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人类的朋友》教学设计

2024-10-25

3《人类的朋友》教学设计(共15篇)

3《人类的朋友》教学设计 篇1

《人类的朋友》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联系课文内容理解“窗明几净、不绝于耳、司空见惯”等词语;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过程与方法:放手让学生自读。在积极主动的阅读活动中,去理解和感受人与动物和谐共处的重要意义;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抓住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丰富学生的文化内涵。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乐趣,培养珍爱自然、善待自己家园的美好情感。

教学重难点:

通过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学习作者细致观察、生动描写的方法。积累文中的常用成语、优美词句和精彩句段。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搜集有关生态环境的资料。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课前引入

1.同学们,你们喜欢动物吗?在保护动物方面你们做了哪些事情?

2.同学们,关于人与动物的课文我们学过哪些,谁来说一说?今天我们要学习的一篇新课文,同样也会让我们感受到人与动物之间的美妙和谐。

板书课题《人类的朋友》

二、初读指导(1)学生自学生字词

①自由朗读文章,画出不理解的词。②自由交流不理解的字词(可查字典)。(2)检查自学效果。(3)学生轻声试读文章。

(4)逐节指名读文章,讨论:那些地方读懂了?

三、再读课文,深入思考:

1.读了课题后你想到了什么?想知道什么?

2.思考:文中人类的朋友都有谁?(板书答案)(展示课件)

小鸟

兔子 浣熊

鹿

野鸭等

3.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朋友关系?

(1)之间各种鸟儿从远处飞来,自由的进出,着实饮水,打闹嬉戏。(2)草地上兔子追逐,树林里松树吵架,都是司空见惯的事。

(3)我看到前面树林里有一只鹿在哪儿悠闲的吃树叶,它发现我时,只是抬头看了看,照吃不误。

(4)大雁是小孩的宠物,小孩也成了大雁的宠物。

5.他们过马路时,像飞行时那样一个挨一个,排成单行,汽车过来了,他们毫不理会,荏苒摇摆着身子向前走,直到最后一个走过去,车才开走。

四、深化主题,点明中心

大自然是人类的生存环境,也是所有生物的栖息之所;动物和人类共同生活在一个星球上,动物是人类的朋友,人类也是动物的朋友。

五、读写结合,拓展延伸

布置作业,写一写:“读完《人类的朋友》后,我想到了什么”

第二课时

一、导入新课

1.同学们回忆一下《老人和鸟》一文,想一想文章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回忆中学生再次感受老人与鸟之间的那份浓浓的爱。

2.板书课题:《人类的朋友》

同学们,请猜一猜:人类的朋友会是谁呢?

二、探究学习1.读文章1—2自然段

(1)找出描写美国环境优美的重点词句。

如“窗明几净,青翠欲滴,空气中有花和草的香味”等。

(2)读完这两段话,请同学们对比我们这里的空气质量,环境污染等谈一谈自身的感受。

2.读文章的3—5自然段

(1)这一部分是本文的重点,请同学们找出“描写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词语或句子,谈谈在这些语句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2)抓住那些动物与人相处时的重点词句加以理解。如“不绝于耳,婉转歌唱,啄食饮水,打闹嬉戏,大摇大摆,悠闲,照吃不误,三两为伴,伸长脖子,迎接我们,自由自在,毫不理会”等。除此之外,文中的那些描写人们面对动物时所表现出来的爱心的词句,如“为鸟儿们送鸟食和水,马路上车给一群大雁让路,见到松鼠吵架,兔子追逐都是司空见惯的事”等。

(3)读完这几段话,请同学们对比我们现实生活中的某些人对待动物的表现,谈一谈自己的感受。

3.读第6自然段

读完这一段话,你会发现:在美国,没有人在家中养鸟或兔子之类的野生动物。而在我们这里,经常会看到有人在家里养鸟,养兔子等野生动物,针对这些现象,同学们可以谈谈自己的感受或想法吗?

四、细读课文,突破重点

1.同桌互读:思考动物与人的关系怎么样?从哪看出来的? 2.说一说,读一读:什么最令你印象深刻,觉得最有意思? 3.指名回答读相应的段落,深入体会动物与人的和谐关系。

五、边读边写,课外延伸。

1.课外阅读:《我的野生动物朋友》。

2.观看中央电视台的《动物世界》、《人与自然》节目。让学生在课下写一份“保护自然,保护动物”的倡议书。

3《人类的朋友》教学设计 篇2

终于有一天, 森林国王发怒了, 它发出了世间最痛心的感叹:“人类对我们森林王国的侵略已经到了无法容忍的地步, 人类应该扪心自问, 假如地球没有了我们, 他们何以生存”

原来, 人类的活动危害到了森林国的生存。密密麻麻的参天大树因连年的砍伐数量在逐渐减少。其骄人的颜色也由碧绿变为浅绿、淡黄、枯黄……直至变成沙土飞扬的沙漠。真不敢再想下去, 森林国的未来该是怎样

为了维护森林国的利益, 森林国国王派出了三十多位臣民前往人类, 就森林与人类如何相处进行一次谈判。其中森林国王下面这段话是不得不让人深思的。

“亲爱的人类帝王, 您可知道我们大森林王国早在地球诞生时就存在着。它忠诚地庇护着世界所有生灵, 它是天然氧吧, 是地球清洁的肺。可是请你们往那边看看, 那儿曾经是一个绿树成阴, 飞鸟成群的胜地, 如今却只剩下不毛的空壳。知道为什么会荒芜到如此地步吗亲爱的陛下, 恕我直言, 那是你们人类的杰作啊。每一个国王都想自己的国家富强, 人民安康。可你们却把这些目标的实现建立在毁坏我们的家园之上。我们虽然不是同一个种群, 却来自同一个地球, 我们虽

各有各的子民, 但我们的关系却如唇齿相依。如果我们森林国的生存受到了破坏, 你们还能安居乐业吗

在谈判最后, 受森林国的邀请, 人类帝王决定亲自到森林国参观参观, 看看人类到底留下多“辉煌”的杰作。在通往森林国的山间小道上只有孤石和草沙作伴, 往日的鸟语花香, 往日的大森林不见了, 满眼都是荒凉。“帝王, 请你看看这凄凉、沉寂的山, 没有了我们的同胞, 它显然缺失了些什么, 也瘦了许多。 请您再往另一座山看, 那里生机盎然、绿树成阴。你看, 那里的飞鸟虫鱼是多快乐啊!为什么会有如此大的差异呢看到这样的悲剧我深感痛心啊!我无法想象, 沿着这样的悲剧发展下去, 人类我们还有未来可想吗”这是一位叫杉木的森林大臣对人类帝王语重心长的话语。

突然, 一只气喘吁吁的小兔子托着沉重的脚步跑上来拦住了参观者, 哀求道:“大树哥哥, 能不能借你身上几片叶子呀你瞧, 那边那头山羊多憔悴呀, 它已有十多天没吃东西了。我找遍了这荒山野地都没有什么吃的可以给它, 我不想再失去最后一个朋友了。”看到这一幕, 人类帝王似乎明白了什么, 他深感愧疚地说:“在这一环扣一环的自然发展规律中, 地球上的每一员都非常重要, 就像珍珠链子一样, 如果某一段被切断了, 整条链珠将会被散开, 这样的结局谁都不愿看到啊!”

