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四大名著电视剧有感(共12篇)
观四大名著电视剧有感 篇1
观四大名著电视剧有感
自去年始新四大名著翻拍的电视剧先后上演,技术精良,演员专业素质好我想这是大家的共识。但是任何一部电视剧并非完美,每日浏览各电视剧贴吧,你就会发现现在的观众可谓众口难调,但基本格调一致:以骂为主,以赞为辅。在骂骂咧咧中怀念旧版,看完了新版。其实反过来一看,新旧两版均不错!
先说新《三国》,我认为此剧甚妙,除了个别台词颇具现代喜感外,演员也基本演出了各个角色的个性,但是有很多该精彩的地方似乎一笔带过了略显草率,例如孔明舌战群儒这一段。整部《三国》,我认为最出彩的人物当属司马仲达,最出彩的设计当是用计了。《三国》的教育意义在于智慧方能成大道!
再说新《红楼》,从剧集开始的一点我认为该剧十分符合原著,但是剧景设计过于阴沉,人物形象貌似在金钱头的过程中走完了。其实《红楼梦》中也不乏欢快的场景,我只能说一句,何必如此!
接下来是浙版《西游记》,我是带着强烈的个人感情看待这部戏的,这部戏模仿的痕迹十分严重,而且那孙大圣看着怎么也就像一个小丑,脸型不对味。一个个女妖精看着真的是妖精了!而且编剧(万恶的编剧)竟然将黄袍郎整成女的,百花羞整成一帅哥,天雷滚滚啊!再看今年出来的大胡子版《西游记》,我认为大胡子在谋求精益求精的过程中太急
躁了,猴子的形象、猪的形象、老沙、师父等等塑造的还是可以,但场景太假了,开始之时,台词较雷人!
最后说新《水浒》,这是一部继新《三国》后拍的最好的电视剧,唯一的缺点帮剧中几个反面女性翻身,出发点虽好,但是始终改变不了其反面女性的形象!在这一部男人的戏中,女人只不过是衬托男人的伟大,尽管这些男人都是社会中不安分的力量,宋朝最大的黑社会组织!
观四大名著电视剧有感 篇2
孝心源自人类最美的心灵,它纯洁无暇,是山上的雪绒花;它独具耀眼,是清水中的红莲;它坚韧顽强,是峭壁上的白云松。央视晚会上我观看了《寻找最美孝心少年》的颁奖典礼,那一幕幕情景让我不能忘怀。
黄凤,一个年仅6岁的安徽女孩,用稚嫩的肩膀扛起了一个残缺不齐、伤痕累累的家,那满载着浓浓亲情的板车,推出了感天动地、让世人楚然泪下的为父求医之路。一碗香喷喷的洋葱面,一句暖融融的问诊语显示人间的和谐与真爱;吴林香,被称为逆境中的微笑者,她用自己瘦弱的身躯顶起了养老抚小的家庭重任,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向社会诠释坚强与忠孝的涵义,写出了人世间教育子女、反省自己的一本‘活教材’。邵帅,捐髓救母,谱写知恩感恩的孝心大义,迎来了许许多多彭城好人的解囊相助,挽救了邵帅欲将失母的痛苦。龙花,这个被誉为开在吊脚楼里的小花,坚强乐观地坚持守望着自己的梦想——祈求“家”的存在、妈妈早日康复,她已失去了爸爸,不能再失去了妈妈。就这一点祈盼,她已经付出了放弃自己读书学习的美好时光的代价,放弃了自己美好的人生前途,挑水、打柴、照顾弟妹、为母煎药治病,她背负着家庭的重担,她塑造了“巾帼不让须眉”的英雄好少年形象。徐沁烨,妈妈的好女儿,朴实无华的评价囊括了她太多的艰辛与努力,她虽不是大人却甚是大人,在物质与爱的抉择中,她毅然选择了爱,母亲的生命比任何物华天宝都要珍贵,为了妈妈,任何艰难她都能顶过去。赵文龙,一位十三岁的“男子汉”,每天承担一般学生双倍的责任——读书、理家、照料母亲,生活的重担怎么也抹不去他坚强、自信、乐观的笑容,他的心不会因困难而屈服,前方军校的梦想正等着这位坚强的好男儿去认真仔细地描摹。路玉婷,孝待亲人、笑对人生。即使自己未能挽救母亲,内心也保持着特有的镇定,她没有过多的生活奢望,快快乐乐、平平安安,是她饱受家的痛苦煎熬后所做出的最真实、最朴实的生活期盼。高雨欣,一位卖烧烤的小女孩,年仅十一岁,瘦瘦身材却很能挑水背柴做粗活,与残疾妈妈一起用烧烤摊赚来的微薄收入勉强支撑着日常生活。为着姥姥,为着妹妹,也为着失散的爸爸能在威海团聚的家庭梦而打拼。林章羽、何秀巡姐弟,坚持代父行孝,无微不至地照顾着年事已高的外婆,用稚嫩的肩膀支撑起一个风雨飘摇的家。他们的成长,他们的懂事,让远在天堂的母亲离世前吃上了最后一口幸福而甜蜜的蛋糕。王芹秀,用自己的爱与孝心照料着与自己没有血缘关系的家庭,她的举动是在向世人昭著,生活中有时爱比血缘更加美丽。
孝是中华民族的美德,孝也是人间大爱书写的荣光,中国自古就流传二十四孝悌的故事:吴猛“恣蚊饱血”、杨香“扼虎救父”、孟宗“哭竹生笋”、黄香“扇枕温衾”……孟子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在今天王芹秀等十位少年身上,我们又一次看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与人间的大爱。感谢王芹秀、高羽欣、徐沁烨等十位最美孝心好少年,是你们的坚强,是你们的孝感天地,提醒着世人要永不忘“孝”。
观四大名著电视剧有感 篇3
关键词:中国蒙古族舞蹈 民族文化 传统习俗 原生态
中图分类号:J52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16)19-0095-02
第四届中国蒙古舞大赛暨第四届内蒙古电视舞蹈大赛于2015年9月在内蒙古呼和浩特市举行。自2004年创办并举办第一届开始,经过十年的摸索发展至今,已然成为一项内蒙古自治区最高级别的专业蒙古族舞蹈品牌赛事,对蒙古族舞蹈艺术的传承与发展起到了积极地作用。
蒙古族舞蹈现如今已深受广大舞蹈爱好者及人民群众的喜爱,不论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或是舞台上,到处可以欣赏到端庄、优美又不失粗犷豪迈风格的蒙古族舞蹈,舞蹈动作语汇是从生活实践中提炼而来,与传统习俗生活习惯有着密切的关系。本届大赛突出的特点是转化工作思路,改进评奖机制,特别增设了组别,更加注重广泛性、普及性,更加面向基层,为旗县乌兰牧骑、演出团体搭建平台;参赛队伍的共同特点是在艺术上都具有蒙古族舞蹈文化的典型特征,“第四届中国蒙古舞大赛暨第四届内蒙古电视舞蹈大赛”具有典型性和前瞻性。
