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就业问题谈建设和谐社会

2024-06-19

从就业问题谈建设和谐社会(通用9篇)

从就业问题谈建设和谐社会 篇1

本文原创版权归上传者所有

从就业问题谈建设和谐社会

和谐社会的建设中,要解决的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就是就业问题。我想来谈谈为什么就业问题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的问题。

首先,解决就业才能真正解决人们生活保障的问题,正如“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一旦解决了就业问题,那么其他的很多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这样,每个人能各司其职,各个岗位需有所供,这样的社会才是和谐社会中所要求的运转有序的结构健全的社会。

第二,解决了就业问题,能够大大缓解社会矛盾,缓解贫富不均的等问题,就能极大减少社会闲散人员,大大降低了各种不安定因素,这样,社会次序良好,人民群众安居乐业,才能实现和谐社会安定有序的要求。

第三,解决了就业问题,有利于一个家庭的发展,在一个父母能够通过自己的诚实劳动使家庭生活越过越好的家庭中的孩子,心理发展,人生观价值观的发展能更加健全,更加积极向上,这样有利于下一代的教育,提高下一代的素质,为和谐社会的持续发展和建设提供良好的后备力量。

第四,解决就业问题,特别是解决大量人员离乡务工问题,使其能够实现“家门口就业”,这样,许多留守儿童,留守老人,大城市巨大的外来人口压力等等各种问题也都能迎刃而解了,更加促进了社会的和谐和发展。

第五,马克思说过:“在共产主义社会,劳动已经不仅是谋生的手段,而成为生活的第一需要。”虽然我们现在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们劳动更多的是为了生存,但是,劳动的本身也是人们的一种需要,通过劳动获得劳动成果和通过接受补助来获得生活来源的意义是完全不同的,前者是一种健康良性的循环,而后者只是一种暂时性的缓解措施;在劳动中人才能感受到自己的价值,心理生理能健康发展。这样,每一个人能够健全和谐的个体,那么由这些个体构成的这个社会才能是健全和谐的社会。

从就业问题谈建设和谐社会 篇2

关键词:住宅建设,和谐,房地产,经济适用房

随着构建和谐社会的不断深入发展,近年来,住宅建设就如何为人们提供和谐相处并具有可持续发展的空间,已成为规划、建设界理论研究越来越重视的课题,以“创建和谐社会”为载体,从人的需要和发展以及人与自然、人与人和谐的角度出发,去寻求住宅建设更加适宜市民工作、学习和生活的舒适环境,是住宅建设新的价值导向。

1 创新设计模式,营造和谐氛围

建筑作为一种三维综合体,融合了环境、文化、技术、空间功能几大要素。建筑本身也是组成整体环境的一部分,它是外部环境向内部的延伸,因此,要规划设计出最适合人居住的环境和满足市场需求的“个性化产品”。我们在规划设计金泰丝路花城项目时,重新调整了规划思路,以“科学地产,诗意栖居”的开发理念,充分展现以人为本生活内涵的规划设计主题思想,形成了开放的布局形态和舒畅的居住视野,注重了建筑与环境之间的互动与共生。在住房空间上,坚持独处与适度交往结合的综合设计模式,采用大社区,小组团,富于变化的行列式排布;建筑以电梯洋房、花园洋房、情景洋房、尚品公馆四大主力产品构成;外观运用坡屋顶设计,具有丰富的空间层次感,由澳大利亚五·贝国际设计集团精心打造的主体景观体系将四类产品完美结合。

尤其在占地561亩的规模住宅的规划设计中,我们注重创造城市丰富多彩的公共活动空间,坚持单体环境和功能要素的整体设计,使广场、商业街、学校、公共活动场所等生活配套设施更贴近城市属性,满足居民活动和心理的需求,增加住宅内居民接触交往的频率,使之成为最有人气的地方,最有活力的场所,营造浓郁和谐的生活氛围,无论是年迈的老人,还是浪漫的青年人都能喜欢并能融入和分享这种和谐社区的生活气氛。

规模住宅开发要树立两个基本理念:

1)把握好规模住宅的设计尺度,因为规模住宅已经不是小区的概念住宅设计,要关注城市的协调发展,注意与城市功能的接轨;

2)规模住宅不能大范围封闭,画地为牢。为解决安全性和私密性,可以院落为界实施封闭式管理,但不能大范围的封闭,一定要加大对城市的开放,实现社区与城市的和谐对话,与城市的和谐发展,构建和谐人居环境。

2 注重景观与人、建筑之间的和谐相处

随着城市化的日益发展,城市人口不断膨胀,热岛效应、温室效应增强,环境污染加剧,城市居民对自身生存的环境质量和舒适度的期望值越来越大。因此,社区景观设计需要我们用发展的眼光去研究和探索,要有一定的超前意识,使之与现代化城市建设和建设和谐城市相适应。为了使社区的园林景观符合生活化、人文化的特征,我们在金泰丝路花城园林景观设计中立足达到人居环境和谐的三种功能:

1)生态功能,包括净化空气、遮阴、隔风、防尘、杀菌、防病等;2)景观功能,包括美化环境、赋予生活情趣等;3)使用功能,为居民提供活动、休憩和游戏场所。通过这三种功能体现出景观与人、建筑之间的和谐相处的设计理念。以世纪大道总体布局为住宅的主要取景方向,在社区规划了绿色景观大道,两侧高大树木掩映,树下景致怡人,局部景观由环形景观大道延伸、发散到各组团间,像一颗大树的“主干”和“枝条”使景观渗透到每一个楼前屋后并将各类空间组织起来形成一个既有统一空间主题又有主次穿插变化的组合,构成了主次分明,而又相得益彰的景观系统。住宅采用点式布局,底层架空,打破传统绿化的空间观念,将绿色引入室内、引上房顶,构建层层空中花园。身处其间,仿佛生活在天然的风景中,演绎了景观与人、建筑之间和谐相处的居住内涵。

在交通系统上,以高效顺畅和人车分居为原则,以人性化、和谐相处为出发点,沿世纪大道设置社区主要出入口。社区内主干道路宽6 m,与世纪大道相连接,支道路宽4 m。在交通组织上,设置停车点以及减速装置,同时以人车分流作为交通设计的主要目的,在车行道两侧设计社区人行道,宽2 m,与各个组团内部的人行道路相通,沿中心广场设置的慢跑步行路以及社区会所都贯彻了注重运动的特质。

最适合人居住的环境,首先要有创新优秀的规划主题,其次要有相应的住宅户型依托,而室外环境作为规划思想的延伸,则扮演着画龙点睛的重要角色。只有坚持单体环境和功能要素的整体设计,才能创造和谐、优雅、休闲、趣味、舒适的邻里生活环境。

3 重点发展中低收入家庭住房,让人民群众安居乐业

通过学习领会中央文件精神,我认识到帮助中、低收入家庭解决好住房问题是健全住房政策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是扩大内需、调整消费结构的重要举措,更是坚持以人为本,对民意的高度重视和对民生问题的高度关注,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发展需要。但是廉租房恰恰是我们目前住房保障体系中最脆弱的一环,之所以廉租房发展缓慢,固然有地方政府财力不逮的因素,但更重要的是思想上重视不够,“土地财政”的思想作祟。因此,要落实宏观调控政策,地方政府就需要转变观念,把对房价的行政性抑制转移为组织好以廉租房为重点的住房保障建设上来。而且,在城市住宅建设规划中要健全和落实廉租房保证制度,合理确定经济适用房的建设规模,严格控制供应对象、建设标准、销售价格,认真执行去年12月1日起正式实施的由建设部、发改委、监察部、民政部、财政部、国土资源部、央行、税务总局和国家统计局九部委联合发布的《廉租住房保障办法》。在建设用地管理上,在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镇建设规划的前提下,应优先考虑廉租房、经济适用住房的用地,确保此类用地及时快速到位,为建设项目及时开工建设创造条件。

