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导课堂的反思与建议

2024-05-26

学导课堂的反思与建议(共8篇)

学导课堂的反思与建议 篇1

学导课堂的反思与建议

传统的课堂教学流程注重教师的讲授,从头至尾突出的是教师主导这根线,学生处于被动地位。新型课堂要求把课堂还给学生,把学习的权力还给学生。课堂上要创造一切条件让所有学生参与到学习中去,教师就要给学生充分自主学习和充分交流的时间,但是要提高学生学习的有效性,特别是我们面对的是小学生,在学生自主学习与交流的过程中离不开教师的组织、点拨与指导,我校提出了“先学后导,以学定教”课堂教学模式,是切合新课标要求的教学模式。

“学’是有目的有步骤的,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

学生自学前,教师要抓住知识点,提出问题,突出重点,确定学生自学思考的方向;提出明确的自学要求,即自学什么内容,用多长时间,届时如何检测;教给学生自学的方法,如看书,是独立围绕思考题看书找答案,还是边看书,边讨论,边解决疑难等等;做好督促、搜集、整理工作。在学生自学时,教师一方面督促学生按照老师的指导自学,确保完成自学任务,可及时表扬速度快、效果好的学生或给后进生说几句悄悄话,帮助其端正自学态度,另一方面通过行间巡视,个别询问,特别是通过板演、练习等形式进行调查,最大限度地发现学生自学中的疑难问题。并认真分析带倾向性的问题,进行梳理、归类,为以后“导”做好准备。

学生通过这样的自学,对新知获得丰富的感知和初步的理解,发现问题,带疑听讲,在教学中使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目标一致,同步和谐,既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又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同时也有效地克服了学生自学中的盲目性。

“导”是贯穿整个课堂的灵魂,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

课堂教学的全过程,离不开教师的引导点拨。学生的自学离不开引导,学生的答疑解惑离不开导,学生的巩固提高离不开导。教师从“一线”退到“二线”,为学生自学、思考、讨论、答疑当好“参谋”,创造条件尽可能地让学生“有为”,让学生由被动的接受变为主动的建构,真正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

“导”有讲究,奥妙无穷。“学生会的不导,学生不会的尽量让学生自行解决,教师少讲精讲,只作点拨性的引导”。教师绝不就题论题,或只找出答案,而是寻找规律,真正让学生知其所以然,引导学生预防运用时可能出现的毛病。教的方式,可让已掌握的学生先讲(即使倾向性问题,也可能有人会),如果学生讲对了,教师肯定,不必重复;讲得不完整、达不到深度的,教师补充;讲错了的,教师则更正。

“导”的主要任务是帮助学生纠正错误,大纲要求理解的,就要讲为什么,让学生真正理解,然后上升为理论,帮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研究怎么运用。在“教”的这个环节中,自然不是教师“一言堂”,老师教的方式是:先让会的学生讲,讲对了,老师不重复;学生讲得不完整,老师要补充;学生讲错了,老师要改正。

先学后导教学遵循了知、情、行、意相互作用的规律,依据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观;独立性与依赖性相统一的心理发展观和学会学习的学习观而总结出来的。这种教学法,不仅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发现问题,而且引导学生解决问题,并且进一步引导学生在解决课堂上的问题之后,进一步启发生成一些有价值的问题,让学生带到课后去进一步思考,教给学生有效的学习方法、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发展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创新能力。

新的课堂对教师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认为教师应进一步提高以下几种能力:驾驭教材、准确定位教学目标、有效参透学导案的能力;结合课堂教学实际穿针引线、架桥铺路、点拨追问、随机应变的能力;扎实的教学功底、科学有序的进行训练和归纳总结提升的能力。我还不完全具备这些能力,所以要想很好地进一步深化课堂教学改革,还要进一步加强培训,多学多听有经验教师的课堂,提升课堂的操作技能技巧。

为了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当我们让学生展示时候,展示人数、次数越多当然是越好的,学生会在成功的体验中更加融入课堂,但是课堂的时间又是宝贵的,很多课堂时间非常紧,客观上并不允许,那么如何平衡这二者间的矛盾,需要更多的去摸索。

学导课堂的反思与建议 篇2

一、教师管理方面的反思与建议

1. 一些教师课改的思想准备不足。

具体表现为满足于自己现有的教学经验, 教育的危机意识、改革意识不强。这要求教师亲身感受新课改模式, 同时要不断学习教育的新理念, 了解全国新课改的发展动向, 看清当代教育的发展潮流。

2. 一些教师的奉献精神和创造精神不足, 不愿认真编写而上网下载。

这要求学校加强师德教育和管理力度, 严格工作纪律;教师要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 力争在新课改中更好地奉献社会, 更好地实现自己作为一名人民教师的人生价值。

3. 教师队伍素质参差不齐。

具体表现为一些青年教师编写导学案的基本功不扎实, 课堂掌控能力不强, 而中老年教师的电脑技术操作不够熟练, 原有的讲授经验又太“丰富”。一方面要求青年教师和中老年教师结对子, 以老带新, 取长补短, 共同提高;另一方面要求编写导学案时加强集体备课, 规定课堂教学全面开放, 缩短青年教师的适应期和成长期。

4. 一些教师在推行新课改中适应性不强。

具体表现为以下几种情况:一是完全照搬山东昌乐中学“271”新课改模式进行教学, 这对我校基础较差生是不大合适的, 编写的导学案内容多, 难度大。二是在实际教学中重难点把握不准, 让学生展示、点评过多, 导致不能完成教学任务。三是在推行新课改中为课改而课改, 不能很好地把握高考复习的重难点, 复习效果不佳。四是推行新课改一段时间后, 教师怕学生不理解知识点, 课堂上越讲越多, 有重回传统教学模式的迹象。这要求学校通过示范课进行规范和引导, 加强听课和个别指导, 召开高考复习座谈会, 集思广益, 统一思想, 统一复习方法, 统一复习模式。

二、领导管理方面的反思与建议

“火车跑得快, 全靠车头带”, 领导者无疑是我校新课改的核心力量, 优秀的领导是我校新课改成功的根本保证。

1. 领导必须树立榜样, 打造奉献形象。

在外语实验中学, 校园里流传着这样一句话:“教师看年级组长, 年级组长看校长。”在新课改中, 校长不仅是一位管理者, 更是一位教育家, 一位先行者。校长及整个领导层应走在教师的前头, 起到榜样的作用。笔者认为, 只有这样做, 我们的领导才真正是具有道德的感召力和信仰的追随者, 这是新课改能否最终成功的“软实力”。

2. 完善课改实施方案。

科学可行的方案是顺利推进新课改的保证, 原先制定的课改方案有力地推动了我校的课改, 但随着课改的进一步推进, 它的局限性开始显现出来, 影响新课改的进一步深入开展。在此提出几点建议:

第一, 重新设计课程表, 增加学生白天的自习课, 并且规定晚自习不准统一授课, 教师负责布置学习任务, 个别辅导学生, 督促学生学习。

第二, 规范示范课的流程, 真正发挥示范课的示范作用。建议学校: (1) 把示范课细分为预习课、新知课、练习课、复习课等课型。 (2) 每类课型安排文科理科各两位教师上, 文科理科的重点班和普通班各一位, 不要都安排到重点班上。 (3) 每位授示范课的教师, 课前要严格控制学生的预习时间, 否则示范课就变成“面子”工程, 失去了意义。 (4) 每次示范课至少有一位副校长全程参与听课、评课 (专门及时地用一节课) , 组织教研主任、教务主任、相关学科教研组长及教学骨干、授课教师参与评议, 不断完善课型结构。

第三, 调整导学案编写人员, 组织骨干教师编写导学案, 提高导学案的质量和适用性。建议学校在推行新课改的前两年, 组织各学科骨干教师成立导学案编写组, 以保证导学案的质量, 待条件成熟后再要求全体教师参与导学案的编写工作。

第四, 建立课改评价机制, 对教师奖罚分明。建议学校尽快在评优 (先进) 、评职称、外出学习机会、奖金发放等方面充分考虑, 拉大区分度。

3. 完善落实机制, 保证措施贯彻到底, 避免虎头蛇尾。

建议学校:第一, 明确课改领导职责, 向全校师生公布每位领导的职责, 接受全校师生的监督。第二, 建立巡堂组, 在学校和各年级均建立公布栏, 每天公布各班、各年级、各教师的课改情况, 每周一小结, 及时总结, 及时表彰, 推动新课改深入开展。

“滚滚长江东逝水, 浪花淘尽英雄……”在新课程改革的历史潮流中, 不进则退, 相信阳朔县外语实验中学全体师生不断总结经验, 不断完善, 在课改的新长征中会率先达到胜利的目的地。

学导课堂的反思与建议 篇3

一、体验教学的基本特征

1.学生主体地位。体验具有主体性,是主体的一种自我感知。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在学习过程中,根据自己的需要、兴趣、习惯去选择、体察、感悟,是其形成自己的内心体验的必由路径。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发挥引导、组织作用,但必须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这样,学生的体验才有了凭借,有了扎实深入的土壤。

2.学生亲身经历。体验教学将学生作为体验的主体,这就需要强调学生主体的亲身经历,这是体验的本质决定的,联系自身的生活经历和情感经验,主动学习体悟他人的种种感受和体验。这两个层面缺一不可,也是相辅相成的。

3.学生全程参与。体验是个性化的、不可传授的,学生的真实体验无法从他人处得到,始终离不开自己全过程的参与。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体验是一种动态的发展的过程。学生参与这个动态发展、变化的过程,教师只能预设学生体验的内容和方式,却无法规定学生体验的内容、方式和成果。

二、体验教学的实施意义

体验教学提供了一种有助于学生主体性发展的教学理念,体现了素质教育的教学价值观。它具有以下几点实施意义:

1.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在体验教学中,学生融入自我,积极参与感悟活动,这种体验是独特的、无法替代的。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需要,按照自己的方式、适应自己的特点去体察、感悟,获得与别人不同的感受与见解。这样的教学,确保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2.加速学生经验的转换

体验是学生建立在自我和所学知识这个认识客体之间的一个通道。由此,学生这个认识主体就能比较迅速融入认识对象中,从物境到情境,再到意境,有所感悟。因此,体验教学加快了学生将已有知识与经验的转换,促使学生获得新的结果和感受。

3.促成学生情感的生成

情感的生成取决于人感受的积累和发展,体验是情感的生发剂。在体验教学中,学生可以受到更直接、更亲切、更鲜明的刺激;同时由于学生会运用多种感官去接触事物,因此会受到多感官的刺激。这些刺激会唤醒学生已有的背景经验,并与之融通,刺激生成真正的积极的情感。

三、体验学习的实践与思考

课堂呈现师与生、人与文、情与理、导与放、思与悟等方面的平衡、统一、亲和、融洽,课堂就充满了变化与灵动,充满了诗意与创造,变成了一幅幅鲜活而生动的画面,流淌出生命成长的异彩。

1.在追问中体验深刻

儿童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是否让受教育者去“主动地发现现实”,是今天“日益突出的当代教育学的主要问题。”在体验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始终关注学生主动学习的状态,在主动“追问”中触摸文本的内容、情感、思想,将体验不断推向纵深处,提升其整体素养。下面以四年级语文《宋庆龄故居的樟树》的教学为例来具体阐述。

(1)紧扣文字,追问“写什么”。教学伊始,教者可紧扣题目,引导学生主动追问“这是两棵怎样的樟树,让宋庆龄同志舍不得搬家?”在充分阅读思考、小组讨论的基础上,学生联系课文,感知这是两棵“蓬蓬勃勃、有拒虫香气且持久保持”的樟树,从整体上把握了文本“写了什么”,为学生学习、感知、体验文本打下扎实的基础

(2)关注章法,追问“怎么写”。在体会主要内容后,教者可引導学生联系课文第4.5两个自然段,边读边思考:这两段文字是怎么写樟树的?学生与文字又一次亲密接触,不难发现作者写作的“秘密”:主动地追问,深入地触摸,深刻的发现是深度体验执着追寻的步伐。在这里,学生真正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在与文本触摸的几个来回中,与文字背后的内容、情感、写法以及思想亲密接触间,走向了思想丰厚、素养提升、生命成长的美好境界!

2.在思辨中体验生成

体验教学中强调“生活体验”、“生活关系”、“情境建构”,也重视科学的理性思维。从表面看,体验似乎是瞬间完成的。实际上,其中蕴含着多次思维的冲突、修正和重建。因此,可积极尝试批判性、探究性阅读活动,让学生主动发现问题,选择有价值的问题开展研究,关注价值取向,形成自我辨别的能力,促进积极体验的生成。

比如,三年级《剪枝的学问》一课的难点是体会文本背后蕴藏着的道理——“减少是为了增多”。这个道理不仅适用于植物生长,也适用于人生。面对三年级的学生,教学应做到深入浅出。这样的教学,从学生的经验、认识出发,依靠学生的思考、辨别与探究,又回归学生的学习生活,促进深度思维能力的提升,也有利于将课堂延伸到课外,激励学生在生活中学习、运用语文,体验探究学习的无穷快乐。

农村小学语文“学导式课堂”学生体验学习的实践研究有利于调动师生双方教与学的积极性,形成积极互动的师生关系,从而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可以较好地实现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合作探究意识、学习习惯的培养,为终身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在转变教师教学行为的同时,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真正成为知识的构建者、学习的创新者。不断提升教师的教育、教学、教科研能力和水平。促进教师教学行为的变革,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体验学习中习得知识,达到课堂高效。

学导课堂的反思与建议 篇4

摘要:

中学语文教材中,鲁迅的作品所占的比重是比较大的。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有必要对这位作家作品的教学进行有效的思考,从而促进教学的有效实施。本文试图就笔者在教学中反思,提出几点建议,以期对初中语文教育提供一定的参考与借鉴。关键词:鲁迅;教学分析;反思;建议

中学语文教材中,鲁迅的作品所占的比重是比较大的。内容从反映少年时代的趣事,逐渐上升至青年时代的人生观、价值观的选择问题以及中年人对于国家民族的思索。可见鲁迅作品在中学阶段的语文教学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有必要对这位作家作品的教学进行有效的思考,以期在教学实践中获得成功。

一、反思得与失

(一)学生学习鲁迅作品的得与失 1.学生的“得”

中学生正处于性格形成的转折期,非常需要正能量的熏陶、引导。鲁迅的个人品质和独立特行的写作精神对他们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雪》一文中作者通过诗一般的语言对朔方的雪的描述,就让我们深深地感受到了鲁迅的刚毅顽强。可以说通过学习鲁迅的作品,学生多少会受其影响,而使得自己的人格、品质的发展有意无意地向鲁迅靠拢。

同时,在鲁迅的作品中,学生读出了鲁迅的童心,也读到了自己的已逝的童年,这就使得学生在感情上和作品产生了共鸣。比如《社戏》中孩子们月夜行船看社戏,归途中偷豆吃豆的情景;《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泥墙根一带的无限趣味以及百草园中关于美女蛇的故事,都深深感染着孩子们的心灵。可以说通过学习鲁迅的作品,学生们认识了富有生活情趣的鲁迅。

写作方面,通过对鲁迅作品的学习,学生们感受到了鲁迅在遣词用句方面的造诣,体会到了他在构思技巧方面的用心以及文章立意方面的精巧设计。这对学生的写作一定会产生影响的,比如《故乡》中鲁迅对“我”回忆中的那个美丽的故乡的描述就让我们惊异于他对色彩的运用,“深蓝的天空”、“金黄的圆月”、“碧绿的西瓜”三者的组合让学生看到了一个具有神异色彩的故乡。从中学生感受到了鲁迅用词的精当和绝妙,这对于学生平时在写作中的遣词造句也有着很大的作用。2.学生的“失”

当今的学生在阅读生活中,受快餐文化的影响,学生无法沉下心来仔细阅读鲁迅的作品;无法深入研究鲁迅。他们更喜欢漫画、游戏,或其它娱乐活动。在这种情况下,他们对鲁迅作品的学习基本上是被动的。

另外,当代的学生对鲁迅所处的时代很陌生,他们和鲁迅之间有隔着一条鸿沟。正因为这样,学生对作品的理解就更显困难了。比如《藤野先生》中鲁迅对国家命运的担忧,对国民思想麻木的深沉忧虑,以及迫切希望改造国民的这份深情,学生理解起来都是比较困难的。和平年代的孩子怎会体会到这个层面上的意义呢?

再者,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听老师的解读也是不求甚解的,他们中或有同学依赖教材全解,囫囵吞枣地记一点单一的主题或个别句子的含义;更有甚者索性关闭心门,拒绝学习。总之他们的学习是僵化的,庸俗的。

最后,写作时,学生也很少会借鉴鲁迅先生的写作技巧及特色。虽则在平时的学习中也曾被动地了解到鲁迅在写作方面的独特之处,但每学期的教材中毕竟只有到一到两篇文章可供学习,他们受的影响,更多的是来自于其它读物。

因此,整个初中语文教材中鲁迅的作品所占的比重虽然大,但对于学生来说却显得无关痛痒,可有可无,没有也罢。

(二)教师的得与失 1.教师的“得”

中学语文新课标明确强调:阅读教学是教师、学生、文本三者之间的对话过程,阅读教学是教师、学生、教材编者、文本之间的多重对话,是思想碰撞和心灵交流的动态过程。[1]鲁迅作品的教学更需要教师在学生、教材编者、文本这三者之间穿针引线,因为鲁迅的作品有时确实显得晦涩难懂,没有教师的引导,学生可能就无法和文本对话了。因此在教授过程中,教师提高了自身把握教材的能力,他们想方设法由课内延伸到课外,尽力做到鲁迅作品与现代学生生活之间的相融相合,这就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教师的发展和成长。

同时,在教授鲁迅作品的过程中,教师也受到了精神的洗礼。鲁迅的求真、求实,忧国忧民也深深地感染着每一位教师。在他的伟大精神的感召下,教师会不自觉地向巨人看齐,以高标准要求自己。2.教师的“失”

当前,初中语文教学中,关于鲁迅作品教学存在的失误之处,大致可以总结为以下两点:

第一,对鲁迅作品认识片面,认为捧着教参就能解读作品了,教学方式也一成不变。其实,初中语文教材中,鲁迅作品的数量是最多的,初中语文教师应该利用这一素材,抓住这一良好的契机,构建鲁迅文学作品的教学体系。但由于初中语文教师方方面面的工作,难有闲暇时间专门针对鲁迅作品进行深入研究,这就导致教师平时的教学只是为完成教学任务而教学,却不是为了提高学生解读文本的能力而教学。

第二,教学过程中走形式,不走心。过多地局限于语言的教学层面,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时始终围绕个别字的妙处、比喻等修辞的作用、重点句子的理解上,而不是从整体上进行感情地渗透,把握作者的写作意图,最终搞得自己筋疲力尽,学生也兴趣索然。

二、关于鲁迅作品教学的几点建议

(一)激发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地位

在我们平时的教学中,教师必须关注学生的学,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在学习鲁迅作品的过程中,教师应该跳出摆脱桎梏,把主动权交给学生。比如《孔乙己》一文的教学中,就有学生质疑:为什么要

将酒店设为人物主要的活动场景?我觉得这就是学生在对文本解读后产生的思考,教师应该引导学生独立地思考,读出自己的感悟,将鲁迅作品的思想和文学性进行内化。

(二)引导学生阅读鲁迅原作

钱理群先生说:“鲁迅作品教学的根本任务是要引导学生自己去阅读鲁迅的原作,与鲁迅进行心灵的对话与交流,教师的讲解只是一座桥梁,只要学生认真地读鲁迅作品,并且有了自己的感悟与体会,自己的看法与评价,我们的任务就完成了,老师怎么讲的,教学参考书上怎么分析的,都不重要了,甚至是应该忘记了的,这就是‘过河拆桥’”。[2]教师的任务就是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在鲁迅作品本身,关注学生自我阅读体验和独立性,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比如我们教材中的《社戏》就是节选的,并非原题小说的全文,如果教师能引导学生去读一读全文,学生定然会产生与先前不一样的阅读感受。这就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增强了阅读鲁迅作品的趣味性,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三)教师先行,有效引领

