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的定义与术语

2024-08-07

标准的定义与术语(共7篇)

标准的定义与术语 篇1

夜景照明的术语与定义总结

[ 录入者:刀锋 | 时间:2007-11-24 00:13:18 | 作者: | 来源: | 浏览:784次 ]

基本概念

景观landscape 1. 一般概念:泛指地域或城市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2. 特定区域概念:专指自然地理区划中的区域景观。

3. 类型概念:指相互隔离地段,按其外部特征的相似性,归为同一类型的景观,如建筑景44观、园林景观、草原景观、江河景观和森林景观等。自然景观natural landscape 只受到人类间接、轻微或偶尔影响,自然面貌未发生明显变化的天然景观,如高山、极地、热带雨林及某些自然保护区等。

人文景观,又称文化景观culrure landscape 人类活动所造成的景,是自然风光、田野、建筑、村落、厂矿、城市、交通工具和道路以主人物和服饰等构成的人文现象的复合体。

夜间景观(简称夜景)landscape in night(nightscape)在夜晚,通过黄道光、月光、星光和灯光重现白天的自然或人文景观。夜间照明nightscape lighting 泛指除体育场、工地和室外安全照明外的室外活动空间或景观的夜间景观照明。照明的对象有建筑或构筑物,广场、道路和桥梁,机场、车站和码头,名胜古迹,园林绿地,江河水面,商业街和广告标志以及城市市政设施等的景观照明,其目的就是利用灯光将上述照明对象的景观加以重塑,并有机地组合成一个和谐协调,优美壮观和富有特色的夜景图画,以此来表现一个城市或地区的夜间形象。注:国际照明委员会(CIE)称夜景照明的“夜间室外城市景观装饰照明”(Exterior Lingting for the decoration of the night time urban landscape)。观景点Viewing positing, viewing point 具有最佳位置和视角的观景地点。观景距离Viewing distance 人们凭视力观景的距离。也称观赏景物所需一定的空间距离,据实验研究表明,人的双目及视野在60度角的圆锥体范围内,视距为景物高度一至三倍观赏时,效果较佳,小于它时有迫促感,大于它时有远离感。近景close view ,human scale 靠近观景点所看到的景物,或按人的尺度,人的视野所看到的景物,如建筑立面的局部(细部)景观。中景middle view,streel scale

离观景点较远的位置所看到的景物,或按“街道”的尺度,在较大视野内观赏的景物,如建筑或构筑物的全景。

远景 far view, city scale

远离观景点所看到的景物,或按城市的尺度,在大视野内观赏到的景物及它周围的环境。静态观景staric viewing 在某一特定观赏点静观各种景物的夜景效果。动态景观 dynamic viewing, mobile view 观赏者在运动中近赏、远眺、仰慕、俯瞰,从而获得步移景异地观赏景物的夜景效果。景观意境 landscape artistic 人们触景生情、联想到某种深化景界(意)的内涵,把景物印象融入思想感情,形成的一种景观艺术境界。硬质景观 hard landscape 相对于软质景观而言,满足复杂的城市生活要求,适应众多人群使用的景观设施,如建筑、街道、道路、桥梁、广场和城市市政景观设施等。可作硬质景观的材料很多,如混凝土、砖石、金属和玻璃等等。在设计硬质景观相应充分发挥材料的肌理和质感特性。软质景观,植被景观 vegetational landscape

相对硬质景观而言,在一定的地区内,覆盖地面的植被及树林形成的景观。绿地、树木和花丛等均属于软质景观的范围。

营造景观 creation landscpe of lighting

按庆典活动或特定的主题要求,在人群集中的广场或地点,利用灯光营造出各种寓意和造型的灯饰景观。剪影silhouette

景物在它的背景上形成轮廊清晰的影像 夜景效果图nightscape presentation

能真实、准确地表达夜景照明设计方案,并有一定艺术一现力的夜景图。夜景天际线 nightscape skyline(outline)of urban 以天空为背景,通过城市的建筑和构筑物,山体、江河水面的夜景灯光表现城市高低起伏韵律,描述整个城市全貌和特征的夜间景观边界线(或称轮廊线)。

照明种类

节日庆典照明festival lighting

利和灯光或灯饰营造欢乐、喜庆和节日气氛的照明。

建筑物夜景照明architecture(building)nightscape lighting

就是用灯光重塑人工营造的,供人们进行生产、生活或其化活动的房屋或场所的夜间形象。照明对象有房屋建筑,如纪念建筑、陵墓建筑、园林建筑和建筑小品等。照明时,应根据不同建筑的形式、布局和风格充分反映出建筑的性质、结构和材料特征、时代风貌、民族风格和地方特色。

注;建筑物夜景照明也称建筑立面照明(lighting of building facade)

构筑物夜景照明structrural nightscape lighting

用灯光再现构筑物的夜间景观的照明。照明对象有碑、塔、路、桥、隧道、上下水道、运河、水库、矿井、烟囱、水塔、蓄水池、贮气罐等等。鉴于构筑物的特点是为特定目的建造,一般人们不在内部生产或生活的特点,照明时除考虑构筑物功能要求外,还必须注重构筑物形态,以及和周围环境协调的要求。

广场夜景照明square nightscape lighting

根据不同类型广场的功能要求,通过科学的设计,利和照明设施的优美造型,简洁明快的色彩,合理的布灯,营造出和广场性质以主周围环境统一协调,优美宜人的照明。

道路景观照明road landscape lighting

在保证道路照明功能的前提下,通过路灯的优美造形,简洁明快的色彩,科学的布灯,营造出功能合理,景观优美的照明。

商业街景观street landscape lighting

根据商业街的功能、性质和类别,综合考虑街区的路、店、广告、标志、市政设施(含公共汽车站、书报亭、广场、流水、喷泉、绿地、树木及雕刻小品等)构景元素照明的特征,统一规划,精心设计,形成统一和谐的照明。

园林夜景照明gardener nightscape lighting

根据园林的性质和特征,对园林的硬质景观(山石、道路、建筑、流水及水面等)和软质景观(绿地、树木及植被等)的照明进行统一规划,精心设计,形成和谐协调的照明。

水景照明waterscape lighting

为渲染水景的艺术效果,根据水景的类别,对自然水景(江河、瀑布、海滨水面及湖泊等)和人文水景(喷泉、叠水、水库及人工湖面等)设置的照明。

公共信息照明public infomation lighting

利用灯光(含地标性灯光、广告和标志灯光等)作媒体,为人们提供公共信息的照明。

广告照明advertising lighting

为照亮各种广告的照明,所用的光源有霓虹灯、荧光灯、高强度气体放电灯及发光二极管。

标志照明lighting of sings

为照亮用文字、纹样、色彩传递信息而表示的符号或设施的照明。

关于夜景照明设计的一些基本技巧

[ 录入者:刀锋 | 时间:2007-11-24 00:22:01 | 作者: | 来源: | 浏览:351次 ]