各地政府应依据中央文件和宏观调控政策,结合当地实际出台严格控制经济适用住房的销售管理办法,向社会公开房屋建设成本构成和住房售价因素构成,接受消费者和社会监督,依法规范经营行为。明确低收入家庭的收入界限,购买对象条件,购买程序、价格确定办法,并制定监督查处办法及上市交易办法等。确保经济适用住房性质不变。作为房地产开发商,要把建设廉租房和经济适用房作为一道民生命题,首先应考虑的是群众现实需求而不是追求经济利益,一定要从构建和谐社会需要出发,把政府关注民生的战略部署落实在我们的行动上,一定要把产品做精做细,让人民群众住得舒适满意。

4 发展中小套型,为人居需求构建和谐平台

我国的房地产业在规模上虽然有了很大的发展,但中小套型在国内设计中还处于初级阶段,适应市场需求的产品类型还比较缺乏。在住宅建设中,如果忽视了老百姓的切身利益,楼房再高,困难群体望楼兴叹,想住小套型的人买不到适宜自己的住房,不管城市建设得多漂亮,也不是真正意义的发展。

从房地产行业未来走势分析,只要中国城市化进程不改变,3.5亿人持续进入城市,产品小型化是必然趋势,小户型更具灵活的适应性。所以,中小套型的发展有着非常广阔的前景。从国外房地产发展的历程来看,中小户型无论从产品丰富程度还是从产品不同档次都能有很大的发展空间。我国的城镇化是在全球化及信息化的背景下发生的,完全有别于100年前的欧美城镇化。要坚持从我国人多地少的基本国情出发,建立科学、合理的住房建设和消费模式,除了加强廉租住房和经济适用住房建设,在商品房的建设中,要增加中低价位、中小套型普通商品住房供应,把按照规定比例配套建设小户型住房,作为构建和谐的基本任务。

因此,在我们后续开发的金泰·假日花城和金泰花园两个项目中结合市场情况和构建和谐社会的需求,在规划设计中我们呼应了国家的“90/70”政策,把产品结构调整到小户型的策略上,把小户型作为战略重心。把握了标准适度,节能便利,和谐相处,利益共享的原则,着力提高住房功能的性价比。坚持了两个项目中小户型占到规划设计总套数的70%,为公司赢得了广阔的市场。住宅设计不单单反映出建筑空间上的把握,它更多地体现着社会、历史、人文和生活方式的综合诠释。

住宅不是套型越大越豪华越好,中小套型更能体现居住的温馨、和谐、亲切的舒适度。因此,中小户型应该成为城市住宅市场主流,为人居需求构建和谐平台。这是我们面对新的市场环境采取的“理性应变”的经营策略。

实践使我们深刻认识到,建设不同阶层居民住宅,使所有居民安居乐业,是住宅建设的本质目标,抓住本质目标才是“以人为本”,所以,必须在今后较长时间坚持不懈的建设“户户共有、人人共建、家家共享、处处共和”的百姓住宅,让房地产业发展的成果惠及到所有城市居民。

当前民生问题已成为政府和社会关注的焦点,关注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所在。作为我们房地产这个与民生关系最为密切的行业,我们不仅要把住房当作一种实用商品来看待,还要把它看成促进社会和谐与发展的一种强有力的工具,必须使占人口大多数的中低收入家庭的真实生活得到切实保障与改善,因此,如何从住宅建设视角构建和谐社会,在住有所居上求突破,将成为重要研究课题。

21世纪将是人、自然、社会协调发展的世纪,随着我国构建和谐社会的不断深入,人们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也将发生变化,趋于多样化和个性化。人的社会属性也决定了他们有不同的生活需要,人居环境在地域结构和空间结构上要适应“人与人”的关系特点。

因此,住宅的灵活适应性变得非常重要,未来社会对住宅空间灵活性的要求更高和更加多样化,城市住宅建设只有通过创新设计模式,在不断调整、调适、调优人与自然之间和人与人之间两个和谐主线的基础上,用较高、较宽的视角探索拓宽专业思路,提高成果水平,打造和谐共享平台,才能创造出更加健康、美好、和谐、文明的生活方式。

参考文献

从就业问题谈建设和谐社会 篇3

关键词:生态文明建设;社会心理;两难问题

十七大胡锦涛总书记的报告中首次提出建设生态文明的理念,将生态建设放到了文明的高度,充分体现了生态文明对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重要意义和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文化内涵。所谓生态,指“生物在一定的自然环境下生存和发展的状态”。生态文明建设的内涵就在于对能源资源的节约和对自然环境的保护,外延及于树立可持续发展理念,尊重自然规律和改变破坏环境的行为等诸多方面。生态文明建设目标的实现,决不仅仅是少数社会精英的使命,更需要全社会的广泛支持和参与。

如何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既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内容,属于典型的社会性两难问题。所谓社会性两难问题,即当多数人为争取个人利益最大化而采取了一些行为,结果却使每个人都遭殃。一种和生态环境特别有关的社会性两难,叫做公共资源两难困境,意思是说,一项公共资源如果使用有所节制,该资源就会自行补充;但如果使用过度,该资源就会消耗殆尽。水或能源等有限资源的使用就是这样的例子。对个人来说,如果这些资源使用得越多,他所获得的利益也就越大,但是如果人人都这样做,最终将导致这些资源短缺。面对这样的生态资源性社会性两难问题,我们该

一、加强信息沟通

心理学家曾进行的一系列实验室研究指出,当遇到社会性两难问题时,在不知道他人意图的情况下,大多数人会倾向于最大限度地保证自己当前可见的利益,而不愿意短时期让渡自己的部分利益于集体以求未来更大的利益。在这种“囚徒困境”中,如何说服人们去相信他人,采取互惠的合作呢?研究发现,通过让被试交谈一段时间后,愿意放弃个人利益的人显著增加了。

二、为自我监督提供条件

在多数情况下,社会性两难问题之所以存在,是人们不容易了解自己行为带来的影响,如,水或者电。在干旱期间,要求人们节约用水,要监督自己一个月用了多少立方米的水似乎并不是很容易。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过程中,各级政府机关应当有预见性地主动为人们实现自我监督提供便利的条件,使人们更容易地监督自己的消费量,积极指导帮助广大人民群众采纳好的意见和建议并付诸行动,这也是解决社会性两难问题的一种简单有效的方法。

三、发挥舆论监督的作用

人类是社会性动物,拥有同伴对于人的幸福快乐而言是十分重要的。因此,人们常常会为了得到他人的接纳而自觉或不自觉地顺从他人的影响,发生从众行为。这种从众行为的发生并不是以是否真心接受他人的信息为转移,更多的是为了不引人注目、不被他人嘲笑、不至于陷入困境或者遭到排斥。这就是规范性社会影响,它会使人们公开顺从团体的哪怕是自认为错误的信念和行为。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为了得到对自己重要的团体以及个人的接纳和喜爱而从众是不难理解的,但是研究还发现,大多数人都不愿意冒险失去社会认同,即使这种压力仅来自陌生人。让我们再回到A社区面临的问题上来。因为在短时期内不可能保证居民特别是新近移居此地的居民无一例外内化节约用水的理念,而且只要个别单位或个别人拒绝采取受鼓励的行动,负面榜样作用就可能大大挫伤其他人的积极性,直接影响整个环保活动的效果,所以推动这项活动的工作人员还需要专门制定并公布一个节水公约,定时公布该部的每个宿舍或公寓的水表读数,进而把人人置于社会监督之下,充分发挥舆论监督的作用,迫使人人按照社会期望行事以免受社会压力。