参赛团队有内蒙古自治区乃至全国分布着蒙古民族的地区,如:甘肃、青海、新疆等地区从事民族舞蹈,热爱蒙古族舞蹈的编导和演员不远万里聚集在这里,40支队伍近100部作品参赛,具有一定的广泛性,无论是参赛作品的数量、质量及人数,本届大赛达到了一个崭新的高点。大赛所呈现出的优秀作品主题积极向上,充满正能量,实为丰富多样,既有散发着人民群众古朴气息的真切作品,其特点是与他们的生活环境相关,传承坚守着民族文化的根;另有不失表现社会环保责任意识的作品及能够触碰到心灵的情感深切的作品。
其中涌现出众多值得赞扬的优秀作品,如:群舞《戍边的鹰》通过军旅题材努力突出了军人戍边卫国的英雄主义气概,热烈而充满温情,表现出了军人一以贯之的军风;群舞《巴林·德布斯乐》蒙古语直译为:跺踏,舞蹈保持着蒙古族古代广泛流行的踏舞特征,舞者们激情的为观众展现了召唤踏步、踏襟踏步、摆巾踏步、左脚踏步、跳跃踏步、翻转踏步等众多舞步,以优美挥洒的动作,融稳、准、敏、轻、揉、健、美、韵、情为一体,形成了盛大的欢乐场面,表现了蒙古人热情、纯朴、勇敢豪迈的气质;群舞《守护绿色》则是一部环保题材的作品,积极向上,通过满舞台的绿色树苗作为道具来呼吁倡导人们保护赖以生存的家园,予人以启迪,能引发观众的共鸣。另有多部独、双、三优秀舞蹈作品凸现,如:双人舞《情系绿草地》是一部带有情节的抒情性舞蹈作品,将对哺育我们的草原那份真挚情感表现得淋漓尽致,给观众留下了深刻印象和心灵的震动;同样,独舞《奶茶飘香》对蒙古族顶碗舞做了创新性的挑战,道具方面提高了难度,碗和茶壶一起顶在头部,给观众带来视觉冲击的同时,也带来了欣赏的喜悦和美的艺术享受,充分展现了蒙古族女性舞蹈那优美曼妙的舞姿,无疑是一次大胆的创新。笔者认为,独舞《我的牧场》这部作品在本届赛事中,在独双三部分略胜一筹,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不论从编导编创方面还是演员表演上都尤显突出,因为独舞优秀作品近些年少之又少,这样既表现出人物思想情感又能将内容描述透彻的作品更是罕见,面对如今独双三作品本身的薄弱,我们希望今后能推出更多的优秀作品。本作品带有叙事性,表现了年逾古稀的牧民回忆着自己青年时在牧场的生活场景,充满对草原无尽的热爱之情,舞者通过肢体语言将人物心理活动表现得淋漓尽致,这种编创手法值得编导学习和揣摩。以上独双三作品编创者敢于将创新的意识付诸于实践,是值得大家肯定和鼓励的。由此,在探索编创蒙古族舞蹈作品的同时,要做到保护本民族文化的根,在其基础上继承并良性发展,努力编创有质量、有水平,三性统一的优秀作品,舞蹈之路才会更坚固、更长远。
另外,有一部分来自全区各盟市、县乌兰牧骑参赛的作品,其获奖作品不亚于其他组别,正是因为处在基层团体的编创者对生活体验颇深,不被外界纷扰所影响,才能用自然淳朴的心态潜心创作属于自己、贴近群众、接地气的作品,许多作品是由年轻编导所编创,现如今民族舞蹈正需要这样给人民大众观看,让老百姓都能接受的作品。如群舞《卫拉特斯布格日》《布吉格勒耶》《跳起幺赫尔》《吉祥靴》等。笔者认为在当代蒙古舞组中,来自鄂尔多斯市准格尔漫瀚调艺术中心群舞《骑着马儿过草原》的表现形式有别于其他作品,特点突出,其一,选用旋律质朴新颖,散发着浓郁的乡土气息,这样的选曲是在舞蹈创作中运用较少的。其二,舞蹈内容的表现方式有别于其他作品,虽然群舞人数只有16人,但编创者的创作思维别具一格,并没有一以贯之将所有演员始终固定在台上,而是利用与生活密切相关的道具,如:马鞭、旗子、酒壶等,每个人手持道具,结合各种马步动作不断从舞台两侧循环进出切换式的画面调度走过草原,虽然演员数量有限,利用如此巧妙的调度将生活中每一幕场景展现给观众,其中有搏克摔跤场景、有展现骑马竞技表演,内容欢快丰富且质朴无华。群舞《出嫁》为四人舞蹈,其中三男一女,作品其实所要讲述的故事内容是姑娘要出嫁远方,是蒙古族生活习俗中常见的一幕,演员依依不舍的情感表现给人们留下了较深印象,但是三个年轻小伙子来送出嫁的姑娘,也许是儿时玩伴,也许是亲朋好友,然而人们都知道玩伴可以男女都有,问题在于这样的角色,编创者利用的都是小伙子,使得观看者难免云里雾里不明真相,也就是说人物关系之间的问题没有处理得恰到好处,如果将其再把握得贴切一点,人物之间的关系给观众呈现得再清楚明了些,或许可以是一部比较好的作品。
“原生态”舞蹈一词,我们已熟知,是散发着泥土气息,未经雕琢的非常接地气的一种舞蹈形式,如今以“原生态”为名的一种民间舞蹈形式渐渐走上舞台,与观众见面,受到欢迎。其中涌现出一批在此基础上进行加工升华为艺术的舞蹈作品,如在传统民间舞组中群舞《陶里雅特博克》(巴尔虎摔跤)、《夏嘎》 (羊骨拐)、《熟皮》《萨吾尔登》《心中的乌力格尔》《杨西格》等。这些作品中除了区内参赛队伍,还有来自甘肃省蒙古族自治县乌兰牧骑参赛团队及新疆地区参赛团队,真实展现了当地本土气息,为大赛增添了一道亮彩。我们要鼓励这样的作品,因为这些舞蹈形式,经过长年累月依伴着蒙古民族人们的日常生活,无论其保护还是发展,都得到了各界广泛尊崇,在蒙古族舞蹈艺术事业的发展进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nlc202309090115
大赛为广大基层舞蹈学者和爱好者提供了广阔平台,是赛制的亮点,是一次相互交流经验、相互学习,提高编创者和表演者综合素质的大好机会与平台。随着大赛圆满落幕,浮现出许多优秀作品和优秀舞蹈人才,这正是举办大赛的意义所在。为了使广大热爱蒙古族舞蹈的编创人才及演员得到更多的学习交流机会,期间召开了“中国蒙古舞论坛”,区内乃至全国各地专家、学者近160余人出席会议,对当前蒙古舞创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探究与交流,认为蒙古族舞蹈是中国舞蹈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优良的艺术传统,在传承和发展过程中,显示了强大的生命力,有着巨大的发展潜力,同时也存在着一些问题,例如有些作品立意不深刻,主题不够明朗,在表现上地略显牵强附会,在三性统一方面欠缺一些,更多的是外在形式上的挖掘,缺乏内涵,要发展就要明确自身缺点与不足,找出错误根源。值得肯定的是从参赛作品数量或是在质量水平上均有良好的发展趋势。