局部设计的表现

夜景照明的局部设计是根据被照对象的特点,从照明色彩和亮度、灯光布置、照明方式三个方面合理的选择运用,达到夜景照明最佳的环境艺术效果。

夜景照明色彩和亮度的设计

夜景照明用光有单色光和多色光之分,以高明度低彩度为宜。高彩度光色,如粉红色容易产生“跳”的感觉,很少采用。在色彩搭配方面,夜景照明通过色彩的亲切、热烈、庄重、远近、轻重等视觉、心理感受作用,表现出各种不同需要的夜景环境氛围。例如政府机关办公大楼、广播电台、电视台、纪念碑和纪念性广场等,这些场所的照明色调应以淡色为主。像淡黄色光、黄白色光,可以用红光或其它色光突出强调局部或者重点部位,但绝不能搞成花花绿绿,冲淡庄严肃穆的气氛。服务性建筑,如宾馆饭店、候车候机大厅的裙房或入口处部位,宜采用橙黄等暖色调光照,烘托出环境温暖、亲切的气氛。对繁华商业区和文化娱乐性场所,照明色彩应呈现多样性或多变性。可采用霓虹灯、橱窗灯、广告灯箱、街灯等,用各种光色调和频闪变化呈现丰富多彩、一片兴旺的景象,使人充分体验现代都市的气息。对高层建筑,底部用浓色彩、深色调可增加其稳定感和坚实感,而*部用淡色彩、浅色调可使建筑看上去更加高大、挺拔,从而突出地表现出高层建筑的特征。

夜景照明中的景物亮度环境亮度、景观距离、空气质量等因素影响,较为复杂,目前我国还没有制定相应的标准,实际中往往根据经验估计。所以这方面还有待于深入研究。

夜景照明的灯光布置

首先,在用光的主次和方向上应遵循突出重点、兼顾一般的原则。通常用主光照亮景物的重点部位,如重要的立体标志、画像、铭牌等,辅助光用在一般或背景部位,使整个夜景富于层次感。一般主光和辅助照度比例可取3比1。其次,应根据被照面的造型和材质,选择合适的投光形式和方向。对高层建筑,光源只能是自下而上的投射照明,所以投光方向应以表现适度的阴影和立体层次感为佳。如果立面较粗糙,光的扩散性好,那么投光入射角可较大并采用窄束光;如果是平滑的表面,则尽可能将投光方向垂直于表面并采用漫射光。对有玻璃幕墙的情况,为避免“黑洞”效应,应采用内透光形式。另外,还应注意灯具本身的造型美观。

夜景照明的方式

现代照明技术的发展,为夜景照明提供了多种手段和方法。目前,比较常用的夜景照明方式有:面体泛光照明,轮廓照明,内透光照明,光纤管、小串灯照明,激光全息立体照明等等。通过这些照明可达到诱导游人的最佳视角,突出景物特征,引人入胜的效果。

值得一提的是,目前不少地方由于夜景照明的使用不当,造成了光污染,甚至影响了天文观测。著名的英国格林威治天文台已被迫关闭。许多国家的天文台不得不迁移到大海中的孤岛或高山上。我国重建的天文台台址也只好选择在较偏远的西双版纳。另外,白昼化的夜景照明还干扰了花草树木和夜行动物的正常生活,破坏了部分生态环境。这些问题已经引起了人们的注意,将在今后的夜景照明的发展中给予认真的研究和解决。

[上一篇]夜景照明的术语与定义总结

标准的定义与术语 篇2

在数据结构这门课程中,教科书对数据结构的描述或定义有如下几种形式:

参考文献[1]中的描述是:“数据结构是相互之间存在一种或多种特定关系的数据元素的集合”。并且给出了如下定义:

数据结构是一个二元组:

其中D是数据元素的有限集,S是D上关系的有限集。

参考文献[2]中的描述是:“数据结构是指数据及其相互之间的联系。它是根据人们解决实际问题的需要和问题本身所含数据之间的内在联系而抽象出来的。这种数据结构与如何利用计算机存储和处理无关,所以被称为数据的逻辑结构”,并且给出了如下说明:

为了更确切地描述一种数据结构,通常采用二元组表示:

B代表一种数据结构,它由数据元素的集合K和K上二元关系的集合R所组成。其中

参考文献[3]中的描述是:“数据结构指的是数据元素之间的相关关系。虽然至今没有一个关于数据结构的标准定义,数据结构可以被理解为包含有以下3个方面的内容:即数据结构是指数据元素之间的逻辑结构、存储结构及其数据的抽象运算”。

参考文献[4]中的描述是:“数据结构是指相互之间存在一种或多种特定关系的数据元素所组成的集合。具体来说,数据结构包含3个方面的内容,即数据的逻辑结构、数据的存储结构和对数据所施加的运算”。并指出:“数据结构可用二元组D=(K,R)的形式来描述,其中为元素集合,为关系的集合”。

参考文献[5]则指出:“作为一个科学概念,数据结构这一术语目前还没有一致公认的定义。比较流行的观点有两种。一种观点认为,一个数据结构是由一个逻辑结构S、一个定义在S上的基本运算集Δ和S上的一个存储实现D所构成的整体(S,Δ,D),即一个数据结构包括S、Δ和D3个部分。本书倾向于另一种观点,即认为一个数据结构是由一个逻辑结构S和S上的一个基本运算集Δ构成的整体(S,Δ)”。

参考文献[6]中的描述是:“数据结构由某一数据对象及该对象中所有成员之间的关系组成,记为:

Data_Structure=(D,R),其中D是某一数据对象,R是该对象中所有数据成员之间的关系的有限集合”。

参考文献[7]中的描述是:所谓数据结构,简单来说就是数据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

在计算机科学中研究一种数据结构是从以下4个方面进行的:(1)数据结构的逻辑结构:特定的数据结构的定义;(2)数据结构的物理结构:在计算机中存储这种数据结构的方法;(3)该数据结构上常用的操作算法。4)该数据结构的应用。在许多情况下,也把上述4个方面的前3个方面合称为数据结构。而在另一些场合下,数据结构又单指其逻辑结构或物理结构,所以名词“数据结构”的确切含义取决于上下文。

出版的教科书对数据结构的描述则偏重于包括数据的存储和运算方面。例如:

参考文献[8]中的描述是:“数据结构用来研究计算机内部的各种数据存储方式,研究如何有效地维护、处理和应用数据,提供评估方法,如何分析整理源数据,建立数据间的相关关系,以最有利的形态存放在内存里以便计算机处理,并提供一种策略使计算机能充分地使用这些数据的方法”。

国外的相关文献的对数据结构的描述也有一定差异。

参考文献[9]中的描述是:“In the most general sense,a data structure is any data representation and its associated operations.…More typically,a data structure is meant to be an organization or structuring for a collection of data items.”。

从上述描述中可以看出,国内的相关文献多偏重于认为数据结构是数据的逻辑描述,并给出了一种形式定义。有一部分文献所针对内容的描述层次和范围的界限相对模糊。国外的相关文献除了有图形形式的逻辑描述外,一般没有用数学符号描述的形式定义,通常对数据结构在逻辑层面和物理层面上也不加以仔细区别。综上所示,所表现出来的就是逻辑描述和物理描述界限不够分明,概念不够清晰,且静态结构和动态过程混杂。

显然,这里面存在一定的问题,存在着差异和矛盾。现在的问题是:究竟什么是数据结构?数据结构的构成又是什么?

