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县“美丽乡村”创建动员会上的讲话

2024-05-12

在全县“美丽乡村”创建动员会上的讲话(通用8篇)

在全县“美丽乡村”创建动员会上的讲话 篇1

“美丽乡村”创建动员会主持词

砲里街道办事处副主任 李朋

(2016年8月10日)

各位领导、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美丽乡村”创建动员会,目的是在全街道范围内全面拉开“美丽乡村”创建的大幕。根据《中共西安市长安区委、西安市长安区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结合我街道实际情况,今天的大会主要有三项议程:

第一项:首先请街办主任刘红颖同志对我街道“美丽乡村”创建工作进行全面安排部署;

。。

第二项:请街办副主任李朋同志宣读我街道《美丽乡村创建实施方案》;

。。

第三项:请街道党工委书记孙雪峰最重要讲话。。。

同志们,刚才我们三位领导对我街道“美丽乡村”创建活动进行了精心安排和部署,并给予了厚望,希望在座的各位充分认识“美丽乡村”创建重要意义,结合各村优势资源,努力打造经济生态亮点,积极调动广大村民的积极性,努力开创我街道城乡一体化发展新格局。最后,我再强调一点,创建“美丽乡村”是一项涉及千家万户的社会系统工程,也是一项关系广大群众切身利益的民生工程,可以说,目标宏伟,前景美好,但任务也异常艰巨。我们一定要上下同心、齐抓共管,一定要持之以恒、克难攻坚,为全面实现“美丽、宜居、和谐、富裕”新砲里跨越式发展而努力奋斗!

在全县“美丽乡村”创建动员会上的讲话 篇2

一、深入理解规范化学校的核心内涵, 进一步认识义务教育阶段规范化学校创建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一) 要准确理解义务教育阶段规范化学校的内涵

从发展阶段上看, 规范化学校是介于合格学校和现代化学校之间的, 是在具备基本办学要求和条件的合格学校基础上, 实现办学条件和学校管理等方面科学、规范的更高要求, 并朝向优质均衡的现代化学校发展的中间形态, 规范化学校的提法更切合我省义务教育事业从规模扩展转向内涵发展的现实状况;从内容范畴上看, 规范化学校的概念不仅仅局限于强调办学条件的“标准化”学校, 而是既包括了硬件的标准化又涵盖了软件的规范化, 重点在于改善办学条件和强化规范管理。

概括来说, 我们要创建的义务教育阶段规范化学校应该具备“四化”的标准和要求:即“教育思想科学化、办学条件标准化、学校管理规范化, 教育质量优良化”, 其中, 教育思想科学化是前提, 办学条件标准化是基础, 学校管理规范化是关键, 教育质量优良化是目标。“教育思想科学化”就是要端正和建立科学的学校办学方向与指导思想, 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每一所义务教育学校都要致力于在办学条件和学校管理达到基本标准的基础上实现特色化的发展。“办学条件标准化”就是要通过实施办学条件标准化建设工程, 实现全省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办学条件的基本均衡。我省将出台《海南省义务教育学校办学基本标准》, 这一标准就是义务教育阶段学校规范化建设工作的硬件指标。“学校管理规范化”就是要着力建立和完善学校的各类规章制度, 依法规范学校的办学行为, 管理工作制度化、规范化、精细化。“教育质量优良化”就是要通过加强校长和教师队伍建设, 提高校长、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 深化课程改革, 坚持内涵发展, 切实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促进每一个适龄儿童少年全面而有个性地发展。

(二) 要准确把握义务教育阶段规范化学校创建工作的特点

总结三年多以来我省义务教育阶段规范化学校创建工作的经验, 我认为, 规范化学校创建工作有四个突出的特点:一是统一标准的创建, 规范化学校无论是在办学条件方面还是办学行为等方面都要坚持一套标准;二是面向全体学校的创建, 规范化学校的建设对象是义务教育阶段的每一所学校, 是一项全覆盖的系统任务;三是坚持软件、硬件两手抓的创建, 办学条件即硬件的建设是为学校更好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而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学生的健康成长, 关键还是要靠提高学校内部管理、课程管理、质量管理、队伍管理等各项管理水平, 靠提升校长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等软件因素;四是以缩小校际之间差距为导向的创建, 规范化学校的目标和结果是要使教育资源真正实现均衡配置, 使城乡、区域内的校际差距不断缩小, 促进教育的公平和均衡。

(三) 要切实增强对义务教育阶段规范化学校创建工作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认识

第一, 创建规范化学校是依法办学的基本要求, 是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实现教育公平的重要抓手。

2010年, 我省新修订的《海南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办法》进一步对如何实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从学校标准化建设、教师队伍均衡配置和课程开设、学校管理、均衡编班等方面对办学行为的规范化提出了明确要求。均衡发展绝不是削峰填谷, 而是要把每一所学校办好。开展义务教育阶段规范化学校创建工作, 就是要大面积、整体提高我省中小学办学条件和办学水平, 让每一所学校都能达到硬件和软件双重规范的要求, 让每一个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享受到质量大体相当的教育。因此, 全面推进义务教育阶段规范化学校创建工作, 是贯彻《义务教育法》、落实政府法律责任的必然要求, 是实现基本教育公共服务均等化、科学合理配置义务教育资源的必然要求, 是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有效手段和重要抓手。

第二, 创建规范化学校是改变我省义务教育学校办学条件滞后和学校管理粗放现状、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必然要求。

根据每年的大量调研、督查结果和我们多渠道实地了解的情况, 我省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特别是农村学校和城市薄弱学校的办学条件仍然十分薄弱, 中小学校舍新建、维修或加固的任务仍然十分艰巨, 中小学校生活设施、教学仪器、图书资料等仍然短缺, 特别是有一部分学校的管理仍然粗放、随意, 远未达到精细化管理的水平。突出表现在:不严格执行省定的课程方案和标准, 课程开设的随意性很强;教学常规管理薄弱, 集体备课制度不落实, 教师应有的课后反思、作业批改, 与家长的沟通, 对学生有针对性地个别辅导, 学生学业水平监测等常规教学环节都没有做到位;不少校长和学校管理人员缺乏应有的管理水平和责任感, 学校公用经费的使用效率低, 学校作息制度、转学制度、学籍制度管理不够严格, 学校的设施设备、生活、卫生、安全等管理的水平亟待加强。这些问题都是制约我省义务教育质量提高的瓶颈, 当前只有也必须通过进一步加大创建规范化学校的工作力度, 按规范化学校标准逐年、逐校改善我省义务教育学校的办学条件, 规范学校办学行为, 才有可能实现我省义务教育学校整体办学水平的提高。

二、我省义务教育阶段规范化学校创建工作的回顾

(一) 加强制度建设, 指导规范化学校创建工作

2008年是义务教育阶段规范化学校创建工作的启动年。为完善有关工作制度, 省教育厅先后印发了《关于规范全省义务教育学校作息时间的通知》、《关于进一步落实义务教育就近入学有关工作的通知》、《海南省中小学教师教学常规》、《海南省中小学校本研训工作规程》等文件, 修订了《海南省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 指导各市县创建工作的有序开展。

(二) 加大投入, 办学条件得到进一步改善

我省将农村义务教育全面纳入公共财政保障范围, 建立起“分项目, 按比例负担”的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长效机制, 确保免除杂费资金、公用经费补助资金、校舍维修改造专项资金、免费教科书资金和寄宿生生活补助资金及时足额到位, 并逐年提高公用经费补助标准。此外, 先后实施了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工程、农村初中校舍改造工程、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教育扶贫移民工程、农村中小学“校校通”工程、教学仪器和图书配备工程等一批教育工程, 为义务教育阶段规范化学校创建工作奠定了一定的物质基础。省里从2010年起还设立了省级规范化学校创建工作专项资金, 扶持市县有关学校积极创建省级规范化学校。

(三) 加强管理, 进一步规范办学行为

为加强对学校办学行为规范化的管理, 省教育厅促请省政府办公厅于2010年6月印发了《关于规范中小学办学行为的意见》, 并组织召开了全省规范中小学办学行为电视电话会议, 对规范中小学办学行为工作作了全面动员部署。各级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在开学工作综合检查以及有关教育收费、教学常规等专项督查中均加强了查处力度, 对在检查中发现的各种违规行为, 及时予以纠正并通报, 对个别情节严重的, 会同纪检监察部门追究了有关领导的责任。

(四) 开展督导评估, 做好验收工作

多数市县结合各自实际, 在规范化学校创建工作中通过抓好过程性督导和评估验收工作, 基本建立起一套工作方法, 取得了一定的工作实效。如海口市建立了领导蹲点和市级责任督学制度。文昌市把局领导、市督学和各股室 (站) 安排到各镇、各中小学校实行创建包镇、包校制度, 两市创建工作都做到有机构、有目标、有计划、有措施、有检查、有落实。三亚市着力健全教育管理制度, 对原有教育教学管理制度进行“废、改、立”, 制定和修订制度性文件134个, 废止不合时宜的制度性文件13个, 将教育行政运作、学校办学行为、教学常规管理、违规责任追究等均纳入了依法治教的范围, 使学校管理做到有法可依, 有章可循。琼海市在中小学规范化学校督导评估中确立了八个程序:1.学校自评;2.学校申报评估;3.督导部门审查申报材料并到学校视导;4.学校根据视导意见进行整改;5.督导部门正式督导评估;6.学校根据督导评估意见进一步进行整改;7.学校整改后督导部门回访并决定是否授予等级称号;8.3年定期复查, 重新确定等级称号。通过重点抓好上述八个环节中的自评、督评和整改三个重要环节, 琼海市在规范化学校创建工作中取得显著成效。

