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的相互作用练习题

2024-09-30

力的相互作用练习题(通用9篇)

力的相互作用练习题 篇1

初二物理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练习题

编者按:查字典物理网小编为大家收集发布了初二物理试题:初二物理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练习题,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初二物理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练习题

初二物理(25)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班级: 姓名:

1.在下图所指的四个力中,使物体运动状态发生改变的是()

2.下列关于力的作用效果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则物体必定受到力的作用

B.物体运动状态没有发生改变,物体也可能受到力的作用

C.力的作用效果不仅取决于力的大小和方向,还与力的作用点有关

D.力作用在物体上,必定同时出现形变和运动状态的改变

3.关于力的作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用拳头击打墙壁,拳头感到疼痛,说明墙壁对拳头有作用力

B.用拳头击打棉花包,拳头不感到疼痛,说明棉花包对拳头没有作用力

C.打篮球时,接球时对手有作用力,手对球没有作用力

D.打篮球时,接球时手对球也作用力,球对手没有作用力,4.下列说法错误的有()

A.甲用力把乙推倒而自己不倒,说明只是甲对乙有力的作用,乙对甲没有力的作用

B.力的产生离不开施力物体,但有时可以没有受力物体

C.只要确定了力的大小和方向,那么这个力就完全确定了

D.受力物体和施力物体总是同时产生、成对出现的

5.炮弹从炮口射出在空中飞行(空气阻力忽略不计),它的受力情况是()

A.不再受力 B.只受重力 www.C.只受向前的推力 D.受到重力和向前推力共两力作用

6.在水中划船时,是什么力使船前进()

A.人对船推力 B.船桨对水的推力 C.水对桨的推力 D.水直接对船的推力

7.跳伞运动员拉着降落伞匀速下落,能说明相互作用力的是()

A.人对伞绳的拉力的伞绳对人的拉力 B.空气的阻力和伞绳对人的拉力

C.人受到重力和伞对人的拉力 D.人受到的重力和空气的阻力

8.体育课上,小明用力将铅球向斜上方推了出去,球在空中运动了一段弧线后落到地面上,地面被砸了一个小坑。在这段过程的各个阶段,都体现了力的作用效果。

(1)铅球受到小明的推力后,其运动状态发生了改变,由 变为;

(2)铅球在空中飞行的过程中,受到重力的方向是;

(3)铅球以某个速度落向地面,这是受到 作用的结果,铅球落地后,会运动一小段距离后,最终会因受到地面的 而停下来,保持静止状态。

9.踢足球时脚对足球施加力的同时,脚也感到痛。这一现象说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_________的,使脚感到痛的力的施力物体是_________。

10.我们提水桶时,会感到手也受到水桶向下的拉力,可见,不但__________对________施加了力,同时__________对____________也施加了力。

11.游泳时用手和脚向后划水,人就能前进,那么人体前进的推动力来自于_________。

12.在跳板跳水这一项目中,运动员对跳板施力的同时,也受到跳板对他的作用力,但这两个力的作用效果不同,前者主要是改变了跳板的________,后者主要是改变了运动员的_________。

13.你留意过以下事实吗?划船时,桨向后划水,船才会向前行驶,溜旱冰时,相对静止的两人,只要一人用力去推对方,两人会向相反的方向运动;将吹足了气的气球嘴松开放手,球内气体从气球嘴泄出的同时,气球会向相反的方向运动,请归纳出上述现象所共同遵循的物理概念或规律(只需写两条)

(1)__ ______;

(2)___ ____。14.小华用10N的力拉弹簧如图所示,作出弹簧受到拉力的示意图。

15.一个质量为5 kg的物体在斜面上匀速下滑,试在图中画出物体所受重力和摩擦力的示意图.9.如图所示,一足球沿水平地面向前运动,画出足球受到的重力和摩擦力的示意图。

16.如图10所示,小球被斜挂在竖直墙上,小球处于静止,画出小球所受重力和拉力的示意图。

17.请在图中画出长在枝条上的苹果受力的示意图。

18.图为飞机投弹的图示,请你画出子弹离开飞机在空中飞行时受力的示意图(空气阻力不计)

19.如图所示,小华坐在玄武湖的游船上玩耍。当他在船上用力推另一个小船,能够把另一个小船推开而小华所坐的小船保持静止吗?为什么?

查字典物理网初中频道

力的相互作用练习题 篇2

一、弹跳力的理论分析

弹跳力是人体用自身肌肉力量把自己的身体总重心腾起来的能力,这种力量主要靠全身力量的协调配合在一瞬间集中用力,通过下肢蹬地使人体迅速弹起腾空,是一项重要的运动素质,是各种运动项目的基础。发展弹跳力从一定意义上说可以用爆发力来解释,而爆发力就是肌肉在单位时间内所做的功即肌肉的功率:N=FV(力量×速度),也就是说弹跳力等于力量和速度的积,因此,当速度不变时增加肌肉的力可以提高弹力;当力量不变时,提高肌肉的收缩速度,同样可以增加弹跳力。这就是训练弹跳力的主要理论根据。

二、18种练习方法

(一)蹲跳起

蹲跳起主要是发展腿部肌肉和踝关节力量的练习。

跳的方法:双脚左右开立,屈膝向下深蹲,两臂自然后摆,然后两腿迅速蹬伸,同时两臂迅速向前上摆,向上跳起。落地屈膝缓冲。如此反复进行,完成规定的次数。

练习时,采用半蹲姿势。一般情况下,可重复2~4组,每组10~20次。每组之间可休息1~2分钟。

(二)单脚交换跳

这是发展小腿、脚掌和踝关节力量的练习。

跳的方法:上体正直,膝部伸直,两脚交替向上跳起。跳时主要是用踝关节的力量,用前脚掌快速蹬地跳起,离地时脚面绷直,脚尖向下。

练习的方法有多种,原地跳时,可规定跳的时间(30秒~1分钟),或跳的次数(30~60次);行进间跳时,可规定跳的距离(20~30米)。

(三)跑跳步

跑跳步主要是用来发展腿部后群肌肉和踝关节的力量。

跳的方法:右(左)腿直膝向上方跳起,同时左(右)腿屈膝向上举,右腿落地,然后换腿,用同样方法跳,两臂配合腿前后大幅度摆动。跳时踝关节和前脚掌要用力,整个动作比较轻快。

(四)立定跳远

立定跳远是发展腿部力量和爆发力。

练习方法:两腿稍分,膝微屈,身体前倾,当两臂从后向前上方摆动时,两脚迅猛蹬地,同时展髋向前跳起,落地时屈膝缓冲,上体前倾。

可以进行立定跳远比赛,或在落地处放置不同远度的标志,鼓励学生跳过较远的标志。

(五)纵跳摸高

这是发展腿部肌肉和踝关节力量而经常采用的一种手段。

跳的方法:跳时,由两脚自然开立的半蹲预备姿势开始,一臂或两臂向上伸直,同时两腿用力蹬伸向上跳起,用一手或两手摸高。

在操场附近的墙壁上,划一条一定高度的线,跳起时用手摸线以上的墙,按规定的时间比赛谁跳的次数多。

(六)蛙跳

蛙跳是发展大腿肌肉和髋关节力量的有效练习。

跳的方法:两脚稍分开成半蹲,上体稍前倾,两臂在体后的预备姿势开始。两腿用力蹬伸,同时两臂迅速前摆,身体向前上方跳起,屈膝缓冲落地,两臂摆回成预备姿势,如此连续进行。

