泛娱乐/休闲娱乐的广告语(共11篇)
泛娱乐/休闲娱乐的广告语 篇1
泛娱乐/休闲娱乐的广告语
1、网红梦工场,情醉泛娱乐。
2、面向游客面向君,不负主播不负卿。
3、明星典“泛”,星梦奇缘。
4、乐寻千百度,爱上泛娱乐。
5、携手泛娱乐,拥抱星“金”彩。
6、绿色直播,泛O娱乐!
7、泛璀璨之红人,娱众人之情致,乐生活之艺术!
8、泛娱乐,重新启动乐播生活!
9、别找了!Women都在泛娱乐!
10、泛娱乐,会快乐!
11、进入泛娱乐,你就是明星!
12、汇优播,汇你我,正能量,更快乐!
13、泛娱乐,广泛娱乐,泛泛娱乐。
14、泛娱乐,让你乐翻天!
15、娱乐新天地,网红星(梦)工场——泛娱乐。
16、泛娱乐,星时代!
17、娱乐最前沿,直击星梦想。
18、泛娱乐星光,网天下红人,创社交辉煌!
19、泛舟网海,娱你同乐。
20、泛泛之辈,岂能错过泛娱乐!
21、泛娱乐,这里有快乐!
22、泛娱乐,重新启动乐趣生活!
23、娱乐星十四代,领秀星梦想。
泛娱乐/休闲娱乐的广告语 篇2
1989年我国开始了省级电视台上星工程, 1996年到1997年伴随着上星工程的完成, 省级卫视开始了从行政格局向市场格局、从地方市场向全国市场的征程, 同时也拉开了省台与中央台、省级卫视与省级卫视之间在全国市场上激烈竞争的大幕, 电视节目开始了自己的娱乐化栏目的探索。1997年湖南卫视推出了全民娱乐节目《快乐大本营》, 该节目以其清新、青春、快乐、八卦、贴近生活的娱乐风格在中国电视娱乐版图迅速卡位, 其带动的明星效应和倡导的快乐理念至今生命力不减, 十几年来已融为中国青少年文化的一部分, 并为湖南卫视打造成中国第一电视娱乐品牌定下基调。2004年湖南卫视推出《超级女声》, 作为国内第一档平民选秀节目, 《超级女声》利用观众票选决定选手去留的方式拉近了电视与观众、选手与观众的距离, 其亲民性与感染力使得该节目的影响力瞬间辐射全国, 湖南卫视也一跃成为省级卫视的成功典范, 收视率甚至一度跃居全国电视台收视率的第二位, 仅次于中央一台的新闻联播。伴随着湖南卫视的成功, 其余卫视也都跃跃欲试, 纷纷推出了自己的大型娱乐节目以及各类真人秀、选秀类节目。
一、省级卫视电视节目娱乐化原因
电视节目“娱乐化”首先是由电视自身的传播特点决定的。著名传播学家麦克卢汉曾经说媒介是人的延伸。作为人的眼睛和耳朵的延伸的电视, 视听合一, 直观性强, 能够使观众产生参与感, 因而电视节目要获得成功必须要有能够刺激到受众感官的东西, 或听觉, 或视觉。对此, 美国学者尼尔·波兹曼曾经说:“娱乐是电视上所有话语的超意识形态。不管什么内容, 也不管什么视角, 电视上的一切都是为了给我们提供娱乐。”20世纪80年代以来, 经济全球化席卷了世界的每一个角落, 传媒业也迎来了娱乐化浪潮, 其突出表现就是娱乐性节目比例大量增加, 新闻节目比例下降, 一些严肃的新闻节目也出现了娱乐化现象。比如, 在一些重大政治事件和社会事件的报道中, 为了吸引受众的注意力, 媒体往往将新闻聚焦于某一个人物身上, 追求戏剧性, 将复杂的矛盾简化为好莱坞式的善恶对立和爱恨情仇。1994年的辛普森杀妻案, 1997年的戴安娜车祸案与1998年克林顿性丑闻案标志着严肃新闻向软新闻的彻底投降, 也标志着传媒全球娱乐化进入了更新的阶段。与此同时, 伴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深入, 中国内地与港台、欧美等发达国家的交流越来越多, 中国的电视媒体也不可避免的卷入到这场全球性的“娱乐化浪潮”之中。“泛娱乐化”现象正是出现在这种背景之下
二、“泛娱乐化”表现
1、选秀、情感类节目泛滥且低俗化倾向严重。
2、新闻节目在综合频道节目中的比重降低
3、严肃新闻的软化
三、“限娱令”与“泛娱乐化”
尼尔.波兹曼在《娱乐至死》中警示世人“有两种方法可以让文化精神枯萎, 一种是让文化成为一个监狱, 另一种就是把文化变成一场娱乐至死的舞台。”电视节目“泛娱乐化”现象对我国社会也产生了巨大的危害, 首先是各种偏离主流价值观的观念在电视上得到了疯狂传播, 如拜金主义、婚外恋等等。其次, “娱乐节目”也消减了人们对严肃问题的思考, 满足于一种全民狂欢的幻景。随着“泛娱乐化现象”的愈演愈烈, 国家广电总局出台了一系列措施来抑制其负面作用。2005年8月26日, 在国家广电总局召开的全国文艺娱乐节目主持人研讨培训班开班仪式上, 国家广电总局相关负责人首次公开指出了弥漫在中国电视综艺节目中的低俗化发展形式, 对电视综艺节目中出现的主持人素质不高, 审美格调低俗、语态和定位把握不当等问题进行了批评, 并公开申明“抵制低俗化是一项长期任务”的观点, 2007年国家广电总局和相关部门又联合采取行动, 对电视节目低俗化现象进行了历时最长、规模最大的一次整顿活动。《第一次心动》《美丽梦工厂》等一批娱乐节目都或限令整改, 或禁止播出, 这次行动获得了社会公众的大量支持。2011年7月广电总局专门召开了“关于防止部分广播电视节目过度娱乐化座谈会”, 会上有专门邀请各大卫视的相关负责人参与讨论关于限娱令的意见。2011年10月25日, “限娱令”正式下发。
“限娱令”的下发对于纠正目前省级卫视的畸形竞争和“泛娱乐化”现象有着重要作用, 能够促使一线省级卫视加强自身的节目创新能力, 提高节目的格调, 同时, 给予二三线省级卫视以发展机遇。但是, 我们也要看到, 省级卫视毕竟已经进入市场多年, 市场竞争必须遵循市场竞争的规律, 强制性的行政力量对于市场的干预有可能会造成市场自身的混乱。
电视娱乐节目曾经为我们的电视台创造了巨大的成功, 至今也仍然在创造巨大的效益, 对于电视娱乐节目的处理不能一刀切, , 对电视娱乐节目的限制要以引导为主, 鼓励电视娱乐节目健康发展, 鼓励一线省级卫视积极创新, 通过市场完成电视节目的转型。
摘要:伴随着“限娱令”的下发, 从中央到地方, 从业界到学界, 纷纷讨论“限娱令“对卫视频道以及中国电视格局的影响。本文试着梳理了娱乐节目在省级卫视发展的历史, 分析了省级卫视选择娱乐节目的原因, 进而分析了“限娱令”与“泛娱乐化”“娱乐化”之间的关系。
关键词:限娱令,省级卫视,泛娱乐化
参考文献
[1]尼尔·波兹曼著, 章艳译:《娱乐至死》,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4年。
泛娱乐/休闲娱乐的广告语 篇3
[关键词]台湾电视新闻;后现代娱乐;受众引导;专业主义;媒介品牌
[中图分类号]G21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1763(2009)05-0133-04
无论是在电视的发展之初还是在繁荣的当下,新闻节目一直是各家电视台打造的重点,也是媒体与社会交流的直接平台。台湾电视新闻经过近半个世纪的发展,历经了一系列的竞争变革,在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进入了自由多元的发展时期,但时至今日,我们所看到的台湾电视新闻却呈现出了后娱乐的现象,这种现象的表现就是新闻节目的泛娱乐化与娱乐新闻节目的式微,用通俗的语言来说,即在新闻节目中过多地呈现出娱乐元素而缺乏对严肃议题的关注和讨论,而一向以报道艺人明星为主要内容的娱乐新闻节目却又在这个时代失去了观众群从而被更具娱乐性的综艺节目替代,台湾电视新闻的这种后娱乐现象究竟是如何造成的,我们又该如何看待和反思此种现象?这是本文试图探讨的重点。
新闻节目的泛娱乐化,主要是指八卦、煽情、刺激等娱乐性的元素充斥在新闻节目当中,具体说来,即在内容上以“软新闻”取代严肃新闻,在形式则对各类新闻进行“软包装”。在台湾电视新闻中,这种从内容到形式上的泛娱乐化随处可见。牛隆光和林靖芬在《透视电视新闻:实务与研究工作谈》中将台湾电视新闻的内容特征做了较为全面的归纳,认为台湾电视新闻所报导的内容多强调软性新闻,多转向私人领域,多关注“煽色腥”新闻,重视受难者新闻、命运乖张新闻及英雄新闻的报道,多偏好娱乐化信息和垃圾新闻。而台湾的新闻业者和电视观众肯定不会忘记2007年3月26日的“周政保事件”,当天TVBS播出了一家独家新闻,内容是一个黑道人士周政保拿枪恐吓威胁另一黑道人士的录像带,其它的各家电视台纷纷转播,在岛内引起轰动。但警方调查搜证的结果却让人大吃一惊,原来TVBS的记者竟然与黑道一起参与了录像带的制作。为了追求视觉效果和跌宕起伏的情节,台湾电视新闻的娱乐化已经登峰造极,而这也几乎被认为是是台湾电视史上最黑暗的一天。