总的来讲, 在全省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的共同努力下, 我省义务教育阶段规范学校创建工作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截至2010年底, 全省创建的市县级规范化学校达到366所, 省级规范化学校达到28所。但从结果上来说, 规范化学校创建工作没有完成阶段性的工作任务, 存在以下突出问题:

(一) 部分市县对创建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抓得不紧, 落实不力, 根据2010年底汇总的全省规范化学校创建数据, 一些市县的工作进展缓慢, 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了工作的进度。

(二) 统筹规划不够, 没有有效整合教育资源。近年来, 虽然全省组织实施了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工程、农村初中校舍改造工程、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教学仪器和图书配备工程等一批教育工程, 但市县在项目学校的选择上没有和规范化学校创建工作结合起来, 项目资金使用中统筹不力, 未能达到集中投入一所、创建完成一所的工作目标。

(三) 部分学校的执行力和管理水平低下, 办学行为不规范, 基本教育教学管理不到位。受校长和教师队伍整体水平的制约, 部分学校执行上级决策和教育政策的能力偏低, 学校领导和教师工作责任心不强, 业务素质不高, 学校软件建设水平较低, 难以适应规范化学校创建工作的要求。

(四) 保障措施不完善, 未建立有效的表彰奖励和问责制度。规范化学校创建工作作为政府推动的教育行政行为, 前期工作中的配套保障措施不完善, 未能及时制定创建成为省或市县级规范化学校后的优惠政策和表彰奖励措施, 对未完成规划任务的市县或学校没有启动问责制度, 致使学校开展创建工作的动力和压力不足。

三、明确目标, 扎实工作, 努力完成规范化学校创建任务

(一) 切实加强领导, 为规范化学校创建工作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障

规范化学校创建, 并不是海南的首创, 山东省已经开展了21年, 他们通过规范学校创建, 较好地改变了学校办学面貌, 提高了学校整体办学水平, 对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形成了强大的推力。他们的一条重要经验是要积极争取县委、县政府的大力支持和有关领导的高度重视。我们省开展义务教育规范化学校创建工作3年多来, 虽然总体进展不尽如人意, 但文昌、琼海、屯昌等市县还是有亮点的, 这些地方主要是加强了领导, 比如文昌市, 就成立了由分管市长担任组长的创建工作领导小组。

各市县教育行政部门要积极争取当地党委、政府的重视和支持, 通过成立强有力的创建工作领导小组, 下设办公室在市县教育行政部门, 统筹本市县的创建工作, 定期分析情况, 解决创建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各市县教育行政部门作为规范化学校创建工作的指挥中心, 责无旁贷地要负起主要责任。各学校也要成立相应的领导小组, 校长要负总责。

(二) 进一步完善创建工作规划和年度计划

2008年制定的全省规范化学校创建规划明确到2013年全省义务教育阶段学校要有90%以上达到市县级规范化学校的标准, 10%以上达到省级规范化学校的标准。这个目标, 按现在的进度, 看来很难如期实现了。我在这里明确, 我们的创建目标不变, 但时间调整为“十二五”期间, 也就是到2015年要达到以上目标。各市县应结合本地义务教育发展实际, 修改完善创建规划和分年度计划。特别是规范化学校创建必须结合中小学布局调整工作来开展。

(三) 按“整体启动、分步实施、分级达标”的原则进行再动员再部署

各市县要定期召开本市县规范化学校创建工作会议, 确保分年度创建计划的落实;要及时组织开展中小学校长专题培训, 让每一个校长理解掌握每一项评估指标体系;要督促每一所列入创建规划的学校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创建方案, 明确年度工作目标和任务, 落实人员职责。学校创建方案应当报经当地教育行政部门审批后组织实施。

(四) 整合教育资源, 切实加大投入

规范化学校的创建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 包含学校硬件和软件建设的各个方面。《中共海南省委海南省人民政府关于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 年>的实施意见》中确定的八大教育工程中的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教育扶贫移民工程、普通高中办学条件建设工程、教师素质提升工程和教育信息化建设工程等五项工程, 关系规范化学校创建工作的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建设, 是我们推进规范化学校创建的有力支撑。同时要结合农村初中寄宿制学校建设工程、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改造工程等教育工程的实施, 充分整合项目资金, 加大资金投入, 统筹推进规范化学校创建工作。

(五) 强化督导评估, 推动创建工作开展

省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已经将规范化学校创建工作列入对市县政府教育工作的督导内容之中。各市县要加强督导队伍建设, 在此基础上建立督学责任区或者责任校制度, 加强对学校创建工作的指导、检查和督促落实。督导工作应注重过程性督导, 在学校创建过程中及时介入, 帮助学校分析存在的突出问题, 明确工作重点, 使创建工作有的放矢。

(六) 加大宣传力度, 营造浓厚的舆论氛围

各市县要组织区域内规范化学校创建工作现场观摩会或经验交流会, 用典型示范引路, 挖掘推广创建经验, 加强内部宣传。要积极联系新闻单位及时宣传报道本辖区内的规范化学校创建工作, 加深家长和社会对创建工作的认识, 为创建工作赢得多方支持。

(七) 建立责任制、责任追究制和奖惩机制

各市县必须严格落实创建规划, 并将创建任务层层分解落实到校, 建立目标责任制。省教育厅将在每年的1月份对各市县规划完成情况进行通报。

省教育厅将设立省级规范化学校创建工作奖励专项资金, 奖励获得省级规范化学校称号的学校以及积极组织实施创建工作的市县。各市县也要设立市县级规范化学校奖励专项资金, 逐步形成长效激励机制。

在全县“美丽乡村”创建动员会上的讲话 篇3

同志们:

这次全县文明创建工作动员大会,主要是贯彻落实省委在全省开展“文明湖北”建设活动的精神,安排部署“文明罗田”建设活动、文明单位申报、创建、命名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文明建设工作,动员全县上下行动起来,积极投身各项文明创建活动,齐心协力,共同推动罗田经

济发展,构建和谐罗田。下面,我就全县文明创建工作讲两点意见:

一、突出重点,明确任务,抓好文明创建工作

认真开展“文明罗田”建设等一系列文明创建活动,是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落实省委建设“文明湖北”、县委“文明罗田”建设活动的精神,整体推进全县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举措,是改善人民生产生活条件,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实现人民根本利益的具体实践。各乡镇党委、县直各单位要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充分认识开展文明创建活动,建设“文明罗田”的重要性、必要性,进一步增强文明创建工作的紧迫感和自觉性。

文明创建工作要在全面推进的基础上,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从群众不满意的地方抓起,从群众意见大的问题改起,在提高我县文明创建水平的同时,形成工作特色,我们要着力抓好三大重点工作:

1、进一步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创建,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作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决定。各地要围绕“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总目标,切实加强和改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以落实“乡风文明、村容整洁”为主要目标,以治理“柴草乱放、粪土乱堆、垃圾乱倒、污水乱泼、畜禽乱跑”等“五乱”,狠刹请客送礼风、抹牌赌博风、封建迷信风等“三风”为重点,以十佳婆媳、十佳妯娌、十佳丈夫、十佳媳妇、十佳青少年等“五个十佳”创评,治穷、治愚、治脏、治乱、治差等“五治”固本,小猪圈、小牛栏、小厕所、小沼气、小收捡房等“五小”改造,思想道德教育到户、科技知识到户、村规民约到户、法律常识到户,致富信息到户等“五到户”服务的“四五工程”为抓手,深入开展新农村建设活动,切实改善村容村貌,实现乡风文明。我们要全面推广凤山镇评比“五个十佳”的经验,通过评比先进,用身边的典型教育身边的人,用人人可学的典型影响每一个人,引导乡风文明建设;要认真学习借鉴大崎乡“村规民约”和思想道德协会、文化娱乐协会、信息服务协会、计划生育协会、禁赌协会、治安协会等六个农民协会的经验,发挥农民协会的积极作用,让农民在新农村建设中,自我发展,自我管理,自我娱乐,整体推进农村三个文明建设。

县直各有关部门,要加大对农民的教育培训力度,培养有文化、讲文明、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提高农民的整体素质。要深入开展以城带乡、城乡共建活动,组织各行各业和各单位,与相对落后的农村结对共建,对口帮扶,推动精神文明建设城乡一体、区域互动,实现城乡共同文明进步。要从项目、资金、财物等方面,支持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建设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各单位要在各自农村点上支持开展精神文明创建和群众文化活动,组织送戏、送科技、送卫生下乡活动。县文化局要积极支持农村文化阵地建设和指导农村文化活动的开展,逐步做到乡镇有文化服务中心,行政村有文化活动室,塆落有文化中心户;县广电局要加快“村村通”工程建设,提高广播电视在农村的覆盖率;县体育局要继续支持生态文明塆落的“两打两晒(赛)”场地建设,并逐步配套建设农民体育锻炼场所,配备适合农民锻炼的体育设施和体育器材,大家齐心协力,为广大农民提供更多更好的精神文化食粮,丰富广大农民的精神文化生活。