四、提倡自我说服

长期的实践经验告诉我们,单靠政府的一纸行政命令,通常无法造成恒久和长期的态度改变。特别是在“以人为本”建设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之下,要真正树立生态文明观念,主动放弃旧有的“高速度、高消耗”的发展模式,甚至牺牲部分既得利益,各级政府就不能仅仅从外部强制要求人们必须怎样做,而要努力营造社会氛围使广大群众“自我说服”,即人人说服自己接受一种信念,以使自己因为全社会共同利益而放弃自身利益这个事实具有合理性。自我说服比直接说服的尝试更有持久性,其原因在于,通过自我说服,说服在个体内部发生,而不是源于外部的劝说和压力。那么怎样才能促使人们自我说服呢?社会心理学家里安 • 菲斯廷格的认知失调理论认为,当人们做了一件和习惯的自我概念(通常是正面的)不符合的事情就会产生不舒服感。研究发现认知失调最强烈而且最令人不舒服的情况,使一个人的行为威胁其自我形象时。要减少认知失调,方法之一就是改变自己的行为,使行为与失调的认知一致,这也正是自我说服所追求的效果。因此,当我们希望A社区少数坚持不肯执行或偷工减料地执行节水计划的人真正转变观念时,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是也请他们帮助宣传节约用水的好处。为什么呢?这样的安排会使他们察觉到自己的伪善:他们知道自己正在向他人宣讲正确的行为,但他们自己平时却没有这样做。为了消除这种认知失调,他们就必须开始落实自己所宣传的正确的行为。推而广之,在人们着手实施其他全社会认可的环保行为的时候,他们头脑中不合时宜的观念也同时得到纠正,最终产生了恒久和长期的态度改变,生态文明的观念也同时树立起来。

参考文献:

[1] [美]E.阿伦森等著(侯玉波等译):《社会心理学》第五版,中文第二版,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5年出版.

[2]卢盛忠等著:《管理心理学》,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年出版.

[3]时蓉华著:《现代社会心理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年出版.

从建设和谐社会角度思考治超限载 篇4

从建设和谐社会角度思考治超限载2007-02-10 16:49:3

4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党中央顺应历史发展变化、为推进“三个文明”建设做出的重大战略举措。结合实际,从中国汽车行业的长远发展看,从××××年月起在全国集中开展的车辆超限超载治理工作,就是当前我国构建和谐社会的一项具体而迫切的内容。

治超限载从区域到全国,范围在扩大,力度也在逐渐加大,时间上也经过了多个年头,但总体效果并不十分理想,“治理好转反弹再治理”似乎已成为这些年治超限载工作可以预见的规律,也一直难以走出这样的循环,由此应从政府、企业、用户三者关系上认真总结与思考。

利益失调是超载超限产生的根本

原因

双超由来已久,一直是个久抓未绝的问题。上世纪年代以后,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国内道路交通条件的改善,尤其是高等级公路的不断增加,中国的公路运输产业也得到快速的发展,与此同时,超载超限也成为整个运输业的普遍现象。

××××年月份,交通部、公安部、发改委等七部委联合发布《关于在全国开展车辆超限超载治理工作的实施方案》,由此拉开了全国治理双超的帷幕,各地分别出现了治理双超的喜人成果,另一显著的效果体现在载货车生产企业产销的节节攀高。

然而,时至今日,此次治超限载也未能摆脱“一抓就死,一松就乱”的历次治超限载都无法避免的怪圈,双超治理在各地又开始出现不同程度的松动。由于用户观望也带来了今年-月份全国载货车企业产销受到影响。治理双超过程中产生的政府不满、企业无奈、用户抱

怨等状况,虽然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形成的,但其实这也是运输市场货物的运力与运量,道路的交通与管理,车辆的制造与使用,以及税费收缴和政府执法力度等诸多矛盾在运输环节的综合反映。

超载超限的原始驱动,无疑是利益根源。当前,与运输户利益有关的部门和环节主要有:⒈政府管理部门,包括公安、路政和税收,主要向运输户收取办理车辆登记和管理的各种费用、公路通行费、违章罚款、税费等;⒉汽车制造企业及销售企业,主要向运输户销售运输车辆或提供改装劳务实现收入;⒊运输业务委托方,包括货源方或其他的委托者,向运输户委托货物运输业务,支付给运输户运输费用;⒋公路经营企业或公路管理者,设立收费站点,向运输户收取通行费;⒌同行业的竞争者,通过过度竞争压低价格,或者部分竞争者在不公平的环境中获取不对称的附加利益;⒍非法获取利益的个人,主要有

非法的个人收费与罚款、“路托”、“路霸”等;⒎其他方面,包括加油站、车辆维修服务站等等。所有这些因素,都是导致运输户利益严惩受损。从行业的整体角度来看,运输业和相关的行业或政府部门,整体亏损或不赚钱的可能只有运输业一方。因此,他们与运输业的利益关系产生了严重的不协调。正是这种利益关系的不协调,才导致了运输业普遍的超载超限。客观讲,产生超载超限行为的责任不仅仅在运输户一方。

缺乏有效的机制导致治理反复

我国《公路法》明确规定,汽车超载是违法行为。交通部也于年颁发了《超限运输车辆行驶公路管理规定》,限制超载车辆上路行驶。从××××年月,国家部委联合发文在全国开展货运机动车辆超载超限治理。今年月份,由部委增加到部委就治理超载超限再次发文,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统一行动。但是,治理效果依然不理想。

纵观近年来政府部门的治理超载

超限工作,为什么会陷入如此“怪圈”?我认为,没有建立起有效的利益平衡机制,是出现治理超载超限恶性循环的关键原因。这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缺乏对运输用户利益的保护,正常装载不赚钱的问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

分析近年来开展的治理超载超限,出台的许多政策重点集中在“卡”和“堵”上,而没有从利益平衡上做深层的研究并出台相应的政策,更多的是主要集中在车辆制造、路面运行环节,比如卡住超载车出生和堵住超载车上路,强调的是严格执法,使用限制和取消产品公告、超载卸载和罚款、取消营运资格等手段,约束汽车制造企业和运输户,这些措施大都比较具体和明确,但与产生双超行为的相关利益者分别应承担何种责任和权益却一直没有明确的说法,如运价偏低和通行费用过高的问题,政府部门如何规范执法的问题等约束条款较少,也不十分具体和明确。尽管从去年开始,政府部门也采取了一些措施,如减收过桥过路费,规范执法行为等,但是工作依然艰巨,运输户的最终利益没有得到保证。尤其是作为货运市场主要货源的煤炭和钢铁,价格大幅增长,而运价反而跌到历史最低点,值得深思。

二是没有建立起一个公平、公正、有序的汽车生产和运输市场竞争环境。

从当前的汽车行业、运输市场和政府治理超载超限中发现的问题看,由于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政策不完善,政府执法和行业管理中存在不统一、不规范和严重的地方保护主义,加之汽车行业和运输行业存在的过度竞争,使得许多运输户和车辆制造企业处在不公平、不公正和无序的竞争环境中,在治理中也就出现了许多匪夷所思的现象,比如:严重超载超限的车辆在某些地区畅通无阻,大吨小标的车辆在某些地区可以顺利挂牌运营等等。

三是治理超载超限没有建立起规范统一的长效机制。

近几年治理超载超限的主要方式是阶段性集中治理、区域性“歼灭战”和“攻坚战”,缺乏统一性、一贯性和持久性,使得超载超限沉疴难医。有些汽车制造企业和运输户则等待风头过后伺机而动。运动式的执法行为从某种程度上更让超载者有机可乘。

运输户想尽一切办法“适应”,汽车制造企业也不得已在随“市”应变以“满足”用户的“需要”。因此,从市场的角度和经济利益的角度来分析“治理好转反弹再治理”的过程,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超载超限的产生和治理超载超限效果不佳是利益关系失调与利益平衡机制失效的综合反映,其实质是政府、汽车生产企业、运输户三者角力的结果。

构建和谐关系才是治理之本

综上所述,超载超限实际是社会发展中运输市场多种利益关系失调的结果,是社会发展的一种不和谐现象,只有通过有效的平衡机制加以调节,建立相关利益各方之间的和谐关系,才能从

根本上消除超载超限。那么,什么才是治本之策呢?

