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民健康档案办公室管理条例

2024-09-19

居民健康档案办公室管理条例(精选8篇)

居民健康档案办公室管理条例 篇1

居民健康档案办公室管理条例

1.办公室配置3台电脑,上班时间任何人不得使用电脑上网、聊天、打游戏。

2.科室人员上班时须认真录入健康档案,保证档案的真实、完整、准确。

3.工作期间任何人不得以任何借口使用电脑,如因此造成工作进度受影响,责任由使用电脑者自行负责。

4.每台电脑设置密码,密码不能外泄,如因此造成电脑故障,造成工作进度受影响,责任均由使用电脑者承担。

5.下班后使用电脑,应负责锁好门窗,如果未锁门造成电脑等财物丢失,后果由使用电脑人员负全责。

6.以上条例请认真执行,相互传达。未尽事宜,尽待完善,本条例至即日起执行。

2012年2月16日

居民健康档案办公室管理条例 篇2

一、居民健康档案

(一) 居民健康档案的定义

健康档案是对居民身心健康过程进行规范的、科学的记录, 以居民健康为核心, 在整个生命过程中, 结合相关的健康因素, 实现多渠道动态信息收集, 以满足居民自身需要和健康管理的信息资源。

(二) 居民健康档案的原则

1. 逐步完善的原则。

居民健康档案中有些内容需要很长时间的观察和综合分析, 才能进行全面的、正确的判断, 进而逐步进行完善。

2. 前瞻性原则。

居民健康档案记录的重点是会对个体、家庭健康产生影响的因素, 因为个体、家庭的变化而变化。因此, 在对某一健康问题进行描述时, 应该遵循前瞻性原则, 多收集和问题相关的信息, 进行记录并及时的更新和保存新的资料。

3. 客观性和准确性原则。

居民健康档案的长期保存和反复使用是客观性和准确性的重要体现, 在进行信息收集时, 护士除了服务对象或者家属提供的主观资料之外, 用家庭访视和社区调查的方法搜集整理更多的客观资料。

4. 保密性原则。

居民健康档案会涉及到个人和家庭的一些隐私, 管理人员应该充分保障当事人的权利和要求, 对涉及健康档案中的隐私问题进行保密。

(三) 居民健康档案的存储方式

居民健康档案的存储方式主要为:纸质存储和电子存储。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 电子存储系统越来越完善。电子档案具有全面性、广泛性、便捷性和丰富性。

1. 全面性:

居民健康档案除了输入电脑里纸质病历记载的内容, 还记载了居民日常生活中的健康信息, 包括病史、病程和诊疗情况, 医生可以很快找到相关信息, 全面的了解情况。

2. 广泛性:

网络技术的发展, 产生了卫生领域的电子商务和电子服务, 在广域网环境下居民健康档案可以实现信息传递和资源共享, 居民可以随时提取自己的健康档案。缩短了医生的会诊时间, 提高了医疗质量。

3. 便捷性:

使用纸质资料, 必须先查找索引, 查询不同区域的纸质健康档案, 速度会很慢, 需要大量人力和物力, 不能全面集中信息。数据格式和集中式存储居民健康档案, 便于快捷输入和查询, 处理不同的诊疗信息, 提供了大量临床、教学和科研的集成资料, 实现了信息资源共享和交流, 提高了居民健康档案的利用率。

4. 丰富性:

居民健康档案记录了全面的、整体的健康信息, 能够快速的为突发性、传染性和多发性病状提供资料。

二、居民健康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

居民健康档案内容包括个人基本信息、健康体检、重点人群健康管理记录和其它医疗卫生服务记录。健康档案是为了解决居民主要的健康问题和开展保健预防服务的基础, 有助于医疗卫生的服务更加规范化。但是, 目前我国居民健康档案还存在一些问题:

(一) 认识不足

一部分人认为, 健康档案不过是一种形式, 并没有实际的意义, 所以对管理工作更是不以为意, 造成了信息被收集后又遗失的现象, 使得健康档案没有发挥真正的意义。

(二) 信息质量较低

居民健康档案包括个人信息和卫生服务记录。有些记录过于简单, 信息不完整, 填写格式不规范, 字迹潦草, 更有甚者伪造信息, 档案的不真实, 无法实现建立健康档案的目的。

(三) 管理人员不固定

档案管理的工作没有得到重视, 致使没有专门的档案管理工作人员。一般档案管理工作由护士负责, 在做好自己本职工作的同时, 还要进行档案的记录和归类, 工作压力加大, 缺乏专业性和工作热情。

