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导课堂

2024-11-04

学导课堂(共12篇)

学导课堂 篇1

以学为主的语文课堂是基于学生“学”的“学导式”课堂,课堂实施中往往会出现一些“特殊的点”,笔者将这些点称之为“节点”。有效的“导”就可以从这些“节点”展开。

一、导在“疑点”

“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学导”课堂,导在有价值、指向教学内容核心的“疑点”,由“疑”而“导”往往可以起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功效。

一位教师在执教《姥姥的剪纸》中“密云多雨的盛夏,姥姥怕我溜到河里游泳出危险,便用剪纸把我拴在屋檐下”一句时,有学生质疑:“为什么是‘拴在’屋檐下呢?人又不是动物啊。”教师针对这一质疑做了如下的“导”:(1)自主阅读。浏览第7~12自然段,找找“拴住”“我”的是什么样的剪纸呢?体会剪纸的画面都是反映姥姥和“我”的生活画面,理解“拴”字实际上包含着姥姥的爱,包含着剪纸的巨大吸引力。(2)想象练笔。联系课文后面姥姥寄来的剪纸的画面,引导学生想象、练笔:你觉得姥姥用剪纸想对“我”说些什么呢?“我”又会对姥姥说些什么呢?请选择一个角色写一写。(学生写后,教师有意安排学生互读对话,形成“心声交融”的效应。)品味“拴”的内涵:“拴”住的是“我”的心,是“我”对姥姥永远不忘的心。(3)情境假设。做一个假设,假如“我”今晚做梦,梦见的会是什么呢?(学生谈,大多是自己和姥姥在一起的情景,以及课文最后一段故乡的情景。)再做一个假设,有一天姥姥总会离我而去,“我”总会长大,如果有一天“我”拿着剪纸跟自己的孩子说——“我”会怎样娓娓道来呢?(学生模拟介绍)(4)文化观照。体会“拴”,还隐藏着什么呢?(代代相传的亲情,代代传承的民族文化。)(教师相机呈现各种民族剪纸图样,如喜鹊登枝、龙凤呈祥等。)

课例中,教师的“导”是非常巧妙且有深度的。教师敏锐地抓住“拴”这一疑点,精心引导学生的“学”。教师逐层深入理解,逐步提升情感。一个“拴”的疑问却让教师上出了深刻的情感、深深的文化意蕴。课例中教师将语言的品味、思维的开启、情感的熏陶、文化的观照都整合在一起,可谓“导”之有道,“学”之深刻。

二、导在“序点”

所谓“序点”,指的是知识、能力、情感等语文教学目标发展的“序列”的一些生长点。语文阅读能力的发展是呈螺旋形上升的,依据文本特征促进学生阅读能力发展,必然要关注学生阅读能力序列的发展点,并加以引导,尤其是帮助学生建立“程序性”知识,进而形成经验、能力。

笔者在执教五年级课文《拉萨古城》时,关注的是:写景类文本的“景物特点鲜明”。从能力发展序列来看,四年级学生已经完成“写景类习作”的基本训练,到了五年级应该是进一步巩固“景物特点鲜明,写作选材的独特”这一能力目标。所以,教学中我牢牢扣住“拉萨古城的民居、大昭寺、八廓街,最让你感到与众不同的是什么”这一主题,引导学生体会作家次多在写作时选材的独特视角。最后抓住当地景点中最与众不同的特点来交流,拓展课外写作。

教师的“导”立足在学生“学”的能力发展序列之上,促进了学生“学力”的良好发展。可谓“导”之有路,“学”之舒展。

三、导在“拐点”

所谓“拐点”,在生活中借指事物的发展趋势开始改变的地方。语文阅读课堂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学生学习状态的改变——尤其在重点的展开、难点的突破上。如何形成正向“拐点”,拉升“学力”,需要教师借助情境、资料等进行“巧导、妙导”。如一位教师执教五年级课文《剥豆》,在引导学生学习心理描写部分时做了这样的引导:

师:有人说毕淑敏的文字有着女性特有的细腻与敏感,女性的心理被其刻画得非常透明纯净。同学们,能从课文里找出心理描写的句子吗?(学生读找)

师:我们将目光聚焦到第8~11自然段,你读出了怎样的心理?(生一时沉默,气氛略显“冷”。)

师:不急,咱们再读读她想的句子(教师将相关句子变红),前后联系起来看看,你有什么发现?

生1:我觉得毕淑敏好像非常矛盾,心中一会儿想着让儿子赢,这样让他自信一些;后来又想到竞争要靠实力,不让儿子赢;后来看到儿子很想赢的样子,又心生怜爱,好像于心不忍;最后又想到不给孩子虚假的胜利。这样一会儿想让儿子赢,一会儿又不想让儿子赢的心理是矛盾的。

师:说得多好!这位同学前后联系,善于发现,发现了毕淑敏的矛盾心理。谁有补充?

生2:我觉得是很纠结的,作为母亲好像很怜爱儿子,可是她又不像一些母亲那样只想让孩子高兴,我觉得她好像在爱的同时又有严格要求。

师:好一个“纠结”,你读出了毕淑敏的这种心理。记得我们前面学的《学会看病》一课吗?有这样的描写吗?(教师链接相关描写,让学生重温,然后让学生体会毕淑敏的心理细腻,体会心理描写与动作描写的相融。)

上例中,当课文出现拐点(气氛冷)的时候,教师没有强行推进,而是让学生再读课文,同时“导”法:前后联系,关注描写心理的句子。给予学生学习台阶,使得学生顺利度过了这一“拐点”,为后文进一步理解、写作“心理、行动相融合”奠定了基础。可谓“导”之有度,“学”之有法。

四、导在“感点”。

这里所说的“感点”一指语感生长点,二指情感共鸣点。一篇优质文章,教师在“先导”(预设)时需要充分解读文本,精选学生“学”的“感点”,展开学习,发展学生的语感与情感,做到语言与精神共生。

如一位教师执教《小露珠》一课时,着力于比喻句的学习与对话。“早哇,像钻石那么闪亮的小露珠。”蹦到大荷叶上的小青蛙对小露珠说。“早哇,像水晶那么透明的小露珠。”爬到草秆上的小蟋蟀对小露珠说。“早哇,像珍珠那么圆润的小露珠。”落在花朵上的小蝴蝶对小露珠说。教师先带领学生理解比喻句中本体与喻体之间的关系:“小露珠和钻石相像的地方是它们都是()的;和水晶相像的地方是它们都是()的;和珍珠相像的地方是它们都是()的。”然后让学生仿写比喻句:“早哇,像钻石那么闪亮的小露珠。”“早哇,()的小青蛙。”……学生写得非常丰富,比如说青蛙“像翡翠那么绿,像卫士那么勇敢,像跳远高手那么厉害……”最后,引导学生用上比喻句互动朗读、对话,“早哇,像钻石那么闪亮的小露珠。”蹦到大荷叶上的小青蛙对小露珠说。“早哇,像青草一样碧绿的小青蛙。”在荷叶上滚来滚去的小露珠对小青蛙说……小动物们都喜欢小露珠,小露珠也喜欢小动物们。

显然,这一教学片段中,教师非常好地抓住了这一语言点,让学生在理解、朗读、仿写、互动的过程中,语感得到充分的发展,思维得到多元的发散,情感得到深入的滋养,课堂充盈着浓郁的语言实践、情感熏陶色彩,可谓“导”之精趣,“学”之生动。

学导课堂 篇2

——参加“千课万人”学导课堂教学观摩活动会有感

11月11日至14日,带着对名师的仰望,我有幸参加了在杭州举行的“千课万人”全国小学数学学导课堂教学观摩活动。此次活动共31节课,10个讲座,中间还穿插互动点评。回顾这几天的学习,真可谓是舟车劳顿、眼花缭乱、腰酸背痛、记笔记记的手抽筋。从早上7点走出宾馆,直到晚上10点回到宾馆,一天就是不停的听课、听报告、抢座位。虽然日程安排的较紧,但累并快乐着、收获着!课堂精彩瞬间:

一、课眼:

著名特级教师黄爱华老师说:“一篇好的文章总有一两处“画龙点精”之笔,这往往是理解和领会全文的关键,人们常称为“文眼”。课也应该有“课眼”。顺着黄老师所谓的“课眼”,我也在其中名师的课中找到了课眼。

在《分数中的“平均分”》这节课中,朱乐平老师试图引领学生打通“平均分”各内容的内在联系。课堂通过对二年级到四年级平均分知识的梳理,从“认识除法”,“分数的初步认识”一个物体分得每份同样多,“分数的意义”单位“1”从一个物体扩展到一些物体,成功连通各年级的知识点,这不就是数学知识要求联吗?接下来朱老师打破学生思维定势,引导学生多维度去看“平均分”。如第一题练习题,阴影部分是的大三角形的四分之一吗?从形状相同,大小相同和形状不相同但大小相同来理解平均分。接着朱老师出示:1枚伍角硬币和5枚一角硬币,引导孩子从数量,币值两个维度考虑平均分。

最后通过教师提供的素材,2个学生对话来让学生体会:不论形状,大小,高矮……,只要能找到一个合适维度(数学标准),你就抽象出分数中的平均分。

二、生动与深刻

省教研员斯苗儿老师曾有一段精辟的分析:“要上好一节数学课,既需要生动,也需要深刻。生动是对学生特点而言,深刻是对学科特点而言。课要上的“生动”,就必须了解学生,善于在抽象的数学与学生具体形象的心理特点之间架设桥梁;而课要上的“深刻”,就必须了解数学,不断的引导学生学会数学的思考”。

黄爱华老师执教的《百分数的意义》,就很好的体现了这两点:

1、生动

百分数的产生源于人类生产生活的需要,黄老师提供了三种酒酒精度的问题情境,这样的问题情境具体生动,洋溢着浓浓的生活气息。课中,黄老师为了体现百分数的好处,模拟一个不会用百分数的语文老师,用语言文字来描述对混合饮料的印象,喝了很多口还是没说清楚,把百分数“精确、科学“的好处凸显出来。

2、深刻

板书课题时黄老师独具匠心:先写“分数”,再写“百”,这是形式上的“百分数”与“分数”的联系;然后再从从意义上来理解;分数可以表示一个数量。也可以表示比率,百分数就是表示比率的一种特殊分数。寥寥数语,帮助学生构建了知识的结构——百分数从那里来、百分数与分数的区别。

课后练习中黄老师设计:姚明在NBA的一个赛季投篮命中率是50.7%,学生困惑进球个数都是整数,怎么会有小数7呢?这里恰恰是学生想不到、想不深、想不透的地方,黄老师直面学生困惑,问学生这里怎么出现小数了?引发学生思考。聚焦困惑,讨论启发,总结出50.7%表示投中的占投球总数的比率,并非是真的50.7个。

三、有智慧、有文化、有思想

平时上练习课,总是为练习而练习,只是把学过的知识简单、机械的重复。而听了刘延革老师的《长方体和正方体》受益匪浅。

1、有智慧:

练习设计引人入胜,刘老师练习设计看似漫不经心,信手拈来,实质内涵丰富,逻辑严谨。从简单到复杂、从特殊到一般,从正方体的特征和表面积、体积计算及比较入手,让其“长高”成一个特殊的长方体,再让其“长”成一般的长方体,左后到组合形体,这部分练习设计,注重相关知识的梳理和提升,发展空间观念,从新的角度帮助学生完善和丰富了认知结构。

2、有文化:

课堂上,教师亲切的话语,学生积极的参与,构成了学导课堂里“学中求导、循学施教、积极对话、自主发展”的文化特色。

3、有思想:

数学思想方法是贯穿小学数学学习与未来数学学习的主线,是数学课堂教学的灵魂,本节课,刘老师紧紧抓住“正方体——长方体——组合形体”这一练习主线,将集合、数形结合、转化等数学思想方法体现的淋漓尽致。

