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和谐社会英文(通用8篇)
建设和谐社会英文 篇1
competition is a common phenomenon in our social life.we compete when we play games and when we try to do better than others in our study.there is constant competition for academic degrees, jobs, customers, money and so forth.in a sense, competition is one of the motive force to the development of society.in the natural world, the weak will be replaced by the strong and the fittest can live;therefore, the only way to survive is to be competitive.growing in a competitive environment is important for a child because future adult life is difficult.finding a good job, for example, is an extremely competitive activity.today, most people obtain knowledge through various ways and a large number of people get good education.there are also many people who have higher degrees in their special fields.the quality of people is rapidly increasing.competition is more violent that what we thought it should be.the potentially successful job applicant has to be prepared in a stronger position by gaining more qualification and experience.in the sports contests,the strongest will come out as winners.they become our heroes and they are glorified.in the business world, to beat your competitors, you must be better than the other employees.otherwise you will be defeated.in fact, the only way our world reward people is to give laurels to the winners, not to the losers.what is more, by attempting to compete at different activities, we learn to win and lose, gain experience and know our strengths and weaknesses.competition prepares us for the tough things in life.to go ahead, to acquire possession,we should be competitive.to us, industriousness and ambition are positive values.“the cpc and the central government have made it an important task to build a harmonious society, as china is facing thorny domestic issues, as well as complicated and volatile international situations,” said hu, who is also general secretary of the central committee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cpc).he made the remarks at the opening ceremony of a 7-day training course beginning feb.19, which was sponsored by the party school of the cpc central committee and attended by major provincial-and ministerial-level leaders.xinhua released the full text of hu“s speech on june 26.china”s per capita value of gross domestic production(gdp)has exceed 1,000 us dollars, but that does not necessarily translate into smooth economic growth and steady social development.“this period is a crucial stage for the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for a country in the process of modernization, as proven by experiences of many countries in the world,” hu said.some have succeeded in the social and economic transition into prosperity, but many others have suffered from stagnation and social turbulence due to inadequate policy-making, he noted.“the problems and contradictions china will face in the next decades may be even more complicated and thorny than others” as it is turning from a planned economy to a market economy with its social structure and ideological setup also in major shake-up, hu acknowledged.“independent thinking of the general public, their newly-developed penchant for independent choices and thus the widening gap of ideas among different social strata will pose further challenges to china”s policy makers,“ he said.”negative and corruptive phenomena and more and more rampant crimes in the society will also jeopardize social stability and harmony.“
in view of the international situations, hu noted that building a harmonious society is also a requisite requirement for the chinese authorities to clear away challenges and risks in the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including unfair world order, rocky road of multi-polarization of world political framework, pressure from economic globalization, and security concerns.harmony means democracy, justice...”a harmonious society should feature democracy, the rule of law, equity, justice, sincerity, amity and vitality,“ hu said.such a society will give full scope to people”s talent and creativity, enable all the people to share the social wealth
brought by reform and development, and forge an ever closer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people and government.“these things will thus result in lasting stability and unity,” hu said.to meet this goal, hu told the country“s high-ranking officials to:
--strive for sustained, rapid and coordinated economic growth;
sound economic growth and increasing abundance of social wealth are the material foundation for a harmonious society, and the well-being of the country”s rural population will play a decisive role.“when the farmers can lead a good life and assume a higher overall quality, the vast countryside will be stable and prosperous.”
--develop socialist democracy;
by developing democracy, the people“s opinions may be further let out, their intelligence be fully absorbed, and a democratic policy-making mechanism will help balance different social interests and avoid social conflicts.--actively enforce the principle of rule of law;
the rule of law is important for the promotion, realization and safeguarding of a harmonious society.this principle should be rigorously implemented in all political, administrative and judicial sectors to ensure the powerful be checked and accountable for their misdeeds.--strengthen ideological and ethical buildup;
”without a common ideological aspiration or high moral standard, a harmonious society will be a mansion built on sand.“ honesty, unity, fraternity, professional ethics should be advocated to the whole society.--maintain social equity and justice;
social equity and justice is key to bringing people”s creativity and initiatives to full play, because people will not
be happy without it.it is important to balance different interests and strive to ensure equality for all in terms of
personal rights, opportunities, game-playing rules and wealth distribution.--establish a fine-tuned social management system and well handle the people“s internal contradictions;
social conflicts are emerging in great numbers and in more varied forms, which are inevitable for china at the present stage.but they must be properly handled in case they pose risks to the overall development of the country.--and to beef up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the present ecological and environmental situations in china are rather tough and grave in some places.“ without a sound natural environment, people will have no clean water to drink, fresh air to breath, healthy food to eat, which will result in serious social problems.”
hu called on the high-ranking officials to put building a harmonious society on their top work agenda, do a good job in serving the people, and probe into theories relating to the building of a harmonious society.it will be a long-term, systematic project, and the whole party and the government must constantly remind themselves of the sense of mission and take up their responsibilities in leading the construction of a harmonious society for the smooth transition of the chinese society in the next decades, hu said.
建设和谐社会英文 篇2
The view of divine nature, which holds the belief that nature is a sacrosanct organic entity, is the essential characteristic of English romantic poetry.Besides, the view goes against the human centrism and promotes harmonious nature, ecological entity and human’s responsibility towards nature.Romantic poets value the natural outpouring of emotions, which is not simple romantic sentiment or narrow individualistic feelings, but a kind of revolutionary sentiment admiring nature and purity, longing for freedom and harmony.Therefore, in order to strike people’s sympathetic chord of the beauty and harmony, romantic poets expect to present the beauty and harmony of a natural ecological system by natural topic and natural poetic language.In poems, they try to convince that people and nature are only small parts of our planet and that human should reconsider nature and then return to humanity.By their weapons, romantic poets enlarge the ethic concerns with relationship between man and man, man and society into the one with relationship between man and nature, which is so called harmonious social view in modern civilization.
