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培训论文

2024-11-04

医学培训论文(精选12篇)

医学培训论文 篇1

为促进全科医学培训工作更加合理规范地持续开展,强化培训质量,提高培训效果,促进基层医疗、预防、保健等社区卫生服务(CHS)工作的提高,2010年1-5月,通过对河南省的11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204名医务人员的问卷调查,举办1次专家座谈会和3组医务人员专题小组讨论以及对11个CHS 中心(站)领导个人深入访谈后分析发现,当前从事社区卫生服务人员的职称、学历层次都较低,全科培训力度不够,接受过培训者对培训效果的评价不高。

但实施全科医疗、发展全科医学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我们认为,加强全科医学培训工作,必须借鉴国外全科医学培训的先进模式,参考其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在政府的相关政策指导下,政府资金资助下有步骤、循序渐进地进行,不能搞形式主义,特别是要遵循医学教育规律,即必须有明确的培养目标,规范的培训大纲、合理的课程设置、适用的教学培训计划和培训形式、适宜的培训教材、合格的师资、完善的培训场所(基地)。我们只有严格遵循这个规律,逐步建立和完善教学的各个环节,才能使培训工作有序可循、有章可依,保证培训顺利进行。

1 明确的培养目标

在当前我国社区卫生服务全面开展的情况下,只有对在岗或即将转岗到社区工作的医护人员进行全科医学转岗培训,让他们尽快适应新的工作岗位并投入工作,才能使社区卫生服务顺利开展。转岗培训的主要目的是让基层医护人员通过全科医学岗位培训获取全科医学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从而具备全科执业能力。从理论上讲,参加培训的对象必须具有一定的普通医学知识,但从我国接受全科医学岗位培训人员的实际情况来看,他们原先接受普通医学教育的程度差异大,从大学本科到专科、中专及中专以下都有。因此,这些人员实际拥有的普通医学知识悬殊很大,学员的普通医学基础普遍比较薄弱。在学员原有普通医学知识水平参差不齐,且普遍低下的状况下,如果单纯从全科医学专业教育要求出发,按照同一教学目标实施全科医学教学,就会给那些基础较差的学员带来一定困难。由于培养目标不同,采用的培训方式也应各有侧重:大专及以下学历人员应着重培养其以病人为中心的整体性服务能力,提供预防保健服务及处理社区常见健康问题的能力,以满足社区卫生服务的需要;而培养本科层次人员除了培养学员的综合性CHS能力以外,还应加强其科研、管理、协调、教学等方面的训练,以充实社区卫生服务科研管理人员及为培训及带教师资做储备。

2 规范的培训大纲、合理的课程设置

一个培训项目的成功与否,教学计划的合理性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而培训大纲是规范教学内容的纲要。要想开展卓有成效的全科医学培训工作,必须充分发挥省级全科医学培训中心的龙头骨干作用,进一步规范岗位培训大纲,课程设置更加符合社区卫生服务发展的需要,加强与全科医学发展较为成熟的地方联系,学习和引进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理念[1]。全科医生与传统的专科医生相比,应具备更全面的综合素质。但“综合”并不意味着“面面俱到”,在全科医学培训的课程设计和教学过程中不应过分强调知识和技能的宽广程度,而应针对目前参加转岗培训在职人员的实际情况,抓住关键性环节组织教学,应把重点放在观念转变、思维方式转变和整体化方法的训练和强化上,强调全科医学独特的思想、观念和方法,体现全科医疗教学特色,结合他们的实际需要加强心理学、社区急诊、老年医学、人际交流技巧、社区康复、疾病筛查等课程的培训,同时可根据实际情况经常性地以讲座、讨论、先进人物事迹表彰等多种形式,将职业道德素质教育穿插在培训过程中进行,以期进一步提高社区卫生服务人员的整体素质。此外,建议卫生法学课程应引起重视,加强法治观念的教与学,因为社区卫生服务往往是“一对一”的方式,加之环境、设备和操作都与医院内有区别,应注意发生社区医疗纠纷的可能性。

3 适用的教学培训计划和培训形式

从事基层社区卫生服务中还存在着大批学历层次低、年龄较大的卫生工作人员,为了最大限度地满足在职人员的培训需求,使更多的在职人员参加可及的培训,做到人尽其才,因人施教的目的,根据不同层次人员对全科医学相关知识与技能培训的需要,有必要提供形式多样、灵活适宜的多种培训方式,可考虑开设不同层次(如本科班、大专班等) 、不同性质(如全科医师培训、社区护理人员培训、预防保健人员、管理人员培训等)的培训班,从多种途径培养社区卫生服务所需的实用人才。培训方式应以进行系统化、轮流、分对象、半脱产的在职规范化培训为主,注重自学与集体辅导相结合、并注重社区实践,边培训边实践。针对不同的培训对象,相应调整培训内容与培训形式,教学以授课为主,适当结合早读会、病例讨论会、专题研讨会、专家会诊、角色扮演、示教操作、模拟训练等。如美国全科医师住院医师培训过程中使用摄像机、录像设备等将教学、讨论、演练、实习等内容录制下来,有定期的评估考核,既提高了学员的兴趣,又增强了学习的主动性[2]。此外,为充分考虑学员在职转岗培训的特点,解决好学员的工学矛盾问题,可以在保证教学质量的前提下积极开展网络视频教学和远程教育等培训。

4 适宜的培训教材

全科医学培训应当因人施教,教材的建设应当配套实施[3]。本着尽可能给学员提供最有价值的参考材料的原则,要提供高质量的适合不同层次人才培养需要的全科医学教育培训教材,包括各种视听教材。教材内容要注重与实际工作相结合,更多提供社区常见病、多发病诊治等针对性强的知识,同时结合医学发展,适当增加新知识,如新药物使用、疗效和副作用等。培训中还可考虑采用如下方式提供教材: 在确定教学大纲、教学内容的前提下,由任课教师推荐主要参考书,组织教师将讲稿编写成参考材料发给学员,并将相关内容影印后发给学员。2007-2009年,我们所在的单位承担了3期开封市全科医学培训班,就使用了上面的方法为学员们提供了教材,获得了学员们的一致肯定与好评,值得我们在以后的培训工作中继续探索和实践。

5 合格的师资

由于全科医学教育在我国起步较晚,目前尚未建立起一支正规的全科医师师资队伍,由专科医师培养全科医师是一种必然选择[4]。其他专科医生特别是高年资的专科医生在教学中往往以传授生物医学的诊疗模式为主,比较重视疑难病症的教学,而忽视常见问题的整体处理和基本技能的训练,易使学员形成专科化的思维方式。因此,很有必要对这部分师资进行相关的培训,加强全科医学师资力量。

6 完善的培训场所(基地)

培训基地的建设是全科医师培训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培训基地建设不够完善,难以保证培训质量。按照卫生部制定的全科医师培训基地标准,培训基地应由符合条件的综合医疗机构中有关临床科室与社区医疗服务机构共同组成。标准的培训基地应该成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与医院实行双向转诊制度的典范,通过教学和医疗规范社区卫生服务的诊疗行为,推动城乡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结构性调整,不断探索新型的全科医学服务模式。但目前全科医师培训基地的建设还非常的不完善,特别是社区实习基地的建设往往基础比较薄弱,可用资源较少,缺乏足够的教学组织和管理能力,没有高校及其附属医院的帮助一般很难达到社区实习基地的要求,因此要加强高校及其附属医院和社区的合作,建立全科医师社区实习基地,积极培养能满足不同层次需要的全科医务人员,为繁荣我国的全科医学事业而努力。

摘要:全科医学人才的严重匮乏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社区卫生服务可持续发展的一大“瓶颈”,因此亟须培养一支高素质的社区卫生服务队伍来适应社区卫生服务不断发展的需要,借鉴国外全科医学培训的先进模式,遵循医学教育规律加强对现有社区卫生服务人员的全科在职转岗培训,以提高人员素质。

关键词:社区卫生服务,全科医学,培训,医学教育

参考文献

[1]纪艳.安徽省全科医学培训现状、问题及建议[J].安徽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6(1):91.

