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大学生就业困难问题

2024-07-25

浅谈大学生就业困难问题(精选9篇)

浅谈大学生就业困难问题 篇1

浅谈大学生就业困难问题 人文院行管12-1班 郭小艳 学号:3121136115 伴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到来,大学生就业困难问题日趋严峻,受到了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本文对大学生就业困难的原因进行了深入剖析,并针对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就业指导对策。目前我国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已引起学校及社会各界的关注。大学生就业事关国家的发展、稳定以及高校的生存,因此,认真分析、研究大学生的就业状况以及造成大学生就业困难的原因,采取积极的应对措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大学生自身定位不准,对就业岗位的期望过高。大学 生 就 业 难,在 很 大 程 度上 是 由 于 他们的期望值偏高,自身定位不准造成的。大学生就业难,不是难在没有就业机会,而是难在没有理想的就业机会。毕业生所持的高期望和择业观与社会需求相悖这种“高不成,低不就”的心理定位严重影响就业。另一方面,大学生自身定位不准的另一个极端表现在一部分学生在就业压力面前,迷失方向、迷失自我,面试时甚至不顾尊严,仿佛乞人施舍。这种缺乏 自 信 的 表 现 反而 使自己错失了一些好的就 业 机会。

高等教育所培养的人才与需求不相匹配的问题。有人认为,现在大学的专业 设 置 和 课程设置与市场的需求相脱节,所培养的人才与时空不相匹配。“用非所学”“学非所用”的现象时有发生。但是,人才与市场的匹配问题,不能笼统地认为高等教育所培养的人才不适应市场的需求。其实,这种不匹配的直接原因在于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分割于劳动力市场中,面临着日益激烈的竞争,这种竞争必然会使他们的相对工资收入下降,并有部分人会渗漏下来从事无需接受高等教育或科班的专业教育就能胜任的工作,因而直接导致了不匹配。这种现象的存在,从表面上看似乎是高等教育的问题。但考察其原因并非如此。其实质的原因在于社会对各种层次大学生的吸纳能力相对不足。从本质上讲,社会的经济发展水平和经济结构决定了岗位的高低和结构,在社会经济状况无法提供足够的能供大学生充分就业的岗位并容纳相应层次的就业人数的情况下,就必然造成大学生的就业困境。

产业结构不合理导致大学生就业困难。尽 管 我 国 教 育 扩大迅速,大学 以上学历人口数仍然只占总人口的5%、劳动力人口的10%,但这一比例远低于欧美发达国家。大学生就业难一方面受扩招的影响,另一方面更深层次折射的是我国当前经济结构的问题。目前中国还处在第一次工业化期问,经济结构以劳动密集型为主,因此劳动力市场对初等人才、熟练工人需求量较大,中间层次需求相对少,高端人才需要更少,与大学生就业相匹配的知识型服务业则长期低迷。因此,结构之困,也是大学生就业困难的隐性门槛。大学生就业是全社会就业问题的一方面,不能单独地看待大学生群体的就业问题,必须将其纳入整体社会来解析。

大学生就业人数的增加导致总体劳动力市场的供求失衡。从2001年至2005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从114万增加到338万,是扩招前的3倍;到了2009年有610万大学毕业生参加就业,而且不包括高中、技校、中专这些院校毕业后选择参加就业的这部分新增的劳动者。当今我国劳动力市场上的供给出现了建国以来从未有过的“三蜂叠加”的态势,即长期积累下来的城镇待业人员和随着农村城镇化步伐加快所产生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进城务工人员以及下岗职工也与大学生争夺就业机会。劳动力市场上劳动供给总量的不断增加,然而,用人岗位增加的比例却远远小于此。也就是说,我国总体的劳动力供大于求局面在短期内无法改变,供求失衡的严峻局面构成了大学生就业难的基本背景。

用人单位盲目提高招聘条件,人为设置就业障碍。在高校毕业生就业人数大量增加的 情况,用人单位增大了选择余地,部分用人单位在招聘中故意抬高用人标准,人为地制造了大学生的就业难问题。这种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过分提高文凭要求。第二,片面强调工作经验。不少用人企业在招聘员工时把是否有相关工作经验作为重要标准,从而增加大学生的就业难度。第三,生源地域限制。不少用人单位招聘时存在生源地域歧视,实行地区保护主义,不利于大学生公平竞争。第四,设置性别障碍。女大学生应聘时常因生理因素、婚姻 因素 等被 拒绝。

应对大学生就业困难的指导对策。大学生应更新 就业观念,努力提高自身素质。目前就业市场上的激烈竞争,实

是能力与素质的竞争。在大学生涯中,要全面 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充分利用高校这一平台,不断地塑造自己,完善自己,在提高学习成绩的同时,注重培养自身的职业素养。随着就业形势的变化,大学生应更新自己的就业观念,更多地关注民营企业和“三资”企业,关注西部地区和经济欠发达地区。此外,大学生们还需认清就业形势,主动学习和掌握就业技巧,提高择业能力,对自己要有正确的认识,合理地确定就业期望值。只有摆正自己的位置,在就业竞争中才能处于主动地位。

各高校应强化内部改革,提高育人质量。各高校应在进行充分市场调研和市场分析的基础上设置专业,并充分考虑各专业之间的兼容性,以此来调节专业课程和教学内容。同时,应加大学校的改革力度,提高管理干部队伍的素质.强化师资队伍建设,加大学校软硬件的投入,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重视人才培养质量,尤其重视学生的表达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环 境 适应 能力以及创 新实 践 能力的提高。各高 校 应 注 重培 养社会需要的复合型人才,主动适应市场经济对人才的需求,以保证尽可能多的学生能够按时就业。

各高校应改革和完善就业指导工作。一要重视,应重新定位就业指导工作,加大投入,改善条件;二要形式多样,要保障和支持就业指导机构的建设,完善毕业生就业信息网络,开展毕业生求职技能培训,给学生提供尽可能多的社会实践机会;三要建立全员及全程的就业指导工作,贯穿于学生在校学习的全过程;四要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并大力进行创业教育和创业实践。指导大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增强就业竞争力。目前,不 少 毕 业 生 就 业 前 迷茫 的 一 个重要原因就是缺少职业生涯规划,如果能够尽早根据人生目标和市场需求找准自己的岗位定向,在校时有针对性地进行相关知识的补充和能力的培养,那么毕业生的就业将更具有针对性。职业生涯规划可以使学生对其一生中所承担职务的相继历程做出预期和计划,并通过不同阶段有目的的学习和锻炼,达到最终的职业目标。为此,应帮助大学生要提早对自己的职业生涯做一个很好的规划,这样在大学学习期间就会有明确的目标和一定的目的性,从而增强就业的竞争力。

进行政策引导,多渠道缓解就业压力。应对大学生就业问题还须政府社会共同努力。首先,政府社会必须进行相应总体性调整。大学生就业状况从一个侧面反映出社会的发展水平,直接影响高等教育的发展及人们对高等教育价值的判断。政府要通过努力发展经济,调 整产业结构,尤其是建立高新技术产业,提高产业水平,来增加对人学毕业生的吸纳能力,使高等学校的人才培养和社会的人才使用衔接好,这是政府和社会的责任。其次,还要通过扩大毕业生入伍人数、扩大研究生招生规模等手段缓解大学生就业压力。

我觉得影响学生就业难得因素主要有三个关键点,第一个因素是,定位。学生究竟要找1什么样的工作?在这点上,定位会直接影响到相当一部分人能不能找到工作。比如我们的学生很多所读的院校名气不大,学历也不高,能力也不是很强,那么求职时对薪资、对单位等等要求较高,这就很难实现,必然会导致他待业。我觉得定位是影响就业的一个很要紧的因素,所以说要做好定位。当就业形势比较严峻,压力比较大的时候,那么我们的定位就要客观一点,适度地调整,这对每个学生来说都非常关键。