鸟儿——人类的朋友 篇3

人们可以从鸟语中知道鸟儿是在欢歌还是在呜咽,是在告知节令还是在预报时辰,甚至凭叫声就能知道它是什么样的鸟。乌鸦叫声单调枯燥,整天只会“呜呜吸吸”,的确令人生厌。斑鸠低沉地叫着“怪孤独”,让人一听便知这是个不合群的家伙。大山雀和杜鹃叫声特别有个性,尤其是杜鹃,每叫一声仿佛都在经受着撕心裂肺之痛。花喜鹊轻狂浪漫,一叫起来就“唧唧喳喳”,据说是在报喜。有一类鸟语属悲剧型的腔调,比如常含一口“不如归去,不如归去”声调的是铁脸雀,警告行恶之人“天不容,天不容”的是树莺。有一类鸟叫属喜剧型的,四声林鹃常自我安慰“光棍好过”,白脸锦鸡开口就是一串夸奖语“顶呱呱”。有的鸟边叫边飞,有的鸟蹲在树枝上,没有人声时才敞开声喉。有的鸟昼夜不停地叫,有的鸟一年只叫一个季节。

你知道吗?鸟类也会“说天气”。一些鸟类的鸣叫,使农民伯伯能预测天气,以便安排农事。“子夜杜鹃啼,来日晒干泥”,说的是杜鹃于深夜鸣叫,预示着来日天晴地干。“仰鸣则晴,俯鸣则雨”,说的是喜鹊如果抬头叫,说明天气将晴,若在树枝间来回蹦跳,低头乱叫,则预示着阴雨天气的到来。“雀噪天晴,洗澡有雨。”麻雀的叫声也是一个“晴雨表”:麻雀东跳西跃,成群结队地“叽叽喳喳”,说明天气晴朗;如果麻雀发出“吱吱”长鸣,再飞到浅水的地方洗澡,说明天气近日内将由晴转阴。“乌鸦哇哇叫,阴雨就来到。”当大风快要来时,乌鸦会发出“呱呱”的高亢有力的叫声,当它沙哑、吃力地“哑哑”叫时,就预示着要下大雨。

更有意思的是,鸟语同音乐一样能调节人的神经系统,使人的紧张情绪松弛,从而使人产生轻松感。有些鸟语还有防病健身作用。因此,集中精力听听鸟鸣能使疲劳的大脑得以休息,并能驱散肉体的疲劳,让人忘掉精神上的痛苦,增加思想上的快乐。此外,凝视鸟的动作,还能使人的注意力集中,使人的精神逐步条理化,不仅对预防近视眼有利,而且有助于培养青少年动中求静的习惯,使他们干事专心。

3《人类的朋友》教学设计 篇4

知识与技能:

1.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学习作者细致观察、生动描写的方法。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文中的常用成语、优美词句和精彩句段。

3.理解课文内容,认识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意义,体会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乐趣。

过程与方法:

1.放手让学生自读。在积极主动的阅读活动中,去理解和感受人与动物和谐共处的重要意义。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抓住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

3.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丰富学生的文化内涵。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乐趣,培养珍爱自然、善待自己家园的美好情感。

重难点分析:

通过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学习作者细致观察、生动描写的方法。

积累文中的常用成语、优美词句和精彩句段。

课前准备:

课件、搜集有关生态环境的资料。

教学过程与设计说明:

教学过程

设计说明

一、从题目入手,提出问题

(一)教师启发思考:读了课题后你想到了什么?想知道什么?

(二)学生自由回答后,自读课文,去文本中找答案。

(三)说一说自己的感受。

二、初读课文,理清文章脉络

(一)自由朗读课文,注意文中出现的成语和精彩的句段,做标注。

(二)思考:文中人类的朋友都有谁?(板书答案)(展示课件)

小鸟兔子浣熊鹿野鸭等

三、细读课文,突破重点

(一)同桌互读:思考动物与人的关系怎么样?从哪看出来的?

句子练习:

许多鸟都是我从未见过的,有的____,有的____,有的____……令人不能有赞叹大自然的神奇。

(二)说一说,读一读什么最令你印象深刻,觉得最有意思?

(三)指名回答读相应的段落,深入体会动物与人的和谐关系。

四、深化主题,点明中心

展示课件。

大自然是人类的生存环境,也是所有生物的栖息之所;动物和人类共同生活在一个星球上,动物是人类的朋友,人类也是动物的朋友。

五、读写结合,拓展延伸

布置作业:1、写一写“读完《人类的朋友》后,我想到了什么”。

2、积累优美词句。

★ 语文女娲造人教学设计

★ 写人类记叙文范文五年级

★ 《女娲造人》教案设计

★ 六年级语文下册《女娲造人》教学设计

★ 三年级语文作文写人类范文

人类的朋友 篇5

人类是我们最大的敌人,他们恨我们,因为我们常常出其不意的偷吃他们的鸡。他们完全是为了消遣取乐,当然也为了把我们珍贵的皮毛拿去买钱。要知道,我们还吃了许多野兔、家兔、鼹鼠等小动物。要不是我们消灭了这些小东西,它们早就大量繁殖起来,把什么都毁了。”这些话是狐狸在世界动物大会上咬牙切齿发表的意见。看到这里,我感到非常震惊。

这几天,我读了《世界动物大会》,书里主要讲了全世界的动物们开了一个会。动物们会开一个什么样的会呢?它们会讨论什么问题呢?我怀着好奇的心情读了下去,但我没想到的是,大会上,所有的动物代表们都在诉说它们对人类的种种怨恨。

“怨恨人类?为什么?”我莫名其妙的说。哦,我忽然想起前一阵的“非典”,不就是因为人们吃了带病菌的野生动物引起的吗?‘非典’造成的恐慌我们刚刚经历过。它让学生不能在学校里上学,工人不能上班,全球的旅游业几乎瘫痪。使许多家庭失去了亲人。这一切的一切不都是捕杀动物造成的吗!