2 数据的逻辑表示、存储形式和操作

要描述一组关联的数据元素,必然是一种抽象,一种逻辑的表示形式。这种逻辑表示应该独立于计算机,是数据元素本身所固有的。显然,这样的一组数据元素的逻辑结构应该包括数据元素本身和数据元素之间的联系。

当一组关联的数据元素存储到计算机中时,必然以一种物理的形式组织和存放在计算机存储器中,它应该是这组数据元素的逻辑结构在计算机存储器中的映像,是依赖于计算机的。这种映像是这组数据元素的存储结构,它也能够体现数据元素本身以及数据元素之间的联系。就存储结构本身而言,它不体现任何相关的操作,只是对操作的方式会提出要求并产生影响。

当对一组关联的数据元素进行加工处理时,相对应的则是一组相关的操作,这样的一组操作称为施加在这组数据元素之上的运算。运算的定义依赖于数据元素的逻辑结构,而运算的实现则依赖于存储结构,是通过计算机语言完成的,是对数据进行加工处理的方法和动态过程的描述。

如果说数据结构这门课程包括了数据的逻辑结构、数据的存储结构和对数据所施加的运算等诸多方面的内容是行得通的。但如果说数据结构包括这3方面的内容则显得过于宽泛。

数据结构应该是一组数据元素的静态结构的描述,它应该包括逻辑层面和物理层面两个方面。在逻辑层面上而言,是数据和数据之间关系的一种逻辑的描述形式,可以采用文字描述或采用图形方式来表示,也可以用数学的符号形式加以定义;在物理层面上而言,则是数据和数据之间关系在计算机存储器中的体现,同样也是一种静态结构形态。这种静态结构是不可见的,为了便于理解,这种形态也可以用文字描述或图形描述的方式逻辑地加以表示。或者说,数据结构是一组数据元素的全体以及数据元素之间的关系的全体,在逻辑层面上称为数据的逻辑结构,在物理层面上称为数据的存储结构。也可以说数据的存储结构是数据的逻辑结构在计算机存储器中的映像。典型的数据结构有集合结构、线性结构、树形结构和图形结构,它们都有逻辑的表示形式和物理的存储形态。

数据的存储又有两种最基本的存储方式,即顺序存储方式和链接存储方式,散列和索引则是两种基本方式的复杂应用。这是为了便于数据的处理而采用的两种不同的存储技术,而不是数据结构的差异。例如线性表的顺序存储结构和链接存储结构都是线性表在计算机存储器中体现,采用不同的存储技术和形式,而表现的线性表本身的结构并没有改变。

运算是建立在逻辑结构和存储结构之上的一组操作的总称,是对数据加工处理的动态过程。运算的逻辑表示是算法,运算的物理实现则是与算法和存储结构相关的一组程序代码。它们之间的关系可以用图1来表示。

从另一个方面来说,如果将一组数据元素和数据元素间联系的静态结构和动态过程结合起来,从逻辑层面上来讲,就是数据结构和操作算法的结合,称为抽象数据类型(ADT);从物理层面上来讲,或者具体地从计算机高级语言来讲,就是存储结构和操作代码的结合,称为类(Class)。无论是抽象数据类型还是类,都应该是面向对象(Object-Oriented)中的对象的概念。因为它们都包括了数据元素的静态结构和相关操作两个部分,只不过一个是逻辑层面的表示,一个是物理层面的表示。由此就可以给出一个相对应的一种表述方式,如图2所示。

3 集合与聚集

现在,已经明确了数据的逻辑结构是数据结构的逻辑表示,它应该包括对一组数据元素和这些数据元素之间的关系两个部分的描述。那么如何给出这种逻辑描述呢?

显然,认为数据结构是某一数据对象和该对象中所有数据成员之间的关系的有限集合是不合适的。因为对象的概念是包含操作的,而数据结构是静态的描述,不应该包含操作。或者说,使用对象这个术语容易产生概念上的混淆和误解。那么,把数据结构说成是数据元素的集合(或有限集)和数据元素之间关系的集合(有限集)合适吗?文中认为,基本合适,但需要加以补充说明,或者应该换一个更为准确的描述,以避免概念上的混淆和误解。下面从了解集合的特性开始加以分析。

集合(Set)是一个数学概念,是一些具有相同性质的元素的群集。集合中的元素应满足如下几个基本性质:

(1)确定性。给定一个集合,任给一个元素,该元素或者属于或者不属于该集合,二者必居其一。

(2)独立性。即集合中的元素都是可以加以区别的,相互间无任何关联。

(3)互异性。即集合中任意两个元素都是不同的。

(4)无序性。集合中,每个元素的地位都是相同的,元素之间是无序的。

例如整数集、大写英文字符集等被认为是集合,是抛开它们之间大小和顺序特性而言的。

还有另一个概念,即一些元素的群集,可称为聚集(Collection)。聚集的限制要更加宽松一些,允许聚集中存在重复的元素,甚至元素的特性也可以不同。显然,集合是聚集的特例。聚集也同样可以用子集、最小子集这些概念来描述。

那么,数据结构中的一组数据元素,应该被称为集合(Set)还是聚集(Collection)呢?

数据结构中的第一部分,是一组数据元素,而它们之间的联系,即元素的大小、顺序这些概念已经被分离出来,作为数据结构中的第二部分加以专门的描述。因此,若这一组数据元素不存在重复的元素,则可以称为集合,若存在重复的元素,再称为集合就会引起概念上的混淆和误解。在数据结构中,经常会出现具有重复数据元素的情况,因此,把数据结构中的第一部分称为数据元素的聚集(Collection)则会更好些。

数据结构中的第二部分,通常被称为关系集合,这是合适的,因为关系是纯粹的集合(Set)概念,在数据结构中数据元素的集合中可能会有值相同的数据元素,而关系不会重复,关系之间也没有大小和顺序之分。

4 新的数据结构定义

通过上述分析,给出如下一种新的关于数据结构的定义。

【定义】数据结构是一组数据元素及数据元素之间相互关系的静态结构,是数据的逻辑结构和存储结构的统称。

其逻辑结构的形式定义为:

其中,D是数据元素的聚集,R是D上关系的集合。D和R可表示为:

存储结构则是逻辑结构在计算机存储器中的映像。

这个定义似乎与其他定义没有太大差别。但确实是有区别的。第一,它明确地说明了数据结构是一组数据元素及数据元素之间相互关系的静态结构,是其逻辑结构和存储结构的统称。其中,描述为一组数据元素,而不是一组性质相同的数据元素,是对这一部分泛化的描述。例如,广义表是一种数据结构,但是,广义表中的数据元素有原子元素和子表两种性质不同的元素。作为形式定义的数据结构应该包括这种情况。第二,它指出形式定义中是数据元素的聚集,要比说明为集合更为准确和贴切一些,同时,的表示采用的是圆括号,以示区别。

5 结语

关于数据结构的定义,国内外思考的出发点通常都是不尽相同的,另外,数据结构这门课程的概念不像数学课程要求的那样严谨,加上概念上的认识不同或者混淆和误解,从而产生了不同的描述。文中给出的关于数据结构的定义,也是在仔细分析各种定义的差别,站在不同的角度上进行学习、思考和研究,汲取精华,排除差异,对比分析,最终提出来的一种建议。

参考文献

[1]严蔚敏,吴伟民.数据结构(C语言版)[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79,4:5.

