阶段的时间不长,毕业生数的社会积累总量虽然不小,但与庞大的人口基数和劳动人口数相比,所占比例还不高。

(二)我国高等教育迈入普及化阶段的质性标准

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模式在国际上尚无先例,在100 多年的现代化进程中,只有改革开放以来才有了比较稳定的社会环境,保持了持续不断的发展。 即便在30 多年里,前20 余年的发展也是缓慢的,近10 多年才实现了快速的大规模发展。 就发展趋势而言,尽管如前所述,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具有复杂性,但迈入普及化的趋势却是必然的,是不可逆转的。 量与质是事物的两个方面,既相联系又相区别,任何发展都是量与质的有机统一。因此,除了数量标准外,普及化发展还将伴随我国高等教育质性的变化。它不仅将改变高等教育的形态, 而且丰富高等教育的性质与内涵,提升高等教育的作用和辐射力。 换句话说,高等教育普及化过程不只是数量的增长,同时还会有质性的变化,是量与质的统一体。

1. 建立更具包容性的全球超大系统的高等教育。 新世纪以来,我国高等教育进入了大规模发展阶段,随着毛入学率的不断攀升,2005 年我国高等教育总规模超过2300 万人[13],成为全球高等教育第一大国。根据预测,进入普及化阶段,我国高等教育的总规模应当达到4359 万人,也就是说,要在2014 年规模的基础上净增800 万人。 显然,这一规模在世界上是无与伦比的, 届时将建成一个超大的高等教育系统。美国是全球第一个实现高等教育普及化的国家,1975年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51.01%, 当年全美总人口数为21597.31 万人[14]; 25 岁及以上年龄人口中接受了高等教育的人口为3025.20 万人,占该年龄段总人口的比例为26.30%[15], 但在校生人数只有810.8 万人[16]。 在跨过普及化的门槛之时,没有任何其他国家可能有我国如此庞大的高等教育规模。作为一个超大系统, 我国高等教育的包容性和复杂程度将是少有的, 那些百年老校仍然在探索高水平发展的路径,新建院校不但要建立和完善自身的办学条件,而且要摸索转型发展之路,建立新的办学体系,创立新的发展模式。我国2529 所普通高校,大多处于由初创期向中兴期过渡的阶段,部分高校还处于初创期,进入成熟期的高校几乎没有。 即使是顶尖高校,也还在进行综合改革,甚至连章程也才刚刚发布不久,即它们还都在完成初创期的任务、向中兴期过渡。这就是说,我国的高校基本处于两个阶段:初创期和初创期向中兴期过渡的阶段[17]。

2. 创造平稳过渡的范例。 高等教育普及化的实现远远不是单纯地增加学生规模和新建高校那么简单,还包括了人才培养模式的深刻变革。在国际上,不少国家,包括美国、法国、日本等在高等教育走向大众化和普及化的进程中,都曾经爆发了大规模的学生运动。大学生通过一些激进的方式表达了对当时高等教育模式的不满,国家为此调整和修改高等教育政策和法律,高校为此改革教育教学模式,变革教育教学资源配置方式,以满足高等教育大发展的新需要。 我国高等教育自1999 年大扩招以来, 保持了平稳发展的态势,新的高等教育理念为政府和高校所接受,高等教育改革不断深入。尤其是政府在调控高等教育发展速度的同时,不放松对质量的追求,适时提出内涵发展政策,引导高校改善办学条件,改革教育教学方式,建立内部质量保障体系,加强质量评估和审核,确保高等教育在向大众化和普及化发展的过程中,实现平稳过渡。 虽然根据2014 年高等教育总规模预测我国高等教育进入普及化阶段还需要增加800 万人的受众规模, 但考虑到高等教育适龄人口呈减少趋势,我国高等教育实现普及化的压力比预测的要小,这将更有利于平稳过渡。 据统计,2015 年我国高等教育适龄人口数为9872.79 万人, 到2020 年适龄人口数为8437.17 万人,减少1435.62 万人[18]。

3.接受高等教育成为国民应尽的义务。 通常,在高等教育发展的不同阶段, 因为受众的覆盖面不同,对于国民而言,高等教育的性质存在质的差别。 在精英化阶段, 高等教育的受众只是社会的极少数人,且这部分人主要来源于社会权贵阶层和富裕阶层;对于绝大多数国民而言,高等教育是可望而不可及的。 因此,接受高等教育成为极少数国民的特权。 在大众化阶段,高等教育受众人口越来越大,不再局限于极少数人,接受高等教育成为国民与生俱来的权利,只要具备必要的知识基础条件,国家法律就保护民众的受教育权利。 在普及化阶段,高等教育发展趋于饱和状态, 接受高等教育成为社会民众的基本素质条件,大多数社会职业更是将接受高等教育作为入职必备资格,所以,接受高等教育便成为国民的一种义务。我国的情况有所不同,自1949 年以来,在社会主义民主革命的影响下, 尽管数十年里高等教育一直是小规模的, 但接受高等教育却并不限于哪一个阶级或阶层,相反,在其他国家非常难以得到保证的工人和农民子弟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在我国得到了政策的支持和鼓励,取得了积极的效果[19]。在大众化阶段,高等教育的受众越来越多,国民接受高等教育权利的保障度不断提高。 随着普及化阶段的到来,社会对国民素质的要求将进一步提高,各类社会职业门槛对任职者受教育水平的基本要求也将进一步提高,高等教育规模满足国民接受高等教育意愿的能力将进一步增强,对国民而言,接受高等教育将由权利转变成为义务。

4. 质量与结构的意义更加凸显。 质量是高等教育永恒的主题[20],在不同的发展阶段,质量的意义是有所不同的。 在高等教育精英化阶段,质量的意义主要表现在培养社会的极少数精英,在我国这些人曾经被誉为“国家栋梁”。 在大众化阶段,高等教育受众面显著扩大,家庭第一代大学生成为高等教育受众的主要构成,社会家庭文化水平因为有了大学生而得到提升,高等教育开始为社会大众所亲近,高等教育质量成为社会文明进步水平的标志。 与此同时,高等教育受众成为社会各行各业的从业人员,不但提高了社会各行各业生产和工作的知识化程度,而且增进了高等教育与社会生产和生活之间普遍的有机联系。 因此,有人将高等教育质量的这个意义喻为“大学进入了社会的中心”[21]。进入普及化阶段,接受高等教育成为社会公众自身发展和社会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高等教育成为社会文明进步的基石,高等教育公平的重点不再只是保证受众应有的平等权利,而是转变到了每一个人个性化发展要求的满足上。 为此,高等教育结构应当进行适应性调整,尤其是高校内部的教育教学结构, 应当建立起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教学体系,最大程度地满足高等教育受众复杂而多样的学习需求。

5. 高等教育成为国家经济社会转型发展的动力源。 高等教育发展水平不同,对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所发挥的作用不同。 在精英化阶段,高等教育发展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联系较少,作用非常有限。 到了大众化阶段,高等教育与社会的融合度扩大,对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所发挥的作用显著增强,高等教育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 在一定程度上甚至可以说,有什么水平的高等教育,就有什么样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 到了普及化阶段,为适应社会、环境、科学与技术发展的挑战, 国家经济社会转型发展周期缩短,转型发展的原动力往往来源于高等教育。 我国高等教育正在由大众化阶段向普及化阶段过渡,建设创新型国家的任务已经提上议事日程,普及化高等教育的发展将为国家转型发展注入新的动力,保障转型发展取得成功。与此同时,随着普及化的推进,高等教育将推动我国成为世界先进国家。

6. 高等教育释放广泛而强大的国际影响力。 在精英化和大众化阶段,高等教育的国际影响力往往是历史积淀的结果。 进入普及化阶段,高等教育的国际影响力不仅取决于国家的国际地位和影响力,而且取决于高等教育的质量和水平。我国高等教育将以超大规模进入普及化阶段,其吸纳国际学生和资源输出的能力将进一步得到提高,不仅如此,随着我国经济全球化战略的推进, 我国企业在全球的投资将不断扩大,影响范围越来越广,“一带一路”的形成将勾画出我国全球影响的重点地区。 毫无疑问,我国高等教育将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脚步而抵达世界各个角落,对国际化发挥重要影响,在全球各地释放强大的影响力。

