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泥企业精细化管理论文

2024-10-07

水泥企业精细化管理论文(通用9篇)

水泥企业精细化管理论文 篇1

新型干法水泥企业生产精细化管理经验

——培训-计划-考核-奖励

文/聂文喜 云南赣弘水泥技术有限公司(334700)

我国自1981年新疆水泥厂700t/d熟料预分解窑试验线竣工投产以来,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管理至今已有28年的历史了。进入二十世纪..90年代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后,特别是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新型干法水泥生产得到了迅猛发展,至2008年底全国共有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922条,熟料产能7.6亿吨;单线规模目前已经发展到12000t/d水泥熟料生产能力。在这28年间,中国的新型干法水泥生产技术发生了巨大的变革,在设备管理、质量管理、安全环保、生产及营销管理等方面都积累了丰富经验并得到了总结和发展。

随着水泥供应趋向过剩,水泥市场的竞争在日趋发达的水泥生产技术的今天,已由简单的价格竞争转变成企业内在素质的竞争—即水泥企业管理的竞争。正如此次水泥商情网与中国新型干法生产技术培训中心联合举办“2009首届中国水泥工业生产精细化管理论坛”更加充分说明了这一点,在业内也引起了广泛的关注与共鸣。

关于生产精细化管理,笔者认为精细化管理是一种集管理理念、思想、文化为一体的对企业效益策划和实现的过程,是通过培训、计划、考核和奖励来不断提升员工素质,是借助信息(数据)的收集、统计、分析、处理和总结等手段,不断完善和优化企业各项经济指标,最终实现企业效益最大化为目标的管理体系。培训

培训是一种有组织的思想传递、知识传递、技能传递、标准传递、信息传递、信念传递、管理训诫行为。目前国内培训多以技能传递为主,时间侧重于岗前进行。知识传递、技能传递、标准传递、信息传递应该是企业培训的常规内容,是一个优秀企业的日常工作。我个人更强调的培训是企业一把手所进行的信念传递和管理训诫行为,这是除企业一把手外任何人无法替代的培训,说到底就是企业一把手着力创建的企业文化。

员工是企业的根本,没有培训好的员工是企业最大的成本。企业发展依赖员工,企业发展同时也为员工提供了发展的平台。

一个企业要想得到健康长足的发展,一定要赋予其精神和内涵;要有长远的规划和目标;要有经营理念、宗旨和价值观。这些要素组成的就是企业文化。企业文化是企业员工的行为规范和行动指南;是企业员工恪守的信念;更是企业发展的内动力。如果精细化管理离开了员工的积极参与,那么精细化管理就是无源之水,精细化管理也就无从谈起。我们服务过一家水泥企业,之前这家企业没有重视自己的企业文化建设,长期以往导致员工的精神世界非常空虚、混乱,睡岗、脱岗、不上班、罢工等现象经常发生,企业正常的生产经营几乎无法进行,尤其是当企业面临困境需要携手自救的时候,相当一部分员工不但不想办法救企业于危难,甚至以停工相要挟来满足自己的个人意愿。我们进驻后,考虑到稳定压倒一切的战略思想,在开始的一段时间里,我们经常性的召集各级各部门会议,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深入群众交流和探讨团队意识,同时加快了编制、审核和塑造企业文化建设的进程。

当然,企业文化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它没有固定的公式,它来自于企业自身的日积月累,是企业员工在长期的工作实践中所形成规范习俗的积淀,是企业领导者对企业管理的精华,不失时机耐心地加以倡导和培植,坚韧不拔地将这种积淀升华、提高、稳定和固化中形成的。

我们公司的愿景是:与中国一流水泥企业共谋发展;管理方针是:培训、指导;协调、监督;考核、提升;我们一直秉承的三大铁律:服务宗旨是“技术过硬、优质服务”;经营理念是“为他人谋求最佳”;黄金法则法则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些都是我们公司全体员工在工作和生活中的行为准则,我们在这家企业之所以在较短的时间内取得了明显的效果,更多的是引用了自己在水泥生产中的一些成熟和成功经验,走了一条捷径。目前该厂员工思想稳定,工作积极肯干,能够与企业管理者保持一致,因而企业的管理制度、任务和目标能得到有效的贯彻和落实,企业效益得到了大幅度提高。计划

这里讲的计划主要是指工作计划,工作计划是各单位、部门、专业和个人对一定时期的工作预先作出的安排和策划。工作计划实际上有许多不同种类,它们不仅有时间长短之分,而且有范围大小之别。从计划的具体分类来讲,比较长远、宏大的为“规划”;比较切近、具体的为“安排”;比较繁杂、全面的为“方案”;比较简明、概括的为“要点”;比较粗略、雏形的为“设想”。无论那一种都是工作计划的范畴。不管其如何分类,计划内容的范围都是:工作内容即“做什么”、采取的措施即“怎么做”和量化考核指标即“做到何种程度”三大项。

企业内的每一个部门甚至班组都要根据企业的发展目标、发展方向,依据企业领导的设想制订详细的工作计划,其中包括:长远的规划、具体的安排、完善的方案和量化的指标。

我们公司是一家专业从事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生产总承包和生产调试的技术服务公司,我们所承接生产总承包的水泥企业绝大多数都是生产不正常或装备、工艺条件存在缺陷的问题企业,因而我们实施生产管理刚开始往往难度很大,尤其是要在短期内恢复生产或短期内确保生产长期安全稳定运行,难度更大。

我们通常的做法是找准切入点,标本兼治。首先想办法采取应急措施恢复生产,紧盯制约生产的关健环节,二十四小时,四十八小时,七十二小时连续作业,确保生产运行,此为治标。治本则是在运行过程中认真仔细排查工艺、设备、电气及自动化、原燃材料及质量控制、机构设置和人力资源配置等各生产要素存在的问题,由各班组、部门自下而上提出他们各自的工作计划,包括配件计划、检修计划、培训计划以及生产、设备、质量管理目标等量化考核和机构设置、人力资源配置的方案。人力资源部收集、汇总、整理各班组部门的工作计划并交项目部审核;项目经理采取个别沟通、交流,集体讨论、分析、论证和会议修改、补充、完善等方式,最后批准下发;同时人力资源部动态跟进检查、监督、规范、考核各班组、部门严格执行项目经理审批的各班组部门工作计划的实施情况。

工作计划分为日计划、周计划、月计划、季度计划和年计划。要求每年10月25日前各部门单位提交下一年的工作计划;上季度的最后月份的25日前提交下一季度工作计划;每月25日前提交下一月的工作计划;每周五提交下一周的周工作计划;部分专业每天下班前报次日的工作计划。

生产精细化管理水平的高低,很大程度上体现在工作计划的制订上。工作内容是否全面,采取的措施是否具体,是否便于人力资源部的检查督促可体现制订工作计划的部门或个人的工作是否细致,思路是否清晰,是否注意细节,管理上可突显一个“细”字;量化考核指标是否准确,能否做到可操作性强,体现制订工作计划的部门或个人的工作是否心中有数,对生产及设备是否全面掌握,管理上突显一个“精”字。考核

讲到考核,很多企业一般都是由人力资源部闭门造车制订一套看似非常完善的量化考核体系,但实际操作起来基本无法执行。我们曾服务的一家公司,老板亲自挂帅,组成了由各专业技术人员参加的一个庞大班子花了一个月时间篇写一本《经济责任制》,但运行起来无法进行考核,按照该《经济责任制》严格考核进行经济处罚,员工工资就那么多,怎么扣怎么罚?没有办法只能预扣下月或下年工资,员工生活没着落,你的企业还想赚钱!这样的《经济责任制》,完全是聋子的耳朵就是一个摆设。