我想:人类如果把一些动物消灭了,另一些动物大量繁殖起来,它们要么饿死,要么把所有植物或其他动物吃个精光。要是没有植物,世界上就没有新鲜的氧气,人类也就无法生存了。

人有智慧,人的智慧是用来让我们的生活更方便,祖国更强大的。而不是利用人类的智慧来捕捉那些无辜的动物。其实,人也是动物,是高级动物,既然都是动物,人们为什么还要去捕杀它们呢?难道真像狐狸说的那样,人们是为了消遣取乐或吃了它们的肉,然后把他们的皮毛拿去买钱。如果真是那样,那人类可太残忍了。

读了《世界动物大会》着本书。我多么希望那些只为了消遣取乐,而杀死了那些无辜动物的人们,能去爱护动物,保护动物。

人类的朋友作文 篇6

水默默无闻的做着自己应有的贡献,从来不求索取。但人类却对水的巨大贡献不闻不问,导致今天水资源污染严重,淡水资源紧缺,水承受着巨大的压力。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听听水的心声吧:

我是浩瀚水族中的一员,我们的家族十分兴旺,我有许多好朋友。原来,我们的家十分美丽,有我们的好朋友鱼儿相伴,寂寞啦又有虾儿与我们嬉戏,晚上还有水草陪我们,我们过得十分快乐。人们口渴了,放心地掬一捧甘甜的水解渴;成群结队的女人们在河边洗衣,欢快的笑声染红了西边的云霞;孩子们在我的身边嬉戏,稚嫩的小脚丫亲吻着我的脸颊。

但随着人类对水的污染日益加剧,大量污水排放,成千上万的生活垃圾……使我们变了模样,小鱼离开了我们,小虾们也走了。我们洁白的身体受到了玷污,我们失去了朋友,我们失去了孕育万物的作用,我们变成了人类的危害——小树禾苗被污染后的我们害死啦,人类在躲我们,每当见到我们总是掩鼻而过,还愤愤的说“臭死了”。人们啊,你们想过没有,这一切都是你们造成的,我们的污染也是你们一手造成的,难道你们不知道在摧残我们的同时也在无形中戕害着你们的生命吗?

动物是人类的朋友 篇7

就拿司空见惯的蚯蚓来说吧,其粪便里含有丰富的硝酸盐、磷酸盐和钾盐等,是一种很好的天然肥料,有些国家就利用蚯蚓的这一特点来处理垃圾。在美国加利福尼亚的一家公司,养殖了5亿条蚯蚓,一天就能吃掉200吨垃圾,从而为花木、蔬菜提供了100多吨优质肥料。

目前,许多国家对蚯蚓的养殖都发生了浓厚的兴趣,日本、美国、加拿大、印度、缅甸等国,蚯蚓养殖的规模都在逐年扩大,仅美国,就有9万个蚯蚓饲养场。因此可以说,动物不但忠于职守,还真为人类做出了巨大贡献。

然,虽然动物给人类带来了如此大的恩惠,但很多人却不懂得知恩图报,为了自己的私欲,反而想方设法地去伤害它们。如此恩将仇报,岂不丧尽天良!

其实,动物和人一样,也有生命,也是有血有肉的,他们甚至也知道什么是痛,什么是爱!大家或许都读过“藏羚羊下跪”的故事吧,那只老藏羚羊为了肚子里的孩子,竟长久地跪在猎人面前苦苦哀求,但它最后还是逃不过那无情的枪声;我们肯定也不曾忘记“羚羊飞渡”的故事吧,当一群羚羊被猎人追到了穷途末路,年老的羚羊毅然用“垫背”的壮举,让年幼的羚羊通过他们的“背脊”,跳过了悬崖,获得了新生……

课文《生命桥》给予了我们人类深深的启示:动物也是有情有义的,如此舍生忘死、舍己为人的精神,难道不正是我们人类学习的榜样吗?

指导老师:陈炳根

人类的朋友 篇8

主只小狗长乌黑毛,全身上下都是毛绒绒的,它的眼睛雪亮雪亮,就像一颗无暇的翡翠。每当它看到我时,就翘起尾巴,摇来摆去,十分可爱,好象是在和我打招呼,又象是叫 我陪它玩似的。我轻轻地抚摸着它那全是绒毛的身子,软绵绵的,既温柔,又舒服。它把眼睛睁的大大的,我都可以从它的眼睛里看到我自己。

当我喂小狗吃东西时,它总是大口大口地吃,从来都不会挑吃,有时候它还差点咬的我的手指头呢。它吃的东西有很多:比如骨头,狗粮和我们的一些农作物等。有时候,在我家吃饭的时候,它也会跑的餐桌下,要我多给它一些骨头,我就大块大块的给,它也欢快地吃着,看它那副模样,实在是大可爱了。

有一次我出外面玩的时候,它一看到我就向我跑来,要我跟它赛跑,我就开始跑了。一开始我跑得比较快,不过它也不甘示弱,一直跟在我后面追,等我停下来休息时,它就不断地舔我脚,要我继续跟它一起跑,就这样,我跑它也跑,我停它也停,等我们都跑累了,我们就回家了。

人类的朋友 篇9

人类从大自然当中受到过很多启发,就比如说鲁班吧:他十分注意对客观事物的观察和研究,他受自然现象的启发,致力于创造和发明。一次攀山时,手指被一棵茅草划破,他摘下茅草仔细察看,发现茅草叶两边全是排列均匀的小齿,于是就模仿草叶制成伐木的锯。你看鲁班多注意观察呀!

大家都有过种树种花的小爱好吧!你们有注意到小花园里的蝴蝶吗?五彩的蝴蝶颜色十分美丽,萤光翼凤蝶,翊在阳光下有时金黄,有时翠绿,有时还由紫变蓝。科学家通过对蝴蝶色彩的研究,为军事防御带来了极大的好处。在二战期间,德军包围了列宁格勒,企图用轰炸机摧毁其军事目标和其他防御设施。苏联昆虫学家施万维奇根据当时人们对伪装缺乏认识的情况,提出利用蝴蝶的色彩在花丛中不易被发现的道理,在军事设施上覆盖蝴蝶花纹般的伪装。这些翅膀有毒的蝴蝶还能成为科学家们的研究对象,这真是让人不敢相信呀。

大自然给人类带来的启示那么多,但我们人类却在破坏大自然,让我们不要破坏大自然了,好好爱护大自然,让它永远成为我们的“良师益友”。

核医学,人类健康的朋友 篇10

说起原子弹,大概很少有人不知道或者没听说过。提起核医学,可能有很多人都知之甚少。其实原子弹应该叫“核弹”或“核武器”,因为它释放的巨大能量来自“核反应”。当今世界,核武器始终对人类有着巨大威胁,而核医学则是人类健康的朋友。这对孪生兄弟走的是完全不同的路子:一个威猛无比,动不动就吓唬人;一个默默无闻,踏踏实实地为人类的科学事业做贡献。

核医学是原子核科学技术与医学相结合的产物,它的任务是利用核技术来研究、诊断与治疗疾病,也就是应用同位素和加速器来探讨、阐明或解决医药学问题。一方面,核医学利用同位素可以进行生物医学研究,探索生命现象的本质及其物质基础,加深人们对正常生理、生化过程的认识,对疾病发生、发展的机理进行探讨。以及研究药物的作用原理等;另一方面,可以直接利用放射性同位素或加速器来诊断和治疗疾病。“核技术”、“同位素”、“放射性”这些名词随着广岛原子弹的爆炸而迅速传播,令人闻之心惊;而如今在医学上的和平利用,正在给无数人的生命带来新的希望。

