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雨寄北部编版教学

2024-10-20

夜雨寄北部编版教学(共9篇)

夜雨寄北部编版教学 篇1

淡化预设,关注生成。在教学实践中,当我们拿着精心设计的教案走进课堂与学生对话时,学生往往会有意无意地提出一些奇怪的问题,给老师毫无准备的意外。笔者认为这个“意外”就是课堂上学生的生成。面对生成,我们不应固守预设,而应该尊重学情,当好一个促进者和引导者的角色,积极有效地进行调控,促进更精彩的生成,这是新理念指导下教师应有的情怀。在古诗《枫桥夜泊》的教学中,面对“意外”,我抓住并有效的利用学生突发的疑惑,且适度“放大”,激发学生“潜心会文”的热情。正因为我把学生当作了一个个天真活泼、个性鲜明的人,看成了一个个具有“生成欲望”和“生成潜能”的人,所以学生的对话是活泼、深入、有效的,恰似“一江春水”,充满生命活力,学生也在对话中更深刻更全面地理解了文本,感悟了文本。

积极引导,适度调控。在对话过程中,新理念强调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尊重学生的独特视角”,但并不意味着教师放弃引导的职责,笔者认为此时教师的引导更重要。因为小学生作为特殊的生命群体,受自身的认识水平、生活阅历、知识积累的局限,理解判断能力不会很全面很深入,所以教师巧妙的引导必然会激发学生思维的火花,生成更精彩的“对话”。当许辰提出这个疑问后,我假装不懂,灵机一动,又把问题扔给了全班同学。学生有哪一个不愿意为老师解难呢?同时在学生的对话过程中,我没有追求表面上的热闹或沸腾,而是准确的对对话质量和价值进行定位。发现合理的对话时,就及时把肯定、赞赏传递给学生;发现有偏差时,就及时给予指点,促进自悟。从而使“静态”文本在越来越全面、越来越深入、越来越成熟的对话中创造性地延伸拓展,焕发出更加鲜活的生命力。

关注过程,自读自悟。阅读教学中有效、生动的对话,是学生在教师搭建的平台上展现对文本的独特感悟、分享智慧的过程。深刻的感悟是进行积极、有效对话的前提。只有读得越多,想得越深,感悟才会越丰富。这样,对话就会成为“一口泉眼”,不断涌出鲜活的水来。教学中,当学生提出疑问后,我没有告诉学生答案,也没有急于让学生解答,而是巧妙的.把问题扔给学生,给学生充分“悟”的时间,鼓励、引导学生深入读书、思考、讨论交流,使学生对文本中的画面、情感、意境获得较为丰富的感悟,与诗人的情感产生共鸣,所以后来学生的一次次对话都充满了激情和活力。

回头细细品味这个“意外”,我收益匪浅。在阅读教学中,只有更多地关注学生的感悟和体验,只有把学生当作活生生的人,当作“学习的主人”,学生、教师、文本三者之间的对话就能焕发新的生命力。

夜雨寄北部编版教学 篇2

那么,历代诗人是如何追求如此崇高的艺术境界的呢?从创作构思的过程说,明代李广华的观点是具有代表性的,他在《广谐史序》中提出了“虚者实之。实者虚之”的见解。“虚者实之”,即化虚为实,将思想感情用具体、生动的感性形象表现出来,使人获得审美享受。这与钟嵘的说法是一致的。“实者虚之”,即化实为虚,化形象为情思,引发读者的联想、想象,获得审美趣味。这与司空徒的理论是相通的。诗歌创作的完整过程是“虚者实之”和“实者虚之”的辩证统一。虚实交融、彼此相依,孕育出了艺术的生命体,并蕴含着丰富深远的“韵外之致”。

所以,古典诗歌教学要因“实”悟“虚”,以品味艺术形象为途径。感悟“韵外之致”为重心。朱熹说:“读书之法,既先得它外面的皮壳子。又识得它里面的骨髓,方好。”歌德也说:“经验丰富的人读书用两只眼睛,一只眼睛看到纸面上的话,另一只眼睛看到纸的背面。”若以两位名人的读书经验论之于古典诗歌的解读,“识得它里面的骨髓”、“看到纸的背面”,正是感悟其中的“韵外之致”。

现在的关键问题是,古典诗歌的艺术形象何以能引发学生的联想、想象,并进而感悟“韵外之致”,获得审美趣味?探讨这一问题,接受美学理论对我们有着深刻的启示。这种理论认为,作家创作出来的作品,只是由未定性和意义空白构成的“纲要性”、“图式化”的结构。它召唤着读者展开联想和想象,赋予文本的未定性以确切的含义,填补文本中的意义空白使其具体化,从而生成文本的意义。“深厚丰富的空白和不确定性是经典作品必备的素质”,因为“作品包含的不确定性和空白越多。读者便越深入地参与作品审美潜能的实现和作品的艺术创造”。而读者各自有别且不断变化着的认识水平、文学艺术素养、文学审美情趣、阅读经验乃至生活经历、主观倾向性等——接受美学称之为期待视野——制约着读者对文本意义的解读。“作者用一致之思,读者各以其情而自得”(清王夫之《诗绎》),正是这种见仁见智的发现,使得经典文本能够生成无限丰富的意义,并因之有了长久的甚或是永恒的生命力。古典诗歌语言精练,其艺术形象是“虚者实之,实者虚之”的创造成果,“近而不浮,远而不尽”,必然蕴含着深厚丰富的未定性和意义空白,它召唤着读者参与其意义的建构,而使得古典诗歌能以有限的形式反映无限丰富的生活,“言有尽而意无穷”。“韵外之致”由此生成。