In west worlds, affected by Christian doctrine, people used to stand at the opposite side of nature, so that they could precede a rational and objective analysis.Until 19ths, “Return to Nature”was firstly put forward by English romanticists and“Natural Beauty”frequently presented in many romantic poems which recurred the unity between human and nature.The Lake Poets like Wordsworth, Robert Southey and Samuel Taylor Coleridge outshined as among other English romanticists.They returned to the lake in the mountains in northwestern England, and created many landscape lyrics at that time.After that, Byron, Shelley and Keats rose one after another in their passion towards nature.They returned to nature, advocated nature and celebrated beauties in nature.In other words, the organic connection between human and nature was deeply demonstrated via vivid description of nature in some classic poems, such as The Daffodils by Wordsworth, Ode to the West Wind by Shelley, The Rime of the Ancient Mariner by Coleridge, etc.
In English romantic period, nature spread out in literary works with an unprecedented appearance.At that time, the natural scenery illustrated by romantic poets was uncivilized and pure.With the development of industrialization, manufacturers sprung up like mushrooms all over the country.In order to accumulate fortunes, human society crazily plundered resources from nature to the utmost.As a result, human were gradually far from the pure and tranquil countryside life, what’s worse, natural environment has been destroyed, so ha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human and nature.English romantic poets were aware of it, consequently, not only did they celebrate the beautiful nature in the poems, they also realized the destruction brought by the so-called civilization and appealed to the public that human should protect nature and stop destroying ecological equilibrium, so that a harmonious relationship between human and nature can be achieved.Otherwise, our human would be published severely.The Rime of the Ancient Mariner fully embodied Coleridge’s ecological consciousness.Besides, an ecological forewarning was reflected from this poem that the destiny of human will be extinction, if we keep on plundering nature and slaughtering wild animals.The Rime of the Ancient Mariner told us a tragedy of the ecology ethics.Initially, the ancient mariner kept a friendly relationship with the spirit of nature, an albatross, who saved the life of the old mariner and his shipmates.However, the bird of good luck was inhospitably killed by the ancient mariner.Consequently, people saved by the albatross were published:two hundred shipmates died of thirst and the ancient mariner almost died.As the only Survivor, the ancient mariner didn’t live a peaceful life, but suffered bitter mental tortures.Death might be preferable, in order to allay the remorse in his heart, the ancient mariner had to constantly tell about his painful sufferings to others.Through the description of natural objects and the employment of images, Coleridge revealed the self-centered and short-sighted mind of human, criticized the arrogance and cruelty of human and sent a warning that the harmonious coexistence of mankind with nature was extremely important.
Looking back at the history of human civilization, we will find that the harmonious social view is a global consciousness.Not only in China, but also in England, concerns about ecology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have been frequently reflected in Chinese landscape poetry and English romantic poems, especially in the period of industry civilization.The harmonious social view embodied in English romantic poetry improved the simultaneous human revolution and liberation, at the same time;it also indicated the direction of mankind from an ecological perspective:returning to nature, merging into nature and understanding nature.