我们进入后,首先派各专业人员对全厂各项经济指标进行收集和整理,在确保准确性、全面性和时效性的三大原则下,根据收集来的信息和数据,进行研究和分析;对于漏缺和不完善的指标,我们通过关联数据并结合我们的经验试探性的建立和完善,经过不断的比对和修正,逐步复原真实数据,这些数据在指导生产管理和成本控制方面均能发挥巨大作用。比如在质量管理方面,考核品质部门有关人员的水泥富裕强度合格率时,就得收集一系列的诸如熟料、混合材、石膏等掺加料的多项化学和物理性能指标,通过实验和历史数据用统计学方法建立在不同情况下磨制各种水泥时,各时间段数据变化的关联图表,获得在不同熟料质量波动情况下调配不同混合材,包括控制不同出磨水泥比表、细度甚至温度以保证相同水泥标号的富裕强度在可控范围,在生产中逐项进行控制。单位煤、电耗控制和设备管理中摩损、消耗、寿命等各项指标也是如此。当数据完整后,自下而上由各部门、单位篇写工作计划,再经过讨论、修改、补充、完善。同时,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当地消费和企业职工收入水平并参考国内行业平均收入水平建立科学的、可操作性强的经济责任考核方案,事实证明效果非常好,避免了职工不解和忿恨情绪。员工因为看到了希望,努把力就可以实现,所以干劲非常大,大家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短时间内也得到了释放,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无论是产质量、运转率还是生产成本可以说一个月一个样,短短三个月,这家企业原来职工情绪波动、工作松散、拖拉、扯皮,运转率低、成本高企不下的不正常状态完全得到扭转,各项经济技术指标均达到行业先进水平,基本实现了我们提出的学习——进步——提高的管理理念。

当然,按照我们的这套摸式要注意各部门、单位篇写工作计划时保守或留余地打埋伏。为了避免这种现象发生,我们采取的两条措施进行起来还是有效的:第一条就是他们提交的工作计划我们要进行认真严格的讨论和认证,并进行耐心细致的说服和沟通;第二条就是增加量化考核指标准确率的考核。效果非常好。奖励

评价一种制度的优劣,笔者认为只有一个标准就是要看这个制度是否符合绝大多数人的利益,是否能满足绝大多数人不断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求。我们公司管理考核的理念是以奖为主,以罚为辅。奖励是精细化管理的精髓。跳起来如果摘不到桃子,可想而知他们就会放弃,如果跳起来能摘桃子他们就会努力争取,就会不断学习、进步和提高。如果公司每一部门、单位乃至每一位员工都有这样的热情和动力,叠加起来公司的效益和发展速度将远远超出我们的想象和预期!

奖励的另外一种形式就是加薪或晋升,如果专业技术人员或部门管理人员的工作计划制订得非常完善,提出的量化考核指标准确率达85%以上,他们就具备加薪或晋升的条件。当然加薪或晋升还需要进一步评定和考核。但如果量化考核指标准确率达不到85%,就没有加薪或晋升的机会了。结束语

精细化管理是一种管理理念,一种管理文化,是通过培训、计划、考核和奖励来提升员工素质,最终实现企业的利益最大化。而不是任何想象出来的条文或规章,也不是简单的指标细化和严格考核,更没有固定的模式和范例,而是企业员工在长期的工作实践中所形成规范习俗的积淀,是企业领导者不失时机耐心地加以倡导和培植,坚韧不拔地将这种积淀升华、提高、稳定和固化中形成的企业文化。

水泥企业精细化管理论文 篇2

一、企业精细化管理

精细化管理, 顾名思义即是指精细完善的管理, 其是在社会分工精细化、服务质量精细化的必然要求下, 以常规管理作为基础, 并将其进一步升华的现代企业管理理念和文化, 主要的目标是最大限度地减少管理所占用的资源, 降低管理成本。

企业精细化管理是为适应集约化和规模化的生产, 通过落实管理责任, 将管理责任具体化、明确化, 确保企业战略规划能够有效地贯彻落实到每一个环节中并发挥出其应用的作用而建立的一种严谨、扎实、科学的管理模式, 是根据企业战略发展目标, 结合企业实际情况, 建立起包括企业组织、计划、制度、财务、人力资源、企业文化等各方面在内的精细化管理系统, 按照“精细”的思路和原则, 将管理的规范性和创新性有机地结合起来, 使管理全面覆盖到企业运行中的每一个环节, 促使企业管理成为一个完整、完善的体系, 从而增强企业竞争力, 推动企业发展, 实现企业战略目标。

二、水泥企业精细化管理现状

企业精细化管理是提升企业整体执行能力和管理水平的重要途径和手段, 随着精细化管理理念的提出和发展, 我国的水泥工业也开展了精细化管理, 但在管理的过程中, 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 存在着管理缺乏创新性和可操作性, 盲目跟风、过于追求表面化的业绩、重形式轻内容等问题, 使得精细化管理不能充分发挥出其应用的作用, 对企业发展十分不利。

(一) 精细化管理缺乏创新

我国的水泥企业管理者也多对企业管理的重要性有一定的认识, 不同时期也都出较为优秀的先进样板水泥企业, 其管理模式为本时代的水泥企业管理有着一定参考和借鉴意义。然而作为一种管理模式, 精细化管理同样需要以企业的发展目标和实际作为基础来制定相关的管理方法和内容, 盲目跟风、生搬硬套不仅不能发挥优秀管理模式的作用, 由于与自身企业发展不相适应, 还会导致企业发展目标与管理模式不一致, 阻碍企业发展。

(二) 过于追求表面化业绩

水泥企业每年的节能减排量、企业获得的利润、吨位水泥的综合耗能等数据都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企业的发展水平, 企业追求业绩固然没错, 但过分追求业绩会导致业绩数据的不真实, 助长企业内“务虚”、“忽悠”等不良的文化氛围, 使企业不能长久发展下去。

(三) 重形式轻内容

重形式轻内容是我国企业管理中普遍存在的问题, 在水泥企业中也不例外, 有不少企业往往是只注重形式, 日常中大谈精细化管理, 但很少能真正地落实到实践中, 导致精细化管理难以真正得到应用和发展。

三、水泥企业精细化管理实施

(一) 转变观念, 实施财务精细化管理

水泥企业实施精细化管理的最终目的是保证生产安全, 提高工作效率, 降低企业生产管理成本, 从而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促进企业发展, 因此在管理中应当首先树立财务精细化管理的观念, 加强对企业员工财务管理的相关知识的宣传和教育, 提高员工财务管理意识, 促使其在企业生产运行过程中能时刻秉持节约的观念和意识, 促进企业发展。

(二) 以人为本, 实施人力资源精细化管理

人是企业得以存在和发展的重要基础, 以人为本管理是现代企业文化建设的创新和深化, 在水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 应当着重加强对员工的安全管理, 提高员工安全意识, 保证生产的安全, 同时对员工进行定期的培训, 提高员工的技术水平和素质, 同时不断地完善绩效考核制度, 通过有效的奖惩机制对员工进行管理, 以关心人、培养人的理念实现人力资源精细化管理, 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促使员工在为企业发展做出贡献的同时实现自身价值。

(三) 改进工艺, 实施经营精细化管理

随着水泥企业生产中使用设备的大型化、自动化发展, 现代水泥企业中对设备精细化管理的要求也更加迫切, 因此在实施精细化管理的过程中, 应当根据企业发展的实际情况及特点, 注重实践的管理, 积极地对工艺技术进行改进, 通过细化责任、加强设备的巡检和隐患排查增强对设备的管理, 以保证设备安全可靠运行, 降低生产能耗, 提高企业整体效益。

(四) 利用信息技术, 实现精细化管理

水泥企业精细化管理涉及到企业中的每个员工及运行中的每一个环节, 是一个系统复杂性的工程, 因此在实施管理的过程中, 应当利用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通讯技术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 开展信息化管理, 通过建立有效的企业信息化平台, 提供企业管理水平, 实现企业精细化管理。

四、结语

实施水泥企业的精细化管理不是一个简单的过程, 而是一个系统复杂性的工程, 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 在推行精细化管理的过程中, 应当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 运用信息化手段, 通过改进工艺技术、加强设备管理、提高员工素质等手段和方法来实现企业精细化管理, 发挥精细化管理的作用, 促进企业进一步发展和壮大。

摘要:精细化管理是相对传统的粗放式管理而言的, 是一种新型的管理理念, 是现代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 也是现代企业提高自身竞争力、适应市场发展的重要途径和手段。本文在介绍企业精细化管理的基础上, 结合水泥企业精细化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对水泥企业如何推行精细化管理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水泥企业,精细化管理,以人为本

参考文献

[1]李正洪.从工艺角度谈水泥企业精细管理对成本的影响[J].水泥, 2011 (10) .

[2]黄永兰.精细化管理是企业持之以恒的主体[J].企业科技与发展:下半月, 2013 (01) .

[3]周继东.企业精细化管理在财务管理中的应用[J].科技致富向导, 2012 (35) .