第一,政府要充分发挥宏观调节职能,利用行政、法律、经济的手段,对运输市场的利益关系进行调整和指导。

具体地说,一是要合理减少有关公路货运的税费,进一步减少不合理的收费项目和收费环节,出台有利于运输业发展的措施与政策;二是适当调整运输市场的公路货运价格,交通运输部门和物价部门要根据燃油价格的调整以及市场的运力运量关系等因素,及时调整货物运输价;三是对具有高垄断性的公路管理和经营业务加强调控,使其收费处在一个较为合理的水准,从而进一步减少运输车辆的通行费用;四是对运输市场加强管理和引导,及时调整运力与运量的关系,合理配置运输资源,对运输市场运用经济的手段适当控制,防止运输业过度压价恶性竞争。

第二,政府要不断建立和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统一政令,严格执法,为

汽车生产企业和运输市场营造出公平、公正和有序的竞争环境。

两级政府部门要不断建立和完善现有的法律法规,并根据宏观经济和汽车市场、运输市场的发展形势制定新的政策,进一步促进汽车生产企业和运输业良性健康地发展。比如,进一步完善和制定有关法律法规,明确对汽车制造、产品公告、路政管理、公安交警、交通运输等部门违规行为的处罚标准;建立健全汽车生产和货物运输行业准入机制,制止恶性竞争,规范汽车生产和运输市场的经营行为;尽快批准燃油税实施办法等。通过对法律法规的完善,从制度上加强对规范经营的汽车生产企业和运输市场的合法利益保护。

政府要在较为完善的法律法规基础上,统一政令,严格执法,坚决打击各种车匪路霸,强化法律法规的严肃性,使治理超载超限等执法行为长期化。

第三,企业应遵守国家法律法规。汽车制造企业必须从产品设计阶段开始

就要严格按照法律法规要求,在制造和销售环节也要严格把关,加强自律,守法经营,诚信经营。

第四,用户应该在依法守法合法的前提下,合理追求自身利益,与政府和企业一道共同维护大家赖以生存的健康有序的市场秩序。用户要树立合法经营、合理获益、共存共赢和长期发展的思想。

从就业问题谈建设和谐社会 篇5

摘要:究竟什么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呢?它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又是怎样的关系?它的完善是否能促进和谐社会的构建呢?本文主要是通过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分析,谈其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的重要意义。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谐社会;马克思主义

引言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指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协调发展的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构建和谐社会是实现社会和谐的价值目标与创造性实践相统一的渐进的历史过程,也是贯穿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整个历史过程。什么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它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又是怎样的关系?它的完善是否能促进和谐社会的构建呢?

1.什么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要谈什么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就先要明确什么是社会核心价值体系。社会核心价值体系就是指在社会生活中居于统治、引导地位的社会价值体系,它能够有效地制约非核心、非主导的社会价值体系作用的发挥,能够保障社会经济制度、政治制度、文化制度的稳定和发展。核心价值对社会、个人都起着规范和引导的作用.决定着文化的总体性质、方向和整个社会的思想道德基础。

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不是单一的,而是一个内容丰富的体系,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特征。十七大报告深刻揭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涵,明确提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即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坚持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坚持社会主义荣辱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四个方面的基本内容是相互联系、相互贯通、有机统一,共同构成一个完整的价值体系。

在这个价值体系中,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处于最高层次,决定了核心价值体系的社会主义性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处于中间层次,反映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要内容。社会主义荣辱观处于最低层次,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内容和底线。这三个层次从高到低、结构清晰、层次分明,构成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严密体系,这个体系是相对稳定、长期起作用的,但它又不是一成不变的,必定要随着社会主义的发展、时代的发展和人们社会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发展。

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和谐社会建设的关系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相互促进、相互作用,二者高度统一于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提出正反映出我党按照社会和谐这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任务,兼顾了“大社会”和“小社会”两个方面。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指导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基本价值导向和重要思想基础。具体表现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激发社会活力的强大精神动力,是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精神纽带,是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价值支撑,是提高公民道德素质、形成良好社会风尚的助推器。

我们明确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涵,再来看看我们所处的全球化环境,不难看出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所倡导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受到了不小的冲击。全球化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马克思主义的影响力,淡化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弱化了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模糊了社会主义荣辱观。

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完善能促进和谐社会的构建

在新的历史形势下,我们必须要建立健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抵御全球化等因素给我国带来的不利影响,开拓创新,构建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要坚持不懈地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主导力和统领力;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增强社会主义美好未来的吸引力和感召力;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斗志,增强社会主义精神力量的生命力和创造力;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增强社会主义伦理道德的影响力和教化力。坚持不懈地确立主旋律意识与阵地意识,增强社会主义主流舆论的引导力和掌控力。在成文的过程中,笔者反复阅读了大量关于构建和谐社会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文章,发现两者有共通的地方,都是把以人为本放在首要位置的。以人为本既是构建和谐社会必须坚持的理论前提和牢牢把握的前进方向,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重要基础。以人为本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双重命题。以人为本就是充分尊重人的个性、尊严和权利,将人民的利益放在最优先的位置,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备条件。在当前的历史机遇下,我们必须要以人为本,坚持科学发展观,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同时,在促进和谐社会发展的过程中,注重协调发展,健全核心价值体系,使我国公民素质不断提高,我国综合国力进一步增强,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参考文献:

从就业问题谈建设和谐社会 篇6

每年高考阅卷结束后,语文科都会产生一批“另类”作文。但这类由于种种原因而被老师毫不留情地判为零分的作文,不知何种原因却令人惊诧地成为了网络和各大媒体的“香饽饽”。比如2009年的高考刚刚结束,多个网络上就出现了多种恶搞的作文答卷,其中“高考零分作文”帖子为最多,内容涉及了江苏、上海、山东等各个省份的高考作文。笔者奇怪,这些原本是对中学语文作文教学和考生极其不严肃的态度提出警告的零分作文,怎么就变成为了大家热捧和追逐、效仿的对象了呢?

其实,观乎网络上惊现的零分作文,他们存在有一个共同特点:思想消极、趣味低级、言词过激,且表达上胡言乱语甚至以“恶搞”来哗众取宠,完全不按章法和要求写作。实事求是地说,这部分考生的做法显然是对神圣高考的一种亵渎,是对命题者和阅卷老师的挑衅,因此被判为零分并不为过。然而事实上却并非如此,阅卷老师这种严谨、求实的做法同样也并未得到大家的支持与赞赏。--这一点从很多的“零分作文”在网上广泛流传,以及网友们大力支持“我手写我心”的评论就可以看得出来。

我们相信,网络上频频出现的“高考0分作文”并非是考生的真正作文。除了一些是考生高考后借此发泄对考题的不满以外,更多的则是网友们的故意恶搞。有报道说,恶搞高考作文命题的现象很普遍,甚至有些地方连作家也参与其中,比如湖南省今年的高考作文命题“踮起脚尖”便引起众多争论,湖南籍青年作家张一一也出来“玩”了一把高考作文,把“踮起脚尖”歪解成“偷窥”、“做贼”、“跳楼”等释义。对此,有业内人士表示,这些根本不符合高考要求的“恶搞作文”,之所以会受到考生和网友的热捧,一方面反映出公众对高考作文僵化模式的“审美疲劳”,另一方面也折射出高考作文从教学到命题到评判标准都走到了一个“拐点”。

是的,恶搞高考作文的做法是有些极端,但高高考31年以来作文命题模式、教学模式的一成不变的僵化风格是否确实需要改进一下了呢?青年作家陈家桥说,好作文的另一个重要标准就是创造性,“应该鼓励学生发挥个性思维,而不是引导大家都写那种道德宣誓型的文章。”在当今社会观念日益多元化的这个大背景之下,我们是否能在兼顾中国的文化传统的基础上,破除旧有的僵化模式,引导学生真正关注社会、关注公共生活,从而充分发挥年轻人的创造性思维,鼓励多元化与个性化呢?