练习时,一般是按规定的距离或次数来跳。

(七)单脚起跳,以头、手或脚触悬挂的球或其他物体

这一练习对发展下肢关节、韧带和身体的协调性作用很大。

跳的方法:短距离助跑,起跳时先以全脚掌或脚跟着地,然后迅速过渡到前脚掌用力蹬地跳起。如用手触高悬物时,是用起跳腿的异侧臂向上伸。

初学时,可让学生先做上一步到三步的起跳练习,然后再做全程助跑的练习。当学生掌握了用手和头触高悬物之后,再学习用脚尖触高悬物。

(八)屈腿跳

这是发展弹跳力和协调性较好的一种练习。

跳的方法:双脚蹬地起跳后,迅速屈膝收腿,使大腿尽量靠近胸部,上体直立,两腿积极下伸,用前脚掌着地。

练习时,可先做原地屈腿跳,然后再做行进间垫跳和连续的屈腿跳。

(九)分腿跳

这也是发展弹跳力和协调性的一种练习。

跳的方法:双脚蹬地起跳后,两腿前后分开,前腿尽量屈膝高抬,落地时用前脚着地并稍屈膝缓冲。可原地做,也可行进间加垫跳来做。

(十)跨步跳或多级跳

这是发展腿部力量有效的练习手段。

跳的方法:两腿交换蹬地成跨步姿势向前上方跳起,摆动腿屈膝向前上方高抬,支撑腿迅速有力蹬地,上体正直,两臂从体侧同时用力前摆至肩平,或同跑一样前后摆动。

跨步跳和多级跳动作相同,所不同的是跨步跳是按规定的距离跳,多级跳是采用三级、五级、七级跳等方法进行。

(十一)单脚跳

这是发展腿部、踝关节和脚掌力量的有效练习。

跳的方法有两种:一种跳法是,一腿屈膝提起,另一腿向前跳跃。还有一种跳的方法是,一腿屈膝向前上方摆起,另一腿用力蹬地,向前上方跳起,臂也相应地进行前后交换,然后再用换至前方的蹬地腿进行第二次踏跳,如此向前连续跳。

(十二)弓箭步交换跳

这个练习主要是发展大腿前群肌肉力量和髋关节的灵活性。

跳的方法:两脚前后开立成弓箭步,蹬地起跳后,两腿在空中交换,然后落地成另一腿在前的弓箭步。

(十三)单脚起跳,跳上一定高度的台阶和器械

这是发展腿部肌肉和踏跳力量的练习。

跳的方法:练习时,助跑3~5步,用踏跳脚积极踏跳,同时两臂与摆动腿配合有力地向前、向上摆动,用踏跳脚或摆动腿落在台阶上或跳箱上。

(十四)双腿跳栏架

主要发展腿部肌肉和踝关节爆发力。

跳的方法:在平整的跑道纵行排列10个栏架,运动员用双腿依次连续跳过每个栏架。栏架的高度和间距因人而异,随着训练水平的提高而不断增加栏高和加长栏间的距离。

(十五)障碍跳

主要发展腿部肌肉和踝关节爆发力。

跳的方法:地上放小海绵垫6~10块,每块距离1米左右。练习者站在垫后,两脚左右开立,屈膝向下,两臂自然后摆,用脚掌力量向前上方跳过障碍,两臂配合向前上方摆动,落地时屈膝缓冲。重复5~6组。

(十六)双线跨跳

这是发展弹跳力和协调性的一种练习。

跳的方法:地上画两条线,相距50厘米。可用各种方式跳。

1. 双脚跨出跨进向前或向后连续跳。

2. 双脚两边跨越前进跳。

3. 单脚两边跨越前进跳。

4. 交叉跳。左脚跨过右线,右脚跨过左线跳。

(十七)跳橡皮筋

这是发展弹跳力和协调性的一种练习。

跳的方法:可用各种方式跳。

1.单根橡皮筋跳高不超过1米。

2.两人或多人跳过去钻回来比赛.

3.两人或多人来回跳比赛,

4.三角形或四边形拉橡皮筋的各种连续眺。

5. 连续跳不同高度的橡皮筋,

(十八)利用橡皮带跳

这是发展协调性和平衡能力的练习。

跳的方法:身体前后系两根长橡皮带,在头上高处正上方固定,松紧度适宜,屈膝下蹲,利用橡皮带的弹力,快速向上跳起,两臂配合保持身体平衡,熟练掌握后可连续做。或由低跳箱跳下,脚着地后,迅速用力蹬地跳上高跳箱,同时两臂配合保持身体平衡。

三、练习中的注意事项

(一)因人而异,循序渐进

因人而异,运动量逐渐加大,练习内容、方法由简单到复杂,在练习过程中逐渐提高动作的协调性。

(二)充分做好准备活动

要充分做好各关节及腰的准备活动,防止伤害事故发生。

(三)选择场地器材

可选择在沙坑、沙滩、海绵垫、松软的草地上练习,以弥补缓冲动作不稳定,避免过硬和不平的场地。

(四)多样化的训练

把各种跳跃练习合理地连接起来,以适应不同力量的练习要求,全面发展弹跳力。

(五)不能过早使用杠铃训练

13岁以下男运动员最大强度一般不超过人体最大负荷能力的60%,女运动员控制在50%左右。14~16岁男运动员最大负荷强度应在60%~70%,女运动员应在50%~60%为宜。

(六)积极性恢复

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篇3

新版《保险法》的保险合同章节调整最多,更强调维护投保人及被保险人的合法权益。

但是新《保险法》颁布后,保险业诸多不规范现象不会天遂人愿地立马刹车,投保人也不会不再为买保险而烦恼,保险公司与投保人的永久和谐买卖关系的建立还需要时日。

2009年第一季度的《全国城镇储户问卷调查》显示,认为“投资最合适的”居民占比上升至32.9%,其中认为“购买股票最合适”的居民占比上升至13.8%。意料中的,在数据中“购买保险”的选项排名末位。目前保险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由此可见一斑。

从现实来看,改变大多数人保险意识低下的状况需要几方面共同努力:投保人要以一种对生命负责的态度对待保险;保险销售人员在指导投保人买保险时,要加大精耕细作的说明力度,使客户明明白白地买保险,同时保险公司的管理必须进一步得到有效强化;监管部门,则更需要从市场的可操作性上,加强监管力度。