(四) 管理制度不规范

现在居民健康档案包括纸质档案和电子档案, 电子档案通过纸质档案对健康情况的直接记录进行信息的分析和整理, 然后进行电子录入。所以纸质档案的管理也是居民健康档案管理的重要因素, 归档体系的不完善和归档制度的不规范, 都会对档案管理工作造成影响。

(五) 管理设施不齐全

档案管理工作的困难在于纸质档案的管理, 因为需要专门的空间进行档案置放和一定的设施举措保护纸质档案。管理设施的好坏, 会对档案管理工作造成影响。例如, 档案室过小, 橱窗内档案拥挤, 保存条件恶劣, 缺少“八防”措施等, 这些都会影响档案的使用寿命。

三、档案管理工作的建议

(一) 加大投入资金

居民健康档案是一项包括个人基本信息表、接诊记录表、双向转诊单和健康体检表组成的系统化档案记录, 是记录居民健康信息的系统化文件。健康档案的信息是基层医疗卫生人员为居民提供的预防、保健和康复等卫生基本服务过程的记录, 要实现这些需要专业的医疗技术人员和大量的资金作为保障。保证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可持续发展, 建立真实、完善和准确的居民健康档案, 要做好资金预算和监督, 确保资金的真实到位。

(二) 提高档案管理意识

对待居民健康档案, 应该保证档案的准确性和真实性。加大宣传力度, 提高居民对健康档案的重视, 让居民明白健康档案建立的意义和作用。领导要重视档案管理, 建立完善的档案管理制度, 完善健康档案的存储体系和备份方案。

健康档案信息需要长期保存并且进行信息资料的补充和累加, 但是信息数据量太大, 无法长期对信息资源进行联机保存。居民健康档案, 不仅要长期保存居民信息, 而且在电子数据故障时, 不能丢失居民健康档案中记录的信息, 要能够在需要的时候提取出来。

(三) 保证档案的完整性

健康信息数据归档的方法与传统的以各类业务为中心的数据备份方法不一样, 所以, 需要建立分级存储的结构, 以实现大量存储和随时存取的统一。因为健康档案在接诊、复诊和随访的过程中, 都需要对信息资源进行及时的补充、完善和记录, 流动性较强, 所以一定要保证档案的完整性。在档案管理过程中, 要注意保密, 维护当事者隐私, 记得随时归档, 无论何时何地的调阅或者补充、完善、更改和记录信息资源, 都要及时放回去。

健康档案有利于医疗机构之间的信息交换,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 需要标准的信息交换格式;提供转换手段, 将健康档案中的资源信息转换为标准的交换格式传输到网络上或者存入可移动媒体。

(四) 提高管理水平

档案管理工作具有很强的专业性, 档案管理工作的水平直接受到档案管理人员的素质影响, 所以档案管理工作人员需要有很高的专业知识和能力, 具备优秀的专业素养。加强档案管理人员的训练, 提高档案管理水平是实现档案管理的现代化和规范化的基础和前提。提高档案管理水平需要做到:加强培训工作、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培训与指导相结合等。在培训过程中, 要注重培训的专业型和实用性, 加强档案管理人员专业素质, 提高档案管理工作水平。

(五) 整合信息资源

居民健康档案的意义在于帮助医生更好的了解居民的健康水平, 为医学研究和科学实验提供数据。对居民健康档案信息资源进行整合, 方便医生进行查阅和统计, 是医疗卫生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四、总结

我国医疗水平正在逐渐提高, 建立居民健康档案, 有利于我国医疗卫生的发展。建立健全居民健康档案管理制度, 提高居民档案管理水平, 是目前医疗卫生组织需要关注的和促进我国医学发展, 提高我国医学水平的重要因素。

参考文献

[1]潘华, 陈虹.居民健康档案管理使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社区卫生保健, 2011, 28 (11) :9-10.