然而,对古典诗歌又并非可以随意解读、无限衍义。钱钟书先生说:“夫诗自是文字之妙,非言无以寓言外之意。水月镜花,固可见不可捉,然必有此水而后月可印潭,有此镜而后花可映影。”能创造出鲜明生动的艺术形象,蕴含着深厚丰富的未定性和意义空白,必然“自是文字之妙”,即言语运用之妙,也就是言语形式之妙。“学生对课文的创造性感知活动毕竟是要建立在课文自身独特的言语形式之上,它必须要受制于课文自身所呈现出的意义指向。”解读文本过程的实质“是学习者以言语形式为舞台”与文本对话的过程。文本的言语形式对解读其意义有着指向性、制约性和规定性。

综上分析,把握古典诗歌的教学重心,必须立足言语形式,引导学生深入挖掘艺术形象蕴含的深厚丰富的未定性和意义空白,充分展开联想和想象,赋予未定性以确切含义,填补意义空白使其蕴意具体化,从而无限生成弦外之音、言外之意,从中不断感悟古典诗歌的“韵外之致”。现以李商隐《友雨寄北》教学为例,从品析诗歌的“言语形式之妙”人手,试作简要说明。

李商隐早年关心政治,先得牛党提携,后承李党赏识,并娶李党王茂元小女为妻。至牛党执政,他因之一直遭受排挤,辗转于各藩镇幕府之中,过着清寒的幕僚生活,潦倒至死。李的一生历尽政治、生活、爱情的种种不幸。令诗人晚年不堪回首。忆初恋有诗句“春心莫共花争发,一寸相思一寸灰”(《无题·飒飒东风》);悼亡妻则有诗句“背灯独共余语香,不觉犹歌《起夜来》”(《正月崇让宅》);回首一生,更有千古名旬“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锦瑟》)。其不能承受的孤独、惆怅之痛,令人感叹,催人泪下。李的作品中最为人传颂的是他的爱情诗,其深情绵邈的艺术风格,对后代的影响很大。《夜雨寄北》则是其代表之作、千古绝唱,一般认为是李羁旅巴蜀时写给妻子的。

“君问归期未有期”。通过典型化艺术手法,以一问一答概括夫妻之间的切盼与无奈,以少总多,言外有意,创造了“笔所未到,意有所忽”的意义空白。李与妻子王氏一往深情,这有诗人另作为证。如《无题》:“照梁初有情,出水知旧名。裙衩芙蓉小,钗茸翡翠轻。锦长书郑重,眉细恨分明。莫近弹碁局,中心最不平。”诗人写王氏美若出水芙蓉,是颇知名的美人。她善解人意,关心丈夫,体贴入微。尤其是末一联“莫近弹碁局,中心最不平”,《梦溪笔谈》云:“弹棋,今人罕为之。有谱一卷,盖唐人所为。棋局方二尺,中心高如覆盂。”王氏以弹棋为隐喻,棋局中心因相互争夺而难以弹之,言外之意是劝丈夫别接近政治中心,那里是非最多。李只身滞留巴蜀,不得而归,只感“万里峰峦归途迷”(《凤》)。一对恩爱夫妻,久久相离,彼此牵挂,其酝酿积蓄于心中的千育万语,怎一问一答了得。其中,诸如问候,寒乎?饥乎?安乎?忧乎?极富不定性。还有其妻子的形象、因何“未有期”等,这些都是意义空白。教学中通过必要的背景铺垫,引导学生想象妻子的百般问候、千般叮咛和深情诉说,赋予未定性的“问”字以具体确切的内容,填补其中意义空白,这是第一层。在这里诗人写妻子的问候,也可以看作对面着笔、反客为主的笔法,即运用想象虚写对方。实写自我。其感情抒发曲折有致,含蓄隽永,令人回味无穷。这种笔法在李诗中是常见的。且看他的《摇落》,全诗借摇落萧瑟的秋季,抒写自己对京城妻子的深挚思念,末二句:“遥知沾洒意,不减欲分襟”,却通过想

象写远在京城的妻子王氏。意思为遥知妻子思念自己,泪洒衣襟,与当年分手时一模一样。虚写妻子泪洒沾襟,乃实写自己望穿秋水。思断柔肠。所以还要引导学生推测“未有期”的种种原因,再揣摩诗人怀想着妻子急切的问候、反复的叮咛和一声声诉说,归心似箭而又无可奈何、无限惆怅的内心世界,这是第二层。