浅析企业精细化管理 篇3

[关键词]应对危机精细化管理应用实现竞争力

一、精细化管理解析

作为一种管理理念和管理技术,精细化管理是通过规则的系统化和细化,运用程序化、标准化和数据化的手段,是组织管理各单元精确、高效、协同而持续地运行。对于精细化管理,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精细化管理首先是一种科学的管理_方法。管理是组织将有限的资源发挥最大功效的过程。要实现精细化管理,必须建立科学量化的标准和可操作性、易执行的作业程序,以及基于作业程序的管理工具;精细化管理也是一种管理理念,它体现了组织对管理的完美追求,是组织严谨、认真、精益求精思想的贯彻;精细化管理排斥人治,崇尚规则意识。规则包括程序和制度,它要求管理者实现从监督、控制为主的角色向服务、指导为主的角色转换,更多关注满足被服务者的需求;精细化管理研究的范围是组织的各单元和各运行环节,更多的是基于原有管理基础上的改进、提升和优化;精细化管理研究对象是各类社会组织,更多关注的是企业,特别是面临转型期、管理提升期的企业;精细化管理的目的是基于组织战略清晰化、内部管理规范化、资源效益最大化的基础上提出的,它是组织个体利益和整体利益、短期利益和长期利益的综合需要;精细化管理最终的解决方案只能

通过训练达到组织成员素质提升的方式实现;精细化管理不是一场运动,而是永续精进的过程,是自上而下的积极引导和自下而上的自觉响应的常态式管理模式。总之,精细化管理要做到:注重细节、立足专业、科学量化,才能使精细化管理落实到位。

二、企业稳步推进精细化管理基本条件

精细化管理没有一个现成的模式可以借鉴,它必须与企业的现状相适应,必须遵循企业生存发展的客观规律,必须要有一个系统的规划,从大局到部分,从上层到基层,从浅显到深入,从基础到精专,按部就班、循序渐进,才能给企业带来更多的效益和竞争力。

1、抓住决策龙头,使之科学化、精细化

一个企业能否生存发展,决策的科学化、精细化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精者,去粗也,精心筛选,从而找到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案;细者,人微也,究其根由,由粗及细,从而找到事物内在联系和规律性。”企业在进行决策的过程中,要遵循决策的求实、民主、面向市场、目标明确原则。具体而言:决策,特别是重大决策的制定,必须经过深入、充分、全面的调查研究,这是一个基本的决策原则;民主决策包括为广大员工提供充分的参与决策的权利和途径,这可以有效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也可以为企业的发展献计献策,而企业经营者通过员工参与决策这一形式,了解员工的要求和动向,为制定和实施企业决策打好良好基础;面向市场,科学决策告诉我们,企业在研究决策时,一定要结合市场实际,从市场需要出发,从消费者的需求着手。我们可以把80/20法则运用到决策中。这一法则告诉决策者:企业80%利润来自于20%客户。少量的顾客为企业创造了大量利润,说明企业不应该将销售的力度平摊在每一个客户上,而是充分关注重要客户,将有限的销售力量、资源能用在能为企业创造80%利润的关键客户身上。企业80%利润来自于20%的雇员,这就要求在实施薪酬与激励制度时,充分考虑20%核心人员的作用,对一个核心人员的成功激励所产生的效益,相当于4个一般员工。决策的成功之处,就是在于能从企业发展过程中,找到面对市场实际需要能达到80%利润的那20%所在。其要点是贴近市场抓住机遇,如古代大思想家管子所说:“不务天时,财财不生;不务地力,则仓库不盈”;目标明确的原则的内容是:确定企业一年、三年、五年或十年的发展目标,以企业的中、长期目标来确定企业的战略决策的实质内容,以企业的短期发展目标来确定企业的战术决策,并把战术决策和战略决策方向、战略决策的内容、战略决策的方法结合起来,所以的决策都应该坚定不移地围绕企业的战略目标展开。只有这样,才能为企业创造最大利润。

2、精细化管理要为企业科学定位,拟定标准,循序渐进

我国改革开放之初,邓小平同志为我们国家科学、精确定位:“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正是有了这个科学定位,我国的改革开放才打破了种种禁锢,如燎原之火在祖国的大地上熊熊燃烧。作为一个企业要正确地分析市场经济的形势,通过纵向比较,横向比较,科学、精确地给自己定位,既不能贬低自己也不能拔高自己;对企业内部的生产经营状况要了如指掌,洞察入微,抓住主要矛盾,研究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拟定出通过努力就可以达到的目标。并通过精细化的操作,一个步骤一个步骤地完成,一个目标一个目标地实现,才能够由点到面,以点带面,才能够循序渐进、稳扎稳打、步步为营,全面推进精细化管理。

3、充分挖掘人力资源,调动员工积极性、创造性

实现管理精细化的企业,需要全体员工的共同努力,需要调动全体员工的积极性、创造性,需要做以下几点工作。

(1)讲清道理,统一思想,取得全体员工的理解和支持,让员工具备精细化管理的基本常识,让他们知道精细化管理的主要内容、基本方法及重要意义,大家形成共识,从而达到统一思想,统一行动的目的。员工能以强烈的民主意识,参与精细化管理,发挥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这是精细化管理不可或缺的重要步骤。

(2)积极培训,精确贯彻精细化管理方案。干部、职工队伍素质高低有别,即使我们拥有了一个好的精细化管理思路、方案也很难完美实现,所以我们的精细化管理首先要切合人的实际,看企业用人是否恰当,如果当年把诸葛亮与关云长换一下位置,恐怕天下三分的历史就要改写,全体员工的共同努力,要调动全体员工的积极性、创造性,要杨其所长避其所短,并有目的地进行培训,使其掌握精细化的操作步骤、技术标准等,摒弃任何无用的动作,不做任何无用功。要深入基层,了解在精细化管理的进程中到底还存在着什么样的困难和桎梏。发现问题及时处理解决在萌芽状态。伏下身子踏踏实实地去落实它,一个好的精细化管理方案肯定能够得以实施,并见到显著效果。

(3)罚劣,奖勤罚懒,建立长效机制。企业要实现精细化,必须实现由随意化管理向规范化、制度化管理的转变。建立一套系统的、比较完备的奖惩机制,发挥两种作用:激励作用,制约作用。这种奖惩机制只要符合实际、比较公平,应该具有相对的

稳定性,形成长效机制。让勤勤恳恳为企业做出贡献、创造效益的不断得到更多的实惠。

三、企业精细化管理的应用

在企业精细化管理过程要从意识观念、体制机制、战略管理、组织流程、人力资源、企业文化等方面,从高、中、低三个层面充分渗透到企业管理的各个环节。

战略规划的精细化:要认清和梳理自己的核心价值与核心竞争力,从产品开发、销售以及服务等诸多方面拿出更加有针对性的精细化管理内容,实现从战略层面指导和控制企业生产经营过程,实现战略层的精细化管理,帮助企业实现由经验型管理向分析型管理、精细化管理的重要转变。

市场营销的精细化:精细化营销概念早就在1999年就已经有人提出。通过“以客户为中心”,借助电子媒介、电话访问、邮寄、国际互联网等方式,建立客户、销售商资料库。然后通过科学分析,精细化细分市场,确定可能购买的消费者,从而引导生产厂商改变销售策略,为其制定出一套可操作性强的销售推广方案,同时为生产厂商提供客户、销售商的追踪服务。实现与客户的一对一营销,更注重项目实施的效果,提供全方位服务和营销的功能,帮助企业细分市场,不断创造和提升客户价值。

组织管理的精细化:随着市场经济的全球化,单体企业之间的竞争已经转变为联盟体之间的竞争。如何实现联盟体组织之间的精细化管理,组织管理精细化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方面,精细化能够实现联盟体各个组织内部的精细化管理,从人、财、物、产、供、销等各个方面实现组织内部的精细化;另一方面,联盟体组织间协同管理的精细化,是实现联盟体整体精细化管理的重要保证。

客户服务的精细化:客户是企业的上帝,只有让客户真正感受到了你的关怀,感受到通过你的服务为客户创造了价值,提升了管理,企业的价值才能真正体现出来。客户服务的精细化,包括对客户的支持、客户忠诚度管理、客户现场服务、主动服务、客户关怀、客户满意度等内容。