看来,高考作文命题的不够严谨、不够贴近现实以及模式的僵化从而导致大众“审美疲劳”是零分作文“走红”的重要原因。但除此以外呢?学生为什么会在极其严肃的高考中如此热衷于“另类”和“恶搞”呢?综合分析,笔者以为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部分考生游戏人生,根本就没有拿高考当回事儿。从今年全国各地将近百万之众的学生弃考来看,“读书无用”已再次成为了民众的“共识”。而许多学生即便参加高考也不过是玩玩儿而已,故而并没有把高考当回事儿。所以会出现作文之信马游疆、胡言乱语,甚至攻击性语言侮辱出卷老师的事情。

其二,是中学语文教育的失败。观乎这些“走红”的零分作文,形式上姑且不论,单从学生选材的角度和思想内容上看,大多显现出了视野狭窄、语言表达缺乏意蕴等。据此,我们就不得不问:这到底是学生的思想意识出了问题,还是语文素养出了问题?零分作文难道不正是对中学生语文素养、人文精神的拷问吗?我们承认,学生在学校内 “三点一线”的单调枯燥的生活让他们的激情几乎泯灭殆尽,所以会出现 “为赋新诗强说愁”的尴尬。但语文老师对“语文性质是什么”、“语文课堂教什么”、“语文高考考查什么”等的问题都搞明白、弄清楚了吗? 其三,社会的“另类”热捧与引导所致。高考零分作文的出现,这绝不是一个偶然现象,它必然有一个文化背景。我们常说,学生不是生活在真空里的,而且具有强烈的模仿性和猎奇心理。在当今这个信息化的时代,学生往往缺乏甄别能力,沉溺于一些平庸文化之中,阅读泛

从就业问题谈建设和谐社会 篇7

出生人口性别比, 是指活产男婴数与活产女婴数的比值, 通常用女婴数量为100时所对应的男婴数来表示, 正常情况下出生性别比是由生物学规律决定的, 国际社会一般公认的正常范围为105±2。出生人口性别比是决定一个人口群体的性别结构的基础, 是衡量男女两性人口是否均衡的重要标志。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 由于种种原因, 中国人口出生性别比开始偏离正常范围, 并持续偏高, 由此造成的人口性别失衡日趋严重, 已成为中国构建和谐社会的巨大障碍, 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瓶颈之一。人口性别比失衡的态势如果不能及时得到扭转, 势必损害女孩的生存权和发展权, 影响女性地位, 并造成婚姻市场挤压、婚姻欺诈现象增加、买卖婚姻横行、性犯罪比率激增、单身男性家庭增加、性交易问题突出、离婚率上升、爱滋病泛滥等一系列社会问题 (张翼, 2003) 。从社会学的角度来看, 出生性别比失衡的关注点已不仅仅是男性过剩、性别不和谐, 而是作为隐性的社会问题可能带来的危害 (郝晓敏, 2009) 。

出生性别比失衡的本质是性别不平等, 是妇女地位低下的表现。人口是社会存在和社会发展的基本要素, 人口发展的良性运行是社会和谐与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构建和谐社会, 必须以良好的人口环境为前提条件, 必须首先实现人口的和谐发展 (翟振武, 2006) 。

出生性别比问题不仅是关系到我国人口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问题, 也是关系到构建和谐社会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战略问题。总之, 出生性别比均衡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应有之意, 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一项重要内容。如何通过治理失衡的出生性别比来促进我国人口及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是我国人口政策的主要目标之一。

二、我国当前城乡出生性别比差异分析

1. 城乡出生性别比整体分析。

从图1可以看出, 1990年, 虽然镇和农村的出生性别比失衡, 但该比例在城市基本正常;2000年时, 城、镇和农村的出生性别比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 都在110以上, 全国的出生性别比达到了116.9, 出生性别比失衡现象扩大到全国。在2005到2009年期间, 无论是农村, 还是城镇, 出生性别比攀升幅度均较大, 并且城镇攀升的速度更快, 但农村的出生性别比仍要远高于城镇, 出生性别比的城乡差距较大。2005至2008年, 城市人口出生性别比大约在110左右徘徊, 但是2009年城市的出生性别比超过120;2006年以来, 镇的出生性别比达到125.95之后就一直保持在120以上, 2007年更是达到130以上, 而农村出生性别比持续偏高是一个突出特征, 长期处于120以上, 远超正常值范围。

从区域的结构来看, 我国城市和农村的出生人口性别比变动的方向是一致的, 即由正常值持续升高至严重偏离正常值。城市人口的出生性别比由1990年的108.9上升到2009年的121.89, 同期镇人口的出生性别比由112.1上升至121.69, 而乡村人口则由111.7上升到125.73。2009年, 我国的城、镇、乡村的出生人口性别比均突破了120, 大大偏离了105的正常水平, 我国出生人口性别比出现大范围的严重失衡。

由图1可知, 我国出生性别比长期偏高已经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也是一个十分普遍的问题, 遍布城镇乡各个区域, 而且近年来并没有得到缓解, 反而加剧了失衡的程度。

2. 城乡出生性别比地区分析。

由表1可以看出, 东部地区2000年和2005年大部分地区的出生性别比均有不同程度的上升, 比较明显的是北京市的镇出生性别比由2000年的109.09增至2005年的134.78, 增幅之大令人瞠目结舌;还有福建的城市出生性别比由2000年的113.49增至2005年的133.25, 增长了近20。与此同时, 还需看到海南和广东两省的城市、镇和乡村从2000年到2005年之间出生性别比均有大幅下降的变化, 海南省镇出生性别比由2000年的144.50降至2005年的115.50, 减少了29, 广东省乡村出生性别比也由2000年的143.70降至2005年的124.13, 减少近20。

2005年中部六省的出生性别比全面严重失调, 与2000年相比, 几乎所有地区的出生性别比均有不同程度的上升, 并且维持在较高水平。山西、江西和安徽三省的城市、镇和乡村出生性别比都有所攀升, 尤其是江西省的乡村出生性别比在140的基础上继续上升, 由2000年的140.82增至2005年的142.81, 严重地偏离了正常范围;安徽省的乡村出生性别比也由2000年的134.76增至2005年的137.07。2005年, 除了山西省外, 中部地区其他五省的出生性别比均在120以上, 甚至达到130以上, 如江西省0—4岁婴儿的性别比为140.25。由此可见, 中部地区出生性别比失衡的严重程度, 中部地区成为了出生性别比失衡的重灾区, 这该引起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

有关资料表明, 西部地区出生人口性别比跨越的域值较大, 反映了该地区出生人口性别比变化很大。2000年西藏的城市、镇、乡村出生人口性别比分别是89.13、84.38、99.44, 严重低于正常值105的水平, 而2005年西藏的城市出生人口性别比为114.29, 增加了约15, 镇出生人口性别也由2000年的84.38增至2005年的112.20, 大概增长了18。2005年, 在所有西部省份乡村出生性别比都失衡的情况下, 西藏的为103.75, 属于完全正常范围, 而新疆的为107.99, 也基本正常。但是贵州 (126.80、133.23、126.74) 和陕西 (130.31、120.70、136.12) 的出生人口性别比均达120以上, 严重程度有追及中部地区的态势。

东北三省的出生性别比虽然延续了全国攀升的趋势, 但是由于其基数相对来说较小, 而且增幅不大, 所以2005年东北三省的出生性别比只是小幅度增长。2005年辽宁省的镇、乡村出生人口性别比 (95.30、113.49) 较之2000年 (112.19、115.32) 还有不同程度的下降。而黑龙江镇出生人口性别比由2000年的110.04曾至2005年的128.35, 增加了多达128。