摘要:英国浪漫主义诗歌的精髓之一就是描写和歌颂大自然, 湖畔诗人华兹华斯、柯勒律治和骚塞在他们的作品中都体现出了对大自然的热爱, 赋有哲理地诠释了人与自然的有机关联, 这正是现代文明所提倡的和谐社会观。
关键词:英国浪漫主义诗歌,人与自然,和谐社会观
参考文献
[1]Chen Jia.A History of English Literature:Romantic Poetry inEarly 19th-century England[M].Beijing:The Commercial Press, 1986.
[2]房宁.社会主义是一种和谐一房宁论文选[C]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7 (1) .
[3]胡传明, 赵斌.“和谐社会观”见诸于欧洲空想社会主义之探析[J].前沿, 2007 (8) .
[4]鲁春芳.神圣自然:英国浪漫主义诗歌的生态伦理思想[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 2009.
[5]刘守兰.英美名诗解读[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2:264.
[6]斯炎伟.中外生态文学评论选[M].杭州:浙江工商大学出版社, 2010.
[7]威廉.华兹华斯:《序曲》[M].丁宏, 译.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1999:452-478.
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和谐社会建设 篇3
2007年10月15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开幕。胡锦涛同志在十七大报告中指出:社会建设与人民幸福安康息息相关。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社会体制改革,扩大公共服务,完善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推动建设和谐社会。要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增加城乡居民收入;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保障人民基本生活;建立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提高全民健康水平;完善社会管理,维护社会安定团结。
【知识链接】
1.保障和改善民生,是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必然要求,是坚持党的性质和宗旨的重要表现,是实现党的奋斗目标的要求。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中国共产党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宗旨,以谋求民族的独立和复兴、国家的繁荣和富强、人民的解放和幸福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
2.保障和改善民生,是社会主义本质的要求,是实现共同富裕的需要。社会主义的本质就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实现共同富裕。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保障和改善民生,有利于维护广大人民利益,体现了社会主义的优越性。
3.保障和改善民生,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要求。凡是有利于促进人类社会的进步与发展,有利于维护公共利益和他人正当权益的行为,都是正义行为。保障和改善民生,维护社会公平正义,能促使社会合作取得成功,有利于社会合作不断延续;能促进良好人际关系的形成,有利于社会的和谐发展;能协调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有利于社会的长治久安。
4.保障和改善民生,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就是坚持以人为本。人是社会的主体,是生产发展的主导力量。在我国,人民是国家、社会的主人,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主力军。保障和改善民生,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有利于激发人民的劳动热情,调动人民的生产积极性,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5.保障和改善民生,符合我国现阶段的基本国情。我国现在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与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保障和改善民生,有利于解决我国现阶段的主要矛盾。
6.保障和改善民生,符合“三个有利于”的标准。我国判断和衡量各方面工作是非得失的标准是: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保障和改善民生,努力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符合“三个有利于”的标准。
7.保障和改善民生,是正确处理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的需要。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三者之间的关系,集中体现了党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的要求。改革是动力,发展是目的,稳定是前提。实践证明,只有正确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三者的关系,才能总揽全局,保证经济社会的蓬勃发展。要坚持把稳定作为改革和发展的前提,保持社会安定团结。保障和改善民生,不断改善人民生活是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重要结合点。
8.保障和改善民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和谐社会、实现共同理想的需要。我国现在的小康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现阶段全国人民的共同理想是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只有保障和改善民生,才能够使经济更加发展,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才能够推进全面小康社会建设,促进和谐社会建设,实现共同理想。
9.怎样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