现在职业规划当中,很多时候都会对学生有一种误导,就是给学生过早的制定了一个职业点,比如根据你的个性、特征等来评定你就适合做什么,过早给学生制定条条框框,告诉学生就这个职业适合他,这就给学生造成了束缚。其实我们的学生不明白,人的这种个性是不断的变化的,比如讲我的兴趣、能力、价值取向,都是随着外部环境的变化和自己的学习,自己的体会,是在不断调整的。

个人将来的发展并不是由现在我做了一个测试一个测评就决定了今后一生。有少部分人从小确定自己的方向,一生就这么发展下去取得成功,这不是多数,多数人实际上他是从事了自己不喜欢的工作,而也取得成功。这部分实际上占得比重是比较大的。在职业指导方面,过早的给学生一个具体职业,这存在有利的方面,但是不利方面实际往往会大于有利方面。所以说我们的发展没必要局限在某个具体职业上,找一个唯一的适合我的职业,这是一种误区。在职业价值观,在职业发展教育方面,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说成功的起点一般是从自己不喜欢的事情开始的,因为很多事情,即使这个工作是我自己选的,但是到了具体的工作当中,你要做很多单调的重复加班点的工作,工资不高等等这些都会影响你对这件事情不喜欢,如果你对这些事情做不好,你不能把不喜欢的事情做好的话,那你就堵塞了自己的发展之路。成功是由做好不喜欢的事情开始的。实际上,人的兴趣、人的能力、人的价值取向对大学生这个阶段还依然处在形成时期。工作当中,有时候人往往是这样,一开始我对这件事情可能觉得兴趣不大,不大愿意做,但是你做一段时间后,你自己用心在做事,认真琢磨事情,当他把工作努力的干好之后,觉得领导对他是比较满意的,同事关系也比较融洽,他的事业又有点小成就,这样的话,他就由没兴趣变成有兴趣了。实际上,兴趣是可以培养的。现在职业规划经常以当前的这个兴趣点来决定人的一生的发展目标,这种就忽略了人的动态变化,就把人的这种适应万物的能力,这个重要因素给忽略了。

第二个因素是就业竞争力。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学生必须提升自己的就业竞争能力,这才是最主要的。然而竞争力是什么?实际上就是适应企业需要的能力。能力是决定学生能不能就业的一个关键点。孔夫子讲“不患无位,患所以立”,就是说不要发愁没有职位,愁得是你没有从事这个职位的能力。为什么无论竞争压力多大,就业多难,有的学生依然能够拿到好几个offer,核心问题还是要提升自己的能力。很多学生把自己的思维局限在课堂上和书本上,对于社会职业的需求状况不了解,那么等到毕业的时候再去了解这是不太有利的。现在“教育发展纲要”也明确提出了,就是说要培养学生适应社会能力,而且把这种培养适应社会能力作为衡量教育的根本标准。“纲要”当中就这么提出来的,所以说在校期间培养自己适应社会的能力和本领,这是一个当务之急,一个根本性的问题。所以说这就需要学生应该努力地从课堂上从书本上解放出来,多一点机会和时间接触社会接触职业。所以说能力是很关键的。

第三个因素是心态。心态主要反应在就业面试环节,有时候心理素质弱的人,求职时会有心理障碍,临场发挥不是很好。打个比方,我们学生到一个单位去面试,去那聊天时会发现面试者有北大有清华的,都是知名高校,而他是独立学院的,这样心理上机会败下阵来,觉得自己别人差。实际上有时候这种求职环节心理因素也是直接影响面试成败的。再者,面试时面试官会问一些问题,经常会遇到自己应付不了的问题,这都是正常的,然而有的学生心理素质不好,怕答错了对方就否定他了,整个思绪就乱了,这些时候心态心理也直接影响求职结果。在求职方面,学生应该有一种自信、积极的心态。定位、能力是一个长期累积的过程,像面试,求职心态及求职方法等等是在校期间需要锻炼学习的,要在实战当中多锻炼,在课堂上有些东西是学习实践不到的。多从实践实战中取得经验,同时要学会总结。

浅谈大学生就业困难问题 篇2

一、就业问题对困难学生造成的影响

1.对困难学生的心理影响。

困难学生由于家庭条件或经济原因, 在求职过程中容易产生自卑心理, 相对于其他有背景或是人脉关系的同学, 觉得自己低人一等, 再加上在校期间缺乏经验积累, 学习不够刻苦, 导致求职前准备不够充分, 在遭遇求职挫折后, 容易产生恐惧心理, 面对就业时出现紧张感和焦虑感, 对自己没有充分的信心, 觉得自己能力欠缺, 从而发生逃避现实的行为, 甚至有学生因此感到绝望。部分困难学生在遭遇挫折时, 没有通过反思找出问题所在, 一意孤行, 采取一些不理智的极端行为, 不仅容易出现人格障碍, 还有可能导致心理扭曲, 继而做出一些伤害自己或伤害他人的行为, 对学校的正常秩序和教学活动造成严重影响。

2.对助学贷款回收的影响。

困难学生在就业时面对着来自家庭、学校以及社会的多重压力, 就业成功率较低, 有调查显示, 困难学生就业问题已成为我国助学贷款难以回收的主要原因。由于助学贷款压力, 困难学生在就业选择上, 会更加倾向于高收入的稳定工作, 但求职需要付出一定的成本, 而困难学生的经济能力十分有限, 导致就业选择范围较小。而为了尽快还清贷款, 不得已选择与自己目标并不相符的工作, 甚至面临人力资源闲置、专业与职业不对口等问题, 导致助学贷款回收难度增加。解决困难学生的就业问题, 不仅可以帮助学生走上就业道路, 使学生保持相对稳定的经济收入, 还可以降低学生的还贷压力, 确保助学贷款政策的有效性, 促进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这对高校毕业生就业率、教育声誉以及发展均具有重要意义。

二、导致困难学生出现就业问题的主 要因素

1.就业形势所迫。

根据目前的大学生就业现状来看, 我国仍处于大学生就业困难的局面, 大学生就业压力较大, 很多大学生面临就业难题。由于毕业生缺乏工作经验, 部分单位甚至拒收应届毕业生, 各个单位为了削减开销, 实行人员淘汰制, 一些国企为了迎合市场发展, 提高企业竞争力, 采取减员增效的措施, 这些都是导致毕业生就业难度增加的原因。在这样的背景下, 随着教育改革, 高校不断扩建, 扩招了更多的学生, 高校学生就业难度也越来越大。

2.困难学生竞争力较低。

由于困难学生的经济能力薄弱, 且大多来自偏远地区或贫困地区, 文化教育水平相对落后, 心理素质及综合素质仍有待提高, 就业竞争力普遍较低。因此, 当困难学生踏入社会, 面临严峻的现实问题时, 容易产生自卑心理, 无助感强烈, 在求职过程中, 心理压力较大, 对就业造成了一定影响。

3.就业期待存在较大偏差。

由于困难学生在校期间开销花费较大, 经济压力也随之增加, 部分学生甚至负债上学, 因此, 困难学生在求职期间, 期望值较高, 希望自己可以留在大城市工作, 摆脱贫困的生活, 提高自己的生活水平。正是由于这样的心态, 使困难学生对艰苦、偏远地区或基层工作产生了排斥。但实际上, 普通学生的就业率高于困难学生, 就业压力也比困难学生小, 困难学生的求职成功率显著低于普通学生, 被分配到基层和偏远地区的几率大于普通学生。从职业性质分析, 普通学生更倾向于外企, 对于职业稳定性要求较低, 而困难学生由于经济能力较低, 更渴望留在党政单位, 维持经济稳定, 因此, 很多困难学生在就业选择上, 坚持自己的原则, 增加了就业难度。