[2]卢祖洵,金生国.国外社区卫生服务[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74-77.

[3]金建强,李倩,孙奕,等.湖北省全科医学培训工作实践与思考[J].中国全科医学,2004;7(19):1380-1382.

[4]贾明艳,蒋保季.北京市开展“全科医学培训工程”的实践与思考[J].中国全科医学,2002;5(2):121.

医学培训论文 篇2

在学校领导的组织,以及医学院领导的大力支持下,学校各班的团支部书记和班长于6月23日在五三中学的道德讲堂内进行医学知识培训。本次活动主要面向学生们进行简单的医疗救护知识培训,由医学院两名医生主讲。培训内容为:血压计的使用方法和CPR(心肺复苏术)。

学生共计约40成员参加了本次培训,同学们都认真听老师讲课,并且积极动手操作学习使用血压计。一下午的培训时间很快就过去了。课程结束后,胡敏老师一再叮嘱大家在课下搜一些相关的资料、视屏看一看。要想把这些医学技能运用到实践中去,仅靠这一下午的培训是远远不够的,同学们一定要自学。整个培训过程中,课堂气氛活跃,同学们也表示学到了在平时的课堂上学不到的知识。本次活动基本达到预期目标。

本次培训的目的在于,使学生能够有一些足够的医学知识,在面对一些一些突发的事故时能够迅速地做出正确的措施,不至于太过盲目。

总结本次《医学技能知识培训》有许多值得肯定的方面。同学们都积极参与培训中的互动与实践的环节,并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在老师进行讲解的同时,许多同学都在埋头记着笔记。这次的活动在我们的心中留下了一道深深的印痕,我们将其视作一次万分宝贵的经验,将其留在我们内心的深处。

初一(9)班 团支书 杜祝宇

医学培训论文 篇3

关键词:社区医学生;影像技能;高效价比

多年以来,在医学的发展历程,疾病的检查手段日益繁多,社区医学生知识结构的要求也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在这些变化中,最突出的特征是医学影像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应用,检查装置趋向计算机化、智能化以及远程医疗信息网络化,诊疗用机器人将被广泛应用近几年来,我们对社区医学生教学理念和方法及时进行调整,重点提出了社区医学生必须加强影像技能培训的主张。

一、社区医学生掌握影像技能的必要性

社区医学生即将成为正式医生,他们是未来社区医疗队伍的主力军,时代的变迁要求他们应该具有区别于上世纪医学生不同的知识结构,不仅要拥有扎实的医学理论基础知识、社区医学知识和信息技术,更要拥有丰富的医学影像技能,真正做到医学知识的纵向和横向同时发展,为塑造成新型的医学人才打好坚实的基础。把医学生树立为影像技能的培训主体也是改变现有医疗队伍存在的某些不良现象以及适应影像科室配制的主要手段。

(一)影像学的飞速发展现状

21世纪,物理学和电子技术在医学领域联合应用和发展,促使医学影像技术飞速前进,使影像学成为一门充满前景的学科。近年来,影像设备不断更新并涌现出大批新型仪器,使影像学门类繁多、内容复杂、涉及广泛,从诊断领域延伸到治疗领域,产生了多学科的交叉。从医、患熟知的B超、彩超、普通X线、X线计算机体层成像(CT)、核磁共振(MRI)、到知之甚少的发射体层成像(ECT)、直线加速器、数字减影(DSA),各个系统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对影像设备产生了极大的依赖,医学影像学从上世纪的边缘学科发展成主打学科,影像医学的地位不断提升,应该适时更新、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使医学影像学与社区医学的发展相一致。在医院中从辅助科室发展成为代表医疗机构等级和形象的“代言人”。影像设备在各级医疗机构固定资产中的比例越来越大,配合技术的发展必然要求有合格的使用者、解读者和相应的培训方法。

(二)影像学手段的不合理利用和“影像盲”的出现

影像技术在诊疗中的利用率越来越高,有的已成为常规检查,不论从医生角度,还是从患者方面,对影像学的价值都得到了肯定,但是一些矛盾也日益产生,最明显的是部分社区医学生对医学影像知识的缺乏以及过高的估计其诊断价值,不能准确地、恰到好处地使用医学影像技术,造成患者不必要的重复检查,花费高,用时长,甚至有时会延误病人的最佳治疗时机;另有一部分医生接诊病人时只会开影像申请单,仅仅会看报告单上的结论,不能独自阅片。我们把这样的社区医学生戏称为"影像盲"。其结果是影像科室的劳动量巨大,而诊断结果有时又达不到临床的期望值,使临床科室和影像科室之间互相抱怨。解决或缓解这种矛盾的最有效的方法就是从医疗队伍的源头--进入实习期的医学生,即准医生抓起,扩充医学生知识结构,将影像知识变成他们知识体系中重要组成部分,使他们能够合理利用先进的影像资源。

(三)部分社区医学生对影像知识的渴求及偏爱

一些好学上进的医学生在理论学习阶段或者在临床实习过程中接触的影像知识是浅显的、片面的,多是感性认识,当他们耳濡目染在某些疑难疾病的诊断中却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使他们对影像产生了极大的兴趣,特别希望有机会进一步学习和掌握以便将来在临床工作中灵活应用。在这个情况下,他们中的部分学生会不失时机地向影像科室的老师去请教,作为影像科室的带教老师能深切体会出他们对医学影像技能的求知欲望,我们会尽量向他们客观的讲解相关知识,如何去合理应用,以及每种影像技术在诊断疾病时能达到的层面和局限性。

(四)建设数字化医院的要求

由于多媒体和网络系统的快速普及,大多数医院的影像科室都配有工作站,将病人的图像以特有的格式(如DICOM格式)进行理想化储存,大大方便了日后复查和各科室联合会诊,在一些先进的大型综合性医院已经采用了PACS系统(picture archiving communiaction system)即图像存档和传输系统,对医学图像进行数字化采集、存储、管理、传输和重现,所有的技术不仅被从事影像技术的医生应用,更是临床科室最重要的影像资料,很多疾病需要通过影像手段去诊断、观察治疗效果或者采用影像直视下的介入治疗,如果能独立读片,获得的信息量会远远超过读一份书写完美的来自影像科室的报告单,所以对于社区医学生有必要掌握各种图像的阅读技能和技巧,势必在临床工作中发挥不可估量的作用。

(五)“教”与“学”相互促进

新颖、独特、合理和有效的培训方法能够激发临床实习生对影像学的兴趣和爱好,同时也会给医学教育工作者提出更高的要求,带教人员必须积极学习和掌握影像学方面的知识,学习新技术,开展新业务,对工作精益求精,从而使“教”、“学”双赢,为了适应教学发展,我校近年来已陆续安排多位教师到医院进修影像学技能,以提高现有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

二、影像技能培训可以预见的目的和效果

(一)影像技能培训目的

使社区医学生充分认识和掌握影像技能的在诊疗中存在价值和对医学发展的推动作用,减少偏见和误区,达到灵活利用影像资源的效果,促进医学影像学的普及和发展;通过实施新的教学方法和评估手段,探求和发现更加合理、有效的教改之路。