[2]徐孝凯.数据结构实用教程[M].2版.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9:5-6.

[3]王若梅,贺晓军.数据结构[M].西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1994,5:2-3.

[4]李根强.数据结构(C++版)[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5,1:3-5.

[5]陈小平.数据结构导论[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3,3:11-12

[6]殷人昆,等.数据结构(用面向对象方法与C++描述)[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7:2-3.

[7]黄国兴,章炯民.数据结构与算法[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7:1.

[8]杨正宏.数据结构[M].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01,6:17.

略谈军事术语定义的撰写 篇3

关键词:军事术语,定义,撰写

中图分类号:N04;E0-0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3—8578(2009)05-0017-05

军事术语(以下简称军语)是表述军事概念的语词,是军事领域的专门用语。军事概念是人们通过概括军事事物的特性而得到的心理构想,是体现军事事物本质特征和发展轨迹的知识单元。军语的定义是对各军事概念的语言描述,是军语研究的中心环节,也是军语编修工作成败的重要标志。

在撰写军语定义时,应当遵循术语工作的基本规律,充分汲取前人的成果,准确把握军语的结构、形成、发展和用法及管理模式,注意彰显军事特色,最大限度地保证定义的准确性、简明性、适度性和协调性。

一军事概念体系(military concept system)的构建

建立标准化的术语集,不是对相关术语的简单收集和堆砌,而是形成结构严谨、关系顺畅、便于分类存储和高效检索的术语系统。更进一步的要求就是,它应能准确反映客观事物的真实情况和相互间的逻辑关系。

军事概念体系是根据军事概念间相互关系建立的结构化的概念集合。构建军事概念体系并建立规范化、结构化、模块化的军事术语集,是军语工作的基本内容。

军事概念体系是由一组相关的军事概念构成的,这些军事概念之间,既存在区别又相互联系,并且每个军事概念在这个体系中都占据着一个确切的位置。这个体系的构成一般是以属种关系(generic relation)为骨架,并辅以整体一部分关系(partitive reladon)、序列关系(sequential relation)、联想关系(associative relation)、时间关系(temporal relation)、对应关系(correspondent relation)和因果关系(causal relation)等。例如:

“武器”和“轻武器”之间,“潜艇”和“核潜艇”之间,存在属种关系。

“连队”和“士兵”之间,“机场”和“跑道”之间,存在整体一部分关系。

“团”“营”和“连”之间,“高空核爆炸”“空中核爆炸”“地面核爆炸”和“地下核爆炸”之间,存在序列关系。

“化学武器”“染毒”和“防毒面具”之间,“教育”“教员”和“教材”之间,存在联想关系。

“早检查”和“晚点名”之间,“天亮”和“天黑”之间,存在时间关系。

“封锁”和“反封锁”之间,“前方”和“后方”之间,“上级”和“下级”之间,存在对应关系。

“核爆炸”和“漂尘”之间,“台风”和“风浪”之间,存在因果关系。

正是基于这些关系,才有可能把军事领域的全部军事概念组成一个相对科学、完整的概念体系。理想的军事概念体系应该层次分明,结构合理,正确反映客观事物本质特征。然而,由于客观事物之间关系的复杂性,加之不同专业领域采用不同的理论体系和方法进行分类,从不同角度研究它的不同侧面,因而造成了大多数概念体系是混合体系(mixed system)。尤其在军事专业领域,这种现象表现得更为突出。这进一步说明,构建好军事概念体系的重要性。

构建军事概念体系包括一系列交互作用的操作。这种操作从广泛搜集现有军事术语开始,然后再依据各军事概念间的关系逐层聚类,这种“自底而上”的构建体系工作要占据术语工作的大部分时间。根据术语工作的一般规律,构建一个军事概念体系,一般需要经过以下五个步骤的操作:

——全面搜集军事领域的军事概念;

——分析各军事概念的内涵和外延;

——确定各军事概念在该军事概念体系中的相互关系及所占据的位置;

——在理顺各军事概念相互关系的基础上为这些军事概念撰写定义;

——赋予每个军事概念指称。

通过以上五个步骤的交互操作,最后将所搜集的全部军事概念汇编成科学、系统,能够反映军事领域的知识结构和可供军事领域普遍使用的军事概念体系。

二军语定义的基本模式

1,科学定义模式

一般来说,概念的内涵越丰富,外延越小;反之,内涵越贫乏,外延就越大。根据概念间的包含关系,可将概念区分为上位概念(superordinate concept)和下位概念(subordinate concept)。上位概念称为大概念或属概念,下位概念称为小概念或种概念。按同一标准划分并处于同一层面的概念称为并列概念(coordinate concept)或同位概念。在军事概念层级体系中,除了最高层军事概念外,其余概念都可以采用科学定义模式,即:

定义=上位概念+用于区分所定义概念同其他并列概念的区别特征。

也就是说,在一个以属种关系为基础的概念体系中,定义既要指出该概念在体系中的确切位置,又要反映符合本体系的本质特征(essential characteristic)。待定义的概念,一方面要继承上位概念的本质特征,另一方面又要借助本概念的区别特征(delimiting characteristic)同其他并列概念有效地区分开来。例如:军事概念“装甲指挥车”“装甲输送车”“装甲侦察车…‘装甲通信车”“装甲补给车”“装甲救护车”的共同上位概念为“装甲车辆”。为它们撰写定义时,应采用与“装甲车辆”相同的共性特征,再加上“指挥车”“侦察车”“通信车”“补给车”“救护车”的个性特征,从而形成一个既区别于其他概念体系,又区别于本概念体系中其他概念的定义。例如:

“装甲指挥车”可定义为设有指挥室并配备指挥、通信和观察设备的装甲车辆。通常分为履带式装甲指挥车和轮式装甲指挥车。

“装甲输送车”可定义为主要用于输送步兵并以火力支援下车步兵作战的装甲车辆。通常分为履带装甲输送车和轮式装甲输送车。

由于军事领域所涉及知识面比较广,其术语内容也包罗万象,在为每一个军事概念下定义时,应尽量综合各方面的知识,保证每一个军事概念都能形成一个相对独立的知识单元。

2,科学定义模式的局限

科学定义模式是一种简约的做法,不过也存在局限。所定义的内容虽然抓住了概念的区别特征,但容易忽略概念的特异性。单从下定义的角度讲,它是“定得住”的,但“定得住”不代表“定得全”、“定得准”。尤其是军语作为军事领域的特定用语,每个概念都应该有一个特定的含义。而要准确无误地表达出这一特定的含义,不仅需要表达这一