但是,与台湾电视新闻节目泛娱乐化的现象相对应的,却是娱乐新闻节目渐渐地淡出了观众的视野。20世纪90年代中期,陶晶莹在TVBS—G主持的《娱乐新闻》与高怡平在三立都会台主持的《完全娱乐》以专业和成熟正式开启了娱乐新闻的黄金年代。但这两档节目马上受到了由大小s主持的八大电视《娱乐百分百》的冲击,大小s以其无厘头的主持风格和怪异搞笑的百变造型吸引了观众的眼光,也开启了日后台湾娱乐新闻走向综艺化的道路。台湾娱乐新闻节目的专业与高质感时代在2003年高怡平与陶子相继从娱乐新闻的主播台上引退后即宣告结束,而2006年9月小S请辞《娱乐百分百》则是娱乐新闻节目彻底走入低谷的标志。此后的娱乐新闻节目纷纷让一些娱乐明星加人主持人的队伍,且为了提升收视新增了一些游戏与歌唱单元,使得娱乐新闻与一般的综艺节目无二。2007年3月,TVBS—G结束了长达13年的《娱乐新闻》的播出,伴随这个台湾最早的娱乐新闻节目一起退出历史舞台的,还有娱乐新闻节目的专业性与影响力。
新闻的泛娱乐化和娱乐新闻节目的式微在我看来正是台湾电视新闻后娱乐现象的呈现,即对于新闻而言,娱乐性的内容成为其必须要挖掘的亮点,而只要能求得娱乐的最大化效果,娱乐新闻的形式则变更为了综艺节目。
关于后娱乐现象,学界并没有一个明确的定义,有人将“后娱乐”解读为“俗娱乐”,即认为所有的人都生活在世俗中间、享受世俗的东西,因此,电视就应该顺应这种世俗的节拍。这种俗娱乐的解释和我认为的“后现代主义娱乐”的说法是吻合的。相对于现代主义主张的人道主义和理性主义,后现代主张解构一切,“使过去失去意义,预示未来将一无所有,对任何事物都不负责任——所有这一仅仅是装饰而不是反抗,当然不是精神上的坚忍。”因此,它所希望的是“给没有意义的东西以意义,给没有认同的东西以认同”。正是在这种思想的引导下,媒体才会将能够吸引受众眼球的感性的娱乐性内容视为新闻节目的重点,甚至是独家新闻的重要来源。而至于演艺明星,他们每天的生活起居也只有那么多的噱头和引人注目的焦点,所以不如多办综艺节目以吸引观众。有人将台湾综艺节目的风格归纳为以下几点:观众上台又捧又骂、街头乱窜逢人就闹、千里寻亲服务到家、博命演出自相残杀、变装敢秀胡说八道、说学逗唱猛爆黄料、模仿反串越丑越好,当具有这些元素的综艺节目出现在电视画面中,再加上新闻节目呈现出了越来越多的故事性和跌宕起伏的情节,只播报明星们动态的娱乐新闻节目自然也就慢慢地失去了观众群。同时,后现代主义认为“今后的知识将为销售而生产”,这种“知识的商品化”论调无疑为娱乐化媒体的市场化运作提供理论基础,也正是这种新闻的商品化。导致新闻节目越来越娱乐化以成为受欢迎和流行的商品,而娱乐新闻敌不过综艺节目成为了过气的商品,台湾电视新闻正是在此基础上呈现出了后娱乐现象。
本人于2008年10月15日至12月14日获得由中华发展基金管理会赞助的为期两个月赴台湾媒体参访实习的机会,利用2008年11月6日至12月5日在中天电视台海外新闻中心实习的这段时间,本人观看了各家电视台对同一事件的新闻报道,并且在各种采访现场对各家电视台的记者进行参与式观察。以“陈云林来台”事件为例,这是1949年后大陆受权团体最高负责人第一次访问台湾,也是大陆第一次派出庞大协商代表团来到台北。但是在台湾电视新闻中,充斥的是一出又一出“呛陈”的好戏,而即便面对呛声,台湾电视媒体也似乎很少去思考这种呛声究竟代表着什么以及台湾社会未来走向等问题。11月6日,在“马陈会”的当天,有一位在台北宾馆外围现场采访的记者对我说:“这些游行抗议的人当中有很多人现在看起来很激动很独立,但是也许今天一游行完,明天他们就去大陆做生意了。”但是,台湾的电视新闻也没有对这些人的深入访谈和纵深剖析。此外,11月4日在陈云林与陆委会“主委”赖幸嫒会谈的晶华饭店,邱议莹、谢欣霓两位民进党女立委在大厅抗议,有记者一边说着“这两个女人是神经病”一边又在尽职尽责地拍摄。在记者们看来,这些热闹的场面、激进的镜头才是他们所需要的画面,因为这些元素可以吸引观众,除此之外,包括陈云林夫人的着装、圆山饭店准备的牛肉面、随行的中南海保镖等娱乐性讯息都进入了新闻关注的视野。当我问及中天新闻海外新闻部的一位记者为什么对陈云林夫人的着装感兴趣时,她
的回答是:“其他的内容各家电视台都能看到拍到,我们只能从这种细节挖掘出更多有意思的东西”。由此可见,这种“有意思的东西”成为了各家电视台挖掘的重要内容。
针对这种情况,我以“你注意到台湾电视新闻的娱乐化趋势了吗?”“台湾电视新闻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娱乐化趋势?”“你自己怎么看待这种娱乐化趋势?”“你认为娱乐化代表着台湾电视新闻发展发现吗?”“曾经代表娱乐风向标的台湾电视娱乐新闻节目怎么会越来越式微?”等几个问题对中天电视新闻部和在采访现场见到的包括TVBS、台视、东森在内的几家电视媒体的共十位记者进行了访谈。这十位记者均认为台湾电视的娱乐化趋势非常明显;在论及为什么会有这种趋势的时候,十位记者均提到了日益恶劣的竞争环境和台湾电视观众的需要,即所谓“有竞争才会泛滥”、“有需求才会有供给”,一位记者还提到了“台湾的政治环境很容易滋生娱乐化的内容,因为许多人为博出境所以会制造噱头在镜头面前亮相,这种制造出来的噱头有时候就是非常戏剧性非常娱乐化的”;至于怎么看待这种娱乐化的趋势,只有一位记者表示“符合观众的需求有什么不好?”,其它几位记者都表示这是一种无奈之举,中天新闻的一位记者说:“你以为我们愿意去做那些新闻吗?24小时总需要有东西填充,也总是需要有东西给人看吧?”,另一位TVBS的记者认为“大家都是为了一份工作和生活呀”;而对于“娱乐化是不是代表台湾电视新闻的发展趋势”这个问题,有六位记者表示没有去思考过这个大问题,并且其中的两位认为这个问题应该由电视台的管理层去思考,其它四位记者认为不管乐意不乐意,娱乐化的发展趋势是必然的,“大势所趋,非个人力量可以抗拒”;在解读台湾电视娱乐新闻式微的现象时,几乎所有的记者都认为综艺节目的冲击是一个很大的因素,此外,电视新闻的娱乐化对娱乐新闻的收视率也造成了影响,中天新闻的一位女记者对我说:“你不觉得台湾的电视新闻比电视连续剧还好看吗,更别说和一些娱乐新闻栏目比较了。譬如说陈水扁弊案,迄今为止已逾半年,其中剧情迭出,实在很好看。”
根据以上观察和访谈得来的信息,再通过对一些资料的梳理和思考,本文对导致台湾电视新闻呈现出后娱乐现象的原因分析如下:
1台湾社会现状中的受众
呈现出后娱乐现象的电视媒体在节目内容的选取和编排上,以接近目标受众的需要为最重要的追求,因为只有这样才既能使媒介有效地运转又能符合或迎合受众的需要。至上个世纪90年代,随着服务业取代工业占据台湾经济的主导地位,中产阶级也上升为台湾社会的主体,而且这个队伍还在不断的发展中。台湾的中产阶级一方面在享受着高消费的物质生活,但与此同时又感到了一种普遍的焦虑,联合报系的《财讯月刊》2008年8月1日发表的一篇文章称“平均收入比中国大陆高,贫富差距比香港低,民间活力比新加坡强的台湾,却出现华人社会里最焦虑的一群中产阶级。”他们以个人为中心的“自我膨胀”在遇到竞争的压力、消费的相对性和对于未来的忧虑时又变成了“自我萧条”,在这种矛盾中,他们开始寻找人类最广泛的普遍兴趣——原始兴趣来麻醉自己。所以,台湾的电视媒体无论是在新闻的泛娱乐化上还是在娱乐新闻走向更娱乐的综艺节目上,都渐渐走向了满足人们这种低俗化的道路。“这些娱乐消遣作充斥了整个社会过程……享乐意味着全身心的放松,头脑中什么也不思考,忘记了一切痛苦和忧伤。”
2政治环境的影响