①要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②要坚持和完善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③要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④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⑤就业是民生之本,要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⑥正确处理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⑦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让人民共享经济繁荣成果。⑧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改善生活环境,提高生活质量。
10.青少年要为保障和改善民生做贡献。作为青少年,要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提高自身素质,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树立崇高的社会理想,增强社会责任感;清醒认识我国现阶段的基本国情,积极宣传有利于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政策;从身边小事做起,承担社会责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努力奋斗。
【双开测试】
1.2007年10月15日,中国共产党第____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____同志代表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向大会作题为《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的报告。()
A.十六 胡锦涛B.十七 胡锦涛
C.十六 温家宝D.十七 温家宝
2.科学发展观是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其第一要义是()
A.发展B.全面C.协调D.可持续
3.十七大报告强调指出:“党的一切奋斗和工作都是为了造福人民”,这是因为()
①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直接处理国家一切事务 ②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③科学发展观的本质是以人为本 ④中国共产党的性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⑤中国共产党以谋求民族的独立和复兴、国家的繁荣和富强、人民的解放和幸福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
A.①②③ B.②③④⑤ C.①②③④ D.②③⑤
“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推动建设和谐社会”。阅读材料,完成4~6小题。
4.这些话语集中体现了中国共产党()
A.关注民生,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战略思想
B.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C.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领导核心
D.坚持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
5.近年来,中国共产党努力将这一思想加以落实,得到全社会的支持和认可。这一战略思想()
①有利于实现全体人民同步富裕 ②有利于促进和谐社会建设 ③符合“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④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 ⑤彻底解决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 ⑥体现了社会公平正义
A.①③④⑥B.①②④⑤C.②③④⑥D.②③④⑤
6.解决好这些民生问题,你认为最关键的是()
A.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建设人力资源强国
B.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提高综合国力
C.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D.坚持改革开放
7.阅读上文“背景材料”部分,回答下列问题:
(1)结合材料谈谈党和政府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2)列举你所观察或了解到的民生问题(至少二个),并选择其中一个问题,提出你的解决办法。
参考答案:
1.B 2.A 3.D 4.A 5.C 6.B
建设和谐社会 篇4
假期中我阅读了《走进和谐的春天》这本书让我对和谐两字有了更深刻的了解,和谐就是和睦、协调、团结,和谐是需要靠大家一起来创造的,希望全国人民团结起来,一起打造一个和谐的生活,建设一个和谐的社会。
建设一个和谐社会,首先我们要遵守规矩,我从身边的点点滴滴中发现,人与人这间,规矩是很重要的,它能体现出一个人的品德与修养,有规矩的人才能有社会公德心,待人公正,公正在社会中能起到很大的作用,它能惩处那些破坏和谐社会的人,使他们得到应有的报应,让社会洋溢着正义。
其次,和谐社会是需要诚信友爱的,人和人之间的交往,只有心存关爱,互相体谅,才能和谐,就是能有一颗宽容的心,凭诚信友爱得以合作,互协互助,心怀感恩,有仁爱才更坚强,才能拥有和谐的社会。
和谐的社会当然也少不了活力,未来是属于我们的,不要因为失败无助而沮丧、悲伤,别忘记,活力的力量,就像温暖的阳光源源不断地提供给我们创造和谐的力量,走进和谐。
和谐的社会必须是安定有序的,安定有序是我们生活中的斑马线,让每一个人感到身心不安全和愉悦,遵守、约束、节约、惩戒、谦让、宽容、合作,这些全都是秩序,才会让我们真正理解和谐的含义,我们不仅是文明的热爱者,也是它的捍卫者和执行者,生活才会变得更加文明有序,更加和谐温馨。
在全面建设和谐社会 篇5
经研究,任命许广崇为广西壮族自治区办事处主任,专门负责广西壮族自治区范围内“2009诚信中国高层论坛暨时代先锋-第六届中国改革创新先进集体先进个人评选活动”的推荐上报工作。
关于中国改革创新先进集
体先进个人评选活
动>>>>>>
在全面建设和谐社会、促进安全生产、节能减排、进一步加强诚信建设之际,中国发展研究院(十一届全
国政协副主席、民革中央常
务副主席厉无畏任名誉院
长,中国名牌战略推进委员
会副主任、经济日报原总编
辑艾丰任院长)、经济日报
报业集团名牌时报社(经济
日报为国务院主管主办的中央党报)、中国食品质量
报社、中国品牌管理科学研
究院(中国十大策划专家李长征任院长)、中国作家协会作家文摘报社(中国作家协会主管主办的国家一级媒体)、时代功勋信息技术研究院(由政府官员、著名经济学家和著名高校、新闻媒体资深人士组成的学术研究机构)联合决定,举办“2009诚信中国高层论坛暨时代先锋-第六届中国改革创新先进集体先进个人评选活动”,并得到农业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国务院国资委政策法规局、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发展研究部、全国工商联研究室、中国民(私)营经济研究会、人民日报社中国经济周刊、中国改革发展研究院、国家发改委中国经贸导刊等单位的大力支持,目的在于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进一步宣传和表彰在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伟大实践中作出卓越贡献和具有创新精神的时代新闻人物,全面展示、总结和宣传他们锐意改革、勇于创新、奋发向上的时代精神,表彰先进,弘扬正气,鼓舞士气,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希望从一批先进集体模范人物身上,看到中国发展的趋势和绚烂多姿的时代风貌。
一、大会主题:讴歌时代先锋,展示中国改革创新先进集体先进个人风采。