成本管理的精细化:通过精细化管理,帮助企业实现物流、资金流、信息流、工作流的高度集成和统一,使企业逐步走向虚拟、敏捷和互动的高级形态。帮助企业从采购、生产、销售、服务等各个的成本控制,以战略眼光来看待成本管理,为企业运营提供战略成本精细化管理。通过应用精细化,企业可使得建立在信息化基础上的管理制度与方法更加规范、管理流程更加合理、信息更加透明、客户响应速度更快、组织内部各单元、跨组织之间的业务协调能力更加高效强大。

生产过程的精细化:即指企业能够实现生产车间、生产工艺的精细化。要实现这样的目标,生产过程控制的精细化管理既是企业生产管理的一种境界,同时又表明企业生产管理精细化的过程性和渐进性。通过精细化有效地支持各个关键业务管理以及业务集成,从而提高了运营效率,降低了运营成本,促进了生产过程精细化、生产流程智能化、生产工艺最优化。

关系哲学的精细化:如何以柔性化的手段处理好人与人、员工与员工、组织与组织之间的关系,正是关系哲学精细化管理的重要内容。精细化管理中企业建立一个以人为本、全员参与的企业管理运营平台,注重员工与员工、组织与组织、组织与公共关系之间实时沟通和互动。通过在关系哲学层面的精细化管理,全面体现企业各种战略,包括人才战略、项目运作、客户战略等等。

企业精细化管理浅析 篇4

【摘 要】 本文根据企业为适应改革与发展的要求,结合XXX年面临的严峻形势和重点工作,通过对精细化管理的理解和研究,系统阐述精细化管理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同时,联系企业文化对其的作用,进行总结概述,并根据企业的特点,运用流程化、标准化、程序化的手段,来实现企业的精细化管理和持续发展的目的,本文主要通过这几种手段进行对企业精细化管理的论述。【关键词】 精细化管理 企业文化 标准 流程 制度

在经济和社会飞速发展的今天,精细化管理不只是一个口号、一个标志,它是一种理念,更是一种文化。现代管理学认为,科学化管理有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规范化,第二层次是精细化,第三个层次是个性化。

管理(工作)标准编制作为分公司目前管理工作的重点,是进行精细化管理探索的重要措施。分公司编制管理(工作)标准是为进一步规范各个管理、操作岗位的工作流程,明确岗位职责,全面提升分公司的标准化、规范化管理水平,适应企业改革和持续发展的要求。通过对分公司范围内的所有管理(工作)和驻场布置要求进行全面的、系统性的梳理和归纳,并最终形成管理(工作)、驻场布置的标准工作手册,在公司内颁布实施。通过学习实践,我们发现要实现企业的精细化管理,应该在企业进行精细化管理的过程中注重流程交底、标准化和程序化管理手段的运用,进而可以实现组织管理的精确性、高效性,并通过协同手段实现企业的持续良好的运行。精细化管理的核心是通过刚性制度的实行,不断规范企业的人事化管理,真正落实企业工作人员的责任,形成良好的企业文化。精细化管理作为一种新的意识,应该被赋予新的理念和认真的态度,真正体现精益求精的企业文化,实现精细化管理的目的。

一、精细化管理的内涵以及具体要求

精细化管理起源于上个世纪50年代,它产生于发达国家,是一种较为先进的企业管理理念。精细化管理是社会分工的精细化,以及服务质量的精细化对现代管理的必然要求;精细化管理是建立在常规管理的基础之上,并将常规管理引向深入的一种基本思想和管理模式;精细化管理是一种以最大限度地减少管理所占用的资源和降低管理成本为主要目标的管理方式。

精细化管理作为一种理念,作为一种以最大限度地减少管理所占用的资源和降低管理成本为主要目标的管理方式,对于电力施工企业而言,是为适应集约化和规模化生产方式,把管理的对象逐一分解,量化为具体的数字程序责任,使每一项工作内容都能有效把握,每一项工作都有专人负责,从而在电网建设和检修领域建立比较大的优势和核心竞争力。

精细化实质就是注重于细节细微,大处着眼,小处着手,细分步骤,简化程序,追求精湛、精益求精,持之以恒。其基本特征是精细操作、精细管理和精细执行。精髓在于管理体系的系统性,各种业务流程的规范性、标准性。企业中工作人员的各类行为都有其合理的表现方式,做什么、为什么做,谁来做,何时做,怎么做、做到什么程度,达到什么样的效果都要作出明确规定,力求避免缺陷和疏漏。

精细化管理具体来说就是落实管理责任,并将管理责任具体化、明确化,它要求每一个工作人员都要最大限度的到岗到位、尽心尽职。最基本的要求就把每一项工作做到位,日常工作要日清日结,坚持每天都要对当天的工作情况进行检查,一旦发现问题一定及时纠正和及时处理等等。

二、精细化管理在企业发展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著名的《财富》杂志认为:“只有10%的有效战略得到了有效地执行”、“企业失败的原因不是因为缺乏好的战略,而是缺乏有效地执行”。这里所重点提到的执行问题就是管理的精细化及其执行力的问题。一般来说,企业都不缺少大量有效的经营理念,而缺少的却是持之以恒的信仰、承诺以及执行力;不缺少各种门类的管理制度,而缺少的却是对规章制度、业务流程和标准认真的、不折不扣的执行;不缺少完整又切合实际的规划和计划,而缺少的却是过程的控制、反馈和改进。实际操作中,实施战略过程的粗放式管理、敷衍了事、消极被动、草率应付、大概差不多等情况往往是导致一个完美计划执行失败的根本原因。没有哪一个企业强大得不能被挑战,与此同时,也没有哪一个企业弱小得不能去竞争。事实上,正如《细节决定成败》这一著作中所叙述的那样:细节对于品质、品位以及产品的差异化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很多时候,细节往往能体现出一个企业的水平和素质,甚至,关系到每一个企业的成和败。可以说,精细化管理是一个循序渐进并且不断优化的漫长而又复杂的过程,这样一个过程大致可以分为氛围的营造、规范化的导入以及执行力的促进三个阶段。管理(工作)标准编制就是为了营造精细化管理氛围,建立管理规范的过程。

三、推行精细化管理同时不断提升执行力需要企业文化的支持 精细是一种意识,同时也是一种认真的态度、一种理念、一种精益求精的文化。“精”字,就是切中要点、抓住关键环节。“细”字就是各种管理标准的具体量化、考核、检查、督促和执行。精细化管理的核心内容在于实行刚性的管理制度,这样可以具体规范人的行为、强化责任的落实,这样才能促使企业内部及外部都能够形成优良的执行力文化。精细化管理的实际操作特征可以用精、准、细、严四个字来概括。首先是“精”,这是做精、精益求精、追求最好的意思。作为电力施工企业,我们不仅生产上要做精,同时也要把管理和服务做到极致。其次是“准”,这是准确的信息与决策、准确的数据与计量、准确的时间衔接和正确的工作方法的含义。第三是“细”,这是操作细化、管理细化,特别是执行的细化。第四是“严”,这是严格控制偏差、严格执行标准和制度、严格考核的意思。

1.明确树立精细化管理的理念是解决问题的开端

对于这个做法,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就是向员工灌输精细化管理的意义、必要性和可实现性。做到从思想根源上培养员工时时刻刻的追求精细化的企业文化氛围。只有精细化管理的核心精髓被企业的领导和全体员工彻底的接受和认同,员工执行精细化管理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才能够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只有当企业综合性地、全面性的体现精细化管理时,企业才能够确确实实的得到又快又好健康向上发展。

2.时刻加强精细化管理理念的全面宣传和人员培训

在精细化管理工作起步阶段,我们必须以企业现有管理制度和企业规范作为基础内容。实施精细化管理无形中就会给懒散成习惯的员工增加了大量的工作内容,这样一来,势必会造成一些员工的反感。再者,精细化管理完全是一种新的管理模式,很多事情都与员工的长期以来养成的习惯不相适应,容易造成个别员工抵触情绪比较大的问题,所以要加强对全体员工的宣传、教育和培训,可以充分利用会议座谈、企业内网、简报、宣传栏、黑板报以及示范标杆等等不同的方式进行一切行之有效的宣传教育,目的是让员工能够充分的认识到精细化管理将会给企业以及企业员工带来的益处,从而激发和调动员工的积极性,让员工从主观上采取自觉自愿的行动,经过长时间运作来树立起精细化操作管理的思想意识,直至深入人心的效果,最终使精细化管理理念在企业中得到彻底的实行。