四、捕捉课堂生成,成就学导课堂。

记得看过一本书上,一位大师对朱国荣老师的课这样评价:朱国荣的课之所以会越来越朴实无华,越来越重视数学本质的教学,首先是由于他总在深沉地思考,思考数学的本质,思考教学的本质。也就是说,他在作为一个教学者的同时还是一个思想者。”

朱老师这次执教《折线统计图》,朱老师问学生生活中你在哪里见过折线统计图,这是我们一线老师上这节课都会有的环节,学生回答也很正常,电脑上,股票,学习网站上,一学生说我家里也有。这时候朱老师停了下来,家里的折线统计图干嘛用啊?学生答是爸爸用来统计我单元学习成绩。师又耐心的问:“你爸爸这么做想干嘛?”生答督促我每次考的好点。师向全班问还有其他同学像他这样吗?全班有很多同学举手。师又追问:“如果你的爸爸也这么做,你希望你的折线是怎么变化的。”一石激起千层浪,大家讨论交流,最后得出第一次考100分,接着平着最好!这一教学中自然生成的资源,成了教师倍加关注的焦点,一来这是学生生活中就由的折线图,比起股票、网站上的折线图,它更简单,易于分析。二来让学生描述图像的过程,整时一个分析,推理,演绎,归纳的过程。此环节很好的建立起了孩子们对折线统计图本质的理解。朱老师善抓住课堂生成,精彩互动,此处无愧是本课的课眼。

五、智慧在简洁中流淌

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一切教学活动都必须围绕这一主体而进行,所以教师“教”的过程就是帮助学生“学”的过程。在读懂教材的基础上,怎样帮助学生最快最有效的达到学习目标,这就是读懂学生的一个简单过程。罗明亮老师在《认识整万数》这一节课中,就有很好的体现。

体现一:猜出的精彩

罗老师出示信封,里面藏了个整万数,教师抽出一部分,两个6,后面都是0,让学生猜可能会有几个0,然后让学生自己摆数位顺序。在上述片段中,对数位数学表的认识,罗老师没有全盘授予,而是通过猜来让孩子发现。在老师的引导下,全班学生在积极、自主的状态下,以猜为背景,慢慢把数位顺序表呈现,这一独具匠心的设计,体现教师的教学智慧,使师生的智慧在简洁中流淌。

体现二:按出的灵动

学导互动,让课堂和谐流动 篇3

一、“让”学与生——“学”然后有发展

著名哲学家海德格尔说过:“教育的本质就是让学”。“学”,觉悟也。 “让”,把方便或者好处让给别人。“让学”就是把学习的方便或者好处让给学生,使尚矇的学生觉悟、聪慧,然后有发展。语文课堂上我们 “要更新观念,心甘情愿地‘让学’,让教师的‘教’更好地为学生的‘学’服务。”(崔峦语)

1.让时间——文的味儿让学生自己感悟

《课程标准》强调语文学习以读为主,并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读是学生经历、认识、体会、感悟阅读材料的必由之路。

教学《触摸春天》,学生质疑“为什么安静要拢住蝴蝶,又要放飞它?”我在课中引导孩子们换位体验:假使你就是安静手里的蝴蝶,面对这么一个美丽的盲女孩,你会对她说什么呢?第一个同学站起来说:“安静,别那么用力啊,我还要繁衍后代呢!”顿时哄堂大笑,可能是“沉锚效应”,接着的几个学生讲的都是如出一辙,离我教学初衷和文本越来越远。

对此,我没有做出评价,也没有做多的引导,只是让出五分钟让学生静静默读课文第二、三自然段;圈圈、划划、读读描写安静动作的词句;然后让学生轻轻地闭上眼睛,慢慢地伸出双手,手指悄然合拢,感受蝴蝶就在手心里扑腾的情景。五分钟后,学生有了新的感悟:“蝴蝶不会疼,因为安静是‘慢慢地伸出双手’、‘手指悄然合拢’的……”;“我在她的手指间扑腾,扑腾,感觉手掌心好温暖!”“好善良、好美丽的安静,我愿意呆在你的手心里,做你的好朋友。”……

教师让出的五分钟时间,给学生带来的是内心的丰富,他们用自己的心智触摸了文本的语言,用自己的心智感受着语言的张力,用自己的心智体会着语言的情素,体悟着文的味儿!

2.让舞台——学的疑惑让学生自由探索。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学生在课堂上突发的疑惑,往往是课堂的闪光之点,是学生思维最活跃的表现。

《林冲棒打洪教头》“课末结题”时,学生举手质疑:课文描写林冲与洪教头棒枪较量中,林冲最后一招制胜是“一扫”,课题为什么不是“林冲棒扫洪教头”?问得好,疑得有价值!我毅然“让”出舞台,让学生自由读,比较“林冲棒打洪教头” 与“林冲棒扫洪教头”两个题目的不同之处。然后让同桌讨论,“打”与“扫”哪个字用在课题中更贴切?自由探索、讨论后,学生在“舞台”上“大显身手”,课堂精彩纷呈。

生1:从内容上,“打”包含了“扫”。

生2:“扫”比较单一,只是结果, “打”是一个复杂的经过。

生3:读起来,觉得“打”字更响亮,更有气势。

生4:从动作上,“打”掉了洪教头的狂妄、傲慢与无礼。

生5:从气势上“打”出了林冲的谦虚、知礼与忍让。……

“教师的精彩不是真正的精彩,真正的精彩是出在学生身上。” 此刻,我理解了崔峦老师这句话的真正含义。

3.让机会——情的表达让学生尽情抒发

感情让学生自己体会,实际上是通体纯熟地诵读课文,使课上探究所得“不仅理智地理解,而且亲切地体会”的深入玩味阶段。课堂上我给充分学生体悟情感时间、抒发情感机会。

《林冲棒打洪教头》课堂教学上我把朗读展示的机会全让给学生,让学生通过读外貌、读语言、读动作,把一个狂妄、骄横的洪教头形象演绎得活灵活现;把一个善良、忍让的林冲表达得淋漓尽致。

教学“洪教头先脱了衣服,拿起一条棒掂量了一番,独自耍了一阵,然后喝道:‘来!来!来!’”这个句子体会洪教头的个性时,我先让学生加上脱衣服的动作表演读,读出了洪教头的傲气。然后让孩子们以自己的方式朗读“喝道”,读出了洪教头的霸气:

有从语言的停顿上喝——

前面相连:来来!——来!

后面相连:来!——来来!

有在语气的节奏上喝——

急的语气:(连珠炮似的):来来来!

缓的语气:来!——来!——来!——

由声音的高低上喝——

从高到低:来!来!来!

从低到高:来!来!来!……

无论哪一种“喝”都是学生自己的理解,无论哪一种“喝”抒发的是学生自己的见解、自己的情感体验;无论哪一种“喝”法,孩子们喝出了自己的宽度和厚度,直抒了自己胸臆!

二、“助”学与生—— “导”中见师魂

“助”就是在学生的学习中教师通过适当、适时的“导”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导,引也。”(《说文》)本义为以手牵引,引导。学生是成长过程中的人,在学习过程中会有困难,会有失误,需要教师的帮扶与引导。教师智慧不仅仅是传授一定知识,更是激发学生自己寻求知识的动力,也就是指导、帮助学生寻找通往智慧之堂的门,在纷繁与迷茫中引导学生找到知识路,并且照亮它。

1.导于学习关键处 ——拨开云雾见天日

薛法根老师主张:学生已经读懂的,不必教;学生自己能读得懂的,不需要教;你教了,学生也未必能懂的,暂时不教。笔者也认为,一节课上学生要学的课文,大部分内容是学生自学或者小组讨论可以解决的,只有重点内容的某个关键点或难点内容某个突破点,需要教师引导。因此在备课时我找准这些关键点和突破点,精心设计问题情境,调动学生思维,激发学生兴趣。在师生的情感和思维都在最佳状态时,用最直观的实例,最简洁严谨的语言完成引导任务,使学生达到真正意义上的理解。

nlc202309031807

十分惊羡虞大明老师《父亲的菜园》课堂,他在开合自由之中,如“千里杀敌,直取上将首级”,在关键处抓住要害;又如“点穴”高手,找准要点,一指定“乾坤”。

课文第九自然段关于“对菜园丰收后豌豆的处理”中父亲语言的描写,学生体会不出“难为”、“拼了命”这些词语反映父亲对土地的感情。学生只是停留在“这是一种拟人写法”这种修辞方式的明晰。这样的感悟显然是苍白、理性的,关键时刻教师出手点拨:出示了自己作品《我的父亲》、老舍先生《我的母亲》,让学生读后问:“三段话中哪个词是共同的?”“虞先生、老舍先生把这些词用在了人身上,王树槐先生用在——?”“这让你感受到了什么?”这样一比较,一点拨,学生如“拨云见日”,豁然开朗:原来父亲把土地当成了有生命的人,甚至是自己的孩子。

关键处的轻轻一“指”,顿使课堂“拨开云雾见天日”。

2.导于方法习得中---- 触类旁通能应用

“授人以鱼,仅供一餐之需;授人以渔,则可终生受益。”在方法习得中导,我教给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让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学会获取知识的方法,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父亲的菜园》写作特色是通过人物的言行刻画人物的品质。在教学过程中我始终关注这一写作特色,引导学生涵咏咀嚼、品评玩索,在文字间来回穿越,揭示语言规律,从而掌握方法。一个“丢”字的教学尤其令人回味,真可谓“丢”了父亲的饭碗,却“拾”起了语言的精彩,且看“丢”字的导学过程:

师:从“一丢、一抓、一冲”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师:如果是拍电影,你觉得这是快动作还是慢动作?可以用哪个词形容?

师:之所以这句话会留给我们特别深刻的印象,是因为作者抓住了动作刻画。老师印象最深的是这个“丢”字,我们一起来模仿一下。(师生有情有趣地表演)

师:演着演着,你发现“丢”和“放”有什么区别?

师:这一“丢”字,体会到了父亲的什么?

如此引导,让学生先经历了一个自主体验、发现的过程,而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既体会了“父亲对菜园重于一切”; 也体会了到了“一个人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往往反映着这个人物的特点与品质”,真正实现了得言又得法。

3.导于课文延伸外——能探风雅无穷意

教科书不是学生唯一的学习资源,在课堂中我应适时、适度地引入课程资源,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

鲁迅先生《少年闰土》中的闰土,在孩子心目中是一个很完美、很值得向往的形象。学完课文了,学生们都津津有味地谈论着闰土的勇敢、聪明、活泼、眼界开阔。我乘机追问:“你们想知道中年闰土的样子吗?”学生们对此兴趣盎然。于是《故乡》就来到了学生的手上。学生读完后,对中年闰土的变化以及造成他变化的原因,提出了各自不同的见解。有的学生发现:闰土变傻了,变呆了;有的学生疑惑:中年闰土是不是和少年闰土是同一个人?为什么变化那么大……也许让学生理解其中的深刻道理很难,但是我把学生从课内带到课外,鼓励他们走出文本去课外材料中探得“风雅无穷意”。如教学《三顾茅庐》,学生便走进三国;教学《丝绸之路》,学生的思维就飞向遥远的西部、古老的文明之路;教学《月光曲》时,学生就有意识地走近造福穷苦人的音乐家贝多芬;教学《自己花是让别人看的》时,学生在了解德国人的养花方式的同时,进入“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精神境界……

三、学导互动 课堂和谐流动

“互动”是“学导课堂”的核心,是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具体体现,是完成教学任务的重要环节。为了在“导读课堂”中有效落实互动,我想方设法让学生在课堂“敢互动”“愿互动”和“会互动”。只有学生正真和老师互动起来,学导课堂才能和谐、有序流动。

1.营造氛围,使学生敢互动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学导互动”教学的过程中,我们充分挖掘教材中具趣味性、探索性的知识,为学生营造一种轻松、愉快、和谐的课堂互动氛围,以民主、平等的态度来对待学生,融洽师生关系。通过这种宽松、生动活泼的学习氛围,消除师生、生生之间的戒备心理,学生饶有兴趣地大胆思考,积极探索,畅所欲言。