2、广泛深入开展“八荣八耻”的荣辱观教育,大力推进“文明罗田”建设活动

在全县“美丽乡村”创建动员会上的讲话 篇4

信息来源:

作者:

发布时间:2011年4月12日

在全县创建省级文明县城动员大会上的讲话

张海建

2011年3月31日

同志们:

今天,县委、县政府召开全县创建省级文明县城动员大会,主要是对我县创建省级文明县城工作进行安排部署,广泛动员全县广大干部职工群众,立即行动起来,齐心协力,真抓实干,奋力争创省级文明县城。刚才,昭怀同志对创建工作《实施方案》进行了说明,凤鸣镇、县住建局、公安局、文化广电局的负责同志,分别作了很好的发言。可以看出,大家认识明确,态度积极,措施得力,决心大、干劲足。维强和昭怀同志分别代表县委、县政府与各乡镇、各部门签订了责任书,市委宣传部副部长、文明办主任魏武生同志在百忙之中莅临岐山指导会议,就如何抓好省级文明县城创建工作,讲了很好的指导意见。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在思想上要高度重视,坚定信心和决心

文明代表城市的格调和品位,彰显城市的灵魂和底蕴。文明县城被誉为“含金量很高的城市品牌”,是集中体现城市管理能力、县域综合实力和持续发展潜力的金名片。县委全委会提出,围绕建设人文岐山的目标,开展城市开发建设管理推进年活动,提升城市文化品位,创建省级文明县城,把岐山打造成为历史文化之城、现代文明之城、和谐和美之城。实现这一目标,开展省级文明县城创建工作就是一个重要的载体。文明也是生产力。文明创建之路,就是发展之路、和谐之路。全县上下要高度重视,充分认识创建省级文明县城的重大意义,切实增强省级文明县城创建的紧迫感、责任感和使命感。

(一)创建省级文明县城意义重大,必须形成共识。创建省级文明县城,是树立岐山发展形象,主动融入全市发展大局,以更加开放的姿态,在新起点上推动跨越发展的重大举措。一是提升县域综合实力的客观需要。文明创建活动,是建设富裕、人文、生态、和谐新岐山的重要内容,有利于提升周文化软实力,有利于承接产业转移,有利于建设文明有序、开放包容的县城和蔡家坡。我们要通过文明创建,进一步提升发展水平,增强县域综合实力,为争创全省经济十强县奠定基础。二是构建县域和谐的内在要求。把创建省级文明县城作为今年“四创”目标之一,不仅是看重这个牌子,更看重创建的过程。我们要通过创建活动,结合和谐岐山建设提升年活动,积极倡导科学文明、健康向上的生活方式,构建团结友爱、包容和谐的人际关系,推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生态文明协调发展,最大限度调动积极因素,形成致力发展、共建和谐的生动局面。三是提高文明建设水平的有力抓手。文明县城,是珍贵的城市品牌,是重要的无形资产。我们创建省级文明县城,是对工作的一份追求,更是对群众的一种责任,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最生动的体现。创,就是要创出一条好路子,实现又好又快、更加科学发展;建,就是要建设一片新天地,做到和谐奋进,更加团结稳定。要从最盼、最难、最急的事入手,改善群众的生活环境,提高群众的生活质量,让广大群众共享改革开放、文明创建带来的实惠。创建省级文明县城,和岐山“周礼之乡”的称号相匹配,和岐山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有利于树立仁爱、包容、睿智、能干的岐山人形象,有利于营造文明、和谐的社会环境。全县各级要站在“推进跨越发展、建设人文岐山”的高度,大力支持、积极参与文明创建活动,迅速掀起创建省级文明县城工作的热潮,奋力推进精神文明建设向纵深发展。

(二)创建省级文明县城条件具备,必须坚定信心。在今年的县委全委会、县上“两会”第一次提出创建省级文明县城,是县委、县政府向全县人民的一个庄严承诺。全县各级经过这么多年的扎实工作,应该说已经具有较好的基础条件。一是有积累的创建经验。国家卫生县城、国家级生态示范县和省级园林县城的成功创建,都为我县创建省级文明县城积累了丰富经验,创造了条件。二是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创建省级文明县城是一项民心工程,近年来,我们坚持把开展各类创建活动、解决民生问题紧密结合,集中财力物力,改善城乡设施、改善人居环境、改善群众生活,赢得了积极响应。广大群众的创建意识已普遍形成。三是有扎实的工作基础。近年来,我们广泛开展文明单位、文明家庭等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群众受教育、得实惠,齐抓共创的工作格局已经建立,全民参与创建活动的自觉性越来越高。四是有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和省市文明办的悉心指导。这一切,都为我们争创省级文明县城增添了底气、打下了基础。

(三)创建省级文明县城面临挑战,必须痛下决心。争创省级文明县城,不是一蹴而就的事。一是时间紧。市上提出,到“十二五”末,全市要实现省级以上文明县城的全覆盖。我们的压力很大,时间很紧。二是标准高。中央文明委规定,全国文明城市、省级文明县城每三年要重新评选、命名和表彰,把测评结果作为衡量一个地方精神文明创建工作的重要依据。检查时,不仅要听汇报、审材料,还要实地考察、问卷调查、整体观察,进行综合考评。可以说,随着精神文明创建的不断深入,省级文明县城的标准和要求也不断提高,竞争更加激烈,创建越来越难。三是任务重。创文与以往的创卫相比,涉及领域更加广泛,内涵更加丰富。对照《陕西省文明县城测评体系》要求,我们要做的工作很多。从一开始,我们要坚持少走弯路,高点起步,对照标准,寻找差距,缺啥补啥,限期达标。无论如何,要以百分之百的努力去夺取百分之百的胜利。

创建省级文明县城,是全县人民的共同心愿,更是各级干部的光荣责任。全县上下必须统一思想,形成共识,振奋精神,以持之以恒、与时俱进的创建热情,以志在必得的信念和攻坚克难的勇气,迅速行动起来,举县一致,全民动员,全力以赴做好创建工作,力争创建省级文明县城一举成功。

二、在工作上要强势推进,把握节奏和重点

创建省级文明县城是一场综合战役,更是一场攻坚战。我们要坚持“按标准积分、靠特色加分”的思路,紧扣创建指标,攻克薄弱环节,狠抓创新特色,力争一次通过省级考核验收命名。

(一)要咬定一个目标不放松。到2013年之前,成功创建省级文明县城。全县各级要采取一切有效手段,动员一切力量,想尽一切办法,实现这个目标,打赢这场攻坚战。

(二)要坚持三条原则不动摇。一是坚持“三个文明”协调发展。文明县城是经济、政治、文化发展水平的综合反映。我们要围绕科学发展、富民强县的目标,正确处理三个文明建设的关系,狠抓发展第一要务,加强民主法制建设,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以发展促创建,以创建促发展,努力实现县域经济社会跨越发展。二是坚持确保广大群众满意。创建省级文明县城是建设美好家园、创造文明新生活的伟大实践。要把群众得实惠、真受益作为工作的出发点,把群众关心不关心、认可不认可作为工作的落脚点,把群众满意不满意,作为评判工作的标准。通过创文这个载体,更好地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让群众在创建中提升幸福指数,得到更多实惠。三是坚持提高广大群众的市民素质。只有文明的市民,才有文明的城市。提高市民素质是文明创建的根本任务,也是最艰巨的任务。要全面提高市民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大力培育城镇居民的文明意识,树立说文明话、办文明事、做文明人的社会风尚,提升整体文明程度。

(三)要狠抓五项重点不懈怠。一是以加快经济发展为重点,夯实创建的物质基础。在创建过程中,要把县域经济发展作为第一要务,坚持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加快实施“三大战略”,着力建设中国专用汽车及零部件生产基地,使蔡家坡开发区晋升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积极承接产业转移,狠抓招商引资和重点项目建设,增强县域经济实力;加快建设周文化大景区,发展壮大第三产业,在推进富民强县中实现跨越发展,为文明县城创建奠定坚实基础,确保创建要求的硬件设施全部到位。二是以加强思想道德建设为重点,切实提高市民素质。市民素质是增强城市吸引力、改善城市人文环境的根本。全县上下要扎实开展“团结友爱建和谐、热爱岐山干事业”主题教育,大力弘扬人爱人、人助人、人帮人,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良好风气,增强热爱岐山、关心岐山、发展岐山的主人翁意识。认真贯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教育。一言一行展文明,一举一动树新风。文明创建要从现在做起,从自我做起,从小事做起,培养良好的文明习惯,在单位做好职工、在社会做好公民、在家庭做好成员。人心齐,泰山移;党员领、事业兴。党员干部要以身作则,率先垂范,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影响和带动广大群众,引领社会文明风尚。三是以加强民主法制建设为重点,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安定和谐的社会政治秩序,是文明城市的重要标志和内容。要实施党务政务公开,转变政府职能,创新社会管理方式,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通过完善重大事项社会公示、社会听证等制度,提高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坚决纠正行业不正之风,推进依法治县,深入开展法律宣传教育。开展新一轮平安岐山创建,加快治安防控体系建设,提高群众安全感。四是以提升城市品位为重点,塑造城市良好形象。提升城市品位,事关岐山形象。目前,我县在城市建设与管理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例如,基础设施不完善、公共设施被破坏,违章占道比较常见、交通秩序有待进一步整治等。我们要深入开展城市开发建设管理年活动,实施城市道路建设、保障性住房建设、市容环境综合治理等“七大工程”,完善城区功能,增强承载能力,拉大城市框架,推动县城北扩东移。积极推进岐山整体撤县设区工作,加快蔡家坡新城区建设,推进基础设施现代化、人居环境生态化、城市形象特色化,努力把岐山建成周文化与现代文明交相辉映的美丽城市。五是以基层基础工作为重点,努力提高创建水平。以城带乡、联动发展,是省级文明县城测评体系项目。文明和谐新家园建设,是创建省级文明县城工作中,实现城乡联片共建、联动发展的有效途径。要认真贯彻落实中省《关于加强新形势下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实施意见》精神,进一步加大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力度。要积极创建文明社区,整合资源,共创共建,真正把社区建成服务便利、环境优美、文化丰富的社会生活共同体。积极创建文明镇村,坚持用社区标准建设农村、用市民理念教育群众,建成民富、村美、风正的农村新社区。坚持以新农村建设为抓手,深入推进村容村貌美化、先进文化普及、农民素质提升“三大工程”,改善农村生态生活环境,让群众生活得更加幸福。

