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剧的定义与解读(共8篇)
悲剧的定义与解读 篇1
没有人可以做你的双拐,你必须学会独立去闯荡;犯错的时候,要勇于承担,畏缩虽是一种自保,但当他人把你看扁的时候,你就彻底淡出了成功的机遇之外。再困难,咬咬牙,总会过去的;再犯错,不孤独,一切还可以重来。
在生活中,要做好受伤的准备,因为,受伤也是生活的一部分。但如果你总是受伤,一定是太在乎自己了。有时候,太把自己当盘菜,原本就是人生中一道难以治愈的暗伤。
玫瑰花开虽芳香鲜艳,却容易凋谢,女人也是如此;美好的时光如此短暂,虽然都有过美丽动人的容颜,但随时光流逝、风吹零落,花瓣也会殆尽所有的美丽。趁着没有老去的年华,花瓣还未凋谢的时候,咱们自己得去学会爱惜自己,做自己想做的,要学会洒脱的面对现在。
无论你身在何处,你都不是被困在原地的,因为你是一个人,不是一棵树!做你爱做的事,并不意味着生活过得轻松,但绝对可以活得更精彩。认准了就勇敢地开始,当你说“我就是要做这件事,多困难我都不在乎”时,老天爷就会开始支持你。每当你将焦点放在正面的事物上,你的生活就会更充满希望!
一个人久了,对爱情会越挑剔;一个人久了,会变的比恋爱时候成熟;一个人久了,朋友会越重要;一个人久了,会越来越喜欢听歌;一个人久了,对节日大多没啥期待。一个人久了,因为怕伤害,懒得去恋爱,懒得去了解人。一个人久了,会更加爱上旅行。
可以骄傲、可以张扬,过度的谦虚等于骄傲。
生活其实很简单,别总是逼自己。很多事情其实没必要那么计较,干嘛让自己那么累呢?问问自己得到了什么好处。如果是因为别人让自己那么累,想想为了那个人值不值得这样做。如果不值得何苦这样逼自己。人是为自己而活的,自己快乐了,过的才是人生。
学会正确的表达思想,从“我要”开始练习,越直接越好。
人生,总让人无语。笑的时候,不一定开心,也许是一种无奈;哭的时候,不一定流泪,也许是一种释放;痛的时候,不一定受伤,也许是一种心动。走过一段路,总想看到一道风景,因为已经刻骨铭心;想起一个人,总会流泪,因为已经融入生命;唱起一首歌,总会沉默,因为已经难以释怀。风雨人生,淡然在心!
悲剧的定义与解读 篇2
该文试图从萨特存在主义哲学处境论的角度出发,探讨小说主人公克里斯莫斯悲剧命运的必然性。
1 暗无光明的人生
福克纳笔下的克里斯莫斯是文学评论界公认的悲剧性人物。刚刚出生就因为身上可能存在的黑人血统,被外祖父扔在孤儿院门口。在孤儿院不仅遭到孩子们的欺辱,外祖父的监视,还因偶然撞见营养师偷情而遭营养师的排挤,五岁就被虔诚的清教徒夫妇收养。由于无法忍受养父严格的请教戒规的束缚,尤其无法容忍养父对他生活的种种干涉,他杀死了自己的养父。从此他的生活便踏上了漫无边际的旅程,失去了别人的监视与看管,更变得孤独无助。在长达十五年的流浪生活中,他当过劳工、勘探工、甚至还贩卖过私酒、也与无数女人鬼混过。这十五年对他来说是荒淫堕落的十五年。他身上可能存在的黑人血统使得他漫无目的地追寻了十五年。他无法容忍别人叫他黑鬼,也无法忍受别人拿他当穷白人来看待。这十五年萦绕在他脑海里最大的疑惑就是自己到底属于哪一个种族。他无奈、愤怒直至到了疯狂的地步,因此他做了很多坏事,想要彻底地毁灭自己而得到解脱。最终,他杀死了自己的情人乔安娜而受到惩罚,流浪生活才得以告终。这个悲剧人物身上所体现出来的矛盾性与恶劣性并不是种族主义者们所断定的黑种人的劣根性,而是一个无法确定自己身份的人,内心无奈和无助所体现出来的外在表现。“他影子一样漂游不定的行踪和自虐的气质,他外表的冷漠与意志力,他与女人亲近后又有意的疏远,甚至连他最后的凶杀暴力,其实都是他努力逃避自身的模糊,拼命追求身份的表现。”[5]97
2 处境中的人生
作为具有社会性的人永远不可能单独地存在于世界上,因此也必然会受到社会、历史、环境及他人的影响。存在主义大师萨特在他的自由哲学理论中,把作为社会性的人所不可避免的所有因素归结为人的“处境”。他的自由哲学中,“处境”以五种不同的方式显现:我的位置、我的过去、我的周围、我的邻人、我的死亡。一个人的人生和“处境”有着很大的联系。我们总是在“处境”中选择,但是“处境”不会成为选择的限制或障碍。利用“处境”或被“处境”利用造就了人生的喜剧或悲剧。人成为什么样的人都是由自身选择的结果。下面笔者以萨特的“处境论”的几个方面来解析克里斯莫斯人生悲剧的必然性。
2.1 我的位置
萨特的自由哲学里,人的位置是指人的住所及人所处的地点。人的住所和位置看似无从改变,是一种客观存在的条件。小说里的克里斯莫斯一生都是行动着的,漂泊度日居无定所。前五岁在孤儿院的日子,虽然有饭吃有床睡,似乎衣食无忧。但由于外祖父的存在,孤儿院的孩子们在外祖父的教唆下喊他黑鬼。尽管当时的年龄还不明白“黑”与“白”的界限。但在他幼小的心灵里,“黑鬼”的称呼表明他与其他人有所不同。因此形成了孤僻的性格,宁愿躲在衣橱里偷吃牙膏也不愿和其他孩子玩(除了一个名叫艾丽斯的女孩)。
孤儿院是他人生中的第一个住所,这对他来说也只是个暂时居住的地方。不知道会不会像艾丽斯那样突然从这个地方消失。他幼小的心灵里对于位置没有任何的概念。因此当外祖父深夜将他送走时,他一点都不惊慌,一点都不感到突然。
在克里斯莫斯被麦克依琴夫妇收养后,那个充满浓烈清教氛围的家就成了他人生的第二个住所。在养母的悉心照料下,生活也算得上衣食无忧,偶尔还可以从养母那里得到一些零花钱。在养父严格清规戒律的管教下,他形成了刚毅坚强的性格。在养父母家他完成了小孩到成人的蜕变,但是他内心的孤寂犹如一道厚实的壁垒,将他与养父母隔在两个世界里。他不满养父对他的呵斥责骂,更不满养母对他充满同情爱怜的关心。在他心里,他认为养父母是想对他的人生进行改造与占据。因此他内心愈加冷漠,充满了愤慨,愤慨爆发最终杀死了自己的养父。
为了逃避罪责,他接下来的长达十五年的生活更是流离失所。他走南闯北,干过各种工作,同各种不同肤色的女人鬼混。这十五年的生活,无论是客观所存在的住所,还是心理位置都是漂移不定的。尽管后来在一个偶然的机会中,他与乔安娜相识并成为情人,他也并没能把乔安娜为他提供的小木屋当成固定的住所。在心理上更是觉得处于乔安娜的控制中。为了挣脱乔安娜的控制,他再次杀人,落入法网,得到了应有的处罚,结束了漂移不定的人生。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克里斯莫斯没能摆脱“处境”对他的阻碍。“我的位置”致使他失败的原因在于他无法选择自己的位置,无论是客观的位置,或是心理的位置,他都处于一种驱逐的状态。他无法选择继续呆在孤儿院,不愿选择跟着麦克伊琴夫妇过古板安定的生活,更不愿选择乔安娜为他安排的生活。他将自己驱逐的毫无位置,让“处境”做了他的主人。
2.2 我的邻人
人生活在一个受到邻人亦即他人纠缠的世界中。正如萨特所言,他人就是地狱。“他人成为我这里把世界窃去的存在者,使以我为中心的世界分裂”[6]106。因为有他人的存在,对我的存在产生了威胁,人与人之间便产生了冲突与混乱。