从20世纪30年代开始,许多杰出科学家开始从事原子核科学的研究和应用。1953年,美国最早成立了核医学学会,“核医学”学科由此而诞生。全世界生产的同位素总量中,有80%~90%应用于医学。全世界现有的加速器,约有一半是医用的。

核医学技术的应用

如果你怀疑食堂的师傅把桌上的剩菜收集起来,混在第二天的菜里。你能有办法证明吗?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在剩菜里加点儿特别的东西,如果能在第二天的菜里找到,就可以证实了。这叫做“示踪”,加进去的东西叫做示踪剂。在科学上,这一原理应用极为广泛,许多重大的科学发现,特别是生命科学的新发现都运用了这一原理。许多物质可以用做示踪剂,然而最准确、最灵敏、应用最广泛的示踪剂是“同位素”。

同位素示踪方法的开创和推广应用,是显微镜发明以来生物医学史上最重大的成就。它进一步揭开了人和生物体内新陈代谢变化的内幕,使人类从此有可能洞悉生命现象的本质、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乃至疾病的发病原因和药物的作用机制。

在生物医学领域,同位素的应用不仅极大地丰富了人们原有的生物医学知识,也解决了许多以前无法解决的问题,并确立了不少新观念。专家进行研究后发现,生物体内一切成分均处在不断变化、相互交换和永远更新的状态。与此同时,许多陈旧的、错误的认识被打破了。例如,二氧化碳过去一直被认为是人体代谢的最终产物而全部被排出体外,而同位素示踪方法证明,它在体内能被重新利用,再度合成糖、脂肪和氨基酸。目前在基础医学理论研究中,同位素就如同天平一样被普遍利用,成为必不可少的工具。

最近几年来,核医学正迈进PET(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的新时代,PET在发达国家正处于医学高科技之冠。它的绝妙之处,首先在于“打开了一个揭示大脑奥秘的窗”。人的情绪、思维,甚至人闭上双眼和睁眼看图时,大脑皮层中细微的糖代谢、血流等变化都能在屏幕上神话般地出现不同彩色圈像。PET不仅是检查和指导治疗脑部疾病、心脏病及肿瘤的最优工具之一,也是研究医药学基本理论及实际问题的有力手段。一位美国著名专家曾说过:“PET是20世纪继高能物理及基因工程之后第三个最伟大的成就。”

核医学在研究疾病方面的巨大潜力才刚刚显示出来。通过核素示踪的方法,人们可追踪活性物质在体内或细胞内的去向,了解其转移及转变规律,这将会大大地促进生物学、医学、药学等相应学科的飞速发展,为脑细胞表面受体及延缓衰老的研究、基因工程的突破、新药的研制提供一条有益的途径。

核医学能为病人解决什么问题

在科学高度发达的今天,任何疾病,包括肿瘤、心脏病、脑部病变,只要及早发现和治疗。病人就有康复的希望。而核医学正是早期诊断疾病的最好手段之一。核医学诊断的关键在于:它不仅能显示形态学上的改变。而且能反映组织器官的功能变化,甚至是器官局部的功能变化。

在疾病形成的过程中,生化与功能的变化一般早于组织结构或病理解剖的变化,而局部变化又常发生在全身变化之前。核医学方法使人们能从体外观察到体内的生理、生化变化的过程,提供动态的定量资料,从而可以早期发现病变,是最灵敏的“医学卫士”。例如核素骨显像对发现癌症骨转移灶比x线要早2~4个月;肾血流功能的动态显像能发现早期的肾功能异常;单光子计算机发射断层显像对冠心病及心肌梗死的早期诊断远远优于其他检查方法;PET更以极高的灵敏度和特异性成为国际上用于肿瘤早期诊断、分期、疗效观察和评价的最有力手段。特别对中枢神经系统中的疾病。如冠心病、心肌梗死的早期诊断远远优于其他检查方法。对中枢神经系统中的疾病,如脑肿瘤、癞痫、抑郁、痴呆、运动障碍性疾病、脑血管和脑功能性疾病的诊断具有极大的应用价值。

核医学范围内的体外放射分析是极灵敏的超微量分析,曾用它普查19万多人,结果发现300例肝癌,其中134例为无症状的早期病人,从而挽救了这部分人的生命。用它普查新生儿。可以早期发现先天性甲状腺功能低下,以便及时治疗,防止呆小症的发生。类似检查,也可及早判断人体以及胎儿有无发育畸形。近年来,”c和“c呼气试验已用于诊断导致胃一十二指肠溃疡的幽门螺杆菌感染,鉴别诊断胰源性及肠源性脂痢等。受检者只需服少量标记物。定期呼出几口气,便可简单、安全地达到诊断多种疾病的目的。

核医学方法还为一些疾病的治疗开辟了新途径。如可成功治疗一些甲状腺疾病,I的B射线能有效地破坏甲状腺组织,对甲状腺功能亢进的疗效达90%以上。对于一些分化好的滤泡型或乳头状腺癌,I能有效地追杀已转移扩散到身体各处的癌细胞,疗效比放射治疗高得多。其他如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等多种血液疾病,核医学都有有效的治疗方案。除人们熟知的Co(“钴炮”)治癌方法外,近十几年来崛起的“生物导弹”技术,就是用载有放射性核素的单克隆抗体做“炮弹”,选择性地攻击体内深处的癌细胞。近年来又采用小型回旋加速器产生高能量的快中子、质子等进入人体摧毁癌细胞。临床试验结果也很满意。

由于核医学具有灵敏、特异、简便、安全、用途广泛,以及能早期发现病变等特点,它已成为诊断及指导治疗心、脑、肿瘤三大疑难疾病的最优手段之一。在美国,凡设有250张床位以上的医院,如果不具备核医学人员和装置,就不准开业;1/3的就诊病人需要进行核医学检查。

核医学检查安全吗?

提起“同位素”,许多人都很害怕,认为离它越远越好。其实医学用的放射性同位素剂量非常小。对人体是安全的。正如火可以烧伤人,但保持一定的距离却可以取暖;人接触220伏的电可以致死,但握着1.5伏的电池却不会有任何伤害。实际上,自然界的放射核素几乎无处不在,每个人的身体中每秒钟有近40万个放射性原子率变成其他原子,不过你不用担心身体会裂开。

由此可见,放射性本身并不可怕,关键在于放射性的强度和照射时间的长短。现代医学认为,如果有必要,正常人每年可以接受20次胸片或相当剂量的照射,结果是安全的。其实,同位素一次性全身检查的照射量加起来也不会超过一张x线胸片的放射量,因此不会引起毒副作用。

核医学方法所用的放射性药物都是极微量的,不会干扰身体正常的代谢,一般也不会引起毒副作用和过敏反应。核医学检查中所用的示踪剂,如PET检查所用的同位素采用的多是碳、氮、氧等组成人体分子的主要元素,用它们的同位素制备的示踪分子。对人体无害,也不会像一些CT造影剂那样引起过敏反应。

