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论文的修改

2024-10-15

医学论文的修改(共7篇)

医学论文的修改 篇1

正如盖房子, 搭建起坯子只能称作完成了一半的工作, 另一半就是粉饰完善。论文也是这样, 从论文的准备到写作、修改、答辩、发表是一个整体的过程。

论文的修改定稿

论文的初稿只是论文的“雏形”, 总会有不成熟、不完善之处。而修改则是对初稿进行第二次、第三次、乃至第四次思考, 是论文写作的最后一道工序, 是提高论文质量的重要环节。对文章的修改是多方面的, 但归纳起来, 主要有如下几方面:

第一, 内容和格式的修改。一看论文对字数的基本要求。二看中心论点是否正确、鲜明、深刻, 是否有独到之处。三看计算是否正确、推导是否严密、数据取舍是否合理。四看参考文献、表、图、公式、论文格式是否符合规范要求。

第二, 结构和布局的修改。看结构是否完整、严谨, 层次是否清楚, 条理、思路是否连贯、流畅, 布局是否合理, 详略是否得当, 文章各部分之间的过渡、衔接、照应是否自然, 开头、结尾的写法是否恰到好处。

第三, 句子和标题的修改。要字斟句酌, 检查用语是否准确恰当, 是否合乎语言习惯;句子与句子之间的联系是否协调, 合乎逻辑;要注重语言的修辞润色, 力求鲜明生动。对于论文题目和大小标题, 要反复推敲和锤炼。一要确切, 题文一致, 标题和内容吻合;二要简洁, 概括精当, 简练明快;三要生动, 新鲜活泼, 引人注目。

第四, 摘要和目录的修改。专家或老师首先通过摘要了解论文的内容并留下具体的印象, 所以论文的摘要一定要写好, 必须反复斟酌并请老师修改。他们往往看完摘要后接着就扫描一下目录, 把握论文的整体结构, 所以论文的层次结构要清晰。

总之, 文章不厌改, 苦心出佳作。修改通过对论文初稿进行增、删、改、调, 把毛病改掉, 把质量提上去。文章越改越好, “善作不如善改”, 改到自己满意后再定稿, 定稿后, 还要对全文再通读检查一遍, 没有任何差错时, 再装订成册。

毕业论文的答辩

1. 答辩的目的。

论文答辩是对毕业论文所进行的综合性考评。一是检验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的能力;二是审查文章的选题、写作内容、结构及其完整性;三是鉴别文章的真伪性;四是评判论文答辩的成绩。

2. 答辩的步骤。

首先由作者陈述论文;其次, 答辩组提问, 一般情况下每个答辩组有三位以上教师组成, 有一位是企业专家或工程师以上职称, 答辩中每位教师一般提两个问题;最后, 针对所提问题进行回答。老师可能在任何时候提问, 不一定是论文陈述完毕后才提问。

3. 答辩的准备。

首先, 答辩前学生要认真准备提纲。诸如论文中涉及的概念, 问题以及问题间的关系, 研究论述的问题对实践的意义、价值何在?总之与论文有关的问题都是应认真考虑的, 做到心中有数。其次, 构思可能答辩的问题, 同学间轮流作为答辩人或被答辩人模拟答辩, 消除紧张情绪。在通常情况下, 答辩委员会所提的问题有如下特征: (1) 以论文内容为核心; (2) 涉及的大多是基础性知识; (3) 问题一般局限于论文所在专业范围内。再次, 多向指导教师请教, 并了解答辩过程、程序, 消除神秘色彩。最后, 保持个人形象, 着装整洁大方, 语言简练, 声音洪亮, 增加自己的自信心。

4. 答辩的技巧。

上台要向各位老师问好, 征求老师的同意后再开始陈述。论文陈述要突出重点, 不要什么都讲。陈述可以从文章内容入手, 也可以从写作思路入手, 还可以从新观点、新问题、新方法入手。一是将论文的论点、主要内容, 文章结构和关键数据、例证准备、简要地表达出来, 使答辩教师首先对你的论文有一个全面概括的了解。二是将论文的重点、要点, 以及你的见解、观点、所做的工作、所取的成果完整地叙述出来, 增加论文的份量。发言时要熟记发言的内容而不要念稿子, 防止万一手中可以拿一份认真准备的答辩提纲作为“备忘录”。答辩过程中对于老师们提出的问题, 要做好记录。回答问题要掌握好时间, 长话短说, 少而精, 切忌长篇大论, 虎头蛇尾;不可偏离主题, 答非所问;要谦虚, 禁忌强不知以为知。有的专家问的问题实际是希望引起你的注意, 或者借机想跟你深入探讨, 试图使你明白他的观点。这时候你一定要仔细听、认真听, 或者引导专家自身讨论。在答辩过程中, 当出现难以回答的问题时, 应把自己的求知欲、谦和的作风以礼貌的语言和得当的表情与老师进行沟通。当答辩结束时, 无论答辩情况如何都要从容地、有礼貌地退场, 并向答辩组老师表感谢即使你不情愿。

论文不仅是为了完成作业取得分数, 也不仅是为了锻炼写作能力, 还应该让更多的人分享研究的成果。因此, 毕业论文答辩后就应尽快整理在有公开刊号的期刊上或论文集上发表。投稿前, 一要研究学术期刊的信息、杂志的风格。二要分析自己的论文水平是否达到了该刊物的层次。三是论文的格式要符合所投刊物的要求。目前, 主要通过网上电子投稿, 如中国学术期刊网 (http://www.periodicals.net.cn) 就提供了各种期刊的详细地址和电子信箱。对于建筑科学, 如《浙江建筑》、《山西建筑》、《建筑安全》、《建筑技术开发》、《住宅科技》等期刊都是可以投稿的, 且录用的可能性较大。