2.创设情境,使学生愿互动

创设情境,能引起学生的兴趣,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使其更好地感知、记忆、思维和想象,从而能获得更广博的知识与技能。我们在“学导课堂”互动教学过程中,通过不同的教学手段,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问题意识的产生,提高学生主动、迫切地解决问题的能动性,从而积极参与到互动中来。

3.教给方法,使学生会互动

“学导课堂”互动教学中,我让学生真正参与到教学中。教给学生提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提问题的能力。同时,引导学生相互合作、共同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在合作学习中取长补短,获得启发,共同进步。

学导互动的课堂上,我们一直坚持以学生的“学”为中心,学生的自主学习活动占据大部分教学时间,让“学”然后有发展;学导互动的课堂上,我们始终坚持教师的“导”服务于学生的学,“导”应当来自学生的“学”。做到“先学后导”、坚持“为学设导”、把握“顺学而导”、 力争“以学代导”、 努力达到“多学少导”, 于“导”中见师魂。如此“学”,这般“导”,让课堂和谐、有序流动,师生共享语文课堂的醇然之境。

如何构建“学导课堂” 篇4

在当下的语文课堂中,我们更多地关注了学生在这节课中“学到了什么知识”,作为媒介、材料的知识变成了教学的目的,也因此,“教为主”成为低效语文教学的重要症结。教师的教学设计始于教师自身“潜意识”的知识教学:从我怎么理解这篇课文,到我怎么设计这篇课文的教学,再到怎么让学生跟着我的思路走,从而完成教学目标。“我”字当头,以“教师为中心”,以掌握知识为唯一目标。教育成了“为了知识的教育”,而能力和素养却被弱化、被边缘化了,有知识、没能力、缺素养就成为我们教学最致命的问题。

语文学科知识只是形成学科素养的载体,学科活动才是形成学科素养的渠道。基于学科核心素养发展的语文课堂,必须要从以“教知识”为基点转向以“学知识”为基点。我们可以建立一种以学为主并得到恰当指导的“学导型”课堂:基于学生的学习起点确定教学目标、选择教学内容,以学生的自主学习活动为主体充分展开推进学习活动,以优化学生学习能力为主要目标评价其学习效果,达到“教—学—评”的一致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培养语文核心素养。

一、学导课堂的起点:把握学习基点

把握学习的起点,是教学成功的先决条件。教学中要把握好三不教:学生已经会的不教;学生自己能学会的不教;教了学生也不会的现在不教,留待以后再教。但很多时候,许多教师都在“本该不教”处“拼命教”,造成有的学生“吃不饱”,有的学生“吃不了”,课堂看似热闹,结果学生却收获不大。那么该如何了解学生的学习起点呢?

1.进行前测

教学前,用问题测试学生对文本的理解程度,有助于把握学生的学习起点,使教学重点突出,具有针对性。

如《花的勇气》是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生命主题”中的一篇略读课文。全文细致而生动地描写了作者四月份在维也纳寻花的经过以及由此产生的心理感受。文章构思精巧别致,以作者跌宕起伏的情感变化为线索,寓情于景,情理交融,耐人寻味。精美的文笔和深邃的内涵,都值得细细品味。

这样一篇文章,学生通过自学,究竟能学到什么程度需要我们了解,因为学习一个文本时,教师应当清楚学生的原有基础是什么,哪些是学生已经知道的,不需要我们再讲、再问。学习这个文本,学生的需求是什么,有什么困难,哪些地方容易发生错误,哪些地方容易忽略,这应是我们确立教学目标和选择教学内容的基础。为了解学情,我在课前对四年级四个平行班的学生进行了学情调查,主要设置了以下四个问题:(1)用自己的话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2)你能按文章的写作顺序描述作者心理变化的过程吗?(3)摘录你最喜欢的句子,写写你的理解。(4)“花的勇气”带给你怎样的启示?

调查结果与分析:

问题1:文章的主要内容学生难以概括,或者概括时语言繁琐,抓不住要点。因为文本以作者心理的曲折变化为线索,产生心理变化的原因各不相同,学生难以把握。而“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学习概括主要内容的方法”是第二学段的重要教学内容。

问题2:课前提示语中有这样的表述:“他为什么会从‘失望’‘遗憾’到‘惊奇’‘怦然一震’?”80%的学生能借助提示语来学习,能用这四个词语来描述作者的心理。但需要注意的是,这个提示语并没有完整呈现作者的心路历程,作者“失望”是因为“见不到明媚的小花”,“遗憾”是因为离开维也纳之前“看不到躲在草下边的多姿多彩的茂密的花”。但是我们的课文编者和学生都遗漏了作者在“失望”和“遗憾”之间的“吃惊”:“青草下边藏着满满一层小花,白的、黄的、紫的……”这是作者着力描绘的画面,他在表达自己“失望”之后的这份偶然发现带给他的惊喜,正是因为觉得自己离开维也纳之前看不到花会从草间冒出来,所以“遗憾”。

问题3:作者着力描绘的画面主要有三幅:没有花的草地、草下藏花、花绽原野。这三个画面分别用三个句段加以描述。82.5%的学生在摘录自己喜欢的句子时都关注了这些句段,但理解只停留于内容,未能思考作者如何用语言文字恰当地表达自己的感受和进入语言内部揣摩表达方法。

问题4:第四个问题指向文本的主旨,有了本单元前面文章的铺垫,93.5%的学生能基本说出本文的主旨:生命的意味就是勇气;只有经历风雨,才能锻炼自己。但是,感受不能联系生活实际深化,需要进一步引领。

基于这样的学情调查,我确立教学的重点、难点为:

掌握基本的提炼关键词句的方法,借助情感变化线来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运用抓重点词想象画面的方法,在对重点语段的品读中感受“花的勇气”。

以上教学目标与重点、难点的确立,基于学情调查,同时综合了本课的文本特点与选文特点(略读课文)及学段特点。把引导学生“学习借助课文情感线说清课文主要内容”和“抓重点词想象画面,理解含义深刻的词句的意思”作为主要知识技能训练点;把引导学生“感悟到花的勇气在于蓬勃向上的生命力,在内心深处感悟‘勇气’的力量”作为情感渗透点;把“抓重点词对两幅画面(草下藏花、花绽原野)的想象、品读、理解、拓展”作为语言训练点;把“激发阅读兴趣,从一篇走向多篇、整本书”作为语言学习的发散点。

这样的“学情调查”为确立教学目标、选择教学内容服务,直指教学的重点、难点。

2.借助KWL表格

KWL表格在英语教学中被较为广泛地使用,表格由三项简洁的内容构成:K即“你已经知道什么”,W即“你想知道什么”,L即“你已经学到了什么知识”。通过对表格的梳理,在教学前就能快速了解学生的所知、所不知及所想知,在阅读中印证所知,解决未知,并在阅读后产生进一步阅读的兴趣,还可以帮助学生掌握一定的阅读策略,提高其阅读理解能力。

如特级教师沈莉老师在教学说明文《鲸》时,就采用了KWL表格。通过梳理学生预习时填写的这份表格,她发现有两点出乎意料:一是学生在K、L这两个方面,只关注内容层面,对于说明方法无人加以留意;二是学生最想知道的是鲸的祖先长什么样,是怎样生活的。这也就找到了学生的兴趣点与教学的重难点,为教师直入学生的兴趣点(鲸的祖先)顺学而导、紧扣重难点(辨别多种说明方法并运用)以教导学打下了基础。

奥苏伯尔说:“如果我不得不将所有的教育心理学原理还原为一句话的话,我将会说,影响学习的最重要的因素是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把握学习基点是学导课堂的起点,也让学科核心素养发展有了学理上的基础。

二、学导课堂的路径:展开学习过程

学导课堂倡导以学生的自主学习活动为主体充分展开学习活动,教师从中起到了提供支架、推波助澜的作用。教师作为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既不能“不作为”“不到位”,也不能“越位”。教师要善于为学生的学习提供教学支架,或借助问题指引、思维导图等引发学生展开学习过程,寻求“获得知识”的方法,培养语文能力,发展语文核心素养。

1.提供教学支架

支架,是起支撑作用的构架。教学支架就是在教学中为学生获得知识、习得方法、培养能力提供支撑的方法、内容或策略。学导课堂中常用的教学支架主要有提供必要的知识背景、提示学习方法等。

(1)提供必要的知识背景。

很多时候,由于作者和读者所处时代、生活背景、阅历等各方面的差距,造成读者对文本内容的不理解,这一点在小学生身上体现得尤为明显。尤其是当文本表现的内容因时代背景的隔阂造成理解的困难时,很多教师习惯于马上出示背景材料,或者让学生读自己搜集来的大段资料,而结果学生仍是一脸茫然。

在一次教学中,学生在预习人教版六年级选学课文《军神》时提出了很多疑问,其中有15名学生提到了一个相同的问题:手术前,刘伯承为什么要隐瞒身份?教学中,我是这样展开的:

师:很多同学在预习中提出了自己的疑问,在深入学习课文之前,你最大的疑惑是什么?

生:刘伯承为什么不一开始就告诉沃克医生,自己就是刘伯承呢?

生:刘伯承为什么要用假名?

生:刘伯承告诉医生自己的真实姓名应该更能得到沃克医生对手术的重视,为何不说?

师:你们提的其实是一个问题:刘伯承为什么要隐瞒身份?有同学能解答吗?

(生面露难色,不能回答。)

师:想知道吗?

生:想!

师:(出示资料)1916年,袁世凯想做皇帝,就发动了战争。刘伯承参加了革命军,带领军队和袁世凯的北洋军队进行斗争。在一场战斗中,刘伯承身先士卒,带头冲锋,当他掉头招呼一个落在后面的士兵时,不幸被一颗子弹射中,子弹从颅顶射入,从右眼眶飞出,血流如注。由于北洋军阀握有统治权,为了躲避反动军阀的捕杀,刘伯承必须接受秘密治疗。

师:现在明白了吗?

生:(恍然大悟)明白了!

师:你们猜,老师从哪里获得了这份资料?

生:查电脑,问办公室的老师,看书……

师:对,这些都是解决问题的办法,下次遇到类似疑问,你们也可以试着用用这些办法。

提供必要的知识背景有利于学生读懂课文,但必须是在学生有疑惑时,不能直接在揭题后再出示“时代背景”,这就是“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2)提示学习方法。

学习方法的获得,可以通过反复操练,也可以在具体语境中让学生“悟得”。如《落花生》一文中,有很多学生对第一自然段中的“居然”一词不懂。教师常用的方法是让学生查词典来解决,那么有没有一种方法,可以让学生既能理解词义,又能学到理解词语的最基本的方法———在语境中理解呢?我们可以试着这样做:(1)联系上下文猜一猜词语的意思。(2)把猜到的意思代入句子中,看看是否符合文意。(3)查阅工具书,看自己的猜想是否正确。

通过这样的导练,学生会发现,理解词语不一定非要借助工具书,联系上下文是一种更简便实用的方法。同时也明白了,猜到的意思代入后符合文意,句子的意思没有发生改变,对词语的理解也就正确了。这种学习方法的获得,比记住“居然”这个词的意思显然更有价值。

2.利用思维导图

我国的传统教学以接受性学习为主,缺少探究性学习的比重。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建立学导课堂,更需要加强学生自主的质疑、探究发现,实现学习方式的转变。借助思维导图,可以更好地读懂作品,更容易地深入到作品细节中,更完整地把握作品内容。

(1)维恩图。

维恩图有利于比较相同点与不同点。在语文教学中恰当地运用维恩图,可引导学生主动地建构知识网络,快速地纵览文本,更清晰地思考。

如在教学《纪昌学射》一文时,学生通过第二自然段的学习,知道了作者在描写纪昌第一次练眼力时,采用了夸张手法:“就是有人用针刺他的眼皮,他的眼睛也不会眨一下”;知道了这个段落是按照“练什么———怎么练———练得怎么样”的顺序写的;还知道了作者抓住了描写纪昌眼睛的细节动作“睁大、注视”来写。第三自然段的内容学生不难理解,但如何写是一个难点,我们就可以借助维恩图来“比同”,让学生发现写作的奥秘。

学习单一(独自学):

比较第二、第三自然段,两次写纪昌练眼力,你能在内容或写法上找到几个相同点?写下来。

学习单二(合作学):

请将你们小组发现的相同点填入圆圈的重合部分:

通过自学、合作学,文本的写作秘妙都被发现了,维恩图更是凸显了这一共同点。选入小学的许多文本,段落的结构、写法都有相同点,可以借助维恩图凸显。对不同作家写的同一题材,我们也可以借助它来“比不同”。比如,人教版老舍的《北京的春节》和文后所附的梁实秋的《过年》,通过比较,老舍眼中的北京的春节是“快乐、热闹、美好”的,而过年带给梁实秋的感觉却是“累、困、让人厌烦”的,其不同点一目了然。

(2)线路图。

入选教材的课文,记事类的大都情节性强,就连叙事类散文也往往以地点变换或是以作者的心理变化为线索展开叙述。借助“线路图”有利于学生快速理清事件,找准学习重点。

仍以《花的勇气》为例,根据学情调查,“掌握基本的提炼关键词句的方法,借助情感变化线来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是学习的重难点之一。教学时,就可以设计作者的心理变化“线路图”,让学生在自读提炼、合作完善、尝试概括中明确:这篇文章就是以作者的情感变化为线索,我们抓住作者情感变化的线索,结合变化的原因,按顺序连接起来就可以比较简洁地说清文章的主要内容。

(助学单)默读课文,想想作者的心理发生了哪些变化?为什么会发生变化?