对比相关数据可以得知, 我国的出生性别比地区差异非常明显, 而且大部分地区的农村出生性别比高于城市和镇的出生性别比高。体现在西部地区偏离的正常范围较小, 只有贵州和陕西出现严重失衡的现象;中部地区全面失衡, 中部六省中有五省的出生性别比达到120以上, 2005年江西省的农村地区出生性别比更是142.81, 可见中部地区出生性别比失衡的严重程度;东部地区和东北三省也是全面失衡, 但是程度都不及中部地区, 只有少数地区的出生性别比在120以上, 极个别的在130以上。如城市出生人口性别比, 2005年海南为135.29, 福建为133.25, 北京为120.21, 江苏为121.32;镇出生人口性别比, 2005年北京为134.78, 黑龙江为128.35, 上海为129.09, 广东为122.47;乡村出生人口性别比, 2005年上海为134.59, 江苏为133.08, 福建为129.07, 天津为124.04, 广东为124.13, 河北为120.88。

从地区的结构来看, 我国出生性别比失衡的地区范围在不断扩大。而从地理分布看, 南方地区几乎是严重的全面失衡, 城市出生人口性别比的最高值是海南的135.29, 农村出生人口性别比的前两位142.81和137.07分别出现在江西和安徽, 镇出生人口性别比的最高值虽然是北京的134.78, 但是湖北、江西、安徽的镇出生人口性别比均在129以上, 接近130。

三、我国城乡出生性别比差异的原因分析

1. 社会文化因素。

(1) 传统的“男孩偏好”思想。受儒家思想影响, 传统的中国社会以家庭伦理为本位, 社会的管理和整合靠家庭、家族和宗族来维系和整合, 这对我国的生育文化带来的直接影响是具有浓厚的重男轻女、男尊女卑色彩。虽然几十年的社会主义革命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传统的社会管理和整合方式, 对我国一些传统的封建文化有一定的冲击, 但是历史承袭下来根深蒂固的生育文化积重难返。“不孝有三, 无后为大”、养儿防老、传宗接代的传统意识仍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特别在农村地区, 家族的地位和作用尚存、“不生男孩不罢休”的生育观念随处可见, 这是出现出生性别比异常问题的根本原因, 也是导致我国农村的性别比失常比城市严重的根本原因。 (2) 从夫居的婚居模式。男娶女嫁, 婚后女到男家居住, 子女随夫姓;从妇居, 即招赘式婚后男到女家婚居模式是指婚后夫妇的生活居住方式, 分为从夫居和从妇居两种。婚居方式决定着父母对子女预期价值的大小, 具体而言, 子女作为劳动力、养老保障、家庭安全的价值取决于成年子女是留在还是离开父母家庭。而在我国广大农村绝大部分地区长期以来都盛行从夫居的婚居模式, 这就意味着父母对男孩的预期价值大于女孩, 从而导致对男孩和女孩社会性别认同方面的差异。有经验研究表明, “盛行招赘式婚居模式的农村地区, 出生性别比趋于正常” (严梅福, 1999) 。

2. 经济体制因素。

(1) 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人口问题既是一个社会问题, 也是一个经济问题。我国由来已久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是造成农村出生性别比例高于城市出生性别比的经济原因。在广大的农村地区, 由于目前经济发展比较落后、社会保障制度尚不健全, 养儿防老、重男轻女的旧思想、旧观念还有着广阔的市场。在经济条件和社会保障制度比较好的城市, 男女比例或许可以较好地控制。但在经济落后、社会保障制度几乎为零的农村, 要想改变出生性别比例高的现实, 短时间内难以奏效。而农村出生性别比例远远高于城市, 就会造成城乡差别的继续扩大, 进而加剧了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对城市和农村出生性别比差距的影响。 (2) 农村传统的养儿防老模式。在我国农村地区, 农村人口文化素质较低、生活水平相对落后, 生育观念转变相对迟缓, 在生育性别上, 对男孩的偏好依然主导着大部分国人的生育意愿。尤其对掌握很少资源和甚至不掌握其他资源的农民来说, 子女是晚年最可靠的资源。既能提供经济保障和生活照料, 也能解决精神慰藉等需要。在我国经济不发达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社会保障制度相对滞后, 养儿防老仍然是我国传统的重要生育目的。尤其是在农村, 农民所得到的保障体系 (医疗的保障和养老保障) 与城市水平相差甚远, 绝大多数农民依然以家庭养老为主。因此农民就把生儿子作为他的一个最主要的投入和产出方式。

3. 政治制度因素。

(1) 人口控制政策的影响。在中国现行生育政策即“一孩”政策之下, 人们很难超越政策规定去随意地选择生育数量和生育时间, 但人们可以在此限制条件下依靠技术来选择孩子的性别。孩子数量被限制的越少, 对孩子性别选择的欲望也越强烈。第一个孩子是男孩的农民夫妇原本可以生育第二个孩子, 然而, 较为刚性的政策使他们没有生育第二个孩子的权利, 从而使原有孩次的递进结构突然间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出生性别比失调的出现是小家庭模式和对子女的性别偏好的结合而产生的一个新的人口现象 (廖静如, 2009) 。 (2) 非法的性别选择技术的运用。有的学者认为, 造成出生性别比严重失衡的直接原因包括遗弃、 (偶而发生的) 虐杀、漏报女婴和20世纪90年代以来由于B超的可及性和可得性而造成的性别选择性人工流产 (楚军红, 2000;乔晓春, 2004) , 但由于B超的性别鉴定技术的出现和人工终止妊娠技术的广泛违法使用而导致的非法性别选择性人工流产被认为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出生性别比衡的最主要原因。受高额利润的驱动和管理、监督机制缺位等的影响, 利用B超等性别鉴定技术进行非法性别选择生育的现象普遍。这些技术的传播路径是先城市、后镇再到农的村, 先东部沿海地区后中部地区再西部地区逐渐展开的。随着B超的普及与普遍被应用于“胎儿性别鉴定”, 欠发达地区会逐渐成为出生性别比失衡的重灾区。一旦性别选择技术在落后地区蔓延开来, 由于受制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 也因为生育观念相对于经济发达地区更为传统与落后, 贫困落后地区综合治理出生性别比失衡的难度也将越大。

四、优化城乡出生性别比的对策措施

解决出生性别比失衡的问题需要采取多管齐下办法, 标本兼治。具体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 加大宣传男女平等, 消除“男性偏好”思想。

出生性别比失衡的本质是性别不平等, 是基于我国传统的“男尊女卑”等封建思想而形成的根深蒂固的生育文化而导致的。所以, 要治理我国的出生人口性别比长期严重失衡的社会问题, 必须从根源抓起。具体是要大力宣扬男女平等, 积极利用各种传媒、继续开展“关爱女孩”活动, 引起大家对女性的关注。最重要的是要把男女平等这种观念植入我们年轻一代, 而出生人口性别比失衡的重要引发因素是生育文化中的“重男轻女”的观念, 这种社会性别文化的传承有着历史和现实的土壤。由于家庭功能的社会化趋势, 学校将是个人学习和成长的重要群体, 也是重塑社会性别文化的适宜空间。所以, 从小学的启蒙教育到中学的巩固教育再到大学的突破教育的每一个阶段, 都需要把这种男女平等的观念融入其中, 开设专门的课程, 让祖国的花朵从小就意识到男女和谐对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性。

2. 努力提高妇女地位, 倡导新的婚居模式。

恩格斯曾指出, 社会的进步可以用女性的社会地位来衡量。只有妇女地位提高了, 才不会因为要延续丈夫家的香火而一次次流产, 更不会把自己只看作生儿育女的机器, 把自己看成是男人的附属品。所以要努力提高妇女的家庭和社会地位, 如鼓励男方去女方家落户, 提倡“入赘女婿”, 自由选择子女的姓氏或实行双姓制度, 女儿能平等地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继承父母的遗产等, 这些都有利于人们摆脱“男性偏好”的思想羁绊, 从而降低出生人口性别比。