教师是学生与作品对话的纽带,教师对作品的解读至关重要,只有教师对教学大纲的把握到位了,对鲁迅作品理解得透彻了,才能引学生到解读文本的正道上。可以这么说,鲁迅作品的教学是否有效,关键在于教师本身功底是不是扎实。试问不懂鲁迅,甚至不喜欢鲁迅的语文教师,怎么能带动学生一起有效地学习鲁迅的作品呢?相反如果教师能先行一步,广泛搜集背景材料,并且结合自己的理解,然后再讲

课,就有可能带领学生打开思路,读出新感觉了;也唯有这样,才能让学生真正地理解课文的内容,走进鲁迅。比如说鲁迅作品中的多处神来之笔,就值得我们教师好好研究,《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作者为何突然用德语“Ade”?;《阿长与〈山海经〉》中“仁厚黑暗的地母呵,愿在你的怀里永安她的魂灵!”这样一句在鲁迅文章里的唯一的带有宗教色彩的祈愿文字有何意义?这些都是值得玩味的。所以要提高鲁迅作品的教学质量,教师必须先行一步,站到更高点上,才能起到引领作用。

在对鲁迅文本的解读上,我们的教育工作者们应该秉承上几代教育工作者辛勤努力所积累的经验,在尊重学生、尊重科学的基础上,对教材中鲁迅的文学作品要有与时俱进的思考和构思,并在实际的语文教学实践中不断地改进与完善。让鲁迅伟大的人格魅力和鲁迅文学的深邃的思想精髓在中学语文的课堂教学上发光发亮。注释: [1] 李春杨.阅读对话教学中的“伪对话”与对策[J].阅读与鉴赏(教研版),2007 01期 [2] 钱理群.语文教育文外谈[M].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07-01 参考文献

[1]钱理群.语文教育文外谈[M].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07-01 P25-28 [2]李怡.最是鲁迅应该读[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04-01 P103-106 [3]王菊延.怎样看待中学语文教材中的鲁迅作品——评韩石山(中学课本里的鲁迅作品)[J].扬州教育学院学报,2007-06 02期P132-135

[4]薄景昕.鲁迅作品教学的困境、对策及出路[J].中学语文教学,2008 09期

P77-79 [5]吴彩云.对中学鲁迅作品教学的一些看法[J].安徽文学,2009 02期

学导课堂的反思与建议 篇5

题意见

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教育也相应的跟上了时代发展的需要,最终目的是实现教育信息化。在当前教学中如何利用信息技术提高教学效率也成了一线教师研究实践的一个重大课题。下面将结合几个方面,简单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什么是信息技术?

信息技术,有关数据与信息的应用技术。它是一种技术,一种手段。从教学的角度可以理解为应用于提高教学的一种技术手段,在教学中实现辅助教学,解决教学重、难点的方法之一。所以,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不是有了信息技术就可以抛弃一切常规的教学方法,以多媒体方式代替教师授课等。只有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与各种教学手段协同互补,以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二、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应用反思。

信息技术应用于教学,就是为了能解决在教学中遇到的难点、重点,从而提高教学效率。在教学中,老师们大多以制作多媒体演示课件来辅助教学。这样显得应用信息技术手段单一化,而在有的课例中又显得不太恰当。

利用课件辅助教学是教育信息化的一种体现方式。教师应认真备课,选取合适的教学内容,利用这些信息化手段解决教学问题。忌“滥用”,无论什么课都采用信息技术手段进行教学,如果这样,不但不会提高教学效率,反而增加教师的工作量,对学生而言,只会耽误他们的学习时间,学习能力又不能得到提高。

不同重、难内容采用不同的课件设计方式。有些抽象的东西在教学中利用课件来突破时就可以采用演示型课件,让学生直观的理解,不用绕弯子。而需要学生参与、合作完成的内容,可以采用网络型课件,授课环境也相应到计算机网络教室。通过网络平台,师生一起完成教学任务。课件的设计应注重实效,尽量不要去追求的高技术性,能解决问题就行。

对于有些教学内容,学校已有教学资源的就直接利用。比如,学校有农远工程配套的视频教学光盘。教师可先观看光盘内容,再进行教学设计,直接利用这些光盘进行教学也不失为一种好办法。当然,这种方式也不能忽略教学常规,教师为“主导”与学生为“主体”作用发挥好,教师不是光盘播放员。

信息技术应用于学科教学活动,不是什么高级产物,忌“穿新鞋,走旧路”,应走入教师的实际教学。不要认为信息技术是公开课、优质课中才能使用。这样纯粹浪费教学资源,更不能促进教学发展。

综上所述,要利用信息技术提高教学效率,必须先解决问题:更新教师观念,提高教师的信息能力,才能利用好信息技术为教学服务。

当然,要使教育真正信息化,是一个艰巨漫长过程。要解决在实际应用中遇到的问题才能促进教育信息化的进程。

问题及建议:

一、不要只一味追求信息技术的“技术含量”,而忽略了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思想。

二、忌滥用信息技术, 忽略与学科的整合。

三、在信息技术辅助课堂教学的过程中, 不能颠倒教与学的“主导”和“主体”关系。

四、不能用信息技术手段代替实验教学。

五、不能过分夸大信息技术的效果, 摒弃传统的教学手段。

高三语文教学的个人反思与建议 篇6

反思一:在高考指挥棒下,教师讲什么

教过高三的老师都清楚,我们是左手《考试说明》,右手一套又一套的《考试模拟》,就这样教最后的结果谁也不敢妄言,更别说是懈怠了。笔者教过七届毕业班,似乎每年都是一个模式。记得曾经问过其他兄弟校的同行,答案出奇的一致,高考考什么就讲什么,更有甚者引用泰戈尔的话回答“天空不留下鸟的痕迹,但我已飞过”,学生会不会咱管不了,但考试的点我都讲了。在高考的指挥棒下,在学校每天盯着你的情况下,老师无奈。语文课应该是陶冶性情、思想体验最自由的课,可是在高考的挤压下,变得刻板、教条而单一。

反思二:听与不听的区别,学生学什么

作为语文教师,有时连自己也茫然,为什么那些上课似乎是听讲的、跟着自己走的学生考试就没有进步,反而有一部分学生没有听讲,或者干脆睡觉的学生成绩也一直很稳定,没有退步。不止一个学生找老师问语文应该如何学,学什么。不久前我在南开大学、理工大学、师范大学三所学校进行了一次调查,在调查的学生中有文学院的,有管理学院的,有化工学院的。我对他们提出了两个问题“对高三语文的态度及印象”,“高三语文最大的收获是哪方面”。有95%对高三语文持否定意见或没有印象,有20%的学生说高三的最大收获是通过强化记忆背下来诗词,至今很有用。大部分学生认为高三甚至说“一碰到语文就头痛……”学生也茫然了,新课程正轰轰烈烈地展开,但对直接高考的“高三学生”似乎是一个被新课改遗忘的角落。

面对双方的困惑,经过届学生的试验,我个人认为解决二者的灵魂在于“激活”二字。不仅学生需“激活”,教师更需要“激活”。那么高三语文教师应如何在高考的重压下使二者激活呢?