(提示:把表示作者心情的词语填在圆圈里,联系语句把产生这种心情的原因用短语或词语概括在下面对应的横线上。)

三、学导课堂的旨归:促进学生学习

学导课堂不再纠结于语文知识的即时获得,更关注于学生学习能力的发展和学习习惯的培养,教学板块以“组块”形式出现,教的最终目的是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与学习品质的提高,课堂常用几个来源于学生的经过提炼的导学问题,建构起整节课的教学板块。它最大的功能是“导”:引导学习过程,开导学习方法,最终促进学生学习。

1.将目标细化为学习活动

因为教学目标定位于语文能力,教学环节就显得精简,就可以留出更多的时间“还学于生”。如人教版《临死前的严监生》的教学,我们就可以凭借一张“概念图”让学生展开学习过程,教师适时组织交流与点拨:课前,通过自学,各自寻找成功塑造人物形象的秘诀;课中,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在生生交流、师生交流中进一步明晰成功塑造人物形象的秘诀;课后,阅读《儒林外史》,进一步探究成功塑造人物形象的秘诀。学习活动层层推进,教学目标清晰、集中,可知、可感、可评价。

2.将目标显化为语言实践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在阅读教学中,要采取多种方法,开展语文实践活动。只有将教学目标显化为语言实践,才能实现语文知识的获得和语文能力的提高。如人教版《牧场之国》一文,从碧绿的草原、悠闲的牛羊、荷兰人等几方面来介绍荷兰这个国家,语言优美,层次清晰。这是一篇略读课文,如果我们将教学目标细化为语言实践,就能使教学过程简约,教学结果清晰可测。全文可以用一份学习单来推进,力争“以学代导”———因为最好的学习效果莫过于学生的自得。

《牧场之国》学习单

一、牢记一组词

圈画出文中的注音词语,读正确,试着记住。

二、仿写一句话

例句:那奔流不息的江河,那连绵起伏的丘陵,那直插蓝天的雪峰,那辽远广阔的草原……真是江山如画啊!

请你结合课文内容,模仿写一句话,比比谁写得好。

三、学写一段话

把“这样的景色真让人着迷”放在段末,或者用在段首写一段话。(从课文中选取内容)

四、试答一次问

作者为什么要反复运用“这就是真正的荷兰”这个句子?

学导课堂 篇5

近年来,我们运用“学导式”教学方法,不断探索科学课堂教学规律,保证了教学目标的实现,调动了学生主动探索自然科学的兴趣,较好地实施了素质教育。

一、在“导入提示”中,诱导学生好奇心理

小学生有年龄小、好奇心强、求知欲旺的特点,因此在“导入提示”这个环节中,采用实验、观察、猜谜和讲故事等方法,针对教学内容巧妙设疑,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起其对问题进行思考。如,在教学《大气压强》一课时,首先叫出十个力气大的学生,每边五人做“马德堡半球”实验,小学生像拔河一样往两边拉,台下学生喊“加油!”“加油!”但怎么也拉不开。接着教师讲述了“马德堡半球”的故事,把小学生引入到探索科学的情境中,使学生不由自主地发问:“半球为什么拉不开?”“这是怎么回事?”这种好奇之心,激发了他们强烈揭开科学之谜的愿望,求知欲望油然而生。

二、在“自学试填”中,引导学生独立探究

科学课本的最主要特点就是结论不直接给出,而是让学生在观察实验中自己归纳总结,填在横线上。

在教学中,我们采取让学生先自读课文,反复理解观察,反复理解观察实验的要求,再用铅笔试填结论。如,在教学《氧气》一课时,学生经过自学课文,理解并观察书上的“观察与实验”,大部分学生能试填出:氧气是“无色、透明”的气体,氧气能“帮助或支持燃烧”,还有的试填出“氧气能助燃烧”等结论,接着进行观察和实验,就进一步证明或修改了自己的试填结论。

三、在“观实汇报”中,倡导学生立体研讨

观察实验是科学课最重要的方法。在此环节的教学中,我们提倡由学生分小组观察实验,然后汇报结果,并倡导观察实验中要实行立体研讨,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对事物做出大胆的推测和猜想,如在进行《植物的茎》一课教学中,我们深入小组发现学生就“根和地下茎”有什么不同展开了研讨:

甲:一般情况下,植物的根是由胚发育而成的,对吗?(联想)乙:对„„

甲:有的根能吃,你知道吗?

乙:什么根?

甲:萝卜根呀!萝卜根从小到大越长越胖是变态根,对不对?

乙:“嗯!”“对!”

甲:就是这种变态根才能食用呢!

丙:地下的变态茎也能吃,有块茎、球茎„„

丁:还有根状茎。

丙:谁能举出一些植物来?

大家七嘴八舌地说出:土豆、大蒜、地瓜、山药、百合„„再看其他小组,都展开了热烈讨论,甚至争论。

通过这样的立体研讨,学生学习积极性很高,课堂气氛很浓。

四、在“质疑解惑”中,升华知识要点

“质疑解惑”就是让学生把学习中那些不懂的问题充分提出来,再经过学生讨论、教师指点或讲解解决之。如在教《两栖动物》一课时,学生提出了以下问题:

1.“裸露”是什么意思?

2.青蛙为什么用卵繁殖后代而不下崽?

3.小蝌蚪为什么在水里淹不死?

4.书上没有提到林蛙,根据两栖动物的共同特征,我判断林蛙也是两栖动物,对吗?

5.两栖动物是有益动物,我们应该怎样保护它们呢?

经过再次议论,教师指点,疑难问题得到很好的解决。

五、在“巩固演练”中,注重层次性和多样化

在巩固练习时要根据教学的目的要求、学生的不同程度和课型,设计不同的题目进行训练。

从层次上,演练题要有梯度,可分必做与选做两种;从形式上,演练题应分质疑型、书信汇报型、打电话汇报型、学生出题考问学生型、实验观察型、专题辩论型、幻想未来型、讲故事型、电教媒体型等。

六、在“生结师点”中,培养学生归纳概括能力

我们提倡学生总结,教师指点,摒弃教师总结课文,包办代替。开始,学生不会总结或总结得不好,但经过老师指点,久而久之就会总结了。例如,学习《种子的构造》一课时,学生在教师指点下做出如下结论:

甲:一类像蚕豆、花生、菜豆等种子那样,由种皮和胚两部分构成。

乙:一类像玉米种子那样,由种皮、胚乳和胚三部分构成。

师:哪位同学能完整归纳两类种子的构造?

丙:把甲、乙同学所说的归纳在一起,就是完整的结论。

师:同学们,今后要学会完整地归纳问题。

学导课堂 篇6

一、围绕课标的核心理念,校准方向

语文课程标准有几个核心理念:语文课程的核心任务是“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提高”;语文学科的特质是“学习语言文字运用”;语文教学的基本方式是“语文实践”。课程目标与课文目标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课文目标的制订不能偏离课标的核心理念;课程目标要靠课文目标一点一点地累加,通过长时间的学习实践来实现。因此,课文目标的制订要围绕课标的核心理念,把“三维目标”整合起来,校准课堂的学导方向。如笔者制订的《父亲的菜园》(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课堂教学目标:1. 指导学生认识8个生字。指导学生观察课文插图,了解“锄头、铁锨、箢箕”等农具;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坚毅、狰狞”等词语的意思;2. 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训练速读,抓住描写父亲言行的句子,感受并学习父亲的执着、坚毅、勤劳等品质;3. 指导学生进一步学习,通过具体事例,凭借词语归类,领悟课文抓住语言和动作刻画人物品质的写作方法。以上教学目标中,“认识生字” “理解词语”与“领悟写作方法”等指向知识与能力目标;“借助看图”“训练速读”“凭借词语归类”等指向过程与方法层面;“感受并学习父亲的品质”指向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样,围绕着课标的核心理念,使三维目标相互渗透,有机整合,融为一体,就使得课堂的学导方向明确、清晰。

二、依据课标的学段目标,循序渐进

课标对不同学段提出不同的目标要求,而且是循序渐进、螺旋上升的。学生每一项语文能力的培养、方法的习得、素养的提升,都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在不同的课文学习中不断实践、累积提高。因此,要根据课标的学段目标要求,结合教材的特点,确定适当的课文教学目标,并注意不同年级间的相互衔接和循序渐进,形成不断发展的“学习目标链”。以学习把握课文主要内容为例,不同的年级、册次应确定不同的教学目标。如《泉水》(人教版二年级下册):结合词句教学,了解表达顺序,感知课文内容;《富饶的西沙群岛》(人教版三年级上册):学习通过找中心句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的方法;《给予是快乐的》(人教版四年级上册):学习并运用抓住课文中心段落读懂课文内容;《圆明园的毁灭》(人教版五年级上册):圈画关键词句,通过连接和拓展关键词句来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第一学段虽然没有要求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但可以与其他的教学环节相结合,进行适当的渗透;第二学段要根据不同课文的特点,巧妙地设计“扶梯”,采用填空、连接词语、拓展中心句等多种方法学习概括主要内容,并逐步在“抓准内容”和“准确表述”上下工夫;第三学段要进一步发展,要根据不同的文本采用不同的方法,重点放在“运用准确的语言进行表达”上,并逐步放手,让学生在反复历练中形成能力。

三、凭借单元的编写意图,突出重点

了解编者的编写意图,明晰本单元承载的训练任务,是我们制订课文教学目标重要的凭借之一。如笔者制订的《将相和》(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课堂教学目标:1. 认识7个生字,正确书写9个生字,准确理解“完璧归赵”“负荆请罪”等词语的意思,拟出3个故事的小标题,并能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2. 画出文中人物语言描写的语句,通过感情朗读,联系上下文揣摩品悟主要人物形象,感受人物语言描写的表达效果;3. 理解“完璧归赵、渑池之会、负荆请罪”三个故事之间的内在关系,引导体会将相“和”的重要性,体验阅读历史故事的乐趣,激发学生进一步阅读古典名著的兴趣。以上目标中“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品悟主要人物形象”及“体验阅读的乐趣和激发学生进一步阅读古典名著的兴趣”,就是依据单元的目标重点和编写意图来确定的。