总之,全面推行精细化管理离不开企业文化这一软实力,也是精细化管理具体实施的重要工作和顺利执行的保证。

四、落实精细化管理四要点

为实现企业的精细化管理,应重视对企业管理标准编制工作的逐步开展与实施,真正实现企业管理工作的标准化、程序化以及考核的定向化,逐渐扭转过去无绪管理的现象,真正实现精细化管理。

1.提高员工认识

现阶段,随着电力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企业面临的经营形势越来越严峻,传统的经营方式已不能很好的适应当前的发展趋势,加强企业的精细化管理,开展管理标准编制,理清工作程序,减少内部损耗,提高管理效率已成为刻不容缓的工作。作为公司员工也应清楚地认识公司所面临的形势,树立危机意识,坚定开展精细化管理的信心。员工还应该清楚的了解实施的精细化管理不仅是企业文化的一种展现,也是为适应现阶段经营形势,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重要手段。

我们要根据实际的需要分阶段、分层次地围绕精细化管理相关的主题展开多种形式的活动,在企业内部培养精细化管理的丰厚土壤。让精细化管理与企业文化相结合,如此一来,员工在此氛围中才能更加充满热情,激发情绪和斗志,从而提高落实力度和执行力。认真的做好工作中的每一件“小事”,不但要争取把简单的事做对,而且要持续的做对,持续的做好。就像大家常说的:认真只能将事情做对,而用心才能够将事情做好。每个细节都要做到无缺陷。做到大处着眼、小处着手。养成注重细节的良好习惯已经是老生常谈,这些看似简单的道理,却包含着非常深刻的文化哲理。

2.健全制度设计管理

树立制度设计管理理念,做好过程设计,开展工作策划,全面制定、修订和完善各项制度,让制度服务于管理、作用于管理。“细节决定成败”,在制度设计过程中,要注重细节,充分考虑具体执行的情况,明确实际操作规范和建立标准化流程;在具体工作中,实现过程制度化,让细节管理落实到每一个人,具体到每一个工作环节,细化到每一项数据。

精细化管理是一个全面化的管理模式。这就要求在制定制度以及具体执行的时候考虑到企业工作中各个环节的所有问题。全面化是指精细化管理的思想、作风要实实在在的贯彻到整个企业的所有生产活动和管理活动之中。因此,要做到全局考虑、集思广益、广泛参与,在制定制度的时候就要有效的避免问题和漏洞,从而避免在实际工作中产生错误、造成损失。

3.强化过程控制

各项管理从策划、落实、执行、跟踪、总结做到“五到位”。任何人做任何工作都要有思路,这是做好工作的前提。抓好落实是基础,而执行、跟踪和总结则是工作取得成效的关键。牢固树立“逐级负责”理念,完善从上至下完整的逐级支撑工作网络和环环相扣的工作体系,注重规定动作必须到位。

在执行的过程中,要注意员工到底是否在认真执行,还是在应付了事。在这个复杂的过程中,什么样的动机都是有可能存在的。这也是十分关键的,需要加强执行的反馈。对执行过程进行抽查、反复检查和指导。并且还要对执行过程全面如实的进行总结和汇报,对遇到的问题及时制定措施反馈整改。

4.加大奖惩考核力度 在做到提高认识水平、健全制度设计管理和强化过程控制的基础上,实事求是,全面落实绩效考核、内部奖惩考核等机制,在确保和谐的前提下,注重对组织和个人的综合考核和评价,加大力度,拉开差距,实现良性循环。

细密有效的反馈和严格的监控是精细化管理的最后一个环节,也是最重要的一个环节。这需要立竿见影、赏罚分明的措施。对于执行优秀者,要给予适当的奖励,这样可以树立为榜样,起到激励众人的效果。相反,对于执行不力者,也要给予相应的惩罚,这样可以起到引以为戒、防范未然的作用。

编制管理(工作)标准就是为了按照工作岗位,进一步明确岗位职责,梳理管理流程、具体工作、相关要求和工作制度等。通过提高员工的认识能够有效的改变企业的作风,提高工作的效率;健全企业的管理制度,能够真正实现有章可循,实现程序化、标准化的管理;强化企业管理过程中的控制问题更是不容忽视的,梳理流程、整理工作内容和要求,能够保证各阶段的顺利发展,以防各种问题的滋生;现代企业管理离不开各种奖惩措施的实施,可以起到良好的督促作用,提高企业总体的效率。开展管理标准编制,并真正落到实处,能够有利于企业精细化管理工作的不断推进。

五、结论

企业精细化管理论文 篇5

(一)企业财务精细化管理

企业财务精细化管理是一种注重企业长期性和稳定性发展的战略性管理方式。随着现阶段经济的发展,经济形势、社会形势等都要求企业财务管理由粗放型向精细化方向转型。实现企业财务的精细化管理,有利于提高一个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有利于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在企业财务的精细化管理中,首先要强调的是财务管理的全面性,精细化管理要求在财务管理的资产、财务、成本等各个方面都要有所体现;在企业财务的精细化管理中,还要强调全员管理的概念,精细化管理对每个财务工作人员都提出了新的要求,借助所有工作人员的力量促进企业财务活动的标准化进程,实现财务管理的最佳效果;在企业财务的精细化管理中,还应该体现过程管理的概念,通过精细化管理,实现财务管理中各个环节的联系,做到环环相扣、道道把关,从细节处提升企业的综合竞争力。

(二)企业财务精细化管理的特点

现阶段,企业财务的精细化管理所表现出来的特点也十分明显。首先,财务精细化管理的特点之一就是数据管理。财务精细化管理的过程中,数据管理是财务管理工作的核心,财务管理的成果也通过数据来体现。其次,财务精细化管理的特点之一应该是流程式管理。作为一种典型的流程导向专业化的管理方式,企业财务精细化管理按照专业分工的要求,实现了由职能导向到流程导向的转变。在精细化管理的过程中,各个流程“明确分工,相互合作”。再次,人本管理可以堪称是财务精细化管理的第三个显著特点。财务精细化管理的实现方式就是要在财务管理的各个环节建立如何体现人、如何激励人、如何监督人的的机制,从而不断提高企业的财务管理水平。第四,系统管理是企业财务精细化管理的第四个特点。这个特点要求企业财务管理应该注重协调配合,将系统性贯穿于财务管理的始终。

二、高速公路企业实施财务精细化管理的必要性

高速公路工程的建设,具有耗资大、建设成本高、运营成本大、收益周期长的特点。随着高速公路的迅猛发展,在高速公路企业的内部管理也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制约着高速公路企业财务管理由粗放转向精细化的进程。而高速公路实施财务精细化管理的目的在于实现对高速公路建设资金的合理分配、合理使用和有效管理,促进资金审批程序能够规范落实,保证高速公路建设资金能够实现专款专用、专户存储,从而防止挪用专款的现象发生,确保财务管理部门的安全。在高速公路企业的日常管理中实施财务精细化管理,有利于缩短工程建设工期、确保工程及时交付,确保工程能够按照既定的计划投入运营,促进工程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能够早日实现。企业是以盈利为目的的组织,高速公路企业在运营过程中,追求利益最大化和成本最小化是企业一切活动的根本出发点。然而企业的利润与风险是并存的,在追求利益最大化的过程中,风险系数也不断增加,甚至威胁整个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此外,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多元投资主体也不断出现,高速公路企业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理财意识也应该不断增强。通过在企业内部实施精细化财务管理,能够不断增强企业的综合竞争力,为企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三、高速公路企业财务精细化管理的措施

财务管理是企业管理的核心之一。随着经济的发展,市场机制的不断完善,传统的财务管理理念已经不适用于现代企业的发展形势。为此,高速公路企业应该不断实施财务精细化管理,采取合理的措施不断推进企业财务管理的精细化进程,不断提高企业的财务管理水平,实现高速公路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一)实施全面性预算管理

实施全面性预算管理是高速公路企业财务精细化管理的重要举措。通过全面性预算管理的实施,能够促进企业不断与当前市场经济发展形势相适应,从而实现成本的控制和管理。在具体操作中,高速公路企业应该根据每年的投资情况和企业具体战略目标,做好全面的资金预算工作。其次,在实施财务精细化管理的过程中,高速公路企业的财务管理人员应该根据经济发展形势及时调整企业财务支出的结构的规模。第三,在实施财务精细化管理的过程中,财务管理人员还应该对盈余资产进行调整和预算,明确该部分资金的流动方向。