综观大赛,首先与往届不同之处在于取消了其他舞种,成为纯粹的蒙古族舞蹈比赛,参赛作品毋庸置疑只有蒙古舞属性的作品。从参赛作品中看,虽然是单一舞种,但不缺乏观赏性,在作品的题材、形式、表现手法和风格个性等方面是极为丰富多彩的。我们还可以看到一个值得关注的现象,即编导的年轻化趋势,这是一个非常好的现象,预示着舞蹈人才的源源不断,是值得赞扬和鼓励的,证明他们敢于探索研究自己所热爱的民族舞蹈,愿意奉献,为内蒙古民族舞蹈事业的发展注入了新鲜的血液。其中涌现的优秀作品,首先值得肯定的是蒙古族舞蹈现如今的发展日趋成熟,毋庸讳言,这是对中国蒙古族舞蹈的一次难得的检阅,同时呈示着如今蒙古族舞蹈作品之良,体现了非同一般的水平。
从审视当前作品来看,有的作品主题开掘浅尝辄止,缺乏表现“心灵”的深度,致使作品沦为单纯的炫技表演,如果片面追求形式至上、为形式而形式,思想贫瘠、粗制滥造、精神苍白、内容空洞,也只能像失去灵魂的空壳、是没有生命的摆设,难以引发人们的审美愉悦和情感共鸣,作品的思想力量最终会苍白浅显。还有些作品词不达意,张冠李戴,随意拼接,盲目模仿,缺乏个性,凡此种种,都警示着我们要以创作生产精品为目标,发扬好的迹象,克服一切杂念,敬畏艺术,静下心来把主要精力和心思集中到创作上来,努力打造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的优秀文艺作品。
我们积极学习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其中对舞蹈艺术事业道路提出了中肯的期望,文艺创作始终离不开人民,要着力创作出无愧于人民的作品,为人民而舞,这就对我们舞蹈工作者提出了新的要求,并指明了正确航向,作为舞蹈艺术工作者要将讲话精神落到实处。对于本届大赛,它为全国爱好蒙古族舞蹈的优秀人才构建了一个相互学习与交流的大好平台,给予了全国舞蹈专业团体编导及演员一个全面发展与锻炼的机会,让我们感受到了中国蒙古族舞蹈的质朴与多彩。望广大年轻编导和演员们在今后的创作道路中不要浮躁缥缈,图名逐利,要心无旁骛,多思进取,在实践中积累知识,熟知历史,以文化引领舞蹈,切记凭空想象,力争为下一届大赛的到来创作出经得起历史考验的精良作品。
电视剧《木府风云》观有感 篇4
周末看完了电视剧《木府风云》,被木增与阿勒邱的感情深深的打动了!我觉得我一定要写一篇观后感来表达此时此刻对男女主人公的喜爱与敬佩之情。
“请雪山见证我的誓言,鲜血回报鲜血,仇恨换回仇恨,终有一天,要让木府毁灭在我眼前,让木家满门灭绝,万劫不复。”电视剧开篇,是西和舅舅带着年少的阿勒邱走进木府门前,让她宣誓报仇的决心,故事至此拉开序幕。
西和舅舅将阿勒邱丢在冰天雪地木府门前,被同样年少的木增和木坤救回府,转眼十年后,镜头切换到木府后宅之主罗氏宁召唤孙儿们议事,去请男主人公木增的侍女就是女主人公阿勒邱,曲径通幽的长廊里,木增跟在阿勒邱身后行走,看着她婀娜的身姿不禁问起来:“你是阿勒邱吧”,阿勒邱低头停下脚步,木增接着问:“你是奶奶身边的?” 阿勒邱淡淡的回眸一笑转身便继续走,算是回复了木增的问题,然而那一回眸却深深烙印在木增心里。和很多电视剧老梗一样,阿勒邱不小心滑倒,被后面的木增及时抱住英雄救美,“小心”木增还不忘提醒她,阿勒邱害羞的连声谢谢都没说转身便走了,木增会心一笑。这一段我非常喜欢,演员在细节上面表现的非常好,让我感受到男女主人公成年后初次相逢已不凡,很期待后面的故事。
再一次相逢时,是阿勒邱请木坤回去救人,木增察觉到这是阿勒邱自己的行为,算是违反木府规定,现在回去一定会被奶奶罗氏宁惩罚的,便让她暂时留在自己身边,火把节开始,旋律“噢啊依哟,啊依哟,啊依哟„„”响起,百姓们热情跳舞,阿勒邱问木增少爷为什么不去跳舞,木增答:“没有人邀请,我怎么跳。”“现在有了,走,跳舞去”阿勒邱边说边牵起木增的手走向舞群中,热情的跳起来,木增呆呆的看着她,同时回忆起她年少时跳舞的场景,“是你”,“你是十年前大学里救回来的女孩儿吧。”,阿勒邱:“是,是您救了我的命,木增少爷,是您让我进入木府,我从没忘记您救命的恩情,木增少爷。”,木增:“这么说,你邀我跳舞,只是要报恩。”阿勒邱:“不是,木增少爷。”木增:“别叫我少爷,叫我木增,这是火把节,我们在跳舞,在人群里,没有少爷,没有侍女,你我没有不同,都是纳西族的孩子,在为节日欢庆,阿勒邱,试试,叫我木增。”阿勒邱:“木增”,木增:“这就对了”。„„这是他们最简单纯粹的快乐时光吧。
我也开始发现木增是真心喜欢阿勒邱的,真正喜欢一个人是希望两个人处于平等的地位,没有施舍没有委曲求全,木增喜欢阿勒邱遂不愿意对方有主仆芥蒂,希望她能心态平和的跟自己相处。
火把节杀机四伏,阿勒邱一半报恩一半尽自己女仆的责任,保护木增脱离险境,自己不幸被抓。而木增亦是个重情重义的男人,誓死要救回阿勒邱,这场西和舅舅的阴谋促进两颗心靠近。罗氏宁半疑半惑中,还是以感恩的心将金矿事宜交给阿勒邱,阿勒邱的地位从侍女晋升成小姐。然而嫉妒阿勒邱的人也很多,阿勒邱被冤枉杀了侍女阿玉,木增为了救阿勒邱,居然提出要进行神武士决斗,这是一场九死一生的较量!可是手无缚鸡之力的木增却不怕,最终凭借他的智慧赢得这场比试。
当罗氏宁发现爱孙木增木坤都爱上了阿勒邱,于是开展秘密刺杀阿勒邱的行动,派遣阿勒邱去金矿实地考察的路上,买通山匪阿虎,到金矿又派人暗杀。所幸有木增一路相随,他们的仁慈宽容善良感化了山匪阿虎,征服了假木罗,他们在后面都担当保护伞的作用,这都是男女主之前种的善果啊!
当罗氏宁施计逼迫木增娶宁州阿室于,将阿勒邱嫁给瓦头人,绝望中,木增带着阿勒邱于婚前一天在殉情谷殉情,罗氏宁只好同意阿勒邱嫁给木增,但只能是妾的身份,但在木增心里,阿勒邱是唯一的妻子。成亲当晚,阿室于用正妻的身份羞辱阿勒邱,被及时赶来的木增阻止,并用实际行动告诉所有人,自己的妻子只有阿勒邱一人,捍卫自己与阿勒邱的爱情。不管前路有多艰辛,不论之前有多么不容易,现在他们在一起了,他们此刻是幸福的,比很多很多人都幸福。此刻,你还在意这是否是杜撰的故事吗?不重要了吧,跟着镜头你也被感动了对不对。
婚后的生活并没有一帆风顺,正妻阿室于的刁难,阿照的不折手段,前庭的斗争,木增和阿勒邱用自己宽容善良智慧感化了无数人,赢得无数人的赞美,阿勒邱帮助罗氏宁打点木府,木增用智慧夺回木府土司的位置,„„经历那么多,两人早已不可分割,故事结尾阿勒邱病逝,木增不久也离开人间追寻她而去,太感人了!