力的相互作用练习题 篇4

(教案)相互作用力的功与变力的功

年级 高级 科目 物理 课题 功:相互作用力的功与变力的功 共2课时,第2课时 备课教师 备课时间 .2 学习目标 1.进一步理解功 2.明白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功的特点 3.了解求变力的功的思维方法 4.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重点 1.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功的特点 2.求变力的功的方法 难点 求解变力的功的思维方法 教具 自 学 指 导 与 思 考 题 授课老师修改与补充 1.复习牛顿第三定律,然后思考以下问题 〖问题1〗如图, 一根木棒沿水平桌面移动时所受摩擦力大小为f, m则当滑过距离s时, 桌面对棒的摩擦力和棒对桌面的摩擦力做的功分别为D A.0、0 B.-fs、+fs C.-fs、-fs D.-fs、0 (说明:也可以换作学生熟悉的“书本在桌面上滑动的例子”) 思考:⑴桌面对棒的摩擦力和棒对桌面的摩擦力是什么关系? ⑵桌面与棒的位移相同吗?各是多少? ⑶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功一定大小相等,符号相反吗? 2.在“功”第一课时中,功的公式 W=Fscosα 适用条件(请从上课老师举的例子和课本上的练习题中去找到答案即“恒力”) 〖问题2〗汽车用恒力F拉着拖车沿平直公路从甲地到乙地,再用同样大小的恒力拉着拖车从乙地返回甲地.若甲、乙两地相距为s,则在整个往返过程中汽车拉力F对拖车所做的功为 A.F・s B.2F・s C.0 D.无法确定 思考:⑴本题中,全程中F是恒力还是变力? ⑵怎么求解本题中变力F的功(分段计算思想) 导 学 程 序 授课老师修改与补充 一: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做功的特点 检查学生预习情况:让学生回答“导学”中的“问题1”, 并小结:作用力做了功,但反作用力做功可以为零 设问1:滑动摩擦力一定做负功吗?一对相互作用的滑动摩擦力做功的代数和有什么特点?(如下图:最初两物体静止于水平面上,某时刻开始,上面的小滑块以某一速度v向右运动,分析两物体之间的动摩擦力的做功情况) 小结:滑动摩擦力可以做正功,也可以做负功,做功也可能为零,但是一对相互作用的滑动摩擦力的总功必定为负值。 设问2:讨论静摩擦力做功的特点(如下图,两物体保持相对静止一起向右运动过程,分析两物体之间的静摩擦力的做功情况) 小结:静摩擦力可以做正功,也可以做负功,还可以做功为零,但一对相互作用的静摩擦力做功的代数和必为零 设问3:举例作用力做正功,而反作用力也作正功的例子,这种情况下作用力的反作用力的功的代数和为正还是为负? (比如爆炸,人在一只船上推开另一只船的例子等) 设问3:如图所示,劈a放在光滑的水平面上,斜面光滑,把b物体放在斜面的顶端由静止开始滑下,则在下滑过程中,a对b的弹力对b做的功为W1, b对a的弹力对a做的功为W2,下列关系中正确的是D. (A)W1=0,W2=0 (B)W1≠0,W2=0 (C)W1=0,W2≠0 (D)W1≠0,W2≠0 引导学生总结:作用力做正功,反作用力可以做正功,也可以做负功,还可以做功为零,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功的代数和可以为正,也可以为负,还可以为零 二、变力的功 检查“导学”中的问题2,由学生展示并小结结论:对于变力的功,可以分段计算。 老师:原则上讲,对于变力的功,可以将过程分解成无数小段,对于每小段过程可以认为是恒力,利用功的公式算出每小段的功,最后全部加起来,就得到了全程变力的功。只是由于我们中学阶段数学知识不够,所以我们在计算变力的功时采取了变通的办法。 1.利用“理想机械不省功”的原理,将变力的功转化为恒力的功 实例见训练题4 2.对于大小不变,但方向发改变的力(如摩擦力、空气阻力),其做功多少等于力与路程的乘积。 实例:用水平拉力,拉着滑块沿半径为R的水平圆轨道运动一周,如图所示,已知物块与轨道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物块质量为m,求此过程中摩擦力对滑块做的功。 3.如果知道变力随位移的`改变规律,特殊情况下可求出变力对位移的平均值,然后再应用功的公式求解。当然也能用图像法解。 实例见训练题5 说明:本类计算法有一定难度,可根据各班的实际情况选择性学习。 板书 一、一对相互作用力的功的特点 二、变力的功的求解方法 1.利用“理想机械不省功”的原理,将变力的功转化为恒力的功 2.对于大小不变,但方向发改变的力(如摩擦力、空气阻力),其做功多少等于力与路程的乘积。 3.如果知道变力随位移的改变规律,特殊情况下可求出变力对位移的平均值,然后再应用功的公式求解。当然也能用图像法解(“面积法”)。 训 练 检 测 题 授课老师修改与补充 1. 关于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做功的关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D. (A)当作用力做正功时,反作用力一定做负功 (B)当作用力不做功时,反作用力也不做功 (C)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所做的功一定是大小相等、正负相反的 (D)作用力做正功时,反作用力也可以做正功 2.如图所示,B物体在拉力F的作用下向左运动,在运动的过程中,A、B间有相互作用的摩擦力,则摩擦力做功的情况是( ). (A)A、B都克服摩擦力做功 (B)摩擦力对A不做功,B克服摩擦力做功 (C)摩擦力对A做功,B克服摩擦力做功 (D)摩擦力对A、B都不做功 3. 一颗水平飞行的子弹击穿在光滑水平面上的硬木块,摩擦力对子弹和木块做的功分别用W1和W2表示,那么 C 4. 如图所示,用恒力F通过光滑的定滑轮,将静止于水平面上的物体从位置A拉到位置B,物体可视为质点,定滑轮距水平面高为h,物体在位置A、B时,细绳与水平面的夹角分别为α和β,求绳的拉力对物体做的功. 5. 如图所示,面积很大的水池,水深为H,水面上浮着一正方体木块,木块边长为a,密度为水的1/2,质量为m.开始时,木块静止,有一半没入水中,现用力F将木块缓慢地压到池底,不计摩擦,求:(1)从木块刚好完全没入水中到停在池底的过程中,池水势能的改变量.(2)从开始到木块刚好完全没入水的过程中,力F所做的功. 6. 将一个质量为M的物体竖直上抛,运动到最高点后又落回原抛出点,在此运动过程中存在空气阻力,则整个运动过程中D A.重力做功为零,空气阻力做功为零 B.重力做功不为零,空气阻力做功为零 C.重力做功不为零,空气阻力做功不为零 D.重力做功为零,空气阻力做功不为零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 练习题 篇5

练习题

班级

姓名

座位号

一、单项选择题:

1、人的精子中有23条染色体,则人的神经细胞、初级精母细胞、卵细胞中分别有染色体多少条()

A、46 23 23 B、46 46 23 C、0 46 0 D、0 46 23

2、减数分裂与有丝分裂相比较,减数分裂所特有的是()

A、DNA分子的复制 B、着丝点的分裂 C、染色质形成染色体 D、出现四分体

3、下图1为某细胞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图,在图2中表示该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的图像是()

4、下图分别表示对几种生物体内正在进行分裂的细胞进行观察的结果,有关假设和推论正确的是()

A.若图甲表示有丝分裂过程中的某阶段,则下一时期细胞中央将出现赤道面 B.若图乙表示有丝分裂过程中的某阶段,则染色体着丝粒分裂可发生在这一阶段 C.若图乙表示减数分裂过程中的某阶段,则同源染色体的分离可发生在这一阶段 D.若图丙表示雄果蝇精巢内的几种细胞,则C组细胞中可能出现四分体

5、下列不属于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的意义的是()

A.有利于生物的生存和进化

B.维持生物前后代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的恒定 C.能够基本保持亲本的一切遗传性状 D.对于生物的遗传和变异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6、下图(1)和(2)为处于相同分裂阶段的两处高等动物细胞,都含有两对同源染色体。下列关于它们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图①细胞通常存在雄性动物的精巢(睾丸)中 B.图中两个细胞,处于细胞周期的相同阶段 C.图①细胞产生的子细胞染色体数目减半

D.两图细胞的染色体数目都与亲本细胞的染色体数相等

7、人体精子、卵细胞的核DNA都是23个,其受精卵在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最多的个数是()A. 23 B.46 C.69 D.92

8、右图为某雄性动物细胞内一对同源染色体及其上的等位基因,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此细胞为初级精母细胞

B.A与a的分离仅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 C.图中含有8条脱氧核苷酸链

D.来自父方的染色单体与来自母方的染色单体之间发生了交叉互换

9、a和A、b和B、c和C各是一对同源染色体,下列哪四个精子来自同一个精原细胞()A. AbC、aBc、abc、abc B. aBc、AbC、aBc、AbC

第1页 C.aBC、Abc、abc、abc D.abc、abC、aBc、aBc

10、以下①—④为动物生殖细胞形成过程中某些时期的示意图。按分裂时期的先后排序,正确的是()

