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矩形的性质》教学反思

2024-05-14

《矩形的性质》教学反思(精选14篇)

《矩形的性质》教学反思 篇1

进修学校来到我校进行教学检查,准备了《矩形的性质》这节作为公开课。此课结束,整体效果并不好,结合进修教研员王老师的点评与自己的课后反思梳理出今后教学的几点建议。

备课不够深入。教材处理时,我把“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放到了习题课处理,意图是减少课堂教学难点,以便腾出更多时间和空间给学生充足探索。王老师建议,直角三角形性质放到本节课较好,因为它是研究矩形性质过程中自然发现的结论。所以放到本节课更合理,学生接受起来更加轻松。备课不够充分,如果深入思考,可能会更好的处理教材。让知识呈现更加合理和科学。

细节考虑不周,在实物展示过程中,处理不够熟练,比如在展示活动教具时,将对角线用橡皮筋连接,应该出现在“矩形对角线相等”这一个证明环节出现更妥当。我却在证明“矩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时出现,显得牵强。引起学生思维不顺畅。备课时,预设不够全面,备课时应该注重细节的处理。

语言不够凝练。整节课语言口头语比较重,语言不简洁,显得有些啰嗦和繁琐。尤其在学生曲晴回答问题错误时,显得有些焦急。今后的课堂还应该修炼自己的教学语言,让教学用语更加专业。

引导不够专业。矩形性质探索过程中,虽然用了大量时间进行了性质的探索,但是在总结时,没有系统的从边、角、对角线等方面进行梳理。只是在幻灯片中一闪而过,没有在学生学习中形成深刻印象,最好的处理方式应该是把“矩形性质“按照角、边、对角线板书在黑板上,让性质更加突出。

学生状态不好。之前认真准备了课,但是清明小假之后的开学,学生们显得疲倦,上课不够专心,还有两个孩子睡着了。加之自己前一天胃肠感冒,也造成自己状态不佳。影响了这节课的效果。

还有很多地方需要自己不断 反思和修正,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给学生提供优良的数学教学。感谢公主岭市进修学校王老师的点评,让我看到自身的很多不足,同时也让我发现自己的短板,及时调整今后工作的方向,如何上好一节数学课,怎样备好数学课。

《矩形的性质》教学反思 篇2

一、情境再现

在职高数学教材中,讲到《函数的实际应用举例》一节时,有一个必不可少的例题,即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数学》第59页例3: 某人计划靠墙围一块矩形养鸡场,他已备足了10 m长的竹篱笆,问矩形的长和宽各是多少时,场地的面积最大? 最大面积是多少?

在此题中,我们利用一元二次函数求最值得到当长为5m,宽为2. 5 m时围成的矩形有最大面积为12. 5 cm2. 那么,此题就此欣然结束,还是值得深究呢?

二、探究过程

为四个小组设计了以下几个配套练习:

练习一: 用长为10 m的竹篱笆围一个矩形,问长和宽各为多少时,场地的面积最大? 最大面积是多少( 如图1) ?

练习二: 用长为10 m的竹篱笆围一个“日”字形的场地,问长和宽各为多少时,场地的面积最大? 最大面积是多少( 如图2) ?

练习三: 用长为10 m的竹篱笆围一个“目”字形的场地,问长和宽各为多少时,场地的面积最大? 最大面积是多少( 如图3) ?

练习四: 用长为10 m的竹篱笆围一个“目”字形的场地( 其中一面靠墙) ,问长和宽各为多少时,场地的面积最大?最大面积是多少( 如图4) ?

各组长把小组讨论的结果填入表格:

三、推理论证

1. 观察、猜想是发现问题的手段

教师引导学生探究,在此类问题中面积取得最大值有没有规律可循. 当组长们齐心协力完成上述表格后,学生可轻而易举地猜出,只有当“用在全部长上的总材料”和“用在全部宽上的总材料”相等时才有最大的面积.

2. 证明、推理是解决问题的必须

假设要用10 m的材料围成如下一个图形( 有n条长、m条宽) ,设长为x m,则宽为,当长x =5/nm,宽为5/m时,有最大的面积为

此时,用在全部长上的总材料是n×5/n=5m,用在全部宽上的总材料是m×5/m=5m,即“用在全部长上的总材料”和“用在全部宽上的总材料”相等时面积才取得最大值.

四、反思与建议

探究的主体必须是全体学生,而大部分职高生主动探究的能力欠佳,甚至没有任何探究的经历,必须有教师为其开道铺路,指引探索的方向与方法.

1. 为学生提供一个探究的内容

在上述案例中,从课本的例题出发,结合课后的随堂练习,并补充了若干类似题型,让不同层次的学生或模仿、或独立摸索、或集体探讨,都有一个亲历思考的过程和一个触手可及的结论.

2. 为学生提供一个探究的切入点

要让探究有所“发现”,这是从量到质的飞跃. 这个量的积累过程同样离不开教师的引导,需要教师恰到好处地给学生一个切入点.

3. 鼓励学生二次探究

在案例结束后,有学生对上述举例提出了异议: 万一墙不够长可怎么办? 即矩形的靠墙一边比墙长( 如图) ,要完全利用这面墙,那这个结论还适用吗? 这样的学生难能可贵,这样的机会教师要牢牢把握,或单独交流,或集体探讨,最终一定要给出一个说法.

4. 教师要提升对探究的认识

《矩形的性质》教学反思 篇3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04A-

0086-01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通过数学学习,学生能获得适应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需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这样也就由原来的“双基”提升为“四基”,其中数学活动经验的积累是教学中必须把握的一个关键,通过活动来拓展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让学生在操作与实践中积累丰富的直接活动经验,在探究与反思中积累间接活动经验,并将两者结合在一起,进而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使学生获得更大的发展。

一、实践操作,积累直观经验

动手操作符合初中生的心理年龄特点,让学生在动手画一画、剪一剪、做一做中感受新知,在操作活动中经历知识的形成与发展过程,这样能引发学生的思考,让学生将手、口、脑密切联系在一起,从而在掌握知识的同时积累直观的经验。动手操作是积累直观活动经验最有效的手段,学生只有在动手中体验和感悟,才能建构起数学知识,发展自身的思维能力。

长方形对学生来说是最熟悉的图形,但是对于性质的探究,还处于启蒙阶段,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来感知,非常有必要,也是积累学生经验的重要步骤。在教学时可以让学生先将矩形纸片沿对角线剪一次,得到两个直角三角形,放到一起可以发现它们是全等的,从而加深学生对矩形性质“对边相等”的认识。然后再沿另一条对角线剪开,这样就得到了四个三角形,放到一起它们还重合吗?显然不重合。如果将两个可以拼成直角的三角形放到一起,它们重合吗?通过这样的引导,让学生初步认识到矩形的对角线相等。借助于“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和“矩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可以得出“矩形的对角线相等且互相平分”,进而得出四条线段相等,为下一步的计算教学提供了很好的方向。

二、思考探究,发展抽象经验

数学学习的过程就是一个探究的过程,在学习活动中通过学生的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使知识得以呈现,思维得到提升。数学学习需要经历由直观到抽象的过程,在学生操作的基础上建立直观的经验,然后通过探究与思考发展学生的抽象思维经验,这样就能使数学教学的本质得到体现,也就可以让学生在获得基础知识的前提下向更深层思考,从而达到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的效果。