克里斯莫斯悲惨的身世造就了他孤僻冷漠的性格,这种性格致使他与周围他人的关系基本处于冷漠和不信任的状态中。纵观他一生的人际关系,他所信任的人只有他在孤儿院时像妈妈一样照顾他的艾丽斯。艾丽斯消失后这种关系就不存在了。他与养父母麦克伊琴夫妇的关系,仅是被动的接受,心里始终含有抵触情绪。麦克伊琴想将他的姓该随麦克伊琴,而他“充耳不闻…甚至没有心思对自己说我不姓麦克伊琴,克里斯莫斯才是我的姓。”[7]97。麦克伊琴以严格的清规戒律来教育他,他虽然被动接受,但随着年龄的增大,也开始反抗。他拒绝背诵《教义问答手册》,甚至将它放在马厩的地面,以此来表达他的不满和对上帝的藐视。他任由养父用鞭子抽打,脸上也没有丝毫的颤动。他将养父送给他的小母牛偷偷卖掉,买了一套新衣服去哄饭店的女招待。与女招待鬼混被养父发现后,他恼羞成怒,用椅子砸死了养父。他与养父之间的关系建立在打骂与反抗之上,他始终没将自己融入到这个家庭中,将养父对他的养育之恩看做是对他自由的限制与占有,愤恨与不满逐渐积累,故能恩将仇报。他与养母的关系更是冷漠。虽然养母待他如同亲生儿子一般,为他打水洗脚,替他挡鞭子,帮他撒谎,背着养父给他钱,偷偷给他做饭,但他从不领情。他内心的想法无比扭曲变态,他认为养母的“温情善意…(会使他)永远成为它的牺牲品,他憎恨它胜过憎恨男人冷峻无情的公正。”[7]113
女招待博比和乔安娜也是克里斯莫斯人生中的重要人物。克里斯莫斯对博比的喜欢在最初是懵懂的少年对爱情的美好向往。因此最初他对博比充满了爱恋与信任,信任到将自己可能存在的黑人血统也告诉了她。当博比得知这个穷小子又没钱还是个黑人时,便毫不将他放在眼里。克里斯莫斯也渐渐得知博比是个暗娼。他对她的关系从爱恋转为玩弄。乔安娜是克里斯莫斯在杀死养父逃避罪责时偶遇的情人,为他提供住所和食物。但克里斯莫斯一直只拿她作为肉体上的依靠。他们之间的关系是占有与被占有的关系。克里斯莫斯因无法忍受乔安娜对他的占有与控制,尤其是让他接受他的黑人身份,最终紧张的关系破裂,克里斯莫斯杀死了乔安娜。
除了以上主要人物,其他人物,如海因斯和克里斯莫斯之间只是监视与被监视的关系。克里斯莫斯在逃亡过程中所遇到的同事或与他鬼混的女人,与他都只是利用与占有的关系。克里斯莫斯将他一生中的他人都看作是想控制与占有他自由的人。他将自己封闭起来,不主动去与他人建立信任友好关系(除了博比对他的欺骗),也不接受他人对他的友好与善意,因此它的人生充满了冷漠与无情。“我的邻人”这个“处境”最终成了限制他自由的因素。
2.3 我的过去
是指每个人拥有的已经成为改变不了的东西,也即历史过去不可补救,是构成我的性质的重要因素。我的未来选择要以我的过去为基础。“它(过去)是我们不从它出发就不能做出新决定的东西。”[7]636正是因为过去不可补救,才造就了克里斯莫斯一生的阴影。他的过去判定他可能存在黑人血统,因此他永远生活在这个疑团中,一生都在追逐自己的黑白身份,终生都没有结果。他的过去让它无人疼爱成为孤儿,继而他始终生活在不需要他人关爱的生活中,与他人为敌,冷漠孤僻,恩将仇报。他永远生活在过去中,过去没有成为他选择新生活的起点而是终点,成为限制他选择行动的又一“处境”。
2.4 我的周围
这是指我周围的物,亦即工具。它们的存在依靠我的自由选择。根据我的自由选择它们支持或反对我。在分析“我的周围”这个“处境”因素对克里斯莫斯人生的影响中,笔者将“我的周围”的概念宽泛化,理解为所存在的除个人以外的所有因素。这些因素包括社会因素,思想体制及人文环境。小说的背景放在美国的南方。十九世纪后半叶及二十世纪初,美国经历了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变化。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转变所带来的冲击动摇了南方以种植园为主的经济模式。内战中南方的失败摧毁了南方人过去的荣耀。传统世界的消失使得南方人无所适从,他们愤恨、焦虑、无奈,找不到前进的方向。克里斯莫斯所体现出的精神状态是整个南方社会的精神状态。如学者们所评论福克纳所创造的“约克纳帕塌法世界中的大多数主要人物在不同程度上都是旧南方的遗老遗少或是南北战争直接或间接造成的孤魂野鬼。”[8]50处在水深火热中的南方人拒绝现代力量,但抵抗不了现代力量的威力。感慨自己的悲惨人生却找不到出路。除此之外,清教主义思想对人们的毒害根深蒂固。清教思想对黑人的排斥及偏执扭曲了南方人的人性。南北战争虽然废除了黑人奴隶制,但黑人的自由与平等却遥不可及。这些外在的客观因素,也是造成克里斯莫斯人生悲剧的又一个重要因素。
2.5 我的死亡
死亡是对一切选择的否定。它是作为限制的“处境”,但是它把人生改造成另一种命运。死亡既是人生的终结也是另一种命运的开始。“我的死亡”是对主人公克里斯莫斯人生影响最复杂的因素。他既对主人公的人生产生限制,也带来了希望,是绝望中的最后一丝希望。
死,对克里斯莫斯来说是必然的结果。他先后杀死了自己的养父和情人。前一次逃脱了罪责,让他延续了十五年的对身份追逐的生活。后一次杀人放火引起了社区人们的公愤最终将他处以私刑。从这个角度上来说死亡的结果无可避免,给他的人生带来了限制。然而,如果读者从另外一个角度分析可以发现,克里斯莫斯自己主动选择了死亡。如果按照前一次的方法,他说不准还可以侥幸活上十五年。但是在逃亡一个星期后,他静下心来,发现自己生活的三十多年毫无意义。他明白自己永远无法找到自己的身份,再也不想继续追逐下去,选择平静地去迎接死亡。他自动出现在人们的视线中,当人们抓住他时,他并没有否认自己是克里斯莫斯。他对死亡的主动承认与接收使“我的死亡”这个“处境”因素成为对他人生有利的因素。死亡代表他否定了自己毫无意义的追逐,代表他主动承担了杀人的罪责。从存在主义角度来看他对自己一生的选择和行动承担了应有的责任。他以死亡这种方式选择了另一种命运,不能平静安宁地生活但可平静安详的死去,是绝望中的希望。
3 结束语
在萨特的存在主义哲学中,存在先于本质是最核心的。人的自由选择与行动被赋予了相当高的价值。同时萨特也认为人的自由不是任意的,自由可能受到“处境”的限制,但是“处境”不能阻止人的自由选择。从这个角度讲,人在“处境”中是绝对自由的。自由赋予“处境”以意义,“处境”只有在人的选择中才会呈现其具有阻碍或帮助的现实意义。人是自由选择的绝对主人,因此人虽然处在“处境”之中,却命定地具有超越性,人的存在是超越“处境”的存在。可能存在的黑人血液,漂泊不定的生活(我的位置),他人对我的看法(我的邻人),对身份毫无结果的追逐(我的过去),社会历史因素对我的影响(我的周围),这些外在的因素虽然会极大地限制和阻碍克里斯莫斯的人生,但并不能控制他意识上的自由选择。不可以决定是否有黑人血液,但可以选择过黑人或白人的生活;不可以决定成为孤儿的命运,但可以选择与养父母幸福地生活;不可以控制他人对他的排斥,但可以选择接受友好、付出真诚。正因为他放弃了自由选择,无法战胜自己的内心,所以让“处境”作了他的主人,导致了人生悲剧。唯有选择死亡的方式,以主动和坦然的态度迎接死亡,才让他的人生得到了最后一丝希望。克里斯莫斯的悲剧人生足以警示世人,要以阳光健康的态度面对现实,努力奋斗,创造人生!