居民健康档案规范管理的体会 篇3

先从重点人群入手

重点人群的健康管理一直是社区卫生服务的工作重点,尤其是慢性病患者和老年人,人口比例較多,分布较广,而且他们的健康需求较多。我们通过开展重点人群的健康管理入手,给他们提供免费健康体检、健康咨询和入户随访等公共卫生服务,让居民从中感受到社区卫生服务的实惠,感受国家这项利国利民的民生工程的现实意义,逐步认识社区卫生服务的好处,争取到了他们的配合、支持和帮助,边服务边建档,大大加快了建档速度,提高了档案信息的真实性。再通过建档的居民在街坊邻居中进行言传身教,以点带面,把社区卫生服务真正惠及到广大居民身上,使居民主动走进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寻求健康照顾,大大促进了健康档案的建立。

抓住重点对象

在社区有很多有影响的人物,如栋长、楼长、有文化的、有名气的以及退休干部等,这些居民的观念和行为直接影响着周围的居民,我们把这些居民作为重点对象进行重点照顾,通过给这些居民提供各种长期、连续的健康照顾,如老年家访、慢性病家庭管理,给他们免费测血压、血糖,听心肺,进行危险因素干预,陪聊等服务,来取信于这些重点对象,在这些居民中树立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良好形象,确立社区卫生服务的观念,赢得他们的认可,得到他们的配合,并借助于他们在居民中现身说法,言传身教,实事求是的宣传社区卫生服务,改变了周围的居民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认识,使他们对健康档案有一个科学的认识,从而自愿配合我们建档,促进建档等各项公共卫生服务工作的顺利开展。

扩展建档范围

通过前期的努力,大部分居民已经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有了认识,再通过定期形式多样的义诊、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等活动,大力宣传国家有关社区卫生服务的政策,宣传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功能和职责,使居民认识到建立健康档案的意义,把居民建档的主动性调动起来,并根据年龄、健康状况给建档居民发放的优惠卡,优先提供健康照顾,大大促进了建档的速度和质量。

加强管理,及时更新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住房条件也在不断变化,流动人口的不稳定性,人生的自然规律生老病死等因素,社区居民信息以及健康状况在不断变化,健康档案的信息就要不断更新才能满足健康管理的需要,我们在开展社区健康管理服务时与居民、居委会等及时沟通,及时核实,及时更新,真正做到健康档案动态管理,给我们的健康管理服务带来很大方便。在纸质的档案基础上,按照国家统一的相关数据标准和规范实行电子健康档案管理,逐步与医疗保障系统相连接,实现各医疗机构间数据互联互通,实现居民跨地域就医行为的信息共享。

总之,健康档案建立和管理是一项长期的、繁琐的工作,健康档案需要不断更新补充。工作人员只有热爱社区卫生服务事业,具有高度的责任心和勇于奉献的精神,才能把健康档案真实的、及时的建立起来,使其在开展社区卫生服务时发挥应有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梁万年,郭爱民,主编.全科医学基础.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120-121.

居民健康档案管理制度 篇4

一、对填写健康档案的责任医生进行专项培训。描述记录要规范统一,内容要真实可靠,符合逻辑,字迹清晰,不得随意涂改。如有改动,责任医生必须签字,以示负责。要注意内容的完整性、逻辑性、准确性、严肃性和规范化。对健康档案按照65岁以上老人、儿童、孕产妇、慢性病人及重性精神病人等进行分类专册登记,档案盒要设目录和分类信息登记。

二、定期开展随访工作,按疾病分期随访病人,结合参加农村合作医疗居民和育龄已婚妇女每年一次的健康体检,以及儿童预防接种和体检、孕产妇系统管理和常见妇女病检查、临床诊断治疗、职业体检和健康随访服务等资料内容,及时记录在健康档案中,对体检和随访发现的健康问题,进行以健康教育为重点的有针对性的健康干预。

三、建立专室、专柜保存居民健康档案,档案管理人员应严格遵守保密纪律,确保档案安全。居民健康档案按行政村名,以户为单位,一人一档顺序存放。指定专人保管,转诊、借用必须有登记,用后及时收回放归原处,逐步实现档案微机化管理。

四、为保证居民的隐私权,未经准许不得随意查阅和外借健康档案。在病人转诊时,只写转诊单,提供有关数据资料,非特殊情况不得把原始健康档案交给会诊医生。

五、健康档案要求定期整理,动态管理,不得有死档、空档出现,要科学地运用健康档案,每月进行一次更新、增补内容及档案分析,对辖区卫生状况进行全面评估。公共卫生科信息员定期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新增建档花名册、报表及其他相关资料,不得拒报、迟报、虚报、瞒报、伪造或篡改。

六、居民健康档案存放处要做到“十防”(即防盗、防水、防火、防潮、防尘、防鼠、防虫、防高温、防强光、防泄密)。

七、达到保管期限的居民健康档案,销毁时应严格执行相关

居民健康档案管理工作计划 篇5

计划一:城乡居民健康档案管理工作计划

以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为目标,以人的健康为中心,提高城乡居民对公共卫生服务的可及性,改善城乡居民健康状况,缩小城乡差异,促进社会和谐。按照《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结合本中心实际,制定以下工作计划:

一、工作目标

通过实施城乡居民健康档案管理服务项目的实施,逐步建立统一、标准化得居民健康档案,利用健康档案,规范、科学的记录城乡居民的健康状况,加快信息化建设,实行动态管理,到2015年底,以疾病防治、健康保护、健康促进等为重点的健康管理体系在城乡居民中基本建立。

(一)健康档案建档率≥80%;

(二)健康档案合格率≥80%;

(三)健康档案使用率≥80%。

二、服务对象

辖区内常住居民,包括居住半年以上的户籍及非户籍居民。以0~3岁儿童、孕产妇、老年人、慢性病患者等人群为重点。

三、服务内容

(一)居民健康档案的内容

居民健康档案内容包括个人基本信息、健康体检、重点人群健康管理记录和其他医疗卫生服务记录。

1.个人基本情况包括姓名、性别等基础信息和既往史、家族史等基本健康信息。

2.健康体检包括一般健康检查、生活方式、健康及其疾病用药情况、健康评价等。

3.重点人群健康管理记录包括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 项目要求的0~3岁月儿童、孕产妇、老年人、慢性病和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等各类重点人群的健康管理记录。

4.其他医疗卫生服务记录包括上述记录之外的其他接诊记录、会诊记录等。

(二)居民健康档案的建立

1.辖区居民到社区中心、社区服务站接受服务时,由医务人员负责为其建立居民健康档案,并根据其主要健康问题和服务提供情况填写相应记录。同时为服务对象填写并发放居民健康档案信息卡。

2.通过入户服务(调查)、疾病筛查、健康体检等多种方式,由社区中心、社区服务站组织医务人员为居民建立健康档案,并根据其主要健康问题和卫生服务需要填写相应记录。

3.将医疗卫生服务过程中填写的健康档案相关记录表单,装入居民健康档案袋统一存放。农村地区以家庭为单位集中存放保管。并录入计算机,建立电子化健康档案。

四、加强领导,落实责任

(一)加强组织领导,明确职责任务

为保证项目顺利实施,成立城乡居民健康档案管理服务项目工作小组,负责项目的领导、组织、协调、监督工作。做好项目宣传、调查摸底、信息采集、基本信息录入及档案管理和更新工作。

(二)严格规范管理

按照《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提高认识。各社区卫生服务站要将这项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加强领导,落实责任,明确任务和指标,合理安排进度,认真组织实施。

2、提高服务能力。结合辖区实际情况,健全管理制度和工作流程,严格操作,规范服务,保证信息采集的真实性和准确性,确保录入质量。

3、要加强项目宣传。中心及社区服务站要做好宣传活动,层层宣传动员,让广大居民了解建立健康档案的内容和好处,动员广大群众积极踊跃参加。

4、建立健全绩效考核制度,完善考核考评体系和方法,保证任务落实和群众受益。同时,加强对项目执行情况的监督管理,严厉查处弄虚作假行为,让广大居民得到更多的实惠。计划二:龙华镇卫生院居民健康档案管理服务工作计划

一、工作目标:

1.完成辖区常住居民健康档案的建立和电脑信息录入。以妇女、儿童、65岁以上老年人、慢性病人、残疾人、精神病人为重点人群,逐步扩展到一般人群。建立统一、科学和 规范的健康档案,并录入电脑实行微机化管理。

2.使健康档案及电子健康档案建档率达到70%以上,健康档案合格率达到100%以上。健康档案使用率达到60%以上。

二、具体措施:

1.组织领导:成立健康档案工作领导小组,全面负责居民健康档案建立工作的组织、实施、协调工作。领导小组定期检查如有不能达到规定的数量将列入年底绩效考核中。

2.培训宣传:居民健康档案工作领导小组定期组织各站相关人员进行培训,培训内容包括居民健康档案的科学建立、有效使用和规范管理,同时,采用多种方式在各社区范围内进行相关宣传,取得广大群众的支持配合。