探究矩形性质的过程其实就是一个从一般到特殊的过程,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学生已经熟知,而矩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由于角的变化引发了对角线性质的变化。在操作中学生已经可以得出一定的结论,但是数学讲究的是严密性和严谨性,只有通过推理与证明才能将其作为定理。因此在教学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将三角形全等与新知识联系在一起,从而得出结论,这时再进行整合,就可以真正得出“矩形的对角线相等且互相平分”的结论,从而验证学生操作中得到的结果,为下一步学习菱形和正方形奠定良好的基础。在探究矩形的性质时还有一个重点就是特殊矩形(如对角线夹角为60°),这是本课的重点,也是学习的关键点,让学生充分感受到“特殊”的重要性,才能让学生明白在解决问题时往往需要一个特殊值,这样才能实现一般到特殊的转变,发展了学生的抽象思维经验。

三、小结反思,升华活动经验

活动经验靠积累,可以通过动手操作来实现,但最重要的是提炼,这就需要在数学思维的基础上深入加工,从而使感性的认识上升到理性思维上来。学生的反思是成长的催化剂,通过反思实现了知识的融合和能力的提升,真正提高了学生的数学素养,让学生能从数学的角度来思考问题,并谋求解决问题的最佳途径。

学生在反思自己所学的知识时,不仅能纠正自己的错误,还可能有更多的发现。这个反思过程犹如股市“复盘”,可以静观知识之间的联系。如由对角线平分且相等可以得出“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还可以由特殊角(即30°角)得出“直角三角形30°角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这对于学生的认知来说是一大突破,对于学生能力的提升来说也是一个进步,在反思过程中获得新知识,经验得到升华,自信心得以提高。同时反思使知识得到了融合,学生可以通过比较发现矩形与平行四边形的联系与区别,使得本单元的学习有章可循,学习思路与方法更加清晰。

总之,数学活动经验积累的主体是学生,学生只有通过操作与实践建立起直观经验,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探究与思考发展间接经验,才能使教学取得更高的效果。教师要放权给学生,让学生通过动手、动口、动脑来积累经验,在提高学生素养的基础上实现高效课堂的构建。

《矩形的性质》教学反思 篇4

一、教学目标:

1.掌握矩形的概念和性质,理解矩形与平行四边形的区别与联系. 2.会初步运用矩形的概念和性质来解决有关问题. 3.渗透运动联系、从量变到质变的观点.

二、重点、难点

1.重点:矩形的性质.

2.难点:矩形的性质的灵活应用. 3.难点的突破方法:

矩形是在平行四边形的前提下定义的.从定义出发,首先应该肯定,矩形是平行四边形,但它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特殊之处就是有一个角是直角.因此在教学在我们采用运动方式探索矩形的概念及性质,如用多媒体或教具演示,从平行四边形到矩形的演变过程,得到矩形的概念,并理解矩形与平行四边形的关系.

通过教学还要使学生明确:(1)矩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2)矩形只比平行四边形多一个条件:“有一个角是直角”,不能用“四个角都是直角的行四边形是矩形”来定义矩形;(3)矩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具有平行四边形的一切性质(共性),还具有它自己特殊的性质(个性).

从边、角、对角线方面(可继续演示教具),让学生观察或度量猜想矩形的特殊性质.

(1)边:对边与平行四边形性质相同,邻边互相垂直(与性质1等价);(2)角:四个角是直角(性质1);

(3)对角钱:相等且互相平分(性质2).

引导学生利用矩形与平行四边形的从属关系、矩形的概念以及全等三角形的知识,规范证明两条性质及推论.并指出:推论叙述了直角三角形中线段的倍分关系,是直角三角形很重要的一条性质,在求线段长或求线段倍分关系时,常用到这个结论.

矩形ABCD的两条对角线AC,BD把矩形分成四个等腰三角形,即△AOB,△BOC,△COD和△DOA.让学生证明后熟记这个结论,以便在复杂图形中尽快找到解题的思路.

三、例题的意图分析

例1是教材P104的例1,它是矩形性质的直接运用,它除了用以巩固所学 的矩形性质外,对计算题的格式也起了一个示范作用.(1)因为矩形四个角都是直角,因此矩形中的计算经常要用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而利用方程的思想,解决直角三角形中的计算,这是几何计算题中常用的方法;(2)通过例

2、讲解使学生掌握解决有关矩形方面的一些计算题目与证明题的方法.

四、课堂引入

1.展示生活中一些平行四边形的实际应用图片(推拉门,活动衣架,篱笆、井架等),想一想:这里面应用了平行四边形的什么性质?

2.思考:拿一个活动的平行四边形教具,轻轻拉动一个点,观察不管怎么拉,它还是一个平行四边形吗?为什么?(动画演示拉动过程如图)

3.再次演示平行四边形的移动过程,当移动到一个角是直角时停止,让学生观察这是什么图形?(小学学过的长方形)引出本课题及矩形定义.

矩形定义:有一个角是直角的平行四边形叫做矩形(通常也叫长方形). 矩形是我们最常见的图形之一,例如书桌面、教科书的封面等都有矩形形象.

【探究】在一个平行四边形活动框架上,用两根橡皮筋分别套在相对的两个顶点上(作出对角线),拉动一对不相邻的顶点,改变平行四边形的形状.

① 随着∠α的变化,两条对角线的长度分别是怎样变化的?

② 当∠α是直角时,平行四边形变成矩形,此时它的其他内角是什么样的角?它的两条对角线的长度有什么关系?

操作,思考、交流、归纳后得到矩形的性质. 矩形性质1 矩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 矩形性质2 矩形的对角线相等.

五、例习题分析

例1(教材P104例1)已知:如图,矩形ABCD的两条对角线相交于点O,∠AOB=60°,AB=4cm,求矩形对角线的长.

分析:因为矩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所以它具有对角线

相等且互相平分的特殊性质,根据矩形的这个特性和已知,可得△OAB是等边三角形,因此对角线的长度可求.

解:∵ 四边形ABCD是矩形,∴ AC与BD相等且互相平分. ∴ OA=OB.

又 ∠AOB=60°,∴ △OAB是等边三角形.

∴ 矩形的对角线长AC=BD = 2OA=2×4=8(cm). 例2(补充)已知:如图,矩形 ABCD,AB长8 cm,对角线比AD边长4 cm.求AD的长及点A到BD的距离AE的长.

分析:(1)因为矩形四个角都是直角,因此矩形中的计算经常要用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而此题利用方程的思想,解决直角三角形中的计算,这是几何计算题中常用的方法.

略解:设AD=xcm,则对角线长(x+4)cm,在Rt△ABD中,由勾股定理:x282(x4)2,解得x=6. 则 AD=6cm.

(2)“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高”是一个基本图形,利用面积公式,可得到两直角边、斜边及斜边上的高的一个基本关系式: AE×DB= AD×AB,解得 AE= 4.8cm.

例3(补充)已知:如图,矩形ABCD中,E是BC上一点,DF⊥AE于F,若AE=BC. 求证:CE=EF.

分析:CE、EF分别是BC,AE等线段上的一部分,若AF=BE,则问题解决,而证明AF=BE,只要证明△ABE≌△DFA即可,在矩形中容易构造全等的直角三角形.