台湾的政治环境在经历了威权统治以及国民党一党独大的时期之后,渐渐地演变成了多党竞争,这当中尤其以国民党代表的蓝营和民进党代表的绿营之间的对立最为突出。由于政治环境的不确定性,使得大众对于政治异乎寻常地关注,政治成了媒体重点关注和炒作的对象。渐渐地,台湾媒体把政治和娱乐视为能够吸引受众的两大主要因素,甚至政治也逐渐成为娱乐的一部分,很多政治新闻趋同于娱乐新闻,如前面所提的陈云林赴台事件的报道以及陈水扁弊案等。同时,综艺节目中也很多政治化的内容,如连战、马英九等政治明星都曾上过综艺节目《康熙来了》,且在节目中连什么时候初吻、穿什么内裤都全盘兜出,大大满足了观众的娱乐心理。但是艺人出于商业目的,一般不涉指政治领域,这也就造成了喜欢参与到政治事务中的台湾民众更愿意以轻松的方式去观看娱乐化的政治新闻和政治化的综艺节目,从而使娱乐新闻的观众群也受到影响。
3台湾的电视媒介环境
到目前为止,人口2 300多万的台湾岛内竟然有8个24小时的新闻台。而根据研究发现,政治与公共事务的新闻,对于以妇女和青少年为主体的广告诉求对象很少有吸引力,而人情趣味与娱乐特写对于所有的受众都有卖点。同时,受众数目的增加又可以符合广告主的心意,并达到电视台商业利益追求的目的。如此一来,亨利·鲁斯提及的“教堂”在今天已经丧失了其至高无上的地位,当娱乐文化与文化工业相结合,文化生产与经济利润相一致的时候,“金钱乃是评判所有这些需要是否得到满足的一个公分母”。与此同时,有生产者愿意提供娱乐性的产品,也有消费者乐于接受这种产品还是不够的,这种产品想在媒介市场上大行其道,还必须得到市场的管理者——政府的承认。台湾的“国家通讯传播委员会”(简称NCC)除了规定媒体不能播出血腥、暴力、色情等画面,对娱乐产品并没有其他的指导和规定,这种默认也使得娱乐产品在电视媒体上泛滥。
台湾电视新闻以收视率为中心的理念确实可以使得一部分受众在接受这些“信息商品”的时候感觉到快意,并且在某些时候也可以帮助其在娱乐的消遣中暂时麻痹自己的孤独和忧伤。我们需要娱乐,但是在一个后娱乐的电视环境中,有些问题又是台湾电视业者必须要去注意的。
1在满足受众需求的同时引导受众思考
毋庸置疑,传媒今天的角色已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公众的关心,今天的受众有很大部分已习惯于用传媒来了解社会。正如议程设置理论所提出的“新闻不仅告诉我们该想些什么,而且告诉我们该怎样想。”后娱乐时代的台湾电视新闻正如迈克尔·埃默里在《美国新闻史》里所提及的“我们已经变成了好莱坞了,我们已经屈从于新闻的好莱坞——我们化重要为琐碎……我们将最重要的时段留给了闲言碎语和奇闻。”这也符合了“后现代性张扬多元性,使人的选择具有无限多的可能性,后现代鼓励人的平面性,使人终于逃离了深度由精神家园走向了享乐主义”的特性。但是,诚如法兰克福学派的著名理论家霍克海默和阿多诺所说:“精神的真正功劳在于对于物化的否定。一旦精神变成了文化财富,被用于消费,精神就必定会走向消亡。”因此,对于台湾电视新闻来说,虽然面临着市场的严峻挑战,但是一味地迎合受众的本能需求只能让其在一片笑语与喧哗中放弃思考的权力、丢弃思考的能力,因此,媒体还是应该在“市场”与“教堂”中努力进行协调,一方面要满足受众的需求以获得市场的肯定,一方面要用积极引导受众进行有意义的思考,事实上这种引导也是为自己培养更多具有思想深度和社会责任的受众,这对媒体的长久发展是有益的。
2在对新闻专业主义的追求中实现新闻业的良性发展
在19世纪中期,医学、法律等行业通过建立本行业的规范和组织而获得了相应的职业地位,这种专业化的模式成为其它行业树立自身不可或缺的价值的典范。新闻从业人员也在追求如同医学、法律一样的地位,因为意识到自身所承担的职务和社会责任,新闻业在不断前行的过程中渐渐形成了一种新闻专业主义,这让新闻成为一种职业,也让记者成为专业人才。回顾历史,美国两个报纸大亨郝斯特与普利策曾在19世纪后期展开了激烈的竞争,并形成了新闻史上的“黄色时期”。为了在竞争中获胜,普利策不惜媚俗以迎合多数受众的娱乐需求乃至低级趣味,但在当他晚年意识到了自己在这场竞争牺牲了新闻道德和社会公益,与新闻业的社会责任理念和理想相违背时则悔悟不已,他的痛改前非为他赢得了超越时空的声誉。可见具有明确的社会责任理念和新闻理想的新闻专业主义是使得新闻业可以长久发展的最本真的价值,因此,在娱乐的声浪里,台湾电视新闻业者也应该时刻提醒自己对专业主义的追求。
3在凸显个性中塑造媒介品牌
休闲娱乐活动的口号 篇4
一、粤”耳的旋律,动听的“心”。
二、动感地带,惠生活,享快乐。
三、动感地带,我的达人派。
四、动感有我粤精彩。
五、有动脉,就有人脉。
六、动感地带,怦然心动。
七、动感地带,没你不行。
八、惊喜每一刻,快乐无极限。
九、动感地带,潮IN前线。
十、动感动带,统领新时代。
十一、换个方向,感受世界。
十二、动感地带,越动越开心。
十三、动感地带,我有我精彩。
十四、要互动,才动感。
十五、动感地带,无处不在。
十六、超“粤”精彩瞬间广交朋友,感触潮流。
十七、动感地带,同一片天空,不同的梦。
十八、动感地带,自由自在。
十九、动感地带,“盘”聚精彩。
二十、动感地带,舞动生活。
二十一、动感地带,大家的快乐营地。
二十二、动感的我们常在动感地带。
二十三、动感地带官网,你的动力火车。
二十四、动感地带,“粤”多精彩。
二十五、行动决定人生,动感才有价值。
二十六、动感地带,网络上的综艺娱乐。
二十七、动感地带心,就是方向盘粤网情深,我在动感地带等你。
二十八、动感地带,激情生活。
二十九、动感新地带,舞动我精彩。
三十、自由天下动感你我,地带拥有。
三十一、动感地带,无所不在。
三十二、动感e时代,点我更精彩。
三十三、动感地带,粤者时代。
三十四、粤动精彩,我作主。
三十五、动感地带,因有你在。
三十六、动感地带,我的地盘听我的。
三十七、动感地带,一起精彩。
三十八、感受生活魅力,体验运动快乐。
三十九、快乐由心,开心随行。
四十、心动感觉,无处不在。
四十一、动感地带,轻松你我他。
四十二、粤”耳动听动感地带,玩转地球。
四十三、广为所动,动感不移。
四十四、动感地带,快乐共享。
四十五、粤(跃)动时尚,动感狂欢。
四十六、动感地带,心随网动,乐至友来。
四十七、砰砰,砰砰,你的潮人地带。
四十八、感动精彩,动感地带。
四十九、自由空间,快乐分享。
五十、广东动感,流行时尚,快乐你我,精彩生活。
泛娱乐/休闲娱乐的广告语 篇5
社会学和传播学教授麦克·费瑟斯通认为,泛娱乐化是指包含在后现代主义文化中的另一个倾向,即人们对待文化不是以一种高敬仰的心情来顶礼膜拜,而是“沉溺于折衷主义与符码混合之繁杂风格之中:对文化表面的‘无深度’和‘浅层次’感到欢欣鼓舞”。大众传媒的泛娱乐化是一把双刃剑,为此全面分析其对青少年价值观的双重影响,理性检视背后的作用机制,进而合理构建大众传媒泛娱乐化影响下的青少年价值观培育路径意义重大。一
大众传媒泛娱乐化对青少年价值观的积极影响
娱乐是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元素,是精神富足的重要表现,某种意义上,泛娱乐化的出现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大众传媒泛娱乐化给青少年的知识价值观、人生价值观和生命价值观都带来了积极影响。
(一)知识价值观:拓宽知识视野
“知识价值观是实践主体以自己的需要为基础而形成的对知识重要性的认识。知识价值观的基本成分包括知识价值目标、知识价值手段和知识价值评价三个方面。”大众传媒的出现使青少年摆脱了纸质时代的束缚,拥有更多获得知识的途径。大众传媒所传递的泛娱乐化信息具有平面化、视觉化等特点,使传播内容生动有趣而受青少年喜爱,青少年由主动接触娱乐化内容而间接了解了各种知识,丰富了知识面,拓宽了知识视野,更有助于激发他们的兴趣、爱好,进而推动其完善自身知识体系,形成多侧面、多维度的知识价值观。调查显示,青少年网民搜索引擎使用率达到86.6%,网络搜索已成为青少年获取知识的重要手段,青少年面对类型繁多、内容丰富的泛娱乐化的大众传媒,需要根据自身需求进行信息选取,在搜索、筛选信息的过程中其知识价值目标、知识价值手段和知识价值评价受到较好锻炼,有利于青少年知识价值观的形成。