对于高职学生来说, 在学校里撰写一篇论文, 是学习研究和创造性解决问题的一个起步。在学校若能发表一篇论文是一生都难以忘记的, 对未来求职和职业的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所以, 每位学生都应当努力将自己的毕业论文整理发表。

摘要:对论文修改是提高论文写作水平的有效方法之一, 是写好文章必不可少的重要步骤。论文答辩是对毕业论文所进行的综合性考评。本文介绍了一些论文修改和答辩的技巧。建议学生应努力将自己的毕业论文整理发表。

关键词:高职,毕业论文,修改,答辩

参考文献

[1]赵兴瑞.自考毕业论文答辩需注意的向题[J], 辽宁招生考试, 2007 (10)

[2]程庆珊.论文答辩的技巧[J], 中国研究生, 2007 (2)

医学论文的修改 篇2

一、摘要部分和综述部分建议集中缩减,要有分析

将文章中主要观点、主要方法、主要理论论述、主要创新部分加以介绍和分析。

在研究方法这段论述中,要分清楚,文化产业不是一个自古以来就有的概念,你的论述中含有这样的意思,一定要改过来。所谓“表现不明显”非常错误。那时根本没有文化产业,何来表现不明显?

综述不是简单地把别人的意见和看法介绍出来,而是要加以整理分析。

二、文章写得过“大”,要调整,建议文章整个框架推倒重来

第一章概述比重严重失调,要精炼缩减

调查章节很翔实,但不足在于跟你后面要讲到的问题没关系。调查资料的引用和分析一定要和文化产业开发创意相关联。建议借鉴关于旅游资源的理论分析,从中找到与山江苗寨相关联,对旅游能产生价值影响的部分来加以分析论证。

绪论部分要讲述问题由来。为什么研究山江苗寨?重要动机是什么?当下关于山江苗寨,或者关于传统民族村落文化产业研究有什么价值和问题。对这些问题,你将提出什么。这是你的问题由来。

第一部分要简单概述山江苗寨资源,分析这些资源的价值(将你的第一章和第二章合并)。

第二部分是你的重点。主要把山江苗寨作为传统村落进行文化产业开发的主要成就加以梳理、归纳,总结,提出有复制推广意义的规律性的东西。这部分你还要加强学习,要大量阅读关于传统村落旅游的价值分析文章,经验分析文章,以及相关理论。在此基础上,认真思考,写出有独创意义的东西出来。

第三部分要对山江苗寨文产不足部分进行分析,结合当下国家大力发展乡村游的精神,针对性的提出我国乡村游的对策性建议。原来第三部分中关于动力分析这章问题也很大。基本上没讲清楚动力问题。资源不是动力、经济仅仅只是宏观动力,不能成为山江苗寨的具体动力。所谓动力,就是山江苗寨为什么要搞文化产业,造成这种态势的驱动力是什么,有哪些?

产业模式这一节基本没有内容,十分空洞。发展战略也没有实质性内容。特别是你把战略定位理解成整合资源是错误的,修改。

三、建议写作方向思考

1、苗族本身就具有歌舞表达的天性,这是构成传达激情的要素之一;

2、苗族还具有很多传统工艺美术和其他技艺,这些技艺也同样具有传播热情。

3、山江不仅是一个苗族村落,更重要的这里还是苗族集镇,是经济交易的地方。经济要素发展比较好,这种经济思维促使把文化转化成生产力的热情和想法。

一篇修改了486次的SCI论文 篇3

科研是一以贯之的,不仅仅是研究生或博士生阶段的任务,在本科阶段遇到不错的科研主题,若是能从中找到兴趣点,再加上导师的指导,本科生也能做出不错的成果。这期,本科生翟骁和他的导师孙学军教授将给我们讲述他们是如何完成一次次漂亮的实验,最终发表SCI论文的故事。

故事开始于三年前一个深秋的傍晚。秋意渐浓,寒风习习,在去图书馆的路上,我心里正琢磨着如何开始自己的第二课堂,恰好遇到了刚从图书馆出来的陈晓师兄。我把想法告诉了师兄,他很高兴,马上欢迎我加入他所在的实验室:“实验室虽小,但有个不错的导师,和一堆不错的想法。”我答应下来,就这样开始了科研之路,也与我的SCI论文越来越近。

5000元搞定氢浓度检测仪

师兄口中的实验室全称为潜水医学教研室,是研究潜水医学保障和潜水疾病的实验室,致力于高压氧的动物研究。近年来发现潜水氧气瓶中混合氢气有助于预防潜水员减压病,因此实验室开展了多项氢气动物实验。

小实验室最大的缺点就是缺少先进的仪器,这也给我们的实验进行带来了很大的困难。刚进实验室不久,我就在导师孙学军的带领下着手做一个“乳果糖通过内源性产生氢气治疗结肠炎”的实验。在这个实验中,动物呼吸氢气浓度是我们需要测试的一个重要指标,但实验室里却没有检测呼吸氢气浓度的仪器。就是因为这个指标无法测量,实验室师兄们的很多论文被多本低分值的SCI期刊拒稿。而在我之后发表的SCI论文《Lactulose ameliorates cerebral 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 in rats by inducing hydrogen by activating Nrf2 expression》(《乳果糖通过激活Nrf2的表达诱导产氢治疗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研究中,检测呼吸氢浓度仍然是不可避免的问题。这时候,孙教授鼓励我们:“如果不能再回避问题,不妨直接面对,检测一下动物呼吸氢气浓度的指标吧。”