二、普及化高等教育的功能

高等教育是历史的产物,其发展与社会演进息息相关。 一方面,不同的社会形态对高等教育发展有不同的要求,农业社会、工业社会和知识经济社会对高等教育量与质的发展要求存在巨大差异; 另一方面,不同发展阶段的高等教育不仅自身展现出不同的能力,而且对社会所发挥的作用也是不同的。精英化、大众化和普及化是高等教育发展的三个具有递进关系的阶段,与前一阶段相比,后一阶段高等教育的功能既有历史的延续性,又有发展性。所以,后一阶段具有进步性。这正是世界各国在高等教育发展上不断追求进入新阶段的根本原因之所在。与精英化和大众化高等教育一样,普及化高等教育同样具有个人功能和社会功能, 而且这些功能是通过特定的结构发挥出来的。 与精英化和大众化高等教育不同,普及化高等教育的个人功能和社会功能具有新的内涵,且这些新功能是通过新的结构实现的。

(一)普及化高等教育的结构

功能是事物发挥的积极作用,作用的性质、范围、大小等既受制于事物的规模, 更受制于事物的结构。系统论认为, 事物有什么样的结构便有什么样的功能。 普及化高等教育的新功能之所以能够得到实现,基础就是与之相匹配的结构。

1. 高等教育整体结构更加和谐。 在精英化和大众化阶段,高等教育往往通过聚焦发展、非均衡发展和差异化发展来满足部分国民接受高等教育的需求。因此,在这两个阶段,高等教育发展不足,大多数适龄人口没有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 进入普及化阶段后,高等教育发展开始趋于饱和,走向成熟。 当民众接受高等教育权利的保障度达到基本饱和之后,高等教育体系将更加完善,整体结构更加和谐,主要表现在:

第一,地区结构均衡。 现代高等教育是城市化发展的要求,因此,越是大城市、中心城市,高校数量越多,大学生人数也越多,高等教育发展越好。在精英化阶段,高校主要集中在大城市;到了大众化阶段,一些亚中心开始形成。北京、上海、南京、武汉、西安、成都、沈阳等大城市集中了全国大批高校, 且高校层次较高,高等教育水平往往居于全国领先水平。近20 多年来,大连、青岛、宁波、厦门、珠海等城市高等教育发展迅速[22],有的甚至超过了很多省会城市。另外,更多的地市级城市建立了高等教育体系,不仅发展了高职教育,而且发展了普通本科教育。 少数县级城市也建立了高职院校和本科学院,发展了高职教育和普通本科教育。 随着普及化阶段的到来,高等教育的地区分布将更加均衡。 中西部地区、经济欠发达地区高等教育发展将受到国家政策倾斜,新建院校将主要分布在这些地区,更多的招生指标将投放到这些地区,这些地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将大幅提高,适龄人口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得到显著增加。 因此,发展普及化高等教育,就是要解决好地区差别、城乡差别,实现不同地区高等教育均衡发展,普及化的重点在中西部地区和经济欠发达地区。

第二,层次结构有序。 高等教育的层次变化受现代社会发展对高级专门人才需求的驱动,不仅表现在有本专科教育和研究生教育层次之分,还表现在同一层次的高等教育有水平之分。 进入大众化阶段后,高等教育发展往往会带来一场关于质量标准的争论,对非学士学位高等教育的合理性和有效性会出现截然不同的看法,对扩大的研究生教育,包括专业学位教育的发展也颇多歧见。 经过大众化阶段的沉淀,高等教育的层次结构更加清晰,各层次高等教育的认可度不断提高。 进入普及化阶段,各层次高等教育分布定型,本专科高等教育和研究生教育之间建立起有序的结构,相互之间保持合理的张力,以保证高等教育体系整体能够发挥应有的功能。 因此,进入普及化阶段之前,高等教育往往在两个层次保持适度发展,适度扩大本专科教育规模和研究生教育规模,并对两个层次教育规模进行必要调整, 建立分布有序的层次结构,以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不同层次高级专门人才的需求。 层次分布有序还有赖高校办学层次定位明确,所以,发展普及化高等教育需要明确规范所有高校的办学层次,以促进高校有序发展。

第三,科类结构合理。高等教育是通过学科、专业的办学得到实施的,在精英化阶段,高等教育的学科、专业数量有限,结构比较单纯;进入大众化以后,高等教育的服务面向得到拓宽,一些过去不需要接受高等教育的人, 其任职的职业进入了高等教育的服务范围,为此,学科、专业数量得到增加,科类结构不断得到完善。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校一直在拓展学科、专业类别,各种新兴学科、专业得到开办。在研究生教育层次,专业学位得到发展,成为与学术学位相并行的、不同类型的研究生教育学位。 到了普及化阶段,高等教育非理性的扩张不太可能再现, 科类结构更趋合理, 不同层次高等教育科类之间的比例关系趋于稳定。在这样的背景下,高校的类型化将更加清晰,同类型高校的办学特点将凸显出来且得到保持。

第四,形式结构有效。 高等教育总是通过一定的组织形式实施的,形式的多样化是一个发展趋势。 新形式的出现是高等教育发展需求增长的结果,也受到了高等教育技术手段创新的支持, 函授高等教育、广播电视高等教育、大规模在线高等教育的发展过程就反映了技术手段进步的影响。不同形式高等教育的服务对象有所不同,教育要求也存在差异。 在精英化阶段,高等教育的形式是比较单一的,但也开始出现一些新的形式。 在大众化阶段,高等教育的形式越来越多样,各种形式的发展表现出不可替代性,且相互补充。 到了普及化阶段,高等教育形式结构逐步趋于稳定,各种形式对实现普及化高等教育的功能都是不可或缺的。

2. 非传统生源成为高等教育增长点。 生源结构既能反映高等教育的性质, 又能体现高等教育的功能。 尽管生源结构的变化是多种因素促成的,但高等教育发展的阶段性却是不可忽视的,高等教育发展到什么阶段,便有什么样的生源结构。 高等教育历来重视传统生源,也就是18~22 周岁年龄段的人口,而对“大龄”生源,即25 周岁以上年龄人口是不关心的,甚至还是限制的。 在恢复高考制度之初,对考生的年龄就有明确要求,国务院批转的《关于1977 年高等学校招生工作的意见》规定:“凡是工人、农民、上山下乡和回乡知识青年(包括按政策留城而尚未分配工作的)、复员军人、干部和应届高中毕业生,年龄20 岁左右,不超过25 周岁,未婚。对实践经验比较丰富并钻研有成绩或确有专长的, 年龄可放宽到30 岁, 婚否不限(要注意招收1966、1967 两届高中毕业生)。 ”[23]这个规定后来修改后更为严格,已婚青年被挡在了普通高校之外:“未婚; 年龄不超过25 周岁(1956 年9 月1日后生)。 工作表现好、学习优秀的青年,经所在单位证明,可放宽到28 周岁(从1982 年起,报考年龄最大不超过25 周岁)。 报考外语院校和专业的考生,年龄不超过23 周岁(1958 年9 月1 日后生);报考师范院校外语系(科)的,可放宽到25 周岁(1956 年9 月1日后生)”[24]。这样的要求在高等教育精英化阶段是不奇怪的。 到了大众化阶段,接受高等教育成为国民的一项权利,凡合法公民都可以依法争取接受高等教育的权利。为此,相关政策规定也应做出调整。在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之前, 我国修订了相关政策规定,以适应高等教育发展的新要求。自2001 年开始,普通高校招生关于考生报考条件的要求取消了对年龄的限制。 如2001 年普通高校招生报名条件的基本要求是:“符合下列条件的中国公民,可以报名:(1)遵守宪法和法律;(2) 高级中等教育毕业或具有同等学力;(3)身体健康。”[25]政策的松动为高等教育发展进入大众化和普及化阶段创造了可能。尽管我国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以后, 普通高校招生仍然以适龄人口为主,年龄限制放松的效果并没有得到明显的体现。 但是,在已经实现高等教育普及化的国家,非传统生源的意义却不容小觑。有关研究表明,在美国,高等教育实现普及化以后,25 岁及以上年龄人口在高校的注册人数与18~24 岁人口(美国统计的高等教育适龄人口)的增长率是相同的。 但随着普及化的深化,25 岁以上人口在高校注册人数的增长率将高于适龄人口。 如2000 年和2012 年,两个年龄段的人口在高校的注册增长率都达到35%, 但预计从2012—2023 年,25 岁以下大学生的增长率为12%,而25 岁及以上年龄大学生将增长20%[26]。