(二)了解影像设备的物理成像原理、适应症和禁忌症

具备了这些知识就能够很好地进行诊断和鉴别,认识影像中的伪像;减少“影像盲”以及对影像专业医生的依赖性;提高社区医学生对各项影像技能的认知能力和重视程度,使其客观的看待影像设备发挥的作用,克服某些人思想中存在的“特殊检查是万能检查”以及“高档设备最准确”等错误观念。为了防止今后社区医学生中的"影像盲"的增加,减少对影像报告的依赖性,提高社区医学生独立解读多种影像图片的能力,也为了提高不同科室的医生之间、医患之间的沟通和交流的能力,培养适应现代需要、知识结构合理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

(三)为执业助理医师考试打好基础

消除以前社区医学生知识链中的薄弱环节,与国家实行的执业助理医师考试接轨,培养实习医生的综合素质,快速提高读片能力,消除对技能考试中影像部分的恐惧感,使他们能够按期通过考试,早日获得相应的资质。

三、社区医学生影像技能培训趋向——使医学生在诊疗实践中形成“高效价比”概念

以往,社区医学生的影像技能培训一般在1周左右完成,涉及的内容多,包括普通X线、透视、CT、MRI等,涵盖范围广,包括全身各个器官、各个系统的疾病,要想让学生们在短时间内掌握那么多复杂难懂、原理各不相同的影像知识是有难度的。因为医学影像诊断以形态学改变为基础,演示着人体解剖结构和病理变化发生和的发展过程,所以既形象,又抽象,还有不可预知的偶然性和特殊性。为了提高社区医学生对影像技能,建立一支高质量的教师队伍是提高医学生临床技能质量的重要保证。我校教学管理者重视影像诊断学的教授方法,教师适当增加理论课的课时以及讲解的深度和广度,增添实习内容,采用多种教学手段,多提供参加影像科室的阅片和综合会诊的机会。培养学生一分为二地看待各种影像检查手段,以及各自的优势与不足。

在医学影像技能与医学生的临床知识不断融合的过程中,针对不同类别的疾病选择不同的“高效价比”影像设备。客观认识不同部位、不同疾病以及病人不同的经济条件采用不同的诊疗手段,达到最高的“效价比”,特别要形成和注重“效价比”的观念,即医学生能熟练掌握医疗技巧,合理选取最适当的医学影像手段,为患者提供快捷、有效的影像诊断方法,缩短就医流程,而病人的花费最少,诊断能力在质和量上明显提高,同时节省危重病人确诊时间,最大限度地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从而改善医患关系。为医学生树立一个良好的医疗理念。

参考文献:

[1]Peredina A,Allen A.Telemedicine technology and clinical application. A. 1995.

[2]文戈,张雪林.医学影像学教学改革探讨[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2006,(6).

[3]Sarah I. Woodrow,MD. Duty Hours Refocus in the United States,France and Canada:Is it time to Refocus Our Attention on Education Academic Medicine, Vol.81,No.12/ December 2006.

[4]邬颖华.医学影像教学中的哲学思考[J].西北医学教育,2005,(1).

医学培训论文 篇4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随机抽取兰州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临床医学和医学影像学专业的四年级学生共157人 (其中男生72人, 女生85人) , 均参加了为期一周的人文医学技能培训。

1.2 方法

采用人文医学研究中心设计的问卷, 统一发放并当场收回, 要求独立匿名填写。

所有数据均使用SPSS18.0软件进行χ2检验。

2 结果

2.1 研究对象基本信息 (见表1)

表1显示, 参加人文医学技能培训的157人中, 男生72人, 占45.9%, 女生85人, 占54.1%;临床医学专业123人, 占78.3%, 医学影像学专业34人, 占21.7%。

2.2 结果 (见表2)

表2显示培训后调查对象对人文医学技能培训项目中10个方面的认识经χ2检验具有显著性差异 (P<0.05) 。

3 讨论

人文医学是以哲学、伦理、心理、社会、历史、艺术等人文学科的观点来理解健康与疾病的医学[3]。随着现代医学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 医疗设备与技术已相当成熟, 但医疗纠纷却在逐年递增, 医患关系也越来越紧张。调查结果显示, 目前医疗纠纷的发生率为98.5%[4], 多数医疗纠纷的发生是由于医务人员对患者缺乏必要的人文关怀所致。为此, 对于即将进入临床工作的实习生来说, 为了今后能够正确处理医患关系, 妥善解决医患矛盾, 进行人文医学技能培训显得尤为必要。

在调查的157名医学生中, 男、女生比例相当, 临床医学专业学生人数约为医学影像专业人数的4倍。在对实习期间发生医疗纠纷的处理上, 学生的回答存在显著性差异 (χ2=90.197, P<0.05) , 仅有12.1%的学生表示会自己想办法解决, 87.9%的学生会求助于老师, 这可能是由于医学生刚结束在校的理论学习, 一时间面对复杂的人际关系无所适从[5], 同时在医患沟通技巧上又缺乏应对策略, 很难独立解决矛盾和纠纷。调查显示, 通过培训90%以上的学生对医疗风险、职业暴露和职业防护的认识有了全面提高, 知道手术时不能大声喧哗、不能吸烟等, 不仅掌握了消毒、隔离等无菌观念和戴口罩、帽子等洁净手术的含义, 而且培养了医患沟通能力, 在与患者交往中不再紧张和缺乏信心。76.4%的学生认为, 通过培训自己的演讲能力得到很大提高, 懂得一定的目光交流、身体语言会增强演讲的说服力。对于开设PBL教学的必要性, 学生的回答无显著性差异 (χ2=0.312, P>0.05) , 认为非常必要和必要的学生比例相当, 没有人认为不重要, 这可能是由于PBL教学模式能够促进学生主动学习, 提高其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 因而越来越多地受到医学教育界的重视[6]。

综上所述, 医学实习生人文医学技能培训具有显著效果。临床实习作为医学生成长为医师的重要阶段, 不仅是其医学理论知识和技能在实践中升华的阶段, 更是其医学伦理观、道德观和医德医风形成的开始。开展人文医学技能培训, 一方面在学生尚未进入临床之前就使其具备优秀的人文素养, 另一方面, 能引导医学生在面对医疗纠纷、医德考验的时候, 能够正确定位自己的人生价值。

摘要:目的 分析医学实习生人文医学技能培训效果, 为医学实习生开展人文医学技能培训提供参考。方法 整群抽取兰州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临床医学和医学影像学专业的四年级学生进行为期一周的人文医学技能培训。结果 通过培训, 提高了学生对医疗风险、职业暴露、职业防护的认识, 知道手术时基本的注意事项, 不仅了解了无菌观念和洁净手术的含义, 而且培养了演讲能力和医患沟通能力, 知晓PBL教学的意义和好处。结论 医学实习生人文医学技能培训效果显著, 教学医院应尽可能为实习生开展人文医学技能培训。

关键词:医学实习生,人文医学,技能培训

参考文献

[1]张大庆, 陈琦.中国医学人文教育——历史、现状与前景[M].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 2006.

[2]赵洪钧, 武鹏.希波克拉底.希波克拉底文集[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2007.

[3]赖永洪, 黄庆晖, 李莲娜, 等.医师人文医学技能培训的实践[J].医学与哲学:人文社会医学版, 2009, 30 (6) :13~15, 26.

[4]李国建.浅谈医学生医患沟通能力的培养[J].医学与社会, 2005, 18 (7) :43~45.

[5]赵玮, 徐敏, 刘宾娜.医学实习生岗前法规培训对防患医疗纠纷的调查与分析[J].中国医学伦理学, 2010, 23 (4) :47, 86~87.