四、把握课文的文本特点,内化语言

新课标对不同文体课文的教学提出了概括性的要求,这应是我们研读教材、制订教学目标、选择教学方法的一个重要依据。具体落实到每一篇课文,教师应深入解读教材,准确把握文本的表达方式与语言特点,参考课文前面的“导读”和后面的“思考练习”,挖掘出文本在表达形式上所具有的体现某种规律性、可类比迁移的语言现象,从而把教学目标和着力点放在“言语形式探究和思想内容理解的和谐统一”上。如笔者制订的《桥》(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课堂教学目标:1. 认识6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默读课文,通过把握小说的“三要素”来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2. 通过深入研读课文中的词句,探究文章的谋篇布局,初步领会文章用环境烘托、分层推进、设置悬念来表现人物品质的表达方式;3. 找出环境描写和人物言行的语句,通过感情朗读、对比品悟,感悟老支书在危难面前“像一座山”的高尚品质和人格魅力。这样的教学目标就比较吻合文章的表达特点,紧扣了培养学生语言文字运用能力这一任务。

五、了解学生的原有水平,发展提升

制订教学目标时,还应立足学生,以学生为本,特别要充分了解本班学生原有的知识基础、学习习惯和能力水平,探寻学生“最近发展区”,这样才能制订出在教师引导下,学生通过个人努力和集体合作可以达到的教学目标,从而促进学生不断发展语文能力和实现精神建构。笔者在《伯牙绝弦》(人教版六年级上册)备课时,考虑到这篇课文是学生在小学阶段第二次接触的文言文,学生对学习文言文颇感困难,因此,教学的目标要求不宜太高,应重在激发文言文的阅读兴趣和增加阅读体验,渗透和初步训练文言文的基本阅读方法,让学生体会课文表达的情感,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基于这样的认识,笔者制订了如下的教学目标:1. 通过朗读、想象、配乐欣赏、背诵等多种方式学习课文,力求读出文言文的韵味;2. 能根据注释,借助工具书,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能用自己的话讲述这一故事,增加文言文的阅读体验,激发阅读文言文的兴趣,扩大阅读面;3. 体验朋友之间的真挚情感,接受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当然,在制订教学目标时也要注意,不能一味地迁就学生的实际,而对课标的学段和整体目标置之不理。

学导课堂 篇7

如何让“读”贯穿学生语文学习的全过程, 并且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发挥其更大的作用?在我们看来, 读的功能可以继续扩大, 读的形式也可以继续丰富。在阅读课中, 以“读”为主要训练形式, 围绕“读”这种核心实践活动开展学习, 让学生经历语文学习由模糊走向清晰的全过程, 这便是“以读导学”的意义所在。

一、把握练的时机, 提升教学实效

按教学时机来分类, “以读导学”的训练可分为课前训练、课中训练和课后训练三类。在传统的语文课堂上, 训练的时机往往集中在一个时段。“以练导学”的阅读教学模式, 试图把握最佳导学训练时机, 在循序渐进中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和情感, 提高语文学习能力和有效性, 促进课堂效率大幅度提升。

1.课前练习, 找准方向。

课前练习是教师在充分解读教材、确立合理的教学目标后, 基于了解学生学习起点而设计的引导性练习。它能对学生的课前读起到导学、导教的作用, 能帮助教师科学地调整、选择恰当的教学策略。课前练习的设计, 兼顾共性, 又注意个性, 根据教学目标的不同要求, 可设计多种练习形式。以人教版五年级上册《古诗词三首·秋思》为例, 教师在研读教材的基础上设计了以下“课前练习单”:

(1) 借助工具书, 理解古诗意思。

意万重:复恐:

行人:开封:

(2) 了解诗人的生活经历。

(3) 结合文后练习试着把古诗改编成一个小故事。

通过课前读的练习, 学生进行了查找、搜集、整合、编写等个体学习活动。教师在批改中发现, 大多数学生“编故事”是借助工具书对古诗进行直译。于是, 学生课前练习中暴露的学情, 为教师的“导学”提供了有效的信息。再次确定学生学习的起点, 重新调整导学案, 舍去原来教案中的部分交流环节和古诗对读环节, 采取以“编故事”作为整节课的主线展开教学。课堂上主要呈现的是三次练笔过程, 引导学生在编故事中推进古诗的学习, 从而培养学生理解、想象、鉴赏的能力。

调整后的导学案:

第一步:整体感知。读正确, 读出节奏, 读出大概的意思。

第二步:编故事。在交流的同时, 了解故事的特点以及编故事的方法:写出人物的所见、所闻、所想。

第三步:再读古诗第一句, 哪些字、词能引起我们丰富的联想? (见秋风) 诗人站在秋风里, 他见到了什么呢?想见又见不到的是什么呢?安排学生动笔写话, 在交流的基础上指导学生朗读诗句。

第四步:引导学生发现其他诗句中还有哪些字词能激发我们的想象, 把想象编进故事。 (如“意万重”“又开封”) 让学生选一处再次修改。

课前“以读导学”的练习单的设计, 使学生的课前预习更有目的性, 保证全体学生有“备”而来。梳理学生课前训练的结果, 能帮助教师发现学情, 减少无效、低效的学习, 引导学生针对练习单中难以解决的问题展开课堂学习, 从而提高课堂效率。

2.课中训练, 交叉进行。

课中练习指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进行的练习。“以读导学”式的课中练习的目的是以学生的读来替代教师的讲, 从而引导学生的学。在操作上, 有“先练后导”及“边练边导”两种方式。在课堂教学中, “先练后导”的形式采取的是学生先尝试练习, 教师根据练习情况再进行引导。“边练边导”的形式采取的是边练习边用练习结果印证、引导学习流程, 并随之进行更深入的导学训练。在课堂上将两种方式交叉进行, 能提高学生读的质量, 培养他们的多项语文能力。工作室徐虹老师执教《蝙蝠与雷达》一课时, 设计了如下课中导学训练, 通过“先练后导, 边练边导”发挥了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

第一回合练习:

用简洁的语言完成以下填空。

试验对象:蝙蝠

试验室布置:一间屋子里 ( ) 地拉了 ( ) 绳子, 绳子上系着 ( ) 铃铛。

第二回合练习:

发现了吗, 三次试验有什么异同之处?

(对象一样, 目的一样, 布置一样。试验方式不一样, 结果不一样。)

第三回合练习:

为什么科学家先从蝙蝠的眼睛提问?请用“难道”提问。

第四回合练习:

(1) 试验做到这儿, 你还有什么问题?

(耳朵和嘴怎么配合?还有什么器官能配合蝙蝠夜间飞行呢?蝙蝠夜里飞行, 和鼻子有没有关系?)

(2) 你们提的问题, 科学家也想过, 也反复做过试验。一起来读一读资料袋。

四个回合的练习有梯度, 体现了由易到难、由基本到综合的有序学习过程。其中第一、第三回合的练习采用的是“先练后导”的方式, 这一方式代替了教师的讲析, 化教为学。第二、第四回合的练习, 采用的是“边练边导”的方式, 引导学生在练习中深入地思考、交流。在交叉进行的四个练习中, 学生对文本的读更有目的性, 思维被充分激活, 并体会到了科学探究的精神。因此, 课中交叉进行的训练, 能让学生通过读极大地简化教学环节, 提高课堂效率。

3.课后练习, 实践提升。

课后训练不仅是对课堂所学知识的巩固, 更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和拓展, 不仅注重知识的获取, 更注重能力的培养。不同的课文教学侧重点不一样, 课后训练的方式也不尽相同。在课后训练的引导下, 学生能在读中发现新问题, 并在教师的引导下探索、解决新问题, 从而使课内所学所用更加深入、完善, 语文能力得到进一步锻炼。以人教版五年级下2册《金钱的魔力》一文为例, 在研读教材的基础上, 教师选择“夸张”这一语言表达的特点作为课堂训练点。课后推荐阅读《百万英镑》, 要求学生完成摘记卡, 延伸品味“夸张”的技巧, 并且在两周之后的导读课上交流。

阅读卡

书名:《百万英镑》

作者:马克·吐温

精彩片段

夸张的语言:________________

夸张的神态:________________

夸张的动作:________________

不同的文本言语特色各有不同, 阅读能力的培养也应各有侧重。根据课堂教学的核心目标, 在立足文本的基础上, 设计以读为主要实践活动的相关联的课后训练, 能引导学生在课外进行更广阔的学习, 并在训练中延伸阅读能力的培养。

二、扩大练的功能, 彰显教学活力

传统阅读教学一般把训练仅作为检测讲读结果、巩固讲读知识的手段, 致使训练没能发挥最大的功能。将传统的“以练固学、以练测学”转化为“以练导学, 以练促学”, 训练的设计必须包含强大的导学功能。在阅读教学中, 它或点拨学生理解文本, 或帮助学生关注文本言语现象, 或引导学生运用有效的学法, 或熏陶学生的情感, 或集多重功能于一身。在学生练的过程中, 教师辅以艺术、巧妙的穿插引导, 能使学生行进在学习的捷径上。根据练习导向的主要意图不同, 粗略将导学练习在推动学生读的实践活动时发挥的主要功能做以下分类:

1.为文本理解铺路。

阅读教学是基于对文本的理解展开的。在引导学生理解的过程中, 教师讲授过多, 会使学生的理解趋于模糊, 使课堂呈混沌之态。对于文本理解上的难点, 教师可以尝试通过有效的练习来缩短学生理解的路径, 提高理解的效度。工作室导师盛新凤老师执教《跨越百年的美丽》一课时设计了这样的导学训练:这段课文主要向我们叙述了居里夫妇发现并提炼镭的过程, 请大家再来默读这段课文, 根据这个例子的提示在边上的方框里用概括的语言写上批注, 看看你能找到几个造成居里夫人疲倦的原因。批注式的练习形式就是引导学生把理解化为概括性的语言。通过交流, 师生得出工作量大、过程复杂、环境恶劣、危害身体、时间漫长等一系列原因。在练习引导的过程中, 培养了学生的理解能力和概括能力。

2.为言语获得搭桥。

阅读课教学中需要特别敏锐关注的就是文本的言语形式和特色。在引导学生发现并学以致用时, 口头的暗示或预设等待学生的随机发言会使课堂缺少和谐。读的训练不失为最直接的方式, 它能让学生在练的过程中直面文本中独特的言语现象。同时, 动态的训练, 亦能让学生对语言现象得到更深刻的体验。以下是工作室的一位学员在执教人教版二上《酸的和甜的》一课时的导学练习设计。

让我们学着刚才说酸的方法, 也来赞一赞葡萄吧!

(1) 不能吃, 不能吃, 这葡萄是酸的!