语文教师要有激情

特级教师李镇西说过:“教育者应是个性情中人,各种教育现象都会在他心中掀起喜怒哀乐的波澜,孕思考于胸中,谴激情于笔端,扬激情于课堂。带着一股激情走进课堂,学生会因教师的激情而兴致昂然”。激情确实是我们语文教师内在的素质,而满怀激情地教学又是对我们语文教师提出的最基本的要求。高三特殊时期的教学更需要有激情的语文教师,此时的学生已被理化生数累得喘不过气来,没精打采,如果再遇到一位一走进教室,就会念答案记答案的语文教师,可想而知学生是什么样子。教师要有使学生调动心灵深处的激情,在课堂上,既能高唱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又能低吟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还要能营造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那种悠闲安适的意境,回归大自然的`向往;既要有“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那种壮志难酬、忧国忧民的宽大胸怀,更要有创设“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那种激昂、悲愁、高亢、不屈的氛围,还要能表现出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的忧郁等等。高三教师如能这样的用激情去催发生命,感染自己,点燃学生,就会使沉闷的语文课堂变为一池春水。所达到的教学效果更是事半功倍。

例如我在诗词鉴赏课上,对形象进行鉴赏时,先由同学们回忆高一时课内诗词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然后老师激情的诵读,声调激昂,读出词人的感情,师生齐读,一遍又一遍最终寻到词人所刻画的形象及当时的感觉:同学很快找到少年英雄周瑜和“我”(抒情主人公)得形象,前者“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强虏灰飞烟灭”;后者“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通过周瑜形象和自我形象的对比刻画,表达了作者怀才不遇、人生易老而壮志难酬所表现的抑郁难平的思想感情。此时同学很有积极性,我以之作为引子,鉴赏陆游的《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按着前面的步骤,激情品读-----回味和总结------感性认识------整体控制,最后,用恰当的文字把这首诗的鉴赏观点正确清晰地表达出来:看到了一位具有崇高的气节与情操、忧国忧民、不忘收复失地,具有坚强斗志的抗金志士的形象。

字典:学导课堂的“神器” 篇7

一、字典历来就是最好的“老师”

有人说,人们的阅读总是借助字典开始的。此话不无道理。尤其在好书匮乏的特殊年代,字典甚至成了许多人的启蒙读物。中国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莫言就是如此。他大哥管谟贤回忆:莫言上到小学二年级就学会了查字典,所以他很小就能查着字典读“闲书”(以前农村人对小说的称呼)。在不再有什么书可借可读的情况下, 莫言就翻《新华字典》。他想把字典背下来,便反复读,竟把一本《新华字典》翻得稀烂。意想不到的是背字典竟也帮助莫言认识了许多字,掌握了大量词语,这为奠定他的文学功底带来很多好处。无独有偶,著名语文特级教师钱梦龙也曾回忆自己“从小就淘气”,“念到五年级时,就已经留过三次级”,人家叫他“老留同志”。好在五年级时换了个姓武的老师,武老师想了解钱梦龙三次留级的原因,是出于脑子笨还是不用心, 就想测试一下,便顺手拿了一本《王云五四角号码大字典》教他查字,教过之后就让钱梦龙试着自己查。令武老师没有想到的是他居然很快就学会了。武老师很高兴,拍拍钱梦龙的肩膀说:“你不笨,很聪明,跟着我一定能学好语文的……”令人想不到的是钱梦龙竟然从此迷上了查字典,就用积攒起来的零花钱,买了一本《王云五四角号码大字典》,一有空就翻, 更别说在学习中用字典了。从此,他的语文成绩大步提升, “老留同志”竟成了学业成绩优秀的佼佼者。

用字典帮助学生自主学习语文的好处确实很多:对不认识的生字,学生可以按偏旁部首查字法查出它的读音,包括一字多音的读法;对不了解意思的字,学生可以用音序查字法,更便捷地了解它的多种意思和一般用法;对容易写错的字、词,学生也可以查阅字典学会正确书写,有效地减少和消灭错别字;字典用熟了,学生还可以通过字典了解字词的同义、近义和反义;多读、多用字典对学生提高识字量、词汇积累量乃至提高整体语文素养更是大有助益。为此,《语文课程标准》在“课程目标与内容”中明确规定“学会使用常用的语文工具书”,并且具体落实在第一学段就要“学会用音序检字法和部首检字法查字典”。

正因为字典历来就是最好的老师,一本小小的字典几年前就受到国家主要媒体的关注:贫困地区农村中小学缺乏字典!据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统计,在全区义务教育阶段的600多万名学生中,缺字典的学生达到340多万。于是,2011年全国“两会”委员代表提议将《新华字典》纳入“两免一补”政策。2012年10月,《新华字典》被纳入国家免费提供教科书范畴。应当说,这是一件令人欣喜的大事。现在,每一位中国的小学生身边,都有一位不开口说话,但能无微不至地帮助他自主学习的“老师”了。

二、字典这“神器”,离学生还有多远

把《新华字典》列入中国小学生的公费“标配”,并不等于字典已经真正成了所有孩子叩响知识大门的钥匙,真正成了展开属于他们阅读旅程的重要工具。一个明显不过的例证是,笔者在见识过的不少课堂里,很少可以看到学生把字典和教科书放在一起,更鲜见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有教师要求学生用字典学习生字、解决疑难的环节。一句话,在学生自主学习的课堂里,字典并没有成为学生学习的工具和最好的“老师”。

我们先来读解一个教学案例:

导读《颐和园》一课,文中有这样的句子:“昆明湖围着长长的堤岸……两岸栽着数不清倒垂的杨柳。”一位学生提出了疑问:“杨柳是一种怎样的树?”教师觉得这个问题很简单,便随口回答:“杨柳就是杨树和柳树。”不料旁边的一位同学又有了问题:“课文中说‘倒垂的杨柳’,可杨树的枝叶不是倒垂的呀!”教师觉得有道理,便说:“我们就要为教材挑刺,你们觉得应当怎么改才好?”于是,大家很有兴趣地议论开了:

———“可以分开来说,‘两岸栽着碧绿的杨树和倒垂的柳树’。”

———“干脆把‘倒垂的’去掉改成‘两岸栽着数不清的杨柳’”。

……

教师称赞大家改得好,课后请学习委员写封信给编辑老师,提出他们的修改意见。

这时,一位女同学举手了:“你们说得都不对,我查了字典,字典对‘杨柳’有两个解释:一是专指柳树,还有也可以指杨树和柳树。我想,课文中的意思便是专指柳树的,而不是杨树和柳树。”

老师带头鼓起了掌,说:“我们都要向她学习,能够自觉地运用字典来解决疑难,这有多好呀!”