医学培训心得体会 篇5

一、夯实理论基础,实践中提高业务素质

在本次培训中,网络信息中心吴主任向我们介绍了医院的发展史、基本情况等。让我对医院有了概要性的认识,对一些基本情况更加全面的了解。从吴主任的讲解中了解到医院还处于边发展边完善的阶段,因此向我这样的新人就必须努力学习,勤于思考,丰富自己的专业知识,为日后的工作打好基础。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不仅要多学习专业知识,了解国家相关政策及各项法规,也要敢于实践、细心实践,多向老员工请教,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

二、学习医院制度,严格按规章制度办事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制度是一个事业单位的灵魂,对于新人必须认真学习医院的各项规章制度,并在今后的工作中严格执行。在本次培训中,几位院长、主任都提到了医院的院规院纪,强调了规章制度的重要性。让我更加全面地了解了医院的各项规章制度,继续深入学习,在实践中不断加深对制度的认识,做到按章办事。

三、对自己严格要求,对病人视如朋友

作为一名检验技师,我们会经常与病人打交道,我们应该视病人如朋友,给与他们亲人般的关怀,时刻了解他们的需要,满足他们的.需求,为病者分忧。要以主人翁的责任感去为病人服务,牢记救死扶伤的誓言,而不能急功近利,偏旁自己的职业道德。

四、树立团队精神,为医院发展贡献力量

听了各科室主任和主要负责人的培训课,我感受良多。对于医院所处行业和发展前景都倍感信心。通过这一天的学习,我已做好了准备,相信自己会很快融入医院。在今后的工作中,严格要求自己,爱岗敬业,以主人翁的态度做好每件事、每个细节,树立团队精神,强化主动服务的意识,为医院的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从小,北京就是我心中的一个梦。

由于种种原因,一直未能来到北京,高考时与北京的擦肩而过也成为了心中的遗憾。这次有幸作为xx大学公共卫生学院临床医学专业的一名实习生来到首都北京,来到海淀医院,迎来为期一年的本科实习阶段的学习,我感到非常荣幸!

虽说离开家上学也有3年多了,但初到北京,心情激动的同时还是有着些许忐忑与担忧,担心自己能否很好地融入新的环境,能否顺利度过自己的实习生活。但从下火车的那一刻起,海淀医院医教科马向涛主任和黄彦老师细致周到的安排与关怀让我很快打消了疑虑。他们严谨的工作态度,轻松愉快的工作心态,求真务实的工作理念,还有独特的人格魅力为初来乍到的我上了生动的第一课,也让我对自己在海淀医院未来一年的实习生活充满了信心。

岗前培训是一名临床医学实习生走上实习岗位的必经之路。在为期2天的岗前培训中,我们对海淀医院的历史沿革,组织结构,科室设置等相关信息进行了学习与了解,对常见的问题如相关医疗法规、规章制度、医疗质量、医患关系、安全保卫等进行了系统的培训,对进入临床实习前如病历书写、院内感染,传染病防治等重点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学习。从海淀医院李院长,医务处李主任以及马主任、汪老师、董老师等几位领导、老师每一堂耐心的授课中,我们感受到医院从领导到各级科室老师对我们的重视,同时他们也对我们实习生提出了希望与要求,在今后的实习中,我一定会谨记各位老师的教导,努力争取在实习阶段取得优异成绩,顺利完成学业。

医学培训论文 篇6

【关键词】医学生;

【中图分类号】R-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8801(2014)08-0356-02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简称“规培”,是国际社会公认的医学生毕业后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医师的重要过程,是医学临床专家形成过程的关键所在,对提高医疗质量极为重要。一般是毕业后到三甲等大型综合教学医院或医院联合体等培训基地进行学习与工作,通过规范临床的三年全科轮转,授予合格证,方可竞聘医院工作。然而,规培工作在我国发展较晚、不规范,实施起来存在诸多问题和困难。为此我们对580名医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了解他们对此项政策的认知及影响因素的情况并据此提出建设性意见。

1、对象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

调查对象为我院(主要包括临床医学系、医学影像学系、护理学系、检验学系和麻醉学系)的在校大学生、研究生,其中男生245人(42.2%),女生335人(57.8%);。

1.2 调查方法

按分层抽样的方法,抽取不同年级不同专业的学生580名。采用自编自填式问卷调查为主,当面访问为辅的方式来了解情况。

1.3 统计分析

数据录入SPSS进行统计和分析,主要采用描述性统计分析。

2、结果与分析

2.1 调查对象对规培政策的知晓度情况级支持情况

结果显示,在对规培的知晓度上,只有0.8%的人选择很清楚,21.8%的人选择了解,65.8%的人选择听说过,而11.6%的人则一点都不知道该政策。由此可看出医学生总体上缺乏对规培的了解,对当今最新政策的敏感度还比较欠缺。在测试不同专业学生对此政策的总体态度上。总体上,持中立态度的总人数比例较高,达到42.1%;反对的比例大于支持的比例为57.9%。

2.2 “规培”政策施行前后医学生就业倾向的转变情况

综合研究结果显示:规培政策施行前,医学生毕业后主要选择直接工作(60.2%)和读研(26.3%),而部分人选择改行,出国深造或从事基础研究;政策实行后,只有14.1%的人选择直接工作,31.1%的人选择读研,而有42.4%的人选择进三甲医院参加规培,可见,规培影响了医学生就业的方向。随着社会的发展,竞争的增强,提高临床技能以谋求工作成为医学生开始接受规培的重要因素。

2.3 影响医学生对“规培”施行的态度情况及因素

由于规培时间长、压力大,在实行中,给医学生带来了正面和负面的影响。69.8%的人认为三年轮转可加深他们对各科室的了解,便于今后工作方向的选择;在择业方面,有57.3%的人支持参加规培比未参加规培的医学生会更有竞争力;针对医患关系,39.8%的人觉得规培政策的实施会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而43.2%的人认为,规培改善不了医患矛盾,16.7%的人甚至觉得规培会激化医患矛盾;规培的负面影响主要包括对医学生的家庭经济(79.9%)、就业地(63.6%)及下一代(74.0%)的影响。这都归因于规培期間的待遇(52.3%)、规培后的就业保障(42.4%)和规培的培训内容(5.4%)等问题上。而且,82.8%的人认为规培的低工资不合理,会在极大程度上影响医学生的正常生活和对规培的支持。

3、建议及对策

3.1提高医学生对毕业后再教育的意识

规培是培养优秀医师的有效途径,是专科医师培养的必备前提和基础,直接关系到医疗卫生技术人才的培养及医院的建设和发展,也是医学教育的必然趋势。而目前在校医学生65.8%“听说过”,11.6%“一点都不知道”的知晓度并不如人意。医学院校在做好教育教学工作的同时,必须采取合理的措施去宣传,使医学生能正确地理解毕业后再教育的意义,让他们真正认识到通过规培获得独立从事临床工作必备的知识和技能,从而推动专科医师培养体系的建立。

3.2建立健全“规培”中的基本制度

目前,我国与规培政策配套的制度尚有待完善。将规培与医师执业注册、职务晋升、专科医师资格、工资待遇等紧密结合,建立适宜的竞争与激励机制,才能真正调动住院医师参加规培的积极性。同时,制订全面、细致、可行的规培大纲,明确不同学制、不同专业医学生的培训目标、方法、年限、内容及考核办法[1]。完善质量评估机制,制订对培训者全面综合的评估体系、培训基地的评价指标体系、培训学科评价指标体系和培训工作评价指标体系,使规培工作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和现代化。