(四)要逐项落实各类指标。在《陕西省文明县城测评体系》中,共有8个大项、40项指标、121项测评内容。我们要分类施策,逐项落实,确保创建顺利进行。一是对于否决性指标,要确保万无一失。在《测评体系》中,环境污染、安全事故等6、7项指标是高压线。这些工作出现问题,产生负面影响,文明创建将会被一票否决、立即叫停。因此,承担这些指标的各责任单位,要认真对照考核要求,细化制度措施,抓实抓细工作,确保不出任何问题。二是对于任务性指标,要做到一分不失。比如,干部理论学习与宣传、政务公开与依法行政、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等。各责任单位首先要弄清底子,哪些指标已经完成,可以得满分的要得满分,能加分的要尽可能多加分。还要搞清楚,哪些指标还有距离,应该采取什么措施,来保障目标实现。三是对于达标性指标,要力争一步到位。比如,全民法制宣传教育普及率、侵犯残疾人合法权益事件投诉率、城市公共消防设施完好率、经常参加文体活动人数的比例等,各责任单位要尽快拿出具体方案,及时申报项目、积极争取资金,加快建设进度,确保达标达效。四是对于群众满意度指标,要千方百计达到。比如,群众对党政机关行政效能满意度>90%、对反腐倡廉工作的满意度>90%、群众安全感>85%。这些指标,都是最难把握的指标,我们要确保满意度指标拿到高分。一方面要加大媒体宣传力度,提升市民对创文工作的知晓度;另一方面要尽最大能力赢得群众的支持与参与。要探索利用互联网收集社情民意的新方式,及时把握全局性、苗头性、倾向性问题,一时不能解决或是群众存在误会的,采取有效措施做好疏导工作。要善于做好群众工作,通过创建省级文明县城,真心实意为群众谋利益,扎扎实实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努力解决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的问题。要确定重点工作对象人群,有针对性地强化群众对我们工作的认可度。五是对于考察性指标,要尽量少失分、不失分。包括硬件建设、市民文明行为、特色指标等三块内容,如主干道设施、市民交通行为、市容环境、市民精神面貌的整体印象等。这也是一项硬性指标,是只有通过扎实的工作措施才能体现出来的成果性指标。我们要进行重点突破,逐项落实人员、落实资金、落实任务,相信只要大家用心做事、用力干事,考察性的指标就一定能完成。同时,要做好数据衔接和资料积累整理工作,确保有措施保障达标、有证据显示达标、有资料反映达标。

三、在组织上要强化领导,确保创建一举成功

创建省级文明县城,是一项涉及方方面面的系统工程。全县各级各部门、驻岐各单位要按照县委、县政府的统一安排部署,紧紧围绕测评指标,条块结合,齐抓共管,群策群力,协同作战,扎实推进创建工作深入开展。

一是要加强组织领导。为加强对创文工作的组织领导,县委、县政府成立了创建省级文明县城工作领导小组,由我任组长,田县长任第一副组长,6位县级领导任副组长,54名乡镇和部门的主要负责同志为成员,统一领导、协调创建省级文明县城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县文明办。各乡镇、各部门、各单位也要尽快建立相应的机构,落实专人负责这项工作,制订切实可行的创建工作方案,做到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干部职工齐动手、全县人民齐参与,务必行动起来,迅速掀起高潮。

二是要广泛宣传发动。居民是城市的主角,市民是城市的主人。要多层次、多渠道、全方位地进行创文宣传,引导调动广大干部职工群众自觉参与文明创建。县委宣传部、县广电局要结合实际,制定创文工作专门的宣传方案,唱响创建省级文明县城、建设富裕人文生态和谐岐山的主旋律,在媒体上做到每天有声音、每天有文章,使创文宣传进机关、进企业、进社区、进村组,做到家喻户晓。相关部门要在交通要道、繁华地段、主要建筑物和公共场所设置规范、醒目的创文标语和宣传画。县创文办要抓紧编印《岐山文明市民手册》,印发《文明市民公约》等宣传品,扩大创文工作的影响面,教育、动员、组织群众,参与创建、支持创建。

三是要夯实工作责任。各级各部门要树立强烈的责任意识,坚持“谁主管谁负责”和“统一领导、分级负责、条块结合、以块为主”的原则,层层实行严格的目标责任制管理。实行县级领导包抓、责任单位落实、街道社区参与的三级联创机制。县级领导要把创文工作摆上第一位置,坚持下乡现场部署,亲自开展督促检查,深入一线解决困难和问题,为全县做出表率。各乡镇、各部门、各责任单位和街道社区要切实负起责任,拿出打硬仗的勇气和毅力,抓好创建工作任务的分解和落实,确保创建工作顺利开展。

四是要严格检查奖惩。要坚持督查通报、定期报告、检查评比、考核奖惩制度,加大督查督办力度,确保创建工作取得实效。县委组织部、县考核办要对创文任务完成情况,进行严格考核,纳入目标考核范围,并作为领导干部的实绩考核、选拔任用的重要依据。县创文办要坚持每月检查、每月评比,并将检查结果在媒体上及时公布。要抓两头、带中间,对工作成效明显的通报表扬,请主要负责人作电视专访,介绍先进经验;对责任不落实、措施不到位、创建效果差的单位领导,除了公开曝光、通报批评之外,还要进行责任追究。从而,激发大家的工作主动性,全面落实工作任务,提高创建工作水平。

在全县“美丽乡村”创建动员会上的讲话 篇5

电视动员大会上的讲话

同志们:

自治区党委、政府决定,从2013年起,用2年时间在全区开展“美丽广西·清洁乡村”活动。刚才,自治区召开了“美丽广西·清洁乡村”活动电视动员大会,对活动进行了全面部署和安排。X市长结合我市实际,就如何实施“美丽广西·清洁乡村”活动作了具体安排和部署,讲得很好、很具体,我完全赞同。请各县区各部门认真抓好贯彻落实。下面,就如何开展好“美丽广西·清洁乡村”活动,我再强调几点意见。

一、深化思想认识,不断增强推进“美丽广西•清洁乡村”活动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实施“美丽广西·清洁乡村”活动为民所盼,为民所愿,是一项实实在在的惠民工程,也是我们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重要载体和抓手之一,对于统筹城乡发展,构建和谐社会,改变农村面貌,建设生态文明,提高群众幸福指数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首先,实施“美丽广西·清洁乡村”活动是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社会文明和谐的根本要求。落实科学发 展观,必须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美丽广西·清洁乡村”活动是广大群众在物质生活改善后所追求的一种美好愿景。这项工程涉及到基础设施建设、民众素质建设,既拉动资金投入,改善生态环境,又充分体现了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的多重效应。客观地说,实施“美丽广西·清洁乡村”活动,完全符合群众意愿,是和谐社会建设需要。

其次,实施“美丽广西·清洁乡村”活动是检验各级领导班子执政能力的重要标准。领导班子执政能力怎样,是群众关注的问题。乡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搞好了,就能为干部群众创造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就能提升我们管理乡村的水平,同时也说明我们领导班子工作的水平是高的,工作能力是强的。当前,党中央多次强调要切实抓好领导干部作风建设,密切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作为党员干部,要关心人民群众的利益,就要做人民群众最关心的事,从具体的事做起。环境卫生关系群众切身利益。我们的干部如果连打扫卫生这样的事都不愿做或者做不好,还想做什么大事、还能做好什么大事?实施“美丽广西·清洁乡村”活动,可以检验各级领导干部的执政能力,转变干部作风,以卓越的执政能力和优良的工作作风塑造执政为民的良好形象。

再次,实施“美丽广西·清洁乡村”活动是加快生态文明建设的迫切需要。加快生态文明建设是党的十八大提出的一项战略任务。生态文明的核心是人与自然和 谐相处,强调的是如何在发展的同时,保护好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根本任务是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美丽广西·清洁乡村”活动是我们构建生态人居体系的一项重要内容。近年来,全市在全面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中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实施“美丽广西·清洁乡村”活动将有力保障了我市生态文明建设成果,进而以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带动农村各项工作的有序开展,以生态文明建设促进农村全面发展。