但是,进口的监测仪器要十几万元,实验室不可能为一个实验特地购买这个仪器,怎么办?在孙教授的带领下,我们开始了一次又一次的头脑风暴。“交警可以用‘酒精测试仪’测驾驶员呼出气体中的酒精浓度,我们是不是也可以用这种方式来测试动物在呼吸时产生的氢气浓度呢?”我突发奇想。孙教授听到这个似乎有些“不靠谱”的提议,反而十分支持我去尝试:“不错的构思,可以动手试试看!”我太兴奋了。于是第二天就购买了气体浓度传感器和一个密封盒,两头用橡皮管连接在一起,设计出了一种“动物呼吸气体浓度检测系统”。“只要把大鼠放在密封盒里,根据公式就能测算出大鼠在呼吸时候产生的氢气浓度了!”我在实验后将这个装置展示给了孙教授,教授也十分满意。而且,整个装置总共花费还不到5000元!

这项装置不仅解决了动物呼吸氢气浓度的检测问题,还获得了一项国家实用新型发明专利。解决了根本性的问题,我的研究也有了突破性的进展,这也为我之后发表的SCI论文提供了关键的实验支持。

神奇的乳果糖

几年前,我的师兄陈晓在聆听孙教授关于氢气的课程后,提出了内源性产生氢气治疗疾病的想法,很快在SCI期刊上发表了一篇假说,并在随后的结肠炎动物模型中实验证明了该假说。进入实验室后,我接过了陈晓师兄的接力棒,在他的基础上,开展乳果糖产氢治疗疾病的研究,也希望自己能够通过这项研究发表属于自己的SCI论文。

乳果糖是人和动物无法直接吸收的,口服可以通过小肠到达大肠,在大肠内被细菌分解而产生氢气。在临床上,乳果糖最常用于便秘的治疗。我在神经内科轮转实习的时候,也曾发现很多脑卒的患者都合并有便秘的症状,在这个时候,医生一般都会给予乳果糖来通便。脑卒中俗称是脑中风,是由于局部脑组织区域血液供应障碍导致脑组织缺血病变,产生临床神经功能损伤的表现。我灵感一现,会不会存在这样的情况,乳果糖在缓解便秘的同时,其实对脑卒中也有好处呢?孙教授听了我的猜想后也表示了肯定。他建议我将这个想法写成假说投稿发表以获得同行认可,然后在假说的基础上进行试验,研究乳果糖产氢对脑缺血模型的作用。

我们选取了大鼠制作脑缺血模型。有了之前的“氢气浓度检测仪”,大鼠的呼吸氢气浓度检测难题迎刃而解,因此,最关键的问题在于证实乳果糖对于大鼠的确存在诱导产氢的作用,并且能够有效治疗脑缺血。我首先对准备实验的大鼠进行分组,包括比较容易想到的假手术组、模型组、乳果糖治疗组。但这时孙教授向我提出了问题:“既然假说中提到乳果糖在结肠被肠道菌群分解产生氢气,那么怎么证明是肠道菌群的作用呢?”我陷入思考。要么排除其他诱导乳果糖产氢的因素的影响,要么对肠道菌群这一诱导因素进行专项阴性对照的实验。于是我提出增加一组抗菌药组,给予大鼠抗菌药来抑制结肠菌群分解乳果糖产生氢气的作用。孙教授十分赞成我的提议。

最后,170只大鼠被分成了6组,其中包括分别采用氢水以及临床上常用的依达拉奉的两组阳性对照组,来对比乳果糖的治疗效果。在孙教授的指导下,我对乳果糖治疗组的大鼠用乳果糖进行灌胃治疗。最后惊奇地发现,乳果糖治疗组的大鼠神经损伤状况得到了很大的改善,甚至比阳性对照组中的更加稳定!而抗菌药组中的大鼠产生氢气的含量明显下降,大鼠损伤好转并不明显。这就证明了,由于乳果糖在结肠内被细菌分解成了氢气,才作用于大鼠,缓解了大鼠的损伤。乳果糖在治疗脑卒中果然有效果!我把这个实验结果报告给了孙教授,孙教授随即又提出了新的疑问:“这么好的效果,是通过什么机制产生的呢?”顺着孙老师的思路,我想到人体体内Nrf2是抗氧化的关键枢纽酶,可能乳果糖可以激活这个蛋白。于是,我又针对大鼠体内的Nrf2指标进行了检测。令人兴奋的是我的猜想再一次得到实验证明,并且这个酶下游的蛋白也得到了激活!