概念的内涵,而且还要指出相应的外延。例如:“军事科学”一词,在《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中的解释是“研究战争和战争指导规律的科学”。这样解释,从大的方面看是站得住的,但在军语中就显得有些单薄。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语》(以下简称《军语》)1997版对这一概念的定义是:“军事科学亦称军事学。反映战争规律和战争指导规律,用以指导国防与军队建设、战争准备与实施的知识体系。包括军事思想、军事学术、军事技术、军事历史和军事地理等内容及其学科门类。”

所以,在采用科学定义模式的同时,还需要根据每一个军事概念的发展变化,考虑到军事领域的实际需要,注意采用展开式定义、综合定义(多维定义)的模式。实践证明,在术语工作中,最费时间的就是查找和综合各方面的知识来撰写所需要的多维定义。

3,定义内容的行文模式

无论是科学定义模式,还是展开式定义、综合式定义,都涉及到一个定义内容的行文模式问题。由于《军语》是军事领域最权威、最系统、最规范的辞书,因此,在行文模式上,应力求做到统一规范。例如,“陆军”“海军”“空军”作为三大军种,是整个军事概念体系中的并列概念,也是各军种军事概念系中的最高属概念。因此,在为其下定义时,应尽量采取相同的行文模式。例如:

【陆军】以步兵、装甲兵、炮兵为主体,主要在陆地遂行作战任务的军种。通常由步兵、装甲兵、炮兵、陆军航空兵、工程兵、通信兵、防化兵等兵种和各种专业勤务部gabs,成。可单独作战,或与其他军种协同作战。

【海军】以舰艇部队为主体,主要在海洋遂行作战任务的军种。通常由潜艇部队、水面舰艇部队、海军航空兵、海军岸防兵、海军陆战队等兵种和各种专业勤务部gang成。可单独作战,或与其他军种协同作战。

【空军】以航空兵为主体,主要遂行空中作战任务的军种。通常由航空兵、地空导弹兵、高射炮兵、空降兵、雷达兵、通信兵等兵种和各种专业勤务部队组成。可单独作战,或与其他军种协同作战。

按照这种相同的行文模式,以相同的顺序一一介绍,既有利于保证定义内容的系统性、准确性,又有利于定义内容的协调性,同时也便于比较一组并列军事概念间的差别。

三军语定义的撰写要求

《术语工作的原则与方法》(GB/T 10112—1999)明确提出,定义撰写要做到“三性”,即准确性、适度性和简明性。

由于军语是军事领域的规范化、标准化语言,是各军事专业领域、各级各层人员都应该掌握的基础语言。它来源于军事实践,并为军事实践服务。因此,在为军语下定义时,既要做到准确、适度、简明,又要反映其时代特征,同时还要考虑到部队各级各类人员知识水平和军事实践的需求。力求做到通俗易懂,避免使用过于专业、晦涩难懂的语词。

《军语》(1997版)编修领导小组组长、军事科学院原副院长李际均同志在讲到《军语》的质量时,特别强调要做到“三准一精”。即收词要准,分类要准,词义定性(定义)要准,词义的解释要精。同时还指出,《军语》要区别于军事百科全书、军事大词典和专业词典,也区别于军用主题词表。《军语》带有法规性。

《军语》工作实践表明,在撰写军语定义时,一般应满足以下五个基本要求:

1,符合准确、适度、简明、规范、通俗的要求,避免使用生涩的语词和非确定性语言。

2,定义通常可采用内涵定义(intensional deftnition)和外延定义(extensional definition)两种形式。无论采用哪种定义形式,都应尽量描述出所定义概念的本质特征,以及与相关概念的关系。如:

【军队】国家或政治集团为准备和实施战争而建立的正规武装组织。是捍卫国家利益、执行政治任务的武装集团。

3,定义应体现同一概念体系的协调性和层次性,涉及同一上位概念时,应采取相同方式表述。如:

【国土防空】为保卫国家领土安全而统一组织的全国性的防空。

【野战防空】部队在野战条件下为保障其空中安全而组织实施的防空。

4,说明性文字是对定义的补充,应简明扼要,仅写明与定义直接相关的内容。如:

【国防力量】国家在国防领域内所拥有的各种力量的统称。包括国防实力和国防潜力。武装力量是国防力量的主体。

5,定义内容应尽量做到短小精练,字数一般控制在20—100字之间。个别概念按上述字数难以完整表述其内涵或外延内容时,可适当增加,但不得超过200字。

四撰写军语定义应注意的问题

撰写军语定义,可能要借助军事辞书、军事百科全书和专业词典,但绝对不能把它们等同起来。与一般的辞书、词典相比,军语更要求单名单义。在概念的描述上,军语的定义要更直接、简明、准确,不需要做更多的解释性、知识性描述。除此之外,撰写军语定义,还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是要注意突出军事特色。军语是军事领域的专业用语,突出军事特色是对军语定义的基本要求。有的术语,虽然在专业词典中有明确的定义,但在《军语》编修中,还必须围绕军事专业特色,赋予其军事内涵。

例如“起点”一词。在《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中有两个义项:①开始的地方或时间;②特指径赛中起跑的地点。而在《军语》1997年版中也有两个义项:①高射炮弹弹丸底部脱离炮口瞬间,弹丸重心所在的位置。高炮射击通常以火炮位置或发射阵地中心为起点;②亦称原点。地空导弹离开发射装置瞬间,导弹重心所在的位置。地空导弹发射通常以导弹发射点或制导所在点为起点。

很明显,《军语》(1997版)对“起点”的定义,集中彰显了其军事特色。

二是要注意正确使用否定定义。为一个军事概念下定义,应重点描述这一军事概念是什么,而不应该讲它不是什么。只有在概念本身是否定性的情况下,才可使用否定定义。

例1:“无名高地”是指“在地图上没有注记山名或高程的高地。”这是正确使用了否定定义。

例2:“优秀士兵不是奖励。”这是不正确的使用了否定定义。因为“优秀士兵”不是否定性的概念。

三是要注意避免使用循环定义。循环定义又称同语反复,只是将被定义的术语拆开复述一遍,而没有真正做到对这一概念完全定义。循环定义无助于对概念的理解,因此应该避免。

例1:“迫降”是“被迫的降落”。这是对同一定义内容的循环解释。

例2:“荣誉证章”是“国家和军队授予有功人员的奖章”。“奖章”是“国家和军队授予有功人员的荣誉证章”。这两个定义是在同一概念体系中的循环解释。

四是要注意避免多重定义。即:不要在定义中解释其他术语,从而形成定义之中套定义的定义模式。应当只使用已在另外的地方定义的,或是广为人知的概念。任何需要解释的术语都应当单独予以定义。