4.存在就业心理障碍。

困难学生相对于对一些经济情况较好的学生来说, 没有背景, 没有人脉关系, 只能依靠自己的努力去奋斗, 自卑心理比普通学生强烈, 久而久之, 容易形成内向的性格。困难学生平时缺少与他人的沟通, 求职时迫切心理明显, 心理素质较低, 害怕承受打击, 遭遇挫折时容易表现出悲观消极情绪, 且缺乏创新精神, 安于现状, 难以突破自己。

三、困难学生就业难题对应措施

1.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

困难学生对就业缺乏正确认识, 教育部门应加强教育, 引导学生走上就业之路。为全面发展我国小康水平, 我国推出了许多发展战略, 在工业发展过程中, 重视信息化, 利用信息化促进工业发展。在工业发展的前提下, 全面提高我国的工业信息化水平, 贯彻信息化发展方针。国家为了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题, 提高了扶持力度, 大力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对西部地区进行经济开发, 为高校毕业生提供了更多的良好就业机遇。应针对困难学生的就业心理, 加强学生素质教育, 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 培养学生的服务意识, 为学生就业提供指导方向, 充分发挥学生的贡献力量。

2.提高困难学生就业扶持力度。

困难学生虽然存在经济状况不佳的情况, 但与其他学生一样, 是促进我国发展的重要动力, 因此, 社会各界应给予关注, 共同努力解决困难学生就业问题。在毕业生求职过程中, 各部门领导应根据实际情况, 提高经济困难学生就业扶持力度, 并对就业扶持政策进行规范, 为高校毕业生提供一个公平的竞争环境, 使就业市场更加完善, 尽量避免出现“人脉关系”、“背景后台”等现象。

3.提高困难学生的综合能力。

招聘企业在进行毕业生招聘时, 不仅要考虑学生的学业表现, 还较重视学生的特长、爱好、交际能力、语言运用能力、组织能力以及综合素质等, 企业会认为各方面发展平衡的学生工作适应能力更强。因此, 高校应进一步提高高校困难学生的整体能力, 提高其综合素质, 对困难学生进行针对性培训, 提高困难学生的科技水平, 使困难学生掌握一定的现代技术。应鼓励困难学生参与各种活动, 如社会活动、学校活动及竞技比赛等, 增加困难学生的自信心, 逐渐提高困难学生的组织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 增强困难学生的自强意识。

4.创造良好的就业环境。

高校作为一个培训人才的专业场所, 应针对毕业生的就业问题, 制定援助方案, 对毕业生就业进行指导, 关注困难学生的就业问题, 制定困难学生就业措施。例如, 积极组织学校教师、领导干部等参与毕业生就业工作, 为毕业生搭建企业交流平台, 联合招聘单位在学校举办招聘会, 对困难学生进行重点扶持, 成立就业网站, 提供远程面试服务, 尽量减少学生的就业成本, 帮助困难学生走上就业道路。

综上所述, 应重视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 尤其是困难学生的就业问题, 高校应加强学生素质教育, 针对学生就业情况开设特色课程, 指导学生就业, 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 降低毕业生就业压力。

参考文献

[1]汤津柏.新时期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探讨[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2011.12 (01) .124~125

[2]王红.提高高校经济困难学生就业竞争力浅析[J].出国与就业 (就业版) .2010.10 (12) .162~163

浅谈关于大专生就业困难问题分析 篇3

关键词:社会;大专生;就业难

当今世界日趋激烈的经济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人才竞争在相当程度上又是第一线技术人员和劳动者集体素质的竞争。只有高素质的劳动者才能生产出高质量的产品,提高效益的服务。也才能为现代提供雄厚的基础。

目前,大专生就业难已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具了解全国普通高校未就业的专科生每年未就业的共有20-40左右万人,全国高校的大专毕业生的就业率跌破最低点,仅有30%”暂时成功就业”。而近几年来,大专生找工作难的状况一直在延续。可见,在如此惨烈的战役中,能侥幸存活的大专生还真的不多,有的甚至一两年后还没就业。大专毕业生就业率不高,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包括自身的原因、社会原因,也有高校教育体制的的原因以及家庭原因等等。

一、就业困难原因分析

1.社会因素。我国的人才市场一味追求“高学历”,导致很多单位在招聘学生时都有本科学历这个门槛,没有本科学历连面试的资格都不够,而发达国家和地区对“大、中专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近几年来,我国专科毕业生队伍迅速增大,用人单位有了充分选择余地,这是就业难的直接原因,但不是根本原因。扩招同就业难之间确实存在关系,大专生表面上看起来过剩了,但这种过剩并不是大专生总量过剩,而只是一种结构性过剩,其实社会对高技能、高层次的人才需求量还相当大。

2.家庭因素。家长而言,保守的、陈旧的就业观也会对大专生的择业、就业产生重要影响。现在的家长普遍是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成长起来的,孩子有一份高收入、高福利且相对稳定的工作是他们满心希冀的,诸如营销一类工作强度较大、风险较高的工作,他们往往糊里糊涂地认为“不正经”,从而干涉学生对这类职业的选择,进而影响到学生的就业。

3.学校因素。学校专业设置与市场需求变化错位是制约毕业生就业的重要原因。学校的扩招造成生源总体水平下降与教学质量降低已逐渐形成共识,许多学校的专业设置和调整不是面向市场需求,而是单纯立足于自身师资条件,专业基本功不扎实,学习专业技术学不到手,专科院校管理松散等问题。这样就导致学生在市场上不适应社会的发展。在市场机制下,学校对人才的培养必须符号需求取向,做到“产销对路”学生毕业才有出路,学校也才有生存的竞争力。

4.自身因素。大专生是就业的主体,其主体意识的强弱对就业的数量与质量均存在较大的影响。如果说“就业难”是一种社会现象,那么“难就业”则是一些大专生个体的就业体现。专科生盲目追求,不能正确认识自我。在专科生的心理素质有待提高,在校求学期间,不能只注重专业知识,而忽视了心理质的情况。在求职过程中,有些学生一旦遭遇失改,便一蹶不振,这也是大专生就业难的一个原因。大学生应该注意锻炼自己的坚忍不拔的性格,在求职中充分了解就业信息,觉着、冷静应对所有遇到的困难,用积极的的心态扫除成功路上的障碍。

调查发现,信息时代要求人活到老、学到老,随着时代的变化,知识更新的速度也在变化,离开学校三年,自己所学的专业知识或许是落后的知识。很多学生认为毕业了就不需要再学习了;还有些学生选择深造的目的仅仅是获得一个本科学历文凭,学生没有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已经落后于信息时代对于人才的要求标准。

5.学历上。很多大专生认为他们的学历难比本科生,但是,在如今市场竞争的压力下,可以说,学历不占任何优势,在学校期间更要多参加社会实践,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另外利用业余时间学习一种谋生的技能,考几个有分量的职业资格证书,在找工作时会增加砝码!

有时大专生也容易就业,关键是要看个人的能力与机遇,只要不懈地努力,会找到满意的工作的。因为现在的工作不光是文凭,主要的还是水平,如果能力过强还有比较容易就业的。而且也有企业开始重视大专生,因为大专生的能力不一定低于本科生但是工资要求低于本科生,但工作能力却又比低学历的人高些。“现在的一些促销员、网络销售人员、房地产中介等职位,都非常适合大专生去做,这些岗位本科生看不上,而中专生等则能力有限难以达到要求,大专生经过培训以后应该会做得非常出色。”

二、针对这些就业难问题大专生应该怎么做呢?