木增为了阿勒邱3次殉情!第一次是在殉情谷,第二次是在跟阿照成亲当天,最终阿勒邱病逝,他还是追随而去。如果一个女人一生遇见这样的男人,虽死无憾了吧!虽然是电视剧,虽然是美化了男女之间的感情,但是谁又忍心去怀疑呢。一开始两人就是互相信任的,纵然女主阿勒邱有着血海深仇,但她自始自终都没有报仇过,没有伤害过木府及丽江的百姓。有人说她不告发西和舅舅,致使很多无辜的人惨事在西和舅舅的阴谋里,觉得她过于圣母,间接害人也是害人,可是设身处地的想想也是合理的,毕竟她也是后来才知道西和舅舅是假的,她靠自己理性分析得出她的家族是枉死的与木府无关,那么在她三观形成之前,复仇的种子还是在体内萌芽。
男主木增跟他的父亲很像,温文尔雅却不失纳西族铁骨铮铮风骨,仁义双全,对女主阿勒邱更是温柔善意信任有加,情意绵绵,说的情话感动死我了!易求无价宝,难得有情郎,因为这部电视剧,我爱上了丽江这座城市,爱上了这对感天动地的有情人。
以下是男主表白女主的话:
“我木增喜欢你,不管天崩地裂,光阴变迁,我永远喜欢你,这件事情和你没有关系,哪怕你不喜欢我,我还是喜欢你,我喜欢你,至死不渝。”
观《新水浒传》电视剧有感 篇5
刚刚看完电视剧版《新水浒传》,之前看过高希希导演的三国演义,如论战争场面,三国比水浒的气势磅礴及震撼,但论人物描写的话,水浒传的人物描写更细腻,虽说大部分好汉是虚构任务,但描写的人物情深意切,宛如活生生的跃然纸上,整部围绕着宋江为首,108位好汉聚义梁山,顶着替天行道的口号劫富济贫对付贪官污吏的事迹,电视剧《新水浒传》观后感:为何梁山好汉不揭竿起义推翻宋朝?。但可惜的.是,自宋江受北宋朝廷招安后,被奸臣高俅陷害致死。为何当初宋江不仿效汉高祖刘邦斩白蛇起义呢?
我认为原因有三:
一宋江自身的问题,他出自山东郓城县押司,平日喜欢劫富济贫而仗义疏财,落了个及时雨宋公明的称号,一心做好本职工作,愚蠢效忠朝廷;因被先错手杀死阎婆惜,后被奸人多次陷害,才走投无路投奔梁山,以上际遇与众多梁山好汉投奔的原因差不多,观后感《电视剧《新水浒传》观后感:为何梁山好汉不揭竿起义推翻宋朝?》。
二梁山泊的团队的问题,众多梁山好汉一致认为奸臣当道,遍布贪官污吏,只要除奸臣,杀贪官,这样就足够了,根本没想推翻朝廷;他们满足于打仗泄愤,无计划性,与正规的起义军差距甚远;
三军事谋略人才的问题,梁山军师智多星吴用,虽足智多谋,但大多数用在小计策攻心计上,军事方面比较缺乏,如行军布阵,敌我形势分析,缺乏高瞻远瞩的谋略,没有上升到推翻朝廷的高度,另外,军事人才的缺乏,梁山好汉们个个勇字当先,万夫莫敌,但多数缺乏军事谋略,并没有一个统领三军的将帅人才,而宋江只是因为是梁山泊主,所以才每次都即统领三军又最后发布命令的最高集权者,但此人即不能武也不善于文,可以使三军壮大呢?
观影视剧《井冈山》有感 篇6
现如今我们许多是独生子女,生活在一片祥和的幸福世界里。在我们的生活中没有衣食之忧,没有令人恐惧的战争。“战争”、“革命”似乎与我们越来越远了。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中,许多年轻人渐渐变得浮躁。他们追求时尚,渴望享受。每次站在国旗台下看着意义非凡的国旗向上升起时,那种仰望时的敬重、庄严的情感也趋于平淡。而这次观看《井冈山》沉浸在革命战争时期的点滴中时,自己也随着那真切的场景和革命气概而热血沸腾。在感动震撼之余自己也有颇多感悟。
革命需要信仰与激情。纵观古今中外战争不胜枚举,而我们的革命目的是伟大的。革命先辈用自己的身躯为全国人民的未来而战,他们明白一旦革命胜利广大人民再也无需在压迫和苦困下生活。在剧中,革命战士迈着刚劲有力的步伐坚定地向前迈进。看着那整齐、严肃的队伍听着革命战士激情嘹亮的歌声,仿佛看到了无限的希望。在前往大仓与袁文才等人谈判的路上,毛泽东在和自己的警卫员争辩时严肃认真地对警卫员说“就算我毛泽东死了,也不许开枪。”是的,对于革命的信仰和激情早已超越了生死。虽然没有足够的战士,没有充裕的粮草,没有精良的装备,但革命战士有着强劲的精神支柱,对于战争而言这是一项绝对的优势。
而我们也时常会在追逐理想的路上遭遇诸多艰难的阻碍,这便需要我们的心中充满对理想的执着感和培养那种做事情的激情,那么即使困难再大我们终将会跨过去。
胜利的果实需要智取。作为一位肩负着无数战士的生命以及革命方向的重大责任的领导者,毛泽东在经过深思熟虑后毅然不顾某些革命者的阻扰而做出率领革命战士上井冈山的决定。而能否成功地上井冈山却取决于领导者的胆识与谋略。他先是驻军于离井冈山不远的古城,而后又通过对当时控制井冈山的主要人物之一的袁文才的了解而修书一封给他,其字里行间透露着对于作为秀才的袁文才的赞许。这种诚恳的书信沟通对于文人而言是必须的也是十分重要的。而在得到对方给予的见面机会后毛泽东却不顾个人生命危险坚持只带三人前往会面。在大仓的会面是惊险重重的。可无论形势如何变化,袁文才的心思怎样转变,毛泽东都能够处变不惊、随机应变,从而及时化解危机和尴尬。最终他更是深刻体会到袁文才等人需要枪支从而送给他们一百杆枪,这一举动无疑是举足轻重的。袁文才这才似乎发觉毛泽东等人是无害的而开始以诚相待。饭桌上,毛泽东许多发自肺腑的叹息和话语更是真正地说服了袁文才等人。
进驻井冈山,毛泽东费尽了心思甚至于以身犯险。而革命路上,类似“进驻井冈山”这样的事件定是数不胜数,足见革命的最终胜利是费了多少革命先辈的心血。
美国四大电视主持 篇7
今日之美国主持界,就面临着同样的问题。随着拉里·金的退休,美国电视业的年景愈发不好了。虽说江山代有才人出,美国婴儿潮一代出生的电视主播们,却齐领风骚数十年。美国电视被老人们统治太久了。
至于有没有来者,望着大腕们的背影,或许我们该保持谨慎乐观。
迈克·华莱士
在美国,华莱士是一个家喻户晓的名字。这个名字代表了硬新闻、调查新闻,代表了不回避、不退让和咄咄逼人的提问。他是哥伦比亚广播公司(CBS)著名新聞杂志节目《60分钟》主持人,美国电视界的一个“教父”级的人物。
2006年88岁的迈克·华莱士宣布他退休。有媒体评论说,在美国家喻户晓的华莱士和他的《60分钟》,把电视访谈节目变成了“握紧拳头的艺术形式”,华莱士向来以尖锐的问题让他的节目来宾招架不住,不过,他的风趣和幽默也让后生晚辈折服,他的退休标志着一个时代风格的历史性结束。
华莱士曾在1986年和2000年分别来华,对中国领导人邓小平、江泽民进行过谈笑风生的访问。
克朗凯特
克朗凯特可谓是电视新闻的第一代主持人。他不仅创造了电视新闻的辉煌,而且自己也成为一个时代的巅峰,被誉为美国“最可信赖的人”。他的名字甚至成为了电视新闻主持人的代名词,在瑞典和荷兰,电视新闻主持人常被称为“克朗凯特人”。
此人曾在二战期间当过战地记者,培养了良好的新闻素养。克朗凯特从1962年开始入主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的“晚间新闻”节目,在长达近20年的主持生涯中,他做了许多重要的报道:美国总统肯尼迪和马丁·路德·金的遇刺、反对越战的示威、水门事件、伊朗人质危机、里根当选美国总统……在1963年肯尼迪总统遇刺身亡时,克朗凯特断然决定打断电视台正在播放的肥皂剧,插播了这条震惊世界的消息。
2009年7月,92岁的克朗凯特与世长辞。
丹·拉瑟
1975年拉瑟加入了CBS新闻杂志节目《60分钟》,荧屏上的丹·拉瑟从不摆架子,不以居高临下的架势训人。
拉瑟曾陆续报道过“水门事件”、越南战争、海湾战争、伊拉克战争等重大事件,与美国全国广播公司(NBC)的汤姆·布罗考和美国广播公司(ABC)的彼得·詹宁斯并称美国三大王牌主播。他是当今美国公认的口才最好、风度最佳的一流电视新闻节目主持人,观众从饱经风霜的拉瑟身上看到当代美国电视新闻节目主持人最理想的气质:成熟、权威。