(二)强化企业内部控制体制

高速公路企业实施财务精细化管理,就应该不断强化企业内部控制体制。企业财务精细化管理与企业内部控制体制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所以,为了确保财务精细化管理的实施质量,现阶段,高速公路企业应该对内部控制体制的可操作性和有效性进行控制,确保内部控制体制能够在财务管理中发挥真正的作用,防范财务风险的发生。

(三)建立精细化的作业成本管理体系

跟高速公路企业常规的成本计算控制方法相比,作业成本管理体系有着明显的优势。精细化的作业成本管理系统能够对不同经营对象的共同费用进行分析和跟踪,从而实现对资金的准确分摊。在财务精细化管理过程中,作业成本管理体系能够实现对成本费用科目、流程管理、产品管理、服务费用的深入研究,从而实现对高速公路工程的成本控制,促进高速公路企业经济效益的增加。

四、结语

企业精细化管理论文 篇6

一、生产企业精细化成本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设计标准化程度还有待提升

产品的设计成本问题一直以来就是价值链成本管理中的薄弱环节,也是价值链成本管理的源头。设计成本在企业的整体成本中的比重较小,但是设计方案的好坏将直接对产品的生产、营销、生产成本、售后服务等有着重要的影响。可见,企业要想降低成本,一定要从产品的设计成本开始抓,提升产品设计人员降低成本的意识、积极性,但是,很多企业并未意识到这一点,忽视了对企业设计成本的管理。在这方面,日本的丰田公司在精细化产品开发体系中的成本在很大程度上受益于标准化设计。例如:丰田公司对具体部件的开发计划、制图、详细的生产流程等都有着标准化的程序,这为今后设计的实施奠定了基础。而在我国的生产企业中,设计程度的标准化还有待提高。

(二)缺乏对市场波动的正确认识及对存货的有效控制

在生产企业的成本结构中,直接材料及库存成品所占的成本比例较高,因此,对于存货的管理对成本的降低有着积极地作用。如果企业的库存量过多将直接影响产品成本管理的实施,因此,必须建立完善的、高效的供应链,以此来提升库存周转效率,不断降低库存水平。在企业经营中经常出现物流及仓储部门说“来料不用、用料不来”、销售部门说“急需的未产、已产的不急需”、生管计划部门谈到“已计划的经常变动、未计划的经产插单”等等不一而足。

深圳华为作为我国的知名企业,在产品的生产过程中十分精的将准时制对生产进行控制,将原材料、各种生产配件、库存商品等降到最低,最大限度的实现了对人工、能源、材料、物流成本等的节约,并严格按照了客户的要求来进行设计、生产、材料采购、产品生产、物流把控、售后服务等工作,最大限度的节约了各环节成本。但是,目前,我国很多生产企业中在降低存货规模、提高对市场信息的预测的准确度、改善物料的计划、使用、管理等方面还存在着诸多问题,库存物资的优化管理、库存成本的节约、待料成本的降低等问题一直以来就是生产企业在存货成本管理中遇到的主要问题。

(三)缺乏对生产企业生产成本的有效控制

以精细化的管理思想审视企业的产品生产过程中,一般会发现存在着较多的资源浪费,例如:搬运的浪费、返工的浪费、等待的浪费、库存的浪费、生产过量的浪费、加工的浪费、管理的浪费等。那么,如何能够在现有的管理工具下有效的识别这些浪费将是生产企业在产品生产过程中对成本进行有效控制的关键环节,也是精细化成本思想的具体实践。但是,目前,很多生产企业并未完全对这些浪费的环节进行有效的控制,在产品的生产过程中还缺乏对关键点的有效把控。

(四)缺乏对产品质量成本的管理

产品质量的改进会发生增量成本,但是,产品质量的提升与改进将大大减少返工、顾客支持、维修等成本,企业也会因产品质量的改进与提升而在顾客心中建立了较强的质量信誉,也能为企业业绩的提升奠定基础,在为企业提升销售额的同时带来价值的增长。但是,很多生产企业多年来对产品质量的控制能够为企业成本降低带来的益处视而不见,特别是一些中小型生产企业,受其生产规模、人才、资金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对产品的质量疏于管理,使得质量不断下降,也增加了产品的返工成本、销售成本、售后服务成本。例如:有的企业对质量分析工作还不完善,质量管理的培训体系还未落到实处。

二、加强生产企业成本精细化管理的有效措施

(一)提高认识、优化流程,将问题消灭在源头

充分认识到在充分竞争的市场环境中必然存在变动及不确定性,精细化管理的主要目的就是减少这种不确定性,明确对未来的预期并制定相应的行动方案,因此一定要有开放的心态、积极参与到解决这些不确定性的工作当中去。市场不断发展,产业分工、公司内部管理不断精细化,让每一块业务交给更专业的团队、人员来处理,整体效率才会最高。要在市场竞争中获得胜利的唯一手段就是满足客户的需求。为了满足客户,我们不能寄希望于客户的需求不存在变化或以极高的库存来满足客户不断变化的需求。从这个角度来看,真正的问题源头不在于客户的需求是否存在不确定性和波动,而在于我们自身是否有满足客户不断变化和波动的需求的能力。

(二)分析价值流,降低物流成本

生产企业必须对制造工序价值流进行梳理和分析,部分企业生产工序中的不增值环节经常交缠,例如:上下道工序的衔接并没有将空间与路线的连续性问题考虑在内,造成制造过程中产品的流转、搬运等存在极大的浪费现象,物流存放的区域并没有充分考虑物流的路径,造成物料搬运中的浪费及效率的降低。这就要求生产企业必须通过生产线路精细化布局的思想重新规划工艺布局,实施布局的优化与改进,以此来实现降低成本及提升效率的目的。

又比如,很多生产企业的仓储物流比较传统,企业为每一个生产车间都配置了二级库房,车间根据生产情况的需要,从一级库中将零部件领到二级库中备用。这种库存管理的模式不仅占用了空间,降低场地利用效率,同时还造成了库存的浪费。因此针对这种情况需要成立专门的配送中心,根据各车间生产的需要进行零部件、原材料的配送,将大大降低资金的占用,减少浪费,提高效率。

(三)推进全员设备维护,降低设备维护成本

以精细化管理思想来看,现代生产企业必须大力开展全员设备维护,减少设备的故障损失、消除故障的发生,从发现设备故障的缺陷、消除问题等方面着手,实施全面的设备管理。例如:对设备随时进行清扫、防止出现污染、及时对设备进行加固和加油润滑;定期对设备进行检修、及时更换设备的元器件、及时对设备的故障进行分析并对其进行维护的改进。

(四)优化制造手段,提高主原材料的使用效率

生产企业一定要根据自己的生产实际情况对产品的制造过程进行优化,在提高主原材料的使用效率的同时,充分利用废料的循环利用来降低成本。

总之,随着现代生产企业竞争的不断激烈,各企业必须尽可能的消除一切浪费、持续降低成本、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将精细化管理的思想融入到企业成本管理中。成本管理的好坏决定着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这种管理思想已经渗透到企业的战略发展层面,精细化生产到精细化成本思想的发展将是一个不断深入、不断完善、不断成熟的过程。

因此,实施精细化成本管理是解决生产企业面临现实困境的重要途径,也是企业健康、稳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保证。

参考文献:

[1]裘学东。浅议企业精细化成本管理[J].现代经济信息,20xx.

[2]胡鹏。企业精细化成本管理分析[J].化工管理,20xx.