大专生应保持一个积极的就业心态,克服学历自卑症,主动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水平和能力,变被动为主动。大专生要有准确的职业定位,不要和本科生相比。切忌急功近利、眼高手低的浮躁心态,做好自主择业和独立创业的心理准备,提高承受挫折的心理素质和能力。把自己的职业生涯定位为从事普通工作的人才。为了个人将来的发展,我们必须自救和自强。现在社会,正从“学历型”转向“学习型,资格技能型”,学历证书已經不能完全证明一个人的职业能力,而职业院校以培养以动手能力强,实用性强的技工型人才模式的优势将得到充分体现。所以职业院校的学生要重视平时的学习,克服浮躁心态,多动手操作,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水平,为良好的就业心理状态做一个自信的准备。

在任何时代,对任何人来说,生存并不是件很困难的事情,真正困难的是个人的发展,也就是前途问题。大专生应该准确定位自己,脚踏实地,从基层做起。职业院校的学生要充分分析自己所具有的知识结构和专业技能水平,同时,应该认清就业形势,适应社会的环境,不要害怕工作环境的辛苦,从基层做起,积累经验,这样才能为自身的完善发展提供一个可靠的保证。在进行工作选择时,要选择对自己具有挑战性的工作,这样在工作的过程中,才能进一步提高自己,经过压力的锻炼,自己的知识水平和阅历才能得到进一步的提高,不能害怕压力,要提高自己的自信心,坚信、只要我努力,就一定能做到。

解决大专生的就业问题,不仅需要社会和家庭的帮助,更重要的是靠我们自身能力的提高。大专生要树立终生学习的理念,这样才能发挥出自己潜在的优势,为自己的职业发展提供新的机会和支持。在严峻的就业形势面前,以打造我们大专生的就业核心竞争力——适应市场需求的高技能为主攻方向,树立信心,做出大专生“应用型”、“技能型”特色来,从基层做起,脚踏实地去实现自己的目标。相信美好的未来就在我们手中。

参考文献:

[1]曲振国.大学生心理健康[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年 第225页 .

[2]刘新民,郭洪波.响大学生就业因素分析.想政治教育研究.

[3]陆洪.大专生心理健康现状分析及其对策[J].职业技术教育,2007年 第8页.

帮扶困难学生就业 篇4

近年来,大学毕业生规模急剧扩大,大学生就业面临着激烈的竞争与挑战。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作为高校特殊的群体,承受着巨大的就业压力,做好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就业指导工作成为高校就业工作的重要问题。高校辅导员,作为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的一个重要力量和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引路人与指导者,面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存在的就业劣势,应该如何对他们进行引导和教育,更好地帮助他们成长成才,是当今教育乃至全社会的一个重要的课题。

一、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就业劣势

根据2007年6月份教育部、财政部下发的《关于认真做好高等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的指导意见》精神,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是指国家招收的本专科学生中,学生本人及家庭所能筹集到的资金,难以支付其在校学习期间的学习和生活基本费用的学生。[1]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大多数来自农村家庭和城市低保家庭,他们是高校中的弱势群体,既没有雄厚的经济基础,又没有可依靠的社会关系,只能靠自身的努力,比同龄人承受着更大的生活、学习和心理压力。具体来讲,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就业劣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存在焦虑、自卑、自暴自弃的心理问题。

一方面,许多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对自己毕业后的前

途感到担心,有时想起毕业后找不到理想的工作,甚至一毕业就要失业,觉得学而无用,但又没有其他道路可以选择。另一方面,他们背负着父母甚至乡里更大的期望,担心对不起父母辛苦的劳动、殷切的期望,于是坐立不安、心神不定,容易出现紧张焦虑,甚至恐惧等情绪和自暴自弃的想法。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自卑的原因主要来自经济和学习两方面。一方面,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自尊心在同学间巨大的贫富差距中受到严重的打击,无形中把贫穷当成了他们人际交往过程中的一道墙,这道墙阻碍着他们与别人进行人际交往。他们在人际交往中往往表现为沉默寡言、孤僻、不愿意与同学、老师交往。另一方面,有许多原本在高中很受老师关注的学生在进入大学生后显得普通,他们甚至常常会拿自己的弱项与别人的强项比较,从而不能进行客观的自我评价,缺乏自信,容易产生自卑的心理。

2.缺乏社会资源。

当今社会,一个人的发展除了自身努力之外,许多社会资源,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有时候甚至是决定性的。这些资源包括家庭背景、富有程度、人脉、信息,等等。如果在校大学生拥有这些资源中的一个或者多个,无疑会对个人的就业起到推动的作用。对于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而言,在这方面显然处于劣势。我们虽然不能将这种现象绝对化,但它已经在现实环境中蔓延开来。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在联系就业

单位时,总体上明显处于不利地位,就业信息少、渠道窄、选择的余地不大,导致就业相对困难。

3.缺少提高综合素质和能力的机会。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经济比较拮据,进入大学后很多课余时间花在了勤工助学、做家教和各种名目繁多的兼职工作上。他们没有更多的精力用来参与校园文化活动,担任学生干部,在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中锻炼自己。这造成他们没有闪亮的学生干部头衔,个人能力得不到发展,尤其是人际交往能力、应变能力、受挫能力较弱。

另外,就现有学校所设立的勤工助学岗位来看,大部分工作都是一些文字性或清洁类的工作,没有把助学岗位与学生所学的专业结合起来,发挥他们的专长。相反,学生花费许多时间在勤工助学上,从而减少了学习的时间,而这些工作无助于他们专业能力的提高。交际能力和专业能力较弱使得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在未来的就业中不能被更好地为用人单位所接收。

4.就业成本受到限制。

现如今,就业实行双向选择。要求毕业生们在求职的过程中全面搜寻招聘就业信息、制作简历,然后跑招聘会、投递简历、购衣物装饰外表甚至跨省求职,这个过程需要高昂的费用。很多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因为支付不起这笔费用,不得不放弃一些面试机会,从而错失了很多就业的良好机会。

从这点讲,就业成本缺乏是阻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顺利实现就业的一个不容忽视的因素。

二、辅导员在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中的地位

辅导员是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就业工作中的一线指导师和服务者。教育部、人事部和劳动与社会保障部在做好2008年就业工作的通知中重点要求,高校要按照“全程化、全员化、信息化、专业化”的要求,进一步提升就业指导和服务水平。[2]辅导员作为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者,在就业指导工作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是就业指导工作的具体实施者。辅导员通过与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长期接触,掌握他们的性格特点,了解他们的特长和喜好,清楚他们的专业能力,熟悉他们的心理特征,是就业工作中最理想的一线指导老师。

三、辅导员如何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开展就业指导工作国家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不断修订和完善国家资助体系,相继研究和出台了一系列资助高校经济困难学生的政策和方法,逐步建立了以奖学金、国家助学贷款、助学金、勤工助学、学费减免、特殊困难补助、“绿色通道”为主体的多元困难学生资助体系,以实现“不让一个学生因贫困而辍学”的目标。[2]这政策更多地是从经济的侧面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进行资助。但如果仅如此,不考虑他们完成学业后的发展,不考虑他们在就业起点、就业竞争力,以及他们今后对社会的贡献的话,这种扶助理念和目标显然是有欠缺的。因此,应从就业上寻求根本解决高校在读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问题的方法,真正实现资助的目标和效果。

1.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清目前的就业形势,树立新的就业观念。

辅导员要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客观分析就业形势和政策,从客观实际出发,合理定位就业期望值,引导他们充分估计就业难度,正确为自己定位,引导他们把个人愿望与自身的实力用人单位的要求、总体的就业形势等结合起来做出一个合理的决策;帮助他们积极调整就业心态,树立多元化、多形式的就业观。

2.减轻就业压力,做好就业心理辅导工作。

(1)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正确对待自己的不足,客观准确地认识自己。辅导员要引导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客观评价自我,正确看待竞争,进行积极的自我暗示;了解自身的兴趣、专长、才能,清楚自己的能力程度,使他们淡化“精英情结”和“自卑情结”,对照市场对毕业生的条件要求来主动完善自己,全面提高自身综合素质。辅导员要鼓励他们抛弃“贫困”观念,自立自强,用积极乐观的态度去对待就业中的困难和挑战。