经过发展,已经成熟的核医学领域,对核医学实验室的设计、核射线的防护、放射性核素的安全操作及防护监测都有极其完善的手段和措施。核医学检查的准确性和特异性,加上它的安全和无创,将会更好地为患者服务。

未来核医学的发展

核医学,将是21世纪人类研究生命现象的最先进的手段之一。在可预见的将来,核医学将在以下几方面大有作为。

(1)研制出更多的用于各种疾病诊断和治疗的特异性标记化合物。核医学发展的先决条件是不断研制出更灵敏、更特异的标记化合物及放射性药物。随着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实施,许多与疾病相关的基因将被揭示。基因表达显像、受体显像、基因靶向核素治疗等技术将会有更大的发展。

(2)PET技术的发展。到了20世纪末,作为核医学最尖端技术的代表,PET将迅猛发展。它无创地反映活体内与疾病相关的细致的生化变化。此外。它还能从体外显示药物在人体的作用部位和作用效果,并能够无创地研究人体基因的表达状况等。预计在中药作用原理、经络本质探讨等传统医学方面,PET也将显示其独特的优势。

(3)计算机及网络技术的发展也将大大推动核医学技术的进步。医学信息融合,特别是影像融合技术的发展将能够把病变的各种特征改变综合起来分析,从而给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更大的帮助。而这其中。核医学所提供的特征性信息也将发挥更大的作用。正是计算机的应用,使一般核医学成长为定量核医学及动态核医学。

对于核医学,我们现在所应用和所知道的还只是高山的一角,相信核医学的不断发展,必将为21世纪的医学腾飞做出更大的贡献。

《人类的朋友》教案 篇11

知识与技能

1、联系课文内容理解“窗明几净、不绝于耳、司空见惯”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过程与方法

感情朗读课文,抓住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

情感态度与价值

观感受人类与动物和谐相处的美好画面,从现在起树立保护生态环境,保护动物的意识,要与动物和谐相处。

教学重点

体会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乐趣,培养珍爱自然、善待自己家园的美好情感。

教学难点

感受人类与动物和谐相处的美好画面,从现在起树立保护生态环境,保护动物的意识,要与动物和谐相处。

教学法

选择讨论法,合作学习,提问法。

教学具准备

电教手段运用

教学环节

设计目的

由学生熟悉的文本引入,利用情感的迁移,让学生很容易把握住本课的情感基调,为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实现打一个基础。

把更多的时间用来让学生独立学习课文,让学生尝试怎样将一篇文章读懂,培养学生自学的能力。

中心话题引领学生自主阅读,已阅读激发学生情感,以情感促进学生的朗读,在读与讲中升华学生的情感,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

将学生对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感慨边做自身的实际行动,体现文本与生活相连,语言与行动相连,激发学生喜爱动物、保护动物的热情。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师:同学们,关于人与动物的课文我们学过哪些,谁来说一说?今天我们要学习的一片新课文,同样也会让我们感受到人与动物之间的美妙和谐。板书课题《人类的朋友》。

同学们猜一猜:人类的朋友会是谁呢?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自学生字词

①自由朗读文章,画出不理解的词。

②自由交流不理解的字词(可查字典)

(2)检查自学效果

(3)学生轻声试读文章。

(4)逐节指名读文章。

(5)学生尝试用一两句话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三、围绕重点,细读品味

1、生边默读边深入思考: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朋友关系?尝试在字里行间写下自己的感受。

2、体交流收获:

预设点:

A、之间各种鸟儿从远处飞来,自由的进出,着实饮水,打闹嬉戏。鸟儿为我们带来大自然最美的音乐——天籁。

B、草地上兔子追逐,树林里松鼠吵架,都是司空见惯的事。

C、我看到前面树林里有一只鹿在哪儿悠闲的吃树叶,它发现我时,只是抬头看了看,照吃不误。动物的自由透出世界的祥和,生活的宁静——一种悠然自得的美。

D、大雁是小孩的宠物,小孩也成了大雁的宠物。

E、他们过马路时,像飞行时那样一个挨一个,排成单行,汽车过来了,他们毫不理会,荏苒摇摆着身子向前走,直到最后一个走过去,车才开走。

学生谈出自己的感受,带着自己的体会有感情地朗读。

四、拓展

你觉得出现这样和谐的画面是谁的功劳?那我们应该怎么做?

四、作业:

人类最忠实的朋友 篇12

读《第七条猎狗》有感

暑假里,我深深地迷上了沈石溪的书,其中,我最喜欢看的是那本《第七条猎狗》,读了那本书,我知道了狗是人类最忠实的朋友。

《第七条猎狗》是作家沈石溪的成名短篇小说,故事讲述的是老猎人召盘巴的第七条猎狗的故事。老猎人闯荡山林40年,却得不到一条称心如意的猎狗,一直很遗憾。第七条猎狗是一种军犬并且具有灵性。老猎人爱狗如爱子,给它取名赤利。有一次猎人领着它去打猎,可是出现了一头野猪,朝他奔过来。猎人爬到了树上,叫它来帮忙。可怎么叫它也不过来。猎人就认为它是一条忘恩负义的狗。而野猪撞到了树上,鲜血直流。可是猎人又哪里知道。在猎人的背后却有一条毒蛇正在冲着他虎视眈眈的,在蛇跳起的那一刻,它——赤利冲了上去。和蛇拼死的搏斗,可是猎人对这些毫不知晓。回到家后,打算杀了赤利吃肉。但是最终别猎人的孙女放了。而后,赤利跑到了森林里,打败了所有的公豺,而剩下的母豺和幼豺就和赤利重新组成了一个群体。有一天猎人和他的孙女一起到森林里去打猎,可是这一群母豺和幼豺跑来围住了他们。也许因为它们好几天没吃肉的缘故,所以一个个眼里总是放出一种狡黠而得意的眼神,猎人失去生存的希望,等待死神的降临。可是在这关键的时候赤利出现了。它和豺们进行了顽强的搏斗,最后,赤利遍体鳞伤……永远站不起来了。

读了《第七条猎狗》,我懂得了一个道理:狗是最善良的,它懂得知恩图报,自给自足。可是,往往有好些人被认为是在做坏事,甚至还将它作为发泄的工具,又打又踢。即使遍体鳞伤,它也不还手,只是犬吠几声。

狗是人类最忠实的朋友,它们帮了人类许许多多的忙,就像导盲犬,导盲犬是经过严格训练过的。它可帮助盲人去学校、商店、洗衣店、街心花园等。它们带领盲人安全地走路,当遇到障碍和需要拐弯时,会引导主人停下以免发生危险。对路人的干扰不予理睬,同时也不会对他们进行攻击。

3《人类的朋友》教学设计 篇13

美国国家衰老研究所里,一只暮年小鼠,在服用一种神奇的化合物后,正在“跃跃欲试”。在之后的的耐力试验中,它成功地“战胜”了年轻小鼠。千百年来,人类追求长生不老的愿望,似乎在这里得到了某种实现。