二、支持单位:农业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国务院国资委政策法规局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发展研究部 全国工商联研究室中国民(私)营经济研究会 人民日报社中国经济周刊 中国改革发展研究院国家发改委中国经贸导刊
三、主办单位:中国发展研究院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名牌时报社 中国食品质量报社 中国作家协会作家文摘报社 中国品牌管理科学研究院 时代功勋信息技术研究院
四、承办单位:中国品牌管理科学研究院 时代功勋信息技术研究
院
五、诚邀媒体: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经济日报、经济参考报、中国经营报、经济观察报、浙江日报、新华日报、山东电视台、吉林卫视、凤凰卫视、湖南卫视等报、刊、电视台、网站。
六、主要内容:
1、2009中国改革创新发展成就报告(邀请全国人大、政协等国家领导人出席并发表演讲)。
2、2009年全国安全生产、节能减排、加强诚信建设、质量达标成就报告(邀请国家发改委、国资委、社科院、商务部、安全生产局、质检局、全国工商联等部委政府官员、专家出席发表演讲)。
3、时代先锋模范人物事迹报告(邀请荣获第六届中国改革创新先进集体先进个人中的16位全国人大代表、全国劳模代表做模范人物事迹报告,介绍经验)。
4、时代先锋──第六届中国改革创新先进集体先进个人表彰。
5、时代先锋──第六届诚信中国作品大奖赛颁奖大会(设特、一、二、三等奖,颁发证书)。
七、参会对象:全国党政企事业单位,各级宣传、文化、新闻媒体。
八、设置奖项:
1、单位大奖1项(2009全国最具社会责任感的60家诚信建设贡献单位)、2009全国改革创新先进集体3项(2009全国改革创新示范单位、百佳单位、先进单位各100个)。
2、个人大奖1项(2009中国诚信建设卓越领袖60人)、2009中国改革创新模范人物12项(即时代先锋──笫六届中国改革创新十大突出贡献奖、十大风云人物、十大杰出人物、十大杰出青年、十大杰出女性、十大杰出企业家等,详见报名推荐表)。
九、评选条件:1.非凡的创新力度──是指评选的单位和个人有强烈的创新意识,其经验在同行业乃至在全国值得推广;2.卓越的贡献──是指政治立场坚定,道德情操高尚的全国或省市劳模、共产党员、优秀党务工作者、三八红旗手、十大杰出青年等,通过大胆改革创新取得显著成效者;3.巨大的影响力──是指在本职岗位上勇于开拓,取得巨大的经济社会效益,能引领行业未来者;4.榜样的力量──是指在农业、工业、医疗、文化、教育、科研、房地产、金融、军工、环保、电力、煤炭、营销等领域通过科技、体制创新做出突出贡献者;5.甘当道德模范──是指在抗洪救险、抗震救灾、修桥铺路、建设新农村、帮助特困大学生、复员转业军人就业、支持山区教育事业、慈善事业等社会公益事业上有突出贡献者。
十、注意事项:
1、申报时需及时将申报表、事迹(2000字内,必须以电子邮件形式发送)、1寸照片3张(仅限申报2009中国诚信建设卓越领袖60人和10个“十大”者)寄回组委会,以便及时审批、编入《2009诚信中国成就大典》、《时代先锋──2009诚信中国模范人物风采》大型画册。
2、该项活动不收评选费。
十一、评选程序:该项评选坚持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则。其中,2009诚信中国卓越领袖(60人)、时代先锋──第六届中国改革创新十大突出贡献者、十大风云人物、十大杰出人物、十大杰出企业家等通过专家初审、网上公示、社会各界监督,由组委会终审决定;时代先锋──第六届中国改革创新百佳人物、优秀人物通过上百家报刊电视台,以及当地政府、协会等部门推荐后,由组委会专家投票产生。2009全国最具社会责任感的60家诚信建设贡献单位、2009中国改革创新示范单位、百佳单位、先进单位,从推选的模范人物所在单位中直接筛选。
十二、报名截止日期:自2009年9月18日起,至2009年12月30日止。
中华民族建筑研究会房地产应用研究专业委员会专家顾问
人事部商务策划师培训认证特邀讲师
新华培训网培训顾问讲师
广东培训网高级培训顾问讲师
中国药店商学院核心讲师
21世纪药店商学院专家培训讲师
广西广告研究会专家顾问
中国广告协会网特邀撰稿专家
价值中国网专栏专家
华夏酒报专栏专家
博锐管理在线专栏专家
品牌中国联盟专家
品牌广西联盟首发倡议者
阿里巴巴直播中心嘉宾
城甫医院集团首席品牌顾问
贵州九阡酒品牌顾问
盟友经理人俱乐部创始人
盟友经理人沙龙发起人之一
地址:中国-广西-南宁市大学东路160号 瑞士花园 银湖10栋B座802室
地址:中国-广西-南宁市大学东路160号 瑞士花园 银湖14栋C座02室
邮编:530003
事务联络:覃助理 莫助理
联络:0771-2561801 8079937 ***-助理 ***-助理 ***-专家
e-mail:xugaochong@163.com QQ:138569136 378312837 1220031081
专家官方-许广崇品牌道和术>>>>>> http://
党风建设与构建和谐社会 篇6
官渡区双桥中心学校 罗倩雯
【摘 要】邓小平常用陈云所说过的一句话告诫全党:党风廉政建设是关系到党生死存亡的大问题。的确,党风廉政建设至关重要,它直接影响着党的执政基础,影响着党的执政能力的提高,直接影响着小康社会的全面建设。廉政文化是文化建设和廉政建设相结合的产物,是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在新阶段的新探索、新实践。【关键词】党风廉政建设
构建和谐社会
重要性
方法
一、党风廉政建设的重要性
(一)党风廉政建设直接影响着党的执政基础
党员是构成政党的基本要素,是党的肌体的细胞。党员是党的一切活动的主体,党员素质和作用发挥在相当程度上支撑着执政党的执政,直接关系到执政党执政的合法性程度的高低。党的纲领主张代表了全民族和全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要求,而且是靠无数党员为实现党的纲领英勇斗争争来的。革命战争时期,共产党员以自己的前赴后继,流血牺牲,使我们党赢得了人民的高度信任和拥护,确立了我们党执政的“合法性”,并具有极高的政治权威。
然而政党执政的“合法性”是动态变化的,影响党的执政合法性的因素也是各方面的。特别是其中的腐败之风,对执政党执政“合法性”影响更大。所以,陈云曾强调:党风廉政建设是关系到党生死存亡的大问题。尽管改革开放经济上去了,但如果不能较好地解决由党风不正、党内腐败而导致的社会公平问题的话,那么同样会极大地动摇党的执政“合法性”。汲取这个教训,我们要深刻认识“中国共产党要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但是是否代表和能否代表,不是由党来自封,而是要由人民来认可,由实践检验,由历史评判。人民凭什么来认可?实践凭什么来检验?历史将怎样评判?一切都取决于执政党的实际活动及其成效。由此,我们要增强忧患意识,通过不断加强和改进党的思想作风、领导作风、工作作风、生活作风来不断提高党执政的“合法性”程度,巩固党的执政基础。
(二)党风廉政建设直接影响着提高党的执政能力
党员是党的事业的承担者和实现者,党的全部理论、全部政策都要由党员来贯彻实施,没有党员,党的一切纲领和政策都无从付诸于社会实践。党员素质和作用的发挥对党的执政活动有直接影响。
执政党要有效执政,必须巩固执政基础,扩大党对社会各个利益群体的影响力,把执政党的根基牢牢扎在社会之中。这有赖于全体党员的积极活动与在人民群众中的良好形象。党联系人民群众的最基本的途径,就是通过广大基层党员了解群众意愿,反映群众要求,使党更好地代表人民利益。党员分布于社会的各个方面,遍布于各个行业,生活于各种人群之中,同群众有着广泛而直接的联系。他们比较容易了解群众的思想情绪,容易把握住群众的意愿要求,能够为党的中央和地方领导机关制定决策提供实际依据,使党的政策更能反映民意,代表民意。同时,党员又能够紧密联系实际,帮助群众了解掌握党的政策,使党的决策为人民群众所理解、所赞同、所接受,并化为群众的自觉行动。并且,党员又是人民群众了解党、认识党的窗口。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正确与否,不仅体现在党的纲领、政策中,更体现在党组织和党员的实际活动中。人民群众更多的是通过身边党组织与党员的具体活动来了解党、认识党、评判党的。党员的状况直接关系着党在人民群众心目中的形象,关系着党的号召力和凝聚力,从而最终影响党的执政能力和水平。试想,一个贪污腐败成风的党在执政期间,能有多少人去心甘情愿地去配合他干好各方面工作?这难道不影响该政党的执政能力吗?