全市各级各部门要切实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和责任意识,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市委、市政府的部署和要求上来。把“美丽广西·清洁乡村”活动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创建“国家卫生城市”等工作结合起来。以建设“清洁环境、美化乡村、培育新风、造福群众”为目标,采取集中整治的办法,投入足够的人力、物力、财力,高标准、严要求地深入开展以清洁家园讲卫生、清洁水源讲标准、清洁田园讲质量为主要任务的“三清三讲”活动,实现改善人居环境,改造水源质量,改良田园生态,进一步提升乡村规划建设水平、生态建设水平、乡风文明建设水平,扎实推动“美丽广西·清洁乡村”活动规范化、制度化、常态化开展。

二、充分认识开展 “美丽广西•清洁乡村”活动的艰巨性和复杂性,加快推进活动各项工作有序开展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农村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农村生活垃圾产生量迅速增长,农村环境承受的 垃圾污染压力越来越大。目前,从整体上看,全市广大农村地区环境卫生基础设施仍然比较落后,农民环境审美意识和卫生保洁意识薄弱,农村整体环境质量不高,直接影响农村地区广大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水平。实施“美丽广西·清洁乡村”活动,是向农村“脏乱差”现象宣战的一场环境革命。在实施的过程中,必然会触动到村民的思想观念、行为习惯和村庄风俗,具有相当的艰巨性和复杂性。我们要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引下,更加重视以人为本,更加重视统筹发展,更加重视民生工程,团结带领群众,进行大胆探索和积极实践,从细微之处着手,从简单事情做起,确保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

一是要注重政府引导。政府引导是稳步推进“美丽广西·清洁乡村”活动的有力保证。实施“美丽广西·清洁乡村”活动,涉及到千家万户,面对错综复杂的情况,如果仅靠群众自发组织,一方面是群众的财力有限,另一方面是群众的观念受限,整个活动很难正常开展下去。虽然农民是主体,是动力,但政府的主导作用不可缺少,这是方向性问题。各级党委政府必须切实把握好舆论导向,坚持公开公平原则,着力完善制度体系,正确引导社会各方面力量共同参与,使“美丽广西·清洁乡村”活动成为全社会的共同行动。

二是要广泛发动群众。总书记曾经讲过,人民群众是我们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我们党力量与智慧的源泉。在具体工作中,只要是农民群众能做到的、能做好的,我们就不要越俎代庖,否则,只会适得其反。要充分尊重群众意愿,实行民主决策,在确定项目、筹措建设资金、申请政府奖补资金、项目的招投标以及资金和劳务的使用管理等方面都要公开透明、接受群众监督。实施“美丽广西·清洁乡村”活动,受益的也是农民群众,只有发挥好农民群众作为具体建设者的重要作用,这项工程才能积极有效地开展起来。

三是要坚持因地制宜。因地制宜、实事求是是确保“美丽广西·清洁乡村”活动顺利实施与成功推进的一个重要前提。由于我市各县区各村屯自然条件差异较大,风俗习惯不尽相同,经济发展水平高低不齐,如果搞“一刀切”,不切实际地强求千篇一律、盲目攀比,很可能会导致事倍功半,无法实现预期目的,甚至引起农民的抵触。因此,实施这项工作,自始至终都要从具体实际出发,积极探索不同方式、不同特色的工作路径,既有规定动作,也要有自选动作,通过因地制宜,分类指导,使“美丽广西·清洁乡村”活动更切合乡村各自的实际、更贴近农民需要,真正把“美丽广西•清洁乡村”活动开展成惠民、便民、利民的民心工程。

三、充分认识开展“美丽广西•清洁乡村”活动的长期性和系统性,确保活动真正惠泽广大人民群众

整治好我市乡村环境“脏、乱、差”问题决非一朝一夕,不可能一蹴而就,“毕其功于一役”。我们要充分认识乡村环境综合整治是一项长期的系统性工作,贵 在长抓不懈、系统管理。因此,开展“美丽广西•清洁乡村”活动不允许搞突击或一阵风,必须长期抓,系统抓。各级党委政府要高度重视,切实把这项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按照活动方案的总体目标和要求,力争在2014年前,全面实现改善人居环境,改造水源质量,改良田园生态,进一步提升乡村规划建设水平、生态建设水平、乡风文明建设水平,并建立起巩固乡村清洁卫生成果的长效机制。

第一,要加强领导,明确责任。政府主导,关键看领导。各县区党委、政府要成立相应领导机构,全面负责本县区“美丽广西·清洁乡村”活动。各县区主要领导要切实履行第一责任人的职责,分管领导要承担起直接责任人的责任,切实做到认识到位、组织到位、措施到位、资金到位。各有关部门要认真贯彻市委、市政府的工作部署,主动开展工作,实行定点帮扶,形成上下联动、各方配合、齐抓共管的工作局面。

第二,要统筹兼顾,提升质量。“美丽广西·清洁乡村”活动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抓手。在实施这项工程中,必须通盘考虑,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以及生态文明村创建活动结合起来,注重把各项工作的资源有效整合起来,防止多头领导,重复建设,一盘散沙。要把改造美化环境与挖掘弘扬乡村文化结合起来,以“美丽广西·清洁 乡村”活动促进乡风文明,以乡村文化推动“美丽广西·清洁乡村”活动,以生态文化提升“美丽广西·清洁乡村”活动水平,不断把“美丽广西•清洁乡村”活动引向深入。

第三,要舆论先行,典型示范。营造氛围,典型示范作为我们党长期坚持的一种重要工作方法,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各个历史时期,都发挥了重要作用,有力地促进了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因此,必须加强舆论引导,典型示范,做好群众的思想动员工作,把群众参与“美丽广西•清洁乡村”活动的主观能动性和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要充分利用报刊、电视、广播、网络以及“送戏下乡”等多种平台,采取政策解读、深度报道、制作专题节目、专题网页以及文艺节目等形式,大力倡导卫生文明之风,积极推广“美丽广西·清洁乡村”活动有效做法和经验,全面开展“互学、互助、互评”活动,打造包装活动典型亮点,激发群众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使群众乐于参与、便于参与、有序参与“美丽广西·清洁乡村”活动。

第四,要建立机制,持续推进。要使广大农村实现并保持“天蓝、地绿、水净、洁美乡村”,仅靠一次动员会和一场轰轰烈烈的大建设、大整治、大清洁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建立健全一套行之有效的长效机制。要成立专门的领导小组和办事机构,从各单位抽调熟悉基层工作的精干人员负责日常工作,为“美丽广西·清洁乡 村”活动的开展提供坚强有力的组织保障。要建立持续的资金保障机制。各县区党委政府要强化财政支持,将此项工作专项经费列入财政预算,保证活动开展的资金投入。要建立长效管理机制。围绕农村垃圾“组收、村集、镇运、县处臵”模式,建立完善农村环境卫生管理规定、乡村环境卫生问责制度等等,逐步推进管理向社区发展、环境向良性生态发展、设施配套向城镇化看齐,努力构建科学合理的农村环卫管理体系。

第五,要强化督查,确保实效。加强督促检查,是确保“美丽广西·清洁乡村”活动取得实在而长久效果的保证。各县区党委、政府要切实负起督促检查的职责,对先行试点单位进行全面督查和综合评价,及时进行通报,年终整体考评;各县区对乡镇要做到一月一查,检查过程要记录备查,并作为年终考核的依据;乡镇对试点村要做到半月一检查,一旦发现问题即时督促整改;试点村要经常对农户家庭环境卫生进行检查评议,逐步形成市、县、镇、村四级督查体系,确保活动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

在全县“美丽乡村”创建动员会上的讲话 篇6

一、美丽乡村内涵对畜牧业经济的要求

南京市对美丽乡村建设提出了空间优化形态美、绿色发展生产美、创业富民生活美、村社宜居生态美、乡风文明和谐美的“五美”要求, 畜牧业发展必须符合五美的基本需求完善自身的配套与升级。

1. 规划合理有远见。

村级牧业生产必须要根据地方特点和内在需求加以规划, 确保空间优化形态美, 要求做到“三统”, 即区域统一规划、标准统一要求、政策统一尺度;在公共设施方面要求“三通”合理, 即合理通水、通电、通路;在环保、防疫、管理方面要求“三齐全”, 即环保设施齐全、防疫程序和制度齐全、管理组织机构及管理制度齐全;在养殖技术上实行“三良”, 即良种、良法、良态。要考虑单位面积内的载畜量和生态的持久性, 要建立一定的生产许可准入条件和行为规范性的约束条件, 并形成大家的共识和一致行为。

2. 生态维护可持久。

美丽乡村建设对生态要求是第一位的, 发展何种畜牧业, 以何种方式发展, 应有全方位的思考。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 “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 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 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 并将“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建设美丽中国”列为生态文明建设的发展方向。因此, 在美丽乡村建设中, 牧业发展必须遵循“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原则, 发展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的畜牧业循环经济主要目标, 确保生态维护的持久性[1]。