A、①②③④

B、②①④③ C、③④②①

D、④①③②

11、下列关于人类受精作用的说法错误的是()A.受精作用过程中一个精子与一个卵细胞融合 B.受精过程中精子的膜要与卵细胞的膜融合

C.受精卵形成后再经过细胞分裂、分化形成新的个体 D.受精卵中的全部遗传物质一半来自父方一半来自母方

12、下列关于减数分裂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减数分裂包括两次连续的细胞分裂 ②在次级卵母细胞中存在同源染色体 ③着丝点在第一次分裂后期一分为二 ④减数分裂的结果,染色体数减半,DNA数不变 ⑤同源染色体的分离,导致染色体数目减半 ⑥联会后染色体复制,形成四分体 ⑦染色体数目减半发生在第二次分裂的末期

A.①⑤ B.⑥⑦ C.①②③ D.④⑤⑥

13、下图为高等动物的细胞分裂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图甲一定为次级精母细胞

B.图乙一定为初级精母细胞

C.图丙为次级卵母细胞或极体

D.图丙中的M、m为一对同源染色体

14、下面四幅图是来自于同一生物体内的、处于四个不同状态的细胞分裂图。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A.该生物的正常体细胞中含有16条染色体

B.图①与图③所示细胞中DNA含量比例为1:2 C.图②与图④所示过程仅发生在某些器官中 D.由图④可知,该生物一定是雄性个体

15、右图表示雄果蝇细胞分裂过程中DNA含量的变化。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若图1表示减数分裂,则图1的CD段表示同源染色体分开

B.若图1表示减数分裂,则图1的BC段一个细胞中可能含有联会状态的同源染色体 C.若两图均表示有丝分裂,则两图的DE段所代表的时期相同

D.若图1表示减数分裂、图2表示有丝分裂,则两图的CD段都发生着丝点分裂

16、在减数分裂中,家兔的初级卵母细胞有22个四分体,则其卵细胞中染色体数为 :()A.11个

B.11对22个

C.不成对的22个

D.44个

第2页

二、非选择题

17、下图A表示一动物精巢内细胞分裂及其精子形成过程中DNA相对数量的变化曲线,B表示在细胞分裂过程中的各个时期染色体变化模式图,请根据图分析回答下面的题。

(1)A图①阶段属于哪一种细胞分裂方式:____。

(2)B图所示的a、b、c、d 4个图像,分别是A图所示的①~⑤中的什么时期?(填图中的代号)a____,b____,c____,d____。

(3)B图所示的a、b、c、d图中的DNA量与体细胞DNA量不相同的是____。(4)A图②时期,细胞内有__条染色体,__个DNA分子。

18、下图为某二倍体高等动物细胞示意图,其中R、r和M、m 分别代表A、B、C、D四条染色体上的基因。请据图回答:(1)该动物体细胞中最多可有________条染色体,此时的细胞

正处于_______分裂________期,此时期的细胞中 有_________条脱氧核苷酸链。

(2)若该细胞为卵原细胞,其产生的子细胞中1个极体基因型为Rm,则同时产生的卵细胞基因型为__________________。

(3)若该细胞减数第二次分裂时,次级卵母细胞中的a和a’移到了同一极,其他情况分裂正常,则产生正常与异常卵细胞之比为____

___

(4)假设将含有一对同源染色体的精原细胞的DNA分子用15N标记,并供给14N的原料。该细胞进行减数分裂产生的4个精子中,不含

5N标记的DNA的精子所占比例为____________。

19、某雄性生物体细内的DNA含量为2a,下图表示减数分裂、受精作用及受精卵的有丝分裂过程的DNA变化。据图回答:

(1)从A到G表示的是_________分裂过程;曲线由J到O表示的是_______分裂过程。(2)能表示初级精母细胞的时期是________。(用字母表示)E时期的细胞叫___________细胞;G时期的细胞称___________。

(3)由A→C,DNA的含量增加一倍,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由D→E,DNA的含量又减少一半,原因是____________分离,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由F→G,DNA含量再减少一增,原因是_______________分离,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

(4)由H→J,DNA的含量又增加一倍,恢复到原来的数目,是因为___________使两配子结合成合子。I时的细胞称为__________。

第3页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B

2、D

3、B

4、C

5、C

6、B

7、D

8、B

9、B

10、B

11、D

12、A

13、B

14、C

15、B

16、C

二、非选择题

17、(1)有丝分裂(2)⑤ ③ ① ④(3)a、b、c(4)

18、(1)8,有丝分裂,后期,16(2)Rm或rM(3)0(4)0

19、(1)减数 有丝(2)C~D

次级精母

精细胞

(3)染色进行复制(或答染色单体出现)同源染色体

姐妹染色单体(4)受精作用

受精卵(合子)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B

2、D

3、B

4、C

5、C

6、B

7、D

8、B

9、B

10、B

11、D

12、A

二、非选择题

13、(1)有丝分裂(2)⑤ ③ ① ④(3)a、b、c(4)4 4

14、(1)8,有丝分裂,后期,16(2)Rm或rM(3)0(4)0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B

2、D

3、B

4、C

5、C

6、B

7、D

8、B

9、B

10、B

11、D

12、A

二、非选择题

13、(1)有丝分裂(2)⑤ ③ ① ④(3)a、b、c(4)4 4

第4页

14、(1)8,有丝分裂,后期,16(2)Rm或rM(3)0(4)0

声乐教学中发声练习的作用 篇6

在声乐教学中声音的训练可分为发声训练、练声曲、歌曲演唱三个部分。其中,发声训练是声乐教学中的基本功,是必不可少的练习。通过正确的发生训练,养成良好的歌唱状态,使学生形成正确并适合自己的演出方法,增强呼吸的控制能力,将歌唱技术成为歌唱的表现手段,从而使演唱美妙动人。

一、声乐教学中发声训练的目的

通过发声训练,可以将歌曲演唱中对各种演唱技术逐步提高,并能养成良好的歌唱状态,可以培养歌唱器官与共鸣器官的协调能力,从而达到完美的声音。

发声训练的过程,不要认为只是嘴巴发出“i a”这么简单的训练声音,“i a”可以反映出声音位置是否统一,咬字吐字是否清晰,气息的控制能力如何。只是一个简单的发声训练就可以培养学生的歌唱姿势,大方自然的表情,敏锐的听觉,判断哪种是好的声音,哪种发声是不好不对的声音,逐步使歌唱发声的技术成为歌唱表现的有力手段,从而达到声情并茂的演唱。

二、发声训练可以培养正确的歌唱方法

(一)发声训练要保持正确的歌唱姿势

良好的歌唱状态要有自然端庄的歌唱姿势,发声训练要训练站姿、表情。歌唱中所要求的站姿与生活中的站姿并不一样。一般歌唱时臀部、后腰、背部肌肉要适度收紧,两脚分开,可以与肩同宽,也可以一前一后,重心在一个脚上。如果是女性,还可以站立成丁字步,腰脊柱和胫脊柱要挺直。胸部要自然扩张,两肩略微向后扩张。整体姿态要大方、自然、高雅、挺拔。头部要端正,两眼平视前方。在声乐教学中,往往学生发声训练时总是不注重站姿,很随意、放松。这样的观念是不正确的,从一张嘴出声站立姿态就要有一种积极的状态,要求学生兴奋的状态。如果不养成好的歌唱姿势,会影响声音的美感。由于歌唱的姿势并不只是站立的姿态,有的歌剧表演中,往往有躺、跪、坐等其他姿势,不论哪种姿态都不能将状态松懈,依着保持着脊柱挺直不松懈。