我得出结论:“通过乳果糖的灌胃治疗,可以减少脑水肿面积,改善大鼠行为,降低细胞凋亡水平,缓解炎症反应,同时激活Nrf2蛋白及下游抗氧化因子,进一步发挥治疗作用,而且乳果糖的治疗效果比临床上常用的依达拉奉更加稳定!”并最终形成了我的论文《Lactulose ameliorates cerebral 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 in rats by inducing hydrogen by activating Nrf2 expression》(《乳果糖通过激活Nrf2的表达诱导产氢治疗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

nlc202309010239

带着这份研究成果,我参加了全国第二届大学生创新论坛暨基础医学实验设计大赛,并在氢分子医学全国会议大会发言和脑血管疾病国际会议上做了壁报展示,得到了业内权威的认可。正是有了孙教授循序渐进的引导,我在研究过程中避免了不少弯路,得到了更多科研思维上的锻炼。

486次修改的SCI论文

有了不错的开头,我抱着试试看的态度,将这篇论文向自由基领域的新贵——ARS杂志(《ARS COMBINATORIA》,加拿大的一本SCI杂志)投稿了,影响因子达8.4分。一般来说,影响因子值越高,说明论文质量越好,越被同行认可。能在高影响因子期刊上发表论文是每个科研人员的梦想,因此我在祈祷中煎熬,满怀希望地每天查看审稿进度。

一个月后,评审“爽快”地给出了拒稿意见,另附满满8页3864字的审稿意见。这些审稿意见仿佛宣泄着审稿人对我们成果的不满。评审一针见血地指出了我们都没想过的棘手问题,提出了我们很难完成的要求,还火眼金睛地挑出了很多细节错误。“为什么没有用Nrf2基因敲除的大鼠来研究?”“为什么观察了损伤急性期结果,而没有长期结果?”“图表和正文不对应”等等。

一连串的问题让我手足无措。看到我有些泄气,孙教授拍拍我的肩膀:“不过是退稿,咱们可以修改,而且有专业的杂志给了你那么多建议,其实对你的研究来说是很有帮助的!”我想想也是,与其垂头丧气,不如好好审查修改,改投其他SCI杂志!在孙教授的帮助下,我将审稿意见翻译成中文,逐一写下对策,将研究设计缺陷在论文中自我剖析,例如对于没有用Nrf2基因敲除大鼠,我解释预实验中基因敲除大鼠死亡率高,而且实验经费不足,所以用Nrf2拮抗剂代替。我们还把稿件打印出来,一字排开,前后左右反复核对。在修稿和补实验的日子里,我和陈晓师兄常常白天临床实习,晚上在实验室补实验,拍照片。

6873个单词,7个结果,20项数据,60篇参考文献,最后投稿时要保证一个标点符号都不能出错。每一次修改,孙教授总是耐心地给出我一些有效的指导意见,他非但不觉得这些修改工作繁琐枯燥,还会调侃说:“我也一并学习了呢!”最终定稿的时候,我的这篇论文被反复修改了486次。当我看到这个数字时,除了惊讶,也油然升起一股骄傲!

功夫不负有心人,两个月后,我将修改后的文章重新投稿5.997分的FRBM杂志,两个月后major revision(主要修订)完成,一个月后被接受,评审十分满意。当我看到大大的“accept”时,简直不敢相信这是真的!

教研论文修改七步法 篇4

审读检查论文

对教研论文初稿的审读检查, 就好比对应征入伍青年进行全面“体检”一样, 检查就是“照镜子”找毛病, 是需要用心和认真对待的。对教研论文初稿检查的过程, 要由大到小、从整体到部分进行认真审读。对教研论文初稿检查的着重点有四个方面:第一, 要检查思想内容, 检查论文的论点和论据, 检查文章所要表达的思想是否正确、深刻, 看思想观点是否明确, 有没有与主题思想表达不一致或不正确的地方。第二, 检查文章结构和表达方式, 仔细揣摩文章的观点和材料是否统一, 看内容和形式是否一致, 再决定内容材料的增删取舍和调换改正。第三, 检查语言色彩、格调问题, 主要检查语言色彩与文章主题风格是否和谐一致, 有没有影响和妨碍思想观点表达之处。第四, 检查语病, 看有没有语垢、病句或字词纰漏之处。

当然, 既是全面检查, 对文稿其他方面的检查也不可忽视。如, 文章题目是否醒目、确切, 摘要是否规范, 关键词是否精要, 文后参考文献的注释是否正确等, 都忽视不得。对论文初稿的检查需要认真审读, 深入思考, 潜心揣摩。

增加补充内容材料

在对教研论文初稿检查的基础上, 论文修改进入了第二步, 即增加补充内容材料。论文修改首先是个“补瘦削肥”的过程, 先要“补瘦”。文章思想观点的表达是需要有充分说服力的材料来支撑的, 即论点需要以科学的事实和理论来支撑, 需要严密的论证和说理。无论从文章整体还是从部分上看, 如果事实材料不充分, 或缺乏说理性, 便显得内容空泛、论证不严密, 论点就难以成立。从文章的结构布局上看, 无论本论是分为三部分还是分为四部分来写, 各部分的思想内容及语言文字应当是大体相当为宜。如果其中一部分或两部分文字过少, 与其他部分文字内容相比“过瘦”, 就很可能有事实材料不充分或说理性不强的问题, 就需要“补瘦”, 即增加补充内容材料。这好比一个健康的人, 不但肢体骨骼健全, 还需要肌肉丰满, 如果某肢体部分有肌肉萎缩了, 不但缺乏美感, 也会影响全身的健康, 就需要治疗和补充营养。

在一篇论文稿中有这样一个一级标题:“四、评教师优点的多, 评缺点的少”。接下来是这样阐述的:“许多评课者喜欢把课堂优点罗列一番, 而对缺点只做泛泛之谈。为了照顾情面, 甚至发现一些教师缺乏基本素养也不做指出。新课程倡导的教学评价是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为目的的。因此, 课堂教学评价必须全面、客观、实事求是。”显然, 作为一个重要问题, 这样的阐述是缺“肉”的, 需要增补内容材料。

教研论文修改的“补瘦”是必须的, 至于补充多少内容材料, 应该在什么地方补充, 要根据文章从整体到局部思想观点表达的需要来确定。无论是事实性材料还是理论性材料的增加补充, 要以思想表达充分、论证严密、结构合理为出发点和落脚点。