从这个案例中我们可以感受到学生运用字典帮助自主学习有多么重要,字典确实是学导课堂的“神器”。但是从另一方面看,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自觉运用字典学语文的意识都不强,学习中遇到了疑难,竟没有第二个人(包括教师)想到应当向字典请教。看来,在学生未能在教师引导下自觉运用字典于学习活动,并形成习惯的情况下,字典这“神器”离学生的距离还是相当遥远的。

学生有没有字典是一回事,带不带字典进课堂随时助学又是另一回事。有了字典为什么不在课堂随时翻检呢?原因可能是复杂的,但主要的一点是让学生翻检字典会花时间,会打破了课堂行云流水一般的节奏……一句话,还不如教师流利地讲说来得惬意。这从根本上说,还是教师为了追求“教”得精彩,无视了教学的本质在于学生自己学,在于学习是一个“内化”过程,并从中获得的丰富体验。钱钟书先生的女儿钱瑗说,从小她在学习中遇到困难,父亲并不手把手依葫芦画瓢地教她,而是推给她十几部词典,叫她自己查找。实在遍寻不得,父亲才给予指导。这造就了她极强的独立性和良好的自学习惯。钱瑗后来在英国进修期间,一开始读不懂导师指定的那些英国古代典籍,正是靠了父亲“不教之教”培养起来的功力———自己查字典,终于克服了困难,取得了好成绩(2003年7月11日《解放日报》张南《无言之教》)。显然,钱钟书博览群书,当然回答得了女儿的难题,讲得也不会比老师差,可为什么要让女儿费时费力地自己查词典呢?答案很明白:叫学生自己查字典解决疑难,决不是浪费时间,而正是让学习真正发生在学生身上的重要过程。

三、让字典成为学生最好的朋友

要让学生查字典成为学导课堂的新常态,关键在于教师必须改变观念。课堂是学生自主学习的平台,学习中的疑难应当先让学生自己来解决(包括查字典),在真的解决不了时,教师才加以必要的指点和帮助。学生自己解决问题所获得的体验,要极大地优于教师的告知;学生养成查字典(运用工具书)的良好习惯,也就是养成思考、求索、独立解决问题的习惯,将会终生受用……当然,要让字典成为学生最好的朋友是有一个过程的,教师适当地运用一些教学策略也是完全必要的。

1.用“需要”挑起动机

最早让孩子接触字典,最好能找到一个他们有强烈需要的事由。例如,让学生开始读一本十分吸引他们的绘本,而里面有些字怎么读、什么意思又是学生迫切希望知道的。正在这欲罢不能的当口,教师把一位不开口但什么都知道的“老师”“老博士”(字典) 适时地介绍给他们,并指导他们在查找中解决问题。这是最能使学生对字典产生好感的方法。课标十分强调“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激发他们的问题意识”,关注“不同的学习需求”。充分关注并重视学生的“好奇心”“问题意识”“学习需求”,就必须在学生首次接触字典时给学生留下愉快的印象,让学生能接受字典、喜欢字典,进而达到在学习中形影不离。

2.用“口诀”教“秘诀”

虽说查字典的方法并不复杂,但教师也一定要变个法子,让学生乐于接受。学生最喜欢顺口溜的歌诀,因此,一些查字典的方法若能变成口诀,实现游戏化,就容易被学生记住。这样,怎么查字典的难题,也就会在快乐的游戏中轻松地解决了。如《字典查字歌》:“熟字查音序,字典帮我‘抓’。先看清部首,再来数笔画。翻开部首表,依照笔画看。部首一找到,页码在后现。再翻检字表,来把生字检。数出共几画,部首不计算。生字找到了,页码跟后边。按码找到字,音义一起现。”

……

这种口诀歌,教师可以边指导学生查字典边引出口诀,一定要指导仔细,教学生如何翻页,如何区别正文页码和附录页码,并结合多媒体慢慢演示,再让学生边念口诀边查字。在多数小朋友掌握之后,教师还要注意检查每个学生是否都能找到这些关键页码。口诀读几遍就能记住,重要的是要与查字的操作联系起来,相得益彰,方能真正帮助学生达到熟练地查字典。

3.用“争论”信服“神器”

要让学生真正认识到查字典的重要,莫过于在课堂发生争论时,让学生求助字典,找到正确答案,从而真正感受到解决问题的快乐,因此信服字典真的是学习的“神器”。

《孔子拜师》(人教版第五册)一课,课文中有这样一句话:“在洛阳城外,孔子看见一驾马车……”有一位学生提出了质疑:“这个‘驾’是什么意思?如果是表示数量,应该用‘架’才对。”于是大家就翻开了《新华字典》,竟有了很多发现。有的说:“‘驾’字有三个注释,但没有说可以作数量词,课文肯定错了。”有的说:“我在查‘架’,‘架’的注释中就有‘量词,多指有架的东西’。”正在议论纷纷时,又有一位学生站起来大声说:“我在查《现代汉语词典》,在“驾”字那条中说可以作量词‘多用于马拉的车’,课文中说的没有错。”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明白了不同的字典、词典,功能同中有异,所收录的数量也不一样,所以若能多查几种字典,互相印证,就会更有助于问题的解决,大家觉得还是“神器”厉害,它可以解决我们在语文学习中的许多疑难。

4.用“竞赛”激发兴趣

在学生学会了查字典之后,不妨多开展一些查字典的比赛活动来激发他们的兴趣,熟练方法,并逐步养成良好习惯。如可以开展经常化的“每日一查”,每天公布一两个难查的字,比谁查得对、查得快,公布前三名或前五名获胜的学生,到学期末再来个总结,累计得到前五名次数最多的学生给予一定的奖励。另外,也可以搞较大型的查字典比赛,如让学生读一篇课外阅读材料,对规定的生字难词,查字典并联系上下文作出解释,等等。

学导课堂评价引领 篇8

【关键词】学导课堂评价内涵我校观察量表

学导课堂是在“以学为主”教育思潮和相关理论指导下,经过12年实践研究总结形成的整体有效的课堂教学模式。学导课堂即基于预学,恰当指导。基于预学,从学习结构上保证“以学为中心”理念的实施,体现学生学习主体性地位;恰当指导,从“为学而教”的层次认识教师的引导作用,保证主导地位的不削弱,学与教双主体全面得到落实。

一、 学导课堂内涵

四要素内涵学导预

(有效预学)引导学生自学新知,可以是自学新教材,可以是独立解决新问题,也可以是探索发现新规律在预学题的引领下主动独立研究;对学习过程中形成的困惑、想法进行思考提问,等待课堂进行交流得到解决围绕教材和问题设计预学题,对学生在预学过程中呈现的问题与想法进行监控,形成展示中的序列,让学生的真实想法得到呈现展