参考文献
[1]杨敬仁.20世纪美国文学史[M].青岛:青岛出版社,1999.
[2]柏里尼.福克纳传[M].吴海云,译.北京:中信出版社,2007.
[3]肖明翰.威廉.福克纳:骚动的灵魂[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9.
[4]肖明翰.威廉.福克纳研究[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7.
[5]生安锋.现代社会中人格的分裂与模糊——试析《八月之光》中的双重人格[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3(S1):96-100.
[6]杜小真.一个绝望者的希望——萨特引论[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
安娜与爱玛悲剧人生的多维解读 篇3
关键词:《安娜·卡列尼娜》 《包法利夫人》 相似性 差异性 同情与惩罚
一 《安娜·卡列尼娜》和《包法利夫人》
《安娜·卡列尼娜》是19世纪俄国伟大作家托尔斯泰的长篇名著,它通过描写安娜的情感生活来反映当时俄国的社会现状。聪慧、美丽的女主人公嫁给卡列宁后,育有一子,恪守妇道,但两人的性格格格不入。这样一位极其需要爱情生活的女人在去往调节哥嫂感情生活的火车站上与前来接母亲的年轻军官渥伦斯基不期而遇,沉寂许久的爱情火花顿时点燃,她不顾丈夫拿儿子的探视权来要挟,在拒不同意离婚的情况下,与渥伦斯基私奔长达两年之久。当爱情火焰逐渐减弱,两人的感情生活在遭到上流社会的遗弃,并阻碍渥伦斯基事业飞黄腾达时,他冷落了安娜。安娜在失去儿子,又失去挚爱的艰难情况下,迫不得已选择卧轨自杀来结束自己的生命。
《包法利夫人》是19世纪法国著名作家福楼拜的长篇小说,它通过描述一位小资产阶级女性因不满夫妻生活的平淡无奇而通奸,来揭露法国当时资本主义社会戕害人性,腐蚀人的灵魂,甚至吞噬人的罪恶本质。天真纯朴的爱玛从小在修道院接受教育,潜移默化地受浪漫主义传奇小说的熏陶,怀着对爱情的憧憬,嫁给平庸的乡村医生包法利,平淡的夫妻生活无法满足她所期许的生活,后受情场高手罗道尔弗甜言蜜语的诱惑与其通奸被抛弃。爱玛在情场失意时又偶遇旧情人莱昂,他却并未对爱玛付出真情。爱玛在与情人们私通时遭遇郝麦奸商以不正当手段引诱欠下巨额高利贷,最终因无法偿还而服毒自尽。
二 安娜与爱玛人生悲剧之比较
生活在同一个时期但不同国度的两位女性,她们的人生有其相似性也有差异性。通过对比分析其各自特点,寄望揭露对所处时代女性不幸婚姻的同情,以及社会舆论对其惩罚,进而剖析两位女性的悲剧人生内涵。
安娜有贵族家庭的出身,但父母早逝,姑妈出于巴结官僚的目的,将十八岁年轻貌美的侄女嫁给有权有势大她十二岁的卡列宁。她用了八年的青春时光尽力想当贤妻良母,但事与愿违。丈夫卡列宁出身贵族,在政府里担任高官,外形庸俗,性格虚伪冷漠,行事刻板僵化,功名利禄之心使他精神枯竭,感情只重视婚姻的外在形式,对安娜是礼貌有加,但感情贫乏,从不关心妻子的内心世界。在麻木不仁当中,葬送了安娜八年的青春,与其生活在一起的安娜,不知爱情为何物,以为生活婚姻不过如此,直到她遇到渥伦斯基。托尔斯泰在小说中描写安娜第一次出场的场景中,我们不难发现作者强调的是安娜身上被压抑的生命力,这种生命力通过她的眼睛,通过她的微笑不自觉地传达出来。两人情投意合,再加上渥伦斯基的锲而不舍的追求,唤醒了安娜内心渴望真诚爱情和新生活的欲望。这种欲望在过去的时光里一直被压抑住未曾表露出,在与交往过程中,她的真诚善良以及丰富的内心情感世界逐渐地显露出来。当卡列宁获知安娜与渥伦斯基的私情时,要求安娜能够保全他的名誉,应严格维持外表的体面,即夫妻的关系还要维持下去,每天要与妻子见面,但不允许妻子在家中会见情人。这一切的行为更加坚定安娜走出婚姻的牢笼,但丈夫拿儿子的抚养权牵制安娜,她毅然决然地选择与渥伦斯基私奔在外长达两年之久,与此同时,她热烈追求的个性解放和爱情婚姻自由无疑对当时的社会形成了强烈的冲突矛盾。而渥伦斯基出身豪门,列身军籍,年轻英俊,他与安娜的结合最初深深被其吸引,他只知道寻欢作乐并没有理解也没有尝试去理解安娜的精神世界。当安娜被上流社会所围攻时,被卡列宁折磨精神异常地痛苦时,渥伦斯基无法感受到安娜所承受的压力,反倒感觉厌烦。当一切激情淡去变成平淡如水的生活时,安娜感觉被她视为生命唯一支柱垮了,只能选择卧轨自杀了此一生。
而爱玛出生于殷实农家,早年母亲去世,后来被父亲苦于地位低下,财产微薄,只好把心爱的女儿许配给当地唯一体面人家包法利。为了让女儿摆脱农家女身份,不用下地辛苦的干农活而做出的婚姻交易。由于小时被送到修道院,接受过良好的教育,酷爱诗歌与绘画,她所受过的教育使其对将来的生活充满了浪漫情怀。丈夫包法利是名乡村医生,不修边幅,指甲脏兮兮的,胡子拉碴,其生活异常的单调,如同平行线一样没有任何的交集。直到爱玛死去,他才发现妻子的婚外情,在见到情敌时竟然将一切都归罪于命,并含恨而死。现实的婚姻生活和爱玛所向往的奢华相差甚远,在一次参加舞会上认识了子爵,彻底激起包法利夫人心底的浪漫气息虽不久被抛弃,但未从中吸取教训。之后又认识了有浪漫主义思想的实习生莱昂,但其胆小怕事,不久也弃爱玛而去。而后结识能说会道的罗道尔弗,满足爱玛的一切不切实际的想法,她被其花言巧语所蒙蔽,想与其私奔而大量借债,终因无法偿还而服毒自杀。
三 同情与惩罚的双重变奏