五是要注意避免用下列表达方式引出定义。如:“意思是……(means)”“是……(is)”“用来表示……的术语(the term used for)”“概念反映的是……(the concpet denoting)”。

六是要注意遵从汉语语言习惯。汉语普通话是中国的“国标”语言,是撰写军语定义必须遵从的语言模式。在撰写定义时,既不能出现地方方言,更不能使用其他民族的语言模式。因此,用字遣词,既要符合现代汉语语法,务求不引起歧义,又要讲究语气、语调,力戒议论、褒贬等感情色彩的意蕴。例如,跟印欧语系的语言不同,汉语忌讳过长的前置修饰语。如用于说明种差的修饰语较长,应酌情后置。

七是要注意合理使用注释和插图。一些重要的但不能作为区别性的特征,以及典型外延举例,可以写在注释中。一般来说纳入注释的信息应有助于理解概念,例如有关概念的渊源、习惯用法等资料。

军语编修不提倡过多的使用注释,但对那些不易被理解或容易引起歧义的内容必须加注。例如在解释“风浪”一词时,要采用表格的形式对风流和涌浪的等级进行说明:

由于风浪的出现通常伴有浪花或泡沫,而这里所指的浪高不包括浪花或泡沫。因此,在这个表中必须注明:H为有效浪高。

术语和定义 篇4

配件

在交付给最终顾客之前(或之后),与车辆或动力总成以机械或电子方式相连的顾客指定的附加部件(如:定制地垫、车厢衬、轮罩、音响系统加强件、天窗、尾翼、增压器等等)。

产品质量先期策划(APQP)

对开发某一满足顾客要求的产品或服务提供支持的产品质量策划过程;APQP对开发过程具有指导意义,并且是组织与其顾客之间共享结果的标准方式;APQP涵盖的项目包括设计稳健性,设计试验和规范符合性,生产过程设计,质量检验标准,过程能力,生产能力,产品包装,产品试验和操作员培训计划。

售后市场零件

并非由OEM为服务件应用而采购或放行的替换零件,可能按照或未按照原始设备规范进行生产。

授权

对某(些)人的成文许可,规定了其在组织内部授予或拒绝权限或制裁有关的权利和责任。

挑战(原版)件

具有已知规范、经校准并且可追溯到标准的零件,其预期结果(通过或不通过)用于确认防错装置或检具(如通止规)的功能性。

控制计划

对控制产品制造所要求的系统及过程的成文描述(见附录A)。

顾客要求

顾客规定的一切要求(如:技术、商业、产品及制造过程相关要求;一般条款与条件;顾客特定要求等等)。

顾客特定要求(CSR)

对本汽车QMS标准特定条款的解释或与该条款有关的补充要求。

装配的设计(DFA)

出于便于装配的考虑设计产品的过程。(例如,若产品含有较少零件,产品的装配时间则较短,从而减少装配成本。)

制造的设计(DFM)

产品设计和过程策划的整合,用于设计出可简单经济地制造的产品。

制造和装配的设计(DFMA)两种方法的结合:制造的设计(DFM)-为更易生产,更高产量及改进的质量的优化设计的过程,装配的设计(DFA)为减少出错风险、降低成本并更易装配的设计优化。

六西格玛设计(DFSS)

系统化的方法、工具和技术,旨在稳健设计满足顾客期望并且能够在六西格玛质量水平生产的产品或过程的。

具有设计职责的组织

有权制定一个新的或更改现有的产品规范的组织。

注:该职责包括在顾客指定的应用范围内,试验并验证设计性能。

防错

为防止制造不合格产品而进行的产品和制造过程的设计及开发。

升级过程

用于在组织内部强调或触发特定问题的过程,以便适当人员可对这些情况作出响应并监控其解决。

故障树分析法(FTA)

分析系统非理想状态的演绎故障分析法;通过创建整个系统的逻辑框图,故障树分析法显示出各故障、子系统及冗余设计要素之间的关系。

试验室

用于检验、试验或校准的设施,可能包括但不限于,化学、冶金、尺寸、物理、电性能或可靠性试验。

试验室范围

包含下列内容的受控文件:

*试验室有资格进行的特定试验、评价或校准; *用来进行上述活动的设备的清单;以及 *用来进行上述活动的方法和标准的清单。

制造

制作或加工的过程 *生产原材料; *生产件或服务件; *装配;或

*热处理、焊接、涂漆、电镀或其他表面处理服务。

制造可行性 对拟建项目的分析和评价,以确定该项目是否在技术上是可行的,能够制造出符合顾客要求的产品。这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方面(如适用):在预计成本范围内;是否必要的资源、设施、工装、产能、软件及具有所需技能的人员,包括支持功能,是或者计划是可用的。

制造服务

试验、制造、分销部件和组件并为其提供维修服务的公司。

多方论证方法

从可能会影响一个团队如何管理过程的所有相关方获取输入信息的方法,团队成员包括来自组织的人员,也可能包括顾客代表和供应商代表;团队成员可能来自组织内部或外部;若情况许可,可采用现有团队或特设团队;对团队的输入可能同时包含组织输入和顾客输入。

未发现故障(NTF)

表示针对服务期间被替换的零件,经车辆或零件制造商分析,满足“良品件”的全部要求(亦称为“未发现错误或“故障未发现”)。

外包过程

由外部组织履行的一部分组织功能(或过程)。

周期性检修

用于防止发生重大意外故障的维护方法,此方法根据故障或中断历史,主动停止使用某一设备或设备子系统,然后对其进行拆卸、修理、更换零件、重新装配并恢复使用。

预测性维护

通过对设备状况实施周期性或持续监视来评价在役设备状况的一种方法或一套技术,以便预测应当进行维护的具体时间。

超额运费

合同交付之外发生的超出成本或费用。

注:它可能是由于方法、数量、未按计划或延迟交付等原因引起的。

预防性维护

为了消除设备失效和非计划性生产中断的原因而策划的定期活动(基于时间的周期性检验和检修),它是制造过程设计的一项输出。

产品

适用于产品实现过程产生的任何预期输出。

产品安全

与产品设计和制造有关的标准,确保产品不会对顾客造成伤害或危害。

生产停工

制造过程空闲的情况;时间跨度可从几个小时到几个月不等。

反应计划

检测到异常或不合格事件时,控制计划中规定的行动或一系列步骤。

外部场所

支持现场并且为非生产过程发生的场所。

服务件

按照OEM规范制造的,由OEM为服务件应用而采购或放行的替换件,包括再制造件。

现场

发生增值制造过程的场所。

特殊特性

可能影响安全性或产品法规符合性、可装配性、功能、性能、要求或产品的后续处理的产品特性或制造过程参数。

特殊状态

一种顾客识别分类的通知,分配给由于重大质量或交付问题,未能满足一项或多项顾客要求的组织。

支持功能

对同一组织的一个(或多个)制造现场提供支持的(在现场或外部场所进行的)非生产活动。

全面生产维护

一个通过为组织增值的机器、设备、过程和员工,维护并改善生产及质量体系完整性的系统。

权衡曲线

用于理解产品各设计特性的关系并使其相互沟通的一种工具;产品一个特性的性能映像于Y轴,另一特性的性能映像于x轴,然后可绘制出一条曲线,显示产品相对于这两个特性的性能。