3.3完善“规培”期间对医学生的基本保障问题

在保证可持续发展人才保障机制的情况下,培训期间的待遇问题和规培后的就业保障仍是医学生最关心的问题。因此,规培制度若能在培训期间待遇问题上给与具体的解释和补充,将能提高医学生的认可度[2]。建议可通过政府补贴、医院补助和个人承担方式来解决规培的费用问题。同时保证规培生能享受养老、医疗、生育、公积金等统一规定的社会保障,享受国家规定的带薪年休假和法定节假日等福利待遇,并将其具体化、细节化,是促进各高校医学生毕业后接受规培的重要举措[3]。

3.4加强家庭和社会环境及舆论的导向作用

医学生往往会把就业前景做为毕业后教育选择的重要考虑因素。如何消除用人单位及社会对高学历的盲目追求,是实现规培良性发展的重要任务。因此,家庭和社会舆论要发挥其导向作用,积极宣传,提高大家对规培及医学教育的知晓度,从而弥补规培中薄弱的群众基础。同时,使更多的家庭能对医学教育及整个过程有更为明确的了解,统一不同家庭的认识和态度,使医学生及家庭能轻松的面对规培,正确选择。

参考文献:

[1]邓娅,邓世雄.新形势下完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的研究[J]. 重庆医学,2011,40(13):38-39.

[2]王梦雄,黄红蓝.湖北省医学生对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的知晓度与支持度现状调查[J].医学与社会,2011,24(10):14.

[3]郑大喜.新医改形势下公立医院的绩效评价与薪酬分配[J].医学与社会,2010,23(2):15-17.

医学培训论文 篇7

1 继续教育

在岗医学工程技术人员为了进行知识更新, 补充, 扩展和能力提高, 应该接受一种高层次的追加教育。如:成人教育, 在职研究生, 函授学习等。一般以责任心强, 理论知识扎实, 有几年维修经验的青年为主选对象。经过系统学习后, 医学工程技术人员对医疗器械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有了整体的概念。同时扩大了他们的视野, 增强了技术水平。

2 技术培训

在医院购买医疗器械时, 应对厂家提出相应的培训要求。如:对医学工程技术人员进行技术培训, 包括仪器的安装、调试、性能参数、日常维护、保养等各方面知识, 并动手操作实践。医学工程技术人员还可以参加社会上举办的医疗器械维修培训班, 生物医学工程学术会议, 新技术讲座等, 这样有助于理论的提高, 对今后的工作有很大帮助。

3 科室内部互相学习

医学工程技术人员在争取外界学习机会的同时, 应大力在科室内部开展多种多样的技术培训。如每半个月举行一次学术、技术交流活动, 每位工程技术人员讲解一个专题, 内容可以是自己工作实践过程中的心得体会, 经验;也可以是某一新仪器的原理、结构、维修等方面的知识;资历高的工程技术人员也可谈谈生物医学工程前沿知识, 这样全科室内部就可实现资源共享, 共同进步。年纪较大的医学工程技术人员经验丰富, 动手实践能力强, 但是对计算机, 英语, 以及一些新技术的认识就相对弱些;刚参加工作的新人理论基础知识强, 好学肯干, 但是动手能力差, 因此新、老搭配工作, 可以取长补短, 有助于工作的顺利进行和双赢的提高。

4 鼓励自学

自学是医学工程技术人员能力提高的主要途径。医学工程技术人员应订阅医疗器械书刊和杂志, 并利用电脑网络和远程教育手段, 及时了解外界行业信息, 把握医疗器械行业发展趋势。最重要的是在实践中学习, 勤看, 勤思, 勤问, 勤学, 勤记, 在日常的工作中点滴积累, 及时总结, 逐步提高分析问题, 解决问题的能力。

5 提高科研能力

科室在保证全院所有医疗设备安全有效运行之余, 可以集全科室力量开展科学研究, 产品开发。比如对医院某些先天设计不足的医疗器械或已淘汰的旧仪器进行改造;根据临床科室医护人员需要, 可以设计出一些相对简单实用的医疗器械, 如传呼器、电治疗仪等。科室相应购置电路在线测试仪、编程器、模拟电路实验仪、数字电路实验仪等设备, 这样为电路设计, 检修提供了新的方式, 可大大提高工作效率。有职称的医学工程师也可到就近开设医疗器械专业的高等院校做兼职教师, 一方面为社会培养新鲜血液, 另一方面又促进自身的再次学习。科室每位医学工程技术人员应根据自身能力制定计划, 如每年完成多少篇论文和科研项目, 使自己的理论研究水平上升到一个更高的境界。

活到老, 学到老。医学工程技术人员工程教育及技术培训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必须分阶段制定计划, 逐步完成。卫生部门管理者应重视生物医学工程专业, 工程技术人员要不断完善自身素质, 这样才能更好的为病人服务, 为医院发展做出较大贡献。

摘要:本文阐述了医学工程技术人员工程教育及技术培训的重要意义, 介绍了工程教育及技术培训的一些办法。

关键词:医学工程技术人员,工程教育,技术培训

参考文献

[1]刘刚, 李琳, 杨洪林.对医学工程技术人员岗位培训方式的探讨[J].医疗设备信息, 2007, 22 (4) :76-77.

医学培训论文 篇8

一、改进全科医学培训模式

根据卫生部规定, 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必须是脱产学习方式, 需要经过3个月的集中理论学习, 33个月的医院大科轮转, 12个月的社区实践, 培训合格后经报考成绩合格者方可晋升为全科医师。这就是说培养一个全科医师除在校系统学习外, 大约还需要4年多的时间才能完成, 这对于一个从医人员和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站点来说, 承受的负担和压力实在太重了。为了有效缓解这种矛盾, 作者认为应建立灵活的培训机制, 采用多途径、多模式培训全科医师, 下面几种思路值得思考和探讨。

二、本科生式培训

高等医学院校应将本科生作为将来高素质全科医师队伍建设的一支主要力量来重点培训。所有临床医学本科生 (口腔、公卫等特殊专业除外) 均应纳入全科医学教育体系, 按照符合我国国情的全科医学教案进行系统的理论和临床实习的规范化培训, 成绩合格者在毕业时除发给毕业证书、学位证书外, 还应发《全科医学理论、临床培训合格证书》。毕业生结业后无特殊情况者, 应由劳动就业部门一律安排在基层医疗卫生单位和社区站点工作, 同时接受社区基地为期一年的实践培训, 经省 (区) 统一考试考核合格后发给《社区基地培训合格证书》, 经参加国家统一考试获得《医师专业技术资格证书》和《执业医师资格证书》后, 将上述各有关证书报省 (区) 卫生主管部门审查、登记、注册后, 就可颁发给《全科医师资格证书》。这种模式有效地减期, 减轻了学员压力, 节约了教育资源, 避免了人力、物力、财力的浪费, 并可在较短时间内为基层社区输送大量人才, 有利于加强基层全科医师队伍的建设和发展。

1. 在职免费式培训。

浙江省在这方面作了有益的尝试, 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2]。他们在理论培训方面安排了以自学为主、短期集中培训为辅, 由省统一教学计划与大纲, 统一教材建设、统一命题范围, 考试实行自由选择方法, 考教分离, 全省统考;临床实践在标准培训基地完成, 4年一周期, 其中大科轮转2年, 专业培训2年, 临床能力采用统一综合水平测试。这种模式不仅减轻了学员的经济负担, 也提高了他们参与的积极性, 让广大社区医生在本地区就近接受到全科医学的规范化培训。