(2)引导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增强自我调节心理状态的能力。辅导员要引导他们通过合理的科学的途径进行心理宣泄,提高自身的心理承受能力,保持心理健康,以应对将来的就业和求职;引导他们积极参加各种文体活动和其他有益身心健康的集体活动,转移他们的注意力,减少不必要的忧愁和烦恼,放松心理压力;鼓励他们遇到事情多向同学或老师倾诉,寻求老师和同学的帮助,以及时解开心理困惑。

3.加强综合能力培养,提高就业竞争力。

(1)注重提升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综合能力。辅导员现在是大多数高校就业课的实施者,要积极推动课程结构课程内容教学方法的改革,重视教学的实践环节,增加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实习和实践的机会;充分发挥学校各类社团组织的作用,鼓励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积极参与社团活动,通过开展以提升和拓展就业能力为主题的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课外活动来提高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沟通能力、适应能力、社会和人际交往能力;同学校勤工助学部门一起尽量将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或专业能力结合起来设置勤工助学岗位。

(2)加强职业生涯规划的指导。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就业指导应从一年级抓起,贯穿于整个大学生活,从新生入学教育开始,通过就业指导课、就业知识讲座、就业咨询、就业经验交流、座谈会等形式,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明确职业理想,培养职业意识,提高职业素质。根据就业需要培养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公平竞争、开拓创新和生存发展意

识,以尽早确定自己未来的发展方向、规划好大学期间的学习生活,及早给自己定位。

(3)开展就业技能和技巧训练。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分析职业及专业的技能要求,有针对性地开展求职技能和技巧的训练,掌握用人单位对人才的要求,主动适应职业岗位;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掌握择业的基本方法和技巧,如求职材料的制作、面试技巧等。

4.做好推荐工作,拓宽就业渠道。

贴近学生,让就业不再困难 篇5

8月,江苏省招生录取工作落下大幕,苏州卫生职业技术学院以文科262分超出省控线77分、理科280分超出省控线95分的成绩让所有人眼前一亮。

一所省属普通高职院校的报考为何如此火爆?苏州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崔伟认为,多年来,学校稳定在98%以上的对口就业率是关键所在。“我们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力求将教育教学贴近学生,实践能力和适应能力强的特点让苏卫院的`毕业生不仅好就业,还能就好业。”

学校教育与岗位要求“零距离”

相关医学教育(即培养护士、药师等卫生技术人才)是面广量大、培养周期相对较短的大众化教育,岗位针对性强,需要学校教育与岗位需求的“无缝对接”,这是摆在苏卫院面前的现实难题。

,苏卫院首创相关医学人才培养“ICS”模式(Imitation院内模拟、Cooperation校企合作、Service服务社会)。这一人才培养模式实现了专业与行业、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教学过程与医疗服务、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四个对接”。

同时,学校还建设了牙科和眼科两个附属医院、一个涉外四星宾馆以及一个义齿制作中心,并与院外40余家三级甲等医院、200多个实训基地合作,为学生临床见习和实习提供了良好条件。

“我们会对合作单位进行考察,督促他们让学生轮岗实习,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学院院长吕俊峰告诉记者,通过校企合作平台,众多兼职教师把临床一线的新知识、新理论与新技术及时引入课堂,让学生掌握行业和岗位最前沿的信息。

课程改革,让学生各得其所

护士生们先是跟着老师阅读护理经典文献、写作护理专业应用文,然后练习听说护理工作事项的表达能力,甚至还有在护理实训室里表演护理情景课本剧……若非亲眼所见,你不会相信这竟是一节语文课。

“相关医学教育周期短、课程量大,除去实习阶段,学生真正的在校时间只有两年,这种境况倒逼我们不得不进行课程改革,确保人才培养质量。”学院党委副书记侯永生表示,“贴近学生”,就是要了解学生的真实需要,在此基础上,再去创造条件满足他们的需求。

多年的课改实践,让苏卫院的课堂越来越充实,也更具魅力。在学校的思政课堂上,“教师满堂灌,学生味同嚼蜡”的现象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社会实践、人文课堂以及热烈的讨论。

人文滋养,让服务意识强起来

“职业能力=(职业知识+职业技能)×态度,这是学院推出的职业发展公式。”吕俊峰告诉记者,相关医学专业服务的对象是人,必须考虑病人的心理因素并加强服务过程中的互动。

在吕俊峰看来,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需要课堂与课外的双重作用。“教师在备课和授课时注重挖掘人文教育的基点,通过引入生活实例与临床案例,渗透专业人文素养的熏陶和培育。”

浅谈大学生就业难问题 篇6

大学生“毕业就失业”,早已不是危言耸听,大学生就业难已成为当今中国一系列就业问题中一道特殊的难题,大学生就业难这一社会问题的症结何

在,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一是我国社会经济的二元结构特征。例如城乡二元结构———城市与农村就业的收入差异大,个人发展的空间与机会差异大;体制内与体制外二元结构———体制内(政府机关、事业单位、垄断行业等)就业与体制外(民企、私企、个体户)就业,所享受的社会保障与福利性差异大。这样的二元结构,使得大学生毕业后大量涌向城市、涌向体制内,在某些地区、某些行业形成过度竞争,造成了人才积压和人力资源的浪费,客观上也使得大学生就业难度加大。

二是职介市场的服务能力有待加强。从市场发展的趋势来看,就业岗位与劳动者互相的要求越来越高,客观上造成了劳动力市场的岗位匹配成功率降低。2005年上半年全国劳动力市场平均月最大岗位匹配率仅为0.66,平均月最大求职成功率为0.74,这就意味着34的岗位因找不到合适人选匹配,有约四分之一的求职者找不到合适的岗位。由此可以看出,职介市场存在着突出的供需结构性矛盾。

三是我国的基本国情。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尤其是在50至70年代产生了近3亿的“激增人口”,对今天的就业形势影响极大,必须经过数十年才能得到逐步缓解。正是由于人口多,基数大,每年新增的劳动力也多,而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并不很高的客观事实决定了生产资料的增长速度远远低于劳动力的增长速度。当代大学生在这种就业大环境下,其就业形势不可能不受到冲击和影响。

四是与大学生领先于社会平均水平的知识层次比较,大学生目前的就业观念整体仍相对落后。虽然高校是接受和传播先进理念的前沿阵地,但在大学生中“一次性择业”、“稳定性第一”、面子问题等传统观念并没有得到彻底根除。到大城市去、到体制内单位去、就业岗位要令人羡慕等等,仍是现今大学生就业的追求目标。为了达到这一目标,大学生就业时专业是否对口,是否能够用其所长就不再被考虑了,这也造成了学不致用、才不所专等人力资源浪费现象。

要解决这些问题,从外部因素来说,一是要缓和我国城乡分割、体制内外分割的现状,切实缩小二元差距。现在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事业单位体制改革等都是行之有效的解决办法。二是加强劳动市场的建设,使之真正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成为用价值规律发挥作用的“活化”市场。三是针对大学生进行就业指导与引导,使之提高就业能力、工作能力、职位转化能力,并大力促进“灵活就业”和“储备型就业”。而从内部因素来说,大学生自身要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首先摒除“一次性择业”的观念,不要总希望“一步到位”。假设大学生选择的是一次性就业,那么大城市的国家机关和大型企业必然首选,但做出这一选择的同时也就选择了残酷的竞争。而大学生如果选择“多次就业”,打破传统的观念壁垒,先到竞争较弱的小城镇小单位就业一段时间,积累了一定的工作和社会经验后再向更高层次迈进,成功概率一定会更大。笔者就很提倡这种“边就业边择业”的思路。许多大学生常抱怨大多数用人单位总是在招聘时加上一条“有相关工作经验”,使他们应聘无门。这固然是一种人为障碍,但是这种“多次就业”的思路显然要比“一次性择业”更易跨过这道障碍。