托尔斯泰作品中的女主人公的原型是俄国大诗人普希金的女儿。在塑造安娜的初期描绘的是一位受过良好教育的知性女性,由于家人的包办婚姻,生活在没有真爱家庭里的贤妻良母。从这个角度来看,安娜是非常可怜的,而且值得我们同情。而后期展现在读者面前的安娜已经不是甘愿生活在压抑的家庭生活中的妇女形象,而是一个教养极好,追求真实爱情,敢于冲出上流社会虚伪道德樊笼的女性。对于安娜来说,如果她不追求幸福的爱情生活的话,那她的一生将成为卡列宁的附属品。在19世纪的俄国,敢于向无爱的婚姻宣判,在提出离婚未被丈夫许可的情况下,与自己的爱人私奔两年,这是何等的勇气。从渥伦斯基与安娜私通来说,安娜爱渥论斯基爱到无法自拔,在义无反顾的与其私奔的日子里,她失去了名誉和儿子,被社会所排挤,后来迫不得已在家呆着。而渥伦斯基追求欲望,他爱安娜,可他不只爱安娜,他还爱赛马,还渴望仕途,还留恋上流圈。虽然在安娜分娩时,他的所有其他渴望都瞬间消失了,可在跟安娜私奔后,他的其他欲望又苏醒了。在卡利宁拒不同意与其离婚,渥伦斯基还经常出现在上流社会的社交场所,将安娜一人留在家里,而且让她静静地在家里一呆就是六个月。这期间安娜的多疑让渥伦斯基感到不能容忍的地步,例如他去妈妈家拿东西安娜就会联想到和其他的女士在谈恋爱,一个送信的和他谈笑说几句话她都受不了,哪怕是见到已经结婚的吉娣也带有敌对情绪。最后夜不能寐,只能靠吃安眠药,吸食吗啡来缓解睡眠的问题。在身心疲惫时,选择卧轨自杀来作为安娜婚内出轨的惩罚方式来结束生命。如果卡列宁同意与安娜离婚,如果渥伦斯基能再多爱安娜点,如果上流社会能向接受渥伦斯基那样包容安娜的话,可能就不至于產生悲剧了。安娜所追求的,不过是个人的自由和幸福,可是连这个也得不到,她选择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并且悲惨地成了牺牲品,作者通过安娜的命运来揭露都市文化的罪恶。
而福楼拜作品中的女主人公的原型是他父亲医院里实习医生的妻子。在塑造爱玛时想借用她的浪漫来勾勒外省风俗,用以讽刺当时社会的穷形尽相。从小爱玛在修道院里接受的都是浪漫主义传奇小说的熏陶,成天满脑子想的都是唯美的画面,她怀揣爱情梦想步入婚姻殿堂,可她后来的婚姻生活却格格不入。丈夫包法利的平庸无能,感情迟钝,谈吐就像人行道一样平板,与爱玛所勾勒的爱情画面有着天壤之别。由于包法利的愚笨竟然没有发现爱玛的婚内出轨行为,甚至在爱玛死去后获知真相时,竟然能将这一切归咎于命,认为是命运在捉弄他,让读者对爱玛的情感世界产生了同情心。一次偶然的舞会上,使爱玛在修道院时期所产生的幻想变得看得着的生活方式。在结识情夫莱昂的初期,他是公证人的书记员,法律系的大学生,最初对爱玛的爱倒是真的,然而,再次相见,爱玛成为他的情妇时,他变了,变得那样冷酷无情,明知爱玛走上绝路,他竟见死不救。而另外一个情夫是罗道尔弗,他是有钱的庄园主,玩弄女性的老手,居然是他最了解爱玛的心,爱玛把一切都献给了他,为他身败名裂、债台高筑,岂知他只是利用爱玛的痴心,他把爱玛推上了绝路。至此爱玛的爱情观还是虚无缥缈,生活在幻想之中。在爱玛被债主催促还款时,在其找到情人们时被无情拒绝。迫于无奈当爱玛再向高利贷借款时,她由于不愿在不爱的人身上牺牲自己的肉体,断然拒绝将自己的身体奉献出去用以还债。在其所追求的浪漫爱情生活过程中,爱瑪最终认清自己就是男人的附属品,就像商品用久后,会因损耗而变得一文不值。令人深思的是,爱玛与莱昂或者是罗道尔弗私通,爱玛受借债之苦,而莱昂事业飞黄腾达,罗道尔弗财源滚滚。就连像勒乐这样阴险狡狯的商人表面上那么和气,贷款不用急着付清,他的一次次效劳其实是套在爱玛脖子上的一根根绞索,他串通公证人使永镇居民一家家破产,而他却越来越富。而像郝梅这样违章行医的药剂师,虚伪的道学家,凭三寸不烂之舌不负责任地尽出馊主意,他的原则仍是唯利是图。然而,这样的骗子最后竟获得了十字勋章。除了他们,还有神甫布尔尼贤、税务官比奈、镇长蒂伐什,还有子爵……现实世界便是由他们组成的,爱玛的幻想能不破灭吗?爱玛所追求的爱就像瞎子一样的盲目,委身的人都是卑鄙无耻之徒,为了实现她所谓的理想爱情而借高利贷,最后在无助和被情人们抛弃的绝望中吞食噬砒霜自杀,再联想到她所处的社会环境,她的惨死是注定的。
四 结语
托尔斯泰和福楼拜都深恶痛绝他们所处的社会,试图用自己的笔锋来塑造两位女主人公形象,堪称女性文学史上的两棵奇葩,为新时代女性的觉醒起到典范作用。安娜与爱玛虽然最终都自我结束其短暂的人生旅程,但给世人留下了男女平等都有追求爱情权利的警醒。身为女性敢于与包办婚姻说不,敢于去寻找属于自己的真爱。只不过安娜在与卡列宁离婚过程中,儿子谢廖沙和渥伦斯基之间只能选择一个时,她为了情人放弃了作为母亲的权利,她的抉择给我们留下更加强烈的震撼力。而爱玛却一味地追求浪漫的爱情,深受唯美的爱情所毒害,连自己女儿的名字白尔特都来自于在沃比萨尔庄园做客时听过的伯爵夫人名字。为了能够揭示当时的社会,安娜与爱玛这两个不朽的艺术形象被创作成时代的牺牲品,她们分别代表着新时代女性婚恋观的觉醒意识,值得我们去深思。
参考文献:
[1] 列夫·托尔斯泰,杨楠译:《安娜·卡列尼娜》,北京燕山出版社,2002年版。
[2] 居斯塔夫·福楼拜,罗国林译:《包法利夫人》,北京燕山出版社,2000年版。
[3] 孔夏秋:《从〈包法利夫人〉与〈安娜·卡列尼娜〉中婚外恋爱情模式之比较》,《安徽文学》,2010年第1期。
[4] 崔大庆:《〈包法利夫人〉与〈安娜·卡列尼娜〉作品及人物比较》,《理论界》,2005年第8期。
[5] 刘中阳:《福楼拜〈包法利夫人〉中爱玛的悲剧命运溯源》,《短篇小说》,2014年第4期。
[6] 张竹筠:《对一位浪漫的偷情女人的解读》,《语文学刊》,2000年第4期。
[7] 傅守祥、林琳:《母性意识的缺失与女性自由的迷障——〈包法利夫人〉中艾玛形象的重新审视》,《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5期。