(二)人生价值观:引导个性发展
人生价值观是人对自身的人生价值、人生目标和人生意义的基本认识。现代社会是一个崇尚个性的时代,倡导个性化的人生价值观有助于青少年成长为创新人才。大众传媒泛娱乐化虽然体现的是娱乐精神,却隐含人的创新意识,突破人们的传统认知。大众传媒泛娱乐化在信息的传递过程中促发多种社会行为,这些行为对传统人生价值观进行重新定位,使青少年摒弃传统的生活方式,追求平等、自由和个性化的生活。“对于有意识的生命来说,要存在就是要变化,要变化就是要成熟,而要成熟,就是要连续不断地进行无尽的自我创造。”青少年始终处于不断的成长之中,他们在精神放松与知识学习的过程中进行创造性与自我同一性的探索。自我同一性是把与自身相关的东西结合起来,形成有别于他人的风格,即个性化的人生价值观。这要求青少年对传统人生价值进行批判性的继承,悦纳自己的缺点,不断追求自我实现。
(三)生命价值观:保持生命张力
生命价值观是人们对当下生命价值问题的自我追问,涉及生命意义、价值、理想和信仰。青少年拥有正确的生命价值观,有助于他们热爱生活,追求生命的意义,实现生命的价值。青少年在接受娱乐信息的同时,能够获得愉快的心情,从而恢复生命的张力,保持生命的动力。在释放压力的环境下,生命价值观教育才能“唤醒每个学生的生命意识,开发每一个学生的生命潜能,强调每一个学生的生活活力,提升每一个学生的生命境界,让每一个学生都能自由地、充分地、最大限度地实现自己的生命价值”。这样青少年才能主动去思、去想、去感受身边的人和物,感受生活的美好,进而养成多维、积极、健康的生命价值观。二
大众传媒泛娱乐化对青少年价值观的消极影响
青少年作为泛娱乐化影响的主要对象,是热爱时尚、追求新异、崇尚个性、可塑性强但又是判断力弱、价值观不成熟和极易受影响的特殊群体。当青少年受到大众传媒泛娱乐化的不良影响时,很容易认可、模仿和接受泛娱乐化中不良的价值观,从而对他们价值观的形成和发展产生负面影响,造成青少年价值观的扭曲。
(一)生活价值观的功利化
在大众传媒泛娱乐化的影响下,不少青少年的主流价值观念受到冲击,清晰的价值判断变得模糊,甚至不再信奉崇高的价值观,不愿意以理想为伴,禁锢在“小我”之中,远离了“诗与远方”的追求。在他们的生活中,榜样力量不断被消减,其偶像更多的不再是科学家、工程师等,而悄悄变成了镁光灯闪耀下的歌手、电影明星、体育明星等。国家统计局西安调查队选取了西安市十所中小学的300名青少年,针对他们的理想追求做了专业调查。调查结果显示,五成多青少年崇拜明星。青少年这种功利的价值观,使自己的生活目标变得狭隘,只关注眼前的利益和当下生活,缺少对身边事物的关心,缺乏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以及对他人、对集体的奉献。
(二)生命价值观的漠视化
在大众传媒泛娱乐化的影响下,青少年在网络虚拟世界里不再受舆论和权威的约束,不用承担现实生活中的责任与义务。第39次《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6年12月,我国19岁以下的网民达1.7亿,约占全体网民的23.4%,其中成为手机控、游戏控、网剧控的大有人在。虚拟世界的行为凝结着个人利益和偏好,这种虚拟的生活习惯易被带到现实生活中去,偏离正确的生命价值观,造成青少年不关心现实生活,漠视他人的伤痛,逐渐失去感同身受的能力,对周围的一切麻木不仁。长期在远离人与人交往的网络空间里,造成青少年情感的干涸,导致自己生命情感的异化和对生命价值的漠视。
(三)审美价值观的庸俗化
由于青少年正处于成长与发展的关键时期,审美价值观还未定型,因此,在消遣娱乐的过程中容易被动接受大众传媒泛娱乐化中的不良影响,喜欢关注明星绯闻、奇闻轶事,迷恋网络直播(吸毒、色情等),导致青少年审美追求缺少理性的审视,只注重感官上的刺激和享受。以综艺节目为例,其中虽有制作精良,旨在传递真善美的良心节目,但更多的却是“掌声、笑声、博彩声,声声入耳;私事、家事、无聊事,事事开涮”的娱乐狂欢图景,此类低俗的审美容易对青少年产生误导,使其将低俗、趣味低下的审美误认为是正常的审美,而将悦心悦意、悦智悦神的高雅审美弃置一边。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通过对 25 岁以下上网看电影的青少年网民的在线调查问卷进行分析发现,轻松愉快的喜剧类电影内容在所有电影类型中排名第一,使用率高达 69.4%。对于平面化、视觉化的网络动漫作品,青少年网民对搞笑和热血类动漫关注程度更高,使用率分别达到 50.6%和 46%。三
大众传媒泛娱乐化影响青少年价值观的作用机制
大众传媒泛娱乐化对青少年价值观的影响过程是青少年在面对娱乐信息时经过自主选择和整合的结果。为此,探析大众传媒泛娱乐化影响青少年价值观的作用机制很有必要。
(一)与青少年心理需求契合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需求获得了极大的提高和满足,开始追求精神上的享受,娱乐成为人们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变革时期,青少年长期面对学习、升学、就业的压力,更加渴望娱乐与休闲,这使娱乐在青少年生活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大众传媒的泛娱乐化开启一个新的世界,铺天盖地、五花八门的泛娱乐化信息强烈地吸引着青少年的注意力,激发着他们的好奇心。他们心甘情愿地沉迷于浅表化的娱乐世界,使自己暂时忘却生活中的烦恼。
(二)受青少年同辈群体影响
青少年的成长从属于同辈群体。“同辈群体一般是由年龄、地域、爱好、兴趣、价值观以及社会地位等方面比较接近或相似的人所组成的一种关系密切的社会初级、非正式群体。”他们为了更好地融入群体,获得同辈认同,常常根据群体价值调整自身观念,通过彼此的相互模仿和学习获得相似的情感体验与价值观念。当泛娱乐化的内容受到群体中部分青少年关注时,在同化作用下,其他青少年也会关注这种泛娱乐化的内容,由此泛娱乐化造成的影响就由部分青少年上升到群体。同辈群体信奉的价值观念受泛娱乐化的影响发生偏转时,这种偏转又影响着每个人,致使青少年价值观随之发生变化。
(三)大众传媒自身发展需要
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各种新兴媒体犹如雨后春笋般涌入大众生活。为在激烈竞争的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抢占受众眼球,争取经济利益,各种大众传媒普遍采取受众喜欢什么就制作什么的策略,其传播内容和形式走向泛娱乐化,从而使一些大众传媒放弃自身应承担的社会责任。受大众传媒泛娱乐化影响最大的当属青少年,他们身心发展未成熟,价值观还处在形成阶段,辨别是非的能力差,长期处在娱乐化的环境下,易沉迷于“娱乐至死”的狂欢盛宴之中不能自拔。此外,大众传媒传播制度不完善也是青少年受泛娱乐化影响的重要因素。现阶段大众传媒普遍采取“自负盈亏”的企业经营模式,其为满足经济发展需求,克服资金短缺、人才紧缺等困境,更倾向于利润高、成本低廉、符合受众喜好的娱乐节目。在这种情况下,传播信息免不了出现泥沙俱下的现象,致使传媒市场管理混乱,不良信息易被获取。当青少年接触到不良信息时,危害青少年身心成长,扭曲青少年的认知,阻滞青少年正确价值观的形成。四
泛娱乐化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为了有效地利用大众传媒泛娱乐化的积极影响,最大限度地消解大众传媒泛娱乐化给青少年价值观造成的消极影响,应该多方合力对青少年进行价值观教育,确保青少年健康成长。
(一)强化学校价值观教育,引导青少年不断自我完善