证明:∵ 四边形ABCD是矩形,∴ ∠B=90°,且AD∥BC. ∴ ∠1=∠2. ∵ DF⊥AE,∴ ∠AFD=90°. ∴ ∠B=∠AFD.又 AD=AE,∴ △ABE≌△DFA(AAS). ∴ AF=BE. ∴ EF=EC.

此题还可以连接DE,证明△DEF≌△DEC,得到EF=EC.

六、随堂练习1.(填空)

(1)矩形的定义中有两个条件:一是

,二是 .

(2)已知矩形的一条对角线与一边的夹角为30°,则矩形两条对角线相交所得的四个角的度数分别为、、、.

(3)已知矩形的一条对角线长为10cm,两条对角线的一个交角为120°,则矩形的边长分别为 cm,cm,cm,cm.

2.(选择)

(1)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矩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B)矩形的对角线相等

(C)有一个角是直角的四边形是矩形(D)有一个角是直角的平行四边形叫做矩形

(2)矩形的对角线把矩形分成的三角形中全等三角形一共有().

(A)2对(B)4对(C)6对(D)8对

3.已知:如图,O是矩形ABCD对角线的交点,AE平分∠BAD,∠AOD=120°,求∠AEO的度数.

七、课后练习1.(选择)矩形的两条对角线的夹角为60°,对角线长为15cm,较短边的长为().

(A)12cm(B)10cm(C)7.5cm(D)5cm 2.在直角三角形ABC中,∠C=90°,AB=2AC,求∠A、∠B的度数.

19.1矩形的性质 教案 篇5

一.学前指导 教学目标

1、掌握矩形的定义和性质.2、经历矩形性质的探究过程.3、能利用矩形的性质解决问题.教学重点 矩形性质的探究.教学难点

能利用矩形的性质解决问题.二.回顾思考

概念:有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行是平行四边形.两组对边分别平行;即:AD∥BC;AB∥ CD 两组对边相等;即:AB=CD;AD=BC 对角相等;即:∠DAB=∠ BCD;∠ABC=∠CDA 对角线互相平分;即 AO=CO;BO=DO 三.自主学习

1.观察下面图案,有没有你熟悉的几何图形? 矩形定义:有一个角是直角的特殊平行四边形。实质上: 矩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2.想一想

矩形是轴对称图形吗?是中心对称图形吗?对称轴有几条? 四.合作探究 矩形有何特征? 矩形特征1: 矩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 几何语言 在矩形ABCD,∠BAD=∠CDA = ∠BCD=∠ABC =90°

矩形特征2:矩形的对角线相等且互相平分. 几何语言

∵AC,BD是矩形ABCD的对角线 ∴ AC=BD , OA=OC=OB=OD

五.精讲释疑

例1 已经:矩形ABCD的两条对角线相交于点0, = 4cm, 求矩形对角线的长.解:∵四边形ABCD是矩形 ∴AC = BD ∴ OA= OC =1/2AC OB= OD =1/2BD ∴ OA= OB ∵∠AOD=120°

∴∠AOB=180°-∠AOD = 60°

∠AOD=120°, AB ∴ △AOB 是等边三角形∴OA=OB=AB=4cm ∴AC = 2OA=8cm.例2 如图,矩形ABCD被两条对角线分成四个小三角形,如果四个小三角形的周长的和是86cm,对角线长是13cm,那么矩形的周长是多少?

解: ∵ △AOB、△BOC、△COD 和△AOD四个三角形的周长和为86cm, 又∵AC=BD=13cm, ∴AB+BC+CD+DA=86-2(AC+BD)=86-4×13=34(cm)即矩形ABCD的周长等于34cm。

六.巩固达标

1.如图,矩形ABCD的两条对角线交于点O,且∠AOD=120°,你能说明AC=2AB吗? 解:∵四边形ABCD是矩形 ∴AC = BD ∴ OA= OC =1/2AC OB= OD =1/2BD ∴ OA= OB ∵∠AOD=120°

∴∠AOB=180°-∠AOD = 60° ∴ △AOB 是等边三角形∴OA=OB=AB ∴AC = 2OA=2AB.2.矩形ABCD的周长为56cm,对角线AC、BD交于O,△BOC和△AOB的周长差是4cm,那么矩形各边的 长是多少? 解

∵AB + BC + CD + DA = 56,(BC + BO + CO)-(AB + AO + BO)= 4,又∵四边形ABCD是矩形,∴AB = CD,AD = BC

AO = CO,BO = DO

∴ AB + BC =28,BC-AB = 4,∴ AD = BC =16,AB = CD =12.

七.课堂小结

本题课你有什么收获或感想?你还有什么疑问? 矩形定义:有一个角是直角的特殊平行四边形。矩形特征1: 矩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 几何语言 在矩形ABCD,∠BAD=∠CDA = ∠BCD=∠ABC =90°

矩形特征2:矩形的对角线相等且互相平分. 几何语言

∵AC,BD是矩形ABCD的对角线 ∴ AC=BD , OA=OC=OB=OD 八.教学反思 数学学习应体现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知识为载体、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为重点的教学思想。在教学“矩形的性质”一课时反思如下:

引入------新知、旧知的桥梁。

以“平行四边形变形为矩形的过程”的演示引入课题,将学生视线集中在数学图形上,思维集中在数学思考上,更好地突出了观察的对象,使学生容易把握问题的本质,真实、自然、和谐,体现了数学学习的内在需要,加强了学生对知识之间的理解和把握,形成了合本质相关的认知结构,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2、设计-----体验、实践的时空。

平行四边形变形为矩形的过程的演示;生活中给人以矩形形象物体的播放;学生画矩形;学生探究矩形性质时看、猜、比、量、折、写、说等;应用性质时,解决矩形绿地相关问题,并动手摆一摆,调动了学生多种感官,抓住发展学生智力的契机,让学生在体验、实践的过程中,扩大认知结构,发展能力,完善人格,更好地理解平行四边形与矩形之间的从属关系和内在联系,使课堂矩形教学真正落实到学生的发展上。

3、小结------知识的完善,方法的提升。

矩形性质说课稿 篇6

平行四边形叫做矩形。

2、性质:

(1)两组对边平行且相等。

(2)矩形四个角都是直角。

(3)矩形对角线相等且互相平分。

(4)矩形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

3、推论: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

七、评价与反思

1、本课时通过把问题设置到实际情境中,让学生进一步体会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教学活动通过学生动手操作,调动了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的积极性,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在探究活动中,借助于课件和实物演示,帮助学生认识和理解知识形成的过程,使抽象的数学变得可及可见,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矩形的性质》教学反思 篇7

一、教学设计的背景与思路

等腰三角形性质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数学》 (人教版) 八年级上册第14章第三部分第一课时的内容.等腰三角形的性质是学生进一步学习的基础, 也是本章中一个重要的知识点.这节课是在学生学习了轴对称概念、轴对称性质、轴对称变换的基础上提出来的.等腰三角形的性质是研究等边三角形, 也是证明线段相等和角相等的重要依据.教科书呈现的顺序是:动手操作得出概念→观察实验得出性质→推理证明论证性质→应用新知识进行巩固.为此, 根据课标课程的要求和学生的实际情况, 笔者把这节课的教学目标拟定为: (1) 通过现实生活中的例子, 经历“数学化”的过程, 体验数学来源于现实又作用于现实; (2) 通过观察等腰三角形的对称性, 提高学生观察、分析、归纳问题的能力, 发展其形象思维; (3) 通过运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解决有关问题, 提高学生运用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的能力, 发展应用意识; (4) 引导学生对图形进行观察、发现, 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并在运用数学知识解答问题活动中获取成功的体验, 建立学习的自信心.为实现上述综合化、多元化的教学目标, 笔者把这节课的教学策略拟定为:利用生活中的游戏 (折纸、剪纸) 作为教学资源来创设情境, 让学生在情境中活动, 在活动中体验, 在体验中领悟, 使学生的思维始终处于思考状态.