(2) 我没吃过, 可是小松鼠说葡萄很酸。

(3) 我没敢尝, 狐狸说这葡萄酸得很呢!________________

啊, 葡萄 _______________

课文中对酸有三种不同的表述。该教师在练习前已经引导学生进行了关注, 从而使学生体会到不同的表述给人酸的感觉不一样。因此接下来的“夸葡萄甜”的练习, 就是让学生灵活运用这一语言形式。这一训练板块, 避免了教师的反复讲析。通过前后照应式的导学练习, 使这一语言特色更深入地印刻在了学生的脑海里。

3.为学路学法设航。

教学的核心应是学生的学习, 教学要从学生的学习出发设计、展开教学过程。训练的设计也应该从学生的学情出发, 重点思考学生对文本的兴趣之处、好奇之处、感动之处, 以及他们不会引起关注但又值得讨论之处等等。唯有如此设计的训练才能为学路指明准确的航向, 才能使学生练得投入, 学得入境。盛新凤老师在执教《半截蜡烛》时, 以文本阅读为依托, 教学板块设计为“导演说戏”“演员演戏”“编剧续戏”和“观众评戏”。通过让学生当导演、当演员、当编剧、当观众, 在有情有趣的“说”“演”“续”“编”的学生主体实践中, 实现了反复的练习, 培养了学生多项语文能力。显然, 这个导学设计不仅使学生“化教为学”, 而且让教师得以“顺习而导”。练路、教路、学路达到了有效整合, 课堂和谐融通。

4.为价值情感导向。

对学生情感进行熏陶采取的较为常规的教学策略是多媒体或语言渲染。这样的引导教师“教”的痕迹过重, 学生的情感价值观“被树立”, 缺乏能动性。若将对学生情感价值观的熏陶融入导学训练设计中, 不仅能减少教师过多的说教, 更有助于学生表达内心的真实情感。

在课堂观察中, 笔者也努力搜集了部分生动的、能激发学生通感的练习设计。《自然之道》是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的一篇课文。课文讲述了一个发人深省的故事, 揭示了如果不按自然规律办事, 往往会产生与我们的愿望相反的结果的道理。为了让学生体会这样的人文情感, 工作室的一位教师设计了如下导学训练, 引导学生在言语实践活动中感悟人文情感。

为了避免悲剧发生, 让我们来写一份游客须知。

尊敬的游客:

您好!欢迎您到加拉巴哥岛游览!为了使您能更好地考察太平洋小绿龟离巢入海的情况, 请您认真遵守以下建议。

(1) ( )

(2) ( )

(3) ( )

( )

这是一个比较有意思的练习。练习的情境引导学生把阅读中感悟到的文本情感转化成一种对尊重自然规律的呼吁。没有口号式的情感表达, 在学生罗列措施的过程中, 文本的情感目标就这样不露声色地达成了。像这样富有情趣的导学训练, 能在润物细无声中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三、遵循练的要义, 实现教学无痕

采用“以练导学”教学模式进行阅读教学设计, 要有语文化的教学视野、自主化的学习理念、板块式的框架建构、活动化的学习路径、情趣化的学习方式。

1.训练板块清晰明了。

将一节课或一篇课文的教学内容及教学过程分为几个明显的且彼此之间又有密切关联的教学板块, 能使课堂教学和谐、高效。训练要摆脱繁杂无序的问题, 也需尝试“板块式”的练习设计。即课堂上每一项训练之间需产生关联, 从而使训练步步深入, 层层递进, 与“板块式”的课堂和谐相融。

2.训练内容指向语文。

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 学生只有在不断的语言实践过程中才能培养理解、积累、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在语言学习过程中, 在引导学生感悟语义的同时, 应感悟语言规律, 理解为什么这么写, 并适时将语言表达形式迁移运用。这是直指语言本质的有效的导学训练。

3.训练方式追求情趣。

传统的语言训练机械、单一, 是纯技术的操练, 学生容易疲乏、厌倦, 如能进行有效转化, 使之富有情趣, 充满艺术, 则训练效果事半功倍。在进行导学训练设计时, 我们应挖掘文本的文体和内容特点, 充分考虑训练的情趣因素, 使学生的训练避免枯燥, 充满乐趣。训练时再加上教师在引导过程中的巧妙穿插、渲染, 可使训练一改过去刻板的模式, 呈现鲜活、灵动的面貌, 起到“化腐朽为神奇”的效果。

4.导学过程相互推进。

学导课堂 篇8

模式一: 创设情境—猜想假设—探讨方法—展示交流—合作探究—释疑总结—练习巩固

这种教学模式适合实验探究课,如声音产生与传播、牛顿第一定律、摩擦力、让电灯发光……以《科学探究:声音的产生与传播》这节课教学为例。

设疑激趣: 首先教师用多媒体课件播放优美的声音或用乐器奏出优美的乐曲及播放或制造噪声调动学生的情绪,创设情境,为学生提出有关声音问题做铺垫。

猜想假设: 教师引导学生提出有关声音的问题并进行猜想假设如声音是怎样产生的?声音是怎样传播的? 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是否相同?声音能在真空中传播吗? 人耳是怎样听到声音的……教师根据学生猜想情况总结归纳并列出猜想提纲。提纲是指导学生进一步学习和探究完成本节教学目标的关键,必须紧扣教学目标,为了不浪费课堂时间教师应根据以往教学经验,课前充分估计学生可能提出的猜想,并事先做成课件,对于一些教学需要解决,学生又没有提出来的猜想,教师应该补充。

探讨方法:要求学生根据猜想提纲前后桌四人一小组,讨论探究猜想是否正确的方法: 可以运用生活中的具体事例说明,也可以通过实验探究证实,如声音是由振动产生的,可以举出生活中的一些例子, 也可以提供一些课堂实验器材如绷紧的橡皮筋、音叉等让学生进行探究。

展示交流: 由各小组派代表进行班级展示交流本组的探究方法,各组学生展示方法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有些方法理论上可行,但实际操作中,教师结合学生展示的方法引导分析得出每一个问题的最佳实验探究方案, 而且这个方案尽量与教师课前教学设计方案一致,这样在课堂上才有可能进行实验操作。

合作探究:根据问题提纲和展示交流后得出的方案,师生共同探究或利用提供的实验器材, 同桌或前后四人一组进行实验探究,观察实验现象,记录实验数据,分析实验结论,记录实验中需要解决的问题,教师巡回指导、适时点拨,个别解决学生实验中存在的问题,了解学生实验情况,为总结析疑做准备。如探究声音是由振动产生的可以提供音叉让学生分组动手操作用手摸正在发声的音叉手会感到麻, 把正在发声的音叉放入装水口杯的水面会溅出水花,说明音叉在振动。探究声音可以在水中、固体中传播,可以提供装水的水槽、两个小石头、土电话让学生仿照课本图3-8、3-9的实验进行操作,探究声音在真空中的传播情况可以用教师演示。

释疑总结: 各小组对实验操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记录,实验结束后在班级展开交流展示,教师要对各小组展示的问题进行汇总。教师根据问题情况和学生学情,可以先由各组学生相互解决,然后教师释疑,最后用课件展示本节的学习小结,学习小结教师课前做好课件,结合课堂生成情况,进行当堂补充修改。

练习巩固: 根据课本要求和本节课重点难点结合学生学情设计相应课堂练习,让学生当堂巩固,可以先让学生独自完成,教师巡回了解学生的解题情况,对先完成的学生进行个别批改指导,然后小组内交流讨论,发挥“兵教兵”的互助学习方式,在此基础上还有不能解决的共性问题,教师集中讲解。

模式二:提出问题—自主学习—研讨学习—教师精讲—巩固练习

这种方式比较适合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就可以掌握的内容,如基本仪器使用:长度与时间的测量、弹簧测力计、电流表、电压表的使用方法……以《弹力和弹簧测力计》这节课教学为例。

提出问题:这个环节主要由教师课前备课时完成,教师拟定问题提纲,提纲要紧扣教材和课标要求,主要是要求学生掌握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问题提纲设计是指导学生完成本节教学目标的关键。要具有启发性,不能过简,没有思维深度,也不能超出学生实际水平太多,以至于学生茫然不解,不知所措,问题深度最好是以学生通过自主看书动脑思考,“跳一跳,够得着”为宜。问题编排具有程序性,要与学生思维发展顺序相一致,层层深入,一环扣一环,这样更有利于学生思维发展。如1.什么是弹性形变? 2.什么是弹力? 举例说明。3.说出弹簧测力计的构造。4.弹簧测力计是根据什么原理制成的? 它的刻度为什么是均匀的? 5.说出弹簧测力计的正确使用方法。6.利用桌上提供的器材两人一组进行如下探究:(1)用手拉弹簧测力计的挂钩,使指针指到1N、3N、5N的位置,感受拉力的大小。(2)把一根头发拴在弹簧测力计的挂钩上 ,用力拉头发丝 ,直至拉断,读出头发丝被拉断瞬间的拉力大小。 (3)用两个弹簧测力计在水平方向互拉,观察哪一个弹簧测力计的拉力更大?想想为什么?

自主学习:这个环节每张桌子发放一组实验仪器,学生通过自己看书和观察实验仪器,解决教师提出的这些问题,有些问题书上有答案,有些问题书上没有答案,必须通过学生的生活经验及所学知识进行解答, 教师应深入学生中巡回指导学生看书的方法,特别对困难生应进行个别指导。

研讨学习: 这个环节是以前后桌四人一小组的方式进行研讨, 每个学生把自己在看书过程中不能解决的问题或者感到没有把握的问题提到小组内进行研讨, 这是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有效方法,此时教师还是进行巡回指导,不仅帮助解决问题,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如何进行合作学习,使合作学习真正落到实处。如问题4中弹簧秤的刻度为什么是均匀的? 问题6的第 (3)课本上没有答案 ,部分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是无法解决的,通过研讨学习问题很有可能得到解决。

教师精讲:在学生研讨学习的基础上,教师向全班学生反馈了解到的学习情况, 解决未能解决的问题及研讨学习过程中生成的新问题,对重点、难点加以归纳总结,如问题5是本节教学的重点,教师必须加以强调。

练习巩固:这一环节做法与模式一相同,弹簧测力计的读数方法是本节重点,教师应设计相应练习让学生进行当堂训练。

学导课堂 篇9

纵观今天的小学语文课堂, 学导不相融的现象比比皆是。有些课堂教师只重视教, 而忽视了学生自主的学习和实践活动;有些教师误解了学生的自主学习, 对学生缺乏任何有效的引导, 使课堂变得放任自流;还有些教师过于强势, 课堂上依然存在部分好学生在配合着老师教学, 而多数学生充当看客的现象。这些都导致我们的语文课堂不和谐、不相融, 导致学生的阅读能力低下, 妨碍了他们语文学习能力的发展。构建“学导相融”的小学语文课堂, 无论是对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促进学生的发展, 还是对当前语文课堂教学改革都具有现实意义。

“学导相融” 指的是学生主体与教师主导的关系是和谐、 融洽的, 也就是说学生自主学习与教师的有效指导必须是水乳相融的。在语文教学中“学”是“本”, “导”为“向”, “学”是基础和归宿, “导” 则为引领和提升。“导”立足于 “学”, 当然 “学”又少不了在疑惑处的“引导”和对重难点的“指导”。 导学相长、师生互动, 方能使课堂的学习生态臻于和谐相融的境地, 从而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 促进学生的发展, 让语文教学能和谐融合于高度统一的生命发展。

“学导相融” 的小学语文课堂符合对语文教育的哲学思考。唯物辩证法认为, 事物的变化发展是内因和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 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据, 外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条件, 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 就学习而言, 学生的自主学习与实践才是完成学习任务的内因, 教师的引导和帮助只是外因。外因必须通过内因才能起作用。 所以, 教师的“导”不应代替学生的“学”, 只能在帮助引导学生学习的过程中产生积极的效果。正如叶圣陶老先生所言:“所谓教师之主导作用, 盖在于引导启迪, 使学生自奋其力, 自致其知。 ”

“学导相融” 的小学语文课堂也符合语文教学的规律, 符合儿童成长的需求, 符合学生语文学习的特点。我们语文课堂教学的着眼点和着力点都是面向全体学生, 旨在促进学生的发展。 教育是科学, 要遵循教学规律进行教学。“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 对教学而言, 交往意味着对话, 意味着参与, 意味着相互建构。它不仅是一种教学活动方式, 更是弥漫、充盈于师生之间的一种教育情境和精神氛围, 对学生而言, 交往意味着心态的开放, 主体性的凸现, 个性的张扬, 创造性的解放。对教师而言, 交往意味着上课不仅仅是传授知识, 而是一起分享理解……”教师只有尊重并激发每个学生独立学习的愿望, 营造自主学习、平等对话的氛围, 引导学生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学习、掌握语文的规律, 在自主学习的实践中, 在与教师、伙伴的对话中, 学会学习, 促进发展, 才能真正成为语文学习的主人。

如何以课堂教学为突破口, 构建“学导相融”的小学语文课堂呢? 我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及教研实践, 做了一些梳理和研究, 以期解决教学中存在的现实问题, 真正促进学生阅读能力的发展, 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一、教师让学, 学生实践

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认为, 教师的任务是“让学”———“他得学会让他们学”。 崔峦老师在第七次阅读教学研讨会上的讲话也指出: 要更新观念, 心甘情愿地 “让学”, 让教师的“教”更好地为学生的“学”服务。

西方人本主义心理学曾大力倡导儿童的潜力观, 认为人身上绝大多数的潜力并没有被开发出来。作为教育学视野下的学生观, 更加需要认识到儿童具有发展的可能性, 具有丰富的潜能。 学生作为生命体, 其与生俱来并不断发展着的, 是其成长的可能性, 能够主动建构自己的发展。 而这正是实现教育价值的前提条件之一。教师需要尊重学生发展的主动性, 教师的工作就在于不断认识其发展的可能性, 并不断地将可能性转化为发展的现实性。