3. 严禁非法婴儿性别鉴定技术的滥用。

要治理出生性别比失衡问题, 必须严禁非医学需要鉴定胎儿性别。通过完善医生的执业资质认证、B超使用准人制度和B超检查登记和孕情检测;对个体医疗机构和个人在购置和使用B超仪方面作出相应具体规定;还要对B超仪的生产、销售以及转让等环节作出相应规定, 从源头上遏制B超服务的违规违纪提供, 把性别选择的技术条件扼杀在摇篮里。还要完善相应惩罚条款, 增加违法者的违法成本。

4. 完善相关制度, 提高生育女孩的社会价值。

(1) 健全养老保障制度, 完善医疗保障体系。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 经济制度和社会福利政策不断完善, 通过使生育女孩的家庭得到更多的福利和帮助, 来改变生育男孩和女孩存在巨大差异的旧观念。现阶段我国的养老保障制度有了一定的发展, 但是“养儿防老”的观念还广泛地存在于广大的农村地区。就养老保障而言, 它是解决老有所养的有效途径, 也是分散老年人口对子女养老角色的期待, 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削减家庭对男婴的需求;就医疗保障而言, 可以在政策、资金方面向独女户家庭倾斜。如在农村、城市建立专门的独女户医疗基金, 在独女户家庭成员患病的情况下, 可以使用这部分资金对他们进行救助。这样能使人们从实际中体会到无论男孩女孩对家庭的贡献以及在社会的地位都是一样的, 从根本上改变重男轻女的传统思想, 进而改变我国出生性别比长期失衡的状态。 (2) 完善相关法律制度, 保护妇女权益。政府应考虑通过刑法来遏制人口性别比严重失调的问题, 除了坚决依法打击“两非”等违法犯罪行为外, 还要依法严惩溺、弃、残害女婴和拐卖、绑架妇女的犯罪活动及歧视、虐待生育女婴的妇女等犯罪行为。靠法律改变出生性别比严重偏高的现状, 虽然这只是治标行为, 但是在短期内能够收到明显效果。然而, 在我国“男孩偏好”思想短期内不能改变的情况下, 这种治标的方式对于遏制出生人口性别问题进一步恶化有着不可替代的积极作用。

五、结束语

由于我国社会长期存在的性别不平等而导致我国已经成为世界上出生性别比失衡最为严重、持续时间最长的国家。出生人口性别比失衡问题, 已经成为我国在21世纪面临的严峻挑战之一, 也成为我国构建和谐社会的潜伏矛盾和重大隐患。胡锦涛同志深刻指出:“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体现了包括妇女在内的全体人民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在和谐社会中, 男女两性社会成员, 无论在公共社会, 还是在家庭生活中, 都能够平等相待, 和谐相处, 共同参与公共领域和私人领域的决策和生活。包括性别平等在内的社会公平正义是衡量和谐社会的重要标准, 也是社会能否在民主法治的基础上实现男女两性社会成员诚信友爱、社会安定有序、充满活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前提和条件。解决出生人口性别比失衡问题是消除性别歧视, 实现两性平等的重要举措, 是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落脚点之一, 也是建设和谐人口, 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良方。

摘要:文章分析了我国当前城乡出生性别比差异整体状况及原因:社会文化因素如传统的“男孩偏好”思想和从夫居的婚居模式;经济体制因素如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和农村传统的养儿防老模式;政治制度因素如人口控制政策的影响和非法的性别选择技术的运用。最后提出优化城乡出生性别比的对策措施应当多管齐下, 标本兼治:加大宣传男女平等, 消除“男性偏好”思想;努力提高妇女地位, 倡导新的婚居模式;严禁非法婴儿性别鉴定技术的滥用;健全养老保障制度, 完善医疗保障体系;完善相关法律制度, 保护妇女权益。

关键词:出生性别比,和谐社会,城乡关系

参考文献

[1].张翼.中国人口出生性别比的失衡、原因与对策[J].社会学研究, 2003 (4)

[2].翟振武.用新的视角研究人口发展问题——《社会性别与人口发展》评介[J].人口研究, 2006 (2)

[3].郝晓敏.出生人口性别比升高的原因及对策[J].河南社会科学, 2009 (6)

[4].严梅福.变革婚居模式, 降低出生性别比[J].湖北大学学报 (社科版) , 1999 (5)

[5].张仕平, 王美蓉.性别价值观与农村出生婴儿性别比失衡[J].人口学刊, 2006 (2)

[6].杨菊华.出生人口性别比与和谐社会建设:一个定性和定量分析[J].人口学刊, 2008 (1)

[7].乔晓春.性别偏好、性别选择与出生性别比[J].中国人口科学, 2004 (1)

[8].廖静如.对当前出生性别比失调形势的思考[J].现代企业教育, 2009 (2)

[9].王磊, 王晶.生育文明与出生人口性别比的平衡.延边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6 (2)

[10].楚军红.我国农村生育率与出生性别比关系探讨[J].市场与人口分析, 2006 (6)

[11].陈卫, 李敏.中国出生性别比偏高的长期人口后果[J].人口与发展, 2010 (4)

浅谈公共图书馆与和谐社会建设 篇8

一、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我们所要建设的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自然和谐的社会。一个社会和谐与否,其最重要的体现是社会的法律法规是否符合绝大多数人的意志,即法律法规本身的和谐性。和谐社会是依赖法律法规和道德调节社会利益冲突的社会,法律制度是通过民主政治建立的,道德是建立在民族优秀文化长期积淀基础上的。法律、道德、制度、文化是这个定义的中心内容,我们也可以把这个中心内容看作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问题。

“和谐社会”包括社会关系的和谐,即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人与人之间,应该团结友爱,和睦相处,他们的相互关系是多元化的。和谐社会不是没有利益冲突的社会,也不是没有矛盾的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是通过对各种利益关系、社会矛盾的调整和处理来实现社会的和谐与融洽。而图书馆则是调整这种利益关系、化解社会矛盾的一个多元化的社会家庭,它通过传播各方面的知识来培养、引导人们用宽容的态度看待和处理各种问题,形成尊重劳动、关爱他人、维护公共设施、团结互助的社会风尚。所以公共图书馆建设与和谐社会共同发展才成为可能。

二、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

人们利用自然为自身谋福利,为人类创造新的更好的有价值的东西。而要改造利用自然就需要去了解自然,懂得自然的规律,通过科学的方法来改造自然。而这些书面或用各种形式保存下来的知识,通过图书馆的形式集中在一起,供人们索取。可见图书馆已成为人类文化遗产的存储地,人类的百科全书。为适应新形势和社会的发展,现在的图书馆已拥有相当丰富的馆藏资料,而且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这种文献的收藏还在不断扩大。人们通过在这里的学习,就能够掌握对自然的更多的科学调控手段,从而就能更好地理顺人与自然的关系。

三、图书馆与构建和谐社会的意义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从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全局出发,提出来的一项重要任务和奋斗目标。它适应我国改革发展进入关键时期的客观要求,也体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科学发展观是时代的要求,构建和谐社会是新形势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发展,是对“什么是社会主义,如何建设社会主义”问题解答的理论成果,承接弘扬了中国自古以来“和为贵”的社会理想,同时又继承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人身自由和全面发展的社会理想,它对于图书馆建设起着重要的指导意义。反过来,图书馆也成为和谐社会持续发展的坚强后盾,成为和谐社会的重要传播者,成为大众接受终身教育的重要场所,成为一个国家和民族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