(板块展示)学生个体在主动学习的基础上,在小组内或全班用灵活多样的形式展示成果,采用口头展示、文本展示、操作过程展示等形式,实现个体学习资源与公众学习资源的互动与共享交流个体预学获得的收获与成果;对同伴的学习进行合理评价;进一步研究思考如何理解预学中形成的问题和获得新的认知听取学生预学成果的交流汇报;对学生展示过程恰当评价引领;围绕核心目标有效精讲和启发多思评

(评价引领)充分利用多种资源,包括师与生已有素材,进行激励性评价,带给学生成功的体验;在学生相互评价、解释评价、补充评价等过程中,促进学生已有能力的再提升客观地认识同伴的思维,敏锐地发现同伴学习中的问题,对同伴的学习进行反思,对自我的学习进行评价,形成更加客观全面的认识获得学生真实的思考过程,不断发现学生存在的困惑和问题,适时反思调控教学,以期围绕核心目标,达成教学要求练

(练习提升)设计有梯度地练习,让学生牢固掌握知识要点。师生共同设计练习题。练习内容要与所学知识结合,要和学生的生活实际结合,以提升学生思维为核心在练习中提取已有的学习经验和旧知,通过练习发现知识建构的薄弱环节,逐步构建系统知识框架,尝试性编制习题,提高问题的研究水平教师要有梯度地编制练习题,让学生分层次练习,在练习过程中体现思维的梯度,面向不同班级的风格,针对性地进行能力提升学导课堂实践操作包括“预、展、评、练”四要素,它是一个螺旋上升式的过程,展中有评、评中有展,练中有评、评中有练,绝不是线性、割裂呈现的。

二、 学导课堂关注点

“学”“导”的关注点很多,围绕当前学生比较缺失或者比较重要的点来研究与阐述。从“学”发出思考,“学什么”“怎样学”“学得如何”体现三个基本点——学问、学研、学评;从“导”出发思考,“导什么”“怎样导”“导得如何”确定三个基本点——导疑、导思、导练。

内涵关注点意义学知识获得本身,获得知识的过程中形成的能力学问学会提问,对个体学习过程中的自我提问,对学习交流过程中的不断追问学研学会在知识的探索过程中掌握知识,形成学习能力,还包括独立研究与和同伴合作研究的能力学评在学习过程中能够对同伴进行评价,对自我的学习状况做出反思,形成一定的元认知能力,包括自我评价和同伴评价导依据教学核心目标,考虑学生已有知识基础,调动不同教学手段,积极有效地加以指导、引导,不断地挖掘学生潜能导疑对于学生课前和课中出现的不同问题,教师要提前备课,有目标性地抓住基本、核心的问题进行探索。对一些次要的、不重要的问题,留给学生自己独立分析、思考解决导思教师变教为诱,以诱达思。教的过程不仅仅是知识的输出,更是学生原有认知的重生,对新问题的重新理解,鼓励学生探索发现,不断地发现新问题,提出新方法,验证新结论导练练习的形式应多样化,追求学生思维的发展是关键。课前、课中、课后问题设计要分层,重基础、重实践、重创新。包括教师设计的能力达标问题;学生自己设计的自我挑战题三、 “学”的评价

“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数学教育的核心理念,对“学”的评价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学”的评价对象包括教师评、学生自评互评等方式,我们尤其要加强学生自我评价和生生互评。

1. 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对数学知识和数学基本技能的评价,很重要的一点是评价学生是否真正理解这些知识或掌握这些技能,这些可以通过检测评价,更重要的是这些知识技能背后所隐含的数学理解、数学方法和数学意义,以及更为隐性的“知识”衡量。学生知识技能练习中的错误应成为知识技能教学中越来越重要的部分,是帮助学生形成更为清晰正确的知识能力的突破点。简单地陈述关于某个概念的定义,是不足以有效地评价学生对这一概念的理解的。学导课堂让学生有准备地走进课堂,较好的途径是通过计算、动手操作、画图等数学方法,展示学生的学习过程,在过程中形成认知冲突,发展数学能力。

2. 学生不同的信息交流与促进提高。学导课堂有预学作为背景,师生课前收集素材,对数学问题进行独立探究,学生带着自己的数学理解进行课堂学习,他们占有丰富的信息资源,每一个学生站在不同层次的数学水平上,教师要为学生提供信息交流展示的平台,形成不同方式与数学水平的展示,让学生主动表述,展示个性理解,或在小组交流,或在全班讨论,学生会有所比较与察觉,完善建构自己的数学能力。根据互动信息,帮助学生发现解题策略、思维不足,在交流争辩中发展,在相互补充中提升,改善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在这里,我们不仅要注重学生所获得的知识,更要促进学生认知的自我建构、数学应用能力的发展。

3. 学生问题解决能力的发展。问题解决能力是数学学习的核心目标,也是评价学生数学发展的重要指标。问题解决能力包括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也是课程标准总目标提出的要求。学导课堂对学生问题解决能力的评价采用不同阶段与不同水平的问题解决策略。因不同问题的功能有所不同,同一道问题的呈现与解答本身也体现不同层次,评价要指向每一个具体学生,发现与提出、分析与解决问题的多样性与深刻性,指向具体情境下的问题思考,强调在问题解决中的新发现。数学问题的解决过程体现数学思想方法的运用,学习过程是一个不断实践的过程,让学生经历探索、合作和推理,调查与研究,统计与分析等过程,运用数学知识解决身边的数学问题。

4. 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发展。学生数学学习的效果和创造能力与他对数学的认识、态度、情感和价值观发展直接相关,这种发展不是割裂的,而是共同发展,相互影响和促进的。学导课堂通过外部刺激激活学生内在推动力,这种激励作用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对优秀学生的反馈与激励,给“优秀生”一个自我展示、自我表达和自我表现机会,在此过程中,他们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得到教师和学生的肯定,也有良好的促进作用;二是对“学困生”的激励,学困生有一定障碍,缺乏自信,教师要善于从学困生“学”的反馈中敏锐地捕捉到闪光点,及时地给予肯定与表扬,使他们看到自己的进步与学习的希望,同时,让“优等生”进一步帮助他们,实现同时进步。学导课堂提前了解学生对数学的认识、情感和态度,有助于教师为学生创设一个有利于促进创造性思维发展的条件,了解学生的数学学习行为,诊断他们在数学学习上产生困难的原因,以便有针对性地确定个性化教学策略。