从悲剧角度解读沈从文 篇4
——从悲剧角度解读沈从文小说
提到沈从文先生的小说,给人的第一印象便是小说中那特有的湘西风采。那里有着原始的淳朴的民风,悠然自得、无拘无束的生活方式,加上古风古色的建筑和风光秀丽的山水,充满了“桃花源”式的和平、宁静与优美,弥漫着一种乡村的温馨的牧歌情调,是一个令人无限向往的神奇之地,给读者带来精神上美的享受。这个湘西世界的描摹者,以他玲珑剔透的笔向都市里的人们娓娓讲述着偏远边地上生活着的人们的喜怒哀乐、爱恨怨愁。浪漫和严肃、美丽与残忍,两极之间的张力在叙事的空间里有机地融合,描绘出了一幅幅绵长的湘西生活的风情画卷。这个不为人知的、陌生的湘西世界,寄托着作者全部的理想与热情,寄托着作者想要达到至善、至美、至纯、至真的新的乌托邦的梦想。
然而沈从文先生也曾说过:“我作品能够在市场上流行,实际上近于买犊还珠,你们能欣赏我故事的清新,照例那背后蕴藏的热情却忽略了;你们能欣赏我文字的朴实,照例那作品背后隐伏的悲痛也忽略了。”[1]这样看来,沈从文小说并非只有陶渊明式的闲适恬淡,更有屈原《九歌》式的凄艳幽渺。概括来说,沈从文的小说风格以恬淡明丽为其表,以悲悯热烈为其里,这种“表里不一”构成了一种极大的张力和冲击力,悲剧的不可避免性增加了湘西世界的美丽,而美丽的不复存在又加重了小说的悲剧意味,二者在相互制约中强化了各自的力量,更强化了作品的感染力。
美丽的背后隐伏着伤痛
沈从文的小说创作,从题材上大致可以归为两类:一类是以湘西为题材的创作,一类是以都市为题材的创作。前者突显了生命的本性,从深层意义上传达出更具感染力的真实情感,体现了作者对人生命的关怀和怜悯;后者更显其批判目的。沈从文以“乡下人”自居,以湘西和都会为两极构建了一个独特而完整的艺术世界,而“湘西世界”是沈从文展示人生境界最集中的概括。[3]
从悲剧角度解读沈从文小说,我们要知道沈从文先生那些看似美好、美丽甚
至略带神话色彩的故事为什么充满了悲剧的味道?沈从文小说中是如何体现出这些悲剧色彩的?从悲剧角度解读沈从文小说,我们要能够从那些田园牧歌式的生活中,读出那些作者故事背后所隐藏的热情和隐伏的悲痛。这些悲剧在乡土地上散发出淡淡的哀愁,略带忧伤、凝泪微笑,浸染着绝望中的希望,并非奇特,甚至于显得过于平淡了一些。但表面上的平淡掩盖不了内心的真诚。
湘西是沈从文按理想化原则建立起来的小庙,是他流连忘返的世外桃源,虽然他也明白湘西是“抽象的过去”,但他却从湘西世界中发掘出支撑他艺术世界的支点,那就是供奉在庙里的生命之神。“我是一个对一切无信仰的人,却只信仰‘生命’。”正是源于他对生命的信仰,才让我们透过其诗化、散文化的语言,不光看到了牧歌式的田园,更体味到了那隐藏在宁谧、平静的画面背后的、淡淡的悲凉。这凄凉来源于那些活泼的生命以及他们在现实中表现出的脆弱和无力。他们被无形的力量支配着,向往一切简单和美好,却无奈其不可得:愈是努力,愈是美好,愈是悲凉。[2]
在小说中,沈从文常常以恬淡的语调渲染出最美的田园牧歌,而往往又以那不动声色的无常之手,使一切美丽转瞬消失。他往往用一篇小说的三分之二编织一个美轮美奂的世界,然后又在不到三分之一的篇幅里交代这种美无法实现的结局。总有回头望去物是人非的感觉,构成了一种特殊悲剧美学风格。《三三》中的三三在“哭里笑里慢慢地长大”,从小就和母亲享受着那座碾坊,沐浴在自然中,快乐地生活:捉蝈蝈、煨栗子、吹芦管,在那份恬然自足的生活里,一举一动,一言一笑之间都流淌着生命的活力,这活力辐射到周围的人世上,形成一个生机盎然的生命圈。《边城》中的翠翠即如此,连名字都取自那满山翠绿的竹篁,故事没有那么多曲折离奇的情节,也没有太过复杂的构思。《三三》和《边城》,都会让人感觉整篇在描述一个世外桃源,在不断展示独特的美景、纯朴的人情和纯洁善良的人。然而,在结尾处,作者给了读者一个并不圆满的结局,让人有种意犹未尽的失落。正是这种不圆满的结局与无限的失落使得沈从文小说中充满了悲剧的味道。
沈从文先生关于《边城》说过这么几句话:“一切充满了善,充满了完美高尚的希望,然而到处是不凑巧。既然是不凑巧,因之素朴的良善与单纯的希望终难免产生悲剧。”[4]本来,这似乎是个容易圆满起来的故事,翠翠和二老彼此喜
欢,如果一开始就直接表达出来了,好像没有谁会反对;但偏偏是,两人的心思,要经过许多的环节和曲折才流露出来,这中间,就牵连进许多的人与事。老船夫最为操心,反被认为为人弯弯曲曲;大佬因为跟二老用唱歌的方式竞争无望,就离家跟船走了,名字取老天保佑意思的他却失事而死;哥哥死了,二老的歌也不唱了,翠翠只在梦里朦朦胧胧听过一回,第二天要真真实实地听,却没等来。因不凑巧而误会,结疙瘩,结果只好是悲剧。在众多关于《边城》的评论中,刘西渭(李健吾)的文章里有这么一段:“作者的人物虽说全部良善,本身却含有悲剧的成分。唯其良善,我们才更易于感到悲哀的分量。这种悲哀,不仅仅由于情节的演进,而是自来带在人物的气质里的。自然越是平静,‘自然人’越显得悲哀:一个更大的命运影罩住他们的生存。这几乎是自然一个永久的原则:悲哀。
[5]”这些正说明了沈从文小说中为什么充满了悲剧的意味。
美的悲剧与悲剧的美
所谓悲剧,是将美好的事物撕碎了给别人看。而沈从文的小说中,美丽的故事、美好的一切是没有被作者撕裂的,所以说,沈从文小说里的悲剧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悲剧,也可以说成,沈从文的小说故事充满了悲剧的意味。而这种悲剧,我们也可以将其定义为“沈从文式的悲剧”。读沈从文的小说,我们已经读出了作者所讲述的故事中的悲剧的意味。那么,作者在其作品中又是如何表现其“沈从文式的悲剧”的呢?