2006年6月底,拉瑟离开工作了44年的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CBS),成为轰动一时的新闻。
奥普拉·温弗瑞
天命之年、长相平平、肤色黝黑、身材欠佳,笑起来大嘴一咧,谈不上什么优雅。但就是这样一个女人,却占据着《福布斯》2005年度“百位名人”排行榜的头把交椅,令麦当娜、安吉丽娜·朱莉等这一大串光彩照人的女明星望其项背。她就是美国“传媒女皇”奥普拉·温弗瑞。
从1986年以她的名字命名的脱口秀节目在全美推出以来,她幽默机智的风格便迅速捕获了美国无数观众的心。如今,她以超过14亿美元的身价在美国黑人亿万富翁中名列第一;她通过自己设立的慈善机构向贫困妇女、儿童和家庭伸出援助之手。美国《名利场》杂志评价她说:“在大众文化中,她的影响力,可能除了教皇以外,比任何大学教授、政治家或者宗教领袖都大。”而对经历过不堪回首的童年、叛逆堕落的少女时代的奥普拉来说,她只是靠着“一个人可以非常清贫、困顿、低微,但是不可以没有梦想”的简单信念,实现了丑小鸭到黑天鹅的美丽蜕变。
观四大名著电视剧有感 篇8
收到中共广饶县实验中学支部委员会下发的党委关于收看全国优秀共产党员电视系列片的通知后,立即开始上网逐一收看。我看到了许多共产党员在不同的岗位上,在平凡的生活中做出了不平凡的事业,展现了共产党员的高贵品质。看后,实令人感动,催人奋进。我虽然只是一名普普通通的体育教师了,但要以他们为榜样,增强使命感,争取永远做一个优秀的共产党员,为党和国家事业的发展做出力所能及的新贡献。这些优秀共产党员的先进事迹,可歌可泣。他们之所以赢得社会的认可,是因为他们能够立足本职,从小事做起,从最平凡的事做起。在前进的道路上,人生征途中,即使遇到艰难险阻、刀山火海,也在所不异,勇往直前,不达目的誓不罢休。
在所有的英雄任务中,高松老师深深地打动了我!
高松:1981年考入北京大学化学系,专攻化学与分子。在老教授的关爱下,进步显著,他提出要科教报国,1985年为硕士,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到德国专门攻克世界分子磁性研究、高容量计算机。回国后,带领高松课题组工作,在xx年科学大会上成为事业有成的高水平人才,也是国际上杰出的学者。
五一高松是一名站在世界前列的学者但是作为一个平凡的人,作为一个县级中学的体育教师,我应该怎样向他学习呢?!
作为一个平凡的人,我们无力去做一些感天动地的事情,但如果我们每个人都能为别人做些什么,为集体做些什么,为国家做些什么,为民族做些什么,国家就会越来越美好了。《人民的好儿女》是人民的儿女,是他们让我们看到了共产党的伟大、共产党的力量、共产党的风采。他们的事迹,是共产党员无私情怀、坚忍不拔、淡泊名义、甘为孺子牛的情操的具体体现,更是真正感动我们和中国的力量。
作为一名年轻的体育教师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应该怎样呢?首先,一名优秀体育教师,课堂教学要一流。我想这应该是最基本的条件。因为作为体育教师最根本的任务教师教学,不仅课堂教学要一流,更重要的是要教会学生如何自己进行身体锻炼。其次,一名优秀体育教师必须是一名充满爱心的教师。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看看古今中外的教育家,有一点都是共同的,那就是对学生倾注了无限的爱。无论是前苏联苏霍姆琳斯基,还是我国近代的陶行知,所有有成就的教育家,都把爱当作教育成功的法宝。一名教师只有热爱自己的学生,才会把教育当作自己一生的事业来经营,才会平等的对待每一名学生,才会用心来和学生交朋友,才能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没有足够的爱心,就没有办法与学生生进行正常的交流,也就没有办法真正去了解学生,进而帮助学生再次,一名优秀教师必须是热爱书籍,酷爱读书的教师。要想教给学生一碗水,那你就必须有一桶水,这是我们经常告诫自己的一句话;这就需要我们多读书。特别是我们体育教师,知识的薄弱阻拦成为优秀体育教师的门槛,知识上的欠缺,意识上的不到位,往往把许多优秀的体育教师挡在门外。苏霍姆琳斯基说过,读书,读书,再读书----他把读书看作教师最重要的素质,提倡老师要每天不间断的读书,跟书籍结下终生的友谊。
读四大名著西游记有感 篇9
《西游记》是一部神话小说,主要记叙了孙悟空师徒四人经历了九九八十一难,终于取回佛教真经的故事。在《西游记》中最让我敬佩的就是齐天大圣——孙悟空,他武功高强,忠心护主,在被师傅误会赶回花果山的时候还时时刻刻惦记着师傅的安危。他嫉恶如仇,知恩图报,因为一句承诺他一路舍命保护师傅,斩妖除魔。一切妖魔鬼怪都逃不过他的火眼金睛,一路披荆斩棘,护送唐僧西行取得真经。
《西游记》中的二师兄——猪八戒,曾是天篷元帅只因犯了天规被玉皇大帝打下人间。他贪吃贪睡,取经的心一直都不是很坚定,但是他也有一颗善良充满正义的心。在唐僧和孙悟空的帮助下也取得了真经,封为净坛使者。师徒四人中,最善良,最勤劳的就属三师弟——沙僧了。他原来也是天宫中的一员大将被贬入凡间,后经菩萨点化皈依佛门,他任劳任怨,沉默寡言,最后取得真经封为金身罗汉。他们的师傅——唐僧,他心地善良,乐善好施。他坚强的意志和执着追求的精神,很值得我们学习。
观《大国崛起》有感 篇10
关键词:大国 崛起 解放思想 改革体制 善于学习 和谐和发展
上周观看了《大国崛起》这部纪录片,最先想到也最想知道的问题就是何为大国。
对于大国该如何定义,在百度百科上有如下解释:古时,指强大的诸侯国。而如今,其常表示在国际体系中,那些权利与资源相较于其它国家,具有显著优势的国家,与强国的含义相像。
在我们所处的时代中,大国包括葡萄牙、西班牙、荷兰、英国、法国、德国、日本、俄罗斯、美国和中国等十个国家。但在我个人看来,对于大国所表示的含义还是有待商榷的。比如说《大国崛起》中所描述的国家中,无论从军事力量,还是从领土面积来说,有些国家,很难将其称之为大国。例如片中提到的荷兰。
提及荷兰的领土,我们通常将其称之为小国,没有用大国对其定位。一定会有人反驳说,同被称为大国的西班牙与葡萄牙的领土面积也很小,之所以被称为大国,是因其具有庞大的殖民地。但即便从这个层面上,我也很难将荷兰划归为一个大国。17世纪初,荷兰从西班牙获得独立之后,积极实施贸易的海外扩张,在世界各地建立殖民地和贸易据点,此时期为荷兰的黄金时期,更享有“海上马车夫”之称。然而,实际上荷兰的扩张也极为有限。历史上真正对荷兰具有重要意义的殖民地,就是荷属中印度,就是现如今的印尼。当然,荷兰在其历史上也殖民统治过其它一些地方,但如果说稳定占领的,只有很小的一些领土,并且并不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比如说荷属安德烈斯、荷属圭亚那等几个无足轻重的小地方。
我们所说的17世纪荷兰是当时世界上最强大海上霸主,但这主要是指其在商业上的霸权,就战争而言,荷兰人的实力并没有多强。提及新阿姆斯特丹多数人不会知道是哪里,其实就是现如今的纽约,最早被荷兰人所命名,之所以被改名为纽约,正是因为荷兰人的战败。
也就是说,在国家的领土面积上以及军事力量上,荷兰并不能被称为大国。作为一个以政治为主体的国家荷兰,我觉得荷兰人并不具有很强的祖国意识,而是比较随意的。当荷兰人移民到另一个国家时,往往其就不太具有多少祖国观念。一个很具有典型意义的例子就是,移民到非洲去的那些荷兰人,在其到达非洲后相对较短的时间后,就称自己为“非洲人”,称其母语为“非洲语”。但是我们知道他们实际上是荷兰裔南非人,别人把他们叫做“布尔人”。
所以,无论是从荷兰的本土,还是在其本土以外的势力范围内,荷兰都难以被称之为大国。那我们又依何根据说荷兰是大国呢?