2. 自学考试式培训。

这是学习借鉴国家自学考试的一种模式, 对现有执业医师采取统一教学大纲、统一培训教材、统一实践标准、统一命题考试, 每年报考几门, 成绩及格者发给单科合格证, 不受年龄、学历限制, 每3-4年一周期, 各门考试都过关合格者, 可发给《理论培训合格证书》。在此期间, 根据临床实习要求, 分期接受严格而规范化的临床培训并取得《临床培训合格证书》, 学员结业时, 上述有关证书报省 (区) 卫生主管部门审查、登记、注册后颁发《全科医师资格证书》。这种模式以自学为主, 不影响正常工作, 有效地缓解了工学矛盾, 同时也降低了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的门槛, 减轻了学员的经济负担和思想压力, 给所有相关执业医生提供了一个公平参加培训及学习提高的机会和平台。

三、加快全科医师队伍发展

全科医学是卫生体制改革和医学教育改革适应社会需求变化的必然产物, 要想建立和实施好城乡基本医疗保险制度, 只有这样才能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卫生服务需求。

1.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改进教学方式方法。

(1)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选聘合格师资。要聘请高校和临床经过全科医学师资培训、且具有丰富教学经验的专家、教授分别参与全科医学理论和临床实践的带教。选聘经过规范化培训, 并具有丰富基层工作经验的全科医师担当社区实践的工作进行考核评价, 成绩突出者应受到表彰奖励, 考评不合格者可随时解聘;加强全科医学学术交流, 采取“请进来, 走出去”的方式, 邀请国内外专家讲学交流, 不定期组织师资骨干到外地参观学习;转变教学观念, 带教师要转变传统教学观念, 运用全科医学理念和方法教学, 同时要加强针对性教学, 本着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 有的放失地进行培训, 保证学员学一点、一点、用一点。 (2) 改进教学方式方法。在教学过程中, 教学方式方法要注意灵活多样, 尽量避免单一、枯燥的课堂讲授, 尽可能调动学员的兴趣, 提高学员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根据成人培训特点, 教学方法应充分涵盖课堂讲授、专题讲座、病例分析、小组讨论、角色扮演、模拟训练、自助培训、播放录像等多种教学形式。

2. 落实完善有关配套政策。

(1) 做好全科医师晋升工作。全科医师仍属于卫生技术职称系列的一个学科, 所以应和现有卫生技术系列衔接配套, 并及时认真地解决好他们的技术职称晋升工作。 (2) 重视和加强对经济欠发达地区、边远贫困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全科医师队伍建设, 这些地区工作艰辛、环境恶劣, 缺医少药状况相当严重。所以政府和卫生主管部门应对这一地区给予政策上的倾斜和优惠, 在人力、物力和财力上加大扶持力度;要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 加快这些地区的社区卫生服务网点建设, 加快全科医师队伍的培养和发展, 力争在较短时期内彻底改变这一地区缺医少药、因病致穷的落后状况。

总之, 全科医学教育工作任重而道远, 全科医师队伍建设和发展过程中还有很多问题需要我们不断改进和完善。我们深信, 只要在各级领导的关心、支持和全体医学教育及医疗卫生人员的共同努力下, 一支经过规范化培训、深受广大人民群众欢迎、具有中国特色的高素质全科医师队伍一定会飞快地遍布全国城乡各地。

参考文献

[1]杨秉辉.全科医学的全与专[J].中国乡村医药杂志, 2008, 15 (6) .

医学培训论文 篇9

关键词:医学生,临床实习,临床思维能力,认知

医学生临床实习是我国医学教育必经的一个关键环节, 是医学基本理论与临床实践相结合的重要过程[1]。 临床实习是把医学生培养成为医学合格人才的必然途径。 临床思维能力训练是贯穿实习的全过程, 注重包含医患沟通能力与临床技能训练的综合培训。为了帮助医学生尽快适应从学生到临床实习生的角色转变, 四川省人民医院 (以下简称“我院”) 教育培训部通过对医学生实习前后临床思维能力培训认知的问卷调查分析, 以期改进培训系统模式与内容, 更好地为临床实习服务。 现将调查结果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调查对象

采用整群抽样方法并以自愿参加为原则, 选取来自不同院校的2012 年进入并在2013 年在我院即将结束临床实习的临床医学专业本科学生189 人, 其中男80 人, 女109 人。随后选取来自不同院校的2013 年刚到我院进入临床实习的临床医学专业本科学生216 人, 其中男89 人, 女127 人。 在临床实习前后对医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实习前后医学生来源、年龄、性别差异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 0.05) , 具有可比性。

1.2 调查方法

参照其他相关研究[2,3,4,5], 自行设计调查问卷, 内容主要包括院校来源、性别、年龄、临床思维能力培训基本条件及必备条件等方面。 调查前, 向医学生说明本次调查的目的和意义, 所有调查对象在临床培训老师的指导下, 采用现场发放调查问卷、匿名调查的方式, 当场回收问卷。

1.3 调查指标

临床思维能力培训需求:分为非常需要、相当需要、一般需要、有一点需要、绝对不需要五级。

临床思维能力岗前培训认知情况:基本条件:安排带教老师、日常普通查房、定期教学查房、临床教学讲座、医疗纠纷防范、标准诊疗视频;必备条件:临床技能训练、医患沟通技巧、专科会诊查体、医疗文件书写、典型病案分析、疑难病例讨论。

1.4 统计学方法

将调查结果采用双人输入Excel工作表, 确认无误后再进行数据统计, 采用SPSS 19.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 计数资料用率表示, 组间比较采用 χ2检验, 以P < 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问卷回收情况

实习前共发放问卷216 份, 均为刚参加临床实习的本科临床专业学生, 回收有效问卷216 份, 有效回收率为100%。实习后共发放问卷189 份, 均为即将结束临床实习的本科临床专业学生, 回收有效问卷189份, 有效回收率为100%。

2.2 实习前后医学生对临床思维能力培训认知情况比较

医学生实习前对临床思维能力培训的认知不够重视, 实习前仅有16.67%的学生认为非常需要, 尚有6.94%的学生认为绝对不需要;而实习后认识则有很大变化, 认为非常需要的学生比例提高到51.85%, 比实习前提高了3 倍多, 同时认为绝对不需要培训的学生则降低到0.00%;实习前后比较, 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 (χ2=97.353, P < 0.01) 。 见表1。

2.3 实习前后医学生对临床思维能力基本条件认知比较

实习前后定期教学查房、临床教学讲座、医疗纠纷防范比较,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而安排带教老师、日常普通查房、标准诊疗视频实习前后比较, 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 > 0.05) 。 见表2。 这表明医学生基本条件认知发生了根本变化, 实习后的医学生认识到理论与临床的差距, 医疗安全也非常重要, 这是在学校学习时无法体验到的内容。

2.4 实习前后医学生对临床思维能力必备条件认知比较

实习前后医患沟通技巧、专科会诊查体、疑难病例讨论比较,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而临床技能训练、医疗文件书写、典型病案分析实习前后比较, 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 > 0.05) 。 见表3。 这表明医学生必备条件认知也发生了很大变化, 实习后的医学生认识到医患沟通技巧的重要性, 同时也认识到临床思维能力是一个综合能力培养的过程。

3 讨论

医学生临床实习是医学教育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医学生巩固和加强所学理论知识, 并将其运用于临床实践的重要学习过程, 是培养医学生临床思维能力, 初步具备临床医师基本素质的关键阶段。