权衡过程

南方电网-供用电合同术语定义 篇5

1、用电地址:用电方受电设施的地理位置及用电地点。

2、用电容量:又称协议容量,用电方申请、并经供电方核准使用电力的最大功率或视在功率。

3、受电点:供用电双方产权分界点。

4、主供电源:在正常情况下的供电电源。

5、备用电源:在正常情况下处于备用状态,当主供电源失电时供电的电源。备用电源用电容量不能超过约定的供电容量。

6、保安电源:在主供电源、备用电源失电的情况下,仅限于对保安负荷供电的电源。保安电源用电容量不能超过约定的保安供电容量。

7、转供电:经供电方同意,用电方使用自有受配电设施将供电企业供给的电能转供给其他用电方使用的行为。

8、电能质量:指供电电压、频率和波形。

9、计量方式:计量电能的方式,一般分为高压侧计量和低压侧计量以及高压侧加低压侧混合计量等三种方式。

10、计量点:指用于贸易结算的电能计量装置装设地点。

11、计量装置:包括电能表、互感器、二次连接线、端子牌及计量箱柜。

12、冷备用:需经供电方许可或启封,经操作后可接入电网的设备,本合同视为冷备用。

13、热备用:不需经供电方许可,一经操作即可接入电网的设备,本合同视为热备用。

14、闭锁:防止双电源误并列或反送电所采取的技术措施,一般有机械闭锁和电气闭锁二种方式。

15、谐波源负荷:指用电方向公共电网注入谐波电流或在公共电网中产生谐波电压的电气设备。

16、冲击负荷:指用电方用电过程中周期性或非周期性地从电网中取用快速变动功率的负荷。

17、非对称负荷:因三相负荷不平衡引起电力系统公共连接点正常三相电压不平衡度发生变化的负荷。

18、自动重合闸装置重合成功:指供电线路事故跳闸时,电网自动重合闸装置在整定时间内自动合闸成功,或自动重合不成功,在运行规程规定的时间内一次抢送成功的。

19、倍率:间接式计量电能表所配电流互感器、电压互感器变比的乘积。

20、线损;线路在传输电能时所发生的有功损耗、无功损耗。

21、变损:变压器在运行过程中所产生的有功损耗和无功损耗。

22、无功补偿;为提高功率因数、减少损耗、提高用户侧电压合格率而采取的技术措施。

23、计划检修:按照、月度检修计划实施的设备检修。

24、临时检修:供电设备故障(障碍)、改造等原因引起的非计划、临时性停电(检修)。(如事故检修、临时接电等)

25、紧急避险:指电网发生事故或者发电、供电设备发生重大事故;电网频率或电压超出规定范围、输变电设备负载超过规定值、主干线路功率值超出规定的稳定限额以及其他威胁电网安全运行,有可能破坏电网稳定,导致电网瓦解以至大面积停电等运行情况时,供电方采取的避险措施。

26、不可抗力,指不能预见、不能避免并不能克服的客观情况。包括:火山爆发、龙卷风、海啸、暴风雪、泥石流、山体滑坡、水灾、火灾、地震、台风、雷电、雾闪等,以及核辐射、战争、瘟疫、骚乱等。

27、逾期:指超过双方约定的交纳电费的截止日的第二天算起,不含截止日。

28、受电设施:用电方用于接受供电企业供给的电能而建设的电气装置及相应的建筑物。

29、国家标准:国家标准管理专门机关按法定程序颁发的标准。

30、电力行业标准:国务院电力管理部门依法制定颁发的标准。

31、基本电价是指按用户用电容(需)量计算的电价。

标准的定义与术语 篇6

邵立功、郭永胜、侯前芳 中优生优育协会眼病防治技术专业委员会

目的 2011年中华医学会眼科学术年会小儿眼科学组关于弱视定义的专家“共识”:视觉发育期由于单眼斜视、屈光参差、高度屈光不正及形觉剥夺引起的单眼或双眼最佳矫正视力低于同龄的视力为弱视;或双眼视力相差2行及以上,视力较低眼为弱视。

弱视定义“专家共识”存在原则问题,异议的提出:①最佳矫正视力低于同龄人者就都是弱视吗?弱视定义要以临床和基础科学研究科学依据为基础,要有具体科学诊断标准;②受检者视力低于同龄视力且有双眼视觉,有远/近立体视觉我们也能称之为弱视吗?③例如:6岁儿童最佳矫正双眼视力为0.6并且具有远/近立体视(双眼视觉)我们是否可以诊断为弱视?是否存在视觉功能发育迟缓情况?④若以此 “专家共识”来定义弱视,要有多少无辜的孩子被戴上弱视的大帽子接受所谓弱视治疗?⑥本人多年来一直从事弱视发病机理的临床和基础研究并获得具体科学数据和成果,本人认为弱视科学定义不能抛开科学依据人为认定,更不能以想象、意念或教条的和形而上学的去伪定义,因此,建议我们一定要科学、审慎、严谨和完整的去定义弱视概念。

方法 弱视的原始定义:儿童弱视(Amblyopia),是指眼球无器质性病变,最佳矫正视力≤0.8,该定义至今一直沿用。(问题:若双眼视发育平衡?5-6岁矫正视力双眼为0.5-0.8,并具有立体视,是否可以诊断弱视?)

弱视的现代定义(邵立功,中华眼科杂志1993,等):儿童弱视是指在小儿出生后的视觉发育关键和敏感期内,视觉神经系统因各种影响视觉发育的眼病和/或视觉环境的不良(形觉剥夺、斜视和屈光不正等等),使双眼视长期紊乱、视觉系统神经元功能、亚细胞及轴树突形态、数量发生变化出现分子神经生物学发育模式的异常,临床检查为外眼及眼底无特殊变化,最佳矫正视力≤0.8,同时丧失立体视觉感知者称为弱视(本人提出:弱视确诊的双相评定标准,即立体视应该作为弱视诊断金标准)。

弱视发病基础:儿童视觉发育关键期(crucial period)是指小儿从出生到3岁,敏感期(critical period)最迟平均到8.5岁。此期间,由于各种影响视觉系统发育的眼病和/或注视环境的不良,如生后出现的各种类型斜视、屈光不正、角膜病、先天性白内障、先天性上睑下垂等眼疾,致使视觉系统长期功能紊乱或抑制或废用,丧失三级视觉功能产生弱视。弱视产生的化和以弱视研究数据为基础,弱视发病机理研究则需要多学科化和规范化管理实施,弱视研究要健康发展的关键是弱视发病机理的综合性研究和依据弱视科学定义来科学合理使用弱视治疗仪器综合性矫治各种类型弱视,而绝不是盲人摸象,单