我国发展普及化高等教育,非传统生源将成为主要增长点。 高等教育迈向普及化、进入普及化阶段以后,高等教育受众中的适龄人口仍将保持一定的增长率,甚至在初期还是增长的主要人群,但随着普及化的深入, 非传统生源接受高等教育的人数将逐渐增加。 我国劳动人口十分庞大,潜藏着巨大的高等教育需求。 据统计,2014 年我国高等教育总规模为3559万人,普通高校本专科在校生为2547.70 万人[27]。 如果将普通高校本专科学生看作传统生源,那么,非传统生源则为1011.30 万人,占28.41%。 考虑到成人高等院校和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生源中有不少适龄人口,所以,高等教育中非传统生源的比例要更低一些。 发展普及化高等教育, 将为非传统生源创造更多机会,使他们能够不断提高文化科学技术水平,适应当代社会快速多变的要求。

3. 高等教育系统内部更富有弹性。 普及化高等教育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有本专科与研究生教育层次之分,有学科门类与专业之分,有公办与民办之分,有老校与新校之分,有中央所属与地方所属之分,有普通与成人之分,还有重点院校与一般院校之分,等等。高等教育系统的不同组成部分之间有联系也有壁垒,有些壁垒有合理性, 但很多壁垒过去可能有合理性,现在在向普及化阶段过渡时发挥的则是消极的阻碍作用。因此,高校和政府通过综合改革试点,摸索突破某些制度壁垒,建立高等教育内部更富有弹性的制度和机制,使普及化高等教育具有更大的适应性,达到提高办学水平的目的。

发展普及化高等教育,高等教育系统内部将更富有弹性,内部组成部分之间的相互联系、协同互动办学将得到加强,尤其是不同类型、不同形式、不同地区以及不同性质、不同隶属关系高校的教育将更具有包容性、辐射性和融通性。普及化的高等教育是成熟的,系统内部弹性的增强有助于普及化高等教育办学效益的最大化,有利于培养个性化的高素质人才。

4. 协同合作的高等教育外部关系得到建立。 应该说,高等教育的办学是从封闭开始的,由封闭到开放经历了长期的努力。 20 世纪50 年代,我国高等教育还处在精英化阶段之时,开放办学政策的推行为高校改善与社会的关系进行了初步的尝试。在高等教育向大众化阶段发展的过程中,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受到重视,产学研相结合的高等教育得到发展。 尽管如此,高等教育的封闭性依然很严重,与社会的关系未能实现有效的突破。 在普及化阶段,高等教育的外部关系得到加强,对社会的依赖性增强,与社会的互动更便捷易行,高校与社会企事业组织的协同合作关系得到发展。

发展普及化高等教育,必须建立协同合作的外部关系。 这是国际经验,更是我国高等教育向普及化阶段过渡的必由之路。 普及化高等教育是普遍的、普惠的,社会公众只要有意愿、有能力,就能获得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 从根本上讲,发展普及化高等教育是对普通民众的普及,普通民众接受高等教育的主要目的在于更好的就业,提升生活质量。因此,高校只有与社会企事业组织建立密切的有机联系,在教育上协同合作,人才培养的社会适应性才能得到保证,高等教育的普及化才可能有最可靠的社会基础。

(二)普及化高等教育的个人功能

发展普及化高等教育的动力源于社会的进步,但直接动因则源于国民接受高等教育的需求。满足受教育者个人的需要是高等教育的基本功能。在高等教育的发展过程中, 国民接受高等教育的需求不断扩大,而且需求的内涵不断丰富,高等教育便有了从精英化向大众化再向普及化发展的必要。

1. 普及化高等教育能够满足受教育者个人职业发展的需要。高等教育普及化的过程是受教育者的范围不断扩大的过程。 与精英化阶段相比,大众化高等教育将受教育者范围进行了拓展,使传统上不具有接受高等教育资格的一部分国民获得了机会,而这部分国民的社会地位、教育水平、职业期望等与精英化人才有着重大差别,他们接受高等教育后所从事的社会职业往往也难比精英人才。 与大众化相比,普及化高等教育更是以人人享有接受高等教育权利的思想观念为基础,进一步扩大受众范围,将受众的覆盖面扩大至全体国民。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普及化高等教育是平民教育。 在庞大的普及化高等教育规模中,一般民众占绝大多数。对他们而言,不论接受什么性质、层次、类别和形式的高等教育,促进个人职业发展都是放在第一位的。 所以,普及化高等教育的个人功能首先是满足受教育者职业发展的需要。普及化高等教育如果不能为受教育者的就业提供帮助,不能增强其就业能力,提高就业质量,改善职业生活,就不可能受到普通民众的欢迎。

2. 普及化高等教育能够满足受教育者个性发展的需要。 普及化高等教育扩大了受众范围,这就意味着受教育者之间的差别越来越大,他们接受高等教育的要求各不相同,因此,不能用一把尺子或几把尺子来要求受教育者,而要有多种多样的标准,甚至要有很多针对受教育者个人的标准。 也就是说,普及化高等教育要从受教育者个性发展需求出发,采取富有极大的包容性和弹性的教育教学模式,促进每一个受教育者的发展。 在每一个人的发展中,充分地考虑他们各自不同的基础条件、兴趣爱好和理想追求,使他们人人成才、人人有为。

3. 普及化高等教育能够满足受教育者全面发展的需要。 除了满足受教育者职业和个性发展的需要外,不论在什么发展阶段,高等教育都应对人的精神世界发展发挥积极影响。 在普及化阶段,高等教育影响人的精神世界更多地表现为在经济和科技发达时代,能够整合多元价值,塑造人与社会、自然和谐发展的人格,促进受教育者自由而充分的全面发展。 在相关理论研究中, 有人将个性发展与全面发展一同看待,不是没有道理。因为人的全面发展需要尊重个性,并以个性发展为前提。普及化高等教育的全面发展要求更强调科技教育与人文教育的统一、功利教育与非功利教育的统一、知识能力发展与素质修养发展的统一、学会做事与学会做人的统一。

普及化高等教育的三大个人功能不是互相割裂、自我实现的,而是相互关联、相辅相成的统一体。职业发展、个性发展和全面发展是在同一个教育过程中实现的,并非由三个拼盘式的教育部分所达成。 不仅如此,个人功能的实现还是普及化高等教育的社会功能的基础,社会功能经由个人功能才能实现。

(三)普及化高等教育的社会功能

社会发展促进了普及化高等教育的发展, 反过来,高等教育的普及化又成为社会持续进步发展的核心动力源。 当然,普及化高等教育并不必然带来高水平的经济社会发展,这里还有普及化高等教育的质量问题。 只有量与质相统一的普及化高等教育,才能发挥更大的社会功能。

1. 普及化高等教育能够普遍提高社会人力资本价值。社会人力资本是各行各业从业人员通过教育所获得的劳动生产力,高等教育的普及化必然带来社会人力资本的普遍增值,不仅如此,它还为人力资本的升值打下了最有利的基础。 在精英化阶段,高等教育受众有限,高等教育对社会各行业和产业发展的影响不大,社会人力资本整体水平较低;进入大众化阶段以后,受众范围扩大,高等教育对社会资本价值的提高发挥显著影响,各行各业都从高等教育所带来的高水平人力资本获益;普及化高等教育的发展进一步扩大受众面,接受高等教育成为国民的重要义务,具有高等教育学历水平的各行各业从业人员的数量大幅增加,社会人力资本整体水平上升到一个新层次。 社会人力资本的普遍增值不仅有利于大多数从业人员具有更好的职业发展前景,而且为各行各业生产和工作上水平、上台阶创造了基础条件。