无论西方寻找“青春之泉”的探险,还是东方千奇百怪的“炼丹术”,今天听起来都近乎荒诞和无望。近代科学诞生以来的种种研究努力大多收效不彰。然而,从1990年代中后期至今,抗衰老学科再次繁荣,科学家们开始尝试去揭开衰老的生物化学机理。尽管严谨的现代科学认为,衰老无法“抵抗”,只能“延缓”,但从美国威斯康星先进的遗传学实验室,到中国广西边远的长寿村,他们依靠一股从“基因天书”中破解长寿密码的冲动,依然在为人类寻找“青春药片”。但21世纪的“长生不老”理念已经改变:幸福人生的终极理想不再是“不老”,而是“健康的老去”。

早在上个世纪30年代,科学家就研究发现,节食(即所谓“卡路里限制”)能够延缓动物的衰老进程,延长寿命。今天,中国赴美的博士后研究人员余巍和他的美国导师丹奴的研究,第一次证明了一种叫做Sirt 3的神奇的酶可以延缓哺乳动物的衰老进程。而现代基因技术让科学家发现了节食抗衰老的秘密,就在于激活了哺乳动物体内的一种包括Sirt 3在内的名为sirtuin的酶。如果能够进一步寻找到激活这种酶的药物,我们也许在某一天,有望拥有人类几千年来梦寐以求的“不老灵丹”

端详镜子里的自己,你可以看到什么是衰老:鬓角的白发、额头的皱纹、下垂的眼袋、松弛的下颌…… 然而,这些看得见的衰老,并不是事实的全部。

美国的梅奥诊所(Mayo Clinic)可不是什么街边小铺,而是全世界最大的非营利性连锁医疗服务机构。根据梅奥专家组研究推出的人体衰老进程,女性19岁半就开始长出第一条皱纹;人的肺活量从20岁开始下降;骨质从35岁就开始流失;过了40岁,人体的肌肉在体重中的比例开始以每年0.5%到2%的速度减少;40岁以后,神经细胞将以每天1万个的速度递减,从而使记忆力及大脑功能减退;人的舌头上最初分布的大约1万个味蕾,到60岁后可能减半,味觉和嗅觉因而逐渐衰退;男性到65岁时,有25%的人会有勃起困难……

衰老,你听得见吗?

梅奥专家组的这张“衰老进度表”描绘了人体不知不觉的老化过程。然而,一款新的苹果软件却能够让你直接检验人体的衰老变化。这款名为“诡秘音调”(Stealth Tone)的小玩意儿可以用来见证你是否真的“老了”:当你用iphone下载并打开“诡秘音调”以后,它能根据你的设置而发出特定频率的声音,这个频率对应着一个年龄,凡是在那个年龄以下的人,都能听到一种令人抓狂的刺耳声音;而对于那个年龄以上的人来说,无论将手机拿到离耳朵多近的地方,都听不到任何动静。如果在别人得意地向你模仿“诡秘音调”的时候,你却发现自己今生再也听不见那种声音了,此时你是否会对衰老有一种别样体会?

在美国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医学院的一座老楼里,来自中国的博士后研究员余巍身穿白大褂、戴着乳胶手套,一边小心翼翼地往试管里加药,一边对《中国新闻周刊》记者解释“诡秘音调”的原理,“理论上,人耳可以感受到频率范围在20赫兹到20000赫兹之间的声波,但是,随着人体的衰老,通常会对4000赫兹到8000赫兹的高频声音逐渐失去听力。”

留着平头、面孔白净的余巍为人内向,但谈起他的研究却滔滔不绝。他在与同事们一起进行的抗衰老机制研究中,正是把“年龄相关的听力丧失”作为判断哺乳动物衰老的重要标志。在对小鼠进行刺激时,他们所使用的“脑干听觉反应记录仪”就像是动物版的“诡秘音调”——两者具有相同的作用原理。

神奇的Sirt 3

去年11月,余巍在生化学家约翰·丹奴(John M. Denu)教授的指导下,与该校衰老研究所的染谷(Shinichi Someya)、普罗拉(Tomas Prolla)等人合作,在生物医学领域顶尖级的杂志《细胞》上发表论文,证明一种叫做Sirt3的酶可能在延缓哺乳动物衰老的过程中扮演重要的角色。在全球媒体的大量报道中,有人认为,他们的这一研究结果最终可能引导研发出能够激活Sirt3的药物,从而延缓衰老的过程。《细胞》杂志在配发一篇活泼的专文推荐这项研究时,使用的题目就叫做——《你能听得见吗?》

威斯康星大学衰老研究所的实验室里有一群从外表看起来没有什么区别的小鼠,可是这些小鼠从一出生开始就受到不同的“待遇”:研究人员对它们中的一部分给予正常的喂食,而让另一部分长期处于“挨饿”的状态——只给予它们正常饮食标准三分之一的热量。

“如果从婴幼时期开始就坚持这样的饮食,小鼠会感到正常,它们并没有‘挨饿的感觉。”余巍把对小鼠这样的处理叫做“卡路里限制” (Calorie Restriction),这是他们对实验小鼠采取的一种特殊措施。当这些小鼠被喂养12个月以后,再用特定频率的仪器对它们进行声音刺激时,这些从外观上看不出什么差别的小鼠却出现了不同的反应:根据“脑干听觉反应记录仪”的记录,正常喂食小鼠“听不到”的高频声音却能够被卡路里限制的小鼠“听得到”,这个现象说明:卡路里限制的小鼠的衰老过程被延迟了。

“小鼠12个月大小的时候就进入了老年期,相当于人五六十岁的年龄,”余巍说,“小鼠的生命周期短,而基因结构以及各种慢性病的病理状况却和人相似,所以它们是科学研究最好的实验对象。”

节食可以长寿

“卡路里限制”能够延长寿命的现象是由美国康奈尔大学的克里夫·麦凯(Clive McCay)首先最早观察到的。就在美国处于大萧条时期的1934年,这位营养学家在经过了4年的研究之后,发现那些长期处于饥饿状态的大鼠的寿命有明显的延长。那年1月,麦凯把这一研究结果写成短文发表在《科学新闻通讯》上,这对于当年那些饿着肚子排队领取救济粮的人们来说,不知道是否会是一种安慰。

“就在这条马路对过的那座楼里,有一群著名的猴子,”约翰·丹奴教授用手指着窗外对《中国新闻周刊》记者说。从窗户远远望去,威斯康星大学校园里各式古典风格建筑矗立在冰雪覆盖的曼多塔湖畔,而这位年轻的生物化学家的办公室却现代风格十足。从威斯康星大学生物分子化学系教授,变成威斯康星“发现研究院”表观遗传学实验室首席科学家,余巍的这位指导教授,最近因为发表在《细胞》杂志上的那篇文章而成为媒体的宠儿。