青少年正确价值观的形成主要依靠学校价值观教育。强化中小学价值观教育,有助于青少年克服泛娱乐化带来的消极影响,正确认识大众传媒娱乐方式,提升青少年的生活品位、审美情趣和生命热情,促使青少年在学习中不断地进行自我完善。首先,要引导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学校要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坚持立德树人的正确方向,引导学生宣传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积极维护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坚持主流道德;教育青少年自觉拒斥恶搞行为,抵御泛娱乐化带来的不良影响和失范行为,不断丰富自身的社会经历,坚定自身的理想信念,从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其次,完善青少年媒介素养教育,提升青少年使用媒介的能力。面对泛娱乐化的影响,中小学要广泛开展媒介素养教育。引导青少年正确地看待泛娱乐化中传递的信息,对不良、消极和颓废的信息有正确的认知;引导青少年有意识地进行自我调节,避免沉迷于泛娱乐化带来的感官刺激,减少泛娱乐化带来的网络沉溺、生活庸俗、情感干涸和生命异化。只有这样青少年才能远离大众传媒泛娱乐化的消极影响,才能使自己的生命绽放出无限绚丽的光彩,走向生命的辉煌。
最后,引导青少年积极参加健康的文体活动。中小学要引导青少年积极参加健康的文体活动,减少阅读直白的网络小说和观看品位不高的电视剧的时间。健康的文体活动中蕴含着健康的精神、运动的美,这不仅能使青少年受到艺术美的熏陶和运动美的感染,还有益于青少年的身体健康,避免价值观的庸俗化。中小学教育要使青少年通过参加各种兴趣广泛的活动使其体会到生命的愉悦、生命的美好、生命的可爱和生命的魅力。
(二)转变家长观念,理性看待大众传媒泛娱乐化现象
调查数据显示,“42.5% 的家长不支持青少年将业余生活投入网络娱乐中”,“69.5%的家长会担心孩子由于网络娱乐影响了正常的学习或生活”。面对娱乐化泛滥的大众传媒,家长的担心不无道理,但是过分的担心便会导致强硬的监管,对于发展中的青少年而言,强硬的监管往往会适得其反。大众传媒泛娱乐化作为当下存在的一个社会现象,家长应转变观念,理性对待。家长可以规定青少年接触媒介的时间和媒介内容,但是,应根据青少年的年龄有区别地选择管理方式。家长转变观念是借助娱乐节目对青少年进行价值观教育的关键,一方面,家长应多花时间与青少年沟通交流,多关注青少年的心灵、生活,进而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另一方面,家长可与青少年一起观看他们喜爱而又健康的娱乐节目,在观看过程中讨论交流,积极引导青少年树立健康的价值观。
(三)政府加强对传媒业的监管,发挥其积极教育功能
2011年与2013年广电总局两次发布“限娱令”,旨在满足广大观众多样化、多层次需要的同时,而不致使娱乐节目泛滥。从“限娱令”的发布可以看出政府对娱乐节目泛滥的整治态度。首先,政府需针对不同类型的大众传媒制订相关的法律法规,对“泛娱乐”的标准进行法律上的界定,为各媒体提供参照依据,让大众传媒有法可依、有法必依。约束大众传媒传播的内容和传播形式,制约和杜绝大众传媒以经济利益作为娱乐节目传播的首要目标。对于传播那些杜撰、编造内容和恶搞节目的媒体或个人,将追究信息发布者的法律责任,使青少年健康成长的环境得到法律保护。“通过调查青少年网民家长对政府相关机构监管网络娱乐内容的态度可以发现,绝大部分家长对于政府的监管表示理解和支持,73.6%的家长认为政府对网络娱乐内容的监管应该更加严格。” 其次,优化大众传媒传播信息的审核制度。一方面,国家要完善信息审核制度,控制娱乐节目的数量和提升娱乐节目的质量,从源头上减少不良节目的出现,防止不良信息造成青少年价值观发生扭曲,为青少年提供相对健康的娱乐环境。另一方面,国家对大众传媒信息应采取分级制度,使青少年接触到的始终是积极的、健康的、向上的娱乐信息,有助于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城市休闲娱乐组团重点项目策划 篇6
1.旅游文化体验红色长廊
项目名称:旅游文化体验红色长廊
项目地点:春园、夏园、秋园、冬园连线南湖湖滨
项目性质:公益性非营利项目
项目目标:
打造成嘉兴旅游的标志性景点,体现红色旅游的观赏鱼体验一体性 宣传嘉兴文化特色
嘉兴当地市民休闲娱乐场所,观南湖全景的极佳场所
项目依据和可行性:
春夏秋冬园较有特色,不必拆迁之后,节约费用
四个园临近南湖湖滨,具有地域优势
嘉兴红色旅游缺少体验项目,完善整个红色旅游产品
项目功能:
休闲娱乐功能:前来的游客或市民可以前来游玩,节假日为游客市民提供了一个休闲的场所,促进了旅游业发展。
文化宣传功能:宣传嘉兴本土文化,推广嘉兴特色民俗,进一步推进红色旅游。
体验健身功能:沿湖长廊可以让来红色旅游的游客体验,具有健身效果,锻炼吃苦耐劳的品质。
临湖观景功能:红色长廊沿湖而建,具有极佳的地理优势,打造一线观湖景点
项目风险:项目属非营利性公共产品,建成后成为地标性建筑,风险较低。
3.运河观光项目群
项目名称:运河观光项目群
项目地点:穿过嘉兴的京杭大运河地段,嘉兴环城水系及西南湖 项目性质:营利性商业项目
项目目标:
开发京杭大运河旅游观光价值
紧密联系京杭大运河周围旅游发展较好城市,如杭州、苏州等,进行客
源交流互换
发展嘉兴除红色旅游外的其他旅游资源
打造嘉兴特色水上游览项目
项目背景: 京杭大运河是世界上里程最长、工程最大的古代运河,也是最古老的运河之一,与长城并称为中国古代的两项伟大工程,并且使用至今,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创造的一项伟大工程,是中国文化地位的象征之一,京杭大运河旅游价值并没有被开发。京杭大运河进入嘉兴之后形成环城的水系,西南湖旅游资源并没有开发。嘉兴重点开发红色旅游,其他旅游资源被掩盖。
项目可行性分析:
开发条件:京杭大运河两岸风景优美,嘉兴城内有特色民居,自然风景优美,特色水上项目具有地域优势。
制约因素:嘉兴位于苏州、杭州上游,客流量不多。运河两岸景色较为单一。
具体项目:
大运河项目:与杭州、苏州联合,形成“运河一日游”或“苏杭嘉三日游”等项目,将嘉兴附带入热门的旅游路线
小运河项目:在嘉兴城内的运河开展“水上一日认识嘉兴”等项目,提供特色餐饮,欣赏特色民俗节目。
特色船只项目:打造经典水上娱乐项目,将水上课堂等枯燥的授课形式改为有趣的话剧、情景剧等,可以让游客参与其中;水上度假一日游,乘船游览南湖,随游客喜欢,自己制定路线。
项目风险:项目属营利性公共产品,需将嘉兴整个水系考虑在内,改建部分没有
论电视泛娱乐化的发展 篇7
近年来, 网络已成为人们娱乐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而网络电视作为极有发展潜力的新兴产业, 其产业链已经初步形成, 它的出现无疑将改变人们的生活, 为人们带来全新的生活方式, 同时也给运营商带来了新的业务增长点。宽带互联网的发展和普及, 为网络电视的发展营造了美好的发展前景, 国家推动数字电视发展的产业政策也必将使网络电视从中受益。网络电视既是数字电视在宽带以太网上应用的尝试, 也是为将来“三网合一”进行经验积累和技术演练。网络电视也将有益于电视事业自身的发展, 为收费电视、频道专业化以及制播分离和产业化探索合理的运营模式。而且网络电视还将带动其他相关产业, 如远程教育、远程会议、电子商务、远程医疗等事业的发展, 具有良好的商业价值和社会价值。
2 什么是网络电视
2.1 网络电视的概念。