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体, 在语文学习中, 具备自主学习的可能性。 实践也表明语文是一门最方便学生自学的课程。 学生接触一篇新课文, 百分之九十八以上是熟字、熟词和已经掌握的句式, 课文内容大多是生活故事, 学生完全可以凭借个人的生活体验来感知、理解。 美国语言学家史蒂芬·平克经过研究也指出: 儿童不仅具有语言的本能, 还有着文法的本能, 语言表意的本能, 语文基本上可以不依靠 “教”, 而是可以依靠 “学”的。因此, 教师要切实转变观念, 相信学生, 把课堂的舞台让给学生, 让学生在阅读实践中学会阅读, 在阅读实践中得到发展。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 (2011年版) 在教学建议中明确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阅读教学应引导学生钻研文本……”我们在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自主钻研文本, 逐步培养学生自主解读文本的能力, 从而实现学生的发展, 最终形成独立阅读的能力, 引导学生在自主解读文本的实践中将自主学习的可能性转化为自主学习的现实性。

然而, 培养学生自主解读文本的能力也绝不能一蹴而就。江山野先生在《论教学过程和教学方式》一文中把教学过程划分为五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完全依靠教师的阶段;第二阶段是基本上依靠教师的阶段;第三阶段是学生可以相对独立地进行学习的阶段;第四阶段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可以基本上独立学习的阶段;第五阶段是学生完全独立地进行系统学习的阶段。我们必须根据学生在不同学习阶段的不同认知规律和心理特点, 分级培养, 逐年提高。

我们在教学实践中, 根据小学生的发展特点, 把培养学生自主阅读能力的过程分为三个阶段:教读阶段—导读阶段—自读阶段。 它从总体上说, 适合于学生学习的低、中、高三个学段。但是, 它又不是机械的、一成不变的, 而是有所交叉的。 教师如果能善于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学习能力, 就能使学生更快地进入下一阶段的学习, 学生自主解读文本的能力也将逐步得到培养。某一学段的学生有可能在某一领域或某一类型文本的学习中, 很快就从教读阶段进到导读阶段, 甚至达到自读阶段。 如低年级学生, 自主识字的能力就可以在低年级基本形成。 而在遇到新的文本类型时, 如高年级学生, 学习古文这一类型文本时, 还得以教读、导读作为学生解读古文的起点。在实施培养学生自主阅读能力的过程中, 必须根据学生学习文本的实际, 采取适合学生实际阅读能力的教学方式。

低年级主要属于完全依靠教师的教读阶段。 在这一阶段, 基本的教学方式是:教一点, 学一点, 练一点。同时, 教师要有“让学”的意识:鼓励学生“我要试一试, 我要做一做, 我要想一想”的语文实践, 提倡“能自己读懂的地方自己读”的自主学习。

在教师的培养下, 中年级学生的学习开始进入导读阶段。这一阶段我们可以利用导学提纲, 帮助学生与文本对话, 帮助学生在解读不同文本时, 逐步形成对不同类型文本的不同解读方法, 逐步提升自主解读文本的能力。教师还应在阅读教学中逐步引导学生感悟学习的方法, 如整体把握文本的方法———列提纲, 画脉络结构图等;学习片段精读的方法, 如抓住关键词品读内容与形式、 边读边想象、学做批注、学习质疑等。教师特别鼓励学生将所学到的读法、学法在阅读中实践、运用、创新, 并使之逐步内化, 形成自己个性化的学习方法。 日积月累, 学生自主阅读文本的能力将获得提升, 为形成自主阅读文本的能力打下坚实的基础。

如果教师注重培养, 高年级学生就开始具有相对独立学习的能力, 进入了自读阶段。这一阶段是学生自主阅读文本的良好契机, 教师可以更加放手“让学”, 但也别忽视了适时的引导。教师要努力激发学生自主阅读的需求:让学生感到我要自主阅读、我能自主阅读。同时要培养学生形成自主阅读的习惯:不动笔墨不读书;不会合作不交流;不会运用不罢休。并明确自主阅读的内涵:阅读内容情感、阅读表达形式 (观察、思考、表达形式、语言积累) 、形成自己的见解。

二、沉入阅读, 各有所悟

叶老说:“阅读要多靠自己的力, 自己能办到几分务必办到几分, 不可专等老师讲解。 阅读是自己的事, 专靠自己的力才能养成好习惯, 培养真能力。”当学生已经具有自读能力, 能够自己独立阅读教科书时, 我们会鼓励学生细细地读书, 静静地思考。 没有老师的提示, 也不去翻阅任何参考资料, 让学生在课堂上静心阅读, 此时, 能否较好地理解课文最能体现学生的能力, 能悟到几分算几分, 悟到的都是真能力, 此时教师要留心观察, 适时记录学生的所思、所悟、所惑。

1.整体感知, 梳理 “文脉”

由于文学作品的美, 重要的是整体美, 是它各部分之间关系的匀称、均衡与和谐, 阅读时如果见树不见林, 得到的印象就会支离破碎, 很容易背离作品的原意。这就需要我们在初读文本时, 首先通过浏览诵读, 对文本有个整体感知, 大致了解“文意” (文章的主要内容) 。 同时还应对文章的整体结构有所把握, 知道文章的写作顺序, 理清“文脉”。 在学生的自读实践中, 我们会引导学生先通读文本, 努力做到“字字落实, 句句过关”, 在通读中获得对文本的整体感知, 同时鼓励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呈现学习成果。 由于放手让学生自主阅读, 学生从整体上把握了文章的内容、形式, 我发现学生的思维异常活跃, 充满创意。 有的同学写下了文章的主要内容, 有的采用列表的方式, 也有的通过文章的脉络图来展示。

如在阅读《桂林山水》一课后, 薛筠岚同学画了这样的结构图:

阅读《草船借箭》时, 林鑫同学根据对文章故事情节的把握, 画的思维图是:

由于没有统一的限制, 学生所画的文章结构图各具特色, 教师也能从中读出学生的阅读收获与思维过程, 从而为课堂的交流与对话奠定良好的基础。

2.精读文本, 潜心会文

选入教材的文学作品大多具有典范性, 文质兼美, 隽永深刻。在读通读顺的基础上, 我们还要引导学生要有一种从容的心态, 慢慢地读, 沉入文本、潜心研读, 通过细致和反复地阅读, 品味语言文字的精妙, 对课文独具特色又丰富多彩的语言现象, 敏锐地加以捕捉, 并透过文本的语言, 体悟文本的情感内涵, 读出自己“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

叶圣陶先生在 《语文教育二十韵》 里说, “一字未宜忽, 语语悟其神”。 我们引导学生在自读时要咬文嚼字, 不能把每一个关键的字眼轻易地放过。如在阅读《跨越百年的美丽》时, 文中有一句话:“它真的有极美丽的颜色, 在幽暗的破木棚里发出略带蓝色的荧光。 ”不少学生发现这里有一个非常值得推敲的字———“极”, 仅有0.1克的镭发出的荧光怎么会 “极美丽”呢? 又如在阅读《老人与海鸥》一课时, 有学生抓住“老人把饼干丁很小心地放在湖边的围栏上……”中的“饼干丁”, 并批注:从这我看出老人很爱海鸥, 将饼干进行加工, 便于海鸥吃下。学生在精读文本时, “咬文嚼字”应当作为一种重要的方法。因为作者通过语言文字来表达情感, 我们则要通过语言文字来触摸作者的心境、 心绪、心态。

在独立阅读时, 学生还能通过想象画面、朗读品悟、质疑提问等多种方法将自己的所思所想及阅读时的困惑及时予以批注。 如在《老人与海鸥》一课的学习中, 有学生抓住“有声有色的乐谱”批注:透过“有声有色”我仿佛听到了老人的呼唤声、海鸥的鸣叫声、扑翅膀的声音, 仿佛看到了翻飞的白色海鸥, 它们就像一个个跳动的音符。 也有学生在反复朗读后, 从表达方法上写下自己的感悟:如在画出第二段的第二句, 旁注:这是对老人的外貌描写, 文中一连用了三个“褪色”看出老人的生活非常简朴。 在第三段中圈出动作词语, 并批注:这是老人喂海鸥时的动作描写, 我读出了海鸥与老人配合得非常默契。 ……在学生沉入阅读时, 我则走到学生中, 发现学生独特的阅读感受, 及时将他们的座号记在我的书中, 我更留意学生阅读中的困惑。 像这一课中有不少学生提出:“为什么在 ‘他的心里, 一定是飞翔的鸥群’? ”“第18自然段是一个省略号, 作者到底省去了什么? ”……

学生独立阅读时丰富多彩、各具特色的收获和困惑也将成为我组织下一步学习活动的活“教参”和最有活力的课程资源, 这为下一步师生在教学中的平等对话、共同发展创造了条件, 打下了基础。

三、平等对话, 学导相融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 (2011年版) 提出:“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 ”对话意味着师生关系的人性化, 这种对话不仅仅是师生间的言语交谈, 更是师生间各自向对方的精神敞开和彼此接纳, 是人与人之间的言说、交流、心灵的彼此进入, 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精神平等和沟通。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在轻松活泼的环境中思维表现得最为活跃。因而“学导相融”的课堂需要的是宽松、民主、平等、和谐、融洽的氛围, 以及让师生都有心灵安全感的课堂生态环境。 在这样的课堂中, 师生可以自由地对某一话题发表自己的见解, 可以互相补充、 可以有不同意见, 可以通过讨论、辩论甚至争论, 让大部分见解达成共识, 但也允许保留自己的看法。 在这样的课堂中, 重要的不仅仅是对结论达成了共识, 而是在对话的过程中, 师生、生生通过课堂互动, 激发了每个人的积极参与、积极思考、平等对话和深入探究, 并在这一过程中促进学生阅读能力、思维能力、表达能力的发展, 实现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

由于学生与文本的自主实践, 便有一肚子想说的话, 课堂上应给学生尽可能多的时间和机会, 让他们交流学习的感受、体验和理解, 交流学习的方法。 一方面, 老师可以让学生在学习小组里交流自己的阅读收获, 交流自己的阅读感悟与困惑, 以扩大学生的学习空间, 使每个学生都有尽可能多的表达机会;另一方面, 在课堂交流时, 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对课文进行个性化解读。 如我执教《燕子》一课时, 学生充满了个性化的独到见解, 独特感受俯拾皆是。 在学习春天的景象这一段时, 一个学生说:“作者抓住‘清’‘绿’‘黄色 ’等词描写春天色彩的缤纷。 抓住‘展开’‘赶集’‘聚拢’把燕子和花草树木拟人化, 使春天有了动感。”这感受是多么独特, 我马上夸奖:“太了不起, 你的见解真独到!”老师的鼓励激起了学生的表达欲望, 想象的闸门开启了, 灵感被激发了, 学生把微风吹拂着千万条带黄色嫩叶的柳枝, 想象成是 “一位柳姑娘刚刚苏醒过来, 正随春天的歌曲在跳舞, 舞姿是那么的动人”, 抒发了学生热爱春天、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老师也受到了熏陶、感染, 由衷地发出“我都被陶醉了, 太美了”的赞叹。这么美好的春景, 让全体同学都来感受分享吧!老师不失时机地建议“读一读”这一段, 让同学们在阅读中进一步感悟、熏陶。果然, 一名同学读完这一段后说:“我仿佛看到花、草的根变成了脚, 围成一圈在跳舞, 燕子在这边伴奏。”这独特的感受源于学生的自读自悟, 慧于师生的平等对话。

“学导相融”的语文课堂, 学生自学在先, 教师的指导在后, 这不仅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主性, 也可以使教师的 “导”更具针对性。 教师应选准导的时机, 适时发挥“导”的作用。 当学生在交流表达时认识模糊、思维受阻、出现差错时, 教师则义无反顾地“浮”出课堂, 承担起导向、导思、导法、解惑、启智之责。