“巴山夜雨涨秋池”,缘情写景,融情人景,借景抒情。用巴山、夜、雨、涨秋池几个极富不定性的意象层递组合,创造了大量的意义空白。“巴山”隐言羁身穷山恶水,刘禹锡曾云:“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夜”,似说黑暗笼罩,实见心中阴霾浓厚。“雨”字一出令人顿感凄凉,再点“秋”字,又厚增一层哀愁。此为言不尽意,立象尽之,化虚为实,化情思为景物。句中又下一“涨”字,实乃化实为虚,化景物为情思。范唏文《四虚序》云:“不以虚为虚而以实为虚,自然如行云流水,此其难也”,“化而虚之者一字耳”。一个“涨”字令人想见诗人独处巴山,辗转反侧,难以入眠。夜间秋雨渐渐沥沥。声声入耳;点点滴滴。都在心头。秋池凉水涨而渐满,心中愁绪积而愈深。衷情生哀景,哀景更生哀情。

象征派诗人波特莱尔曾说过,自然界就是一座象征的森林,它的万事万物都是和人类的心灵相对应的。这实际上是说,自然界的客观即文学世界中人的心灵的语码和符号。我们对文学世界中一泓清溪,一脉高山的解读就是对人的生命和心灵的洞悉,就是填补自然界象征意义的空白。所以,首先要引导学生联想、想象诗句描绘的情景。赋予不定性的意象以细致生动的形象,感受黑暗笼罩、凄凉弥漫的氛围。其次,细心揣摩景物的象征、暗示、比喻意味,如连绵的秋雨与不尽的愁绪,夜雨涨满秋池与悲凉溢出心头,等等,升华诗歌的艺术形象,丰厚诗歌的艺术蕴含。再次,想象诗人的形象,尤其是夜不能寐的心理和行动,填补化实为虚创造的意义空白。在此过程中感受黑夜挟着凄风冷雨淹没着诗人的情景,感悟诗人满腹的哀情愁绪和无限的孤独凄凉。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通过幻想未来抒发当前的真情实感,未来与当前虚实相生,幻想与现实回环比照,成就了丰富的未定性和意义空白,因而感情的抒发也就更加迂回动人。诗人幻想回到京城,在夜深人静之时,红烛摇曳之下。与妻临窗而坐,如胶似漆,倾诉思念。“何当”隐含了急切难耐、倍受煎熬的渴望;“却话”深蕴了充溢心头、铭心刻骨、急于倾诉的思念。团聚的温馨。乃是由当前苦况所激发出来的对未来欢乐的憧憬,而诗人却只能真

实地处于孤寂凄凉的现实之中。“巴山夜雨”重出递进,幻想中的温馨将现实的凄苦比照得曲折委婉,含蓄隽永,动人心魄。因而,首先要引导学生充分想象诗人幻想中西窗剪烛、共诉衷肠的动人场景,赋予未定性和意义空白以具体内容和意义;再揣摩“共剪西窗烛”的温馨与“巴山夜雨时”的凄凉之间的矛盾,充分想象诗人的心理活动,体会诗人充满温馨(倾诉“巴山夜雨时”孤独凄凉中的思念也是一种温馨)的虚幻感受,使矛盾生成的意义空白含义具体化。最后,再将这些与其不幸的现实处境整体比照,使学生沉浸于强烈反差构造的艺术空白之中,涵咏玩索,切己体验,深刻感受诗人不堪承受的惆怅无奈、孤独凄凉之痛。

对《夜雨寄北》的品析,当然会因人而异;教师对“未定性”和“意义空白”的教学选择。也会各有不同。举例的用意仅在于为把握古典诗歌的教学重心提供一种可资借鉴的教学策略。

《夜雨寄北》教学设计 篇3

1、熟读诗歌并背诵诗歌。

2、体会诗歌的音韵之美,回环之美。

3、体会诗人的感情。

4、重难点:(1)体会诗歌的音韵之美,回环之美。

(2)体会诗人的感情。

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1、了解作者:

李商隐(813~858),字义山,号玉溪生、樊南生,怀州河内(现河南省沁阳县)人,唐代诗人。与杜牧合称为“小李杜”。有《李义山诗集》传世。

2、分析理解题目:这首诗的诗题或作“夜雨寄内”,“内”即李商隐的夫人王氏。而现传各本多作“夜雨寄北”,“北”,即在北方的人,或为妻子,或为友人。

3、师有感情地范读此诗,注意停顿节奏。

夜雨寄北

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4、生多种形式朗读朗读此诗。生速记此诗,并让生展示背诵。

5、自此解释:

(1)君:对对方的尊称,于现代汉语中的`“您”。

(2)归期:指回家的日期。

(3)巴山:指大巴山,在陕西南部和四川东北交界处。这里泛指巴蜀一带。

(4)秋池:秋天的池塘。

(5)何当:什么时候。

(6)共:副词,用在谓语前,表示动作行为是由两个或几个施事者共同发生的。可译为“一起”。

(7)剪西窗烛:剪烛,剪去燃焦的烛芯,使灯光明亮。这里形容深夜秉烛长谈。(“西窗话雨”“西窗剪烛”用作成语,所指也不限于夫妇,有时也用以写朋友间的思念之情。)

6、逐句解释:

“君问归期未有期”

一句之中两个“期”字,先停顿后转折,一问一答,一扬一抑,思念友人、欲归不得的愁苦跃然纸上。

“巴山夜雨涨秋池”