丹奴所说的猴子是生长在威斯康星大学全国灵长类动物研究中心的一群恒河猴,那里的科学家在长达20年的时间里,分别以正常饮食和卡路里限制饮食为标准对其进行喂养和研究。长期跟踪研究的结果是,它们从身体内部的代谢情况、疾病的发生到外形的衰老都表现出明显的不同,那群长期“挨饿”的猴子各方面的代谢和衰老过程都明显减慢,而且身体也保持得更加健康。这项研究的报告在2009年发表时,成为轰动一时的新闻,其中两只恒河猴的对比照片还登上了《科学》杂志。

“这也是继酵母、果蝇、蠕虫和鼠类等动物之后,最为接近人类的动物被证明低热量饮食的确能够延长寿命。”不过,丹奴话锋一转,“作为人类,谁又能为了长寿而忍受少吃三分之一的食物呢?反正我贪吃,我做不到。”

实际上,丹奴、余巍以及他们的合作者对小鼠所进行的研究,并不是为了重复已经被反复证明了的那个事实,而是为了发现卡路里限制饮食能够延长寿命这一现象背后的机理到底是什么。一旦揭开了这个秘密,就可能通过开发新的药物来模仿卡路里限制的效果,实现延缓衰老和促进长寿的目的,或者,至少可以减少常见的慢性老年疾病(如癌症、糖尿病、老年性痴呆、帕金森氏病等)的发生。虽然已经有“美国卡路里限制协会”的会员们不惜冒着营养不良、骨质疏松、抵抗力下降、月经不调和不孕不育的风险而坚持长期低热量饮食,但毕竟大多数人还是会像丹奴那样,不会情愿依靠“挨饿”来实现长命百岁的愿望。

在现代社会,卡路里限制协会会员的生活方式显然是“非主流”的。世界上富裕的人群存在着普遍的饮食过度现象。而营养过剩被认为不仅和很多慢性疾病的发生有关,也是人体早衰的主要原因。科学研究表明,普遍的不良饮食习惯主要包括大鱼大肉、多油多糖、奶油乳酪、烧烤油炸等,这些饮食方式带来的结果就是:“现代文明病”的增多,并直接加速人体衰老的过程。

现代“炼丹术”兴起?

无论如何,卡路里限制带来的确切效果都在激发人类重新寻找“青春之泉”的热情。除此之外的另一个重要因素是,基因科学技术的发展让科学家从一份样本中就能够筛选出成千上万的基因,然后把这些基因和生物体的不同功能联系起来。这样一来,研究人员就更容易利用这些技术,从生命延长的现象背后寻找出复杂的原因来,在此基础上研究出药物来模仿自然的过程,达到延长生命的目的。

从1990年代后期开始至今,寻找能够模仿卡路里限制效果的化合物,犹如现代“炼丹术”一般吸引着科学家,同时也让抗衰老科学这个从前被看做“边缘学科”的领域开始繁荣,进入到一个尝试揭开衰老的生物化学机理的阶段。丹奴说,“坦率地讲,我不希望把我的研究归纳为抗衰老科学,我的研究集中于衰老背后的科学道理是什么。作为一名科学家,我愿意做一名领跑者,而不是跟随者。”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有关长寿和抗衰老的科学研究常常以声名狼藉而告终,因为太多模棱两可的科学概念很快就被生吞活剥地转变成贩卖保健品的噱头。及至今日,虽然仍有人为了活得更好、活得更长而吃维生素、喝银杏茶、坚持“饭后百步走”…… 可是很少有人再对“长命百岁”这个目标真的抱有期望。可是如果你亲眼目睹了美国国家衰老研究所(NIA)里的那些老年小鼠在服用一种化合物后,在耐力试验中“勇猛战胜”年轻小鼠的场景,你可能开始有一点信心,会觉得人类拨慢“生命时钟”的愿望并不完全是虚无缥缈的幻想。

目前,全世界已有多家实验室证实某些化合物能够显著延长动物的寿命。最顶尖的科学杂志《科学》《自然》《细胞》几乎每个月都有抗衰老科学领域的重要论文发表,这使得老年医学专家对用药物延缓人体衰老、延长寿命开始抱有信心。哈佛大学医学院的生物化学教授大卫·辛克莱尔(David Sinclair)甚至吸引风险投资,成立了一家以“开发革命性的抗衰老药物”为目标的制药公司。这位既年轻又有魅力的科学家几乎成为抗衰老科学的形象代言人。早在2003年,辛克莱尔就成为世界各地的头条新闻。他宣布,红葡萄酒中一种名为“白藜芦醇”的成分可以延长酵母菌的寿命。他认为,该化合物能够模仿卡路里限制的效果,其原理就是能够激活一种名为sirtuins的酶。

延寿:几年,或几十年?

实际上,丹奴、余巍及其合作者最近所做的研究之所以引起广泛的兴趣,正是因为他们提出sirtuins这种酶的家族七个成员中的一个——Sirt3有抗衰老的作用。最早发现sirtuins能够导致卡路里限制效果的麻省理工学院教授莱昂纳多·瓜伦特(Leonard Guarente)等人发现,这种酶能够提高生物体利用能量的效率,使卡路里的消耗刚好处在维持生命的最佳水平。瓜伦特此后很快和人合作创办了一家以“仙丹”命名制药公司,并一度成为“将老龄化研究转化为抗衰老药物的领先商业力量”。

尽管当初只在酵母菌中证明了这一点,辛克莱尔仍把控制sirtuins的基因称为“生存基因”,认为这种酶一旦被激活,将能延长30%的寿命。丹奴等人的研究则首次在哺乳动物(小鼠)中对此提出了明显的证据,这显然是一次实质性的进步。

在美国国家衰老研究所(NIA)参加耐力试验的那些老年小鼠之所以能够胜出,正是由于吃了能激活Sirt 3酶的白藜芦醇。然而就在辛克莱尔和他的药物吸引了媒体的关注和投资者们的想象力以后,一些科学家也开始提出质疑。丹奴也认为,仍有更多的工作需要做,以加深对这种药物的理解。

和其他科学领域相比,抗衰老研究领域似乎更常出现荒唐和失败的例子,一个世纪以前,科学界甚至有人试图把年轻人的血液输到老年人体内,还有科学家向自己身体里注射动物睾丸的提取物来寻求“再青春”。而眼下围绕着sirtuins的争议更加映衬出,将有关衰老进程的科学发现转化成有用的药物是多么困难的事情!实际上,很多颇具前景的抗衰老候选药物后来都在哺乳动物身上试验时失败了。

尽管如此,科学界仍然不乏乐观主义者。就在几个月前,俄罗斯莫斯科州立大学教授弗拉基米尔·斯库拉切夫(Vladimir Skulachev)高调宣布,他研发的一种能够让人的寿命延长几十年的抗衰老药将在两年以后上市,他的这一说法还得到洛克菲勒大学的诺贝尔生理学和医学奖获得者冈特·布罗贝尔(Gunter Blobel)的支持。当《中国新闻周刊》向其咨询时,斯库拉切夫委托其助理回复,确认了上述说法,并表示和他们的项目有关的论文已有30多篇发表在国际期刊上。辛克莱尔则对此评论说,“我不知道近期内会有什么技术能让人的寿命延长几十年,但也许几年是可以的,而不是几十年。”

丹奴表示,“制药公司已经看到了抗衰老研究的潜力,目前,激活sirtuins的化合物就成为大药厂追逐的主要目标。”实际上,国际制药业巨头葛兰素史克公司已经于2008年花了7.2亿美元收购了辛克莱尔创办的公司。丹奴也对在自己研究的基础上发现新的化合物或者提取物(包括中草药的提取物),开发出抗衰老药物表示乐观。

“但是我无法预测从我的研究结果到向人们提供长寿药物之间需要多长时间,这里面还有运气的成分。”他又说,“糟糕的是,如果我们一次次地夸大结果,而不把科学的事实说出来,就会让公众失望。”

长寿遗传:三分天注定?