(二)发声训练要正确运用气息

气息是歌曲演唱的重中之重,没有任何一种声乐发声技巧是不运用气息的。歌唱气息的目的无非就是将声乐技巧结合起来更准确的演出歌曲、表现歌曲。是将每一个发声训练从起音到尾音都与气息结合,从而养成好的歌唱习惯。在每次发声前,一定要做好唱歌的姿势、表情、气息等方面的准备。头脑中要规划好每个练声乐句的气息,是急吸急呼、是缓吸缓呼、是急吸缓呼、还是缓吸急呼。切记一定不要张嘴就唱。如发声训练中的音阶练习,要让学生了解和掌握气息控制力的变化规律,高音要张,低音要弛。始终要控制气息有一个稳固的状态,不要因为音高变化而移动气息和发声器官。

(三)发声训练要打开喉咙,稳定喉头

打开喉咙是发声训练的核心,它直接关系到声音的好坏。“打开喉咙”就是将嘴积极向上张开,舌根放松、放平、下巴放松。吸气要打开下颚骨,提起软口盖,是下软腭自然下垂,让腮和唇都是自然状态,然后等待发声和吐字。在发声训练过程中要注意每一个发声练习喉咙是否打开,可以训练学生“打哈欠”状态,将喉咙打开,很多学生在声音上窄亮、抖等都是喉咙没有打开引起的,所以在发声训练中要注重打开喉咙。在发声唱i这样的闭口音时,也要打开口腔,这样的声音会圆润。切记不要将口与喉咙开的太大,这样的声音会产生“空”“散”等的效果,会影响共鸣和音色的变化。一定要自然的将喉咙打开。

在打开喉咙时要体会喉头的位置,在学生适当的隐喻练习“U O”等母音可以训练稳定喉头。

(四)发声训练要注重有声有情

每一个练声乐句都是有感情的表达,并不是刻板的乐句。很多学生认为在发声训练中主要练习打开喉咙,气息稳定,声音位置等,很少注意感情和情绪。

在发声训练中要注重声和情同时培养。从一出声就要将感情和状态表现出来,只要张嘴唱就要带着情。这样会使声音大到兴奋的状态,这种兴奋的状态配合发声技巧处于主动歌唱状态,有利于掌握正确的歌唱方法。

三、发声训练与歌曲演唱密不可分

发声训练与歌曲演唱密不可分,发声练习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歌唱的好坏。很多同学认为发声训练是不重要的,歌唱是重要的。这种想法是错误的。不要把发声训练与歌曲演唱认为是两件事。发声练习常常将“a e i o u”运用在每个乐句中,其实在歌曲演唱中的某个字,某个句都是发声训练的体现。如果在唱歌时某一句唱不好,都可以想想发声训练的方法,进而有所提高。往往有的学生发声训练声音很好,而演唱歌曲时却与发声不同,这是因为在发声训练的旋律和咬字都比较简单,而歌曲中旋律起伏大,词曲的变化大,可谓是千变万化,所以歌曲演唱并没有发声训练的声音好。要多多发声训练,养成好的演唱习惯,更好地运用到歌曲演唱中。

“练声不在于练习的次数多少,使用多少时间,重要的是用怎样的方法和态度去练习。在开始练习前应对每件事都做好充分的准备,练习时一定要聚精会神,专心注意到每一个唱出的音,声音力求自然、清新、准确”

力的相互作用练习题 篇7

——篮球课课前准备活动中协调性练习的作用

大连市106中学 贾振岳

准备活动作为体育课组织结构的一个部分。主要是为体育课基本部分的教学和练习服务的。它的目的是使练习者在生理上和心理上都得到很好的准备。而在篮球教学中,身体协调能力的作用日趋突出,它有助于柔韧素质的提高与发展,对扩大运动员控制范围无疑意义重大,还对消除疲劳、预防损伤以及练习之间的转换有着积极的作用。因此,篮球课前准备活动中协调性练习是必不可少的。

篮球教学中经常遇到这样的情况,学生在练习基本功时感觉手感很好,可一旦比赛时又觉得手感很差,特别是一旦碰上高手时竟然手感全无,怎么打都别扭。究竟是什么原因?三个字:协调性。篮球是一项对身体协调性要求极高的运动,如果想成为篮球高手,除了手感的练习外,更应该注意身体协调性的练习,其实身体的协调性是非常奇妙的,也是最难练习的。因此,从篮球运动的发展规律来看,要想让学生在教学中表现出非凡的创造力、准确的命中率、熟练的控、传球能力,在教学中安排一定时间的专项协调性练习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而且,协调能力训练一般安排在体力充沛、精神饱满时进行,因此,因此,在准备活动中进行协调性练习更能够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准备活动作为体育课组织结构的一个部分.主要是为体育课基本部分的教学和练习服务的。它的目的是使练习者在生理上和心理上都得到很好的准备。从生理上讲.有效的准备活动可使肌肉、韧带、关节得到舒展,增强肌肉的血流量,提高机体和肌肉的热量和温度,改善肌肉的弹性和关节的灵活性。加强肌肉的放松与协调能力,预防肌肉的损伤,克服机体的惰性,让身体的各运动器官得到充分的准备。合理的准备活动,无疑能提高练习者完成某具体动作的幅度与力度,使练习者的练习效果得到很好的提高。

篮球协调能力是指机体的不同系统,不同部位和不同器官协同配合完成技术动作的能力。神经系统是人体发育最早和最快的系统,儿童具有较优越发展神经系统的条件,如7至11岁具有良好的空间定向能力和较好的节奏感,这些都为发展协调能力提供良好的条件。女子进入青春期,由于体重增加,内分泌系统也发生了变化,就影响到协调能力的训练。

准备活动中进行协调能力训练时,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讲.准备活动可以合理地利用有意注意规律和无意注意规律来调控学生的注意力,减少学生的疲劳,提高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在比较轻松的环境中.以饱满的情绪、振奋的精神投入学习。发展协调素质主要采用变换练习法,练习次数不宜过多,训练时间不宜过长,因为机体疲劳力量就会下降,速度变慢,反应迟钝,不利于协调能力的发展。每次练习之间要有足够的休息时间,以保障氧气的补充和肌肉中高能物质的再合成。但如果休息时间过长,又会使神经系统的兴奋性下降,一般地讲练习时间与休息可为1/3的比例。

篮球教学准备活动中进行协调性练习的方式

一、篮球教学准备活动中采用篮球游戏的方式发展协调性

每个人都喜欢玩,中学生也不例外。实际上,游戏也是玩的一种。篮球课的结构跟其它体育课一样,也是由开始部分、基本部分和结束部分三个部分组成的。开始部分时间较短,以准备活动为主,为基本部分的学习起辅助作用。这时,准备活动可采用有针对性的篮球游戏的方式。篮球游戏是掼在体育教学过程中,通过把各种篮球的基本技术改编成游戏,使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积极参与游戏活动,从而掌握篮球运动知识和技能,增强体质、娱乐身心的一种活动[5]。如:课的主要内容为运球。这时,就可以采用“运球抢球”的游戏。方法:10人为一组(分四组),使用半个篮球场,其中两人运球,其余人分散场内移动,如运球者在边运球边追赶中,用手触及谁的背部以下部位,则两个交换角色。

二、篮球教学准备活动中采用音乐的方式发展学生协调性

体育课的不同阶段应该选择不同的音乐,促进教学过程的实施。学生在上篮球课时,心率是逐步上升的,所以准备活动应是循序渐进的。因此此时选择的音乐应该是有着节奏鲜明、活泼欢快的特点的,它所起到的作用是迅速调动学生的兴奋性、积极性,同时使整个课堂气氛迅速活跃起来,并且利用音乐的节奏,来进行学生的节奏感练习,也是发展协调性的一个重要的手段。而且,这过程最好分前后两部分进行,前一部分节奏稍慢,逐步加快过渡到后一部分,为篮球主要内容的练习做铺垫。