3. 产业设置有特色。

畜牧业和社会经济发展息息相关。世界发达国家畜牧业产值占农业的比重普遍超过50%, 甚至达到70%以上。在中国无论现在还是将来, 畜牧业都是农村经济的重要支柱和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2]。但是产业发展要有特色, 产业设置要科学, 美丽乡村畜牧业起点必须是生态化的, 产业设置要走特色创新型畜牧业的路子, 要达到科技含量高, 经济效益好, 资源消耗低, 环境污染少, 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要求。生态型畜牧业是资源节约型的, 是环境友好型的, 是绿色的生产方式, 产出的是绿色有机食品, 是人与自然和谐以人为本的, 是循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 是符合科学发展观的, 要具有创新性和独特性。

4. 文化承继有创新。

美丽乡村型牧业生产要赋予“五谷丰登、六畜兴旺”的文化新内涵, 村庄里庭院内的零星养殖是原始的落后的, 需要淘汰。规模化工厂化的畜牧业, 多严重污染环境, 还易导致畜禽疫病药残等食物安全问题, 与可持续发展相悖, 因此农村畜牧业转型路线图之一, 是发展小型规模化种养结合的新型农户, 实现饲养方式向生态化的转型。要按照打造新农村、发展新产业、实施新政策、培育新农民、优化新环境的要求, 狠抓畜牧业结构调整, 走出了一条独具文化特色的富民之路。

二、畜牧业当前的处境和应处理的矛盾

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 畜牧业正处在转型升级的重要关口, 有两大因素制约着畜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一是畜牧业用地紧缺, 二是环保问题突出, 在新农村建设中的处境艰难。我们必须处理好农村畜牧业发展中的四大矛盾。

1. 处理好牧业面源污染与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

养殖业污染是农业面源污染的主要来源之一, 如何在畜牧业稳定发展的同时保护好生态环境, 确保畜牧业可持续发展是当前及今后一个相当长的时期行业内外的一项基本工作内容。农户的养殖规模、农户对畜牧业引起的环境污染认知程度、可控态度以及政府补贴对农户畜禽粪便无害化处理的意愿的概率具有显著影响。地域间的经济发展水平、自然禀赋条件、社会文化环境、养殖传统等都有较大的差异, 这些差异都有可能对农户进行畜禽粪便无害化处理的意愿产生影响。制定和完善实现畜禽养殖业发展与污染防治一体化的环境政策, 实施对畜禽养殖业的全方位环境管理、制定科学的补贴方案, 实施对畜禽粪便处理技术推广的财政补贴政策、加强对养殖农户环境意识宣传和教育, 提高养殖主体环境保护意识以及进一步推进农户的适度规模养殖建设, 强制实行畜禽粪便处理等政策刻不容缓。

2. 处理好畜产品自给与疫病防控之间的矛盾。

农民对农产品都有自给自足的习惯, 而农村畜牧业还没有完全从传统模式转变过来, 分散小型养殖仍占一定比例, 给疫病防控带来了较大困难。从目前农村牧业的生产规模、资源状况、环境容量和动物防疫等方面综合考虑, 农村牧业必须从一个数量的快速增长期向优化发展期过渡, 强化疫病防控手段, 要按照“有进有退, 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改变生活习惯, 促进农村畜牧业的提档升级。

3. 处理好传统习惯与标准化养殖要求之间的矛盾。

农村传统养殖设施设备简单、管理粗放、防疫意识淡薄、各种资源转化率低, 生产的可持续性变数大, 影响新农村建设的整体布局和绿色发展生产美的要求。传统的养殖习惯必须要进行标准化改造。“一勺泔水一把糠, 一头猪养一年”已成为历史。养殖者要通过技术标准化提高畜禽生产性能, 提高劳动生产率。在进入农村发展新阶段后, 畜牧业增长方式需要加快转变, 质量、效益是关键, 畜牧业必须提高科技含量。

4. 处理好产业协同和组织化程度之间的矛盾。

美丽乡村建设中发展养殖业必须与种植业相配套, 要进行合理的土地扭转和土地整合, 以合作社和家庭农庄的形式发展林间养鸡、稻鸭共作、稻猪协同等生态型的养殖方式, 确保养殖的适度规模。而目前家庭联产承包制度农户土地分散、林地分散, 不便于组织生产, 产生不了适度规模效益, 必须创新机制, 提高组织化程度, 创造乡风文明的和谐美。

三、对美丽乡村建设中牧业经济转型的想法

1. 正确认识畜牧业在美丽乡村建设中的地位。

我们也清醒地看到, 不断从紧的用地、环保政策和量大面广的畜禽排泄物治理任务, 给畜牧业发展和空间拓展形成了新的制约;重大动物疫情日趋复杂, 违禁药物层出不穷, 对畜产品安全监管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新形势、新矛盾不可避免地带来诸多对发展畜牧业的思想顾虑。但发达国家经验表明, 经济社会越发达, 农业的基础地位越重要, 现代农业越发展, 畜牧业的地位越凸显。首先, 市民生活需求的保障稳定必须要确保适度的畜产品自给率。第二, 畜牧业的发展为循环农业、有机农业提供支撑。第三, 高效畜牧业是农民通过一产增收的重要渠道和新亮点。第四, 畜牧业具有承工启农的中轴作用。可以说, 畜牧业在美丽乡村建设中不是可有可无的, 而是必不可少、必须持续健康发展的产业。

2. 重视环保要求发展农牧结合的循环经济。

随着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深入推进, 农民对生活质量的要求更高, 对村容整洁的愿望更为强烈和迫切, 畜牧业必须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 (1) 按照粪污产消匹配原则, 实现种养的循环共生。畜牧业经历了从人畜共居到人畜分居, 再从人畜分居到小区规模养殖下的生产区与生活区的分离;目前已转向农牧结合、资源循环的生态畜牧业。推进农牧结合, 与优化畜禽品种结构相结合;与推进适度规模养殖相结合;与加快土地流转相结合;与低产桑茶果园、林地改造和标准农田质量提升工程等项目实施相结合。坚持规划先行和产消匹配的原则, 使畜禽排泄物真正成为一种资源, 成为种植业的财富[3]。 (2) 牧业生态和能源开发相结合, 实现资源的综合利用。畜禽排泄物是一种资源, 只有放错了地方或者没有被综合利用, 才成为污染。畜禽排泄物的资源化利用, 要与农村能源建设相结合, 通过农村能源建设, 将畜禽排泄物作为沼气, 作为农村能源用来取暖、炊事燃料等等, 节约煤、电等紧缺能源;沼渣、沼液还同时是蔬菜、茶园、果园和鱼虾等的肥料、饲料资源, 形成畜牧业与农村能源、农业生态的资源循环。 (3) 养殖模式提档升级, 实现自然的和谐发展。探索并推广科学化的养殖模式, 如发酵床养殖模式、林间适度规模养鸡等模式实现了牧业、环境的和谐共存。如南京秦邦吉品农业有限公司将发酵床养殖模式和自然散养有机结合, 大大改善了鸡群生活环境, 生产出了优质高效的禽产品, 在取得良好经济效益的同时, 也成为了当地环境保护的典范。

3. 结合农村实际, 打造小型规模生态养殖主体。

结合农村实际, 推行小型规模化种养结合模式, 该模式不同于“千家万户”的养殖方式, 而是把养殖活动从庭院里迁出来, 实现“鸡进林、鸭上架、猪出屋、牛入寓”, 不再污染村庄庭院, 解决了养殖垃圾对村庄庭院的污染问题。通过资源整合, 与农户自有资源相匹配, 将养殖场建在田间地头或林地里, 近取材饲喂畜禽, 节省了资源。粪便作为肥料, 就近施入农田作肥料, 达到了资源生态利用。在田间林地的小型规模化养殖, 单元合理, 种养业有机组合在一起, 是解决畜禽业污染治本的方法, 是从源头上治理了畜禽污染, 是循环畜牧业发展方向。而且养殖户在地域上互相拉开距离, 以林地农作物等作天然隔离带, 具生态化防疫效果, 可大大降低防疫成本。实现动物福利, 打造小型规模生态养殖主体好处显而易见。

4. 制度创新, 解决种养和谐发展的要素供给障碍。

当前美丽乡村牧业经济发展与生产要素供给不协调, 突出表现在资金供给、技术供给、组织供给、人才供给、制度供给等五个方面, 当前应突出进行五方面的制度创新, 解决美丽乡村牧业经济发展与生产要素供给不协调的矛盾。一是建立强有力的政府引导扶持机制, 促进完善生产要素供给机制的形成。二是建立农民的普遍教育培训制度, 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三是农村金融制度创新, 解决种养和谐发展融资问题。四是加快农村畜牧合作经济组织建设步伐, 提高畜牧业组织化程度[4]。五是建立挂钩服务责任制度, 保障技术服务职能履行到位。

5. 宣传引导, 建立长效文明发展的理念。

要加强种养结合和谐发展生态文明建设的宣传教育, 寓教育于美丽乡村建设之中, 潜移默化, 整体提升。将生态文明和生产美、生活美相融合, 让百姓真正受益, 得到实惠、尝到甜头, 使之成为自身的需要, 成为自觉的行动。人们在改造环境的同时, 环境也在改造人。优美的环境、文明的氛围, 使群众在潜移默化中受到了感染和引导, 逐步树立与美丽乡村相适应的思想观念和文明意识, 养成文明、健康的生产生活方式, 提升文化品位, 增强自豪感和自信心。

综上所述, 我们要正确认识畜牧业经济在美丽乡村建设中的作用和处境, 有序有度有法地推进种养结合型畜牧业经济在美丽乡村建设中的发展, 达到骆宾王的《咏鹅》诗“鹅、鹅、鹅, 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 红掌拨清波”的意境, 实现美丽乡村人、动物和环境的和谐统一, 长效文明发展。

参考文献

[1]郑俊.关于大力发展农村生态畜牧业的思考[J].华北农学报, 2005, (1) .