写眼前景象,使已跃然纸上的愁苦交织于巴山的夜雨,融入涨满的秋池。

“涨”字,既写出巴山水注秋池的夜雨景象,又表现诗人愁思之绵绵深重。

“何当共剪西窗烛”

何当:什么时候。剪烛:形容深夜秉烛长谈。此句设想日后重逢的时候。

“却话巴山夜雨时”

向“君”追话今夜“我”思“君”而不得归的情景。“巴山夜雨”重出,令人的思绪在现实与想象中徘徊。

7、诗歌主旨:此诗语言朴素流畅,情真意切。“巴山夜雨”首末重复出现,令人回肠荡气。“何当”紧扣“未有期”,有力地表现了作者思归的急切心情。

8、小结:这首诗通过归期的问询和回答,抒发诗人羁旅他乡对友人思念的深情。诗中“期”字和“巴山夜雨”重复出现,造成了回环往复、缠绵曲折的意思。

9、生再次朗读此诗。

夜雨寄北部编版教学 篇4

1、参看注释,了解诗句意思,大致理解诗文所描述的情景。

2、扣词想像,深入感悟诗人当时的离愁和对家人的深切思念。

3、有感情地朗读诗文,熟读成诵。

4、联系比较,领悟写法。

教学重点:

通过想像诗句描绘的景象,感受雨夜里诗人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1、写夜雨及欢聚的情景对表达情感的作用。

2、对比写法的巧妙运用。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主要是用POWERPOINT制作的5张幻灯片以及配音:夜雨声、乐曲《寞》)

教学时间:1课时

一、引入

1、指名背古诗。

2、指名背《

3、今天,再来学习一首写思念家乡亲人的唐诗,看看在表达上有什么不同。

二、读题

(课前板书全诗)

1、指名读诗题--注意停顿,再读--齐读

2、诗题怎么理解?看注释,思考,讲通题意。(点击注释)

3、补充背景:这首诗是李商隐在一个雨夜写给他妻子的一封信。当时李商隐在巴蜀的一个州府(今四川三台县)做幕僚,妻子却在北方的长安居住,两地分居,长期不能相聚。

三、读通诗文,感知诗意

1、在那个雨夜,诗人李商隐在信中给妻子讲了些什么呢?先听黄老师来读读。

2、同学们学着读上两三遍,把诗读通顺,读出节奏。

3、指名读,齐读。

4、李商隐在信中究竟对妻子说了些什么呢?表达了个什么意思?请看看注释,争取自己弄明白。

5、质疑讨论,梳通大意。

(1)理解第一句有难处吗?--梳通大意。并补充:你知道当时诗人与家人分别多久了吗?(一年多了。)

(2)理解第二有问题吗?(随机感知:秋池--秋天的池塘,有什么特点?)梳通后提示:这雨是哪里的雨,哪个季节的雨?

(3)再看三、四句,释疑。补充:“共剪西窗烛”意味着什么?“话”这里当“聊天”、“倾听”讲。话什么?(诗人的感受,心情,对家人的思念。)--梳通句意。

6、再读这首诗,看诗人在诗中表达了什么感情,你是从哪里读出来的?(思念家人--第一句;盼望团聚--第三、四句)

四、顺情扣疑,导入深究

那么,诗人的思念有多浓,盼望有多深呢?这些情感跟夜雨又有什么关系呢?让我们走进这个雨夜,走进诗人内心,去深入品读。

五、想象画面,品出诗味

1、先来感受一下这场夜雨。谁来读一下写夜雨的句子。(播雨声)

2、闭眼想象一下,你仿佛看到了怎样的画面,听到了怎样的声音?

3、这样的夜雨会带给游子怎样的感受?谁有过雨夜里独处的经历?感受如何?独在异乡无人陪伴的李商隐当时在哪里?心情会如何?--读出感受。

4、在“秋”字下加点,当诗人借着烛光看到水池边枯黄的秋草时,又将平添怎样的情绪?--读出感受。

5、所以这“秋”字能不能少?题目中的“夜雨”能不能省去?

6、诗人是怎样让我们看到这么丰富的东西,听到这么丰富的声音,体会到他内心的感情的?--借景抒情,仅用7个字,太凝练了!

六、抓住细节,体悟诗情

1、在这个孤寂的雨夜,诗人望着夜雨,在沉思些什么呢?哪些诗句是诗人的所想?

2、扣“问”:

(1)(读第一句)谁在问谁?妻子在哪里问?(在诗人的想象里)

(2)情景再现:在诗人的想象里,在家中没有丈夫陪伴的妻子生活上会遇到哪些难处与苦处?

预设导悟:1当妻子身患疾病时,妻子可能会怎么问?可诗人只能怎么答?2当家中的财物被盗贼劫走时,心惊胆颤的妻子可能会怎么问?可远在巴山的李商隐只能怎么回答?……

(3)当诗人想到妻子在一次又一次急切地询问自己的归期,而自己又“未有期”时,诗人心中会涌起怎样的情绪?(焦急、愁苦、悲凄、怨恨……)--配乐读诗--这焦急、愁苦、悲凉……都是怎么表达出来的?--画“问归期”、“未有期”:是将这两组词这六个字排放在一起迸发出来的!这是一个什么手法?(对比),这样一对比,让人感到这现实是怎样的呀?(残酷)

3、品读幻想团聚的细节

(1)再读后两句。这两句写的是什么情景?(想像与妻子团聚的情景)

(2)你仿佛看到怎样的画面?