学导课堂 篇10

(1) 改变传统学习方式。教师以学习目标为指针, 课堂教学以引导、点拨为主, 实现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 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2) 发挥“导学”功能。着眼于学生“学什么”“如何学”“学得怎么样”, 侧重学生“会学”。通过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和拓展问题,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3) 在导学案中为学生预留生成问题的过程和方法。教师要留给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 让学生在不断的探究中, 逐步思考、质疑, 积极鼓励学生创新归纳并生成知识。

二、学导式目标教学, 为高效课堂保驾护航

学导式目标教学中, 我以“四导”为切入点, 让学生在老师引导下, 主动积极地参与课堂学习过程, 让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式学习成为现实。导趣是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导法是教师为学生指导学习方法;导思是引导学生深刻周密思考, 创新思维;导行是对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进行正确引导。

三、学导式目标教学, 让“三维目标”扬帆起航

课堂教学中导学案安排设计预习, 让学生对新知的建构有一定的基础, 教师再对学生实施分层学习、分层目标、分层达标、分层训练。

(1) 高效学习。学生以导学案为依据, 了解学习目标, 有的放矢地复习和整理已经学过的知识, 阅读有关新内容, 初步解决一些问题, 找出学习中的疑难点, 自主地进行课前的有效学习, 为课堂学习奠定基础。

(2) 高效导思。课堂上为学生提供相关问题情境, 让学生切身经历探究、发现的学习过程, 提升学习能力。利用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 让学生讨论、交流, 提出问题, 教师引导学生解答问题, 然后汇报成果。

(3) 深度参与。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重视确立学习目标, 为学生提供适当自学指导, 有效地开展合作学习, 并适度拓展和延伸, 及时反馈课堂效果, 让学生通过已有经验来构建新知识, 把握好学生的参与度和问题生成度。

(4) 自学交流。导学案把学生的思维权利通过“自学”还给学生, 通过交流, 还给学生表达自我的权利。学导式目标教学要求:一是完成学案上老师预设的问题;二要对学案中涉及的问题进行质疑, 提出自己的问题;三是敢于否定既成的事实和结论, 并发表自己的见解和结论。

四、小组合作驱动课堂教学

第一, 小组建制。合作小组采用“组内异质, 组间同质”的方式进行分组。选成绩好、责任心强、有一定组织能力的学生担任小组长, 负责全组的组织、分工、协调等工作。学习小组另设小组长、联络员、记录员、报告员等角色, 由小组成员轮流担当。

第二, 具体分工。探讨问题导向要明确, 小组间互动品质越高, 学习效果越好。为了兼顾班级中各合作小组, 各小组的学习水平和能力应基本相当。

五、高效评价助推课堂教学

课堂教学的评价要以正面引导为主, 尽可能采用激励性的语言, 多倾注宽容、尊重、理解、信任、表扬和鼓励, 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 形成乐学、勤学、善思的态度。

总之, 学导式目标教学以人为本, 教师的作用在于对学生学习过程的引导, 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 营造富有活力的课堂气氛, 使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以彰显、个性得以张扬, 成绩优异、学习能力强、具备一定的学习能力, 使高效课堂绽放活力!

参考文献

[1]张承玉, 孙卫, 徐秋玲.浅谈学导式教学法对大学生终身学习能力的培养[J].四川生理科学杂志, 2009, (1) .

学导课堂 篇11

关键词:学导案;初中数学教学;改革措施

学案导学是一种以老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法,老师依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学科特点对学生进行辅导与教学,最大化地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让学生自主把握学习的进度,积极参与教学设计。这种教学方法实质上是以学生文本开展教学,改变以往学生被动学习的模式,让学生在探索、思考的过程中能更好地理解、掌握和记忆知识,从而提高课堂效率。本文将利用学导案的优势,探讨把学导案运用在初中数学的教学上对提高数学课堂效率的影响,由此寻找出科学的方法提高课堂质量。

一、把学导案教学模式应用在初中数学教学上的必要性

1.有效增强学生的自学能力与合作能力

学导案就是老师根据教案创设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的环境,让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主动地进行讨论、研究和交流的教学模式。将学导案的教学方式应用在初中数学的教学上,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热情与兴趣,大力发挥学生惊人的潜在能力,极大地改善学生的数学思维,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主动与他人讨论、交流,从而提升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自学能力,高效、科学地促进初中数学的课堂效率提高。

2.激发学生能动学习的积极性

在初中数学的教学中运用学导案,老师依据教案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指导,让学生自主学习,使得学生有自己的思考和推算过程。比如让学生思考问题时,老师就走到学生身边,与学生交流、探索,让学生提出疑惑,为学生解答问题,从而从根本上调动学生能动学习的积极性与热情,对学习有更大的动力。

二、利用导学案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效率的措施与方法

1.巧妙导入教学问题,使知识点深入浅出

在正式上课前,初中数学老师应导入与本节数学课需学习的知识点相关的问题,提出与教材相关的问题激起学生的兴趣,让学生自主思考。在导入问题时,老师要注意问题的难度及与所教数学知识点的关联度,保证问题的创新性、有趣性与实际性,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兴趣,从一个简单的问题引入较深入的知识,让学生最简单、直接地了解所学知识。比如,初中数学新人教版教材中三角形的三边关系一章节的教学,老师可以利用埃及的金字塔与三角形的相似度提出“金字塔的形状是什么?有多少个面?每个面是什么形状?这些形状有什么特点?”等问题,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进入思考状态,使学生在自主思考的过程中探索三角形的三边关系,从而轻松地记忆三角形的公式、理解三角形的原理和掌握三角形的特点,从而提高数学课堂效率。

2.创设老师与学生互动、合作的情景,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要合作就先要有互动,创建师生互动、小组合作的教学环境是学导案应用在数学课堂上的又一突破,更是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法之一。比如,讲解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一章时,老师可把学生分成几组进行3轮竞赛,首先提出一个问题:“举例生活中由直线与圆组合的建筑物或物品”,先让学生自由讨论,再请每小组推举一名学生把小组答案写在黑板上,然后让全班学生评价,例子举得最多、最适合的小组加一分。然后再提出另一个问题:“这些建筑物或物品中直线与圆有什么关系”,这轮进行抢答环节,只有举起手并站起来的学生才能回答,回答最多、最正确的小组能够加上一分。最后由老师总结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并写出例题请学生解答,答对的小组加一分。在下课前向全班学生奖励得分最多的小组。这样的分组合作、互动的教学方法能够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游戏、竞赛的紧张情绪下加速对知识的理解与记忆,从而提高数学课堂效率。

3.借助现代技术进行高效教学

在初中数学的课堂上借助现代技术进行教学,引入网络多媒体教学工具,通过投影仪器、幻灯片、视频播放器、电视等手段将枯燥、单一的数学知识生动、有趣和三维地展现出来,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这也能够减少老师的工作量。比如,讲解空间几何的知识点时,可以利用投影仪和幻灯片播放三维的空间图片,并在屏幕上展示解题过程,将抽象的立体几何具体化,将复杂的知识点简单化,从而提高初中学生数学的教学效率。再如,讲解轴对称这一知识点时,利用计算机操作演练,将轴对称图形对折、翻转,从而让学生清晰了解轴对称图形的特点。

为更好地贯彻落实新课改的要求,应在初中数学的教学中融入学案导学的教学方法,激励学生自主学习,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和对知识的渴求,提升学生各种能力,从而提高初中数学的课堂教学效率。在初中数学的课堂上要合理运用学导案的方法,高效、科学提高初中数学的教学效果与快速完成教学任务,有效改变传统的、单一的教学模式,因此,老师需提升自身素质,深入研究新的教学模式,不断创新教学方法,积累教学经验,从而提高初中数学的课堂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周忠科.新课标下初中数学课堂的有效提问[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3(01).

[2]赵文杰.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提高提问的有效性[J].学周刊,2012(34).

[3]杜晓莉.初中数学教学中提高课堂提问效果的策略探究[J].科技视界,2012(29).

学导课堂 篇12

一、采用任务型教学模式结合学导式学习化课堂

“任务型”课堂教学模式是将英语的教学目标整合到一个或多个具体的活动任务当中,使学生在使用英语完成任务的同时,在不知不觉中学会英语,更主要的是培养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提高运用英语的能力。“学导式学习化课堂”强调的是学与导的关系,要求教师要做到先学后导,教师要先把教材钻研透彻,整理好希望学生所要掌握的知识, 在课堂上通过各种方式传授给学生。在这方面我采用了任务型的教学模式,在理清教材思路的基础上,把所要传授的知识分配到一个个任务当中,在学生开始任务之前先讲解完成任务要运用的知识,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能得到提高。例如在六年级下册Module 1 Unit2 What do you want to eat? 中要求学生运用课本上的知识完成在外国餐馆点餐的一个任务。想较好地完成这个任务就要求学生要掌握好课本上的主要句型和单词,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只是负责讲解任务的要求,为学生营造一个类似餐馆的环境,提出要求学生完成的任务,在学生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提供帮助和指导,让学生自主设计任务的每一个步骤,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题的指导思想。

二、创设英语的教学情境丰富学导式学习化课堂

某个孩子去到一个新的地方不用可以去学习也能很快就可以学会当地的语言,这是因为他身处那么一个语言环境中不知不觉地就把一种型的语言学会了。情境教学是有意识的心理活动和无意识的心理活动的统一,在认知方面有启迪学生的可暗示性,从而使学生有意识的和无意识的接受教育输入。即:如临其境,触境生情。如临其境可以使学生感知的过程变得容易,触境生情可以使学生的认知更加牢固。所以创设说英语的教学环境在英语的教学里面非常重要,在实施“学导式学习化课堂”更是如此。通过对教材的研究创造出适合的任务情景,引导学生走入情景、理解情景、表演情景,使学生能更容易进入角色,课堂气氛也异常活跃。比如在六年级下册Module 1 Unit 1 I want to a hot dog,please.中将教室里面的桌子布置成餐馆的样子,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分别扮演服务员和顾客的角色进行对话。使学生有种身临其境的感觉,教师负责引导学生将对话完成,这样既能体现了 “学导式学习化课堂”的作用也能使课堂气氛更加活跃,保持学生们学习英语的兴趣。

三、利用合适的评价手段升华学导式学习化课堂

德国教育家斯多惠说过:“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与鼓舞。”这句话充分说明了对学生评价的作用,评价也是一门艺术,好的评价手段不仅可以满足学生的成功感,而且可以激励学生产生不断向上的精神。学习评价可采用多种形式:形式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个人评与他人、小组评组合、等级与评语相结合,在教学中要灵活的使用。这样,对学生的评价才是全面的、合理的。我在课堂上除了运用鼓励性的评语之外,我还有时候还会奖励他们一些小礼物比如贴纸之类等等。在课堂中学生展示自我的机会很多想发现他们的闪光鼓励他们的言行,教师要细心的发现。我在教学中,每节课都能做到生说或演的机会达到全班的90%到100%,在这个过程中我会捕捉到一些独特的精彩瞬间,比如在听音训练中,我找出最灵敏的学生,在书写训练中,写的最漂亮的学生,在唱歌时,唱的最动听的学生;在说训练中发现音质最好的学生语调,最富有节奏感的学生,在表演中表现的栩栩如生的学生……通过教学中的这些尝试,我的英语课堂气氛异常活跃,学生学习积极主动,听说能力大大提高,合作意识和交往能力也大大增强,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空前高涨。但是由于学校教学硬件的不足,有些活动和环节如果能利用多媒体来呈现更能勾起学生们学习英语的兴趣,希望在创建教育强镇这股春风下能得到改善。作为教师,我由衷地感到高兴,也切身体会到了 “学导式学习化课堂”改革所带来的欣慰和喜悦。但这只是一个开端,我们要做的还有很多,还需要不断学习“学导式学习化课堂”的有关理论,并运用到教学实践中去,不断充实我们的小学英语课堂!

上一篇:系统级测试下一篇:医学培训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