不过,毫无疑问的是,17世纪的荷兰,无疑是具备强大世界影响力的伟大国家。并且直到现在,荷兰依然具有很强的世界影响力。这不仅仅是说荷兰人所创造的一些沿用至今的商业制度体系,比如说股份公司、联省共和等制度对后世具有深远且重大的影响,其商业势力其它国家难以望其项背。并且荷兰的文化也曾经在世界上得到广泛的传播,具有相当的文化影响力,以至于日本兰学曾长期成为西学和一切近代知识的代称。可见,大国这一概念的界定真是一个艰难的问题。
从荷兰的例子上能够看出,除了军事力量和领土面积两方面之外,文化影响力也是相当重要的一环。1991年,苏联解体、苏联共产党解散,究其根本原因,其中不可忽视的一个要素,就是苏联的文化被国内外的敌对势力所彻底否定,斯大林甚至列宁都遭到舆论的攻击与抹黑,导致其面对苏联的解体而无力回天。所以说,对于大国概念的定义,不仅仅是其在经济、科技、军事和国际政治上所具有的举足轻重的影响力,还有不可忽视的一个要素就是其文化——制度文化和观念文化——成为当代文明的主流典范和主流话语,影响到全世界各个国家、各个民族和各个角落。也就是说,是能够以自身的制度典范和文化典范,辐射到全世界的那些国家,才能真正的被称之为大国。
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的中国,传承着华夏文明,五千年的文化传承从未出现断层。18世纪之前,无论从军事,领土,政治,商业,文化方面,相较于同时期的世界其它国家都远远超越,这无疑标志着当时的中国是名副其实的大国。在18世纪,英国第一次工业革命之后,以英国为代表的西方列强开始崛起,这些国家相继开展殖民扩张,并逐步向着大国的方向而发展。然后同一时期中国正处在清朝末期,人们思想陈腐保守,政治制度落后腐败,没有跟随上工业发展的大潮,导致其逐渐被时代所淘汰。
建国以来,中国完成了三大改造、进行了改革开放、努力探索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物质生活品质逐步提高,精神文明建设日益进步……中国的各个方面都处在一个飞速发展时期。这使得中国再一次以一个大国的身份屹立在国际局势之中。虽然,国内外很多别有用心的人肆意的造谣、诽谤、污蔑我们的党和领导人,否定我们的文化和历史、否定马克思主义、否定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制度,其实质是把社会主义的中国重新拉向殖民地半殖民地而制造的思想政治舆论。但是,目前的中国确实与“大国”还有一段距离。中国还是发展中国家,还有很多的问题亟待解决。
《大国崛起》对我的重要启示之一便是,思想的解放是先导。新教在英国确定了其统治地位是18世纪英国工业革命成功的一个重要因素,于是人们被禁锢的僵化思想彻底解放了。那时诞生了一批诸如瓦特、牛顿等的伟大的科学家。英国可以为出身低微的牛顿举行国葬,皇室成员、亲王会亲自为他抬棺。这在当时其它等级森严的欧洲国家都是不可想象的,更不用说中国。当时各国经济飞速发展以至于迫切需要新技术,为什么唯独英国发生了工业革命?其根本原因应该是英国相对比较自由和开放的宗教环境,提供了诞生优惠科学家的宽松空间。
想要进行思想的解放,其先提条件便是要具有思想。思想是什么?用现代科学进行解释就是:思想是大脑细胞的活动,大脑细胞的活动产生电流,电流产生电磁场,电磁场对其场范围之内的物质的电子发生作用,从而改变物质电子的变化,进而促进物质的改变。它是一系列的信息,输入人的大脑后,形成的一种可以用来指导人的行为的意识。作为一种思想的常态,解放思想最基本的是要解决思维方式问题,即从主观主义、形而上学的思维方式中解放出来。要使自己的思想认识,随着不断发展的客观实际变化而变化,勇于探索、敢于实践,打破习惯惯性和主观偏见的束缚,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
《大国崛起》给我的另一点启示便是要善于学习。通过学习,可以增长见识,发现不足。以史为鉴,学习先进,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其他的先不论,就从《大国崛起》中的几个片段我们就能够学习到很多:1、哥伦布在远航探寻新大陆过程中,他们一直在海上漂泊,数月未找到陆地的影子,有些船员坚持不下去了,要求返航,哥伦布说再坚持三天,如果三天之内再找不到就掉头回去。结果在第三天他们发现了美洲大陆。这一细节告诉我们:不仅要有勇于创新实践的勇气和冲动,还需要为当时的勇气和冲动坚持到底,甚至要做好思想准备容忍失败、承担失败。前进的道路永远不会是一帆风顺的,充满了艰险与险阻,成功的前夕往往是最艰难的时刻,阳光总是在风雨的后面,这就需要我们的坚持不懈、持之以恒。当然,也许我们即便努力了,可能也不会获得成功,但是我们为了理想坚持过努力过,我们不会有愧疚,以后想起来也不会悔恨。2、一艘荷兰商船被困北冰洋,8人死亡,他们的货物中有卖给客人的食物和药品,但是他们没有动一分一毫。当他们脱险了,第一时间把货物交到了客人的手上。荷兰人就是靠着这种诚信扩大了市场。这一细节虽然有些极端,但也告诉我们:人无信不立,诚信决定着事情的成败。大家的眼睛是雪亮的,你如何对待别人,别人也会如何对待你。也许一次两次可以骗过大家,但日久见人心,无信之人总会被淘汰的。