浅谈大学生就业困难问题 篇7

目前, 当今高职学生择业心态呈多元化取向, 地域差异较为明显。高职学生中就业心理压力普遍存在, 在经济困难学生群体中尤为明显。目前, 高职院校经济困难学生就业心理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 部分学生出现严重心理问题

1. 严重的自卑、抑郁心理。

由于家庭经济拮据, 经济困难学生在求学和生活中往往会体会到更多的挫折感, 从而长期处于比较消极的情绪状态中, 自卑、抑郁已成为困扰经济困难学生的心理现象。经济困难学生生活拮据, 常常倍感压力。再加之高职学生相较于本科生处于就业劣势, 从而使他们对未来充满了忧虑和恐惧感。有的因为囊中羞涩, 常发感慨, 认为自己不如人;有的感到自己和同学的生活差距太大, 心理逐渐失衡, 引起人际关系紧张;有的则为融不进同学圈子而感到愤怒, 变得孤独敏感。

2. 嫉妒、攻击心理。

这里的嫉妒, 特指在求职过程中对他人的特长、优势、成绩抱有的既羡慕又敌对的情绪, 这种情绪内化成为嫉妒心。在就业过程中, 经济困难学生一个比较常见的心理现象就是嫉妒, 主要特征是将同学的家庭经济、背景上的优势看成是对自己的威胁, 从而便产生心理不平衡情绪, 有些学生甚至会对同学造谣中伤、挖苦讽刺, 造成同学之间关系紧张、人际障碍等现象, 也加深了自身内心的痛苦。如果这种嫉妒心理没有及时得到化解, 就很可能会出现攻击性心理, 还会因此实施攻击性行为。在因心理疾病导致的退学案例中, 经济困难学生所占比重也高于经济条件较好的学生。

(二) 大多数学生存在心理困惑

由于经济的问题, 加上自身就业的迫切愿望, 经济困难大学生在就业问题上感到焦虑, 普遍存在的心理困惑有以下几点。

1. 依赖、逃避心理。

高职经济困难大学生在求职时, 往往没有勇气进行自我推销, 表现得胆怯、逃避和缺乏信心。在依赖、逃避心理的作用下, 加上个性等因素, 一些学生在求职时无法很好地展现自己的优势和能力, 甚至将个人的优点也变成了不足。还有的学生虽然参加了用人单位的面试, 但经历多次失败之后产生了严重的逃避心理或依赖心理。特别是在和本科学历的毕业生一起参加求职竞争时, 这样的不良心理就会表现得尤其明显, 他们总是感觉自己不如人, 自惭形秽, 不敢大胆地参加就业竞争。

2. 攀比心理。

在求职、择业过程中, 盲目攀比心理的表现, 就是不顾自己的特点, 缺乏对自我优缺点和工作需求准确客观地分析, 而是将别人对工作岗位的价值评判标准, 作为自己的评价标准, 用别人的角度看问题, 无形中阻碍了自己成功就业。一些经济困难学生出于虚荣心, 渴望通过就业竞争胜人一筹, 摆脱自认为的“比人差”的处境。这些学生不顾家庭条件与经济状况, 无视自身特点, 甚至忽略自身的长处, 常常盲目地追求就业门槛较高的目标, 一味追求大城市、薪酬高、工作环境好的企事业单位, 不肯降低要求, 往往导致良好的就业机会错失, 最终无法顺利就业。

3. 盲目从众心理。

所谓从众, 指的是个体因为受到外界群体行为的影响, 使自己的知觉、判断、认识上表现出符合于公众舆论或多数人的行为方式。通常来说, 大多数人的意见是对的。但是, 既不分析, 又不作独立思考, 不顾客观实际, 一味地随大流, 服从多数, 却是万万不可取的, 否则会产生消极盲目的从众心理。许多学生在就业的时候, 总是渴望到大型企事业单位、政府机关谋职, 只是因为大家都说好, 并没有考虑到适不适合自己。不少经济困难学生也是这样, 同学们都愿意去的单位, 他们也就想去;大家都觉得不是很好的单位, 即使有点想去, 他们也犹犹豫豫不肯上前, 错失了机会, 导致难以找到理想的工作。

4. 高期望值心理。

高职院校向来以职业技能教育为重, 培养的学生属于生产管理第一线的技术、技能应用型人才。高职院校的专业特点决定了学生毕业以后绝大部分将从事基层工作。但是, 大多数毕业生对自己的定位认识不清, 就业时既想要待遇高, 又想要地域好;既想高起点, 又想工作轻松, 不想去生产第一线, 不愿从事基层岗位。事实上, 只有认清自己的需求, 准确定位, 才可能成功找到满意的工作。

5. 紧张焦虑心理。

毕业临近, 大部分高职学生都出现了焦虑紧张的情绪。适度焦虑是正常的, 但是过度的焦虑就属于负面情绪, 容易带给人难以承受的压力, 甚至影响到正常的学习和生活。高职学生毕业后很多人去私营企业工作, 由于他们只有大专学历, 一方面, 他们很难和本科生、硕士研究生在同一起跑线上竞争, 另一方面, 还有很多高职生、中专生甚至高中生和他们进行激烈竞争。面临这些复杂情况, 高职学生就业心理矛盾冲突变得更加剧烈, 有的人甚至成天担心找不到工作而吃不好睡不好, 精神状态差, 从而陷入恶性循环。

(三) 大多数学生缺乏必要的职前心理准备

经济困难大学生的家庭状况通常较为窘迫, 生活圈子大多处于农村、小城镇或者大城市的底层, 家庭人际交往的对象也大都是相同阶层的人, 有效的社会资源比较少。大多数经济困难大学生就业方向模糊, 不了解该如何做就业准备, 也不了解用人单位的录用标准, 这和他们缺少就业知识, 就业信息渠道不畅有很大关系。大多数学生缺乏必要的职前心理准备, 而且有些经济困难大学生较为自卑, 内心表封闭, 不善与人交流, 接触就业知识和就业信息的渠道就更少了, 这对就业十分不利。

二、高职院校经济困难学生就业心理教育对策

(一) 完善经济困难大学生就业政策措施

经济困难大学生之所以会出现就业自信心过低和较大的就业心理压力, 除了本身的自卑心理之外, 还有现实困境的因素。政府应成为向经济困难学生提供就业保障的主要力量, 可以通过政策、法律等发动社会力量进行帮扶。大连市政府对于经济困难学生的帮扶措施就很有借鉴作用。近期, 大连市政府颁布了关于促进家庭困难大学生就业援助办法, 规定大连地区生源中, 城镇低保家庭、零就业家庭、农村经济困难家庭和接受国家助学贷款的应届大学毕业生, 都被划入援助行列。同时, 大连市政府设立了每年不少于300万元的就业援助启动资金, 专门为经济困难学生提供就业补贴和培训实习机会。

(二) 日常心理健康教育重视培养正确就业心理

高职院校应建立校园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三级网络”模式, 开展例如团体辅导、讲座、模拟招聘会等活动, 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使其心态平和, 提高抗挫折能力。以各院系学生为对象, 一线辅导员和主管学生的党总支副书记构成一级网络, 学校有关部门、心理健康教育中心构成二级网络, 校医院心理门诊、社会心理咨询及诊疗机构构成三级网络。三级网络体系将就业心理健康教育有机地融入到日常学生管理之中, 培养学生正确的就业观念, 培养健康的就业心理, 能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学生工作队伍和心理健康教育队伍师资短缺引起的矛盾, 使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点面结合, 全面施行, 最终实现高职院校经济困难学生顺利就业。