网络电视又称IPTV (Interactive Personality TV) , 也叫交互式网络电视。它将电视机、个人电脑及手持设备作为显示终端, 通过机顶盒或计算机接入宽带网络, 实现数字电视、时移电视、互动电视等服务, 网络电视的出现给人们带来了一种全新的电视观看方法, 它改变了以往被动的电视观看模式, 实现了电视以网络为基础按需观看、随看随停的便捷方式。
网络电视是在数字化和网络化背景下产生, 是互联网络技术与电视技术结合的产物, 在整合电视与网络两大传播媒介过程中, 网络电视既保留了电视形象直观、生动灵活的表现特点, 又具有了互联网按需获取的交互特征, 是综合两种传播媒介优势而产生的一种新的传播形式。
2.2 网络电视的基本特征。网络电视是互联网技术与电视技术结合的产物, 它将两者的优势集于一身。它具有如下特征:
2.2.1 网络电视继承了互联网的交互性特征。
这种交互性既包括观众与网络电视台之间的请求与响应, 也包括观众之间的互动。传统电视的观众没有选择节目的权利, 也不可能跳过插播广告。在网络电视中, 观众可以根据节目单选择节目和播放顺序, 节目单上没有的还可以预约。网络电视在收看节目时, 观众可以通过相关网站获得补充信息, 还可和其他观众交谈感想。
2.2.2 网络电视能够提供更优质的视听效果。
网络电视继承了传统模拟电视形象直观和生动灵活的特点, 并能输出比传统模拟电视更优质的图像和声音效果。目前我们的模拟电视清晰度只有350线左右。网络电视的图像质量可以达到电视演播室的质量水平, 清晰度达到1200线以上, 传输的图像质量可以达到DVD的画质。网络电视的声音质量也非常高, 可以支持5个声道或者更高。
2.2.3 网络电视的营销模式大多是属于收费电视。
尽管现在的有线电视用户也要交纳月租费, 但这是有线电视的网络使用费, 并不是按照频道和服务内容来收费的。网络电视将不被允许插播广告, 而且要按照观众的兴趣和爱好细分市场, 这种没有广告的窄众节目必然增加了电视频道的运营成本, 因而网络电视是付费频道。网络电视的服务费除了网费之外, 还包括频道或者节目的订阅费。
2.2.4 网络电视可以搭载很多服务的平台。
网络电视的服务平台是传统电视所无法承载的服务内容。这些运营在网络电视上的增值服务, 是互联网与网络电视结合而成的, 或者是网络电视从互联网服务中直接借鉴过来的。增值服务可以是远程教育、视频会议、远程医疗、网络游戏、网上购物等, 这些都可以搭载在网络电视平台上, 而传统电视则无法提供这样的服务。
3 国内网络电视目前所面临的问题与挑战
中国网络电视的发展同时也面临着诸多的障碍, 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 中国的网络电视还处于起步阶段, 在技术手段、管理方式和政策体制等方面还不太成熟, 政策管制、网络改造、市场竞争环境等都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中国网络电视的发展。所面临的问题有以下几点:
3.1 网络改造和升级问题, 从网络状况来看, 尽管中国的宽带骨
干网已经基本上建设完成, 但是目前的宽带接入条件尚不能完全满足IPTV发展的需求, 为了提供高质量的视频内容, 对中国现有的宽带接入进行升级改造将是十分必要的。
3.2 业务模式和盈利模式问题, 如果缺乏好的业务模式和盈利模式, 运营商的投资得不到有效回报, 对运营商来说将会得不偿失。
而探索有效的盈利模式, 制定合理的业务资费都是在开展业务之初需要解决的问题。
3.3 差异化服务的问题, IPTV可以提供几类不同的业务, 一般而
言, 电视类业务如直播电视、点播电视是发展初期的主要业务, 如果电信运营商提供的直播电视与现有的广电业务区别不大, 点播业务资费超过了用户日常购买碟片的水平, 用户可能就不会选择IPTV;而在中国, 对电视内容的管理非常严格, 盗版的现象又屡禁不止, 因此电信运营商在部署IPTV时, 如何实现与现有业务提供者之间的差异化服务非常重要。
4 对中国网络电视未来发展空间的展望
从2003年开始, 中国的IPTV产业开始起步, 产业链上各层面的设备提供商都在积极备战, 与此同时, 中国两大基础电信运营商中国电信和中国网通也开始进入IPTV的运营领域。2004年是电信运营商与设备厂商探讨和准备期, 而进入2005年, 自上海文广拿到广电总局颁发的“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之后, 中国电信和中国网通分别与上海文广进行合作, 开始在一些城市进行试验, 推广IPTV业务。5月份上海文广与网通合作以哈尔滨为试点, 进行IPTV业务的商用试验。中国电信也经过了多次测试, 在上海开通了IPTV的商用试验。至2005年9月底, 中国电信跟上海文广的IPTV试点范围已经由原先17个城市扩大到了23个城市, 而中国网通与上海文广合作的试点城市也扩至20个左右。电信设备商也在积极备战IPTV, 在十月份的通信展中, 国内多数设备制造企业均推出了IPTV的解决方案, 以高姿态亮相通信展。与此同时, 相关科研机构也开始了IPTV标准规范的研究和制定。
IPTV已经在公众中形成一定的知名度, 包括运营商、内容提供商、设备商、终端厂商在内的产业链各个环节均在积极推动IP产业的发展。尽管目前在政策层面和网络技术层面还有一定障碍, 但仍然对IPTV的未来充满信心。经济的持续发展、世界杯、2008年北京奥运会等利好因素的刺激, 将使中国成为全球IPTV的最大潜在市场。今年年末, 中国的IPTV用户数有望超过2000万。那时, IPTV的商用将不再是个问题。
参考文献
[1]青虹宏.有线网络中数字电视业务的应用前景分析, 2004, 8.[1]青虹宏.有线网络中数字电视业务的应用前景分析, 2004, 8.
[2]王宏达, 毕建忠.网络电视技术及其实现, 2001, 1.[2]王宏达, 毕建忠.网络电视技术及其实现, 2001, 1.
“泛娱乐”靴子落地 篇8
在腾讯原创动漫发行平台与迪士尼等国际巨头达成合作后,正在筹备新片上映的陆川,也以大师顾问团首席影视顾问的身份,与腾讯游戏一起打造了一场“玩的盛宴”:为还原游戏与快乐的本质,探讨游戏与人生、与生活的关系,陆川携5位新锐导演,打造了以“i游戏hi生活”为主题的腾讯游戏微电影季,打造了系列游戏主题微电影。他还联手腾讯游戏品牌代言人快乐家族,亲自拍摄了微电影季的压轴之作《游戏·青春》。与此同时,腾讯还在筹拍由旗下儿童网络社区《洛克王国》改编的第二部大电影洛克王国大电影2:圣龙的心愿。
这距离今年第一次从腾讯互动娱乐事业群副总裁程武口中听到“泛娱乐”这个概念,还不到一年时间。
在这短短的时间里,“泛娱乐”——从一个含义模糊的名词,到程武所定义的“以IP授权为轴心、以游戏运营为基础展开的跨领域、多平台的全新商业开发与运营模式”,再到涉足动漫领域、邀请陆川执导微电影、筹备大电影……逐步有了清晰的骨架。
“泛娱乐”从模糊到清晰
第一次听到“泛娱乐”这三个字,还是在今年1月9日西安2012游戏产业年会上。
当时,在与腾讯互动娱乐事业群副总裁程武的访谈中,这个词对于当时所有的旁听者而言,都是新奇的。连程武本人,在那一刻也只做了一个描述性的解释:“腾讯游戏的泛娱乐,就是一种可以在网络游戏展现,或者以网络游戏为核心,满足相关用户需求的业务展现形式。通过做好跨界融通,以不同的知识产权形象为核心,在不同的用户所能感知的领域提供对应的互动娱乐展现,提供给用户良好的体验。”
程武坦言,在当时能够看到的也仅仅是网游、出版、电影和周边授权等几部分而已。
这些其实都来自此前腾讯已经进行过的一些“泛娱乐”尝试。2011年,他们曾以旗下儿童网络社区《洛克王国》为IP形象,拍摄了大电影《洛克王国——圣龙骑士》,并开发了游戏的周边产品,出版了系列畅销的图书《洛克王国图鉴》。这些当时还被称作是“跨界整合”的初次尝试,被程武称为刚刚迈出的一小步。
但腾讯游戏总是效率惊人的。两个月后,在3月举行的UP2012腾讯游戏年度发布会上,腾讯游戏不但续签了快乐家族作为品牌代言人,更令人惊艳的是,同时还聚集了谭盾、蔡志忠、尹鸿、陆川、MichaelLau及全民熙6位分别在音乐、漫画、传播、电影、玩偶、文学领域成绩卓然的重量级人物,他们分别担任腾讯游戏泛娱乐首席音乐顾问、首席动漫顾问、首席传播学术顾问、首席影视顾问、首席玩偶顾问及首席文学策划顾问。