在当今这个和谐的大环境下,中国想发展、想进步、想成为真正的大国,顺应和谐的主旋律,努力发展自身是非常重要的。在中国改革开放的30年里,我们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可是随着改革的进一步深入,随之而来的矛盾也显露出来。历经30年的改革开放,由于财富分配不均衡,社会成员地位两极化等原因,社会不和谐现象日益凸显。如今,我国的发展正步入一个“经济容易失调、社会容易失序、心理容易失衡、社会伦理需要调整重建”的重要时段。然而,在不同地域、不同行业、不同岗位,以及城乡之间的收入差距仍持续增大,收入差距的增大和利益关系复杂程度的加深则成为了阶级矛盾的导火索。鉴于此,党中央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命题。这是党中央克服单纯市场机制局限性的一种新观点,是一种经济活力与社会和谐兼得的新思路,是“以人为本”与“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相统一的发展观,这一发展观旨在改善良莠不齐、自相矛盾的发展现状,其主旨是不求最佳,但求和谐,营造一个社会各阶层都能各尽所能,各得其乐,利益关系能够不断得到协调,缩小上下级差距的和谐社会。努力改善不足、发扬优势、扬长避短、弘扬中国优秀文化传统,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走出一条最适合中国的特色社会主义路线,是指引我们全党乃至全国人民努力向前的最鲜明的旗帜。
观四大名著电视剧有感 篇11
观名著《金银岛》的精选观后感 700 字 1
在多姿多彩的假期里,我最好的伙伴可要算得上是好书了。没有好书就不算是一个快乐的假期。这个寒假我读了许多世界经典名著,其中最让我爱不释手的就是《金银岛》了。
这本书讲述了一个惊险刺激的寻宝故事,少年吉姆-霍金斯被一张藏宝图所改变了命运。吉姆为了寻宝踏上了远渡重洋,去金银岛的路程,没想到在半路上,阴险狡诈的西尔弗收买了水手,并让水手扮成海盗,与斯摩利特船长等人争夺宝藏,最后他们都未能得逞,吉姆成功地找到了宝藏。
故事中的吉姆是一个机智勇敢的人,他在寻宝途中历尽艰险、立下赫赫战功:是吉姆机灵地藏在苹果桶内偷听到了西尔弗的阴谋;是吉姆在大家最危难的时候挺身而出,干掉了船上的所有海盗;又是吉姆冒着生命危险帮大家夺回了“希斯帕诺拉”号。
主人公吉姆不畏艰险,勇敢机智的品格深深地震撼了我。我为自己有时的胆小怯懦而感到羞愧。我是一个非常喜欢小动物的人,但独独对狗惧怕,特别害怕长相凶猛的狗。为了躲避狗,我宁可绕远路,宁可不下楼。有一天,我放学跟着妈妈回家,老远就看到了一条黑狗,仔细看看,就知道是我家对面车库里的那条小黑。我经常在楼上把吃剩的肉骨头仍给它吃,也算是跟它认识的了。我想:我们不算老朋友也算是老邻居了,应该对我礼貌相待了吧。心里虽然这么想,但是始
终还是怕狗的,于是跟在妈妈的身后,祈祷它看不到我。
谁都知道狗的耳朵是最灵敏的,老远就听到有人来了,小黑立刻警觉地站起来,竖起耳朵,瞪大眼睛,一副大敌来临的样子。见我们走过来了,随即狂叫起来。我心里一颤,立刻停止了脚步,这个忘恩负义的家伙,昨天还吃我给的肉骨头呢,那摇头晃脑的样子哪里去了?今天倒来恩将仇报了。心里虽然这么恨恨地想,但终究还是害怕。“君子报仇,十年不晚。”看我以后怎么收拾你!但好汉不吃眼前亏,我还是改道吧。于是我硬拉着妈妈从我家前面的四号楼绕了过去,终于化险为夷,安全地到达楼下,我松了口气,一路小跑着上了楼。
事后我经常会想,为什么其他人不怕狗,而我会这么害怕呢?是不是狗故意刁难我呢?后来妈妈告诉我,狗其实是最忠实的卫士,看家护院是它的职责,只要有陌生人靠近,它都会很警觉,用叫声来吓退坏人,提醒主人。你虽然经常喂骨头给它吃,但你都是从楼上窗口扔下去的,它没有见过你,不知道你身上的味道,更不知道你是敌是友,所以才会这样的。“哦,原来是这样,我记起来了,我是没有跟这只狗近距离接触过,因为它长的比较凶悍,我开始就在心里害怕它,远离它了。”我终于明白了,也敢于承认了,都是胆小惹的祸。
想想《金银岛》里的吉姆,多么勇敢的一个孩子啊,我也要向他学习,遇到困难不退缩,勇敢面对,想办法解决,做一个真正勇敢的人!
观名著《金银岛》的精选观后感 700 字 2
《金银岛》这篇小说描述了一群去寻找宝藏的人们在正义与邪恶
之间的一场恶斗,揭露和抨击了人类的贪婪与凶残。“75 个人出海,只有一个人活着回来。„„15 个人站在死人的箱子上一一哟嗬嗬,一瓶朗姆酒!管他魔鬼要什么花,喝呀一一哟嗬嗬,一瓶朗姆酒„„”这首在文中老掉牙的歌,在我听来,不仅感到一阵阵可怕,更感到了贪婪巨大的危害。出海寻宝,靠的不光是无比的勇气与胆识,更重要的是有一颗正直的心。文中多样的人物让我深刻地认识了什么是真善美,什么是假恶丑。
“如果这个世界都是金子做的,人们将会为了一把泥土奋斗。”贪婪就是人类心中的一根剌,这根刺无时无刻地折磨着他们,这根刺会越来越长,越来越大,只要滋生了这根剌,就难以自拔,贪婪多么可怕呀!它会毁了一个人美好的一生,不要钻在钱眼儿里,金山、银山都是害人的呀!