沈从文在构成其悲剧的许多作品中,使用大量的笔墨,集中地描绘了美与美的冲突。无论是个体生命内部还是个体生命之间美的相互碰撞、纠结直至毁灭,都体现出了美的情愫、美的意蕴、美的追求,并在美的悲剧中张扬健康、自然、优美的人情人性,谱写出了一曲曲美的挽歌。《边城》里,船总顺顺的两个儿子同时爱上了老船夫的孙女翠翠,翠翠却只爱二老傩送,大老失望之余随船出行遇难而死,二老因为哥哥的死和其他琐细原因也下桃源去了,只有翠翠姑娘守着渡船执着地盼着情人归来。在这里,傩送并非不爱翠翠,可他还是放弃了,只是因为他割舍不下手足亲情,在他看来大老是因翠翠而死的,“那死去的人,却用一个凄凉的印象,镶嵌到父子心中”,使两人“对于老船夫的意思,俨然不明白似的,一同把日了打发下去”。亲情与爱情都是个体生命所要追求的东西,可是手足之痛横亘于爱情之前,二老一下便陷入了两难境地,无法做出选择。正因其无法选择,才使淳
朴的人情美与人性美焕发出了光辉,使悲哀只变成了那么一脉细细的愁情,而悲剧则如一个凝泪的微笑般动人,这种悲剧的美便造成了美的悲剧。[6]同样,在《媚金、豹子与那羊》中,男主人公豹子陷入了守信与守时的两难境地。到了约会时间还没有找到答应要送给爱人的礼物,不带礼物去赴约是失信,找到礼物再去赴约则是失时,最后为了守信而失时,酿成了爱情悲剧。
在个体生命内部所追求的两种美的悲剧冲突里,作者热情颂扬了男女主人公对坚贞爱情的纯洁信仰。基于作者爱与美的创作观,走进沈从文笔下的人物都是经过严格过滤、提纯出来的人物,这些人物分别代表了不同类型的真善美。《边城》里的老船夫代表着乡下人的愚鲁热诚,大老天保继承了父亲的正直豪爽,“弄得好,掏出心子来给人也很慷慨作去;弄不好,亲舅舅也必一是一,二是二”,翠翠则是一个美丽天真的少女,心地纯净得透明。此外船总顺顺,二老、杨马兵等都是未经现代文明污染的自然人,显示出优美自然的人性。沈从文基本上是一个沉醉于诗情的作家,当许多人都致力于描绘历史运动和人生苦难之类具体明确的社会现象的时候,他却在那里费劲地企图表现个人的一种情绪。但正是这种情绪的表现体现出一种特有的美,而诗意的沉醉则表现出了湘西人民质朴的美。然而,并不是任意的两种美都能完满地给合在一起,当这些独立的生命个体被亲情、爱情、友情联系起来的时候,美与美的摩擦与不协调就可以看出来了。而这种不协调景象的描述同时还体现了沈从文创作中的矛盾性,这种矛盾性可以从他自己的生活过程、从他的阅历与生平中得到说明。老船夫典型的乡下人式的狡猾引起船总一家人的不愉快,天保向翠翠求婚的失败也可以看作是一种美向另一种美的靠拢,但是却无法协调,翠翠欣赏的是多情的二老。这一系列美与美的冲突导致大老的意外死亡,从而引起了翠翠与二老之间的爱情悲剧。此外,如果《三三》中那个来乡下养病的青年也可以被界定为美的话,那么《三三》的悲剧则在于生死拉开了两个生命个体之间的距离。在我国传统悲剧《梁山伯与祝英台》中,靠创设出“化蝶”这场戏使得悲剧归结为大团圆的喜剧,但这种喜剧却总让人感到一种欲言又止的不满足。在一泓清澈的溪流边,三三面对隔开生死的界限却只是“心里好像掉了什么东西,极力去记忆这失去的东西的名称,却数不出。”爱情就像一个还没来得及成形便被粉碎了的模糊而绮丽的梦,倏忽之间就轻轻地绷断了,剩下的只有淡淡的惘然与哀愁,这种惘然与哀愁便构成了美与美之间的不协调。然而,这种美的不协调不仅仅是艺术作品中所描述出来的不协调,同时也隐隐地透露出沈从文自身的矛盾心境。如果说,这种不协调只不过是他小说美的一种特意的构造,还不足完全说明他的创作中所包含的矛盾的话;那么,他对湘西人民生活情景的描述则把这种矛盾全都体现了出来。他的大部分笔墨都是用在渲染湘西人民的朴素风情上面的,可他也有不少的篇章,都或明或暗地在那里挑剔湘西社会的隐患和烂疮,它们和那些优美的牧歌图画常常形成那样尖锐的对比,你简直不知道究竟哪一个才算是代表了沈从文的真心。但他的这种矛盾性,对他小说艺术的悲剧美并没有造成损害,个体生命与群体社会的冲突即群体社会对个体生命的压抑反而更清晰地表现了出来。
定义与命题的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目标:
1.让学生了解定义的含义并了解给一些名称下定义的常用方法; 2.让学生了解命题的含义;
3.让学生掌握命题的结构,能够区分命题的条件和结论,会把命题改写成“如果„„,那么„„”的形式; 4.让学生了解类比的思维方法; 过程性目标:
5.让学生经历术语定义产生的过程,在通过类比、完成填空的过程中培养自学的能力;
6.让学生经历“命题”这个名词的定义产生过程,进一步了解命题的含义。
教学重、难点:
1.了解命题的含义,能够区分“命题”与“正确的命题(真命题)”; 2.理解命题的结构,把命题改写成“如果„„,那么„„”的形式; 3.学生活动的组织.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 发现探究
小组合作
主体性讲解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创设“赵本山与宋丹丹小品”、“一对父子的谈话”、“笑不笑由你”三个有意思的场景让学生发现有关的数学问题。
在老师的描述中抢答出这是什么数学名词。
师总结:可见,在交流时对名称和术语要有共同的认识才行。
(设计说明:用这种形式引入,让学生及早融入课堂,积极思考,也作为本节课的一个贯穿的背景。更重要的是,希望学生初步明白下定义的重要性。)
二、探究一些名词的定义产生过程
定义:一般地,能清楚地规定某一名称或术语意义的句子叫做该名称或术语的定义。
例如:(1)
1、“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人,叫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是“ ”的定义;(2)“两点之间 线段的长度,叫做这两点之间的距离” 是“ ”的定义;
学生活动一:
1、考考你(小组活动)请说出下列名词的定义:(1)无理数(2)直角三角形
2.指出下列句子哪些是定义.(1)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2)两腰相等的梯形叫等腰梯形;(3)有一个角是钝角的三角形是钝角三角形;(4)等腰三角形的两底角相等;(5)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让学生说说:你还学过哪些数学上的定义?