3.建档方式:(1)门诊接诊:采用患者前来就诊,填写健康档案,健康档案的首页、第1页、第2页、第3页中的查体(妇科除外)接诊人员必须填写,带有*号的是选填的(如辅助检查,如果患者有化验结果就必须填写)。(2)在各村委会领导下,与各村委会配合,到 辖区采集居民个人基本信息等,取得健康档案建立的第一手材料。其中包括居民个人基本信息。(3)入户调查:采用下乡到村民家中采集方法。在入户采集的时候,为了得到辖区居民的配合,应加多宣传,加深辖区居民之间的沟通了解。同时,可以在村委会的配合下,与村干部、村医一起到家中采集信息。(4)健康体检:通过下乡入户调查对居民进行简单的体格检查并做登记,利用每年的妇女检查、儿童随防、慢非病人随访、老年人健康检查等方式进行采集

4.建档要求:(1)建立健康档案以及老年人、高血压患者、2型糖尿病患者和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的健康档案;(2)坚持循序渐进,从重点人群起步,逐步扩展到一般人群;(3)健康档案记录内容应齐全完整、客观真实准确、书写规范、字迹工整、基础内容无缺失。

5.信息录入:开始信息录入前对所有相关人员进行统一培训,使其掌握信息录入的基本操作方法及注意事项;健康档案的录入由各卫生站医生负责各自辖区内的档案录入。并保证录入的档案合格率达到100% 计划三:建立居民健康档案工作计划

一、工作目标

1.建立统一、科学、规范的居民健康档案,实现居民健康档案管理信息化。

2.以健康档案为载体,为城乡局面提供联系、综合、适宜、经济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

二、主要任务

(一)建立城乡居民健康档案

1.健康档案内容。包括个人基本信息、健康体检记录、重点人群健康管理和其它卫生服务记录。

2.建档工作方式。通过提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日常门诊、健康体检服务、医务人员入户调查等多途径的信息采集方式,遵循自愿与引导相结合的原则,为辖区居民建立健康档案。

3.确定建档对象。以孕产妇,0—6岁儿童、老年人群、高血压、糖尿病、重性精神疾病等慢性病人群为重点,逐步为全体居民建立城乡居民健康档案。

4.填写档案表单,发放信息卡。按照《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20xx版)》填写要求,填写居民基本信息,记录主要健康问题和服务提供情况,填写并发放居民健康档案信息卡,详细说明用途与保管要求。初次建档,填写个人基本信息、健康体检表、信息卡。要求记录内容齐全完整、真实准确、书写规范,基础内容无缺失。儿童保健科室医务人员在新生儿访视时建立0—6岁儿童健康管理和预防接种服务专项档案;妇产科或妇女保健科医护人员在早孕诊断确认后建立孕产妇保健服务专项档案;医疗技术人员填写初建健康档案个人基本信息、实施健康体检并填写体检表。

5.表单记录归档。健康档案相关记录表单装入居民健康档案袋,农村可以家庭为单位,统一存放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负责建立健康档案的村卫生室和社区卫生服务站,定期向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报送已建立的健康档案,以便归档。按照自治区居民健康档案信息化实施步骤和要求,及时将有关信息录入电子健康档案。

(二)健康档案使用与居民健康管理

1.健康档案记录补充更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要在居民复诊、医护人员入户服务时,调取、查阅健康档案,由接诊医生或入户服务的人员根据居民健康状况,及时更新、补充健康档案相应内容。其它医疗机构在居民就诊、转诊、会诊时负责填写接诊、转诊、会诊等服务记录,通过例会等形式定期进行信息沟通,保持资料的连续性。对需要转诊、会诊的居民,由接诊医生填写转诊、会诊记录,负责向社区转诊医疗卫生机构双向反馈。所有服务记录由责任医务人员或档案管理人员统一汇总、及时归档。已建档居民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就诊须持健康档案信息卡。

2.及时分析居民健康问题。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至少每半年整理、分析辖区内城乡居民健康档案的有关信息,列出各类人群健康状况、主要健康问题、生活方式等列为重点管理对象。项目初期以重点人群为主整理、分析辖区居民主要健康问题,书面向旗卫生局和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报告。旗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至少每半年整理、汇总居民主要健康问题,提出预干建议,报告卫生局。旗卫生局、旗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每半年逐级向上级主管机构报告。

3.制定辖区居民健康管理工作计划。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要及时制定辖区居民健康管理工作计划,明确主要健康管理对象、主要健康问题、干预措施。

4.实施辖区居民健康问题干预和效果评价。卫生局和专业公共卫生机构以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要有计划有重点地采取相应的技术和措施,组织实施辖区健康问题干预,开展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与咨询、预防、保健、医疗和康复等健康管理服务,并及时实施干预、效果评价。