(三)党风廉政建设直接影响着执政党完成全面建设和谐社会的历史重任
要完成全面建设和谐的小康社会的历史重任,很重要的是必须进一步深化改革,为先进生产力的发展扫清障碍、创造条件。改革的过程就是调整利益的过程,这触及到千家万户,人人概莫能外。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阶段里,我国社会的利益关系、利益矛盾错综复杂。在协调整合社会利益方面,执政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难度,这对党的执政能力提出了极高的要求。执政党协调兼顾利益的难度越大,越需要群众对党和政府的理解与信任。这就严重地考验着党和人民群众的坚强团结与血肉联系,检验着党在人民群众中的政治威信和人心凝聚力。在许多情况下,群众不是只听上面宣传怎么说,更多的是看党员干部怎么干。群众怎么做,往往取决于党员做得怎么样。党员带头模范地执行党和国家的政策规定,带头顾全大局克服困难,带头舍弃自己的个人利益,处处为群众着想、为大局着想,就会在群众中产生强大的榜样示范作用,群众就会把党员当作自己的贴心人,党组织就有活力,就有分量,有号召力。这就能够影响、带动群众理解执行改革政策,为推进改革,解决各种复杂矛盾,构建和谐社会,创造良好的社会心理条件。
二、党风廉政文化建设的方法和途径
充分认识廉政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在实践中推进,在创新中发展,有重点、全方位、多层次地开展廉政文化建设活动,充分发挥廉政文化在党风廉政建设中的教育、示范、熏陶、导向作用,使党员干部更加牢固地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理念,在全社会形成以廉为美、以廉为荣、以廉为乐的精神境界和良好氛围,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积极探索廉政文化建设的方法和途径,不断增强廉政文化的感染力、亲和力和影响力。(一)在道德意识方面,要修身立德,强化教育,不断提高领导干部的从政道德素质和廉洁自律意识。道德性是廉政文化的一个重要特征,从政当先重修德。“是非明于学习,名节源于党性,腐败止于正气”。进一步深化“读书思廉”,把读书作为领导干部的一种生活方式进行大力提倡,着力提高领导干部的从政道德素质,进一步促进领导干部廉洁自律。在加强领导干部自我教育的同时,要坚持以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为根本,按照“廉洁奉公、执政为民”的要求,深入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深入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开展针对党员领导干部的机关廉政文化建设活动,以理想信念、道德修养、价值观念、行为准则为重点,不断提升党员干部的思想境界、文化素养和道德情操,教育引导党员干部增强先进性意识、实践先进性要求、树立先进性形象,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
(二)在社会影响方面,要拓展领域,形成声势,营造全社会尊廉崇廉的良好风尚。把廉政文化建设成为一种大众文化,充分发挥廉政文化在教育社会成员、凝聚社会共识、规范社会行为、营造尊廉崇廉社会风尚等方面的作用,使清廉之风吹遍社会的每一个角落。廉政文化建设可以进社区。就是把廉政文化纳入社区文化建设之中,在社区开辟廉政宣传栏、设立廉政公益广告、建立廉政书屋、定期播放廉政电教片等,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健康向上的廉政文化活动,发挥社区在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等方面的积极作用。廉政文化可以进学校。就是把尊廉崇洁教育融入校园文化,并作为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内容,使学生在学科渗透、班队主题活动等过程中接受廉洁文化的熏陶,体会诚信、正直、清廉是做人的根本,从小根植尊敬廉洁人物、推崇廉洁行为的情感。三是进企业。把廉政的要求融入企业文化,有针对性地开展遵纪守法和廉洁诚信教育,促进广大民营企业主合法经营、诚信从业,共同营造领导干部从政的良好环境。四是进家庭。通过争创文明家庭、廉内助评比、廉政教育培训等形式,对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的家庭成员进行贤良廉洁、崇尚文明、遵纪守法的家庭美德教育,营造“家庭设防线,常敲廉政钟”的良好氛围。五是进农村。通过开展廉政文艺下乡、村干部廉洁工程等举措,普及党纪政纪条规知识,普及法纪知识,促进农村社会和谐稳定。
(三)在内容形式方面,要改进方式,争创特色,不断取得廉政文化建设新突破。廉政文化建设既有先进文化的共性,又有自身的个性。突出廉政文化的个性,必须坚持从实际出发,注重特色,打造精品。一是要挖掘和提炼传统文化资源,培育具有乡土气息的廉政文化。我国的传统廉政文化资源十分丰富,经常组织党员干部参观革命老区,对于现在的党员干部具有重大教育意义。二是要弘扬时代精神,不断赋予廉政文化新的内涵。新时期共产党人任长霞、郑培民等展现的“为民、务实、清廉”的高尚风范,都是我们廉政文化应予吸收的时代营养。三是运用丰富多彩的载体,在方式方法上争创特色。在载体上,着手研究不同年龄阶段、不同文化层次、不同社会群体的群众对廉政文化的需求,以各种主题鲜明、内容丰富的文化活动为抓手,与建设社区文化、校园文化、村镇文化、企业文化、家庭文化相结合,创作一批为广大群众喜闻乐见、叫好叫座、可持续供给的廉政文化产品。在方法上,既要强化“灌输”,坚持完善廉政教育培训、正面典型宣传和廉政公益宣传、党纪政纪条规学习等行之有效的宣传教育方法,又要加强“互动”,在廉政网站上开辟交流平台,提高廉政文化的亲和力、民主性和参与度。在阵地建设上,要充分利用展览馆、图书馆、文化宫、广场舞台、农村文化俱乐部、农民读书社等文化设施,通过举办展览、举行讲座、放映影视作品、提供图书资料等形式,扩大廉政文化活动的开放度和覆盖面。
(四)在建设力量方面,要加强领导,整合资源,形成廉政文化建设的整体合力。加强廉政文化建设是全党全社会的事业,要让全党全社会都参与进来。把廉政文化纳入党的建设和文化建设的整体规划,统一安排、统一部署、统一落实,以点带面,着力推进。开展好领导干部“廉洁奉公、执政为民”活动,充实反腐倡廉教育的内容,开辟和制作廉政专题栏目和公益广告栏目,坚持以反腐倡廉理论武装人,以权为民用的舆论引导人,以廉政勤政的精神塑造人,以腐败可耻的典型案例教育人,以清廉光荣的榜样鼓舞人。鼓励和扶持企业、社会团体和个人开展和参与廉政文化活动,推进廉政文化建设的社会化。各级纪委、党校、文化部门要加强廉政文化科学的研究,使之逐步完善和系统化,构建起一个包括廉政观念、廉政意识、廉政思想、廉政理论、廉政精神、廉政文学、廉政风尚、廉政作风在内的廉政文化学科框架,引导廉政文化建设迈向更高更新的平台,深入推进构建和谐社会重大决策的贯彻落实。
(五)建立行之有效的党员激励约束机制
首先,我们要坚持唯物主义的原则,承认和尊重党员个人的正当愿望和物质需求,对一些党员为社会,为党和国家做出突出的劳动贡献,应按照国家有关政策,法律给予党员相应的利益回报。这不仅有利于激励党员发奋工作,多做贡献,更重要的是有利于在党内和社会会上建立正确的价值导向,鼓励更多的人多为社会贡献自己的智慧和才干,从而使党内和社会充满创造性活力。
其次,严格党内的纪律约束,强化约束机制。党风不正在相当大程度上还由于党纪过宽过松所引起的。改革开放以来,尽管中央纪检委不断颁布新的纪律、规定,但党内违纪现象依然不少,有的甚至明目张胆顶风违纪。究其原因,就在于党内约束机制偏软。尤其对党组织的主要领导成员和党员干部不敢严格管理,严格监督,严格约束。要真正反腐倡廉,就必须树立制度权威,建立刚性的制度,首先要管住党员领导干部。真正做到在党的制度面前,党员人人平等,无论是谁,只要违反党纪就一定要追究处罚,越是党员领导干部就越要从严处理。只有建立了功过分明、赏罚分明的激励约束机制,才能在党内形成健康、积极的良好风气。
加强党风建设 构建和谐社会 篇7
一、加强党风建设的必要性