[2]周元军.中国生态畜牧业的发展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 2005, (4) .

[3]陈凤山, 黄本军.浅议发展现代畜牧业的意义与措施[J].现代农业科技, 2007, (12) .

在全县“美丽乡村”创建动员会上的讲话 篇7

——在全县春季植树造林暨园林城镇创建动员会上的发言

中共XX镇委员会XX镇人民政府

各位领导:

今天,县委、县政府召开高规格的春季植树造林暨园林城镇创建动员会,组织我们参观学习了几个兄弟乡镇的造林示范先进典型,使我们深受鼓舞、深受启发,同时也备感压力。在这里,我把XX镇林业工作基本情况及春季造林的几点做法向各位领导作简要汇报,不足之处,请批评指正。XX镇现有国土面积200.8平方公里,辖21个村(居),林地面积4.8万亩,其中成片意杨林基地2.2万亩,外松基地2.5万亩。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县林业部门大力支持下,镇委、镇政府坚持把加快现代林业发展作为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的增长点,把基地造林作为林业建设的重要平台,把春季造林绿化作为全镇重要阶段性中心工作来抓,取得了明显成效。截止目前,今年全镇新完成基地造林面积2800亩,完成湾子林植树5万株,绿色通道植树15公里,项目造林补植补造 1.2万株,林业育苗240亩。我们的主要作法是:

一是高度重视,强力推动。为抓好春季造林工作,镇委多次召开班子会和有关单位、村(居)负责人工作会议,专题 1

研究部署植树造林工作,并多次组织干部深入白虎、火龙等林业重点村,现场指导督办造林。2011年林业生产任务下达后,我们迅速将全镇7400亩造林任务分解落实到村,具体到户,责任到人,要求各村基地造林必须按照“四高”,即“高起点规划,高标准整地,高规格备苗,高质量栽植”的要求迅速开展工作,镇政府重点督办落实。

二是广泛动员,宣传发动。开展植树造林,政府是主导,群众是主体。我们立足于早谋划、早宣传、早动员,通过会议、标语、小报、广播等各种渠道,广泛进行春季植树宣传发动,组织和引导村民开展湾子林植树竞赛、造林大户扩大基地等活动,积极参与到“百千万”造林工程上来,共同建设生态美好家园。目前,全镇上下已形成“政府带头造林,部门参与造林,群众自发造林”的良好发展氛围,“把山当田种,把树当粮管”已成为当前林农的一种时尚,“追求高效”林地已成为广大林农的自觉行动,“经营山林”已作为农民增收致富的一条途径,群众的生态文明意识普遍提高,造林大户扩大生产再创业意识也明显增强。目前,全镇户均四旁植树达到100棵以上,造林300亩以上的大户达到20多家。

三是深化改革,市场驱动。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是推动现代林业建设的强大动力。实践中我们认识到,只有通过明晰产权、放活经营权、落实处置权,让群众从林改中获得实实在在的利益,才能最大限度地激发群众造林热情,使

绿化致富成为广大农民的迫切愿望和自觉行动。经过近几年加大林改力度,目前全镇私有林已达98%以上,租赁土地造林、买断造林、合股造林、独资造林等多种市场造林形式应运而生。在大面积开展湿地松、意杨为主的速生林建设同时,受市场驱动影响,今年不少群众开始栽植红叶石楠、桂花、女贞等高档绿化树种,使造林树种向速生化、多品种发展。目前,全镇花卉苗木种植面积达到1500多亩。

四是试点示范,典型带动。去年10份,我们着手在白虎村开展连片造林整地试点示范工作。由镇委、镇政府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抓督办落实,并派出专班专人驻村指导开展基地造林工作。经过几个月的努力,白虎村示范点以整地质量高、面积大、苗木规格高、栽植标准高等特色在全镇基地林建设中树立了新的典型,形成了示范效应,带动了全镇春季造林绿化工作的快速推进。

五是优质服务,工作促动。在宣传、引导和发动群众开展造林绿化的同时,我们在造林规划、设计、整地、苗木调运、栽植技术指导、护林等方面为群众提供全方位的指导和服务。在我们的支持和帮助下,一批林木资产几十万元、上百万元的大户如雨后春笋般产生,群众林地经营也逐步由粗放经营向集约化、精细化管理转变,林粮间作、林油间作、林下养鸡等多种经营模式应运而生。

各位领导,在今年春季造林绿化工作中,我镇虽然做了一些工作,取得了一点成绩,但离县委、县政府领导的要求

在全县“美丽乡村”创建动员会上的讲话 篇8

这次全县乡村工业大观摩会议是经县委、县政府研究决定召开的,主要目的是集中展示这一年来各乡村在工业经济、工业项目以及企业技改扩能等方面取得的突出成果,总结经验,查找不足,相互学习,促进工作。此次会议既是一次学习交流会,又是一次总结研讨会,同时更是一次明年乃至今后工作的总体动员会、谋划会。11月1日至2日,我们利用两天时间,由陈书记、王县长带队先后深入到全县8个乡镇23家企业进行了实地参观,大家早出晚归,进厂入矿,十分辛苦。刚才与会的各位领导分别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对全县工业经济发展,特别是如何推进工业化进程,发展乡村工业提出了具有较强指导和借鉴价值的意见,我十分赞同。一会儿,陈书记、王县长还要做重要讲话,请在家全面领会,认真抓好落实。下面,我先就此次大观摩讲三个方面意见。

一、各项指标完成较好,工业经济成绩斐然。

今年以来,全县上下牢固树立“工业强县”思想,紧紧围绕工业“523”方案,大力贯彻落实县委、县政府制定出台的《关于大力发展乡村工业,推进工业化进程的意见》,始终坚持加快发展不动摇,各项工作进展顺利,全县工业经济取得显著成果。

(一)在大力发展乡村工业中,认识到位,措施得力。

一是重视程度提高。观摩发现,全县上下齐心合力抓工业的氛围已经形成,县级领导包建部门适时深入包建单位,帮助谋发展,想对策、解决实际困难。各乡镇均制定了具体的发展规划和目标,为充分调动群众招商引资、找矿、探矿上项目积极性,克勒沟、腰站等许多乡镇都紧紧围绕发展工业建立了激励机制,对引进资金,发展企业,优化环境者大胆予以奖励。同时,将乡村工业发展纳入每位干部考核范畴,层层签订责任书,人人有任务,人人有责任,人人有压力,为工业经济健康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是发展思路日益清晰。多数乡镇都根据实际,发挥优势,突出资源,体现将色,因地制宜的谋划了一些切实可行的项目。中、南、南部三个区域充分发挥自身有一定基础的优势,深挖细研,积极开发利用现有资源,优化产业结构,努力改善投资环境,加快建设步伐,围场镇、四合永、朝阳地、四道沟等乡镇谋划了一批立乡立县的大项目。北部、西部工业基础较差,缺少资源,产业化尚未表成链条,工业企业少,“龙头”带动能力弱的乡镇,积极立足农业产业和生态农业建设,力争通过农业产业化招商,寻求工业经济突破口。去年新拨乡引资兴建的福袁脱水菜项目,就成功地带动了新拨及其周边乡镇的胡萝卜种植业,增加农民收入。

三是工作举措扎实有效。按照年初县委、县政府的目标要求,大部分乡镇建立了激励奖惩机制,将目标,任务层层分解,并制定了工作标准和考核办法。在软环境方面,全面落实“三个一”工程,大胆落实各项优惠政策,主要领导亲自带领客户跑部门协调关系。在硬环境建设方面,积极加大路、电、视、讯等基础设施投入力度。四合永镇把工业发展作为经济建设的首要任务,提出了“工业兴镇、工业强镇、工业富镇、”的发展路子,确立了“53510”工业体系,积极实施项目带动和多元投资战略,坚持大中小并举,招商引资和技改挖潜并重,全镇上下办项目,突出重点活项目,效果显著。

四是工作落实成效显著。项目数量明显增多,建设进度明显加快,特别是四合永华利环保型造纸、围场镇金发兽药、育太和煤矿探采等一批重点项目相继开工。盘活资金多,原四合永包装材料厂引进唐山开源造纸总厂,投资1200万元,生产箱板和瓦棱纸,现已正式生产;围场镇利用原锰银冶炼厂上造型材料项目已投入350万元,利用原新华钢厂上橡胶注剂项目也已投产;龙头山原奇缘沙棘厂被日资买断,注册成立时代朝阳生物科技(承德)有限公司,注册资本2亿日元,已投入5000万日元,建立冷库、无菌生产车间,增加设备,扩大能力;原四合永外贸冷冻厂整体出售组建了牧源公司,投入340万元进行改造,9月25日开始投入生产,现已屠宰羊6000只,牛800头。仅以上项目,就盘活闲置资产4000多万元,起到了增量带动存量、资产重新整合、节约项目投资和扩大就业的作用。发展效果好。在矿业开发上,专业探矿与群众找矿均实现了较大突破,继承德长城矿业公司之后,核工业部二0八地质大队、唐山海科公司在克勒沟、育太和探出了较厚煤层,全县矿产资源勘探开发取得了重大突破。全县新报矿200多处,新发现矿点50多处。鑫泰铁选公司正式投产,郭家湾铁选项目开工建设,广发永松华矿业莹石采选项目即将投产,全县矿业经济呈现出前所末有的喜人局面。在龙头企业培育上,三元集团投资800万元参股晓雅乳业公司二期工程,日生产能力将扩大到100吨;四合永冷冻厂启动生产;宏远食品有限公司开工建设,将推动我县肉鸡产业发展;承德科瑞恩有限公司工程进展顺利,近期可开始肉牛育肥。