3.1 临床思维训练是贯穿临床实习全程的重要环节

临床思维能力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掌握的, 要通过跟带教老师及自己从业后的逐步摸索, 心领神会才能达到一定高度。查房制度尤其教学查房是目前医学实习普遍采用的一种教育形式。 通过教学查房, 结合临床病例使医学生将所学的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系统化, 掌握临床工作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 逐步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不仅要让学生学会用“一元化”的观点来解释疾病的表现, 而且要学会从多角度、多层面、多方位来分析病情, 从而对信息进行分析、判断和鉴别诊断, 形成诊断、检查和治疗方案, 系统养成科学的临床思维习惯。 积极参加专科会诊与疑难病例讨论, 引导医学生养成观察、质疑、比较的良好习惯, 从而达到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目的[6,7]。

3.2 医患沟通能力是顺利完成临床诊疗的基本手段

临床实习后的调查结果表明:现今的医生不仅要具有扎实的医学专业技能, 而且也要具有良好的医患沟通能力, 才能更好地为病患者服务。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 医患关系的现状决定了必须加强医学人文教育, 与患者沟通是每名医务工作者都必须面临的问题, 医患真诚有效的交流是医学活动人性化的具体体现[8]。在临床实践中特别需要培养与患者及其家属的沟通能力和交流技巧。学会知道什么该说、什么不该说, 避免“过度热情”, 以免为以后的医疗纠纷埋下伏笔[9]。 同时鼓励学生主动交谈, 关注每例患者的心理需求。 学会用言语和行为给患者以关爱和尊重。使实习生在掌握临床技能的同时, 掌握以患者为中心的沟通方法。良好的医患沟通能力不仅能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 而且也是顺利完成临床诊疗活动的基本手段。

3.3 加强实习教育管理, 逐步完善临床思维能力培养条件

医学培训论文 篇10

一、医学院校政工干部队伍继续教育培训的问题

1. 培训重视程度不足。

随着医疗事业的飞速发展, 医学人才需求旺盛, 各医学院校都加大投入力度, 大力抓专业硬件改善、专业学科建设, 引进专业人才。然而思想政治教育, 相对来说投入和回报时间长, 短期收效不明显, 因而在急功近利思想的影响下, 把之做普通的一般性的, 或者是学校发展中比较次要的问题, 陈旧的思想政治教育理念导致政工队伍继续教育机制不健全, 所匹配的专兼职政工人员素质良莠不齐, 所提供的教学资源支持十分有限。更不用说形成全员参与意识, 往往是政工队伍唱独角戏的单一局面, 继续教育培训质量难以得到保证。

2. 培训模式不灵活。

医学院校的继续教育培训大多照抄传统的普通高校的教育培训模式, 没有建立起符合医学院校的实用性和针对性较强的培训体系, 而且大多数情况下都是由本校教师或者领导集中式讲座授课培训, 很少聘请全国优秀的专家来授课。培训大多采用讲座授课形式, 互动机会和实践机会少, 缺乏学员之间的交流以及校际之间的横向交流。此外, 培训的系统化和规范化不强, 常常遇到蜻蜓点水式的专题讲座, 虽然讲座题目不相同, 但是培训讲座内容有重复现象严重, 缺乏解决不同专业医学学生面临的心理问题的实践知识技能, 医学类学生思想政治问题典型案例分析很少见。

3. 培训针对性不强。

医学院校的继续教育培训不能依据本校的资源特征和现有条件来开展。经常有培训倾向于探讨行业发展, 国内外的先进培训案例, 但是由于学校当前没有具备这样硬软件资源, 人力、物力、财力都很难达到发达先进高校的水平, 且培训形式及内容的实用性不强。此外, 培训内容很少分析本校的生源特征、专业特征、学习特征以及就业特征及其相关引发的问题。如民族医学院校在生源方面, 各民族学生的比例大, 在培训过程当中, 缺乏民族医学、民族风俗、宗教信仰、民族生活等相关的德育心理教育内容。

二、医学院校政工干部队伍继续教育培训的对策

1. 更新观念, 树立科学培训意识。

树立医学院校的科学发展意识, 在学校人才培养的目标体系中, 德育处于主导地位。因为只有学生有崇高的理想, 有明确的学习目标, 才能产生学习的动力, 从而发愤读书, 勇于实践, 才能更好地为社会服务。在政工队伍建设上, 根据《关于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的若干意见》精神, 学校应在党委统一领导下, 逐步确立行政系统的思想教育职能, 提高行政系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意识。建立以党委领导, 校长全面负责, 党政齐抓共管的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机构。把政工队伍建设纳入校本教育培训改革、发展和管理工作的总体目标, 纳入学校教学、科研和工作考评体系, 作为学校党政领导及各相关部门教师工作实绩考核的重要条件。

2. 内容创新, 设计校本培训内容。

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围绕学校的具体实际, 设计针对性较强的培训内容。一是根据学校的现有专兼人员的情况, 做好前期的人才需要具体需求调研, 拟定人才需求的中长期阶段性评估和预算, 制订科学的医学院校政工人才继续培养方案和计划。二是根据学校现有的硬软件资源条件, 量身订做一套符合本校实际的培训大纲、教材和相关资料。三是根据学校不同生源特征、专业特征做好相关学生入学、学习、实习、就业、生活相关的具体解决方案。四是做好相关聘请校内外专家的提前预约工作, 使专家了解本校的实际, 以做好相关培训的前期准备。五是重视校本培训内容的可持续发展原则, 以校本科研带动, 理论联系实际, 内容要在动态发展中根据时代特征, 不断调整、修改和完善。

三、结语

医学院校继续教育培训不仅要具备时代特征, 转变思想观念, 还要注重培训过程的校本多样化需求。为保证培训的效果, 还应该建立相应的保障机制, 成立专门化的继续教育管理和领导小组, 健全相应的规章制度, 量化管理, 奖罚分明, 同时积极接受群众的监督和采纳合理的意见, 以及加大投入人力、物力、财力的后勤保障措施等。此外, 要特别关注为政工从业者提供多元化的发展机会和必要的待遇条件。只有这样治标又治本, 才能使继续教育培训更好地为新时期医学院校政工干部队伍建设服务。

参考文献

[1]尹航.试论新时期高校政工队伍的继续教育[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2008 (7) :112.

医学培训论文 篇11

学习道家医术拨筋、正骨、五脏调和减肥术,不需要中医理论,所学手法都是历代传承人口传手授下来的,治疗每一个部位的疼痛点,只需简单的一句口诀,由老师手把手传授给您手法、要领、诀窍,真转一句话,让您一分钟学会头疼、眼睛近视、视力模糊治疗手法,让您两分钟学会颈椎病治疗手法,三分钟学会肩周炎治疗手法,四分钟学会强直性脊椎炎治疗手法,五分钟学会脊椎侧弯、腰椎突出、腰椎侧突、复位拨筋正骨手法,八分钟掌握阴阳八卦五脏调和减肥术手法,三十分钟学会草本能量泥生产技术及配方。手法简单易学,安全快速,能够达到立杆见影的效果,而且无医疗危险。男女均可掌握。教学方式临床带教,门诊实习,每天有大量患者供学员接触,让每位学员都有达到掌握熟练手法,独立操作为止。门诊实习时间不限。

草本能量泥是当今美容院、养生馆、理疗科、疼痛康复等治疗颈、肩、背、腰腿疼及风湿骨病首选的一种外用理疗热敷产品。生产工艺简单,不需要厂房和车间,在家自己就可生产,而且成本低,每公斤生产成本不超过20元,可以反复使用60次,平均每次为患者治疗一次成本不足0.5元,配合手法治療可提高治疗收费标准。