(鼓励学生自己动脑思考并与小组的其他同学相互讨论,对学生的答案进行肯定,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为了真正做到有效的合作学习,让学生在进行讨论之前先进行独立思考,有了自己的想法,然后再与别人交换意见,产生思维的碰撞,以真正达到讨论的目的。)
三、了解命题的含义并学会判断句子是否是命题.学生活动二:
1、比较下列句子在表述形式上,哪些对事情作了判断?(1)、父母是我们人生的第一位教师。(2)、延长线段AB。(3)、“非典”是不可以战胜的。学生判断后,给出命题的定义。
一般地,对某一件事情作出正确或不正确的判断的句子叫做命题。
2、请你当法官。
下列句子中,哪些是命题?哪些不是命题? ⑴对顶角相等;
⑵画一个角等于已知角; ⑶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⑷a、b两条直线平行吗? ⑸温柔的李明明。⑹玫瑰花是动物。
⑺若a2=4,求a的值。⑻若a2= b2,则a=b。
(9)八荣八耻是我们做人的基本准则
(设计说明:根据刚刚学习的下定义方法,马上对“命题”这个名词加以使用,一方面,让学生觉得“学以致用”,获得成就感的同时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与信心,另一方面,也进一步巩固了对定义的理解。)
活动
三、探究命题的结构
命题可看作由条件(或题设)和结论两部分组成.题设是已知事项,结论是由已知事项推出的事项.这样的命题可以写成“如果„„那么„„”的形式,其中“如果”开始的部分是条件,”那么”后面是结论 例如: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如果两直线平行,那么同位角相等。若a2= b2,则a=b。如果a2= b2,那么a=b。
活动
四、探究命题的分类
判断下列命题是正确的还是错误的,(1)两个锐角的和是钝角;(2)点P到A、B两点的距离相等,则点P是线段AB的中点;(3)不相等的角不是对顶角;(4)若∠1+∠2=90°,∠3+∠2=90°,则∠1 =∠3.(让学生判断命题的正确还是错误,若命题是错误的你怎样说明,举例子说明命题是错误的。)
正确的命题称为真命题,不正确的的命题称为假命题
要说明一个命题是假命题,通常可以举出一个例子,使之具备命题的条件,而不具备命题的结论,这种例子称为反例.做一做:
下列命题中,哪些是正确的?哪些是不正确的?你怎么知道它们是不正确的?与同伴交流.(1)如果两个角相等,那么它们是对顶角;(2)如果a>b,b>c,那么a=c;(5)全等三角形的面积相等.三、拓展联系,巩固提高
1.下列句子中,哪些是命题?哪些不是命题?(1)正数大于一切负数吗?(2)两点之间线段最短。(3)2不是无理数。
(4)作一条直线和已知直线平行。
2.指出下列命题的条件和结论,并改写成“如果„„那么„„”的形式:(1)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2)两条边和它们的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3)直角三角形两个锐角互余。(4)同角的余角相等
四、课堂小结
在最后总结本节课的知识点,让学生思考。问题一:请思考什么是定义,举几个定义?
问题二:请思考什么是命题?命题的分类?命题的结构? 问题三:结合今天的课程,谈谈你的收获。
五、作业
成功的定义与要素 篇6
相当多的受访者认为,找到一份自己喜欢的职业或事业才是成功。对他们而言,追求满意的职业是最大的满足。一位女性企业家说,她就喜欢每天早晨起来带着微笑去工作的感觉,并且坚信一个信条——做你喜欢的事,幸福就会来。另一位引用伏尔泰的话说,工作可以赶走三大罪恶——无聊、堕落和贫困。
2、名声
把出名视为成功表现的人数不可低估。这些人希望自己的成就被别人接受并欣赏,积极的反馈对他们非常重要。对一些人而言,对出名的渴望缘于不甘心成为一个不为人知的社会成员。鉴于这种自恋的性格,他们想要让自己的存在被其他人觉察到。极端情形下,这种倾向会导致名人做出很多疯狂的事情,因为名气,即使是恶名也会加强他们对自我价值的感知。人们反应越强烈,就会加剧这种行为。
3、家庭
关于成功,被提到最多的指标是家庭,尽管有些受访者在别人看来是“工作狂”。不管别人如何描述,受访者将成功描述为与家人关系和睦而不是金钱财富、职业生涯等等。对于他们而言,快乐并不是源自赚钱。
家庭的重要性在于价值观与信念,这些决定了他们对待周围人的态度,并有赖于他们自身的经历。当成功被界定为“维护家庭和睦”时,我们可以看到成长于不同家庭的人具有不同的处事方式。“我自己的职业目标有个底线,”一家科技公司的COO说,“对我而言,无论职位有多高,都要维护与家庭的联系。”
4、财富
拥有财富是界定成功的第二个指标。对于大多数的受访者,财富很重要,并且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或者正在决定着他们的生活轨迹。这种成功的界定可以理解为追求财富,保持尽量少的债务。一位运动服装品牌的CEO说,“我小时候家里很穷,父母整天为缺钱发愁,我7岁的时候就曾发誓,绝不要那样的生活。”
出身贫寒的人以经济保障作为界定成功的指标并不奇怪,但当他们完成了财富的积累后却感到空虚,正如这位CEO所说:“我现在创造的财富几辈子都花不完,但讽刺的是,我却越发被追求财富的欲望所支配。我不再与父母当年比较,而是开始和有钱人比较,时时想着在财富上超过他们。金钱已经成为我人生的分数,它既是一种幸福,也是一种惩罚。”
5、友谊
一位电讯公司的CEO说:“能结交优秀的朋友说明我生活中的成功。这需要你善待别人,如果你不快乐或者自信,就很难建立真正的友谊。”那些把结交好的朋友并保持深厚友谊的能力视为成功标准的人倾向于认为,没有友谊他们就不能达到最终的人生目标和梦想,某种意义上,友谊是实现最终梦想的手段。当谈到如何保持友谊时,他们认为要付出多于索取,分享朋友成功的喜悦并同情他们承受的苦难。一起做事情能够建立可以共享的新经历,也许是保持友谊长久的重要因素。
6、人生的意义
年龄较大的受访者倾向于将成功与人生意义联系在一起,他们会问自己:有没有让这个世界比他们来到时变得更好?有没有做足够的有意义的事情?他们对成功的定义已经超越了组织领导者的视角,而是从人类的视角看自己在利他行为方面是否做得更加杰出。一位CEO到坦桑尼亚去建立学校,他说:“即使是无私的行动,也会包含自身行为的原因。比如被视为追求远期的回报和名声等,但无论是出于什么原因,对我来说通过无私行为所带来的感觉非常重要。”这位高管的态度包含了互惠利他主义,是一种社会互动的天然类型。
7、权力
作为一项成功的指标,权力不仅是指静态的拥有,还包括其不断壮大的过程。这组人群纠正以前错误的情绪很强烈,很多人早期处于权力较少的境地,因此将权力视为自由和独立的象征。权力带来的自信让他们感觉良好,并从中建立自我价值和能力。
将权力视为成功重要因素的高管倾向于认为,如果能够有选择的、建设性的使用权力,那将是一股非常积极的力量。他们认为有必要把权力和责任联系起来。一位高管说,权力可以发挥或好或坏的作用,所以自己面临的挑战是如何明智的使用权力,自己在行使权力时通常伴随很多道德的考量。
8、迎接挑战
当俄罗斯寡头罗曼·阿布拉莫维茨被问到为什么想购买英国足球俱乐部时,他回答说:“我们的目标是取胜。这不是为了赚钱,我有很多低风险的赚钱方式可供选择。我之所以投资足球是为了成功和奖杯!”
悲剧的定义与解读 篇7
一、环境细节, 渲染“伟大”的氛围
成功的环境描写能渲染故事气氛, 作家往往用生动的自然环境描写来营造故事的特定氛围, 从而增强故事的真实性。弄清作品中自然环境描写的作用, 对准确理解作品的思想内容, 提高学生的读写能力, 陶冶学生的情操, 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伟大的悲剧》中对环境的细节描写更是对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形象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这里的自然界是冷酷无情的, 千万年来积聚的力量能使它像精灵似的召唤来寒冷、冰冻、飞雪、风暴——使用这一切足以毁灭人的法术来对付这五个鲁莽大胆的勇敢者。”
自然界是冷酷无情的。在归程中, 五个勇敢的人同时面临着寒冷、冰冻、飞雪、风暴四种恶劣的气候条件。“足以”一词表现出人在大自然面前的渺小和无力, 因为无论哪一种吞噬都是可怕的, 让人不得不为这五个勇士担心, 他们将如何面对恶劣自然环境的打击?