一、片面和形而上学。实质是指从视网膜、外侧膝状体到视皮质整个视路的可逆性微病理生理及分子神经生物学的模式变化,相关科学仪器检查,如:PVEP,PERG,MVEP,MERG,fMRI,DTT等研究也以证实,临床表现为外眼及眼底无特殊变化,最佳矫正视力≤0.8,同时丧失立体视觉感知者称为弱视,弱视类型不同发生机制不同,本科学辨析强调以立体视有或无作为弱视诊断金标准这一绝不容忽略的弱视定义科学原则。

弱视的广义概念:①如交替性斜视其视力为OD:1.0;OS:1.0,即右眼和左眼视力相等,但丧失了三级视觉功能,如按“专家共识定义”是否可以认为不诊断为弱视?②间歇性外斜视,近立体视(动态立体视)存在,远立体视(静态立体视)消失,因此弱视诊断不能单纯以视敏度高低来评价或定义,要强调视觉功能的完整性和横向性,而两者绝不可相互代替和或缺!因此人类三级视功能缺陷更应属于弱视范畴。

弱视的狭义概念:①双眼视觉协同配合机制缺陷;从视网膜三级神经元到外侧膝状体及视皮质视觉中枢整合加工和分析视觉信息的机制缺陷;②对外界视觉环境感知的视觉认知缺陷及视觉谬误;③对空间频率和对比敏感度分辨力的减弱(视敏度)和三级视觉功能(同时、融合和立体视)不同程度丧失和缺陷。

结果 弱视的宏观和微观概念:弱视临床定义在宏观层面上,强调以机能为主。弱视的基础研究则确定了弱视发病的微观概念:如亚细胞病理生理(视觉神

经系统及通路细胞形态轴树突触数目变化等等),以及分子神经生物学研究相关受体和蛋白基因表达及兴奋和抑制性神经递质的量子释放变化和视觉电生理学、微电极技术、脑电和核磁变化等等。

对标准的定义是 篇7

标准是由一个公认的机构制定和批准的文件。它对活动或活动的结果规定了规则、导则或特殊值,供共同和反复使用,以实现在预定领域内最佳秩序的效果。标准是科学、技术和实践经验的总结. 标准的制定和类型按使用范围划分有国际标准、区域标准、国家标准、专业标准、企业标准

 按内容划分有基础标准、产品标准、辅助产品标准

 按成熟程度划分有法定标准、推荐标准、试行标准、标准草案

技术意义上的标准就是一种以文件形式发布的统一协定,其中包含可以用来为某一范围内的活动及其结果制定规则、导则或特性定义的技术规范或者其他精确准则

通过标准化以及相关技术策略的实施,可以整合和引导社会资源,激活科技要素,推动自主创新与开放创新,加速技术积累、科技进步、成果推广、创新扩散、产业升级。1、根据标准的约束性划分:强制性标准、推荐性标准。2、根据内容划分:设计标准、施工及验收标准、建设定额。3、按属性分类:技术标准、管理标准、工作标准。

4、我国标准的分级: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企业标准。三个主攻方向:其一是继续完善《强制性条文》,其二是组织编制《工程建设标准体系》,其三是编制具有中国特色的技术法规。

一、工程建设标准的特点:1)强制性。2)综合性。3)相对稳定性。工程建设标准的基本体系:1、推行体系2、基本体系

建设标准立项申请应由主编部门负责向国务院建设主管部门提出,主编部门应为国家机关、国务院的组成部门或者其他行业管理机构。

前期准备工作包括:组建编制组、召开编制工作启动会议、拟订编制方案。

起草工作一般包括下列内容:收集资料、调查研究和专题研究;编写征求意见稿、条文说明及其有关专题报告;向有关部门、单位和专家征求意见。

审查工作一般包括确认送审材料、审查建设标准内容、提出批准建议。

企业标准化工作基本任务:建立健全以技术标准为主体核心,以管理标准为支持,以工作标准为保障的企业标准化体系。

企业标准化管理体系的构成:1、技术标准2、管理标准3、工作标准

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深化建设体制改革,加强工程建设标准的贯彻实施,充分发挥工程建设标准在促进科技进步,提高工程质量和投资效益,保障人身财产安全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办法所称工程建设标准实施监督检查,是指对工程建设强制性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以下简称强制性标准)的贯彻实施情况所进行的监督检查。办法适用于本省行政区域内各类建设工程。必须执行强制性标准。不得任意修改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有权检举、揭发违反强制性标准的行为

省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全省工程建设标准实施监督检查工作

市、地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建设工程项目的标准实施监督检查工作,标准通俗地说,就是在一定范围内共同遵照的规则,对于标准的定义,所据文章繁多,大多认为标准具备前瞻性、科学性、民主性和权威性四个特征。

作为建筑施工企业的企业技术标准,具备实用性、科学性、先进性和易比对性四个特征。标准、规范和规程都是标准的一种表现形式,中国标准体系的管理实行的是行政主导制

企业生产的产品没有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的,应制定企业标准,作为组织生产的依据。已有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的,国家鼓励企业制定严于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的企业标准,在企业内部适用。

名称的要素组成:①引导要素(可选):②主体要素(必备):③补充要素(可选): 前言由特定部分和基本部分组成。引言为可选要素。

规范性引用文件为可选要素

一览表中引用文件的排列顺序为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适用于地方标准的编写)、国内有关文件、ISO标准、IEC标准、ISO或IEC有关文件、其他国际标准以及其他国际有关文件。

标准中规定的技术指标、参数、公式要正确可靠,内容表达要准确、清楚、通俗、易懂,标准中只规定“应”怎么办,“必须”达到什么要求,“不得”超过什么界限等,一律采用国家颁布的法定计量单位 标准编写的表达方式始终要统一

任何标准都由概述、标准和补充三个要素构成

标准编写应注意的问题1、提高对标准的认识2、要编写出企业的特色3、要严格按《工程建设标准编写规定》的要求编写

强制性条文的作用:1、具备法律性质2、有可操作性3、具备影响结构安全的重要性 4、具有强制的合理性

新规范的强制性条文强调了重要性、可执行性和将来演变成建筑法规的可能性。新规范的强制性条文将辅以背景资料单独出版并强制执行,并逐步过渡到真正具有 法律地位的《建筑法规》,继续发挥作用。

执行强制性条文的注意事项:1、强制性条文的重要性1)对结构安全的影响2、强制性条文的执行

国外的标准规范体系:技术法规,技术标准,企业标准

施工技术标准交底的对象:设计交底、施工组织设计交底、施工方案交底、设计变更交底。由设计人员向施工单位的有关人员作设计技术交底,交底一般在图纸会审时进行 工程开工前,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人员应向施工人员作施工组织设计交底,工程施工前,施工方案的编制人员应向施工作业人员作施工方案的技术交底

施工发生较大变化时应及时向作业人员交底,其外部信息或指令主要指设计变更。技术标准交底的要求

技术交底应在该项目实施前完成,并形成记录。

施工技术标准交底可以用会议口头沟通形式或示范、样板等作业形式,也可以用文字、图像表达形式,但都要形成记录并归档。

上一篇:英语翻译-英文简历下一篇:小学预防接种证查验工作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