2. 普及化高等教育能够促进经济转型升级。 经济转型升级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经济转型取决于多种因素,现代经济发展越来越受制于国民受教育程度,即社会人力资本的价值水平。 我国经济处于转型升级的重要时期,农业经济、工业经济和知识经济并存,经济结构和经济发展方式都需要有重大转变。 经济转型升级的影响因素有经济因素和非经济因素之分,在非经济因素中,教育发展不足,尤其是高等教育长期发展不足,严重制约了我国经济转型升级。 普及化高等教育的发展将培养大批受教育程度高、专业技术能力强的高级专门人才,他们的入职将极大地提高生产技术研发能力、先进技术消化能力、高新产品制造能力以及先进装备操作与维护能力,从而促进企业生产水平提高,促进经济结构转型和生产方式创新。

3. 普及化高等教育能够推动文化科技和社会发展现代化。文化科技和社会现代化是社会文明进化的要求,在教育普及化程度不高的社会,文化科技和社会现代化水平也难以提高。普及化高等教育的发展将极大地在全社会普及文化科学技术,扩大文化科技的传播范围,提高文化科技活动的参与率,从而推动文化科技和社会现代化。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文化科技水平不断提高,社会现代化程度不断提高,但与欧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文化科技和社会发展整体水平还有较大差距。 据统计,2013 年,在美国21315.8 万25岁及以上人口中, 接受了高等教育的人口达41.5%,其中,接受了两年制高等教育者占9.8%,获得学士学位者占20.1%,获得硕士学位者占9.9%,获得博士学位者占1.7%[28]。 正是因为美国高等教育普及化程度高,社会人口中积累的接受了高等教育的人口所占比例高,才有了美国文化科技和社会发展的现代化。 我国发展普及化高等教育,就是要为文化科技和社会发展现代化奠定牢固的人力基础。

三、普及化高等教育的制度架构

尽管高等教育的功能取决于其结构,但结构本身是静态的,不可能自动地发挥高等教育的功能。 高等教育的功能和结构都受到制度的规范和约束,制度及其运行是使高等教育结构发挥其功能的必要条件。在不同的发展阶段,高等教育制度是存在差别的,当然,在不同的社会背景下, 高等教育制度也是各不相同的。 就普及化高等教育发展而言,一系列严峻的挑战有待破解,包括陈旧的思想观念、办学经费与资源不足、办学效率低下、教育质量和水平缺乏可靠保障等,所有这些问题都与制度有关。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进行了持续不断的高等教育制度改革与建设,试图建立与高等教育发展阶段相适应的制度,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与发展普及化高等教育的要求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不论是宏观制度还是微观制度建设,都还有待进一步加以完善。 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加强制度供给,完善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建立大学治理结构,推进高等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营造优良的办学环境和条件,建立健全以高等教育组织机构自主办学为基础的普及化高等教育制度架构,是促进高等教育普及化顺利发展的重要保证。

(一)普及化高等教育的宏观制度

宏观制度是处理高等教育机构、政府和社会之间关系的相关制度,在我国还包括处理高等教育机构与各级党组织之间关系的制度。宏观制度是高等教育的外部制度, 对高等教育功能的发挥具有重要的影响,在我国,这种影响是实质性的。 我国普及化高等教育的发展,有赖于建立更有效的宏观制度,以解决生源问题、办学经费问题以及高校自主办学问题等制约高等教育发展的一些关键问题。

1. 建立质量更高、弹性更大的国民教育制度。 我国普及化高等教育是全球超大规模的,必须有超大规模的生源。如前所述,我国不会出现生源问题,因为我国不仅有充分的适龄人口,而且还有十分庞大的大龄人口群[29]。 如何让这些潜在生源成为显性生源,取决于多种因素,既有经济的,又有文化的,还有政治的。但就国民教育制度而言,需要解决两个问题:一是要能激发他们接受高等教育的意愿,让他们主观上想接受高等教育,提出自己的要求;二是要让他们具备接受高等教育所要求的学力水平,使他们具有高中毕业或更高的知识水平和学习能力,能够胜任高等教育的学习。 改革和完善国民教育制度,应当紧紧抓住质量和弹性两大关键要素, 不断提高初等和中等教育水平,提高教育质量,使更多的适龄人口具有接受高等教育所要求的学力水平;打通中等职业教育与中等普通教育之间的壁垒, 加强两类教育之间的交流与融合,扩大高等教育的生源来源;完善中等和高等教育制度,为大龄人口接受中等和高等教育创造更便利的条件,使他们能够工学兼顾,从而获得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 提高初等和中等教育质量,有利于激发学生继续接受高等教育的意愿; 增强各级教育制度的弹性,有利于各年龄人口进入各级各类学校,扩大各级各类教育的生源,从而打通各类潜在生源通向高等教育的制度屏障,保障普及化高等教育拥有源源不断的高质量生源。 只要建立了质量更高、弹性更大的高等教育制度,我国不会出现部分国家和地区高等教育进入普及化阶段后很快就面临的生源不足问题。

2. 建立更积极的有利于公共财政与社会资本共同投资高等教育的制度。发展超大规模的普及化高等教育,必须积聚巨量的办学资源。在精英化阶段,我国曾经单纯地依靠公共财政投资举办高等教育,限制了高等教育的发展。在精英化向大众化阶段发展的过程中,思想观念得到了解放,多渠道投资举办高等教育制度得到建立,在公共财政之外,民间组织办学、企业办学、私人办学和捐资助学等保障了大众化高等教育发展的需要。 据统计,2014 年,在全国2529 所普通高校中, 民办高校有728 所(含独立学院283 所),占28.78%; 全国普通高校本专科在校生为2547.70 万人,民办高校在校生为587.11 万人,占23.04%。 另有自考助学班学生、预科生、进修及培训学生31.73 万人。 民办的其他高等教育机构799 所,各类注册学生88.30 万人[27]。就公办与民办两条腿走路、多渠道办学而言,这是历史性的进步。但是,从发展普及化高等教育的要求来看,民办这条腿还不够壮大,还需要在相关制度建设上有重要突破,尤其是要在社会资本投资高等教育的制度上要建立积极可靠的制度。与欧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高等教育办学的整体条件是非常简陋的,教育部关于本科教学合格评估指标所要求的办学条件主要还是基于维持高校的常规运行。从发展普及化高等教育的要求来看,应当改革和完善相关投资制度,建立公共财政逐步增长的投资体制,大幅度增加公共财政投资高等教育的份额,以保证公办高校在高等教育普及化阶段不断提高办学水平和质量;建立激励性的社会资本投资高等教育制度,与国家经济结构相适应,大力发展民办高等教育,大幅度扩大民办高等教育所占比例,使民办高等教育占到50%以上。只有建立了更积极的公共财政和社会资本投资高等教育的制度,我国发展普及化高等教育才可能具有牢固的物资基础,才可能确保普及化高等教育的质量。

3. 建立管办评分离的高等教育宏观治理制度。发展普及化高等教育需要建立健全宏观治理制度。我国高等教育宏观治理主要涉及党、政、社、学四个方面,对党委领导、政府行政、社会支持、高校办学的观念没有大的分歧,但是,对各方职责权利的划分却有重大分歧。 发展普及化高等教育,必须解决好宏观治理问题,否则,高等教育组织机构受到约束和限制太多,办学条件得不到保证,办学水平和质量得不到提高,达不到发展普及化高等教育的目的。 宏观治理制度建设要求根据各方性质和职能, 明确各方举办、领导、管理和支持高等教育的职责权利范围,建立党委和政府宏观领导高等教育事业的制度,改变党委和政府直接管理高校,对高校统得过多、管得过死的做法,杜绝长期存在的管不好的问题;建立高校自主办学制度,保证高校办学权利的完整性,使高校能够根据高等教育规律和社会需求,聚精会神办高等教育,形成自主办学、自主发展的良性运行机制;建立社会问责和监督制度,从一定意义上讲,党委、政府和高校在高等教育发展中都没有自身利益,三方发展高等教育的目的都是为了促进社会发展与进步,因此,三方都需要接受社会的问责与监督。 加强社会问责与监督制度,需要在社会组织和公民个人两个方面开展,党委和政府应当解放思想, 扩大社会问责与监督权限,允许社会组织和公民个人对高等教育政策、高校办学及其成效等进行评估和批判,构建系统化的社会问责和监督体系。 党政管得过严过细、高校和社会式微的制度不可能支撑超大规模的普及化高等教育,只有管办评分离, 建立高校自主办学为基础的宏观治理机制,党、政、社、学各负其责,方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各方的积极性,保证普及化高等教育的顺利发展。