删除多余文字材料

教研论文修改的“补瘦削肥”的过程, 是辩证统一、相辅相成的, “补瘦”是必须的, “削肥”也是必要的。“削肥”就是删除文章中多余、重复的文字。写文章初稿要“宁肥勿瘦”, 占有的材料尽可能充分些, “肥”比“瘦”好。因为占有的材料内容丰富, 才有选择取舍的余地, 这要比初稿看似完成了还要再劳神“搜集”材料要容易些。这并不是说内容材料越多越好, 也不是说文章写的长就好, 只是从论文修改的角度而言。写文章是忌臃肿、累赘、“多肉”的, 就像一个臃肿肥胖的人一样, 需要“减肥”, “减肥”不是“腕肉”, 而是科学瘦身。

教研论文的“削肥”大体有三种情况。一是对与论文主题表达无关的文字材料要坚决删除“削掉”, 免得文章臃肿拖沓。二是对与思想观点表达作用不大的文字材料要尽可能删除不用, 以使文章“健体瘦身”。三是从语言文字上说, 要去掉可有可无的文字, 以使文章利落精粹。此外还有一种需要注意的现象, 即有的不到三千字的论文, 开头“引言”部分竟拖泥带水的达八、九百字, 差不多占全文的三分之一, 这种“大头”“小体”的文章看上去不舒服, 是需要“削肥”的。论文“引言”主要起揭示矛盾、提出问题、引起读者兴趣和思考的作用, 需要开门见山、简明扼要, 不能篇幅过长。有的论文语段臃肿, 光删除些内容文字可能不解决问题, 需要重新组织语言改写。教研论文修改“削肥”是需要忍痛割爱的, 毛泽东强调文章要写的短, 写精粹些。鲁迅告诫说, 竭力将可有可无的文字去掉。这些应该成为修改文章的座右铭。

更换新鲜语言材料

在教研论文修改中, 更换语言材料是经常用到的方法之一。事物是发展变化的, 教研论文的写作也是一个思想认识提高的过程。经过对初稿认真审读和思考后, 对文章的思考在不断加深, 认识在进一步提高, 充实、更换一些更有生命力、说服力的典型材料, 是在情理之中的。教研论文修改中语言材料的更换, 大体有三种情况。其一, 认为文章中的一些事实材料尚不典型, 或引证的材料缺乏一定的说服力, 确实需要更换更典型、更有说服力的内容材料。其二, 发现了有比原来更典型、更有说服力的新鲜事实材料、新的数据材料, 或对文章更有支撑力的理论说明、引证的材料, 需要更换和替代。其三, 处于文章结构的通盘考虑, 在文章布局调整中涉及文句疏通和组织语言的需要, 修改更换一些原来不适合的语言材料, 包括词语和句子。

论文修改中语言材料更换的意义在于:要根据文章思想观点表达的需要, 目的是使思想观点更加明确, 论证更加严密而有说服力, 语言表达更加准确和连贯。

调整章节段落、语段、语句

在论文修改中对部分章节、段落和语句进行调整, 是为了使思想表达符合逻辑关系, 使文章结构合理具有逻辑顺序, 使语言表达前后连贯一致。教研论文修改的调整, 与上述“增”“删”“换”修改方法的区别在于, 它一般不改变原有的内容材料, 主要是段落、语段、语句的安排顺序和位置的合理调整移动。论文修改的调整, 要视思想内容表达的逻辑要求、文章结构安排的顺序要求和语言的连贯性要求而定。

论文修改的调整移动主要有三种情况。一是论文章节段落的调整移动。除了开头和结尾外, 论文的本论是需要按部分、分节来论述的, 先写什么, 后写什么, 反映在文章结构安排上, 是有内在的逻辑关系和结构顺序的。如, 有一篇“谈怎样才能评好课”的文稿, 正文分为三部分:一、端正评课态度;二、明确评课目的;三、掌握评课方略。从论文思想表达逻辑上说, 应该首先明确评课目的, 才谈得上端正评课态度, 应将第二部分内容“明确评课目的”调整移动到第一部分为宜。二是论文语段的调整移动。在论文审读中, 发现有上下相连的语言句段需要调整一下位置, 才有利于意思的表达。经过语言句段的调整移动后, 语言组织会显得合理, 读起来前后意思就连贯一致了。三是语句的调整移动。语句的移动调整指的是一个语段内的句子或一个句子内的词语顺序的调整移动。以下面语句材料为例, “听评课是学校教研活动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对加强学校教学常规管理和开展听评课活动, 对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论文阐述的是怎样才能评好课, 并非谈加强教学常规管理, 二者不能并列提出, 应把“加强学校教学常规管理”移动到“开展听评课活动”之后。

当然, 教研论文修改的调整移动, 不只限于上述三种, 还有字词的调整, 在初稿基础上改写性的结构性调整情况也存在。

斟酌语言文字

在教研论文修改中, 大体经过上述语言材料修改后, 还需要进行语言文字斟酌。所谓斟酌, 讲究的是字斟句酌, 主要是对语言文字进行推敲。教研论文的语言斟酌, 其着眼点有三个方面。一是从逻辑角度推敲, 看词语表达的意思是否正确, 词语的运用是否准确精当。二是从语法的角度推敲, 看句子是否通顺, 词语搭配是否得当。三是从修辞的角度推敲, 看话说得是否准确, 有没有感情色彩及格调方面的问题。