企业管理会计精细化管理探析 篇7

关键词:企业会计,管理,精细化

企业的会计工作与管理的精细化相结合, 从而能实现自身职能的转变, 进一步促进精细化管理对于企业发展的推动作用, 降低企业的管理成本, 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得生存, 并不断的发展壮大。

1 管理会计的职能应与精细化管理相适应、相呼应

随着我国现代化企业制度的建立, 传统的会计工作已经不能够满足企业发展的需要, 会计的职能开始由单纯的财务核算工作转向管理核算, 成为管理会计。管理会计充分利用自身所掌握的企业财务活动状况, 对企业的生产和经营活动进行相应的管理, 向企业的决策层提供准确的财务信息, 为其决策的科学性提供决策依据, 同时对企业的生产和经营活动进行预测和规划, 从而确保企业降低财务风险, 提高经济效益。精细化管理与传统管理相区别, 采用信息化以及专业化的管理手段开展管理活动, 从而确保特定的服务对象得到最大限度的满足, 改变了传统管理理念的粗放的管理方式, 更加注重管理活动中的细节以及微观的层面, 从而保证了管理活动的高效率和低成本, 从而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确保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得到生存和发展。顾名思义, 精细化管理要求企业在管理活动中更加关注细节, 将管理活动具体落实到企业生产和经营郭臣中的每一个环节。精细化管理在企业财务领域的体现就是管理会计, 管理会计精细化管理要求其在账务核算的时候保持较高的精度, 注重每个环节, 管理会计在核算的过程中要将每笔账进行仔细的核算, 从而确保自身的职能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管理会计精细化主要是会计在核算的过程中将账务尽可能的进行分解、细化, 通过详细的账务可以对企业的生产和经营状况有一个很好的了解。管理会计的精细化是企业管理精细化的必然要求, 与其相呼应。

2 管理会计与精细化管理结合的工作着力点

2.1 在管理会计与精细化管理融合方面

当今市场需求变化十分的频繁, 企业只有生产出符合市场需求的产品, 才能够获得客户的认可, 将产品转化为利润, 企业才能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发展壮大。通过管理会计精细化管理将企业的各个单位以及相应的生产环节与市场上的需求相联系, 这样才能够保证企业生产的产品符合市场的需要。根据每个工序的实际情况对每个环节的成本进行有效的控制, 最终保证产品总成本得到有效的控制, 增强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扩大占有率, 使企业在竞争中领先对手。

2.2 发挥内部核算体系的作用

在市场化精细管理模式下, 充分借助财务会计、管理会计的规则, 根据管理的需要, 完善了内部核算体系。市场化精细管理模式下的内部核算, 与原来的核算方式相比, 主要有以下几个个方面的变化:第一在核算人员上, 将会计人员充实到核算岗位上。第二是在核算方式上, 由统计核算变为会计核算。第三是在核算内容上, 由部分成本核算变为完全成本核算。为将各单位逐步做成“经营实体”, 必须加大成本考核力度, 除管理费用、机械设备的维护、检修费用等由企业统一控制外, 将制造成本中的其余各项指标全部分摊到各单位的成本之中。除此之外, 对于企业的各个部门的成本进行进一步的细化, 将内部成本分为直接成本、辅助成本和虚拟成本三部分。第四是在核算的层次上, 实现了核算主体的下移。按照层次核算到班组和员工, 分类核算到科目, 使用情况核算到工程, 真正体现了精细化的特点。

2.3 充分发挥内部价格体系的杠杆作用

为了确保企业内部核算的真实性和客观性, 确保企业宏观管理目标的最终完成, 企业应该做好每个细节上的管理工作, 以历史数据为基础, 以预算管理为手段, 对企业的相关的财务活动进行管理, 建立健全内部价格体系, 该价格体系包括两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一是单一价格, 另一个则是综合价格。这样随着时间的不断的推移, 企业逐渐形成完善的内部价格的机制, 从而保证企业结算和核算的顺利开展。特别是班组、员工个人通过精细化核算系统可以快速查阅当日当班生产任务完成情况、材料及电力消耗情况和日、班的劳动成果评价, 知晓个人的当班和当天的劳动收入, 为下一个工作日追赶先进、克服不足定下目标。这样能够激励员工在生产过程中自觉的降低生产成本、减少材料的浪费, 提高劳动生产率, 使按劳分配原则在基层得到很好的体现, 工人劳动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得到极大的提高, 确保企业的生产效率以及产品的成本优势, 使企业的经济效益得到有效的保证。

3 规范预算管理体系对管理会计乃至企业管理精细化提供保障

企业经营预算是经营活动的起点, 是引导控制企业经营活动全过程的标准, 制订科学合理的预算可以保证企业的生产经营行为在预定的轨道上运行。为加强预算管理, 企业应该成立专门的预算管理机构, 成立预算工作领导小组, 设立预算管理办公室, 制定了预算管理办法。

按预算的层次划分, 企业下属子公司建立了由公司级、市场部级、班组级预算组成的四级预算体系。一级预算包括财务预算、内部承包预算、内部投资及安全费用预算, 编制预算的责任部门为财务部。内部承包预算是指企业以财务预算为基础, 剔除基层单位不可控费用项目、考虑企业修旧利废收益、增加内部投资及安全费用等项目资金后, 用于对企业内部各单位进行承包的预算。二级预算是指生产任务及各专项成本预算, 编制单位是各个专业市场部和机关各职能部门。三级预算是指专业市场部与基层单位进行有偿结算的预算, 编制主体通常为基层各单位, 专业市场部负责审核。四级预算是指基层单位对其内部班组进行市场化精细管理的预算, 编制预算的主体为区队内部各个班组负责审核。

总结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以及市场经济制度建立和不断的完善, 特别是随着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我国的企业开始和国际市场接轨, 这给我国企业发展带来巨大的机遇, 可充分利用国际市场上的丰富资源, 获得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但是这也给我国的企业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使我国的企业直接面对国外优势企业的竞争压力, 这使得企业会计向管理会计的方向转变, 并实现精细化管理, 从而使企业提高管理效率, 降低成本, 提高经济效益, 是企业在激烈的竞争中获得优势, 为企业走向科学化、现代化、信息化的管理轨道做出积极贡献。

参考文献

[1]李敬梅.刍议企业管理会计工作的精细化[J].价值工程, 2010, (08) .

[2]房红波.煤炭企业精细化管理实施研究[J].中国煤炭, 2009, (04) .

论企业财务精细化管理 篇8

摘 要 财务管理是企业经营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精细化管理是财务管理的主要趋势。财务管理精细化管理其涉及企业经营的每个环节,因此,需要全员参与。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如何提升企业财务精细化管理已经成为企业提升经济效益的一个重要保障。

关键词 企业 财务精细化 管理

一、企业财务精细化管理的涵义

无论是国有企业,还是私营企业,其企业精细化管理的核心内容是财务管理,在目前现代企业中,很多企业的管理者都在深入研究如何让自己的企业能够进行财务精细化管理。对于企业来说,精细化管理就是要把管理责任落实到每一个员工头上,将企业的管理责任更加具体,更加明确,这就要求企业中任何一个管理者都要在工作中把自己的工作做到位,尽到自己的职责。在企业的财务工作中,我们也应该把这种思想灌输到每个从事财务工作的人员当中,在我看来,财务精细化管理的概念可细分为三个方面:第一方面应该是强调的是企业全面的管理,包括企业的资产资本、财务状况,生产成本、劳动力等等,都要体现出企业财务管理的精细化。第二方面应该强调的是企业全员管理,财务精细化应该体现在企业中每个财务人员的平常工作中,同时要更好地依靠企业全体员工的积极参与来组织、协调、处理企业的各项财务活动,在有些方面一定会涉及企业员工各种岗位职能的定量、员工标准化的工作流程和企业员工的工作效果的最佳化;第三方面应该强调的是企业财务人员过程管理。企业的财务人员应该做到在工作中的每个环节都环环紧扣、不放松每个可忽视的地方,这也就是管理学中常说的细节管理,在当前的残酷的经济竞争背景下,现代企业之间的竞争其实就是企业细节管理的竞争。

二、企业财务精细化管理的特点

在企业中,如果管理者重视企业的财务精细化管理,那么,这个企业一定会在某些方面比其它未采取财务精细化管理的企业要突出,因为财务精细化管理有以下一些特点:

1.企业财务精细化管理是一种对企业相关生产和销售以及其它方面数据的管理。企业的各种“数据”是企业财务工作的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只有把企业的各个部门的相关数据统计好,整理好,才能真正的了解企业缺少什么东西,哪些地方需要完善,所以,企业财务工作的最终成绩是要要从各种检查数据中体现出来。

2.企业的财务精细化管理是一种流程式的管理。它的流程式体现在管理中的每个环节,这也表现出其细节管理的一面,对于企业财务管理来说,是由流程导向逐渐转变为职能导向,各个财务流程都能够做到明确分工,相互合作。

3.企业财务精细化管理也是一种人文管理。在任何企业中,它的财务工作都是要靠员工来完成,企业的财务管理能否做到精细化,员工的作用至关重要,如果没有优秀负责人的财务人员,要想达到企业财务精细化管理是不可能的,企业的任何表现都得最终要靠人来体现,所以,企业财务精细化管理要在每一个重要的环节建立如何激励员工、如何监督员工的相应机制和措施。