二、教学设计的过程与分析

1. 创设情境, 提出问题

问题: (1) 如图1, 把一张长方形的纸片对折, 并剪下阴影部分 (教科书图14.3-1) , 再把它展开, 得到一个什么图形? (2) 上述过程中得到的△ABC有什么特点? (3) 除了剪纸的方法, 还可以怎样作 (画) 出一个等腰三角形?

设计意图:给学生提供参与数学活动的时间与空间, 让学生体验数学与现实生活有密切联系, 使数学学习发生在真实的世界和背景中, 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同时为学生观察等腰三角形性质创设探索的情境.

2. 观察图形, 归纳性质

问题: (1) 上面剪出的等腰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吗? (2) 把剪出的等腰三角形ABC沿折痕AD对折, 找出其中重合的线段和角, 填写下面的表格. (3) 你能猜一猜等腰三角形有什么性质吗?说说你的猜想.

设计意图:在活动中, 教师要重点关注学生能否从轴对称图形的概念出发进行判断;关注学生能否用规范清晰的数学语言说出自己的猜想;关注学生在活动中的参与意识.通过学生观察, 教师引导, 归纳出等腰三角形的两条性质, 形成感性认识, 重视知识形成过程, 培养学生养成自主探究的学习方法.

3. 数学推理, 证明性质

问题: (1) 性质1 (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 的条件和结论分别是什么? (2) 用数学符号如何表达条件和结论? (3) 如何证明? (4) 受性质1的证明启发, 你能证明性质2吗 (等腰三角形顶角平分线、底边上的高相互重合) ?

要引导学生利用全等三角形的性质, 根据对称性寻找辅助线的添加方法.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的语言转换能力, 增强理性认识, 体验性质的正确性, 提高思维严密性.

4. 应用新知, 学以致用

问题: (1) 如果等腰三角形的顶角是36°, 那么它的底角的度数是________; (2) 在△ABC中, AB=AC, ∠BAC=90°, AD是BC边上的高, 则∠BAD=______, BD=______=_____; (3) 如图2, 在△ABC中, AB=AC, 点D在AC上, 且BD=BC=AD, 求△ABC各角的度数.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正确应用所学知识的能力, 增强其应用意识和参与意识, 帮助其巩固所学的等腰三角形的性质.

5. 变式训练, 熟练技能

变式练习: (1) 等腰三角形的一个角是36°, 它的另外两个角是______. (2) 等腰三角形的一个角是110°, 它的另外两个角是________. (3) 如图3, 在△ABC中, AB=AD=DC, ∠BAD=26°, 求∠B和∠C的度数.

设计意图:先让学生思考、练习, 再进行讨论交流, 同时教师参与讨论, 强调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可以是锐角, 也可以是钝角, 但底角一定是锐角, 关注学生是否注意到可能存在的多种情况.进一步巩固所学的知识, 了解学生的学习效果, 同时培养学生分类讨论的数学思想.

6. 提炼概括, 纳入系统

本课从折纸、剪纸等生活实例出发, 探究了等腰三角形性质. (1) 本课的全过程可以概括为:动手操作→感性认识→逻辑证明→性质的应用. (2) 本课所用的主要思想方法:数形结合思想、转化思想 (性质证明转化为三角形全等) 、分类思想、归纳方法和化归思想等. (3) 在学习过程中可以体会到:新旧知识有着内在联系;数与形有密切的关系, 数学与现实生活密切联系;学习需要学生仔细观察, 大胆猜想, 自主探究;文字语言与图形可以相互转化.

设计意图:使学生对本课所学的知识结构有一个清晰的认识, 对本课所学的思想方法有一个明确的了解, 对本课的学习过程, 学习方法有一个新的感悟.

7. 任务后延, 自主探究

(1) 课外作业:习题14.3第1, 4, 6题. (2) 讨论探究:等腰三角形底边中点到两腰的距离相等吗?

设计意图:使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的等腰三角形的性质, 培养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设计的反思与感悟

数学教学应当是一个“以知识的教学为基点, 以能力培养为核心, 以个性教育为附带”的三维结构, 只有这样, 才能实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均衡发展.这里的关键是把数学教学恢复为当初数学家发现的过程.其中:设计一个好的问题情境是恢复思考的条件;给学生自主探索的时间与空间是恢复思考的前提;设置条理性问题, 实施有效点拨, 运用激励性评价是恢复思考的根本保证.

笔者的老师上这节课以及笔者早期上这节课, 呈现的方式是: (1) 讲授等腰三角形的有关概念; (2) 给出等腰三角形的性质; (3) 证明性质; (4) 应用性质.它的概念是采用教师教授为主, 要求学生记住有关的名称, 如底角、顶角、腰、底边等, 它的性质, 则在教师的分析引导下一个接一个地被发现, 其间还要求学生及时地加以严格的证明, 这种方法虽简单、快捷, 可以省出时间用于练习, 但学生没有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 主要经历的是“接受、模仿与记忆”的学习过程.这对学生整体把握等腰三角形的本质是不利的, 并且更多的是使学生感到了数学的枯燥和乏味, 显然, 这种记忆性学习方式, 粗浅的思维水平, 无法实现“三维”目标.

《矩形的性质》教学反思 篇8

1.本节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

本节课学习内容是苏教版高中化学必修1中《二氧化硫的性质和用途》,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可以了解硫酸型酸雨的形成、危害及其防治,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环境保护意识;让学生认识SO2的性质及其在生产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本节在教材中被安排在《化学1》的最后一个专题,是在学习了氯、溴、碘、硅、钠、镁、铝、铁、铜及其化合物等元素化合物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介绍硫及其化合物,是对高中化学必修阶段无机化合物知识体系的进一步完善,同时也将为后续章节相关知识的学习打下伏笔,为《化学2》及后续选修课的学习提供必要的基础。也是培养学生辩证认识事物两面性,树立强烈的环境保护意识和健康意识不可多得的一节课。

2.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硫酸型酸雨的形成原因、危害及其防治的原理。

(2)了解二氧化硫的物理性质和用途。

(3)掌握二氧化硫的化学性质。

过程与方法:

(1)学会通过查阅资料等途径,培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2)通过实验探究归纳出SO2的性质,培养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思维的逻辑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了解SO2引起酸雨等环境污染的社会问题,树立强烈的环境保护意识和健康意识。

(2)了解SO2在食品加工等领域的广泛应用,认识化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学科价值。

(3)培养学生辩证认识事物两面性的哲学观点。

3.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SO2的氧化性、还原性和漂白性。

难点:通过探究实验,归纳SO2的化学性质。

【教学思路】

本节课是在教师质疑的前提下,启发引导学生提出猜想和假设,制定验证计划,进行实验探究、讨论分析、总结归纳,从而得出结论,练习提高。在探究活动中,学生之间通过彼此对话、相互交流,以及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共同解决问题。从而使学生能够通过现象分析得出化学本质,再从化学的角度去分析解释实验现象和生活中的一些自然现象,即发挥了知识的迁移作用,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和教师的主导性。

【教学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密切联系实际,呈现给学生感兴趣的学习素材,这将能在很大程度上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通过实验探究活动,让学生对实验事实进行归纳总结,从而获取相关知识,领略实验学习的乐趣,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实验探究精神。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多媒体设备展示和播放学生收集的与酸雨相关的图片和短片,让学生在观看图片和短片中思考以下两个问题:(1)硫酸型酸雨中硫元素是从哪里来的?(2)硫酸型酸雨是怎样形成的?