对教研论文的字、词、句子的斟酌, 应该是通篇的、全面性的, 文中哪一点有瑕疵, 都会影响全文的质量。但从论文修改的意义上说, 需要抓重点看全面, 先看文章的“五官”和关键部位。抓重点, 就是要对论文的题目、摘要、关键词、引言、正文中的大小标题等处的词语进行重点推敲。题目好比人的“眼睛”, 摘要和关键词好比人的“脸面”和“鼻子”, 引言好比人的“脖颈”, 正文的大小标题好比人的“四肢”和“骨架”, 这些是论文的关键处。对论文题目的要求是很高的, 一般要求是不超过12个字, 需要高度概括, 一目了然。既要醒目、确切, 准确表达论文内容, 又要简洁、精练, 能显示出格调色彩。如, 一篇原题目为“学校管理制度简论”的论文, “简论”是对论题的简要论述, 论文是从十个方面较为具体论述的, 经过推敲, 将题目改为“学校管理制度建设十点要求”, 显示出了格调色彩, 引起了读者的重视。

对论文的“五脏六腑”和“血肉”部分的斟酌也要仔细认真。如, 一篇题为《为了托起明天的太阳》的教师教育调研报告中有这样一段话:“教学思想不解放, 误区认识不消除, 那么小学基础不牢, 初中补课拼消耗, 高中升学压力大也得拼, 这种恶性循环的‘质量怪圈’就不会消失, 大量学生流失就不能有效控制。那么, 人才辈出、可持续发展有后劲的素质教育就很难实现。”这里用了一个“恶性”的词语, 感情色彩很强, 对整个调研报告的格调都有影响, 经过推敲, 定稿时用了一个“非良性”的中性词。确切地说, 所谓论文修改重点是相对而言, 对文中任何一个词语运用疑点的斟酌都马虎不得。

校正全文

当教研论文初稿经过增、删、换、调、斟酌等修改后, 在定稿之前还要作最后的审读校正, 这好比要出嫁的姑娘, 在上车前还要仔细照镜子, 做最后一番梳妆打扮。论文的校正是全文性的、全面性的、反复的和认真的。

全文性是就校正的范围而言。论文的校正是从头到尾通体性的, 包括论文的题目、摘要、关键词、引言、正文、结语、文后注释等, 无一例外。全面性是就校正的意义而言。一是对全文的错别字、错误的标点符号、有误的注释等进行校正。二是对论文的有关数据、名家引用语等进行校对改正, 三是对行文格式、字体、字号等进行校对改正。四是发现了新的需要斟酌的字词, 要再进一步推敲更正。五是对字、词的疏漏之处做好增补修正。教研论文虽然在遣词上有别于文学上讲的散文, 但也有它内在美的特点。一篇高质量的学术论文, 不但有它内在说服力和逻辑力量, 同时也具有语言的科学美。这种语言的科学美并不是添加一些副词或形容词之类的修饰语, 而是准确地用好每一个词语, 确切地说好每一句话, 精确地阐述好每一个问题, 从而使文章具有可读性。

在论文校正过程中, 需要对有疑点的字词进行反复订正, 特别是对有关名词术语、概念的阐释和名家语录引用的校正, 直到放心不疑。在一篇谈课堂教学评价标准的论文中有这样一段话:“从课堂教学元素来说, 教学实效性主要是指教学目标的达成度、教学内容的消化度, 教学方法的有效度。”其中, 到第四稿时说的是教学内容的“消化度”, 到第五稿时改成了“内化度”, 到第六稿时又改回来了。论文的校正是要耐心的, 要不厌其烦、反复审读。

论文的校正要细心, 一丝不苟, 无论一个标点, 还是一个引语。如一篇论文稿有这样一句话:“评课不仅评议教师的优点和应改进的地方, 同样关注学生的可持续学习情况。如学生思维的活跃性和学习的创造性及学习效果情况。”这句话中第一个“情况”后面的句号应改为逗号, 若不改成为两句话就费解了。还有一篇谈因材施教的学术论文, 引用了墨子“深其深, 浅其浅, 益其益, 尊其尊”的语录, 但文中说是孔子提出的, 这是校正不细心的原因。

论文修改的重要性 篇5

一、认识过程的艰巨性决定了修改的必然性

毕业论文要求大学生运用所学过的知识,理论联系实际,来阐述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一些带规律性的认识。论文是反映作者对客观事物的认识,而客观事物是丰富多彩、曲折复杂的,认识它不容易,反映它更是困难。因为,这种困难一方面来源于客观事物本身的内部矛盾有一个逐渐暴露过程,它的发展是曲折复杂的;另一方面这种困难来源于人的认识要受到各种主客观条件的制约,在认识过程的各个阶段中稍有疏忽,就容易出现片面性和主观性。毛泽东在《反对党八股》中指出:“文章是客观事物的反映,而事物是曲折复杂的,必须反复研究,才能反映恰当;在这里粗心大意,就是不懂得做文章的起码知识。”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有个由现象到本质、由片面到全面、由不够深刻到比较深刻的过程。而且人们对研究成果的反映也有个由不够准确、恰当,到比较准确、恰当的过程。写论文就是对研究成果的反映,在从不够准确、恰当到比较准确、恰当的转变过程中就必然有一个修改的环节。列夫·托尔斯泰说过:“黄金要经过淘洗才能得到,精辟的、被表达得很好的思想也是这样。”由此可见,修改文章符合人的认识规律。