“泛娱乐”作为腾讯游戏明确的战略方向首次对外系统发布,程武完善和重新梳理了它的定义:以IP(知识产权,IntellectualProperty)授权为轴心、以游戏运营为基础展开的跨领域、跨平台的全新商业开发与运营模式。
虽然多位中国文化创意产业领军人物同时受聘为腾讯游戏的泛娱乐业务顾问,的确是一场声势浩大的品牌营销手段,也的确给整个行业带来不小的震动,但此时的“泛娱乐”,看上去就像蒙着面纱的少女,美好,令人遐想,却看不清真实面目。
直到陆川执导、快乐家族主演的《游戏·青春》作为腾讯游戏微电影季的压轴之作在2012腾讯游戏嘉年华上首映,才让人扑捉到一点“泛娱乐”真正的精髓:
6位大师的聚集,并不只是靠名人效应积聚品牌人气,而是用他们所擅长领域的内容或方式来丰富和诠释游戏这个“第九艺术”,这既使腾讯游戏品牌价值的最大化,同时也帮助游戏与传统艺术做更多的融合。
正如程武所说:“泛娱乐最重要的是,我们希望通过推动网络游戏作为第九艺术和所有前八种艺术的跨界融合,去提升用户在网络游戏当中的艺术感受、艺术体验和游戏体验。这样可以给人带来更多的快乐、更好的体验。”
此次腾讯游戏“泛娱乐”战略选择在电影领域重点出击,是因为电影作为过去100年中的艺术之王,本身就是和网络游戏一样,都是可以把文学、音乐和美术等艺术形式融合到一起的平台艺术,两者是天然的近亲。
正如陆川对“电影和游戏”的解读:“电影与游戏是所有艺术中最年轻的,它们之间的跨度更小,合作形式更多。电影可以是游戏的推广平台,游戏里也可以内置电影片花,甚至有些时候电影就是无互动的游戏,游戏的本质其实就是玩家自导自演的电影。”
腾讯游戏品牌总监戴斌坦言:“从泛娱乐的品牌战略、品牌角度来讲,我们肯定会优先考虑更能够跟公众有效沟通的方式。”
电影与游戏的关系不仅体现在微电影本身,当11月24日被喻为“玩的盛宴”的《游戏·青春》和陆川历史巨作《王的盛宴》两部影片的主演在TGC上同台亮相时,游戏与电影在受众层面的共鸣感也得到了验证。这出“双宴计划”,使泛娱乐战略的价值提前得到了印证。“骨灰级游戏玩家”陆川的深度幽默
对于拍摄《游戏·青春》,陆川坦言:“我就想尽情地玩一次,不带任何压力,为玩家拍一部纯粹的作品。”他力求用一种纯粹的心态,将“游戏”和“伙伴”两个青春印记恰到好处地表达出来。这其实是一次游戏玩家与腾讯游戏团队和陆川团队的集体创作。
6月初腾讯游戏就启动了“原创故事征集大赛”活动,征集网友成长历程中的快乐回忆和感动瞬间,为微电影脚本寻找创意灵感。
其实陆川作为“中国新生代电影导演领军者”,是以《可可西里》、《寻枪》、《南京!南京!》这些让人感觉沉甸甸的写实主义电影令人称道。“沉重”的陆川与搞怪逗乐的快乐家族合作,用微电影来诠释游戏与快乐,这中间的反差不免让人略有疑虑。但熟悉陆川的人深知,这就是陆川一直想要做的一件事情。
事实上,陆川自称为“骨灰级游戏玩家”,与游戏一直有着割舍不断的感情。
陆川第一次接触电脑游戏,是在大学二年级。当时他回到家,发现家里多了一台苹果2,壳子还是绿色的,用的还是5英寸软盘。尽管软盘容量有限,但陆川还是拷了第一版《三国志》来玩。
回到学校后,为了进学校机房玩游戏还拼命和管机房的老师套近乎。20岁的陆川和其他所有20岁的小青年一样,从此爱上了游戏。这个喜好保持至今。《王的盛宴》拍摄期间,由于大雨剧组不得不停工,陆川就组织剧组里包括吴彦祖、刘烨在内的人到拍摄地小镇的网吧去玩游戏,结果小镇网吧被闻讯而来的粉丝们围了个水泄不通。
陆川笑言:“我拍了12年的电影,在我最苦闷和绝望的时候都是游戏陪我过来的。拍戏的时候,我也会在过程当中去玩玩游戏,换换脑子。”
“骨灰级游戏玩家”陆川并不是只擅长操刀十分厚重的写实主义电影。在戴斌看来,“陆川是一个非常有喜剧天分的导演,而且这种喜剧是真正的幽默,他激发的不是哄堂大笑,而是会心一笑,他是一个真正懂幽默的人。”
《游戏·青春》片头,就像许多人的经历一样,少年何炅、李维嘉和杜海涛因为玩游戏而被家长追打,在胡同里一路狂奔,这时响起旁白:“小时候觉得这条胡同漫长得看不到尽头,就在这里我跑过了青春,跑过了我的年少,当然,这条路上,我从不孤独。”
随着“从不孤独”四个字响起,电影的画面就从三个奔跑的小孩,切换到他们身后那些追赶的家长。没有任何多余赘述,只是一句台词配合镜头的切换,陆川就制造出了意蕴深长的幽默。
“泛娱乐”全面起航
令人费解的是,以“腾讯+陆川”的实力,腾讯游戏为何选择了时间短、成本低,被很多人认为是长广告的微电影呢?在戴斌看来,微电影并非简单的广告或者营销,而是电影作为一种有生命力的艺术,敏锐地捕捉到了这个时代传播规律的变化一时间的碎片化,而做出的自我改变。
而且腾讯游戏在与陆川的反复沟通中,达成一个很重要的共识,拍电影不是要帮腾讯游戏完成一次简单的商业宣传,而是真正去尊重电影的艺术规律,尝试着去还原游戏的本质,去解析游戏与人、与生活的关系。基于此,腾讯游戏并不追求一些微电影惯用的广告嫁接手段。
在《游戏·青春》中,有一个情节是快乐家族饰演的5位同学多年后重聚在大排档吃饭。在这里,原有的剧本中有一个植入广告,就是大家要在饭桌上打手机游戏。腾讯游戏毫不犹豫地删除了这个植入广告,“5个老朋友,老同学,好不容易聚在一起了,谁还看手机?虽然是内植,但还是抹掉它!我们不会为了这种短期的商业利益去牺牲电影本身的规律,要做好,那就要保留它的本性,保证它的品质。”戴斌表示。
对品质的追求最终使得《游戏·青春》让许多感同身受的游戏玩家禁不住热泪盈眶。腾讯游戏微电影季也正如程武所评价的,成为腾讯游戏泛娱乐战略相对具象的一次亮相。
这一次的成功也仅仅是阶段性的成功而已。细心的人不难发现,其实在2012腾讯游戏嘉年华(TGC)的现场,“泛娱乐”战略已经有了新的表述:原本“以游戏运营为基础”变成了“以游戏运营和网络平台为基础”。
多出的“网络平台”四个字普普通通,却将赋予“泛娱乐”更多令人遐想的空间。腾讯游戏为自己设计的未来显然已经不再局限于游戏,而是整个网络平台。
作为腾讯游戏首个泛娱乐实体平台,腾讯原创动漫发行平台今年3月成立并宣布与漫画界泰斗、腾讯游戏泛娱乐首席动漫顾问蔡志忠先生合作,只用了短短8个多月时间,即成长为国内最具影响力的原创动漫发行平台,吸引包括迪士尼在内的多个国际动漫巨头与之达成合作关系,而这是中国动漫界多年来一直努力而未达的成果。
据悉,作为腾讯游戏泛娱乐大师顾问团的另一名成员,香港玩偶“教父”MichaelLau也正在为腾讯游戏设计玩偶,目前制作已近尾声。
腾讯游戏是中国最大的网游综合服务商,也是中国最大的网游社区,基于这个网络平台,未来泛娱乐概念里面,除了在动漫、电影、出版、周边授权等领域的延展,或将带来更多想象不到的可能,重塑人们对互娱娱乐的理解和定义。
大巴山生态农业休闲娱乐度假山庄 篇9
一、项目前期工作单位
城口县商务局
二、项目背景
随着城口县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张,工业化不断加强,以及生态旅游、红色旅游产业的发展,市民对休闲、娱乐需求将快速增长。人们崇尚健康、回归自然,在大自然的怀抱中参与各种娱乐、休闲项目,舒缓日常紧张工作带来的压力成为都市人生活的新时尚。城口目前尚无一家星级宾馆、星级农家乐,餐饮住宿规模小、档次低,不能满足需要。城口县大巴山生态农业休闲娱乐山庄的建设,将极大的提升城口形象,提升城口餐饮、住宿、娱乐的消费档次,创造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三、建设规模及内容
规划占地100亩。休闲娱乐及接待会议,休闲娱乐占地60亩,建设宾馆、餐厅、会议室、娱乐设施等;别墅住宅占地40亩,建独立别墅38栋。
四、投资估算
预计总投资6000万元。
五、效益分析
项目建设完成后,正常销售收入1760万元,利税1026万元,投资回收期6.5年。
六、合作方式
独资
联系单位及联系人:城口县商务局 张烈萍
泛娱乐/休闲娱乐的广告语 篇10