(三) 发挥学生家庭的就业引导作用

经济困难学生的父母也应该和学校保持联系, 对学生就业的实际情况进行了解, 多进行心理上的沟通, 这样就可以使其感受到家庭对他们的支持与关怀, 可以使他们把在就业过程中的不良情绪发泄出来, 有效地舒缓压力。另外, 由于经济困难学生的家庭信息较为闭塞, 对当前的大学生就业形势与现状不是很了解, 因而会怀有对子女不切实际的期望, 因此, 在针对经济困难生进行就业心理指导工作方面时, 也要注意帮助经济困难生的家庭转变观念。

(四) 实行经济困难学生特殊心理教育

1. 实施榜样教育。

高职院校可以邀请一些经济困难学生出身的成功人士来校举办一些讲座, 介绍一些成功的经验, 鼓励经济困难学生积极进取。周围人的带动作用, 可让一些开放性不够的学生通过身边的榜样看到希望, 增强自信。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因此, 高职院校要善于通过榜样的力量来对经济困难生实施教育, 对典型的事迹充分宣传, 让更多的经济困难生放下思想包袱, 实施个人奋斗。

2. 建立经济困难学生心理档案。

应结合学生进校后的经济状况, 在原有心理普查的基础上, 通过对学生信息的搜集整理、跟踪调查等大量工作, 建立一套完整的经济困难学生心理素质档案, 根据心理量表的筛选标准, 为有特殊需要的学生提供及时的帮助和引导, 从而增强辅导的针对性。对于心理出现异常的学生要尤其注意心理疏导和心理干预, 提高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前瞻性和预防性, 及时跟踪辅导, 引导学生向着正常的方向发展。

3. 善用团体辅导。

团体辅导是帮助经济困难生建立人际关系信心的比较好的一种方式。大多数的经济困难生对自己的人际关系不大满意, 往往觉得自己人际交往能力不足。根据有关调查显示, 经济困难生会因为经济的因素而感到心理压抑, 而影响到其人际交往, 导致其参与适合活动的热情受到打击, 有些不愿意让别人知道自己的处境。团体可以实现人社交的需要, 爱的需要, 以及归属的需要。在团体辅导中, 经济困难生可以开放自己, 接纳他人, 向别人交流自己的思想、感受、意见等, 乐意与别人分享观念与资源。在团体辅导中, 经济困难生能够提高自己的人际交往能力, 了解表达自我、自觉和别人交流的重要性, 这对他们的就业会有很大帮助。

浅谈大学生就业困难问题 篇8

关键词:经济困难学生;资助;认定;问题;应对

近年,我国高校资助体系逐渐完善,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成为资助的先驱工作。然而,经济困难学生的认定并非像我们想象中那么简单,证明材料不可信、经济困难学生心理问题、学生诚信问题、认定标准问题等都对经济困难学生认定产生了消极影响。笔者结合自身的经验,对这些问题进行了剖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应对措施。

一、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存在的问题

在实际的资助认定中,存在着诸多问题,具体如下:

(一)证明材料可信度不高

为了证明学生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需要在家庭情况调查表中,填写相关的信息,并得到地方政府的核准,这样这个调查表才能作为申请助学金的依据。然而,就目前的情况来看,地方政府对调查表中填写的数据大多不进行调查,任由学生自己填写,存在诸多弄虚作假的行为,假证明比比皆是。某些经济条件不困难的学生,也参与到助学金申请中来。

(二)学生思想性格的束缚

经济困难学生部分性格较为内向,在申请贫困生的过程中表现比较冷淡,自卑心理比较强,不愿意让其他人了解自己家庭的窘境,为此没有参与到助学金申请中。还有的困难学生,自尊心很强,存在很强的独立意识,不愿意向别人袒露自己家庭的困难,为此,教师和周边的干部、同学难以了解其经济上的困境,为此难以得到帮助。

(三)认定标准难以统一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认定存在着诸多的指标,其中不但包括受灾状况、家庭经济来源,还包括学生贷款状况、人均收入情况等。然后各个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有所差异,难以制定统一的认定标准,在实际的认定中主观认知对认定结果有很大的影响。

(四)诚信意识较为淡薄

当前高校的学生资助体系逐渐完善,班级内能够获得助学金的名额越来越多,这使得很多经济不困难的学生也在利益的诱导下参与到助学金申请中来。而见到有经济不困难的学生申请,更多经济不困难学生也去申请,最后就导致了助学金申请的学生数量越来越多。正是因为这些学生的诚信意识较为淡薄,才使得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更为复杂。

二、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问题应对措施

通过上述分析可知,高校困难学生认定在诸多方面仍旧存在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就应该采取如下应对措施:

(一)走访经济困难家庭

如今很多学生的经济困难证明材料可信度不高,为了确保学生资助工作的公正、公平,就需要对相关的信息进行核实,到经济困难家庭进行走访。具体来说,应该从如下两个方面着手:其一,地方政府要加强走访调查。现在很多地方政府存在不作为的情况,学生填写的表格信息,工作人员并不进行合适就盖章。针对这种状况,主管部门应该规范地方政府的行为,对存在疑虑的表格信息要走访核实。其二,高校要加强家庭走访。为了避免资助工作的公平、公正,高校应该通过抽样的方式来确定走访家庭,一旦发现弄虚作假的情况,则应该将学生的评价资格取消。走访人员应该包括部分对学生较为熟悉的教师,这样不但可以确保走访的有效性,也可以加强教师对学生的了解。

(二)建立评价指标体系

当前经济困难学生认定标准不统一,存在很大的主观性,难以保证认定工作的公平性。针对这种情况,高校应该建立相应的软件平台,将相关的信息输入其中,建立相应的指标体系。指标体系的制定需要参考多方的意见和建议,并进行反复的调查、论证,在此基础上确定指标权重,并利用软件平台,对学生的经济困难等级进行划分。

(三)监控经济困难学生

当前,部分申请助学金的学生存在弄虚作假的情况,其本身的家庭条件并不是贫困,但是为了得到助学金,伪造了相关的经济困难表格。针对这种情况,高校应该加强对“经济困难学生”的监控,详实地了解学生的学习、生活状况。如若发现学生存在奢侈性消费,则需要对其进行调查,一经核实,学生家庭并不贫困,则取消对学生的资助。此外,若是发现经济困难学生存在打架斗殴、酗酒等情况,应该取消对其资助,并对其进行必要的处罚。

(四)加大诚信教育力度

很多学生为了个人利益,弄虚作假,骗取资助,这涉及到个人诚信问题。诚信体系除了问题,不但会影响到学校的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对学生的长远发展也十分不利。针对这种状况,高校应该加大诚信教育力度,将认定工作和诚信教育相结合。为了更清晰地了解学生的诚信状况,高校应该为学生建立诚信档案,并将诚信指标作为资助认定工作的关键指标,从而引导学生诚实守信。此外,高校应该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使其心存感恩之心,并自立自强,正做对社会有用的人。

三、总结

本文分析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应对措施,以期更好地促进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的发展。

参考文献:

[1]侯鹏飞.关于独立学院如何做好贫困生认定工作的探索[J].科技信息,2012(33).

[2]王彦.基于高校困难学生认定工作现状调查的思考[J].科技资讯,2013(26).