(3)你仿佛听到诗人在话什么?(小练笔)

(4)情境汇报:

A、在跳跃的火焰中,诗人一边剪着烛花,一边深情地对妻子说:……

B、诗人握着妻子的手,感慨地说:与你在一块的日子多温馨啊!可那个雨夜……

C、在明亮的烛光下,诗人一边喝着酒,一边注视着妻子,喃喃地说:……

(5)在诗人幻想团聚的夜晚,诗人话点别的什么不行吗?为何偏要“话巴山夜雨时”?(它和“共剪西窗烛”再次形成鲜明的对比,一对比,今夜的孤寂显得更加难以排遣)。

4、配乐读整首诗,问:在这雨夜写下的寄出的是一腔什么情绪?

七、比照互读,感悟写法

1、人同此心,心同此理,远在他乡与亲人分离的游子都会产生浓浓的思乡之情,尤其是逢上特别的时刻。--再读《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2、将《夜雨寄北》与《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比较一下,有什么异同?

(同:都选取了典型的时刻来写,都用了对比的手法,都通过写所想来抒情。异:《夜》诗选取了更典型的细节,且表达更含蓄。)

八、布置自学

比较读诗与运用想象都是学古诗的好方法,请同学们课后运用这两种方法自学《枫桥夜泊》,试着自己把诗读出味儿来,并体会两首诗所表达的情感有什么不同?

《夜雨寄北》考证 篇5

《夜雨寄北》是我们耳熟能详的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却朴实无华,如家常所叙之口语,亲切自然。

《夜雨寄北》是晚唐诗人李商隐的一首七言绝句,首句一问一答,似有来信询问归期,而诗人却无法确定,次句写眼前之景,巴蜀之地的秋夜,雨声淅淅沥沥,连绵不绝。第三句从眼前之景生发开去,遥想归去之后西窗夜话的温情场景,给人以期盼,又有一丝无奈,最后一句再次回到眼前之景。短短的四句诗,情景交融,虚实相生,这首朴实无华又意蕴深长的诗历来受到人们的喜爱,《玉溪生诗意》评价其曰:“即景见情,清空微妙,玉溪集中第一流也。”

然而这首诗也是一首存疑诗。从诗的内容我们能够得到的信息是,这首诗应该作于作者在巴蜀期间,唐诗中的巴山并非指湖北巴东县南之山,而是泛指四川境内之山,如杜甫的“巴山春色静,北望转逶迤”(《伤春》之二),及义山本人的“掩霭巴山,繁华蜀国”(《唐梓州慧义精舍南禅院四证堂碑铭》)等,都是用巴山来泛指东川之山。另外,这首诗的写作时间应当在秋季,而且义山在此地应该淹留已久,但这首题为“寄北”的诗,到底寄给谁,却存在几种说法,笔者将对此进行考证。

一.寄内诗,作于大中二年说。

在《万首唐人绝句中》此诗题做《夜雨寄内》。冯浩注“语浅情深,是寄内也,然集中寄内诗皆不明标题,当仍做‘寄北’”。杨柳的《如何破解李商隐诗》认为此诗作于大中二年义山自桂林柳幕北归途中淹留荆巴时所作。冯《谱》和张《笺》都认为义山曾在大中二年有过一次短暂的巴蜀之游,这首诗就是在此期间写给当时在北地的妻子。

以上两种观点虽然都认为这首诗是作于大中二年的寄内诗,但也不完全相同,一种认为李此时在郑幕,一种认为在柳幕。根据冯《谱》张《笺》的记载,李商隐在大中元年被郑亚辟为观察支使,随亚赴桂州,于大中五年被柳仲郢辟为节度书记,入柳幕,因此杨柳的说法是错误的。

在这一年,郑亚被贬为循州刺史,商隐未跟随,按冯《谱》记载,李商隐应是先自桂返洛,后出游江汉巴蜀,在深秋时期略顿巴蜀。但刘、余的《集解》认为此说不正确,因为商隐有一首《陆发荆南始至商洛》,诗中提到“四海秋风阔,千岩暮景迟。”可见商隐抵达洛阳时已是深秋,如果返洛后再出行至巴蜀,往来数千里地,“而云‘深秋略顿巴巫之境’,则时间直若停滞不动矣。”因此冯说不成立。

张《笺》认为商隐是自桂返洛的归途中,先到巴蜀,后由荆南赴洛阳,返洛后又入京。并且认为《夜雨寄北》作于初秋,入京在九月初。那么商隐从巴蜀到京都用时两个月,从这个情况看,应该不会出现滞留巴蜀的情况,而且从诗中所说“君问归期未有期”来看,应当是归期未定,若按张说,则是已启归程,就不会说“未有期”了,因此张说也不成立。

二.寄内诗,作于大中五年说。

另有一种说法认为,这首诗作于大中五年,当时柳仲郢任东川节度使,李商隐入柳幕,随柳仲郢入川,《夜雨寄北》就是写给当时在长安的妻子的。

这种说法也不能成立,根据商隐年谱的记载,商隐罢汴幕归京,到达时是春夏之间,当时他的妻子王氏已经去世,二人未能最后相见。根据史事札记记载,商隐归京后无路可走,再次以文章干谒令狐,令狐虽一直认为商隐背弃家门而耿耿于怀,但见其诗怀念往日之情,亦不免恻然。在他的帮助下,商隐得以补太学博士,七月,柳仲郢任东川节度使,辟商隐为节度书记,商隐因料理家事,于九月初始启程赴梓。因此,李商隐到达东川梓幕初期,他的妻子就已经去世了,又怎么会在长期羁留后给妻子写回信呢?