(二)普及化高等教育的微观制度

微观制度是高等教育组织机构内部制度,微观制度的有效性对普及化高等教育发展有着重要影响。高等教育组织机构形式多样,高校是最基本的形式。 普及化高等教育的微观制度建设,不仅要求发展各种形式的高等教育组织机构,而且要求完善各种组织机构的内部办学制度。 其中,高校制度建设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 发展普及化高等教育,高校制度必须进行重大改革,以适应高等教育内外关系的深刻变革。

1. 建立以受教育者为中心的人才培养制度。 人才培养制度是高校的基本制度,在高等教育的历史演进中,曾经出现过以教师为中心和以知识为中心的人才培养制度, 受教育者在这些制度中只是适应者,受教育者的学习往往具有被动性,他们的教育需求得不到满足,他们的个性得不到尊重,他们的权利得不到保障。 在高等教育普及化阶段,受教育者的构成复杂而多样,知识基础、能力水平、学习习惯、教育需求存在广泛的差异,为此,必须改革人才培养制度,将受教育者置于中心位置,从他们的个性特点出发,根据他们的受教育需求和发展性向与志愿,树立普及化高等教育理念,修订人才培养方案,改革教学模式,更新教学方法,完善教学标准和评价手段,改善人才培养环境和条件,创新人才培养过程,全面增强人才培养的弹性与灵活性。与此同时,调整和完善学科专业结构,改革专业教育模式, 大力促进学科专业交叉与融合,丰富教育教学资源,为受教育者提供充分的可选择的高等教育。 人才培养制度具有关键意义,普及化高等教育能否真正得到实现,最终就看高校的人才培养是否能够满足受教育者的需要。我国高校人才培养制度一向过于刚性,对学生缺乏亲近感,教学过程枯燥而单调,专业教育模式机械呆板,学生往往被动参与教育教学活动,“满堂灌”“填鸭式”大行其道[30]。 这样的人才培养制度完全不能适应普及化高等教育发展要求,所以,在普及化高等教育的微观制度建设中,人才培养制度应当受到高度重视。

2. 建立党政学共同治理制度。 我国高校在外部受到党政组织的统一领导,在内部长期实行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党政两驾马车对学校进行领导与管理,教师只能通过教职工代表大会行使民主参与管理权力;在学术委员会、学位委员会等学术组织中,党政领导发挥主导作用,教师的作用非常有限;在学校决策中,党委会、常委会、行政办公会、校长办公会等集中了决策权力,教师在这些会中没有代表,不能发挥作用,对决策不具有影响力。在现代大学制度建设中,教师的作用受到关注,学术委员会等组织的性质为人们所承认, 教授治学的要求开始落实到制度建设上。加强教授治学,扩大教师参与学校治理的权利,尤其是发挥学术委员会等学术组织在学校决策中的作用,建立健全党政学共同治理制度,是发展普及化高等教育的重要保证。 高校是社会的学术组织,与社会党政组织性质不同,完全采取社会党政组织的管理方式办学, 非但不能实现党政组织发展高等教育的根本目的,还会造成学术组织性质异化、本质迷失、价值错位[31],高等教育应有的目的也不可能得到实现。因此,发展普及化高等教育,必须强化教授治学理念,积极大胆地探索教授治学的组织制度,全面构建党政学共同治理制度,使高校像高校,能够尊重教育规律办学,为实现普及化高等教育的个人功能和社会功能奠定基础。

3. 健全基层单位自主办学制度。 我国高校大多实行校院(系)两级管理,部分高校实行校院系三级管理。 不论两级管理还是三级管理,院系大都缺乏必要的决策权,办学权主要集中在学校层次。也就是说,基层单位不享有自主办学地位, 缺乏自主办学的权利。自主办学制度的缺失导致高校基层缺乏办学积极性,院系主要扮演上传下达的角色, 不论在学科专业建设,还是在人才培养方案制订和课程开设,院系都缺乏自主权;在人事、财务、分配、干部工作方面,院系主要发挥执行作用,少有能够根据院系实际和需要自主决策的。 高校党委书记、校长、副书记、副校长以及各部处长都能直接向院系领导下达指令,院系领导只能照章办事、服从领导。在这样的制度下,高校办学难以避免统一要求有余,院系自主性不足的问题。 普及化高等教育是个性化教育,是基于受教育者个人的需要而实施的。 这样的教育应当以院系为基础,整合全校教育资源,采取更富有弹性和包容性的方式提供给受教育者。显然,大一统的办学、过于刚性的统一教育要求是难以满足受教育者个性发展要求的。高校应当不断扩大院系办学自主权, 建立基层单位自主办学制度,完善校院系治理体系,调动院系办学的积极性[32],从而保证普及化高等教育能够得到有效的实施。

我区5年内要基本普及15年教育 篇3

会议总结交流了2015年全区基础教育工作的经验和成绩,研究部署了2016年我区基础教育的相关工作。自治区教育厅副厅长孙国友出席会议并讲话,他指出,2015年,我区大力推动基础教育改革发展,以工程项目实施为突破口,不断扩大教育资源总量,以教育教学改革为动力,全面提升基础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和办学水平,基础教育规划目标顺利完成,基础教育办学空间不断扩大,基础教育优质资源不断拓展,基础教育发展成绩得到充分肯定。

2015年,我区聚焦“普惠、均衡、普及”,着力抓好五项重点工作:一是深入实施“全面改薄”工程,筹集“全面改薄”资金54.5亿元,支持贫困地区农村薄弱学校改善办学条件;二是实施学前教育发展工程,投入学前教育建设资金12.4亿元,大力加强公办幼儿园建设,深化多元办园体制改革,推动多元普惠幼儿园增量提质;三是大力提升普通高中办学能力,加大普通高中基础设施投入;四是研究制定农村中小学(幼儿园)留守儿童关爱教育政策,建立教育系统“学校主导、家校联动、社会支持”的留守儿童协同关爱保障体系;五是组织开展“蒲公英”暑期行动计划,组织2万余名农村中小学生进县城开拓视野,并培训校外活动中心骨干人员300余人。

孙国友强调,“十三五”期间,我区要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努力推进我区基础教育改革发展。一是坚持协调发展的理念,统筹推进各级各类教育协调发展,办更加普及的教育,未来5年要普及15年基础教育,争取学前教育3年毛入园率、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都达到90%以上。二是坚持绿色发展的理念,立德树人,百年育人,办更加优质的教育。三是坚持共享发展的理念,以服务民生为导向,办更加公平的教育。四是坚持开放发展的理念,不断拓展教育资源,办更加开放的教育。五是坚持创新发展的理念,破解教育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办更有活力的教育。

会上提出,2016年,我区基础教育要做好“立德树人抓质量、学前教育抓普惠、义务教育促均衡、高中阶段教育抓普及、特殊教育抓融合”5项重点工作,力争年内学前教育毛入学率达到76%,义务教育巩固率达到93.2%,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达到87.5%。

自治区教育厅相关处室负责人,各市教育局相关领导、基教科负责人,第一批义务教育学区制管理改革试点县教育局负责人,义务教育学区制管理改革技术支撑单位广西民族大学教科院负责人及相关专家参加会议。会上,部分地级市围绕2015年基础教育取得的突出成绩和2016年重点工作作了经验交流,梧州市万秀区介绍了义务教育学区制管理改革的做法和经验。与会人员还考察了梧州市义务教育学区制管理改革经验。

(责编 蒙秀溪)

普及九年义务教育自查报告 篇4

白泡子乡中小学,座落于兴凯湖畔、蜂密山南麓,依山傍水,环境幽雅、景色宜人,全乡人口总数1.64万人,行政村数为9个,10所小学,1所“五四”制综合中学,现有教职工172人,其中小学教职工为106人,中学66人,在校学生总数2090人,其中小学生为1302人,中学788人。

几年来,我们以邓小平“三个面向”为指针,努力实践江泽民同志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始终坚持为上级学校输送合格新生,又为当地经济建设培养新型的劳动者。多次荣获密山市先进集体,先进集体标兵,鸡西市“两全”学校,鸡西市农村教育综合改革先进集体,黑龙江省农村教育综合改革先进学校。