三、篮球教学准备活动中巧用其它球类的方式发展协调性

在篮球教学准备活动中,引入其它球类的使用。比如实心球。具体作法:两人一组(一个教学班分为若干组),背向对方站位,取好位后双脚不动,两人共同使用一个实心球。A拿球通过转身从某一方向把球水平递给B,B则从另一方向把球水平递给A;同样的方法,A通过胯下把球递给B,B则从头顶把球递给A。几次之后,反方向进行。实心球小而重,学生在传递的过程中必然要增加力量才能控制好球,进而控制自己的重心。这样的内容会使学生感到新颖,如此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也可以发展学生的协调性等素质。也可以利用其它球类,比如排球。

四、在篮球教学准备活动中加入一些协调性专项练习方法,如:

1、纵跳:双脚并拢手弯向上跳。

2、前后跳:方法要领同上,但向前与后跳。

3、侧跳:方法要领同上,但向左与右跳。

4、转向跳:方法要领同上,但跳起后转向180度着地身体与双手要去维持身体平衡,方可向左与向右跳。

5、跳跃转向:方法要领同上,但是以单脚跳。

6、侧向交叉步:有左交叉与右交叉两种。

7、手脚反向动作:单脚立双手与提起脚作方向相反。

8、站蹲撑立:先站立后蹲,然后双手撑地双脚向后蹬直,双脚再收回原地,最后站起。

9、持球8字摆振、10、站立抛接球、11、坐抛接球、12、抛球向前后跑向前接球

13、两人站立跳起互推

14、站蹲撑立接球

15、翻滚接球等

16、从球场的一端向另一端运球,听教练的哨声迅速﹑准确﹑协调地做出各种动作,如快速变向运球,转身运球和急停急起的练习,要求队员往返12次。此练习不仅可以提高运动员的运动能力,而且可以发展高度的协调性并获得极佳的球感。

力的相互作用练习题 篇8

[摘要] 敦煌壁画虽然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特色,但不同时期不同特色的敦煌壁画舞姿却有一种共同的基本格调,敦煌壁画中的这种共同之处,便形成了敦煌舞独具特色的舞蹈风格。敦煌舞是一门风格性训练课,在训练内容上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由单一训练到综合训练。元素训练是形成敦煌舞风格的核心。敦煌舞的特殊风格可以用形、神、韵、律四个方面来概括。

[关键词] 敦煌壁画 敦煌舞 元素训练 风格训练 敦煌莫高窟瑰丽雄伟的石窟艺术是中华民族精神文化的结晶,凝聚着中华民族伟大的艺术创造精神。莫高窟壁画涵盖了自16国至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宋、西夏、元以来历经十个朝代,绵延千余年的历史,展现了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地域特色,各具不同色彩的乐舞艺术。敦煌壁画虽然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特色,但不同时期不同特色的敦煌壁画舞姿又有一种共同的基本格调,敦煌壁画中的这种共同之处,形成了敦煌舞自身的风格。在舞蹈家们的不懈努力下,敦煌舞蹈走出壁画,舞出敦煌从静态的壁画艺术转化为动态的舞蹈。敦煌舞蹈的复活及其训练体系的形成,继承和弘扬了中华民族精神,是一种了不起的艺术创造。随着敦煌舞的 不断发展,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突出的审美特征正在日益受到国内外同仁和广大群众的认可与喜爱。

敦煌舞作为一个舞蹈流派,如果要长久地保持其艺术魅力,在教学中就必须注意两个问题:一是如何“保真”。即最大限度地保持和精准掌握敦煌舞的风格,独特风格正是其魅力所在;二是发展。我们说敦煌舞来源于壁画,但不能拘泥于壁画,要不断创新,不断寻求突破和升华,注入新的活力。当然,作为教学训练,如何做到“精准”,首先是要把握“元素”练习。

高金荣教授所著的《敦煌舞教程》中明确指出:敦煌舞是一门风格性训练课。在训练内容上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由单一训练到综合训练。训练首先从元素入手——呼吸、眼神,肋、胯、膝,曲线。元素训练是形成敦煌舞风格的核心。元素练习能从身心掌握准确,运用到舞姿中,即能对复杂的敦煌舞风格的把握得心应手。

一、敦煌舞的三段元素训练 1.呼吸、眼神

呼吸和眼神是构成敦煌舞一切内涵的气蕴、神采、气质、意念的内部韵律。开始呼吸和眼神时分开来训练的,眼神没有归纳在呼吸组合中,后来将二者融为一体,更为科学、统一。呼吸在动作中起主导和枢纽的作用。呼吸的起动点在胸

部,连贯而有顿挫,即吸——延续。先小口吸气上提,接着吸气带动身体上升,像突然嗅到花香一样延伸,升至顶点形成瞬间相对静止的状态,然后将胸腔之气舒缓地吐出三分,延续下沉吐气,降至松弛。呼吸中强调直立上升,顿挫而连贯,这一点在教学中看似简单,想做到却不容易。可以通过芭蕾教学的把杆站立训练中对后背直立的要求来启发学生,就是不能把呼吸的过程做成像鱼钩一样。深沉的呼吸展示出发自内心的一种平和、深情、沉稳的情感,表现一种秀丽端庄、清逸脱俗的气质,洋溢出和谐、安详、肃穆的氛围。与深沉的呼吸相配合是一种端庄、含蓄、善良、慈祥的眼神。呼吸训练还有一种快速短促的呼吸,欢快跳跃、刚健有力。与快速的呼吸相配合是一种活泼跳跃,灵动率真的眼神。呼吸和眼神在训练中一定要紧密结合。

2.肋、胯、膝

肋、胯、膝形成了敦煌舞姿的s形和直角三位体态,什么是三位体?即:由肋、胯、膝向不同的方向移动而形成了三位体式。肋的训练难点在于学习者容易连动胯的动作过于大,正确的做法应明确肋为主导动作,腰被牵动,保持胯的稳定;胯的训练应保持肩的平行,肋、腰被带动。明确胯的松动和推动的主动性,并要注意强调坐胯与立胯的区别;膝的训练要保持腰和胯的稳定,推动膝的灵活环动,不能连动

肋与胯一起晃动。通过肋、胯、膝的元素训练,能够提高学生灵活自如的使用身体三大部位德支配能力。

3.曲线

体的曲线是敦煌舞一个十分显著的外部特征。说到敦煌舞的曲线,得到最多的答案是“s”形三道弯,其实,敦煌舞的肢体曲线还有很多,总的先归纳为六种:“s”形柔和小曲线,是在松胯基础上形成的富有阴柔之美的曲线,这种曲线一定要强调圆润柔和;“s”形大曲线,是通过下沉、冲肋、出胯形成肢体s形三道弯大曲线;直角三位体“z”形曲线,是在立胯基础上推跨、冲肋形成富有阳刚之气的直角曲线;四道弯曲线,是在“s”形三道弯基础上进而扩展延伸,提胯冲肋低头侧抬腿形成的;五道弯曲线,是在四道弯基础上调整头的角度(歪头)而形成的;拧身曲线,即转身下沉形成拧身起伏的一种螺旋式的舞姿曲线,升降要像拧麻花一样。多曲线的肢体来源于壁画舞姿,如:敦煌莫高窟第297窟中《树荫下的供养人》的舞蹈就十分明显。由此可见,敦煌舞元素训练的每一节练习都是有依据的,各种曲线的每个动作都有严格细致的训练,它们之间又有着内在的有机联系。没有经过敦煌舞正规训练的舞者,尽管也运用敦煌舞姿但是动作常常会怪异,缺乏美感。如一冲肋就扛肩、一低头就不恰当的下勾,一出胯就全身倾斜,因而改变了如婀