“知足者常乐”,刚读完全文,我就想到了普希金的一则童话故事一一《渔夫和金鱼》,从前一个老头和老太婆生活在大海边一座破草棚里,靠打鱼为生。一天老头捕到了一条金鱼,金鱼说:“如果你肯放我回到大海,我什么都愿意给你。”老头告诉了老太婆,老太婆先是要一个新木盆,接着要座木房子,然后又要做贵妇人,还要当女皇,这些金鱼都一一满足了。最后,老太婆竟然要做海上女霸王,要金鱼来侍候她。这回金鱼忍无可忍,不再答应。再看老太婆,重又坐在门口,脚边还是那破木盆,房子还是那破草棚,这就是贪得无厌呀!瞧吧,贪婪的结果就是如此!像西尔弗那样被人遗弃、逐放在荒岛上,一无所有,两手空空;反之,像格雷这样一个正直而又有上进心的水
手,不仅得到宝藏,还成了家,立了业。没有贪婪的世界多么美好呀。
记住,贪婪只会一无所获,勤劳才能创造财富!让我们早点儿拔去心中那根贪婪的剌。
观名著《金银岛》的精选观后感 700 字 3
最近老师推荐我读了一本英国史蒂文森的《金银岛》。书里讲了一位脸上有一道刀疤、体格健壮、脾气十分古怪、粗暴的老船长,他的光临给开客店的少年吉姆?霍斯金的父母带来了不幸和灾难,他死后,“我”在他的水手箱里发现了一张藏宝图,得知海盗弗林特在荒岛埋了一大笔宝藏。于是,乡绅特里劳尼买下了一只船,带了少年吉姆和李大夫等 3 个家仆及二十个水手去寻宝。其中有十九个水手是海盗,他们正在秘密商量造反,计划返航时夺取财宝,不料,他们的秘密被躲在苹果桶里的吉姆听到。由于李大夫足智多谋,吉姆机智勇敢,医生一派战胜了海盗们,最终载宝而归的故事。
最精彩的地方是“我”躲在苹果桶里偷听的那一段,事情是这样的:有一天,特里劳尼命人在甲板上摆了一个苹果桶,“我”干完活后,想吃一个苹果,结果,“我”发现苹果桶是空的,“我”干脆坐在桶里,这时,海上厨师——西尔弗正好坐在“我”所在的桶子上,“我”小心翼翼地听他们谈话,刚听完几句,“我”发现船上的水手要谋反,这时,西尔弗站了起来,想吃一个苹果,看到这里,我真为吉姆捏了一把汗,我飞快地往下念:可有人要喝酒,西尔弗也想喝,就去舀了几小杯,太阳慢慢地走上了天空,值班水手喊:“看见陆地了!”这时,趁人不注意,“我”偷偷溜了出来„„
读完这本书,我在想:如果我是吉姆,我在听见了海盗们的阴谋时,我能沉住气吗?当海盗们凶相毕露时,我会勇敢地与他们博斗吗?不!我宁愿躲得远远的,并祈祷他们不要发现我。如果我是吉姆,我会有勇气夺回帆船吗?不!为什么?因为我没有勇气。从吉姆身上,我学会了勇气和智慧,从李大夫身上,我学会了冷静。看完这本书让我知道了:当遇到危险和困难时,一定要沉着、冷静、镇定,因为只有这样才能想到解决难题的好方法,脱离危险和战胜困难。
观名著《金银岛》的精选观后感 700 字 4
在这个暑假里,我读过了不少的书,但只有《金银岛》让我受益匪浅。《金银岛》写的是离奇浪漫的海上故事。这本书的小主人翁吉姆,在偶然的机会下,得到了金银岛的藏宝图。有钱的乡绅利劳尼先生买了一艘名叫“伊期班袅拉”号的帆船,和李甫西医生一起,带着小吉姆到茫茫大海耽的一个荒岛上去寻宝。
以西尔弗为首的一批觊觎宝藏的海盗装扮成水手也随船前往金银岛。围绕海盗船长弗林特埋在金银岛上价值 70 镑的宝藏,寻宝者与海盗之间展开一场生死博斗。由于斯摩列船长指挥有方,医生的冷静果断地与海盗周旋,吉姆的机智,勇敢,多次挫败了海盗,平安反航。
这部小说最吸引人的,不是具体的探宝细节,而是小说主人公吉姆的成长过程和对约翰·西尔弗这个人物的刻画。史蒂文生后来为《金银岛》写的序言中说道:“我相当为约翰·西尔弗尔骄傲并且至今还相当欣常这个圆滑而颇难对付的冒险家。”以至他最初给金银岛
起的书名便是《船上的厨子》
读了这本书,最今我敬佩的是吉姆的机智勇敢。在“伊期班袅拉”号的海盗战和战斗的伤亡,吉姆决定离开木屋,一个人夺回“伊期班袅拉”号,在船上,吉姆险些柀汉兹杀掉,克服了重重困难,吉姆靠自已的力量夺回了“伊期班袅拉”号。这件事,起到了救回大家的作用。回来时,吉姆因误入敌营柀捉住,但最终还是逃了出来。
这本书题材新颖,别致,情节曲折,离奇,人物型象鲜明,生动,是本不可多得的好书。
观名著《金银岛》的精选观后感 700 字 5
想必大家都有读过一本有名的名著——《金银岛》。这本书里,从头到尾都围绕着一个冒险故事旋转,在这里面一个少年出生在一个贫穷的家里,以开着酒店维持生计。那个少年就是主人公吉姆.霍金斯。他无意之中发现了老海盗藏着金银财宝的荒岛地图。于是,他与别的朋友商量,他的朋友带着一群水手踏上了探宝之旅。但是不久,他们船中的一群水手叛变,就此双方的激烈对战开始,他们与敌人展开了惊心动魄搏斗。最后,由于各个船员的努力,胜利落向了吉姆这一方,不久,他们载着金银财宝兴高采烈的满载而归回到了家乡。
虽然我没有亲身去到那儿冒险,但是在我的脑海中,总能浮出一丝景象,吉姆他那正直的面孔总能出现,在他身边他是显得那么的高尚、善良、勇敢,他总是能制服海盗,取得胜利,他是多么勇敢!当我听到他这句话时震撼得全身发抖,如这一段„„我们看见陆地的那天夜里,我就在苹果桶里,我听到了你——约翰,还有你——迪克.约翰逊,还有汉兹,他现在是在海底了,我还在一小时内,把你们说的每句话都报告了。至于纵帆船吗,使我割断了船的缆索,是我杀死了你们留在船上的人,是„„就当我看到这些的时候我心里十分震撼一个少年能有那么大的勇气说出这些,这让我很佩服。
当然我有佩服的`人也有愤恨的人,例如西尔弗为代表的人物,在他们的身上体现的都是虚伪、非分、邪恶的,他们为了自己而杀死别人的性命,他们没有为自己所做的事情感到愧疚,而是更猖狂。越想到金钱脑子空空,仅剩下杀人的念头,想一个接一个的把人喉管割破,横行霸道。让我的脑子里全部浮现出他们带着一双凶恶的眼睛恐怖的狞笑拿着水手短刀疯狂的杀了很多人,只是为了自己的利益而丧失人性。
虽然,这篇小说以假乱真,但是他的作品中体现善良与邪恶之间的尖锐对抗,所以我觉得故事警告着我们干什么都不能自私,因为那是在你人生路上的错路,而吉姆他们身上体现是一种正义为代表的精神财富。
品读教育名著有感 篇12
邓群
读一本好书,犹如交一个益友。近期我认真地阅读了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著作——《给教师的100条建议》,感受颇多。
其书中的第2条立马吸引了我的眼球,因这正是我所困惑的:教师的时间从哪里来?一昼夜只有24小时啊!的确,做教师的都知道,每天必须做的几件事占用了我们绝大多数的时间:备课、上课、批改作业、课外辅导、处理学生间的种种问题、与家长沟通„„还要抽出时间来读书。我真不知如何才能尽善尽美地做好所有的工作。在书中,苏霍姆林斯基告诉我,教师的时间从读书中来。只有每天不间断地读书,跟书籍结下终生的友谊,就像书中所说的,如潺潺小溪,每日不断,注入思想的大河一般。一如书中那位成功的历史教师说的:“对这节课,我准备了一辈子。而且,总的来说,对每一节课,我都是用终生的时间来备课的。不过,对这个课题的直接准备,或者说现场准备,只用了大约15分钟。” 读到这儿,我突然间明白了,为何特级教师们能在课堂上得心应手、进退得宜,让人觉得听课是一种享受;而自己上课时尽管精心准备,设计得环环相扣,但在课堂上却往往显得捉襟见肘,疲于应负。因为用一辈子来备课与用课前的几小时亦或是几天来备课,效果定是大不相同的。大师让我知道了读书不是为了应付明天的课,而是出自内心的需要和对知识的渴求。要知道作为教师,在知识的海洋里,我们所教给学生的教科书里的那点基础知识,只是沧海一粟啊!若我们没有“源头活水”,又怎能教出好学生来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