各位领导大家好,我是XXXXXX筑装饰公司的设计师。下面我给大家介绍一下我们的方案:张弛有度,劳逸结合,在现代高节奏压力的工作环境中找一个舒适的空间,放松一下自我紧张的心情,消除因工作带来的疲惫感,为大家提供自由舒适静逸的休闲空间,这便是本设计方案要呈现给大家的设计理念。
本设计方案从舒适宜人的角度出发,用艺术的手法策划出电子阅读室、图书阅读区、咖啡区、原有舞台区、休闲阅读区、休闲区、恰谈区、休息室等不同的空间区域。人无论在哪个区域活动,彼此既能看得见,又相互不干扰,整个流动空间以自然的色调及南北通透使空间更舒适宜人。在突显整体空间的厚重感和品质感的同时,保持了轻松和愉悦感。
看吊顶靠两边窗户顶部用原木清油饰面装点,同时兼顾了木制与原有大理石纹路磁砖铺就的地面,即木与石的双重效果。
在原有采光顶的结构节点处,规律有序地加入造型假梁,同时在其表面做成仿植物抽象的图案,和原木制条形装饰柱相互应,满足了视觉的享受,也让人产生一探究竟的好奇心,华丽而不张扬。
再看分隔室内在功能区划分采用挂式隔断,表面裱上抽象水墨画,同样也是中国味装饰艺术的体现。
地面部分——在原地面铺设的基础上,采用水纹样式的暖色调地毯作为地面区域的划分,不但能起到静音的效果,还提升了空间的韵律感和灵动性。本身的自然纹路也与空间的设计氛围相呼应。
家具的色调多以米白、深褐色互相穿插,形式上选用舒适松软的沙发和沙发椅,使来此学习,休息,娱乐的人得到极大的放松,在与整体空间的色调搭配的同时,又散发着舒适自然的气息。
在入口前厅处加设了咖啡、水吧区,以理石、木作、艺术玻璃、银箔装点,使来此学习充电,休闲娱乐的人得到更好更便捷的服务。
改良学生“泛娱乐化”习性 篇11
1. 引导学生关注娱乐报道中的健康因素
很多娱乐新闻报道品位不高:或张扬“黄色”文化,目光所及,尽是女明星“漏点”“走光”,语言所述,尽是污言秽语,带有明显的性暗示;或止于记流水账,明星的一言一行、一颦一笑,即使毫无新闻价值,也被当成新闻报道,其实不少已侵犯了明星的隐私;或刻意造假,唯恐天下不乱,于是报道假消息(某某“病危垂死”)、假恋情(某某与某某“一起逛街,地下恋情浮出水面”)、真图片假实情(拍到剧组聚餐,只是截取、刊登图片一角,显示某某与某某“两人共进晚餐”)……学生耳濡目染,就会戴着一副有色眼镜来看待女性,语言粗鄙,视野狭隘,思维单一,对诚信认识模糊。
班主任应让学生认识到以上的危害,引导他们用批判的眼光来审视娱乐新闻,关注娱乐新闻中的健康因素。如在新闻以一种暧昧的口吻品评女明星走香港金像奖红地毯的衣着打扮时,你应关注该颁奖礼颁发了哪些奖项,相应的作品、获奖者是否实至名归;在看到别有用心地描写某女明星更衣被偷拍时的情形的报道时,你应同情受害者,谴责某些没有职业道德的新闻工作者,而不是玩味其中的带“色”文字。这样的引导,会让学生从声色犬马的猎奇中抽身而出,关注新闻事实的生活常态,思考新闻事实中的价值命题,从而品味人生百味,提升思考能力,培养健康人格。
2. 引导学生发现娱乐明星中的成功智慧
很多学生追捧娱乐明星,理由是“他帅呆了”“他酷毙了”“她身材很好”等,还停留在十分肤浅的外形层面。这其实是一种资源浪费。因为多如过江之鲫的娱乐人物中,明星能鹤立鸡群,肯定有相当实力,成功背后,蕴含着很多人生进取的智慧,学生对此鲜有关注,如身入宝山,空手而回。
班主任可以设计以“我最喜爱的明星”为主题的班会课,提供平台,让学生谈一谈自己最喜爱的娱乐明星。这会促使学生搜集资料,了解明星的成名道路。他们会发现,原来明星并非顶着光环出生,他们努力进取,百折不挠,才有今天在娱乐圈一呼百应的地位。香港明星有不少连中学都没有毕业就出来跑江湖,梁朝伟做过街头报童、杂货店伙计和电器厂推销员,郑则仕做过厨房杂工、珠宝技工,李修贤做过很长时间的铝窗安装工人,这些在社会底层挣扎求存的经历,反成为他们在银幕上塑造千面人物的经验源泉,最终铸造出他们事业的辉煌,可见苦难也是一种财富。被称为“死跑龙套”的周星驰,始终坚持自身的“无厘头”表演风格,从无到有,从无名小卒到天王巨星,从叫座不叫好到票房口碑双丰收,可见要坚持事业个性,才能开创属于自己的事业。刘德华出道二十多年,获奖无数,在音乐、电影上皆成天王,其实他各方面天赋并不很高,能有这个成就,靠的无非是“勤勤恳恳,兢兢业业”八字,他还被称为香港娱乐圈“劳模”,可见态度决定高度……
学生先前看到的大多是课本上风云人物的成功人生,其中的优秀品质已经是老生常谈,不感兴趣,因此,如果在教师的引导下发现娱乐明星身上的进取因素、成功智慧,将会极大地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而明星的亲和度将使他们更乐意吸收、内化为精神品质,从而培养健康人格。
3. 引导学生学习娱乐节目中的文化内容
广东是香港娱乐文化“肆虐”的“重灾区”。学生习惯于收看香港娱乐节目,对内地电视台(包括中央电视台)的节目基本上不关注。香港娱乐节目大致上分两类,一是电视剧,一是游戏节目。这两类娱乐节目并非全部与知识绝缘。九十年代以来,香港自制电视剧有职业化的倾向,学生可以从中学到相应的专业知识,如《一号皇庭》中的法律知识,《美味情缘》中的烹饪知识,《法政先锋》中的法医知识,《鉴证实录》中证据鉴别的知识,《妙手仁心》中救死扶伤的知识,《刑事侦缉档案》中侦破罪案的知识,《冲上云霄》中飞机航行的知识,《下一站,彩虹》中时装设计的知识。而游戏节目大多是搞笑无聊的,如《超级无敌掌门人》《残酷一叮》等,没有什么知识含量。但也有相当一部分能让观众学到不同领域的知识,如黄霑主持的《江山如此多fun》,有中国地理、历史知识,陈启泰主持的《百万富翁》,涉猎甚广的百科知识。郑裕玲主持的《百法百众》,普及了法律维权知识。
4. 引导学生突破娱乐习性中的狭隘视野
学生之所以会过度关注娱乐新闻与娱乐明星,是因为要从中调剂心情,放松情绪,获得快乐。学习确实是需要一张一弛的。但是,如果耗费太多精力在明星的起居饮食、无聊节目的瞎打闹上,最终将得不偿失。教师要引导学生意识到很关键的一点:调剂心情,放松情绪,获得快乐,可以和获得知识、陶冶性情、开阔视野,同时进行。
学生回到家,最喜欢做的事情就是打开电视看娱乐节目。要强迫他们在家不看电视是事倍功半的。而要做到事半功倍,就要改变学生的收视习惯,置换收看的节目清单。教师要让学生认识到就在同一部电视机里,有很多既有娱乐性更有知识性的节目,如:《百家讲坛》,专家学者讲授,内容覆盖学术各个领域,而且深入浅出,有悬念,兜包袱,可追看程度堪比电视剧;《锵锵三人行》,名嘴云集,话题新鲜,妙语连珠;《开卷八分钟》,主持人梁文道让你见识到什么才是真正的博览群书、学识渊博、妙趣横生;《一虎一席谈》,激烈的辩论现场,让你关注社会热点,提升思辨水平;《面对面》,社会各界的风云人物,敞开心扉,开诚布公,让你直接感受其心灵的颤动,领略其人生的智慧,等等。
如果仅仅对学生宣扬这些节目如何精彩,作用不大。教师要想方设法,保证学生能平心静气地看上节目至少一眼——节目的精彩编排,相信能让他们欲罢不能地看下去,养成“惯性收视”。我曾在班会课中选播过《一虎一席谈》的一期节目,主题是“80后竞争环境是不是越来越严酷”,并要求学生结合嘉宾观点、谈话内容等略作评论。学生反映热烈,并且在课后还纷纷询问该节目的播出时间。班主任也要提供学生以方便,明确告诉他们什么节目在哪个台哪一天什么时段播放,如果时间上不合适就上网搜索,一般在哪个网站容易找到,等等。
这一招,叫做“良币驱逐劣币”。学生在电视、报刊、网络上花费的时间是比较恒定的,在看不好的内容上花的时间多了,看好的内容上花的时间就少了,反之亦然,二者是此消彼涨的。“取法其上”,学生才能在“暖风熏得游人醉”的娱乐氛围中突围而出,“海阔从鱼跃,天高任鸟飞”,培养出健康人格。同时我们也要看到,“四海皆秋气,一室难为春”,即便是“改革”而不是“革命”,实践起来也是很艰巨的任务。总之,我们要多想点子,打好这场必将持久的战役。
(作者单位:佛山市南海区石门中学狮山校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