(一) 端正党风是为人民服务的根本保证。为人民服务必须吃苦在前, 享受在后, 大公无私, 出色地做好本职工作。不正之风都是以权谋私, 以公济私, 不负责任, 为极少数人服务, 从根本上违背人民利益。因此, 党风不正, 为人民服务就是纸上谈兵, 是一句空话。
(二) 端正党风是社会主义事业得以顺利进行的重要措施。社会主义建设要讲速度、讲效益、讲质量, 要求工作争取速度快、效益高、质量好。这样, 社会主义的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才能同步进行, 才能健康发展。而不正之风, 处处使社会主义建设遭到破坏, 阻碍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因此, 党风不正严重地影响了社会主义事业顺利进行。
(三) 端正党风是提高党的凝聚力、战斗力和提高党的威信的重要条件和具体表现。党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是党风正的前提下才能实现的, 而党的威信来自党制定和贯彻执行正确的路线、方针和政策, 来自对国际国内问题作出正确的决策, 来自党员干部的身体力行。人民群众最为痛恨的是我们有些党员干部以权谋私和官僚主义, 人民群众从来都以我们党风如何, 来看我们的党、我们的国家、我们的事业是否兴旺发达, 是否有希望、有前途, 是否有凝聚力和战斗力。因此, 党风不正, 党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就会削弱, 党的威信就会下降, 党的光辉形象就会褪色。
(四) 端正党风是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积极性和创造性的巨大力量。人民是生产过程中最积极、最活跃的因素, 调动广大群众积极性和创造性, 更有效地组织人民创造历史, 是我们党的责任。只有党风正, 人民群众对实现党的任务, 对祖国的前途, 人类的命运才会充满信心和力量, 才会觉得有奔头、有希望, 才会浑身是胆、浑身是劲、精神抖擞、勇往直前, 克服重重困难, 更好地完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二、狠抓四个环节, 切实加强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 为构建和谐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 是强化学习教育。“清廉以自守, 激浊以扬清。”净化了广大党员干部的思想观念, 提高了干部队伍的思想政治水平, 也就抓住了党风廉政建设的根本。因此, 我们必须加强对党员干部的思想教育, 不断增强党员干部的思想觉悟。同时, 在保证学习内容的基础上, 创新教育方法, 通过集中学习与分散自学相结合, 学习文件与电化教育相结合, 走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等办法, 进一步提高党员干部的学习积极性, 使广大党员干部时刻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要求自己、鞭策自己, 培养良好的操守和职业道德, 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道德防线。
(二) 是强化制度建设。建立健全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制度是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重要条件, 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我们在发扬以往有效经验做法的基础上, 进一步完善办公例会、部门负责人座谈会、目标考核、民主评议、检查评比等工作制度, 使党风廉政建设工作日趋完善。
(三) 是强化责任追究。工作中, 要认真落实任前谈话, 述职述廉, 重大事项报告, 诫勉谈话等一系列工作制度。同时, 对实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和责任追究进行反复宣传和不断地提出要求, 使领导和各级干部不断增强廉洁自律意识和自我约束能力, 在工作和生活中, 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 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励, 杜绝违法行为产生, 营造良好的社会风气。
(四) 是强化监督制度。要在不断加大对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监督力度的基础上, 充分发挥社会的监督力度。如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企业经理、党员群众中聘请廉政监督员, 定期召开座谈会, 主动征求他们的意见和建议, 自觉接受他们的监督。同时, 完善纪检监察工作网络, 坚持领导接待日、群众意见箱等制度, 不断健全群众举报、投诉和检查通报等监督制度, 通过全方位监督, 确保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三、搞好四个结合, 扩大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工作的覆盖面, 确保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工作的全面开展
(一) 是与党委、政府中心工作相结合。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工作要紧紧围绕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 切实发挥“三个作用”:即根据党委、政府的工作中心, 及时调整工作中心, 积极发挥好服务作用;保证党委、政府重点工作的落实, 积极发挥好监督作用;善于发现问题, 并提出合理化建议, 积极发挥好参谋作用。
(二) 是与工作延伸相结合。社区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主战场, 而随着社区建设的不断深入, 社区干部在生产收入、生育指标审批等方面掌握了一定的权利, 这些权力运用得好坏, 直接影响到党和政府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 影响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进程。为此, 我们要以加强社区党风廉政建设为出发点, 以密切党群关系为切入点, 以加快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进程为着力点, 通过抓规范、抓重点、抓制度、抓落实, 将党风廉政建设不断向社区延伸和扩展, 促进构建和谐社会的正常展开。
(三) 与党员干部廉洁自律相结合。紧紧结合工作实际, 认真抓好党员干部, 特别是领导干部在人事行政、公务活动以及个人家庭生活中贯彻落实廉洁自律各项规定的情况。各级领导要严格要求自己, 自觉做出榜样, 维护好政府工作人员良好形象。
构建和谐社会 建设美好家园 篇8
和谐的基础在于人际沟通,必须着力构建党委政府与人民群众的新型互信关系。密切党同群众的联系,建立良好的党群干群关系,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实践使我们深深体会到,干部贴近群众,群众才与干部贴心;政府善待群众,群众才能尊重政府。这几年,我们注重从党群干群关系抓起,倾心与人民群众交流、交心、交融,建立了党委政府与人民群众的新型互信关系。一是建立畅通的民意表达机制。我们在网上开设了“寄语市长”专栏,在社区街巷设立“市长信箱”,开通了市长热线电话,市委、市政府领导还经常走进直播室,与市民朋友面对面交流,搭建了与群众沟通的平台,建立了联系的纽带。二是建立有序的利益诉求协调机制。着力统揽全局、协调各方利益关系,引导群众正确看待利益,通过合法途径表达诉求。重视信访工作,在全国率先实行信访举报处理“三公开”制度,健全党政领导信访接待日制度和重大信访问题会办制度。加强基层民主建设,完善村(居)民自治,全面实施政务、企务和村(居)务公开制度。三是建立积极的动员群众的工作机制。注重发挥政权的力量、舆论的力量和干部人格的力量来引领群众、动员群众。通过选派干部到基层挂职锻炼、到信访和经济一线接受磨练、到难度大的重点工作岗位上去锤炼等,培养了一大批熟悉群众工作的干部。四是建立稳定的联系群众工作机制。在全市深入开展党员“走在群众中、干在群众前、乐在群众后”的主题实践活动,建立党员干部“走门串户、联系群众”制度,实施每年5月8日人大代表与选民统一见面日制度,组织政协论坛,每年5月2日举办“市民日”活动,构建起了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的强大网络和工作机制。五是建立广泛的服务群众工作机制。建立健全党员服务体系,推行党政领导干部联系点制度,市县乡三级领导干部普遍建立了联系点,城区所有街道、90%的社区都建立了党员服务中心、服务站和便民中心。基层党组织推行“连心服务卡”,机关企事业单位党员到社区报到,在城区全面推行党员与群众结对帮扶活动。这种多层次、全方位、经常化的服务群众体系,有效发挥了党员干部的作用,增进了与人民群众的密切联系。