通过这两个问题的提出和视频的观看,能够激发好奇心,使之转化为强烈的求知欲,也能认识到化学与生活是密切联系的;了解SO2的物理、化学性质,从而点出本节课的主题:SO2的性质和作用。

(二)回顾旧知识,归纳性质

引导学生回忆以前学过的知识:硫与氧气反应可生成SO2以及SO2的物理性质。归纳SO2的物理性质,回顾以前学过的元素化合物知识体系的学习方法,由此构建比较完整的元素化合物知识体系的框架。

(三)提出问题,实验探究

问题一:CO2溶于水后会发生化学反应而生成H2CO3,那么SO2溶于水是否也会发生化学反应呢?其产物又是什么?

1.通过问题的提出,学生将会作出自己认为合理的猜想,并解释其猜想的依据。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努力探索解决新的问题,充分发挥了每个学生的学习潜力,促进了个性的发展。

2.教师讲解演示教材P88实验1,由此认识SO2溶于水所形成的水溶液显酸性,让学生认识到这是SO2作为酸性氧化物所具有的一般性质。教师从SO2作为酸性氧化物这一角度引导思考问题二。

问题二:SO2作为酸性氧化物还具有哪些性质?

通过回忆,学生构建与原有知识——酸性氧化物的联系,从而可以总结归纳出SO2作为酸性氧化物的通性:(1)与水反应;(2)与碱反应;(3)与碱性氧化物反应;(4)与盐反应等。这将有利于学生对元素化合物知识体系网络化的形成。

教师引导回忆氧化还原反应等相关知识,观察分析SO2中S元素的化合价,思考下一个问题。

问题三:从氧化还原的角度思考,SO2是否具有其他的性质?

学生很容易得出SO2具有氧化性、还原性的性质,并能设计出验证SO2氧化性和还原性的实验方案,教师对提出的可行的实验方案加以肯定和表扬,对不够严密的实验方案给予一定的鼓励,这将更好地保持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分组完成教材P88实验3,通过小组讨论分析得出结论,并派代表发言,教师对发言进行点评。在此,教师通过SO2的的还原性解释SO2溶于雨水形成酸雨的过程及其pH值的变化情况。

在教学内容上起到了与情境引入相呼应的效果,理解酸雨的形成过程,这样的设计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问题四:SO2的任意排放会导致酸雨的形成,造成环境污染等危害,那么是否说明SO2对人类的生产生活就毫无意义了呢?

教师播放食物“化妆品”——SO2在食品加工领域的使用情况。学生通过视频中的解说,在教师的启发指导下归纳出SO2的特殊性质:漂白性(只能漂白部分有色物质)、消毒性、毒性。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教材P88实验2,进一步验证自己的结论是否正确。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观察、归纳、概括等方法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

通过对SO2性质进行分类归纳,让学生养成了从物质类别、氧化还原和特性三个宏观角度分析探讨物质性质的思维习惯。

(四)解决问题

回顾SO2的用途和对环境的污染,探讨其防治方法。使学生形成用化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解决实际社会问题的意识,培养了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和社会责任感,体现了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科学观。

【教学反思】

本节课由学生收集图片和有关酸雨危害的实例,实验较大程度上靠学生自发地探究、感悟,培养了兴趣,也少走了很多的弯路。教师的作用就是根据学生的现状和教学要求,确定教学目标,在教师质疑的前提下,启发引导学生提出猜想和假设,制定验证计划,进行实验探究、讨论分析、总结归纳,从而得出结论,练习提高。为学生提供适当的引导和帮助,给学生必要的探究和体验的时间和空间,促进学生的自主建构。从本节课的教学情况看,学生思维积极,多方互动有效,教学效果较好。

本节课的亮点:

1.教学设计理念充分体现了新课程“从生活走向化学,从化学走向生活”的新理念。

2.本节课在教学之前就布置学生收集有关酸雨危害的图片及实例,并归纳符合新课程提倡的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认识化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学科价值,树立强烈的环境保护意识和健康意识,培养了学生辩证认识事物两面性的哲学观点。

3.能够多方面、多层度地解读、处理教材。充分发挥学科优势,适时进行自主实验、提问、练习等,努力为学生提供广阔的思维空间,培养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思维的逻辑性,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本节课也存在以下主要问题:

1.本节课教学之前就布置学生收集有关酸雨危害的图片及实例并归纳,所获得的信息可能并不完美,对课堂的顺利进行可能会有影响。

2.在课堂中进行较多实验,学生对实验现象、结论等的陈述不敢大胆,而是将教材所描述的现象和结论呈现给同学。

3.本节课设计的学生活动较多,课堂容量大,时间不易控制,需要教师有较强的课堂时间驾驭能力。

参考文献:

[1]郑长龙.化学实验教学新视野.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6.

[2]余文森,郑金洲,王云生.新课程化学教与学.福建教育出版社,2003-9.

《矩形的性质》教学反思 篇9

本次的上课内容是《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我在通读教材的基础上,理清思路,寻找解决本节难点知识的妥善方法,并制作课件。课讲完后,仔细分析:

一、找准知识衔接点,为新知做好铺垫。

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是在学生学习了“比”后进行的。而“比’是上个学期学习的知识。根据我对学生的了解,他们的大多数会把学过的不相关的东西忘到脑后,因此,先设计了一组复习题,不仅让他们复习了比的定义,还对化简比、求比值的概念在脑中闪动一下,并通过求不同比的比值的计算,唤醒他们的记忆,为学习比例的意义打好铺垫。因此学生在根据比例的意义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时,学生掌握的很好。

二、相信学生的预习能力,大胆放手,使难点变为平常。

本学期鼓励学生预习,大多数学生能认真预习,但也会有个别学困生,只为了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仅在书上画一画,留留痕而已,教学反思《教学反思:《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教学反思》。本节概念性的东西较多,学生的理解水平以达到理解:比例的定义、项、内项、外项、内项的积、外项的积等等。因此对此类知识,大胆放手,让学生说,让学生找,这样节省了上课时间,学生的能力也得到提升。

三、练习由易到难,不仅仅为了小测验的满分数量而选取较简单的习题。

每个知识点都紧跟相应的习题,这样可以及时巩固新知,同时能发现学生掌握的情况。在学习了比例的基本性质后,我鼓励学生逆向思维,根据一个乘法等式,写出比例,把那个告知学生有多个比例,这样能推动学生积极思考,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这类题,是书中带花的题,应该选作,而我在这里选用,意在考察学生能否灵活运用新知。同时发现规律:可以把等式左边的两个因数,作为比例的两个外项(内项),能学出八个比例。最后课堂测验,我出了两个内项互为倒数这个隐含条件,并且使用字母表示的比例式,应该是有较大的难度,也是为了看学生新旧知识的融合情况。课堂测验看出大多数学生填对了结果是1.还有20个学生填的是其他两个字母的积。设计的实际应用题,学生也能运用反比例分配的方式解决;还有学生能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列出算式;还有的用比例填空的形式解决了这个问题,挺让我惊喜的,学生的思维很灵动。

本节课存在的问题有:

一、没能及时抓好课堂生成。

课前预设没考虑到学生能提出这样的问题,所以当学生提出问题时,自己的大脑处于抑制状态,根本没听清孩子的问题,还让他说了两遍,我也没能领会过来。如果当时让孩子直接解答出自己提出的问题,那会让老师如醍醐灌顶,这样可能会创造出课堂的亮点,更可能树立这个学生的自己心,激发他学习的热情。可悔之晚矣!