娜小蛮,肩若削成,腰若约素,柔桡轻曼的敦煌舞之美了。肢体的弯曲并不等于肌肉的松散懈怠,而是松驰中有力度,力度中有舒展。肢体的多棱多弯也并不等于身体扭曲短缩,而是在修长、舒展中棱角曲线呈现出一种特殊的温婉妩媚的美。

除了肢体的曲线,还包括手臂的曲线。手臂各个关节的折与弯也形成了多棱角、多形态,既折又舒展,与肢体曲线配合形成了敦煌舞舞姿的特殊感觉,构成了敦煌舞的外部特征,这种鲜明的特征与中国古典舞讲究的“圆”完全不同,我想这也正是敦煌舞的西部特色能够形成一个独立流派的原因之一。

二、敦煌舞的风格训练

《敦煌舞教程》中所附的教学大纲明确了该教程的性质和目的,即它是一门风格性的训练课,训练内容所需要的舞蹈基本能力是和舞蹈基本技术课(基训)相互配合进行的,如:跳、转、翻等。敦煌舞的特殊风格可以用形、神、韵、律四个方面来概括。

1.形

形”是指敦煌舞外部动作的姿态与造型,并包括从一个舞姿过渡到另一个舞姿的流动过程。“形”是各种不同舞蹈风格的重要一环,即外部特征。例如前面讲到敦煌舞的肢体

的曲线不仅只有s形三道弯,还包括在移动肋、胯、膝的运动中向前(或向后)松胯形成富有阴柔之美的柔和曲线;在立胯基础上推跨、冲肋又形成富有阳刚之气的z形直角曲线,进而扩展延伸,形成提胯低头的四道弯曲线,提胯歪头的五道弯曲线,螺旋式拧身曲线等等。多折、多弯、多棱角、多曲线,多种体态的肢体曲线美形成了敦煌舞显著的外部特征。

2.神

“神”是心理动作的传达,也就是要将感受到的内心情感表达出来。“形神兼备、以神领形、以形传神”这也是敦煌壁画舞姿的审美特点之一。这主要依靠“眼睛”来传达,“眼睛”的运用在舞蹈中也是一种技术,怎样用?怎样能传达准确?这都要通过敦煌舞的长期训练来掌握完成。在敦煌壁画彩塑中,各种不同的人物都有着各自不同的神态,个个栩栩如生。佛向下俯视的半闭眼神,给人以完全超脱的安宁感;菩萨深情的温和眼神,给人以无限的亲切感;护法神的睁眼瞪目,给人以威武庄严感;舞伎妩媚、恬雅的眼神,给人以一种抒情的美感。这些丰富多彩的眼神是敦煌舞的技术训练之一。

3.韵

“韵”是呼吸、推移、气蕴构成了敦煌舞的内部特殊律

味。敦煌舞的内部韵律在动作中起着主导和枢纽的作用,它是发自内心的一种情感体现。例如通过学习呼吸,感受到深沉的呼吸起于心,直立上升,强调顿挫而连贯,表现出一种端庄、深沉、脱俗的气质。深沉的呼吸特点形成了敦煌舞的精髓,是敦煌舞风格的重要元素之一,是风格化和生命化的紧密结合。因而敦煌舞的训练把呼吸放在了元素训练的首要位置。

4.律

“律”是动作的过程性。这里包含动作自身的律动,还有运动中应依循的规律,两重意义是统一的。规律是有顺序性的,无论轻重、缓急、强弱、快慢都要通顺有依据,要行云流水般流畅。例如:敦煌舞的手臂动作训练,上合掌连接下合掌动作时就依循了东南亚一带的佛教舞蹈和藏族人朝拜时所做的磕长头的动作。动作与动作之间的流动,必须符合舞姿造型,使其协调一致。“教程”合理的吸收了中原、地方、西域的元素,有机的合为一体,形成了独树一帜的风格特征。

敦煌舞的元素和风格是学习敦煌舞的奠基石,为学习掌握敦煌舞的整体训练打下坚实基础。

三、结语

开拓创新的21世纪,是多元、多变、精彩的世纪。它

不仅再一地次掀起了对敦煌舞研究的热潮,同时对敦煌舞的表现形式由编创者审美情趣的不同、认知理解的不同以及自身掌握素材的不同,而产生出不同的舞蹈、舞剧、教材。虽然,在研究领域,应提倡百家争鸣,百花齐放,但是我认为,应有一定的原则和科学的根据,不是主观臆造,或是对敦煌壁画的肤浅认识和对壁画舞姿的简单临摹。作为舞蹈、舞剧,应具有一定的审美价值和很好的观赏性。作为教材必须有其训练性、科学性、实用性,除此还应有审美价值和很好的观赏性,符合教材的原则。高金荣教授编创的《敦煌舞基本训练教材》,自1983年在中国敦煌吐鲁番学会第一次学术讨论会上,作为一种初步研究成果正式发表演出时,敦煌学专家们都赞不绝口,不少外国同行不远千里来到课堂观摩了敦煌舞蹈课的基本训练,课后无不惊叹赞美。敦煌舞的基本训练课作为一门基本动作的训练,能给观赏者以巨大的视觉享受和心理愉悦的冲击,能同时具备实用的训练意义和艺术的观赏性,必将培养越来越多的擅长敦煌舞风格的舞蹈人才,为中华舞坛增光添彩。

参考文献:

力的合成教案 篇9

“力的合成”是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物理必修I 第三章 第四节的内容主要包括:分力合力及力的合成的概念;平行四边形定则及其适用条件。

本章的前三课学习了重力、弹力、摩擦力,这节力的合成与下节力的分解,起着纽带的作用,只有学好了力的合成与分解,很好的进行受力分析,才能更好的学习后面的牛顿定律,甚至进而影响到高中物理整个的学习过程,可以说力的合成与分解是高中物理知识学习的基本功,学生只有架构好了这错桥梁,才能顺利的学好高中物理

[学生分析]

学者是高中一年级的学生,在前面刚刚学习了重力、弹力、摩擦力,对事物的受力有了一定得认识,比较初中所学知识有更深刻的理解和认识,这节课对他们来说是进一步研究所必须的。学者运用实验的手段自己进行实验探究,激发起他们对力学的热情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能从力的作用的等效性来理解合理和分力的概念,体会等效替代思想。

2、能通过实验探究求合力的方法——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并知道其试用条件。

二、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物理等效思维能力

三、德育目标:

(1)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学会自己分析和解决问题,尊重实验事实,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精神。

(2)在自由开放平等的气氛中探究交流,互相配合,互相鼓励,友好评价,和谐相处。

[教学重点]

(1)理解等效的思想,从而得到合力与分力的关系。

(2)运用实验探究的方式分析归纳出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

(3)共点力的理解判断。

[教学难点]

实验探究得到合力的方法

寻找平行四边形定则方法

[教学方法]

科学探究法

[教学用具]