4.企业财务精细化管理是一种系统管理。这种系统性体现在进行企业财务精细化管理的过程中,需要其他部门的协调和配合,在调动其他部门相关人员和进行相关数据的统计工作时注重整个过程的系统性。

三、企业财务精细化管理的一些有效措施

1.在企业中不断规范和加强财务管理的基础工作。当前在我国,无论是国有企业还是民营企业都存在其财务管理基本工作薄弱的情形,例如,有些企业缺少详细的财务数据、企业各项业务的流程信息不全、相关的生产和销售的数据不能完整的统计出来、企业财务和会计科目设置得不合理等等,这些状况对于一个企业来说是致命的,他有可能导致企业经济效益的不断恶化,最终让企业陷于破产的境地。所以企业财务的基础工作是企业财务管理水平发展和提高的基石,如果一个企业连财务的基础工作都未能做好,那么就无法谈财务管理的精细化问题了。

2.让企业财务精细化制度化,提高员工工作的执行力。各个企业可以根据自己企业的具体财务管理情况和企业生产经营的特点,对各个涉及到财务管理的业务流程进行工作节点的分解,明确企业财务管理的每个节点要涉及的内容、完成时间和工作的各项标准,以此来编制出企业的财务流程节点控制表。同时,企业也要继续规范和进一步加强其内部财务的基础工作,更加系统地梳理财务管理的各项流程,寻找出企业财务管理的相关纰漏和缺陷,使企业各项财务经营活动有标准、有流程、有记录。

3.财务管理部门应该制订财务工作计划,反馈相关工作的进展。在企业中,以前的传统财务工作是墨守成规式的管理方式,但是,现代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涉及到企业具体的日常经营、生产、销售、投资、筹资等等活动,从传统的成本会计逐渐发展到现代企业作业成本法,同时,为了及时掌握企业财务年度工作计划的相关进展和完成情况,很多企业的财务部门还应在其企业网站上建立“工作进展专栏”,以反馈年度财务工作的进展情况。

四、结束语

论企业安全精细化管理 篇9

一、什么是精细化管理

精细化管理源于日本20世纪50年代的一种企业管理理念,是建立在常规管理的基础上,并将常规管理引向深入的基本思想和管理模式,是一种以最大限度地减少管理所占用的资源和降低管理成本为主要目标的管理方式。

精细管理的本质意义,在于它是一种对战略和目标分解细化和落实的过程,是让企业的战略规划能有效贯彻到每个环节并发挥作用的过程,同时也是提升企业整体执行能力的一个重要途径。

二、安全精细化管理的必要性

在安全生产中,一起很小的隐患和违章都可能导致事故的发生。1979年12月,美国经济管理学家洛伦兹提出的“蝴蝶效应”尤其能说明细小的行为变化对全局的影响,他提出:一只蝴蝶在巴西扇动翅膀,有可能会在美国的德克萨斯引起一场龙卷风。产生“蝴蝶效应”的原因在于:蝴蝶翅膀的运动,导致其身边的空气系统发生变化,并引起微弱气流的产生。而微弱气流的产生又会引起它四周空气或其他系统产生相应的变化,由此引起连锁反应,最终导致其他系统的极大变化。此效应说明,事物的发展结果,对初始条件具有极为敏感的依赖性,初始条件和细节的极小偏差的不精准,将会引起结果的极大差异。

局部细微的弱点都将最终导致全局的崩溃,所以我们的管理工作要实现安全的目标,就要将精细化管理的理论、方法贯穿于安全管理的全过程,有效防控容易被人们忽视的小的隐患和违章,从而杜绝事故的发生。

三、如何实施安全精细化管理

美国杜邦公司是这样在日常工作中贯彻安全精细化理念的:无论召开任何会议他们都有一个惯例,正式开会前主持人必须说:“开会前,我先向诸位介绍安全出口”,而且会议室里还有一张特殊的椅子,上面罩着一个红布套,套子上写着:“如有紧急情况请跟我来”。这张椅子不是每个人都可以坐,只有非常熟悉所在楼情况的人才有资格坐。公司还规定上下楼梯必须扶扶手,在办公室不准奔跑,铅笔芯要朝下插在笔筒内——如此谨小慎微的安全教育、规章制度和具体措施,看起来是安全教育中的一个小小元素,但正是这种精细化理念的深入贯彻,使得这家大公司一直保持着骄人的“百年安全记录”。

有了榜样和标杆,我们企业又该如何学习、该如何在安全生产工作中逐步实现精细化管理?下面我就浅谈以下几点:

管理人员首先需要改变心浮气躁、粗枝大叶的毛病,把每一件身边的小事做细、做精、做实。必须坚持“安全第一、实干为先、实做为效”的理念,建立精细化的运作机制,完善精细化的管理制度,实施精细化的职能管理,树立细化目标、细分责任、细致工作、关注细节的观念。从规章制度的建立、危险点预隐患排查治理、违章整治等方面逐步渗入精细化管理。

(一)规章制度的建立要精细,安全管理要规范

要通过建立和健全规章制度来明确管理职责,规范各项管理程序和方法,使其精细化,做到管理标准明确,工作标准准确,操作规程精确。公司已制定的安全方面的制度有《二类障碍、异常、轻伤、未遂认定办法》、《设备缺陷管理制度(试行)》、《电力生产“两措”管理办法(试行)》、《车辆安全管理暂行规定》、《电力生产安全工作规定奖惩实施细则》、《生产事故调查规程》等,可以看出公司在安全生产管理这一方面,正走在比较规范的路上。下一步应通过实践逐步进行完善,针对新出现的问题、针对新的形势,不断加以改进,循序渐进,努力使规章制度更加完美和精细,使安全生产工作真正从源头上确保“人人、事事、时时、处处”都有严谨、规范的制度来约束。

(二)隐患排查要精细,安全意识要提升

2009年,俄罗斯萨扬电站事故,其源头是水轮机顶部小小的螺栓断裂损坏,如果他们的隐患排查能再细一点再精准一些,安全责任心再强一些,隐患就能及时消除,事故就能避免。因此,加强隐患排查精细化管理,通过对生产过程每个细节的严格监督和控制,及时查堵漏洞,及时发现并消除安全隐患,是抓好安全生产的关键环节。

隐患排查精细化管理应从查思想、查管理、查隐患等不同角度,通过动态观察、现场检查、资料查阅和人员访谈等不同方法,在不同阶段,针对不同内容,按照不同程度多方面开展。要加强对作业人员的行为、作业环境、生产设备设施等的监督和控制,从安全生产政策、法规贯彻执行情况,单位领导干部安全生产责任制的执行情况,事故原因分析、隐患整改及对责任者处理情况等方面检查。专项检查、大检查应结合生产实际情况,周密布臵检查计划,制定详细的检查表,成立临时检查组,明确检查人员职责分工,按照“对标、对表、对照”的原则,实施检查活动。

(三)违章治理要精细,要“快、准、狠”

违章是诱发事故的根源,违章与事故是一对孪生兄弟,违章不绝,事故难除。在安全精细化管理中,对违章治理,应持之以恒、长期不懈,通过各种有效措施,力求将违章现象控制在最低程度,甚至达到零违章状态。

治理违章应从企业实际出发,认真分析可能出现的作业性违章、装臵性违章、指挥性违章,制定相应的反违章措施、管理规定。对查出的违章行为,一是要“快”:及时制止,当场纠正,对当场难以纠正的要落实责任人限期整改;二是要“准”:从现象查根源、从根源查管理,加强对违章现象的分析,准确查找管理漏洞,提高管理水平;三是要“狠”:严格按照违章处罚办法,对违章责任人严肃处理,对严重违章行为,毫不留情地给予通报和曝光。

(四)危险点分析预控要精细,防范措施要落实

危险点分析预控精细化管理的主要任务是准确地查找和分析未来作业过程中的危险点,并提前做好各项预控措施。按照可能导致事故的原因、事故类别的分析和通过现场考察、预想、演绎推理、同行业在同类作业中曾经发生过的事故实例及根据法律、法规和安全规程进行分析查找危险点,明确告诉企业职工哪些是危险点,引导职工正确识别。并进一步对其危险程度、出现频次及可能导致事故后果的严重程度进行深入分析,明确风险等级,确定管理控制级别,并依据相关规定和规程,针对作业项目的每个危险点,分别制定相应的防范措施。

上一篇:我望着万家灯火初中作文下一篇:认识年月日观课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