和谐的关键在于发展协调,必须着力推进经济社会全面发展。一是处理好经济建设与社会事业发展的关系。“十五”期间是我市经济发展最快的时期,也是社会事业发展最快的时期。最近3年,全市用于社会事业的投入接近前20年的总和。深入实施“科教兴市”战略,被评为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市。加快教育事业发展,扬子津科教园区、扬州中学西校区、扬州职业大学新校区等建成投入使用。优化配置卫生资源,完成了苏北人民医院、第一人民医院、市中心血站、妇幼保健医院等建设改造工程,新建医疗卫生设施面积达到前50年的总和。加强 “文化扬州”建设,大力推进古城的保护与复兴,重点实施了保护整合古城遗址和历史街区、弘扬“水文化”、保护与创新非物质形态文化等十项文化保护与建设工程,新建了中国扬州雕版印刷博物馆、扬州博物馆新馆等10多个博物馆,延伸了城市文脉,彰显了城市个性。二是处理好经济发展与城市建设的关系。按照“富民强市、建设名城”的总体要求,大力实施城市环境综合整治,推进街景改造、市容整治和绿化美化亮化,改造建设城市道路300多公里,新建了文昌广场、中央公园、古运河文化广场等市民广场。同时,开发建设新城西区,规划建设广陵新城,显著提升了投资环境、人居环境和城市形象。扬州先后创建成国家卫生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国家生态示范市、国家园林城市,荣获中国人居环境奖,现在正积极争创联合国人居环境奖。三是处理好城乡发展的关系。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组织实施并提前完成 “三年农民人均增收千元”计划,兴办通达、碧水、安居等农村八件实事,实施“全面小康村”建设工程,农村经济不断发展,农村面貌有了较大改善。注重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实施沿河开发战略,开工建设宝应县安丰镇至江都市大桥镇的“安大路”,带动里下河地区40多个乡镇加快发展。四是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社会平安的关系。深入开展“建设平安扬州、创建最安全地区”活动,健全“大维稳、大调解、大防控”机制,不断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和城市综合应急指挥体系,提高处置重大案件、群体性事件、重大治安灾害事故等突发性事件的能力,被评为“全省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市”和全省首批安全市。五是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我们坚持“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全力实施“绿杨城郭”工程,新增绿化面积1000多万平方米,新建一批森林公园、生态公园,投入20多亿元实施瘦西湖、古运河等水环境整治工程,形成了沿路、滨河、环城340多公里的绿化长廊、“绿肺”系统和生活空间。加大水污染防治和空气污染源治理力度,积极发展循环经济,市区工业废水排放量比三年前下降了47.6%,空气质量稳定在二级以上。
和谐的核心在于利益统筹,必须着力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构建和谐社会的核心就是正确反映和兼顾不同方面群众的利益,让广大人民群众都能享受改革发展的成果,实现社会的公平和正义。我们坚持从解决人民群众最现实、最关心、最直接的利益问题入手,通过经济杠杆和行政调控实现社会利益的再分配,化解不同利益群体之间的不平衡因素,统筹好不同社会群体之间的利益关系。市委连续5年以1号文件下发关于关注民生的意见,重点解决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基本生活、基本养老、基本住房、基本医疗和再就业、贫困子女就学等实际问题。现在企业离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社会发放率达100%,城市低保对象做到了应保尽保,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覆盖率达87%,近几年10万多名下岗失业人员实现了再就业。建立了商品房、经济适用房、拆迁安置房、解危安置房、解困定销房、补贴市民购房等多层次的住房保障体系,解决不同群体的住房问题,市区10万户居民改善了住房条件,特别是通过实施“831”安居工程,解决了近2000户特困家庭的住房问题。
和谐的前提在于财富增加,必须着力发展经济致富百姓。过去的5年,我们坚持发展第一要务不动摇,抢抓机遇,开拓进取,全市综合经济实力跃上了新台阶,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2.4%,财政收入年均增长28%,城乡居民收入年均分别增长11.1%和8.5%。工作中,我们着力打造开发开放的新平台,实施沿江开发战略,全面推进招商引资和园区建设、出口加工区建设,打造沿江产业带,加快各类产业资本和要素向扬州集聚。5年全市注册外资实际到帐累计29亿美元,年均增长80%;新增民资注册资本累计398亿元,年均增长51%。着力打造产业发展的新平台,推动工业技术创新、企业二次创业的“双创”工程,实施集聚重要产业、实施重大项目、培植重点企业的“三重”工作,全市工业经济呈现出强劲增长势头,去年全部工业总产值比“十五”期末翻了一番多。着力打造重大基础设施的新平台,相继建成宁启铁路扬州段、润扬长江大桥,扬州人百年梦圆;在全省率先建成环城高速公路、率先实现县县通高速,扬州港扩容提升,扬州的交通条件发生历史性变化。着力打造体制机制的新平台,强势推进企业改革。进一步深化农村各项改革。加大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力度。在全市大力实施“全部放开、全民创业、全民致富、全面小康”活动,进一步激发了民众的创业热情,民营经济快速发展。
和谐的根本在于提高人的素质,必须着力提升城市文明程度。我们把提高人的科学文化和思想道德水平,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放在重要战略地位。坚持抓好现代市民、现代农民两大教育工程,广泛开展“市民日”、“慈善日”、“读书日”、“百万市民学礼仪学法律”等活动,开展“我爱我家,共建家园”、“关爱在扬州”等主题活动,弘扬良好的道德风尚和诚信礼仪精神。动员城乡居民争做文明人、共建文明城。市民对城市的认同感、归宿感、自豪感大大增强。据国家、省有关部门对扬州的随机抽样调查,市民对市委、市政府工作的满意率达96%以上,市民对环境和生活质量的满意率达97%以上,市民对社会治安的满意率达96%以上。
(作者系中共扬州市委书记)
【建设和谐社会英文】推荐阅读:
建设生育文明促进社会和谐07-24
加强文化建设 推动社会和谐发展08-16
建设富裕和谐发展社会主义新农村07-03
和谐社区建设的经验和建议07-12
谈内涵式发展和建设和谐企业06-26
以人为本,抓好社会管理创新,努力建设社会主义社会和谐08-16
我国和谐社会建设07-28
弘扬孝道文化 建设和谐社会0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