(二)全县工业经济整体运行平稳,持续发展,态势良好。

一是规模工业实力明显增强。19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实现产值3.2亿元,国化指决33.9%,完成计划的73.6%;工业增加值完成 万元,同比增长 %,完成年计划的 %;实现利税2427万元,同比增长51%,完成年计划的67.2%。

二是“523”方案扎实推进。19月份,五大行业实现产值5.4亿元,同比增长39.4%,实现利税6.27万元,同比增长76%;20家骨干企业完成产值2.9亿元,同比增长38%;30个重点项目完成投资2.9亿元,占计划任务的83%,三是工业发展框架初步形成。通过近几年的努力,围绕现有资源和优势产业,积极谋划工业经济发展思路,深入实施工业“523”方案,大力培植20家骨干企业、滚动建设30个重点项目,初步形成了矿山,食品、能源、建材、医药化工为支撑的五大工业框架体系。矿业开发势头强劲,硅砂行业整顿效果明显,莹石采选形成规模,铁石采业进展较大,煤碳探采实现历史性突破,黄金、铜等贵金属探采有很大进展;食品行业带动作用增强,围绕薯牛菜三大主导专业,着力培育壮大了一批龙头加工业;风能开发前景广阔,风电建设步伐明显加快;建材行业发展势头良好,医药化工行业实力不断增强。

四是工业布局日趋合理。随着农业三大主导产业的快速发展和矿山探采的深入,一些乡镇谋划的工业项目已付诸实施,特别是矿业在县乡的引导下,出现群众找矿热潮,随着一些矿业资源的发现,将由找矿转向采矿选矿,有的还可能建成较大的项目,各乡谋划的项目建起来后,全县工业将改变过去都集中在县城的状况,实现县、乡、村多点布局。

五是工业结构调整成效显著。通过技改扩能和新品研发,培育壮强了“双九”淀粉、“北雁”、“天源”铸造用砂、“燕塞”系列检测车、“锥子山”系列中成药、“可大”粗纺毛呢,“彩枫”牌化工染料等一批优势产品,检测设备新品开发,天原药业,围场兽药厂GMp改造等项目的实施,实现了我县高科技产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突破。

六是工业经济发展后劲明显增强。骨干企业管理日趋规范,人才引进、管理机制、分配机制逐步健全,业创新意识、开拓意识明显增强,发展后劲十足,前景广阔,涌现出了一批典型,燕塞检测车厂、金发兽药GMp改造实现了科技创新;红松风电,宝乐食品技改实现了挖潜增效;天原药业、可大毛纺实现了现代化企业的逐步规范。特别是以矿业经济为代表的新一轮工业经济体系正在形成。广发永松华矿业、克勒沟煤碳探采、长城金矿探采项目等均取得较大进展,可谓亮点颇多,希望颇大,前景广阔。

我县工业经济工作之所以取得如此大的成效,主要得益于以下几个方向:

一是全党抓经济,重点抓工业,合力抓环境决策英明果断,符合县情发展实际需要,引领经济建设先驱。二是工业发展思路清晰,重点突出,操作性强。重点围绕五大行业,20家骨干企业,30个重点建设项目和《大为发展乡村工业,推进工业化进程的意见》,制定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和保障措施。三是全县上下抓工业意识增强,力度加大,各级各部门牢固树立工业重中之重思想,因地制宜谋划各类项目,严格考核,兑现奖惩。四是行业改革效益显现,活力显现。

二、存在的问题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应清楚地看到我们在工业经济建设上还存在着许多缺点和不足。主要表现在:

一是完成全年目标压力不小,形势严峻。从目前看,全县各次指标完成情况。

二是各乡镇发展不平衡,亮点不多,差距不小。从实际观摩结果看,中、南、东部乡镇好于其它乡镇,基础较好乡镇安好于基础略差的乡镇,到目前为止全县的有个别乡镇属于“工业白点”乡镇,且在项目建设上技改的多,新上的少;普通项目多,高科技含量的少。

三是大项目少,规模小,整体实力不强。今管今年全县新上项目64个,但投资千万元的只有5个,投资超500万元的也只有8个。在现有行业中,乡镇超千万元的仅9家,超亿元的仅大字宏达化工,多数行业行税不足百万元。

四是生产制约大,行业发展保障不足。煤、电、油、运资金等生产制约问题依然存在,尽管我们付出了很多努力,但仍不能从根本上彻底解决。

全面分析在上述问题的主要原因,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是认识不到的原因。少数乡镇对发展工业情况程度有得提高,责任感、紧迫感,使命感不强,思想不能解因循守旧,尚未摆脱传统农业束缚,对农业生产考虑的多,对工业研究的少,存在着不想、不愿、不会的问题。

二是用力不够的原因。个别乡镇工作不够深入。对自身情况研究的环境,不能用科学的发展观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没有明析的目标,概括起来三句话:“思路不清,措施不力,方向不明。”

三是能力不强的原因。解决问题能力不强,有些乡镇对上项目行业生北 营过程中存在的资金、电力、运输等困难,不能积极主动的破解难题,表现出解决问题的 少。利用政策能力不强,对于国家优惠倾斜政策不能用 用好,仅五条取抉择的路子不宽,包括招商引资路子,胆子小,行政服务意识不强,在发展乡村工业过程中,需要通过行政和及推动,组织、抉择、保护的,采取的措施尚不够有力。

四是 帛不合理的原因。部分乡镇主要领导带头讲工为、想工业,用主要精力抓工业、上项目、跑外联表率作用不强,没有成主专门机构,不能齐心协力谋划项目,千方百计招商引资。

三、下一步工作举措

做好今后几个月工作,对于实现既定目标意义重大。各乡镇、各部门要认清形势,坚定信心,创新方法,突出重点,用更大的精力、更强的力量,谋项目,抓开放,促发展,力争在乡村工业发展上实更大突破,为“十一五”期间加快推进工业化进程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奠定良好的基础。

一是进一步增强抓好工业经济的紧迫感和责任感。从现在算起距离年终不足两个月的时间,可我们的目标任务仍然相差甚远,各乡镇、各有关部门,一定要紧紧抓住这为数不多的时机,把工业经济发展效更加实出的位置,集中研究,清思路,制定更加有效的举措,动员会社会力量集中发展工业。

二是立足优势,把握机遇,精心谋划“十一五”工业经济发展规划。“十一五”期间是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精神,全面建设小刃社会的关键时期,我们要紧紧把握,都市圆和“一线带两厢”这两次难得的时机,突出资源优势。特色优势的政区位优势。认真深划“十一五”期间工业工作。

总体思路是: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围绕“工业强县”战略,以“体制创新”为动力,以招商引资为技改,以项目建设为核心,重点做好矿、风、薯、牛四篇文章。

发展目标是:重点发展有比较优势和发展潜力的五个特色产业(矿业、食品、建材、化工医药、能源);打造四合永、围场镇、观坝上风电开发三个工业区;创建铸造用砂、氟化物生产、食品工业生产三大基地,做大的宏达化工,鑫泰铁选,红松风电、北雁铸造、天源铸造双九淀粉,晓雅乳业,天原药业,可大毛纺,万胜水泥等工十重点骨干企业,滚动建设三十个重点项目。

三是加强领导,强化责任,全力打好后两个月攻坚战。

各级、各部门要继续加大对工业经济的领导力度,进一步明确责任、采取强有力的举措,确保全年目标任务完成。经贸、计划等部门健全同督导,旬调度工作机制,加大指导力度,考核办、项目加等部门要加大考核力度,半月一考核,一月一通报,县委政府两重督查定要切实负起责任,加大督查力度,确保及时准确,各乡镇要紧紧抓住带农闲工作少的有利时机,充分发挥人缘,地缘各种类系,加大外联引资力度,争取谋划储备一批高精项目,为明年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是加强排查,清除隐患,深入抓好安全生产及职工稳定工作。

要进一步强化安全生产意识,重点突出道路交通,森林防炎,人员骤集地所消防,烟花爆竹,安全等九个方面工作重点,成立专门组织,加强事政隐患排查,加大整体力度,对隐患排除的坚决予以控制。同时,要积极配合有关部门做好辖区内安全生产乡风险抵押金的征缴工作。“两节”即将来临,要集中时间成乡组织,进本辖区的上仿隐患进行全面排查,解决的即解决,不能解决的安全理合法签复,对于 纺,无的要确定专人包保,随时 控。县卫会、人事动和社会保障避,再就服务局安筹集一定资金,做好将国职工,下岗职工慰问送温暖工作。

上一篇:做服务行业的学习心得下一篇:市政类施工单位考核管理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