写论文,从本质说是一个认识过程,它包括由客观事物到人的主观认识的“意化”,过程和从主观认识到书面表现的“物化”过程。在意化过程中常常出现“意不符物”,即主观认识未能完全、正确地认识客观事物;而在物化过程中又容易发生“言不达意”即写成的文章不能完整、准确地反映作者的观点。因此,在写论文过程中,多一次修改就多一次认识;多一次修改就前进一步,至少可以减少失误和克服不足。正如作家老舍所说:“文章必须修改,谁也不能一下子就写成一大篇,又快又好。”

二、修改是论文写作中贯穿始终的重要环节

修改从形式上看是写作的最后一道工序,是文章的完善阶段,但是从总体来看,修改是贯穿整个写作过程的。写作一般可分为四个阶段,在每一个阶段都应该加强修改功夫。第一阶段,酝酿构思中的修改。论文在动笔之前,要酝酿构思打腹稿。修改就要从这里开始。如确立中心、选择题材、布局谋篇等等,都要经过反复思索,有分析也有综合。这不落笔端的修改,却决定着通篇的成败,腹稿改得好,写起来少走弯路。如果确定了一个严密的提纲,搭起一个好架子,文章结构就不会有大变动。所以动笔前一定要深思熟虑,不要信笔写来再作大改。第二阶段,动笔后的修改。落笔以后就进入细致的思索过程,形象思维与逻辑思维交用,有事理的推断,形象的探索,层次的划分,段落的衔接,句式的选检,词汇的斟酌、推敲。各方面都可能经过反复分析、对比、抉择,在改换取舍一些词语、句式、层次、段落之后完成初稿。这就是边写边改,边改边写的阶段。第三阶段,初稿后的修改。全文革成之后,要逐字逐句,逐层逐段的审读,作通盘的修改。在修改中不仅要酌字斟句,还要考虑材料取舍、层次安排、结构组织、中心的表达,等等。第四阶段,在指导老师指导下修改。指导老师审阅后,对草稿的优点给予肯定,并指出全文的不足。作者在听取指导老师的评讲后,要进一步发现自己文中的优缺点,研究要透,领悟要深,然后重新考虑修改。这时候的修改并不是一二次能结束的,修改的难度也比原先增大了。但是,如果改好了,文章水平可以有显著提高。

在这四个阶段中,初稿之后的修改更为重要。因为论文在起草初稿的过程中,作者对每个论点、论据不可能想得很周密,表达则更难做到准确无误。而在草稿写出后,作者的着眼点可以从局部写作转到总体审视,居高临下地检查,推敲中心论点的表达是否突出,各层次、段落的安排是否妥当。另外,作者的立足点可以从撰写者移到读者方面,比较超脱地对论文各个部分进行“评头论足”,“挑三拣四”,更客观和更严格地认真思考,反复推敲,使论文进一步趋于成熟和完美。

三、修改是提高写作能力的重要途径

毕业论文的写作是一种写作能力的锻炼和综合能力的训练。要提高写作能力,既要多写,更要多改。古人说:“善作不如善改”,“文章是改出来的”。有不少大学生思路敏捷,写东西也比较快,但是由于不重视文章的修改,推敲和琢磨较少,写成的文章往往结构比较松散,词句重复罗唆,错别字也较多,因而写作水平提高不快。应该把修改看作是写作过程的一个重要阶段。学习怎样修改文章,也是写作的一种基本训练,而且是更有效的训练。鲁迅把领悟“不应该那么写”——即修改初稿的方法,称为是“极为有益的学习方法”。从某种意义上说,会不会写文章,可以用会不会修改来衡量。只有到了会写也会改的时候,才可以说具有一定的写作水平和能力。正如契河夫所说:“写得好的本领,就是删掉写得不好的地方的本领”。通过修改论文,可以进一步提高遣词造句,结构文章的能力和逻辑推理的功夫。

医学论文的修改 篇6

一、 力求在习作中表达真情 实感

1.习作中要说真话。“生命本原”是指存活在儿童内心深处的 最原始的生命形态, 是一个奇妙而梦幻的世界, 是一个充满遐想和灵性的天地。在这个世界和天地里, 儿童有着自己的价值观念和游戏规则, 有着与成年人完全不同的快乐和哀愁、憧憬和企盼、情感和心声。因此,教师不能随意扼杀学生的“生命本原”,而要珍视这种“生命本原”,引导学生抒发真实的情感。即使这些情感有些偏颇,但写出来要比捂起来好, 因为真实的缺陷也比完美的伪圣好一百倍。

2.习作中要说实话。学生是要长大的, 学生的写作能力也会根据不同的成长阶段表现出不同的特征, 教师切不可用成人的标准来评定学生的写作能力, 不可随意扼制、修复学生的言语,硬给学生套上主题鲜明、立意深刻、思想纯正的面纱。这样的文章,即便学生写得再好,也是没有生命力的, 隐藏不住其做作的痕迹, 只能是一堆枯燥、没有生机的文字符号的组合。 因此,教师要及时对学生的作文给予正确的引导, 让学生从小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养成说真话、表实情的习惯。

3.习作中不要说空话和大话。实际写作中, 有些学生想成人所想,说成人之话,表成人之情,脱离了儿童的实际。其形成的原因是, 教师用成人化的标准来评价学生的作文, 使其成了悬在学生头上的达摩克斯利剑, 致使学生不敢正视自己的真情实感, 摒弃了属于自己的一套话语系统。其实,对于学生的作文,教师不应将是否“成熟”作为评价的唯一标 准,应本着鼓励自由体验、自由交流、自由表达的原则,着重从作文是否具有童真、童心、童趣来评 价,鼓励学生做真事、动真情、说真话,引导学生用“童言”来写童真、表童情,培养健康的文风,培养健康的人格。