当然,学导课堂“学”评价点还有很多,我们简单梳理了一张表格,借助具体的课堂观察,对学生进行全面细致的评价,真正实现评为学服务。

四、 “导”的评价

与传统的认知主义相比,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更强调学习者的主观认识,更加重视建立有利于学习者主动探索知识的情境,学导课堂提前让学生进行认知的自主建构。如果说认知主义的学习观主要强调理解和发现客观现实,建构主义者则认为,虽然世界是客观存在的,但是对于世界的理解和赋予意义是由每个人自己决定的,人们是以自己的经验为基础来建构或解释现实的,由于个人的经验以及对经验的信念不同,因此对外部世界的理解也不同,但学习者的合作可以使理解更加正确、丰富和全面,这些观念为学导课堂“导”的评价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1. 是否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对“导”的评价,首先关注学生“学”的深度。根据学习金字塔理论,信息的传递是自我深度建构,只有引导学生主动、积极有效地深入探究,才能使学生产生学习的兴趣,爱学习才能学好习。比如,对于《圆的周长》一节课,学生在展示环节,教师提出看到这个题目你想知道些什么?课前研究了什么?学生回答:“看到《圆的周长》,我就想知道什么叫圆的周长。”“我想知道怎样去测量一个圆的周长,我学会了三种方法。”“我想知道为什么要学习圆的周长,小组讨论了两点。”教师小结:“非常好,我们开始进行展示研究成果吧。”这节课的学习目标可以说一开始就是由学生自己参与研究和确定的,教师搭建平台,让学生充分展示成果,引领全班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顺利完成问题探究。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觉器官,鼓励学生动口、动手、动脑,在活动中、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进行学习。

2. 是否保持多样开放的互动交流。如果只是教师讲、学生听,那么教师与学生的交流是单向的。我们应该认识到学习不仅仅是个人的行为,还是一种社会性的行为。通过有意义的共享协调,才能使学生的理解更加准确、丰富和全面。学导课堂的交流是多向的,是在一个相对开放的情境中,不同认知的学生充分展示,教师和学生互动,学生与学生互动,全班展示交流的过程。这一过程,师生之间的关系也应该是合作的,相互补充与提高的,教师的言语权威要走向学术权威、个人魅力权威。教师始终要扮演好指导者、帮助者和合作者的角色。指导者是从数学思想方法的层面关注学生的问题理解,形成思考问题方法;帮助者是创设不同情境与不同氛围,让学生畅游于学习的海洋;合作者是教师要蹲下身子,做一位普通的“学生”,走在学生中间,发现他们的困难,提供自己的参考思路。教师应保持多样开放的互动方式,发展学生判断、交流、反思和评价的能力,促进学生数学知识的不断生长,数学思想方法的不断感悟,数学活动经验的不断积累。

3. 是否提供丰富优质的学习素材。学导课堂让学生提前预学,教师提供的学习素材应取于现实生活与教材的二度开发,在很大程度上与问题解决联系在一起,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学习的现实价值。教师要利用不同素材中提供的各种问题促进学生去分析、思考,提出假设,检验结论,得出规律。学导课堂不是机械、简单地预学,教师要依据学生的知识经验与旧知水平,灵活开发学习素材,更多的是把学习置于真实的、复杂的情境之中,从而使学生能适应不同的问题情境,在实际生活能有更广泛的迁移。当把学生置于一个具体的问题情境时,学生先独立思考,当有一些初步的想法后,展开小组间的相互交流与合作探究,在互促互进的过程中形成问题的解决方向,再进行小组分工合作,形成问题解决的全过程。当然,课前的准备必不可少,学生在课前通过查阅资料,丰富已有学习素材;通过书面整理,形成一些信息资源;通过动手操作实践,形成经验感悟,等等。不同环节的思考与探索能够帮助学生学会学习,发展学习能力。

4. 是否给予学生充足时间和适度空间。这里的充足时间体现在课前的自主学习与研究,这也是学导课堂的优势之一,不同学习能力的孩子自主学习需要的时间是不一样的。尊重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要时间保证,它克服了课堂有限时间的限制。当然,我们提供的学习素材要有“质”与“度”,让大部分学生用较少的时间达成最大的效益,真正降低学生课业负担,减轻学生的学业总量。这里的空间包括学生在班级中座位的排布,也包括相对固定时间里自我独立学习的空间。传统的座位排布是插秧式,它的优势是学生能够面向教师,黑板上的知识点一目了然,缺陷是每一个学生常常是孤立存在,生生相助不方便。如果把异质的学生编排成不同小组,从空间上形成团体编排,学生会从小形成团体意识,遇到学习障碍也会及时寻求帮助,在与他人的思维互助过程中发展思维水平。这里的自我独立空间要求是无论课前预学、课中展开学习环节,都要让每一个学生有自我学习的空间,在相对安静与有限空间中深思,学生的思考才会深刻,交流的内容才会多元有效。

5. 是否引导学生多元理解与反思。学导课堂关注学生的理解,不仅仅是知识的表面表述,更多的是数学技能的形成,数学思想方法的不同思考。我们可以多方向判断:学生会用自己的语言表述数学知识;学生会用学过的知识做出一些假设、判断与推理,解答有关的数学问题;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变式;学生能够综合运用相关知识解决比较复杂的问题,等等。要达成学生不同理解的水平,教学不仅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也需要充分重视学习过程的生成,有了充分的学习过程,学习的结果就可以预期。学导课堂追求学习过程中的反思,反思中形成对问题的见解,达成问题解决共识,提升数学的思维水平。在这里,反思包括对他人问题的反思,“他是怎样想的”“这样想的道理是什么”“还可以怎样去想”等,还暗含着学习过程的自我反思,“我是怎样想的”“为什么可以这样想”“我的想法是最好的吗”,通过不同水平的反思,引导学生逐步形成反思习惯。数学问题的理解是通过不同层级的比较形成的,学生个体学习水平的提升可以借助反思不断深入,在反思的过程中形成数学的哲学思考。

6. 是否存在积极愉悦的学习体验。民主的学习氛围是积极体验过程的保证,学生在民主的学习氛围中畅所欲言,操作探究,主动展示,师生、生生关系和睦,学生感受学习过程真实与快乐。保持学生的学习错误是积极学习过程的润滑剂,学生学习过程犯点“错误”再正常不过了,尤其是对问题的错误理解,正是他们学习的困难所在。教师要正视学生错误,寻求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在问题解决的过程让学生对学科产生深厚的兴趣。若学生是学习行为的“错误”,教师也要有包容的态度对待学生,他们毕竟是未长大的孩子,各方面都没有发育成熟,“问题”也正是他们的可爱之处。多样性激励评价能够促进学生学习的热情,教师要抓住学生学科知识的理解进行表扬,“你发现了这样一个有价值的规律”“你这个方法与众不同”;也可以对学生表现的思维、语言表达进行评价,“你的回答真棒”“你思路非常清晰”;还可以对学生小组间的合作进行评价,“这个小组合作能力最强”“他们小组善于利用不同工具进行测量”,受表扬的学生学习热情更高,学习信心更强,优势的强化效应将进一步放大。当然,对学生的激励性评价要具体真诚,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情真意切,让学生保持学习过程的积极愉悦,又让学生觉得学习充满挑战。

【参考文献】

[1] 马云鹏.小学数学教学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3.

[2] 郑毓信.小学数学概念与思维教学[M].南京:江苏凤凰教育出版社,2014.

[3] 孔凡哲,曾峥.数学学习心理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

上一篇:故乡高三作文750字下一篇:不节食快速减肥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