至于此诗是寄内诗的另一凭证《万首唐人绝句》,因为现存的义山诗集旧本中,除了姜本外全部做“北”而不做“内”,而且现存最早的明嘉靖刊刻的《万首唐人绝句》也是“寄北”。因此孤证难鸣,以此来证明此诗是寄内诗不足为凭。至此可以推测,这首诗不是寄内诗。

三.寄给情人说。

唐汝询对此诗的注是:“题曰‘寄北’,此必私昵之人。就景生意,为后人话旧长谈。”如果这个“私昵之人”不是妻子,就应该是他的情人了。

李商隐的确是一位多情才子,在他的一生中有过几次刻骨铭心的恋情。上世纪苏雪林的《李义山恋爱事迹考》曾对李商隐一生的爱情故事做过考证。但有些推测缺乏事实依据,而商隐被后世所认同的有三段恋情。

第一段是与名为柳枝的姑娘的恋情,第二段是与女道士宋华阳的恋情。这两段都是商隐结婚之前,且他在开成三年前也未到过四川,因此《夜雨寄北》不会是写给这两位情人的。

第三段就是与妻子王氏的感情。开成三年,商隐应泾原节度使王茂元邀请在其幕下担任从事,王爱其才,以自己的`小女妻之。虽然与王氏的婚姻使他深陷牛李党争的漩涡,但他并不后悔,在十二年的婚姻生活中,二人感情深厚,而且在王氏死后仍对她念念不忘,写了许多悼亡诗怀念她。在梓幕时,柳仲郢同情他鳏居辛苦,要把才貌双全的乐妓许配给他,也被他拒绝。最终独居到死。可见李商隐虽然多情,却不滥情,是一个钟情自守的人。这首诗写给情人的说法也就自然不成立了。

四.梓幕时期,寄给友人说。

刘余锴和余恕诚编著的《李商隐诗歌集解》认为《夜雨寄北》当是寄给友人的,而且是作于梓幕时期。笔者认为这种说法是最为可信的,因为回顾商隐的一生,他有可能在大中二年自桂管幕返北时曾在巴蜀有过短暂的游历,但这并不符合《夜雨寄北》中长期滞留的情况,因此不会是做于此期。再就是大中五年之后跟随柳仲郢到梓幕,直到大中九年韦有翼接任东川节度使,商隐才随柳返京,这期间仅在大中七年,因思乡念子情切返回长安一次。《夜雨寄北》应当是作于商隐在梓幕时期。并且诗中流露的羁留盼归之感和他在梓幕时期的一系列诗作也有相同的情愫。例如作于在梓幕第三年的“万里忆归元亮井,三年从事亚夫营。”(《二月二日》),以及“三年已制思乡泪,更入新年恐不禁”(《写意》)。

李商隐虽然一生都仕途不顺,生活贫困,但在梓幕时期应该是他最为难过的时期,没有妻儿的陪伴,也没有情人的慰藉,这个时候,唯有朋友的关怀才能稍作安慰吧。有一种推测说此诗是写给温庭筠的。二人过从较密,同样受到牛党的排挤而郁郁不得志,又因为诗才极高而并称“温李”,彼此惺惺相惜。这样看来是比较可能的,但笔者资料有限,没有更多更确凿的证据证明,因此也止于推测而已。如果要确认,还需要进一步的考证。

五.总结

夜雨寄北原文译文 篇6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注释

⑴期:期限。

⑵巴山:泛指巴蜀之地。(在今四川省南江县以北。)

⑶池:水池。

⑷何当:什么时候能够。

⑸却:还,再。

译文

你经常问我什么时候回家,我没有固定的时间回来;