二、培养学生学会自主修文

1.改文示范。教师在上作文评改课时, 应先挑选出一篇具有代表性的学生习作, 在课上与学生面批面改,边批改边分析,引导学生用辩证的观点看问题, 先肯定优点,再找出不足之处。这个过程要注意引导学生去发现和思考, 在师生、生生互动中让学生看到批改的全过程, 使学生学到修改文章的方法, 消除写作的恐惧心理。改文示范的重点在于教给学生“三步、四法”。 “三步”:第一步默读。看文章内容是否离题、具体、有条理等。 第二步轻声读。看语句是否通顺,标点是否正确,有无错别字等。第三步放声读。从内 容到形式全面检查, 看文章有无别扭和不通顺之感。“四法”:增、删、调、改的修改符号的用法。

2. 小组评改。从写作心理上看,小学生受思维定势的影响,对自己的文章很难挑出毛病, 但易于找出别人文章中的缺点。因此, 教师应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评改, 帮助学生尽快完善习作。小组评改一般是前后桌4人,根据“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原则,按“好、中、差”学生进行搭配,组内安排好分工。学生读自己的文章,提出自己的初改意见、方法和遇到的困难,组员各抒己见,允许辩论, 甚至允许对教师的修改符号、批语提出异议, 然后由学生执笔修改,教师巡视指导。通过反复的训练, 能够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在互相启发、取长补短中提高自改能力。

3.旧文新作。经过以上环节的修改, 学生能够将自己的习作和组内其他学生的习作进行一番比较和思考, 再次修改自己的习作就会显得事半功倍。之后,教师应要求学生将修改后的“新作”重新抄写在另一个作文簿上,并将“旧文”与“新作”一齐上交。教师则应为学生的 “旧文”“新作”分别评分,对“旧文”评自改习作表现分, 对“新作”评本次习作应得分。对“旧文 ”和“新作”分 别评分 , 能够使教师发现学生的“新作” 在立意、选材、语句锤炼等方面较“旧文”的提高,也能增强学生修改习作的信心。

考场作文修改的技巧 篇7

第一招:审视内容中心把握

作文写完之后, 要认真地看一两遍, 除了看内容是否真实, 是否合乎事理, 有无纰漏, 是否违背生活常识外, 关键还要看中心是否集中, 突出。如果不集中, 出现多中心, 则修改时迅速删除多个中心, 只留一个中心;如果中心不突出, 迅速采用或修补材料, 或扩充详写, 突出重点, 使中心突出。如一位同学写了篇《我理解了母爱》, 讲的是我的身体非常瘦弱, 性格内向, 母亲十分关心我, 给我定了份牛奶, 每天早晨, 母亲要跑很远的路去领牛奶。并详写了一个大风雨的早晨领回牛奶后, 全身都湿了, 且淋出了病。看到这种情景, 我感动得哭了, 觉得母亲非常关心我, 我理解了天下父母心。这样的材料能自然而真实地反映“理解”母亲吗?恐怕很难。后来他对初稿做了修改:每天母亲逼着我跑步去领牛奶, 而且风雨无阻, 我委屈地哭了, 心里挺难受, 以为母亲不爱我。后来才明白母亲是用“牛奶+跑步”的方式来锻炼我的身体素质和内向性格, 茅塞顿开, 理解了母亲的良苦用心。改后, 材料与主题的结合明显紧凑了。

第二招:调整结构二次构思

成文后, 审查的时候, 要仔细地看看文章的结构是否混乱, 如果混乱, 千万不要着急。这是我们要仔细地审查一下一次构思所列的提纲。提纲就像建筑楼房的图纸。如果图纸有错误, 有漏洞, 那盖好的楼房一定有残缺。看看一次构思时所列的提纲是否符合题目的要求, 如果有问题要重新按审题的要求再进行一次构思, 即二次构思。另外, 还要看文章是否缺少过渡段、过渡句, 叙事前后顺序是否不对, 议论、抒情段的位置是否不当, 时空交代是否不清……

第三招:加工润色“肿瘤切除”

打草稿时考虑不了那么多, 写过后, 再读文章就会有更好表达方式把原来平淡一些、啰嗦一些的句子换一换, 删繁就简, 使它生动些、简洁些。有时候, 我们在作文修改时, 常常还会碰到一些句子似通非通, 通常的修改方法是以保留为主, 尽量将它们修改得通顺。虽说这种修改不错, 但是在应试作文时, 这种修改费时太多, 行不通, 最好的办法是切除, 将这些句子彻底删除。在删除之后, 必须考虑上下段之间是否连贯。如果发现它们不连贯, 你还得补上必要的句子, 使之连贯起来。

第四招:锤炼语言锦上添花

文章写完之后, 我们除了要看它是否文通字顺外, 还要特别注意那些具有丰富表现力的动词和形容词, 尽量使用那些能一字传神的动词和形容词来帮助文章的表情达意。还要注意那些起修饰作用的副词, 是不是在程度、范围、时间、条件等方面起到了准确的修饰作用。另外, 在记叙的基础上, 可恰当的增加抒情和议论的句子, 使文章的立意新颖、深刻。增加的方法, 可以分插在记叙中间, 夹叙夹议, 也可以集中在开头或结尾。修改时还可以把文章中原来的抒情、议论句子加以改动, 使之更能起到画龙点睛、表达中心的作用。

上一篇:安全风险监测下一篇:电气安装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