四、公共图书馆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地位与作用

一个国家、一个社会,没有文化就等于没有灵魂,就会失去凝聚力和生命力。公共图书馆是宣传、发展文化、教育事业的公益部门,是集中传播文明的重要场所,是没有围墙的大学,承担着社会教育、提高公民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职能,是开展精神文明建设活动的不可或缺的重要阵地。图书馆作为社会文化信息的集聚地和传播地,是专门收集、整理、保管和利用馆藏资料,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思想保证、精神支撑。只有传播先进文化,塑造美好心灵,弘扬社会正气,才能实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

五、重视图书馆本身的和谐建设

既然图书馆对构建和谐社会起着如此重要的作用,那么我们就应该重视图书馆本身的和谐建设。以人为本是现代管理学中的重要理论,是以人的全面发展为准则,实施以人为中心的管理,其核心思想是尊重关爱人、理解信任人、完善发展人。图书馆本身的和谐建设,不仅需要解决馆内员工的生活、学习和工作问题,还要解决上下级之间的协调和横向联系部门之间的协调问题,这对于现今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创建和谐社会就显得尤为重要,那么就需要领导和横向联系部门了解并重视这些公益事业的内在价值。只有重视了,才会有支持;只有重视了,才会有发展。要想搞好这种和谐建设,图书馆更应加强其宣传力度,从多角度、多方位主动、及时与领导、主管单位、政府部门和其他横向联系部门沟通,通报图书馆工作取得的成绩与不足,让他们了解情况,重视图书馆建设,并在舆论导向、政策、经费、人员等方面支持图书馆,这是图书馆本身和谐建设,也是图书事业推广的关键。

六、努力提高图书馆馆员的综合素质

公共图书馆作为面向社会公众服务的公益性文化事业,作为社会教育的重要机构,其丰富的文献信息资源和无阻碍的学习场所,正为和谐社会的发展提供坚实的保障。所以不论何种阶层、何种文化程度、何种职业、何种年龄的人都可以走进图书馆,成为其忠实的读者,并最终成为终身受教育的受益人,弥补国家在教育领域的一些缺失和不足,更有利于和谐社会的发展。

因此,图书馆的工作水平和服务质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图书馆员队伍的整体素质。图书馆员要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这种素质上的提高不单只是业务上的提高,还要从思想上、观念上提高,要更加清楚地认识到,社会在发展,人类在进步。作为图书馆员,不能固守传统的图书管理模式,而要在为读者服务与信息资料使用中发挥重要的作用,成为信息资源与读者之间的桥梁和纽带。因此,要从现在的简单的借借还还的低层次服务向高层次、高水平的信息服务转变,为知识创新和终身学习提供深层次服务。因此,图书馆员要具备综合的知识结构,除掌握图书馆专业的基本理论和方法之外,要在某一两个知识领域有所专长,并不断学习和熟练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具备从事信息管理、开发、研究和提供服务的能力。只有这样才能让图书馆事业得到长足的发展。

构建和谐社会是一个长期和复杂的历史过程,公共图书馆与和谐社会的建设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关心和支持,但最主要的还是图书馆自身的努力,我们盼望着这种和谐社会早日能够完全实现。

从就业问题谈建设和谐社会 篇9

县级质量技术监督行政执法部门为质监系统的最基层。在一个地方能否做到服务大局,倾心为民,廉洁执法,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我认为,首要的问题是能否坚持以民为本服好务,以实为本用好权,以严为本执好法的基础问题是构建和谐质监、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要加强自身建设,为构建和谐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只有坚持三个为本才能体现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的有效性;只有坚持“三个为本”,才能树立科学、公正、廉洁、高效的行业形象;只有坚持三个为本,才能立得稳,行得正,严格执法,不断提高执法水平。

一、“以民为本”服好务

“以民为本”服好务,就是要把执法的思想统一到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上来,这就是说,县级质监部门要时刻保持和人民群众的密切联系,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质监系统所掌握的质量、计量、标准行政执法权,可以说是一把双刃剑,用得好,可以保护人民,服务人民;用得不好,就有可能脱离人民,甚至损害人民利益。因此,以民为本服好务,正确行使行政执法权就应坚持人民利益高于一切,急人民所急,想人民所想,把计量、标准、质量、锅容管特安全监察工作的目标和决策真正建立在民意之上,把人民群众的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满意不满意作为质量技术监督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今年3月24日惠州博罗“土锅炉”爆炸之后,我们为了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从24日起开展为期10天的“土锅炉”清查专项行动,行动中发现一个问题,处理一个问题,坚决消除安全隐患,保一方平安。这就是我们执法以民为本的最好体现。好范文版权所有

群众利益无小事。质监系统的党员干部、执法人员要有牢固的群众观念,较高的执法本领、务实的工作作风,真正的工作业绩,清廉的个人形象,解决好当前质监工作为县域经济发展,民营经济服什么务,怎么服好务的问题,从而积极有效地为改革开放和地方工业经济提供标准化、计量、质量要求。因此质量技术监督部门要自觉转变工作作风,强化服务意识,拓宽服务渠道。一是加强产前服务,深入企业调查研究,了解掌握市场经济中企业转轨改制中的新特点,建立完整配套的标准化、计量、质量体系。二是保证产中服务,帮助企业采用国际先进标准,或制定高于国标的企业标准并按标准组织生产,同时对生产过程,计量质量检测中发现的问题,提出质量建议,帮助建章立制,堵塞漏洞,搞好质量安全防范工作;三是监督服务。要主动帮助企业分析某些产品不合格原因,提供法律服务,积极帮助依法管理,依法治企,促进企业规范化、健康向前发展。质检部门只有坚持以民为本,才能为经济工作中心服好务,为构建和谐社会出一份力,也是三个为本塑造形象必须把握的首要问题。好范文版权所有

二、“以实为本”用好权

“以实为本”用好权,就是在质量、计量、标准、锅容管特行政执法工作中和在打击生产、经销假冒伪劣产品斗争中严格执法,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把党和人民赋予的质量技术监督权用在刀刃上。

在执法观念上要求真务实,严格执法。一是树立独立行使技术监督权必须坚持党的领导观念。质量技术监督工作必须坚持接受党的领导,特别是当前县域经济的发展强调优化经济环境,杜绝“三乱”问题,这是党在地方的现行政策,我们自觉把党的方针政策转化为质监意志,坚持贯彻执行。二是树立质量部门必须严格按照管理范围行使执法权的观念。严格依法办事,把“法无授权不行”做为行使质量技术监督执法权的基本行为准则。既不能不作为,又不能乱作为,风物长宜放眼量,要做一不失职,二不越权,把职责内的事情办好。三是树立“质量兴市”,以质取胜,打造名牌的观念。最大限度地扼制食品安全和锅容管特安全事故问题,突出解决打假“打不痛、打不死”的问题。四是树立实体法和程序法并重的观念,在实体法的应用上要准确无误,在程序法上要体现规范、办“铁案”。

三、“以严为本”执好法

“以严为本”执好法,是统一县级质监系统执法思想和树立执法形象的保证。只有严明制度,严格执法,严肃管理,才能把统一执法思想落到实处,形象塑造到位。严明制度,就是抓住薄弱环节,完善管理机制,坚持用国家总局《技术监督职业道德规范》等一系列规定和廉洁自律制度及各岗位的责任制,规范质检人员的行为,使质检工作有章可循,执法如山。严格执法,就是准确掌握国家政策、法律、法规和正确履行法定权力和义务,把质量技术监督工作规则、方式、时限、法律责任公布于众,增大质量技术监督工作透明度。

构建和谐社会是一项伟大的、惠及亿万群众的系统工程,它既不是空中楼阁,也不是唾手可得,前方的路充分曲折,但依然清晰;质监系统面临的挑战更加艰巨,但我们依旧目光坚毅;和谐社会的蓝图虽尚未完全展示,但已然绚烂。我们将继续坚定信心,充满热情,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

帜,努力践行“三个代表”,踏实工作,锐意进取,为构建和谐质监、和谐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

上一篇:守望教育读书笔记下一篇:游潘安园作文7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