一、指标完成情况

(一)、普及程度

1、小学:(1)、适龄儿童人口总数,99-2000学1288人,2000-2001学1328人,2001-2002学1262人,入学率为100%,辍学率0%,99-2000学毕业人数255人,2000-2001学毕业人数为291人,2001-2002学为289人,合格率均为100%。

2、初中:(1)、适龄少年,99-2000学988人,入学人数977人,入学率为98.9%;2000-2001学981人,入学人数972人,入学率为99%;2001-2002学796人,入学人数为792人,入学率为99.5%。

(2)、99-2000学,年初初中在校学生数915人,辍学10人,辍学率为1.1%;2000-2001学,年初初中在校学生数1006人,辍学11人,辍学率1.1%;2001-2002学,年初初中在校学生数为788人,辍学9人,辍学率为1.1%。

(3)、15周岁人口,2001-2002学289人,完成初等教育289人,完成率100%;17周岁人口,2001-2002学172人,完成初级中等教育169人,完成率98.3%。

(4)、99-2000学初中毕业生154人,实际毕业154人,毕业率为100%;2000-2001学初中毕业生259人,实际毕业259人,毕业率为100%;2001-2002学初中毕业生179人,实际毕业为179人,毕业率为100%。

(二)、师资队伍(1)、小学:有教职工106人,专任教师89人,学历达标89人,学历达标为100%。

(2)、初中:有教职工66人,专任教师58人,学历达标为52人,取得专业合格证2人,学历达标率为93%。

(3)、中小学当年新补充教师学历达标率为100%,校长接受岗位培训的比例为100%。

(三)、教育经费

1、财政对教育的拨款数,99年158万元,2000年162万元,2001年164万元,99年比98年增长14%,2000年比99年增长14%,2001年比2000年增长12%。

2、财政经常性收入,99年143万元,2000年152万元,99年比98年增长13%,2000年比99年增长13%。

3、教育总支出中财政拨款所占比例,99年占59%,2000年占59%,2001年占59%。

4、教职工年平均工资99年9,244元,2000年9,422元,2001年9,836元,年工资总额,99年159万元,2000年163万元,2001年165万元。

5、年生均教育事业费数,小学,99年1,182元,2000年1,210元,2001年1,220元;年生均公用经费,99年82元,2000年84元,2001年123元。

6、教育事业费中支出公用经费数,99年98万元,2000年102万元,2001年106万元。

7、公用经费占当教育事业费支出比例,99年38.3%,2000年39%,2001年39%。

8、农村教育附加,99-2000年实征194.7万元,实征194.7万元,用于校舍36万元,用于教师工资补贴39.75万元,用于改善办学条件90万元,用于其它28.29万元。

(四)、办学条件(1)、中小学校舍面积为107985平方米,小学生均4.75平方米,中学生均5.0平方米。

(2)、图书共32100册,小学生均16册,中学生均20册,教学仪器、理化生实验、试验实习劳动基地、音体美教学设备配齐率分别达到100%。百分之九十学校现已上了土暖气。

二、抓好控辍是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关键

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是一项基本国策,而控辍工作是巩固提高“普九”成果的重中之重,我们在市教育局、乡政府指导下,经过全乡各级领导、全体教师的艰苦工作,辍学率控制在1.1%,具体做法如下:

1、加大宣传力度,提高执法意识

认真学习宣传“五法一纲一条例”提高全乡广大干部、教师、家长、学生依法普九观念,严格履行法律规定普九的义务和责任。根据密山市教育局规定每年三、九月份定为“普九控辍活动月”,在三月份把好控辍关,九月份把好入学关,以此活动月为契机,召开大会,利用广播、板报及家长座谈会,宣传“教育法”,普九工作重要意义,千方百计控制学生辍学,避免普九工作出现“反弹”现象。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知道,营造了巩固提高普九成果,抓好控辍舆论氛围,增强了公民法制意识,提高了以法治校,以法控辍的自觉性。

2、强化政府行为,职责分明,齐抓共管

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由其抓好控辍工作,是全乡各级组织,全乡人民的大事,依靠党委政府行为及司法的配合是十分关键的,党委政府把普九工作纳入工作日程,天天抓,会会讲。制定了《目标责任制》、《奖惩制度》、《控制流失生若干规定》,明确了职责,层层签订责任书,学校与家长签定了控辍合同书,制定了“双线”责任制,乡长包乡,乡领导包村,村领导包家长,家长包学生;校长包学校,教师包学生,对未完成任务者,实行一票否决,不准评优、晋级。从乡长到乡领导,从校长到教师,不辞辛苦,顶风冒雪,深入村组,做流失生返校工作。司法人员攻难点,拨钉子户,收到明显效果。

3、增加投入、改善办学条件

改善办学条件是巩固提高普九成果,控辍的基本保证,几年来,当地政府筹措资金80多万元用于改善办学条件,中小学学校基本上安上暖气,解决冬季取暖,乡中学、乡中心小学增添微机设备,满足乡中小学的信息技术教育的正常开课,乡中学扩建120平方米的水房,改善教师的办公条件,维修了食堂、宿舍,创造了良好的环境,千方百计让学生进得来,学得好,留得住。

4、强化素质教育,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素质教育是学校轴心工作,教学质量高与低直接影响学校办学信誉,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提高了,学校就有了活力,有了凝聚力,就象磁铁一样将学生牢牢的吸引住。我们的具体做法是抓常规、抓改革,促教学质量提高。在常规方面,重点抓教、学、导三个方面科学管理,在改革上以改革课堂教学方法为重点,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突破口,改变课程过于重视知识传授倾向,改变过去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信息的能力,注重特长生的培养,多一把尺子,多一批好学生,通过活动课,选修课,组建了学校乐队、文艺演出队、艺术绘画小组、体育运动队、蓝球队,让更多的学生学有所长,充分发挥学生的特长,培养了一批对口升学的学生,使我校的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高,得到了社会的认可,家长的满意。

5、开展“微笑工程”,捐资助学

我们针对特困生,开展“微笑助学工程”捐资助学活动。市乡领导重点包扶一部分,乡民政包扶一部分,乡派出所全体干警从九八年开始至今每人每月拿出10元,包扶一部分,“东北人”饭店总经理包扶10名学生。学校发挥助学金作用,对有困难的学生每学期发放一次,采取免杂费方式,我们千方百计的做到不能因为家庭困难而让学生失去求学的机会。

三、抓好减负工作,促进普九控辍巩固与提高

2000年1月3日,国家教育部召开了“关于在中小学减轻学生过重负担工作电视会议”,省教委转发了教育部《关于在中小学减轻学生过重负担的紧急通知》,密山市教育局又制定了《关于减轻中小学生过重负担暂行规定》,为了认真贯彻落实教育部、省教委、教育局减负工作精神,扎扎实实做好我校减负工作。

1、提高认识,摆正位置

组织全校师生,认真学习讨论“全国减轻中小学生过重负担工作电视精神”和教育部《关于在中小学减轻学生过重负担紧急通知》,通过学习,认识到中小学过重负担影响着普及九年义务的实施,危害着中小学生身心健康,也直接影响着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全校师生形成共识,自觉把减负工作摆上日程,齐抓共管,狠抓落实。

2、加大整改力度,对于“查摆”出来的问题要立杆见影,认真落实解决,定期检查,跟踪问效,对于造成后果的有关责任者要进行严肃处理。

3、规范学生用书。学生用书必须认真执行密山教育局文件,任何人不得以任何形式乱订学习资料,以减轻学生家长的经济负担。保证学生在校时间不得超过7个小时,作业量不超过1.5小时,保证9个小时的睡眠时间,严禁乱办班、乱补课、乱罚款,体罚与变相体罚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关爱学生。

4、搞清“减负”与“提质”的关系。“减负”只能是减轻学生过重的经济负担、作业负担、心理负担,不能减教育质量,不能减培养学生的责任。减负的目的在于提质。注意避免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要以素质教育为轴心,严格执行课程计划,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改进教学方法和学习方式,优化教学过程,向四十五分钟要质量。

5、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建立一支品德高尚、文化达标、教书育人、乐于奉献的教师队伍,是办好学校的关键,也是巩固提高普九成果的关键。

以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针,以《教师法》、《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和密山市教育局制定的《教师双十规定》为主要内容,在教师中开展师德师风大检查活动,引导教师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质量观和人才观,将师德师风的具体内容内化为教师的自觉行动。使全体教师真正成为学高为师、行为世范、博古通今、学贯中西、教书育人、师表天下的群体。