二、高估学生的能力,放松了一个知识点的讲解。

对于解比例,我以为:学生在学好了比例的基本性质后,解比例应该如囊中取物。因此只让学生口述了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求比例中的未知项。因此出现了,未知数写在等号的右边,几个学困生不会解比例。如果加上一个板演,哪怕是只要一步:把比例变成方程,那就不会出现类似的问题。

每一次的课,总会有一些优点,同时会存在问题,只有在不断反思中,才能提高自己的教学素养,才能开辟出一片新的绿地。

钠的性质教学反思 篇10

教学反思

元素及化合物的学习研究是化学学习和研究的基础。在高一化学的教材中,钠的性质在第三章第一节,是学习元素及化合物的第一节内容。新课程标准要求“根据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实例或通过实验探究,了解钠等金属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金属钠单质的性质是了解钠化合物性质的基础。本节课的教学设计以生本教育理念为指导,注重学生的自学与合作探究。在课堂上,教师通过播放钠在生活中爆炸的事故视频引出本节课的学习内容,以激发起学生好奇心和学习兴趣。根据学生预习导学案中所存在的问题,将钠与水、钠与氧气的反应现象观察及原因分析设计为本节课的教学重点。通过问题引导,学生实验探究,讨论交流,多媒体展示等过程和手段开展新课,将学生存在的疑惑一一解决,最后教师进行总结、展示和点评。

在整节课的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参与积极性较高,教师引导简练、到位,多媒体展示合理、高效,教学环节完整、结构紧凑,反思整堂课,主要在以下几方面做得较好:

1.课前准备充分,了解了学生的学情,知道学生存在的问题,课堂内容设计适合学生,能够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对教材进行适当的调整。

2.课堂上提问合理,引导到位,具有启发性,启发学生自主思考,讨论交流,探究解决问题,在教学活动中能够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3.课堂活跃,学生们在小组内相互配合,积极思考、表达。

4.多媒体教学手段的运用能帮助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得知识点更直观,能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本节内容的教学,通过探究实验,演示实验和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激发了学生的兴趣,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注重基础,使学生对知识的掌握较为轻松,课后反馈良好。但是作为一名刚入职的新教师,课堂表现力,知识、经验方面还有很多不足需要改进,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在教学设计方面,存在些许漏洞。主要有:做钠与水的实验时,过于强调安全,导致部分学生不敢放手去做,还有一些小组所切的钠非常小,反应很快就完了,现象不够明显(在这里用“黄豆大”的钠也是安全的);展示钠在空气中燃烧实验视频时,用的是钠在石棉网上的反应,展示该实验现象时,却用了钠在坩埚中反应的现象图片;解释不做钠燃烧实验原因时,教师说是出于安全的考虑,这样讲解不够科学严谨。

2.板书的书写不够及时,不够美观,需要加强训练。

3.没有强调钠与氧气的反应在不同的条件下,反应不同,在这里运用对比法教学的话会有更好的效果。

4.教师的教学缺乏激情,显得底气不足,一些过渡语言不够准确,不够简练,太过生硬。

5引导语言太少,再多一些会更好。

6.时间把握不好,课堂略显仓促,最后四个课堂训练习题的讲解用时过短。7.实验前没有强调实验安全及注意事项,缺乏对学生实验的指导。8.钠与水的反应方程式没有配平。

9.课堂上,有些许紧张,一时间忘了一些学生的名字,在今后的实践中需要加强自身素养。

10.加分不及时。

《矩形的性质》教学反思 篇11

本节课是人教版《数学》九年级下册“二次函数的图像与性质”第四课时, 它是在学生已经学习过一次函数、反比例函数的图像与性质, 以及会建立二次函数模型和理解二次函数的有关概念的基础上进行的, 它既是对之前所学函数知识的拓展, 又是对前几节课学习的二次函数y = ax2, y = ax2+ c, y = a ( x - h) 2的图像与性质内容的延续和深化, 是对二次函数特殊情形的研究, 为将来二次函数一般情形的教学乃至高中阶段函数的教学打下基础, 做好铺垫. 这节课充分体现了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 而且无论是在知识上, 还是对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上, 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二、教学目标

1. 会用描点法画二次函数y = a ( x - h) 2+ k的图像, 会应用二次函数y = a ( x - h) 2+ k的性质解题.

2. 掌握二次函数y = a ( x - h) 2+ k的性质, 掌握把抛物线y = ax2平移至y = a ( x - h) 2+ k的规律.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 掌握二次函数y = a ( x - h) 2+ k的性质, 并要会灵活应用.

难点: ( 1) 二次函数y = a ( x - h) 2+ k与y = ax2的图像之间的位置关系;

( 2) 通过对图像的观察, 对比分析发现规律, 归纳出其性质.

四、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投影仪.

五、教学过程

( 一) 复习回顾, 引入问题

1. 复习提问

师: 前面我们学习了哪几种类型的二次函数图像? 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

生: 二次函数y = ax2, y = ax2+ c, y = ( a - h) 2的图像.

( 学生回答的同时多媒体展示出其联系)

c > 0向上平移

y = ax2———y = ax2+ c对称轴为y, 顶点是y轴上的 ( 0, c) 点

c < 0向下平移

h > 0向右平移

y = ax2———y = ( a - h) 2对称轴为x = h, 顶点是x轴上的 ( h, 0) 点

h < 0向左平移

2. ( 多媒体展示, 指名学生回答) 二次函数 y = -1x22的图像, 可以先向___平移___个单位, 得到函数y =-1/2x2- 1的图像; 二次函数y = -1/2x2图像向平移___个单位得到y = -1/2 ( x + 1) 2的图像.

3. 引入问题

师: 那二次函数y = -1/2 ( x + 1) 2- 1的图像又是什么样的呢? 你能说出它的开口方向、对称轴和顶点坐标, 并画出其图像吗?

( 二) 探索新知

1. 师: 请同学们在纸上画出函数 y = -1/2 ( x + 1) 2- 12的图像, 指出它的开口方向、对称轴及顶点、最值、增减性.

列表:

2. 先让学生自己列表、描点、连线, 然后在投影上展示学生的作图, 作图出现的问题及时给予纠正, 同时多媒体展示作图过程, 然后让学生观察图像, 指名学生归纳出它的开口方向、对称轴及顶点、最值、增减性.

3. 进一步提出问题

师: 我们通过画二次函数y = -1/2 ( x + 1) 2- 1的图像观察出它的顶点坐标为 ( - 1, - 1) , 如果不画出二次函数的图像, 你也能说出它的顶点坐标吗? 如y = 3 ( x + 5) 2- 2的顶点坐标是多少?