巴蜀地区秋夜里下着大雨,池塘里涨满了水。

何时你我能重新相聚,共剪西窗烛花,

再告诉你今夜秋雨,我痛苦的情思。

另一种翻译:您问我的归期,但我的归期没有定,

现在我是独居在巴山的旅馆里,面对不停夜雨,只见秋天的池水往上涨。

什么时候才能够与您在家中西窗下面一起剪烛长谈,

又说起我独居巴山的旅馆中面对夜雨的情景。

简析

这首诗是作者在四川梓州作募僚时怀念妻子之作。首句点题,说明这首诗是以诗代书。妻子是在分手时“尚未登程,先问归期”呢,还是在诗人到达任所后来信询问──诗中没有交代,但“问归期”说明她盼他回去心切;诗一开头就提归期,也说明他同样把归期时时在念,他也在思念妻子。非常遗憾的是这封代书诗却带给妻子以“未有期”的坏消息。抱歉而又无可奈何之情,欲归不能的无限愁苦跃然纸上。七个字先停顿,后转折,跌宕有致。第二句描绘眼前景物:夜雨。这是远在异地的巴山夜雨,这是容易牵动羁旅愁思的秋夜之雨,它淅淅沥沥下个不停,把池塘的水给灌满了,“往事依稀浑似梦,都随风雨到临头”,巴山夜雨勾起他无限深思。也许,他在推想妻子此时的处境;也许,他在回忆他们在长安的某个雨夜,心中事和眼前景形成强烈的反差,诗人的羁旅愁思也在潜滋暗长,如同“巴山夜雨涨秋池”一般。不,是巴山夜雨能为诗人的愁苦作证。诗人预想来日西窗夜话时还要请“巴山夜雨”这位客人到场哩。诗的前两句写过去,写现在;后两句向往将来。

杜甫在《羌村三首》之一中有“夜阑更秉烛,相对如梦寐”之句,写战乱流离中偶然回到妻子身边的情景。李商隐也盼望着回到妻子身边,在烛影摇曳中,夫妻共叙离肠。“何当”二字,照应首句“未有期”,表现出诗人热烈向往的心情。“巴山夜雨”重现,造成一种回肠荡气的情致。后两句在构思上是很值得玩味的。“何当共剪西窗烛”和杜甫“夜阑更秉烛”相比较,彼为眼前实景,此为虚拟之景,因此带有强烈的主观感情色彩。和杜甫“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相比较,虽然同为从对面写起,但彼仅为由长安而鄜州的单程悬想,此则从巴山而长安、而巴山,情感的流程打了一个来回,从而在强烈的对比中,突出了巴山夜雨中的羁旅况味。至于“巴山夜雨”,由眼前实景一变而为来日话题,这一角色转换也极富表现力:苦涩中有甘甜;苦涩甘甜的转换中丰富了“巴山夜雨”的.内涵。巴山夜雨,客况凄凉,诗人的心境是孤寂的。然而,今日这孤寂的情怀,恰可成为将来见面话题的生动内容,这也许是对异乡中的诗人的一点安慰吧!巴山夜雨,归期未卜,妻子的心境也将是孤寂的。然而,“巴山夜雨”之句带去了丈夫的思念之情,带去了她多么渴望听到、他要亲口诉说的满腔心事。这又是多么大的安慰啊!

夜雨寄北读后感 篇7

夜雨诗意,有着多么浪漫的情调,多么古朴的韵味啊!

这让我想起了李商隐着名的《夜雨寄北》: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脑海里不仅浮现出这样一幅画面:“我”在夜雨中挑灯作文,黯淡的灯光照着密密的雨脚,“我”能看见的东西很少,却似乎又能看得很远。风不大,轻轻一阵立即转换成淅沥的雨声,转换成河中更密的涟漪,转换成路上更稠的泥泞。此时此刻,天地间再也没有什么会干扰这放任自由的风声雨声,也没有什么会干扰“我”对远方的妻子的思念。“我们”“共剪西窗烛”的幸福场景历历在目,一丝甜蜜涌上心头,溶解了雨夜的冰凉……

我不禁想起了第一次感受到夜雨诗意时的情景。那是在一个夏日的夜晚,窗外夜色中响着时紧时疏的雨声,清新的空气夹杂着泥土的气息,丝丝缕缕地飘进了小屋。我听着钢琴曲《kisstherain》,沉浸在诗意的想象当中:我独自站在古老的露台上,沐浴在夏夜的大雨中,浑身湿透了。我走在泥浆里,一边闻着泥土那清新、自然的芳香,一边倾听着雨的喃喃私语。露台下的草坪上,草儿依旧青翠,可花儿却已经憔悴,给雨夜涂上了一层蓝色调……夜雨中的想象总是特别专注,特别难忘。

更让人难以忘记的是雨后明朗的清晨,让人几乎把昨夜忘却,又不能完全忘却,留下一点影子,阴阴凉凉的,添一份淡淡的惆怅,添一丝绵绵的忧伤。

繁华喧嚣的城市就缺少这种夜雨的诗意,雨的声音不能淹没城市的喧闹,雨的绵绵缠绕不住人们的思绪,雨的多情无法打动人们的无情……城市里人们的这种快节奏的生活往往忽视了自然、朴实的美丽,这种生活无疑是缺少诗意的。

夜雨寄北原文及翻译 篇8

夜雨寄北

作者: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注解

1、巴山:在今四川省南江县以北。

2、共翦西窗烛:翦同剪;在西窗下共剪烛蕊。

3、却话:重头谈起。

译文

你问我回家的日子,我尚未定归期;

今晚巴山下着大雨,雨水涨满秋池。

何时你我重新聚首,共剪西窗烛花;

再告诉你今夜秋雨,我痛苦的情思。

赏析

这是一首抒情诗。诗的开头两句以问答和对眼前环境的抒写,阐发了孤寂的情怀和对妻子深深的怀念。后两句即设想来日重逢谈心的欢悦,反衬今夜的孤寂。语浅情深,含蓄隽永,脍炙人口,余味无穷。