白泡子乡普及九年义务教育

自 查 报 告

县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工作汇报材料 篇5

一、全县基本概况

上思是个少数民族聚居的山区县,辖6乡2镇,全县21.59万人。全县现有中小学校71所,其中普通高中1所,中等职

业技术学校1所,初级中学9所,九年一贯制学校2所,县直小学3所,民办学校2所,中心小学6所,村级小学47所,教学点291个。

二、“普九”攻坚取得的主要成绩

(一)全县普及程度明显提高

在实施“普九”攻坚以前,我县小学阶段入学率仅为97.07,初中阶段入学率仅为90.46,小学辍学为1.80,初中辍学率高达9.20。经过三年的努力,(即2005—2006学)我县小学阶段入学率达99.72,提升2.65个百分点,初中阶段入学率达96.66,提升6.2个百分点。小学辍学率仅为0.13,下降1.67个百分点,初中辍学率为2.34,下降了6.86个百分点。

(二)师资队伍整体素质稳步提高

我县现有小学专任教师1341人,其中大专毕业以上571人,中师(含中专)毕业744人,高中文化22人,高中学历以下的教师取得专业合格证1人,合格人数1338人,合格率99.78;全县初中专任教师581人,大专以上学历556人,大专以下学历取得专业合格证9人,合格人数565人,合格率97.25。中小学校长131人,培训率100%,合格率100%。

(三)学校办学条件明显改善

1、校舍面积不断扩大。2002—2004年,我县共投入教育建设经费1026万元,新建教学楼12900平方米、学生宿舍楼1460平方米、学生饭堂1800平方米、厕所15座、球场17个;2005年新建或续建项目55个,其中教学楼8栋,学生宿舍楼13栋,学生食堂17栋,学生厕所10座,篮球场7个,学校大门3个,教学点改造219个,使小学生均校舍建筑面积由2003年的3.3平方米提升到5.47平方米,初中生均校舍建筑面由2003年的5.15平方米上升到6.2平方米。

2、教学设备得到不断补充和完善。今年我县投入540万元,大批量添置和装备各种教学设备、仪器和图书。我县已有13所中小学装备了14个计算机教室,拥有电脑600多台,有4所学校装备了5个多媒体教室;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示范学校装备模式一达到17所,模式二1所。小学拥有图书总数28.18万册,小学生均图书11.6册,初中拥有图书总数18.26万册,初中生均图书20册;全县各初中、中心小学的理科教学仪器、电教设备、体育器材、音乐器材、美术器材等品种配齐率均达到90以上,卫生设备和劳技设施品种配齐率也有大幅度地提高。

(四)“控辍保学”工作成果喜人

据统计,2004年秋季学期,我县共有适龄儿童少年未入学和辍学多达1574人,其中初中未入学或辍学1401人,小学生173人。经过全县上下共同努力,2005年春季学期,我县共动员858名辍学的中小学生返校上课;2005年秋季学期,我县又动员421名中小学辍学学生返校上课,使初中辍学率从2003-2004学的9.20降至2005-2006学的2.34。

三、主要做法、措施和体会

(一)提高思想认识,加强组织领导

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工作是一项长期而又艰巨的任务,是当前我县农村教育工作中一项难度较大的工作,它涉及到学校、家庭和社会各方面。实现和巩固好“普九”工作成果,是提高我县民族素质和科教、兴县、富民的有力保证。近几年,我县非常重视“普九”攻坚工作,县有关领导多次深入学校、教学点开展调研,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和部署有关工作,精心组织,加强领导。制定了《上思县2004—2007年“两基”实施规划》。成立了上思县“两基”攻坚工作领导小组,县长担任组长,分管意识形态的副书记、分管文教的副县长担任副组长,成员由教科局、财政局、发改局、建设局等部门的主要责任人担任,同时成立了三个指挥部(初中和中心校基础设施建设指挥部、村小学教学点改造工程指挥部、乡镇相应成立学校建设指挥部)、三个工作小组(学校布局规划小组、资金筹措和管理小组)和一个办公室(两基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各乡镇相应成立“两基”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均由党政第一把手亲自挂帅。此外,我县根据“普九”攻坚的进展需要,又成立了“防辍控辍”工作领导小组、“防辍控辍”攻坚督查组以及“两免一补”工作领导小组,这三个小组都设立有办公室,全面加强了对“普九”攻坚工作的领导和督查,保证“普九”攻坚的顺利进行。

(二)广泛宣传发动,全员参与“普九”

一是专门召开三次全县“普九”动员会,营造了良好的工作环境。二是开辟“普九”攻坚宣传阵地,为“普九”攻坚

创造广阔的宣传天地。我们主要是通过板报、拉横幅、贴标语、发放宣传传单、文艺下乡以及新闻媒体大力宣传“普九”攻坚,使“普九”攻坚深入人心,家喻户晓。据不完全统计,我县总共开辟电视节目专栏300多次,开设宣传专栏1000多版,出版了“普九”专题书籍《希望》一套。张贴有关“普九”和教育法律、法规的宣传标语3516条,刷写固定宣传标语400多

条,发放《给家长的一封信》3万多件,下乡文艺演出21场,全县干部、师生共出动动员辍学学生回校达3281多人次。全县“普九”工作人人有责,形成全民动员,全民参与的浓厚氛围。

(三)全面部署工作,层层分解任务。我县根据自治区“两基”攻坚的总体规划,出台了《上思县2004—2007年“两基”实施规划》以及详细的实施方案,明确了“普九”攻坚的具体工作目标、任务、职责、工作方法和要求。各乡镇也结合实际,制定了“普九”迎检的具体实施方案和工作日程表。我们在工作中把“普九”攻坚任务分解到各单位和具体人员身上,强化责任,明确职责。县委书记、县长亲自负责“普九”攻坚工作,我主要抓学校基础设施建设和教学装备工作,县人大***副主任抓校容校貌整治和学校常规管理工作,县政府***副县长抓防辍控辍和资料建档工作,县委常委、宣传部苏若仲部长抓“普九”宣传工作。为了进一步加大攻坚力度,今年6月份县委、县政府启动了“普九”攻坚百日大会战,县四家班子领导挂点实行分片包干,全县所有机关单位按照县委、县政府的工作部署分别派员进驻学校蹲点开展帮扶活动,有力地配合了全县中小学校开展“普九”工作。同时建立完善了“普九”攻坚定期汇报制度、工作例会制度、“普九”攻坚联系制度等,有力地推动“普九”攻坚进程,确保“普九”达标工作有序进行。此外,我县各职能部门也主动服务于“两基”攻坚,相互协作,密切配合,共同为“两基”工作保驾护航,在全县范围内形成县、乡、村三级联动、各部门齐抓共管的工作运行机制。

(四)积极筹措资金,改善办学条件

1、坚持以财政拨款为主,保证“普九”所需经费。县财政继续落实“三个增长”,并在去年拨出850万元的基础上,今年县财政继续预算1380万元作为“两基”攻坚专项经费。明年才付款的约260万元的教育装备现已提前完成安装调试并投入使用。

2、各部门、企业和个人慷慨解囊。上上糖公司、昌菱糖厂、那板电厂、平福水电站等企业为全县的“普九”捐款62万元,全县干部、教职工捐款121万元,市“支教”后援单位、县帮扶单位分别为各个学校捐资、捐资达120万元;人民群众累计为学校捐资达130万元,其中叫安乡村民黄灿为教学点建设捐款5000元。参与工程建设的工头愿意垫资修建各个中小学校的围墙,金额累计达40多万元。

3、合理安排农村税费改革转移支付,保障实施义务教育所需资金。2004年我县获中央税费改革转移支付资金1039万元,用于教育的资金为974万元,占94,其中用于“普九”攻坚的经费开支达696万元。2005教育经费列入预算1000万元。

4、利用国债项目、“西部地区寄宿制学校建设项目”、“义教工程”、“世行贷款”等项目资金2170.93万元,新建校舍面积39332平方米,大大改善了学校的办学条件。