生: ( 有学生很快就说出) y = 3 ( x + 5) 2- 2的顶点坐标是 ( - 5, - 2) .

师: 为什么y = 3 ( x + 5) 2- 2的顶点坐标就是 ( - 5, - 2) , y = -1/2 ( x + 1) 2- 1的图像的顶点坐标就是 ( - 1, - 1) 呢?

4. 学生开始思考, 让学生分小组讨论交流, 不同小组发表自己的讨论结果.

生1: 从函数解析式来看, 因 ( x + 1) 2≥0, 所以 -1/2 ( x +1) 2≤0, 当x = - 1时, 函数y = -1/2 ( x + 1) 2- 1有最大值- 1, 所以函数图像的顶点坐标为 ( - 1, - 1) .

师: 还有没有不同的想法?

生2: 从平移的 观点来看, 把抛物线y = -1/2x2向左平移1个单位, 再向下平移1个单位, 就得到抛物线y = -1/2 ( x + 1) 2- 1.

抛物线

从而得顶点 ( 0, 0)

生3: 也可以把抛物线y = -1/2x2向下平移1个单位, 再向左平移1个单位, 得到抛物线y = -1/2 ( x +1) 2- 1.

顶点 ( 0, 0 )

教师可鼓励学生的发现.

5. 观察图像, 得出性质

师: 通过平移抛物线y = -1/3x2可得到抛物线y =-1/2 ( x + 1) 2- 1, 那抛物线y = a ( x - h) 2+ k与抛物线y =ax2有怎样的联系?

生1: 抛物线y = a ( x - h) 2+ k与y = ax2形状相同, 位置不同.

生2: 把抛物线y = ax2向上 ( 下) 向右 ( 左) 平移, 可以得到抛物线y = a ( x - h) 2+ k.

教师可补充: 平移的方向、距离要根 据h, k的值来决定.

师: 根据抛物线y = a ( x - h) 2+ k与y = ax2的联系, 同学们能总结出抛物线y = a ( x - h) 2+ k的性质吗? 让学生再次分组讨论并探究抛物线y = a ( x - h) 2+ k的性质.

各小组基本都能归纳出:

抛物线y = a ( x - h) 2+ k有如下特点:

1当a > 0时, 开口向上; 当a < 0时, 开口向下.

2对称轴是直线x = h; 3顶点是 ( h, k) .

对于二次函数y = a ( x - h) 2+ k的图像的增减性, 学生不太容易总结出来, 可在白板上分别展示出a > 0, a < 0时的图像, 根据函数图像引导学生得出结论.

( 三) 课堂练习 ( 多媒体展示下列各题)

1. 抛物线y = - 3 ( x + 4 ) 2+ 1中, 开口向___, 顶点为___, 对称轴为___, 当x___ =时, y有最值是___. 当x ___>时, y随x的增大而___, 当x___ <时, y随x的增大而___.

2. y = 4 ( x - 1 ) 2+ 3 的 图 像 可 由 y = 4x2的 图 像 向平 移___个 单 位, 再 向平移___个单位得到. 因此 y = 4 ( x - 1) 2+ 3 的 对称轴是___, 顶点坐标是 ___, 当 x___ 时, y 随 x 的增大而增大; 当 x ___时, y 随 x 的增大而减小; 当 x =___时, 函数 y 有最__ 值___ .

3. 设抛物线的顶点为 ( - 2, 1) , 且经过点 ( 3, 2) , 则它的解析式为___.

4. 已知抛物线 y = a ( x - h) 2+ k 的顶点坐标为 ( 1, 2) , 且 x = 2 时, y = 6, 则 a =___.

( 四) 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会了什么? 师生共同总结抛物线y = a ( x h) 2+ k的图像的性质.

六、教学反思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 教师不再一味地传授知识, 而是以问题的形式启发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解决问题. 本节内容整合了学生已有的知识储备, 让学生自己在已有的知识上去发现新知, 从而掌握新的知识. 教学中让学生自己动手画图, 观察, 主动探求新知识, 同学之间分小组讨论交流, 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 体会观察、分析、归纳解决问题的技能与方法, 这样不仅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认识与理解, 还培养了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及团结合作的意识. 在教学中, 教师应重视引导学生进行有条理的交流, 让学生能够清晰地阐述自己的想法, 让学生先在小组内讨论交流, 解除困惑, 然后将其讨论结果在全班交流, 对新知识达成共识. 本节在教学过程中遵循让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 并使动手动口动脑相结合, 让教学发挥最大效益, 使学生“学”有所思, “学”有所获. 在教学中, 不仅让学生经历知识探索形成的过程, 同时还使学生能用综合法加以证明, 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推理能力.

因这节课是学生刚开始接触二次函数y = a ( x - h) 2+ k的图像与性质, 所以课堂练习都是性质的基本应用, 目的就是让学生进一步巩固和理解基础知识, 难度不易大, 对于没能掌握的学生要及时补救. 这节课还用了多媒体教学, 用投影仪展示学生的作图, 可以发现学生作图的问题有哪些, 便于教师指导学生, 共同纠正错误, 使学生印象深刻, 同时用多媒体课件动态演示函数图像的画法, 这样不仅给学生以直观的感受, 及时发现自己的问题, 使学生更容易接受和理解知识, 还降低了教学难度, 化难为易, 提高了教学效率, 节省了时间, 同时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但又因使用课件容量大, 速度快, 有少部分学生没能充分理解所讲的新知识, 还得靠课外去消化.

另外, 教学时应注意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去思考交流, 同是要让学生有机会畅谈他们的感受体验和收获, 给机会表达他们学习的困惑, 及时鼓励他们提出自己的建议和见解, 在课堂上真正体现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

摘要:课堂教学改革提出已久, 我们的课堂也或多或少都在实践着新的教学理念, 然而, 在我们的课堂教学中停留在教师“教”上的仍然居多, 如何把课堂还给学生, 让学生切实从听教师讲、做练习等被动的学习中解脱出来, 把“教”转化为“学”, 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主动参与到课堂, 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 不断提高课堂效率呢?这需要每一个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地探索, 在交流中相互学习, 相互促进, 共同探索提高.

等式的性质教学反思 篇12

你能把称的过程用算式表示出来吗?大部分学生快速的写出了我想要的答案:x+3-3=9-3,于是我问:为什么方程两边要同时减去3,而不减去其它数呢?学生沉默,终于有两双小手举起来了,“为了得到一个x得多少”,我又强调了一遍,我们的目标是求一个x的多少,所以要把多余的3减去,为了不耽误更多的时间,我没有继续深入探究。接下来教学例2,同样我利用天平原理帮助学生理解,在学生说出要把天平两端平均分成3分,得到每份是6的基础上,我用课件演示了分的过程,让学生把演示过程写出来,从而解出方程。在此基础上我引导学生总结天平保持平衡的道理,得到等式的基本性质:方程的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相同的数,除以或乘上同一个不为0的数,方程两边仍然相等。

按理说,只要稍加类推,学生应该能掌握方程的解法。但接下来的练习*大出人意料,除了少数成绩较好的学生能按照要求完成外,大部分几乎不会做,甚至动不了笔。问题出在哪里?经过认真反思总结如下:

一是从天平过渡到方程,类推的过程学生理解不透,天平两端同时减去3个方块,就相当于方程两边同时减去3,这个过程写下来时,要强调左右两边原来状态保持不变,要原样写下来,如果这样的话就不会造成有的学生不会格式,教学反思《等式的性质教学反思》。

二是对为什么要减去3讨论不够,虽然有学生回答上来了,我应该能觉察出学生理解有困难,课件和天平能让学生懂得方程两边要同时减去相同的数,至于为什么这里要减去3却还似懂非懂,如果当时举例说明也许很有效果,比如:x-3=6,我们该怎么办呢?学生通过对比讨论,就会发现我们要求出一个x是多少,就要根据方程的具体情况,若比x多余的就要减去,不足x的就要补足,这样效果肯定好些。

三是备学生环节出现差错,这部分内容应该不难,但学生的现有基础是确定教学方法的基础,从教学效果看,我明显做的不够。

《等式的性质》教学反思 篇13

《等式的性质》教学反思

简易方程这一章是本学期的重点加难点,知识大多比较抽象,不好理解,过去在解方程这一块,依据是加减或乘除运算的关系,现在新课程要求以等式的基本性质为基础导出解方程的方法。小学生对以天平为直观形象载体的等式性质感到新奇、有趣,对调动孩子主动参与课堂会有很好的`作用,所以,在课堂上我也尊重教材的安排,引入了天平,去探索等式的性质,而实物天平在课堂上用的话,一来会有误差,二来会浪费时间,所以我选择了借助动画去完成教学,把天平的平衡--不平衡--又平衡的过程以动画的形式展现给孩子们,孩子们边观察边思考,整节课效果很好,把枯燥、抽象的知识借助多媒体手段解决,转化成孩子们喜欢并乐于接受的形式,这不也正是我们“四动”课题中所倡导的么!

《矩形的性质》教学反思 篇14

一、教学设计反思

在教学设计环节, 我们最初的设计思路是由面包发酵过程引入, 通过面包的松软结构引出问题, 促使学生思考为何面包在烘烤制后可以蓬松?进而, 对发酵粉的主要成分之一小苏打, 即碳酸氢钠 (Na HCO3) 的性质进行探究。

但由于面包发酵过程中会生成乳酸, 乳酸可与碳酸氢钠反应生成二氧化碳 (CO2) , 而面包在烘焙过程中会受热亦会促使碳酸氢钠分解放出二氧化碳, 这两种因素均使面包具有松软的结构, 学生容易混淆, 故而, 我们经过讨论与思考, 决定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入手, 通过初三的教科书章节图片给予学生熟悉感, 再经过物质分类、性质探究的基本方法让学生提出本节课的实验探究内容, 之后进行学生分组实验, 并使用ipad查找资料、记录实验过程, 最后进行汇报, 锻炼学生的自主探究意识。

本节课程ipad来源于学生自带, 这就为电子化学案提供了一定的可行性空间。但是, 教学方法的新颖只是课程的表象, 教师所关注的课程的核心还应该是学生的知识落实情况, 故而, 我们经过思考, 在课堂上同时为学生提供了传统的纸质学案及电子化学案, 而随着学生进行实验汇报时, 教师会引导学生边汇报边在纸质学案的总结表格上进行记录, 为学生在课后的复习留下笔记与资料。

而在本节课程教学设计的最后, 要重点落实有关于研究物质性质的思路及方法, 通过提问学生在实验过程中所用到的探究方法, 并进行归纳总结为学生初步建立研究物质性质的一般过程, 重点提出定量实验的思想, 帮助学生从初中定性实验转变为定量实验。

二、教学过程反思

在实验探究及汇报过程中, 学生可保持较高的课堂注意力以及学习热情, 提高教学效果, 但由于在探究实验过程中, 学生自主使用ipad进行数据查找及实验现象、结论记录为教学过程带入了一定的不确定性, 学生记录实验现象时, 会对某一实验现象的记录方式进行讨论, 但同时ipad同步操作的不熟练亦为本节课程的汇报环节带来了遗憾。对此, 我们在课前应进行更为详细的ipad使用指导, 并随着学校相似课程的延续, 使学生逐渐适应以电子设备为媒体的电化教学方式。

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提出碳酸钠 (Na2CO3) 和碳酸氢钠的性质对比, 学生依据已有的知识储备提出实验探究内容, 分别为物理性质 (颜色、状态、溶解性) 及化学性质 (水溶液的酸碱性、与酸溶液反应、与碱溶液反应、热稳定性) 5个探究实验, 学生4人1组, 每组探究2个性质, 探究内容可自主选择。在此过程中应更为注重引导学生的自主学习兴趣, 高一学生初步接触多选择的自主探究实验时有一定程度的茫然, 即学生从按部就班的实验过程转变为可自主的实验过程需要一定的时间, 而在这段时间中, 教师要注重对学生的引导, 某一个探究实验学生想做什么、为什么这么做、怎样能做好等应该是先我们经过不断自问揣摩, 再逐步引导学生进行探究。而在实验探究过程中, 应重视引导学生初步使用定量实验比较两种物质的性质差异, 通过定量实验得出更为准确的实验数据、现象, 探究碳酸钠由和碳酸氢钠性质差异原因。

而本节课有三个深层次内容, 一为碳酸氢钠和碳酸钠与碱溶液反应, 二为碳酸盐的热稳定性顺序, 三为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相互转化。在学生进行与碱溶液反应的探究实验时, 可能最初两种溶液加入氢氧化钠 (Na OH) 溶液均无明显现象, 学生在汇报时即说这两种物质的水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均不反应, 此时应立即纠正学生, 并提醒学生利用实验台上的氯化钙溶液进行探究, 即碳酸钠和碳酸氢钠溶液分别滴加氯化钙溶液观察实验现象, 之后再向装有碳酸氢钠溶液的试管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 观察实验现象, 之后进行提问, 帮助学生理解碳酸氢钙不是沉淀, 在未滴加氢氧化钠溶液时, 溶液内存在钠离子 (Na+) 、碳酸氢根离子 (HCO3-) 、钙离子 (Ca2+) 、氯离子 (Cl-) , 此时溶液澄清、透明, 而氢氧根 (OH-) 可与碳酸氢根离子 (HCO3-) 发生反应生成碳酸根 (CO32-) , 即可观察到白色沉淀生成。

在学生进行实验汇报时, 主动提问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热稳定性差异, 并引导学生联想初中知识, 通过碳酸钠、碳酸钙及碳酸氢钠的加热时的实验现象, 以及碳酸钙和碳酸氢钠的加热条件, 帮助学生理解碳酸盐的热稳定性顺序为:可溶性碳酸盐>不溶性碳酸盐>碳酸酸式盐。

而对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相互转化的探讨可帮助学生综合运用并理解本节课程所学习的知识, 首先通过其水溶液的酸碱性实验确定碳酸钠较碳酸氢钠溶液的碱性更强, 故从碱性较弱的物质制得碱性较强的物质应加入碱, 即加入氢氧根, 反之则加入酸, 即强酸电离的氢离子 (H+) 或弱酸碳酸 (H2CO3) 。其次, 有热稳定性实验, 归纳碳酸氢钠可通过加热转化为碳酸钠, 加深对本节课程知识的理解与记忆。

上一篇:《计算机网络技术与应用》课程教学大纲下一篇:《管理学原理》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