浅谈大学生就业困难问题 篇9

值。但部分学生由于自身原因或社会原因在就业时出现了就业困难,影响其自身

发展,也对高校的人才培养产生了不良的影响。为提高大学生的就业针对性,帮

助学生在社会中找到适合的工作岗位,在分析困扰大学生就业的原因后,结合就

业指导实践,提出了解决就业困难的有效对策,对今后的就业工作有一定的指导

意义。

论文关键词: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高校

就业问题是社会问题,它直接关系到国家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的稳定,是一个

国家或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晴雨表”。在我国耕者有其田,劳者有其工,则更

是历史上各朝各代的人一直在追求的一种社会理想。大学生群体中的就业困难群

体在学校的学习过程中没有遇到困难,但在参与就业时困难却很突出,这种现象

无论是对用人单位,还是对学生本人都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分析大学生就业困难

群体的构成状况,解决其面临的现实问题,寻求针对这一弱势群体的扶助对策是

一项当务之急的任务。

一、就业困难群体是大学生群体中的客观存在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泛指由于家庭、经济背景、个人的主观因素、生活经历、社会关系、心理品质的完善程度、身体条件、所学专业及在某些方面有欠缺的,不能被用人单位接纳认可的群体。①根据调查显示这部分学生占北京联合大学师

范学院毕业生的26%,并有逐年上升的趋势。就业困难群体是开展就业指导的重

点和难点,为学生解决就业问题,使他们顺利走入社会,是帮助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内容。

1.困难群体的种类

(1)综合困难群体。一部分学生由于交往能力较差,思维能力有限,无法

主动表达出自己的意愿,也不能获取对方的用人信息,不懂得主动向用人单位推

销自己;还有一些学生职业道德和行为习惯较差,缺乏责任感,缺乏坚强的意志

品格,缺乏吃苦精神,给自身就业增加了难度。

(2)由于身体条件形成的困难群体。一些学生虽然专业水平不差,但对于

有些比较看重外表形象的单位,则显不出自身的优势,工作条件较艰苦的岗位则

根本不收女生,造成了许多理工科女生就业难的现象。

(3)定位不准形成的困难群体。有的学生在择业过程中,对自身的专业水

平和个人能力评价不实事求是,没有认清自身的优势和劣势,择业目标与现实之

间存在着较大的反差,导致错失很多工作机会;还有的学生在求职过程中出现自

卑、依赖、盲从的交织心理过程,没有明确的目标,人云亦云,患得患失,最终

导致就业失败。

上述三种就业困难群体是就业指导过程中碰到的主要困难类型,归纳起来就

是就业困难、有业不就和有业难就。每一名学生,只要他保持良好的道德品质,正常参加大学学习,每天认真学习,探求知识,那么就应该受到尊重和宽容,受

到必要的指导。因此,有针对性地开展就业指导,才是对待困难群体的态度。

2.困难群体的特点

(1)不能及时就业。这是这个群体的标志,也是这个群体的特征。受就业

困难的影响,该群体的学生在学习和生活方面较脆弱,经不起挫折或打击。他们的注意力就是其自身的就业问题,就业问题顺利解决,则标志着其摆脱了就业困

难。

(2)社会活动参与减少。就业困难的学生对学校及社交生活参与相对较少,除非与就业有关,其精力和心理对上述活动有一定的排斥,造成社会需要、学校

生活对其的政治影响和文化交流减少。

(3)心理上比较敏感。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在就业上的困难和社会生活中的相对弱势,使他们的心理压力高于有就业意向的大学生群体,相对失落,茫然、不满、焦虑甚至仇恨的心理伴随着学生,对生活和社会缺乏应有的热情。

(4)难以得到实惠。在我国经济高速、健康、持续的发展中,各行业的从

业者的收入都得到了相应的改善,他们的收入水平不断提升,如不参与到各类工

作中,则难以体验到经济发展带来的实惠,影响其对社会改革、经济发展的信心。

3.困难群体的思想状况

困难群体在思想上拥护党的领导。根据《北京联合大学思想和行为特点调

查》,83%的学生对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抱有信心,对改革开放和人民生活水

平提高表示满意,能克服困难去追求理想,显示了学生们追求理想的执着与坚定,同时对中国政府的执政能力充满信心。他们赞成国家的就业政策,即“市场导向,政府调控,学校推荐、学校和用人单位双向选择”。83.36%的大学生对学校的教

学工作总体评价比较满意。依赖和埋怨不能解决问题,要在就业竞争中获得更多的机会,最好的方法是在竞争中总结经验,提高自身素质,适应社会对人才的需

要。

但仍有部分学生对国家有关的就业政策和措施不了解,对学校给提供的就业

信息不满意,对找到工作岗位的信心不足,对人对事冷漠。

二、积极应对,帮助大学生困难群体就业

多年来,广大教育工作者在解决就业困难群体就业方面不断探索,解决

了许多实际问题,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1.发挥班主任、辅导员的作用

辅导员与学生接触机会多,时间长,具有相对的稳定性,通过介绍就业

形势、社会需求及就业政策,为学生提供高效优质的就业指导和信息服务,帮助

学生摆脱心理压力,达到就业的目的。对就业困难群体而言,可将就业指导贯穿

整个大学四年,并在不同的阶段开展不同的社会实践,以辅助学生职业意识和就

业竞争力的培养。在一年级培养自我认知能力;二年级培养职业素质,塑造和完

善自我,提高综合素质;三年级锻炼实践能力,提高责任感、自信心和受挫能力;

四年级面对就业问题分类指导,重点是就业技巧和心理调适,以达到符合自身特

点的职业岗位的要求。

2.从制度方面解决就业困难群体学生就业

一个好的产品可以产生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活动中,好的毕业生同样可

以产生好的社会效益。从大学生困难群体的特点出发,根据岗位要求的高低,可

以采取相应的援助策略。对没有岗位可去的就业困难学生,优先提供要求低的岗

位,解决岗位有无的问题;对有岗位可去,但犹豫不定的学生提供中等要求的岗

位;对岗位要求较高的学生,则推荐一些素质较高的困难学生参与竞争,采取了

递进的援助措施,实现了在就业困难群体中的分类指导。

3.发挥家长作用开展就业指导

在大学生的择业过程中,家长起着重要作用,父母的价值观、择业观极

大地影响着子女的择业观。家长也要从学生成长成才的角度来考虑,缓解毕业生

就业心理压力,采取积极、健康的心态帮助学生渡过求职择业的难关。多年的就

业工作经验告诫我们,就业工作离不开家长的支持与协助,家长通过了解有关政

策、法规、形势等,配合学校的就业指导心理辅导同步进行,互相补充,以实现

毕业生顺利就业。

4.积极开展心理指导

有心理学家曾说过:“人类的心理适应,最主要的就是对人际关系的适

应”。早在新生入学时教师就应积极引导大学生主动融入同学群体,积极参与学

院的各种校园活动,及时发现心理不适应的学生。对于性格内向的学生,要多给

予鼓励,引导他们正确评价自己,消除自卑,接触不同性格的同学,摸索与大多

数同学的相处之道,为以后适应职场竞争做好准备;对就业期望值过高的学生,则推荐层次较高的工作,并耐心地帮助他们分析,客观地评价自己,以便适时就

业;对于缺乏实践能力和实习经验的学生,鼓励学生勇敢走出课堂、走向社会;

引导他们学会整合资源,将辅导员、专业教师、校友等资源合理利用,建立自己的信息网,拓宽择业面。

5.构建个人的支持系统

指导学生明确自己的支持系统,这个支持系统是指个人在社会关系网络

中所能获得的,来自他人的物质和精神上的帮助和支援,社会关系是指亲人、朋

友、同学、教师等。教导学生困难群体也需要彼此支持,共同发展,必要的时候,也要懂得求助;要有意识地去经营它、维护它。建立的过程也是学生了解社会、融入社会的过程。如果不懂得体贴、关心并帮助他人,不懂得与他人分享生活,那么就很难维护好个人的社会支持系统,也很难获得更多的帮助。

就业困难群体的学生只要善于将个能力与社会需要相结合,利用大学生

上一篇:幼儿园六一儿童节教案:庆“六一”半日活动下一篇:雷雨读后感高三800字