拨筋、正骨、五脏调和减肥术、草本能量泥四项培训费5800元。

学习时间每月3期,每月1号-3号,11号-13号,21号-23号。开学前一天报到。

报名电话:0311-84037111

15032858868 13673116866

联系人:郭文兴老师

网址:www.ttjszr.com

地址:河北省高邑县郭一堂疼痛康复中心

医学培训论文 篇12

1 卫勤演习调理员现状

1.1 调理员的来源

军队医学院校组织卫勤演习时,会根据开设组(室)情况,决定调理员的数量和来源。由于演练科目不同,每年演习中开设的组(室)也不尽相同,但基本都包括指挥组、分类后送组、重伤救治组、手术组、收容处置组、隔离室、洗消组、毒剂伤室、重症高原病室、心理救护组和医技保障组等。以我校为例,通常调理员由临时从学校各相关教研室和附属医院抽调的人员担任,每年参演的调理员大约有40名。对能够由校直教员担任的组(室)调理员(如指挥组、分类后送组、洗消组等),主要由来自校直各军事医学教研室教员担任(包括卫勤、防原、防化、军队流行病学、军队卫生学、军事学等教研室);对涉及较多临床技能的组(室)调理员(如重伤救治组、手术组、隔离室等),每年会轮流从各附属医院抽调部分临床医生担任。从近几年演习情况看,从医院抽调的调理员每年大约有8~10名。

1.2 调理员基本情况

参加卫勤演习的调理员,大多数来自校直各教研室。由于学校领导和机关对演习高度重视,相关单位往往会根据实际情况选派一些有经验的教员参加,他们长期参加军事医学教学工作,专业知识基础牢固,教学基本功亦比较扎实。但也会有部分调理员可能由年轻教员甚至是研究生来担任,尤其是来自附属医院的调理员,往往比较年轻,有的甚至刚毕业工作不久。他们既缺乏教学实践经验,又对军事医学基本知识与技能掌握较差,如对战时陆军师救护所的救治范围不了解,对基本卫勤术语不了解,对帐篷的展开与撤收不了解等。因此,为了较好地完成卫勤演习调理任务,必须对调理员进行适当培训。

2 调理员培训需求分析

2.1 卫勤基础知识与基本理论培训

由于大部分调理员都是从一些军事医学相关教研室和附属医院抽调的,他们对卫勤基础知识与战时卫勤保障基本理论不熟悉。学员由于刚学习了战时卫勤保障相关知识,对此现象特别敏感。他们反映有不少调理员在进行导调时专业术语不够规范,如把师救护所称为师医院、卫生勤务与卫勤保障不区分。卫勤教员反映,调理员对战时卫勤保障理论了解不够,尤其是对战伤救治规则相关内容不熟悉,这都需要在演习之前进行培训。

2.2 卫勤演习实施方法培训

卫勤演习调理员既要有必备的军事医学和相关专业知识,又要掌握一定教学方法,能够适应假想的战场环境。调理员有的长期从事临床工作,有的刚毕业不久,加之卫勤演习是野外实践课,多数调理员都缺乏实践经验。学员反映,部分调理员在演习活动中往往使用课堂教学方法,只介绍相应技术内容,难以适应野外训练需要。学校机关领导和教学参谋对此也有反映,认为教学内容针对性不强,对野外实践训练技能介绍不足。

2.3 军事作风与素养培训

军队后勤技术院校的教员,相对来说军事作风与素养较差。为体现卫勤演习的实战环境,必须要求调理员有军人作风,做到令行禁止,雷厉风行,为学员做出表率。学员、军事教员、学校机关领导和教学参谋都反映,部分调理员军事素养不强,如口令不准确、声音不宏亮、动作不规范等。

3 调理员培训需求调查

3.1 调查对象

本次调查的对象为参加我校2011年“猎豹”卫勤演习人员,共390人,包括352名本科学员(临床医学八年制本科学员38名,临床医学、预防医学、高原医学等专业五年制本科学员314名)、22名教员和16名学校机关干部。

3.2 调查内容

本次调查内容主要有两部分:一是调理员基本素养构成,包括对专业知识的熟悉程度、教学训练的组织实施能力、军事素养,分别按非常重要、重要、较重要、一般、不重要进行判别;二是调查人员对本次演习调理员的总体满意程度,分别按非常满意、满意、较满意、一般和不满意进行判别。

3.3 调查方法

对学员的调查由学员队干部组织,采用不记名形式,在演练结束后一周进行。对教员和机关干部则直接将调查表发给本人,填写完成后收回。

3.4 结果分析

利用Excel 2010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对重要性和满意度由高到低分别赋值10、8、6、4、2分,计算每项内容的平均得分。将重要性指标分为3类:必备素质(平均得分高于9分)、重要素质(平均得分为7~9分)、一般素质(平均得分低于7分);将满意度指标也分为3类:不需培训(平均得分高于9分)、个别培训(平均得分为7~9分)、必须培训(平均得分低于7分)。

3.5 调查结果(见表1)

本次调查共收回有效问卷382份,其中学员346份,教员21份,机关干部15份。可以看出,卫勤演习中调查员基本素质,除专业知识熟悉程度中的“其他军事医学相关知识”、教学训练组织实施中的“训练中的教书育人”、军事素养中的“队列动作规范”“口令准确”平均得分低于7分,即可作为一般素质,其他均为必备素质和重要素质。满意度方面,除“所在组(室)需要的专业知识”“其他军事医学相关知识”“着装规范”3项不需培训外,其他均为个别培训。

4 调理员培训实践

4.1 培训的主要内容

根据调查结果,我们将调理员培训的主要内容确定为:(1)战时卫勤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包括部分卫勤基本概念(如卫生勤务、卫勤保障、师医院、师救护所等),战时卫勤保障基本理论(如卫生减员、医疗后送、卫勤组织指挥),陆军师救护所的编成、任务、救治范围,各组(室)具体工作内容与工作方法等。(2)卫勤演习实施方法。培训期间专门就卫勤演习中教学实施方法、教案书写等进行培训。除要明确了解本次演习的程序和时间安排,还要由老教员进行传帮带,因为卫勤演习属于实践教学。在培训时,由老教员将以往演习中学员常提出的问题及实践经验等告诉调理员,并将以往参演教员的教案作为参考供他们学习。要求调理员在学习后能完成所负责组(室)的演习教学设计,并独立书写教案,然后再进行试讲。通过这种培训,调理员能更好地完成角色转换,即从一个军医转变为一个军事医学教员,从而完成演习中的调理任务。(3)军事素养。培训期间专门邀请军事教员来进行相关训练。内容包括齐步、跑步、立定转身、敬礼等队列动作,下达口令,军人着装以及初步的军事术语知识和野外生存技能等。要求调理员人人过关,保证队列口令要清楚,队列动作要标准,军事术语要规范。

4.2 培训时间安排

通常培训时间为5天,其中1天时间熟悉演习程度、演习装备等;1天时间学习战时卫勤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2天时间介绍卫勤演习实施方法,并进行备课、试讲;1天时间训练军事素养。

4.3 培训方式

每年演习之前,由学校机关下达任务,要求参演调理员到卫勤教研室报到,进行相关知识和技能的集中培训;尤其是来自附属医院的调理员,往往集中到教研室,由教研室派专人负责培训。

虽然军队医学院校卫勤演习人员构成复杂、野外作业时间长、环境条件较艰苦、导调任务重,但是通过近年来的调理员培训实践,参演学员、机关首长对调理员的满意度较高,对切实提高演习质量、保障演习顺利实施发挥了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中国军事后勤百科全书编审委员会.中国军事后勤百科全书[M].北京:金盾出版社,2002.

[2]周世伟.军队卫生勤务学[M].北京:军事医学科学出版社,2001.

上一篇:学导课堂下一篇:智能分界开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