(1) 钩码、细线、三角板

(2)学生每两人一组:方木板、白纸、弹簧秤(两个)、橡皮条、细绳两条、三角板、刻度尺、图钉(几个)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新课引入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策略 教学目标 问题1:实验室里连接电路需要一个5欧姆的电阻,但现在手头上只有一些10欧姆的电阻,哪位同学能给实验室的老师想个办法? 学生思考并回答,将两个十欧姆的电阻并联,相当于一个五欧姆的电阻。 用提问的方式,使学生参与到课堂中,回忆初中所学的知识,用复习知识大家回答,调节气氛,消除紧张感。 使学生回忆初中知识,强调等效替代的根本思想——等效。 问题2:我们在上一章节运动学里面学的位移里,这两种情况是不是也是等效的呢?(黑板上给出草图) 学生思考回答,这两种情况最终都是从A走到C,是等效的。 从初中知识引入到高中刚学习的知识,通过两个问题,使学生们找到两个问题的共同点,都是在说等效替代 再次提问,使学生思考老师所提问题的共同点,教师在此基础上总结。 总结1:前面我们看到的这两个例子,都运用到了我们物理学里面一个重要的思想|——等效替代。 学生看着例子总结思考 通过提问来实际运用等效替换的思想,在此基础上总结,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得到等效替代,抓住这根主线,为后面的课做铺垫 问题3:指出等效替代的思想不只是在我们电学、运动学里面有着重要的运用,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也有着广泛的应用。举例:一个斜面上两个小孩使一辆摩托车静止在斜坡上,而只要一个大人就能使车静止在斜坡上,这是为什么? 学生思考并回答:等效替代。 让学生脱口而出等效思想,接下来进一部提问,便于下面对等效本质的提问 从生活中的事例引出力的等效,进而引出合理和分力的概念。 问题4:等效?是什么等效呢?是两个小孩的重量等于这个大人的重量还是别的什么原因? 学生思考并回答;是两个小孩的力和大人的力等效 进一步提问,使学生透过现象看到上面问题等效的本质是力的等效 引出力的等效 总结2:两个小孩的两个力和一个大人的一个力等效,我们用发散的思维想一想,大量的实际问题中,物体是不是通常同时受到几个力的作用?为了研究问题的方便,我们把这种关系称之为合力与分力。 学生理解合力与分力的概念 几个问题一步步诱思,用实际生活中的需求,自然的导出合力与分力的概念 对前面的问题总结,结合实际生活,引出合力与分力的概念

二.新课教学

力的合成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策略 教学目标 合力与分力概念的引出 (在引入新课时已经完成) 引出力的合成概念 为了研究问题的方便,我们常把几个力的作用效果用一个力来代替,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求这几个力合力的过程,就是力的合成 学生思考联系合力分立,理解力的合成的概念 对进行力的合成意义思考,联系生活实际加深对概念的理解,知道力的合成概念是实际需要而提出的 力的合成概念的提出 同一直线上二力合成 初中也接触到了力,知道了力的三要素,也接触了力的合成,我们先来看这种最简单的情况。那么谁能给我说说同一直线上二力的合成,合力的大小和方向同分力有什么关系。 学生回到:当两个力在同一条直线上时,若同向则合力大小等于二力大小之和,方向与二力相同;若反向,则合力的大小等于二力大小之差的绝对值,方向与二力中较大的力相同。 复习回顾,从简单的同一直线上的二力合成入手,逐步进入互成角度的力的合成 同一条直线上二力的合成。 引入互成角度的二力合成

我们知道了同一条直线上的二力合成,那么是不是世界上所有物体受到的力都是在同一条直线上呢?用一根绳吊起勾码进行演示。这种不再同一条直线上的力,我们也可以说是互成角度的力,它们两个的合力怎么求呢? 衔接上一层次,由同一直线上力的合成,联系实际提出问题,进行设疑 探讨互成角度的二力合成

力的合成(互成角度的力如何合成?)

科学探究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策略 教学目标 第一阶段:

发现问题 我们知道了同一条直线上的二力合成,那么是不是世界上所有物体受到的力都是在同一条直线上呢?用一根绳吊起勾码进行演示。这种不再同一条直线上的力,我们也可以说是互成角度的力,它们两个的合力怎么求呢?

学生思考 衔接上一层次,由同一直线上力的合成,联系实际提出问题,进行设疑 让学生体会可以从解决实际问题进行深入思考,发现问题;

第二阶段:

设计

实验

进行

探究 我们现在用我们桌子上的试验仪器,看看自己能不找出求互成角度力的合力与分力的关系。

问题1:要进行试验,我们先来看看我们都有什么试验仪器,各有什么作用?

问题2:如何保证合力与分力是等效的关系呢?

问题3:弄明白了试验仪器的作用,哪位同学有什么想法,来设计一个试验,看互成角度的力的合力与分力的关系?

问题5:建议大家用虚线把合力的箭头端分别与两个分力的箭头端链接,看看这时候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通过对实验仪器的分析,以等效作为桥梁,进行试验的设计。上台用投影仪展示讲解自己的试验结果,并回答老师的问题

用提问的方式进行诱思,从而达到放的开并且收的回来的效果。若是不讲仪器的作用进行诱思,学生有可能无所适从,达不到本来的目的 让学生知道解决物理问题时要以实验事实为依据。

让学生体会在进行实验前,要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实验器材,找到设计试验的中心桥梁,设计出合适的试验 第三阶段:

分析论证

得出结论

问题6:你们组得到的试验结论是怎样的?

问题7:很多组的同学说是平行四边形,那么到底是不是平行四边形呢?大家以两个分力的线段为邻变在你的原图上做一个标准的平行四边形,你们再比较比较看能得出什么结论?

问题8:是一个标准的平行四边形吗?你们组呢?差别大吗?

总结:很多同学猜想得到的结果要构成一个平行四边形,那么是不是呢?物理学里面要进行大量的可重复的试验才能说试验结论是正确的,我们这么多组两个分力的大小与角度都不尽相同,也可以说进行了大量可重复的试验。都得到了一个与标准平行四边形差别不是很大的四边形,根据物理学家试用精密的试验,合力互成角度的力与其合力及顶端连线,正好是构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学生边实验、边思考、边回答。

得出结论:合力与分力箭头端的连线与两分力构成平行四边形。平行四边形不标准,差别比较小。学生上台用投影仪演示结果。

引导学生之间相互交流,以便他们尽快得出实验结论。老师进行总结,讲明物理学家精密试验的出的结论与我们的猜想是一致的

让学生体会进行科学研究时,不能以一次试验得到的结果就认为有普适性。

力的合成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策略 教学目标 互成角度力的合成的平行四边形定则

哪位同学给我说下他刚才用力的图示法是如何进行实验的。

他刚才通过实际操作所说的方法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平行四边形定则 学生总结试验,说出合力是如何画出来的。 让学生体会做的实验的步骤就是在运用平行四边形定则,加深认识。 得到平行四边形定则

平行四边形的适用条件——共点力

给学生出两道力的合成的题

F4

F1

F2

F3

SHAPE MERGEFORMAT

第二道题的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互相平行。 学生思考并作答,对第一题找一位同学上黑板来做。第二道题进行提问。

积极调动学生对问题的思考

为引出共点力做铺垫

第二道题第一种情况,学生都不知道如何下手,那就直接讲平行四边形定则的使用条件。 第二道题的第二种情况,学生回答把二力平移到一点用在同一直线上力的合成方法进行合成。 别的同学有什么不同的看法呢?

老师举例:桌面上的木棍,要是这样合成的话是不是所受合外力为零?从而静止?那么大家拿起手中的笔做个试验事实看笔是不是禁止,两种情况等效吗?

学生举出例子发表不同的见解。

活跃课堂气氛,形成良好的讨论氛围

指出并不是所有的力都可以用平行四边形定则来求合力。四边形定则有适用条件。 力的合成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只适用于共点力

上一篇:美丽新村建设下一篇:小学年度第二学期东风东路一年级语文期末试卷参考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