(五)强化学校管理,提高教育质量

几年来,我县加大素质教育督导评估力度,在全县各中小学范围内推行《广西壮族自治区中小学校常规管理的暂行规定》和防城港市《学校管理及校长工作达标评估暂行办法》,全面推进中小学素质教育,在评估验收工作中,强调做好以下几项工作:第一,注重过程性实施情况的检查,指导整改,强调规范学校的办学行为和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第二,对评估验收的合格学校、达标学校实行动态管理,跟踪督查,督促其不断提高素质教育的实施水平和办学质量;第三,抓好学校的常规管理。第四,总结、宣传学校的“亮点”,发挥示范辐射作用,带动其他学校提高素质教育的实施水平和教育质量。

(六)措施落实到位,“普九”成效显著

1、实施中小学危房改造工程。近年来,我县财政投入300万元,社会各界捐资、群众献工献料(折款)130万元,对非砖混结构的218个教学点推倒重建。二是改造村级小学的危房。2005年县财政投入800万元,对严重危房、校舍不足的村级小学和初级中学的校舍进行改造和新建。三是利用“西部地区寄宿制学校建设项目”、《西部地区基础教育发展项目》、世界银行/英国政府赠款、国家义教工程等工程项目,消除学校危房面积达30000多平方米。

2、规范建设项目的管理。一是抓好规划管理,把中小学危房改造与中小学校布局调整相结合。在制定中小学校布局调整规划时,周密测算,科学规划建设,对不在学校布局规划内的危房坚决予以拆除。二是强化对改造项目资金的管理。对于危房改造工程项目资金的管理,我县实行设立专户,封闭运行,专款专用,并按工程进度拨款。三是加强对危房改造项目建设质量的监督管理。实行工程质量终身责任制和项目业主责任制,认真落实工程管理,各职能部门加强施工过程的质量监督管理,确保施工质量。

3、加强建设项目进展的督促和检查。为确保全县中小学危改工程进度,每一季度县中小学危房改造领导小组都在县委、县政府领导以及县人大、县政协分管领导的带领下,深入各乡镇和部分学校进行调研和检查督促,全面了解危改资金筹措、工程进展及危改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帮助解决存在的困难,跟踪督查危改工程进展情况,并将检查情况在全县范围内进行通报,确保了全县中小学危改工作的顺利实施。

4、突破“普九”难点,狠抓控辍保学。我县建立了中小学校学生流动报告制度和控辍保学工作责任制,使控辍保学工作正常化、制度化。今年3月份,我县还组织召开了全县“两基”攻坚再动员大会,县政府同教科局、各乡镇政府签订“防辍控辍”工作责任状,明确了各部门的责任。同时,各乡镇、各有关部门大张旗地鼓宣传“教育法”、“义务教育”,在全县范围内开展依法动员流失生入学,控辍保学的宣传教育活动。县直机关人员按挂钩分工,下乡配合乡镇政府和学校抓辍学学生返校动员工作,实行动员辍学学生返校工作“五日一报,十日一通报”制度。通过努力,我县“控辍保学”工作圆满完成了任务。

目前,全县各中小学校实现了“一无两有”(即校校无危房,班班有教室,学生人人有课桌凳)”,实现了校舍、桌凳、大门、围墙、操场、厕所“六配套”;绝大多数的学校布局合理,校貌干净整洁,布置得体,校园平整,校道分明,各功能室齐全,门窗完好,有校道、运动场、升旗台,文化长廊等,全县各中小学校正以一个崭新的面貌展示在世人面前。

四、存在的主要问题

几年来,我县在实施“普九”攻坚工作中,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目前我县的“两基”工作距离达标标准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主要表现在:

1、“控辍保学”工作任务仍然艰巨。

2、“普九”攻坚经费缺口大。

3、小学布局调整难度大。

4、学校的常规管理有待加强,农村中小学的功能室和体育运动场还不够齐全。

5、现代教育信息技术装备还适应不了课改需要等等。

五、下一步工作打算

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 篇6

我镇地处某县*、经济、文化、教育中心。全镇共有49个行政村,4个街道居委会,总人口9.8万人(其中农业人口4.89万人)。现有中小学29所(含城区),其中初中6所,小学23所,在校初中生5889人,小学生7491人。1998年顺利通过了普九验收,xx年年接受了省政府“普九”“复查”,顺利过关。近年来,我们进一步贯彻执行《义务教育法》,树立“科教兴镇”的战略思想,继续巩固提高“普九”成果,一如既往把教育事业摆在优先发展的地位,全镇教育在快速运行中健康发展。

一、“普九”各项指标情况

(一)普及程度与教育质量

1.普及程度:

全镇适龄儿童7258人,已入学7258人,入学率为100%;初中适龄少年5342人,已入学5175人,入学率为96.9%;其中残疾人口47人,已入学45人,残疾儿童少年入学率达到了95.7%;小学生年辍学率为0,初中生年辍学率为0.4%;小学毕业率100%,初中生毕业率99.8%;15周岁人口中文盲率为0,初等教育完成率为100%;17周岁人口中初级中等教育完成率99%。

2.教育质量:

由于我们坚持全面贯彻教育方针,规范办学行为,实施素质教育,推行创新教育,教育教学质量影响到省、市、县。

一是一批学校进入示范学校行列,长冲中学、温泉镇小学、莲花小学三所学校获黄冈市示范学校称号,占全县的3/8。

二是中考成绩全县领先。

优秀率、上线率、合格率连年稳中有升。

三是教育科研,成绩斐然。

长冲中学的“初中创新教育研究与实践”已取得阶段成果,两次在市教科院会议发言。五月中旬,全市将在我镇长冲中学召开此项课题总结现场会。温泉镇小学、莲花小学的小学教育教学研究成果饮誉全县。

(二)教师队伍建设与工资发放。

全镇小学专任教师281人,其中符合国家规定的学历和取得相应专业合格证书的281人,达标率为100%,现在岗的9名小学校长全部经过岗位培训,并取得合格证书。

初中专任教师205人,其中符合国家规定学历和取得相应专业合格证书的有195人,达标率为95.1%,初中校长全部经过岗位培训并取得证书。

全镇教师管理(包括教师工资、配备、考核、任职、资格评审、职务聘任等),均按国家和省定标准以及结合本镇实际执行。各项队伍建设制度齐全,运转良好。

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 篇7

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教育巩固率,也称在校生巩固率,是指期末毕业人数与期初入学人数之比。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是义务教育成果与水平巩固情况的具体体现,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义务教育质量的重要指标。其计算公式: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期末九年级毕业人数与期初一年级入学人数之比的百分数。

与教育巩固率相关的另一个反映教育普及程度的重要指标是入学率。入学率分毛入学率和净入学率。毛入学率是指某学年度某级教育在校生数占相应学龄人口总数比例;净入学率是指在校生数中该学龄人数与相应学龄人口总数的比例。

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是国家“十二五”规划新增的一项指标。在此之前,主要采用入学率作为衡量中国教育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

“十一五”规划纲要中,在“普及和巩固义务教育”一节中提出“全国初中三年保留率达到95%”的目标。“初中三年保留率”只反映了初中阶段学生的巩固或者流失情况,而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跟踪义务教育全过程学生的巩固或者流失情况,从而全面地反映了义务教育的水平和质量。

全面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全面实现城乡免费义务教育

从1986年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以来,中国着力全面普及义务教育。特别是相隔二十年后,2006年修订后的《义务教育法》出台,义务教育回归免费。2005年以来,中国小学净入学率一直高于99%,超过了发达国家96%的平均水平。2010年,初中毛入学率超过了100%,初中三年巩固率达到94%。但与此同时,由于受新的“读书无用论”等思想的影响,在义务教育阶段,出现了学生辍学现象。特别是在一些边远山区,小学生、初中生辍学现象日益突出。针对义务教育中出现的新问题,“十二五”规划纲要中新增了“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这意味着义务教育的发展思路发生了深刻转变,即从关注教育的入口转向关注教育全过程,其目的就是为了巩固九年义务教育普及成果,全面提升义务教育的质量和水平,实现义务教育由量的扩展向质的提升的转变。

未来展望:办好人民满意的优质均衡义务教育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要推动教育事业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科学发展,加快从教育大国向教育强国、从人力资源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迈进。为此,明确提出了今后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20字工作方针,即“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其中,促进公平和提高质量是今后十年教育工作的两大重点。

上一篇:汽车与交通安全下一篇:给情人最感人的道歉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