5.农村建立居民健康档案可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相结合。利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居民发病情况信息,进行居民健康问题分析和干预等健康管理;利用居民健康档案管理项目整理分析居民主要疾病发生状况,逐步提高疾病干预能力和医疗保障水平。

(三)规范居民健康档案管理

1.配备健康档案管理人员。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健康档案管理人员要符合《执业医师法》、《乡村医生从业管理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规定,接受本项目的培训,并且成绩合格,方可录用。

2.统一居民健康档案编码。采用16位编码制,以国家统一的行政区划编码为基础,以乡镇(街道)为范围,村(居)委会为单位,编制居民健康档案唯一编码。同时以建档居民的身份证号码作为身份识别码,为在信息平台下实现资源享奠定基础。

3.严格健康档案使用的管理。居民健康档案为社会公共信息资源,健康档案管理者和服务人员、考核人员在使用、管理、考核等工作中有权使用健康档案,其它机构或个人需要使用健康档案时,必须向健康档案管理机构提出书面申请,管理机构批准并经居民本人或其监护人同意后,方可使用。使用健康档案要严格保护服务对象的个人隐私。

4.严格健康档案保存与保管。要为居民终身保存健康档案,要遵守档案安全制度,不得造成健康档案的损毁、丢失,不得擅自泄露健康档案中的居民个人信息以及涉及居民健康的隐私信息。除法律规定外必须出示或出于保护居民健康目的,居民健康档案不得转让、出卖给其他人员或机构,不能用于商业目的。城乡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因故发生变更时,应当将所建立的居民健康档案完整移交给旗卫生局或承接延续其职能的机构管理,拒不执行并造成档案流失、损毁的,依法追究责任。

东方尚都社区卫生服务站

居民健康档案管理工作职责 篇6

一、认真宣传、贯彻《居民健康档案管理服务规范》政策与

规定。

二、指导并做好档案的收集、整理、保管工作。

三、对辖区内常住居民以0-36个月儿童、孕产妇、老年人、慢性病患者等人群为重点。

四、对居民健康档案内容中的个人基本信息、健康体检、重点人群健康管理记录和其他医疗卫生服务记录4部分内容认真填写。

五、辖区居民到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接受服务时,由医务人员负责为其建立居民健康档案,并根据其主要健康问题和服务提供情况填写相应记录。同时为服务对象填写并发放居民健康档案信息卡。

六、统一为居民健康档案进行编码,采用16位编码制,以国家统一的行政区划编码为基础,以乡镇为范围,村委会为单位,编制居民健康档案唯一编码。同时将建档居民的身份证号作为身份识别码,为在信息平台下实现资源共享。

居民健康档案办公室管理条例 篇7

一、文献数量分布

从文献数量看, 2003年~2015年间, 以《健康档案基本架构与数据标准 (试行) 》和《关于规范城乡居民健康档案管理的指导意见》颁布的2009年为界, 分为两个阶段。2003年~2009年为起步阶段, 文献数量稀少, 多数年份在2~3篇上徘徊, 少有起伏。2010年~2013年则为高速增长的起伏活跃期, 这一阶段文献数量增速快, 起伏大, 几乎是一年一个台阶, 3年半的文献数量是前7年的5倍, 2012年达到高峰 (26篇) 。这与《健康档案基本架构与数据标准 (试行) 》和《关于规范城乡居民健康档案管理的指导意见》两个规范出台有直接关系, 两个规范的颁布在学术界引起强烈反响, 并且对居民健康档案管理实践产生了重大影响。

二、文献学科分布

从文献学科分布看, 涉及到医药卫生方针政策与法律法规研究、档案及博物馆、计算机软件及计算机应用、感染性疾病及传染病、医学教育与医学边缘学科5个不同学科。具体分布情况是医药卫生方针政策与法律法规研究64篇, 占87.67%;档案及博物馆4篇, 占5.48%;计算机软件及计算机应用3篇, 占4.11.%;感染性疾病及传染病、医学教育与医学边缘学科各1篇, 各占1.37%。虽然该领域研究是涉及医药卫生与档案学的跨学科研究, 但文献的学科分布上医药卫生类却占到了90.41%, 说明文献研究内容具有高度的学科专业性。

三、研究层次分布

从文献的研究层次看, 自然科学类69篇, 占94.52%;其中学术性较强的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15篇, 应用性较强的工程技术39篇、行业技术指导13篇、专业实用技术2篇。社会科学类仅有4篇, 占5.48%;其中学术性较强的基础研究2篇, 应用性较强的职业指导、行业指导各1篇。总体上看研究大都属于自然科学 (69篇) , 并且偏重于应用性研究 (56篇) , 在自然科学中又以工程技术 (39篇) 、行业技术指导 (12篇) 、专业实用技术 (2篇) 等应用技术类为重。