“但暴风雪刮得异常凶猛, 好像要人的性命似的, 使他们无法离开帐篷。”
这句话形象地表现出暴风雪之凶猛, 似乎有不达目的不罢休的势头。在缺乏物资供给的情况下困在帐篷里, 多呆一秒, 实际上离死神就更近一步。“好像要人的性命似的”也暗示了斯科特一行悲剧性的结局。
二、行为细节, 展现“伟大”的心境
人物的行为细节描写能展示人物精神面貌, 直接体现人物性格。恰如其分的行为细节描写可以表达人物情感, 反映人物性格特征, 折射出人物所处时代的特点。作家为了表现人物丰富的心境、复杂的性格, 往往要为人物设置多种不同的自然环境, 用以“刺激”人物, 以记录其种种行为, 从而显露其性格。成功的人物行为细节描写也成为茨威格作品的精彩一笔。
“最能证明这一点的莫过于负责科学研究的威尔逊博士, 在离死只有寸步之遥的时候, 他还在继续进行着自己的科学观察。他的雪橇上, 除了一切必需的载重外, 还拖着16公斤的珍贵岩石样品。”
南极是非常凶险的地方, 即便徒步行走也难免在风雪中倒下, 何况还拖着16公斤的珍贵岩石样品。这种情况下, 在他“离死只有寸步之遥的时候”, 也没有扔掉这么沉重的科学研究资料, 这充分表现了威尔逊博士为人类科学事业的献身精神。
“最后一篇日记是他用已经冻伤的手指哆哆嗦嗦写下的愿望:‘请把这本日记送到我的妻子手中!’但他随后又悲伤地、坚决地划去了‘我的妻子’这几个字, 在它们上面补写了可怕的‘我的遗孀’。”
从这里, 我们看到斯科特在临死前的所想所做, 从“悲伤”和“坚决”二词可以体会斯科特伤心而决绝的心情。而将“妻子”换成“遗孀”, 说明斯科特内心极其复杂, 他很清醒地知道自己的处境, 当这本日记送到他的妻子手中时, 她肯定是一个死了丈夫的女人。无奈与理智都融注在这一词的变换之中。
三、心理细节, 揭示“伟大”的精神
通过对人物心理的描写, 能够直接深入人物心灵, 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 表现人物丰富而复杂的思想感情。心理描写在文学创作中所起的重要作用是显而易见的。首先, 它有助于突出作品的主题思想;其次, 它能揭示人物内心的所想所思, 更深刻、立体地表现人物性格。心理描写也成为《伟大的悲剧》的点睛之笔。这里的心理描写完整地展示着探险家的内心世界, 同时确切地描写了震撼人心的心路历程, 使每个读者都得到一次灵魂的净化和提升。
“他们像被判了刑似的失去希望;闷闷不乐地继续走着那一段到极点去的最后路程, 而他们原先想的是:欢呼着冲向那里。他们谁也不想安慰别人, 只是默默地拖着自己的脚步往前走。”
这句中可以看出一行人心理预期和残酷现实形成了极大的反差。原来的设想是“欢呼着冲向那里”, 然而现实却成了打碎的泡影, 代替此刻心情的是“被判了刑似的失去希望”, “闷闷不乐走着”。本来是自己实现雄心壮志的地方却让对手捷足先登, 热烈追求而无所得无疑是一个沉重的打击。
从女性悲剧的角度解读《祝福》 篇8
祥林嫂的一生充满着坎坷与不幸。她首先是以一个婚姻不幸者的童养媳身份出现在读者面前的,嫁给一个小十岁的丈夫;丈夫死后,受到婆婆的虐待且面临被卖的厄运……精神彻底崩溃而惨死雪夜。祥林嫂的一生是不幸的、悲剧的。
她屡次遭受生活与命运的无情折磨与摧残,那么又是如何对待自己的不幸命运的?第一次,不愿被卖,冒犯婆婆权威勇敢逃出;第二次,对于再嫁,一路哭嚎又撞香案,不甘别人摆布;第三次,虽夫亡子丧仍没有丧失生活的勇气,选择活下来;第四次,再次来到鲁镇虽受到百般歧视,仍力图捐门槛为自己赎罪以获得他人的认可。尽管这一切都是在遵从社会规范的前提下,但读者分明感到祥林嫂的一再挣扎与生存的努力,这种努力源于作为人最基本的生存渴望,因此可以说,祥林嫂有着顽强的生命力,是最能活下去,也最该活下去的人。
但祥林嫂最后的悲惨死去却宣告了顽强生命力的无助、孤独与毁灭。那么,祥林嫂的毁灭源于什么?我们应该从——“环境”这个要素去分析。祥林嫂生活的环境从时间上说是20世纪初叶,从地点上主要在鲁镇。所以这个地方与祥林嫂的死有着直接联系。而鲁镇的环境风貌首先通过鲁四老爷这个人物及其书房这个特定地点得以集中体现。四老爷的身份是一个讲理学的老监生,通过书房摆设刻画出四老爷是一个以程朱理学为核心的封建思想的坚决捍卫者。而鲁四老爷这样一个大户人家的当家人代表了鲁镇绝大多数人的意见,鲁家即鲁镇社会的缩影。
对于祥林嫂再嫁再寡的特殊遭际,四老爷皱眉、讨厌她是个寡妇,对祥林嫂第二次来鲁镇,又坚决阻止其插手祭祀。正是由于四叔、四婶对祥林嫂的彻底隔绝,才使其精神世界彻底崩溃,使遭受丧子之痛的祥林嫂完全失去精神支柱,绝望离开世界。四老爷的态度与看法缘于祥林嫂违背了妇女最基本最重要的道德规范——贞洁观,要求妇女“一女不嫁二夫”“饿死事小,失节事大”,而祥林嫂恰恰失了节,违反了三从四德,三纲五常,并且也破坏了“夫为妻纲”的封建夫权秩序,再寡使其更背上不祥不净、扫把星的罪名。所以鲁四老爷是祥林嫂悲剧的直接元凶。
而生活在鲁镇的以“柳妈”为代表的一般人们间接充当了四老爷的助手,一起将祥林嫂推向死亡的深渊。集中体现于阿毛事件与额角风波。对于祥林嫂的悲惨遭遇,生活在鲁镇的一般民众只是咀嚼和赏鉴,甚至百般嘲讽和歧视,这里体现了鲁迅先生作品的一贯主题——对麻木、冷漠、自私的国民劣根性的批判。
由此我们可以概括得出,鲁镇这样一个典型环境深深扎根的封建思想与国民劣根性是造成祥林嫂悲剧之根源。
【悲剧的定义与解读】推荐阅读:
治愈系成功定义的解读05-29
从悲剧角度解读沈从文06-25
标准的定义与术语08-30
协会与商会的定义10-22
标准与标准化的定义09-27
秀丽的定义与近义词11-07
包装机械的定义与分类11-20
有限责任公司章程的定义与制定07-13
六年级各种单位的定义与运算与学习攻略0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