早在40年前,美国国会就批准成立了“国家衰老研究院”(NIA),以领导和拨款支持全美的衰老机理、衰老有关疾病和长寿研究。欧洲国家也按照美国的模式建立了“欧洲衰老研究领域”(ERA-AGE)项目。除了政府支持的研究机构,欧美大学和医学科研机构目前几乎都设立了和老年学有关的专业和研究所。这些努力使人类对衰老的理解有了长足的进步:到目前为止,已经有大约250个和衰老进程以及寿命有关的基因被分离出来,而最近“大热”的Sirtuins基因只是其中之一。

《衰老》杂志编委会在回顾了2009年全世界的衰老研究成果后指出:衰老不是一个不可控的过程,而是由基因调控的长寿网络来决定的,衰老的过程是可以通过遗传学和药物学的方法被“减速”的。

尽管不少人对“长寿药片”的面世充满期待,但药物并非人们寻求长寿的唯一寄托。美国国家衰老研究院(NIA)正在进行的“长寿之家研究”项目,专门挑选盛产寿星的家庭进行调查,意在弄清遗传、环境和行为三方面的因素对长寿的影响。

根据动物实验的研究结果,衰老的过程只有30%的因素是建立在遗传素质的基础上的。但是通过对“长寿之家”的研究,研究人员发现这种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三七开”的格局在这些家庭里刚好相反。领导此项研究的托马斯·珀尔斯(Thomas Perls)博士发现,在百岁老人这个人群中,让他们比普通人更加长寿的秘密最主要的还是在基因里。

而其他一些科学家主要着眼于对人体个别功能衰老的研究。这其中哈佛大学医学院的布鲁斯·扬克尔(Bruce Yankner)博士的研究,主要为了弄清为什么很多百岁老人并没有认知功能的减退,而很多普通人在活到85岁之前就因为患老年性痴呆而成为“老糊涂”。目前他已经从大脑额叶皮层中筛选出不少于440个基因,这些基因从40岁就开始“减速”,扬克尔试图从中找出影响大脑衰老过程的基因。

西弗吉尼亚大学行为和精神医学系徐英博士则专门研究现代社会的激烈竞争和大脑衰老的关系。大脑的这种长期紧张的状态被称为 “慢性应激”。研究表明,这一因素能够导致大脑衰老过程的加速,这也是目前老年性痴呆症的发病率越来越高的原因。徐英说:“抗衰老的效果是通过抗氧化作用而实现的,姜黄素就能起到这样的作用,它将来可能被用于开发专门针对大脑的抗衰老药物。”

今年32岁的余巍自1998年开始在暨南大学生物化学专业本科学习,2005年进入复旦大学攻读博士学位。他在国内一直对相关的酶进行研究,和目前的工作比较接近,但并未直接涉入抗衰老领域。

余巍说他很幸运,在美国遇到好导师。他刚来美国的时候,丹奴教授不仅亲自开车去机场迎接,还让他们夫妻俩在家里暂时住了一段的时间。

能够在《细胞》这样顶级的杂志上发表文章,余巍觉得这是对他工作的巨大奖赏。“进入这样世界级的实验室工作还不到两年,就取得了满意的结果,这也是自己的幸运。”他说,由于在金融危机发生后美国对科研投入的减少,2009年和他一起来美国的一些中国同行,有的已经不得已换了实验室。而他们的研究项目则受到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NIH)等机构的资助。

由于这篇论文详细描述了在衰老过程中起决定作用的分子通道,因而被各国媒体争相报道,并被认为“不仅有助于解释一连串导致老化的现象,也让人类距离成功研发抗衰老药物又进了一大步”。

人类的朋友狗作文 篇14

狗的中文学名是家犬,别称是犬、狗,它是属于动物界的,它也属于哺乳纲,它实际上种类还是属于狼的。

狗是人类最忠实的朋友,它可以给人类看家护院,尤其是在晚上,如果家里有小偷来,狗可以用它的“汪汪”声告诉主人,家里有陌生人进来了,也要让主人提高警惕。

古代望气术称“卫地的云气形状像狗”,即表示狗的作用是“卫”。

陈志岁《载敬堂集》记载:“狗秉性谨忠,固德。一旦主人抱养过它,而后不管主人多么贫寒,饿煞都不会忘家,不会离家出走。主人无食可供,而心爱之,欲使另处生存,几回送之,竟是绝之不得。”《狗猫谣》:“养狗莫养猫,猫狗不同趣。猫饱不捉鼠,人富它来聚。狗饿还守家,主贫驱不去。”

狗就是这样一个忠实的朋友,它是由狼演变而来的。

狗其实还属于狼类,它外形像狼,所以许多人管狗叫狼狗。不过到了几亿年后,人们又管它叫犬,后来又改叫狗。

这就是狗——人类最忠实的朋友。

人类的朋友狗作文 篇15

小狗圆圆的小脑袋,毛绒绒的。黑色的眼睛,黑色的鼻子,耳朵向上翘起,尾巴也向上翘起。嘴巴总是不停的叫。

过了几天,小狗便和我和很熟了。我给它取了一个名字“小龙”之后我就这样叫它了,它吃东西的时候,总是用鼻子闻闻,然后再用舌头舔舔。每当我把食物放在手上,它一看见就跑过来把食物吃了,一天,小狗在半夜突然叫起来,把我惊醒,我赶快把它抱进被窝里,可是它又爬出来,我拿了点东西给它吃,吃完,它就去睡了。

小狗很懂事,每天早上都要站在门口送我去上学,等我放学回来,它又跑来我的跟前,轻轻的咬着我的手指,等到我一坐下时,小狗就跑过来趴在我的脚上。

有一次,我出去玩,回来时,奶奶说:“刚才小狗被一辆车撞了。”我急忙跑到小狗跟前我忍不住大哭了起来。那时,小狗身旁都是血,我惊呆了,之后我把它埋起来了。

上一篇:导热油火灾事故案例下一篇:你为什么一直没有成就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