四、文献作者分布

从作者分布看, 73篇文献涉及作者超过了160人, 其中发表两篇文献以上的只有赵丽清、林湖兰、潘红梅、马海燕、徐义晗5人, 占全部作者数的0.31%;发表文献8篇次;其他作者中独立发表文献的有26人, 占全部作者数的16.25%, 与其他作者合作发表文献的有129人之多, 占全部作者数的80.63%。73篇文献中有43篇为2位以上作者合作完成, 合作率高达58.9%, 几近6成。最多1篇的合作者有17人, 平均每篇3人。总体上讲缺少核心作者与超高的合作率是这一领域研究者的主要特征。

五、作者所属机构分布

从作者所属机构分布看, 73篇文献共涉及超过84个不同机构。发表2篇文献以上的单位6个, 占9.1%;发表文献13篇, 上全部文献的17.81%, 成为这一研究领域相对核心研究机构。这6个单位分别是杭州师范大学 (3篇) 、吉林省延边州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2篇) 、中国医科大学 (2篇) 、山东省泰安市泰山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2篇) 、福建医科大学 (2篇) 、沂水中心医院 (2篇) 。

在84个单位中, 各类高校22个, 占26.19%;各级医院与卫生防疫机构51个, 占60.71%;行政管理部门8个, 占9.52%;其他单位3个, 占3.57%。医院与卫生防疫机构成为这一领域的文献主要产生者与其担负的居民健康保障使命有直接关系。高校发表文献数量占比第二, 与文献多数出医学专业师生之手有关, 表明教师与在校学生对这一领域有相当多的关注。各级行政管理机关发表的文献不多, 其中医药卫生行政主管部门的文献数量最多, 这表明行业行政主管部门对专业档案管理的重视并不逊于档案行政管理机关对专业和专门档案重视。

较高的机构合作率是又一个显著特点, 73篇文献中有14篇是多个单位合作完成, 最多的1篇文献由7个单位合作完成。平均由2个单位合作完成。

六、文献来源分析

从文献来源看, 73篇文献分布在50种期刊上, 刊均只有1.46篇, 分散度很高。医药卫生专业期刊33种载文50篇, 占文献总量的68.49%, 其中发表2篇以上的医药卫生专业期刊有6种共载文23篇, 占文献总量的31.5%。其他期刊12种载文14篇, 占文献总量的19.18%, 其中发表2篇以上的其他期刊有2种共载文4篇, 占文献总量的5.48%。档案学专业期刊5种载文9篇, 占文献总量的12.33%, 其中发表2篇以上的档案专业期刊有2种共载文6篇, 占文献总量的8.22%。档案专业核心期刊1种, 共载文3篇, 占文献总数的4.11%。可以看出, 医药卫生专业期刊在该领域相关研究成果的期刊上分布与发表数量明显高于其他期刊和档案学期刊。档案学期刊与档案学核心期刊上的成果数量都比较少, 这从一定程度上说明档案专业对此问题的关注与研究比较薄弱。

七、结语

综上分析, 居民健康档案管理研究由于起步晚, 时间不长, 规模较小, 因此成果十分有限。但随着公共医疗服务体系的建设与完善, 城乡居民健康档案的建立和《关于规范城乡居民健康档案管理的指导意见》的落实, 城乡居民健康档案管理将会成为基层卫生与档案行政管理部门的重要职能之一, 城乡居民健康档案管理研究也将成为档案学研究的有一重点与热点, 不仅会有更多的研究者加入, 也会有更多更高水平的研究成果出现。

参考文献

[1]高斌, 马海燕.居民健康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 2010, 04:281-283.

[2]何蕾, 马榕.社区居民健康档案管理初探[J].兰台内外, 2011, 02:23.