李商隐《夜雨寄北》阅读答案 篇9

2. 选出赏析有误的一项:( D)

A、这首七绝情思委婉,清新流畅。诗人以眼前之景预测未来,遥想他日相聚,情致曲折,深刻的思念之情贯注其中。

B.第一句一问一答,跌宕有致,极富表现力,其羁旅之愁与不得归之苦,已跃然纸上。

C、“何当”为想像希望之词。对坐西窗,共剪烛花,想像美丽,写得逼真,揭示出诗人深挚的思念之情。

D、尾句“巴山夜雨”四字重出,表现作者看重这异乡奇景,要将它描述给亲友听。

3.对李商隐的《夜雨寄北》品析有误的一项是:(B )

A.第一句写诗人虽日日思归,却没有准确归期,无可奈何之情跃然纸上。

B.第二句写想象景象,把已跃然纸上的愁苦交织于幻想中连绵的夜雨、涨满的秋池。

C.第三、四句超越时空,把当前的时间推移到未来,让未来的欢聚反衬出今夜的愁苦。

D.全诗“期”字和“巴山夜雨”重复出现,造成回环往复的意境,抒发了诗人羁旅他乡时思“君”的深情。

4.对李商隐的《夜雨寄北》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C)

A、这首诗像用诗写的回信,通过归期的问询和回答,抒写诗人羁旅他乡对友人思念的深情。

B、一、二句诗人将自己与友人的深情厚意和异乡的夜雨景色贴切地融合在一起,绵绵雨中,更见两地相思情重。

C、三、四句写在巴山秋雨之夜,与久别重逢的亲人彻夜畅谈的欢聚场面。

D、诗中“期”字和“巴山夜雨”重复出现,造成回环往复、缠绵曲折的意境。

5、对李商隐的《夜雨寄北》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D)

A.第一句之中两个“期”字,先停顿后转折,一问一答,一扬一抑,思念友人、欲归不得的愁苦跃然纸上。

B.一个“涨”字,富于动态形象,既写出了巴山水注秋池的夜雨景象,又表现出诗人愁思的绵绵深重。

C.后两句超越时空,把当前的时间推移到未来,以未来想象中的欢聚许诺友人,不仅是暂且宽慰自己,也是安慰友人。

D.诗中“期”字和“巴山夜雨”重复出现,令人的思绪在现实和想象的时空之间徘徊不已,如此表达思“君”的深情,觉得有点累赘。

6、选出对李商隐《夜雨寄北》赏析有误的一项:(D)

A、这首七绝情思委婉,清新流畅。诗人以眼前之景预测未来,遥想他日相聚,情致曲折,深刻的思念之情贯注其中。

B.第一句一问一答,跌宕有致,极富表现力,其羁旅之愁与不得归之苦,已跃然纸上。

C、“何当”为想像希望之词。对坐西窗,共剪烛花,想像美丽,写得逼真,揭示出诗人深挚的思念之情。

D、尾句“巴山夜雨”四字重出,表现作者看重这异乡奇景,要将它描述给亲友听。

7、对李商隐《夜雨寄北》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

A.“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一问一答写出了诗人归期临近时无法抑制的激动心情。

B.“巴山夜雨涨秋池。”写夜雨交织,绵绵密密,涨满秋池之景,作者没说什么愁,而愁苦之情自然显现。

C.“何当共剪西窗烛,”中“何当”是从“君问归期未有期”中引发而来,“共剪”是对未来欢乐的憧憬。

D.“却话巴山夜雨时。”一句,盼望在重聚的欢乐中追话今夜的一切。未来的乐反衬出今夜的苦,今夜的苦又成了未来了的谈话材料。

8、对李商隐的《夜雨寄北》品析有误的一项是(B)

A.第一句写诗人虽日日思归,却没有准确归期,无可奈何之情跃然纸上。

B.第二句写想象景象,把已跃然纸上的愁苦交织于幻想中连绵的夜雨、涨满的秋池。

C.第三、四句超越时空,把当前的时间推移到未来,让未来的欢聚反衬出今夜的愁苦。

D.全诗“期”字和“巴山夜雨”重复出现,造成回环往复的意境,抒发了诗人羁旅他乡时思“君”的深情。

9、 从写法的角度赏析“君问归期未有期”的表达效果。

这句采用对比的写法,将“问归期”的满怀希望与“未有期”的无限失望相对照,突出的表现了思念无边的沉重和悲怆。

10、“巴山夜雨涨秋池”中“涨”字的应用有什么好处?

“涨”字与“夜雨”“秋池”相照应,表面上即景点题,实则说明了淅淅沥沥的秋风使池水都涨满了。巧妙暗示了诗人因思念而夜不能寐的时间之长。这一精细而又富于生活实感的画面调动了读者的想象,似乎秋池里涨的不是秋水,而是诗人难以解脱的痛苦。

11、 想象一下,“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所描绘的场景,并写下来。

诗人和思念的人在长久的分离后终于得以团聚,相谈甚欢,直至秉烛,他们谈论些什么呢?原来谈论的就是现在彼此思念的情状。

12、 结合诗境体会“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这一虚写的妙处。

上一篇:人大代表换届选举下一篇:动物作文结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