规范居民电子健康档案 篇8

1.继续做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

按照《河南省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及项目实施方案》及《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2013年版)要求,免费向辖区群众提供10类41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进一步扩大居民电子健康档案覆盖面,提高城市居民规范化电子健康档案建档率。大力推进以居民健康档案为核心的社区卫生服务信息化建设,尤其是妇女和儿童的档案建设,加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绩效考核工作。完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与专业公共卫生机构的分工协作机制,提高项目执行效能。

2.深入实施妇幼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

做好2013-2014年项目实施总结,完善新周期项目实施方案,建立健全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补助、农村妇女增补叶酸预防神经管缺陷项目的长效工作机制。加强住院分娩补助与新农合政策衔接,优化叶酸发放管理模式。开展项目管理人员培训和项目督导,不断提高项目管理水平和项目执行能力。

贯彻两纲,全面推进妇幼保健事业健康发展

1.加强妇幼保健服务体系建设

积极响应国家医改政策,做好公立医院改革的调研工作。继续开展三级妇幼保健机构等级评审工作。做好2013年农村妇幼保健机构建设专项及绩效评价工作。开展沁阳市县级妇幼卫生工作绩效考核省级复核工作。以实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为契机,加强妇幼保健机构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分工协作,指导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开展适宜的孕产妇保健和儿童保健服务,突出强基层,建机制,加强妇幼保健体系网底建设。

2.依法规范母婴保健技术管理。

贯彻落实《母婴保健法》《河南省母婴保健管理条例》,修订完善相关规范性文件。进一步完善产前诊断、新生儿疾病筛查网络建设。加强《出生医学证明》管理,将出生医学信息纳入妇幼卫生信息管理系统统一规划建设,逐步实现联网管理。

3.继续推进妇幼安康工程。

围绕危害妇女儿童健康的重大疾病,推动和指导各地深入实施妇幼安康工程。开展《母婴保健法》执法督查活动。为保障妇女儿童生命和身体健康,规范终止妊娠与结扎手术,打击非医学需要的胎儿性别鉴定和妊娠行为,以确保母婴安全,提高产科质量。加强流动人口管理,保障母婴安全。探索、总结流动人口妇幼卫生服务模式,关注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全面改善妇幼卫生服务可及性和公平性。

4.加强妇幼卫生信息管理系统建设

加强妇幼卫生信息管理系统建设,指导各地逐步建立以妇女儿童保健服务规范内容为蓝本,以服务居民个人为中心,兼顾管理与决策需求的信息平台。加强《出生医学证明》管理。

促进社区卫生工作深入开展

1.加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能力建设

进一步健全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加快经济欠发达地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改造建设进程,改善基础设施条件,完善服务功能。落实社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医疗服务行为,提高社区医疗服务数量和质量。

2.推进社区卫生机构综合改革

总结交流各地推进社区卫生综合改革经验,加强分类指导,完善不同举办主体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管理模式。落实财政投入政策,完善补偿机制。落实政府举办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核编定岗工作,全面建立人员聘用制度和岗位管理制度,规范社区人员配置,推进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和绩效工资制度。

规范、完善居民公共卫生档案

健康档案记录的内容主要包括每个人的生活习惯、既往病史以及所有的体检结果等,是一份连续而完整的记录。为了让我市人民能够逐步享受到国家基本公共卫生均等化服务,更好地贯彻落实2013年《河南省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实施方案》,根据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 ,我们力求做好完整详细的的妇女和儿童健康档案记录,现将开展情况小结如下。

制定了《城乡妇女、儿童健康档案实施方案》:包括服务目标、服务范围、服务对象、服务内容、服务要求、考核指标等方面内容:(1)服务目标。在沁阳市辖区内的妇女和儿童进行健康档案建立工作,同时我们分析健康档案实施管理的经验及成果,使健康档案的实施早日进入立体化;(2)服务对象。以户为单位,建立妇女、儿童档案;(3)服务内容。建立孕产妇和0-7岁儿童健康档案,要包括居民的个人基本信息、健康体检、重点人群健康管理记录和其他医疗卫生服务四个部分的相关记录。具体如下:个人基本信息,姓名、性别等基础信息和既往史、家族史等基本健康信息。健康体检,一般健康检查、生活方式、健康状况及其疾病用药情况、健康评价等。重点人群健康管理记录,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要求的0-7岁的儿童、孕产妇的健康管理记录。其他医疗卫生服务记录,以上记录之外的其他接诊记录、会诊记录等。

结语

加强控烟和健康促进与健康教育工作,继续落实健康教育服务均等化项目。建立健康促进与健康教育工作协调机制,推进健康教育体系建设。加强专业健康教育机构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指导,落实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健康教育项目。呼吁国家重视妇幼保健医院功能职责,强化保健功能,以保健带动临床。规范居民电子健康档案,为妇女和儿童保健发展做贡献。

上一篇:分析网络速度慢的原因下一篇:化工生产实习心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